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人文素养的建构
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
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是指一个人对人文艺术、人文科学、人文哲学等方面的理解、欣赏和修养。
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不仅能够拓宽他们的思维视野,加深对世界的认知,还能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和人文情怀。
本文将从课堂教育、课外活动以及家庭教育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课堂教育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对于他们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走进文学的世界。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通过讲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
此外,教师还可以邀请专业的艺术家、作家等人士来进行客座讲座,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和了解文学创作的过程。
其次,课堂中的艺术教育也是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通过欣赏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学生可以学习到不同艺术形式的表现方式,了解艺术家的创作理念,培养对美的独特感受。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参与艺术创作,通过绘画、手工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最后,在语文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也是非常重要的。
语文课程不仅仅是教会学生识字、写字,更应该关注学生对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的理解。
教师可以讲解一些经典的古代诗词,并引导学生去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和哲理。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阅读名著的方式,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物形象,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思维视野。
二、课外活动除了课堂教育,课外活动也是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校可以组织各类艺术文化活动,如音乐会、舞蹈表演、戏剧演出等,让学生亲身体验艺术的魅力。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提供学生展示自己才艺的机会,还能让他们感受到艺术所带来的愉悦和内心的满足感。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参观学习活动,如参观博物馆、图书馆等,让学生亲自接触和了解各类文化艺术作品。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是非常重要的。
人文素养涉及到孩子的道德品质、文化意识、艺术修养以及社会责任感等方面。
本文将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区教育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有效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到的教育环境,也是最重要的培养人文素养的基础。
家长应成为孩子良好行为的榜样,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来引导孩子的思维和行为。
以下几点是培养人文素养的有效方法:1. 亲子交流家庭应该营造一个良好的亲子交流氛围,经常与孩子进行心灵沟通,倾听他们的需求和想法。
家长应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意见,并对其进行尊重和理解,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思辨能力,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2. 培养良好的习惯家长要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引导他们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习惯。
例如,鼓励孩子每天读一本有益的书籍,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定期陪伴孩子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3. 引导正面的价值观家长应该明确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给孩子,如尊重他人、关心弱势群体、注重环保等。
通过亲身示范和具体行动,使孩子能够树立正确的人文观念和道德价值。
二、学校教育学校是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场所。
学校教育应该注重知识的传授和人文素养的培养,以下几点是学校教育中重要的方法:1. 开展人文素养教育课程学校可以开设人文素养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文化意识。
通过教授优秀的文化作品、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在学校的课堂中感受人文关怀和文化熏陶,提高人文素养。
2. 丰富的课外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如学生社团、文艺演出、社会实践等。
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文化教育,让他们了解和尊重自己的民族文化,并且开阔视野,接触和认识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
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增强他们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和认同。
培养小学六年级学生的人文素养
培养小学六年级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小学六年级的学生需要拥有全面发展的素质,其中之一便是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是指一个人对于人类文化、艺术、历史、道德伦理等方面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下面,我们将探讨如何培养小学六年级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文学读物的引导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能够传递情感、展示人类的智慧和情感世界,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而言,我们可以引导他们阅读适合年龄的经典文学作品,如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等。
通过阅读这些作品,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道德教育等,从而培养他们对文学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二、艺术活动的开展艺术是人类文明的精髓之一,通过参与各种艺术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进而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艺术课程或者俱乐部活动,如学习绘画、音乐、舞蹈等。
此外,可以参观一些艺术展览、音乐会等,让学生亲身感受艺术的魅力,从而培养他们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三、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人文素养不仅仅是对文化艺术的理解和欣赏,也包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能力。
小学六年级学生可以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来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如清洁环境、关怀老人、植树造林等,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体验社会的各种问题和需求,激发他们对社会的关注和思考。
四、历史文化教育的重视历史是人类文明的宝库,通过学习历史可以加深学生对人类社会发展、不同文化的理解,从而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
