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县地质灾害防治培训资料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培训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培训是一种提高基层防灾人员和群众防灾避灾意识、应急防范能力的培训活动。
通过开展此类培训,可以增强人们对地质灾害的认识,掌握预防、监测和应对地质灾害的方法,降低地质灾害带来的危害。
培训内容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1. 地质灾害类型和形成原因:如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震等。
2. 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如气候变化、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
3. 地质灾害的监测方法:如地面变形监测、降雨监测、地震监测等。
4. 地质灾害发生前的预兆:如地面裂缝、房屋倾斜、水井水位变化等。
5. 地质灾害的预防措施:如科学选址、加强监测、提高防灾意识等。
6. 地质灾害发生后的自救互救方法:如紧急疏散、临时避难、急救知识等。
培训形式多样,可以通过讲座、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知识抢答等互动环节,使参与者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通过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培训,有助于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增强应对地质灾害的能力,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地质灾害课程设计
一、大檫沟泥石流概况大擦沟泥石流沟,位于九寨沟县永和乡草坡村,2010年5月25日,大擦沟暴发较大规模泥石流,泥石流漫出下游沟道,淤埋沟道两侧房屋,导致3幢房屋损坏,直接经济损失200余万元。
此次泥石流历时约1个小时,为典型的粘性阵性流。
现阶段,该泥石流沟处于壮年期,一旦暴发较大规模的泥石流,将直接威胁沟口44户239人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威胁泥石流出口处乡镇公路路段200m及中路河河道,潜在经济损失在3000万元以上。
大擦沟泥石流以往属中高频泥石流,主沟形成20~50年一遇的泥石流为中等规模,5~20年一遇的泥石流以中~小规模为主;<5年一遇的为小规模为主。
目前大擦沟泥石流所处发展阶段为发展期(壮年期)。
从近期泥石流灾害史看,2010年5月暴发过一次较大规模的泥石流,冲出固体物质在0.9×104m3。
目前沟内滑坡、坡面侵蚀发育,沟道内堆积物源较多,可能参与泥石流活动的松散固体物源量较为丰富,现沟内可参与泥石流活动的固体物源动储量达4.12×104m3,相当于2010年大擦沟泥石流固体物质冲出量约0.9万m3的7.2倍,激发泥石流的临界雨强可能降低,因此,泥石流的暴发频率可能提高,成为中高频甚至高频泥石流,震后主沟小规模的泥石流1~5年发生一次,中大规模的泥石流5~10年发生一次,以后,随着植被的恢复和部分物源趋于稳定,其发生频率可能逐渐降低为震前中低频的水平,据此估算,20年内可能发生2.0次左右的泥石流灾害,固体物质冲出量计2.58×104m3左右。
大擦沟泥石流流域内不良地质现象发育,泥石流固体物源量大增;泥砂沿程补给充分,补给长度比60%;沟口泥石流堆积扇挤压大河,导致扇区前缘中路河明显弯曲,但说明泥石流活动强度较大。
大擦沟谷纵坡354.8‰,因此总体上沟谷纵坡降大,特别是沟源段纵坡大,有利于泥石流的形成;区域构造方面为强抬升区,沟谷下切和侧蚀作强烈,地震活动强烈,有利于泥石流的发育;流域内虽植被总体上覆盖较底,平均植被覆盖率50%左右,坡面结构变得松散,坡面滑塌现象发育,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可能加剧,可为泥石流的发育提供一定的固体物源;沟谷内近期(2010年泥石流)一次泥石流冲淤变幅达2m左右,泥石流活动强度较大;区内主要出露三叠系中统杂谷脑组(T2z)灰岩夹板岩和松散第四系残坡积物、滑坡堆积物、古泥石流堆积物等,沿沟松散物总储量丰富,产沙区松散物平均厚度3~12m;沟岸山坡坡度一般在30°以上,沟谷形态为“V”型谷、“U”型谷,有利于物源和水源的汇聚和泥石流的形成;泥石流沟域面积4.52km2,相对高差1320m,沟谷堵塞程度一般。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资料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资料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球内部的力和能量作用、地壳结构、构造运动等原因引起的自然灾害。
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规模大、危害较大的特点,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人们的地质灾害防范意识,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地质灾害及其防治知识。
一、山体滑坡/泥石流山体滑坡和泥石流是由于山体内部的岩土体发生松动、失稳导致的大规模滑坡和泥石流现象。
主要原因有地震、降雨、地质构造等。
以下是防治措施:1.加强地质勘察,了解地质条件和潜在风险。
2.合理设计工程结构,采取加固措施,如搭建加固桩、设置挡土墙等。
3.加强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掌握滑坡和泥石流的动态。
4.合理规划土地利用,避免在潜在滑坡和泥石流危险区建设。
二、地震地震是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由地壳内部的岩石断裂产生的震动和波动。
地震通常带来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以下是地震防治知识:1.教育公众学习地震逃生技能,如就近避险、保护头部等。
2.加强建筑物抗震设计和工程建设,使用抗震建材。
3.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提前发现地震活动。
4.建立灾后救援体系,提高抗震救灾能力。
三、地面塌陷地面塌陷是地下软弱层失稳导致地面下陷、沉降的现象。
常见的地面塌陷包括煤矿塌陷、土地沉降等。
以下是防治措施:1.加强勘察,了解地下水位、地下岩层结构等信息。
2.合理开采矿产资源,减少矿井塌陷的风险。
3.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避免地下水过度开采导致地表下陷。
