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品上市甘肃省民勤县第一中学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甘肃省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甘肃省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4题;共48分)1. (2分) (2019高一上·西湖月考) 史书记载“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
疑生争,争生乱。
”由此可知“立嫡子”制度()A . 维护宗族稳定B . 强化官僚政治C . 捍卫中央集权D . 整合神权王权2. (2分) (2019高三下·大名月考) 《礼记·大学》记载:“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
”简而言之,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
由此可知()A . 家庭与国家在组织结构上具有共性B . 分封制是家国同构产生的制度根源C . 血缘纽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基础D . 国人追求社会的稳定和家族的和睦3. (2分) (2020高一上·辽阳月考) 史学家虽未发现夏朝考古的直接证据,但发现了与其时间地点最吻合的遗址,它是()A . 姜寨遗址B . 仙人洞遗址C . 二里头遗址D . 殷墟遗址4. (2分) (2017高一上·大连期中)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
”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A . 分封制和郡县制B . 宗法制和郡县制C . 分封制和宗法制D . 宗法制和察举制5. (2分) (2019高二上·克拉玛依期中) 王安石变法是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
“举灭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该措施影响不包括()A . 农民人身绝对自由B . 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C . 保证农民生产时间D . 限制官僚地主的特权6. (2分) (2017高一上·洛阳期中) 有学者统计,北宋载人《宋史》的官员中46.1%来自寒门,从南宋两个年份的进士题名录来看,非官员家庭出身的进士一个占56.3%,一个占57.9%。
2020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考试试题-精装版
教学资料范本2020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考试试题-精装版编辑: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精选】20xx最新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考试试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命题人:考试时间:20xx.8.30一、选择题(本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1.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C.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坑儒而断绝2.《礼记》中说:“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以听政役,所以明尊长也.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养老也.民知尊长养老,而后乃能入孝弟(孝悌).”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孝悌以尊长为前提 B.孝是儒学核心内容C.儒学强调三纲五常 D.儒学维护封建等级3.孔子曾周游列国10多年,但倍受冷落、狼狈不堪,你认为造成上述情况的最重要的原因是()A.孔子地位低下, B.孔子主张不能满足统治者需要C.受其它学派打击 D.其思想有较大的消极性4.礼是指较固定的行为准则,敬鬼神节仪式成为原初的礼的核心部分;但春秋时,礼经人为理性化而被灌入政治人文主义内容.这一变化主要体现了( )A.人的自觉意识觉醒 B.社会等级秩序的恢复C.礼制社会功能加强 D.孔子地位的社会认可5.孔子由“仁”进而提出统治者要“德政”,这种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A.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B. 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6.“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这一主张的根本意图是A. 以礼约束人们的言行以达到仁B. 以礼为工具恢复周王室的统治C. 重建周礼的权威以纠正时弊D. 利用礼建立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7.“治民无常,唯治为法……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庆赏……则上尊而不侵.”材料代表的思想流派所持的治国理念是A. 以德治国,反对刑罚B. 以法治国,厉行赏罚C. 无为而治,崇尚自然D. 兼爱非攻,提倡节俭8.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朱熹注解为:“为政以德,则无为而天下归之”,达到“不动而化、不言而信、无为而成”的效果.这表明儒家的“无为”A.植根于道家的无为思想B.与道家的实施路径相同C.始终以百姓的利益为重D.要求君主作为道德典范9. “为人主者,予夺生杀,务当其义,若四时;列官置吏,必以其能,若五行;好仁恶戾,任德远刑,若阳阴;此之谓能配天.”该思想提出者是A.荀子B.韩非子C. 董仲舒D.王阳明10.《史记》:“老子所贵道,虚无,凶应变化于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庄子散道德,放论,要亦归之自然.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礅少恩.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材料表明()A.法家思想与道家思想颇有渊源 B.西汉初期统治者“尊儒尚法”C.韩非子是诸子思想的集大成者 D.道家思想是诸子百家思想源头11.魏晋名士有一种不同于流俗、甚至不同于任何历史时期的言谈举止.以陶渊明、王羲之以及竹林七贤等为代表的魏晋名士,以狂放不羁、率真洒脱而著称于世,形成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魏晋风流”.造成这种文化现象的最主要的原因是A. 门阀士族特立独行,思想活跃B. 江南经济开发,商品经济发展C. 魏晋以来国家分裂,社会动荡D. 魏晋时期佛道盛行,援老入儒12.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指出:“大体上,儒家对佛教,排斥多于调和,佛教对儒家,调和多于排斥;佛教和道教互相排斥,不相调和(道教徒也有主张调和的).”材料中的现象出现于A.春秋战国时期B.汉武帝时期C.魏晋南北朝时期D.明末清初13.冯天瑜教授认为:“唐代的三教(儒学、道教、佛教)并行造成一种开放的文化心态:人们不以一教为尊,亦不必以自己的信仰去屈从于一尊意志.”这种“三教并行”政策( )A.导致唐朝统治思想混乱 B.导致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C.使佛教成为统治思想 D.使道教取代了儒学14.唐代张彦远在其美术通史著作《历代名画记》中,将品评绘画的标准分为五等,即“自然”、“神”、“妙”、“精”、“谨细”,认为“自然者,为上品之上”、“失于自然而后神,失于神而后妙,失于妙而后精,精之为病也,而成谨细”.这反映出张彦远的绘画理论A. 强调以山水画为精髓B. 与文人画的思想一致C. 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D. 重视绘画的教化功能15.右图漫画《一团和气》乍一看好似一位笑面弥勒佛盘腿而坐,而细观之弥勒佛左耳处有一道冠老者,右耳处有一方巾儒士,弥勒佛手搭两人肩上,借用道者与儒士的五官,合成一张正面像,它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一种社会思潮.对这一思潮表述正确的是( )A.隋唐时期形成了思想体系B.使儒学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C.“三教合归佛”为其核心D.推动了新儒学体系的诞生16.程颐说:“克己则私心去,自然能复礼,虽不学文,而理意已得.”这句话反映的思想是( )A.理是世界本原B.存天理,灭人欲C.心外无理D.吾心即是真理17.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在此,朱熹A. 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B. 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C. 劝导百姓遵循某种生活秩序D. 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18.明清时期徽州妇女贞节牌坊数量惊人,下表是××县历代受旌表的贞女烈妇,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朝代唐代宋代元代明代清代数量2人5人21人710人7098人A.政府治国严谨B.妇女地位有所上升C.儒学地位衰落D.理学摧残人性的一面19.明朝中后期,受心学的影响,一批知识分子跳出了宋儒的框架,他们作品中的人物由达官贵人、才子佳人、孝子贤孙转变为普普通通的市民、商贩、农民.他们傲视封建礼教,鄙视功名利禄,敢于直言.这反映出心学A.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B.冲破了宋代理学的思想禁锢C.有利于民主观念的形成 D.激发了个体自由主义思想发展20.明代商人王现曾说:“夫商与士,异术而同心.故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明之行.是故虽利而不污,故利以义制,名以清修,天之鉴也.”(《故王文贤墓志铭》)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商人致富要遵循道德规范 B.经商和读书在方法上是一致的C.商人要向读书人学习文化 D.经商成功后可以去研究学问或做官21.黄宗羲主张在边境地区方镇,“务令其钱粮兵马内足自立,外足捍患.田赋商税听其征收,以充战守之用.一切政教张弛,不从中制.……终其世兵民辑睦、疆场宁谧者,许以嗣世”.其主张意在( )A.实行分裂割据B.限制君主权力C.彻底否定封建制度D.实行民主政治制度22.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提出:“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上述材料反映出顾炎武()①反对理学空谈心性的弊端②倡导崇实致用的学术风气③胸怀天下的文化自觉④主权在民的政治诉求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23. 李贽在《史纲评要》中说:“(李斯建议焚书的上书)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当战国横议之后,势必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下列对此信息的解读,与李贽本意相符的是()A.儒家思想并非万世不变之理B.统治者实施新政必须要坚决C.政治统一必然要求思想统一D.专制集权是历史的必然趋势24.学者高汉城在《中国文化历程述略》中指出:“明清王朝的嬗递……促使部分胸怀‘亡国之思’的文化人,对‘古今之变’、‘天地之理’作一番重新思考.”他们提出的主张( )A.冲击了君主专制统治 B.否定了封建制度C.描绘了资本主义国家蓝图 D.强化了农本商末观念25.黄晓军在《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中写道:“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在本质上仍是儒家的模式,但是在这一模式内部注入了时代的气息,是传统与时代、先验与经验的结合.”这反映出A.明末清初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他们彻底否定传统儒学的地位C.他们的思想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D.他们对未来社会有一个完整的构想26.宋代,形成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清末民初,“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新八德”形成.这一变化反映了A. 儒学无法实现自身的突破B. 家族观念向民族国家观念发展C.