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物设计黄金法则

合集下载

引物设计原则

引物设计原则

引物设计原则引物是在PCR(聚合酶链式反应)中起到引导DNA复制的作用的两段短单链DNA序列。

设计引物是PCR实验的重要一环,引物的合理设计直接影响PCR反应的效果。

下面是一些引物设计的原则和技巧,供参考:1.周知序列:在设计引物之前,首先要确保目标DNA序列已经被充分了解。

这意味着你需要知道起始点和终止点,以及任何可能的变异、重复或剪接事件。

同时,需要避免引物与非目标序列的互补匹配。

2.引物长度:通常情况下,引物长度应在18到30个核苷酸之间。

过短的引物可能导致不特异性扩增,而过长的引物会增加PCR的难度。

3.引物Tm值:引物的熔解温度(Tm)是指引物在PCR反应中的温度。

引物的Tm值应该在50到65摄氏度之间,确保引物可以特异性地结合目标DNA的序列。

可以使用在线计算工具计算引物的Tm值。

4.GC含量:引物的GC含量对引物的稳定性和特异性有直接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引物的GC含量应在40%到60%之间。

高GC含量的引物可以提高特异性和稳定性,但可能会导致引物的熔解温度过高。

5.引物间配对:引物一般是成对使用的,因此两个引物之间应该相互配对。

引物间的配对应该没有重复、交叉或自身互补的现象。

此外,引物间的距离应该适中,可以通过距离目标DNA序列两端50到150个核苷酸来确定。

6.引物的互补性和自身互补性:引物应该避免与非目标序列互补匹配。

此外,引物本身也应该避免自身互补匹配,以免引起二次结构。

7.避免引物间的重复和重叠:引物之间的重复和重叠可能导致PCR扩增产物的重复和回退。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可以使用在线工具来检查引物之间的相互性。

8. 引物设计软件:为了更准确、更高效地设计引物,可以使用一些专门的引物设计软件。

常用的引物设计软件有Primer3、NCBI Primer-BLAST和IDT OligoAnalyzer等。

总结:引物设计是PCR反应的关键一步,合理的引物设计直接影响PCR反应的成功与否。

引物设计原则及酶切位点选择和设计

引物设计原则及酶切位点选择和设计

引物设计原则及酶切位点选择和设计1.引物长度:引物长度通常在15-30个碱基对之间,过短的引物可能无法在目标DNA上特异性结合,而过长的引物则会增加非特异性杂交的风险。

2.引物GC含量:引物应具有适度的GC含量,一般在40-60%之间,以确保引物的稳定性和特异性结合能力。

3.引物互补性:引物对的互补性应满足一定的要求,即引物内部无内部连续互补序列,以免引物产生二次结构或引发非特异性杂交。

4.引物末端设计:引物设计时应考虑5'端和3'端的碱基配对,确保引物在目标序列上合理附着并提高扩增效率。

5.引物目标区域选择:引物的目标区域应在目标序列上具有充分的特异性,尽量避免引物与非目标序列相互作用。

酶切位点选择和设计:1. 利用enzyme切割DNA是一种常见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合理选择和设计酶切位点十分重要。

酶切位点应在目标序列中具有充分的特异性,尽量避免位点在非目标序列中出现,以避免非特异性切割。

2.酶切位点的选择应考虑应用的需求,例如PCR扩增、限制性酶切鉴定等。

对于PCR扩增,可根据目标序列设计引物,保证引物包含酶切位点,同时也满足引物设计的原则;对于限制性酶切鉴定,应选择与限制性酶切位点有相关性的序列。

3.酶切位点的设计还应注意酶切位点周围的序列,避免引物或其他片段在PCR扩增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相互作用。

4.酶切位点的设计还需注意所选择的酶切酶的酶切活性,以确保酶能够切割目标序列,并尽量减少切割非目标序列的风险。

5.在实验设计中,还需考虑酶切位点的数量以及其相对位置,尽量避免多个位点靠得太近或相互重叠,以减少酶切产生的DNA片段数目和长度。

同时还需注意位点之间的横向特异性,以避免相同或相似的位点出现在非目标序列中。

总之,引物设计和酶切位点选择是分子生物学实验中关键的环节,合理的设计和选择能够提高实验的特异性和效率,有助于更好地进行目标序列扩增和酶切等操作。

引物设计原则

引物设计原则

引物设计原则
1.合适的引物长度:引物长度通常在18-30个碱基对之间,过长或过
短的引物都不利于PCR扩增的稳定性。

2.适当的引物GC含量:引物的GC含量应在40%-60%之间,过高或过
低的GC含量都会影响引物和模板DNA的特异性结合。

3.引物特异性:引物应具有高度特异性,可以通过引物序列在数据库
中进行BLAST分析来评估引物的特异性。

4.避免引物自身的二聚体和结构性:引物序列中要避免出现自身二聚
体和结构性,这会干扰PCR扩增的效果。

5.选择高峰结构引物:在引物设计时,优先选择会形成高峰结构的引物,这有助于提高扩增效率。

6.引物末端碱基的特异性:在引物末端碱基选择时,尽量使用能够增
强特异性和避免非特异性扩增的碱基。

7.引物的熔解温度(Tm):引物的熔解温度直接影响PCR扩增反应的
特异性和效率,应根据目标DNA的长度和序列来确定引物的Tm。

8.避免引物之间的交叉杂交:在多引物PCR反应中,引物之间的交叉
杂交会干扰扩增效果,可以通过软件模拟或实验确认引物之间没有相互杂交。

9.引物序列中避免多个重复碱基:引物序列中的多个重复碱基可能导
致非特异性扩增,应避免在引物序列中出现连续的多个重复碱基。

10.引物设计的可操作性和经济性:引物设计时,要考虑到引物合成
的成本和操作的方便性,选择价格适中的合成方法,并确保引物容易操作。

以上是引物设计的原则和考虑因素,通过合理设计和优化引物序列,可以提高PCR扩增实验的特异性、敏感性和效率,从而获得准确和稳定的实验结果。

引物设计的原则

引物设计的原则

引物设计的原则①总原则:引物序列应具有高度的特异性,与非扩增区的同源性越低越好。

②引物的长度:引物中与模板互补的序列应该为15~25个核苷酸长度,上下游引物长度的差别不宜大于3bp。

③引物中四种碱基含量及分布:引物中G+C含量最好在40% ~ 60 %/40% ~ 75%之间,四种碱基应尽可能随机分布,避免出现多聚嘌呤、多聚嘧啶和二核苷酸重复序列。

