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瑞萍班级日志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书心得

合集下载

薛瑞萍《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通用5篇)

薛瑞萍《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通用5篇)

薛瑞萍《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通用5篇)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薛瑞萍《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薛瑞萍《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1今年刚送走一个五年级,重新接了个一年级。

感觉真是不习惯,且不说那些小不点们在课堂上一会动儿一会动儿的,也不说学生有什么事情都要来报告老师,诸如“我想上厕所”“某某拿我的东西”之类。

但凡学校有什么活动,往往要老师亲力亲为。

诸如此类的也花费低年级老师很多时间、精力和口舌。

原来的学生彼此熟悉,很多时候只需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学生已心领神会。

班级的日常工作也有小干部管理,老师大多时候只管教学即可。

现在,面对这些小不点儿,有一句话没讲到,他们就不知该怎样做,我不免有手忙脚乱之感。

就在我颇感困惑时,一位朋友向我推荐薛瑞萍老师的《心平气和的一年级》。

读完之后,感触很多,启发也很多。

这本书和以往所看的教育书籍不同,这是一本原生态的教育随笔,书中没有大套大套空洞的理论和抽象的概念,而以一则则短小精悍的教育日记,一个个朴实无华的教学故事,折射着教育的真谛,其中许多观点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1、教学要慢慢磨,要给学生慢慢悟的时间。

孩子千般种,个性千般样。

我们不可能让所有的孩子都要向我们要求的那样,这也是不现实的。

读过看云的《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我感悟到教学,尤其一年级的教学要慢慢磨,要给学生慢慢悟的时间。

孩子思维的大门需要慢慢打开的。

更何况他们的学前教育是有很大差异的。

一年级孩子第一道难关就是学习拼音,枯燥的拼读常让一些孩子望而怯步。

在课堂上,就需要教师运用语言的魅力来使得孩子们对拼音动情。

“清晰简练、生动鲜明的语言会使学生对你的每节课心存期待……无论教学辅导手段多么发达,语言永远是教师联络情感,传授知识的最重要的方式”简单的真理,却是需要深厚的积累。

好书分享《薛瑞萍班级日志——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

好书分享《薛瑞萍班级日志——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
“鱼儿养在大海里,想它小都难”,只要带领孩子们 广泛阅读有趣的书籍,语文的学习将会是驰出视野 的骏马,成为载起其他学科的乘风远航的浩荡江水。
引导孩子爱读书,读好书,奠定一生学习阅读的基 础,一生与书结缘,将多么诗意美好!
摘录赏析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秩序 形成的时机却是一旦错过,补救艰难——闹的荒 草一旦生根,必定乱蓬蓬拥塞了孩子的心灵,其 中难以开出思静的花朵。而没有静听和沉思为前 提,所谓“积极发言”,只是为表现而表现的低 效折腾而已。
读书感悟一:
心平气和 循序渐进
3. 对考试分数做到“心平”。
分数并不能代表学生的一切,在小学阶段我们要 更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那才是 支撑学生未来十几年甚至一生的核心素养。
4. 对学困生做到“气和”。
一味地补缺补差,可能会导致学困生丧失学习 的信心,倒不如对他们“气和”一点,多给鼓励和 自由,各随其能,各随其性,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惊 喜。
摘录赏析
关于母语教学,我所努力的目标是在每个孩子那 里种下一株树,待其根深蒂固,待其获得旺盛而深厚 的主动生命力,任谁教他们都是无所谓的事情了,现 在,仍需教师全力以赴的是着力于根部的培植和滋养, 是锲而不舍的增长他们对阅读的热爱和对写作的兴趣, 至于分数,只是一时的花朵和果实,不能不要,但绝 不能成为基础阶段营求的目标。
读书感悟二: 家校联手 相互配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培养孩子的静气,是父母和教师的共同责任,父母 要做到的是自己先不制造噪音。以静传达静,以静 滋养静,尽量平和地与孩子说话。
读书感悟三: 广泛阅读 爱上看书
“教师的根应当扎在两处沃野:一是在学生,一是 在书籍。” “对于我而言,读书是一种内在需要,也是为了保 持一种上升的有活力的状态。”——薛萍瑞

薛瑞萍《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精选13篇)

薛瑞萍《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精选13篇)

薛瑞萍《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精选13篇)薛瑞萍《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精选13篇)薛瑞萍《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篇1我被这本书吸引是因为书名上“心平气和”这个词。

