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例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分析体会

合集下载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69例的护理体会.doc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69例的护理体会.doc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69例的护理体会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69例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提高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护理技术和质量,以保障病人生活质量。

方法对69例心脏起搏和传导功能障碍患者采用C 型臂下静脉穿刺植入永久性起搏器,实施术前、中、后的护理及健康指导。

结果消除了病人的思想负担,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

使病人不但在身体上而且在心理上都得到康复。

结论通过加强对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提供系统而规范的护理, 既保证了患者的手术安全, 又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人工/护理;心脏辅助装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可逆的心脏起搏和传导功能障碍疾病的根本措施。

1996 年5 月至2008 年5 月, 我科共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69 例, 对缓慢型心律失常病人取得良好效果,在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前后在护理组的续贯工作中,保证了植入术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现将有关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系我院住院的缓慢型心律失常的病人69例,其中男43例, 女26 例,最大年龄88岁,最小年龄41岁,年龄平均69岁。

临床诊断Ⅱ度房室传导阻滞 1 例, Ⅲ度房室传阻滞10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56 例,房颤伴高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

临床表现为晕厥、头晕、黑朦、疲乏、心悸等。

确诊后在放射科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1.2方法局部麻醉下锁骨下静脉穿刺成功后, 借助于导引钢丝、扩张管和套管将电极送入右心室。

指导患者穿刺时应避免咳嗽和深呼吸, 以防止空气栓塞[1] 。

当电极头位于适当位置后, 通过翻身、拍背、咳嗽以检验电极头固定牢固否。

测定起搏器参数符合要求后, 将起搏器与电极牢固连接后植入乳房上方胸大肌胸膜面, 分层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

心电图显示起搏心律,设置心率60~80次/分,起搏器工作正常状态, 术后平均8天出院,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2护理体会 2.1 术前护理 2.1.1医患沟通①要做好心理护理,全面掌握患者病情及思想状况, 耐心细致做好患者以及家属的思想工作, 消除其紧张情绪和思想顾虑, 鼓励患者增强信心, 积极配合治疗。

永久起搏器置入术并发症的临床分析及防治

永久起搏器置入术并发症的临床分析及防治

1 1 一 般 资料 .
20 20 0 0— 0 9年笔 者 所 存 医 院置 人 心 脏 起 搏
(. % ) 囊 袋 脂 肪 液 化 1例 ( . % ) 起 搏 器 电 重 设 2 例 12 ; 12 ;
器8 4例 , 根据 中华 医学会 心脏起 搏 器及 电生理 分会 指南 进 行起搏器置入术 … 。其中男 5 4例 , 3 ; 女 0例 年龄 2 9 , 8~ 2岁
1 资料 与 方 法
转 归进 行 分 析 、 结 。 总
2Hale Waihona Puke 结 果 本 组 术 中 并 发 室 性 心 律 失 常 5 例 ( % ) 气 胸 l例 6 ;
(. %) 发生长 间歇 4例 ( . %) 其 中晕 厥 2例。术后 并 12 ; 48 ,
发 囊 袋 肿 4例 ( . % ) 电 极 导 线 脱 位 2例 ( . % )感 染 1 48 ; 24 ; 例 ( . % ) 起 搏 器 综 合 征 2 例 ( . % ) 导 线 断 裂 1例 12 ; 24 ;
平均 ( 16±1. ) 。本 组 病 态 窦 房 结 综 合 征 ( S ) 1例 , 6. 95 岁 SS 3
安 装 起 搏 器 的 8 术 中 、 后并 发 症 患 者 的 临 床 资 料 。 结 果 本 组 术 中 并 发 室 性 心 律 失 常 5例 ( % ) 气 胸 1例 4例 术 6 ; (. % ) 发 生 长 间 歇 4例 (. % ) 中晕 厥 2例 。术 后 并 发 囊 袋 血 肿 4例 (. % ) 电 极 导 线 脱 位 2例 (. % ) 感 12 ; 48 , 48 ; 24 ; 染 1例 ( . % ) 起 搏 器 综 合 征 2例 ( . % ) 导 线 断 裂 1例 ( . % ) 囊袋 脂 肪 液 化 1例 ( . % ) 起搏 器 电最 设 2例 12 ; 24 ; 12 ; 12 ; (. % )起 搏 器 阈值 升 高 1例 ( . % ) 结论 24 ; 12 。 加 深 对 起 搏 器 置 人术 术 中 、 后 常 见并 发 症 的 了解 , 视 术 前 预 防 , 术 重

