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6第14讲 物理实验

合集下载

2013年高考二轮复习:第14讲直线和圆

2013年高考二轮复习:第14讲直线和圆

(2)A
(1)当直线过原点时方程为2x-5y=0,不过原点 x y 时,可设出其截距式为a+ =1,再由过点(5,2)即可解出. 2a (2)当a=1时,直线l1:x+2y-1=0,直线l2:x+2y+4 =0,则l1∥l2;若l1∥l2,则有a(a+1)-2×1=0,即a2+a-2 =0,解之得,a=-2或a=1,所以不能得到a=1.故选A.
► 探究点一 直线的概念、方程与位置关系 例1 (1)过点(5,2),且在y轴上的截距是在x轴上的截距的2 倍的直线方程是( ) A.2x+y-12=0 B.2x+y-12=0或2x-5y=0 C.x-2y-1=0 D.x-2y-1=0或2x-5y=0 (2)[2012· 浙江卷] 设a∈R,则“a=1”是“直线l1:ax+ 2y-1=0与直线l2:x+(a+1)y+4=0平行”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专题五
平面解析几何
第14讲 直线和圆
[ 考点统计
考点 1 直线的概 念、 方程与位置关 系 考点 2 圆的方程 以及圆的性质 考点 3 直线与圆 的综合运用
题型(频率)
选择(1) 填空(4) 选择(6) 解答(2)
考例(难度)
2012 广东卷 20(2)(B),2012 浙江卷 3(B) 2010 课程标准卷 14(B), 2012 山东卷 9(A) 2012 课程标准卷 20(B), 2012 陕西卷 4(B)
[思考流程] (1)(分析)欲求直线方程只要求在两坐标轴上的 截距 ⇨ (推理)根据已知条件得方程解之 ⇨ (结论)化为一般方 程即得; (2)(分析)欲判断充要条件需确定使已知直线平行的a值 ⇨ (推理)求出使已知直线平行的a值 ⇨ (结论)根据充分性、必要 性判断方法进行判断.

2013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6 第一讲力学实验精品课件

2013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6 第一讲力学实验精品课件

10.81+12.70×10-2 m/s=1.176 m/s,打E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 2×0.1 15.10+12.70×10-2 vE= m/s=1.39 m/s, 2×0.1 vD+vF 由vE= 2 ,得vF=1.60 m/s.
s4+s5+s6-s1+s2+s3 【答案】 0.1 1.60 3T2
(3)物块在计数点7到11之间做减速运动,根据Δx=aT2得 x7-x9=2a1T2 x8-x10=2a2T2 加速度大小为 a= a1+a2 x7+x8-x9+x10 = ≈2.00 m/s2 2 2 2×2T
物块做减速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包括水平桌面的摩擦阻力和打点计时 器对纸带的摩擦阻力,因此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f=ma,即μ= ma-f a ,因此用μ′=g计算出的动摩擦因数比μ的真实值偏大. mg
如图6-1-6所示在“力的平行四边形 定则”的实验探究中,某同学进行实验的主要
步骤是:
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的A点,另一端拴 上两根带有绳套的细绳,每根绳套分别着一个
弹簧测力计.沿着两个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将橡皮条的活动端拉到
某一位置,将此位置标记为O点,读取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 记录两个拉力F1、F2的大小并标出方向;再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将橡皮
(2012·山东高考)某同学利用图6-1-7甲所示的实验装置, 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 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尚未到达滑轮处).从 纸带上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 离如图6-1-7乙所示.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 Hz.
(4)由胡克定律F=kΔx知,mg=k(L-Lx),即mg=kx,所以图线斜率 即为劲度系数

第二轮复习 物理部分 专题一:物理实验

第二轮复习 物理部分 专题一:物理实验

初中科学第二轮专题资料(物理部分)专题一:物理实验科学试题双向细目表注:各位老师,每道题后的标记(如“(1-9)、(2-2)(4-5)”)就是该题所涉及的考点序号,对应的考点见上表。

[典型习题]1.下表是某同学做“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的部分数据记录:(1)实验次数1、4、5说明:水的压强随______________增加而增大;(2)实验次数说明:在同一深度,水向各个方向的相等。

(3)除以上结论外,液体的压强还和有关.(1-9)[点拨]“液体压强的特点”不要去机械记结论.只要记住并理解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这类实验题都可解决(液体压强的计算不作考试要求)2.用伏安法测定额定电压为3.8V小灯泡的额定功率⑪请在下面的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2)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__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______ 处;(3)将图14中的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

要求:滑片P左移时灯变亮。

(4)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15所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__________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__W。

(5)小荣同学实验时,所用的电压表量程是0-15V,但刻度模糊不清,无法直接读出实验数据,却能从0一3V档的刻度线看出指针停在0.7V处,则加在电压表两端的实际电压为_______V。

(6) 平平同学连接好实验电路,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电压表指针几乎不动,该故障的原因是()(2-2)(4-5)A.灯泡灯丝断了 B.电流表接线短路C.电源接触不良 D.灯座接线短路[点拨]“伏安法”测电阻,电功率的主要考查点(1)实验电路图(2) 连接电路时,开关状态和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3)由实验电路图对实物图进行部分连线(一般只要求连2-3根导线,通常考得最多的是连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注意连线不能交叉)(4)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以及由电流,电压值求电阻和额定功率(5)找出简单的电路故障原因3.测额定电压为3.8伏特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时,最少需要电压为1.5伏特的干电池_____节.测量时应调节滑动变阻器使表的示数为________,再读取_______表的示数。

2013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热点难点专题透析专题6:实验课件(199张ppt)

2013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热点难点专题透析专题6:实验课件(199张ppt)
. (ⅱ)设纸带上三个相邻计数点的间距为s1、s2和s3.a可用s1、s3和Δt表 示为a= .图乙为用米尺测量某一纸带上的s1、s3的情况,由
图可读出s1=
的大小a=
名师诊断 对点集训
mm,s3=
m/s2.
mm,由此求得加速度
专案突破
决胜高考


名师诊断 对点集训
专案突破
决胜高考
【解析】(1)平衡小车所受的阻力时,小吊盘中不放物块,调整木板 右端的高度,用手轻拨小车,直到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间隔均匀 的点.说明小车的重力的分力与小车所受的阻力平衡了.
给出,其中D为位于纸面内的U形金属框,其底边水平,两侧边竖
直且等长;E为直流电源;R为电阻箱; 为电流表;S为开关.此 外还有细沙、天平、米尺和若干轻质导线.
(1)在图中画线连接成实验电路图. (2)完成下列主要实验步骤中的填空:
名师诊断 对点集训
专案突破
决胜高考

①按图接线. ②保持开关S断开,在托盘内加入适量细沙,使D处于平衡状态;然后 用天平称出细沙质量m1.
名师诊断 对点集训 专案突破
决胜高考
(2)若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接法,为使测量尽量精确,电流表应 选 、电源应选 (均填器材代号),在虚线框内
完成电路原理图.
名师诊断 对点集训
专案突破
决胜高考
【解析】(1)从固定刻度读数为1.50 mm,可动刻度读得27.3×0.01
mm=0.273 mm,故螺旋测微器读数为1.50 mm+0.273 mm=1.773 mm.(2)根据电压表的安全原则,电源只能选E1,待测电阻的额定电 流为0.5 A,电流表 的量程太大,只能用电流表 .待测金属丝电 阻较小,电流表用外接法误差小. 【答案】(1)1.773(1.771~1.775均正确) (2) 所示 E1 电路图如图

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精品课件 第一编 核心专题突破 专题6 热学 近代物理 第一讲热学 (3)

