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电能和能量

合集下载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3.6《电能和能量》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3.6《电能和能量》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3.6《电能和能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电能和能量》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理解电能的概念,了解电能的转化和能量守恒定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电能的产生、传输和利用过程,掌握电能转化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基础知识,对电学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电能的概念、电能的转化和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逐步理解电能的概念,掌握电能的转化原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电能的概念,掌握电能的转化原理,了解能量守恒定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电能的概念和电能的转化原理。

2.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电能的概念和电能的转化原理。

2.利用实验、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电能的概念和电能的转化过程。

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与电能相关的现象,如电灯、电视等,引导学生思考电能的概念。

2.探究电能的概念: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理解电能的概念。

3.电能的转化:引导学生了解电能的转化原理,通过实验和图片,展示电能的转化过程。

4.能量守恒定律:让学生通过实验和思考,理解能量守恒定律。

5.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一些与电能和能量相关的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可以设计一些图表、流程图等,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电能的概念、电能的转化原理和能量守恒定律。

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简答题)

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简答题)

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简答题)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第1课:使用工具1.比一比,试一试,粗柄的螺丝刀和细柄的螺丝刀起螺丝钉,哪个要容易?答:粗柄的螺丝刀能更容易地起出螺丝钉。

2.人们为什么要使用工具?答:有一些很费力、很难做的事情,如果我们使用了工具就可以省力、方便地完成了。

第2课:杠杆的科学3.一个大人与一个小孩玩压跷跷板游戏,怎样玩小孩才能把大人压起来?答:大人离跷跷板的支点距离小一些,小孩离跷跷板的支点远一些,小孩就能把大人压起来。

4.怎样用杠杆尺来研究杠杆是否省力?应该收集什么数据?怎样收集数据?答:应自主决定两端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要求只在左右各选一个位置挂钩码),当杠杆尺静止不动时,把杠杆尺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记录在书或活动手册上(可用斜线或横线记录杠杆尺的状态)。

第3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5.当杠杆的力点距支点与重点距支点的距离相等时,用的力量与物体重量有什么关系?答:当力点距支点与重点距支点的距离相等时,用的力量与物体的重量相等。

6.讨论拧螺丝时为什么用螺丝刀比较省力?答:因为这是杠杆原理,力点离支点愈远则愈省力,愈近就愈费力;如果重点、力点距离支点一样远,就不省力也不费力,螺丝刀力点离支点远,所以省力。

7.剪刀是利用杠杆原理制成的,你能找出它的三个点吗?答:支点在交叉处,重点在剪刀的刀刃口,力点在手柄部。

8.你能解释“秤砣虽小,能压千斤”的道理吗?提绳的位置对秤的使用有什么影响?答:“秤砣虽小,能压千斤”,这是杠杆类工具运用的一个典型现象。

提绳的位置可以影响秤的最小秤量和最大称量值。

第4课:轮轴的秘密9.你能解答轮轴有什么作用?答:轮轴可以传递力,可以改变用力方向,并能改变力的大小。

在轮上用力带动轮轴转动,省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转动,费力。

10.我们周围哪些东西运用了轮轴原理制成的?答:方向盘、门把手、水龙头、自行车车把等是运用轮轴原理制成的。

第5课:定滑轮和动滑轮11.拉窗帘使用的是什么滑轮,为什么?答:拉窗帘用的是定滑轮。

第6节电能的利用(LY)

第6节电能的利用(LY)

解:设空调在3分钟内消耗的电能为W. 依题意得 1 kW•h = W 3000圈 150圈 1 kW•h W= × 150圈 =0.05 kW•h 3000圈 P=W / t=0.05 kW•h/ (3÷60) h =1 kW
实验 测定小灯泡的功率 (课本P104)
测量小灯泡的功率,实际上是测量 灯泡的哪些物理量?如何测量? 根据公式:P=UI 可知,测量出小 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灯泡的 电流,就能求出灯泡的电功率.
电功的计算式: W= Pt = U I t
单位: J(焦) W(瓦) s(秒) V(伏) A(安)
1 焦=1 瓦· 秒=1 伏· 秒 安·
1 J= 1 W· = 1 V· s s A·
生活中经常说,我们家一个月用了多少度电。
“度”是哪个量的单位? 电功和电能的常用单位 1度=1 kW· h
单位
单位 单位 W=Pt
灯泡的亮度跟电功率的关系 思路:要保证三个灯泡正常发光,通过三个灯泡 的电压应为6V, 所以三个灯泡应并联.
实验电路图:
A ”6V,1.5W” B”6V,2.5W” C”6V,3.5W”
实验表格:
电压/V 功率/W 6 1.5 灯泡A
灯泡B 6 2.5
亮度 较暗
较亮 最亮
灯泡C
6
3.5
6V 在额定电压下,灯泡的额定功率越大,灯泡越亮; 结论: 或相同电压下,灯泡越亮,表明灯泡的功率越大。
PZ:普通照明灯泡 220V:额定电压 40W:额定功率 电器在额定 电压下工作 时的功率。 电器上标明 的功率值都 是额定功率。
电器正常工 作时的电压。 电器上标明 的电压值都 是额定电压。
从洗衣机的铭牌上,你可以了解到哪些信息?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3-6《电能和能量》说课稿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3-6《电能和能量》说课稿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3-6《电能和能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电能和能量》这一课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能量”的第三节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电能的概念,掌握电能的转换和守恒定律,以及了解生活中节能减排的方法。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电能的概念,知道电能的转换和守恒定律,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基础知识,对能量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电能的概念、电能的转换和守恒定律的理解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讲解。

