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表达技巧
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实用)
颜改”,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存在,但此 时并不在眼前,也是虚象。作者将“雕栏玉砌”与 “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
• 再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云:“谈
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史实。 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故也是虚景。
•3、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
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 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
• 柳永《雨霖铃》中云:“今霄酒醒何处,杨柳
岸晓风残月”这是设想的别后的景物:一舟离岸, 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 弯残月高挂柳梢。
• 今夜鹿中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
•虚实结合:
•虚: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就是一个虚象。诗云: “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李 白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图景的美好反衬出现 实的黑暗。
•2、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
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
乐景:色彩亮丽,生机盎然之景(花红柳绿、 鸟鸣、日出等)
哀景:色彩暗淡,萧索悲凉之景(日落,花落, 落木,秋风、残阳、猿啼等)
如: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 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乐景) 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 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哀景)
托物言志
蝉
罗敷,脱帽著帩qiào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可以是物烘托物,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以声衬静”“以 闹衬静”;
更多的是景物烘托人,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 月(“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 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东船西舫悄无言,唯 见江心秋月白”“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明月江水 寒”),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 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的心情。
古诗的表达技巧
古诗的表达技巧包括以下几种:
1. 意境:通过对景物、情感等的描绘,创造出一种氛围和意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2. 意象: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绘,表达抽象的意义和情感。
3. 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对仗、排比等,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性。
4. 对仗:通过对称的词句结构,增强诗歌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5. 押韵:通过押韵的方式,使诗歌更加优美动听。
6. 节奏:通过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使诗歌更加流畅自然。
7. 对比:通过对比不同的事物或情境,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8. 象征:通过对特定事物的描绘,表达某种抽象的意义和思想。
这些表达技巧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不同的技巧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感人。
古诗常见艺术手法及示例
古诗常见艺术手法(表达技巧)及示例1、【直抒胸臆】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王昌龄)2、【融情于景】如:“渭城朝雨浥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3、【托物言志】如:“千岩万壑处深山,远看方知出高处。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瀑布联句》•李忱)再如:“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虞世南)4、【托物起兴】如“一叫一春残,声声万古冤。
”(《子规》余靖)再如“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孔雀东南飞》)5、【巧用衬托】如:“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台城》韦庄);侧面烘托如:“红籍香残玉箪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一剪梅》李清照)再如:“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
”(《春雨》周邦彦)6、【联想巧妙】如“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晚次鄂州》卢纶)7、【细节逼真】如“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约客》赵师秀)8、【欲扬先抑】如:“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都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春雪》韩愈)9、【欲抑先扬】如“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生》李商隐)10、【以动写静】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鹿柴》王维)再如:“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过香积寺》王维)11、【以静写动】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王维)全诗以落花、明月、鸟鸣点染云溪山的夜景,以静写动。
花落、月出、鸟鸣虽是动景,然而最终的目的是要写出山间的幽静。
12、【以虚写实】如:“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
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双调]水仙子•寻梅》乔吉)13、【以实写虚】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李煜)词中将抽象的“愁”化为具体可感的江水滚滚。
