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期末考试调和解读及例文(1)

合集下载

联考卷高三二调语文答案解析

联考卷高三二调语文答案解析

联考卷高三二调语文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A.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对立,无法融合B. 传统文化是现代文化的基础,现代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延伸C. 现代文化完全排斥传统文化,不利于文化创新D.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依存,共同发展2. 根据材料一,下列哪项不是作者所持有的观点?()A. 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B.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关系是一个重要课题C.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可以相互融合D. 现代文化必须完全依赖传统文化3. 下列关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关系的表述,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A. 传统文化为现代文化提供丰富的资源B. 现代文化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借鉴传统文化C.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影响,共同进步D. 传统文化是现代文化的唯一来源(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二:5. 根据材料二,下列哪项不是作者所持有的观点?()(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三:A. 贾宝玉是一个多情而自私的人B. 林黛玉是一个坚强而独立的人C. 王熙凤是一个善良而仁慈的人D. 薛宝钗是一个聪明而圆滑的人8. 根据材料三,下列哪项不是作者所持有的观点?()A. 《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彩B. 《红楼梦》中的人物性格具有复杂性C. 《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具有代表性D. 《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完全符合现实生活9. 下列关于《红楼梦》中人物形象的表述,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A. 贾宝玉对林黛玉的爱情充满矛盾B. 王熙凤在贾府中具有较高的地位C. 薛宝钗对贾宝玉的爱慕之情始终如一D. 林黛玉的悲剧命运与她的性格密切相关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A. 孔子年轻时就立志要从政B. 孔子主张仁爱,反对战争C. 孔子周游列国,传播儒家思想D. 孔子晚年归隐,专心著述11. 根据文意,下列哪项不是作者所持有的观点?()A.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B. 孔子的政治主张在当时并未得到重视C. 孔子的教育理念具有划时代意义D. 孔子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12. 下列关于孔子事迹的表述,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A. 孔子曾任鲁国司寇B. 孔子创办私学,广收门徒C. 孔子主张礼治,强调仁爱D. 孔子晚年专心研究道家思想13.一、现代文阅读答案(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 B2. D3. D(二)实用类文本阅读4. C5. C6. A(三)文学类文本阅读7. D8. D9. C二、古代诗文阅读答案(一)文言文阅读10. C11. D12. D1. 论述类文本阅读知识点(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3)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示例:在论述类文本阅读中,学生需要把握文章的主旨,理解作者的观点,并能够准确筛选出支持观点的论据。

2023届江苏南京、盐城高三三模作文“独特与调和”导写及范文

2023届江苏南京、盐城高三三模作文“独特与调和”导写及范文

2023届南京、盐城高三三模作文“独特与调和”导写及范文【原题呈现】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 分)交响乐气势磅礴,激荡人心。

它一般由数十种乐器共同演奏,每种乐器均有独特的表现方法和演奏特点,各种乐器的音色、力度等还需要调和。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审题指导】这是一则复合关系型材料作文题,主要内容与“交响乐”有关,旨在考查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辨能力。

交者,交织也;响者,音响也。

交响乐,即由交织的音响构成的音乐。

材料由两句话构成,第一句点明交响乐“气势磅礴,激荡人心”的效果,第二句交代交响乐有乐器种类多、每种乐器均有独特性以及各种乐器需要调和的特点。

“气势磅礴,激荡人心”的交响乐是如何演奏出来的?第二句作了简明阐述。

种类多,是就交响乐乐器的整体而言;独特性,是就每种乐器个体而言;调和,是尊重个体独特性基础上的整体协调,既需要各种乐器的配合,又需要指挥的整体协调把握。

“(整体)种类多”“(个体)独特性”是对乐器本身的客观要求,“调和”则是应交响乐演奏的需求而采取的主观举措,如协调、配合、合作等。

乐器种类多是确保交响乐“气势磅礴,激荡人心”的基础条件,每种乐器的独特性是确保交响乐音质丰富的必要条件,调和各种乐器则是确保交响乐艺术效果的关键。

“(整体)种类多”“(个体)独特性”和“(整体)调和”是材料的三个关键内容,围绕“交响乐”形成“复合关系”。

交响乐演奏具有系统性,从乐器角度看,要形成一个种类多的群体,离不开独特的个体,还应对其进行调和。

可见,三个关键内容并非简单的并列关系(材料中的“还”字也暗示了这一点),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确定其关系,并在文中展开思辨。

如:(递进关系)演奏交响乐,乐器不但要种类多,还要个体独特,更要发挥调和的作用;(条件关系)想要演奏交响乐,需要各具特色的乐器共同参与,也需要总体协调把握;(转折关系)演奏交响乐强调多种乐器的合作配合,但不应以牺牲个体独特性为代价;(因果关系)演奏交响乐,因为乐器种类多,个体具有独特性,因此需要进行调和;……理解材料的“启示意义”,需要学生联系生活体验以及感悟和思考进行类比分析。

2021届韶关市新丰县第三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届韶关市新丰县第三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届韶关市新丰县第三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中国美学的核心概念不是美而是意境,这一点已经成为中外学者的共识。

