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鹤 唐长庆 徐文清城镇住房保障规模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研究
我国保障住房供给问题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保障住房供给问题的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我国保障住房供给问题的研究一、研究背景房地产问题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点问题,当前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新时代,但随之而来的就是房价上涨和房屋供应不足等问题。
保障性住房作为国家的公共服务,主要面向有住房困难的群体,是缓解住房问题的重要手段。
在加快住房供应的同时,也可以有效解决社会中的不平等问题。
因此,加强对保障住房供给问题的研究,对于完善我国房地产发展政策和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我国保障住房供给面临的现实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构建良好的保障住房供给体系。
三、研究内容本研究将重点探讨以下内容:1. 我国保障住房供给的现状分析。
2. 保障住房供给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3. 保障住房供给制度的创新和改革。
4. 增加保障住房供给的有效方式和途径。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案例分析、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进行研究。
通过对我国保障住房供给的案例分析,了解我国保障住房供给的实际情况;通过专家访谈了解国内专家对保障住房供给的看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普通人民对保障住房供给的需求和看法。
五、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探究我国保障住房供给问题的实际情况,并提出建设性的对策和建议,有助于政府和有关部门更好地理解我国保障住房供给问题,更好地制定保障住房供给政策。
六、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预期能够得出以下成果:1. 深入掌握我国保障住房供给的实际情况,即现状分析。
2. 明确优化和发展保障住房供给的主要趋势和方向。
3. 提出更为有效的保障住房供给制度创新和改革方法和途径。
4. 提出增加保障住房供给的有效方式和途径,以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
七、研究安排本研究计划总共用时三个月,安排如下:第一周:制定研究计划,确定研究方向和目标。
第二周到第四周:通过调研、文献梳理和案例分析等方式,深入分析我国保障住房供给的现状、需求和问题,确定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城镇住房保障规模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研究
龙源期刊网
城镇住房保障规模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研究作者:褚超孚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04期
[摘要]城镇住房保障规模既受住房保障需要范围的影响,又受政府供给能力的约束。
城镇住房保障规模的主要影响因素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恩格尔系数、人均住房消费支出、商品房市场价格、居民人均使用面积、住房自有率、城市化率、住宅用地年供应量和房地产开发投资量等,将这些影响因素分别与住房保障量或应受保障家庭比例之间做实证相关分析或理想值的模拟分析,可得到部分有意义的结果。
其政策含义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水平,政府可对上述指标作政策性的适度调控,使城镇保障型住房的供应量努力保持供需的动态平衡。
[关键词]保障型住房;住房保障影响因素;住房保障比例;住房保障政策
[中图分类号]TV98 [文献标志码]A。
保障性住房建设调查研究报告-最新范文
保障性住房建设调查研究报告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专题调研组,在陈昌智副委员长带领下,从6月上旬到7月下旬,先后对山西、黑龙江、甘肃、河北四省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实施情况开展了实地调研。
专题调研小组先后听取四省政府有关工作情况的介绍,到20个市、14个县与市、县政府和有关部门座谈,深入城区、林区、垦区、矿区和农村保障性住房建设工地实地考察,探访廉租房、棚户区和农村危旧房住户,并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与四省人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充分交换了意见。
同时,专题调研小组还委托安徽、江西、山东、河南、云南等5省人大财经委、预算工委对保障性住房建设情况开展专题调研并提交了调研报告。
现将专题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保障性住房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解决城乡低收入居民的住房困难问题。
党的xx大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到2020年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
XX年,国务院制订了《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提出以加快建立健全廉租住房制度为重点,多渠道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工作目标和政策措施。
XX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又下发了《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
XX年第4季度,国务院决定在新增的中央预算内投资中,安排75亿元用于新建廉租住房补助,2亿元用于农村危房改造试点。
今年3月,xx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落实和完善促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政策措施,争取用三年时间,解决750万户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和240万户林区、垦区、煤矿棚户区居民的住房问题。
在XX年预算安排的中央重大公共投资中,有493亿元用于廉租房建设、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和少数民族地区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