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临床医学C l i ni cal M edi ci ne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徐文吕立友高中度(上海同仁医院心内科)【摘要】目的为提高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43例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者,对手术后产生的并发症及处理进行总结.结果243例中有8例术后发生并发症,其中l例(0.41,1)电极微脱位,2例(0.92%)囊袋出血与感染,I n(0.41%)闽值增高,2例(0.82%)诱发急性心肌梗死,1例(0.41%)急性心包填塞和1例(0.41%)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安装永久心脏起搏器术后可出现并发症,应加强术前准备,细心操作和术后严密观察.【关键词】起搏器;并发症[A bst ra ct]O bj e ct i ve To enhance t her apeut i c ef f i ci ency of t he i m pl ant ed pe r m a n e nc y c a rdi a c pa ce m a ker.M et bo da The r ec ords of243pa t i ent S r e ce i v i ng a per m ane ncy pac e m a k e r w er e r evi ew ed,a nd c om pl i ca t i on s a ft e r operat i on of pat i ent s a nd t he i r t r e at m ent S w e r e SU I]岫l ar i zed.R es ul t s Th e r e w e r e8c as es f or c o m pl i ca t i ons a ft e r t he per m ane n t c ar di a c pac e m a k e r i m pl ant at i on,1cas e(0.41%)of l e a d m i l dl Y di S10cat i on。

高龄老年人安置永久心脏起搏器临床探析

高龄老年人安置永久心脏起搏器临床探析

高龄老年人安置永久心脏起搏器临床探析作者:赵晓云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10期【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老年人安置永久心脏起搏器之后表现出来的临床特点以及并发症治疗方法。

方法选自我院2012年——2013年高龄老年患者共6例,其中心律失常类型归纳如下:快-慢综合征患者3例,Ⅱ度Ⅱ型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有2例,窦性停搏患者有1例。

起搏器的安置类型如下:R类型为1例,类型为2例,VVIR类型为2例以及VVI类型1例。

结果高龄老年患者在安置永久心脏起搏器之后内膜阻抗会有所增高。

所有高龄老年患者的心内膜组块在870-1460Ω之间;其中有1例高龄老年患者在手术之后的1周,因为上肢活动而导致起搏器囊袋里面出现血皮下血肿,发现之后对症治疗,自行吸收痊愈;2例患者在术中出现恶性心律失常。

结论高龄老年患者因为机体出现了生理性衰老变化,所以在安置心脏永久起搏器的过程中以及之后十分容易出现手术并发症,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要相当重视。

【关键词】高龄老年人;永久心脏起搏器;临床探析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280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794-01随着现在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还有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而且起搏器技术的发展使得当前临床工作当中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患者选择心脏永久起搏器的安置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1]。

但是一般情况下高龄老年患者会出现生理性衰老变化,而且在安置心脏永久起搏器的时候也会表现出本身的特点,所以当前有关的临床报道并不多。

本文对我院收治的高龄老年患者安置永久心脏起搏器做一个临床的探析。

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例高龄老年患者,均为我院2012年——2013年住院患者,其中男性患者5例,女性患者1例,年龄最小的为80岁,年龄最大的为95岁,平均年龄为(87±8岁。

其中心律失常类型归纳如下:快-慢综合征患者3例,Ⅱ度Ⅱ型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有2例,窦性停搏患者有1例。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40例临床分析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40例临床分析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40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

方法:对40例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临床效果,分析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原因及处理。

结果:40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患者术前症状消失或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

随访6-24个月,并发症为起搏器囊袋血肿1例,电极移位1例,起搏器综合症2例,起搏器介导心动过速(PMT)1例,无囊袋感染病例发生。

结论:永久心脏起搏器疗效确切,手术规范操作,术后严格管理,重视患者术后定期随访及起搏器知识的宣教,可减少并发症,及时发现、处理各种并发症,避免不良后果发生。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临床分析;临床效果;并发症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治疗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具有良好的效果,同时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为了不断提高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技能,提高其安全性、有效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现对我院2007-2009年40例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7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住院安置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患者40例,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50~85岁(平均59.3±13.4岁)。

基础心脏诊断:冠心病25例,心肌病10例,心脏传导系统退行性病变5例。

心律失常类型:病态窦房结综合症30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4例,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3例,阵发性房颤伴长R-R间期3例。

本组均伴随有心悸、乏力、头晕、黑蒙或晕厥等症状。

1.2 起搏器植入方法及起搏模式:40例患者起搏电极均采用Seldinger法穿刺锁骨下静脉(左侧35例,右侧5例),经穿刺的左或右锁骨下静脉送入右心房和/或右心室,经起搏阈值、感知和阻抗测定符合要求后,起搏电极导线与起搏器连接,起搏器则埋于左或右胸大肌处皮下囊袋内,囊袋内止血,逐层缝合囊袋,静滴抗生素3d,心电监护3d。

绝对卧床休息48小时。

术后7d拆线。

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健康指导

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健康指导

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健康指导【关键词】永久性起搏器;健康指导;护理随着人工心脏起搏技术的迅速发展,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已成为抢救和治疗危及生命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重要措施,对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患者进行健康指导,旨在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预防手术并发症,促进疾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我科自2015 年1 月至2017 年4 月共安装永久起搏器32 例,均获成功,无一例并发症,现将健康指导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行永久起搏器病人共32例,男22 例,女10例;年龄65-89 岁;Ⅱ度-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2 例,病态窦房结10 例,因起搏器使用年限到期更换10 例。