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精品课件 第一编 核心专题突破 专题6 热学 近代物理 第一讲热学 (3)
T= T0=2.5T0。
2
3
汽缸内气体体积变为2V0,由理想气体
规律总结
多个系统相互联系的恒定质量气体问题,往往以压强建立起系统间的关系,
各系统独立进行状态分析。要确定每个研究对象的变化性质,分别应用相
应的实验定律,并充分应用各研究对象之间的压强、体积、温度等量的有
效关联。若活塞可自由移动,一般要根据活塞的平衡状态确定两部分气体
螺旋方式在环形管中向右旋转前进,分子热运动速率较小的气体分子将聚
集到环形管中心部位,而分子热运动速率较大的气体分子将聚集到环形管
边缘部位。气流到达分离挡板处时,中心部位气流与分离挡板碰撞后反向,
从A端流出,边缘部位气流从B端流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端为冷端,B端为热端
B.A端流出的气体分子热运动平均速率一定小于B端流出的
量的氮气(视为理想气体),在不同温度下分子速率分布如图所示,纵坐标表
示各速率区间的氮气分子数所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横坐标表示分子的速
率,图线甲为实线、图线乙为虚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D )
A.图线甲对应的氮气压强较大
B.图线甲对应的氮气分子的平均动能较大
C.由图像能直接求出任意速率区间内氮气
分子数目
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减小,而不是所有分子热运动速率都减小,速率大的
分子数占总分子数比例减少。选项A、B、D错误,C正确。
分层演练——拿高分
练真题·明考向
1.(命题角度2、3)(多选)(2022湖南卷改编)利用“涡流效应”可实现冷热气
体的分离。如图所示,一冷热气体分离装置由喷嘴、涡流室、环形管、分
离挡板和冷热两端管等构成。高压氮气由喷嘴切向流入涡流室中,然后以
的压强关系。

2013高考物理实验总复习讲义

2013高考物理实验总复习讲义

2013高考物理实验总复习讲义【基础知识巩固】 一、误差和有效数字 1.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差异叫做误差。

误差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两种。

⑴系统误差的特点是在多次重复同一实验时,误差总是同样地偏大或偏小。

⑵偶然误差总是有时偏大,有时偏小,并且偏大和偏小的机会相同。

减小偶然误差的方法,可以多进行几次测量,求出几次测量的数值的平均值。

这个平均值比某一次测得的数值更接近于真实值。

2.有效数字带有一位不可靠数字的近似数字,叫做有效数字。

凡是用测量仪器直接测量的结果,读数一般要求在读出仪器最小刻度所在位的数值(可靠数字)后,再向下估读一位(不可靠数字),这里不受有效数字位数的限制。

二、基本测量仪器及读数高考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打点计时器、弹簧秤、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等。

1.刻度尺、弹簧秤、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使用以上仪器时,凡是最小刻度是10分度的,要求读到最小刻度后再往下估读一位(估读的这位是不可靠数字,但是是有效数字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凡是最小刻度不是10分度的,只要求读到最小刻度所在的这一位,不再往下估读。

