第24卷第3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4卷第3期2007年9月

青 岛 大 学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OURNAL OF TE ACHERS COLLEGE Q I N G DAO UN I V ERSI TY Vol .24No .3

 Sep t .2007

收稿日期:2007-05-17

作者简介:李 晓(1971—),山东博兴人,青岛大学师范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系讲师,心理学硕士。

教育研究

近年来国内学者教师心理健康实证研究述评

李 晓1

,韦耀阳

2

(1.青岛大学师范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系,山东青岛266071;2.湖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湖北黄石435000)

摘 要:199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关于教师心理健康的实证研究,在教师心理健康观、教师心理健康总体变化、教师心理健康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其他观测指标的研究、教师心理健康预测因素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同时也存在着不足:如研究设计比较简单、研究取样地域性较强、统计分析方法相对简单、测评工具相对陈旧、理论模型构建不够完善、实践性干预策略研究匮乏等。

关键词:教师;心理健康;压力;职业倦怠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33(2007)03-0117-06

国内学者对教师心理健康的关注始于1980年代末,伴随着国内教育界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认识提高而开始受到一定的重视。但直到1990年代末,对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仍然比较匮乏。近几年来,学生师源性心理与行为问题日益严重,消极教师职业行为频繁出现,教师心理健康开始受到研究者的广泛重视,发表了一批对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和有关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报告。本文对199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有关教师心理健康的实证性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不足与今后研究的方向。

一、教师心理健康研究概况

(一)教师的心理健康观

心理健康观是人们对心理健康的公认的判断标准,具有内隐的特征;其内容体现特定时代背景下人们对心理健康的理解。边玉芳和滕春燕

(2003)[1](P483-486)

将中小学教师对心理健康的认知总结为六个方面:道德品质、人际关系、责任感、自我效能和情绪、创造力、工作态度及素质。这一结论与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以及国内学者对教师心理健康标准的界定比较接近;但具有鲜明的道德评价色彩,反映出中国社会对教师评价的泛道德倾向已经部分为教师内化。这虽有助于提升教师职业自律,但也使教师背负了沉重的道

德压力,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二)教师心理健康总体水平的变化

比较1990年代初期与2000年代初期的调查数据可知,教师队伍的心理健康状况呈恶化态势。

自在、贾善德(1993)[2](P78-79)

,王玲、唐红波、郑雪(1994)[3]

(P98-103)

调查显示,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

康状况良好,心理健康检出率为零。但2000年以来调查结果表明,教师心理健康检出率为10%~30%不等。这种态势可从许多地区教师队伍的高

流失率得到印证。

(三)教师心理健康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11性别差异。自在,贾善德(1993)

[2]

(P78-79)

曾指出男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女教师;而熊

向明(1999)[4](P387-390),陈华(2002)[5](P527-529)

,邱

莲(2003)

[6](P216-218)

则得到相反结论。同时,温卫

(2000)[7]

(P238-240)

,王景芝,赵铭锡

(2004)[8]

(P306-308)

等指出,男女教师只在心理健康

的部分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如SCL -90的敌对、偏执、恐怖和焦虑因子。纵向比较可见,男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下降趋势较为明显。

21城乡差异。自在,贾善德(1993)[2](P78-79)

,熊

向明(1999)

[4]

(P387-390)

,周春儿,张晓贤

(2005)[9]

(P71-75)

等认为城市教师较农村教师心理健

康状况更好;王景芝,赵铭锡(2004)

[8]

(P306-308)

则未发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9月 

现显著的城乡差异;邱莲(2003)[6](P216-218)通过细分地区因素发现,发达地区(都市)和落后地区(乡村)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较次发达地区(如县城)低。可见,社会比较是城乡差异的中介因素。纵向比较表明,城市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一致优于农村教师,体现了社会经济条件和职业地位的影响。

31年龄差异。自在,贾善德(1993)[2](P78-79),熊向明(1999)[4](P387-390)研究显示中年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优于青年教师;而温卫宁(2000)[7](P238-240),王景芝,赵铭锡(2004)[8](P306-308)则认为,除个别因子外,不同年龄阶段没有显著差异。

41年级差异。温卫宁(2000)[7](P238-240),陈丽辉,陈静芳(2001)[10](P471-472)指出,不同学段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无显著差异;邱莲(2003)[6](P216-218),王金道(2004)[11](P174-175)则得出相反结论;李建辉(2001)[12](P251-253)研究表明中学教师在心理健康的某些指标不如小学教师(如神经衰弱的患病率)。

51学历差异。邱莲(2003)[6](P216-218)认为低学历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如高学历教师,与陈华(2002)[4](P387-390)对中学教师负性生活事件的研究结论一致;王景芝,赵铭锡(2004)[8](P306-308)则未发现显著的学历差异。

61骨干教师群体的情况。冯维,张美峰(2004)[13](P28-30)调查显示,中小学骨干教师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整体上低于常人,其中所谓“主科”教师差于所谓“副科”教师。

以上关于人口学变量的调查很少有一致的结论,其原因可能在于研究取样规模大小不一,且取样范围比较小,样本存在一定特殊性,缺少跨地区的协作研究。同时,研究中缺少对各种变量的综合分析,单纯地考察心理健康状况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往往难以得出准确的判断,存在变量效应“污染”的可能。例如,当前中小学女教师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女性乐于从事教师职业的程度明显高于男性,故能留下来从事教师职业的男性可能是缺少更多选择机会的,也可能承受着更多的群体和社会压力,这不是性别差异可以简单加以解释的。

(四)其它心理健康指标的研究结果

以上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人口学差异的研究主要以SCL-90作为调查工具,是对教师心理健康的综合分析。这些年来,还有学者选取其他测评指标进行了调查研究。

11职业压力感与负性生活事件。职业压力感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而负性生活事件会给个体造成心理压力,故二者均可作为心理健康的观测指标。王治明,等(2000)[14](P129-131)调查显示,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紧张水平总体上与非教师从业者无显著差异,但存在明显的任务过重和工作环境不良;王沛,张国礼,庞旭民(2004)[15](P362-364)进一步指出,教师的压力感存在明显的性别、任教学校、职位、学历、职称和教龄差异;为陈华(2002)[5](P527-529)关于教师负性生活事件的研究提供了支持。

21职业满意感与职业认同。职业满意感体现了从业者对自身职业的主观认同,是特定职业对从业者生存、安全、自尊、成就等需求满足程度的反映。刘冬莹(2003)[16](P251-254)比较了中小学教师、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医务人员、技术人员、公务员、事业单位干部、公司职员等六种职业,发现中小学教师的职业满意感最高,而工作应激水平最低,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在两个方面分别排在第四位和第二位,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沈之菲(2005)[17](P723-726)调查显示,有30.4%的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度比较高,但随着学段提高呈下降趋势;但其调查仅限于上海地区,经济发达因素不可忽视。

31职业倦怠。职业倦怠是个体在长期压力情境下产生的身心反应,表现为职业满意度低、丧失热情、身心疲倦、缺乏成就感等。多数研究认为,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水平为中等,但教龄在10年上下的骨干教师群体职业倦怠程度最高。不同学段教师职业倦怠的差异未取得一致的研究结论。王芳,许燕(2004)[18](P568-574)还发现了中国教师特有的知识枯竭现象,即知识老化是中国教师职业焦虑的重要内容。

41主观幸福感。主观幸福感是个人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状况的综合反映。杨婉秋(2003)[19](P243-244)认为教师群体具有较高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指数,同时存在显著的地区与经济差异。倪林英,杨勇波,雷良忻

8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