引物内部特别是引物末端不能有大于3bp的反向重复序列或自身互补序列,以避免形成发夹结构。

④上下游引物之间的互补性:上下游引物之间特别是3´应避免出现互补序列。

作为一条经验性的规律,一条引物上不应该含有3个连续的与另一条引物互补的核苷酸。

⑤解链温度(Tm):计算出来的两个引物的Tm值相差不能大于5℃。

扩增产物的Tm值与引物的Tm值相差不能大于10℃,以保证扩增产物在每个PCR循环可以有效的变性。

⑥引物3´末端的碱基:如果可能的话,每个引物的3´末端碱基应为G或C,然而并不推荐使用3´端有……NNCG或NNGC序列的引物/一般PCR反应中,引物3´端的碱基最好不选A。

引物3´端应为保守氨基酸序列,即采用简并密码少的氨基酸如Met、Trp,且要避免三联体密码第3个碱基的摆动位置位于引物的3´端。

⑦向引物的5´端添加限制性酶切位点、启动子或GC夹子等序列:如果要向引物的5´端添加限制性酶切位点,引物应当超出限制性内切酶识别位点至少3个碱基。

另5´端应再加2~4个无关碱基(保护碱基),以确保产物的酶切效果。

/5´端最多可加10个碱基而对PCR反应无影响。

⑧当针对CDNA模板设计引物时,上游和下游引物最好结合到不同外显子的区域,这样很容易把来源于CDNA的的扩增产物和来源于污染的基因组DNA的扩增产物区分开。

酶切位点的选择:应选择载体上有而目标基因内无的酶切位点,两酶切位点在载体上的距离最好大于6bp。

引物设计一般原则

引物设计一般原则

引物设计一般原则引物是一篇文章的开头部分,起着引导读者进入文章内容的作用。

设计出一个吸引人的引物,可以让读者对全文产生兴趣,从而增加文章的阅读率和影响力。

以下是设计引物的一般原则:1.引人入胜:一个好的引物应该从一开始就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可以使用一个有趣的事实、引人瞩目的问题、或者一个令人震惊的观点,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和注意力。

例如,一篇关于环保的文章可以这样开头:"你知道每年全球有多少塑料袋被丢弃在海洋中吗?让我们想象一下,如果塑料袋能够排成一排,能围绕地球多少次呢?"例如,一篇关于教育问题的文章可以这样开头:"教育是改变社会的关键。

我们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下一代?本文将探讨教育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3.引用名言:一个有启发性的引言可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对文章内容的思考。

这种引物可以是一个名人的名言、一句格言或者一句普遍认同的观点。

例如,一篇关于成功的文章可以这样开头:"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成功不是偶然发生的,而是由采取正确行动的结果。

本文将探讨一些成功的秘诀,并帮助你实现自己的目标。

"例如,一篇关于健康饮食的文章可以这样开头:"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很容易陷入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中。

但是,我们应该意识到食物对我们的健康有着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分享一些健康饮食的技巧,让你拥有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

"6.语言生动:一个好的引物应该通过使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述,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样可以增加读者的情感共鸣,让他们更容易被文章吸引和影响。

例如,一篇关于环保的文章可以这样开头:"在一个炎热的夏天,当你走近那片被绿意覆盖的公园时,你能感受到清新的空气和树木的阴凉。

但是,你是否想过背后那些无声的英雄们,他们为了保护这片绿洲付出了多少努力?"总结来说,一个好的引物应该具有引人入胜、提出观点、引用名言、切入主题、简洁明了和语言生动等特点。

引物设计原则是什么?

引物设计原则是什么?

引物设计原则是什么?
1、引物长度一般在15-30bp。

常用的为18-27bp,但不应大于38bp,因为过长会导致其延伸温度大于74℃,不适于Taq DNA聚合酶进行反应;
2、引物GC含量一般为40%-60%, 45-55%为宜,GC含量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引发反应。

上下游引物GC含量和Tm值要保持接近;
3、引物所对应的模板序列的Tm值最好在72℃左右。

至少要在55-80℃之间。

4、引物3’端的碱基一般不用A。

A在错误引发位点的引发效率相对比较高。

引物3’端出现3个以上的连续碱基,如GGG或CCC,或者引物3’端的互补、二聚体或发夹结构也可能导致PCR反应失败。

5、碱基要随机分布,且引物自身和引物之间不能有连续4个碱基的互补。

6、尽量在Exon junction上设计引物,限制基因组DNA扩增。

7、使用BLAST检索,确认引物特异性。

引物设计的原则

引物设计的原则

引物设计的原则
引物设计的原则
1. 引物3’端的碱基一般不用A,因为A在错误引发位点的引发效率相对比较高。

另外引
物间3’端的互补、二聚体或发夹结构也可能导致PCR反应失败。

5’端序列对PCR影响不大,因此常用来引进修饰位点或标记物。

2. 引物的GC含量一般为40-60%,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引发反应。

上下游引物的GC含
量不能相差太大。

3. ΔG值(自由能)反映了引物与模板结合的强弱程度。

一般情况下,引物的ΔG值最好呈
正弦曲线形状,即5’端和中间ΔG值较高,而3’端ΔG值相对较低,且不要超过9(ΔG值为负值,这里取绝对值),如此则有利于正确引发反应而可防止错误引发。