4.加强地面监测,早期发现地面塌陷迹象。
四、火山喷发火山喷发是火山岩浆、热气、火山灰等物质从火山口喷出的现象。
火山喷发会引发火山灰、火山岩流等物质对周围地区造成冲击和覆盖,对人类和动植物造成严重威胁。
以下是防治措施:1.加强火山的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发现火山活动。
2.制定火山喷发应急预案,做好撤离和救援工作。
3.加强火山灾害科学研究,提高灾害防治能力。
4.避免在火山附近建设大型工程和人口密集区。
以上是一些常见地质灾害及其防治知识的简要介绍。
地质灾害防治安全常识(二篇)
地质灾害防治安全常识一、预防、预警1、水突变。
大滑坡或崩塌前,可能出现断流多年的泉水复活,泉水、井水突然干涸,井内水位突变等异常。
2、动物惊。
可能出现家畜惊恐不安,老鼠乱窜不进洞等现象。
3、树木枯。
可能会出现树木枯萎或歪斜等异常现象。
4、坡脚凸。
滑坡时,前沿坡脚处的土会出现上隆的现象。
5、裂纹现。
在滑坡中部或前部出现横向及纵向放射状裂纹,标志着滑坡体已经进入临滑状态。
6、岩石裂。
大滑坡前,会有岩石开裂或被剪切按压的声音。
7、山势陡。
山体坡度大于45度,或山坡成孤立山嘴、凹形陡坡等形状以及坡体上明显的裂缝,都容易形成崩塌。
二、躲避地灾准备1、预先选定临时避灾场地。
在危险区之外选择一处或几处安全场地,作为避灾的临时用地。
要把地质安全放在第一位,避免从危险区又迁到另一危险区。
2、预先选定撤离路线、规定预警信号。
通过实地踏勘选择好转移路线,要尽量少穿越危险区,沿山脊展布的道路比沿山谷展布的道路更安全。
事先约好撤离信号,同时还要规定信号管制办法,以免误发信号造成混论。
3、预先做好必要的屋子准备。
有条件时,应在避灾场地预先搭建临时住所,使群众在避灾过程中拥有基本的生活条件。
4、落实公布责任人。
要事先落实并公布地质灾害防灾避灾总负责人,以及疏散撤离、救护抢险、生活保障等各项具体工作的负责人。
通过村民大会、有线广播等办法,对拟定的避灾措施进行广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必要时还应组织模拟演习,以检验避灾措施的实用性,针对发现的问题,对方案进行完善。
个人平时也应尽可能多地了解一些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知识,掌握自救逃生的本领。
首先观察、熟悉环境,预先选定好紧急情况下躲灾避灾的安全路线和地点,多留心注意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前兆,动员家人做好随时安全转移的思想准备。
一旦情况危险,及时向主管人员和邻里报警,先将家中老人和小孩转移至安全处。
三、应急要点1、两侧逃。
感到地面震动,应以最快速度向两侧逃离。
向滑坡体上方或下方跑都很危险。
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培训内容
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一、培训内容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是一个综合的社会工作系统,除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领导、组织、协调、指导、监督的行政作用外,还应充分发挥专业队伍、基层政府和群众自治组织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这一作用的发挥,与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宣传和培训关系密切,所以,在《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总则中,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增强公众的地质灾害防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第六条第二款)。
为了更好地发挥群测群防工作的功能,让人民群众了解和掌握有关地质灾害的科学知识、先进防治技术,是十分必要的。
县(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每年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增强公众的地质灾害防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尤其是对群测群防监测人员。
培训要求监测人员达到“四应知”、“四应会”。
(一)“四应知”应知辖区内灾害点数、具体地点、灾害规模、影响户数与人数;应知各灾点的转移路线和具体应急安置地点;应知灾害点发生变化时如何上报;应知各监测阶段的时问与次数。
(二)“四应会”应会在灾害点的主要位置设置监测标尺和标点,实施监测;应会3种简易监测法,利用简易监测工具进行测量;应会记录、分析监测数据,并作出初步判断;应会采取措施进行临灾时的应急处置。
二、隐患点日常监测(一)监测内容1.崩塌隐患点监测(1)相对位移监测相对位移监测是设点量测崩滑体重点变形部位点与点之间相对位移变化(张开、闭合、下沉、抬升或错动等)的一种常用变形监测方法。
主要用于裂缝、崩滑带和采空区顶底板等部位的监测,是崩塌监测的主要内容。
主要方法:a.在裂缝或滑面两侧(或上、下)设标记或埋桩,定期用钢尺等直接量测裂缝张开、闭合、位错或下沉等变形;b.在裂缝上或滑带上设置骑缝式标志,如贴水泥砂浆片、玻璃片等,直接量测;c.在平斜硐及采空区顶板设置重锤,量测硐顶的相对位移和沉降。
(2)绝对位移监测绝对位移监测是最基本的常规监测方法,用以监测崩塌体测点的三维坐标,从而得出测点的三维变形位移量、位移方位与位移速率,可分为地表和地下(平斜硐内)监测。
(完整word版)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
地质灾祸防治基本知识(宣传资料)1、什么叫地质灾祸?地质灾祸是指包含自然要素或许人为活动引起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富安全的山体倒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痕、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相关的灾祸。
2、地质灾祸有哪几种种类?地质灾祸种类主要有倒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痕、地面沉降等。
这些是最为常有的、也是最重要的地质灾祸种类。
3、什么叫滑坡?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自然外动力和人为动力作用的影响下,使土体或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必定的脆弱面或脆弱带,整体地或分别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4、滑坡的引发要素有哪几种?(1)自然要素:自然要素包含降雨、水库河水冲洗、季节温差变化、地震等,尤以暴雨、长时间连续降雨是产生滑坡的最主要自然要素。
