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措施研究

合集下载

关于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措施

关于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措施

2023(8)总第1489期技术探讨与推广关于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措施刘庆蚌埠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摘要:近些年来,我国基础建设以及建筑结构设计行业的发展迅猛,尤其在隔震和减震方面更应予以重视,因为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在建筑工作中,合理且科学的抗震措施能够不断提高建筑结构设计质量,发挥重要作用。

只有满足实际建设需求的建筑结构设计,才能进一步提高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保障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本文从隔震减震方面入手,对建筑结构设计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有关建议。

关键词:房屋建筑;建筑结构;隔震减震措施引言建筑结构安全性的影响因素千差万别,建筑物的总体设计由多个结构组成。

如果出现某个结构的安全问题,将对建筑整体的安全性和品质构成威胁。

为确保日常生活与工作环境安全无虞,并保障建筑物使用者的人身安全,有必要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标准,高度重视建筑结构安全,以确保施工团队能顺利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

一、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的重要性要充分发挥建筑本身的功能,就要保证其质量,特别是在自然灾害面前,更要充分发挥其防御功能。

在建筑物中,抗震的重点是保证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相关资料调查表明,地震伤亡主要与建筑物的倒塌和破坏有密切关联,所以建筑物结构的抗震设计非常关键。

同时,我国目前的地震具备一定的随机性,无法确定地震的烈度和时间,因此需要保证地震发生时建筑物保持弹性状态。

当受到强烈震动时,即使建筑物会震动但不会倒塌,减少用户损失。

对于设计师来说,在设计建筑物时,应当充分考虑抗震性能,对其进行改进和优化,以保证使用者的安全。

二、抗震设计基本原则一是简化性。

简化建筑物的结构对进一步提升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有很大帮助。

因此,在将抗震设计列为建筑结构设计时,应尽量简化建筑结构,避免过于复杂的设计。

从设计技术和性能改进的角度,应当预留足够的活动空间来进一步提升建筑的抗震性能。

二是抵抗性。

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是保证抗震性能的关键。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措施浅析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措施浅析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措施浅析摘要:当今,我国经济在加快发展,地震是人类社会所遭受的目前为止具有严重破坏能力的自然灾害之一,如果发生地震,将会对建筑物造成严重的损失,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把隔震减震措施考虑进去,这样可以使建筑具有较高的抗震性,当遭遇地震时,可以更好地保护建筑物和人员。

现阶段采取的抗震减震手段一般是在设计建筑结构时对建筑物刚度进行一定的单独设置,这样建筑物结构可以有一些延性,可以做到裂而不倒的状态。

但是,这些传统的减震手段有缺陷,如果地震强度超过了设计承受的强度,整个建筑物就无法有效保证结构的整体安全性,对建筑结构减震防震控制技术的研究,可以使建筑物结构更加具有良好的减震抗震性能。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隔震减震引言建筑结构设计中正确采用隔震减震措施,可有效避免或减轻地震对建筑结构的影响以及对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应有效采用隔震减震技术作为抗震策略。

常见的隔震技术有地基隔震、悬挂隔震、基础隔震、层间隔震等;常见的减震技术有:设计无粘结钢支撑体系、采用消能减震装置进行抗震加固、合理布置结构的平面与竖向。

另外,科学合理选择建筑场地和施工工艺,也能实现较好的抗震效果。

1建筑基础隔震原理和特征从实际情况来看,建筑物的地震反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振周期,随着自振周期不断变化,建筑物加速度和位移也会产生变化。

一般来说,建筑物普遍刚度较大,同时自振周期并不长。

建筑物在遭遇地震的过程中,本身就能够吸收一部分能量,这部分能量会导致建筑结构损坏,甚至发生坍塌现象。

相关研究表面,如果在建筑建造和设计过程中能采取有效的隔震措施,比如在上部结构和地基之间设置隔震减震装置,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延长建筑自振周期,避免建筑物发生较大变形。

2隔震减震技术的发展目前,我国对建筑物结构隔震减震的技术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如果发生地震等级较小,那么建筑物结构将保持良好,不会断裂及倒塌;当发生的地震等级为中等规模时,建筑物结构受到的损伤可以进行修缮;当发生的地震等级为较大规模时,建筑物结构会出现断裂,但是不会倒塌,可以很好地保障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措施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措施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措施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从而促进我国建筑行业不断的进步,然而在建筑行业之中,其高层建筑已经是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但是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中隔震减震的措施依然是需要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隔震减震引言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和难以准确预测的特点,实施抗震设防是目前结构设计防震减灾的主要途径。

我国的抗震设防三水准目标可以概括为“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隔震与消能减震设计,可用于对抗震安全性和使用功能有较高要求或专门要求的建筑,采用隔震或消能减震设计的建筑,当遭遇到本地区的多遇地震影响、设防地震影响和罕遇地震影响时,可按高于“三水准目标”进行设计。

1建筑结构隔震减震概述隔震和消能减震是建筑结构减轻地震灾害的有效技术,从而保持建筑的良好抗震能力。

隔震设计是在房屋基础的底部,和房屋的上下结构中间,利用橡胶隔震支座和阻尼装置,来形成有良好复位能力的隔震层,从而使该结构的自振周期能够延长,从而减少在结构之间存在的地震,起到防震的作用。

消能减震设计是利用消能器,设置在房屋中,利用其相对变形和相对速度,来增加附加阻尼,从而减少地震能量,从而起到真正地防震减震作用。

该技术不但能应用在低层建筑中,也能使用在多层建筑中。

在日本和美国,都有着实践的经验,并且小于1.0s的隔震周期,是抗震效果最好的。

利用消能装置,不但可以在水平结构上起到减少地震作用,还有着很大的适用范围,且在结构类型上,常常都不会有限制。

因为利用消能装置,并不能使结构形式发生改变,因此和欧通房屋比起来,消能减震房屋常常抗震构造并没有降低,因此抗震功能显著提高。

2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原理2.1建筑隔震技术的原理在高层混凝土建筑中,其隔震设计指的是在混凝土的底部,进行隔震层的设计。