同时,学生在生活中对节能减排的认识还不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电能的概念,掌握电能的转换和守恒定律,了解生活中节能减排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让他们认识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电能的概念,电能的转换和守恒定律的理解。

2.教学难点:电能的转换和守恒定律的应用,生活中节能减排的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实验法、讲授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出电能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讲解电能的概念,介绍电能的转换和守恒定律。

3.实验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电能的转换过程,加深对电能转换和守恒定律的理解。

4.应用拓展:让学生举例说明电能的转换和守恒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5.节能减排: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节能减排,提出具体的建议。

6.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电能转换和守恒定律的重要性。

7.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完成一道关于电能转换和守恒定律的练习题。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电能的概念、电能的转换和守恒定律,以及节能减排的方法。

六年级上册科学一课一练电能和能量∣教科版(含答案)

六年级上册科学一课一练电能和能量∣教科版(含答案)

六年级科学上册6.电能和能量(教科版)同步练习含答案一、填空题1.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形式,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_________能。

2.我们每天都要摄入一定量的食物以获取能量,食物中的能量主要是以________能的形式储存。

人体内的能量,一方面转化成________能的形式,维持我们的体温;另一方面,可以随着我们的跳动、奔跑,转化为我们的________能。

3.用电器有了电就可以进行各种“工作”一做各种运动、发声、发光、发热……我们把电具有的这种能量叫_________。

4.冬天冷了,搓搓手感觉暖和,是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

除此之外,你还知道的能量形式有_________。

5.能量有多种形式,储存在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的能量叫_________。

6.生活中存在各种形式的能量,运动的小车、拉长的橡皮筋、发光的灯泡都具有___________。

能量还储存在燃料、___________和一些___________物质中。

二、选择题7.冬天,人们常会搓手取暖,此事例中的能量转换过程主要是()。

A.热能→机械能B.动能→热能C.机械能→化学能8.明明去安吉外婆家玩时看到山顶有几台风力发电机,它是把()。

A.太阳能转化为风能B.风能转化为动能C.风能转化为电能9.人们使用电瓶车时实现的能量转化是()。

A.电能→动能B.电能→热能C.电能→磁能10.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电视机主要是把电能转化为()。

A.热能和声能B.光能和声能C.声能和动能11.下图是“混合动力小车”,它可以用太阳能电池或干电池给电动机供电。

该车行驶时,对各部件能量转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太阳能电池:动能→太阳能B.干电池:化学能→电能C.电动机:动能→电能12.冬天,反复摩擦双手就暖和一些,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是把()。

A.机械能转化为热能B.热能转化成机械能C.热能转化成化学能13.番茄中储存的能量是()。

第6节 电能(第二、三课时)(2021年初中科学浙教版)

第6节 电能(第二、三课时)(2021年初中科学浙教版)

正常工作电流为300 毫安。那么,此LED灯
正常工作时的功率为多少?
1.8瓦
【例3】有”220V 100W”用电器一只,把它接在 110伏的电路中,实际功率为-------------( D ) A. 100W B. 75W C. 50W D. 25W
用电器的实际电压是额定电压的一半,那么 实际功率是额定功率的几分之几?
V1
L1
V2
L2
灯L1(2.5v0.3A)
条件控制(电流)
相等
灯L2(3.8v0.3A) 相等
亮度(亮、暗)