(2)人为要素:人为要素包含开挖边坡、堆填加载、采掘矿产资源、乱砍乱伐、渠道渗水、劈山采石等。
尤以开挖边坡,使原有斜坡下部失掉支撑、形成人工高陡边坡,是产生滑坡的最主要人为要素。
5、滑坡发生前的先兆特点有哪些?答:凡是较大型滑坡,要达成自己的变形损坏,都有其发生、发展的一定过程,在激烈损坏以前,都显示出必定的先兆特点。
概括起来常有特点以下:(1)在滑坡前缘坡脚处,有拥塞多年的泉水复生现象,或出现泉水(井水)忽然枯竭或变浊,井水水位突变。
(2)滑坡前缘出现横向及纵向放射状裂痕,前缘土体出现隆起现象。
(3)滑坡后缘裂痕急剧加长加宽,新裂痕不停产生,滑坡后部迅速下挫,周围岩土体出现小型坍塌现象。
(4)滑动前,因为岩石初剪切挤压或岩石开裂会出现声响,这类现象反应了深部岩石变形与破碎,动物对此十分敏感,会有异样反应。
(5)滑体上若有长久位移观察资料,临滑前,不论是水平位移量仍是垂直位移量,均会出现加快变化的趋向。
6、滑坡的防治举措有哪几种?滑坡防治举措可分为应急防治举措和滑坡治理举措。
(1)滑坡应急防治举措滑坡应急防治举措大部分是接到当地报灾后,进行应急检查和采纳应急防治举措,在此状况下,应做到以下几点:A、视险情将人员物质实时撤退危险区当滑坡由加快变形阶段进入临滑阶段时,滑坡灾祸在所不免,应实时将状况上报当地政府部门,由政府部门组织将险区内居民、财富实时撤退危险区,保证人民生命财富的安全。
防灾减灾安全培训内容
防灾减灾安全培训内容1. 嘿,你知道火灾有多可怕吗?就像一只凶猛的野兽,随时能把一切都吞噬!比如说,一个没熄灭的烟头可能就引发一场大灾难。
所以啊,咱们得学会正确使用灭火器,遇到小火苗时能迅速把它灭掉,这可太重要啦!2. 哎呀呀,地震来了可咋办呀!这就好比一场超级激烈的战斗。
你想想看,要是能提前知道怎么找安全角落,怎么保护自己,那不是能躲过很多危险嘛!像抱住头躲在桌子下面,这就是很好的办法呀。
3. 洪水那可是无情的家伙呀!就像一个发狂的巨人。
那当洪水来袭时该咋整呢?要赶紧往高处跑呀,别傻乎乎还在低处晃悠。
记得那次看到新闻里有人没及时转移,多危险呀!4. 台风也不是好惹的呀,简直像个疯狂的破坏王。
那咱们得提前把窗户关好呀,不然风一吹,到处稀里哗啦的。
就像是邻居家那次,窗户没关好,结果家里被吹得乱七八糟,多吓人。
5. 雪灾也不容小觑呀,就像给世界盖了一层冰冷的被子。
遇到雪灾时要注意保暖呀,别在外面瞎溜达,不然冻坏了可不好玩。
你看那些在大雪里受冻的人,多可怜呀。
6. 雷电也很吓人呀,跟个发怒的天神似的。
打雷的时候可别在大树下躲着呀,那多危险呐!就像有人不信邪,结果被雷击中了。
7. 泥石流就像一群奔腾的野马。
要是住在容易有泥石流的地方,一定要听指挥及时撤离呀,别贪恋那点东西。
听说过有的人为了拿点东西耽误时间,最后遭遇危险了,多不值得呀!8. 踩踏事故也是很可怕的哟,就像人潮中的漩涡。
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有序呀,别乱挤。
你想呀,要是大家都乱挤,那不就很容易出事儿嘛,一定要记住哟!观点结论:防灾减灾安全培训真的超级重要呀,能让我们在遇到危险时有办法应对,保护好自己和身边的人,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呀!。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资料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资料第一篇: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资料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资料为了更广泛、深入地普及地质灾害的识别、观察以及临灾避让知识,开展好地质灾害监测、预防、避险工作,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我们收集整理了有关预防突发地质灾害方面的知识,汇编如下。
第一部分基本知识问答一、什么是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有那些类型?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产生和人为诱发的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地质现象,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其中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多为突发地质灾害。
自然因素产生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是自然地质灾害,人为活动引发的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是人为地质灾害。
二、各类主要地质灾害的含义是什么?崩塌:指陡坡上被直立裂缝分割的岩土体,因根部空虚,折断压碎或局部滑移,失去稳定,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倾倒、翻滚、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土体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
泥石流: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产生在沟谷或山坡上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俗称“走蛟”、“出龙”、“蛟龙”等。
由于泥石流爆发突然,运动很快,能量巨大,来势凶猛,破坏性非常强,造成的危害是极大的。
地面塌陷: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动力地质现象。
地裂缝: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产生开裂,在地面形成一定长度和宽度的裂缝的地质现象。
三、地质灾害发生的前兆特征有哪些? 崩塌:(1)前缘时有掉块、坠落现象,小崩小塌不断发生;(2)山坡脚部出现新的破裂形迹,嗅到异常气味;(3)偶尔听见岩石的撕裂摩擦错碎的声音;(4)出现热、氡气,地下水质、水量等异常;(5)动植物出现异常现象。
滑坡:(1)滑坡前缘出现横向及纵向放射状裂缝,前缘土体出现隆起;(2)滑体后缘裂缝急剧加长加宽,新裂缝不断产生,滑体后部快速下座,四周岩土体出现松驰,小型坍滑现象;(3)滑带岩土体因摩擦错动发出声响。
地质灾害培训内容
地质灾害培训内容以下是 7 条地质灾害培训内容:1. 嘿,你知道啥是滑坡不?就好比是一座山突然开始“奔跑”啦!那可不得了。
咱在培训里可得好好学学怎么识别滑坡的前兆,比如山坡上出现裂缝啦,或者树木开始歪斜啦。
要是咱能早早发现,不就能赶紧采取措施,避免大灾难啦!就像发现敌人来袭,我们要赶紧准备战斗一样。