并且在地震作用力,隔震层能够发生水平变化,从而使其产生的作用力无法对上边的高层建筑带来影响。

它对高层混凝土建筑而言,可以使上部建筑物和地基中间产生的共振越来越少,并且能够吸收振动能量。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措施浅析_6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措施浅析_6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措施浅析发布时间:2022-05-12T08:06:15.988Z 来源:《福光技术》2022年10期作者:王长远李亚文[导读] 我国抗震结构主要包括刚性抗震结构、延性抗震结构、消能减震结构及隔震结构四种结构形式。

河南中核五院研究设计有限公司河南郑州 450000摘要:全国各地常会遇到地震现象,不仅对当地环境及其经济造成影响,还会造成人员伤亡事件,因此,做好隔震减震策略是非常有必要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类材料与技术不断创新,为了满足经济及人们居住安全,就要对隔震减震方法进行优化。

通过提升整体水平,降低地震造成的影响,保障人们居住安全性,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提升。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隔震减震;措施1抗震结构类型我国抗震结构主要包括刚性抗震结构、延性抗震结构、消能减震结构及隔震结构四种结构形式。

刚性抗震结构采取“硬抗”思路,通过加强结构强度和刚度提升抗震性能,因此需耗费大量建筑材料。

延性抗震结构采取“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的设计理念,使得结构在地震作用下保持一定的延性,达到“三水准、两阶段”的设计目标。

减震、隔震结构是通过在主体结构中设置耗能装置或隔震装置,以耗散或隔离输入结构中的地震能量,从而改善结构的抗震性能。

2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措施2.1完善隔震策略第一,特殊材料的合理使用。

特殊材料的隔震应用可以有效地将地震波削弱,从而让地震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在传统的建筑设计过程当中许多的建筑材料使用的都是砂子和黏土这两种,这两种材料的应用能够在基础方面加固,从而有效地降低地震所带来的作用力。

从现阶段来看,建筑能够使用的隔震材料在大面积增加,例如弹性隔震砖,并且全新的隔震技术也应运而生,在建筑结构设计进行的过程当中将特殊的技术和特殊的材料进行结合使用在基础层就能够大大降低地震所带来的影响。

基础隔膜的出现能够在地震发生时地震向产生的作用力被削减,从而让上面部分的结构受到较小的地震影响。

结构抗震设计中的减震与隔震技术

结构抗震设计中的减震与隔震技术

结构抗震设计中的减震与隔震技术地震是自然界的一种常见灾害,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因此,结构抗震设计成为了建筑工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结构抗震设计中,减震与隔震技术被广泛应用,以提高建筑物在地震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从减震与隔震技术的基本概念、实践应用和前景展望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1. 减震与隔震技术的基本概念减震与隔震技术是在结构抗震设计中采取的两种重要手段。

减震技术通过在结构中引入减震装置,吸收和减少地震能量的传递,从而减轻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

而隔震技术则是通过将建筑物与地基分离,使建筑物在地震中进行自由摆动,避免较大振动传递给建筑物。

这两种技术在地震中起到保护结构和提高建筑物稳定性的作用。

2. 减震与隔震技术的实践应用减震与隔震技术已经在世界各地的抗震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例如,位于日本的东京湾海底隧道通过采用减震技术,成功地减少了地震对隧道的破坏风险。

此外,在高层建筑方面,许多国家采用了隔震技术,使得建筑物可以在地震中保持相对稳定,如洛杉矶的斯坦福大厦和台北的大楼等。

这些实践应用表明了减震与隔震技术在提高结构抗震性能方面的重要性。

3. 减震与隔震技术的前景展望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对结构抗震能力要求的提高,减震与隔震技术将会得到更多的关注和突破。

在减震技术方面,研究人员正在不断改进减震装置的性能和耐久性,以更好地吸收地震能量。

而在隔震技术方面,随着地震工程领域的不断研究,新的隔震材料和结构形式也将不断涌现。

此外,与减震与隔震相关的智能材料、传感器和控制技术等领域的发展,也将为减震与隔震技术的进一步应用提供更多可能性。

结构抗震设计中的减震与隔震技术是建筑工程领域中重要的研究方向。

通过了解这些技术的基本概念、实践应用和前景展望,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减震与隔震技术在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方面的重要性。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的推广,减震与隔震技术必将为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高层建筑防震与减振

高层建筑防震与减振

高层建筑防震与减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高层建筑在城市的天际线上层出不穷。

然而,高层建筑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地震安全性。

地震是一种破坏性力量,对高层建筑的结构和稳定性造成巨大威胁。

因此,在高层建筑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必须针对地震进行防护,即加强防震设计和采取减振措施。

一、防震设计1. 基础设计:高层建筑的基础是支撑整个建筑的关键,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地震荷载的作用。

合理的基础设计可以分散地震能量,减少震动对建筑物的影响。

2. 结构设计: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也是防震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采用抗震墙、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等结构形式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抗震能力。

同时,利用计算机仿真和模拟技术进行结构分析也是防震设计的常用手段。

3. 材料选择:选择抗震性能良好的材料对高层建筑的防震设计至关重要。

高强度钢材、高性能混凝土等材料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抗震性能。

二、减振措施1. 针对建筑物的自振频率:根据建筑物的自振频率,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减振措施。

比如,通过调整建筑物的高度、质量、刚度等参数来改变其自振频率,从而减少地震引起的共振效应。

2. 动力减振器:动力减振器是一种被广泛应用在高层建筑中的振动控制装置。

它通过减少或消除建筑物的动态振动,从而降低地震引起的破坏。

常见的动力减振器包括液体阻尼器、摩擦减振器、负质量减振器等。

3. 避震设备: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中,可以设置一些灵活的避震设备,如隔震支座、防震橡胶等,用以减少地震能量传递到建筑物的主体结构,保护建筑物的安全。

三、新技术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一些新技术也逐渐应用于高层建筑的防震与减振工作中。