在小学六年级的历史课程中,教师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意识,如通过参观历史博物馆、寻访古迹等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多样性。
五、道德教育的渗透人文素养与道德教育密不可分。
小学六年级学生正值道德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学校可以通过讲授道德故事、开展校园道德实践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
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
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人文素养是指一个人具备的对人类文化和人类精神世界的基本认识和理解能力,以及对人类价值观、道德观念和美学追求的修养。
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不仅能够增强他们的文化素养,还能塑造他们的品格和道德观念,使他们成为有道德情操和人文精神的人才。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方法。
一、培养阅读习惯阅读是培养人文素养的一种重要方式。
教师和家长可以为小学生提供各类经典文学作品、人文历史书籍等阅读材料,鼓励他们多读书、广泛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深层意义,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人文思考能力。
二、注重文化传统教育小学生应该具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国学课程、传统文化课程等方式,向学生传授中国的传统文化知识,使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哲学、文学等方面的传统文化,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鉴赏能力和传承意识。
三、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艺术教育是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学校可以组织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活动,让学生在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培养审美情操和创新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艺术修养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品味,还能锻炼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四、社会实践的必要性社会实践是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校和家长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美术馆、历史遗迹等地,让他们亲身感受人文的魅力。
同时,学校可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到社区服务、环保行动等实践中,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五、道德教育的关键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与道德教育密不可分。
学校和家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修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通过故事、案例、讲座等形式,传递正能量,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六、跨学科融合的教学模式人文素养的培养不应该只限于某个学科的教学,而是需要跨学科综合教学的方式。
学校可以将语文、历史、美术等学科进行融合教学,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全面、系统地了解人文知识,形成对人文素养全面认识的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是指个体在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中,具备的尊重他人,乐于助人,有同理心以及关心社会和环境的能力。
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人文素养不仅有助于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还有助于其综合素质的提升。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注重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对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母应该树立良好的榜样,做孩子的榜样。
他们需要在家庭生活中展现出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教导孩子做事情要考虑他人的感受,并且学会分享和关心他人。
同时,家庭也应该为孩子提供一个温暖和谐的环境,鼓励孩子与父母以及兄弟姐妹之间的互助和合作。
二、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人文素养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小学生在校园中的社交经验对其人文素养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和活动,让他们学会倾听、尊重、理解和包容他人的观点和意见。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合作游戏、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力量,懂得关心和帮助他人。
三、注重培养同理心同理心是人文素养的核心。
小学生通常缺乏对他人感受和需求的理解,因此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尤为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故事、影视作品等方式向学生传递关爱和尊重他人的信息,引导他们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并试图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关爱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其中,从实际行动中培养他们的同理心。
四、多样化的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是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形式都可以帮助孩子表达情感,感受他人的艺术作品并体验其中的情感。
学校可以组织音乐会、美术展览等活动,让学生接触和欣赏艺术作品,并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艺术感受。
通过艺术的体验和创作,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进而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
五、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是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方式之一。
小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策略
小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策略第一部分:了解人文素养的意义人文素养是指一个人在面对社会和生活中时所具备的人文关怀、人际交往能力、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等。
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对于他们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和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第二部分:建立家庭教育基础家庭是孩子最初的教育场所,父母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人文素养。
通过亲子共读、家庭旅行等方式,让孩子感受到家庭关爱和环境的影响力。
第三部分:构建全面的课程体系学校应该构建全面的课程体系,将人文素养融入到各个课程中,如语文、历史、艺术等。
通过相关的知识和案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人文价值观和文化传统。
第四部分:注重学生的体验与实践让小学生通过实地考察、社区服务等活动来亲身感受社会和大自然的美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同时,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团队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和合作能力。
