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淀》课堂实录
语文名家教案(《荷花淀》程少堂教学实录)
语文名家教案《荷花淀》-程少堂教学实录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荷花淀》这篇课文,让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程少堂的写作手法和文章内涵,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理解能力。
1.2 教学内容1.2.1 课文《荷花淀》的阅读与理解1.2.2 分析程少堂的写作特色1.2.3 探讨课文中所表现的主题和情感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通过课文阅读,使学生掌握程少堂的写作技巧,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2.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的深层次含义,并能够独立思考和分析。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播放相关影视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活动4.1 课前准备让学生预习课文《荷花淀》,了解作者程少堂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4.2 课堂导入通过播放与课文相关的影视片段,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4.3 课文阅读与讨论让学生分段阅读课文,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4.4 分析写作特色引导学生分析程少堂的写作手法,如描绘手法、修辞手法等,并让学生进行实例分析。
4.5 总结与拓展让学生总结课文的主题和情感,并鼓励学生进行写作实践,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实践成果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5.2 教学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课前活动让学生收集关于荷花淀的相关资料,了解荷花淀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6.2 课后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课文中所表现的主题和情感的理解。
第七章:教学资源准备7.1 教学资源准备与课文相关的荷花淀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讲解。
《荷花淀》课堂实录
《荷花淀》课堂实录《荷花淀》课堂实录《荷花淀》是中国现代作家孙犁的代表作,这部小说体现了孙犁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完美统一的风格,叙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白洋淀地区的一个令人喜悦的故事。
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本。
笔者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全面实施语文素质教育,同时也是为了教出自读课文的特色,我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试着将它改编成电影,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现实录如下:师:同学们,大家平时很喜欢看电影看电视,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把《荷花淀》改编成电影怎么样?学生(齐声):好!(学生兴奋,小声议论,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师:要把课文改编成电影,我们首先得熟悉一下本文写的几个主要情节片断和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我这两个问题,我已经布置同学们预习了,现在请同学说说。
生(1):本文主要叙述了三个典型场景,一是夫妻话别,这是故事的开端,二是探夫遇敌,这是故事的发展,三是助夫杀敌,这是故事的高潮。
作家以冀中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斗争生活为背景,塑造了一群勤劳纯朴、真挚善良而又勇敢机智、积极向上的农村青年妇女形象,表现了抗日根据地人民热爱生活和祖国勇敢战斗的精神。
师:回答正确。
现在我们就开始改编电影,哪位同学先说?(给两分钟时间让学生思考)生(2):影片一开始可这样安排:月亮朗照下的镜头出现一农家小院,一个青年妇女在聚精会神地编席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
忽然,镜头瞄准笼起的一层薄薄透明雾气的水面,带出了新鲜的荷花……(停顿)下边我改编不了啦。
(学生笑了)师:这位同学开头编得很好,想象力很丰富,谁接着说下去?生(3):这时,应将镜头推近荷花荷叶,用特技将荷花开放的情景拍出来,这时屏幕上出现几个行书大字:荷花淀。
(学生鼓掌)生(4):(自动站起)这几个大字应是白色的。
师:为什么?生(4):荷花是粉红色的,荷叶是绿色的,水面是清澈的,再加白字,更醒目一些。
语文:《荷花淀》教学实录(教案文本)
( 语文教案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语文:《荷花淀》教学实录(教案文本)Chinese is known as the "Mother of Encyclopedias", which is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of it, solearning Chinese is very important.语文:《荷花淀》教学实录(教案文本)(本课于2003年11月荣获浙江省高中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本文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4年1—2期)教学理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作者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个体体验应该是浪漫独特而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
因此,文学教育应该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挖掘学生的智慧潜能。
教学设想:《荷花淀》是传统名篇,被赞誉为“诗体小说”。
相对于主题美、情节美、景物美和细节美,作品中简洁传神、富有个性的人物语言是更大的亮点。
但是,作品所反映的时空背景离现代的学生毕竟较为久远了,如何在一教时内让学生走入文本,品味人物语言?我认为最快捷有效的方法是朗读。
因为文字的静默无声天然使学生与文本之间产生隔阂,而朗读的声情并茂本身就有利于沟通。
因此,本课将把朗读作为探究人物的主要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用文字、声音、情感和想象构筑起来的诗意的语文世界。
教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目标:1.朗读个性化的语言,领会水生嫂及其他荷花淀妇女形象。
2.通过赏析人物,陶冶学生性情,涵养学生心灵。
3.尊重学生在阅读欣赏中的独特体验,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多媒体展示课题):师:同学们一定读过不少小说,能列举几部印象深刻的,并且说出它们的主人公吗?生:《乱世佳人》中的郝思嘉。
语文名家教案(《荷花淀》程少堂教学实录)
语文名家教案《荷花淀》-程少堂教学实录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发学生对《荷花淀》的兴趣和阅读欲望。
2. 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程少堂及其作品背景。
教学内容:1. 介绍作者程少堂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简要介绍《荷花淀》的内容和主题。
教学步骤:1. 开场提问:同学们对《荷花淀》了解多少?2. 教师回答:介绍作者程少堂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3. 教师回答:简要介绍《荷花淀》的内容和主题。