2 术后护理2.1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心电监护及病情的变化并做好记录,常规监测72h,告知患者监护的目的及应注意事项,如有不适要及时向医生报告,严密观察起搏器感知和起搏功能,并每日描记全导联心电图1 次,病情变化时随时描记心电图变化,注意观察是否是有效起搏心率,以便及早发现电极移位,严密观察病人有无胸闷胸痛等不适,早期发现并发症[1],出现后及时处理。

2.2 切口护理告诉患者为防止切口出血、渗血,局部沙袋压迫6 h,如切口处出现疼痛、肿胀、发热等不适要及时告诉医护人员,切口处敷料要定期更换,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并保持敷料的清洁、干燥。

为防止伤口感染常规应用抗生素5—7 d。

[1]2.3 体位及活动指导术后卧床2—3 d,取平卧位或左侧卧位,避免右侧卧位,由于起搏电极在心房或右室心尖部,向右侧翻身易导致电级浮动或脱离心尖部而影响起搏功能,左肩关节制动,避免抬高左上肢,伸拉手臂,以防电极脱落。

患者咳嗽时要用右手按压伤口处,为缓解卧床时间长而引起腰背酸痛,皮肤受压及肺栓塞等并发症,可协助患者做下肢屈伸锻炼.3 d后开始进行上肢功能锻炼,逐渐抬高上肢,以防局部肌肉僵硬而影响肢体功能。

[2]。

2.4 饮食及排便等生活护理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粗纤维、易消化的低脂饮食,确保病人术后获得充分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使伤口早日愈合。

超高龄患者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临床分析 _

超高龄患者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临床分析 _

超高龄患者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临床分析作者:白庆秋来源:《特别健康·下半月》2013年第11期【摘要】目的:分析为超高龄患者进行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提供数据支持。

方法抽选82例超高龄(≥80岁)的心脏病患者,需行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治疗,为高龄组;同时选择74例非高龄(【关键词】超高龄;心脏病;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临床分析【中图分类号】R5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183(2013)11-0070-01〖HJ1mm〗如今,医疗技术不断提升,对超高龄患者治疗的成功率逐渐提升,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也逐步应用于超高龄心脏病患者。

并且临床证实,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并未增加超高龄患者术后风险性,延长超高龄患者生存期限,因此,其临床应用率越来越高。

但是由于超高龄患者各器官功能衰退,生理结构特殊,术后难免出现并发症,耐受性较非高龄患者差[1]。

通过研究超高龄患者应用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临床特点,有助于采用预防性措施避免相关术后并发症。

本文对其进行研究,并与非高龄患者进行比对比,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抽选82例超高龄(≥80岁)的心脏病患者,于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入住本院。

患者年龄平均(84.4±2.4)岁,治疗前病程8年~15年,平均(11.3±2.8)年。

其中男、女性患者分别46例、36例,患者体质量指数(BMI)平均为每平方米(21.7±5.6)kg。

患者原发病包括房室传导阻滞(二度以上)、合并心动过缓、病窦综合征,同时伴有高血压、高血糖等合并症,74例患者不仅合并一种疾病,占90.2%(74/82),此组患者为高龄组;同时选择同期入院的74例非高龄(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符合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手术指征,无明显禁忌症。

手术方法如下:穿刺点定于锁骨下静脉远端(腋静脉与锁骨下静脉的移行处),选择适合深度在负压条件下进针。

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并发症95例临床分析

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并发症95例临床分析
柏 战, 杨 颖, 李际 瞻
2 10 ) 4 00 ( 安徽省 芜湖 市第二人 民医院心 内科 , 安徽 芜湖
摘要 : 目的 观察 9 例 不同模式 心脏 永久起搏 器植入 的并发 5 症 。方法 对 9 5例不 同模 式 的心 脏永久起 搏器植 入 患者进
行 随访观察 , 对手术 并发症进 行分 析。结果 论 不 同模式 心脏
t ms a d a t e o h g a f x ie s a r ia a s s me t o o n g s r s p a e r l d s a e, c i c s e s n f o l e u tl
部。
起搏器作 为治疗缓慢 型心律失 常的重要技术手段在 临床 上已经应用 5 0年了 , 救了许 多患者 的生命 , 挽 并随起 搏器功 能不断改进 , 患者获益不断增加 。但 是在植 入起搏器手 术 中、 术后仍可 能有一些 并发症发生 , 了汲取经验教训 , 为 不断提 高 起搏 器植入 的技 能 , 提高起 搏 器治 疗的 安全 性和有 效性 , 对 19 9 5年 5月到 2 0 0 6年 1 0月在我院行人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植入的 9 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
脏彩色多普勒检查 , 术后 16 1 、 、2及 2 4个月 常规 复查 1 2导联 心电图 , 必要时复查 H h r o e。
16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 X检验。 . 2
2 结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窦合并慢快综合征 9例 ; 度 I I I 型房室 传导阻滞 ( V ) 例 ; AB1 Ⅱ度 Ⅱ型 A B V 5例 ; I A B伴交界性或室性逸搏 2 I度 V I 8例 ; 持
维普资讯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86例临床分析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86例临床分析
l8 3
21 0 0年 3月 第 2 9卷 第 2期
Junl f adoaclr P l nr Dsae, rh2 l V 1 9 N ora o rivsu & umoa i ssMac 00, o 2 o2 C a y e .
D I1 .9 9jin 10 -0 22 1.2 08 O :0 36 /.s .0 75 6 .00 0 . 1 s
s p u o g tv n rce go p C r c ie e t m fr h e til . r u e ev d DDD a i g a d p r n n a i g i p x o g t i p cn n e ma e tp cn n a e ff h i
( V ) 尖起 搏 组 ( gt etc pxR A) 1 ; V I心 r h vn l ae V 3 例 B组 :V 高 位 室 间 隔起 搏 组 (i t i — tr nr u i r e i VI r h hg i e etc- g hn v i l pu HV ) a s tm R IS 8例 ; re C组 : 腔 心 脏 起 搏 ( D 双 D D)R A起 搏 组 3 V 8例 ; D组 : D H V D D R IS起 搏 组 9例 。
v nrc e, ru p t n sr c ie e t l g o p D a i t e ev d DDD p cn n e ma e tp cn n sptm frg tv n i e a ig a d p r n n a i g i e u o ih e -