电压/伏
2.0V
3.0V
(2)研究小灯泡的电功率跟电流的关系, 就要控制小灯泡两端电压不变。
把 2只不同灯泡按图所示方
式并联在电路中,电流表测
量通过2只不同灯泡的电流。 观察2只不同灯泡的亮暗,
W = P t = 11 瓦 ×2×3600 秒 11W
= 79200 焦
答:当节能灯接在220 伏的电路中时,通过 灯泡的电流为0.05 安,节能灯消耗的电能为79200 焦。
【练习1】“PZ220-40”的灯泡接在220 伏的电路中,
通过灯丝的电流为_0_._1_8_安,它在1 小时内消耗的电能 为_1_._4_4_×__1_0_5_ 焦。
P实 =
U2实 R
=
U2实
U2额 P额
=
U2实 U2额
P额
=
U实 U额
2
P额
【练习3】1 千瓦时的电可供“PZ220-40”的灯 泡用多少小时? 25小时
取三只电功率不同的灯泡:220V 15W、 220V 40W、220V 60W,并联连接在220V 的电路中,通电后,观察它们发光的亮度。

六年级(上册)科学活动手册答案解析

六年级(上册)科学活动手册答案解析

六年级上册《科学学生活动手册》参考答案(以下答案均为课堂达标答案)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第一课:使用工具1.1,,简单机械1.2,可以固定物品铁钉没有螺纹螺丝有螺纹1.3,注意安全和选择合适的工具2.1D 22A B3选择十字螺丝刀一字螺丝刀钳子也可以第二课:杠杆的科学1,1错1.2 错1.3 对2.1C 2.2B3分析原因:刀根离支点近刀尖离支点远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研究1.1 D 1.2C2 方案1加重秤蛇的质量方案2移动提绳的位置第四课:轮轴的秘密1.1省力轮到支点的距离比轴到支点距离长(用力点到支点距离比阻力点到支点距离远)1.1长用力点到支点距离比阻力点到支点距离远2.1对2.2 对3.3 对3.用力点到支点距离比阻力点到支点距离远第五课:定滑轮和动滑轮1.1错1.2 错2.1D 2.2B第六课:滑轮组1.1塔式吊机里面有很多的动滑轮,它们和动滑轮构成滑轮组1.2测力计提起一个钩码时动滑轮也一起被提起(动滑轮有重量)而钩码增加了还是一个动滑轮,所以比较明显。

2可以设计用动滑轮第七课:斜面的作用1.1A 1.2C2斜面越平坦越省力但费距离斜面越陡越费力但省距离: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1.1A 1.2B2车轮链盘方向盘刹车杆脚踏板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第一课:抵抗弯曲1.1增加宽度增加厚度改变材料1.2一个2.1B 2.2D3四方形或者圆形柱子有立着有横着增加抗弯曲能力第二课:形状与抗弯曲能力1.18 1.2B2抗弯曲能力是材料本身的性质,不会变第三课:拱形的力量1.1B 1.2 D2略第四课:找拱形1.1 B 1.2 C2它们都很强的抗弯曲能力第五课:做框架1.1少一根横拉的绳子,承受拉力2.1三角形最稳定梯形次四边形最不稳定第六课:建高塔1.1轻重小大1.2重稳定性1.3差塑料瓶没有镂空框架结构是镂空的1.4加水瓶口朝上2两个在下面一个在上面并且下面瓶子装水第七课:桥的形状和结构1.5 B , D 1.2A,B,C 1.3 A第八课:用纸造一座桥1.6A,B 1.2B.C,D第三单元能量第一课:电和磁1.7磁场1.8稍稍偏转大幅度偏转2做电磁铁第二课:电磁铁1.1D 1.2 B2.不同点是电磁铁可以有磁可以无磁,可以改变南北极第三课:电磁铁的磁力一缠绕圈数越多磁力越强1.1缠绕圈数1.2电池数量缠绕圈数电池电量2.1B 2.2A B C3略第四课:电磁铁的磁力二1.1A C 1.2 D2、略第五课:神奇的小电动机1.1A B 1.2B C2、与电流方向有关。

教科版六上科学第三单元《能量》课堂知识点总结及答案_3

教科版六上科学第三单元《能量》课堂知识点总结及答案_3

第三单元《能量》课堂知识点总结三、1、电和磁一、填空。

1、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一次试验中,偶然让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指南针发生(偏转)。

就是这个发现,为人类大规模利用(电能)打开了大门。

2、接通电流,磁针(偏转);断开电流,磁针(复位),这说明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3、把导线拉直放在指南针上方与磁针指向一致,接通电流,磁针(偏转),电流越大,偏转的角度越大,最大是(90°)。