4.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选择荷花淀作为故事背景?5. 学生阅读《荷花淀》第一章。
第二章:情节分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荷花淀》的情节发展。
2. 培养学生分析情节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荷花淀》的情节发展。
2. 引导学生关注情节中的冲突和解决。
教学步骤:1.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简述《荷花淀》的情节发展。
2. 学生回答:概括情节发展。
3. 教师引导:分析情节中的冲突和解决。
4. 学生阅读《荷花淀》第二章。
第三章:人物分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荷花淀》中的人物形象。
2. 培养学生分析人物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荷花淀》中的人物形象。
2. 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动机。
教学步骤:1.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描述《荷花淀》中的主要人物。
2. 学生回答:描述人物的外貌、性格特点和动机。
3. 教师引导:分析人物在情节中的作用和变化。
4. 学生阅读《荷花淀》第三章。
第四章:主题探讨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荷花淀》的主题。
2. 培养学生探讨主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探讨《荷花淀》的主题。
2.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象征和隐喻。
教学步骤:1.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思考《荷花淀》的主题是什么?2. 学生回答:提出自己的观点。
3. 教师引导:探讨作品中的象征和隐喻。
4. 学生阅读《荷花淀》第四章。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总结《荷花淀》的主要内容和收获。
2. 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和思考。
教学内容:1. 总结《荷花淀》的主要内容和收获。
教案转帖《荷花淀》课堂实录 朱泳燚
教案转帖《荷花淀》课堂实录朱泳燚【教学目标】1.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3.领悟小说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4.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分析主人公水生嫂的形象特点。
2.领悟小说的诗意美和地域特色。
【教学难点】1.理解小说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
2.领悟小说的象征意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孙犁的短篇小说《荷花淀》。
这是一篇描写抗日战争时期冀中地区人民生活的作品,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诗意的艺术风格。
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品背景和作者简介。
二、作者简介与作品背景师:孙犁,原名孙树勋,是我国著名作家,被誉为“荷花淀派”代表人物。
他的作品以冀中地区为背景,描绘了抗日战争时期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斗争。
《荷花淀》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1945年。
师:作品背景:抗日战争时期,冀中地区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小说以荷花淀为舞台,展现了当地人民在战争中的生活和斗争。
三、课文解读1.分析主人公水生嫂的形象特点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描写水生嫂的段落,分析她的形象特点。
生1:水生嫂勤劳善良,战争爆发后,她主动承担起家庭的重担,照顾丈夫和婆婆。
生2:水生嫂勇敢坚强,面对敌人的威胁,她毫不畏惧,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
师:很好,同学们分析得都很到位。
水生嫂是小说的核心人物,她的形象特点体现了冀中地区妇女的优良品质。
2.领悟小说的诗意美和地域特色师:请同学们谈谈小说中的诗意美和地域特色。
生1:小说中的荷花淀、白洋淀等自然景观,展现了冀中地区的美丽风光。
生2:小说中的方言、习俗等,体现了当地的生活特色。
师:很好,同学们观察得很细致。
小说的诗意美和地域特色,使得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3.理解小说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师:请同学们关注小说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
生1:水生嫂在战争中失去了丈夫,她强忍悲痛,继续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高中语文 荷花淀 课堂教学实录
《荷花淀》课堂教学实录师:这个张晶太优秀了!(笑声)我觉得一般的中学生答不出来。
她说这几段写人和环境之间是渗透关系,渗透关系在中国古典哲学里面叫什么呢?(板书: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天”是什么呢?“天”是自然,“合一”就是她刚才说的渗透关系,她没有说到这个词,但意思说出来了。
人和自然之间呢,有很复杂的关系,但大体上有两种,一种是刚才大家讲的融合渗透的关系,一种是对抗的关系。
高尔基的《海燕》,哪位同学记得?来,给我背几句。
(学生杂言背诵)海燕是俄国革命者的象征,它是写人的,谁来背?背一句也行,不会背乱背一句也可以好。
(笑声)好,你来背。
生:我只记得最后一句:“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笑声)师:“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在孙犁的小说中喊是喊不出来的。
那个海燕和乌云是一种什么关系?对抗对立关系。
在传统的中国文学当中,典型的中国意境当中,一般来说,不出现这种意境,而是强调一种融合的关系,在人和自然之间。
月亮升起来,他写的月白风清。
我改一改,我随便改的,我这么改:“乌云翻滚,电闪雷鸣,忽然一声炸雷,女人慌慌张张跑到屋子里”,(笑声)或者这样,写女人很坚强也可以:“一声炸雷,几个雨点敲打在女人的脖子上,女人仍然在屋檐下编着她的席子,席子在闪电的照耀下就像刺向日本鬼子胸膛的刺刀。
”(哄堂)孙犁的小说民族色彩浓郁,他不喜欢写那种和大自然急剧对立的环境,他所有的作品,基本上都是这种风格。
所以我们用一个词来概括,人和大自然间是什么关系呢?就是同学们讲的和谐。
(老师板书:和谐)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基本特点。
现在西方还在学中国这个特点,包括成立环保局。
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是大自然的产儿,所以,污染了大自然,糟踏了大自然,就是污染糟踏了人类的生存环境,污染糟踏了人类自己。
这里,我穿插一下,写芦苇,中国自古以来是个很典型的意象。
大家知道,写杨柳,代表什么?生:送别。
师:杨柳依依,随风起舞,好像缠绕着你,不让你走哇!写水的时候,那种水的柔情,是一种意象;另外,水也载舟,水也覆舟,势不可当,也是一种意象。
品析人物语言,感受美好情感——《荷花淀》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内涵 ,鲜活地表现了那个时代年 轻妇女特有的心理 、 性格和风韵 。 这是含蓄蕴藉 的艺术
手法 。
露 了如释重负的欣喜 。 ( 请一女生用声音演绎一下 。 朗读指导 : 重读 “ 这 么” 突出责备 ; 尾音低下去 , 温婉的情感就出来 了。 )
师: 平 时这 种 丈夫 晚归 的等待 , 对 水生嫂 来 说可 能 是经常的 , 但是 今 天太 晚 了 , 有些反常 , 那 我们 在 读 的
这 节课 ,我们 就 借助 这些 含蓄 蕴藉 的语 言来 透视
水 生嫂 的心 理和性 格 。
二、 品 析 课 文
同桌两 位 同学 为一组 , 商 量后 , 分角 色 朗读 。 ( 一人
问。 如 果要 追 问应该 怎 么追 问 ? 生: “ 你今 天 到底 怎么 了 ? ” “ 发 生什 么事 了 ? ” 师: 为什 么不 追 问?
