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校体育教学的价值取向
新时期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转变
构新的教 育体 系, 此为 本民族在新 f纪争得 的精神 生活 、 借 l f = = 个性 特长 、 道德信仰 等被漠视 , 因 性 ” 羁 绊 中 解放 出来 , 某 种 程 度 上说 是 的 在
更人的生仔 间。 国也 顺 时代 改革 潮流 , 我 提 出以 素 质教 育 为核 心 的教 育现 代 化运 动 。 幻 我国学 校教 育 重要组 成部 分 的体 育教 育 义价 值 取 向和单 纯的 人文主 义取 向的 体 育教 育转 以 人为本 的科 学 人文 相融 合的 j 体 育教 育价 值 取 。 对这 一 变 的进 一 步分 转
科 技 教 育
S C &T H LG CNE E N OY E CO
新 时期 学校体 育教 育价值 取 向转 变
苟 小军 ’ 杨彩虹 ( 兰 州交通大 学体育 部 ; 2. 1. 西北 师范大学 体育学 院 甘肃兰州 7 0 7 ) 3 0 0 摘 要 : 用文 献 资料 和逻 辑 分析 方 法 , 我 国 学校体 育 价值 取 向进 行讨 论 和反 思 , 为在“ 学 主义 ” 人 文主 义 ” 值取 向指 导 采 对 认 科 和“ 价 下的体 育教 育有其 局限性 。 主要 观点是 : 学 与人 文的融合是新世 纪体 育教 育必然 的价值取 向 , 科 这样 才能体 现体 育教 育的真谛和 实现人 的
此, 厚技寡德 、 自私冷 漠、 急功近 利等学生 的心 体 育 教 育的 一大 进步 , 人本 主 义 的体 育思 但 里疾患 7 不与此关联 。 己
技 术 理性 取 向的 体 育 教育 的 畸形 发 展 , 本 身的 价值 , 违 背 了教 育为 自己制 定 的 目 也 想 以学 生 为 主体 地位 , 分强 调学 生 自由个 过
体育教学的价值取向
体育教学的价值取向作者:李晓英来源:《新课程学习·下》2013年第06期摘要:体育教学的价值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导向、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等。
通过对体育教学的价值进行分析,为体育教学提出新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体育教学;教育价值;习惯;精神价值取向决定教学方式,任何教学活动都不能回避价值问题。
在新课程改革逐步深入的过程中,传统体育教育价值观已经受到挑战,这就要求我们要重构价值取向,建立新型体育教育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审视传统体育教育价值通常情况下,传统体育教育注重以下三个方面:1.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的体育教育2.以传授运动技能为主的体育教育它强调体育教育以传授运动技能为主,为人生的体育需要储备多种运动技能。
3.培养学生体育能力的体育教育20世纪90年代前后,我国体育教育界提出了发展学生体育能力的思想。
从此,这种价值观被写入了中小学体育教育大纲,成了我国体育教学主导价值观之一。
以上三种观念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对体育教育的顺利进行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片面强调以客观改造为主要目标,片面增加体育教材内容,没有顾及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最终没有形成综合系统,不能完全体现体育教育价值的终极要求。
二、新型体育教育价值取向当代教育观念认为,教育过程是一个开放的、生动的、生成性的动态过程。
只有在人的各种关系与活动交互促进作用下才能够实现。
因此,作为获得知识技能的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之间或者他们相互之间,都必须对自身的发展作出主动的思考、衡量、批判,然后主动地选择目标、策划过程和准备付诸实施。
因此,新型体育教育价值观确立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构建,思想相互交流融合的过程。
在新课程理念下,体育教学的价值取向应该指向哪里?1.体育是一种精神我们常常对体育有一些肤浅的理解,如:体育就是达标训练等等。
很多学校往往被这些肤浅和模糊的观念所左右,导致体育教学游离于体育的本质之外。
我们不能把学校体育教学搞成达标教学,如果这样的话,一部分学生可以不学体育也能达标,而另一部分学生全力训练也可能无法达标。
“和谐人”的构建——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探讨
2 “ 和谐人” 构 建对 体 育 课 程 的 要 求
2 . 1 体 育课 程存 在 的 问题
体育课程注重 的是 言传身 教的过程 和个体 的悟性 , 通过 技术表象的训练影 响学生 的情感 和意志 。亚里 士多德 说过 : “ 技艺追随幸运 , 幸 运追 随技 艺。这就是 说 , 曾经参透过 一 门 的东西的真正 的优 越性 J 。 ” 体育 课程在 满足学 生知识 技术 、 技能的同时, 获得 作为一个 社会形态 的“ 人” 所应该具备 的各
纪的挑战 , 《 中共中央国务 院关于深化 教育改革全 面推进素质
教育 的决定》 把“ 调整和改革课 程体 系 、 结 构、 内容 , 建立 新 的 基础教育课程 体系 ” 作 为全 面推进 素质 教育 的重 要举 措 J 。 轰轰烈烈的学校体育改革可见一斑 , 但基本的价值理念却没有 变化 , 更多地关注一个 技术怎么 教 , 一个 动作怎 么学 , 而不是
高体质体能 , 增强个体人 的抗病能力 的同时, 关注人 的内在情
感 的体验和满足 , 形成 完善 的人格 , 从而实 现人 的“ 增值 ” , 更 好的适应社会转型 , 应对挑战。正如著名的文学家老舍 曾经这 样说 : 文 字 固然 是 文 学 的基 础 , 但 它 必 须 经 过 文 学 化 的配