断开电流,磁针(复位)。

4、把线圈(立着放),指南针尽量靠近线圈的中心,指南针偏转的角度最大。

二、简答、分析。

1、指南针是什么仪器,它根据什么制成的?答:指南针是辨别方向的仪器,根据磁针具有指向南北的性质制成的。

2、线圈怎样放置指南针偏转角度最大?答:线圈立着放,用线圈的平面靠近指南针或者把线圈套在指南针上,它的偏转角度最大。

3、怎样认定是电流产生了磁性?答:只有铁或磁铁才能使小磁针发生偏转,而导线和线圈是铜的,磁针偏转不可能是导线或线圈的原因。

接通电流,磁针偏转;断开电流,磁针复位。

说明是电流产生了磁性。

4、现有一节废电池,你如何检验它是否有电?答:可以用通电的线圈套在指南针上,如果磁针偏转,就能测出导线中的电流,从而证明电池是否有电。

三、2、电磁铁一、填空。

1、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后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质。

2、(改变电池正负极接法)或(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3、科学家根据电流能产生磁性制作出了(电磁铁)。

4、我们利用磁铁的(同极相斥,异极相吸)可以找到电磁铁的南北极。

二、名词解释。

电磁铁:像这样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

三、简答。

1、为什么不能长时间将电线接在电池上?答:电池短路,电流很强,电池会很快发热。

所以只能接通一下,马上断开,时间不能长。

2、电磁铁的南北极与哪些因素有关?答: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池的接法和线圈缠绕方向有关。

3、怎样判断一个电磁铁的南北极?答:在通电情况下,铁钉的一端与小磁针的南极相吸,而与小磁针的北极相斥,或者相反,说明电磁铁也有南北极。

教科版科学六上《电能和能量》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六上《电能和能量》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六上《电能和能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电能和能量》这一节的内容位于教科版科学六上第五单元的第二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电能的概念,掌握电能的单位和测量工具,以及了解电能的转化和消耗。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电能的奥秘,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基础知识,对电流、电压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电能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可能较为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生动形象的例子和实验,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电能的认识,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电能的转化和消耗。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电能的概念,掌握电能的单位和测量工具,以及了解电能的转化和消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节约用电的良好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电能的概念,电能的单位和测量工具,电能的转化和消耗。

2.难点:电能的转化和消耗的原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测量工具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电灯的亮度与电能的关系,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电能。

2.新课导入:介绍电能的概念,电能的单位和测量工具,引导学生理解电能的计量方法。

3.实验探究:安排一个简单的实验,如电流表测量电流和电压,让学生亲身体验电能的转化和消耗。

4.小组讨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电能的转化和消耗的原理,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电。

5.总结提升: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强调电能的转化和消耗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养成节约用电的良好习惯。

6.课后作业:布置一道有关电能的实践作业,如家庭的用电情况,提出节能措施。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电能的概念2.电能的单位和测量工具3.电能的转化和消耗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将从学生的知识掌握、实验操作能力、节约用电意识等方面进行。

六年级上册科学练习-3、6《电能和能量》- 教科版(含答案)

六年级上册科学练习-3、6《电能和能量》- 教科版(含答案)

1.6《电能和能量》练习一、填空题1.能量有很多表现形式,()、()、()和()等都是能量的表现形式。

和运动有关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

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储存的能量叫做()。

2.电风扇工作时,是把()转化为()。

3.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

如果没有(),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了。

4.能量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可以从一种形式()成另一种形式。

5.所有的用电器都是一个()。

二、选择题1.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A.化学能B.生物能C.机械能D.热能2.用电器有了电就可以进行各种“工作”----做各种运动或者发光、发声、发热.....我们把电具有的这种能量,叫()A.声能B.热能C.光能D.电能3.反复弯折铁丝的过程中()A.动能转化为热能B.热能转化为动能C.化学能转化为热能D.热能转化为化学能4.声音的能量可以控制电路的通断,使电灯亮或灭,这种能量是()[来源:学科网ZXXK]A.热能B.声能C.电能D.光能5.每逢过节的时候,燃放鞭炮是()转化为()能量A.化学能机械能、声能B.动能声能、热能C.化学能热能、声能D.动能热能、声能三、连线题风车的转动需要依靠光能电风扇转动需要依靠风能用太能能热水器加热利用的是电能汽车运行需要依靠声能用声呐探测水中的沉船利用的是化学能四、简答题1.什么是化学能?什么是动能?2.点燃篝火、两手相互摩擦的过程中,能量是怎样转化的?《电能和能量》练习答案一、填空题1.电能热能光能声能动能化学能解析: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

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

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

2.电能风能解析:能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电风扇是把电能转化为风能。

3.能量能量4.转化为5.电能的转化器解析:所有的用电器都是一个电能的转化器,能够把输入的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二、选择题1.C2.D解析:用电器有了电就可以进行各种“工作”----做各种运动或者发光、发声、发热.....我们把电具有的这种能量,叫电能。