生: 问 了也不说 啊 。
师: 我 们 能 明显 感觉 到这 个男 人 … …? 生: 在 有 意岔 开 话 题 , 在没话找话 , 在掩饰 , 在 回
时候还得重读哪个词?
生: “ 今天 。 ”
读水生 , 一人读水生嫂 , 那些交代叙述的话 由其 中一人 来读 ) 从“ 但是大门还没有关 ” 到“ 女人流着眼泪答应 了
他” , 请 把水 生嫂说 的话用 红笔 划 出 。 ( 学 生 朗读 ) 师: 水 生很 晚才 回来 , 水生 嫂怎 么 问? 生: “ 今 天怎 么 回来得 这 么晚 ? ”
师: 水 生有 没有说 明晚归 的原 因 ?
I 4 4l 2 0 1 4 年第 1 0 期( 总第 2 9 6 期)
程少堂主讲《荷花淀》公开课实录教案.doc
程少堂主讲《荷花淀》公开课实录教案(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83 次) 时间:2004/09/ 04:24pm 来源:无处告别“用另一种眼光读孙犁:从《荷花淀》看中国文化” ——《荷花淀》课堂教学实录执教:程少堂(深圳市教研室)时间:2002年4月11日14:40——13:40 地点:深圳中学班级:高一(11)班记录、整理:邹玲(翠园中学)师:上课!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请坐。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读过的书刊、看过的电影电视思考一下,中国人和以美国人为代表的西方人,在感情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特别是在亲人离别和亲人久别重逢的时候。
哪位同学来说说看?生:我认为中国人久别重逢或再次见面时一定会哭得唏哩哗啦的,认为这是挺难过的感觉。
如果是美国人再次见面时首先会拥抱,然后再互相询问一番;在离别时绝对不会拖泥带水,说走就走。
感觉美国人比较豁达,但中国人就比较含蓄。
师:你后面概括得太好了!文化方式不同,表达感情的方式也不同。
要是在美国,在西方大街上,一位男士看见前面有一位小姐很漂亮,他会直接对小姐说:Beautiful!(笑声)这位小姐往往会怎么说?生:Thank you! 师:但是你要是在中国大街上,比如在深圳大街上,你看见一个小姐很漂亮,你要是走上前去对他说:“小姐,你很漂亮!”往往会有两种反应:要是碰到胆子大一点的,她可能会反手给你一耳光;如果是文雅一点的小姐,会怎么样呢?(学生说:跑了)不是跑。
她会对你说:“你走不走?你不走我叫警察的!”(笑声)在奥斯卡发奖大会上,美国的演员,也是女演员,她拿到金像奖后说:“我是最好的!”台下掌声雷动。
但是在中国有一个演员,曾经说过“我是最好的中国演员”,是谁呀?(有学生回答:刘晓庆)这句话被骂了20年,还在骂。
这是为什么呢?文化不同。
有些话在美国可以说,在中国不能说。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大家看一看。
大家读过《西游记》吧?我小孩比你们大一点,她上高二。
有一次在吃饭的时候,我说跟你讨论一下《西游记》,唐僧带领几个徒弟到西天取经,假设唐僧在路途上得了重病,病治不好,因为没有什么药,你说他会选谁当接班人,去完成西天取经的重任?生:(众说纷纭,说沙僧,孙悟空的都有。
《荷花淀》课堂教学实录
四、课堂小结
四、课堂小结
本次演示以冀中平原的农村生活为背景,塑造了一群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农村 青年妇女的形象。她们在抗日战争的严峻考验下,发扬识大体、顾大局的精神, 积极配合子弟兵打击敌人,投身抗战行列。作者通过运用多种艺术手法,从正面 赞美了荷花淀里英勇的妇女们崇高美好的精神境界。她们勤劳善良、淳朴多情; 她们坚贞勇敢、胸怀大局;她们顾全大局、热爱祖国和人民。
《荷花淀》课堂教学实录
01 一、导入新课
目录
02
二、阅读课文,整体 感知
03 三、深入研读课文
04 四、课堂小结
05 参考内容
一、导入新课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很多小说,人物形象在我们的头脑中留下了许多深刻 的印象。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荷花淀》,就是一部描写冀中人民抗日战争的 小说。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部小说,领略它独特的风采吧。
水生嫂在这里起什么作用?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学生思考讨论后明确: 写水生嫂在荷花箭中闪电般穿来穿去,这一幕形象地传达出这个群体同仇敌忾的 战斗豪情与巾帼不让须眉的英勇气概。她们也要象男人一样战斗,甚至胜过男人。 “荷花箭”既是指具体的一朵荷花又象征一群勇敢的船只。把惊险的场面写得轻 松自如,把惊险的事物化为优美诗情,富于艺术的魅力。
(2)作者如何刻画水生嫂的?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讨论明确: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方法,刻画出了一个鲜活的 水生嫂的形象。特别是“寻夫遇敌”这一段,心理描写更加细腻生动,充分表现 了水生嫂的聪明、机敏多情。
(2)作者如何刻画水生嫂的?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3)品读“夫妻话别”一段,思考:这场“夫妻话别”有什么特殊之处?流 露出水生嫂怎样的情感?说明了什么?