古诗中常见的表达技巧
一古诗中常见的表达技巧一修辞手法1.比喻:把一种事物或情景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2.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词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4.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5.比拟:把物当做人来描写叫拟人,把人当做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更形象、生动的作用.“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销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6.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纯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环境,渲染孤寂、凄清的气氛,烘托游子的哀愁.7.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蟾宫曲,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8.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乌江亭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9.用典: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是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是实写.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10.点化:点化也叫化用.它是把前人的诗文妙句融化为自己的语言的一种创作方法.如王实甫的西厢记·长亭送别“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就是点化了范仲淹的苏幕遮中的“碧云天,黄叶地”的句子.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点化了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内容.白居易的长恨歌中“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点化了韦应物的“西施且一笑,众女安得妍”诗句的意境.11.双关:某一字、词,凭借其本身具有的语音或语意的条件,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获得双重意义就是双关.这种修辞手法可以使语言含蓄、风趣.如韦庄的忆昔“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清月满楼.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里不知秋.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中诗人不把“无忌”作专名看,取其“无所顾忌”“肆无忌惮”之意,这是双关;诗人言愁却借善歌少女之名“莫愁”,意在反讽,这也是双关.12.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古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如“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我们应理解为:烟雾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月光笼罩着沙也笼罩着寒水.二表达方式古诗词中主要的表达方式有四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设题较多的是其中的抒情和描写.1.抒情手法:这是古诗中最常见的表达方式之一,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如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作者的感情如江河直下,直抒对亡妻的怀念之情.2间接抒情:诗人们往往借助多种修辞艺术,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分为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借景抒情.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抒情或借物抒情.如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人借对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出了思归的感伤,以乐景写哀情,别具韵致.寓情于景.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写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如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托物言志.诗人通过描写的物来表明心迹,以及人生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感悟.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如虞世南的蝉:“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诗中三、四句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道出了蕴含的真理,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从而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颂和高度自信.注意乐景与哀景的关系:诗歌中只要有景语,就一定与作者的情感有关,即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景交融的鉴赏,关键在于情是何情,事实上也就是要求我们品味出景是何景——哀景、乐景、愁景一般情况下,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的写法.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可以起到倍增其哀乐的效果.2.描写方式1虚实结合: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如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的意象,开拓诗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中心的.如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中前两句泛说西湖六月的风光自有特色,是虚写;后两句描写满湖莲叶荷花在朝阳的辉映下,无边无际的碧绿和艳红和谐地搭配着,是实写.全诗虚实相生,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2动静结合:在中国古代诗歌里,诗人为了创设意境,特别注意动态描写,动静结合是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在这种手法的运用中,独出心裁,“每着一字”,而使“境界全出”.作为动静结合的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因此,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与衬托又不可截然分开.