那么,什么是意境?从中国美学史来看,意境与意象、象等概念相关。

在《易传》中,象是与形对照起来界定的:“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

象与形相比,有虚与实、动与静的区别。

象比形更虚灵,更生动。

象还有另外一个用法,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想象”。

《韩非子·解老》中对象做了这样的解释:“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

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

”比较起来说,眼见的形为实,意想的象为虚。

正因为想象的介入,象变得更加虚灵、生动和非现实。

顺着这个思路,可以说意象比形象更虚灵、更生动。

正因为如此,意象专指诗歌和绘画等艺术形式所创造的审美对象,它可以是虚构的、想象的,总之,是非现实的。

形象多指现实中的事物的形状。

形象可以是审美欣赏的对象,从而转化为意象。

比如,在文学形象这种说法中,形象就是审美对象,可以包含虚构和想象的成分。

不过,形象也可以是非审美活动的对象。

比如,在测量活动中,形象就表现为客观的形状。

意象是审美对象,也是艺术创造的目标。

通过意象,我们可以将审美与非审美、艺术与非艺术区别开来。

既然意象已经将审美和艺术从其他人类活动中区别开来,为什么还需要意境?究竟什么是意境?尽管境与象关系紧密,但它与象不同。

中国传统美学中,有“境生于象外”“象外之象”等说法。

由此可见,境不是个别的象,而是个别的象的放大或延伸,是不能对象化的境域或者世界。

世界不是对象,不能与自我相对,因为自我始终是在世界之中存在,不能越出世界而存在。

从这种意义上说,意境比意象要大。

意境不仅大于意象,而且高于意象。

与具体的意象相比,非对象化的意境更加抽象和虚灵。

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意境也有境界的意思。

高三期末考试调和解读及例文(1)

高三期末考试调和解读及例文(1)
• ……没有更激烈的主张,他们总连平和的改革也 不肯行。那时白话文之得以通行,就因为有废掉 中国字而用罗马字母的议论的缘故。
• 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 一个火炉,几乎也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 必一定能搬动,能改装。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 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娜拉走后怎样》

折中的意思还是有的。

平铺直叙,装老成,描写弱。

四类卷中,可剪裁
可编辑ppt
17
3调和有道
• 1 提出观点:调和需要行之有道 • 2 调和是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的态度 • 3 适时的调和可以使矛盾最小化(蔺-秦) • 4 辩证-调和需要有原则(钉子户) • 5 调有道,方得和(好)

题目稳妥,字清晰,层次简明
吟者,可严控判分。坚决制止胡编乱造、内容空 洞、情感虚浮的不良文风。
可编辑ppt
13
抄袭
• 抄袭试卷中阅读材料的20分以下 • 《歌手》 • 《香菱学诗背后,恰恰是诗的毁灭和远方
的消失》 • 抄袭优秀作文的25分以下
• 区分抄袭和化用
可编辑ppt
14
作文试评
• 选择8份作文 • 先定类别 • 后定分数

层次过简,首例弱,次例分析不够

三类中(题目、尾句)
可编辑ppt
18
4拒绝调和
• 1-2 •3 •4 •5 • 6-9 • 10
拒材料分析出国人惯性大 调和中带来了国耻 五四青年-王安石 五四青年游行示威 深入折中本质-胆怯-害怕孤独-弱小灵魂 五四青年要团结,我们拒绝调和

浮观不明觉厉,细思极恐
可编辑ppt
12
升档依据
• 记叙文要看是否将主旨蕴含于故事的叙述之中, 细节描写、环境描写、侧面描写、叙事波澜等基 本的记叙文写作方法运用是否贴切自然。

2021年上海市玉华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年上海市玉华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年上海市玉华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文化是重要的“软实力”“软实力”是指国家通过自己的吸引力来实现发展目标,而不是靠武力威胁、武力报复以及经济制裁。

国家实力有许多表现,“软实力”并不表明软弱。

“软实力”是国家实力的一种形式,必须把“软实力”纳入到国家战略中。

“软实力”产生于一个国家的文化吸引力、政治行为准则和政策。

一个国家的政策在别国眼里看起来合法合理,那么该国的“软实力”就会得到提升;一个国家的文化、价值体系有吸引力,那么其他国家就会追随;一个国家能够用自己的文化和价值体系塑造世界秩序,它的行为在其他国家眼里就更具有合法性,它也可以通过自己的价值和制度力量来规范世界秩序,而不需要诉诸武力和经济制裁。

在我国,我们谈的“软实力”是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国防力量等“硬实力”而言的,是指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影响自身发展潜力和国际感召力的因素。

当然,软与硬都是相对的,很难做出绝对的划分。

就拿文化来说,虽然一般将一国的文化看成是“软实力”的一部分,但是文化产业也是国际贸易和国内生产总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可以说,文化里面有经济,经济里面也有文化,很难机械地把它们分割开来。

其实,“硬实力”和“软实力”是互补的。

每个国家都需要两种实力,使用得当,二者相得益彰。

中国人经常说“以德服人”,实际上就是指赢得人家的心,而不是单纯使用蛮力。

中国人也说“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也表明重视软实力。

目前有人认为,中国成功的发展模式是中国“软实力”的一个重要体现。

确实,在国际舞台上,中国独树一帜的发展道路正在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但是从总体上来看,目前中国的“软实力”还不强。

在国际市场中,中国有竞争力的仍然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产品,文化产品进出口的贸易逆差有增大趋势。

新的历史时期,一方面,我们必须立足国内,发挥政府和社会的积极作用,增加公共投入,大力加强文化事业发展。

2020-2021学年三门峡市第二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0-2021学年三门峡市第二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0-2021学年三门峡市第二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