荷花淀课堂实录
荷花淀课堂实录荷花淀课堂实录一、导入部分同学们,很高兴能有这样的机会和大家一起学习。
很高兴今天能有这么多的老师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让我们热烈的欢迎各位老师。
一部传世的经典小说,自有她迷人的地方。
大家已经阅读了孙犁的代表作《荷花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学习这篇小说。
首先请问:《荷花淀》是一部什么样的小说?或者说你读了小说后有什么感觉?二、授课过程1、点拨提示:可以从内容、题材、写法、感悟等角度自由回答问题。
想好了就到黑板上写下来。
2、归纳同学的回答,同学可以板书自己的答案。
《荷花淀》是一部:描写战争、战争题材、传统题材、不规范的、优美的、爱的……小说。
师:提示一下:可以从画面的基调、层次、描写的对象、动静结合的程度、营造的意境等角度回答。
生:画面色调:整个画面的色调是洁净的、清新的。
生:描写对象:作者抓住明月、薄雾、清风、荷香这些富有乡土气息的景物,展现了荷花淀的地方风貌,把读者带进了一个富有诗情画意的境界。
师:能进一步想象描述一下吗?生:溶溶月光下,农家小院里,一位出水荷花般的少妇正在编着苇席等着丈夫,可见夫妻情深,为后文的话别奠定基础。
深夜,银白的荷花淀,使画面淡雅,静谧,写轻纱般的雾,又使画面静中有动,而荷叶荷花香更使这宁静优美的意境增添了诱人的地方。
师:是的,景美,人更美。
美丽的景物描写烘托了水生嫂勤劳、纯朴、善良。
师:作者在小说开头用三段优美的环境描写为全文定下了基调,所以,认为为这篇小说是一篇优美的小说是有道理的。
师:除此之外,文中还有那些优美的环境描写吗?生:“现在已经快到晌午了,万里无云,可是因为在水上,还有些凉风,这风从南面吹过来,从稻秧上苇尖上吹过来。
水面没有一只船。
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
”师:请分析一下美在哪里?生:凉风拂面,人的心情舒畅;湖面广阔,人的心胸也开阔起来。
廖廖几笔勾勒出了中午的荷花淀动态中的静美。
景物描写的明快节奏使我们从中看到了这群年轻妇女乐观的精神。
师:能想像一下此时的画面吗?生:可以想象:一群妇女坐在小船上,相互掩藏着内心的羞涩,但又忍不住不说,脸上洋溢欢笑,身后是一望无际的荷花淀,近景远景的描写层次井然。
范文:《荷花淀》课堂教学实录
《荷花淀》课堂教学实录新课标倡导要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提倡师生互动、合作研究问题。
所以再次拿起孙犁的《荷花淀》,我想改变原来的那种老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模式,让学生成为主体来谈他们的探究、认识。
上课铃响了。
师:同学们,我们说文学源于生活,一个没有生活积淀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作家的。
这一点,作家孙犁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播放图片:抗战时青年孙犁)孙犁曾经参加过抗日战争,而且,对当年的孙犁来说,写小说也是他战斗生活的一部分,他是用笔用生命在记录自己的生活和我们国家的一段历史。
那么今天我们要学的《荷花淀》是不是描写刀光剑影、硝烟弥漫、鲜血淋漓的抗日战争呢?生(齐声):不是。
师:哦,那你们读这篇小说有何感受?能否结合具体的语句或段落来谈?(早自习已经让学生预习过课文了)(学生都低头看书,我知道他们在思索,整理自己的思绪,所以我决定给他们时间思考。
终于,大约五六分钟后有学生开始举手了) 曾文帝:我想说的是课文32――37段,这段写的是女人想自己的丈夫可又找借口掩饰,表现出鲜明的人物个性。
师:哦?表现了怎样的人物个性?下面我们请5位同学来表演这段对话。
(表演)师:我们再请曾文帝同学给我们概括一下。
曾文帝:宛转含蓄、心直口快、持重谨慎、泼辣明快、忸怩羞涩。
师:很好!这段对话极为传神。
女人们既要探夫,又不直说,找一些天真的借口来掩饰,真是“欲盖弥彰”,而且闻其声,知其人,活灵活现。
文中还有一些对话片段也很精彩,同学们课后可以品读品读。
周依君:我也觉得这篇小说的语言非常有――可以用“魅力”来概括,表面看来文章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语,都是一些生活化的语言,可是这些语言却反映出了女人的可爱、朴实,没有大话,性格爽朗。
比如课文结尾77――84段,也是要杀敌抗战,可是却不像“我们要冲锋杀敌、保家卫国”那样假。
陈盼:我觉得15段、17段、21段很细腻、逼真地表现了水生嫂的心理。
师:那你说说看。
陈盼:比如第17段“你总是很积极的”这句话,表面看来是埋怨,但实际上是自豪。
《荷花淀》课堂教学实录
《荷花淀》课堂教学实录张敏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作家孙犁及“荷花淀”派的艺术风格,初步形成小说鉴赏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鉴赏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和传神的对话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至高至纯的人性美,领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含蓄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鉴赏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和传神的对话描写;难点:感受至高至纯的人性美,领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含蓄美。
教学方法:预习指导法、问题引领法、合作探究法教学时数:2课时前置:布置课前预习1.查阅资料,了解作家孙犁及“荷花淀”派风格。
2.全文已空行标明是三部分,用简洁、含蓄、连贯的语言给各部分加个恰当的小标题。
3.简要概述本文的故事情节(百字左右)。