1. 三维打印技术:三维打印技术可以制造出形态各异的建筑结构,通过优化结构的设计,提高了建筑物的整体抗震性能。

2. 智能感知技术:利用传感器、控制系统等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建筑物的振动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的减振措施。

3. 超高层结构材料: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一些新型高性能材料也逐渐应用于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中,如碳纤维、高强度钢材等,提高了建筑物的整体抗震能力。

高层建筑结构隔震设计关键问题的探究

高层建筑结构隔震设计关键问题的探究

高层建筑结构隔震设计关键问题的探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层建筑在城市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地震频发的地区,高层建筑结构的隔震设计成为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隔震设计是通过柔性的支撑系统来减少地震对建筑产生的影响,有效保护人员生命和建筑物的安全。

本文将探讨高层建筑结构隔震设计中的关键问题,探讨目前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改进方案。

1. 地震力的作用地震是一种具有破坏性的自然灾害,它会给高层建筑结构造成严重的影响。

地震作用会直接作用于建筑物的结构系统,引起建筑物的振动和破坏,严重危及人员生命安全。

地震力的作用成为高层建筑隔震设计中的关键问题之一。

隔震设计必须考虑地震力的大小、频率和方向,合理设计支撑系统的刚度和弹性,以在地震发生时减少建筑物的振动幅度,从而保护建筑物和内部设施的完好性和人员的安全。

2. 隔震系统的设计和选择隔震系统是高层建筑结构隔震设计的核心。

目前,常见的隔震系统包括摩擦隔震、液体隔震、弹簧隔震等。

隔震系统的设计和选择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隔震效果,因此是高层建筑隔震设计中的关键问题之一。

设计者需要考虑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地震力的大小和频率,选择合适的隔震系统并进行适当部署,以确保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能够有效减震并降低破坏程度。

隔震系统的维护和管理是高层建筑结构隔震设计中的另一个关键问题。

隔震系统需要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由于高层建筑的结构复杂性和隔震系统的特殊性,现实中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和挑战。

如何建立起科学的隔震系统维护和管理机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只有确保隔震系统的正常运行,才能保证高层建筑在地震发生时起到应有的隔震效果。

4. 材料与结构的优化高层建筑结构的材料和结构优化是隔震设计中的重要问题。

一方面,隔震系统所采用的材料必须具备一定的弹性和抗震性能,能够在地震发生时承受地震力的作用;建筑结构的设计也需要考虑到隔震系统的布置和要求,从而实现整体结构的优化。

如何充分利用各种先进材料和技术,设计出满足隔震要求的高强度、轻质、耐震的结构体系,成为当前高层建筑结构隔震设计中需要探讨的关键问题。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措施 王力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措施 王力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措施王力发表时间:2019-08-06T10:12:51.89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8期作者:王力[导读] 在设计方面使用了很多措施进行抗震工作,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这方面的工作还是会存在一定的问题。

济南中建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山东省济南市 250000 摘要:地震灾害已经成为当前对于人类生活造成破坏严重性最大的一种地质类自然灾害,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很多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对于当代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措施也需要提供相应的重视,目前已经逐步通过了各种结构来增强建筑的隔震减震效果,隔震减震结构是一种能够通过建筑物内部相关结构吸收地震过程中所产生巨大能量的构造物。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隔震减震措施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能否充分地考虑到抗震问题,并且使用有效的措施达到抗震的目的,对于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长期以来,建筑设计人员在设计建筑的时候,都是坚持小震不塌,大震能修的原则,在设计方面使用了很多措施进行抗震工作,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这方面的工作还是会存在一定的问题。

1.建筑结构隔震减震介绍建筑物内部的阻尼大小有利于地震能量消耗。

而减震措施恰好利用这一点,借助建筑阻尼增加吸取地震能量,以此来维护主体结构,降低震害。

隔震技术被广泛应用到高层建筑中,特别是汶川地震后涌现出较多的隔震建筑。

因隔震设计选取的材料和以往设计存在差异,和传统抗震设计对比,当前的隔震设计,特别是高层隔震设计具有一定难度。

隔震措施存在时间限制,不仅能应用到新建结构,而且在建筑物建成后可通过阻尼增加来实现减震。

从适用部位层面而言,减震措施较为广泛,无论是上部结构,还是隔震夹层均适用。

而消能减震技术利用消能减震装置配设来提高结构阻尼比,进而防控结构变形问题,借助附加装置来吸取地震能量,实现主体结构的全面防护,让主体结构遭受地震灾害时不会出现严重破坏。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措施探讨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措施探讨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措施探讨摘要:地震是地壳移动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强大的地震波对建筑物而言是一场无法避免的灾难,建筑物的隔震减震措施越来越重要。

本文阐述了建筑减震隔震措施的基本原理,并对目前建筑结构减震技术措施及隔震技术措施进行了分析,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的进步及科技的发展,建筑结构的减震隔震措施正逐步完善,具备更强的适应性及耐久性。

关键词:结构设计、建筑隔震、建筑减震1引言我国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之间,是一个地震频发的沿海国家,受到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及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特别是汶川大地震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利影响,给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破坏,由此,抗震问题越来越受到人民的关注,采用合适的抗震设防措施来增加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是建筑工程结构设计过程种的重要内容。

现阶段,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中对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有明确的规定,即大震不倒、中震可修、小震不坏,为实现“三个水准”的设防目标,国内学者及有关主管部门在建筑结构抗震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归纳总结了较多的抗震设计原则,例如:适当把控建筑结构刚度、允许地震时建筑物处于非弹性状态、允许建筑物地震时出现裂缝等,即达到增加结构延性、实现裂而不倒的目标。

根据我国几十年来的结构抗震实践证明,传统的设计原则基本可行,当遇小震、中震时尚可保障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当遇到超出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时,结构的安全就无法得到较好的保障,因此,部分处于地震断裂带附近的城市将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抗震设防烈度在本地区基本烈度的基础上适当的提高。