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

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

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

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或片面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私人性,注重把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

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制度弹性,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

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

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

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市发展。

其三,意义弹性。

所谓城市的意义弹性,是指城市能够同时满足多样人群的不同层面的意义需要,并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达到平衡与和谐,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

当一个城市体只允许一种、一个层面的意义存在时,这个城市体可能繁荣一时,但必然会走向衰落。

2021届平和乡学校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2021届平和乡学校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2021届平和乡学校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下面小题。

炉火张炜冬夜,听不到炉火熊熊燎动之声。

那是多么好的声音,它,甚至可以驱走心中的严寒。

仍能想起无数个那样的夜晚,炉火旁,我们不停地阅读。

几个人屏息静气,一杯热茶,一点跃动的灯火,就是最为幸福的时刻。

那是个贫寒岁月。

朋友们除了一副背囊,一腔热情,几乎一无所有,但他们都有阅读的习惯,甚至还有写作的习惯——挤在油灯下,炉火旁,就有了一场精神会餐。

他们也许是稚嫩的,他们还多么年轻。

可是他们身上却闪烁着自尊的光芒。

他们比那些为另一些东西而奔波的油头粉面者要高贵十倍。

他们当时衣衫破旧,头发脏乱,脸上带着灰尘,脚上和手上还留着劳作留下的创伤,粗浊的山地和外省口音也无法掩去真知灼见,并使这场辩论显得特别激烈,他们的纯美见解没有被记录,却可以被记忆。

今天再没有那样的炉火了,没有那样的聚会,那样的痴情、那样浪漫和纯粹的情怀。

真的难以寻觅。

如今在乡间,在闹市,在中心,在边陲,哪里还可以找到那样的炉火?那是过时的风尚、是陈迹……首先是心中的炉火熄灭了。

人们在为另一些东西所激动,为原始的欲望而奔波。

他们丢失了当年的背囊。

在世纪之交的喧嚣中,唯独失却了炉火。

我们从那些动人的记载中可以发现,在十九世纪的俄罗斯,在那片与我们毗邻的土地上,一大批杰出的人物,像东方某个时期的一些人物所面临的状态一样。

在社会的转折期,在世纪的交汇期,他们当中有贵族,也有贫儿;有艺术家、音乐家、思想家,也有哲学家和科学家。

他们的壁炉正熊熊燃烧,炉火旁纵论天下,通宵达旦。

那是为真理和艺术奔走相告的一种激情。

炉火像他们的豪情一样烈焰腾腾。

伟大的心灵在跳动,他们用双手迎来一个思辨的时代。

他们开拓了伟大的视野,传播了诗与真,在整个人类的思想和艺术史上占有光辉一页。

最初这声音只在炉火旁,在一个角落;但由于它闪烁着真的光芒,终于越过斗室,走向化作滚滚雷鸣,如闪电照亮天际。

上海市青浦区尚美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上海市青浦区尚美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上海市青浦区尚美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学者和政府们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旗帜下,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当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根本原因,在于工业化运动以来,以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所谓两高一低)为特征的线性经济模式,为此提出人类社会的未来应该建立一种以物质闭环流动为特征的经济即循环经济,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环境与经济双赢,即在资源环境不退化甚至得到改善的情况下促进经济增长的战略目标。

因此,循环经济是对传统线性经济的革命。

循环经济把经济系统看作是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认为传统工业社会是一种线性经济,这种线性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系统高强度地把物质和能源从生态系统中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染和废物抛回到生态系统中,生态系统既是“原料箱”又是“垃圾箱”。

线性经济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垃圾,同时通过逆向增长的自然代价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

与此不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和谐的发展模式。

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从而把经济系统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循环经济理论与较早期的环保经济理论(或绿色经济理论)相比,有明显的进步。

在国际社会开始有组织环境整治运动的70年代及80年代,世界各国关心的问题仍然是污染物产生之后如何治理以减少其危害,即所谓环境保护的末端治理方式,至于污染物的产生是否合理这个根本性问题,以及是否应该从生产和消费源头上防止污染产生,大多数国家仍然缺少思想上的洞见和政策上的举措。

总的来说,绿色经济理论主要关注的是经济活动造成的生态后果,而经济运行机制本身始终落在他们的研究视野之外。

循环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是系统地认识到了与线性经济相伴随的末端治理的局限性,并以此建立了一组“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内容的行为原则(称为3R原则),每一个原则对循环经济的成功实施都是必不可少的。

2021届广平县东孟固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届广平县东孟固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届广平县东孟固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英国学者泰勒认为:文化意识就是人们对于文化的一种自觉的能动的认识活动。

文化意识包括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等。

在文学阅读中应注意培养下列几种意识:文化的挖掘意识。

文学反映的是人学、是社会学,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厚的人类社会文化知识。

读周作人那些以“平和冲淡”见称于世的美文,我们读到的不仅是恬淡从容、庄谐并出的风格,更重要的是了解了今人古籍、宇宙昆虫乃至故乡野菜、北京茶食的文化知识;读巴尔扎克的作品,我们看到的不仅是高老头悲苦的命运,而且体察到了当时封建贵族阶级的衰亡、资本主义社会金钱主宰一切的社会文化心态。

文化的挖掘意识就是对文学作品中写作主体在特定时代的心灵状态、生命状态、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的感悟。