国务院有关部门及时制定了廉租住房保障规划,出台了有关农村危房改造的指导意见,确定在XX年采取实物配租和租赁补贴相结合的方式,解决260万户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其中新增廉租住房177万套、新增发放租赁补贴83万户;解决80万户林区、垦区、煤矿的棚户区居民的住房改造;帮助80万个农村贫困户实施危房改造;继续推进游牧民定居工程。
住房保障规模主要影响因素分析2
6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我国政府的住房政策应有三大任务: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和住房保障。
政府在具体落实住房保障这一大任务时,就是为了弥补住房市场的不足,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基本的住房保障。
但住房保障的规模多大才适度?这是一个基本而关键的问题,也较复杂。
当然,要回答此问题前,有一个基本问题首先需要分析,那就是住房保障规模的主要影响因素。
从住房保障需要的角度,在理论上通过预测可以得到城镇居民住房保障的家庭比例或需要量,这是在研究某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某一阶段所设计的理想值。
但从住房保障供给能力的角度来看,住房保障大多基于政府的保障能力,故住房保障量还要受到政府保障能力的约束。
因此,必须从供与需两方面综合考虑政府提供住房保障的主要影响因素。
从需要角度考察影响住房保障规模的主要因素家庭收入家庭收入通常以“家庭可支配收入”来表示。
家庭收入经过若干时间的积累形成家庭积蓄,决定家庭支付首期付款能力。
家庭月收入决定家庭支付抵押贷款月还款额的能力。
消费结构及住房消费支出比例消费结构是指衣、食、住、行、教育等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比重,以及相互间的质与量的关系。
消费结构随着社会经济各类要素的变化处于不断变化中。
它直接反映了消费水平、消费特色和消费发展趋势,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各类消费的变动规律。
消费结构根据居民收入水平和不同的消费偏好是有区别的。
其中,住房消费支出比例占总消费支出比率的高低反映了居民用于住房消费比率的适度水平。
我国城镇居民住房消费支出比率,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恩格尔系数19世纪中期德国统计学家恩斯特・恩格尔提出的观点,人们称之为恩格尔定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其总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费用所占的比重就越大;同样,一个国家越穷,国民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费用所占比重也越大。
这一定律在许多国家得到了证实。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经济学家在许多方面发展和引申了恩格尔定律。
人们还试图把恩格尔定律引入到住房消费领域,却遇到了复杂的情况。
城镇低保家庭住房状况及对策分析
水 泥 或 者 白墙 , 地面多为水泥地 , 在 狭 小 的 空 间 内摆 放 多 张床 铺 。 有 的甚 至 厨 房 区 、 休息区 、 卫 生 间挤 在 一 间 小 屋 内 , 这 就 给 这 些 低 保家庭带去 了安全隐患。更甚至者 , 室 内无卫生间, 只在床边摆放 有老式的马桶, 塑 料 盆 以用 于 清 理 。此 外 , 住 户 的生 活 设 施 也 比较
年的 2 4号 文件 开启 了保 障房建设的 契机 的随后 五年里保 障房建 区每户家庭成员人数要明显低于淮 安地 区,但 是无 锡每 户的住房 设几 经沉浮 。针对这一现 象, 文章 以低 保 家庭为切入点 , 提 出了城 面 积 又 高 于 淮 安 地 区 , 可 见无 锡 低 保 家 庭 的人 均 住 房 面 积 高 于淮 镇 低 保 家庭 住 房 的 状 况及 对 策分 析 。 安。 淮 安 的 人均 住 房 面 积 相 对 无 锡 更 紧 张 , 主 要 原 因 为 淮 安低 保 家
一
、
低保金又难 以度 日。 低保家庭 的受保年数在 5 — 1 O年的最多 , 3 — 5 年 其次 ,说 明已 有低保家庭受到政策保 障度 高, 低保收入 来源 稳定, 同时也说 明很 多 低 保 家 庭 都 没有 改变 低 保 的能 力 ;受 保 年 限 在 卜3年 和 1 一 年 以内的共 占 1 4 . 2 9 % , 根据 数据显示 , 近 年 来 发 展 的低 保 救 助 对 象 也在不断增长 , 低保政策的实施具有时效 性。 目前 , 无锡市低保标 准实现 的城 乡接轨 ,城镇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每人每 月 5 3 0
【 关键词 】 低保 家庭 保 障性住房 现状 对策
庭 的人均家庭成员数要高于无锡低保家庭 ,这无疑 也是 影响低保 家庭住房的舒适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 从两地房屋性质调研的结果来看 , 低保 家庭 并不是廉租房 、 经 城镇低保家庭 基本生活状保及住房状况 济适用房、 公租房等房屋 的主要受用人群 。 另外, 调研结果显示 , 两 ( 一) 受保人数 逐年增加 , 但覆盖的广度深度始终有 限 地 对 于 低 保 家 庭 物 业 费 的 收缴 情 况 也 是 一 致 的 , 自建 等 房 屋 不 收 我 国城镇低保工作 于 1 9 9 3年起 步,经过 二十 多年 的发展, 城 取物业 费, 而 一些改造房 、 廉租房 、 经济适用房 也对 低保家庭 实施 镇低保受保人数和财政投入均有实质性增长 ,受保对象 的组成结 物业费减免政策, 降低 了低保家庭的经济压 力。 构也趋于多样化, 实施方案也越来越规范。但 是, 低保 的覆盖面和 ( 三) 住房室 内装潢 简陋, 生活设施 简单 保障 的力度都受到国情 的限制 ,许多低保边缘化低收入人群无法 低保家庭收入来源 少,直接导致低保户 的房屋室 内装潢简 陋 享受到低保政策,而一些丧 失劳动能力型的救助对象依靠仅有 的 昏暗 , 受访 的低保家庭的住房全都是毛坯房及 简装房, 墙面 为多为
住房保障调研报告
住房保障调研报告
《住房保障调研报告》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住房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为了解决居民的住房困难,政府部门一直在探索各种住房保障政策。
为了了解住房保障政策实施的效果,我们对城市和农村居民进行了广泛的调研。
在城市地区,我们发现政府部门实施的住房保障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
通过廉租房、公租房等方式,一些需要帮助的家庭得到了住房保障。
然而,也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住房资源不均衡导致了一些区域的住房紧俏,一些家庭仍然难以获得住房保障。
其次,住房保障政策的执行效率有待提高,一些家庭需要等待很长时间才能申请到住房保障。
在农村地区,由于土地政策限制和经济条件限制,住房保障问题更为突出。
一些农村居民依然居住在简陋的房屋中,缺乏基本的居住条件。
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对农村住房的保障力度,采取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才能实现农村住房保障的长期发展。