当传统的抗震设计原则无法满足现代的抗震要求时,隔震减震技术应运而生。

2建筑减震隔震基本原理隔震是指在建筑物基础、下部及上部结构之间设置具有整体复位能力的隔震层,从而达到延长结构自振周期、减小水平地震作用的功能。

隔震技术多用于高层建筑中,可降低40%~80%的地震作用,特别是在高烈度地区效果最为明显,但是隔震技术属于半主动抗震技术,施工时预制在建筑物结构中,构造要求较高且做法复杂,不易更换,后期需要进行适当的维护。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措施浅析_16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措施浅析_16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措施浅析发布时间:2022-10-13T06:52:27.017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6月11期作者:杨建波[导读] 由于地震是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在发生地震时严重威胁到人员和财产的生命和安全,杨建波身份证号码:45032519841024**** 广西南宁 530000摘要:由于地震是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在发生地震时严重威胁到人员和财产的生命和安全,因此在设计建筑物结构时必须考虑到地震的影响,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抗震设计的主要原则是:适当控制建筑物结构的刚性,允许建筑物的某些部分在发生地震时进入非弹性工作状态,从而使整个建筑物结构具有较大的可扩展性,达到裂缝和d目标但是,这种传统的抗震设计方法存在诸多缺陷,在抗震设计强度超过抗震设计强度的地震中,整体结构的安全性无法保证,因此抗震缓冲控制技术应运而生,以满足新型建筑的抗震需求。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隔震减震;措施分析引言这些年来由于中国各地频频出现地震情况,对地区自然环境以及人口健康和经济社会蓬勃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并导致了更大规模的建筑物破坏和人员伤亡,所以在当前的工程结构设计中优化防震减振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中国市场经济不断蓬勃发展,当前的隔断水平、尖端建筑材料和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已日益完善,为满足当前社会主义民族经济的蓬勃发展、保障重大建设工程住房安全性,建筑物结构设计的减震技术和防震措施需要进一步发展,已迫在眉睫。

通过进一步改善建筑的防震特性,降低建筑结构在抗震中所遭遇到的损伤程度,不仅保障了住宅人士的身体健康,而且还可以推动国家经济社会蓬勃发展。

1建筑结构设计中隔震减震概述建筑物内部的阻尼大小直接影响能耗,必须充分利用这一特性,通过阻尼增加地震能量,以提高主结构的稳定性,减少地震造成的破坏。

在建筑工程中,特别是汶川地震后,地震隔离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导致出现了更多的抗震建筑。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措施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措施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措施摘要:地震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会给建筑物结构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损害。

如今,在经济的发展之下高层建筑越来越受欢迎,如何有效提高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

因此,本文从高层建筑结构概念及特征入手,就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措施阐述了自己的经验,希望能给同行的朋友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隔震;减震;措施在建筑结构的设计中,考虑到地震造成的损害,采取有效地减轻损害的对策是抗震设计的课题。

发生地震时,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非常重要,建筑设计人员在建筑物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各种各样的因素,可以使用隔震设计原理来进行隔震设计,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所使用的隔振措施也不同,本文针对高层建筑结构中的隔振措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希望带来一定的指导性作用。

1高层建筑结构概念及特征1.1高层建筑结构类型高层建筑结构按承重体系的不同可以分为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混合结构和筒状结构。

此外,还可以根据所使用的建筑材料的不同分为钢结构、混凝土结构和组合结构。

框架结构体系主要是由建筑的结构梁、柱和节点组成;框架结构平面布置相对灵活,可获得较大的使用空间,但结构的侧移刚度较小,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侧移位移较大,对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会造成影响。

剪力墙结构体系是将房屋的墙体进行垂直承重和抗横向力的结构体系;可以在墙上打洞,孔洞越大,就越接近框架。

剪力墙结构的横向剪力和横向刚度较大,横向的变形会很小。

房间的墙面和天花板平整,楼层的高度小,比较适合住宅和宾馆等建筑,但其结构的自重比较大。

剪力墙框架结构体系是将剪力墙结构的底部剪力墙或底部几层做成框架的结构体系,这种结构也被称为带转换层高层建筑结构,在底部大空间剪力墙结构中的墙壁,通常把落地剪力墙安排在两端或中间,同时与纵向和横向的墙面围成简体。

剪力墙框架结构具有剪力墙和框架的优点,大大提高了横向结构的水平承载力和刚度,且剪力墙结构的布置灵活性更强。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2恒大地产集团山东公司山东济南250000摘要: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在数量与规模上均有较大提升。

地震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其对建筑结构所造成的破坏是严重不可逆的。

在城市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有效提高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性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

为了保证安全性和稳定性,相关单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隔震减震措施,做好抗震设计,保证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对此,本文从设计层面着手,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措施进行了具体分析,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隔震减震引言对建筑结构而言,在对其设计的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就是隔震减震,尤其在对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做好以下内容:第一小震不坏;第二中震能够修;第三出现大震时不能够倒等。

科学合理的隔震措施能够全面加强建筑结构设计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进一步促进其稳定性。

1高层建筑结构隔震减震概述建筑设施内部的阻尼数值和地震能量消耗存在较为紧密的关系,在开展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工作时,应利用好这一特点,适当调整建筑设施内部的阻尼大小,利用建筑设施阻尼更好地吸收地震的能量,这样可以更好地保障主体结构的稳固性,尽可能地减轻其所遭受到地震灾害。

将隔震技术应用到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工作中,已经成为我国时代发展的必然。

我国在汶川地震后,隔震建筑设施的种类及数量越来越多。

一般来说,隔震设计所应用到的施工材料和我国以往的设计方案所存在的差异比较显著,和传统抗震设计方案对比,当前的隔震设计难度会比较高。

隔震措施会受到时间因素的影响,可将隔震措施应用到新型的建筑结构之中,也可在建筑设施完成后,借助阻尼来调控地震吸取的能量,更好地实现减震的目的。

站在适用部位的角度上分析,减震措施的应用范围相对来说比较广泛,不管是上部结构,还是隔震的夹层,都可以使用减震措施。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措施浅析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措施浅析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措施浅析摘要:随着我国建筑业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建筑结构的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抗震、减震技术等。