北师大教授刘锡庆认为:“作文的本质是写作主体内在精神、独特个性的自由显现,是其生命力、创造力的文字外化。

”这就需要学生阅读时不仅要读作品,还要读与作品相关的资料:作家传记、创作手迹,了解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风尚,这些与作品相关的文化知识对解读作品大有裨益。

文化的反思意识。

反思是一种再思考。

学生在阅读活动结束后,对自己的阅读理解、阅读感受以及阅读判断进行分析思考的一种心理需求和习惯。

文学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文学作品中反映的人的生存状态、生存意义、人与人交往沟通情况以及人所憧憬的理想必然与作家不同的文化取向和文化理想有关。

任何时代任何民族的作品,它作为文字符号总是负载着文化意义,这些文化意义深入到文学作品的深层,成为一种“底色”,学生通过艺术文本内部反观作品文化思想、文化意义,就是寻求这个“底色”的过程。

有些文学作品本身就包含了浓郁的文化反思意识:鲁迅从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反思中深入剖析了中国国民的精神弱点;老舍则通过北京市民社会这个独特的角度对中国文化进行了崭新的透视,体现了“笑中有所思”的艺术魅力。

2021年韶关市乐昌市第四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年韶关市乐昌市第四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年韶关市乐昌市第四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论述类文本阅读把实物当作原物的倾向,在美术史领域根深蒂固。

事实上,实物并不等于原物,我们需要对美术史中“原物”的概念进行反思,对美术馆藏品的直觉上的完整性提出质疑。

这种反思和质疑并不是要否定这些藏品。

恰恰相反,它们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发挥藏品作为历史材料的潜在意义。

一旦美术史家取消“实物”和“原物”之间的等号,他们就必须认真考虑和重构二者间的历史关系。

这会引导他们发现很多以前不曾想到的问题,其核心就是美术的“历史物质性”。

有研究者追溯郭熙《早春图》的渊源,提出这幅卷轴画原来是北宋宫殿一套建筑画中的一幅。

邓椿《画继》记载,他祖上被赐予一个宅子,他父亲被任命为提举官时,朝廷派遣一个中官监修这所宅第。

一天,邓椿的父亲看到裱工用“旧绢山水”擦拭桌子,他拿过来一看,发现竟是郭熙的作品。

那位中官说:“昔神宗好熙笔,一殿专背(即‘裱’)熙作,上(徽宗)继位后,易以古画,退入库中者不止此尔。

”邓父请求徽宗赏赐这些“退画”。

徽宗答应了,并派人把废弃的郭熙壁障整车拉到邓宅。

这个记载透露了宋神宗时期皇宫中“一殿专背熙作”的状态,这应该是郭熙创作《早春图》这类大幅山水时的状态。

因此,任何讨论这幅画的构图、功能以及观看方式的文章都必须首先重构这种原始状态。

这也就是说,目前人们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看到的《早春图》只是这幅画的“实物”而非“原物”。

也许有人会说:如果研究者的关注点是郭熙的笔墨技法的话,这种研究则似不需要。

但是笔墨离不开观看,而观看必然和绘画的形式和空间有关。

邓椿的记载还引导我们思考另外一个问题,即郭熙绘画的“历史物质性”甚至在徽宗时期就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从形式上说,这些画作从建筑绘画转变为卷轴画;从空间上说,它们从皇宫内的殿堂进入了私人宅第。

从观赏方式上说,它们从要求“远观”的宏大构图转变为鼓励“近视”的独幅作品。

2020-2021学年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登泰山记登泰山不难,不必有什么登山装备,最多在山门那里花几元钱买根手杖。

泰山的一个意思,就是任何人都可以登上去。

《字汇》中记录:“泰,安。

”庄子曾说:“宇泰定者,发乎天光。

”此山如果不泰,而是奇险危绝,那么多数人会爬不上去。

所以说,登泰山是一种赶庙会式的活动,扶老携幼,浩浩荡荡、摩肩接踵,不是去探险,而是回家,回到某种永恒的怀抱之中。

泰山本来也是舒缓陡峻地势不同。

登山的石阶一修,山势也就变成了直达山顶的陡坡,省略了原始山路的七弯八拐,时间也快多了。

但许多路段很无趣,石阶一蹬接着一蹬,登山者喘气喘得像是在参加奥运会,年轻人还要比赛,最短时间抵达山顶成了登山唯一目的。

我估计孔子当年登山,必是依着山势往上,“仁者乐山”,乐的就是它是山。

山有山的路,要在林泉松壑之间绕行,顺着地势:它高你高,它矮你矮,它平你平,它陡你陡;它雾出高岫,你拨雾而深,它泉过低谷,你涉水而湿。

要像水一样地顺着山之路,而不是一条强行霸占的直线。

泰山没有这种直线,登顶也不是唯一目的,对山势本身的体会才是登山之乐。

孟子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泰山在孟子那里,不是一座实实在在的山,而是一座圣山。