合——情感 、 思想 、 文 字混成 一物 , 并艺 术 的表现 , 才是 文学 这里的文字 , 作为载体 , 但不 是根本 , 只有将人 的情感和思想 融人到体育之 中, 才能真正的 实现体育课 程在培养 和塑造“ 和谐 人” 上 的作用。因此 , 笔者 认为体育课程价值 取向应 该始 终 围绕培 养 “ 和谐 人 ” 这一 理 念, 深刻地理解未来人所应该具备 的基 本的素质 , 在 注重外在
论学校体育的教育价值
能, 但 更 为重要 的是 , 教 育 已经 成为 理想 性 的存 在 。作 为 一个 理 想性 的存 在 , 教 育 本 身 就 是 蕴 含 价 值 的社 会 实践 , 传达 了人 类 社 会 的 整 体 追 求 。教 育 正 是 以 “ 培
养人” 表达 了自身的全部价值所在 , 只要偏 离了“ 培养 人” 的基本 使命 , 教 育的价值就无从谈起 。学校体育 属于教育范畴中的实践形式 , 理应在价值追 求上秉持
一
的发展过程 。以人的身体素质 的培育和发展为例 , 某 阶段 的身体素质的积累只能作为未来发展 的基础,
劳动, 一开始是以传授生产技能和培养德性为主, 牵引 人走 出生存困境和使德性趋于完善 , 因而至少有着存 生 和 向善 的双重 任 务 。 随着 人 类 历 史 的推 进 , 探求 真
学校体育 的教育价值 , 本质上是教育意义关系在 体育当中的贯彻和落实。这至少包 含着 以下两层 意 味: 其一 , 在制度化教育领域谈学校体育的价值 , 所触
但归根结底地讲 , 由真 、 善、 美构成的教育追求 , 始终贯 穿在 教育 “ 培养人” 的过 程 之 中 。换 言 之 , 只有 “ 培 养 人” 这一历史性 的前提 , 才能有效地提 供给教育 以价 值 的来源。在这个意义上讲 , 教育就是蕴含着价值 的
试论现阶段学校体育的价值取向
t h e v lu a e o ie r n t a i t o n o f t h e c u r r e n t s c h o o l p h y s i c l a e d u c a t i o n .T h e b a s e o n‘ ‘ l i f e l o n g p h y s i c l a e d u c a t i o n”,t h e
季 晓艳
J I X i a o—y a n
摘
要: 学校体育的发展现状一直 以来饱 受社会 各界诟病 。我们在 分析 现阶段 学校体 育面临的窘境的基
础 上, 提 出必须纠正学校体 育的价值取 向, 立足“ 终身体育” 、 坚持“ 健 康第一” 、 贯彻 “ 以生为本” 才是指导
学校体 育走 出窘境的价值选择。 关键词 : 学校体 育; 价值取向 ; 现阶段
值 取向。没有正确的价值取 向, 学校体育就会像失去明灯指 引
的航船迷失于苍茫大海。
价值取向是人对客观事物及 自身需求 和利益 的认识水 平
目标与未来 目标相结合 , 把培养学生终 身体 育的兴趣 、 习惯 与 能力作为根本 目标 。在今天的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 中, 如何 培 养学生终身体育兴趣成为最为棘手 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 ,
K e y wor d s: s c h o o l ;p h y s i c l a e d u c a t i o n ;v lu a e o ie r n t a t i o n;p r e s e n t s t a g e
中图分 类号 : c 8 0 r 7
文献标识码 : A
试论现 阶段 学校 体育 的价 值取 向
Di s c u s s i o n t h e Va l u e Or i e n t a i o n o f t h e Cu r r e n t S c h o o l Ph y s i c l a Ed u c a t i o n
创新研究在体育教学中的价值与取向
创新研究在体育教学中的价值与取向一、问题的提出教学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教师与时俱进地进行创新,跟上我们时代发展的步伐,体育课也不例外。
如何把体育课上得异彩纷呈,是摆在体育教师面前的一个首要问题,真正要摆脱固有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方法是非常难的。
这一年多来,我加强了学习和研究,打破了传统的教育观念,选择设计更新了体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在体育课教学上做了一些新的尝试。
在此,与大家一起学习研究探讨。
二、研究对象二年级两个班,二(2)班为实验班,男生36人,女生26人,二(3)班为对照班,男生34人,女生28人。
三、研究方法:采用比较法和自然实验法二(2)班为实验班,采用游戏超市教学,分层次教学,创设教学情景,师生易位授课,小组合作探究等教学方式,二(3)班为对照班,按照教学大纲上的要求进行教学。
四、调查结果我将二年级两个班学生刚入学时的两项数据借助电脑进行统计处理。
经过数据统计对比可知,实验前两个班学生的生理机能及身体素质基本相同,无明显差异,说明两个班学生原有条件差不多。
在测得两个班学生原有条件基本相同后进行实验,实验一年半后进行测试。
两个班的立定跳远和30米跑成绩具有高度的显著性差异,实验班大大优于对照班,说明了运用创新教学的教法比教学大纲的教学效果要好。
五、分析讨论1.采用游戏超市的新活模式。
在对照班的课堂教学中,我让学生玩课本上的规定游戏,可以看出结果,就是感兴趣的学生兴趣盎然,不感兴趣的学生就寡然无趣。
而相反实验班的学生,因为我给他们提供的游戏很多,他们都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想玩的游戏,并且教师适时给予指导。
这样一对比,效果很明显。
2.采取分层教学模式。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学生。
传统的体育课堂中,教师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导致了接受能力不一样的学生获得的教学成绩不一样。