总的来说,住房保障问题是一个长期的且复杂的社会问题。
政府需要不断改进政策,提高执行效率,保障居民的基本住房权益。
同时,社会各界也需要共同努力,为住房保障问题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希望我们的调研能够为住房保障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保障性住房建设影响下的城市空间演变及前瞻
一、引言我国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提供政策优惠,限定套型面积和销售价格或租金标准按照合理标准建设,面向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和政府规定的其他住房困难家庭供应,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住房,包括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两限房等。
福利住房是指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统包建设的住房,以及集资合作建房和安居工程等。
两者均是以政府为主导,数量及质量由政府直接或间接控制的非营利住房。
区别在于,福利住房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进行建设,服务人群具有广适性;保障性住房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建设,主要针对中低收入家庭,与商品住房一起,构成完整的城市住房体系。
从广义上来说,福利住房属于保障性住房的范畴。
[1]改革开放后,为尽快缓解住房短缺的问题,我国大量建设福利住房,使其成为住房供应的主要方式。
1998年住房改革,我国住房供应完成了从福利分房到住房市场化的转变,福利住房建设全面停止,既有福利住房出售,商品住房成为住房供应的主体。
这一过程中许多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提升,同时在利益驱动下,部分地区住房供应结构失调和市场调控失效,房屋价格过快上涨,为数众多的中低收入家庭难以通过市场来解决自身的住房问题。
为缓解这一矛盾,2007年起,我国政府加大了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
为了在短时间内,尽可能多的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我国保障性住房在缺乏理论的指导下建设,并显现出一定的盲目性。
本文以保障性住房发展为主线,分析不同时代背景、住房政策下,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特征对城市物质空间及社会空间的影响,并从减少及缓解保障性住房建设对城市空间负面影响的角度,对保障性住房建设提出相应的意见及建议。
二、1978~1998年:福利住宅为主导1.相关背景由于“文化大革命”时期住房建设的停滞,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住房极度紧缺。
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形成了由政府统一征地、统一规划、统一施工及组织管理的福利住房体系。
城市住宅并不被认为是商品,而当作福利进行分配。
我国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率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率影响因素分析作者:段春云周望来源:《对外经贸》2016年第08期摘要:住房是提高居民生活幸福指数的有效途径之一,制定合理的保障性住房覆盖率目标,有利于促进各级政府建设保障性住房的积极性,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有效满足居民需求,增强政府公信力。
目前我国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率目标存在计算虚高、各地趋同和结构畸形的问题,针对影响我国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率的需求因素、供给因素和其他因素,提出制定保障性住房覆盖率目标的建议,即目标要分层、分类和有效。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覆盖率;剩余收入中图分类号:F29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6)08-0136-03[作者简介]段春云(1989-),女,蒙古族,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房地产;周望(1990-),男,汉族,吉林长春人,助理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建筑工程。
一、我国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率存在的问题(一)覆盖率目标计算虚高在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与分配实践中,对于城镇享受保障性住房的家庭户数(即“保障性住房覆盖率”的分子)统计口径过宽,除包括廉租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双限房之外,还包括非严格保障房意义的棚户区改造房,甚至包括企事业单位的福利房。
而城镇常住人口家庭户数作为分母,又存在口径过窄的问题,仅包括城镇常住居民,没考虑进城务工人员、流动人口中的住房困难人群。
分子口径过宽和分母口径过窄共同导致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率20%虚高,有效覆盖率目标并没有达到20%。
(二)覆盖率目标各地趋同2010—2011年,我国大多数省市区和部分县市陆续编制“十二五”住房建设和保障性住房规划。
其中,多数地方政府在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中把覆盖率目标确定为20%左右。
由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存在较大差别,同时房价水平以及居民收入水平也不尽相同,保障性住房覆盖率目标应该有所差别。
如对于部分一线城市,房价普遍较高,但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远远慢于房价上涨的速度和GDP增长速度,中低收入家庭买房或租房的成本过高;同时一线城市的流动人口也普遍较多,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这类群体在不断扩大,住房需求的缺口也在扩大,在这种情况下20%覆盖率显然远远不够。
陈鹤 唐长庆 徐文清城镇住房保障规模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研究
承诺书我们仔细阅读了南昌大学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