这就给我一种印象,泰山似乎是寸草不生,只有石刻、不朽的文字和神迹。

我要为泰山准备的不是脚底板而是磕膝头。

当我在一个春天抵达泰山时,发现它其实草木葱茏,流水潺潺,山谷苍翠,雾去云生,真是一座可以颐养生命的灵山。

齐鲁大地上出现这样一座天赐的花果松柏清泉美石之山,那就不仅是给养,也是启示。

世界已经如何,世界应当如何,泰山是一种准绳。

道法自然不是乱法,法的是泰山。

这就是泰。

如果把满山的苍松比作笔,把满山的巨石比作墨,那么登泰山就像是在文房四宝中行走,何况历代文人还在山石上刻了那么多字。

2021届徐闻县和安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届徐闻县和安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届徐闻县和安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学作品给读者的印象,若以客观与主观为两极,理念与情感为对立,则没有知性与感性之分。

所谓知性,应该包括知识与见解。

知识是静态的,被动的,见解却高一层。

见解动于内,是思考,形于外,是议论。

议论要有层次,有波澜,有文采,才能纵横生风。

不过散文的知性仍然不同于论文的知性,毕竟不宜长篇大论,尤其是刻板而露骨的推理。

散文的知性该是智慧的自然洋溢,而非博学的刻意炫夸。

说也奇怪,知性在散文里往往要跟感性交融,才能称为“理趣”。

至于感性,则是指作品中处理的感官经验,如果在写景、叙事上能够把握感官经验而令读者如临其境,如历其事,这作品就称得上“感性十足”,也就是富于“临场感”。

一位作家若写景出色,叙事生动,则抒情之功已经半在其中,只要再因景生情,随事起感,抒情便能奏功。

不过这件事并非所有的散文家都做得到,因为写景若要出色,得有点诗人的本领;叙事若要生动,得有点小说家的才能;而若要进一步抒情,则更须诗人之笔。

生活中的感性要变成笔端的感性,还得善于捕捉意象,安排声调。

另一方面,知性的散文,不论是议论文或杂文,只要能做到声调铿锵,形象生动,加上文字整洁,条理分明,尽管所言无关柔情美景或是慷慨悲歌,仍然有其感性,能够感人,甚至成为美文。

且以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为例:“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

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短短九十个字,回旋的空间虽然有限,却一波三折,层层推进,气势流畅,议论纵横,更善用五个“士”和三个“鸡鸣狗盗”形成对照,再以鸡犬之弱反比虎豹之强,所以虽然是知性的史论,却富于动人的感性。

在美感的满足上,这篇知性的随笔竟然不亚于杜牧或王安石自己咏史的翻案诗篇,足见一篇文章,只要逻辑的张力饱满,再佐以恰到好处的声调和比喻,仍然可以成为散文极品,不让美文的名作“专美”。

广东省河源市和平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广东省河源市和平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广东省河源市和平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地球的气候系统是一个由大气、海洋、冰、生物和陆地等要素构成的系统,非常复杂。

它们不但受外界影响,而且也会发生相互作用。

气候模式可以说是对气候系统的数学表达,它首先编写由众多方程组成的复杂程序,再通过巨型计算机进行运算,对未来的气候变化趋势做出预测。

其运算过程所使用的数据量大得惊人,往往达到几十个TB(万亿字节),时间长的要用高速计算机算好几个月。

气候模式已经成为当今科学界用以预测未来气候演变和影响的主要工具。

气候模式是在天气预报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原理和天气预报模式有些类似。

天气预报模式已有60多年历史,是全世界预报天气的主要工具。

二者的区别在于,天气预报模式主要考虑大气运动变化情况,而气候模式要复杂得多,需考虑大气、海洋、冰、生物和陆地的状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

目前,各国科学家正在抓紧对全球30多个气候模式进行完善和运算,也就是把各国的气候模式,放在同一个平台上交流比试。

这些模式会模拟过去1000年的气候演变,特别是1850年工业革命以来的气候变化;更重要的是,根据未来不同温室气体排放情景,预估全球温度变化情况。

最新预测结果是怎样的呢?有关专家表示,不同模式之间预测的结果差异较大,目前采取的一个方式是“集合平均”,即把所有模式预测的结果集合起来,看其平均情况,这样可靠性会大大增强。

从世界各国气候模式最新的预估结果来看,未来升温趋势将延续,而增温幅度和温室气体排放量关系很大,但预估结果同时显示,全球变暖并不是意味着每个地区都普遍升温,未来不排除某些区域会出现降温。

气候模式的发展在不少国家受到重视,它是目前唯一能定量客观展现未来气候变化趋势的手段,尤其是对大尺度气候异常和变化的预测可信度较高。

但也有一些科学家对气候模式的可靠性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气候模式的结果并不可信。

例如,由于不同的模式对天空中云的状态处理方式不同,预测结果在地表温度等方面就会存在很大的差异。

广东省河源市紫城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

广东省河源市紫城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

广东省河源市紫城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在平淡的生活中寻找诗意——散文集《光阴素描》自序李娟这是继散文集《品尝时光的味道》之后,我在四年里写下的文字。