2. 哇塞,泥石流这玩意儿可吓人了!就像一股凶猛的洪水夹杂着泥沙石头冲下来,所到之处一片狼藉。
培训的时候得认真听听怎么应对泥石流呀,难道要眼睁睁看着它冲过来吗?肯定不行啊!比如说要往高处跑,别贪恋那些财物啦,逃命要紧呐!3. 同学们,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也很可怕呀!这就像一个大地的“大发脾气”。
培训里要学会在这种情况下保持冷静,像个勇敢的战士一样应对。
比如找个安全的角落躲起来,可别傻乎乎地乱跑,不然被砸到咋办?4. 嘿,你想想,崩塌不就像是山突然“掉了一块肉”嘛!咱得在培训里搞清楚崩塌一般会在啥情况下发生,万一遇到了,咱得知道怎么快速反应。
不能像个木头似的不知所措吧,那可不行呐!5. 洪水引发的地质灾害也不能小瞧啊!那简直就是一场水的“狂欢”,能带来好多麻烦。
培训时得知道怎么防备被它伤害,是不是要避开那些容易被水淹的地方呀?这不是常识嘛!6. 咱说地面塌陷,这不就跟地面突然开了个“大口子”一样嘛!培训中要好好记住怎么发现它的迹象,提前做好准备。
要是不小心掉进去,那可不是开玩笑的呀!大家可都上点心呐!7. 火山喷发带来的地质灾害很震撼吧!那简直是地球的“怒火”在燃烧。
培训能让我们知道万一遇到了这种情况该怎么保护自己,不能傻乎乎地凑过去看热闹吧!总之,认真参加培训,才能更好地应对这些可怕的地质灾害呀!我的观点结论:地质灾害培训真的太重要了,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这样才能在面对灾难时保护好自己和他人。
地质灾害培训内容
地质灾害培训内容
地质灾害培训内容
【本文来源于网络,经本人精心整理,若有喜欢,可点击下
载】(监测人员地质灾害培训材料)
一、地质灾害、各种地质灾害的定义及其组成要素
地质灾害:通常指由于地质作用引起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灾害。
地质灾害可划分为30多种类型。
由降雨、融雪、地震等因素诱发的称为自然地质灾害,由工程开挖、堆载、爆破、弃土等引发的称为人为地质灾害。
根据2004年国务院颁发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指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六种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1、什么是滑坡
滑坡是斜坡上的岩体由于种种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软弱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叫滑坡,滑坡多发生在坡度小于50度的斜坡上。
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
滑坡的主要要素有:滑坡体(滑体)、滑坡壁、滑动面(滑面)、滑动带(滑带)、滑坡床(滑床)、滑舌、滑坡台阶、滑坡周界、滑坡洼地、滑坡鼓丘和滑坡裂缝(包括拉张裂缝、羽毛状裂缝、鼓张裂缝、及扇状裂缝)。
以上滑坡要素只有发育完全的新生滑坡才同时具备,并非任一。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培训材料全文
——引自中国地质环地境质公灾害报危险(性2评0估0培7训年材料度)
管理职能: 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国家将防治地质灾
害的职责赋予国土资源部。 法制建设:
在总结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 上,国土资源部于1999年3月2日颁布并实施了《地 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4号)。这 是我国第一部有关地质灾害防治的部门规章,为地 质灾害防治法制建设打下了一个新的基础。办法有 总则、规划、预防、治理、奖励与惩罚、附则共六 章二十八条,其中在第三章预防第十五条中明确提 出:城市建设、有可能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工程项
2005年1月13日,安徽省国土资源厅下 发了《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 通知》(皖国土资[2005]10号),针对我省 实际,提出贯彻落实评估制度、加强评估工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培训材料
作监督管理、严格按级别评估、实行严格准 入制度、加强成果审查监督、加强评估质量 控制、实行专家审查制、实行备案制度等具 体规定,为我省全面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 估工作的规范化实施奠定了基础。 目的: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培 训材料
2024/8/24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培训材料
第一部分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由来
• 背景: • 我国是一个自然地理、地质构造复杂的国家,
也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地质 灾害以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多、经济损失大,并且 具有突发性、群发性、多发性和影响持久等特点 而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占据突出地位。在一些地区 地质灾害已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恶化生态 环境、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培训材料
容易出现的问题:①文字中不按每项工作一 一叙述,或叙述时没有对每项工作的部署、 具体方法和预期达到的目的进行表述,文字 过于简炼;②很多工作评述与项目工程结合 不够,或不符合本项工程的要求;③工作量 统计表中将收集资料、编图等统计在内;④ 野外工作质量评述写法不当,将室内工作及 报告成果作为质量评述。
地质灾害避险自救知识培训
地质灾害避险自救知识培训地质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平安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下面是关于地质灾害的相关知识,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不同类型、不同性质、不同特点的滑坡,在滑动之前,一般都会显示出一些前兆。
归纳起来,常见的有如下几种:(1)滑坡滑动之前,在滑坡前缘坡脚处,堵塞多年的泉水有复活现象,或者出现泉水(井水)突然枯槁,井、泉水位突变或混浊等类似的异常现象。