如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诗的尾句与第三句动态的飞燕相对照,动静相间,相映成趣.3正侧结合: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是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侧面描写的方式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余地.如“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王昌龄从军行.王诗第二句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写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写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4点面结合: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被描写的景物也一样,它们总是和周围的景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在写景状物时,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必须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往往能有指出一点,隐托全面的效果.5细节描写:中国古典诗词一般篇幅短小精悍,这样就不像叙事性作品那样有过多的细节描写.但是,即使是短小的篇章哪怕是抒情小品,也同样不能忽视了其中的细节描写.这一点特别需要加以注意.文学作品中真实生动的细节描写,也能获得“见微而知着”的效果.6白描工笔:白描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其特点是用简练的墨色线条来勾勒画面,赋形写意,不事烘托,不施色彩.这种画法引入诗歌的创作中,那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索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明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工笔,原是一种绘画的笔法,后指精雕细刻、重彩浓墨的描绘.如崔道融溪居即事:“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寥寥数语勾勒出一幅素淡的水乡风景图,表达了作者闲适恬淡的心情和乐观的生活情趣.三表现手法1.渲染与烘托:诗歌中的渲染是指对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写,以突出形象.诗歌中的烘托是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也就是不说本意,只说与此有关的其他事物,达到突出本意的目的.对同一事物,可以从正面渲染,也可以从侧面烘托.2.衬托与对比: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作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它可以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就是利用事物的相似条件来突出主体.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写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以美衬美.反衬就是主体与衬体相反,衬体从反面作背景,衬托主体.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等都是以闹衬静.对比就是把不同的两个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进行对照,使其特性更加鲜明.用对比的方法,揭示矛盾,对比鲜明,反差强烈,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如梅尧臣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全诗通过陶者和富家的强烈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极不合理,表达了诗人对劳苦人民的深切同情.3.比兴:比喻本是一种把一事物比成另一本质不同的事物的修辞手法,运用在诗歌当中,也称比兴.诗词当中经常运用这一手法以达到形象生动和化实为虚的艺术效果.比喻使描写化实为虚,形象更生动情感更浓郁.如果通篇贯穿着这种比兴的意象,则是象征.如孔雀东南飞开头用“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兴,用具体的形象来激发读者想象,不由得让人从美禽恋偶联想到夫妻分离,这样就给全诗笼罩上一种悲剧气氛,起了统摄全诗、引起下面故事的作用.4.象征: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例如蜡烛,光明磊落,焚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具体形象,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因此蜡烛是舍己为人的象征.象征手法的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5.联想和想象:多为浪漫主义诗人所采用.如李白把现实与梦境、仙境,自然界与人类社会连成一片,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以飞越的神思结构全诗,诗人的想象犹如天马行空,所描绘的梦境、仙境,正是他所向往追求的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大胆丰富的想象也常表现为夸张手法的运用.所谓夸张即故意地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的描写,借以表达诗人异乎寻常的情感.6.以景结情: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如王勃的山中:“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最后两句写山上望见实景,映衬一、二句之情,以景寓情,用秋风萧瑟,黄叶飘飞来衬托自己的悲苦.7.借古讽今或借古抒怀:借古人抒发自己的抱负,表面回忆历史,叙述古人,实则抒发自己对人、事、物的认识.如刘禹锡台城:“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和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作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四结构技巧1.开宗明义,直接点题.诗歌开头就进入正题,不拐弯抹角,直接点明题旨或表达情感.2.曲笔入题,造成悬念.诗歌开头先来一个开端,不直接触到本题,这样使作品有跌宕起伏之感,吸引读者.如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商女不知亡国恨”就是曲笔,因为商女是侍候他人的歌女,她们唱什么是由听者的趣味而定的,可见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座中的欣赏者——封建贵族、官僚、豪绅.3.照应:这是篇章前后某点内容的衔接,又叫呼应.前面交代过的话,后面得有照应;后面要照应的话,前边得先有个交代.照应能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如“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里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4.伏笔:即在故事发生前对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作出某种暗示性的铺排.好的伏笔能起到暗示、点题、沟通作品内部联系、逆转人物关系等作用,使文理通顺、合情合理.5.抑扬关系: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如“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6.卒章显志:诗人往往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点明主旨.