4. 引物二聚体及发夹结构的能量一般不要超过4.5,否则容易产生引物二聚体带而且会降
低引物浓度从而导致PCR正常反应不能进行,与二聚体相关的一个参数是碱基的分布,3’端的连续GGG或CCC会导致错误引发。

5. 对引物的修饰一般是增加酶切位点,应参考载体的限制酶识别序列确定,常常对上下游
引物修饰的序列选用不同限制酶的识别序列,以有利于以后的工作。

1。

引物设计原则(必看)

引物设计原则(必看)

引物设计原则(必看)mi引物设计原则1. 引物的长度一般为15-30 bp,常用的是18-27 bp,但不应大于38,因为过长会导致其延伸温度大于74℃,不适于Taq DNA聚合酶进行反应。

2. 引物序列在模板内应当没有相似性较高,尤其是3’端相似性较高的序列,否则容易导致错配。

引物3’端出现3个以上的连续碱基,如GGG或CCC,也会使错误引发机率增加。

3. 引物3’端的末位碱基对Taq酶的DNA合成效率有较大的影响。

不同的末位碱基在错配位置导致不同的扩增效率,末位碱基为A 的错配效率明显高于其他3个碱基,因此应当避免在引物的3’端使用碱基A。

另外,引物二聚体或发夹结构也可能导致PCR反应失败。

5’端序列对PCR影响不太大,因此常用来引进修饰位点或标记物。

4. 引物序列的GC含量一般为40-60%,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引发反应。

上下游引物的GC含量不能相差太大。

5. 引物所对应模板位置序列的Tm值在72℃左右可使复性条件最佳。

Tm值的计算有多种方法,如按公式Tm=4(G+C)+2(A+T),在Oligo软件中使用的是最邻近法(the nearest neighbor method)。

6. ΔG值是指DNA双链形成所需的自由能,该值反映了双链结构内部碱基对的相对稳定性。

应当选用3’端ΔG值较低(绝对值不超过9),而5’端和中间ΔG值相对较高的引物。

引物的3’端的ΔG值过高,容易在错配位点形成双链结构并引发DNA聚合反应。

7. 引物二聚体及发夹结构的能值过高(超过4.5kcal/mol)易导致产生引物二聚体带,并且降低引物有效浓度而使PCR反应不能正常进行。

8. 对引物的修饰一般是在5’端增加酶切位点,应根据下一步实验中要插入PCR产物的载体的相应序列而确定。

引物序列应该都是写成5-3方向的,Tm之间的差异最好控制在1度之内,另外我觉得扩增长度大一些比较好,500bp左右。

要设计引物首先要找到DNA序列的保守区。

PCR引物设计原则

PCR引物设计原则

PCR引物的设计原则:①引物应用核酸系列保守区内设计并具有特异性。

②产物不能形成二级结构。

25碱基之间。

③引物长度一般在18~60%之间。

④ G+C含量在40%~⑤碱基要随机分布。

⑥引物自身不能有连续4个碱基的互补。

⑦引物之间不能有连续4个碱基的互补。

⑧引物5′端可以修饰。

⑨引物3′端不可以修饰。

⑩引物3′断要避开密码子的第3位。

△G值是指DNA 双链形成所需的自由能,它反映了双链结构内部碱基对的相对稳定性,△G值越大,则双链越稳定。

1.引物的特异性引物与非特异扩增序列的同源性不要超过70%或有连续8个互补碱基同源。

2.避开产物的二级结构区某些引物无效的主要原因是引物重复区DNA二级结构的影响,选择扩增片段时最好避开二级结构区域。

用有关计算机软件可以预测估计mRNA的稳定二级结构,有助于选择模板。

实验表明,待扩区域自由能(△G°)小于58.6lkJ/mol 时,扩增往往不能成功。

若不能避开这一区域时,用7-deaza-2′-dGTP取代dGTP 对扩增的成功是有帮助的。

3.长度25bp。

引物的有效长度:Ln=2(G+C)+(A+T),寡核苷酸引物长度一般为18~Ln值不能大于38,因为>38时,最适延伸温度会超过Taq DNA聚合酶的最适温度(74℃),不能保证产物的特异性。

4.G+C含量G+C含量一般为40%60%。

其Tm值是寡核苷酸的解链温度,即在一定盐浓~度条件下,50%寡核苷酸双链解链的温度,有效启动温度,一般高于Tm值510℃。

~若按公式Tm=4(G+C)+2(A+T)估计引物的Tm值,则有效引物的Tm为5580℃,~其Tm值最好接近72℃以使复性条件最佳。

5.碱基础随机分布引物中四种碱基的分布最好是随机的,不要有聚嘌呤或聚嘧啶的存在。

尤其3′端不应超过3个连续的G或C,因为这样会使引物在G+C富集序列区引发错误。

6.引物自身引物自身不应存在互补序列,否则引物自身会折叠成发夹状结构牙引物本身复性。

引物设计的原则范文

引物设计的原则范文

引物设计的原则范文引物设计是许多研究领域中的重要环节,它能够直接影响到研究结果以及实验进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出合适的引物对于确保精确、可靠的实验结果至关重要。