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忠孝义D. 民主共和取代专制的历史趋势27.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强国,比如战国时期统一中原的秦国,18世纪确立世界霸主地位的英国.他们发展的道路各不相同,但在治国方面却有惊人的相似.你认为他们治国方面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A.发展经济B.武力掠夺C.制度创新D.科技强国28.有这样一首诗:“有个故事说,德行,住在难攀登的高山,由纯洁女神们掩护,凡人眼睛看不见.除非从心底流出血汗,求知,智慧,向善,才能登上这人性之巅.”诗中所表达的思想与下列人物的思想最为契合的是( )A.普罗泰格拉B.苏格拉底 C.梭伦 D.但丁29.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孟子提出道德规范有四种,即仁、义、礼、智,其共同点是( )A.强调等级B.关注理性C.重视智慧D.注重修养30.柏拉图经常称亚里士多德是小马驹(小马驹吃足了奶就会踢它的母亲),其意思是指亚里士多德A.敢于挑战权威B.不赞成柏拉图的主张C.忘恩负义D.求知欲强31.柏拉图认为:“苏格拉底被起诉与阿里斯托芬的喜剧《云》有关.”在《云》中,苏格拉底是一个教授诡辩术的人,主人公的儿子从苏格拉底那里学会诡辩之后,跟父亲争论,说儿子有权打老子,父亲一气之下放火烧了苏格拉底的“思想所”.据此可推知A.戏剧是古希腊的政治演绎 B.古希腊社会舆论丧失管制C.文化发展影响社会价值观 D.苏格拉底是智者学派代表32.亚里士多德在哲学上主张人要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但并不主张放弃现实的幸福;在生物学领域,至少对五十多种动物进行了解剖研究;在《物理学》一书中,他指出具体事物是由形式和质料组成的……这表明亚里士多德科学研究的主要特点是A.注意各个研究领域的联系性B.注重客观实际,研究领域宽广C.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精神D.家学深厚,遗传影响比较大33.薄伽丘的《十日谈》与但丁的《神曲》齐名,享有“人曲”的美誉.对该作品主题表述准确的是A.倡导社会契约B.主张民主政治C.反对宗教信仰D.肯定人的价值34.下列关于李贽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具有思想启蒙意义 B.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C.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D.都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35.此时人们仍是教会母亲的儿子……但是,人们的人生观已经改变,他们开始穿与以前不同的服装,不再把全部思想与精力集中于在天堂等待幸福的永生,他们试图在今生、在地球上建立他们的天堂.材料中的“此时”是指( )A.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 B.公元4世纪至公元13世纪C.公元14世纪至公元16世纪 D.公元17世纪至公元18世纪36.意大利史学家布鲁尼(1369-1444)认为:历史是人自己的历史,人性和人的心理是历史发展的原因所在,必须排除上帝决定人类历史的观点.这反映( )A.宗教改革在意大利取得突破 B.神学丧失对历史研究的影响C.人类已经进入理性时代 D.史学领域出现人文主义思想37.《人的解放——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一文指出:“他们(启蒙思想家)力图把人类生活世俗化,开辟一个非宗教的理性时代.”“理性时代”是指( )A.神学禁锢人们思想的时代 B.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C.民主和科学的光明时代 D.没有宗教的无神论时代38.中国古代天文机构是政府的重要部门.从事天文观测的人员都是朝廷命官,甚至有人担任高官并拥有特殊政治地位.民间私藏和研究天文书籍被严厉禁止.对此现象认识正确的是A. 造成古代天文学长期落后B. 观测天文会打破对君权的迷信C. 天文知识有利于农业发展D. 统治者信奉君权神授维护统治39.中国古代医术,亦称“仁术”.医学家在行医过程中也常以“仁”的道德标准作为行医准则,如唐朝的孙思邈提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医术A.重在教化病人的心理 B.浸润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观C.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 D.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约束40.据史载,唐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后,长安的商业中心东市已经有商家印的字帖、医书出卖.过了二十多年,民间市场上也出现了一种“印纸”,作为商人交易、给税的凭据.该段记载主要表明( )A.雕版印刷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B.唐政府对印刷业的支持力度较大C.雕版印刷与人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D.雕版印刷技术在唐后期日臻成熟41.奠定后世中医临床学理论基础的古代医学著作是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齐民要术》D.《本草纲目》42.“中国最早发现哈雷彗星,但却没有分析研究其平均出现的周期……张衡的浑天仪没有把对日月和行星运行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论阐释……中国古代的数学偏重‘算’的实用技巧,而缺乏用以演绎、证明规律的理念.”材料认为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主要特点是( )A.强调实用技术忽视抽象科学 B.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C.政府是科学研究的主要组织者 D.普遍重视科学实验43.中国古代文学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文学史上涌现出颇具特色的文学体裁,为后人称颂.下列各项,属于汉赋的是(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B.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C.“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D.“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44.一位唐朝的书生是“书虫”,每当他看到佳句时,总要抄写下来.但他的“佳句集”中不可能有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B.“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C.“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D.“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45.老师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上给同学们出了以下判断题,其中符合史实的有①战国思想家惠施学富五车,是指他旅行时也爱学习,五辆车上都装满爱看的纸质书②北宋平民毕昇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这是印刷业的一大革新③楷书奔放跃动,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最能表现和抒发书法家的感情④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具有现实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又称“骚体”A.1个B.2个C.3个D.4个46.下图是羊字的各种写法演变,对于中国古代汉字表述正确的是A.由表音文字向象形文字转变 B.一直自觉追求审美价值C.难以适应信息快速交流的需要 D.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47.下列书法作品从左到右依次为( )A.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B.楷书、行书、草书、小篆C.楷书、行书、草书、隶书 D.行书、草书、小篆、隶书48.书法家欧阳中石说:“每个人的字都有差别,正像每个人的面孔不同一样.其实,人的面孔有多大的区别呢?眼睛、鼻子、嘴……的部位已经非常固定,然而人的妍媸差别竟如天渊,有的实在难看,有的能够倾国倾城.字的书写也正是如此.”这段话主要说明了A.书法作品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风格之别 B.书法作品优劣有别特点各异C.字如其人,什么样的人写什么样的字 D.欣赏书法作品之前应先了解作者49.如果想了解宋代汴京的建筑、交通、商业和市民生活,可以参考的艺术作品是A.《女史箴图》 B.《送子天王图》 C.《富春山居图》D.《清明上河图》50.道光八年以后,以演唱革新后的西皮调而著称的湖北艺人王洪贵和李六等人进京,加入了徽班,与徽班演员同台演出,形成了“徽汉合流”的局面.这主要说明了 ( )A.京剧是在融合了各剧种的基础上形成的B.京剧属于我国的“国剧”C.京剧形成得益于政府的支持 D.京剧成熟于道光年间二、非选择题(共70分)51.(1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西周的学校教育……教师既行教事,又兼管国家的日常事务,形成了“官师合一”的局面;教学场所同时也是举行祭祀……布政等日常国事的场所……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赖以生存的基础逐渐瓦解…… ——摘自杨宁《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材料二:西汉初年的景帝时期,文翁入成都任蜀郡守,“见蜀地僻陋,有蛮夷风”遂将教育文化置于首位……选拔青年人亲自进行教育,并派到长安去学习数年,学成之后用作各级官吏,带动各地的教化……在成都开办学校,校中学子在课堂之外还必须经常到各地有所实践.一段时间之后,“由是大化,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至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自文翁为始云.文翁终于蜀,吏民为立祠堂,岁时祭祀不绝.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摘自《汉书·循吏传》材料三:一个汉代青年进太学求学,毕业后,派到地方服务.待服务地方行政有了政绩,再经长官遴选到中央,又经过中央一番规定的考试,然后才正式入仕.那是当时入仕从政的唯一正途,政府的一切官吏,几乎全由此项途径出身.这样的政府,我们再也不能叫它做贵族政府. ——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西周学校教育的特点以及该特点到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的变化及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文翁办教育的特点及对当时教育体制发展的贡献.(4分)(3)材料三反映了当时怎样的选官制度?为什么“这样的政府,我们再也不能叫它做贵族政府”?(2分)(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西周到西汉,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贡献.(4分) 52.(18分)在欧洲人文主义思潮的发展中意大利、德国、法国都有着特殊的地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个喧闹的城市社会,以繁荣的工业和西欧与富裕的拜占庭及伊斯兰帝国之间利润丰厚的贸易为基础.意大利是这一贸易的中间人,并由此繁荣起来……这些(意大利的)城市由大商人家族控制,它们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和作家的赞助人.它们的需求、兴趣和口味渲染了文艺复兴时期文化的复兴.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对教会的态度,很难简单刻画.文艺复兴不是民众运动,是少数学者和艺术家的运动,还受到一些崇尚人文主义的教皇们的赞助,假若当初没有这些奖励者,它取得的成功说不定会小得多.历史学家贵查第尼在1529年写道:“再没有谁比我更憎恶祭司的野心、贪婪和放荡了……尽管如此,我在己任教皇教廷中的位置,迫使我只得为了切身利益希求他们伟大.但是,如果不是为了这个缘故,我早已像爱自己一样爱马丁·路德了.” ——[英]罗素《西方哲学史》材料三为什么130年之后,创造美的源泉就枯竭了呢?因为,一个意大利人和一个德国人把这一孔泉眼给堵上了.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美洲,而葡萄牙人则发现了去印度的航线.