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结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句,表达诗人要自由自在,驰骋奔放,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心志.二几组概念的区分1.虚与实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具体说来,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仙境就是一个虚象.李白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图景的美好反衬出现实的黑暗.2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在却不在眼前.如李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此时并不在眼前,是虚象.作者将“雕栏玉砌”与“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3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如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设想的别后的景物: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再看看诗歌中的“实”.在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黑暗现实;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赤壁险峻的形势等.“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虚景和实景有时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如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虚景和实景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中心的.如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上阕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阕是虚,通过设“行人”想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情景,来写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虚实相生,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2.比喻与象征比喻本是一种把一事物比成另一本质不同的事物的修辞手法,运用在诗歌当中,也称“比兴”.诗词当中经常运用这一手法以达到形象生动和化实为虚的艺术效果.如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巧借新妇拜见公婆前的忐忑不安而又充满希望的心理,写自己应试前紧张而又希望得到赏识的心态.如果通篇贯穿着这种比兴的意象,则是象征.如李白常借雄奇不凡的事物,如大鹏、天马及高山大河等,来寄托他的理想,象征他的才能;喜欢选取高洁美好的事物,如明月、凤凰、松柏、美人等,来象征人品节操;又常选取遭摧残、受拘羁的人物事件来比喻他的经历和处境.屈原的诗歌也有这一特点,常以香草美人象征贤能,以燕雀乌鹊比喻小人.3.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提倡客观地观察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如诗经中的“国风”,杜甫、白居易的诗等.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神奇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如屈原、李白、李贺的诗歌就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三常用典故集锦1.投笔: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2.长城:南史·檀道济传载,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3.楼兰: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4.折腰:宋书·隐逸传载,陶渊明曾做彭泽县令,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弃官归隐.“折腰”意为躬身拜揖,后来喻指屈身事人,而作者常反其意用之.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5.化碧:庄子·外物载,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后来人们就常用“化碧”形容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6.鸿雁:汉书·苏武传载,匈奴单于欺骗汉使,陈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汉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雁,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鸿雁”“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音讯.如晏殊清平乐:“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7.尺素: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尺素”就用作书信的代称.如秦观踏莎行:“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8.双鲤: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双鲤”就用作书信的代称.如李商隐寄令狐郎中:“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古诗词四十种表达技巧:抒情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结构技巧
古诗词四十种表达技巧:抒情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结构技巧表达技巧主要分为抒情方式(7)、表现手法(10)、修辞(9)和结构(4)四大类,具体内容如下。
一、抒情方式(7种)1.直接抒情即作者在文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倾泻而出。
不销魂怎地不销魂。
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
(王实甫《十二月带尧民歌·别情》) (诗歌采用直接抒情的方式,分别从“怕黄昏”、“不销魂”、“新啼痕”、“断肠人”等四个角度将少妇别后的相思之悄表现得淋漓尽致。
) 2.借景抒情属间接抒情的一种,通过对实景的描写来抒发作者的感情。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所写的景并非晴朗的月夜,万里无云的碧空,而是迷蒙的烟月,笼罩着寒水白沙,景色是那么黯淡,氛围是那么冷寂,这就给后两句写作者的忧虑情绪增添了气氛,加浓了色泽,两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3.托物言志属间接抒情的一种,托物言志就是通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咏蝉》) (诗歌中所描写的蝉的形象是:蝉垂着触须在枝头吸饮清洁的露水,阵阵蝉声从稀疏的梧桐上传出来。
身居高处,叫声自然传得很远,并非依*风的力量。
而在诗歌中作者真正所要抒发的人生感怀是:凡是品格高尚的人,总是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因而美好的声名白可远扬,不需要依*其他人吹嘘。