例如⑴读出上左图中被测物体的长度。

⑵上右图用3V 量程时电压表读数为多少?用15V 量程时电压表度数又为多少?凡仪器的最小刻度是10分度的,在读到最小刻度后还要再往下估读一位。

⑴6.50cm 。

⑵1.14V 。

15V 量程时最小刻度为0.5V ,只读到0.1V 这一位,应为5.7V 。

2.游标卡尺⑴10分度的游标卡尺。

游标上相邻两个刻度间的距离为0.9mm ,比主尺上相邻两个刻度间距离小0.1mm 。

读数时先从主尺上读出厘米数和毫米数,然后用游标读出0.1毫米位的数值:游标的第几条刻线跟主尺上某一条刻线对齐,0.1毫米位就读几(不能读某)。

其读数准确到0.1mm 。

⑵20分度的游标卡尺。

游标上相邻两个刻度间的距离为0.95mm ,比主尺上相邻两个刻度间距离小0.05mm 。

高考2013物理实验大全

高考2013物理实验大全

高考(2013)物理实验大全实验1误差、有效数字、长度的测量实验2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3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4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5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6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7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8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9用描迹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实验10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11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12把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实验13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14用多用电表探索黑箱内的电学元件、实验15传感器的简单应用实验16练习使用示波器实验一1.关于测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测量长度要有估计数字,估计数字的位数越多,误差就越小B.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只写数值,不写单位是毫无意义的C.记录测量的结果,所用单位不同时,不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程度D.为了减小误差,进行任何一个测量,都要采取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解析】估计数字只有一位,故选项A错.【答案】 A2.用某刻度尺测得的某物体的长度为0.623m,则该工具的精确度为() A.1m B.0.1m C.0.01m D.0.001m【解析】据读数规则,最后一位为估读,可知精确度为0.01m.【答案】 C3.准确度为0.1mm的游标卡尺,游标卡尺刻度总长度为9mm,若其最末一个刻度线与主尺的44mm刻度线对齐,则游标尺的第5条刻度线所对着的主尺刻度为() A.35.0mm B.39.5mm C.43.4mm D.35.4mm【解析】游标尺上每刻度为0.9mm,第5条刻线与最末一条刻线的距离为0.9×5=4.5mm,所以第5条刻线对齐的是与44mm差4.5mm的刻度,故为39.5mm.【答案】 B4.(2009·江苏苏州中学测试)用某精密仪器测量一物件的长度,得其长度为1.63812cm.如果用最小刻度为mm的米尺来测量,则其长度应读为________cm,如果用50分度的卡尺来测量,则其长度应读为________cm.【解析】最小刻度为mm的米尺精确到1mm,即0.1cm,但有一位估读,因此读数为1.64cm;50分度的卡尺没有估读,精确到0.02mm,即0.002cm,故其长度应为1.638cm.【答案】 1.64 1.6385.一游标卡尺的主尺最小分度为1毫米,游标上有10个小等分间隔,现用此卡尺来测量工件的直径,如图所示.该工件的直径为________mm.【解析】29mm+8×0.1mm=29.8mm.【答案】29.86.(2007·天津卷)一种游标卡尺,它的游标尺上有50个小的等分刻度,总长度为49mm,用它测量某物体长度,卡尺示数如图所示,则该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cm.【解析】41mm+10×0.02mm=4.120cm.【答案】 4.1207.现用最小分度为1mm的米尺测量金属丝长度,如图所示,图中箭头所指位置是拉直的金属丝两端在米尺上相对应的位置,测得的金属丝长度为________mm.在测量金属丝直径时,如果受条件限制,身边只有米尺1把和圆柱形铅笔1支.如何较准确地测量金属丝的直径?请简述测量方法:【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毫米刻度尺的读数;放大法测量物体的长度.本题是一道考查考生基本素质的基础题目.观察本题图示,注意金属丝的起点不在“0”处,所以测得金属丝的长度为:982.0mm -10.0mm=972.0mm由于一根金属丝的直径太小,用mm刻度尺不易测量,故采用放大法测量:在铅笔上紧密排绕N匝金属丝,用毫米刻度尺测出该N匝金属丝的长度D.由此可以算出金属丝的平均直径为D/N.【答案】见解析8.图中给出的是利用游标卡尺测量某一物体长度时的示数,此示数应为________.【解析】29mm+14×0.05mm=29.70mm,最后一位数字虽然是零,但它代表精确程度,是计算中得出的,不能省略不写.【答案】29.70mm9.(2009·河北石家庄)(1)测量玻璃管内径时,应该用如图(甲)中游标卡尺的A、B、C三部分的________部分来进行测量(填代号).(2)图(乙)中玻璃管的内径d=________mm.【解析】(2)5mm+5×0.05mm=5.25mm.【答案】(1)A(2)5.2510.(2008·高考海南物理卷)某同学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金属丝的直径,测微器的示数如图所示,该金属丝直径的测量值为________mm.【答案】 2.793(在2.791~2.795mm之间都可以)11.(1)用刻度尺和直角三角板测量一圆柱体的直径,方法如右图所示,此圆柱体的直径为()A.2.5cm B.2.0cmC.2.00cm D.2.05cm(2)用游标为5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定某圆筒的内径时,卡尺上的示数如图所示,可读出圆筒的内径为________mm.【答案】(1)C(2)53.1012.(2008·高考四川理综卷)一水平放置的圆盘绕过其圆心的竖直轴匀速转动,盘边缘上固定一竖直的挡光片.盘转动时挡光片从一光电数字计时器的光电门的狭缝中经过,如图甲所示.乙为光电数字计时器的示意图.光源A中射出的光可照到B中的接收器上,若A、B 间的光路被遮断,显示器C上可显示出光线被遮住的时间.挡光片的宽度用螺旋测微器测得,结果如图丙所示.圆盘直径用游标卡尺测得,结果如图丁所示,由图可知(1)挡光片的宽度为________mm ;(2)圆盘的直径为________cm ;(3)若光电数字计时器所显示的时间为50.0ms ,则圆盘转动的角速度为________弧度/秒(保留3位有效数字).【解析】 (1)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尺上读数为10mm.可动尺上的读数为24.3,其中最后一位是估读数字,其大小读2、3、4都正确.螺旋测微器的精确度为0.01mm ,则挡光片宽度为L =10mm +24.3×0.01mm =10.243mm.(2)游标卡尺为20分度,其精确度为0.05mm.固定尺读数为242mm.游标尺读数为4,圆盘直径R =242mm +4×0.05mm =242.20mm =24.220mm.(3)因显示时间t =50.0ms ,则转动角速度ω=v R =L tR≈1.69rad/s. 【答案】 (1)10.243 (2)24.220 (3)1.6913.在一些实验中需要较准确地测量物体转过的角度,为此人们在这样的仪器上设计了一个可转动的圆盘,在圆盘的边缘标有刻度(称为主尺),圆盘外侧有一个固定不动的圆弧(称为游标尺).如图所示(图中画出了圆盘的一部分和游标尺).圆盘上刻有对应的圆心角,游标尺上把与主尺9°对应的圆心角等分为10格.试根据图中所示的情况读出此时游标上的零刻度与圆盘的零刻线之间所夹的角度为________.【解析】 因为游标尺上把与主尺上9°对应的圆心角等分为10格,所以,将精确度为0.1mm 的游标尺的原理和读数方法迁移到这里,就可得到该游标尺的精确度为d ′=(1/10)°=0.1°,主尺上的整数部分为19°,游标尺上的第7条刻度线与主尺上的26条刻度线相重合,则其小数部分为7×0.1°=0.7°,故总的读数为19°+0.7°=19.7°.【答案】 19.7°14.有一根横截面为正方形的薄壁管(如图所示),现用游标为20分度(测量值可准确到0.05mm)的游标卡尺测量其外部的边长l ,卡尺上部分刻度的示数如下图甲所示;用螺旋测微器测得其壁厚d 的情况如下图乙所示.则此管外部横截面边长的测量值为l =________cm ;管壁厚度的测量值为d =________mm.【答案】 2.440 1.00015.某同学使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一物体的尺寸,而另一同学却故意遮挡住了一部分刻度,使其只能看到游标卡尺的后半部分,如图所示,问该同学还能得到的物体的尺寸大小吗?说说你的观点.【答案】能得到物体的尺寸大小.由图可知,游标尺的第7条刻度线与主尺上2.7cm的刻度线正好对齐,而20分度游标尺每一刻度的长度为0.95mm,故7个刻度的总长度为7×0.95mm=6.65mm,游标尺上“0”刻度线所对主尺的长度即为测量值,l测=27mm-6.65mm=20.35mm.实验二1.(6分)(2009·高考山东理综)某同学在家中尝试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他找到三条相同的橡皮筋(遵循胡克定律)和若干小重物,以及刻度尺、三角板、铅笔、细绳、白纸、钉子,设计了如下实验:将两条橡皮筋的一端分别挂在墙上的两个钉子A、B上,另一端与第三条橡皮筋连接,结点为O,将第三条橡皮筋的另一端通过细绳挂一重物.(1)为完成该实验,下列操作中必需的是________.a.测量细绳的长度b.测量橡皮筋的原长c.测量悬挂重物后橡皮筋的长度d.记录悬挂重物后结点O的位置(2)钉子位置固定,欲利用现有器材,改变条件再次验证,要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答案】(1)bcd(2)更换不同的小重物2.(6分)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下列哪些方法可减小实验误差() A.使用弹簧秤拉橡皮条时不应超过其量程,且使用前要校准零点B.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个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另一端拉到O点C.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个弹簧秤之间夹角应取90°以便于算出合力大小D.拉橡皮条的细线要长些,标记两条细线方向要尽可能远些【解析】对选项B,第一个弹簧秤有可能超过量程而损坏;两个分力间的夹角只要不过大或过小就行,故选项C错;D项中可以更准确的确定拉力方向,故选AD.【答案】AD3.(6分)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条是通过细绳用两个弹簧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在这两次拉伸中() A.只要求将橡皮条拉到相同的长度B.要求将橡皮条沿相同的方向拉到相同的长度C.将弹簧秤拉到相同的刻度D.将橡皮条和细绳的结点拉到相同的位置【解析】在这个实验中用橡皮条在拉力作用下发生的变化来反映作用效果,橡皮条的变化包括伸长方向和伸长量两项,用伸长方向反映橡皮条所受合力的方向,用伸长量反映合力的大小,仅用一项不完整,故B正确,A、C错误,如果两次拉动时使细绳和橡皮条的结点位于同一位置,橡皮条两次的伸长方向和伸长量一定相同,因此D选项正确.【答案】BD4.(6分)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关于操作步骤先后顺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先测量原长,后竖直悬挂B.先竖直悬挂,后测量原长C.先后顺序对实验结果无影响D.先后顺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弹簧的自重【解析】由于弹簧自身有重力,悬挂时的长度大于水平放置时的长度,所以测量其竖直悬挂时的长度为弹簧原长.【答案】BD5.(6分)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B.弹簧的弹力总是同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C.弹簧的弹力总是同弹簧被压缩的长度成正比D.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产生的弹力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解析】由实验探究得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其形变量成正比”.故只有D项正确.【答案】 D6.(6分)(2009·西城区模拟)某同学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验.他先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用直尺测出弹簧原长L0,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挂上砝码后测出弹簧伸长后的长度L,把L-L0作为弹簧的伸长量x.这样操作,由于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最后画出的图线可能是下图中的哪一个()【解析】原长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设误差为Δl,弹簧的实际伸长量x′=x-Δl,弹力与伸长量成正比,即F=k(x-Δl).所以最后的图线是C.【答案】 C7.(6分)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铺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的A点,橡皮条的另一端拴有两细绳套,如图所示,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之伸长.到达某一位置O时需记下________、________,描下________,再用一个弹簧秤勾住细绳套把橡皮条拉长,使结点达到位置________,再记下弹簧秤的读数________.【答案】(1)两弹簧秤的读数两细绳的方向结点O的位置O点细绳的方向(前两空的顺序可以交换)8.(6分)下面列出的措施中,有利于改进实验结果的是() A.橡皮条弹性要好,拉到O点时拉力应适当大些B.两个分力F1和F2间的夹角要尽量大些C.拉橡皮条时,橡皮条、细绳和弹簧测力计平行贴近木板面D.拉橡皮条的绳要细,而且稍长一些【解析】拉力“适当”大些能减小误差;而夹角“尽量”大些,则使作图误差变大;橡皮条等“贴近”木板,目的是使拉线水平;绳子细长便于确定力的方向.【答案】ACD9.(6分)如图所示,使弹簧测力计②从图示位置开始沿顺时针方向缓慢转动,在此过程中,保持结点O的位置不变,保持弹簧测力计①的拉伸方向不变.那么,在全过程中关于弹簧测力计①、②的示数F1和F2的变化情况是() A.F1增大,F2减小B.F1减小,F2增大C.F1减小,F2先增大后减小D.F1减小,F2先减小后增大【解析】由于结点O的位置不变,所以F1和F2合力的大小与方向均不改变,即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不变.由于弹簧测力计①的拉伸方向不变,所以,F1的方向不变,即平行四边形的一组对边(F1)所在的直线不变.当弹簧测力计②从图示的位置沿顺时针方向缓慢转动时,平行四边形的另一组对边(F2)分别绕对角线的两端顺时针转动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当F2与F1垂直时,F2最小,故在这一过程中,F2先减小后增大,而F1一直减小.【答案】 D10.(6分)(2010·安徽合肥模拟)某同学在做研究弹簧的形变与外力关系的实验时,将一轻弹簧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在其下部施加外力F,测出弹簧的总长度L,改变外力F的大小,测出几组数据,作出外力F与弹簧总长度L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由图可知该弹簧的自然长度为________cm;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解析】当外力F大小为零时,弹簧的长度即为原长,图线的斜率是其劲度系数.