临床 论 著 ・
永久 性 心脏 起 搏器 8 临床 分 析 6例
于 凝 惠永 明 熊永红 李 杰 李 群
[ 摘要] 目的: 分析不同心脏起搏部位及起搏模 式对 永久 性心脏起搏治疗 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 的影响。方法 : 入选 20 0 4年至 20 0 6年行永久性起搏器植人手术的患者 8 6例 , 其中 A组 : 单腔心 室起搏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后的临床效果分析-医学工程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后的临床效果分析-医学工程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后的临床效果分析-医学工程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速,缓慢性心律失常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主要有效方法为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1].人工心脏起搏器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恢复人体正常的血流动力学状态,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头晕、胸闷、乏力、黑蒙、晕厥等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随着适应证的不断扩大和人口老龄化加剧,需要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越来越多。

据相关资料显示,全球已有325 万例患者植入了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3].然而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是一种创伤性治疗方法,患者在术后及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不同的并发症,且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若处理不当,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4-5].本文选取2012 年6 月至2014 年12 月在本院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的86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植入后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在本院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患者86 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8 例,女28 例;年龄18~90 岁,平均(60.76.8)岁。

入选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1998 年美国心脏病学学会/美国心脏学会(ACC/AHA)及我国2002 年中华医学会心脏电生理和起搏年会植入性器械指南中的Ⅰ类和Ⅰ类适应证;(2)患者家属同意并签署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协议书。

将86 例患者根据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类型分为双腔起搏器组(DDD 型组)和单腔心室按需型起搏器组(VVI 型组)。

其中DDD 型组40 例,男23 例,女17 例;病窦综合征13 例,房室传导阻滞17 例,心房纤颤伴长间歇10 例。

VVI 型组46 例,男33 例,女13 例;病窦综合征15 例,房室传导阻滞12 例,心房纤颤伴长间歇19 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临床症状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93例临床分析

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93例临床分析
例, 电极 移 位 l例 。 结论 永 久 心脏 起 搏 器 疗 效 确 切 , 强 随 访 , 少 并 发 症 发 生 。 加 减
【 关键词】 心脏起搏器
人工
并发症
随访
Cii lall i o ada p r n n a e k r i 3 css Wag S in ,Lu G . e i o opt,B rn l c I y s fcr i ema e tp cma e n 9 ae n a a s n h ag i e B qn N . H si l e i f g 6 a g
2 结果
21 疗 效 .
用 广泛 。 了不 断提高 植入起 搏 器的技 能, 其安 为 提高
全性 、 有效 性 , 少并 发 症 的发 生 , 19 — 0 6年 减 对 99 20

我院 9 3例永久 起搏 器植入 患者 进行 分析 如下 。
1 对 象与 方法 1 一般资料 . 1
质量 明显提 高 。1例 于术后 5年 因肺癌 死亡 。
22 并发 症 .
久心脏 起 搏 器患 者 9 3例 , 中 男 5 其 8例 , 3 女 5例 , 年 龄 4 3岁 ( 08 平均 5 . 1 . 23 3  ̄ 4岁) 态窦房 结综 合症 。病 3 8例 , Ⅲ度房 室传 导 阻滞 1 8例 , Ⅱ度 Ⅱ型房 室 传导
lwig t e 9 a e o h v ln e h r n e tp c ma e s a ay e t e t ea u i f c n o l ai n u i g a d o n h 3 c s swh a ep a td t e p ma n a e k r , e n l z h h rp t e e ta d c mp i t s d r n e c c o n atr te p a to e ai n Re u t Al c s s w r u c e e n i l n i g a d te s mpo i f h l n p rt . s ls e o l a e e e s c e d d i mp a t , n h y t m mme it l ia p a e rr — n da ey d s p e r d o e d c d i i e e td g e s F l w n n h e r, h o l ai n n l d d o e c s f ne t n o l n t o c e u e n d f r n e r e . ol i g 6 mo t st 8 y a s t e c mp i t si c u e n a e o fc i f wol , w a o o c o i o s e s o l n p c a e o e p c ma e , o c s so a e k rs n r me o e c s f a e k rme i c y a d a o e c s f f wol a k g ft a e k r t a e f c ma e y d o , n a e o c ma e d a t h c r i, n a e o s e h w p p a ee t d h f Co c u i n I f c f h ema e tp c ma e sv r au b e r d c e c mp ia in b ol w n h lc r e s i . n l so e e e to e p r n n a e k ri e y v a l . u e t o l t y f l i g t e o t t l e h c o o