小说的故事情节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篇小说的三个部分各属于哪个阶段?4.小说的主人公是谁?教学过程:师:“同学们,上节课呢我们朗读了《荷花淀》这篇课文,文章呢很长,但不难懂,是吧?我们已经简要的分析了这篇课文的主要情节、片断和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昨日旧事不要忘了哈,本文主要叙述了几个典型场景啊?”生:“三个,一是夫妻话别,这是故事的开端,二是探夫遇敌,这是故事的发展;三是助夫歼敌,这是高潮部分。
”师:“很好,那有几条线索呢?这个老师还没讲,你们读过了,思考思考”生:“两条”师:“来来来,你起来说说?”生(1):“我觉得应该有两条,有一条就是水生嫂等几个女人的活动,这是明线,还有一条暗线就是水生等革命者的活动。
”师:“不错哈,你们就是比老师聪明啊,那么,在这篇课文中,作者要表达怎样的主题呢?”生:“作家以冀中抗日根据地人们的生活为背景,塑造了一群勤劳纯朴、真挚善良、机智勇敢、积极向上的农村青年妇女形象。
表现了抗日根据地人民热爱生活和祖国,勇敢战斗的精神。
”师:“看来,同学们还挺怀旧哈,上节课很认真。
今天呢,我们再次来一起走进白洋淀,同学们喜欢看电影吗?”生:“喜欢,老师,要看电影啊?好好。
深入比较,把握规律《荷花淀》教学片段实录
深入比较,把握规律《荷花淀》教学片段实录深入比较,把握规律——《荷花淀》教学片段实录《荷花淀》描写荷叶、荷花的文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已经学习过的《荷塘月色》中的相关语段。
于是,我在课堂上组织学生深入比较,让学生从中体会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多媒体展示:1、“她们奔着那不知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
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荷花淀》)2、“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荷塘月色》)师:这两个语段有哪些相同点?生:描写的都是荷叶、荷花。
师:这是说的描写对象。
还有呢?生:都用了一些新颖贴切的比喻。
师:既然有这么多相同点,把它们的“岗位”互换一下行不行?为什么?生:不行。
它们的作用不同。
师:作用有什么不同?依据呢?生:《荷塘月色》的语段抒发的是作者淡淡的喜悦。
段前“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就是依据。
了射击。
冬天,打冰夹鱼的时候,她们一个个登在流星一样的冰船上来回警戒。
敌人‘围剿’那百顷大苇塘的时候,她们配合子弟兵作战,出入在那芦苇的海里。
”师: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皆情语。
”写景是表情达意的需要,目的不同,所写的景以及写法往往也就不同,不能为写景而写景。
还能举出几个例子来吗?生:为抒发离愁别绪,柳永描写“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冷落凄凉之景。
生:为烘托赤壁鏖战的壮阔场面和周瑜指挥若定的英雄形象,苏轼写“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雄奇壮丽之景。
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思维的基础。
”要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深入的理解,教师就要善于选取相关的教学资料,把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读物加以对比,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由此及彼、求同求异,拓展延伸、组合积累,从而让学生牢牢掌握规律性的东西。
《荷花淀》教学实录+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荷花淀》教学实录一、发现《荷花淀》之美【学习任务一】有人评价说:“《荷花淀》是战争小说的一曲纯美的绝唱。
”请结合文本,谈谈《荷花淀》是如何表现“美”的。
提示:可以从小说的人物和环境两个角度着重进行探讨。
(学生短暂交流,教师巡视)生1(女):我觉得小说的环境很美,从文章的第一段可以看出来,“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
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
”还有,女人们在一块儿编席子的那种环境,很有美感,很纯。
师:女人们在一起编席子的描写是在第四段,请你再来读一下。
生1(女):“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
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
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师:以上文字,作者用诗意的语言描写月下编席的场景,表现了白洋淀地方的特色,营造了一种优美、宁谧的氛围,体现出小说的环境美。
还有哪些?生2(男):我觉得读这小说就有“感觉”写得很美。
比如在第64页,“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边的水哗,哗,哗。
顺手从水里捞上一棵菱角来,菱角还很嫩很小,乳白色。
顺手又丢到水里去。
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去了。
”不知道为什么这段文字令我感到很舒服。
生3(女):这一段写的是女人们思念丈夫的状态,前面是写女人们认为丈夫“一到军队里,他一准得忘了家里的人”,才联想自己家里来过的队伍唱歌和练习射击,这其实是女人们在想象自己的丈夫此时此刻在做什么,表现了对他们的思念。
中间这段写女人顺手从水里捞上一棵菱角,又顺手丢到水里去,这个动作表现了女人们内心的失落、空虚和无聊,承接上面的内容,实际上是思念丈夫的一种表现。
师:分析得好!作者用这几句描写了中午时分寂静的水面风光,烘托出一种平静、闲适的气氛,表现了人物细腻的心理,我想令那位男同学感到舒服的正是这份平静与闲适的气氛(生2点头),作者依靠文字的力量把我们带入了他设置的情境。
小说的字里行间流露荷花淀的美,环境的美更好地烘托了白洋淀儿女的美。