由此可见,写蝉是依据,而抒怀言志才是真正目的。
)4.情景交融在景物描写中融人了作者的主观感情,使诗歌达到“物我合一”,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饮酒》) (划线的四句,表面上是写景,而实际上则隐寓着诗人的一种超脱尘世、热爱自然、远离官场的感情境界。
古诗词的表达技巧
古诗词的表达技巧
1. 古诗词的比喻呀,那可太有意思了!就像“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把春风比作剪刀,多形象啊!这一下子就让我们感受到春风的锐利和神奇。
2. 夸张也是古诗词常用的技巧呢!“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哇塞,那庐山瀑布得有多长啊,这夸张手法一用,瀑布的壮观不就活灵活现了嘛!
3. 古诗词里的拟人也很妙呀!“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会流泪鸟会惊心,这让我们对诗人的情感体会得更深了,不是吗?
4. 借景抒情可是个大招哦!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景色一描写,那股子凄凉的感觉就出来了,厉害吧!
5. 还有用典呢!像“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用了两个典故,让诗句的内涵一下就丰富起来了,真绝!
6. 烘托在古诗词中也常见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大漠的广阔寂寥不就是通过烘托表现出来的嘛!
7. 动静结合也很神奇呢!“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月亮出来是静,鸟叫是动,多有画面感呀!
8. 白描也不能小瞧哦!“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就把场景描绘得清清楚楚,厉害吧!
9. 对比在诗词里也好用呀!“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贫富的对比多强烈,让人感慨万千啊!
10. 象征也是古诗词的魅力所在呢!“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子不就象征着坚韧不拔的品质嘛!
我觉得古诗词的这些表达技巧真的是太神奇了,它们让古诗词变得那么生动、那么有魅力,让人百读不厌!。
古诗词表达技巧
马嵬驿
莫 人 石 泪 唱 当 间 亦 壕 村 比长
(袁枚)
年 是 里 生
长 恨 有 银 夫 妻 殿上
歌 , 河 。 别 , 多。
对比
突出百姓妻离子散的深重灾难。
阅读元代王冕的一首诗,回答:
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适——《燕歌行》
歌颂戍边战士舍生忘死、为国效命的爱国 主义精神,愤怒地指斥将领的无能和腐败, 对比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衬托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 面桃花相应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 旧笑春风。美人的面孔和绯红的桃花相互 映衬。又用去年和今年对比,表达内心的 怅然落寞。 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第四句从听觉上给人以动静对比,以动衬 静,使人更觉“春涧”和诗人内心的宁静。 以动衬静也是诗歌常用的反衬手法,又如 杜甫的《漫成一首》:江月去人只数尺, 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 跳鱼拨剌鸣。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桃花潭水之深“不及”汪伦情谊之厚, 从而衬托了汪伦深厚的情感;另外,用 潭水和情谊相比,变无形的情感为生动 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以小见大
赤壁
杜牧
折戟沉砂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朗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解说: 沉默在沙中的断戟还没有被销 蚀,磨洗掉锈迹还可以认出是前朝的兵 器。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郎克敌的方便, 东吴的二乔定是被深锁在铜雀台里了。
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分析: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怀古诗。作者通过 赞颂楚霸王项羽的英雄气概,谴责了宋王朝仓 皇南逃、不思北上的行为;简洁而有意味,颇 显豪气。
古诗词表达技巧
古诗词表达技巧诗言志,诗歌是语言艺术,更是诗人对生活与人生的表达,这种表达不是寻常的表达,只需要清楚明白就可以了,那只是语言作为交际的工具,而诗歌是艺术的表达,在清楚明白的基础上有自己的艺术特点,甚至不同于小说散文,这种艺术表达,可以用诗意的表达来称呼。
古诗浩如烟海,诗人更如明星璀璨,他们的表达技巧也丰富多彩,有诗词学者总结出15种表达技巧,现盘点如下。
1、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即作者在文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倾泻而出。
如:李清照的《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将作者的生死观与英雄观充分表达出来,铿锵有力,尤其具有震撼力。
2、借景抒情又叫寓情于景诗人通过实景描写来表达和抒发自己的感情,使诗歌达到“物我不分,分不清哪是情,哪是景”的境界,让情有依托,景有个性。
比如李白《月下独酌》“我歌月徘徊,我舞月凌乱”将作者孤独的心情寄托在花月之中。
还有曹操的《观沧海》也将博大的情怀孕育在“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的秦皇岛风景中。
3、借景说理,在写景中寄托深刻的人生哲理。
王之涣《登鹳雀楼》在当时鹳雀楼诗会征稿中脱颖而出就是在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而孤篇压全唐的《春江花月夜》则因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的宇宙生命意识而超脱于众多的诗歌中。
4、托物言志属间接抒情的一种,托物言志就是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
咏物诗几乎都是这样,最著名的是屈原的《橘颂》作者写橘子表达他独立不迁的高洁个性。
唐代张九龄的“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也是与屈原一脉相承。
而明朝于谦《咏石灰》更用石灰来表达他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志向。
5、借古喻今咏史诗都是这样,借历史事件来讽喻今天的现实,让读者以史为鉴。
如:台城六代竞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中国古代诗歌表达技巧之表现手法
中国古代诗歌表达技巧之表现手法(高三备课资料)一、表现手法:用典、衬托、联想、想象、抑扬、比兴、象征、照应、对比、白描等1、用典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
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用典使语言精炼,内容丰富,如不了解典故往往会影响对诗的理解。
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是个擅用典故的人。
些诗中连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宋文帝、佛狸、廉颇),都是京口这地方的历史掌故,典故的思想与这首诗的思想性紧密相连。
姜夔《扬州慢》中“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即化用杜牧“春风十里扬州路”的诗句。