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第三单元《能量》知识点 教科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第三单元《能量》知识点 教科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第三单元《能量》知识点教科版第一课电和磁1.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发现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时;指南针发生偏转。

断开电流;磁针复位;电流越大;偏转角度越大;且偏转方向和电流方向有关。

他的发现电生磁;为人类大规模利用电能打开了大门。

2.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导线的周围会产生磁性。

3.如果电路短路;则电流很强;会很快把电池的电能用完;所以注意:只接通一下;马上断开;时间不能长。

4.做通电线圈和指南针的实验时;线圈立着放;指南针尽量靠近线圈的中心;指南针偏转的角度最大。

5.由线圈和指南针组成的叫做电流检测器;可以用来来检测电池有没有电;以及小电动机有没有发出电来。

第二课电磁铁1.像这样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

电磁铁通电产生磁性;断电磁性消失。

2.电磁铁有南北极。

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流的方向(电池的接法)和线圈缠绕方向有关;当电池正负极接法(也就是电流方向)改变时;它的磁极也会改变;当电磁铁的线圈缠绕方向改变时;它的磁极也会改变。

3.电磁铁与磁铁的相同点:都有磁性;都有南北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电磁铁与磁铁的不同点:(1)磁铁是磁性的石头;电磁铁是线圈和铁芯组成。

(2)电磁铁的磁性有无可以控制;通电才有磁性。

(3)磁铁的南北极不会改变;而电磁铁可以改变。

(4)、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可以改变;第三课电磁铁的磁力(一)1、电磁铁的磁力大小: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和(线圈的圈数)、(电流的大小)、(铁芯的粗细)等因素有关。

2、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的圈数有关:线圈多;磁力大;线圈少;磁力小。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电池少则磁力小;电池多则磁力大;(电流的大小)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粗细长短、铁芯粗细长短等因素有一定关系。

3改变电磁铁南北两极的方法:1、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2、改变电池的正负级接法。

4、改变电磁铁的磁力大小的方法:增加线圈的圈数、增大电流、增粗铁芯。

效果最好的是(增加线圈的圈数)。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6节电能》课件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6节电能》课件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6节电能》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6节《电能》的内容。

具体包括:电能的定义、电能的计量、电能的转换和电能的应用。

本节课的教材章节为第二章《电与磁》的第六节。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能的概念,掌握电能的计量方法和单位。

2. 学习电能与其他形式能量的转换,了解实际应用中的能量转换过程。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能的定义、计量和转换。

难点:电能与其他形式能量的转换在实际应用中的体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能演示装置、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计算器、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生活中的电能应用实例,如电灯、电风扇等,引导学生思考电能的来源和作用。

2. 例题讲解:讲解电能的计量方法,以例题的形式介绍电能的计算。

详细过程:讲解电能的计量单位焦耳(J),通过例题演示如何计算电能。

3. 随堂练习:让学生计算几个实际生活中的电能问题。

详细过程: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点评并解答疑问。

4. 实验操作:分组进行电能转换实验,观察电能与其他形式能量的转换过程。

详细过程: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操作,记录实验数据,讨论实验结果。

5. 知识拓展:介绍电能的实际应用,如风力发电、太阳能电池等。

详细过程: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电能应用实例,让学生了解电能的转换过程。

六、板书设计1. 电能的概念、计量方法和单位2. 电能与其他形式能量的转换3. 实际应用中的能量转换过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家庭用电器的电能消耗。

答案:根据公式W=Pt,计算各用电器的电能消耗。

2. 作业题目:分析实验中电能与其他形式能量的转换过程。

答案: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电能与其他形式能量之间的转换关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实验操作和知识拓展,让学生了解了电能的概念、计量和转换。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整理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整理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整理第一课电和磁1、第一个发现电磁现象的科学家是:丹麦的(奥斯特),他发现通电的导线能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电流越大,偏转角度(越大),而且指南针的偏转方向和(电流方向)有关。

2、做通电导线短路使指南针发生偏转实验时,要注意:只能接通一下,马上断开,时间不能长。

3、如果电路短路,则电流很强,会很快把电池的电能用完,所以要尽快断开。

4、做通电线圈和指南针的实验时,线圈立着放,指南针尽量靠近线圈的中心,指南针偏转的角度最大。

第二课电磁铁1、电磁铁: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

2、电磁铁的特点是:接通电流,产生(磁性);切断电流,(磁性)消失。

3、电磁铁的南北极:电磁铁的南北两极和(线圈缠绕的方向)、(电流的方向)等因素有关。

4.实验: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线圈缠绕的方向有关系吗?我的猜想: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线圈缠绕的方向有关系。