字里行间,有光阴的记录,生命的留痕。

我发现,信手拈来的文字,往往比郑重写出的更为率性、真实和可靠,更忠实自己内心的感受。

我的文字少有对俗世生活琐碎的记录,更多是和写作与阅读有关,与灵魂相连。

写作使我在瞬间飞离现实,我用阅读和书写隔开了与喧嚣尘世的距离。

一位作家说:“写作是搭救人生虚无的一条船。

”其实,一个在深夜里提起笔来写作的人,心中一定是有隐痛的。

因为,生命的痛苦与忧伤无处安放。

一个人精神的痛苦,其实没有任何人能分担,似乎只有文字可以担当。

常有读者问我,你的文字如涓涓清流,那样洁净和温情,难道你的生活中不曾遇见污浊和冷酷?我说,是写作教会我怀着一颗对万物敏感之心。

我用这颗心感受生之美好,在平淡的生活中寻找一点点诗意。

岁月的沙漏里,细沙流走的是丑陋、邪恶、寒冷,留下来的,永远是美好、至善和温暖。

不是吗?我对于文字的情感,仿佛一段不能割舍的恋情。

一直深爱着,迷恋着,痴情不悔。

如同此刻,翻阅这本书中的文字,那些远去的时光一时间又重回心底,我看见了自己埋藏在文字里深深的情感。

那些文字,表达我生命里不同瞬间的呼吸,那也是我对理想真实的追求,我珍爱它们。

《幽梦影》中言:“花之娇媚者,多不甚香。

”其实,文字也是这样。

我追求自己的文字里,少一份姹紫嫣红,多一份雅洁、闲逸。

与几年前的文字相比,如今的文字渐渐在做减法,删繁就简三秋树,把枝头的繁华慢慢卸下,简洁不芜,沉静从容,留下清瘦的枝桠伸向天空,不再绚丽缤纷。

如一幅水墨丹青,山寒水瘦,有了秋水长天的开阔和静气。

一直认为,真正的写作其实是谋心,而不是谋生。

一个写作者不为迎合任何人的口味,不为功利的写作,才是心灵泉水的自然流淌,是灵魂的自由呼吸。

2019-2020学年开封市第十三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9-2020学年开封市第十三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9-2020学年开封市第十三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很多人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

其实这种解释应该是从近代开始的。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释就是情景交融。

但是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意象”,而不是“意境”。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都应该情景交融,而意境则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的。

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规定性之外,还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意境的内涵大于意象,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

那么意境的特殊规定性是什么呢?唐代刘禹锡有句话:“境生于象外。

”“境”是对于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的“象”的突破,只有这种象外之“境”才能体现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

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西方古代艺术家,他们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所以他们,比如古希腊雕塑家追求“美”,就把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美。

而中国艺术家不是局限于刻画单个的人体或物体,把这个有限的对象刻画得很逼真、很完美。

相反,他们追求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中国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楼、台、亭、阁,它们的审美价值主要不在于这些建筑本身,而是如同王羲之《兰亭集序》所说,在于可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有意味的世界。

陶渊明有两句诗说得好:“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艺术就是要去寻找、发现、体验生活中的这种意味。

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在这一点的区别,就在于它不仅揭示了生活中某一个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的意味,而且超越了具体的事物和事件,从一个角度揭示了整个人生的意味。

2021届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届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届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当前,乡村振兴战略正在给中国乡村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不变的是在乡间闾巷的乡土文化地标上流淌着的汩汩文脉。

保护好文化地标,就能守住乡村文脉,守住乡愁。

乡土文化地标记录着一个姓氏的繁衍脉络,牵连着一个家族的成败兴衰,铭刻着一个村庄的迁徙历史,承载着一个社群的共同记忆。

乡土文化地标有两类,一类是自然存在的承载家族记忆与典型精神的树石山水。

比如,明朝山西南迁江淮的移民世代流传歌谣,“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老家名字叫什么,山西洪洞老鹳窝”,谣词中的“大槐树”“老鹳窝”就是典型的乡土文化地标符号。

近些年来,山西省洪洞县举办“槐乡寻根祭祖节”,当地政府“抱切切之虔诚,怀殷殷之情意”宣读《祭古槐先祖文》,就是在这个地方。

另一类则是作为人文遗产类的乡土文化地标,包括显于乡村或隐于山林的宫观寺庙、亭台楼阁、浮雕石刻、家族宗祠、名人墓穴等。

这些乡土文化地标,凝聚着心血,抟合着智慧,寄寓着精神。

作为我们记忆深处标识化、表征化的家乡形象,它们和那些以勒石、铸铜、树牌等形式记录的先祖题刻、名人碑文、古韵匾联等一起,共同构成了我们抚摸乡野之厚重、祖辈之荣光、少时之回忆的一个个锈迹斑斑的符号。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承载着乡愁记忆的乡土文化地标,正面临着被损毁、破坏甚至消失的危机。

缺乏保护主体和保护动力是乡土文化地标面临消亡危机的重要原因。

除了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文化地标能够得到相对有效的保护外,大多数位于农村的文化地标,不管是私人所有,还是乡村集体所有,都没有法律法规明确所有者应该承担保护的义务。

再加上基层财力有限,对很多文化地标的保护也就成为“非紧急的事项”。

比如,在一些城中村改造中,没有对古建筑进行评估,也没有采取保护措施,致使一些优秀的古建筑被拆毁。

还有些乡土文化地标,如宗祠,由于缺乏保护主体,遭到了较大破坏。

2021届佛山市石门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届佛山市石门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届佛山市石门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来看,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是一个客观现实,是一个实然性的存在,这一客观现实正日益清晰地出现在人类经济全球化的实践活动中。

从空间上看,当人类实践活动进入到全球范围,在经济全球化的实践浪潮推动下逐步形成了具有客观现实性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客观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又呼唤着主观的或精神层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出场”,这样,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的基础上,自然生成了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这种认识的结果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或思想的提出。