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我们可以根据身体素质的不同把班里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能力强的学生给予他们较强的教学内容。
学校体育评价的价值取向与发展方向
历 了大约 四个时期 : 测验 时期 、 评价 时期 、 取 向往 往将预定 的学校体育 目标 以行为 目 种 评 价 取 向以 美 国的 斯 克 里 文 (c vn Sfe , i
描述和判断时期 、 建构时期。在各个不 同的 标 的方式 来陈述 。这 种评价 的直接 目的是 M.和英 国 的斯 腾豪 斯 ( m h ue .等 为 ) S n os. ) L
21—0 00 1
观察 思 考
学校 体 育 评 价 的 价 值 取 向 与 发 展 方 向
郑 连 坚
自从 1 9世纪末 、0世纪初课 程评价成 取 向的基 本方法 论就 是 “ 2 量化 研究 ” 方法 。 有教育 价值的结果 ,不论是否与 预定 目标
为 一 个 独立 的 研 究 领 域 以来 ,它 的发 展 经 为 了使评 价结果 “ 客观 ” 准确 ” 这 种评价 相符合 , “ , 都应 当受 到评价 的支持与肯定 。这
今为止纷繁 复杂的学校体 育评 价归纳 为三 程 , 简便易 行 、 操作 , 它 好 因而 一直在 实践 价值在 于开始承认评 价是一种价值判 断的
种 , 目标 取 向 的 评 价 、 程 取 向 的 评 价 、 中处 于 支 配 地 位 。这 种评 价 取 向 的 缺 陷 在 过 程 , 人 在 课 程 开 发 、 施 及 教 学 运 行 过 即 过 把 实
所 以 ,评 价 的取 向 实 际 上 是 对 评 价 本 质 的 里 , 评价者是 主体 , 被评价者是 客体 。这种 的交互作 用 ,强调评 价者对评价情境 的理
集 中概括。从取向的维度看 , 我们可 以把迄 评价取 向推进 了学校 体育评价科学 化 的进 解 , 强调过程本身 的价值 。这种评价取 向的
析当代大学生体育价值取向的定位
析当代大学生体育价值取向的定位孙柱兵毕节学院体育系贵州毕节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等论述了当代大学生体育价值观的主要特点由于受长期“体育工具论”的影响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无法超脱工具论的功利性束缚但对体育的健身价值表现出了一致的高认同率。
研穹认为当代大学生体育价值取向的正确定位应该是树立“一个核心两个转变”的体育价值取向构建“一个主导多元并存”的价值体系并相信这将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体育价值观体育价值取向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一体育价值观是人类价值观在体育方面的具体化是人们对体育感知、认识的重要内容是指导、支配和评价体育行为和功效的核心观念它是体现人生价值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体育价值取向。
大学生的一切体育行为源于其对体育的价值评判从而引导着心理上的需要需要才会产生动机动机导致选择目标最终产生相应的体育行为而在这个体育行为过程中不断的形成新的体育价值观念和体育态度积极健康的体育价值观又引导着人们正确的体育行为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按哲学的观点来分析我们把体育实践与体育价值观的关系可以理解为从实践中形成理论理论反过来再指导实践因而大学生树立健康的体育价值观尤其重要。
一、当代大学生体育价值观的主要特点、工具论的价值取向受大环境下的体育意识的影响人们的体育价值观一直带有很强的“工具论”的色彩从竞技体育中的“奥运争光计划”到群众体育的“全民健身计划”就连现在流行的口号“每天锻炼小时健康工作年幸福生活一辈子”都表现出了体育工具论的思维惯性。
无疑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依然也摆脱不了工具论的束缚由于现行的升学制度还得把体育成绩作为一项重要的参考依据加上学生的课业繁重升学压力大的客观事实而导致学生平时的体育活动也只是针对体育考试的几个项目有意识的进行训练完全不顾及自己的兴趣因而带有明显的功利性质也就无可厚非了。
进入大学之后学生的体育价值观有所改变但还是有意无意的表现出了工具论的明显倾向主要体现在一、体育考核同样必不可少它往往与奖学金、评优评先直接挂钩应付考试成了学生参与体育的重要动力。
论学校体育教学的价值取向
基金项 目: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联 合会 2 0 0 8年度立项课题 [ 目编号 :8 5 5 B]湖南省 “ 项 0003 ; 十一五” 教育科学规划资助课题[ 项 目编号 :J O B M 0 ] X K 8 T 03 。 作者简介 : 张 良(9 1 )男 , 17 一 , 湖南湘 乡人 ,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 湖南师范 大学 教育 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 业博士研究生 ; 周务农 (9 3 )男 , 1 6 一 , 湖南现代 物流 职业技术学院纪委书记 、 院长 、 副 副教授 , 主要从事大学体育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
邹 进 译 . 京 : 活 ・ 书 ・ 知 三 北 生 读 新
【 7 】罗 宗奎 .法 学专 业 双 语教 学课 程设 置 研 究 [. 京 大 学 学报 ( 学社 会 科 学 J北 】 哲
版 ) 0 7 5 :2 3 , 0 ( ) 1. 2
2 0 () 0 . 0 65: 1 1
【1 1 1张 慧 霞. 学 专业 双 语 教 学课 程 建设 法
论研 究 与 问题 分析 [. 龙 江 教 育 ( J黑 ] 高
教研 究与 评 估 ) 0 7 5 : 3 , 0 ( )6 . 2
( 者 单 位 : 爱 吉 首 大 学 法 学 作 肖
院 : 云辉 吉首 大 学 师 范 学院 ) 何
f0 11李 爱秋 . 双语 教 学 目的 与 目标 的 理 对
联 书 店 .9 :0 1 913 .