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中选择一项填写): A .报名序号是(没有或不清楚可不填):______84__________.参赛队员(打印并签名) :所属院系(请填写完整的全名):1. 陈鹤_ 签名: 理学院院系: 信息与计算科学0812.徐文清签名:____理学院_______院系: ___信息与计算科学081__3.___唐长庆_____签名:___理学院_______院系: ___信息与计算科学081____日期:2010年05月25日编号专用页评阅编号:城镇住房保障规模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研究陈鹤唐长庆徐文清摘要:本文建立了城镇住房保障规模与主要影响因素之间联系的数学模型,将这个模型分成两部分研究。
第一部分是模型一和模型二,模型一通过数据和公式算得家庭收入保障线,在假定单位面积房价2150元(保障房)的情况下,算得家庭收入保障线为29610元,然后模型二建立保障量预测模型算出需要保障面积,第三部分模型三,通过一系列数据建立相关性分析,并做出一系列的推测。
关键词:住房保障适用房一.问题的提出住房保障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政府和社会为满足低收入家庭的基本居住需要而采取特殊的政策,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是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和最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有效保障方式,国家和地方政府先后出台了廉租住房保障办法、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和有关实施细则,使低收入困难家庭的安居梦想有了明确的时间表。
住房保障及其规划研究的开题报告
住房保障及其规划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城市化加速,住房问题成为城市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住房保障既是国家政策,也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
当前,住房保障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实际效果与预期效果不符、城市规划与住房保障计划不协调等问题。
本论文将从住房保障及其规划研究的角度入手,探讨如何更好地实现住房保障目标。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1. 分析我国住房保障工作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2. 探索住房保障的规划与实施之间的关系;3. 针对住房保障工作中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以及访谈法。
1. 文献分析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我国住房保障工作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住房保障政策的制定过程和实施情况。
2. 案例分析法:选取几个代表性城市进行案例分析,重点探讨住房保障规划与实施的情况。
3. 访谈法:根据研究目的,对有关部门和相关专家进行访谈,了解其对住房保障及其规划的看法和建议。
四、研究内容1. 住房保障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2. 我国住房保障政策及其实施情况;3. 住房保障规划的制定与实施;4. 住房保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5. 解决住房保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五、预期成果1. 了解住房保障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2. 分析我国住房保障政策的实施情况;3. 探究住房保障规划的制定与实施的关系;4. 分析住房保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5. 提出解决住房保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六、论文结构本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
介绍选题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等。
第二部分:住房保障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
介绍住房保障的基本概念及其发展历程。
第三部分:我国住房保障政策及其实施情况。
分析我国住房保障政策的制定、实施情况以及政策效果。
第四部分:住房保障规划的制定与实施。
主要介绍住房保障规划的制定、实施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
第五部分:住房保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保障性住房政策研究和分析报告
保障性住房政策和调控新政影响的研究和分析报告蔡发银摘要:大学城项目定位为限价商品房,是专门为桂林洋大学城全体教职工住房保障的民生工程。
国家住房政策的指导思想是稳步推进住房商品化、社会化,进行市场取向改革。
要求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建立低收入阶层住房保障体系,其他阶层面向市场,通过商品住房市场解决住房问题。
在推行住房市场化改革过程中,由于住房新体制尚不完善,包括中低职级公务员、教师、医务人员在内的中低等收入家庭既不符合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保障条件,又无力购买普通商品住房,其住房问题日益凸显。
为解决这一问题,桂林洋大学城项目应运而生了,现结合住房保障体系,研究分析如下:第一部分:保障性住房政策研究一、我省实行全民住房保障政策问题(一)国家住房保障政策。
1998年7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国发[1998]23号),要求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
最低收入家庭租赁由政府或单位提供的廉租住房;中低收入家庭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其他收入高的家庭购买、租赁市场价商品住房。
2007年8月《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24号),将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保障对象均调整为城市和县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
从国家住房保障政策来看,我国实行的是多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即对不同收入家庭实行不同的住房供应政策。
住房保障对象原来仅限于中低收入家庭,后来调整为仅限于低收入家庭。
对于其他收入家庭,由其自行到市场上购买、租赁商品住房解决住房问题。
这主要是从目前我国仍属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仍相对落后、政府财力有限的现实情况去考虑的。
(二)我省经济适用住房政策。