【答案】(1)10(2)5011.(6分)(2008·广东理基)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在弹性限度内,悬挂15N重物时,弹簧长度为0.16m;悬挂20N重物时,弹簧长度为0.18m,则弹簧的原长L0和劲度系数k分别为() A.L0=0.02m k=500N/mB.L0=0.10m k=500N/mC.L0=0.02m k=250N/mD.L0=0.10m k=250N/m【解析】由胡克定律F=kx可得,15=k(0.16-L0),20=k(0.18-L0).解得:k=250N/m,L0=0.10m.D正确.【答案】 D12.(8分)(2010·武汉市五校联考)利用下列器材设计实验研究三力平衡的规律.器材:三根完全相同的轻质弹簧(每根弹簧的两端均接有适当长度的细绳套),几个小重物,一把刻度尺,一块三角板,一枝铅笔,一张白纸,几枚钉子.(1)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请在横线上将步骤补充完整:①用两枚钉子将白纸(白纸的上边沿被折叠几次)钉在竖直墙壁上,将两根弹簧一端的细绳套分别挂在两枚钉子上,另一端的细绳套与第三根弹簧一端的细绳套连接.待装置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第三根弹簧两端之间的长度,记为L0;②在第三根弹簧的另一个细绳套下面挂一个重物,待装置静止后,用铅笔在白纸上记下结点的位置O和三根弹簧的方向.用刻度尺测出第一、二、三根弹簧的长度L1、L2、L3,则三根弹簧对结点O的拉力之比为________;③取下器材,将白纸平放在桌面上.用铅笔和刻度尺从O点沿着三根弹簧的方向画直线,按照一定的标度作出三根弹簧对结点O的拉力F1、F2、F3的图示.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F1、F2的合力F.④测量发现F与F3在同一直线上,大小接近相等,则实验结论为:________;(2)若钉子位置固定,利用上述器材,改变条件再次验证,可采用的办法是__________;(3)分析本实验的误差来源,写出其中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②(L1-L0)(L2-L0)(L3-L0)④在实验误差范围内,结点O受三个力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合力为零(2)换不同重量的小重物(3)未考虑弹簧自身的重量记录O、L0、L1、L2、L3及弹簧的方向时产生误差(或白纸未被完全固定等)13.(8分)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步骤如下:A.以弹簧伸长量为横坐标,以弹力为纵坐标,描出各组数据(x,F)对应的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B.记下弹簧不挂钩码时其下端在刻度尺上的刻度L0;C.将铁架台固定于桌子上(也可在横梁的另一侧挂上一定的配重),并将弹簧的一端系于横梁上,在弹簧附近竖直固定一刻度尺;D.依次在弹簧下端挂上2个、3个、4个……钩码,并分别记下钩码静止时弹簧下端所对应的刻度并记录在表格内,然后取下钩码;E.以弹簧伸长为自变量,写出弹力与伸长的关系式.首先尝试写成一次函数,如果不行则考虑二次函数;F.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G.整理仪器.请将以上步骤按操作的先后顺序排列出来:________.【答案】C、B、D、A、E、F、G14.(9分)(2009·广东揭阳一模)为了探求弹簧弹力F和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李强同学选了甲、乙两根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出如图所示的图象.从图象上看,该同学没有完全按实验要求做,使图象上端成为曲线,图象上端成为曲线是因为________.这两根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甲弹簧为________N/m,乙弹簧为________N/m.若要制作一个精确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弹簧________(填“甲”或“乙”).【解析】图象上端成为曲线是因为弹簧超出弹性限度,弹力与伸长量不成正比了.据胡克定律得k甲=F甲x甲=66.7N/m,k乙=F乙x乙=200N/m.要制作一个精确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则应选劲度系数小的弹簧,即甲.【答案】弹簧超出弹性限度,弹力与伸长量不成正比了66.7200甲15.(9分)(2008·高考北京理综卷)某同学和你一起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并测弹簧的劲度系数k.做法是先将待测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将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竖直放在弹簧一侧,并使弹簧另一端的指针恰好落在刻度尺上.当弹簧自然下垂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0,弹簧下端挂一个50g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1;弹簧下端挂两个50g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2;……;挂七个50g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7.(1)下表记录的是该同学已测出的6个值,其中有两个数值在记录时有误,它们的代表符号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代表符号L0L1L2L3L4L5L6L7刻度数值/cm 1.70 3.40 5.108.6010.312.137(3)为充分利用测量数据,该同学将所测得的数值按如下方法逐一求差,分别计算出了三个差值:d1=L4-L0=6.90cm,d2=L5-L1=6.90cm,d3=L6-L2=7.00cm.请你给出第四个差值:d4=________cm=________cm.(4)根据以上差值,可以求出每增加50g砝码时弹簧的平均伸长量ΔL.ΔL用d1、d2、d3、d4表示的式子为:ΔL=________,代入数据解得ΔL=________cm.(5)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k =________N/m.(g 取9.8m/s 2)【解析】 (1)L 5、L 6两组数据在读数时均没有估读值.(2)略(3)题中三组数据在寻求多挂4个砝码形成的长度差,故d 4=L 7-L 3=(14.05-6.85)cm =7.20cm.(4)每增加4个砝码弹簧的平均伸长量ΔL 1=d 1+d 2+d 3+d 44,则每增加1个砝码弹簧的平均伸长量ΔL =ΔL 14=d 1+d 2+d 3+d 44×4,代入数据求得ΔL =1.75cm. (5)由(3)(4)可知,弹力F 和弹簧伸长量ΔL 成正比,即满足F =kΔL ,代入数据k =F ΔL=50×10-3×9.81.75×10-2N/m =28N/m. 【答案】 (1)L 5 L 6 (2)6.85(6.84~6.86) 14.05(14.04~14.06) (3)L 7—L 37.20(7.18~7.22) (4)(d 1+d 2+d 3+d 4)4×41.75 (5)28实验三1.(8分)(2009·高考广东理基)“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使用电磁式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图中的点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实验时应先放开纸带再按通电源B .(s 6-s 1)等于(s 2-s 1)的6倍C .从纸带可求出计数点B 对应的速率D .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答案】 C2.(8分)(2009·高考天津理综)如图所示,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使重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利用此装置可以测定重力加速度.①所需器材有打点计时器(带导线)、纸带、复写纸、带铁夹的铁架台和带夹子的重物,此外还需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中的器材.A .直流电源、天平及砝码B .直流电源、毫米刻度尺C .交流电源、天平及砝码D .交流电源、毫米刻度尺②通过作图象的方法可以剔除偶然误差较大的数据,提高实验的准确程度.为使图线的斜率等于重力加速度,除作v -t 图象外,还可作__________图象,其纵轴表示的是__________,横轴表示的是__________.【解析】 本题考查了利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意在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利用图象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①本实验不需要测量重物的质量,直接通过处理纸带,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即可求得,缺少低压交流电源和刻度尺,故选项D 正确;②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2gh =v 2可得:v 22=gh ,当纵轴表示v 22,横轴表示重物下落高度h ,则图象的斜率即为重力加速度.【答案】 ①D ②v 22-h 速度平方的二分之一 重物下落高度h (关于图象的其他正确答案也可)3.(8分)在使用打点计时器时 ( ) A .应先接通电源,再使纸带运动 B .应先使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 C .在使纸带运动的同时接通电源D .先使纸带运动或先接通电源都可以【解析】 先接通电源再使纸带运动,可使纸带上打出的点子更多,纸带利用率更高,另外,在纸带运动较快的情况下,如果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可能造成纸带上无点的情况.【答案】 A4.(8分)一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做“测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时,纸带上打出的点不是圆点,而是如图所示的一些短线,这可能是因为 ( )A .打点计时器错接在直流电源上B .电源电压不稳定C .电源的频率不稳定D .打点针压得过紧【解析】 当打点计时器到直流电源上时,某振动片不可能磁化,也就不会引起振针的上下运动而打点,故选项A 首先应被排除.电源频率的不稳定会引起打点周期的不稳定,电压的不稳定会影响点迹的清晰度.故用排除法可确定A 、B 、C 三选项均不是本题答案.当打点计时器的振动片一端的打点针(振针)与复写纸片间的距离过大(即振针太短),这时打点针向下运动时还触不着复写纸,可能出现时有时无的点迹,也可能完全没有点迹,即漏点.当打点计时器的振针(打点针)压得过紧,即振针与复写纸间间隙过小(振针太长),每一个打点周期内就会有较长一段时间接触并挤压在复写纸上,这样打出的点就变为一段一段的小线段,即打出的点有拖尾巴的现象.所以引起纸带上打出的不是圆点,而是一些短线;其原因是打点针压得过紧.答案应为D.所以在使用打点计时器前要检查振针到复写纸间的距离是否适中,否则要做适当调整.一般说来,振针针尖与限位板间的间隙调节到3~4mm 为宜,然后再旋紧固定螺母.【答案】 D 5.(8分)(2009·安徽蚌埠模拟)用接在50Hz 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是实验得到的纸带.则小车的加速度和打点1时的瞬时速度的大小分别是( )A .a =5.00m/s 2和v 1=1.60m/sB .a =5.00m/s 2和v 1=3.20m/sC .a =50.0m/s 2和v 1=1.60m/sD .a =50.0m/s 2和v 1=3.20m/s【解析】 由s 3+s 4-(s 1+s 2)=a (2T )2, 又T =0.02s 2,解得a =5.00m/s 2.v 1=s 1+s 22T=1.60m/s.【答案】 A 6.(8分)(2009·河南巩义模拟)(1)某同学要进行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请在下面列出的实验器材中,选出本实验中不需要的器材填在横线上(填编号):________①打点计时器 ②天平 ③低压交流电源 ④低压直流电源 ⑤细绳和纸带 ⑥钩码和小车 ⑦秒表 ⑧一端有滑轮的长木板 ⑨刻度尺(2)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所记录的纸带来研究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小车的运动情况,实验中获得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其中两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 ,则打A 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大小v A =________m/s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 =________m/s 2.(结果要求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解析】 (2)v A =OB2T ,T =0.1s ,所以解出v A =0.337m/s.由BD -OB =a (2T )2,解出a ≈0.393m/s 2.【答案】 (1)②④⑦ (2)0.337 0.3937.(8分)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造成各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不是一个恒量的主要原因是 ( )A .长度测量不准确B .打点间隔不是0.02s ,而是0.018sC .运动中受摩擦力作用D .木板未调成水平【解析】 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因此,只要求小车能满足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条件就可以了.小车运动中虽受到摩擦力,或者木板未调水平,形成一个倾角,但只要保证对小车的牵引力大于它所受的阻力,小车就能做匀变速运动;摩擦力的大小、木板的倾斜与否以及倾角的大小,仅影响小车运动中加速度的大小,亦即打点间隔分布的疏密,不是造成各打点间隔内位移之差不是恒量的原因,时间间隔长短只会影响点的疏密.【答案】 A8.(8分)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如以下表)计数点序号123456计数点对应时刻(s) 0.1 0.2 0.3 0.4 0.5 0.6通过计数点的速度(cm/s)44.0 62.0 81.0 100.0 110.0 168.0B .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 -t 图象,量出其倾角,由公式a =tan α算出加速度C .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 -t 图象,由图线上任意两点所对应的速度,用公式a =Δv /Δt 算出加速度D .依次算出通过连续两计数点间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作为小车的加速度【解析】 方法A 偶然误差较大,方法D 实际上也仅由始末两段位移决定,偶然误差。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做好专题复习,构建知识网络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做好专题复习,构建知识网络
专题七 : 选择题的分析与解题技巧 专题八 : 实验题的题型及处理方法
解知识间的纵横联系 ,从 而构 建~个完整 的知识结构
体系 。另外 , 要在理解 的基 础上 , 能够综合各部分 的内
容。 进一步提高解题 能力。因此要研究高 考样 题 , 做好
重 点 内容 的 强 化 复 习 , 突出重点 , 抓 住主干 知识 , 关注
⑧ 对物理 思维含 量高 、 主干知识 、 学生 易错 的典 型过程等反复命题。
2 . 根据以上特点 , 做好 以下几个方面
二、 内容安排
专题一 : 力与运动
“ 力 与运动 ” 是贯穿 整个 高 中物理 的重难 点 , 即使