的 若 干 启 示[. J 北京 大 学学 报 ( 学社 】 哲 会科 学版 ) 0 75 14 , 0 () 6 . 2 :
【2 l 】夏旭 阳. 学专 业 双语 教 学课 程 体 系 法
f】熊 华 军.大 学教 学价 值 取 向 的 生 存 论 4
学校体育的价值取向分析与思考
Vo 1 . 2 7 No . 1
学 校 体 育 的价 值 取 向分析 与思 考
何 丽 莹
(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基础部 , 广西 桂林 5 4 1 0 0 1 )
[ 摘 要] 价 值 取 向影 响 着切 实 目标 的 制定 和 实 施 。通 过 对 国 内外 不 同 时期 学 校 体 育 价 值 取 向 的
2 0 1 3年 1月
J a n . 2 0 1 3
桂林 师 范高 等专科 学校 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Gu i l i n No r ma l Co l l e g e
第2 7卷
第 1期
( 总第 9 3 期)
( S u m No . 9 3 )
比较分析 , 清晰我们 学校体 育价值 取 向中存在 的问题, 并 引起 我们 对学校 体育价值 取 向 问题 的 思
考。
[ 关键 词] 学校 体 育 ; 价值取 向; 分析; 思考
[ 中图类号] G 8 0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1 —7 O 7 O ( 2 O 1 3 ) O 1 一O 1 4 2 —0 3
1 . 1 日本
虽然, 日本 经 济 回升 , 生活水平也不 断提高, 然
而, 1 9 6 4年 的体 质 数 据 比 1 9 3 5年 的反 而 下 降 了, 这 引起 了 日本朝 野 的重 视 。1 9 6 8 年 日本 学校 体 育 又进 行 了改革 , 提 高体质 , 养成 运动 习惯 , 掌握有 关 的体育
在美 国 , 注 重实施 方式 和手段 来实 现学 校体育 的 价值 , 近年 来 比较 有代 表性 的是 : 竞技 教育方 式 、 个 人 和社 会责任 方式 、 健身 教育方 式 等 。美 国地 方分 权 的 教育 体制 和规模 巨大 的社 会体 育 俱 乐 部 体 系对 学 校
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与体育教师教育价值取向的关系探析
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与体育教师教育价值取向的关系探析【摘要】本文探讨了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与体育教师教育价值取向的关系。
在分析了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的特点、体育教师教育的需求以及校本课程开发与体育教师教育的联系。
探讨了影响体育教师教育价值取向的因素,并提出了提升体育教师教育价值取向的途径。
在强调了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与体育教师教育价值取向的关系的重要性。
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为进一步深入探讨这一领域提供了一定的方向和思路。
本研究旨在为促进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和提升体育教师教育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体育教师教育、教育价值取向、联系、影响因素、提升途径、关系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体育教育是中小学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而体育课程的开发对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社会需求的不断提高,中小学体育教育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
校本课程作为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已经在中小学体育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特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体育教师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们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以更好地适应校本课程的需求并指导学生有效学习和发展。
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教育的需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和互动。
体育教师的教育水平和理念将直接影响到校本课程的质量和效果。
研究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与体育教师教育价值取向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深入探究这一关系,可以更好地促进中小学体育教育的发展和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体育教育服务。
1.2 研究意义可以促进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的发展和完善。
通过研究校本课程开发与体育教师教育价值取向的关系,可以更好地了解校本课程对体育教学的影响,有助于优化和完善校本课程,提升体育教育质量。
论体育教学的基本价值取向
关键词 :体 育教 学;价值取 向;学生发展
中 图分 类 号 :G 8 0 7 . 0 1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 6 7 2 - 6 1 2 x ( 2 0 1 3 ) 0 8 - 0 1 2 5 - 0 5
赵 利
( 绵 阳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教育学院 , 四川绵 阳 6 2 1 0 0 0 ) 摘 要 :体 育教 学活动作为学校 教育的基 本途 径之 一, 是 一种 包含. &4 f 1 对一 定价值理 想追求 的价值 性 活动.
