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表达技巧 教案
初中语文课文诗词鉴赏教案
初中语文课文诗词鉴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静夜思》。
(2)理解诗歌的字面意义,把握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3)了解作者李白的生平背景及诗歌创作的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歌的意象和表达技巧。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理解诗歌中蕴含的人生哲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字面意义和意境的把握。
(2)朗读和背诵诗歌。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的意象分析和表达技巧的理解。
(2)诗歌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的感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李白画像,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李白。
(2)简介李白的生平背景及诗歌创作的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字面意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意象和表达技巧。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诗歌鉴赏:(1)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分析诗歌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5. 朗读和背诵:(1)让学生齐读诗歌,增强语感。
(2)鼓励学生背诵诗歌,提高记忆力。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意境和情感的理解。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静夜思》。
2. 结合课后注释,深入了解诗歌的字面意义。
3. 撰写一篇关于《静夜思》的诗歌鉴赏心得体会。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体会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培养学生欣赏古典诗词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同时,引导学生从中汲取人生智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语文课的教案标题古诗文鉴赏
语文课的教案标题古诗文鉴赏语文课教案:古诗文鉴赏引言:古诗文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它不仅承载了古人的智慧和情感,也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这节课上,我们将通过对古诗文的鉴赏,让学生领略古人的诗意境界,启发学生的文学情怀。
一、古诗文的意境表达1. 古代诗人通过婉约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感悟和赞美。
请学生欣赏并默读《登鹳雀楼》。
2. 引导学生通过描绘细节,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意境表达。
3. 打开学生的想象力,鼓励他们进行个人的情感联想,从而更好地理解古诗文的意境。
二、古诗文的修辞手法分析1. 介绍古代诗人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仗等。
2. 通过学习《静夜思》,请学生找出其中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3. 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交流,分析不同古诗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
三、古诗文的背景文化解读1. 介绍古诗文的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如《春江花月夜》背后的唐代盛世和文化繁荣。
2.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登鹳雀楼》的解读,了解南京的历史背景,并对古代朝廷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3. 鼓励学生从当代的视角来思考古代诗人的作品,以不同的视角去解读古诗文。
四、古诗文的个人创作1.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鉴赏技巧,写下自己的古诗文。
2. 引导学生在创作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3. 分享学生的个人作品,让他们互相欣赏、评价以及互相学习。
结语: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古诗文的韵味与美感,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同时,也希望他们能从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
初中一年级语文教案古诗词鉴赏初中一年级
初中一年级语文教案古诗词鉴赏初中一年级一、课程背景介绍在初中一年级的语文课程中,古代诗词鉴赏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之一。
通过学习古诗词,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文化知识储备,培养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情感体验能力。
本节课将围绕古诗词的鉴赏展开,以培养学生对优秀文化传统的认知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古诗词的定义、特点和发展历程,熟悉古代诗人的代表作品,学习掌握部分古代诗词的内容和意境。
2.能力目标通过欣赏和分析古诗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感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感悟和欣赏古代诗词所表达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古诗词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代表作品,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认知和鉴赏能力。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感悟古诗词的能力,让学生从中获得情感体验。
四、教学准备1.教学资料:古代诗词选集、相关课文、多媒体设备。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为了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可在黑板上写下一首古诗的开头部分:“白日依山尽”,然后请学生续写下一句。
学生依次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句子的意义和表达的情感,循序渐进地引入古诗词的鉴赏。