此处化用,使扬州城昔日繁华与眼前萧条形成鲜明对比,伤今怀古更深一层。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用了“庄周梦蝶”和“望帝啼鹃”的典故。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三国赤壁之战,如果没有火烧赤壁没有成功,放火船的时候连风也不帮忙的话,那么在大乔小乔的命运就是被曹操俘获,安置在铜雀台里了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绝句》2、衬托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
它可以使被陪衬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
衬托有正衬、反衬两类。
利用事物的相似条件来衬托的是正衬;利用事物的相反条件来衬托的是反衬。
(1)正衬是指从正面映衬,就是利用与主体事物相类似的事物(陪衬体)作陪衬。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古诗鉴赏七大表达技巧详细解析
1、情景交融释义:将感情融会在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的描摹来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例:杜甫的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解析: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2、对比衬托释义:在叙述和描写过程中,为了突出某些人物或事件而用其他人物或事件作为对照和陪衬。
例1: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解析:用“花落”、“月出”、“鸟鸣”这样的动景写春涧的幽静,以动衬静,是反衬。
这种表达技巧常见于怀古诗中,它往往通过今昔对比反映盛衰变化。
例2:李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解析:通过对越宫遗址对比描写,表达盛衰无常的感慨。
3、借助修辞释义:诗词中用得较多的修辞有比喻、借代、排比、夸张、拟人、设问、反问等。
例:贺铸《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解析:运用了设问、比喻、排比的修辞。
4、托物言志释义:借写某一物表明某一中心。
例:如虞世南《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解析:托蝉言志: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
5、虚实结合释义:虚写和实写相结合。
例: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解析:“巴山夜雨”是写实,“共剪西窗烛”是拟虚,表达作者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6、使用典故释义:古诗词中常常运用典故,一方面使诗词内容更丰富,另一方面也给理解古诗词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7、渲染烘托释义:这两个词本是绘画的传统技法,在诗词中也经常用景物描写来渲染某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某种心情。
例: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解析:首句“寒雨连江夜入吴”,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的江天,织成了无边的愁网。
古诗词鉴赏--表达技巧
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夸张
衬托、互文、用典、反复等。
2、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
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间接抒情(借景(物、事)抒情、托物言志、)
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乐景写哀情 白描、细描、烘托、细节描写等
3、古代传统表现手法:赋、比、兴 4、篇章结构: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
(三)、乐(哀)景写哀(乐)情 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 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 的写法。如唐代谢浑《谢亭送别》: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 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 反衬诗人离愁别恨。《姜斋诗话》说: “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 乐。
结情、层层深入、伏笔铺垫等
一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直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接 诗句开门见山, 直叙登上高台后, “前 抒 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怆凉意境,这意境 引发了诗人感时伤事的情怀,想着天地悠悠 情 之大,而人之渺小,不禁“独怆然而涕下”。
二、间接抒情:寓情于景(或物)
(五)、联想和想象(虚写)
七、 《浪淘沙》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六)、用典 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古诗 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 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 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 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辛弃疾《永 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成功地运用了五 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等,诗人借助 这些历史事实,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达了 自己的思想感情。
古诗常见艺术手法(表达技巧)及示例
古诗常见艺术手法(表达技巧)及示例1、【直抒胸臆】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王昌龄)2、【融情于景】如:“渭城朝雨浥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3、【托物言志】如:“千岩万壑处深山,远看方知出高处。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瀑布联句》•李忱)再如:“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虞世南)4、【托物起兴】如“一叫一春残,声声万古冤。
”(《子规》余靖)再如“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孔雀东南飞》)5、【巧用衬托】如:“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台城》韦庄);侧面烘托如:“红籍香残玉箪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一剪梅》李清照)再如:“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