《荷花淀》教学实录
荷花淀教学实录活动简介在这个晴朗的周六上午,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荷花淀教学实录活动,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户外教学活动。
荷花淀位于城市的中心地带,是一个典型的城市湿地公园,不仅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还是一个可供生态旅游和科普宣传的好地方。
活动过程早晨八点,我们乘坐校车前往荷花淀。
在来的路上,老师向我们讲解了荷花淀的基本情况,包括荷花淀的历史、地理位置、植物和动物种类等等。
听完老师的讲解,我们更加期待这次的实地教学活动。
到达荷花淀后,我们先进行了一系列准备工作,包括准备相机、笔记本电脑、手绘板等设备,以及填写实地调查表、动植物采集表等。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认真查看了路标和路线图,确认了行程。
实地调查经过近两个小时的实地调查,我们对荷花淀的植物和动物种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看到了许多不同的花草和树木,记录了它们的特点和生长环境;我们通过观察大自然中的昆虫、鸟类、爬行动物等,加深了对它们的了解和认识。
我们还在湖边找到了很多稻草人,用相机记录下它们脾气、形态等不同表情。
老师提供了很好的引导,让我们更加深入、准确地对荷花淀的生态环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学习收获通过这次荷花淀的教学实录活动,我不仅展开了我个人对自然景观的认识和理解,而且更加深入了学校对自然科学、地理知识的了解。
通过这次活动,我学到了以下几点:•科学学习方法:通过实地调查,观察、记录不同的动植物种类,这是科学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此次调查收集数据,并结合实地观察到的事实和数据,了解了荷花淀的生态环境的整体概念。
•团队合作:由于调查分组,我们需要相互帮助、配合,从不同角度,不同高度记录植物的一些特征。
•培养兴趣:在观察过程中,我的兴趣和爱好对此次调查非常有帮助,整个调查过程中,队员通过切切实实地观察,从不同的角度都可以获得完美的记录。
总之,这次荷花淀的教学实录活动是非常成功的一次户外教学活动,让我们全面了解了荷花淀的科学信息,学习到了科学学习和团队合作的方法。
《荷花淀》教学实录 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荷花淀》教学实录教学目标:1、学习通过人物对话、景物烘托、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感情的写法。
2、了解白洋淀人民抗日斗争中的生活,学习他们爱国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3、培养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水生女人等妇女形象的分析。
2、理解景物描写和人物对话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战争,如同一场历史的大戏,演绎着人性的悲欢离合。
它见证了人类历史的沧桑巨变,见证了正义与邪恶的交锋。
一提及战争,脑海中便浮现出如泣如诉的悲壮画面,如雷鸣般的炮火声,如烟雾缭绕的硝烟气,令人震撼。
我们不禁想起那些英勇无畏的战士,他们驰骋沙场,奋勇杀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书写着一段段英勇传奇。
然而,战争并非只有血与火的较量。
孙犁笔下的《荷花淀》为我们展示了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人民战斗生活的另一面。
这里不仅有紧张的战斗场面,更有细腻的情感交流,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这如诗如画的场景,让人不禁想起那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仿佛看到了白洋淀人民在战火纷飞中仍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让我们走进他们的生活,感受他们的真情。
愿我们能一同走进那段历史,感受那片土地上的人情风貌,品味那浓郁的生活气息。
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老师:同学们,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荷花淀》的世界,我们今天的任务是梳理小说情节,划分层次结构。
请大家找到小说的核心人物,按照“人+事”的模式概括小说情节。
学生1:水生嫂探知丈夫参军,虽然有不舍和担忧,但也表示理解和支持,并答应丈夫自己会在照顾好家里的同时追求进步。
老师:非常好!请给这一情节取一个小标题——“夫妻话别”。
大家注意到我在讲述标题时的形容词了吗?对,“话别”二字传递出了夫妻之间的深厚情感和对未来的共同期待。
学生2:一群妇女探夫遇险,并且巧妙摆脱敌人的追击。
老师:很好!这一部分我们可以称之为“探夫遇敌”。
大家描述得非常生动,我看到了大家对情节的深入理解和生动的表达。
学生3:写妇女们伏击歼敌,得到了锻炼和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荷花淀》课堂实录教学目的:1、围绕妇女(以水生嫂为代表)的成长筛选概括,理清本文的情节结构。
2、细读课文有关段落,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传神的人物对话以及生动的细节描写。
3、理解景物描写和人物对话的作用。
教学重点:品味传神的人物对话及生动的细节描写。
教学难点:从简练传神的人物语言中分析人物的形象。
教学设想:一、安排两课时。
二、精选文段进行诵读、分角色表演,感受其语言轻柔、清丽的风格和人物微妙的内心世界。
三、着重让学生改写夫妻对话、分析水生嫂和祥林嫂不同的人生命运产生的原因。
教学步骤:布置课前预习:1、全文已空行标明是三部分,用简洁、含蓄、连贯的语言给各部分加个恰当的小标题。
2、简要概述本文的故事情节(百字左右)。