以下是引物设计的一些原则:1.引物长度:引物的长度一般在18-25个核苷酸碱基对之间,过短容易导致特异性差,过长则可能降低扩增效率。

2.引物特异性:引物必须与目标序列上的相应区域高度匹配,以确保扩增目标序列的特异性。

可以使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引物特异性的预测,如保守性分析、互补性检查等。

3.引物GC含量:引物的GC含量应控制在40-60%之间,太高或太低的GC含量都会降低引物的特异性和稳定性。

4.引物Tm值:引物的熔解温度(Tm值)应该在50-65℃之间,此范围内可确保引物与目标序列结合的稳定性。

5.引物末端:引物的末端应该避免存在高度可变的序列,以免影响引物与目标序列的结合。

6.引物结构:引物的序列中应避免存在复杂的二级结构或自身互补的序列,以免影响引物与目标序列的结合。

7.引物偶联:引物的一端可以偶联一定长度的序列,例如A、G、C或T,这有助于引物与DNA模板的特异性结合。

8.引物间的配对:如果在一个反应体系中需要使用多个引物,这些引物之间应尽量避免存在相互配对的情况,以免引起副产物的产生。

9.引物的位点选择:根据研究需要,应在合适的位点设计引物,以确保引物与目标序列的相互作用与功能的完整性。

10.引物的设计参数:除了上述原则外,根据实际研究需求,如扩增长度、含有特定序列等,还需考虑其他引物设计参数。

总体来说,引物设计应根据实验需求和目标序列的特点,合理选择引物长度、特异性、GC含量、Tm值等设计参数,以确保引物在反应中的特异性、稳定性和扩增效率。

同时,生物信息学工具可以作为辅助设计引物的工具,提供引物特异性、配对等信息,帮助提高引物设计的准确性。

引物的设计原则范文

引物的设计原则范文

引物的设计原则范文引物的设计原则是指在引物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一些基本规则和原则。

引物是生物学实验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工具,用来选择性地扩增目标DNA序列。

引物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实验的成功与否,因此合理、准确地设计引物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引物设计原则的详细介绍。

1.引物长度:引物的长度应在18-30个碱基对之间。

太长的引物可能导致特异性降低,太短的引物可能导致扩增效率降低。

2.引物GC含量:引物的GC含量应在40%-60%之间。

GC含量的合理控制可以使引物与靶DNA序列相互配对更牢固,提高扩增效率和特异性。

3.特异性:引物应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即只能与目标DNA序列特异地结合。

特异性可以通过引物的序列设计来达到,避免与非目标DNA序列相似的区域结合。

4.引物序列:引物的序列应遵循一些规则,比如避免重复碱基出现、避免形成二级结构等,以提高引物的稳定性和特异性。

5.避免引物二聚体:引物二聚体是两个引物在反应体系中自身结合形成的二聚体,会导致扩增效率降低。

因此,在引物设计中需要避免引物之间的互补性。

6.避免引物自身结合:引物自身结合会影响扩增效率和特异性,因此引物的设计中需要避免引物自身之间形成互补性。

7.引物的熔解温度:引物的熔解温度应该接近于扩增反应的工作温度,通常在50-65摄氏度之间。

熔解温度合适可以避免在反应开始前就发生牵连,同时还可以提高特异性。

8.引物的序列周围不应有特殊结构或序列重复:特殊结构或序列重复容易导致引物在扩增反应中产生副产物或假性扩增,影响扩增效果。

9.引物的引物-模板相互作用:引物的序列设计中需要注意引物与模板DNA的相互作用力,力求引物与模板能够较好地结合,提高扩增效率。

10.引物的3'端:引物的3'端尽量避免选择GC碱基,因为GC碱基与其他碱基相比在扩增反应中更难进行,容易导致特异性下降。

综上所述,引物设计原则是引物设计过程中应该遵循的一些基本准则和原则。

RT-PCR引物设计原则和方法

RT-PCR引物设计原则和方法

RT-PCR引物设计原则和方法近刚开始做PCR,参考了很多与引物设计相关的帖子,结合自己使用primer5和oligo的体会,想谈谈自己设计引物的方法和步骤,恳请各位前辈指正。

RT-PCR引物设计原则和方法在NCBI上搜索到该基因,找到该基因的mRNA,在CDS选项中,找到编码区所在位置,在下面的origin中,Copy该编码序列作为软件查询序列的候选对象.打开Primer Premier5,点击File—New-DNA sequence,出现输入序列窗口,Copy目的序列在输入框内(选择As),此窗口内,序列也可以直接翻译成蛋白。

点击Primer,进入引物窗口。

此窗口可以链接到“引物搜索”、“引物编辑"以及“搜索结果”选项,点击Search按钮,进入引物搜索框,选择“PCR primers”,“Pairs”,设定搜索区域和引物长度和产物长度。

在Search Parameters里面,可以设定相应参数。

一般若无特殊需要,参数选择默认即可,但产物长度可以适当变化,因为100~200bp的产物电泳跑得较散,所以可以选择300~500bp.点击OK,软件即开始自动搜索引物,搜索完成后,会自动跳出结果窗口,搜索结果默认按照评分(Rating)排序,点击其中任一个搜索结果,可以在“引物窗口”中,显示出该引物的综合情况,包括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的序列和位置,引物的各种信息等。

对于引物的序列,可以简单查看一下,避免出现下列情况:3’端不要以A结尾,最好是G或者C,T 也可以;3’不要出现连续的3个碱基相连的情况,比如GGG或 CCC,否则容易引起错配。

此窗口中需要着重查看的包括:Tm应该在55~70度之间,GC%应该在45%~55%间,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的Tm值最好不要相差太多,大概在2度以下较好。