在施工活动中采取科学、合理的防震措施,可以使建筑结构的设计质量得到持续提高,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能起到应有的效果。

在保证工程结构设计符合工程实际要求的前提下,其安全性、稳定性都会得到提升,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通过改变传统住宅结构抗震设计方式,提高其抗震性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地震的危险性,避免地震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以保证结构的质量,促进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就从建筑结构中抗震设计中的要点入手,针对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措施进行一定的分析。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隔震减震;措施一、引言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当地壳迅速释放出能量时,会引起地震,造成建筑物等物体的变形和崩塌。

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是不可忽略的,因此,在进行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时,应注意做好隔震、减震工作,尽量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冲击,保证建筑物的安全。

隔震与耗能减震设计适用于对建筑物的抗震安全、使用性能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采用橡胶隔震支座构成的隔震层,在主体构件上安装减震装置等,以尽量降低地震波对建筑物的影响,防止出现建筑物变形、倒塌等问题。

二、高层建筑结构中抗震设计的要点(一)水平刚度的控制在发生地震时,高层混凝土结构更易受横向力的作用而发生侧向位移,甚至发生倒塌。

在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中,结构的横向刚度是设计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高层混凝土建筑的楼盖应将地震的力量传导到墙体上,使其承受倾覆的力矩,并在其内部形成轴力,使其与水平力弯矩成比例,避免出现侧倾、倒塌等现象。

(二)结构控制采用框架的形式对结构进行控制,使得设计中的具体参数和结构参数能够应用到现场,让结构的控制条件能够与设计时的目标数据相符合,从而能够有效地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材料和工艺。

在进行结构控制时,应考虑到要进行的最大抗震级别,加强结构的隔震和缓冲作用,减少地震发生时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并根据区域内的震情情况,适当提高建筑的某些性能,以保证工程的安全。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措施刍议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措施刍议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措施刍议摘要:众所周知,地震灾害对于人类日常生活所造成的伤害的巨大的,因此在建筑的结构设计中,建筑师也也越来越注重其隔震减震措施的实行了。

本文正是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刻了的探讨,提出了笔者的一些观点。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隔震;减震;措施在我国的高层建筑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必须要严格考虑好这一建筑结构设计当中的隔震减震的问题,并且在意识到这一问题之后可以适当的运用一些相应的措施来提高高层建筑的抗震强度,进而提升整个建筑建设和日后使用的安全稳定性,而这些措施的研究也是我国建筑工程在设计和建设高层建筑时重点的研究项目。

一直以来,我国的很多建筑公司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其实都是以小震不塌、大震可修作为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然而依旧因为多方面的原因,在进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隔震减震部分时还是存在一些缺陷和障碍。

一、建筑结构设计中隔震减震技术的介绍一般来说,在建造建筑物时,在建筑物的内部增加阻尼可以很好的减少地震时震感。

因此,在进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隔震减震设计时可以将这一点运用上去,通过阻尼的加入消耗建筑物在地震时的地震能量,达到降低地震强度,维护建筑的主体部分的作用。

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发生之后,我国很多建筑都在一定程度上运用了隔震技术,隔震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同时,这类隔震建筑相比于其他的建筑,其抗震能量是非常强悍的,因此这类建筑在我国的地震多发地区较为常见,这类地区通常都对建筑的抗震力以及使用功能有着很高的要求。

对于像医院此类在地震时也非常重要并且需要保证震后依旧可以快速投入工作的建筑,或是学校这类人员较多的建筑,亦或是涉及国家安全和人民资料的国家政府工作部门,这些建筑在建筑设计时都要求必须要运用减震技术。

众所周知,隔震建筑使用的材料和以往的建筑的材料在选择上有很大的不同,在设计上也和之前的建筑存在着很大差异,这也就给高层建筑在结构设计时进行隔震设计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另外,隔震措施使用的时间其实是不受限制的,不仅可以在新建的建筑上使用隔震的措施,同时一些已经建成的建筑其实也可以采取运用阻尼的方式来达到减震的目的。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措施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措施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措施摘要: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建筑的高度也在不断增加,这给我国的建筑抗震减震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

本文从隔震减震支座、建筑设施的走向、高层建筑结构选择三个角度,阐述了当前高层建筑中存在的有关隔震减震性能的设计问题,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在保证建筑效率的前提下,全面提升高层建筑的隔震减震设计质量,从而提高我国高层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高层建筑;隔震减震;结构设计;策略分析多年来,我国地震带附近地区地震频繁,这给我国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冲击。

所以,如何有效进行建筑,尤其是高层建筑的防震减震工作成为我国建筑行业关注的焦点。

《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中明确要求高烈度地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八大类建筑应当充分应用减隔振技术,以保障居民的生命安全。

随着我国建筑水平的提高,抗震隔震技术也越来越成熟,以从多个角度、多种途径达到提高建筑抗震减震工作质量的目的。

1.高层建筑结构的隔震减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1.1隔震减震支座总体来看,防震支架的设计会受到防震墙的影响,在进行隔震减震墙的设计时,必须遵循分散的设计原则,不能在建筑物的四周设置隔震减震墙,这样不仅会增加地震墙的倾倒力,还会对隔震支座的性能造成一定影响。

在荷载较大的部位,必须设置抗震缓冲支架,并与相应的支撑装置一起提高整体质量,使各项减震措施的效果最大化,确保其能够提高建筑的质量[1]。

1.2建筑设施的走向地震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一种比较普遍的自然现象。

因此,在进行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时,一定要重视对当地地质构造的分析,因为一旦发生地震,将会影响到房屋和设备的正常使用,进一步导致房屋倒塌。

在地震发生时,必须正确地调整地震中建筑的振动方向,并根据建筑物的实际地质和水文情况,使建筑物的结构与震源方向保持垂直,而不能与震源水平。

这主要是由于建筑物的朝向与地震方向平行,会增加建筑物坍塌的危险,而维持竖直关系的建筑物则不太可能发生坍塌。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措施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措施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措施摘要:目前,市场经济水平显著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很多城市的高层建筑占比也越来越高,所以在当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优化隔震减震显得越来越重要。