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或思想,就是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什么以及如何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问题的理论阐释,是对世界各国相互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依存日益加深、相互影响空前强烈的客观现实的观念反映。

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之间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决定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有什么样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发展变化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也会随着变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效果是检验或衡量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根本标准。

另一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发挥着重要的反作用,它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活动起着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等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我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活动当然也有目的,这个目的就是对业已出现的人类整体利益或人类共同利益的实现和维护。

就是说,人类利益共同体与命运共同体在本质上具有同一性,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对人类整体利益或人类共同利益的把握与确认,人类共同利益是我们提出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支点,世界各国人民对人类共同利益的珍视、维护和争取,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本动力。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下学期一调试题(含解析).doc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下学期一调试题(含解析).doc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下学期一调试题(含解析)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易经·系辞》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按照这个说法,诗词曲赋与琴棋书画等艺术门类都可归入无形的“道”的范畴,强调哲理和美学意义;而建筑与车舆、衣服、盆碗类似,属于有形的“器”的性质,注重实用性,兼顾审美,主要由匠人来制作,文人士大夫阶层极少直接参与。

由此导致中国古代建筑界虽然巨匠辈出,巧夺天工,取得极高的成就,却一直缺乏理论总结。

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相对得到主流阶层的追捧,出现了《园冶》《长物志》等理论名著,而在更广泛的建筑领域,相关学问备受冷落,虽然有宋代《营造法式》、清代《工程做法》等官书和明代《鲁班经》之类的民间著述传世,但数量远远不及西方,而且主要内容都偏于实际操作层面的记述,没有太多的理论探索,与西方古罗马《建筑十书》以及文艺复兴以来的建筑名著差异很大。

19世纪末叶以来,随着清朝的衰落和灭亡,中国受到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全面冲击,传统建筑行业走向衰微,源自欧美的现代建筑材料、结构和形式逐渐在中国各地流行,使得拥有千年历史的华夏大地的城市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时至今日,中国的建筑体系与世界其他国家完全趋同,与古代则大相径庭,广大建筑师对于传统的建筑技艺普遍感到生疏,绝大多数设计作品都近于西方建筑的翻版,失去了本土的文化基因。

在此情形之下,从20世纪初开始,一些中外建筑师努力尝试扭转这一趋势,在现代建筑中刻意表现“民族形式”,将传统建筑的造型与文化内涵融入新的建筑项目,如亨利·墨菲设计的燕京大学校园和吕彦直设计的中山陵。

以中国营造学社为代表的先贤致力于用现代的科学方法对中国古代建筑展开研究,梁思成、刘桢等学者四处考察测绘,搜集古籍,成果斐然。

经过几代人的艰难跋涉,对于中国现代“民族形式”的探索仍处于迷途之中,尚未找到相对圆满的解决之道。

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北美国际高级中学高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北美国际高级中学高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北美国际高级中学高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C2. 将11.9 g由Mg、Al、Fe组成的合金溶于足量的NaOH溶液中,合金质量减少了2.7 g。

另取等质量的合金溶于过量稀硝酸中,生成了6.72 L NO(标准状况下),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恰好使Mg2+、Al3+、Fe3+完全转化为沉淀,则沉淀的质量为()A.22.1 g B.27.2 g C.30 g D.无法计算参考答案:B略3. 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下列气体所占体积最大的是A.O2 B.H2 C.CO D.CO2参考答案:B略4. 电化学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总反应为Zn+ 2H+=Zn2++ H2的原电池中,正极材料为石墨,稀HNO3做电解质溶B.如右图:若X为锌棒,开关K置于A或B处均可减缓铁的腐蚀C.电解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后,可通人HC1气体使溶液复原(不考虑生成气体的反)D.铂做电极,以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的甲烷一空气燃料电池.放电时的负极反应式:CH4+10OH——8e—= CO2—3十7H2O参考答案:A略5. 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漂白粉露置在空气中失效:ClO-+CO2+H2O=HClO+HCO3-B.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AlO2-+CO2+2H2O=Al(OH)3↓+HCO3-C.向Na2S2O3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S2O32-+2Cl2+3H2O=2SO32-+4Cl-+6H+D.在强碱溶液中次氯酸钠与Fe(OH)3反应生成Na2FeO4:3ClO-+Fe(OH)3= FeO42-+3Cl-+H2O+4H+参考答案:B【Ks5u解析】A. 漂白粉露置在空气中生成次氯酸和碳酸钙,错误;C.向Na2S2O3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氯气能将亚硫酸根离子氧化成硫酸根离子,错误;D.在强碱溶液中次氯酸钠与Fe(OH)3反应生成Na2FeO4,离子方程式为:4OH-+3ClO-+2Fe(OH)3=2FeO42-+3Cl-+5H2O,错误;选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如果能有清晰的理性分析,即可认定为符合三类 卷基本要求。
• 如果能从文化、心理角度进行深刻的理性分析, 即可认定为符合一、二类卷的基本要求。
• 如果忽略中心句“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 折中的”,只关注“无声”等非关键词,则视为 五类卷。
• 与材料无关、文体混乱、思想低俗视为六类卷。
精选ppt

折中的意思还是有的。

平铺直叙,装老成,描写弱。

四类卷中,可剪裁
精选ppt
17
3调和有道
• 1 提出观点:调和需要行之有道 • 2 调和是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的态度 • 3 适时的调和可以使矛盾最小化(蔺-秦) • 4 辩证-调和需要有原则(钉子户) • 5 调有道,方得和(好)