基层医院开展永久起搏器置入术体会(附56例报告)

基层医院开展永久起搏器置入术体会(附56例报告)

( s 附 s例 报 告 )
龙 岩 市 第一 压院 心 内科 ( 600 3 40 )Leabharlann 陈开虹熊胄 宁 L
丰卫 国

勇 谢金 森
人工心脏起搏技术在临床上 已广泛应用, 但大部分地市级
医院常 规开展此项技术还有一定的难度 。我院 自 19 年 开始 91 自行安 装 VⅥ 型起捧器 5 倒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 下。 6 I 资料与方法 I 1 一般资料 ,本组 5 . 6倒 ,男 3 例 、 2 倒 ;年龄 1  ̄8 6 女 O 3 5 岁。其 中病 态窦房结综合征 3 倒 ,三 度和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1
据起 搏 电极朝激 心脏 时有 较多室性早 搏或短辟 室速 和侧位 透 视见电极指 向前 。 几乎与前 鞠壁 相站 来判定 电极在心室 。 用心
脏 临时起搏器测定起搏两值<l v,认为适 宜电极放置 。

1 驮仁义 , 中韩 , 伯君. . 朱 事 XT心髓超搏木后井发盎 的瞄床分析. 中 华心血瞥府杂志,1 9 ,2 1 5 . 97 5( ) 0
博利康尼治疗 2 6例 , OL I , 支 气 管 哮 喘 急 性 发 作 的 疗 效 观 察
闽睛县妇幼保健所 (5 8 0 王鼻新 300 )
维普资讯
l 8 1
内容物 , 烦躁不安 。 口呼吸 。 张 后出现晕厥 , 无大小便失禁 , 持 续约 3 钟后 自行缓 解 ,以后 4小时 内连 续出现类似 晕厥 2 分 次 ,急诊本院 。 查悻 : 7 P 8次/ , P S 1k a 神志清楚 .双 分 B 1/ 0 P 。
永久起搏器置 入术是治疗严重 缓慢 性心律戋 常较 为有效
的方法 。但大 部分 地市级 医院 由于条件的限{ 无法 常规开展。 | j 本组安装永久心脏起搏 器的并发 症发生率为 l. % ,与 国内 O7 报道相仿“ .我恫开 展此 唾技 术韵体 是 :( )应该严格按无 1 菌操作 程序进行手 术的各习 操作 , 止切口感染 。()在起搏 i 肪 2 电极放 置时, 可根据 电极刺激 心脏 有无较 多的 室性早搏来爿断 电极是 否在右 心室 , 结音侧位透视 见 电极指 向前方 , 可以较方

高龄老年人安置永久心脏起搏器临床分析

高龄老年人安置永久心脏起搏器临床分析
维普资讯

6・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 0 8年 2 月第 1 卷第 1 1 期
C i J l el c Fb a 0 8 V 11 , O 1 h Ci H a h ,er r 20 , o 1N . n n Nhomakorabea uy .

论著 ・
高龄老年人安 置永久心脏起搏器临床分析
Tn ( eat etfC ri oy TeFr f ie o i lA h i ei lU i rt, e i 30 2 C i ) og D p r n o ado g ,h i tf l t H s t ,n u M d a n e i Hf 0 2 。 h a m l sA a d p a i c v sy e2 n [ btat O jc v T nls ecnc hrc rt s n o p ctn gdp tns i em - A s c] bet e oa a i t l i caat ii dcm l ao s f e a et wt p r a r i y sh i a l e sc a i i oa i h
唐 海沁 , 张勇 , 李结华 , 徐迎春 , 陈曙光 , 柯道正 , 陈洁 霞, 刘先进 , 孙彤
(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 附属 医院老年心内科 , 合肥 20 2 ) 3 0 2
[ 摘要] 目的
分析高龄老年人安置心脏永久起搏器的临床特 点及并发症 治疗 。方法
1 2例高龄老年
患者 , 8 ~ 6岁。心律失常类型分别 为快- 综合征 6 , 年龄 0 9 慢 例 Ⅱ度 Ⅱ型 以上房 室传 导阻滞 4例 , 窦性停搏 2
p cm kr 4pt n i V R, a et wt V I eut ( ) noa i pdneic ae gdp- ae ae, a et wt V I 2pt n i V .R sl i s h i s h s 1 E d r a i eac r sdi ae a c dl m ne n t ns noa i pd c e1 aetw r 016 1. 2 T reae aet w oeaeaoe 5yas l i t.E d r a i ea e fh pt ns e 8 —40 ( ) he dptns hs bv er o e c dl m n o t 2 i e 7 q g i g 8 d