2.展示与讲解(15分钟)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古代诗词的相关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来感受古代诗词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然后,教师对古诗词的定义、特点和代表作品进行简要讲解,重点介绍古代名诗人和他们的作品。
3.阅读与欣赏(25分钟)教师向学生发放古代诗词选集,让学生自由选择一首感兴趣的古诗词进行阅读。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注意理解诗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尽量感受其中的情感。
随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分享,学生可以口头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4.分析与讨论(3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古诗词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
学生可以从诗词的主题、表达技巧和意境等方面进行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
(完整版)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教案
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教学目标】1、熟悉鉴赏古诗表达技巧的基本题型和特点。
2、熟知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提高答题能力。
3、能够根据题目要求,选择正确的表达技巧鉴赏诗歌。
【教学重难点】1、熟练掌握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艺术构思等相关概念。
2、熟练掌握解题思路,用“自我诊疗法”有效提高答题技巧。
3、规范答题思维,掌握答题步骤。
【教学方法】1、合作探究法:解读考情,典例解析,随堂诊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贯彻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理念。
)2、讲练结合法:例题解析,随堂巩固练习,随讲随练,随错随改,及时巩固教学成果。
(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引导作用。
)8题(6分)得分情况:全市均分为3.08分,此题得0分的比例为1.72%,1分的为2.90%,2分的为21.86 %,3分的为39.80 %,满分的仅占0.89%。
三分及以下的占了66.28%!三、知识回顾1、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
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上的巧妙运用。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2、知识框架四、真题体验1、考向一——表达方式(2016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8分)登裴秀才迪小台【唐】王维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
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选自《全唐诗》)请结合诗句说明颔联采用了哪些表达技巧。
(3分)(1)【审清题干】(解读核心信息)题干信息我的解读分析颔联明确答题区域,紧扣颔联分析说明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明确答题方向(表达技巧),“哪些”说明至少应该有两种分值3分一种修辞手法1.5分,且要明确答出是何种修辞手法并结合诗句分析(2)【审读文本】(确定答题要点)落日鸟边下:落日西坠,鸟儿在晚霞中飞去,“日落”“鸟飞”皆是动景。
古诗词鉴赏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古诗词鉴赏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古诗词鉴赏教案教学设计1古诗词鉴赏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掌握古诗词鉴赏的基本知识和方法;2. 能够运用古诗词的鉴赏技巧进行欣赏和赏析;3.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读懂一些经典的古诗词;4. 能够了解古诗词的文化内涵,培养文学素养和审美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古诗词鉴赏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 教学难点:古诗词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的理解。
三、教学内容1. 前置知识梳理通过对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初步了解,思考和讨论以下问题:1)你认为古诗词有什么独特魅力?2)你觉得古诗词的词汇和语言方式有何不同?3)你曾经读过哪些古诗词?印象最深刻的是哪首?2. 理论讲解引导学生认识古诗词鉴赏的意义和重要性,包括以下内容:1)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古诗词具有较强的文学艺术价值、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3)古诗词鉴赏是提高人文素养和文学修养的有效途径。
3. 实践操作针对古诗词鉴赏的方法进行实践操作,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古诗词的鉴赏方法和技巧,包括结构鉴赏、语言鉴赏、文化鉴赏等;2)使用个案分析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运用所学鉴赏技巧进行诗词赏析。
4. 综合评价综合评价学生实践操作的情况,并进行以下评价:1)对学生诗词鉴赏能力的综合评价,包括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评价能力;2)对学生诗词鉴赏的兴趣和能力的评价,包括对于古诗词文化的积累和应用能力的评价。
四、教学方法1. 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和提问,激发学生思考和参与,促进学生对于古诗词鉴赏方法和文化内涵的理解。
2. 小组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促进学生相互之间的了解和交流,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
3. 个案分析法:通过个案分析,让学生能够深入分析古诗词中的文化内含,锻炼学生分析和批判能力。
五、教学过程设计1. 前期准备通过课前探究调研,搜集一些古诗词的鉴赏案例,并选择一些经典名篇,准备一些教学名句和解析,为后期课堂使用做准备。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教案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修辞手法【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表达技巧,了解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对诗歌的重要性。
2.理解并熟练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