第五部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探访孤寡老人、义务劳动等,让他们从小学习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重要性。
通过亲身经历,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第六部分:提供丰富多样的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是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校应该提供丰富多样的艺术课程,如音乐、绘画、舞蹈等,让学生感受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第七部分:鼓励阅读与思辨能力培养阅读是提升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等,可以培养小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学校和家庭应该携手共同鼓励孩子阅读,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第八部分:注重创新思维培养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是人文素养培养的关键。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创新活动、科学实验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九部分:加强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培养小学生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
学校应该制定相关的课程和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识别是非、尊重他人、遵守规则等,培养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和社会责任感。
第十部分:培养公民素质与社会责任感教育小学生成为有公民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是人文素养教育的长远目标。
小学生如何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
小学生如何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是指一个人在道德、文化、社会等方面的修养和素质。
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可以使他们具备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广泛的社会适应能力。
本文将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三个方面,阐述小学生如何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是儿童最早接触社会的场所,也是他们人文素养的最重要来源之一。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培养孩子的良好道德品质。
首先,家长应注重培养孩子的基本礼仪,例如问候礼貌、尊重长辈等。
其次,父母应与孩子一起读一些经典文学作品、观看有价值的影视作品,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
最后,家庭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让他们学会沟通、合作和尊重他人。
二、学校教育的关键作用学校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地方,也是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场所。
学校应通过课程设置和教育活动,促进学生的人文素养发展。
首先,学校应在课程中融入人文素养的教育内容,包括历史、地理、文学等多个学科。
通过学习历史可以了解先贤的德行,通过学习文学可以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与欣赏能力。
其次,学校应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社区服务等,使学生亲身感受社会的多样性,增强社会责任感。
此外,学校还应尽可能多地开展一些社团活动,如文学社、音乐社等,让学生通过参与社团活动,锻炼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自我管理能力。
三、社会教育的补充与拓展社会教育是小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补充与拓展。
社会教育包括校外教育、社区教育等方面。
小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各种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来丰富自己的社会经验,并从中获得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入的理解。
此外,小学生还可以参加一些志愿服务活动,如帮助社区打扫卫生、参与公益活动等,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精神。
综上所述,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学校要注重课堂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社会要为小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机会。
小学生人文素养培养
小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作文:小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人文素养是指一个人对人类自身的文化、文明和历史有一定了解,并且具备相应的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小学生是人类文化传承的未来,他们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对他们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校园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方面,探讨小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一、校园教育作为小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学校在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学校应该重视社会科学的教学,通过讲解历史、地理、道德等课程,让学生了解人类历史的演变、地球的奇妙之处以及人类应有的道德规范。
其次,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通过音乐、美术、文学等课程,让学生感受艺术的美,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修养。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多样性和社会问题,激发他们对社会的关注和热爱。
二、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对小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首先,父母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以身作则,教会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通过家庭的言传身教,让孩子明白要尊重他人,关心社会,有责任感和行为规范。
其次,家庭应该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鼓励孩子阅读好书,观看优秀的电影或纪录片,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另外,家庭还可以与学校合作,共同进行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的活动,如参观博物馆、图书馆、文化节等。
三、社会教育社会是一个巨大的大课堂,小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不能只停留在学校和家庭之中,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
社会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比如举办各类社区教育活动、开展文化艺术节等。
此外,社会还可以通过媒体传播优秀的文化产品与价值观念,让小学生接触到更广阔的人文知识。
同时,社会也可以成立相关的志愿者组织,让小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综上所述,小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小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教师们的一项重要任务。