以身体运 动基本形 式的体 育教 学不仅仅是对人的生物属 性的改造 , 在培养人的全面发展 中有着其他 学科 不可替代 的教 育作 用. 本文从 体育教 学追寻个性品格彰显的 个人 性价值 、 体 育精神 迁移 的社 会性价值 以及 追求人的和谐 发
人 的机 能和智 能 的正常 发展 , 才能做 一个 健 全 的人 . 他 常 用 自然 界 动植 物 的生 长来 比喻 人 的 发展 , 倡 导 一
种 自然 主义 的体 育观. 在 夸美 纽 斯 看 来 , 学 校教 育 引进 体 育 中有 关 的对 儿 童 的手 足 等 部 位 的肌 肉训 练 内
1 . 1 认识 自我 : 在体 育中感悟 生命 的力 度
学 校教 育需 要体育 , 体育 是身 心 的 自由. 奠 定 现代 学 校雏 形 的捷 克 教育 家 夸美 纽 斯 认 为 “ 人不 过 是 身
心两方面的一种和谐而已” , 人除了具备学问、 德行 、 虔 诚, 还必须拥有健康 的身体, 健康 的心理 , 以保证
社会产生影响. 体育教学活动只有通过培养人才能服务于社会 , 体育教学中体现 了追寻个性 品格彰显的个 人性 价值 、 体育 精神 迁移 的社会性 价值 以及 追求人 的 和谐 发 展 的教 育性 价值 的三个基 本价 值取 向.
现代学校体育教材的价值取向
一
一 写有哪些影响?因此 , 教材的价值取向是教 材的核心
I 和灵魂 , 其取 向分析是课程社会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 教材是指具有特定结构,可供学生和教师阅读 、 l 教材编写者对教 育理念 的判断 和选 择直接影 响 视听和借 以操作 的材料 ,是帮助教 师和学生认识 世 f 到教材 内容 的选 择 、 教材结构体 系的构建 、 教材评价 界、 获得发展的一种媒体。教材包含信息和信息赖以 : 分析标 准的建立等 。通过教材的价值取 向分析 , 除 剔 存在和显现 的物质载体这两个基 本要 素。 I 不合理 因素 , 构建科 学合理 的教材价 值体系 , 这对学 体育教材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 广义的体育教材 l 校体 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也必将促进学
表面看来 , 学校体 育教材编写百 花齐放 , 版本众 : 学校体育教材 内容选择的原则与方法 、 教材结构体系
多, 但多数版本 之间却无大 的实质差 别 , 相互模仿痕 l 的研究 , 提出新 一代教材应具有 的品质特征 以及对教 迹较重 , 没有形成各 自 独特的风格 。造成 目 前这种状 l 材设计 与编写的优化策略 。 况 的原 因主要是现有 的学 校体 育教材编 写还处于经 l 二 、 学校体 育教材价值取 向的审视 对
验的 、 感性 的、 直觉 的层次 。 理论的匮乏 必然无法指导 :
价值取 向是 指某个人 或者 团体 在思考或行 动的
体育教材的编写实践, 因此, 学校体育教材编写水准 I 过程 中, 自觉遵从一组价值标准情况下所表现 出的 不 直难有 大的提高 和突破 。 学校体 育教材建设如何适 l 行为倾 向。傅建 明认 为 : 所谓价值取 向是指影 响个 “
学校体育课程的发展与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价值取向的转变
体育课程建设是 当前学校体育改革的先导与重 点, 新一轮基础教育体育课 程改革实践不仅深刻改 变着学校的体育教育 , 而且也引发了体育教师教育 的变革。“ 体育教师专业化” 是体育课程改革给学校 体育带来的最大挑战。通过对当前学校体育课程发 展 的研 究 . 以及对 学 校 体 育 领域 中传 统 体 育 教 师专 业发展取向的剖析 , 提出了以“ 教学知能” 为价值取 向的当代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理念 , 以求为体育教师 教育 改革 以及体 育课程 改 革 的深 化 提供参 考 。
教学 方法应多 给学 生 主 动探 索 的机 会 , 用 问题 学 运 习和课 题学 习 , 学生 通 过 自己 的学 习找 到 问题 的 让
解决办法 , 提倡师生、 生生之间的多边互动, 建立学 生 自主 、 索 、 探 发现 和合作 的学 习模式 。我们应 当尤 为关 注现代教 学技 术 在 体育 教 学 中 的应用 , 面对 现 代教育技术革命带来 的教学信息和教学时空 的转 换, 学校体育教学不能再执着于 H令、 示范、 讲解等 传统教学方式和方法 , 当运用 电视、 应 录像、 幻灯等 现代媒体辅助体育教学 , 特别是近年来 , 随着国际互 联 网和各学校 局域 网的 建设 与 完善 , 各学 校 构 建 使 和运 用计算 机及其 网络技术 进行 体育教学 有 了硬 件
和保 持学生 体 育兴 趣 , 养学 生 体 育 习惯 放 在学 校 培
、
学校体 育课 程的 当代发 展
( ) 育课 程指 导 思想 的转 变 一 体
教 育 改革应 当 以课 程 改革为 先导 和主 旋律 。但 课程 改革绝 不仅 仅意 味着 内容 的更新 、 完善 与平 衡 ,
论当代学生的体育价值取向
、
费高度统一的动态过程 。 各种体育现象几乎无一例外 当代学生体育价值的宏观取向, 可以从三种视角 I 来观察 , 在哲学视角上 , 由社会 本位价值转向 1 即: 正在 地都是 由生物 、 心理 、 社会 三大方 面众 多因素交织在
的活动过程 , 反映出主体价值观念的总体趋 向。体育 : 教育理念 的提出 , 学校体育课程开始把重点放在学校 体育的主体——学 生方 面 , 顺应社 会 “ 以人为本”的 价值取 向是指体 育价值主体在从事体育 活动时所表 I 达的主体价值观念的总体趋向, 它从总体上反映出人 I 理念 而提出了 “ 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 而使 个人本 从 们 的体育价值观念和一般认识 。 本文所称 的学生体育 位价值得到了弘扬 。个人本位的实质 , 就是把学生个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I 种表现,是客体以 自 /1 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 I
的效应关系 。 我国著名学者王玉棵 在 《 当代 中国价值 ‘