国家已将经济适用住房保障范围由中低收入家庭调整为低收入家庭。
因此而造成的问题是,限制单位集资建房后,既买不起商品房,又不符合廉租住房条件,包括中低职级公务员、教师、医务人员、国企职工在内的中等偏低收入本省居民家庭,即所谓的“夹心层”,失缺解决住房问题的有效途径。
国家保障性住房规模影响因素分析
国家保障性住房规模影响因素分析南昌大学王瑞、李文强、黄强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让公民生活得美满幸福,社会稳定安康是国家政府的责任。
而公民生活的美满幸福,社会稳定安康很大程度上与住房有关,为此国家出台了保障性住房政策。
而在进行保障性住房建设中,保障性住房的规模大小怎样合理,就变成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本文尝试分析了有关国家保障性住房的的因素,通过因子分析确定了五个主要信息反映的元素:国内生产总值,恩格尔系数,住房消费,物价水平指数,贷款利率。
再对这五个主要的信息反映元素进行ADF检验确定其差分阶数,将其与保障性住房规模的差分阶数进行比较,取合适的信息反映元素。
最后将与保障性住房规模同阶的元素进行简单的线性回归分析确定其影响权重,较为合理的给出了一个关于保障性住房规模多变量影响关系。
而后本文通过分别用线性回归得到的方程与神经网络模型对保障性住房面积进行预测,并将结果与实际值比较,判断回归模型是否能够对数据进行合理的预测,结果显示其的误差与神经网络模型相差不大,显示了它的合理性。
最后文章通过对回归方程进行计算机仿真,比较仿真结果给出了一个关于国家保障性住房规模规划的合理建议。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面积因子分析ADF检验线性回归一、研究背景和思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部分城镇出现了居民生活水平分化拉大、下岗职工越来越多、城市人口的大幅度膨胀、房价不断上扬等问题。
尤其是近几年商品房价格不断攀升,城镇住房问题不断严峻恶化,使住房问题成为了各界最为关注的焦点。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让公民生活得美满幸福,社会稳定安康是国家政府的责任。
而公民生活的美满幸福,社会稳定安康很大程度上与住房有关,为此国家出台了保障性住房政策。
而在进行保障性住房建设中,保障性住房的规模大小怎样合理,就变成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近年来关于影响保障性住房的研究也是非常多,如:宗跃光,吴立群,王波等对城市廉租房建设规模以江苏省为例进行对策分析;褚超孚等对城镇住房保障模式及其在浙江省的应用研究。
基于专家打分法的保障房建设质量影响因素研究3100字
基于专家打分法的保障房建设质量影响因素研究3100字摘要:近几年来,我国开始实行保障性住房政策。
保障性住房关系到民生国计,在大力建设的同时,建筑质量不容忽视。
通过研究总结保障房建设质量的影响因素,调查相关专家对质量影响因素的重要性排序,能够切实了解到保障房质量影响因素在实际建设中的比重,使研究理论与实践能够更好地结合。
关键词:保障房建设质量打分法影响因素重要性分析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近年来,我国开始实行保障性住房政策。
为加大保障房建设,并使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大幅度地改善,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我国飞速发展的保障房建设工程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然而,发展迅速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比如相关法律仍未完善、不健全,保障性住房供不应求,且受众范围较小,以及快速建设带来的质量安全问题。
本文通过研究总结保障房建设质量的影响因素不,调查相关专家对质量影响因素的排序,了解到了保障房质量影响因素在实际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一、保障房建设质量影响因素重要性问卷设计及发放(一)调查问卷的设计内容问卷在既有文献研究及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除了对专家基本情况了解以外,共涉及了影响保障房建设质量的三个方面十四个影响因素。
其中项目选址阶段主要包括土壤与土层、气候环境、地震带影响、水质条件与排污能力四个方面;在项目的设计阶段主要包括项目投资、地基与基础、墙体、梁板、柱、钢筋、门窗七个方面;在项目施工阶段主要包括施工材料、施工管理、施工监理三个方面。
(二)问卷的发放与回收问卷对业内十名专家发放全部得到回收。
十名专家中,5人在政府部门或业主单位工作,3人在建筑咨询企业工作,2人在施工企业工作。
6人从业经验在十年以上,4人在5-10年间。
专家背景及其工作经历使我们有理由相信问卷的调查结果真实可信,能够反映保障房建设质量的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
二、保障房建设质量重要性计算(一)应用专家打分法进行打分本文采用专家打分法对问卷结果进行排序。
要避免住房保障工作重形式轻效果
要避免住房保障工作重形式轻效果
文林峰
【期刊名称】《住房保障》
【年(卷),期】2009(000)001
【摘要】当前,针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全国实体经济的滑坡,国家提出4万亿元刺激经济复苏发展计划,其中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保障性住房作为十项重大措施之一,成为改善民生拉动内需的重要举措。
但是,随着各地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住房保障工作也出现了很多问题,需要引起高度关注,避免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和不利的社会影响。
【总页数】2页(P6-7)
【作者】文林峰
【作者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41.4
【相关文献】
1.抓安全要避免“七重七轻” [J], 唐宗礼
2.校本研修应避免"四重""四轻" [J], 张道明
3.语言形式教学应重“内容”轻“形式” [J], 刘仁增
4.美术作业评价应避免“三重三轻”——对当前美术作业评价现象的思考 [J], 陈李
5.用形式之轻传教学之重--浅析“轻语文”教学目标与内容的选择 [J], 顾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完善我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的思考
完善我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的思考
杨继瑞;何雄浪
【期刊名称】《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8(1)3
【摘要】完善我国住房保障制度,是保障中低收入者的居住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需要从科学定位政府职能、增加经济适用房与廉租房的有效供给、完善福利住房保障体系、多渠道保障住房资金来源、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等方面,保证住房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总页数】5页(P107-111)