( 1 ) 注重新课标下 的高考研究 , 落实新 的课程理念
理模 型建立考查 。
为达到第二轮复 习的 目 的, 将 以专题复习的模式为
主 。专题复习要做到 : 针对性 、 主要性 、 概括性 、 综合性。 具体做法如下 :

周时间。
电学 中的 电场 、 磁 场与 电磁感 应也是 “ 力 与运 动” 的另

种表现形式 。 最 近几年 高考 , 能力的考查往往落实在
“ 力与运动” 上, 该环节连续几年都 出现了区分度较大
的计算 题 目。这部分 内容在 高考 中实 际 占到大约6 0 %
以上 。
囊 黪 骧

④ 注重学科 主干知识 的考查 。
时间按 排 : 第二 学期3 月 中旬 至5 月上旬 , 7 - 8
⑤ 实验考查注重考查原理、 操作、 方法和创新。 ⑥ 试题的难度向中档题靠拢 。 ⑦ 不回避陈题。
①《 课程标 准》 : 高考命题 的思想必须与课程标 准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第14讲《化学与技术》模块训练试题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第14讲《化学与技术》模块训练试题

专题五选修模块第14讲《化学与技术》模块(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共6个题,共100分)1.(17分)Ⅰ.(2013·上海化学,6)与索尔维制碱法相比,侯德榜制碱法最突出的优点是()。

A.原料利用率高B.设备少C.循环利用的物质多D.原料易得Ⅱ.(2013·上海化学,五)溴主要以Br-形式存在于海水中,海水呈弱碱性。

工业上制备Br2的操作步骤为:①一定条件下,将Cl2通入浓缩的海水中,生成Br2②利用热空气将Br2吹出,并用浓Na2CO3溶液吸收,生成NaBr、NaBrO3等③用硫酸酸化步骤②得到的混合物。

完成下列填空:(1)Cl2氧化Br-应在________条件下进行,目的是为了避免________。

(2)Br2可用热空气吹出,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步骤③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硫酸而不用盐酸酸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②的产品有时运输到目的地后再酸化,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

(4)为了除去工业Br2中微量的Cl2,可向工业Br2中________。

a.通入HBr b.加入Na2CO3溶液c.加入NaBr溶液d.加入Na2SO3溶液解析Ⅰ.侯德榜制碱法的最突出的优点是原料的利用率高,A项正确,B、C、D错误。

Ⅱ.(1)在碱性条件下Cl2易与碱反应生成氯化物和次氯化酸盐,因而Cl2氧化Br-应在酸性条件下进行;(2)Br2易挥发,可用热空气加热,使溶液中的Br2变成溴蒸气,然后冷凝可得溴单质;(3)在酸性条件下,NaBr和NaBrO3可反应生成单质溴5NaBr+NaBrO3+3H2SO4===3Na2SO4+3Br2+3H2O,而盐酸易挥发其酸用H2SO4而不用盐酸;(4)利用Cl2的氯化性强于Br2,为除去Br2中Cl2,可用HBr、NaBr除去Cl2;Cl2+2HBr===Br2+2HBr、Cl2+2NaBr===2NaCl+Br2。

2013届高考一轮物理复习课件(人教版):第十四章第4节 实验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2013届高考一轮物理复习课件(人教版):第十四章第4节 实验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第十四章
第4节
高考调研
高三物理(新课标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调研
高三物理(新课标版)
选修 3-5
第十四章
动量
提示:选修部分请根据 教学要求选用!
原子结构和原子核
第十四章
动量
原子结构和原子核
高考调研
高三物理(新课标版)
第4节
实验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第十四章
第4节
高考调研
高三物理(新课标版)
一、实验目的 1.验证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2.探究一维弹性碰撞的特点.
高考调研
高三物理(新课标版)
例2
(2011· 北京)如图甲,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
证动量守恒定律 ,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 前后的动量关系.
第十四章
第4节
高考调研
高三物理(新课标版)
(1)实验中,直接测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 的.但是,可以通过仅测量__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 间接地解决这个问题. A.小球开始释放高度 h B.小球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 H C.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
高三物理(新课标版)
6.把被碰小球放在斜槽的末端,让入射小球从同一 高度滚下,使它们发生正碰,重复 10 次,仿步骤 5 求出 入射小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 M 和被碰小球落地点的平均 位置 N. 7.过 O 和 N 在纸上作一直线.