1 学视 角 : . 哲 由社 会 本 位 价 值 转 向 个人 本 位 价值
我国体育受前苏联的影响较大 , 学校体育作为阶
级 具 哲学 》 书中从 客体对 主体 的效应 , 一 从客体对 主体 的 j 斗 争 和 政治 服 务 的工 具 , 有 极 强 的工 具 理 性 。 直 作用下来界 定价值 , 出 “ 指 客体对 主体的效应 , 就是 到2 世纪末期 素质教育的思想在我 国实施之前 , 0 体育
动 的兴趣 、 爱好和参与程度 , 是学校体育课程研 究中 } 础上 , 在促进人 与社会协 调发展的基础上 , 分实现 充
根 本 性 的研 究 课 题 。 I 整个 社 会 的可 持续 发 展 。从 哲学 意义 上 说 , 种 价 值 这 2功 能 视 角 : . 由单 一性 价 值 转 向 多元性 价 值
简述体育课程实践的基本取向
简述体育课程实践的基本取向
体育课程实践的基本取向主要包括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良好的体育习惯和兴趣、发展学生的体育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
首先,体育课程实践的基本取向之一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体育课程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锻炼身体,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运动中得到身心的愉悦。
通过体育锻炼,学生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减轻压力,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和生活的幸福感。
其次,体育课程实践的基本取向还包括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和兴趣。
通过体育课程,学生可以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比如定期参加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等。
同时,体育课程也可以激发学生对各种体育运动的兴趣,让他们在体育活动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从而培养终身体育运动的意识。
最后,体育课程实践的基本取向还包括发展学生的体育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
体育课程不仅仅是为了锻炼身体,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比如篮球、足球、羽毛球等。
同时,体育课
程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在体育活动中学会尊重他人、团结合作,培养集体荣誉感。
总之,体育课程实践的基本取向是全面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良好的体育习惯和兴趣,发展学生的体育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
这些取向旨在让学生在体育课程中获得全面的成长,不仅仅是身体上的锻炼,更是心灵上的滋养。
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与路径选择
新三维健康观( 身体 、 心理 、 社会 ) 的提出 , 健康第一 ” “ 的体育教育理 念逐 步取代 “ 技能 教育 ” “ 质教育 ” 、体 、 “ 快乐体育” 成为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 。 2 设置 了多元 化体育课 程 目标 。教育 部 2 0 、 02年 8
要传授知识 , 还要 创造知识、 生产 知识、 物化知 识 , 已 它
银([1 1作者简 ] 零 1 1 )女, 9 7 晟(9 一 , 湖南株洲人, 南工业大学体育 7 湖 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 体育运动与训练; 珍 陈
.
一
)女 , , 湖南湘乡人 , 中南大学体育部副教授 , 研究方 向: 体育运 动与训练。
,.
---—
—
1 8 ・— 0 ・ - —
一
的窠 臼, 适应 了当今社会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 。
3 建立 了体育 教学模 式 和选课 制度 。 自 20 、 0 3年
、
高 校 体 育 教 育 改 革取 得 的成 果 与存 在 的 问题
教育部颁布 的《 国普通 高等学 校体 育课程教 学指导 全 纲要》 在全 国各普通高校全面施行起 , 为了使 高校学生 通过体育课养成 自觉参 与身体锻 炼 的习惯 , 提高 体育
用, 以教学 的 目标为 核心 的基本 观点 和认识 。它从体 育 的角度反映了特 定时期社 会对高校体育 教学培养人
自身意愿 、 体能等 因素 , 择一项 作为 主修项 目, 选 其余 作为辅修项 目。 …
才的要求 。近年来 , 随着体 育教育 改革 的稳 步推进 和
[ 收稿 日 】 2 1 — 6 I 期 00 0 一 1
[ 中图分类号] C 0 87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 17 5 5 ( 0 0 0 0 0 0 6 1— 44 2 1 )4— 18— 4
我国学校体育工作中的几个取向
第 2 卷 第 2期 7
20 0 8年 4月
福 建体 育 科 技
F j nS o t ce c n c n lg ui p rsS in ea d Te h oo y a
VO . 7. 12 N0 . 2
Ap i 2 08 rl 0
健康 为最 高 价 值 取 向 ,方 式 方 法 和 模 式 等 是 为 此 服 务 的 。
应 据 此来 对 古 今 中 外 各 种方 式 方 法 和 模 式 进 行取 舍 。 2 教 学 目标 的取 向 2 1 教 学 目标 的层 级 及 取 向 .
2 1 1 教学 目标 的 层 次 ..