3、小说的故事情节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篇小说的三个部分各属于哪个阶段?一、导入新课: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中秋节的晚上,嫦娥偷吃了仙药后不由自主地往上飘,就在她离月宫还差一步的时候,随身佩戴的宝镜却掉了下来,这块宝镜摔成了大大小小的99个碎片,于是地上便有了大大小小99个水淀。
(板书课题《荷花淀》)荷花淀便是其中的一个淀泊,它属白洋淀水域,白洋淀又名西淀,属河北省安新、伍丘、高阳、雄县、容光焕发城5县(市)所辖。
这是一片面积为五百平方公里的水域,淀周堤埝环绕,淀内地形复杂,纵横交织着3700条沟壕,把淀面分割成43个大大小小的淀泊,形成淀内有淀、淀间大小沟壕相通的水网泽国景观。
《荷花淀》可以说是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一提起战争,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硝烟弥漫、血肉横飞,但在本文里又是怎样一副截然不同的战争场面呢?本文写于1945年春天,是孙犁“在延安的窑洞里一盏油灯下,用自制的墨水和草纸写成”的,最初发表在《解放日报》副刊上,反响很大。
孙犁自己还说“这篇小说引起延安读者的注意,我想是因为同志们长年在西北高原工作,习惯于那里的大风沙的气候,忽然见到关于白洋淀水乡的描写,刮来的是带有荷花香味的风,于是情不自禁地感到新鲜吧。
当然,这不是最主要的,是献身于抗日的战士们,看到我们的抗日根据地不断扩大,群众的抗日决心日益坚决,而妇女们的抗日情绪也如此令人鼓舞,因此就对这篇小说发生了喜爱之心。
”二、作家作品:孙犁(1913――1996),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现代作家。
年轻时就读于保定育德中学,中学毕业后流浪北京,当过店员。
1936年在白洋淀边的安新县同口镇做小学教员。
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晋察冀根据地从事革命文化工作。
1944年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工作。
解放后,在《天津日报》工作,注重发现和培养文学新人,并坚持写作。
曾任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集《白洋淀》、《荷花淀》、《采蒲台》、《嘱咐》,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等孙犁小说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洗练,被称为“诗体小说”。
他和作家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房树民等,在创作风格上有共同的特点: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纯朴,充满诗情画意。
被称之为“荷花淀”派。
三、检查预习。
1.全文三部分的标题:(1)夫妻话别(2)探夫遇敌(3)助夫杀敌2.简要概述本文的故事情节:水生嫂探知丈夫参军,跟丈夫话别。
她和几个青年妇女去马庄探夫未遇,在回家的路上遇到敌船,她们躲进荷花淀,无意中把敌人引进伏击圈,为游击队伏击敌人的胜利创造条件,她们从此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抗日游击战士。
3.夫妻话别(开端)探夫遇敌(发展)助夫杀敌(高潮、结局、尾声)四、分析景物描写特色1、鉴赏景物描写的作用:景物描写是整个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小说三要素之一。
怎样鉴赏小说中的景物描写?首先应领会写的是什么样的景,必须联系时代背景和上下文来理解它为人物创设的活动背景。
其次,明确“一切景语皆情语”,领会画中之意,理解景物中蕴含着有关人物的丰富感情,体味它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
第三,理解景物描写,画面情景的转换,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在阅读和鉴赏时,还必须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只有插上联想和想象的翅膀,才能进入美好的艺术境界,才能深刻理解文学作品中蕴含着的丰富的内涵和深邃的意旨。
(1)放朗读录音或范读课文部分内容:从“月亮升起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2)①这几段描写了哪些景物?由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首先,描写月色下的水乡景色。
第1段开头3句点明了时间、空间和劳动对象,语言简练、动听、优美,不仅写了环境,还反衬出环境的主人的勤快利落。
第3段通过水生嫂眼光的引示,展示了院内院外的基本色调:洁白、银白、透明。
水生嫂身子下面编成了一大片席,在皎洁的月光下,“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
这两个充满想象的比喻,把水生嫂的劳动场面诗化了。
这两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是:①。
描写了芦苇、荷花,这与后文的荷花淀伏击战的环境有密切关系。
②。
正因为白洋淀如此美丽可爱,所以人民热爱她,决不容许日寇来侵犯。
这都为以后小说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
其次,描写日光下的水乡风光。
作者运用巧妙的比喻富有诗意地描写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象“铜墙铁壁”高高挺出的荷花箭象“监视白洋淀的哨兵”严阵以待,这威武雄壮的景色,不仅突出了水乡游击战的特点,暗示出在这清香四溢的荷花淀里即将发生一场激烈的伏击战,而且写出根据地人民同仇敌忾的心里和克敌致胜的信心,洋溢着歌颂人民战争的思想感情。
到此,全部画面融为一体,由朦胧逐渐完全清晰,由暗示而至直接展现,前后画面递进,具有流动感,又层次分明,显得意境纵深而高远。