……从此,尼德兰取代意大利,成为东西贸易的必经之路.1517年,马丁·路德……点燃了宗教改革的烽火,并最终导致教会的分裂.……对于意大利来说,教会分裂意味着财源的枯竭.——[德]迪特里希·施万尼茨《欧洲:一堂丰富的人文课》材料四 (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是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恩格斯《反杜林论》请回答:(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文艺复兴运动开始于意大利的原因.(5分)(2)据材料二,分析造成“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对教会的态度,很难简单刻画”的原因及文艺复兴的局限性.(4分)(3)据材料三,概括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衰落的原因.(4分)(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思想家高举的理论旗帜是什么.为构建“正义”“平等”的新社会,他们提出了哪些主要学说?(5分)53.(18分)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历史上都是个激荡的时代,它所统辖的是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的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朝……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还增加了贸易量.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尤其是宋朝,对外贸易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候.——《全球通史》材料二英国科学院院士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材料三北宋兴起的新儒学讲究由心而发,格物致知,在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北宋一位文学家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缺)一,不成为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北宋宫廷画院曾出过一道考题:“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画家要表达题中的“无”,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材料四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宋朝“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4分)(2)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宋代科技发展“已呈巅峰状态”及对世界文明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6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新儒学的产生对宋代文人书法、绘画的影响.(4分)(4)结合宋代在科技、思想、文学艺术等某一方面的新变化,论证材料四的观点.(4分)。
2020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精装版
教学资料范本2020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精装版编辑: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精选】20xx最新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第Ⅰ卷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费孝通先生曾将中国古代的某一制度描述为“差序格局”,即“以己为中心,按照……有差等的次序形成的关系网络”.这种差序格局的结构方式普遍存在于中国传统社会之中.其中,父子、兄弟关系是最基本的层次,是“差序格局”的模板,其他各个层次都从这里获得其构造原则,如同乡关系、师徒关系、君臣关系等.据此可知,“差序格局”()A.产生于儒家三纲五常思想B.使先秦血缘政治得以不断发展C.可能阻滞社会结构的更新D.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2.考古学家在湖南省里耶古城发现大量的秦简,其中某一简的内容是:(正面)廿六年(即公元前221年)六月癸丑,迁陵掾讯捽(刑讯)蛮衿……(背面)鞫(审讯犯人)之,越人以城邑反.下列选项中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秦朝统治范围最远已达湖南B.秦朝郡县制度得到全面推广C.楚国遗民流窜到湘江流域 D.秦朝制度推广引发矛盾冲突3.由于考官与考生常以师生关系的名义互相勾结、朋比为奸,宋太祖将殿试改为定制.皇帝在殿试时往往亲自充当考官,那么在殿试中录取的进士自然都成了天子门生.殿试成为定制的主要原因是()A.遏制世家大族,加强中央集权B.笼络知识分子,加强君主专制C.扩大选官范围,维护封建统治D.防止营私舞弊,维护社会公平4.如图是雅典基里克斯陶杯(公元前470年左右)上的图案.据考证图正中右边那个有胡子的男人,一手握着铁笔,一手拿着书写板,正在记录票数.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陶片放逐法实施的确证 B.雅典民主制度达到顶峰C.投票已经成为参政方式 D.公民已经享有广泛权利5.公元100年,罗马帝国执政官小普利尼在元老院发表演说时,对坐在会场中的皇帝图拉真说:皇帝不应该在法律之上,相反,他应该在法律之下.这可用来说明罗马帝国()A.皇帝无权更改行政法令B.强调法律的权威性C.皇帝与平民的地位相等 D.立法权属于元老院6.“光荣革命”后,对议会而言,行政权的执行并不是它的职责所在,在国王无力亦无意于绝对行使这项权力的时候,内阁便登上了政治舞台.内阁的出现在国王与议会之间建立了沟通的桥梁,并在国王与议会之间的作用愈发重要.可见,英国内阁的形成()A.解决了国王与议会之间的矛盾B.适应了英国宪政发展的需求C.使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权D.增强了议会对国王的控制力7.1789年,有学者说:“光荣革命留给我国宪政的最重要的不完善之处,就是不平等的代表权……好些选举代表、要他们为国家制定法律的人,就总体而言,是掌握了土地的人,或组成法人团体而控制商业的人.”材料反映了( )A.革命维护了传统地主的利益 B.商业资产阶级政治地位逐渐丧失C.英国宪政的实质是王权专制 D.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8.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意志皇帝在国际上代表帝国,以帝国名义宣战、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或条约,首相主持帝国政府,不对议会负责,可以解散议会;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行使立法权;帝国司法机关为帝国法院,地方法院则是各邦法院.这反映出当时德国( )A.有明显的专制主义色彩 B.政体体现出分权的思想C.建立起了责任内阁制度 D.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9.据《美国宪政历程》记载:(有)一位大法官叫道格拉斯,他在大法官的位置上一呆就是36年零七个月.1975年他突然中风,无法上班,但是当时的总统正好是当年积极主张弹劾他的众议院共和党(少数党)领袖福特,为了不让福特总统有机会任命一个保守派的法官,他坐着轮椅,带着尿袋出庭,最后还是前功尽弃.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A.大法官除非犯罪否则必须终身任职 B.总统与大法官之间存在着权力制衡C.两人的私人恩怨已经影响到政治 D.大法官在与总统的较量中处于下风10.柏克在《法国革命论》中指出:“1793年末,几乎全法国的教堂都被关闭或改成了‘理性庙’;行政命令各色人等一律以‘公民’相称;激进的妇女在菜市、路口巡视,强迫其他妇女一律穿长裤、戴红帽……革命者陷入到一种‘民主的专制’的泥潭”.这表明()A.革命推翻了封建等级制度B.法国实现了社会领域的自由平等C.革命使人民获得政治权利D.革命一定程度上背离了自由原则11.导致下表中数据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咸丰初年户部银库数量银数单位:万两年份库存银数新收银数支出银数实存银数咸丰元年(1851)844.0962 850.8529 956.9910 737.9581咸丰二年737.9581 836.1837 1032.6172 541.5246咸丰三年541.5246 475.3397 847.1746 169.6897A.国内农民起义的影响B.清政府急需偿还债款C.政府投资开办工厂D.小农经济逐渐解体12.法国公使在目睹了中国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后说:“我们正面临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最令人惊异的重要现象,即中国为积极行动而形成了一种全国性的舆论.”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也说:“中国人民从……不幸中产生出一种令人鼓舞的民族觉醒,为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动而结合成一个整体.”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其影响是()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B.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C.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D.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13.萨拉·罗斯在《茶叶大盗——改变世界的中国茶》中说,“历史上曾经有一刻,当英国和中国因两种花木——罂粟和山茶——兵戎相见时,世界版图以两株植物的名字重新划分”.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A.鸦片和茶叶在鸦片战争前的中英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B.中国茶的热销导致英国对华贸易逆差,进而引发了中英战争C.英国发动对华战争的目的是保护鸦片贸易和夺取制茶技术D.鸦片战争的实质是鸦片代表的资本主义和茶叶代表的农耕文明的战争14.《南京条约》英方谈判随从利洛曾记载:“对条文的字眼或措辞一点吹求都没有,为欧洲的外交家们所如此尖细地钻研和谨慎地考虑过的条文,只占去(清政府的代表们)一刹那的注意力.他们的所有心事都集中在一个主要的目标上,就是要我们赶快撤离.”这反映清政府( )A.致力维护国家主权B.缺乏近代外交意识C.畏惧英国武力威胁D.鄙视英夷不屑斡旋15.对下图信息的理解最符合史实的是()A.日本逐步加大对中国的侵略B.英德两国在中国市场竞争尤为激烈C.英国在中国的影响持续减弱D.美国借助中日战争向中国输出枪械16.1946年,国民党不断进犯各××区,但在口头上仍说遵守《双十协定》,双方在南京进行谈判.谈判破裂后,国民党对中共人员限期撤离,中共与美方紧急磋商,美国同意麦康内尔执行“鲶鱼行动”,把中共人员安全送回到了延安.材料表明()A.美国改变了对国民党的支持B.中共赢得了美国的舆论支持C.中共在内战中处于弱势地位D.国共关系引起美国高度关注17.历史学家德·阿宁说:“在革命之前的几个月就已经感觉到充满大革命的气氛,随时都有发生动乱的可能,这种感觉却不是从布尔什维克、马克思主义者和革命家那里显露出来的.”这说明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是()A.国内种种不可调和的矛盾B.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领导C.沙皇专制统治的极端腐朽D.一战激化了国内阶级矛盾18.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尼赫鲁也应邀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临别之际毛泽东以《离骚》中的词句“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相赠,被传为中印友谊的一段佳话.这说明( ) A.美国敌视新中国政策破产B.中印矛盾和冲突暂时解决C.万隆会议密切了中印关系D.新中国外交取得巨大成就19.20世纪60年代中期,法国戴高乐政府提出了“缓和、谅解、合作”的对苏外交策略,同苏联进行合作达成缓和;60年代末70年代初,联邦德国勃兰特政府推行“新东方政策”,改善与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关系.这些事例表明( )A.法德两国外交自主性有所增强 B.美国推行单边主义遭到西欧抵制C.“冷战”时期的美欧联盟关系瓦解 D.苏联对法德两国的威胁已经解除20.