(2)在滑坡体中部、前部出现横向及纵向放射状裂缝,它反映了滑坡体向前推挤并受到阻碍,已进入临滑状态。
(3)滑坡滑动之前,滑坡体前缘坡脚处,土体出现隆起(上凸)现象,这是滑坡体明显向前推挤的现象。
(4)滑坡滑动之前,有岩石开裂或被剪切挤压的,这种现象反映了深部变形与破裂。
(5)滑坡在临滑之前,滑坡体周围的岩(土)体会出现小型崩塌和松弛现象。
(6)如果在滑坡体有长期位移观测资料,在滑坡滑动之前,无论是水平位移量或垂直位移量,均会出现加速变化的趋势。
这是临滑的明显迹象。
(7)滑坡后缘的裂缝急剧扩展,并从裂缝中冒出热气或冷风。
滑坡是否发生,不能靠单一个别的前兆现象来判定,有时可能会造成误判。
因此,发现某一种前兆时,应尽快对滑坡体进展仔细查看,迅速做出综合的判定。
崩塌发生前可能会出现以下征兆:(1)崩塌处的裂缝逐渐扩大,危岩体的前缘有掉块、坠落现象,小崩小塌不断发生。
(2)坡顶出现新的破裂形迹,嗅到异常气味。
(3)不时偶闻岩石的撕裂摩擦错碎声。
(4)出现热、氡气、地下水质、水量等异常。
泥石流发生前将有以下征兆:(1)河流突然断流或水势突然加大,并夹有较多柴草、树枝。
(2)深谷内传来似火车轰鸣或闷雷般的声音。
(3)沟谷深处突然变得昏暗,并有轻微震动感等。
为紧急避险,地质灾害高发区的居民要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在县、乡、村有关部门的配合下,事先选定地质灾害临时避灾场地、提前确定平安的撤离路线、临灾撤离信号等,有时还要做好必要的防灾物资储藏。
应对地质灾害的安全知识培训
应对地质灾害的安全知识培训地质灾害是指自然界中由于地质因素引起的并给人类造成危害的现象。
如地震、泥石流、滑坡等。
这些灾害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和财产带来威胁,还可能造成伤亡和破坏环境。
为了应对地质灾害,提高我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安全知识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地震是最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
对于地震的安全知识培训,我们需要了解地震的发生原因、预警系统和避险技巧。
在发生地震时,我们要遵循"控制自己,保护他人"的原则,迅速采取正确的避险措施,如躲避到结实的桌子或墙角下等。
此外,了解地震预警系统和逃生路线也能帮助我们在地震来临时做出正确的反应。
泥石流是另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
对于泥石流的安全知识培训,我们需要了解泥石流的形成过程、预警信号和疏散方法。
泥石流通常伴随着强降雨,泥石流预警信号的及时获取对于我们做出逃生决策至关重要。
一旦接收到预警信号,我们要迅速沿着不受泥石流侵袭的路径逃离,避免进入低洼地或河流附近的区域。
滑坡是地质灾害中常见的一种。
滑坡的安全知识培训包括了解滑坡的形成原因、预警迹象和避险措施。
滑坡往往和降雨、地震等因素有关,了解滑坡的预警迹象能够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在滑坡来临时,我们要迅速离开滑坡区域,避免进入陡坡或滑坡预期范围内。
除了以上提到的地质灾害,还有洪水、火山喷发等灾害也需要我们掌握相应的安全知识。
通过安全知识培训,我们不仅可以提前预知灾害风险,还能掌握相应的应对方法,增加我们自身的安全意识和应变能力。
在进行地质灾害的安全知识培训时,我们应该选择正规、权威的机构或专业团队进行培训。
他们会针对不同灾害类型进行详细解读,提供实用的防灾、逃生技巧,并进行实地演练。
此外,我们也要定期更新自己的安全知识,与时俱进。
只有不断学习和提高,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地质灾害,确保我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总之,应对地质灾害的安全知识培训对于我们的生活安全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学习和掌握相应的知识,我们才能在灾害来临时做出正确的反应,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地质灾害安全教育培训方案
地质灾害安全教育培训方案一、前言地质灾害是指由地质构造、地貌、地表覆盖和人类活动等原因引起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等。
地质灾害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严重威胁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加强地质灾害安全教育培训对于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培训方案旨在通过系统的培训课程和实际演练,提高受训者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为有效应对地质灾害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支持。
二、培训目标本培训旨在提高受训者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具体目标包括:1. 了解地质灾害的类型、成因和特点,认识地质灾害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2. 掌握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 培养受训者的自救互救意识,提高其在地质灾害中的自救能力和避险意识。
4. 提高受训者的综合应对地质灾害的能力,包括灾害预警观测、避灾转移、救援救治等方面的技能。
5. 增强受训者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协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提高应对地质灾害的整体效率和效果。
三、培训内容本培训设定了以下课程内容:1. 地质灾害基础知识通过讲授地质灾害的定义、分类、成因、特点及影响等基本知识,让受训者全面了解地质灾害的基本概念和实质内容。
2. 地质灾害防范与预警介绍地质灾害的防范措施和预警方法,包括工程防护、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等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
3. 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重点介绍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灾害现场救援、救护医疗、灾后重建等方面的内容。