人文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出对人类文化、历史、艺术、价值观等方面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以及对社会关系、情感交流等方面的适应和应对能力。
本文将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学校环境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教育内容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内容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学校应该设计出丰富多样的课程,包括人文科目如语文、历史、地理、音乐、美术等。
这些课程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和欣赏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人文领域的兴趣。
其次,学校可以引入讨论和辩论课堂活动,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价值观。
通过让学生参与和发表观点,可以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提高其对社会、文化和伦理问题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二、教育方法在小学教育中,教育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也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起着重要作用。
首先,教师应该采取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例如,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感受人文学科的魅力。
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解历史事件时,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思考,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多维度理解和评价能力。
三、学校环境学校环境也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影响。
学校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和资源,打造浸润人文氛围的学校环境。
例如,学校可以组织文化节、艺术展览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参与其中,增加他们对艺术和文化的感知和理解。
此外,学校图书馆也应提供宽广而多样化的图书,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各个领域的人文知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除了以上三个方面的建议,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还需要教师的示范和引导。
教师应该成为学生人文素养的榜样,注重自身修养和知识的更新,以便在教学中能够传递人文知识和价值观。
同时,教师也应注重与学生的情感沟通和交流,为学生提供理解和支持,帮助他们在人文素养的培养过程中建立起自信和自我认同。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是指人们对于人类文化传承和人类精神追求的理解和品味,它是人们对于人文科学和人文艺术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呢?一、引导学生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阅读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包括名家的经典作品、优秀的现当代作品等。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了解到各种人生哲理、道德品质和情感体验,培养他们的心灵和情感世界,丰富他们的人文素养。
二、进行情感教育人文素养的培养需要在学生的情感教育中下功夫。
教师可以通过文学作品的教学,引导学生体验人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友爱心、乐观心等,提高他们的情感修养。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人文景点、举办文艺演出等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人文之美,加深他们对于人文的情感理解,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
三、开展文化体验活动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文化体验活动。
比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文化场所,让学生走进这些场所,亲身感受文化的底蕴和魅力。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诗歌朗诵、书法比赛、戏曲表演等文化艺术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其中,体验文化的魅力,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四、关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挖掘人文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挖掘。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传统文化的教育。
比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进行古诗词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古人的智慧和感悟;教师还可以开展传统文化活动,比如制作年画、剪纸等,让学生亲自参与其中,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意义。
五、注重知识与情感的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知识与情感的结合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关键。
教师应该注重知识的传授,让学生对于文学作品有一定的了解和理解;同时,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情感的培养,引导学生思考作品背后的情感,感受其中的人文关怀和思想深度。
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
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在现代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尤其在培养小学生中更为关键。
小学生的人文素养不仅仅是学习课本知识,更关乎他们的人格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品质的形成。
本文将从多个层面介绍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学校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学校是孩子们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为了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学校应该创造浓厚的人文氛围。
首先是要建设一个优美、舒适的校园环境,提供丰富的艺术品和文化元素。
其次是要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诗歌朗诵、书法比赛、戏剧表演等,让孩子们感受到美的熏陶和文化的魅力。
二、注重课堂教育的人文关怀课堂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为了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在课堂教育中应注重人文关怀。
教师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思辨能力,让他们接触不同领域的文化艺术,培养对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创建多元文化教育平台多元文化教育是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学校应该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艺术活动,如博物馆参观、美术馆导览、文化节庆活动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不同文化的魅力和多样性。
此外,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感,让他们了解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家庭是孩子们最早接触的教育环境,为了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应该相互配合。