中国古代有一部文学作品集,下图是其作品来源地域示意图.下列诗句出自这一作品集的是()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B.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C.汉代李将军,夺得匈奴马 D.政烦方改篆,愚俗乃焚书21.1916年考入成都师范学校的张秀熟回忆:他所在班的同学因为要做《新潮流之捍御策》的作文,一些平时埋头故纸堆的同学,也不得不购买几本新刊物,一探究竟,但一接触就为真理所征服.这最能说明当时四川()A.受到民主思想宣传的影响 B.学校教育关注马克思主义C.形成全社会学习民主思想的风尚 D.民众受新思潮的影响最深22.1924年,孙中山说:“我们现在革命,要仿效俄国这种公平办法,也要耕者有其田,才算是彻底的革命;如果耕者没有田地,每年还是要田租,那还是不彻底的革命.”这表明孙中山()A.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主张将土地无偿分配给农民B.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决定节制资本以实现民生C.受十月革命的影响,主张改进民生主义D.想仿照十月革命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以实现耕者有其田23.毛泽东发文称:“人民是什么?在中国,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这些阶级在工人阶级及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团结起来,组成自己的国家,选举自己的政府,向着帝国主义的走狗即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及代表这些阶级的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帮凶们实行独裁,实行专政.”此文发表的背景是()A.国民革命运动兴起B.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C.解放战争即将胜利D.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24.18世纪初,欧洲兴起了一股博物学热,这股博物学热实质上反映的是一种流行性的自然崇拜之风.“自然界几乎被视作神”,是人们心目中的美德导师.当时的思想家热衷于从精神上追寻人类早已逝去的“自然状态”,并进而移情于实际存在的自然界.出现材料中“博物学热”的历史条件是()A.工业革命的开展B.启蒙运动的影响C.生物进化论提出D.人文主义的复苏25.韦勒克将某一文学流派的风格总结为:“就诗歌观来说是想象,就世界观来说是自然,就诗体风格来说是象征与神话.”德国作家席勒也认为这一文学流派“试图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实.”下列美术作品中与之具有类似风格的是()《拾穗者》《向日葵》《格尔尼卡》《自由引导人民》A B C D第Ⅱ卷本卷共4题,共50分.第26题16分,第27题22分,第28题12分,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26.(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自秦汉起,各级官员均由国家任命,无论是各地贤能被征辟或举荐到中央当官,或原在京畿居住者被外放到各地当官,大多存在有异地仕宦解决住所的需要.因此,由国家向赴任官员提供住房,大约也就在秦汉之际逐渐趋向制度化……住房以外,官吏住所内的一应家具杂用亦由机关按入住者的身份提供.以明代淳××县署为个案,据《海瑞集·兴革条例》载,知县的家具杂用有63种200余件,县丞、主簿等有60种,典史仅19种.洪武时,黄州府有个同知安贞,因“擅造公宇器用”,被部下吏员向按察司检举,按察司又向中央汇报.朱元璋得知后,为安贞开脱,说是“房宇器用都是公家的,安贞若另迁他官,一样也带不走”(《典故纪闻》卷四)……另外,官员调任或退休时,所有家具杂用,都要按清单归还. ——摘编自完颜绍元《轻松为官》材料二法国很早就开始实施官邸制,该制度具体名称是“公职人员职务用房制度”……法国法律规定,住房大小与付费标准根据职务需要与地位确定.例如担任部长以上的公职,一般可以享受完全免费的职务用房,标准是家庭1—2人住3房套间,3个人住4房套间,4—5人住5房套间.中下级公职人员如果无住房就无法工作者,也参照上述标准分配住房.如果只是一般需要分配职务用房者,则应交纳正常租金标准一半的房租……美国官邸制适用范围则是总统、副总统、州长、副州长以及具有一定规模的大、中城市市长.在美国,各级官员官邸的购买、日常使用和维护费均由政府预算负担,居住者只需每年交纳象征性的租金1美元.此外,除了国际通行的驻外大使配有官邸外,一些美国大学校长也住“官邸”.——摘编自黄发红、陈一鸣、姚蒙等《看各国如何实施官邸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古代官员公房制度实行的目的,概括我国古代官员公房制度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中国古代公房制度与西方的官邸制有何异同.谈谈你对实行官邸制的认识.(8分)27.(12分)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和走向,不仅关系到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影响世界和平、稳定与繁荣的重要因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伴随着朝鲜战场烽烟四起,成吉思汗的好战形象重新在美国人脑海中浮起,中国被视为莫斯科的“傀儡”和忘恩负义的“侵略者”.中国在美形象也进入了一个新历史时期.——王立新《试论美国人中国观的演变(18世纪~1950年)》材料二《人民日报》对美报道语态所占比例对比统计(1)据材料二指出这一时期美国人的中国观,并结合所学简述其形成的历史背景.(6分)(2)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媒体对美国形象的塑造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促成这种变化的原因.(6分)28.(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945年2月,雅尔塔,尤索波夫宫“当我说我们把斯大林元帅的健康视为我们大家的希望和心中最珍贵之物时,这丝毫没有夸大,也决非词藻华丽的恭维.历史上有过许多征服者,但其中极少政治家,大多数都在战后的纷扰中丢掉了胜利果实.……发现自己与这样一位不仅在苏联闻名而且誉满全世界的伟人保有友好和亲密的关系,使我走在这个世界上勇气和希望倍增.”——丘吉尔为斯大林祝酒词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试对丘吉尔为斯大林祝酒词进行解读.29.(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提倡自然权利学说.他认为,自然赋予人类思想自由、出版自由、信仰自由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自然权利.卢梭认为,自由、平等是自然赋予每个人的权利,但现实的社会却给人们套上了枷锁.因此,他号召人民向专制暴君、贵族及腐化的僧侣兴师问罪,向不合理的封建制度开战.康德认为,人类最终会走向永久的世界和平.在他所设计的共和政体里,人人拥有自由、平等的权利,国家应尊重公民的权利,这为公民提供了判断国家是否合法的标准.——摘编自邓成明《论人民主权与公民的民主权利》材料二五四新文化运动强调个人本身的价值,认为个人是一切价值的源头……五四新文化运动想用启蒙手段达到救亡目的.然而,20世纪前半叶的中国充满战乱苦难,国家利益与人民痛苦压倒了知识分子对自由、平等、民主的追求.为了群体的救亡,个人权利、自由与尊严都显得不切实际,启蒙工作因而受到了牵连.(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原则.(4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五四新文化运动倡导个人价值的意义.综合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西方启蒙思想的主要差异.(8分)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答案1—5:CDBCB 6—10:BDBBD 11—15:ACABA16—20:DADDA 21—25:ACCBD 26.【答案】(1)目的:解决官员异地为官的住房需要;减轻官员的经济负担.(2 分)特点:公有住房有明确的等级、规格限制;公有住房及所有物品严禁私自增减;官员离职必须按清单归还所有物品.(4 分,答出两点即可)(2)同:都由国家给官员提供公有住房;都有官员职务与住房规格的规定;都对官员公有住房制定了法律(或条例).(4 分,答出两点即可)异:西方官邸要交纳一定的租金;西方除官员外,还为一些非官员提供公有住房.(2 分)认识:实行官邸制可以消除官员的后顾之忧;官邸应实用而不能奢侈;官邸制有利于减少消费,促成廉洁之风.(2 分)27.【答案】(1)中国观:莫斯科的“傀儡”;忘恩负义的“侵略者”.(2 分)背景:美苏冷战(两大阵营对峙);中国“一边倒”外交政策;朝鲜战争爆发(或中国抗美援朝).(4 分,答出两点即可)(2)变化:由片面(否定)到客观(由消极为主到积极为主).(2 分)原因:美中关系的变化(或中国对美政策的变化);中国推行改革开放,促使中国对美认识更加理性和客观;国际形势的变化.(4 分,答出两点即可分)28.【答案】解读:丘吉尔对斯大林元帅极为恭维,因为当时正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美、英、苏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成为盟友关系.但这段祝酒词属于外交辞令,不完全符合丘吉尔的内心想法.二战结束之后美英与苏联迅速从盟友走向对手,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对斯大林为首的苏联社会主义充满敌视.随着杜鲁门主义的出台,世界进入到冷战时期.29.【答案】(1)自由平等;天赋人权;主权在民;民主共和.(4 分)(2)意义:有利于打破封建伦理道德的束缚;有利于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的觉醒;有利于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4 分)差异:西方,产生背景是封建制度和宗教神学阻碍人和社会的发展;内容上强调构筑自由、民主、平等的社会关系.中国,背景是民族危机的加深;内容上强调个人启蒙让位于集体的救亡图存.(4 分)。
2020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3-精装版
教学资料范本2020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3-精装版编辑: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精选】20xx最新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3Ⅰ卷一、选择题(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24.在明神宗册立太子的问题上,士大夫群体始终反对神宗将个人意愿(不立长子)凌驾于礼法之上,为此与神宗争吵长达15年.期间无数大臣被斥被贬被杖,但最后还是以立长子为太子而告终,史称“国本之争”.这表明A.专制皇权日益膨胀 B.群臣思想保守顽固C.传统文化力量强大 D.改革面临政治风险25.1900年,慈禧发布要与八国联军“一决雌雄”的上谕,要求各省“北上勤王”,以张之洞、刘坤一等汉族东南大员先是“拒不奉诏”,随后与列强签订了“东南互保”协议,约定所辖区域内保证各自利益“两不相扰”.这一事件()A.加剧中央集权崩溃和地方势力膨胀 B.地方的自保避战最终导致中国战败C.激化了汉族地主与满洲贵族的矛盾 D.地方实权派开始介入国家外交事务26.公元前8世纪,雅典的英雄崇拜兴起,崇拜的对象是史诗里的英雄、建城者或某个具有神奇经历和业绩的死者,他们被认为即使死后仍然有能力保护在周围居住的人,因此每一个点的周围都能聚集一个崇拜群体由此构建起村庄、部落之间的特殊关系.这种英雄崇拜( ) A.反映了直接民主制弊端暴露 B.具有极强的血缘和宗法色彩C.顺应了城邦意识形态的发展 D.旨在维护雅典民主政治体制27.行政长官告示是古罗马万民法最重要的渊源.行政长官告示一般包括三种因素:地中海商人通用的早已存在的商法;那些剔除了形式主义成分的公民法规定;行政官自己所认为的公平和正义的观念.据此可知,万民法( )A.实现了公民与外邦人的平等 B.适应了帝国统治的现实需要C.强化了传统立法成果的权威 D.是行政长官牟取私利的工具28.有学者认为商周之际的中国文明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而且是全方位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大革命”.其意义,当然不仅仅是在王权易姓,还在于理性超越了信仰,引领了此后三千年的文明.材料反映了( )A.分封制取代内外服制是历史的进步 B.西周的制度推动了各地的文化认同C.西周制度文化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D.礼乐制度确立使自然信仰逐渐衰亡29.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教科书编者在初等学校的必修课程教科书中强调,“一百年前,法国由一个国王统治,今天,它已经是一个共和国了”;并要求学生论述“人民主权的共和国优于王权无任何限制的专制王朝”“自1870年起,共和政府就是法国合法且永久的政府”.