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常见并发症临床分析

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常见并发症临床分析

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常见并发症临床分析目的分析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常见并发症,并分析预防对策。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1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统计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患者手术后出现囊袋血肿、电极导线脱位、起搏综合征、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电极导线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率为 5.00%、1.66%、0.55%、0.55%、0.55%。

结论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用于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临床需要重视并发症的预防,找到导致并发症的相关因素,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标签:缓慢性心律失常;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并发症;原因;预防对策缓慢性心律失常通过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进行治疗具有有效性高、快速等基本特征,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1]。

但是患者在接受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治疗后容易出现并发症,临床应引起重视,有效的预防并发症对提高患者的手术综合效果有着促进的作用[2]。

本文对我院收治的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1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00例,女80例,年龄11~70岁,中位年龄为(41.55±8.15)岁;与1991年ACC/AHA制定的起搏器植入适应症Ⅱa类与Ⅰ类标准互相符合;其中1例三腔起搏器,90例生理性起搏器,89例非生理性起搏器。

1.2 手術方法所有患者均按照中华医学会起搏分会指南与心电生理指南的相关要求开展手术,其中经左锁骨下静脉路径植入起搏器有10例,经右锁骨下静脉穿刺插管将电极导线插入的有170例。

手术过程中对起搏器参数测试均处于理想的状态,手术后加压包扎切口,并通过盐袋进行2 h的常规压迫,要求患者进行为期24 h 的平卧,并制动手术侧上肢,给予常规心电监测,在手术后第1天、第4天对切口作换药处理,手术后7 d给予拆线。

起搏器植入术临床分析及护理策略

起搏器植入术临床分析及护理策略

下静脉 2 4根 , 静 脉 8 6 腋 7根 。 本组 共发生 气 胸 3例 , 压 缩 范 围不 大 均 自 肺 行 吸收好转 ; 穿锁 骨 下动脉 4例 , 加压 止血 后 误 经
间可刺人 腑 静 脉 j 。并 发症 为 误穿 腋 动 脉 , 但此
处无 骨性 组织 遮挡 , 易压 迫止 血 , 容 特别适 用于血 管脆 性较 大 的老年人 。
2 2 充分理 解 单极和 双 极 电极 功 能 .
改用 头静 脉或锁 骨 下 静 脉 获 得 成 功 ; 2例 右 室 有
心尖 部翼状 电极 脱 位 , 经再 次 调整 后 未 再 发 生 脱
双极 与单 极相 比 , 干扰能 力强 , 抗 发生 神经肌 肉刺激并 发症 很 低 , I E 兼 容 。此 外 , 的起 与 C) 有
21 00年第 l 4卷第 8 期
实 用 临 床 医 药 杂 志
JunJ f ii l dc ei rcc o ra o nc in P at e C1 a Me i n i ・2 ・ 3
起 搏 器 植 入 术 临 床分 析及 护 理 策 略
李 晓彤
( 州大学临床医学院 介入 中心 , 扬 江苏 扬州 , 2 0 1 2 50 )
位 ; 1例 因 心肌 病 变 , 脏 扩 大 , 小 梁平 坦 造 有 心 肌 成 电极脱位 。2例 安置 房 室全 能 型 ( D 起 搏 器 D D)
患者 自身心 律 由窦 性 转 为 阵 发 性 房 颤 , 起 搏 周 致 期不 等长 , 出现 心悸等 不适 症状 , 起搏 器 程控 为 将 W I 作方式 后症状 缓 解 。3例起 搏 器 介导 性 心 工 动过 速 , 过 降低 起搏 频 率 , 开 启起 搏器 滞后 功 通 并 能 , 者 的症 状 和 体 征 逐 渐 消失 , 功 能恢 复 正 患 心

76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的观察与护理

76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的观察与护理

76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的观察与护理人工心脏起搏器是近代电子仪器应用于临床医学的一项重大成就,已成为抢救和治疗各种严重心律失常的可靠方法。

我院心内科2001~2006年植入埋藏式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76例,均起博成功。

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心内科植入埋藏式永久性心脏起搏器76例,男37例,女39例,年龄27~75岁。

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40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28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6例,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伴有明显症状2例。

安装脉冲发生器VVI 45例,AAI 2例,DDD 14例,DDDR 15例。

1.2方法:常规消毒铺巾,局麻下经皮穿刺锁骨下静脉,分离皮下组织,形成一囊袋,在X线透视下插入起搏电极至相应部位,植入固定无移位后,测试起搏电压、脉宽、阈值、阻抗等相关参数。