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提供优质的阅读材料,引导孩子进行文学、历史等方面的思考和讨论。
家庭还可以组织亲子活动,如一起参观博物馆、看戏剧表演等,让孩子在家庭中感受到文化的温馨和人文的关怀。
五、德育与人文素养的结合德育是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方面,通过德育教育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学校应该制定科学的德育教育方案,组织各类讲座、班会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同时,注重对学生的人格培养,帮助他们培养自尊、自信、自立的品质,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是非常重要的任务之一。
人文素养是指一个人对人性、人类文化、社会伦理等方面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可以增强学生的人文意识,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和理解力,从而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养培养小学语文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具体操作如下:(一)注重课堂中的故事讲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故事来传递文化知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通过听故事或读故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人性的感受和对人类的发展的认识。
故事不仅可以教育,而且可以带给孩子更多的情感体验和思考,从而引导孩子走向成长之路。
(二)注重人性的理解在学习语文时,我们可以从文章中的人物、事件、环境等方面入手,来了解人性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领悟和理解现实中的社会关系。
在学习对话时,也可以注意语者的意图,理解语者背后的信念、价值和利益。
语言不仅仅是传递信息的载体,还蕴含着深刻的人性化信息。
(三)注重教学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平和的语气和尊重的态度来和学生交流。
尊重学生的思想,并关心他们的情感。
同时,可以试着暴露对自然、文化和人性的观念,从而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内省,并通过阅读和讨论形成自己的观点。
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情感教育。
二、如何开展小学语文人文素养教育在小学语文人文素养教育中,我们需要按照一定的方法和途径来实现。
这里我们提出以下几点:(一)结合生活实践生活是最好的教材。
我们可以从学生身边的人、事、物入手,让他们学会如何欣赏、领悟生活和人文的深层次内涵。
在这样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真实的案例来进行教学,例如学生家庭中的一些亲人、过家家和他们与人交往的过程等。
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对人性、人情的认识。
可以增强学生的共情能力。
(二)开展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可以帮助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看法和经验。
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学习文学知识
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学习文学知识在当今社会,人文素养的培养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特别是学习文学知识,对于他们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学习文学知识进行深入探讨。
一、为什么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很重要人文素养是指通过对文化、历史、文学、艺术等人文领域的学习和理解,培养个体的情感、思维、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以下重要性:1.全面发展:人文素养的培养可以帮助小学生全面发展自己的情感、智力、意志等方面,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
2.价值观塑造:通过学习人文知识,小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培养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3.批判思维:学习文学等人文领域的知识可以培养小学生的批判思维,让他们有能力思考和分析复杂的问题。
二、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1.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学校和家庭可以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如图书馆、艺术品展览等,激发小学生对人文知识的兴趣。
2.开设多样化的选修课程:学校可以针对小学生的年龄和兴趣,开设多样化的选修课程,如文学欣赏、历史知识、艺术表演等,让小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主动学习人文知识。
3.鼓励阅读经典文学作品: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可以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和理解能力,强化他们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4.丰富的课外活动:学校和家庭可以组织一些与人文素养相关的课外活动,如书法比赛、诗歌朗诵会等,让小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人文魅力,增加对文化艺术的认同感。
三、学习文学知识的途径学习文学知识对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学习文学知识的途径:1.课堂学习:学校课堂是最直接的学习文学知识的途径,老师可以通过讲解和分析文学作品,引导学生认识作品背后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
2.文学社团活动:学校可以组织文学社团,让小学生主动参与到文学创作和欣赏中,提高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学生人文素养养成
学生人文素养养成人文素养是指一个人修养方面的一种综合能力,包括人文知识、道德品质、审美情趣等方面。
对于学生而言,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对他们未来的发展和成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学科教育、社交互动、阅读写作、艺术欣赏和公益参与等方面展开回答,说明学生如何养成人文素养。
1. 学科教育:学科教育是学生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基础。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应注重拓宽学科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除了专业知识外,学生还应积极探索与人文相关的学科,如历史、文学、艺术等,以增加对人文领域的理解。
此外,学生还应注重学科知识的应用能力,做到知行合一,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2. 社交互动:人文素养的培养需要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互动来实现。
学生应主动参与学校和社区的各种活动,拓展社交圈并培养社交技巧。
通过与不同背景的人交流,学生可以增加对不同文化和价值观的理解,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包容和尊重他人的素质。
3. 阅读写作:阅读是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生应该养成广泛、深入地阅读的习惯。
通过阅读,他们能够接触到各种不同的信息和思想,扩大自己的视野。
同时,学生还应培养写作的能力,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写作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表达清晰的能力。
4. 艺术欣赏:艺术是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应积极参与艺术活动,提高对艺术的欣赏能力。
他们可以去参观博物馆、画廊、剧院等艺术场所,欣赏绘画、音乐、舞蹈等各种艺术形式。
通过艺术的欣赏,学生可以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提高对美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5. 公益参与:参与公益活动是培养人文素养的一种重要方式。