题目稳妥,字清晰,层次简明
扬州市高三语文期末考试 作文阅卷标准解读
扬州大学附属中学 陈中 2018-02-03
精选ppt
1
试题回放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 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 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 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 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精选ppt
12
升档依据
• 记叙文要看是否将主旨蕴含于故事的叙述之中, 细节描写、环境描写、侧面描写、叙事波澜等基 本的记叙文写作方法运用是否贴切自然。
• 鼓励文体多样,感性表达和理性分析并重, • 对于故事设计合理、描写饱满细腻者,可鼓励; • 对于文体创新应该鼓励。 • 对于宿构、套作,文化类散文结构混乱、无病呻

层次过简,首例弱,次例分析不够

三类中(题目、尾句)
精选ppt
18
4拒绝调和
• 1-2 •3 •4 •5 • 6-9 • 10
拒材料分析出国人惯性大 调和中带来了国耻 五四青年-王安石 五四青年游行示威 深入折中本质-胆怯-害怕孤独-弱小灵魂 五四青年要团结,我们拒绝调和

浮观不明觉厉,细思极恐
10
升档依据
• 议论文在确认主旨的基础上, • 要依据材料是否成为观点的有力支撑,是否能进
行理性分析,结构是否完整、语言是否得体等情 况进行评判。 • 有两个方面比较突出,就可提升一个评分等级; • 有三个比较突出,就可提升两个评分等级; • 四个方面都比较突出,就可提升三个评分等级
精选ppt
11
吟者,可严控判分。坚决制止胡编乱造、内容空 洞、情感虚浮的不良文风。
精选ppt
13
抄袭
• 抄袭试卷中阅读材料的20分以下 • 《歌手》 • 《香菱学诗背后,恰恰是诗的毁灭和远方
的消失》 • 抄袭优秀作文的25分以下
• 区分抄袭和化用
• 选择8份作文 • 先定类别 • 后定分数
• ……没有更激烈的主张,他们总连平和的改革也 不肯行。那时白话文之得以通行,就因为有废掉 中国字而用罗马字母的议论的缘故。
• 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 一个火炉,几乎也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 必一定能搬动,能改装。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 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娜拉走后怎样》
• 折中:对几种不同的意见进行调和
精选ppt
5
立意方向
• 1.反对:否定中国人性格中的妥协性,要 有准确的判断和坚定的立场
• 2.赞成:这是中国传统“中和”思想的具 体表现,可以调节矛盾、促进和谐
• 这是一种交流策略,可以更快地达成目标
精选ppt
6
反对调和
• 否定中国人性格中的妥协性,要有准确的 判断和坚定的立场。
精选ppt
7
反对调和
• 反对调和,反对妥协,让步。 • 激烈的主张、坚定的改革(改变) • 要有原则和底线,不能无原则让步 • 不要总是云淡风清,要有刀光剑影 • 不要总是佛系青年,要有青春热血 • 不要总是模糊是非,要能恩怨分明 • 在酒楼上 我一个也不宽恕
精选ppt
8
赞成调和
• 这是中国传统“中和”思想的具体表现, 可以调节矛盾、促进和谐。
• 第二部分通过“开窗”这一事例对前面的 观点进行说明。
• 因此立意的依据在第一句,即对“中国人 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这一现象 进行判断和分析。
精选ppt
4
调和,折中
• 调和:①配合得适当:色彩~ 雨水~

②排解纠纷,使双方重归于好:从中~

③妥协、让步(多用于否定):他认为
在这个原则问题上没有~的余地
——鲁迅《无声的中国》
精选ppt
2
命题依据
• 1. 同期中调研一样延续江苏省命题的风格: 提醒学生对社会现象进行关注和思考;
• 2. 区别于期中调研材料关于现象的叙述, 本则材料采用中心句加举例说明的形式。
精选ppt
3
材料理解
• 本次作文材料由两部分组成:
• 第一部分指出中国人性情中有“调和、折 中”的特点。
作文发展等级
• (1)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 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 (2)丰富: 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 满,意境深远。
• (3)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 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 (4)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 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精选ppt
15
1中国人的折中
• 1节 引用材料中心句开头,朴素,稍拙 • 2-4节 从布置作业和砍价两方面谈折中,正确 • 5-6节 折中可以是中国人的优点
• 7-11节 折中是绕弯,是国人的不足

中途易辙 分析苍白 结尾乏力

四类中下
精选ppt
16
2球鞋不打折
• 1-2节:老王是个老北京(扬州) • 3节: 老王买菜还价有经验。 • 4-5节:老王给孙子买鞋(运动鞋-布鞋)。 • 6节: 老王给孙子鞋(嫌-扔-穿)。 • 7节: 老王对砍价的思考

三类中下 剪裁
精选ppt
19
5调和的陷阱
• 1 梁启超言有文化 • 2-3 调和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 4 调和的陷阱-满清求和 檀渊之盟 • 5 调和的本质——怯 • 6 走出陷阱的方法-梁启超-直 • 7 收束全文-屋顶被拆掉之前开窗
• 礼之用,和为贵。 •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 • 适度妥协,兼顾各方利益。 • 中庸: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精选ppt
9
判分原则
• 能对“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进 行判断,并符合基本立意方向,即可认定为审题 准确,为四类卷基本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