我想在许多人的印象中,一年级是忙乱的、嘈杂的、紧张的,它很难和“心平气和”这四个字划上等号。

可作者又是如何做到的呢?于是怀着一分好奇,带着一分疑惑,走近了薛老师和她的孩子们,感受着属于一年级的“心平气和”。

书中薛老师用原生态的教育随笔,叙述了小学一年级第一个学期的教学点滴,真实地再现我们一年级教师面对的相似的日子。

从初入学的闹到静,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使学生不害怕学习,进而到热爱学习。

她领着孩子们听经典音乐,让孩子们阅读各类书籍,她号召家长营造学习型家庭。

薛老师用朴素的言语传递着她的教育理念,平凡的事件中展示她的胸怀。

书中没有大套大套空洞的理论和抽象的概念,而以一则则短小精悍的教育日记,一个个朴实无华的教学故事,折射着教育的真谛,让我感觉到有一个知己在与我敞开心扉的交流每天带一年级的心得。

在这本书中,总能隐约地找到自己的影子、学生的影子、家长的影子,却也在书中看到了自己与薛老师的巨大差距。

不到一个星期就读完了这本书,而自己却无法做到心平气和,觉得自己许多该做的事情没有做,但许多不该做的事情却一直没有停,于是每天还是细细地读,书中的很多细节留给我的是感动和思考。

一、佩服薛老师那极具个性的思想。

薛老师说:“心平气和地对待学生,对待孩子。

让我们慢慢来吧。

我们原本准备用一生的时间来爱孩子的——不是吗?方式过急的时候,只能让孩子惧怕学习。

还可能铸成一生难以追悔的大错。

”薛老师的一年级语文教学就是在这样的心态中从容而行的。

在语文教学中,她坚信课外阅读的滋养,坚信“混混”法,允许暂时的落后,允许落后学生的永远存在,因为每个人的发展是不可能步调一致的。

“作为教师,我们比谁都知道分数的重要。

可是,那比分数更重要的,我们时刻不敢忘记:第一,身心健康;第二,正直勤勉;第三,面对困难,具有独立战胜的勇气和能力;第四,成绩优秀。

平气和的一年级读书感受

平气和的一年级读书感受
202X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读书分享 汇报日期
《薛瑞萍班级日志》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
推荐理由:
这是一本帮助刚入学的孩子 尽快适应学校生活,建立学习 秩序,形成学习能力的指导用 书!
《薛瑞萍班级日志:心平 气和的一年级》全程记录了一 名小学一年级教师的工作历程, 对于刚踏上教育一线的我来说, 这本书犹如者薛瑞萍是安徽 省62中小学部的语文老师,
2004年9月她以“看云”的网名
在“教育在线”网上贴出了一篇
帖子“心平气和的一年级”,以 她第三次带一年级的每日经历为 主题,掀起了低年级教师和家长 的追看热潮。后来由长春出版社
出版成书。
内容介绍
第一部分“走向平和”: 作者以日记的形式,真实地记录了其每天的工
薛老师认为:“教师的根应当扎在两处沃野:一是在学生,一是在书 籍。”“对于我而言,读书是一种内在需要,也是为了保持一种上升的 有活力的状态。”所以她一天不看书,心里就觉得空落落的。只要有时 间,就拿出书来阅读。
收获四:把阅读看做生活必须。
《教育漫话》里有这样的句子:“小时候 孩子的容易塑造,正如水是柔软的,可以 轻易改变它的流向。童年就是水。教育的 根部,就是在童年。”薛老师正是以心平 气和的心态,循循善诱,孜孜不倦,让孩 子的童年流淌着爱的音符。
作历程。 第二部分“请跟我来”: 以书信体形式向读者呈现了一年级第一学期与
家长交流的21封书信。 第三部分“第一度春夏”:
讲的是新学期出现的新气象。
01
收获一:强调一个“静”字。
02
薛老师特别注重给孩子营造 一个安静的氛围,不但自己 声音小而柔和,要求孩子也 能够做到轻声慢语。
收获二:教师要善于反省。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
再次品读薛瑞萍老师的《心平气和的一年级》一书,让我思绪万分,受益匪浅。

这本书中,薛老师以朴实的语言、真诚的态度,向我们讲述了她在一年级教学过程中的故事。

她对孩子细心的呵护、对家长真诚的交流,让我深受感动。

在她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位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演绎着不平凡事业的老师的形象。

她的执著与细致,是我们所有教师学习的榜样。

一年级是小学阶段的初始,面对一群刚上小学的孩子,薛老师却略带得意地说:“一年级的好处是看见孩子一天跟一天不一样,真有成就感。

”她用自己的耐心和智慧,让调皮的孩子安静下来学习。

她让孩子们听音乐,选择适合孩子的音乐,培养学生在音乐中修身养性。

这种方法不仅让孩子们安静下来,还让他们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

这本书最精彩的是薛老师在一学期内给家长写的二十几封信。

她把这一组信叫做“请跟我来”,意味着老师和家长同心合力地完成一年级小学生的教育任务。

她认为:“不仅要教育孩子,也要教育家长,怎样做好一个家长,怎样心平气和地与孩子一起成长。


读完这本书,我深悟了教育的美丽源于用心去感悟。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试着用更轻柔的声音说话,让自己更加心平气和。