这反映出当时法国( )A.共和制成为国民的追求 B.学校不能教授封建社会历史C.反对专制成为社会共识 D.政府强化国民共和意识30.汉密尔顿在《联邦党人文集》中说:“一个团结的强国提出的道歉、解释和赔偿,往往被认为满意而接受,如果是由一个无足轻重或弱小的州或邦联提出的话,就会被认为不满意而加以拒绝.”此观点旨在说明( )A.建立联邦政府能适应国际形势 B.邦联政府阻碍了国家政治独立C.美国面临严重的国外势力威胁 D.美国正处于国际社会的孤立中31.孙中山在解除临时大总统时表示“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将此作为“效力”的方向.黄兴也曾表示“吾党……以后当纯带一种建设性质”.这些主张( )A.对民国形势的评判过于乐观 B.直指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C.加速了国内和平时期的到来 D.指明了民主革命的新方向32.1922年9月,中共机关刊物《向导》发文指出,在军阀割据的现状下,战乱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建立“统一全国的中央政府,然后国内和平才能够实现”.这表明,“打倒军阀”正在成为()A.人民的迫切愿望B.国民政府的执政理念C.知识分子的共识D.全体国民的共同选择33.1941-1942年,中共根据当时政治局面实行了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即“双减双交”的土地政策.1947年7月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9月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彻底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这一变化( )A.表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B.说明国共由合作走向对抗的变化C.反映出中国社会经济有了一定发展 D.源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34.罗荣渠的《现代化新论》认为:“辛亥革命使无所不包的普遍王权的一元结构突然解体后,不但没有产生出一个现代型国家,而是分裂出大大小小的传统型权力中心,形成严重的政治权威危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 )A.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 B.儒家伦理纲常的价值体系没有被打破C.中国社会结构没有重新分化组合 D.帝国主义国家分别扶植各自的代理人35.西方学者弗雷德里克·马特尔在其所著的《主流:谁将打赢全球文化战争》中认为,世界文化大战已经爆发,这是通过文化与信息的传播来赢取新的地区影响力而展开的战争.作者意在说明()A. 文化竞争背后所隐藏的政治角逐 B. 美国在国际文化竞争中影响减弱C. 世界在多极化下矛盾趋向于缓和D. 文化碰撞引发新的地区矛盾冲突Ⅱ卷非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其中43、44小题为选做题.共160分)4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夏商西周时代的“先王”们都是“议事以制不为刑辟”,他们“临事设刑,不豫设法”的做法,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把法的历史推进到成文法时代.春秋人之所以频繁的引用制、常、典、则等多种法律形式,说明他们的时代不存在大规模的法典.到了战国时期,平民数量急剧上升,在社会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平民已经有了诉讼要求,在这样的时代,法治思想就不应再表现为当政者的“临时制刑”,而应当是事前“为刑辟”,制定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形式较为统一的成文法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摘编自徐祥民《法家法律思想研究》材料二在中国法律思想发展过程中,汉武帝时期出现了一种特别的司法制度,就以“亲亲尊尊”为基本原则.魏晋南北朝时期立法思想越来越多受到以“礼”为核心的纲常原则的指导.“以礼制刑,礼法合一”是对唐朝法律指导思想的高度概括.今天,“杀人偿命”“欠债还钱”等法治思想已经深入到国民的意识当中.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在法律的制定修订中,把历史上的或者外国的制度拿来加以改造以为我所用.古代中国的法律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很好的古代法治理论,在选择新的治国方略中,它与领会西方法治理论对我们具有完全相同的价值. ——整理自张苏阳《论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夏商西周时代至汉唐中国法律演变的趋势并分析这些趋势形成的原因.(15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法律思想对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10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时间代表人物对于中国形象的认知或评价公元前5世纪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东方文化是一切文化和一切智慧的摇篮.”公元4世纪希腊史学家马尔塞林“赛里斯国疆域辽阔,沃原千里……物产也很丰富,有五谷杂粮、干鲜水果、牛羊牲畜,真是应有尽有,品繁而量众.’公元1304年法国传教士孟特高维诺“世界上没有任何国王能够以其帝国的辽阔疆域、人数众多的居民及其巨额财富而与大汗相媲美.”他服膺于中国人的宽容.公元1739年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广阔、最美丽、人口最多、管理得最好的国家”.“如果说曾经有过一个国家,在那里人们的生命、名誉和财产受到法律保护,那就是中华帝国.”公元1793年英方使华代表马戛尔尼“如果中国禁止英国人贸易或给他们造成重大的损失,那么英军只需几艘战舰就能摧毁其海岸舰队.”公元1895年德皇威廉二世欧洲主要国家的统治者们不约而同地收到一幅寄送的油画,幅名叫《黄祸》的画上,代表德、俄、英等7个西方国家的女神,正拿着式器准备抵御即将来临的来自东方的进攻.在远方滚滚烟尘中,类似佛陀的恶神驾驭东方恶龙正在逼近.公元1993年美国学者芒罗“中国龙已经觉醒,全世界将面临威胁.”公元1997年日本学者观堂义宪“面向21世纪,中国朝着再度成为世界中心的目标迈出了一步.”——摘编自《世界新闻报》文章《外国人看中国2500年——西方眼中中国形象的变迁》上表为公元前5世纪~公元20世纪外国人对于中国形象的认知和评价.从表中提取相关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12分)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从中唐开始,藩镇和一些势力较大的州郡常常以种种借口和手段,截留应该上缴中央政府的赋税,久而久之,形成了财政上的“留使”“留州”制度.到了五代时,藩镇节度使甚至直接派自己的亲信武将管理场(征收赋税的场所)务,赋税大权落入节度使手中.赵匡胤发布诏令,要求各州除留下必要的经费外,其余贡赋中属于货币的部分要全部奉送到京,不得无故截留.同时,赵匡胤还以中央支付给大藩“公使钱”为条件,废除了“留使”“留州”制度,收回了藩镇所控制的部分财权.此后,赵匡胤还在中央设立了分管财政的三司,设三司使和三司副使,总管各地贡赋和中央财政,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这些措施对解决藩镇割据、维护国家统一起到了重要作用,稳固了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基础,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河洛税史寻幽:北宋立国行新制,中央“集财”国库丰》(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初财政制度改革的背景和措施.(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初财政制度改革的影响.(6分)历史参考答案1.C2.A3.C4.B5.C6.D7.A8.A9.A10.D11.A12.A【答案】41.(1)趋势:由因事临时设法到固定的成文法;法律形式由多种化到走向统一;古代法律指导思想逐渐儒学化;礼法合一,突出伦理.原因:夏商西周的统治者因事临时设法的弊端;战国时期,阶级结构出现重大变化,封建经济发展,原有的法律形式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推动了局部统一局面的出现;众多法家学者对法律思想的整理,形成了较完善的法律思想体系;独尊儒术后,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趋于完善等.(2)影响:对中华民族法律意识的培养和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或有利于中华民族法律意识的培养和形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法律的制定和修订提供了借鉴;有利于我们对中西法治理论取长补短,选择符合现代中国国情的治国方略.42..论题:外国人对中国形象的认知和评价受多种因素影响.阐述:地理交通自然因素.古代交通不便,外国人对中国认知较为模糊不准确,近代以来世界市场形成,世界连为-体,外国人对中国的认知逐渐清晰.中国的国家实力.古代中国农耕经济发达,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外国人大多对中国充满好感和美慕;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基于自身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大多轻蔑诽谤中国;现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和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综合国力大大提升,西方国家对中国既肯定又疑惧,态度较为复杂.民族利益和阶级立场.伏尔泰赞美中国的重要原因是站在资产阶级立场上对抗法国封建王权和教权,宣扬启蒙思想;美国学者芒罗宜扬“中国威胁论”是美国霸权主义在文化领域的体现.总之,我们应坚持中国道路,维护中国国际形象,辩证看待外国人对我国的评价.【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公元前5世纪~公元20世纪外国人对中国的认识.从材料中的“东方文化是一切文化和一切智慧的摇篮.”“世界上没有任何国王能够以其帝国的辽阔疆域、人数众多的居民及其巨额财富而与大汗相媲美.”等信息可以看出,对古代中国,外国人大多充满好感和羡慕;从材料中的“欧洲主要国家的统治者们不约而同地收到一幅寄送的油画,名叫《黄祸》的画上,代表德、俄、英等7个西方国家的女神,正拿着式器准备抵御即将来临的来自东方的进攻.在远方滚滚烟尘中,类似佛陀的恶神驾驭东方恶龙正在逼近”可以看出,近代时期外国人大多轻蔑诽谤中国;从材料中的“中国龙已经觉醒,全世界将面临威胁.”“面向21世纪,中国朝着再度成为世界中心的目标迈出了一步.”来看,在当代,外国人对中国的认识比较复杂.据此首先确定论题“外国人对中国形象的认知和评价受多种因素影响.”或“外国人对中国形象认知和评价的变化”,选定一个论题,然后根据材料信息联系所学有关内容进行论证.论题要明确,论述过程要做到中外关联,史论结合.45..答案要点:(15 分)(1)背景:唐末五代时期,地方截留中央财赋,威胁中央政府;北宋建立后大力加强中央集权.措施:地方除留下必要经费外,其余财赋中的货币部分全部上交;通过中央支付大藩“公使钱”收回地方财权;中央设立专门机构总管全国财赋.(2)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削弱了地方自主权.。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文)含解析
民勤一中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高二历史(文)一、单选题1. 《周易》是阐述关于阴阳变化之书,一度被道家奉为经典。
巧合的是,“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且一再强调“《易》,我后其祝卜矣,我观其德义耳也”。
由此可见A. 儒家思想开始成为正统思想B. 孔子坚守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抱负C. 儒道两家思想已呈融合之势D. 晚年孔子因遭受困厄而热衷卜筮【答案】B【解析】“一度被道家奉为经典。
巧合的是,“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说明孔子坚守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抱负,B正确;A、C和D不符合材料主旨。
2.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王者必受命而后王。