Ab t a t Th sa t l a ay e o ie t eq et n s l a h au r n a in, h e c i g g a r n a sr c : i ri e n lz d s medr c i u s i s l st ev l eo i t t c v o a we e o t eta h n o l i t — o e
Se e a int to s i u u r c o v r lOre ai n n o rCo nty S h olPhy ia sc lEdu a in o k c to W r
Ja e —bn ioW i i
( ui oma Unvr t/ a i [ n t ue f h s a E u a o , u h u 3 0 0 ) F j n N r t ie i C pt Is tt o yi l d ct n F z o 5 0 7 a sy a i P c i
我 国学校 体 育工作 中的几 个 取 体 育 学 院 ,福 建 福 州 3 0 0 ) 5 0 7
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研究
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研究
" 在考虑教育目标时, 要看学生处于什么发展阶段, 他们需要 什么, 他们有哪些兴趣, 有哪些特点�"
� 于开峰
李 岩
"体育教 学目标" 是学 校体育教 学的 关键 要素,它标 志着学校体 育教学 实践 所要 达到的育人 方向和培 养标准的 预期 结果 , 是 学校体育教 学的出发点 和归宿 � 学校 体育教学目 标的价值 取向是一 个动 态� 开放 的概念体系 , 它随 着社会和 教育 的发 展而发展, 具有明显的 社会性 和时 代性 ,同时也隐 含着深厚的 社会文 化背 景� 由于 我国的学 校体育教 学在发 展过 程 中一 直面 临着 一系 列的 文化 选择 , 在 社会 需要与个体 需要�身 心关系的 处理 等方 面, 刻画着深刻 的历史印痕 �因此 , 进 入 21 世纪 , 在 "健 康 第 一" 宗旨 的 召 唤下 ,有必要对 多年来学校 体育教 学目 标的 价值取向进 行梳理,以 利于树 立正 确 的学 校体 育教 学目 标的 价值 取向 , 保 证我 国学校体育 教学目标 的实现� 一� 体育教学 目标及其 价值取 向的 内涵 (一 ) 体育教学 目标的含义 "体育教学 目标" 这一 术语在我 国出 现较 晚, 2 0 世纪 80 年代 以前的 �体 育理 论� �学校体育 学� 等教科 书和体育 大纲 中只 阐述了学校 体育的 "目的� 任务 " , 很 少涉 及 " 目标" �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后
应 是逐级的 , 具有 层次性� 体育 教学过程 中, 最 基础的目标 是教法目标 , 教 师设计 的 每一个教 法,其目标 应紧紧围 绕本次 课 的教学目 标, 体 现出教学的 目的性 , 为 课 时教学目 标服务;课 时目标又 要依据 单 元目标来 确定;单元 目标要依 据学期 目 标来确定 ��逐级向 上是:学 期教学 目 标� 学 年教 学目 标� 学 段教 学目 标� 学 校 体育目标 � 学校 教育目标, 终极 目标是 党 的教育方 针� 这样由小 到大� 从微观到 宏 观, 下级目标相 继完成, 总的目 标逐步 实 现� 针 对性�我 国学校体 育教学 目标具 有 针对 性特 点 �美国 教育 家布 鲁 姆说 : "在考 虑教育目标 时, 要 看学生处 于什么 发 展阶段, 他们需 要什么, 他们有 哪些兴 趣, 有 哪些特点� " 提示 了制定体 育教学 目 标时,要考 虑教学对 象的具体 情况和 特 点�同样的 课程� 同样的教 材, 因为教 学 对象不同 , 教学 目标就要有 针对性� 如 小 学阶段,体 育教学目 标应注重 学生的 基 本活动能 力培养; 中学阶段 , 要 教给学 生 一定的运 动知识� 技术和 技能, 更要抓 住 学生青春 发育期, 研究运动 "处 方" , 促 进 学生的生 长与发育, 在发育的 敏感期 全 面提高学 生的身体素 质,还要 注重学 生 的情感� 意志� 性格 � 品行 培养; 到了大 学 阶段,是人 生中接受 学校体育 教学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学校体育教学的价值取向
作者:张良周务农
来源:《教师·理论研究》2009年第12期
摘要:面对近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明显下滑和心理问题日益增加的趋势,笔者认为学校体育教学应该坚持增强体质与健全人格的价值取向,并从体育的本质、体质的内涵、体质与人格的关联以及时势发展的要求等方面对这一观点进行论述。
关键词:学校体育;体质;人格
有关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学生的身体机能、身体素质指标呈明显下降趋势,身体肥胖和营养不良的学生在逐年增多,多种重大疾病在学生中的发生率越来越高。
而学生的心理素质更是不容乐观,他们在处理学习、交友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等复杂问题时,缺乏综合权衡能力,不能理智地驾驭感情,常常产生各种心理偏差,严重的甚至引发各种心理疾病和生理疾病。
面对青少年学生体质的明显下降和令人堪忧的心理健康状况,笔者认为,学校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坚持增强体质与健全人格的价值取向。
一、体育的本质决定了学校体育教学应坚持体质与人格并重
体育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主要包括两大部分:①作为体育方式、手段的运动部分;②运用这种方式、手段来实现体育的社会目的部分。
这种双重结构使得体育本质具有以下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强身、游戏、娱乐,这是体育的初级(一级)本质;第二层次是对人的品格的培养和教育,这是体育的二级本质;第三层次是促进人的自我超越、自觉创造、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这是体育的高级本质。
由此可见,体育最终的价值就在于通过体育运动方式来增强体质、健全人格,促进身心健康,以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目的。
从体育本质的三个层次来看,学校体育教育应该既体现体育的初级本质,做到强身健体,娱乐身心,又发挥体育对人的人格品质的教育培养作用,从而促进人的自我超越和持续健康发展。
把学校体育的教学目标仅仅定位于竞技运动技能的掌握或学生体质的锻炼与提高是远远不够的,也是不可能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的。
因此,学校体育教学应该始终坚持增强体质与健全人格并重的价值取向。
二、体质的内涵要求学校体育教学应该坚持体质与人格并重
对于体质的概念,很多学者分别从医学、人类学、生物学等不同的研究领域出发,对它进行了不同的内涵界定。
我国体育界各方面的学者和权威机构自1979年起,也对人体体质的概念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探讨,并在体质的理论基础方面大体取得了共识。
他们认为体质即人体的质量,是在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的影响下所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因素的相对稳定的特征。
