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拨师生发展的心灵之声让教育与生命同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弹拨师生发展的心灵之声让教育与生命同行
——解析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跨越式发展的办学之路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发生巨变的过程中,经济发展使人才需求与供给的矛盾越发凸显,这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担负培养人才的学校教育,特别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如何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等一系列课题成为现代校长关注的焦点。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首都师大附中)校长沈杰带领教职工,在传承中创新,以新思维方法论研究人才成长规律、育人规律.他们坚持科学精神、创新意识、责任意识、精品意识、资源意识、服务意识,以全新的教育观、发展观、人才观、课程观、评价观打造个性化的教育品牌和精品课程,在附中实现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办学目标过程中,为附中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以发展为主线,以人才战略为抓手,以提速教师专业发展为平台,以发现、激活教职工的激情与动力为枢纽,营造有利于陶养师生精神素养的学校文化环境。

该校以提升学生的精神素养,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厚德博学、学有特长的创新人才为目标,同时不断提升教师的职业精神和提速教师专业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该校坚持“育人成才为本、学术研究为魂、课堂教学为主、责任大局为重”的办学方针。

他们在落实北京市全面推进新课程的过程中,整合与优化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将学校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课程化。

构建起以
教师和学生为课程主体、适合师生生命发展的课程体系。

新课程在强调教师专业知识全面发展的同时,凸显了对教师专业发展能力的更高要求。

弹奏师生激情的同心曲
碰撞学校发展新思维
教育因生命而发生,生命因教育而延续;教育的目的是人的生命发展,指向的是人的生命价值的提升和精神生命的创造。

沈杰校长把办学方针始终聚焦在学生与教师的自主发展和生命质量的提高,坚持办学回归教育的本源,做“人”的教育,主张把“生命”还给教育,使教育真正成为生命的“栖息地”。

近年来,沈杰校长及其领导班子对学校教师能力的培养是她思想领导的重要方法论,她认为,校长必须深入实际,了解学校情况,还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大家去分析、思考、研究问题,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去解决问题。

她的这种研究思想正是深深扎根于教育实践这一沃土的智慧结晶,是其办学思想的精髓。

强调科学精神,就是强调发现和提出问题。

这种科学精神倡导下的创新,是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反思、发现、提出问题的智慧结晶,是从此岸到彼岸的飞跃。

沈杰校长正是这样一位充满理性思考和智慧的发现者。

她善于在教育以外研究教育,以多视角、多元化思维方式,深入研究领导班子成员、教师以及学生,点燃了教师们的激情,重新发现了自我,触动了灵感,迸发出的是动力、才华,创造着新的思想。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该校以创新为动力,以提升教科研学术水准为抓手,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平台,不断增强教育研究的科技含量,坚持教研组建设学术化,以科研带动教研,教研支持科研,加强学术型教研组建设。

作为数学特级教师的沈杰校长,她跳跃的思维、严谨的逻辑推理、敏锐的发现力及精深的专业底蕴,在数学教育的王国中不停地转换着“制式”,注重对学生思维品质、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

她的数学课之精彩源于在与学生生命的互动中探寻教育的真谛,触摸学生的精神世界、心理及情感变化,走进了学生的心灵。

担任校长后,她将管理创新与研究教育规律、人才成长规律的科学配方转换成对教职工发展需求的开启、激活,建设出极富职业精神和高科技含量的教师队伍。

她将学校的创新发展作为学校永恒的主题。

把学校物质发展、文化发展、人的发展作为互动发展不可或缺的循环发展要素。

形成以人的发展、文化发展促物质发展的环式发展链条。

新课程改革是素质教育在学校的推进载体,新课标深刻地凸显生命的灵动和个性的张扬。

该校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大胆改革创新,整合优势资源创办了水平高、成绩优的理科实验班和文科实验班。

2011年成功申办了创新教育实验班。

与此同时,该校不断加大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和指导力度,编制了适合不同年级的《学法指导手册》,构建了导师制的培养模式,真正做到了“尊重个性,全面发展”。

开设特色课程:博识课、阅读课、艺体课、新闻时段、选修课等多门课程。

邀请名师名家进校园开设大讲堂等多类校本课程,使不同
兴趣爱好、不同发展层次、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有了更多、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机会;尤其是以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课题为依托,以生物、计算机、地理、物理等自然科学学科为主导,建立各具特色的科技创新活动小组,同时,教师制定课题与学生自主选题相结合,深入开展各小组的课题研究。