概括起来说,荷花淀的景物是美丽的,水和天,荷和苇无一不美,明丽清纯,让人心醉。
这么美的家园,谁人不爱!怎么肯让敌人蹂躏!这就找到了景和情的契合点。
这么美丽的一方水土,当然会养育一方英雄儿女,他们美丽的身心不容玷污,他们平时有多少温情,战时就会有多少勇气,这是景和人的契合点。
月色皎洁,洁白的苇席遍地,银白的淀水,薄雾,清风,荷花飘香,展示了荷花淀的地域风貌,勾画出一幅恬静的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②这段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第一,为人物提供背景,烘托人物形象。
这段景物描写,渲染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气氛,水生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里生活,劳动,烘托了水生嫂勤劳纯朴,温顺善良的形象。
第二,情景相生,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
“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中的景,都是人物眼中的景,也都充溢着人物心中的情。
在水生嫂们的眼里,家乡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这样美好的家乡岂能容忍外国强盗来侵犯?因此必须拿起枪,为保卫可爱的家乡而战,对战争满怀着必胜的信念。
这种情景相生的境界,使得作品的意境更加广阔而深邃。
第三,为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
开头部分对小院子及白洋淀夜景描写,不仅为“话别”提供了时间、地点和谐和的氛围,而且也为下文荷花淀伏击战的环境作了铺垫给人们留下最深刻的美感印象是那一片充满生机、充满活力、象征着人的美好追求、美好愿望的荷花荷叶组成的美丽坦荡的荷花淀。
这是一副纯美的画面,荷花荷叶是画面的主体,人物只是融入画面并融入荷花荷叶的精魂,这正是《荷花淀》3、生动的细节描写把紧张的战斗情景和日常生活的细节揉合起来,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诗情画意。
如:一场激烈的伏击战,发生在清香四溢,色彩鲜艳的荷花淀里,发生在妇女们探望丈夫的归途中,这种战争环境充满诗情画意。
当战斗打响以后,几个妇女“渐渐听清楚枪声是向着外面,她们才趴着船帮露出头来”寻找自己的丈夫。
这一细节描写十分生动,丈夫在瞄准敌人射击,没看妻子一眼(聚精会神),妻子却在紧张战斗中寻找自己的丈夫(也是聚精会神),为下文议论战士们“横样子”伏笔。
这个细节,使紧张战斗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起到了一石三鸟的作用,重写奇袭、巧遇,是故事的高潮。
打捞战利品,也有许多细节描写。
“他们又开始了沉到水底捞出大鱼的拿手戏。
”这里,把打捞战利品和日常生活摸鱼揉合在一起。
又如,水生说她们是一群落后分子,“把纸盒顺手丢在女人船上”,几个青年妇女又把掉在水里的小包裹丢给了他们。
这一丢过去,又丢过来,渲染了胜利后的欢乐气氛,表现出了夫妻之间相亲相爱,相互戏谑的情感。
六、归结主题:荷花淀的景物是美丽的,水和天,荷和苇,无一不美,明丽清纯,让人心醉。
这么美的家园,谁能不爱!怎么肯让敌人蹂躏!这就找到了景和情的契合点。
这么美丽的一方水土,当然会养育一方英雄儿女,他们美丽的身心不容玷污,他们平时有多少温情,战时就有多少勇气,这是景和人的契合点。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话题是我们不愿意提及的但是又不得不面对的话题——战争。
大家知道,战争意味着分离,战争意味着残酷,战争意味着悲剧。
战争是残忍的,是恐怖的。
从古至今,战争似乎永远是男人的大舞台,战争让女人走开,而女人一旦介入战争,会是什么样的情景呢?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孙犁的《荷花淀》二.朗读品味夫妻话别中对话,探究把握水生嫂形象师:请同桌两人分角色读,从“女人抬头笑着问”读到“女人留着眼泪答应了他。
”师:读完这段对话你对水生嫂的印象如何?你认为这些语言反映出水生嫂怎样的心理状态、个性特征?找一句你认为最简洁,最传神,最动人的话,来给大家说一说。
生:我认为是“你走,我不拦你。
”表明水生嫂支持丈夫参军杀敌。
师:好,你把原句中“家里怎么办?”给落下了,那么加上以后是否就表明水生嫂不支持丈夫了呢?有没有同学知道?生:还是支持的。
只不过提出实际困难,真实地反映出矛盾心理。
师:是啊,水生嫂是人而不是神,丈夫走了,生产任务、生活重担、服侍老人、照顾孩子,这一副副担子全都得压到自己的肩上,没有顾虑是不现实的。
不过,经过了一番思想斗争,水生嫂还是毅然决定挑起家庭的重担。
同学们能在文中找出这个句子来吗?生:“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
”师:对。
从这句话里我们看到水生嫂支持丈夫参军杀敌。
只要丈夫理解自己,再苦再累也愿意承担;体现了中国妇女勤劳善良的传统美德。
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说当年有个印刷厂粗心地将句号印成了逗号,变成“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孙犁得知后认真地说:“这是原则性错误!”现在你能理解孙犁的话吗?生:用句号更能反映出支持、理解丈夫的明确态度,突出不阻拦;用逗号则强调了“家里怎么办?”,突出依赖性。
师:说得真不错,你能通过朗读把用句号和用逗号的不同感觉区别开吗?生:朗读,有意识地突出了小鸟依人和深明大义两种风格。
)师:其他同学还找了什么句子?生:“你总是很积极的。
”体现出水生嫂对丈夫的行为感到骄傲自豪,引以为荣。
从这句话里我觉得她是一位思想进步的妇女,一个温柔贤惠的妻子。
师:理解得很准确,你也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师:那你能不能给大家推荐一位,来读出你所体会到的感觉?生推荐,生朗读(突出“积极”,读得很成功,得到了热烈掌声)。
师:请同学们继续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