线圈缠绕的方向改变,电磁铁的极性改变。

实验材料:电磁铁、电池、指南针、记录纸。

改变的条件:线圈缠绕的方向。

不改变的条件:电流的方向、线圈缠绕的圈数、电流的大小。

实验方法:⑴将电磁铁接通电流,用指南针的一端靠近电磁铁的钉尖一端,判断电磁铁该端的南北极,并作记录;⑵改变电磁铁线圈缠绕方向;⑶再将电磁铁接通电流,用指南针的一端靠近电磁铁的钉尖一端,判断电磁铁该端的南北极,并作记录。

实验结论: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线圈缠绕的方向有关系。

线圈缠绕的方向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改变。

5.实验: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流的方向有关系吗?我的猜想: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流的方向有关系。

电流的方向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改变。

实验材料:电磁铁、电池、指南针、记录纸。

改变的条件:电流的方向。

不改变的条件:线圈缠绕的方向、线圈缠绕的圈数、电流的大小。

实验方法:⑴将电磁铁接通电流,用指南针的一端靠近电磁铁的钉尖一端,判断电磁铁该端的南北极,并作记录;⑵改变电流方向;⑶再将电磁铁接通电流,用指南针的一端靠近电磁铁的钉尖一端,判断电磁铁该端的南北极,并作记录。

教科版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能量》课件(附目录)

教科版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能量》课件(附目录)

奥斯特实验
当时的奥斯特有什 么惊奇的发现呢?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 重现这历史性的一刻 吧!
当时奥斯特连接了这样一个简单的电路,你会吗?
电路连接好了以后,将指南针放置在其中 一根导线的下面。
电和磁 【温馨提示1】
• 小组合作实验
• 指南针放在桌子中间,让小磁针不动 。
• 把连接好的电路中的一根导线拉直,靠近指南针上方,线的方向 与小磁针方向一致,手不要碰到指南针,导线可以在指南针上方 摆动。
关系的研究计划
研究的问题
我们的假设
检验的因素(改变的 条件)
怎样改变这个条件 1
2
3
实验要保持哪些条件 不变
活动一:制定小组研究计划
学生活动单:一
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
研究的问题
我们的假设
检验的因
(改变的条 件)
1.
2.
怎样改变
这个条件
实验要保持 哪些
条件不变
关系的研究计划
3.
活动二:实验验证
实验1: 按下图组装一个电路

是什么使小灯泡亮起来的?
实验2: 在不碰到指南针的情况下,谁有办法使指南针的指针发生偏转?
1、用磁铁 2、用铁
电和磁
实验3: 电能否产生磁的实验
操作方法:在桌上放一个指南针,指针停止摆动后,把电路中 的导线拉直靠在指南针的上方,与指针指的方向一 致。接通电流观察指南针的变化。断开电流后指南 针有什么变化?反复做几次。
电磁铁的南北极可能 和什么因素有关呢?
线圈的缠绕方式:
从外向里 逆时针方向
实验结果:
从里向外 顺时针方向
影响电磁铁南北极的因素
实验方法: (1)电池正负极接法相同,分别测试线圈缠绕 方向不同的钉尖磁极,填写“实验记录表3” 。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6 电能和能量|教科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6 电能和能量|教科版
核能还可以用于其他重要事务,如在核技术的帮
助下,可以勘探地下水源,并且在核技术的帮助下发 现水坝受损或水坝渗水。此外,核技术还能淡化水、 能扫雷。现今,在许多国家的地下布满了地雷,致使 数百万无辜者死于雷区。
人体受放射性危害,轻者头晕、疲乏、脱发、红斑、 白血球减少或增多、血小板减少;而大剂量照射, 还会引起白血病及骨、肺、甲状腺癌变甚至死亡, 放射性还能引起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
核能的军事应用
除了在潜艇上使用核动力有巨大的优越性外, 水面舰艇使用核动力也具有续航力大及航速高的优 点,还可以为舰队的其他常规动力舰只携带燃料, 所以美、俄等国家已建造了多艘核动力航空母舰等 水面舰艇。
核潜艇和生产堆的研制,为民用核动力的发展 准备了技术条件,奠定了工业基础。和平利用核能, 从军用过渡到民用,是核能发展历史的必然趋势。
核能的优越性
▪ 安全 ▪ 清洁 ▪ 能量密度大
小组合作绘制一份以“我心中的 核能世界”为主题的手抄报。
2.电磁铁
活动一:做一个铁钉电磁铁,并测试它的磁性
测试电磁铁的磁性.mp4
任务提示: 1.每个同学制作一个电磁铁,每组两个顺时针,两个逆时针。 2.两位同学共用一个电路板 3.体验电磁铁什么时候有磁性?什么时候没有磁性? 4.每组最快的一位同学代表小组上来展示。
电磁铁南北极与什么因素有关?
电池
线圈
挑战
改变铁钉电磁铁的磁极!
再挑战
再次改变铁钉电磁铁的磁极!
(不能改变电池的方向)
磁铁
磁力
电磁铁与磁铁的异同点
电磁铁
磁极
附件
测试电磁铁的磁性.mp4
核能的和平应用
★ 1954年在库尔恰托夫的主持下,苏联建成了世界上 第一座核电站——奥布灵斯克核电站。从此,核电站便 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起来。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能量-电能和能量》课件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能量-电能和能量》课件
运动的物体所具有的能量 ,叫动能,也叫机械能。
新知探究
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
新知探究
小结: 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任何物
体工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 变化,也不会有生命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不同能量的转化
新知探究
想一想: 我们家里有哪些家用电器?可以做什么工作?工作时把
新知探究
热能
其他形式的能量
光能 声能 太阳能 动能(机械能)
新知探究
声能 光能
热能 太阳能
新知探究
• 下列工作运用了什么形式的能量?
蒸 汽 机 车
煤产生了热能推动蒸 汽机车运动
风 车
风能可以转动风车
新知探究