其结果在正常范围之后,再连接脉冲发生器,将其植入囊袋,碘伏冲洗囊袋,逐层缝合。

1.3结果:76例全部起搏成功。

2护理2.1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术前常规向病人及家属讲明病情及安装起搏器的必要性,耐心听取病人及家属的意见,共同确定手术时间。

2.1.2术前准备:(1)根据病情,定时测量病人T、P、R、BP并做好记录。

(2)常规描记12导心电图,注意观察心电图中各导联P、QRS、T波的形态及时限。

(3)术前1天备皮,做好药敏试验。

(4)备好各种急救药品及器械,检测除颤仪及生理记录仪正常功能,并掌握除颤仪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2术后护理2.2.1严密心电监护:植入起搏器后,常规24小时心电监护,以了解起搏器的功能,及时发现有无电极移位、阈值增高等异常情况。

定时描记标准导联心电图,观察起搏波形的形态、脉冲信号与QRS波群的关系,并与前一次心电图作对照。

2.2.2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术后常规监测T、P、R、BP,观察神志及意识状态,并记录在护理单上。

(1)体温观察:术后3天每4小时测1次,正常后每天测1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9例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分析体会【摘要】目的探讨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治疗的新进展。

了解术后随访对改善起搏器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及减少起搏器综合征发生的作用。

方法从1992年7月至2011年2月我院经静脉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89例,观察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

结果所有患者植入起搏器后症状明显改善,体力劳动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结论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是治疗过缓性心律失常及快速心律失常最有效且安全的方法。

【关键词】人工心脏起搏器;永久性;并发症;临床分析
人工心脏起搏器是一种植入体内的电子治疗仪器,它通过脉冲发生器发放由电池提供能量的电脉冲,通过导线电极的传导,刺激电极所接触的心肌,使心脏激动和收缩,从而达到治疗心律失常的目的。

主要用于治疗严重的过缓性心律失常,尤其是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重要方法,近来也用于快速心律失常治疗。

本文对我院1992年7
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89例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患者的诊治体会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般资料 89例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患者中,男52例,女37例,年龄18岁-85岁,平均年龄65.3岁,60岁以上占69.74%。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9例,ⅱ度ⅱ型并间歇ⅲ度房室传导阻滞9例,高血压伴ⅲ度房室传导阻滞7例,高血压、糖尿病伴ⅲ度房室传导阻滞5例,冠心病伴房颤、长r-r>
2.5s2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ⅲ
度房室传导阻滞6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1例,糖尿病、高血压伴病态窦房结综合征6例,原发性高血压伴病态窦房结综合征8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伴尖端扭转室性心动过速1例,心肌病伴过缓性心律失常1例,恶性心律失常(brugada综合症)1例,室性心动过速1例,房间隔缺损、原发性高血压伴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例1.2 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有头昏、头晕、眼花、乏力、胸闷、黑朦等症状,其中伴有气促54例,心悸65例,眼前发黑35例,反复晕厥15例,其中晕厥抽搐4例。

1.3 置入方法以左或右锁骨下静脉穿刺法送入起搏电极,心室电极置于右室心尖部,心房电极置于右心耳,术中测心房、心室电极阈值,后将起搏器植入左胸或右胸壁囊袋中。

植入起搏器电极类型:vvi35例,ddd27例,dddr16例,icd2例,ssir4例、we-vvir1例、ssi4例。

起搏器由medtronic公司提供86例,秦明公司提供3例。

所有患者均登记起搏器及电极序号、型号、植入日期、姓名、性别、年龄、地址、联系电话、诊断、起搏参数。

术后随访时间定为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1年以后每年1次至起搏器预期寿命终止前半年起每半年1次。

随访内容包括临床症状、囊袋情况、12导联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功能评定和起搏器程控,必要时行心脏彩超及程控更改起搏参数。

起搏参数测定均用era20起搏分析仪测定各项。

2 结果
2.1 随访观察术后共随访1个月至10年余,所有患者植入起搏器
后症状明显改善,术前头晕、胸闷、乏力、心悸、嗜睡、黑朦、晕厥、等症状完全消失或有不同程度减轻,体力劳动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多数患者能正常工作、劳动。

随访过程中死亡3例。

1例于术后5年死于脑栓塞。

1例于术后8年死于心力衰竭。

1例于更换起搏器术后半年死于重症肺炎。

更换起搏器12例。

2.2 并发症 89例患者共出现各种并发症6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74%。

其中囊袋血肿1例,起搏器综合征5例,起搏器介导心动过速1例。

3 讨论
人工心脏起搏器在开始发展阶段主要治疗严重过缓性心律失常,如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症。

它能防治缓慢心律失常所致的各种临床症状,恢复机体生理需要范围内的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血流动力学状态,提高生活质量[1]。