【沪科版】2013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课件:1-4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沪科版】2013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课件:1-4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二、数据处理方法的应用 1.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为了计算物体运动的 加 速 度 , 一 般 利 用 公 式 Δx = aT2 , 和 逐 差 法 公 式 a = x6+x5+x4-x1+x2+x3 求解,其中既有平均值法又有公式法. 9T2 2. 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 为了证明在外力一定时, a 与 m 成反比, 若作 a-m 图象, 则为双曲线的一支, 不易分析结论, 1 若改为 a-m图象,则“化曲为直”,变成一条倾斜直线,比较直观, 容易得出结论.
测出在同一条竖直线上各相邻的两条画线之间的间隔 x1、x2、 x3„,利用逐差法 Δx=aT2,根据电动机转动的周期 T,即可求出金 属棒下落的加速度 a.
类型一
对实验原理的理解
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为了能够较准确
地 测 出 加 速 度 , 将 你 认 为 正 确 的 选 项 前 面 的 字 母 填 在 横 线 上: ________ A.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 B.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 C.再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滑轮,下边挂上合适的 钩码,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车 D.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它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
3.速度、加速度的求解方法 (1)“平均速度法”求速度, xn+xn+1 即 vn= ,如下图所示. 2T
(2)“逐差法”求加速度,即 x4-x1 x5-x2 x6-x3 a1= ,a2= ,a3= ,然后取平均值, 3T2 3T2 3T2 a1+a2+a3 即a= , 这样使所给数据全部得到利用, 以提高准确性. 3 (3)“图象法”求加速度,即由“平均速度法”求出多个点的速 度,画出 v-t 图,直线的斜率即加速度.

2013届高考物理第一轮总复习教案6

2013届高考物理第一轮总复习教案6

光的波动性(光的本性)一、光的干涉 一、光的干涉现象两列波在相遇的叠加区域,某些区域使得“振动”加强,出现亮条纹;某些区域使得振动减弱,出现暗条纹。

振动加强和振动减弱的区域相互间隔,出现明暗相间条纹的现象。

这种现象叫光的干涉现象。

二、产生稳定干涉的条件:两列波频率相同,振动步调一致(振动方向相同),相差恒定。

两个振动情况总是相同的波源,即相干波源1.产生相干光源的方法(必须保证γ相同)。

⑴利用激光 (因为激光发出的是单色性极好的光);⑵分光法(一分为二):将一束光分为两束.......频率和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光。

(这样两束光都来源于同一个光源,频率必然相等)下面4个图分别是利用双缝、利用楔形薄膜、利用空气膜、利用平面镜形成相干光源的示意图 点(或缝)光源分割法:杨氏双缝(双孔)干涉实验;利用反射得到相干光源:薄膜干涉2.双缝干涉的定量分析如图所示,缝屏间距L 远大于双缝间距d ,O 点与双缝S 1和S 2等间距,则当双缝中发出光同时射到O点附近的P 点时,两束光波的路程差为δ=r 2-r 1;由几何关系得:r 12=L 2+(x -2d)2,r 22=L 2+(x+2d )2.考虑到 L 》d 和 L 》x ,可得δ=Ldx.若光波长为λ,⑴亮纹:则当δ=±k λ(k=0,1,2,…) 屏上某点到双缝的光程差等于波长的整数倍时,两束光叠加干涉加强; ⑵暗纹:当δ=±(2k -1)2λ(k=0,1,2,…)屏上某点到双缝的光程差等于半波长的奇数倍时,两束光叠加干涉减弱,第3据此不难推算出: (1)明纹坐标 x=±k dL λ (k=0,1,2,…) (2)暗纹坐标 x=±(2k -1)d L ·2λ(k=1,2,…) 测量光波长的方法 (3)条纹间距[相邻亮纹(暗纹)间的距离] △x=dLλ. (缝屏间距L ,双缝间距d)用此公式可以测定单色光的波长。

2013高考数学第二轮复习学案_第14-16讲答案

2013高考数学第二轮复习学案_第14-16讲答案

第14讲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课前热身】1.B 2,A 3,A 4,B 5、y=±2 2.解析:由条件易知m =2,n =4.但要注意椭圆焦点所在的坐标轴是y 轴.因此准线方程为y =±a2c=±2 2.【例题探究】1, (I )解:设等差数列)}1({log 2-n a 的公差为d .由,8l o g 2l o g )2(l o g 29,322231+=+==d a a 得即d =1. 所以,)1(1)1(log 2n n a n =⨯-+=-即.12+=n n a (II )证明因为11111222n nnn na a ++==--,所以nnn a a a a a a 2121212111132112312++++=-++-+-+.1211211212121<-=-⨯-=nn2, 解:(I )213211,44111.228a a a a a a =+=+==+(II ) 因为43113428a a a =+=+,所以54113.2416a a a ==+所以112335*********,(),().44424444b a a b a a b a a =-=-≠=-=-=-=-猜想:{}n b 是公比为12的等比数列.证明如下: 因为12121414n n n b a a ++=-=-1 2 2121*111)24411()241,()2n n n a a b n N --=+-=-=∈ ( 所以{}n b 是首项为14a -,公比为12的等比数列.3,解:甲方案是等比数列,乙方案是等差数列, ①甲方案获利:63.423.013.1%)301(%)301(%)301(11092≈-=+++++++ (万元)银行贷款本息:29.16%)51(1010≈+(万元) 故甲方案纯利:34.2629.1663.42=-(万元)②乙方案获利:5.02910110)5.091()5.021()5.01(1⨯⨯+⨯=⨯+++⨯++++50.32=(万元);银行本息和:]%)51(%)51(%)51(1[05.192+++++++⨯21.1305.0105.105.110≈-⨯=(万元)故乙方案纯利:29.1921.1350.32=-(万元); 综上,甲方案更好.冲刺强化训练(14)1.C 2.A 3.B 4.C 5.(1)、(2)、(3) 6.解:3699)2(5919-=⋅=⨯+=a a a S 45-=∴a10413132713113-=⨯=⨯+=a a a S 87-=∴a327575=⋅=⋅a a b b 3226=∴b 246±=b点评:此题也可以把1a 和 d 看成两个未知数,通过369-=S 10413-=S 列方程,联立解之d=2- 41=a 。

2013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热点难点专题透析专题1: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课件(198张ppt)

2013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热点难点专题透析专题1: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课件(198张ppt)

名师诊断 对点集训
专案突破
决胜高考
(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比较
名师诊断 对点集训
第1专题
主编
AH
名师诊断
专案突破 决胜高考
对点集训
【考情报告】
名师诊断 对点集训
专案突破
决胜高考
【考向预测】 牛顿运动定律是高中物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动力学的“基石”,也 是整个经典力学的理论基础,在物理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历 年高考的必考内容.从近三年高考物理试题来看,通常情况下,本专题
此时电梯做匀速运动,拉力F等于重力mg,所求功率
名师诊断 对点集训 专案突破
决胜高考
P=Fvm=mg·m=2.0×103×10×10 W=2.0×105 W v 由动能定理,总功W=Ek2-Ek1= -0= m vm ×2.0×103×102 J=1.0×105 2 2
2
1
1
J. 【答案】(1)2.2×104 N 1.8×104 N (2)0.50 m/s 105 J 1.5 m/s (3)1.0×
(2)揭示了力的本质 力是改变物体②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 (3)指出了不受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规律 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运动状态,不受外力的物体 是不存在的,所以该定律描述的是一种理想情况.物体不受外力和物 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是有区别的,所以不能把它当成牛顿第二定律在F =0时的特例.
2
(1)求电梯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的最大拉力F1和最小拉力F2.
.
(2)类比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对于直线运动,教科书中讲解 了由v─t图象求位移的方法.请你借鉴此方法,对比加速度和速
度的定义,根据图乙所示a─t图象,求电梯在第1 s内的速度改 变量Δv1和第2 s末的速率v2.