该窗口的最下面列出了两条引物的二级结构信息,包括,发卡,二聚体,引物间交叉二聚体和错误引发位置。

若按钮显示为红色,表示存在该二级结构,点击该红色按钮,即可看到相应二级结构位置图示。

引物的设计原则

引物的设计原则

1、引物长度一般为15-30bp,常用的为18-27bp,但不能大于38bp;2、引物GC含量一般为40%-60%,以45-55%为宜,上下游引物GC含量和Tm值要保持接近;3、引物所对应的模板序列的Tm值最好在72℃左右,至少要在55-80℃之间,Tm值曲线以选取72度附近为佳,5'到3’的下降形状也有利于引物与模板的结合;4、ΔG值(自由能)反应了引物与模板结合的强弱程度,3'端的ΔG值相对要低,且绝对值不要超过9,否则不利于正确引发反应,3'末端双链的ΔG值在0--2kcal/mol时,PCR产量几乎达到百分之百,但在-6时只达到40%,-8时少于20%,-10时接近于0;5、错配率一般不要超过100,否则会出现非目的条带。

但对于某些特定的模板序列,还应结合比较其在正确位点的引发效率。

如果两者相差很大,比如在正确位点的引发效率为340以上,而在错误位点的引发效率为110,并且不好找到其他更合适的引物,那么这对引物是可以接受的;6、Frq曲线为Oligo6软件新引进的一个指标,解释了序列片段存在的重复几率大小,选取引物时,应该用Frq值相对较低的片段;7、引物二聚体及发卡结构的能量的绝对值一般不要超过4.5,否则容易产生引物二聚体而且会降低引物浓度从而导致PCR不能正常发生;8、3'端最好不要是连续碱基,GGG或CCC会导致错误的引发,同时3'端最后一个碱基最好不要是A或T,若是,会导致错配;9、以公式Tm=4*(G+C)+2*(A+T)-5计算Tm值,也就是退火温度。

选择较低Tm值的引物的退火温度为反应的退火温度,最好保证每个引物的Tm值相匹配,且在70-75℃范围内;10、模板与稳定性较小的引物之间的Tm的差异越小,PCR的效率越高。

因为解链温度也取决于它的长度,如果期待的产物长度等于或小于500bp,选用端的引物(16-18bp),如果产物长5kb,则用24bp的引物;11、在DNA测序和PCR中最好用5'末端稳定(GC含量多),而3'端不稳定(AT含量多)的引物,这种引物的结构可以有效地消除假引发反应;12、引物和产物之间的Tm值相差别太大,20摄氏度范围内最好。

引物设计原则和注意事项

引物设计原则和注意事项

引物设计原则和注意事项
以下是 6 条关于引物设计原则和注意事项:
1. 嘿,咱可得记住了,引物长度要合适呀!就像穿衣服要合身一样,太长或太短都不行呢。

比如说设计 DNA 扩增的引物,如果长度不合适,那扩增效果能好吗?所以呀,得精心挑选合适的长度呢。

2. 哇塞,特异性可太重要啦!这就好比你要找一个特别的人,可不能随随便便就认定了。

如果引物特异性不强,那岂不是会引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呀,扩增出一堆杂七杂八的东西。

就像去超市买东西,你得准确找到你想要的那个物品才行呀!
3. 哎呀呀,引物的稳定性也不能忽视呀!这就像盖房子,根基得稳稳的呀。

如果引物不稳定,很容易就出问题了呢。

好比你搭积木,要是不牢固,一下子就塌了,那多郁闷呀!想想看,如果在实验中因为引物不稳定导致结果不准确,多让人懊恼呀!
4. 嘿,你知道吗,GC 含量也是有讲究的哟!这相当于做菜放调料,得恰到好处。

要是 GC 含量不合适,就像菜的味道怪怪的。

比如说在设计引物时,不考虑这个,那最后可能得出的结果就像一道失败的菜肴,让人失望呀!
5. 哇哦,避免引物内部形成二级结构很关键哦!这就好像走路不能有绊脚石一样。

要是引物自己形成了二级结构,那不就像路上有个大坑,走起来困难重重嘛。

你想想,要是在实验中遇到这种情况,多耽误事儿呀!
6. 哎哟喂,引物之间可不能有互补呀!这跟两个人不能相互拆台是一个道理呀。

如果有互补,那可就乱套啦。

就好比一个团队里有人互相捣乱,那工作还能顺利进行吗?在引物设计中一定得杜绝这种情况才行呢!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这些引物设计原则和注意事项真的都超级重要啊,每一个都不能掉以轻心,得好好对待才行呀!。

引物设计原则范文

引物设计原则范文

引物设计原则范文
1.简洁明了:引物应尽可能简洁明了,能够清晰地传达信息。

避免使
用过于复杂或难以理解的语言,以免引起读者的困惑或误解。

2.适度引人:引物应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注意力,激发他们进一步
阅读的欲望。