【作者】杨继瑞;何雄浪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四川,成都,610074;宜宾学院政管系,四川,宜宾,644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0.3
【相关文献】
1.论我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的建设和完善 [J], 杨玲
2.论我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以基本权利为视角 [J], 刘茂林;范电勤
3.完善我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的探讨 [J], 李丹丹;王洋洋
4.我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及完善 [J], 何雄浪;马永坤
5.关于完善我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的建议 [J], 李阿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保障性住房公众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保障性住房公众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李辉;孙燕;范丽
【期刊名称】《工程管理学报》
【年(卷),期】2014(028)003
【摘要】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作为国家惠民利民的一项安居工程一直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和重视。
但是尽管政府在这方面投入了诸多人力物力以满足这类消费人群的需求,这一领域仍然出现了一些不满意的声音。
因此,特从保障性住房居民的角度出发,尝试运用解析结构模型的方法建立保障性住房满意度影响指标体系结构模型,并在青岛市保降『生住房满意度的实例调查中加以应用,验证分析了影响保障性住房公众满意度的主要因素,以便为政府的保降}生住房建设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公共服务质量。
【总页数】5页(P67-71)
【作者】李辉;孙燕;范丽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93.3
【相关文献】
1.保障性住房公众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2.我国基础教育公众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分层模型的视角
3.基于扎根理论的公共自行车公众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以厦门小鱼网网民点评为例4.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公众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5.基于网络点评数据的城市公园公众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住房保障调研方案范文
住房保障调研方案范文1. 背景和目的住房保障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基本居住权益和社会稳定。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解决住房保障问题,我们计划开展住房保障调研活动。
本文档旨在明确调研的背景、目的、调查对象、调研方法和调研时间,确保调研活动的顺利开展。
2. 调研内容为了全面了解住房保障问题,本次调研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住房保障政策的现状和实施情况:调查各地住房保障政策的具体内容、执行情况、问题和成效等方面的情况,分析政策的优点和不足之处;2.政府和社会组织的角色:探讨政府和社会组织在住房保障中的作用和责任划分,了解他们的工作方式、合作情况和问题;3.住房市场的供求状况:调查住房市场的房源供应情况、租金水平、购房能力等因素,分析住房市场的问题和需要改善的方面;4.住房保障的社会认知和需求:了解人民群众对住房保障的认知程度、需求情况和期望,发现人民群众的诉求和问题;5.成功案例和经验借鉴:寻找成功的住房保障案例,总结他们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借鉴。
3. 调研对象本次调研的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政府相关部门:包括住建部门、民政部门、财政部门等,了解他们在住房保障中的工作职责、政策制定和实施情况;2.社会组织和民间机构:包括公益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房屋租赁中介等,了解他们在住房保障中的角色定位和工作方式;3.住房保障受益者:包括低收入家庭、特殊群体、首次购房者等,了解他们的住房需求、困难和对政策的评价。
4. 调研方法为了确保调研的全面性和客观性,本次调研将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1.现场调研:组织调研团队走访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住房保障受益者,进行面对面的访谈和问卷调查,获取第一手的信息和反馈。
2.数据分析:对政府部门的政策文件、统计数据和报表进行深入分析,了解政策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情况。
3.专家访谈: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访谈,听取他们的观点和建议,提供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参考。
保障性住房居民满意度调查任务书
南京林业大学2012届毕业论文任务书
毕业论文任务
1、总体要求
撰写毕业论文的时间为16周。
学生结合生产单位、管理部门或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进行试验、调查研究,或广泛收集资料进行深入分析论证,在经过总结分析得出结论后,独立撰写并答辩。
2、论文内容及具体要求
[主要包括对前言、方案拟定、实验数据采集与处理、结果分析、结论、附表等的要求]
3、指定阅读的参考文献[要求中文文献不低于10篇,外文文献不低于2篇]
4、备注[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其他要求及说明等]。
保障性住房安置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
保障性住房安置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民工进城打工人数不断增加,但是由于住房问题的困难,很多农民工住的地方比较简陋、拥挤,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合适的解决办法。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保障性住房政策,通过向农民工提供低价的住房,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然而,保障性住房安置中却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房源不足、配套设施不完善、管理缺位等等。