而在隔震减震技术的运用中存在若干问题,包括如何有效规避现有的设计缺陷、保障设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利用高新技术对现有隔震减震技术进行改造提升、扩大高素质从业人员在隔震减震工程中的比例等。

为保障高层建设工程住房安全性,建筑物结构设计的减震技术和防震措施需要进一步发展。

通过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保障建筑物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增强工程结构可靠性,这样才能保证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隔震减震措施引言我国是地震多发的国家,因此,人们对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采取合理的隔震减震策略,有效抵御地震带来的威胁,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

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应积极重视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设计,保证施工团队能根据设计图纸内容完成后续施工。

1建筑隔震减震体系概述在工程减震区域中,隔震技术是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之一。

在相关技术应用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在建筑物下端或者某个位置安装控制装置,安装控制装置的目的在于一旦发生地震,能够减少地震对于结构产生的不利影响,通过隔震减震装置的运作,能够吸收一部分能量,从而最大程度降低地震产生的危害。

在受到中强度地震时,通过隔震减震结构的设计,能够进一步延长结构体系的自振周期性能,在一些特殊情况之下,隔震减震装置还应具有较好的耐久性甚至是自动复原功能。

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要确保结构变形在一定范围之内,同时也要避免隔震减震装置对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产生影响。

2建筑结构设计中隔震减震存在的问题2.1建筑结构选择问题由于建筑物结构涉及的内容较多,过于复杂的设计会降低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

而且,结构的复杂化,使设计人员在设计时需要考虑的抗震因素较多,往往会忽略重要的隔震减震结构。

此外,规范也会影响建筑结构的选择,国家和地方标准规定了一系列针对抗震设计的规范,这些规范要求某些类型的建筑应采取特定的抗震措施,但不同规范之间存在差异,并且一些规范对于隔震减震设计并未提供明确的指导,这给建筑结构选择带来一定困难。

浅议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措施 张海燕

浅议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措施 张海燕

浅议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措施张海燕发表时间:2017-07-26T14:27:07.463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0期作者:张海燕[导读] 摘要:在高层建筑建设过程中,能否充分的考虑到建筑本身的抗震问题,并且能够使用有效的措施来使其能够在长时间内抵抗一定强度的地震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云南省650304摘要:在高层建筑建设过程中,能否充分的考虑到建筑本身的抗震问题,并且能够使用有效的措施来使其能够在长时间内抵抗一定强度的地震,是当前高层建筑工程中的重点研究项目之一,这对于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长久以来,很多建筑工程设计技术人员都是秉持小震不塌,大震能修的原则来进行其结构设计的,但是由于受到来自己各个方面的影响,该方面的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隔震减震;措施1.隔震结构的构造措施及维护管理隔震结构的构造措施涉及隔震支座的布置,隔震支座与上、下部结构的连接,隔震层的梁、柱、墩和板的加强,隔震层的防火措施,便于观察和更换隔震支座的空间等。

还有防震缝和水平隔离缝的设置,楼梯、电梯、挡土墙和坡道等在隔震层的设置,对于高层结构尤为重要。

配管和配线等设备的构造也是高层结构隔震成败的关键。

建筑结构在日常使用中,要加强维护管理,要保证隔震层在任何时候都能够正常发挥功能。

采用隔震技术的高层住宅更要明确其维护管理责任,设计者有责任进行必要说明,给予建筑管理者一定的指导,让建筑管理者认识到高层隔震结构的特殊性。

1.1隔震构造措施隔震结构在地震时会发生较大的水平位移,为保证隔震层在罕遇地震下具有发生较大变形的能力,设计时在上部结构的周边设置竖向隔离缝,缝宽取为500mm;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之间设置完全贯通的水平隔离缝,缝高取20mm,并用柔性材料填充;电梯井侧壁采用下挂的方式处理,井道外皮至地下室柱、填充墙等非隔震部分的净距大于500mm;悬挂电梯的地坑底板外皮至基础底板上皮净距不小于600mm;穿越隔震层的排水管道、电气强、弱电电缆及导线等,均采用柔性连接或其他有效措施适应隔震层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对水平位移的要求。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从而促进我国建筑行业不断的进步,然而在建筑行业之中,其高层建筑已经是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但是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中隔震减震的措施依然是需要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所以本文首先分析高层建筑结构在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隔震减震问题,其次探究有效的解决措施,并且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下文内容,希望能够给予同行业工作人员提供出相应的参考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加强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的水平,促进建筑企业的发展,为人们的安全提供相应保障。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隔震减震引言我国经济建设最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带动我国各行业的快速发展,其中建筑行业的发展尤为显著。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高层建筑在建筑行业中已经占据重要地位,因此,人们对高层建筑抗震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作为一种抗震能力比较好的新型建筑结构,在建设高层建筑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机会,并且取得了很好的实用效果。

1、高层建筑结构的选型1.框架结构:该结构类型的建筑其对平面设计与布局的约束较小,其构建类型数目少,因而平面布置较为灵活,且设计阶段与施工过程较为简单易于操作,但该结构类型的缺陷在于抗侧的刚度较小,若建筑物过高,梁柱截面比较大会影响室内空间的大小及使用;2.剪力墙的结构类型整体性比较好,抗侧刚度比较大,受力侧移现象小,但在进行平面布局的过程中比较烦琐且不够灵活,通常会在住宅和旅馆中使用;3.框架-剪力墙结构:该结构类型结合了剪力墙结构与框架结构二者的优势,能够被设计为双重抗侧力的结构体系,该结构的设计理念在于要考虑剪力墙的安置设计要均匀,刚心和质心二者之间最好要重合或者相互接近,但剪力墙在数量上不宜太多,通常认为达到规范中要求的侧移限值即可;4.框架-核心筒结构:该结构的受力性能和第三种结构类型相近,此外该结构因为外框架之间的相互间距比较大,能够使得建筑物的空间相应较大并且比较灵活,有很好的采光性能,一般是楼层较高的公共建筑或者高层办公建筑首先考虑的结构类型。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措施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措施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措施摘要:建筑结构设计隔震减震措施的应用对于防范地震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措施应用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