同时,我也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让家长更多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情况,共同促进孩子们的成长。

(完整word版)《薛瑞萍班级日志-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书心得.doc

(完整word版)《薛瑞萍班级日志-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书心得.doc

教育是美丽而缓慢的事业——品读《薛瑞萍班级日志:心平气和的一年级》一年级的孩子就像池塘里的青蛙 , 有事无事叫呱呱 , 所以班主任总是忙乱的、嘈杂的、紧张的 , 嗓子总是嘶哑的,让自己失去温柔,常常陷入以暴制暴的狼狈状态,那些常规教育,自觉学习、认真听讲的学习习惯恨不得一下子全都养成。

作为一位和一年级孩子接触的年轻教师,急需一些克敌制胜的法宝,薛老师这本《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无疑是雪中送炭,“心平气和”地管理班级理念,深深的折服了我。

这是一本帮助刚入学的孩子尽快适应学校生活,建立学习秩序,形成学习能力的指导用书!本书既讲述了身为班主任艺术,也灌输了语文教学的方法。

本书第一部分:走向平和。

记述她与一年级孩子共同成长的点滴,正是我们的第一学期。

第二部分:请跟我来。

是她与家长沟通的记录,属于家校沟通部分。

第三部分:第一度春夏。

记录的是一年级的第二学期的生活学习。

在潜移默化中传递出她心平气和的教育理念,我也静下心来,探寻薛老师的教育精髓:一、我唯有走向“平和”才能真正有效地管理好班级。

1、常规训练从“安静”开始。

在一年级起始 , 薛老师只强调“安静”一条 , 自己静下来,并注重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氛围 . 她说:“我声音的静和柔是会传染的 , 安静总会从一些孩子到达另一些孩子 . ”平时讲课薛老师的声音尽量小,并要求学生读书“少用嗓子多用心” , 还反复表扬完成任务之后安静看书的孩子 . 这样时间长了 , 学生们便懂得静是好的 , 终于很闹的孩子也能坐得住 , 也能静下来 , 他尽快适小学生活大有帮助.2.用音滋养孩子的心灵薛老每天一年的孩子听音, 静静地在桌上听有各种美的音 , 如《雪花》《春江花月夜》《早晨的空气》《春野》⋯⋯慢慢地 , 孩子在音声中朗、自, 包括休息;慢慢地 , 孩子个个都是声慢、以礼待人. 音成了个班形成良教学秩序的一大功臣 , 正是音的熏陶使孩子学会了、学会了思考并快地成 .3.适当且平和的戒范律薛老开始一定要硬着心格要求 , 把学生的不良予正,她所班的班就是:“自己承 , 接受;不肯承加倍 . ”可戒在班管理中起着足重的作用 . 不薛老非常重戒的方式与分寸 , 可的孩子也准确地理解了老的苦心 ----“老我站就是喜我. 要不然的 , 我就会学坏 , 成坏孩子.” 到些管理班的高超手法我的震撼很大 . 在才知道心平气和是一种境界 , 是一种教育的境界 , 有以柔克的管理方法来得更有效果 .4、把看做生活必。

读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有感(1)

读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有感(1)

心平气和,静待花开——读《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有感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下午好!今天我分享的是薛瑞萍老师的《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这本书。

我教一年级时开始的日子是和杂乱、焦虑、紧张的。

迷惘的我在文轩书店找到了薛瑞萍老师的《心平气和的一年级》。

一看到题目,就被“心平气和”四个字所迷住,一年级还能“心平气和”?这是何方神人?当我带着好奇的心情翻开《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时,我才知道小学教育是润物无声的美丽缓慢的事业。