对于重点课题,进行重点管理,制定一系列保障措施向课题要成果,最终使研究课题向深纵发展。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和完善科学、人文、和谐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是首都师大附中多年来的课程战略。

该校校本课程体系的科学建构和高效实施,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人文和科学素养,培养了他们的学习与思维品质,提高了他们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发现自我、促进自我、健全自我;使教师在课程创建过程中能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

师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心性得到陶冶、人格得到完善、个性得到张扬,在新课程的自由自主空间中尽情享受着生命的快乐。

科学配方人才“饮食”新结构
课堂成为师生互动的“生态场”
首都师大附中的课堂教学从占有式的师生关系转向相互创造与提升的师生关系,是生命对生命的发现与创造。

首先是师生的思维共振,即师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从思维的目标、内容、方法到过程和结论达成相互激活、互启互促;其次是师生的情感共鸣,即通过课堂中情境的创设和情感性的教学实施,师生的情感达到互感、互动和互移,共同分享成功的体验;第三是师生的个性共扬,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自己的个性,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教学规
律,充分给予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机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得到满足,积极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师生共同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正是基于这种自主发展和创新成长的育人环境,该校在“创新教育实验班”的课程体系中凸显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从培养“高素养、高学养、高精尖”人才的目标入手,变革传统班级管理模式,运用双导师制精心育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体系实现全员育人。

校内专职导师负责学生的常规教学和教育管理,而校外专家、学者担任学术导师,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学生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和系统研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学生的个性化特点进行学业规划和指导,做到让学生“德才兼备”,以“博文广见、卓有通识”为理念,以博识课为载体,通过普及知识和讲座等方式使学生增长见识。

在此过程中,以不断渗透、深入探究,将学科教学、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加以整合,渗透学科思想及科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明白知识的实用价值,做到“博专并重”。

在首都师大附中的学生中,拥现出无数优秀学生,该校杨轶同学在第十届国际中学生天文奥赛中获得金牌;黄雨辰同学获得加拿大计算机竞赛金奖;刘润轩同学获国际天文奥赛银牌。

该校在国际和国家级竞赛中有50多人获奖,150多人次获市级以上奖励。

关注教师的生存状态和精神成长
点燃教师专业发展的激情和动力
教师的培养对教育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

首都师大附中将教师队伍视为学校发展的
第一资源,坚持发现、开启、激活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注重对教师队伍精神世界的研究,为教师发展搭建平台。

激发教师的职业精神,为教师优秀品格、职业道德、创新能力等综合素养的培养构筑绿色通道,让他们体验教师专业发展的幸福感、使命感、责任感。

首都师大附中沈杰校长坚持吸收权威学者最新研究成果及学术思想,不断思考教师的智慧和道德对于提升教师的精神境界及精神力量的动力作用,通过对教师精神境界品位的提升,唤醒其心灵,营造有利于调动教师激情和智慧的心理环境,激发教师精神成长与转识成智的情感体验,将学校管理的要求内化为教师的自我发展、精神愉悦需求的过程,以此来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根基性、本源性的突破。

教育专家认为,不同的精神境界会形成不同的情感品质和情感反应,形成不同的人格素养。

而情感具有很强的动机功能和激活机能,人的不同品位的精神需求,对各种刺激物具有不同的感受体验,会产生不同的(情趣、情操等)情感体验。

而这种体验过程是精神成长的基础。

该校领导正是通过教师教育生活高品位的情感体验,使他们在情感体验过程中实现精神境界的升华,激活了教师的创造性,完成了个体生命的转识成智的过程,首都师大附中的教师在对自我、社会、生命的重新感悟后,创造着新的生命,喷涌出火一样的热情。

在此基础上学校重视新课程的改革以及新理念的实践。

通过课前集体研究、课上的教学实践、课后研讨反思,不断促使教师提升理念,改进方法。

2011年,该校荣获“海淀区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先进校”的称号,体现出引领课程改革中的先进示范作用。

该校倡导建设“学术性教研组”,以科研促教研,始终致力于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

2011年上半年该校在成功申办高中创新教育实验班的基础上,又新承担了两项国家级创新教育实验研究的课题任务、“基于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的课题以及“拔尖创新人才中学阶段的基本素质及评价标准”等多项区级课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