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志愿者活动、捐赠物资、关爱弱势群体等方式,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通过公益活动,学生可以增加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培养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提高人文关怀能力。
总结: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需要学科教育、社交互动、阅读写作、艺术欣赏和公益参与等多方面的努力。
通过拓宽知识面、提高社交技能、培养阅读和写作能力、欣赏艺术和参与公益活动,学生可以培养出良好的人文素养。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是指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所需要具备的关于人类文化传承、价值观、道德伦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意识。
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教育实践中应如何引导学生培养和提升人文素养,是一个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一、提倡文化传承与欣赏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了解和熟悉古代文化经典,如《诗经》、《论语》、古代传统节日等,了解中华民族的道德伦理、礼仪习俗等。
通过学习这些文化经典,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情感和审美能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欣赏。
二、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阅读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基础。
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取知识、拓展思维、提升情感。
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朗读、背诵、欣赏文学作品,同时指导学生学习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如快速阅读、批注、书写读书笔记等。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增加对文学、历史、哲学等方面的认识,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人文情怀。
三、强化作文训练作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
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老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写日记、写感悟、写作文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和表达能力。
同时,老师还可以提供一些范文、写作模板和写作技巧,帮助学生掌握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作文训练,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自己的人文情怀和思想觉悟。
四、注重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
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情感价值观。
教师可以通过文学作品、诗词名句、名人事迹等实例,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如爱国情怀、家国情怀、亲情友情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观社会和社区,了解社会发展和社会问题,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五、培养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与文化修养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与文化修养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修养越来越受到重视。
人文素养指的是对人性、社会、人类文化等方面的理解和修养,文化修养则强调对传统文化、艺术、道德等方面的修炼。
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修养不仅有助于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更能为他们的成长和未来打下扎实的基础。
下面将从多个方面详细介绍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修养。
一、文学阅读的培养文学阅读是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和文化修养的重要途径。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小学生能够感受到情感、情绪和思想的共鸣,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学校可以设置阅读时间,引导学生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如经典小说、诗歌、散文等,同时加强对作品的解读和交流。
家长也可以鼓励孩子读书,并和他们进行讨论,促进思想深度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二、传统文化的传承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对于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修养至关重要。
学校可以组织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如书法、剪纸、民间舞蹈等,让学生亲自参与,并深入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
同时,学校应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学,如中国历史、诗词、传统戏曲等,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并注重培养他们的传统美德和社会责任感。
三、艺术教育的推广艺术教育是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修养的重要途径。
学校可以开设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类课程,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力,培养他们对艺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文艺晚会、美术作品展览等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能,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素养。
四、社会实践的开展社会实践是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和文化修养的重要途径。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图书馆、展览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文化的瑰宝,并了解社会的发展变化。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如植树造林、志愿者活动等,让学生从小培养关爱社会、乐于助人的品德,同时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五、道德教育的加强道德教育是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和文化修养的基础。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一、引言人文素养是指一个人对于人类智慧及文化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在当今社会,人文素养已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语文作为一门核心学科,其教学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本文旨在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方法与途径。
二、认识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是培养学生情感与态度的重要途径1.精神追求。
通过语文教学,让学生接触到优秀的作品和人物,并反思其中的追求,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情感陶冶。