这本书以每日记载的随笔方式向我们历数了薛瑞萍老师在第三次带一年级时的点点滴滴,或滔滔不绝的长篇感悟,或随心而发的三言两语。

在薛老师的眼里,教育不再只是琐碎、辛苦,而是可以美得如花、静得如水、纯得如雪。

全书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走向平和,记述她与一年级孩子共同成长的点滴。

第二部分:请跟我来。

收录的是薛老师给孩子家长的信,每一封信都是她与家长的真情对话。

第三部分:平和也辐射。

收录了她的帖子带给周围人的影响的见证及在现实教育教学中的借鉴意义。

第四部分:聆听大师。

点破了她“心平气和”支撑的理论来源:对苏霍姆林斯基等大师的理论潜心揣摩和领悟----“心平气和地对待学生,对待孩子。

让我们慢慢来吧。

我们原本准备用一生的时间来爱孩子的——不是吗?方式过急的时候,只能让孩子惧怕学习。

还可能铸成一生难以追悔的大错。

”一、走向平和(一)热爱阅读是书籍让她“心平气和”起来,袖长方能善舞,当教师自己就不爱读书或者根本就不读书时,再多再好的教学方法也只能是茶壶里面斗波涛。

每每两天不读书,她便手足无措,性情焦躁。

是啊!读书才能提高自身的素质,读书才能适应学生的需要,读书才能让我们更有底蕴,让教育更有深度。

(二)轻轻的说话,秩序从常规开始,刚入学的孩子就像清晨的麻雀,总爱叽叽喳喳,静不下心来,薛老师却以掩饰不住的教育激情、乐观的态度来看待他们。

我想如果我们做教师的都有这样的情怀,孩子们是可爱的,我们也是可爱的,教育更是可爱无比的。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4篇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4篇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4篇《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是一本帮助刚入学的孩子尽快适应学校生活,建立学习秩序,形成学习能力的指导用书。

该书全程记录了一名小学一年级教师的工作历程,对于刚踏上教育一线的您,或许是不无裨益的!以下是为大家的关于这本书的,欢迎大家阅读!作为一名新老师,面对孩子常常感到手足无措,更何况是面对51名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除了感到迷茫无助以外,更多的是感到不得法。

小朋友都是那么的天真可爱,可是刚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心态和角色并不能立刻进入现有的角色身份中,常常刚出现各种小状况,比如上着课的时候,突然有小朋友哭闹,再比如上课的时候突然有小朋友说尿裤子了……每一天的上课就好比打仗一样,常常让人觉得不能如鱼似水的遨游在课堂的海洋中。

然而当我看到薛瑞萍老师的《心平气和的一年级》以后,我发现这些问题都是催使我们成长的教育机智的体现,孩子们的问题层出不穷,做老师的应该要调整心态,心平气和的面对这些孩子们。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这本书以每日记载的随笔方式向我们展示了薛老师带一年级时的点点滴滴。

全书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走向平和,记述她与一年级孩子共同成长的点滴。

第二部分是请跟我来,收录的是薛老师给孩子家长的信。

第三部分是平和辐射,收录了她在现实教育教学中的借鉴意义。

第四部分是聆听大师,这一部分可谓是一针见血,点破了她“心平气和”支撑的理论:对苏霍姆林斯基等大师的理论潜心揣摩和领悟——“心平气和地对待学生,对待孩子。

让我们慢慢来吧。

我们原本准备用一生的时间来爱孩子的——不是吗?方式过急的时候,只能让孩子惧怕学习。

还可能铸成一生难以追悔的大错。

”通过这本书,我学到了:薛老师是一个极其爱书的人,她的博览阅读。

在她看来,阅读,原本就是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和穿衣吃饭一样属于必然的事情。

她认为作为教育者,要想让孩子爱学习,必须自己先做读书人,家长如此,教师更要如此。

薛老师说的好:一切的阅读都是读自己。

语文原可以无师自通,语文学习的根本在于多读书,读好书。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6篇《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1今年重新教的一年级,回过头来,利用闲暇时间看了《心平气和一年级》这本书。

一年级的孩子是如此的不懂规矩,是如此的活泼好动,可薛瑞萍老师却说:教一年级的学生做到心平气和,这需要一种怎样的境界呀?想到下半年我就要接手一年级,这不就是等于给我送来了宝贵的经验吗?如此这点更加吸引了我,于是一口气看完了这本书,发现自己缺乏的东西太多,要学的东西太多。

一、静气的培养是种艺术在薛老师的眼里,培养学生的静气是整个一年级习惯训练的重点。

薛老师的文章里总是提到读书需要静心,读书也能培养静心。

因此,她特别注重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学习氛围。

她说“我的静和柔是会传染的,安静总会从一些孩子到达另一些孩子。

”为了培养学生的静气,薛老师每天让一年级的孩子静静地趴在桌上听音乐,写字时听,读书时听,休息时听。

《月河》、《雪绒花》、《春野》、《春江花月夜》。

走进了学生的课堂,也走进了学生的心灵。

薛老师常在学生嘈杂声起时柔和地对孩子们说:“你们影响我听音乐了。

”只这一句话便让学生立即安静下来。

对于一年级学生的行为习惯训练,薛老师只强调安静一条,特别注重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氛围。

首先她自己不制造噪音,以静传达静,以静滋养静——尽量和孩子说话。

时间长了,孩子们个个都是轻声慢语、以礼待人,适应了小学的生活。

我一方面感叹薛老师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另一方面也惊叹她的教育智慧。

想想我有时候总埋怨学生静不下来,我也是有不可推却的责任的。

教师自身心浮气躁,常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大声叫喊和斥责,孩子又如何能做到心平气和呢?这样想来,我也应当从自身做起。