4. 个人防灾自救技能通过模拟演练和实际操作,培训受训者在地质灾害中的自救技能和避险意识,包括逃生技能、野外生存能力等实用技能。
5. 团队合作与管理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培养受训者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管理能力,提高应对地质灾害的整体效率和效果。
6. 其他相关知识根据实际需要,可适当增加地质灾害防范、救援和重建中的其他相关知识和技能。
四、培训方法本培训将采用多种培训方法,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模拟演练、实地实践等形式。
地质灾害培训资料
地质灾害培训资料地质灾害是指由地质因素引起的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的事件。
地质灾害包括地震、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多种形式。
为了提高公众的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培训资料的准备和编写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地质灾害培训资料的编写要点和内容。
一、培训须知地质灾害培训的目的是提高公众的地质灾害防范和应对能力,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培训资料需注明以下内容:1.1 培训目标:明确培训的目标和宗旨。
1.2 培训对象:确定受训人群的范围和特点。
1.3 培训时间:确定培训的日期、时间和持续时间。
1.4 培训地点:确定培训的具体地点和交通指引。
1.5 培训方式:指明培训的形式,如讲座、实地考察等。
二、地质灾害基础知识地质灾害基础知识是地质灾害培训的核心内容,需包括以下内容:2.1 地质灾害概述:介绍地质灾害的定义、分类和特征。
2.2 地质灾害危害:详细描述地质灾害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危害和损失。
2.3 地质因素:介绍引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地质因素,如地震、降雨等。
2.4 地质监测与预警:介绍地质监测和预警系统的作用和运作原理。
2.5 地质灾害防范措施:提出地质灾害防范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三、不同地质灾害的特点和防范措施根据不同地质灾害的特点和防范措施,编写培训资料的重点和内容略有差异。
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及其防范要点:3.1 地震灾害:介绍地震的发生原理、震级和震源等基础知识,并提供自救和逃生的指导方法。
3.2 泥石流:讲解泥石流的形成过程、危害特点和识别方法,重点介绍泥石流预警和避灾技巧。
3.3 滑坡和崩塌:说明滑坡和崩塌的成因和危害特点,提供对地质灾害易发区的识别和监测方法。
3.4 地面塌陷:介绍地面塌陷的形成原因和识别特征,探讨地面塌陷区的规划管理措施。
四、应急救援和恢复重建地质灾害培训资料还需包括应急救援和灾后重建的内容:4.1 应急救援:介绍地质灾害发生后的紧急救援措施、组织机制和自救技巧。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地质灾害是自然灾害中的一种,包括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震、火山喷发、地面塌陷等多种类型。
地质灾害严重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了解和掌握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对于我们认真对待自然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本篇文章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地质灾害防治知识。
地震防治地震是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自然灾害之一。
地震灾害的发生、发展和危害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如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地形、地质构造、设计标准等。
防治地震灾害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采取恰当的措施。
常见的地震灾害防治措施包括:1.加强地震监测:利用地震仪器和设备,对地震活动进行监测和预测,并及时发布地震预警信息。
2.规范建筑设计:建筑的结构、材料和技术应按照地震设计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3.完善救援体系:建立完善的救援体系,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紧急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提高灾民生存和恢复能力。
山体滑坡防治山体滑坡是由于地形、地质结构、气候、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具有突然性和规模较大的特点。
常见的山体滑坡防治措施包括:1.地形调整:对于坡度大、土壤湿度高、植被破坏严重的山区,可以对地形进行调整,缩小坡度,增加抗滑坡的地形特征。
2.土壤固结:通过添加硬化剂、加固水泥土、锚固网等方法,加强土壤的纵向和横向固结,增强土壤的冲刷和滑动能力。
3.植被修复:植被修复不仅可以减少水土流失,还可以抑制土壤侵蚀,增加土壤稳定性,提高山体的抗滑坡能力。
地面塌陷防治地面塌陷是由于地下水、沉积物、裂隙等因素引起的地下空洞或塌陷区域形成,其对于城市和乡村的建筑物、道路、桥梁等造成巨大伤害。
常见的地面塌陷防治措施包括:1.加强监测:通过地下水位、地下水流、地形、地质构造等方面的监测,及时发现地下空洞和塌陷现象。
2.引导地下水:通过灌注固化、混凝土浇筑、用钢桩固定土体等方式,加强地下水的引导和固化。
3.协调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应考虑到地下及土壤的稳定性,减少基础建筑用地设在地下水漏斗、断层带及"潮湿"的地区。
地质灾害宣传培训制度样本(2篇)
地质灾害宣传培训制度样本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材料1、什么是地质灾害。
我县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地质灾害是指因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害的地质变化。