这些问题不仅限制了农民工的住房条件,同时也影响了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实施效果。
因此,深入研究保障性住房安置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对于推进保障性住房政策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深入分析保障性住房安置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有效的解决对策,以期能够更好地推进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实施。
具体来说,本研究的主要目标包括:1.分析当前保障性住房安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房源不足、配套设施不完善、管理缺位等。
2.探讨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政策制定不够科学合理、政策执行不到位等。
3.针对保障性住房安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有效的解决对策,帮助政府更好地推进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实施。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一)研究内容为了达成研究目标,本研究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基本概念和相关政策2.保障性住房安置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3.保障性住房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4.针对各种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包括加强政策制定、优化政策执行、完善配套设施、加强管理等措施。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1.文献分析法:通过对国内外保障性住房政策及相关研究成果的文献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了解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基本概念、实施情况、存在问题及原因等。
2.案例分析法:选取一些典型的保障性住房安置项目进行案例研究,深入了解实际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相关解决方案。
3.问卷调查法: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对受访者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保障性住房安置的看法及对政策实施的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承诺书我们仔细阅读了南昌大学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
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中选择一项填写): A .报名序号是(没有或不清楚可不填):______84__________.参赛队员(打印并签名) :所属院系(请填写完整的全名):1. 陈鹤_ 签名: 理学院院系: 信息与计算科学0812.徐文清签名:____理学院_______院系: ___信息与计算科学081__3.___唐长庆_____签名:___理学院_______院系: ___信息与计算科学081____日期:2010年05月25日编号专用页评阅编号:城镇住房保障规模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研究陈鹤唐长庆徐文清摘要:本文建立了城镇住房保障规模与主要影响因素之间联系的数学模型,将这个模型分成两部分研究。
第一部分是模型一和模型二,模型一通过数据和公式算得家庭收入保障线,在假定单位面积房价2150元(保障房)的情况下,算得家庭收入保障线为29610元,然后模型二建立保障量预测模型算出需要保障面积,第三部分模型三,通过一系列数据建立相关性分析,并做出一系列的推测。
关键词:住房保障适用房一.问题的提出住房保障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政府和社会为满足低收入家庭的基本居住需要而采取特殊的政策,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是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和最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有效保障方式,国家和地方政府先后出台了廉租住房保障办法、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和有关实施细则,使低收入困难家庭的安居梦想有了明确的时间表。
住房保障体系的构建是一项政策性和社会性强、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遵守的主要原则有:(1)市场导向原则(2)适度保障原则(3)动态调整原则。
但住房保障的规模多大才适度?这是一个基本而关键的问题,也较复杂, 住房保障的规模通常可用城镇受住房保障家庭户数占城镇总家庭户数的比例或者保障型住房面积总量来表示, 人均财政收入、商品房市场价格、人均住房消费支出等都是其影响因素,分析这些影响因素有助于政府作政策性的适度调控,使城镇保障型住房的供应量努力保持供需的动态平衡。
就我国城镇住房保障规模研究如下问题。
1.对有关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寻找影响城镇住房保障规模的主要因素或指标。
2.建立城镇住房保障规模与上述主要因素或指标之间联系的数学模型。
3.利用所建立的关于城镇住房保障规模的数学模型,根据有关政策和规划对未来几年我国和我省住房保障规模的趋势进行仿真(可以根据模型的需要对未来的情况作适当的假设)。
4.根据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和仿真结果,对城镇住房保障提出你们的咨询建议。