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所以明易姓,非继人,通以己受之于天也。
”材料主要体现了董仲舒A. “大一统”思想B. 君权神授思想C. 天人感应思想D. “三纲五常”思想【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王者必受命而后王”“通以己受之于天也”可知,董仲舒认为君主受命于天,君主一统天下,故选B;大一统思想是政治上的统一和文化的统一,材料无法体现,排除A;天人感应指天意与人事的交感相应,认为天能干预人事,预示灾祥,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不符合题意,排除C;材料信息与“三纲五常”无关,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王者必受命而后王”“通以己受之于天也”,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
3. 儒、墨、道、法四家学说在春秋战国时期虽然互争长短,各树一帜,但它们有许多共同之处。
如A. 推动改革,重建社会秩序B. 追求治国之道和理想人生C. 追求平等,维护地主利益D. 强调和谐,建立理想社会【答案】B【解析】A属于法家的主张,故排除;C中的“追求平等”属于墨家的主张,但墨家不维护地主利益,故C的说法不符合题意;D属于儒家思想主张,故排除;儒、墨、道、法四家学说都有关于治理国家的主张,也都希望实现自己阶层的人生理想,故B属于其共同之处。
甘肃省民勤县第一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甘肃省民勤县第一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48分〕1. 相传夏禹铸九鼎,意味九州,继而成为〝天命〞之所在,被夏商周三代奉为意味国度政权的镇国之宝,屡屡遇事,祈鼎占卜。
史传此鼎〝皆尝亨鬺上帝鬼神。
遭圣那么兴,鼎迁于夏商。
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
该现象反映出中国早期政治特点。
这一特点构成的基本缘由是A.国度大事都经过占卜的方式来决议B.夏商最高统治者为稳固自己的统治C.社会消费力有了一定开展但水平低下D.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取代的肯定结果2. 传国玉玺是王朝宫廷珍宝,国之重器,由秦始皇下令镌造,正面刻有〝授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
自秦以后,玉玺在帝王中不时传承和争夺,五代时消逝于战乱中,虽历代不懈搜索,但最终还是下落不明。
在帝王眼中,玉玺的价值在于A.证明皇位正统合法B.表达皇权独尊位置C.保证皇位世代永续D.震慑分裂权利3. 公元前453年,由三名贵族组成的罗马调查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调查,以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专制〞。
这种说法的主要理由是A.雅典的民主制度是一种直接民主制B.广阔妇女不能参与城邦的公民大会C.向雅典城邦征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D.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4. 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公家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地铁面无私。
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实施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弭科场中的秉公作弊。
〞以下对作者观念的了解正确的选项是A.科举制度表达了公允竞争的肉体B.科举制度背叛了传统的伦理品德C.科举制度扩展了封建统治的基础D.科举制度完成了封建国度的兴盛5. 太平天国时期的歌谣有召唤歌、照应歌、英雄歌、记事歌,用诗体言语和群众口语记叙太平天国的光芒历史。
〝贼做官,官做贼,清廷一片黑漆漆。
骨包皮,皮包骨,金田快有新君出。
〞这一首歌谣A.属记事歌,再现了天平天国辉煌的历史B.言语生动,可作为研讨起义缘由的佐证C.说明金田已是全国革命志士的向往之地D.反映了太平天国政权仍是一个封建政权6. 〝20世纪初,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构成但又过时。
甘肃省2020年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
甘肃省2020年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40题;共80分)1. (2分) (2020高一上·宣化月考)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关于周人的“维新”,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①建立中央集权制②实行分封制③确立礼制④首创王位世袭制A . ①②B . ②③C . ①④D . ②③④2. (2分)(2020·九江模拟) 西周实行“世禄制”,各级封君享受自己时地上的收入;战国时间,官员大都实行俸禄制,发放粮食依量官职高低而存在等级差别,高者万石。
这一变化()A . 减轻了土地兼并现象B . 调动了官员的工作主动性C . 瓦解了传统的宗法制D . 有利于君主集权制的形成3. (2分) (2019高三上·泰安月考) 秦朝的郡县制管理链不长,即便是交通不便、信息不畅,上级对下级也可以进行有效管理,不会出现顾此失彼之弊,郡县政府成为中央政府的执行机构,郡县政府就具有中央性,是中央机构的延长之手,中央指挥郡县如“身之使臂”,“治天下如运诸掌然”。
这表明()A . 各郡县机构仿中央而设置B . 各郡县由下到上层层负责C . 郡县制可有效治理国家D . 郡县制消除了割据隐患4. (2分) (2017高一上·双流期中) 据《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秦官,金印紫缓,____掌武事。
”空格处应是()A . 丞相B . 太尉C . 司隶校尉D . 枢密院5. (2分)史籍记载,东汉南阳樊氏“能治田,殖至三百顷。
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
”下列关于樊氏庄园的说法,错误的是()A . 庄园经济力量强大B . 自给自足程度很高C . 草市交易十分发达D . 生产经营活动广泛6. (2分)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有许多关于农业的叙述。
甘肃省2020年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
甘肃省2020年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2019·郓城模拟) 如图为《资治通鉴》书影,以“三家分晋”为开篇。
作者先是陈述: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接着提出: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
据此推知,司马光如此记史()A . 肯定了周威烈王的做法用以资政B . 基于三家分晋使分封制开始动摇C . 体现了维护传统秩序的政治立场D . 反映了摒弃个人好恶的治史态度2. (2分) (2019高一上·佛山期中) 有学者指出:封土赐民之制,是造成春秋以来割据局面的基础。
谷禄官俸制度兴起后,“臣下无土地人民以为抗上之资,任之即官,去之即民。
”这一转变()A . 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B . 逐渐动摇了世卿世禄制C . 防止了地方势力的勾结D . 巩固了西周的宗法制度3. (2分) (2019高一下·牡丹江期中) 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用于()A . 灌溉B . 制瓷C . 耕种D . 冶铁4. (2分) (2017高二下·东台月考)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主要是为了()A . 强调“君权神授”B . 宣扬“天人合一”C . 实现“大一统”D . 推行儒家的仁政思想5. (2分) (2020高一上·成都月考) 唐宋期间,中国古代立法呈现出从律令格式到敕令格式的转变,也就是皇帝命令文书的敕和赦文(皇帝的赦免诏书)具有了立法意义。
这反映了()A . 法律体系得到了完善B . 皇帝成为最高立法者C . 国家立法走向制度化D . 皇权专制进一步加强6. (2分) (2017高二上·黄陵期中)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丞相曾经是百官之首。
甘肃省高三上学期文综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甘肃省高三上学期文综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 (2020高二下·哈尔滨期中) 儒家经典的儿童读物《三字经》第一句就是:“人之初,性本善”但是,有的儒学家却持与之相反的观点。
两种观点的代表人物分别是()A . 孔子、老子B . 孟子、荀子C . 墨子、荀子D . 孟子、韩非2. (2分) (2019高一上·利辛期中) 汉武帝设置的刺史“秩六百石”,监临的是二千石的郡国守相。
刺史就职掌而言是刺察,而不是治民,就其身份而言是以卑临尊。
可见,汉代设置刺史旨在()A . 宣扬中央权威B . 管理地方财政C . 加强地方控制D . 协助地方官吏3. (2分)下面关于宋明理学的说法不准确的是A . “存天理,灭人欲”B . 忽略民生C . 吸收了佛道思想D . 是客观唯心主义思想4. (2分) (2019高二上·西安期中) 湖北日报报道:国庆节前夕,“八艺节”湖北省筹委会收到一份特殊的展品,该展品是一幅剪纸作品,名为《回娘家》,作者是胡锦涛。
下列作品中与该作品属于同一风格的是()A . 《送子天王图》B . 《山径春行图》C . 《五子夺莲》D . 《松鹰图》5. (2分) (2019高二上·赤峰月考) 唐文宗太和九年(835年),东川节度使冯宿奏请“禁断(私人)印历日版”,因为在剑南、淮南道等地“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有乖敬授之道”。
此举是为了()A . 抑制民间商业活动B . 维护中央统治权威C . 垄断雕版印刷技术D . 打击藩镇割据势力6. (2分) (2019高二上·运城月考) “公安三袁”和“临川四梦”是明代文学流变中的突出现象。
湖北公安袁氏三兄弟认为“出自性灵者为真诗”,应当“言人之所欲言,言人之所不能言,言人之所不敢言”;江西临川人汤显祖则在其四大戏剧中质疑政治权力的意义,同情妇女的社会处境。
甘肃省2020版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联考试卷(II)卷
甘肃省2020版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联考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 (共15题;共45分)1. (3分) (2020高二下·包头月考) “西周氏族,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下,逐渐酝酸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
”材料主要说明分封制()A . 推动了对“王权至上”的认同B . 有利于建立集体统治C . 对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有影响D . 不利于建立中央集权2. (3分)认为商鞅变法是社会制度根本变革的最主要依据是()A .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B . 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C . 废除奴隶主特权,奖励军功D . 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3. (3分)(2017·哈尔滨模拟) 吕思勉先生说:“假使魏晋以后,在商业上,有运巴蜀之粟,以给关中的必要,木牛流马自然会大量制造,成为社会上的交通用具的。
不然,谁会保存它?”他意在说明()A . 科技发展由商业来决定B . 巴蜀与关中地区经贸联系松弛C . 社会需求促进工艺进步D . 动荡的社会环境阻碍商业发展4. (3分) (2019高一下·河北月考) 《中国手工业商业发展史》中记载:(宋朝铸钱)有模沙、冶金等八作(车间),负责采矿、冶铜等;另专设刀错、水蓋等两个相对独立的、专责铸钱的离局。
工匠相互谈论事业,相互展示成果,相互交流技能,相互提高知识水平。
这说明宋朝时期()A . 民间手工业的规模较庞大B . 工匠之间技术交流保守封闭C . 官营手工业没有严格的管理D . 官营手工业的技术逐渐衰落5. (3分) (2019高二上·东辽月考)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陆九渊主张“民为邦本”,黄宗羲提出“民为主,君为客”由此可见()A . 儒家“民本思想”传承与发展B . 儒家“仁”的学说停滞不前C . 历代统治者均奉儒家为正统D . 儒家学者都主张“民贵君轻”6. (3分)阅读我国古代历史文献可以发现,“马上”“马甲”“马头””“马褂”“马蹄”“马前卒”“马到成功”“马革裹尸”“马首是瞻”等有关“马”的用语特别多,而现代常用文字中“机器”“机舱”“机车”“机电”“机工”“机构”“微机”“机械”“机帆船”“机关枪”等关于“机”的词汇比较多。