控 灯

声能可以控制开关
光可以加工零件
新知探究
• 还有哪些物体“悄悄地”储存着能量呢?
• 能量转化的例子
新知探究








化学能转化成热能
化学能转化成机械 能、声能等
新知探究
太 阳 能 热 水 器
光能转化成热能
电 车
电能转化成机械能
新知探究
电炉的热能
太阳能
植物果实储存的化学能
人体储存的化学能 自行车的机械能 发电机的电能
壶盖的动能、水蒸汽的热能
拓展延伸
能量其实很简单,就是做事的动力。虽然你看不见它,但 是它每天都会在我们周围发生成千上万的反应。事实上,任何 东西只要移动、发热、冷却、生长、发光或发声的现象,其中 就有能量在起作用。
新知探究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6课能量的转换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6课能量的转换

《能量的转换:从简到繁的探讨》1. 引言六年级上册科学第6课《能量的转换》是一个关于能量转换和利用的重要主题。

能量的转换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比如热能可以转化为动能,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等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能量的转换,逐步深入了解这一主题。

2. 能量的本质我们需要明确能量的本质。

能量是物体内固有的物理量,它可以表现为物体的运动、变形、温度等形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很多能量的转换现象,比如水沸腾时热能转化为水蒸气的动能,这是一个常见的能量转换过程。

3. 能量转换的类型对于能量转换,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几种类型,比如热能转换为动能、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等等。

我们可以以动画、实验或图表的方式来展示这些能量转换的过程,以便更直观地理解。

4. 能量转换的意义能量转换的意义在于能够更高效地利用能量,并满足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的需求。

比如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可以为家庭和企业提供清洁的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5. 个人观点与理解对于能量的转换,我认为它是现代化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各种资源,实现能源的高效转换和利用。

我也意识到能量转换过程中的能量损失问题,这对环境和资源都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6. 总结与回顾通过本文的讨论,我们全面地了解了能量转换的基本概念、类型、意义和个人观点。

能量转换作为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主题,需要我们不断地深入探讨和学习。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深入地探讨了能量的转换这一主题,从简到繁地展现了其深度和广度。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你更加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这一重要主题!能量的转换是一个广泛而深刻的主题,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能量转换的更多方面,包括能量转换的应用、不同能源的转换和利用、能量转换的效率以及未来能源转换的发展方向。

让我们来看看能量转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能量转换可以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

电能和能量教学反思

电能和能量教学反思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电能和能量——教学反思经过前五课的学习,学生明白了电和磁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是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明白电和磁这两种能量的相互转换。

本课,通过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能量——电能,使学生了解到电能、能量,以及各种能量相互转化的关系。

本课指导学生用能量和能量转换的观点,来重组自己原有的知识,初步建立能量和能量转换的概念。

课前,让孩子们寻找教室里的用电器,并说一说要使他们工作起来,需要怎么办?通过学生回答通电,简单介绍用电器的概念,并引出电能够用来做什么工作,从而建立“电能”的知识。

随后,我提问学生:在生活中还存在着哪些能量呢?太阳能、水能、风能……但是,当提问这些能量可以用来做什么工作时,学生的回答比较狭窄,学生从自己狭义的认识去回答,这需要我们给学生创设环境,进一步认识能量的作用。