二问题的分析与假设1.问题的分析住房保障的规模往往受众多因素的影响,主要有政府财政承受能力,居民住房消费能力,商品房价格,居民现居住水平,城市发展水平,土地供应和固定资产投资等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对城镇住房保障规模具有交互影响作用,我们必须对住房保障规模与影响因素之间作深入分析,才能有效地调节某些可控的因素,努力达成保障型住房在供需均衡下的适度调控.首先,住房保障是由于家庭支付能力不足,无法通过住房商品市场满足基本住房需要,需要政府帮助解决的部分.因此,城镇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始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确定居民住房保障的家庭收入线是关键.确定居民住房保障家庭的收入线模型,从而算出在这一收入线下的家庭占居民家庭总数的比例,之后就可以对居民住房保障量作预测了.其次,从历年数据中拟合出各个因素本身值随年份增长的数学模型,根据各因素指标的变化与住房保障规模对比,我们可以得到他们之间的相关关系.最后,根据有关政策和规划,结合建立的模型和数据,对未来几年我国和我省住房保障规模的趋势进行预测,并提出建议.2.问题的假设1).住房保障规模的影响因素是相互独立的.2).城镇居民家庭收入在各区间内是均匀分布的,家庭收入七分法中的值为该等级收入水平的均值.3)保障房全部用于保障收入在收入线以下的家庭.三. 参数设置x:单位面积房价s:保障中等房面积x1:人均财政收人R:城镇居民需要住房保障的家庭户数比例x2:人均可支配收入ri:城镇居民分类家庭年收入线区间比例,i= 1,2 (7)x3:恩格尔系数Is:城镇居民住房保障家庭收入保障线x4:人均住房消费支出Ii:城镇居民分类家庭年收入线,i= 1,2 (7)x5:商品房价格H存:现有存量住房累积所需保障量x6: 人均使用面H增:新增住房保障量(万平方米)x7:住房自有率A标:保障标准面积(m^2)x8:城市化率A现:受保障唱针居民家庭现住房面积x9:住宅用地年供应量P1:当年年初非农人口总户数(万户)x10:房地产开发投资量P2:当年新增非农人口总户数(万户)D:按月等额本息还款N:全国城镇非农人口数(万人)C:贷款本金k:城镇居民户均人口数(人)r:月利率,按现行商业银行住房贷款利率规定P:全国城镇非农人总户数(万户)n:贷款期数Ri:城镇居民住房面积现状区间比例i= 1,2 (7)四、模型的建立及求解一.第一问的解答:根据有关数据分析,住房保障规模受众多因素影响,主要有:政府承受能力,居民住房消费能力,商品房价格,居民现居住水平,城市发展水平,土地供应和固定资产投资等方面的因素。
这些因素进一步可以分解为10个指标:“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恩格尔系数”、“人均住房消费支出”、“商品房市场价格”、“人均使用面积、住房自有率”、“城市化率”、“住宅用地年供应量”、“房地产开发投资量”。
二.第二问的解答:1、模型一:确定居民住房保障家庭收入线1)确定保障型住房面积标准根据调查结果显示,42.3%居民认为经济适用放的面积在70~90平方米之间比较合适,27.1%认为在50~70平方米,21.4%认为在90~110平方米。
根据陈则民的研究,中档住房的面积在60.8~83.8平方米,中位数是70平方米。
故本文研究60、70、80平方米这三个标准的保障型住房方案。
2)商品房市场均价水平和保障型住房单套住宅的市场总价水平的关系障型住房的单套市场总价=当年商品房市场均价水平*保障型住房的标准面积。
(式1)3)购房商业贷款成数和贷款期限的确定根据商业银行的一般惯例,确定一个合理的贷款成数,如7成或8成;根据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周期、收入增长曲线等确定贷款期限为20年、25年或30年。
考虑到我国房改房所占比重较大,房改房建筑标准虽然不高,面积不大,但以旧换新,出售房改房所得对于提高购买市场商品房的首付款能力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确定的购房首付比例为30%,即贷款成数为7成。
根据国际经验和目前银行贷款通行的做法,我们将贷款年限确定为20年,即还款期数为240期(月)。
4)计算商业性贷款的月还款额总贷款额(贷款本金)=单套面积的市场总房价×贷款成数(式2)则商业性贷款月还款额为:D=(式3)所以,年还款额=月还款额*12。
5)住房保障家庭收入线的确定根据国际上通行的住房消费支出比率为25%,考虑到我国城镇居民公积金的因素,住房消费比例可适当提高到30%。
Is=年还款额/住房消费比例=12D/0.3=40D。
(式4)举个例子:中等商品房面积,单位面积房价x元,住房面积s m^2,首付比例按30%计算,由(式1)和(式2)得C=x*s(1-30%)=0.7*x*s; (式5)由(式3)、(式4)和(式5)得Is=40D=40*0.7*x*s*r*(1+r)^n/[(1+r)^n-1]=28x*s*r*(1+r)^n/[(1+r)^n-1]。
(式6)设单位面积房价2150元/m^2,住房面积70 m^2,月利息率为0.0048,n=240,代入上式,得D=740.25元,Is=40D=29610元。
2、模型二:城镇居民住房保障量预测模型其基本步骤是,首先对家庭收入作分类预测,然后计算需要住房保障的家庭户数比例,最后对保障型住房的需要总量作出预测。
(1)分类家庭收入的预测根据城镇居民家庭分类收入的历年统计数据,利用趋势外推法得到回归预测模型,可得相应年份的分类收入预测值。
为研究计算的方便起见,本文假设城镇居民家庭收入在各区间(按住房面积)是均匀分布的,家庭收入七分法中的值为该等级收入水平的均值。
如下表,为相应年份的区间比例和分类家庭收入线统计表。
1~7接下来再计算需要受住房保障的家庭数占总户数的比例。
(2)计算需要住房保障的家庭户数比例需要住房保障的家庭户数比例可用下列公式计算:Ri=ri-1+ri*(Is-Ii-1)/(Ii-Ii-1) (式7)(3)保障型住房需要量预测计算出应受家庭保障的比例数后,就可以对住房保障量作预测了。
设基年全国城镇居民住房面积现状如表2保障标准每户建筑面积60平方米,需要保障比例为R1+R2+R3;保障标准每户建筑面积70平方米,需要保障比例为R1+R2+R3+R4;保障标准每户建筑面积80平方米,需要保障比例为R1+R2+R3+R4+0.5*R5。
按照住房保障体系理论框架中对保障对象所设定的两个条件:保障面积标准和家庭收入保障线,必须同时满足才行。
保障型住房存量所需保障量的计算以1999年作为全国保障型住房存量计算的基准年。
假设全国城镇非农人口数为N万人,城镇居民调查得到的户均规模为k人,则得到全国城镇总户数为P=N/k万户。
根据住房保障存量计算公式H存=R*P1*(A标-A现)H增=R*P2 (A标-A现)H总= H存+H增H存:现有存量住房累积所需保障量;H增:新增住房保障量;Ri:当年家庭保障比例;A标:保障标准面积;A现:受保障唱针居民家庭现住房面积;P1:当年年初非农人口总户数;P2:当年新增非农人口总户数;以上是城镇居民家庭住房收入线与保障型住房需要量的一般模型,在实证应用研究时可代入不同的数值进行计算。
下面分步计算得到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历史累积所需的保障量。
(1)现有存量住房累积所需保障量①廉租房存量需要量按保障总人口中的R1最低收入人群的供应比例、保障面积为A0=30平方米,设户均人口3人,人均10平方米建筑面积标准计,廉租房的总量为H0=(P1+P2)* R1*(30-A现)(万平方米)。
②经济适用房存量需要量假定R平均分配在各个区间,则方案一:每户以60平方米标准的经济适用房需要保障量为H1=(P1+P2)*[R2*(60-(50+30)/2)+R3*(60-(60+50)/2)]=(P1+P2)*(5*R3+20*R2)H总= H0+ H1方案二:每户以70平方米标准的经济适用房需要保障量为H2=(P1+P2)*[R2*(70-(50+30)/2)+R3*(70-(60+50)/2)+R4*(70-(70+60/2)] =(P1+P2)(5*R4+15R3+30*R2)(万平方米)H总= H0+H2方案三:每户以80平方米标准的经济适用房需要保障量为H3=(P1+P2)*[R2*(80-(50+30)/2)+R3*(80-(60+50)/2)+R4*(80-(70+60)/2)+R5/2*(80-(80+70)/2)=(P1+P2)(2.5*R5+15* R4+25*R3+40*R2)(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