”(《春雨》周邦彦)6、【联想巧妙】如“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晚次鄂州》卢纶)7、【细节逼真】如“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约客》赵师秀)8、【欲扬先抑】如:“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都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春雪》韩愈)9、【欲抑先扬】如“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生》李商隐)10、【以动写静】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鹿柴》王维)再如:“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过香积寺》王维)11、【以静写动】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王维)全诗以落花、明月、鸟鸣点染云溪山的夜景,以静写动。
花落、月出、鸟鸣虽是动景,然而最终的目的是要写出山间的幽静。
12、【以虚写实】如:“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
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双调]水仙子•寻梅》乔吉)13、【以实写虚】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李煜)词中将抽象的“愁”化为具体可感的江水滚滚。
古诗词吟诵的技巧与表达
古诗词吟诵的技巧与表达
可以通过以下技巧和表达方式来体现古诗词的情感:
1.注意语音语调的变化:通过声音的高低、快慢、长短和停顿等变化,可以
表达出古诗词中不同的情感。
例如,在表达悲伤情感时,可以降低音调,减缓语速;在表达欢快情感时,可以升高音调,加快语速。
2.运用恰当的节奏:通过把握古诗词的节奏,可以更好地表达情感。
例如,
在表达紧张、激昂的情感时,可以采用紧凑的节奏;在表达平静、柔和的情感时,可以采用舒缓的节奏。
3.发挥声音的特色:根据自己的声音特点,可以运用不同的音色、音量和音
长来表现古诗词的情感。
例如,可以用柔和的音色表现温婉的情感,用深沉的音色表现哀愁的情感。
4.运用表情和动作:通过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的辅助,可以更好地表达古诗
词中的情感。
例如,在表达喜悦情感时,可以面带微笑;在表达悲伤情感时,可以做出哀愁的表情。
5.深入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只有深入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才能更好地
通过技巧和表达方式来体现情感。
因此,在吟诵前,需要认真阅读古诗词,了解作者的意图和所要表达的情感。
6.注重与观众的互动:通过与观众的眼神交流、互动等,可以更好地引导观
众进入古诗词的意境,增强吟诵的艺术效果。
总之,体现古诗词的情感需要运用多种技巧和表达方式。
通过注意语音语调的变化、运用恰当的节奏、发挥声音的特色、运用表情和动作、深入理解古诗词的意境以及注重与观众的互动等技巧,可以更好地展现古诗词的情感和意境。
古诗的写作手法
古诗的写作手法
古诗的写作手法多种多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诗写作手法:
对仗:古诗通常采用对仗的方式,通过平仄、押韵等手法使句子呼之欲出、韵律和谐。
比喻与象征:古诗中常使用比喻和象征手法,通过隐喻和形象的描绘,表达抽象的意境和情感。
运用意象:古诗常运用生动的意象,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或物象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借景抒怀: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或特定场景,借以抒发自己的情感、思考和感悟。
对景写人:通过描写自然景物,以突出人物的特征、情感和思想。
对句法的运用:古诗中常运用倒装、排比、拟声、夸张等手法,以增强表达的效果和节奏感。
简练精炼:古诗以简洁明了为特点,用尽量简练的文字表达丰富的意境和情感。
这些是一些常见的古诗写作手法,诗人们在创作中还会根据自己的风格和意图运用不同的技巧和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乐(哀)景哀(乐)情
《谢亭送别》唐代谢诨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 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 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姜斋诗 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 一倍增其哀乐。
托物言志
蝉
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托物言志,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 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 格化的色彩。 诗中三四句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道出了蕴 含的真理,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 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从而表达出对人的内 在品格的热情赞颂和高度自信。
《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怀古诗。作者 通过赞颂楚霸王项羽的英雄气概,谴责 了宋王朝仓皇南逃、不思北上的行为; 简洁而有意味,颇显豪气。
联想和想象
多为浪漫主义诗人所采用。如李白常把现 实与梦境、仙境,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打成一片, 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以飞越的神思结构全 诗,诗人的想象犹如天马行空,所描绘的梦境、 仙境,正是他所向往追求的光明美好的理想世 界。“小时不识月,呼着白玉盘”“我寄愁心 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郞西”“我歌月徘徊,我 舞影凌乱”都是奇思遐想与自然天真相结合的 神来之笔。
赠汪伦
(李
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流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三、四句抒情。作者把桃花潭水深与情深 结合起来,以 比物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真挚 纯洁的深情。妙在“不及”,好在不用比喻而 采用比物的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 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情真。
绝句四首(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九、阅读杜甫的《赠花卿》“锦城丝管日纷
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
间能得几回闻。”回答问题
问:诗在前两句实写的基础上,后两句又
采用了怎样的写法?
答:后两句以天上的仙乐相夸,是遐想。因
虚而实,虚实相生,将乐曲美妙赞美到了极致。
十、分析下列诗歌中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
漫成一首(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 石头城(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
六、阅读朱熹的《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 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 春。”回答问题 问:作者是采用何种表达方式来赞美春天的?