因此在实际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相关的工作人员一定要不断地加强这方面的研究,积极的采取一些现代化的手段,才能够有效改善建筑结构中有可能存在的一些安全隐患,能够让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一定的保障。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隔震减震;措施1房屋建筑抗震设计1)抗震设计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城市地震发生较为频繁,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并且对人们的人身安全造成了威胁。

从房屋建筑结构角度来看,当前大部分房屋建筑设计缺少抗震性能的优化,以建筑建设基本要求为主,因抗震建筑建设技术落后,刚度控制不佳,导致地震灾害对人们的生活造成较大影响。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密集度将持续增加,楼房建筑占据比例越来越高。

为了打造便利的生活条件,很多楼房建筑以“底商+住房”结构为主,在底层设置了底商,以便人们购买生活必备品。

所以,如何加强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减少地震带来的危害,成为了当前建筑结构设计中重要的待解决问题。

2)抗震设计基本原则。

(1)简化性。

简化房屋建筑结构,对提升建筑抗震性能帮助较大。

因此,在将抗震设计融入到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时,应尽可能简化建筑结构,避免过于复杂的设计。

对于本文研究的底商型房屋建筑,需要预留足够的活动空间,从设计技术和性能提升两个角度出发,改善建筑抗震性能。

(2)抵抗性。

建筑抵抗性是保证抗震性能的关键,要求合理控制建筑结构中各个部位的刚度,使其达到标准要求,结合力学分析,检验建筑结构稳定性。

当建筑遭遇地震时,加强房屋结构受力平衡,以此抵御地震带来的破坏。

(3)整体性。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要求设计全面,将建筑整体作为设计对象,仅提升某一部位的抗震性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所以,要求科学且全面地分析各项影响因素,根据建筑所处地区实际情况,针对存在的震害,提出抗震优化策略。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措施研究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措施研究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措施研究发布时间:2022-09-19T06:54:55.943Z 来源:《建筑实践》2022年第9期5月(上)作者:谭威胜[导读] 地震存在不可预测性,并且严重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如发生在我国的唐山大地震谭威胜湖南建工集团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长沙 410000摘要:地震存在不可预测性,并且严重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如发生在我国的唐山大地震、汶川地震、玉树地震、雅安地震等,给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灾难。

房屋建筑作为人们居住的场所,其安全性能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如何保证建筑结构在地震中安全可靠,是结构设计工作者重点要解决的问题,而隔震与消能减震设计是一种有效地减轻地震灾害的技术。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隔震;减震;措施一、引言这些年来由于全国各地频频出现地震情况,对地区的自然环境以及人口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并导致了大规模的建筑破坏和人员伤亡,所以在当前的建筑物结构设计中优化抗震减震设计就变得尤为重要。

二、现代建筑的隔震措施(一)基础隔震结构随着地震工程理论的逐步建立以及实际地震对结构工程的进一步考验,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来,由于采用大量的强震记录仪对地震进行观测,使人们较快地积累了有关隔震及非隔震结构工作性能的定量化经验,从而对早期提出的一些隔震方法进行了淘汰与升华。

其中叠层橡胶垫基础隔震体系被认为是隔震技术迈向实用化最卓有成效的体系。

80年代以来,基础隔震研究开始在我国得到重视,国内不少学者对国际上流行的基础隔震体系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我国已建造了2000余幢各类基础隔震体系的建筑物,有叠层橡胶垫隔震体系、砂垫层滑移摩擦体系、石墨砂浆滑移体系、悬挂隔震结构体系等,其中绝大多数采用的是粘结型叠层橡胶垫隔震体系。

所谓基础结构隔震,主要指在基础与上部建筑物之间铺设柔性材料,这样地震时建筑物会发生滑动,以达到隔离地震的目的。

就不同的建筑结构而言,地面材料也存在着相应的差别,但这主要是由于受地震波反应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措施研究
发表时间:2018-05-22T10:40:38.17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4期作者:陈帆
[导读] 摘要:作为一种破坏性较大的地质自然灾害,地震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是无法估量的。

湖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湖州 313000
摘要:作为一种破坏性较大的地质自然灾害,地震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是无法估量的。

当前建筑物群越来越多,建筑物结构的隔震减震设计显得非常重要。

当前,建筑结构的设计中,借助各种结构来加强隔震减震效果,通过内部结构对地震中产生的巨大能量进行吸收,以此起到相应的减震作用。

而本文主要针对于此进行方法论的研究,从而能够对高层建筑的隔震减震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隔震;减震;措施
前言
近年来,随着四川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等给人们带来的巨大损失的过程中,人们对地震的防范意识越来越强。

尤其是在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中,越来越重视隔震减震措施的制定,因此,本文针对于此,分析了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隔震减震的措施与维护保养工作,希望能够对我国的地震安全工作提供积极的帮助。

1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措施
对于隔震结构构造来说,主要有隔震制作布设、上下结构与隔震制作的衔接以及隔震层梁柱的强化和防火措施等。

此外,防震缝与水平隔离风布设。

高层建筑结构中,以上的结构构造的性能优良具有重要意义。

通常情况下,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其进行日常维护,使其能够在任何条件下都能积极发挥自身的作用。

另外,一些建筑物选择隔震技术需要对管理职责进行积极明确,这就需要相关设计人员对此进行清楚说明,对建筑管理工作人员进行科学引导,才能引起对高层隔震结构的重视。

具体来说,如果发生地震,隔震结构会发生明显的水平位移。

要想保证隔震层在遇到地震灾害过程中发挥自身的变形能力,那么在设计时,需要在上部结构四周布设合适的竖向隔离缝。

通常情况下,将缝宽保持在500mm左右。

而对于上部与下部结构来说,应该布设相贯穿的水平缝,并且缝高可以保持在20mm。

与此同时,还要借助柔性材料对其进行填充。

而电梯井侧壁需要选取下挂的形式,而且井道外皮通到地下室柱,以及填充墙等,净距离需要大于500mm。

此外,柔性连接还要应用于隔震层内部道德排水管道与弱电电缆等,或者可以采用其他措施来实现隔震层在地震中能够保持水平位移标准。

2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减震措施
在高层建筑物的结构中,建筑物场地的种类对隔震技术的使用具有一定的影响。