出示课件,介绍各种能量在生活中的用途。

对于能量有一定的认识后,让学生观察书本60页下的四幅图片,找找它们分别是用什么能量来工作的?对于蒸汽火车的火能、风车的风能、激光的光能,学生一般都能顺利回答。

但是对于用声能来控制作为灯的开关,引出声能的概念,虽然孩子们在生活中有这样的经验,但是并没有将其与能量联系起来。

介绍化学能时,我出示一幅篮球运动员的投篮图片,让学生思考:运动员运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哪里呢?——食物。

简单介绍食物进入人体后,会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后,储存在我们人体,形成化学能。

随后,出示加油站、煤炭等图片,从而引出化学能的另一种存在形式。

进行能量转化这一环节时,学生往往会自己凭空想象出很多能量的新名词。

利用书本62页的图,让孩子们寻找途中的能量转变,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去说明:阳光的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植物的化学能,植物被人吃后其化学能转化为人体内的化学能,运动将化学能转化为自行车的动能(机械能),再转化为发动机的电能,电能再转化为电热水壶的热能。

通过对这个图的了解,学生对能量和电能之间的认识和能量之间的转化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能量的转换(课件)六年级上册科学冀人版(1)

能量的转换(课件)六年级上册科学冀人版(1)

5.声音也能转换为动能。( √ )
6.能量转换装置只能将一种能量转换为另一种能量。
( ×) 7.能量转换只能是单向的。( × )
走马灯转的快慢与风轮扇叶多少有关,与蜡烛距离 有关,与火焰大小有关,与轴承润滑程度有关
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换。 转换能量的装置叫能量转换装置。 走马灯的能量转换是,热能转换成动能。
走马灯转的快慢与风轮扇叶多少有关,与蜡烛距离 有关,与火焰大小有关,与轴承润滑程度有关。
填空题
1.电热水壶、电灯泡等都是常见的__能__量__转___换。装置
我们管这种能量的相互转化成为“能量的转换”
在生活中,人们为了更好地利用能量,需要通过一 定的装置来实现能量的转换。
像电热水壶、电灯泡等都是常见的能量转换装置。
接通电源,打开开关,电灯泡就会发光,把室内照 亮。
分析电灯泡工作时,输入和输出的是什么形式的能 量?
电能
光能
电能转换为 风能
B.电磁炉的工作原理是电能可以转换成热能
C.燃料燃烧的过程,热能转换成光能
3.下列电器工作时能量转换的主要形式与其他不同的是
(A)
A.电风扇 B.电饭煲 C.电烙铁
判断题
1.能量之间的转换需要一定的装置。( √ ) 2.电风扇输出的是电能,输出的还是电能。( √ ) 3.风车被风吹动是风能转化成了动能。( √) 4.太阳能通过一定的装置可以转化为动能。( √ )
2.电热水壶能将电能转换成__热__能____。 3.电灯是由__电__能____转换成__光__能____ 4.放大镜聚光点火是将光能转换为___热__能___。
选择题
1.电烤箱在使用过程中,电能转换成了( A)
A.热能
B.化学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课电能和能量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能量有电、热、声、光等多种形式,能量还储存在食物、燃料中。

电能可以转化成其他的形式的能量,其他不同形式的能量间也能转化。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小实验和阅读资料,研讨认识能量和能量转化。

分析常见能量转化的例子。

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研究能量的兴趣。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铁丝教师准备:电扇、电灯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电可以产生磁,小电动机的转动就利用到了这个原理,那么在生活中电还可以帮助我们做些什么?
2. 看来“电”的能力很强啊!我们把电的这种能力叫做电能。

(板书:电能)在生活中还有像电能这样可以使不同的物体“工作”起来的能量吗?(板书:能量)
(二)电能和其他能量
1. 打开书P60,阅读内容,提出问题。

(1)蒸汽火车利用了热能
(2)风车利用了风能
(3)激光和声音详见书上的解释
2. 你还知道哪些能量形式?
3. 有没有能量可以被储存起来的?举例说明。

4. 人的运动也需要能量,这些能量从哪来?
(三)电能的转化
1. 教室里有电灯和电扇,它们有一个统称叫做“用电器”。

谁来说一说,它们用电能干了什么?电进入到它们的身体里后,变成了什么?
2. 在我们的家庭里还有很多这样的“用电器”,请大家讨论一下它们把电变成了什么?并填写在表格里。

3. 电能经过用电器之后,可以被转变为风能、热能、光能……等等,这说明“用电器”还有一个作用就是“电能转化器”。

4. 电能通过用电器可以转化成其他的能量形式,那么像光能、热能也能这样转化吗?
5. 拿出自备的铁丝,反复的弯折铁丝的一个位置,然后用手摸一摸,你有什么发现?
6. 观察教材P62图画,分析这里是什么能量之间的转化?
7. 在P62最下方图画中连线,表现出能量之间的转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