我县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有:滑坡、崩塌、地面塌陷、泥石流等。
2、地质灾害防治的方针与原则是什么。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方针。
实行谁引发,谁治理,谁受威胁,谁参与治理的原则。
3、什么是滑坡。
如何防范滑坡危害。
由于降雨、地震、人为活动等原因,山坡土石向下滑动的现象就叫滑坡。
滑坡可能毁坏房屋、道路、农田,堵塞河流。
为防范滑坡灾害,建房选址要避开山脚和堤岸;不能随意开挖坡脚;不能乱堆废弃土石;对有滑坡危险的地段要加强观测,当发现山坡出现裂缝、山坡上房屋开裂、树木变得歪斜、山坡下有泉水突然涌出、动物惊恐不宁等现象时,预示着灾害即将发生,应立即上报并示警。
发生滑坡时,不要贪恋财物,要迅速离开房屋,向滑坡体两侧方向跑离危险区。
4、什么是泥石流。
如何防范泥石流灾害。
暴雨或水体溃坝等原因,形成强大水流,将山坡上的石块、泥土、杂物等冲进山沟,形成稠状混合物并向下流动,在出山口堆积的现象就叫泥石流。
泥石流能冲毁房屋、道路、农田,淤堵河流。
为防范泥石流灾害,建房要科学选址,要避开可能发生的泥石流灾害,特别不能在山沟的出山口建房。
强降雨时段要加强观测,当发1现洪水中夹带大量土石或出现间歇性断流时,可能发生泥石流灾害。
泥石流发生时,不能上树、上房或在沟谷中的土包、巨石后躲避,不能顺着泥石流流动的方向跑,要向沟谷两侧山坡或高地跑离危险区。
5、什么是地面塌陷。
如何防范地面塌陷危害。
因自然或人为因素引发的地面局部下沉的现象叫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可能毁坏房屋、农田、道路、水利设施等。
矿山地下采空区、大量抽取地下水的地段、溶岩地质区域是地面塌陷的易发区,平常要加强观测,特别是强降雨时段,当发现房屋或地面开裂现象加剧时,要立即撤离至安全区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丘陵山区切坡建房,边坡土体风 化强烈,稳定性差,极易发生滑 坡、崩塌,死亡1人(金堂)
工程切坡
河流冲刷陡坡坡
脚,建在岸边的
房屋非常危险
降雨诱发滑坡,建 在岸边的房屋破坏
新选场址尽可能避开江、
河、湖(水库)、沟切 割的陡坡地带
房屋选址应尽可能避开顺层斜坡
植被条件
竹林茂密,表层土体风化。暴雨时形成滑坡,毁坏村庄
应急调查和群测群防
滑坡后部宏观调查—后缘出现贯通性的弧形拉裂,出 现向后倾斜的下座拉裂台阶时,采取避让措施,将滑坡区 的居民尽快转移,并及时向当地主管部门报告。
小型 崩滑
后 缘
中 部 前部
应急调查和群测群防
崩塌宏观调查——高陡斜坡危岩体后缘裂缝明显拉张或闭合,出现新 生的裂缝,调查横跨裂缝布置若干简易监测剖面,了解变形拉裂情况,向 主管部门报告。 当危岩体下部出现明显的压碎张裂带,并形成与上部贯通的裂缝时, 表明发生崩塌的危险性极高,应该及时采取避让措施,并及时向当地主管 部门报告。
2.避开崩塌危险区
崩塌危险区:从危岩(土体)后缘到崩塌发生后 可能的堆积范围以内。
3.避开泥石流危险区
泥石流危险区:形成区、流通区、堆积区,弯道凹岸。
泥石流堆积区作为建设用地必须注意的 问题
注意访问和实地调查泥石流的发生历史— 了解泥石流复发和成灾的风险。 注意改善生态环境—植树造林,降低泥石流 发生频率。 避免在冲沟内排放垃圾—增加产生泥石流和 加重泥石流危害的风险。 控制房屋建设规模,禁止挤占行洪通道—严 禁在泥石流堆积区(行洪通道)大规模建房。
五项主要的法律制度
一是实行地质灾害调查制度
地 质 灾 害 区 划 调 查
震后地质灾害排查
开展基础调查,摸清地 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 截止2009年,我 县已完成17个乡、镇的 地质灾害基础调查;全 县申报的地质灾害点 175处。(工程治理124 处)威胁人口共计21880 人,受威胁资产为 69204.6万元。到2011年 我县共排查地质灾害点 共241处
九 寨 沟 县 地 质 灾 害 易 发 分 区 图
三、地灾的基本概念
什么是地质灾害 因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险人民生命和 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 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降雨、融 雪、地震等因素诱发的称为自然地质灾害,工程开挖、 堆载、弃土等引发的称为人为地质灾害。 目前因斜坡前缘切坡、后缘弃土加载、庄稼灌溉 等人为工程活动引发的滑坡比例明显增加。 地质灾害种类 成都市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指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 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突变性灾害);地面塌 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缓变性灾害)等6种与地质 作用有关的灾害。
崩 塌 的 危 害
威 胁 车 辆 、行人
诱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的主要因素: 降雨、融雪、地震、地表水的冲刷、浸泡、不合理的人 类活动。
地质灾害的识别
降雨往往是触发滑坡、崩塌、泥 石流的首要因素。树林和竹林茂密的 斜坡也可能是表层滑坡和泥石流的易 发区。斜坡表层土壤较为疏松,降雨 时地表雨水不易渗入到下伏基岩中致 使土体饱水所致。
斜坡表层土体处于不稳定的蠕滑 状态,分别有东倒西歪的“醉汉 林”“马刀树”指示斜坡已发生整体 滑动。 沟谷和斜坡随意堆弃渣土和垃圾 引发泥石流的可能。
这些灾害隐患时,一般应采取避 让的方式另选新址。
四、地灾与工程活动的关系
人类活动加剧了灾难性地质灾害的发生频次和危害程度。
人为作用引发的地质灾害
人为作用:修建房屋
九寨沟县2011年地质灾害 防治知识培训
九寨沟县国土资源局
二〇一一年八月
主要内容
一、政策、五项制度五项防灾措施 一、地灾的基本概念
二、地质灾害与工程活动的关系
三、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和预防 四、地质灾害的监测 五、临灾处置和应急救援 六、群测群防体系建设
一、政策上的要求
部门规章及地方法规
滑坡示意图
岩质滑坡示意图
土质滑坡示意图
滑坡:是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自然环境条件及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下沿一 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或部分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地质现象。又称为地滑 或走山;
滑坡的危害
紫坪铺紫坪村二组安 置点后方滑坡
大观镇茶坪村3组河滨走廊公 路外侧滑坡