可以使用一些有趣的事实、引人入胜的故事或问题来吸引读
者的注意。

3.与正文相衔接:引物应与正文内容相衔接,能够为读者提供背景信
息或引出正文的主题。

引物应选择与正文内容紧密相关的内容,以便为读
者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

4.突出重点:引物应能够突出正文的重点和核心观点,引导读者进入
主题。

可以通过使用精确、有力的语言来强调正文的重要部分,使读者在
阅读引物后能够快速理解正文的主旨。

5.鼓舞情感:引物可以通过触动读者的情感,引起共鸣,增加读者的
参与感和亲和力。

可以使用一些感人或激动人心的言辞来引起读者的共鸣,激发他们的情感反应。

6.惊喜感:引物可以使用一些出人意料的信息或观点,带给读者一种
惊喜感。

展示新颖、不寻常或意想不到的内容,能够提高读者对引物内容
的关注度和兴趣。

引物设计的黄金法则

引物设计的黄金法则

PCR引物设计的11条黄金法则1.引物最好在模板cDNA的保守区内设计。

DNA序列的保守区是通过物种间相似序列的比较确定的。

在NCBI上搜索不同物种的同一基因,通过序列分析软件(比如DNAman)比对(Alignment),各基因相同的序列就是该基因的保守区。

2.引物长度一般在15~30碱基之间。

引物长度(primer length)常用的是18-27 bp,但不应大于38,因为过长会导致其延伸温度大于74℃,不适于Taq DNA 聚合酶进行反应。

3.引物GC含量在40%~60%之间,Tm值最好接近72℃。

GC含量(composition)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引发反应。

上下游引物的GC含量不能相差太大。

另外,上下游引物的Tm值(melting temperature)是寡核苷酸的解链温度,即在一定盐浓度条件下,50%寡核苷酸双链解链的温度。

有效启动温度,一般高于Tm值5~10℃。

若按公式Tm= 4(G+C)+2(A+T)估计引物的Tm 值,则有效引物的Tm为55~80℃,其Tm值最好接近72℃以使复性条件最佳。

4.引物3′端要避开密码子的第3位。

如扩增编码区域,引物3′端不要终止于密码子的第3位,因密码子的第3位易发生简并,会影响扩增的特异性与效率。

5.引物3′端不能选择A,最好选择T。

引物3′端错配时,不同碱基引发效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当末位的碱基为A时,即使在错配的情况下,也能有引发链的合成,而当末位链为T时,错配的引发效率大大降低,G、C错配的引发效率介于A、T之间,所以3′端最好选择T。

6. 碱基要随机分布。

引物序列在模板内应当没有相似性较高,尤其是3’端相似性较高的序列,否则容易导致错误引发(False priming)。

降低引物与模板相似性的一种方法是,引物中四种碱基的分布最好是随机的,不要有聚嘌呤或聚嘧啶的存在。

尤其3′端不应超过3个连续的G或C,因这样会使引物在GC富集序列区错误引发。

引物设计原则(必看)

引物设计原则(必看)

mi引物设计原则1. 引物的长度一般为15-30 bp,常用的是18-27 bp,但不应大于38,因为过长会导致其延伸温度大于74℃,不适于Taq DNA聚合酶进行反应。

2. 引物序列在模板内应当没有相似性较高,尤其是3’端相似性较高的序列,否则容易导致错配。

引物3’端出现3个以上的连续碱基,如GGG或CCC,也会使错误引发机率增加。

3. 引物3’端的末位碱基对Taq酶的DNA合成效率有较大的影响。

不同的末位碱基在错配位置导致不同的扩增效率,末位碱基为A的错配效率明显高于其他3个碱基,因此应当避免在引物的3’端使用碱基A。

另外,引物二聚体或发夹结构也可能导致PCR反应失败。

5’端序列对PCR影响不太大,因此常用来引进修饰位点或标记物。

4. 引物序列的GC含量一般为40-60%,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引发反应。

上下游引物的GC含量不能相差太大。

5. 引物所对应模板位置序列的Tm值在72℃左右可使复性条件最佳。

Tm值的计算有多种方法,如按公式Tm=4(G+C)+2(A+T),在Oligo软件中使用的是最邻近法(the nearest neighbor method)。

6. ΔG值是指DNA双链形成所需的自由能,该值反映了双链结构内部碱基对的相对稳定性。

应当选用3’端ΔG值较低(绝对值不超过9),而5’端和中间ΔG 值相对较高的引物。

引物的3’端的ΔG值过高,容易在错配位点形成双链结构并引发DNA聚合反应。

7. 引物二聚体及发夹结构的能值过高(超过4.5kcal/mol)易导致产生引物二聚体带,并且降低引物有效浓度而使PCR反应不能正常进行。

8. 对引物的修饰一般是在5’端增加酶切位点,应根据下一步实验中要插入PCR 产物的载体的相应序列而确定。

引物序列应该都是写成5-3方向的,Tm之间的差异最好控制在1度之内,另外我觉得扩增长度大一些比较好,500bp左右。

要设计引物首先要找到DNA序列的保守区。

同时应预测将要扩增的片段单链是否形成二级结构。

Primer+引物设计原则简介

Primer+引物设计原则简介

Primer 引物设计原则简介点击次数:372 发布日期:2009-12-8 来源:北京力途科技有限公司仅供参考,谢绝转载,否则责任自负Primer 即,引物概念引物,是一小段单链DNA或RNA,作为DNA复制的起始点,在核酸合成反应时,作为每个多核苷酸链进行延伸的出发点而起作用的多核苷酸链,在引物的3′-OH上,核苷酸以二酯链形式进行合成,因此引物的3′-OH,必须是游离的。

类型存在有自然中生物的DNA复制引物(RNA引物)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中人工合成的引物(通常为DNA引物)。

一般所说引物,指DNA引物,以下简称引物。

引物设计原则引物是人工合成的两段寡核苷酸序列,一个引物与感兴趣区域一端的一条DNA模板链互补,另一个引物与感兴趣区域另一端的另一条DNA模板链互补。

在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中,已知一段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根据这一序列合成引物,利用PCR扩增技术,目的基因DNA受热变性后解链为单链,引物与单链相应互补序列结合,然后在DNA聚合酶作用下进行延伸,如此重复循环,延伸后得到的产物同样可以和引物结合。