甘肃省2020年(春秋版)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I)卷
甘肃省2020年(春秋版)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32题;共64分)1. (2分)(2020·重庆模拟) 商周之际,人们普遍认为,君主受上天的旨意统率万民,是身负天命不可替代的。
纣王自恃“天命在身”而肆意为虐。
自从武王伐纣代商而兴之后,周人试图转变这种固有的政治意识,将天命与君主的道德牵系在一起,制造“天命在德”的政治舆论。
这一变化旨在()A . 强化君主专制B . 塑造政治认同C . 否定“君权神授”D . 宣扬道德教化2. (2分) (2017高三上·玉山月考) 根据下面示意图判断,它最有可能反映的是()A .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B . 元朝的行政制度改革C . 清朝的国家机构设置D . 明朝调整中央和地方官制3. (2分)古代中国的官衙机构、官职名号各有渊源。
“刺史”有“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之意,“行省”以“行中书省”得名,巡抚则以“巡行天下,抚军按民”得名。
从名称来源看,“行省”是()A . 地方的自治机构B . 皇帝的秘书机构C . 中央的派出机构D . 朝廷的朝贡藩属4. (2分) (2019高二上·重庆月考)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从古典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铸成了反对神学桎梏的武器。
以下最契合人文主义核心内涵的古希腊名言是()A . 人的出类拔萃为城邦增加的荣耀可以超过神B . 健康和聪明是人生的两大幸福C . 求知是人类的本性D . 心灵美比形体美更珍贵5. (2分) (2019高一上·汪清月考) 按罗马法律规定,一项交易的完成,必须经过多种郑重的仪式,才能造成一定的法律事实,实现当事人双方的法律关系。
在这过程中,即使是忽略了一个细小的环节,都会导致整个交易无效。
这表明罗马法()A . 主要调节财产和民事纠纷B . 繁琐的程序缺乏合理性C . 基本上是旧有习惯的沿袭D . 重视保护公民私有财产6. (2分) (2016高一上·哈尔滨期中) 假如你是英国人,想当选英国首相,必须具备哪些条件()①成为英国某一政党的领袖②要得到议会2/3议员的投票认可③所在党成为议会下院第一大党④得到国王的任命A . ①③④B . ②③④C . ①③D . ①②③④7. (2分) (2020高二上·辽宁月考) “当君主式微,议会往往会成为贵族内讧、打击对手的政治平台。
甘肃省民勤县第一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甘肃省民勤县第一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48分)1. 相传夏禹铸九鼎,象征九州,继而成为“天命”之所在,被夏商周三代奉为象征国家政权的镇国之宝,每每遇事,祈鼎占卜。
史传此鼎“皆尝亨鬺上帝鬼神。
遭圣则兴,鼎迁于夏商。
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
该现象反映出中国早期政治特点。
这一特点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国家大事都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B.夏商最高统治者为巩固自己的统治C.社会生产力有了一定发展但水平低下D.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取代的必然结果2. 传国玉玺是王朝宫廷珍宝,国之重器,由秦始皇下令镌造,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
自秦以后,玉玺在帝王中不断传承和争夺,五代时消失于战乱中,虽历代不懈搜寻,但最终还是下落不明。
在帝王眼中,玉玺的价值在于A.证明皇位正统合法B.体现皇权独尊地位C.保证皇位世代永续D.震慑分裂势力3. 公元前453年,由三名贵族组成的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
这种说法的主要理由是A.雅典的民主制度是一种直接民主制B.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C.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D.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4. 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
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
”下列对作者观点的理解正确的是A.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B.科举制度背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C.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D.科举制度实现了封建国家的兴盛5. 太平天国时期的歌谣有号召歌、响应歌、英雄歌、记事歌,用诗体语言和群众口语记述太平天国的光辉历史。
“贼做官,官做贼,清廷一片黑漆漆。
骨包皮,皮包骨,金田快有新君出。
”这一首歌谣A.属记事歌,再现了天平天国辉煌的历史B.语言生动,可作为研究起义原因的佐证C.表明金田已是全国革命志士的向往之地D.反映了太平天国政权仍是一个封建政权6. “20世纪初,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形成但又过时。
甘肃省2020年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联考试卷A卷
甘肃省2020年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联考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 (2020高一上·民勤月考) 族谱是一种重要的史料,它记载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世系及重要人物事迹。
与族谱相关的是()A . 宗法制B . 分封制C . 井田制D . 礼乐制2. (2分) (2019高一上·祁县期中) 西周政治里有着浓厚的贵族色彩,形成了“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
这表明()A . 周天子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B . 周天子掌握了高度集中的政治权力C . 西周分封制以宗法制为核心D . 西周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3. (2分) (2019高一下·随州期中) 《诗经》中有10多首专门描述农业生产的诗篇,例如《豳风》,详细叙述了每月所从事的农务、采集、狩猎等活动。
这些诗篇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 . 农业技术取得突破B . 农业生产受到关注C . 小农经济较为发达D . 现实主义成为主流4. (2分) (2019高二下·嘉兴期中) 《景德镇陶录》载:“唐初器也,土惟白壤,体稍薄,色素润,镇人陶氏所烧造。
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
这反映唐朝时期的景德镇()A . 以生产白瓷名闻天下B . 制瓷业以私营为主C . 瓷器生产的规模较大D . 制瓷业已具备较高的技艺5. (2分) (2019高二上·宁波期中) 唐太宗在《帝范》中写道:“若崇美以广德,则业泰身安,若肆情以从非,则业倾身丧。
且成迟败速者国基也,失易得难者天位也。
可不惜哉?!可不慎哉?!”这表明晚年的唐太宗()A . 基本上对自己的统治持否定态度B . 注重反省和总结经验教训C . 美化自己并掩饰统治期间的过错D . 对最高统治地位已无兴趣6. (2分) (2018高一下·舟山开学考) 下表中有关古代中国手工业历史信息的表述错误的是()A司母卯鼎商代青铜器礼器B素纱禅衣汉代丝绸“丝国”C“釉下彩绘”唐代瓷器铜官窑D孩儿枕宋代青瓷定窑A . AB . BC . CD . D7. (2分) (2019高一上·河北月考)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中国古代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A . 投笔从戎戍边B . 等待朝廷察举C . 投作官吏幕僚D . 参加科举考试8. (2分) (2018高二下·射阳会考) 下列图示的工具或技术都是我国劳动人民在实践中不断创制和应用的,其中出现时间最晚的是()A . 耧车B . 筒车C . 犁耕法D . 翻车9. (2分) (2020高三上·睢县月考) 雍正中期,奏折制度发展出一种更为机密的形式,称为“廷寄”。
甘肃省2020版高考历史一模试卷(I)卷
甘肃省2020版高考历史一模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共20题;共40分)1. (2分)海外汉学界有以明代作为近代中国的开端,如有历史学家写道:“纵观四百年来中国近代史,其最大特征即是中西文化冲击、适应及和平共处。
”以下说法,能证明作者观点的是()A .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相继传入西方B . 欧洲传教士把西方文化介绍来华C . 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在潜滋暗长D .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2. (2分)(2019·晋中模拟) 下表为不同史籍中关于历史人物伊尹的记录《史记·殷本纪》据此可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 . 伊尹曾是夏继商汤时期的重臣B . 伊尹与商汤齐名C . 伊尹生于夏桀卒于商汤时期D . 伊尹一生身经夏商两朝3. (2分) (2016高二上·怀仁期中) 据北宋欧阳修等史学家编撰的《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而散。
”而唐代诗人王建有诗《夜看扬州市》写道:“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对这两段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A . 前者是正史,后者是文学体裁,应以前者为准B . 前者是后世人编撰的,后者写于唐代,应以后者为准C . 两者所载内容均需经过进一步考证才能确定史料价值D . 两者记载的史实相违背,必有其一是伪史。
4. (2分) (2020高一下·北京月考) “四方丰稳(丰收),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
”这一材料描述了唐玄宗统治前期经济繁荣的景象。
下列选项与此相关的是()A . 文景之治B . 贞观之治C . 开元盛世D . 康乾盛世5. (2分) (2020高二下·甘肃月考) 宋代茶馆大多招雇“茶博士”主持日常营业管理。
“茶博士”精通烹茶技艺,是城市中职业化、专业化技术雇工,为市民阶层中有特色的人群之一这表明宋代()A . 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B . 茶在市民生活中占主导C . 雇工制发展和商业繁荣D . 市民生活观念发生改变6. (2分)旧时干支计时法,一夜为五更,一整天则为十二个时辰,每一更和每一时辰都合约现在的两小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省民勤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48分)1. 相传夏禹铸九鼎,象征九州,继而成为“天命”之所在,被夏商周三代奉为象征国家政权的镇国之宝,每每遇事,祈鼎占卜。
史传此鼎“皆尝亨鬺上帝鬼神。
遭圣则兴,鼎迁于夏商。
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
该现象反映出中国早期政治特点。
这一特点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国家大事都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B.夏商最高统治者为巩固自己的统治C.社会生产力有了一定发展但水平低下D.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取代的必然结果2. 传国玉玺是王朝宫廷珍宝,国之重器,由秦始皇下令镌造,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
自秦以后,玉玺在帝王中不断传承和争夺,五代时消失于战乱中,虽历代不懈搜寻,但最终还是下落不明。
在帝王眼中,玉玺的价值在于A.证明皇位正统合法B.体现皇权独尊地位C.保证皇位世代永续D.震慑分裂势力3. 公元前453年,由三名贵族组成的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