不仅是学生需要静心,做教师的更需要静心,只有自己轻声慢语,才能要求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做到轻声慢语。

只有静,才适合读书,适合思考,适合孩子的成长。

二、爱孩子就是爱自己薛老师在她的文章中说:我喜欢他们——喜欢他们就是喜欢我自己。

薛瑞萍《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

薛瑞萍《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

薛瑞萍《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薛瑞萍《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范文(通用8篇)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你一定同样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所列是收集整理的薛瑞萍《心平气和的四年级》读后感范文(通用8篇),欢迎大家分享。

《心平气和的高年级》的作者是安徽省合肥市两位学长普通的语文老师薛瑞萍。

这该书对于我来说,真是如获至宝,许多观点值得我去成功经验。

在常规教育方面,对于新入学的孩子,我们圣索弗朗代兰县觉得他们这也不对,那也不规范,恨不得一下子就把自觉学习、认真听讲、按时作业等等我们认为好的学习习惯都给养成忌讳了。

但杨老师不是这样的。

开学初,她的态度是“一要责任明确,二要慢慢加任务。

其要求就像以前对于行为规范的要求,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只强调轻松愉快一条。

等这一条入他们诚心,真正成为班规了,再提其他的。

样样都抓,必定百分百抓不起来。

”那么平实的语句啊,却把教育的有序性讲得明明白白。

一年级的常规教育,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而孩子们不可能短时间内全部未必做到。

这就要求我们对孩子不能一下子准许要求太高,只能一点一滴地帮助孩子完成从到小学的过渡。

一段时间抓出一个重点,达到了,表扬,再抓第二个重点。

这样,一段时间下来,孩子就能逐渐适应小学的劳作。

薛老师特别注重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氛围。

她不但自己轻声慢语,还要求甚至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做到轻声慢语。

只有静,才适合读书,适合思考,适合孩子的成长,这是薛老师的经验。

在语文学习方面,高年级师生碰到的第一个难关就是拼音。

薛老师别具匠心采用“大幅度的动作,使我不用传播媒体就让孩子知道了爸爸妈妈声调,站起来读错的,我还是不说话,只是一次一次地比划声调,于是他知道了。

”不多说话,不急不躁,让孩子自己慢慢体认。

这一点,说说容易做下来不易。

细细想想,是呀,遇到孩子常出错的丘陵地区,禁不住急噪起来,那加大分贝的声音只会让孩子心里更急,又怎能学得好呢?还是得静下心慢慢来。

《薛瑞萍班级日志——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

《薛瑞萍班级日志——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

《薛瑞萍班级日志——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薛瑞萍班级日志——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寒假前逛书店看到上了一套新书(《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我们二年级啦》、《书声琅琅的三年级》、《破茧而出的四年级》、《五(2)班的语文故事》、《教六年级的日子》),而且作者是同一人—薛瑞萍。

因为自己是教一年级的所以先翻看了《心平气和的一年级》,随手翻阅便觉得它会对自己有用,回家看了几页之后更是爱不释手,每天晚上无论多晚我都会和它见面,并且深感相见恨晚,同时,薛瑞萍这个名字也如斧凿般印在了我的心上。

初读这本书的时候给人的感觉是琐碎,就是把平时的工作给记录了下来。

细细品读,我不禁为薛老师的智慧而感叹,为她的爱心与执着而赞叹!首先,她是真实的,上课,改作业,考试……尤其她能大胆地把对学生的惩罚毫无顾忌地写在她的书中。

其次,她是朴实的,书中没有大量的理论说教,也没有任何游离于教育之外的走秀,有的只是自己真实的一言一行。

再次,她是真诚的,把信任交给家长,把力量倾斜到唤醒和点燃上,建立起更深更可靠的家校联系。

最后,她是从容的,能在沉重的考试压力下,毅然削减对课本的依赖性,把目光和精力分给广阔的课外阅读,把语言世界丰富多彩的一面展示给孩子。

1、走向平和是这本书的第一章,薛老师说:“心平气和地对待学生,对待孩子。

我们原本准备用一生的时间来爱孩子的——不是吗?方式过急的时候,只能让孩子惧怕学习。

还可能铸成一生难以追悔的大错。

”是呀!对照平时自己的教学,很多时候急于求成的心理,误导自己做出许多削减孩子学习兴趣、伤害孩子情感的事情。

将知识的难度拔高,将原本应该简简单单的内容变得复杂,对淘皮捣蛋的学生更是如此。

“拼音书写有人不太好,我不着急,我想语文和数学不同,在于语文是可以混着拖的,是可以在不求甚解中慢慢明白的。

”有些孩子不是学不会,而是他们没有消化好,像这样的孩子你不能要求他们日日清,这样子只会让他们觉得学习很可怕。

薛瑞萍《心平气和的一年级》的读后感(精选5篇)