2013高考物理专题复习课件:第2章_4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

2013高考物理专题复习课件:第2章_4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

细绳的长度与橡皮筋的伸长量无关.三根 橡皮筋劲度系数相同,产生的弹力与伸长量成 正比.从伸长后长度和原长的差即可以得到其伸 长量,记录下O点位置,则可确定两边弹力方 向,即OA方向和OB方向.
3.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下表是某同学为探索弹簧的弹力和伸长的 关系所测的几组数据.
弹 力 0.5 1.0 1.5 2.0 2.5 F/N 伸 5.0 6.8 12. 长 2.3 9.8 x/c 8 9 4
(5)记下测力计的读数F′和细绳方向,按同一 比例做出这个力的图示.比较这个实测合力F′ 和按平行四边形法则求出的合力F,看它们的 大小和方向是否相同. (6)改变两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重做两 次实验,从实验中得出结论.
答案:(4)(3)(1)(2)(5)(6)
2.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方法的 拓展和迁移 (2009· 山东)请完成以下两小题.
将下述实验步骤按正确顺序排列应 是 . (1)在白纸上按比例做出两个力F1和F2的图示,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求出合力F. (2)只用一只测力计,通过细绳把橡皮条的结点 拉到同样的位置. (3)记下两测力计读数,描出两细绳的方向.
(4)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用图 钉固定,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P点,用 两条细绳连接在橡皮条的另一端,通过细绳 同时用两个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 橡皮条与细绳的连接点到达某一位置,并记 下此位置.
(2)在纸上根据F1和F2的大小,应用平行四边 形定则作图求出合力F. (3)只用一只测力计通过细绳拉橡皮条,使它 的伸长量与两测力计拉时相同,记下此时测 力计的读数F′和细绳的方向.、以上三个步骤 中均有错误或疏漏,请指出: (1)中是 (2)中是 (3)中是 。
【答案】 步骤(1)中未记下细线的方向. 步骤(2)中除F1、F2的大小之外,还应根据 F1、F2的方向才能准确作图. 步骤(3)中应将橡皮条与线的结点拉至原位 置O点.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章 第6课时 二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则练习 人教大纲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章 第6课时 二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则练习 人教大纲

取夺市安慰阳光实验学校第6课时实验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1.下面列出的措施中,哪些是有利于改进本实验结果的( ) A.橡皮条弹性要好,拉到O点时拉力能适当大些B.两个分力F1和F2间的夹角要尽量大些C.拉橡皮条时,橡皮条、细绳和弹簧秤平行贴近木板面D.拉橡皮条的绳要细,而且要稍长一些解析:拉力“适当”大些能减小误差;而夹角“尽量”大些,则使作图误差变大;橡皮条等“贴近”木板,目的是使拉线水平;绳子要细且稍长便于确定力的方向.答案:ACD2.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原理是等效原理,其等效性是指( ) A.使两分力与合力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B.使两次橡皮筋与细绳套的结点都与某点O重合C.使两次橡皮筋伸长的长度相等D.使弹簧秤在两种情况下发生相同的形变答案:B3.用平木板、细绳套、橡皮条、测力计等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实验,为了使验能够顺利进行,且尽量减小误差,你认为下列说法或做法能够达到上述目的的是( )A.使用测力计前应将测力计水平放置,然后检查并矫正零点B.用测力计拉细绳套时,拉力应沿弹簧的轴线,且与水平木板平行C.两细绳套必须等长D.用测力计拉细绳套时,拉力应适当大些,但不能超过测力计的量程E.同一次实验两次拉细绳套须使结点到达同一位置答案:ABDE4.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如图1-6-5).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细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图1-6-5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入相应的字母)解析:该实验验证两个分力的效果等效于其合力的效果,不必要求两分力等大,故B错;与两绳长短无关,A错;但需使两分力与合力在同一平面内,故C正确.答案:C5.(1)要使每次合力与分力产生相同的效果,必须________.A.每次将橡皮条拉到同样的位置 B.每次把橡皮条拉直C.每次准确读出弹簧秤的示数 D.每次记准细绳的方向(2)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减小误差,实验中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A (2)选用弹性小的细绳橡皮条、细绳和弹簧秤的轴线应在同一平面上,且与板面平行贴近等6.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得到如下数据,请选择合适的标度在图1-6-6方框中作图完成实验数据的处理.图1-6-6答案:作图如下7.如图1-6-7甲为“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装置.(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A.在测量同一组数据F1、F2和合力F的过程中,橡皮条结点O的位置不能变化B.弹簧测力计拉细线时,拉力方向必须竖直向下C.F1、F2和合力F的大小都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D.为减小测量误差,F1、F2方向间夹角应为90°(2)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如图1-6-7乙所示,由图可知拉力的大小为________N.解析:(1)在测量同一组数据的过程中,橡皮条结点O的位置不能变化,如果变化,即受力变化,所以A选项正确;由于弹簧测力计是通过定滑轮拉结点O,定滑轮只能改变力的方向不能改变力的大小,所以弹簧测力计拉线的方向不一定要沿竖直方向,B选项错误;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不能超过其量程,C选项正确;两个拉力的方向合适即可,不宜太大,也不宜太小,但不一定为90°,所以D选项错误.(2)由图可读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4.00 N.答案:(1)AC (2)4.008.(2009·山东,23)某同学在家中尝试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他找到三条相同的橡皮筋(遵循胡克定律)和若干小重物,以及刻度尺、三角板、铅笔、细绳、白纸、钉子,设计了如下实验:将两条橡皮筋的一端分别挂在墙上的两个钉子A、B上,另一端与第三条橡皮筋连接,结点为O,将第三条橡皮筋的另一端通过细绳挂一重物.(1)为完成该实验,下述操作中必需的是________.a.测量细绳的长度 b.测量橡皮筋的原长c.测量悬挂重物后橡皮筋的长度 d.记录悬挂重物后结点O的位置(2)钉子位置固定,欲利用现有器材,改变条件再次验证,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解析:运用等效思想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即要验证以两力为平行四边形的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其对角线是否和合力相符.本小题中结点受三个力,其中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故先测出各力的大小和方向,然后作出各力的图示,以两边为邻边做平行四边形,如果在实验误差范围内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即可验证.为测量各力的大小故需要记录橡皮筋原长、悬挂重物后的长度以及记录悬挂重物后O点位置.故应选b、c、d.可以通过改变小重物改变各力的大小.答案:(1)bcd (2)更换不同的小重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14-5
图14-6
栏目 导引
专题六


【解析】 (1)固定刻度部分读数为0.5 mm,可动刻 度部分读数为11.7×0.01 mm=0.117 mm,则螺旋 测微器的读数为0.5 mm+0.117 mm=0.617 mm (0.616 mm~0.619 mm都对). (2)主尺上的读数为0.6 cm游标尺上的第15条刻线 与主尺的某一刻线对齐,游标尺读数为15×0.05 mm=0.75 mm,则游标卡尺的读数为0.6 cm+0.075 cm=0.675 cm. 【答案】 (2)0.675 cm
说明电压表分流作用大,应采用内接法;如果前后
两次电压表示数比电流表示数变化明显,说明电 流表分压作用大,应采用外接法.
栏目 导引
专题六