随着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技术日愈成熟和起搏系统的不断改进,临床适应症不断拓宽,起搏治疗效果更加满意,应用到快速心律失常(心电紊乱)及非心电性疾病,如预防阵发性房性快速心律失常,颈动脉窦晕厥,双室同步治疗药物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2008年5月底,acc/aha/hrs(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病协会/美国心律协会)联合aats(美国胸科医师学会)/sts(胸科医师协会)推出了心律失常置入装置指南,包括了缓慢心律失常起搏器治疗的适应症、心力衰竭再同步治疗的适应症、icd治疗的适应症及关于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起搏器治疗适应症。

本组中恶性心律失常1例,室性心动过速1例植入icd起搏
器,充分体现了起搏器在快速心律失常中的应用,同时本组病例中89例患者在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后原有的头晕、胸闷、晕厥、乏力等症状消失或获得不同程度减轻,说明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疗效确切可靠[2]。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是创伤性手术,所以不可避免会发生一些并发症[3]。

各种并发症发生率与起搏器及起搏电极类型、电极置入方式和起搏方式的选择及术者的技术熟练程度、术后是否进行充分的临床随访和合理地程控起搏参数有关[4]。

早期的起搏器是心室或心房非同步起搏器(voo或aoo),仅适用于持久性心动过缓的患者,如永久性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病症,对间歇性心动过缓不适用。

因为起搏脉冲的发放与自身心率快慢无关,可导致起搏心率与自身心率竞争,引起心室或心房激动,从而导致更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室速/室颤,现已基本淘汰。

为此,20世纪60年代中期先后出现了同步型起搏器(vvi或aai),aai是用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功能正常的病人,而心室按需型(vvi 型)是目前国内外最常用的一种心脏起搏器。

用于刺激心室,带动心室率缓慢病人的心搏,适用于一切心动过缓的患者,起到‘保命’作用。

但由于只起搏心室未顾及心房,不能保持房室同步及运动时不能提高心率,出现血流动力学改变、电生理异常,可能发生室房传导和起搏器综合征,本组中5例发生起搏器综合征均为vvi型起搏器患者,主要表现为心悸、乏力、头晕、胸闷等,其中3例为非
起搏依赖者,给予减慢起搏频率恢复自身心率,症状缓解,预防起搏器综合征发生需术前电生理检查有室房传导者,宜建议选用房室顺序双腔起搏器。

为了使心脏起搏器与心脏自身的起搏功能相接近[5-6],70年代又相继出现了更符合房室顺序起搏的双腔起搏器(ddd或dvi),适用于持久性窦缓合并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但双腔起搏器有时会引起起搏源性折返性心动过速,称为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

本组1例患者术后10个月出现心悸、胸闷,holter证实为起搏器介导的心动过速,经调整起搏器程控终止其发作。

随着起搏器的发展,出现了抗心动过速起搏和频率自适应起搏器(dddr),使人工心脏起搏器成为对付致命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武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已出现了性能更高的双心室/双心房同步三腔起搏器,以及具有除颤功能的起搏器(icd)。

永久心脏起搏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所致头晕、晕厥、胸闷及乏力等症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生理性起搏还能改善患者心功能状况和减少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因此符合双腔起搏器适应证的患者尽可能使用双腔起搏器植入。

本组中发生囊袋血肿1例,其原因为患者年龄大,体瘦营养欠佳,术前使用抗凝药物所致,因此术前尽可能停用或少用抗凝、活血药物,术中止血彻底,术后加压包扎,盐袋压迫,电极导线于隧道出口周围组织要牢固缝扎,既可预防锁骨下静脉血经隧道流入囊袋内,又可牢固电极导线防止电极脱位。

并发症发生率低与诊疗技术规范、严格掌握适应症以及严格执行术前、术
中、术后处理措施密相切关。

由于起搏器性能日渐可靠,功能日趋完善,将心脏起搏器成功置入于患者体内仅仅是心脏起搏治疗的开始,为达到起搏治疗的最终目的,即提供基本心率支持,改善血流动力学,提高患者活动耐量和生活质量,要加强对心脏起搏器适应证的理解,重视术前预防,术中规范操作,加深常见并发症了解,积极处理各种并发症,术后须加强随访并进行起搏器程控,合理设置最佳的起搏参数。

使之发挥最佳治疗效益。

总之,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治疗有症状的心动过缓及恶性心律失常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但仍需不断总结经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沈法荣,郑良荣,徐耕.现代心脏起搏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3.
[2]张建军,杨新春,胡大一,等.462例永久起搏器置入术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防治对策[j].中国心脏起搏与电生理杂志,2004,18(6):456-457.
[3]王方正,任晓庆.心脏起搏器适应症和解读[j].中国实用内科志,2006,26(16):1289-1292.
[4]陈志明,吴春英,陈美珍,等.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的术前评估及术中术后护理[j].福建医药杂志,2000,22(5):342-343. [5]刘国亮,顾九.实用人工心脏起搏技术学.南京出版社,1991.5.
[6] ben halima a,kachboura s.new indications for cardiac pacing.tunis med,2003,81(4):217-2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