薛瑞萍《心平气和的一年级》的读后感(精选5篇)

薛瑞萍《心平气和的一年级》的读后感(精选5篇)薛瑞萍《心平气和的一年级》的读后感(精选5篇)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

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薛瑞萍《心平气和的一年级》的读后感(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薛瑞萍《心平气和的一年级》的读后感1作为一名新老师,面对孩子常常感到手足无措,更何况是面对51名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除了感到迷茫无助以外,更多的是感到不得法。

小朋友都是那么的天真可爱,可是刚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心态和角色并不能立刻进入现有的角色身份中,常常刚出现各种小状况,比如上着课的时候,突然有小朋友哭闹,再比如上课的时候突然有小朋友说尿裤子了……每一天的上课就好比打仗一样,常常让人觉得不能如鱼似水的遨游在课堂的海洋中。

然而当我看到薛瑞萍老师的《心平气和的一年级》以后,我发现这些问题都是催使我们成长的教育机智的体现,孩子们的问题层出不穷,做老师的应该要调整心态,心平气和的面对这些孩子们。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这本书以每日记载的随笔方式向我们展示了薛老师带一年级时的点点滴滴。

全书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走向平和,记述她与一年级孩子共同成长的点滴。

第二部分是请跟我来,收录的是薛老师给孩子家长的信。

第三部分是平和辐射,收录了她在现实教育教学中的借鉴意义。

第四部分是聆听大师,这一部分可谓是一针见血,点破了她“心平气和”支撑的理论来源:对苏霍姆林斯基等大师的理论潜心揣摩和领悟——“心平气和地对待学生,对待孩子。

让我们慢慢来吧。

我们原本准备用一生的时间来爱孩子的——不是吗?方式过急的时候,只能让孩子惧怕学习。

还可能铸成一生难以追悔的大错。

”通过这本书,我学到了:首先要每天读书。

薛老师是一个极其爱书的人,她的博览来源于阅读。

在她看来,阅读,原本就是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和穿衣吃饭一样属于必然的事情。

她认为作为教育者,要想让孩子爱学习,必须自己先做读书人,家长如此,教师更要如此。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精选10篇)品味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

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精选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篇1读完薛老师《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我却久久不能平静了。

教过一年级的我深有体会,刚入小学的孩子特别爱叽叽喳喳,静不下心来。

因此一年级的老师,是和忙乱、着急、紧张这些词相连的。

其实,这是我们老师自己没有摆正心态。

对于新入学的孩子,我们总觉得他们这也不对,那也不规范,恨不得“一口吃成个胖子”,一下子就把自觉学习、认真听讲、按时作业等等我们认为好的学习习惯都给养成了。

但薛老师不是这样。

开学初,她的态度是“一要责任明确,二要慢慢加任务。

就像现在对于行为规范的要求,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只强调安静一条。

等这一条入他们心,真正成为班规了,再提其他的。

样样都抓,必定样样抓不起来。

”多么平实的语句啊,却把教育的有序性讲得明明白白。

一年级的常规教育,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而孩子们不可能短时间内全部做到。

这就要求我们对孩子不能一下子要求太高,只能一点一滴地帮助孩子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

薛老师特别喜欢使用蒙特梭利教育法中的“静寂游戏”,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与家长积极配合教育,让孩子养成终生受益阅读习惯。

这都是我今后要学习的地方。

总之薛老师的肺腑之言,深深打动着我,促我反思。

心平气和取代急躁,这是我们面对稚嫩的孩子多么需要的心态调整。

让我在以后的教育生涯中不断努力,不断完善自己吧!《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篇2薛瑞萍老师《心平气和的一年级》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她再一次带一年级后的每日经历,语言朴实又不乏生动,在普通的叙事中向我们展现了她精湛的教育教学艺术,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思想。

详细记录了自己是怎样从焦灼走向平和,她的班级又是如何走过了艰难的时期,从而建立了良好的秩序。

《薛瑞萍班级日志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书心得

《薛瑞萍班级日志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书心得

心平气和静听花开的声音——品读《薛瑞萍班级日志: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无意中看到《薛瑞萍班级日志:心平气和的一年级》,不禁吸引了我的眼球,心平气和,对于一年级的学生如何做到呢?第一次接触一年级的学生,看着这群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孩子们,那双好奇的眼睛以及那停不了的双手,我不禁有点不知所措。

在幼儿园他们都是以“玩”为主,而小学阶段,就要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接受良好行为规范的训练和约束,还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

一看到他们特别爱唧唧喳喳,静不下心来,你会觉得他这也不对,那也不规范,恨不得一下子把自觉学习、认真听讲的学习习惯全都养成。

而薛老师却能做到心平气和,带着这样的佩服进入了她的世界。

书中薛老师把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并整理出版的,这是非常值得借鉴,虽然我是一名数学老师,但语数其实是相通的。