PCR引物设计的目的是找到一对合适的核苷酸片段,使其能有效地扩增模板DNA序列。

如前述,引物的优劣直接关系到PCR的特异性与成功与否。

对引物的设计不可能有一种包罗万象的规则确保PCR的成功,但遵循某些原则,则有助于引物的设计。

1.引物最好在模板cDNA的保守区内设计。

DNA序列的保守区是通过物种间相似序列的比较确定的。

在NCBI上搜索不同物种的同一基因,通过序列分析软件(比如DNAman)比对(Alignment),各基因相同的序列就是该基因的保守区。

2.引物长度一般在15~30碱基之间。

引物长度(primer length)常用的是18-27 bp,但不应大于38,因为过长会导致其延伸温度大于74℃,不适于Taq DNA 聚合酶进行反应。

3.引物GC含量在40%~60%之间,Tm值最好接近72℃。

引物设计的几点重要原则

引物设计的几点重要原则

引物设计的几点重要原则引物设计是指设计引物(primers)用于特异性扩增目标DNA序列的反应体系,是分子生物学中常用的重要技术。

引物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DNA扩增的效果和结果的准确性。

下面是几点引物设计的重要原则:1.特异性:引物设计的首要原则是确保引物的特异性,即保证引物只能特异性地结合目标DNA序列,而不与非目标DNA序列结合。

为了达到特异性的引物设计,可以通过特异性检测和非特异性检测来筛选合适的引物。

特异性检测可以通过引物与目标DNA序列的杂交反应来验证引物的特异性;非特异性检测则通过引物与非目标DNA序列的杂交反应来验证引物的非特异性。

2.合适的长度和GC含量:引物的长度和GC含量对引物的特异性和扩增效率都有很大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引物的长度应该在18-30个碱基对之间,过短的引物可能导致扩增效率低下,而过长的引物可能导致特异性降低;GC含量应该控制在40%-60%之间,过高或过低的GC含量可能导致扩增效率降低。

3.避免自互补和互补结构:在引物设计中应避免引物自身的互补和互补结构,以尽量减少引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自身的片段结合。

自互补可能导致引物自身结构稳定,而互补结构可能导致引物之间的非特异性结合,从而干扰扩增反应的进行。

4.避免引物之间的交叉杂交:引物之间的交叉杂交可能导致非特异性扩增产物的形成,影响扩增结果的准确性。

为了避免引物之间的交叉杂交,需要确保引物在体系中的浓度适当,并且没有共同的序列特征。

5.考虑引物的反应条件:在引物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引物的反应条件,如反应体系的温度和离子浓度等。

引物的反应条件需要确保引物与目标DNA序列的特异性结合和扩增能够在所设定的反应条件下进行。

6.引物的设计应尽量使用标准碱基序列:标准碱基序列即DNA序列的A、T、C、G四种碱基。

在引物设计中,应尽量使用标准碱基序列,避免使用非标准碱基或特殊碱基。

综上所述,引物设计的几个重要原则包括特异性、合适的长度和GC 含量、避免自互补和互补结构、避免引物之间的交叉杂交、考虑引物的反应条件以及使用标准碱基序列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引物最好在模板cDNA的保守区内设计。

DNA序列的保守区是通过物种间相似序列的比较确定的。

在NCBI上搜索不同物种的同一基因,通过序列分析软件(比如DNAman)比对(Alignment),各基因相同的序列就是该基因的保守区。

2.引物长度一般在15~30碱基之间。

引物长度(primer length)常用的是18-27 bp,但不应大于38,因为过长会导致其延伸温度大于74℃,不适于Taq DNA 聚合酶进行反应。

3.引物GC含量在40%~60%之间,Tm值最好接近72℃。

GC含量(composition)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引发反应。

上下游引物的GC含量不能相差太大。

另外,上下游引物的Tm值(melting temperature)是寡核苷酸的解链温度,即在一定盐浓度条件下,50%寡核苷酸双链解链的温度。

有效启动温度,一般高于Tm值5~10℃。

若按公式Tm= 4(G+C)+2(A+T)估计引物的Tm值,则有效引物的Tm为55~80℃,其Tm 值最好接近72℃以使复性条件最佳。

4.引物3′端要避开密码子的第3位。

如扩增编码区域,引物3′端不要终止于密码子的第3位,因密码子的第3位易发生简并,会影响扩增的特异性与效率。

5.引物3′端不能选择A,最好选择T。

引物3′端错配时,不同碱基引发效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当末位的碱基为A时,即使在错配的情况下,也能有引发链的合成,而当末位链为T时,错配的引发效率大大降低,G、C 错配的引发效率介于A、T之间,所以3′端最好选择T。