通过朗读、背诵、欣赏等活动,让学生沉浸在作品的情感氛围中,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共情能力。
人文素养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1.逻辑思考。
通过语文教学,让学生接触不同类型的文章,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思考和分析,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
2.创新意识。
通过学习优秀的文学作品,鼓励学生自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方法与途径培养学生人文素养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优秀文学作品的选择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选择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至关重要。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选择与学生具体生活经验相符合的作品。
通过读懂、解读和欣赏这些作品,学生不仅能够得到真正的知识,而且能够感受到作品中的情感和思想,进而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思维能力。
2.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讨论、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引导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和思考。
通过将学生置身于故事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和思维能力。
3.专项活动的组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专项活动,如诗歌朗诵比赛、作文竞赛、实地考察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实践和感受。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作品中的情感和意义,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4.与其他科目的融合人文素养的培养不应仅仅局限在语文教学中,还需要与其他科目进行融合。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即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道德情操和人生智慧。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育者和教师都在积极探索适合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教学模式。
本文将从课程设置、教材选择、教学方法等方面,论述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课程设置:1.增加课程内容的人文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富有人文精神的文本,如经典诗词、名著选段、传统文化等,让学生通过阅读、研究和理解这些文本,培养对人文价值的认知和欣赏能力。
2.引入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可以适当引入一些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如道德、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人文意识。
二、教材选择:1.选用具有人文价值的教材在教材编写和选择过程中,要优先选择那些具有人文意义和人文价值的文本,如优秀文学作品、经典诗词以及能够反映社会问题、价值观的文章。
2.引入多样化的文本类型教材中应呈现多样化的文本类型,包括叙事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等,以培养学生对不同文本类型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同时也能拓宽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视野。
三、教学方法:1.多元化的教学活动语文教学应注重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包括课堂阅读、讨论、写作、朗诵、名著导读、小组合作等,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同时也提升他们对人文价值的感知和判断力。
2.情境化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情境化教学的方式,让学生真实地体验和感受文本所描绘的情景和现象,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理解能力,提升他们对文本内涵的理解和把握。
3.视听资料的应用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投影仪、多媒体等,引入一些优秀的视听资料,如纪录片、动画片、音乐视频等,让学生通过视听的方式感受和理解文本的艺术魅力,加强对人文素养的培养。
四、评价方法:1.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在语文教学中,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除了传统的考试评价,还可以采用写作评价、口头表达评价、小组合作评价等方式,全面地评价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是指个体对于人类文化、历史、道德、艺术等方面的认知、理解与情感态度。
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助于他们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本文将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和年龄阶段,探讨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发展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是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小学生期间,应该引导他们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家长和老师可以鼓励孩子阅读各类经典文学作品、历史故事、人物传记等。
同时,要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包括图书、报纸、杂志等。
通过阅读,小学生可以拓宽视野,了解不同的世界,培养对文化和艺术的兴趣。
二、推崇道德教育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需要注重道德教育。
小学生正处于道德发展的关键期,他们对规则和价值观念的认识正在逐渐形成。
家庭和学校应该共同努力,给小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通过讲述道德故事、开展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引导小学生树立诚实、守信、友善等美德,并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三、丰富的艺术体验艺术是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生应该接触到不同形式的艺术,如音乐、绘画、舞蹈等。
学校可以组织丰富多样的艺术活动,如音乐会、美术展览、文艺演出等。
此外,家长也可以鼓励孩子参与艺术培养班,学习一门艺术技能。
通过艺术的体验与参与,小学生可以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素养。
四、培养历史意识历史是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
通过教授历史知识、参观博物馆、举办历史文化活动等,可以帮助小学生了解自己的历史文化,培养对历史的兴趣和理解。
同时,引导小学生思考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五、跨文化交流在全球化的时代,跨文化交流对于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学校可以开展国际交流活动,引进外籍教师或组织学生出国交流。
此外,通过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小学生可以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孩子进行网络交流,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和思维方式。
跨文化交流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开放心态,拓宽自己的视野和认知。
小学生人文素养培养