都说小学难教,尤其是一年级,既是孩子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起点,也是教师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开端,身为班主任的我更要注重行为习惯的养成。

全书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走向平和。

记述她与一年级孩子共同成长的点滴,时间跨度是五个月。

第二部分:请跟我来。

是她与家长沟通的记录,属于家校沟通部分。

这部分对我影响最深,在平时的教育生活中我是否重视与家长的沟通呢?第三部分:第一度春夏。

记录的是她与一年级孩子共度的另一个五个月——一年级的下学期。

在潜移默化中传递出她心平气和的教育理念,且让我静下心来,探寻薛老师的教育精髓:一、热爱学生。

热爱学生是一名教师最基本的素质。

薛老师的爱细微入至,哪怕是惩戒,也不同于别的教师,她的惩罚并不是教训,更不是体罚,仅仅是点名和罚站而已。

而这样的效果却出奇得好,因为这种惩戒也融入了对学生无微不至的爱!二、静和柔的理念,是薛老师教学中最强调的。

上课说话声音小而柔和,她坚信静和柔是会传染的,安静总会从一些孩子到达另一些孩子。

在一年级的教学中,抓住了“安静”这一点,就等于掌握了课堂,教师要开展的各项教学活动才得以顺利进行。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书心得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书心得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书心得——读书静心以静养青茅定能生慧,静纳百川。

爱吵爱闹,意味着心门闭塞。

他的眼里只看见自己,他的耳朵只听见自己。

这样的一个人,怎么可能从生活、从书本有所吸纳和汲取?培养孩子的静气,是父母和教师的共同责任。

父母要做到的是,自己先不制造空气阻力。

以静传达静,以静滋养静,尽量平和地与孩子说话。

——薛瑞萍《心平气和的四年级》2010年第一次读《心平气和的高二》这本书时,就特别想在一年级尝试一下薛瑞萍老师培养学生静气的做法。

那时却没有教一年级,接了三年级的班。

然而亲力亲为那时读得实在不够用心,因为我没能把薛老师的精神和方法学以致用。

2012年再读这本书,发现很多以前没有注意到的细节,心里存着的很多问题与书中思想、做法相互碰撞,有了更多的问题和思考,“心平气和”的观念,让我的浮躁去了不少,反观学生时多了一些鼓励、肯定和设身处地,多一点了些气急败坏的怒火。

现在又一次看这本书,自我感觉心境已经渐趋平和,比过去心静多了,对这本书感觉更像见到似的契合。

拿起书,随手翻阅着,也看看以前阅读时在旁边写的随笔,唯一个“静气”,如细雨滋润土地,渗入心田,首先静下来的是自己的心。

深觉“以静传达静,以静滋养静”的真谛。

薛老师说,刚开始的时候,常规教育围绕一个中心词:“静”。

讲课声音尽量小,学生读书承诺用心但轻声。

反复完成褒扬完成任务之后安静看书的孩子,尽早希望尽早让他们善于静是好的。

薛老师说,发现分心的孩子,宁可疾步走过去,告诉他看黑板,也不大声呵斥。

瞧,我就在薛老师的“静气”中心静了下来,读书思考。

我看见,过去的我,轻轻提醒或走神或讲闲话的孩子,然而,忍不住地,会为多次提醒依然我行我素的孩子目前仍然爆发怒火。

我也听见,自己留意学生安静的声音过于响亮了,与我所要求的相悖了。

那时的我,一定是忘记了看书,失去静气的滋养,才变得愚昧了,才做出与我愿为相反的事。

但是,这样的我,这样的你,这样的教师,这样的家长,又何其多。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doc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doc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教育是润物无声的美丽缓慢的事业;从容是一切教育工作者必备的心态。

这本书告诉我:学会从容,心平气和。

以下是我整理的《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欢迎参考,。

今年是我和一年级孩子摸爬滚打的第二年,两年的“孩子王”自学了一整套克制“手下”的绝招,那就是:猛敲桌子、瞪眼怒视、大喊制胜、家长受训。

这样一来,咋一看,好象所教班级课堂常规极好。

在为师的我沾沾自喜的同时,却越发地觉得自已失去了原有的温柔,日日暴躁起来了。

并且训斥的次数多了,就没有效果了。

教学和班级管理就会陷入狼狈状态,最后山穷水尽、弹尽粮绝、焦头拉烂额又不得善果。

迷惘的同时,学校发了《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规定要读,听说其中有很多颇有借鉴意义的低年级课堂教学文章,于是就怀着学习的心态打开了这本书,我把读书后感触最深的几点与大家交流:一、走向“平和”1、音乐元素的加入。