6. 碱基要随机分布。

引物序列在模板内应当没有相似性较高,尤其是3’端相似性较高的序列,否则容易导致错误引发(False priming)。

降低引物与模板相似性的一种方法是,引物中四种碱基的分布最好是随机的,不要有聚嘌呤或聚嘧啶的存在。

尤其3′端不应超过3个连续的G或C,因这样会使引物在GC富集序列区错误引发。

7. 引物自身及引物之间不应存在互补序列。

引物自身不应存在互补序列,否则引物自身会折叠成发夹结构(Hairpin)使引物本身复性。

这种二级结构会因空间位阻而影响引物与模板的复性结合。

引物自身不能有连续4个碱基的互补。

两引物之间也不应具有互补性,尤其应避免3′端的互补重叠以防止引物二聚体(Dimer 与Cross dimer)的形成。

引物之间不能有连续4个碱基的互补。

引物二聚体及发夹结构如果不可避免的话,应尽量使其△G值不要过高(应小于 4.5 kcal/mol)。

否则易导致产生引物二聚体带,并且降低引物有效浓度而使PCR 反应不能正常进行。

8. 引物5′端和中间△G值应该相对较高,而3′端△G值较低。

△G值是指DNA 双链形成所需的自由能,它反映了双链结构内部碱基对的相对稳定性,△
G值越大,则双链越稳定。

应当选用5′端和中间△G值相对较高,而3′端△G值较低(绝对值不超过9)的引物。

引物3′端的△G 值过高,容易在错配位点形成双链结构并引发DNA 聚合反应。

(不同位置的△G值可以用Oligo 6软件进行分析)
9.引物的5′端可以修饰,而3′端不可修饰。

引物的5′端决定着PCR产物的长度,它对扩增特异性影响不大。

因此,可以被修饰而不影响扩增的特异性。

引物5′端修饰包括:加酶切位点;标记生物素、荧光、地高辛、Eu3+等;引入蛋白质结合DNA序列;引入点突变、插入突变、缺失突变序列;引入启动子序列等。

引物的延伸是从3′端开始的,不能进行任何修饰。

3′端也不能有形成任何二级结构可能。

10. 扩增产物的单链不能形成二级结构。

某些引物无效的主要原因是扩增产物单链二级结构的影响,选择扩增片段时最好避开二级结构区域。

用有关软件(比如RNAstructure)可以预测估计mRNA的稳定二级结构,有助于选择模板。

实验表明,待扩区域自由能(△G°)小于58.6l kJ/mol时,扩增往往不能成功。

若不能避开这一区域时,用7-deaza-2′-脱氧GTP取代dGTP对扩增的成功是有帮助的。

11. 引物应具有特异性。

引物设计完成以后,应对其进行BLAST检测。

如果与其它基因不具有互补性,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实验了。

值得一提的是,各种模板的引物设计难度不一。

有的模板本身条件比较困难,例如GC含量偏高或偏低,导致找不到各种指标都十分合适的引物;用作克隆目的的PCR,因为产物序列相对固定,引物设计的选择自由度较低。

在这种情况只能退而求其次,尽量去满足条件。

做Real Time时,用于SYBR Green I法时的一对引物与一般PCR的引物,在引物设计上所要求的参数是不同的。

引物设计的要求:
1)避免重复碱基,尤其是G.
2)Tm=58-60度。

3)GC=30-80%.
4)3'端最后5个碱基内不能有多于2个的G或C.
5)正向引物与探针离得越近越好,但不能重叠。

6)PCR扩增产物长度:引物的产物大小不要太大,一般在80-250bp之间都可;80~150 bp 最为合适(可以延长至300 bp)。

7)引物的退火温度要高,一般要在60度以上;
要特别注意避免引物二聚体和非特异性扩增的存在。

而且引物设计时应该考虑到引物要有不受基因组DNA污染影响的能力,即引物应该跨外显子,最好是引物能跨外显子的接头区,这样可以更有效的不受基因组DNA污染的影响。

至于设计软件,PRIMER3,PRIMER5,PRIMER EXPRESS都应该可以的。

做染料法最关键的就是寻找到合适的引物和做污染的预防工作。

对于引物,你要有从一大堆引物中挑出一两个能用的引物的思想准备---寻找合适的引物非常不容易。

关于BLAST的作用应该是通过比对,发现你所设计的这个引物,在已经发现并在GENEBANK中公开的不物种基因序列当中,除了和你的目标基因之外,还有没有和其他物种或其他序列当中存在相同的序列,如和你的目标序列之外的序列相同的序列,则可能扩出其他序列的产物,那么这个引物的特异性就很差,从而不能用
PCR反应条件的选择
PCR反应条件为温度、时间和循环次数。

温度与时间的设置:基于PCR原理三步骤而设置变性-退火-延伸三个温度点。

在标准反应中采用三温度点法,双链DNA在90~95℃变性,再迅速冷却至40 ~60℃,引物退火并结合到靶序列上,然后快速升温至70~75℃,在Taq DNA 聚合酶的作用下,使引物链沿模板延伸。

对于较短靶基因(长度为100~300bp时)可采用二温度点法,除变性温度外、退火与延伸温度可合二为一,一般采用94℃变性,65℃左右退火与延伸(此温度Taq DNA酶仍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①变性温度与时间:变性温度低,解链不完全是导致PCR失败的最主要原因。

一般情况下,93℃~94℃ 5min足以使模板DNA变性,若低于93℃则需延长时间,但温度不能过高,因为高温环境对酶的活性有影响。

此步若不能使靶基因模板或PCR产物完全变性,就会导致PCR失败。

②退火(复性)温度与时间:退火温度是影响PCR特异性的较重要因素。

变性后温度快速冷却至40℃~60℃,可使引物和模板发生结合。

由于模板DNA 比引物复杂得多,引物和模板之间的碰撞结合机会远远高于模板互补链之间的碰撞。

退火温度与时间,取决于引物的长度、碱基组成及其浓度,还有靶基序列的长度。

对于20个核苷酸,G+C含量约50%的引物,55℃为选择最适退火温度的起点较为理想。

引物的复性温度可通过以下公式帮助选择合适的温度:Tm值(解链温度)=4(G+C)+2(A+T)
复性温度=Tm值-(5~10℃)
在Tm值允许范围内,选择较高的复性温度可大大减少引物和模板间的非特异性结合,提高PCR反应的特异性。

复性时间一般为30~60sec,足以使引物与模板之间完全结合。

③延伸温度与时间:Taq DNA聚合酶的生物学活性:
70~80℃150核苷酸/S/酶分子
70℃60核苷酸/S/酶分子
55℃24核苷酸/S/酶分子
高于90℃时,DNA合成几乎不能进行。

PCR反应的延伸温度一般选择在70~75℃之间,常用温度为72℃,过高的延伸温度不利于引物和模板的结合。

PCR延伸反应的时间,可根据待扩增片段的长度而定,一般1Kb以内的DNA 片段,延伸时间1min是足够的。

3~4kb的靶序列需3~4min;扩增10Kb需延伸至15min。

延伸进间过长会导致非特异性扩增带的出现。

对低浓度模板的扩增,延伸时间要稍长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