从当前的现状来看,硬土场地对于构造隔震房屋比较合适,而弱土场地会对隔震房屋的构造造成不良影响。

主要是弱土场地会对地震波内部的高频分量产生过滤作用,从而会使结构周期得以延长,使地震效应得以增强。

因此,在对隔震技术的选择之前,应该对建筑长期做全面调查,通过仔细分析再进行施工。

此外,还要加强隔震减震研究与现实工程在地震中的检测工作。

由于当前很多高层建筑工程的隔震减震工作都存在于设计阶段,缺乏实用性。

因此,加强在地震中的检测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保证假设与实验数据的真实性,才能使隔震减震工作积极发挥真实的作用。

2.1基础隔震结构
所谓基础隔震,主要是建筑基础部分地震波的减小,从而不能传递到上部结构,使其能够对地震所产生的损坏进行合理控制。

通常情况下,基础和上部结构进行隔震装置的布设,与高层建筑相比,外形规则、匀称的底层建筑的隔震效果较强,而造成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是高层建筑结构进行隔震装置的布设,会造成自振周期的增加,从而削弱隔震效果。

目前,基础隔震在不断地发展,而且发展形态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基础隔震也在不断地完善。

2.2隔震地基材料
对于不同的建筑物来说,地基材料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这主要是受到地震波反应的影响。

而针对这类问题,应该通过借助特殊材料的作用,对建筑物地基进行科学处理,从而使地震波削弱,以此来减小震感。

对于过去的建筑物来说,通常是借助黏土和沙子来实现基础部分的垫层,此外就是采用糯米垫层的形式来探索抗震。

通过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沥青这一新型材料对隔震层的设置具有显著效果。

2.3悬挂隔震
所谓悬挂隔震,其原理主要是对地面地震波向建筑主体结构传送的阻隔,从而防止主体结构受到破坏。

而对于这样的结构来说,大部分的质量都附在地面上,如果发生地震,结构上层分离,就会造成无惯性力出现,从而实现隔震的目的。

而这一原理可以在大型钢结构中应用,而且还可以分成主框架与子结构。

当进行悬挂子结构过程中,主框架结构与子结构则会分离。

直到地震波移动到悬挂部位,地震能量则会明显减少,这就会对地震的传递起到全面控制的作用,以此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害。

我国香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改建的汇丰银行总部,就应用了悬挂结构体系,地上43层,出地面175m。

这个工程正对商业中心以及皇后广场,设计方案不能隔绝人流,而且有大空间的要求,经过对比多个方案,应用了悬挂结构体系。

其中包括钢稳定结构与东西的悬吊桁架和南北的交叉斜撑,形成五个独立子结构,楼板在结构的东立面内收。

2.4层间隔震装置
所谓层间隔震装置,是一种面向原结构装设的耗能减震装置,主要有质量与隔震支座两部分。

一旦发生地震,通常借助隔震与减震来对地震能量进行吸收,以此使地震损害得以降低,减少地震造成的不良影响。

抗震技术为辅,隔震技术为主,这便是层间隔震。

但是,层间隔震的现实效果与基础隔震技术效果相比较弱,大概低至20%左右。

对于这一技术来说,应用空间较大,不仅能够在新建筑物中得以应用,还能对既有建筑物起到巩固强化作用。

而作为隔震装置来说,其内部制作材料一般情况下可以选择橡胶材料,借助结构夹层道德改建形式,能够起到减震效果。

3隔震减震构造的维护与保养
对于高层建筑物构造的隔震减震来说,离不开自身的维护与保养工作,从而才能起到相应的效果。

因此,可以构建详尽的维护与检修计划,制定科学的制度措施,实时关注高层建筑结构中隔震、减震的工作现状,保证其稳定性,这能够为以后的日常管理与维修,以及建设后的验收、震后修复工作提供相应的依据,同时对隔震支座性能也能提供合理的保证。

比如,建筑物经过长期的使用,或者发生地震后的建筑物,应该对其使用情况进行科学检测。

如,减震隔震层上部结构对地震出现水平位移造成阻碍,是否存在障碍物,隔震沟是否被其他填充物堵塞,隔震支座在使用时是否出现变形损坏问题,对这些现状进行有效检测,能够起到相应的维护保养效果。

另外,在建筑物的
出入口位置,或者隔震减震结构楼层低的竖向隔离缝、电梯间,还有相应的楼梯间等构造,是否设立与放置一些隔震警示标志,而这都需要提醒业主与其他人员,并且对其进行维护与监督,保证高层建筑结构的隔震减震效果。

另外,隔震警示标志应该标示清楚,在隔震减震的构造过程中,业主与其他人员不得堆放其他杂物,或者填充杂物,切勿在上部防止任何物品,以防在出现地震过程中对隔离层水平移动造成阻碍与不良影响。

最后,对于隔震减震构造的维护与保养来说,相关人员应该加强对其的重视,并且由于高层建筑施工工期较长,在施工过程中应该积极重视维护与保养工作,注重构造细节处的问题,将隔震减震作用得以全面发挥,才能在出现地震灾害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作用,从而能够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起到积极的保护作用。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施工过程中,借助隔震减震措施,能够降低地震对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程度。

因此,对于工程设计人员来说,应该加强对隔震减震实施措施与维修保养工作的重视,做好隔震减震的设计工作,挑选合理的构建与装置,借助特定的试验,确定构建自身的参数,从而才能使设计更加科学、合理,使其积极发挥隔震减震的作用,从而能够积极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降低地震给人们带来的危害。

参考文献:
[1]曲海龙.浅议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措施[J].建筑建材装饰,2017(6).
[2]李加才.浅议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措施[J].建设科技,2017(16):48-49.
[3]王金宇.浅议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措施[J].江西建材,2017(1):56-5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