3.滑动变阻器的接法 (1)若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则滑动变阻器必须接成 分压式. ①要求电表能从零开始读数; ②要求电表能有较大的调节范围; ③当待测电阻Rx≫R(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时. (2)当待测电阻Rx≪R(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时, 既可接成分压式、也可接成限流式.
图14-3
栏目 导引
专题六


②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某段时间内的平 均速度等于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在“探究动 能定理”实验中,就是据此求得物体最终获得 的速度大小.因此要选取纸带上打点间隔基本 相等的部分进行测量. ③利用纸带计算加速度
栏目 导引
专题六


Δs a.利用 a= 2 求解:在已经判断出物体做匀变 T 速直线运动的情况下可利用 Δs=sn+1-sn=aT2 求加速度 a,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可用“逐差法”, sn-sm=(n-m)aT2. b.图象法 sn+sn+1 利用 vn= 算出相应时刻点的速度,画出 2T v-t 图象,根据图线的斜率计算加速度.
-1中所示读数为6 mm+0.5 mm+20.2×0.01
mm=6.702 mm.
特别提醒:螺旋测微器的使用要注意两点:(1)半
毫米刻度线;(2)估读,末位估读的“0”不要漏掉.
栏目 导引
专题六


3.电流表、电压表 (1)电流表、电压表使用时量程选择的规则: 根据被测电流或电压值的大小选择量程.测量时 最好使指针偏转超过所选量程的2/3,至少超过 1/2.在不知道被测电流或电压大小的情况下,应 选用电表的较大量程,然后再根据指针偏转情况 选取合适的量程.
栏目 导引
专题六


2.有效数字 (1)测量既然总有误差,测量的数值就只能是近似 数,如“174.2 mm”最末的一位数字“2”是不可靠数 字,但它仍有意义不能舍,因为它代表了一个大概 数量关系,比如这里174.2与174.8相比是接近174
还是175就显而易见了.像174.2 mm这种带一位不
可靠数字的近似数字叫有效数字,有效数字的最 后一位为误差所在位.在实验中,测量时要按有效 数字的规则来读数.
栏目 导引
专题六


如图14-2所示的电阻箱的阻值为84580.2 Ω.
图14-2
栏目 导引
专题六


5.多用电表 (1)使用多用电表测电压、电流时,应根据选择 的量程确定最小刻度值,然后读数. (2)使用欧姆挡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用多用电表测电阻时,测量前应根据估计的阻
值选用适当的挡位.由于欧姆挡刻度的非线性,使
栏目 导引
专题六


3.减小实验误差的方法 (1)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2)累积法.
(3)图象法.
栏目 导引
专题六


五、创新实验
1.创新实验方案的设计,一般应遵循以下四条
原则
(1)科学性原则.
(2)可靠性原则.
(3)方便性原则. (4)准确性原则.
栏目 导引
专题六


2.设计性实验的设计思路
电流表外接法 U R 测= I RVRx = <R RV+Rx x 电阻的测量值小于 真实值 Rx≪RV,小电阻
测量 结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适用 条件
栏目 导引
专题六


特别提醒:在RV、RA均不知的情 况下,可采用试触法.如图14-4 所示,分别将a端与b、c接触,如
图14-4
果前后两次电流表示数比电压表示数变化明显,
用欧姆挡测电阻时,表头指针偏转过大或过小都
有较大误差,通常只使用表盘中间一段刻度范围 为测量的有效范围,否则要变换倍率.
栏目 导引
专题六


②每更换一次倍率,都要重新进行欧姆调零. ③由于欧姆挡表盘刻度不均匀,难于估读,测量结 果只需取两位有效数字.计数时不要忘记乘上相 应挡位的倍率. ④测量时待测电阻要跟其他元件和电源断开. ⑤多用电表使用完毕后,应将选择开关拨离欧姆
读数为________mA,电阻箱的读数为_______Ω;
图14-8(a)
栏目 导引
专题六


图14-8(b)
图14-8(c)
栏目 导引
专题六


(3)将图14-7中多用电表的两表笔短接,此时流过 多用电表的电流为______mA;(保留3位有效数字) (4)计算得到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为______V. (保留3位有效数字) 解析:(1)由多用电表电流“红表笔进,黑表笔出”, 电流表“+”接线柱电流流进,“-”接线柱电流 流出知,a表笔为黑色表笔. (2)根据题图读数,多用电表读数为14.0 Ω,电流表读 数为53.0 mA,电阻箱读数为4×1 Ω+6×0.1 Ω= 4.6 Ω.
0.01 mm. 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 ①从固定标尺上读出整 毫米数,要注意半毫米刻 度线是否露出,如果露出 再加上0.5 mm.
图14-1
栏目 导引
专题六


②0.5 mm以下的读数则等于与固定标尺上横线
对准的可动圆周上的读数(要估读一位)乘以精
度0.01 mm.③测量长度为上述二者之和.如图14
栏目 导引
专题六


2.“伏安类”实验中电流表的内、外接法
比较项目 电流表内接法 电流表外接法
电路
误差 原因
由于电流表内阻的 由于电压表内阻的 分压作用,电压表测 分流作用,电流表测 量值偏大 量值偏大
栏目 导引
专题六


比较 项目
电流表内接法 U R 测= I =RA+Rx>Rx 电阻的测量值大 于真实值 Rx≫RA,大电阻
栏目 导引
专题六


(3)从多用电表表盘来看,指针指在电流表“130” 处时实际电流为 53 mA,故指针指到最右端 250 “250”处时,实际电流为 53× mA≈102mA. 130 (4)由 E-IR=Ir 知,E-14×0.053=0.053×r E =0.102,得 E≈1.54 V. r
栏目 导引
专题六


特别提醒:(1)游标卡尺的精确度可根据游标尺 刻度格数的倒数计算,单位为 mm.如 50 分度 1 的游标卡尺精确度为 mm=0.02 mm. 50 (2)游标卡尺的读数不需要估读.
栏目 导引
专题六


2.螺旋测微器(千分尺)
量程一般为0~25 mm,精确度是0.5 mm÷50=
栏目 导引
专题六


(2)确定有效数字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有效数字的位数与小数点的位置无关.有效数
字的位数与单位无关.
②关于“0”在有效数字中的特殊性:0在前时,从左
往右数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才是有效数字.0在后 时,计入有效数字. ③乘方不算有效数字;比如3.020×10-3 m/s中的 -3不是有效数字,10也不是.
栏目 导引
专题六


热点题型示例
实验数据的读取
例1
(2010年高考安徽理综卷)(1)在测定金属的
电阻率实验中,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 示数如图14-5所示,读数为______mm.
栏目 导引
专题六


(2)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中,用游标为20分 度的卡尺测量摆球的直径,示数如图14-6所示,读 数为________cm.
0.02
0.02
栏目 导引
专题六


(2)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①以游标零刻度线 位置为准,在主尺上读取整毫米数;②看游标 上哪一条刻度线与主尺上的某一刻度线(此 某一刻度线不需读出)对齐,由游标上对齐的 刻度数(即格数)乘以游标卡尺的精确度得出 毫米以下的小数;③总的读数为毫米整数加 上毫米以下的小数.
栏目 导引
专题六


四、实验误差 1.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 从性质和来源看,误差分为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两 种.
(1)偶然误差是由各种偶然因素对实验者、测量仪 器、被测物理量的影响而产生的误差.减小偶然误 差的方法就是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2)系统误差是由于仪器本身不精确,或实验方法粗 略或实验原理不完善而产生的.要减小系统误差, 必须校准仪器,或改进实验方法,或完善实验原理.
栏目 导引
专题六


(2)读数方法:读数时应使视线垂直于刻度盘表面. 凡仪器最小刻度是10分度的,要求读到最小刻度 后再往下估读一位(估读的这位是不可靠数字); 凡仪器最小刻度不是10分度的,只要求读到最小 刻度所在的这一位,不再往下估读. 4.电阻箱 电阻箱是按照各个数量级上指针的对应数值读 数的,指针必须指向某一个确定的数值,不能在两 个数值之间,因此电阻箱测量结果的各位读数都 是从电阻箱上指针所指位置直接读出的,不再向 下估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