大观镇艳景村11组杨家山道路下方滑坡
年度防治方案:省-市-县的重点
抢险救灾指挥机构:政府组织、部门
参与,分工负责,交通管制, 群测群防制度:县、乡、村
五项防灾措施
一是国家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和预警信息系统。
二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制定突发性地质灾
害的应急预案并公布实施。 三是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制定年度地质 灾害防治方案并公布实施。
四是国家实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地质灾
害防治工程的资质管理制度
五是与建设工程配套实施的地质灾害治理工
程的“三同时”制度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 应当与主体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同 时进行。
青城山景区掷笔槽崩塌治理施工搭设架管
五项防灾措施
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裂缝变形 应急预案:编制原则,分级响应
由滑坡、 崩塌、泥石 流等形成的 堆积体稳定 性差,切坡 或排水等人 为扰动后易 形成新的滑 动。
特别是 在暴雨期 间,易产 生严重的 灾害。
大录乡香扎村严梅家屋后滑坡
灾后重建及减灾避灾
新农村建设中的地质环境保护 乱挖乱填可能诱发地质灾害—形成的挖、 填方边坡还可能成为滑坡隐患,填方厚度较 大时,还可能导致地面和建构筑物基础不均 匀沉降问题。 随意兴建池塘也会诱发地质灾害—未经 过合理的选址和设计,池塘往往建设在滑坡 体或不稳定的斜坡上,当滑坡体或不稳定斜 坡发生变形拉裂时,池塘的水体极易渗入, 加剧了滑坡的形成,带来了严重的地质灾害。 轻视基础设施建设将会诱发地质灾害— 生活废水和雨水的排放设施重视不够,形成 了常年不断的入渗水源,致使坡体稳定性大 大降低,地面裂缝增加增大。 随意选择绿化植物也可能诱发地质灾 害—斜坡较陡,表层土松软,过密、过高的 植被反而更易引起表层滑坡。农村中常称为 “鬼剃头”“山泥倾泻”“碎屑流”“泥 流”。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三项原则
我 省 地 震 后 地 质 灾 害 发 育 程 度 分 区 图
一是“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全面 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
二是“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由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治理; 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 青 城 山 景 区 便 道 滑 坡
什么是泥石流
泥石流——山区沟 谷中,由暴雨、冰 雪融水或库塘溃坝 等水源激发,形成 的一种夹带大量泥 砂、石块等固体物 质的特殊洪流。根 据沟谷地貌形态可 分为沟谷型泥石流 和坡面型泥石流。 俗称走蛟、出龙、 蛟龙等。
虹口乡干沟泥石流
自然作用产生的地质灾害---泥石流
沟谷型
坡面型泥石流示意图
自然作用产生的地质灾害---泥石流
7月24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舍联乡干沟村响水沟处,武警战士 在搜救中
泥石流冲入 大渡河,阻 塞部分河道
泥石流造成的涌浪和挑流 冲毁下游右岸公路并影响 其上工程石碴堆积斜坡的 稳定性
泥石流的危害
7月中旬,虹口 庙坝干沟发生泥石 流,死亡2人。
虹口庙坝干沟 7月17日
虹口庙坝干沟发生泥石流
强降雨引发的泥石流
虹 口 乡 银 洞 子 沟 泥 石 流
泥石流的危害
2010年7 月23日凌 晨3时许, 康定舍联乡 干沟村响水 沟突发泥石 流。
造成省道211线多处中断,3000米 道路被淤埋,电力中断,正在该路段 施工的中国路桥集团项目部和中国水 电七局项目部4人死亡,仍有40人失 踪和10人下落不明。
九寨沟县地处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大地貌单元过渡的深切割高山峡谷地带。地势由 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境内山脉纵横,峰峦重叠,相对高差悬殊,形成以高山深切河谷为 主的地貌类型,地貌上以高山为主,兼有部分山原和零散平坝。 受“5.12”汶川大地震的影响,九寨沟县的地质环境遭到了一定的破坏,加重了地质 患点大多都产生了影响, 加剧了地质灾害的不稳定性和危险性,部分滑坡隐患点震后出现了滑坡后缘裂缝和局部滑 塌现象,危岩体和不稳定斜坡大都出现了开裂和崩塌掉块。
崩塌—指陡倾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
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倾倒、坠落、垮塌,岩 土体成分,可划分为岩崩和土崩两大类。
崩塌的危害
毁坏房屋
永乐镇扒拉沟村魏玉梅家屋后崩塌
崩 塌 的 危 害
毁 坏 交 通(2009.7.25汶川彻底关大桥被巨石砸毁事故已致3死12伤 )
白河乡松林坝居民安置区 北侧崩塌
地质灾害应急调 查
江家院子(都汶高速董家山隧道入口左侧)滑坡 2010年8月
地质灾害应急调查
向峨乡龙竹沟泥石流
二是国家实行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制度
三是工程建设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
建 设 项 目 要 做 地 灾 危 险 评 估
•新增建设项目要做地灾危险评估
三是地质灾害防治的“统一管理,分工协作”的原则; 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地质灾害防治的组 织、协调、指导和监管工作。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按 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有关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五项制度
调查制度:基础与应急调查
预报制度:区域气象预报与点上临灾
预报,时间为中长期预报 评估制度:易发区评估报告、可研报 告 资质管理制度:设计、勘察、施工、 监理、评估, 三同时制度:设计、施工、验收
应急调查和群测群防
泥石流的流通区调查 沟谷形态、曲直状况、纵坡降、 淘蚀、冲刷线等等
应急调查 和群测群防
泥石流的形 成区调查 沟谷内 松散堆积物类型、 分布、数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