它应该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①身体形态发育水平——体格、体型、姿势、营养状况、身体组成成分;②生理功能水平——机体代谢水平和各器官系统效能;③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发展水平——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协调、柔韧和走、跑、跳、投、攀登等身体活动能力;④心理发育(或精神因素)水平——智力、情感行为、感知觉、个性、性格、意志等;⑤适应能力——对各种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
从体育界各方面学者对体质内涵的界定可以看出,体质本身就涵盖了个性、情感、气质和意志等人格因素,因此体质的内涵本身就要求体育教学在开展青少年学生体质体能训练,增强其体质的同时,健全他们的人格。
三、体质与人格的紧密关联需要体育教学坚持本质与人格并重
对于体质与人格,早在我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中就有相关研究。
该学说认为人的体质是由内部阴阳矛盾的倾向性所决定的,体质的差异决定了人格特征的不同。
在古代西方,希波克拉底在公元前400年左右提出了体液学说,认为人体不同的体液结构决定了人具有不同的人格特质;谢尔顿和克雷奇默尔也分别提出了体型类型学说,都认为体质的形态结构与人格因素存在内在关联。
我国现代体质研究工作者,以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质研究分会所确立的体质综合评价指标为依据,对体质进行了科学分类,并运用有关的人格测验量表,对大学生体质和人格的内在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科学客观的研究,相关研究结果都表明大学生的体质特征与其人格特质相关。
如左从现和方新普的研究就显示了我国大学生的体质与人格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体质优生具有乐群外向、恃强好胜、轻松振奋、精明能干、敢于冒险、拓展求新、自信直率、善于交往、有上进心等优良的人格品质,但同时也显示出易激动、情绪波动大、自律性不强、果断性不足等人格特性;体质差生常常表现出孤独、缄默、多愁善感、自卑退宿、焦虑紧张等行为特征。
可见,无论是古代学者的摸索总结,还是现代学者的科学客观的研究,都显示体质与人格之间存在紧密的关联。
由此可见,通过体育教学,教育并指导学生开展体育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体质,而且可以有效地强健人的精神,健全人的品格。
因此,现代学校体育教学不能只重体能体质训练而忽视人格塑造和人格健全,否则,就会背离体育本身的价值。
四、时势发展呼唤学校体育教学坚持体质和人格并重的价值取向
受传统体育教学思想和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的学校体育教学偏离了它应有的价值取向,过分注重竞技运动的技能训练,忽视体质增强与人格健全训练。
正是这种价值取向的偏离,导致我国的学校体育教学出现了为竞技而教学的现象,进而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的下降。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社会对现代人才的素质和要求越来越高,时代的发展迫切要求学校教育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有高尚的品格、良好的职业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养,而且还要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等文件明确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
”《世界卫生组织宪章》给健康下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定义,它认为:“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虚弱,而且是保持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美状态。
”由此可证,健康的定义应该既包括生理方面的健康,又包括心理方面和社会品质方面的健康。
因此,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应树立增强体质与健全人格并重的价值取向,把锻炼身体与促进心理健康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持续发展的目的。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学校体育教学中坚持体质与人格并重的价值取向也顺应了时代的呼唤和要求。
总之,无论是为当前我国青少年学生的体质与心理健康发展现状寻找对策,还是从体育自身的本质要求和体质的内涵构成来进行理论论证,无论是对体质与人格的关联属性进行定性分析,还是对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呼唤予以回应,我们的学校体育教学都应该坚持增强体质与健全人格这一价值取向,并将其深深融入学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中去,切实指导学校的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在体育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做到:在保持学生共性特征的同时发展学生个性,在发展学生体能和运动技能,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发展学生心理品质,健全学生人格;在体育教学方法的运用上,要注意针对不同体质、不同人格特征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有目的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体质健康教育,特别是要重视对体质差生和人格问题学生的教育和辅导。
我们要切实通过学校体育教学来着力促进青少年学生体质的增强和人格的完善,从而有效促进他们身心的全面、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董茜,刘学志.高校体育应树立“体魄与人格并重”的体育观[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53-54.
[2] 左从现,方新普.大学生的体质特征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
报,2001(2):40-41.
[3] 李小健.发挥大学体育的作用使体魄与人格并重[J].山东体育科技,2008,30(2):84-85.
(作者单位: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