小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人文素养是指个体对人类历史、文化、艺术、伦理等方面的认识和理解能力,它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完善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是孩子人生的关键时期,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小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以及可行的方法。
首先,小学生人文素养培养至关重要。
人文素养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审美能力,还可以丰富他们的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
人文素养的培养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历史文化,提升他们的自我认知和社会适应能力。
同时,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还可以加深他们对大自然、人类社会和精神世界的体验,培养他们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公民道德观念。
其次,小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方法多种多样。
首先,学校应该注重人文教育的融入,开设人文素养课程,并结合历史、地理、文学等科目进行教学。
通过讲授优秀的文化作品、历史案例以及优秀人物的故事,培养学生对人文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其次,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图书馆、艺术展览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人文文化的魅力。
此外,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参与社团活动,如文学社、艺术社等,提供更多展示才艺和表达个性的机会。
而家庭则可以通过和孩子一起分享经典的文化作品、观看传统的艺术表演等方式,培养孩子们对人文素养的兴趣和热爱。
最后,小学生人文素养培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共同参与其中。
学校要加强教师培训,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和教育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引领学生。
家庭要重视孩子的人文教育,与学校共同合作,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
社会要加大对人文素养教育的支持,鼓励各类文化机构和社会组织参与到小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中来。
总之,小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对于他们全面发展和完善人格至关重要。
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小学生提供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培养他们对人文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价值观念,从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培养出具有高度人文素养的小学生,为未来的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生人文素养的建构
贵州省沿河县甘溪乡中心完小卢振跃摘要:学生人文素养的建构就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人文价值的教育。
它是以人文精神为核心。
人文精神又是一种自由的精神、自觉的精神、超越的精神。
它标志着人对物、对自然的超越──人高于一切万事万物;它的诞生说明人具有了自我的意识,标志着人的觉醒,表明了人的存在不再是自在的,而是自觉的;把人文精神贯彻到学校教育实践中,最终就要落实到学生人格设计上来。
教育要站在高处,以人生目的、人生理想、人生意义为核心,延伸到知识、道德、审美各个方面,唤醒人格,努力使学生成为独立的人,驾驭时代的人,趋向完美的人。
关键词:学生人文素养建构
时代的小学生是纯洁无瑕的。
从人文的角度上讲,保护好这一群群的小天使,以他们为本,授受知识,开启智慧,训育身心,润泽与点化人生的境界,让他们按照自己的爱好、性格、特长,在自己的轨迹上健康成长,是教师崇高师德的最佳体现。
语文教学是进行人文教育的主战场。
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并掌
握已有的文化世界,就能较好地被文化所塑造。
为此,从事小学语文的教学工作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建构是十分必要的。
结合《新课程标准》和本人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对小学生人文素养的建构。
一、定位教师角色营造人文土壤
作为教师必须搞清楚自己工作的价值取向。
斯普朗格曾指出:“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
”是的,教师如果只是按照考试的要求,照着标准答案去教,教学中失去自主意识与合作交流,那么这样的教学既不是为了学生,也不是为了传授知识或启迪智慧,而只是为了获得一个好的分数,这样的教师成了分数的奴隶,绝不能“唤醒”学生的人格心灵。
同样是老师,有的学生敬而远之,从不敢接近,而有的老师却深受同学的喜欢,得到社会的承认。
贵州省沿河县的刘恩和老师,一生桃李满天下,学生跟刘老师在一起从来没有距离感,总能看到一些感人的情景:刘老师艰苦朴素同学们看在眼里;刘老师助人为乐同学们学在手上;刘老师探究知识追求真理把学生们引向知识的海洋……学生为什么会这样喜欢刘老师
呢?刘老师身上的感召力来自什么?答案很简单,刘老师领会了时代教师的角色,给孩子们全方位的关怀,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安全、自由、榜样的人文环境,为学生孕育了人文的土壤。
在这块土壤中,孩子们固有的优异潜能、自动的人文因素得到全方位的展现。
二、正视学生主体栽培人文树苗
从教育的发生来看学生是教育活动的前提和出发点,没有受教育者的存在,不仅教育者没有存在的必要,甚至整个教育都没有存在的必要。
因为这关系到一种教育观念问题,不是说做就能做到的。
只有当“学生是主人”“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交换意见的参加者”转化成一种教育理念时,它才会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细节中体现出来。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是我们要栽培的人文树苗。
栽培树苗要视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把学生的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主动性与培养具有主动发展的需求、意识和能力的新人有直接的关系。
主动性与人所特有的发展、创造和需要联系在一起,与生命活力的激发和潜在可能的实现联系在一起。
以这样的态度去对周围的世界、对待自
己的人生,人的生命过程就会积极,呈现出自主的色彩,个体会具有独特、会出现创造,不仅创造出新的事物、新的方法、新的技术、新的思路、新的作品、新的外部世界,而且会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存精神世界,创造新的生命历程。
为他们日后实现人生价值备下深厚的人格底蕴。
三、立足教材资源拓展人文空间
不同的教育思想就会产生不同的教材使用观。
人文素养,要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
教材只是进行语文教学的一种工具、一种媒介、一种手段。
打个比方说,教材就相当于一个万花筒,语文教学就好比教师使用这个万花筒指导学生透过筒眼如何转动去观看那奇妙的千变万化。
看到奇景的人经终是学生。
语文教学涉及的许多理论,本来就不如自然科学那么精确、清晰,不如处理得模糊些、混沌些。
所以在使用教材时,应重在陶治,不必有过多的分析讲解,把一篇意境优美的文章嚼得如同白蜡。
“过分的精确反而模糊,适当的模糊反而精确。
”我们要利用教材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怎样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怎样对待自身的意志、情感、理性等等。
然而,光靠教材是不行的,我们还要围绕教材挖掘教育资源,更多地
拓展人文素材的空间。
比如:可以引导学生参观古建筑,游览名山大川,访问名人,感知新世纪的广阔天地等。
总之,在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之际,在举国上下高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今天,教育工作者们也已深切地体会到教育发展的重要、人文教育的重要。
反思人类自己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反思我们过去的发展观念和教育观念。
那么我们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师有什么理由不着手学生人文素养的建构呢?
参考书目:
1、《中小学新课程标准》;
2、《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3、《小学教育心理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