答:第一句叙事,第二句写春天万物更新,
第三、四句抒情,赞美春光无处不在和作者的热 爱之情。
七、阅读刘禹锡的《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 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 牵牛织女家。”回答问题 问:诗的后两句作者采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 黄河?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本诗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借物喻人, 咏物言志。表面上写石灰,实际上写人、 写自己。将物性与人格巧妙地融为一体, 形象地表达了自己以石灰为榜样的高尚 情操。
比喻、象征、夸张等
如“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李 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答:诗人以浪漫的想象结合优美的传说,把黄河 汹涌澎湃写得更具体、生动、形象。
八、阅读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
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
身在此山中。”回答问题
问:诗的第一、二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答:第一句是实写,写出庐山“成岭”、“成峰 ”的具体形象,给人以逼真的实感。第二句是虚写, 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各个不同的角度看庐山, 到底是什么状貌呢,诗人故意撇开不写,只说“各不 同”让读者去想像。
又如“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李白《侠客
行》)以五岳为轻来夸张侠客然诺之重; “轻言托朋友,面对九凝峰。”(李白《箜篌
谣》)用山峰来夸张朋友之间的隔膜与猜疑。
烘托
如《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等 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如“蝉噪 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 门”“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再如《琵 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 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 悲伤的心情。
描写
间接描写
直 接 抒 情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句开门见山, 直叙登上高台后, “前 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怆凉意境,这意境 引发了诗人感时伤事的情怀,想着天地悠悠 之大,而人之渺小,不禁“独怆然而涕下”。
间接抒情:借景或物抒情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 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 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
比喻、象征、夸张等 闺意献张水部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注释]这是朱庆馀参加考试前呈献给考官水部员外郎 张籍,以试探底细的诗。
巧借新妇拜见公婆前的忐忑不安而 又充满希望的心理,写自己应试前紧张 而又希望得到赏识的心态。
比喻、象征、夸张等
咏
柳
(贺知章)
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回答问题
问:这首诗是怎样叙事抒情的?
答:诗的前四句写母爱,是叙事;后两句写子女 对母亲的深情,是抒情,两部分结合得紧密完美。
五、阅读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 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回答问题 问:诗中不作一句议论却是怎样怀古的?
答:诗人只选取了野草、斜阳、飞燕三种景物 进行描写,而把对历史盛衰兴亡的感慨,寓情于 景,让人思而得之,含蓄有味。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写于764年春初回草堂)
全诗四句皆对,一句一景,似乎各 不相干,其实是一个整体,因为具有同 一的喜悦情调。
二、阅读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回答 问题 问:诗的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 什么感情?
答:后两句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诗人对敬亭 山的喜爱。“两”、 “相”二字把人和山紧密联系 在一起,“只有”两字更突出了诗人对山的喜爱。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 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破” 使人触目惊心,“深”使人满目凄然。作者寄 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并且 此联对仗工整,圆熟自然。
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露联拳静, 船尾跳鱼拨剌鸣。
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
表达技巧(II)
虚实结合
写 作 技 巧
比喻、象征、夸张等
烘托 用典
联想和想象
虚实结合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实 虚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 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 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沈沈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 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 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早春新叶萌发,诗人在一阵惊喜中忽发奇想, 是春姑娘用她那双灵巧的手,摆弄那富有灵性的剪 刀,裁出那片片细叶的吧!比喻使描写化实为虚, 形象更生动了,情感更浓郁了。如果通篇贯穿着这 种比兴的意象,则是象征。
比喻、象征、夸张等 《石灰吟》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作者借 “原上草”的 顽强抗争,尽 情发出对自然 规律不可抗拒
间接抒情:寓情于景(或物)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悦之情 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 晓风残月”,场景描写之中,寄寓 着诗人的离愁别恨。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 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 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 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 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 老矣,尚能饭否?
鉴赏其表达技巧三
古代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是多种多 样的。在抒情方式上,有直抒胸臆、间 接抒情,间接抒情多为借景抒情、托物 言志、借用典故、借古喻今等;在表现 手法上,有比兴、对比衬托、象征、虚 实结合、动静相映等;此外还有修辞方 法的运用。
表达技巧(I)
记叙、议论、说明
表 达 方 式
直接抒情
抒情
间接抒情 直接描写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用典:使语言精炼,内容丰富。 古人常用典故在作品中或鲜明强烈、 或含蓄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表达上 增强艺术感染力。 如不了解典故往往会影响对诗的理解, 辛弃疾是个擅用典故的人。《永遇乐 京 口北固亭怀古》中连用了五个典故(孙权、 刘裕、宋文帝、佛狸、廉颇),都是京口 这地方的历史掌故,典故的思想与这首诗 的思想性紧密相连。
三、阅读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
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回答问题
问:“寸草心”、“三春晖”分别比喻什
么?说明了什么?
答:以小草比喻游子,以春天三月的阳光来比喻
慈母的恩惠。说明慈母的厚爱,儿子是无以报答 的。
四、读孟郊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