这种说法的主要理由是A.雅典的民主制度是一种直接民主制B.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C.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D.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4. 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
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
”下列对作者观点的理解正确的是A.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B.科举制度背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C.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D.科举制度实现了封建国家的兴盛5. 太平天国时期的歌谣有号召歌、响应歌、英雄歌、记事歌,用诗体语言和群众口语记述太平天国的光辉历史。
“贼做官,官做贼,清廷一片黑漆漆。
骨包皮,皮包骨,金田快有新君出。
”这一首歌谣A.属记事歌,再现了天平天国辉煌的历史B.语言生动,可作为研究起义原因的佐证C.表明金田已是全国革命志士的向往之地D.反映了太平天国政权仍是一个封建政权6. “20世纪初,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形成但又过时。
”导致这种“过时”的最主要原因是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C.列强力量对比的变化D.局部战争的不断变化7. 抗战胜利后,中国出现了一个短暂的“和平时期”。
这一时期政治斗争的基本内容是A.反对美国侵略,实现民族独立B.消灭封建剥削,分配农民土地C.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D.发展民族经济,保障人民权利8. 英国社会流行一句谚语:当国王在白金汉宫时,全国人民睡得更安静、更和平。
这一现象说明英国社会A.君主专制根深蒂固B.民主意识相对淡薄C.历史传统影响深远D.国王统治务实有效9. 国歌记录了一个国家的历史和追求。
以下歌词中,出自德意志国歌的应该是A."这就是星条旗,愿它永远飘扬;在这自由的国家,勇士的家乡"B."公民们,投入战斗!前进,前进,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净"C."统一、权利和自由,是我们千秋万代的誓言"D."愿她保护法律,使民心齐归向,一致衷心歌唱,神佑女王"10.下列选项,对下表的正确解读是近代中国国内市场商品情况A.市场商品总值增长主要是由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持续发展B.洋货所占比例的上升是因为上海等东南沿海通商口岸的开放C.市场商品总值增长最快时期主要是由于清政府放宽设厂限制D.洋货所占比重下降是因为抵制洋货、使用国货运动的开展11. 1981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谈话:“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
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
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
该谈话的发表A.表明“一国两制”思想内涵开始形成B.标志着“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C.反映了祖国大陆放弃武力统一的方式D.直接促成海峡两岸“三通”得以实现12. 1969年,尼克松曾说:“考虑到将来,在我和苏联人进行对话的同时,我可能也需要在中国问题上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
”这反映出A.中国是超级大国争夺霸权的中心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C.美国考虑改变孤立中国的既定政策D.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13. 当提案通过时……非洲国家代表在过道上兴奋起舞,还有人振臂高呼;而西方一些代表却在一起交头接耳,有人愁眉苦脸,有人强打精神,有人故作镇静……当时的美国代表布什也被迫承认:“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
”这次会议A.周恩来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C.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使会议取得圆满成功14.二战后东西方长达近半个世纪对峙的实质是A.两种文化传统的竞争B.国家利益的冲突C.两种军事力量的较量D.两种意识形态的对立15. 1875年3月,李鸿章在处理马嘉理案时提到,马嘉理未经中国地方官同意,擅自带领武装探路队深人中国内地,“不独有违条约,亦显悖万国公法……中国自主之国,岂容他国无故调兵入境?”材料主要说明A.中国民族意识开始觉醒B.李鸿章否认领事裁判权C.清政府开启外交近代化进程D.李鸿章意识到国家主权问题16. 《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
这反映了当时A.义利观发生根本变化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17. 最早开辟新航路的迪亚士曾经说过,他航行的目的是“为上帝和皇帝陛下服务,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并像所有人渴望的那样去发财致富”。
“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是指A.给土著人带去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B.给渴望发财的人带去黄金C.给土著人带去皇帝的恩典D.使土著人皈依天主教18.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是A.主要发生在轻工业领域B.科学研究与生产紧密结合C.重大发明来自传统工匠D.英国的工业发展一枝独秀19. 1912—1919年,中国新建的厂矿企业有600多家,新增资本大约13 000万元,超过过去半个世纪的成就。
其内因主要是A.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办厂B.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C.各种实业团体广泛建立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20. “(清末)这个运动是在政治法律制度意识形态不能根本变革的约束下进行的,因此以坚持清朝政府的政治垄断,……坚持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的制度,以此为基础来模仿发达国家的技术和工业化模式。
”材料所述的这一运动A.促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诱导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C.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标D.便利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21. 票证是某一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见证与缩影。
图一的取消以及图二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新时期A.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向城市发展B.分配方式由国家分配向按劳分配转变C.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D.经济形态由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22. “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横批“综合平衡”,这是周恩来1962年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的即兴对联。
此联是对当时党中央哪一方针的通俗注解A."一化三改"过渡时期总路线B."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C."以钢为纲,全面跃进"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23. “神马都是浮云”“hold住”“伤不起”等网络热词作为一种醒目的文化存在,普遍流行于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中,真实地折射出大众的社会心理,同时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
这表明A.人们面临着文化消费的多重选择B.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C.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影响越来越大D.大众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消极影响24. 浙江温岭县某民间收藏爱好者购得了一本记账簿,上面记载了主人家从1968年到1980年的有关生活细节,如购买了什么、花钱多少,上面都记得一清二楚。
该账簿的历史价值在于A.记载了参加开国大典的史实B.为城市改革研究提供第一手史料C.体现了市场经济下的百姓富足生活D.反映了一定时期的社会生活的变迁二、材料题(52分)25. 地方行政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历史发展而不断变革完善。
(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后世对秦始皇的这一做法,大多盛赞不已……虽然秦代……仅仅持续了二世……但秦代所形成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及其所确定的以郡县制为表现形式的行政区划,却……为后世历代所遵奉……(西汉初年)刘邦采用的是……混合体。
—李晓杰《体国经野:历史行政区划》材料二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元行省制所体现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材料三从秦到清,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过纷纭繁复的变化……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
因此尽管从表面上看,历代行政区域……废置纷繁,分合靡定,但无非皆就前代之制度沿革益损,而无根本性质的变动。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后世对秦始皇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的哪一做法“盛赞不已”?概括这一做法的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刘邦采用的“混合体”是什么?(8分)2.据材料二,概括行省制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行省制的积极影响。
(8分)3.据材料三,你如何理解从秦朝到清朝地方行政制度“无根本性质的变动”?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中得到的基本认识。
(9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材料下表是19世纪40年代英国某工厂的规章制度。
从表中提取相关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写明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中国与世界,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中国的发展变化与世界息息相关。
材料一明朝后期,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得到推广。
番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
而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果,清代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加,原本人烟稀少的广大山区,因为“老林初开,包谷不粪而获”和番薯“备荒第一物”的特性,玉米、番薯等栽种遍野,“生齿日繁”。
“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