“优美的音乐,能在潜移默化中,将孩子的心灵导向宁静优雅。

同时,也使他们对音乐有了鉴赏能力----吃过仙桃的人,是再也不会贪恋烂桃的。

”这是薛老师的一段话,每天让一年级的孩子听音乐,静静地趴在桌上,慢慢地,让很闹的孩子终于能坐得住,能静下来,对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大有帮助。

2、秩序从安静训练开始。

一年级刚入学的常规教育很重要,当我面对一年级孩子的时候,希望他们急速地成长起来,恨不得今天上学明天就学会了怎样学习。

但是开学初,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薛老师只强调“安静”一条,特别注重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氛围。

时间长了,孩子们个个都是轻声慢语、以礼待人,适应了小学的生活。

只有静,才适合读书,适合思考,适合孩子的成长。

培养孩子的静气,是家长和教师的共同责任。

家长和老师要做到的是:自己先不制造噪音。

以静传达静,以静滋养静----尽量柔和地和孩子说话。

”3、适当且平和的惩戒。

看云非常重视惩戒的方式与分寸,年幼的孩子们也准确地理解了老师的苦心----“老师罚我们站就是喜欢我们。

要不然的话,我们就会学坏,成为坏孩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平气和静听花开的声音
——品读《薛瑞萍班级日志: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无意中看到《薛瑞萍班级日志:心平气和的一年级》,不禁吸引了我的眼球,心平气和,对于一年级的学生如何做到呢?
第一次接触一年级的学生,看着这群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孩子们,那双好奇的眼睛以及那停不了的双手,我不禁有点不知所措。

在幼儿园他们都是以“玩”为主,而小学阶段,就要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接受良好行为规范的训练和约束,还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

一看到他们特别爱唧唧喳喳,静不下心来,你会觉得他这也不对,那也不规范,恨不得一下子把自觉学习、认真听讲的学习习惯全都养成。

而薛老师却能做到心平气和,带着这样的佩服进入了她的世界。

书中薛老师把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并整理出版的,这是非常值得借鉴,虽然我是一名数学老师,但语数其实是相通的。

都说小学难教,尤其是一年级,既是孩子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起点,也是教师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开端,身为班主任的我更要注重行为习惯的养成。

全书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走向平和。

记述她与一年级孩子共同成长的点滴,时间跨度是五个月。

第二部分:请跟我来。

是她与家长沟通的记录,属于家校沟通部分。

这部分对我影响最深,在平时的教育生活中我是否重视与家长的沟通呢?第三部分:第一度春夏。

记录的是她与一年级孩子共度的另一个五个月——一年级的下学期。

在潜移默化中传递出她心平气和的教育理念,且让我静下心来,探寻薛老师的教育精髓:
一、热爱学生。

热爱学生是一名教师最基本的素质。

薛老师的爱细微入至,哪怕是惩戒,也不同于别的教师,她的惩罚并不是教训,更不是体罚,仅仅是点名和罚站而已。

而这样的效果却出奇得好,因为这种惩戒也融入了对学生无微不至的爱!
二、静和柔的理念,是薛老师教学中最强调的。

上课说话声音小而柔和,她坚信静和柔是会传染的,安静总会从一些孩子到达另一些孩子。

在一年级的教学中,抓住了“安静”这一点,就等于掌握了课堂,教师要开展的各项教学活动才得以顺利进行。

最让人佩服的是薛老师懂得巧妙借用音乐制静,在音乐中培养孩子的静气。

三、注重与家长的配合。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见与家长配合的重要性。

一封封无比真挚的信,透露出孩子的学习近况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情况,还不乏很多给家长在家的好建议。

印象深刻的是其中的一条:想要孩子静下心来读书,家长要先静下来,让孩子有个安静的环境。

是呀,的确如此,如果无法有一个安静的安静如何让孩子尽快地静下来呢?
四、把阅读看做生活必须。

薛老师认为:“教师的根应当扎在两处沃野:一是在学生,一是在书籍。

”“对于我而言,读书是一种内在需要,也是为了保持一种上升的有活力的状态。

”所以她一天不看书,心里就觉得空落落的。

只要有时间,就拿出书来阅读。

有的书读起来很费劲,也很带劲,“我告诉自己:不要着急,慢慢来;啃完一本是一本。

”确实,多读书,可以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寂静角落,沉下心来,思考人生,让浮躁的心灵归于纯净……
还有一点我特别头疼的就是期末的评语,而薛老师把评语换成了“日记一则”,摆脱了单调枯燥的评语模式,让孩子了解自己平时的表现,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做法。

紧跟上薛老师的脚印,让我们静下心来,让心平气和慢慢地辐射开来吧!让我们发掘出孩子们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温柔以待,心平气和地和孩子们一起度过与众不同的一年级。

静静地聆听花开的声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