(重点)二、过程与方法:1.能够准确识别诗歌运用的修辞手法并能分析、评述作者运用这些修辞手法所产生的表达效果(难点)2.能够按照题干的要求规范答题,力争得满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中国文化的情感,展现中国诗歌的意境和魅力2.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充分尊重审美必经的形成规律,通过感知和想象的心理层面引导学生感悟诗歌修辞手法的美。
【教学方法】讲授、自主交流,合作探究,巩固练习【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如果说诗歌的形象是人、景、物三者融合而成的素面朝天的女子,诗歌语言是一个追求美妙绝伦的女子,那么诗歌的修辞手法则是女子精心的装扮,无则俗,多则媚,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中的修辞手法。
二、考点大盘点(一)古代诗词的表达技巧:1、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设问、反问、双关等2、表现手法——起兴、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渲染3、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4、结构技巧——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二)常见修辞手法及其效果1、比喻: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使说理更透彻。
2、比拟: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借代:可引人联想,形象突出、使特点更鲜明。
4、夸张:烘托气氛、引发想象5、对偶:整齐和谐、表意凝练6、排比:读起来琅琅上口,增强气势,加强表达效果7、设问:启发思考、加强印象8、反问:加强语气,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容。
9、双关:含蓄委婉、趣味性强三、精讲细读,共研考题对于上题,我们并不急于立即作答,而是先解决下面几个小问题,通过寻找答案之间的关联性,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古代诗歌鉴赏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古代诗歌鉴赏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古代诗歌鉴赏教案教学设计1古代诗歌鉴赏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特点和类型。
2. 学会古诗文的基本鉴赏方法。
3. 听、读、赏、说结合,能朗读《宋词三百首》其中10首词,并能对古诗文进行基本的赏析和运用。
二、教学内容1.古代诗歌的特点和类型。
2.古诗文的基本鉴赏方法。
3.《宋词三百首》中的词曲赏析。
三、教学步骤1.导入环节(1)初探古代诗歌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识别欣赏鲜明的文学艺术和审美特色的古代诗歌,如唐诗、宋词、元曲等,让学生在简单的了解中初步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
(2)古代诗歌的分类老师讲解古代诗歌的分类,如“五言绝句”、“七律”、“七言绝句”等等,并结合具体材料进行讲解。
2.展开环节(1)古诗歌鉴赏基本方法老师将介绍古诗歌的基本鉴赏方法,包括它的音韵、形式、词汇、结构、意象、主题等要素。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于某些古代诗歌进行简单的鉴赏。
(2)学习《宋词三百首》学生将阅读《宋词三百首》其中的10首词,并经过反复朗读和理解,理解它的表达方式、意蕴和感情。
3.巩固环节(1)词曲赏析学生结合所学知识鉴赏古代诗歌《钗头凤》和《水调歌头》,学生理解其背景、作者及其思想,并进行对比研究,领会中国古代文学的博大精深。
(2)表演展示学生分组,选择其中一首词,并用语言、音乐、舞蹈等多种方式进行表演展示,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精神风貌。
四、教学总结本次教学聚焦于古代诗歌的鉴赏和学习,旨在让学生在简单了解中认识中国古代文学的艺术特点和审美价值,从而更好的领悟和探究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和博大精深。
在教学结束之后,老师需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对学生进行全面梳理,对存在的问题加以处理,以便更好的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通过本次古代诗歌的鉴赏和学习,学生们对于古代诗歌的分类、基本鉴赏方法以及表达方式、意蕴和感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此外,学生们还通过学习《宋词三百首》和进行词曲赏析,领悟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博大精深。
高中生鉴赏诗词教案
高中生鉴赏诗词教案
教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该设定清晰的学习目标,如使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诗词知识,包括诗歌的基本形式、韵律特点、意象运用等;同时,学生应能通过诗词的学习,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鉴赏力。
教学内容的选择至关重要。
选取的诗词应当具有代表性和教育意义,既能体现中华文化的精髓,又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可以选择唐诗、宋词等不同时期的佳作,让学生感受不同历史背景下的文学风貌。
教学方法的运用也是教案设计中的关键点。
教师可以采用讲解、讨论、朗诵、写作等多种教学方式,灵活运用,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在讲解诗词时,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
在讨论环节,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教案还应包含评价与反馈机制。
教师可以通过作业、小测验或课堂表现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
及时的反馈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调整学习策略,不断提高诗词鉴赏的能力。
教案的设计还应当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
针对不同基础和兴趣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诗词鉴赏中获得成长和收获。
古诗欣赏教案
古诗欣赏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古诗欣赏的方式,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素养。
教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及具体教学步骤等内容,旨在帮助教师有条理地进行古诗欣赏教学。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古诗的基本特点和常见体裁,了解古诗创作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敏感性和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古诗,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三、教学重点1. 掌握古诗的基本特点和常见体裁。
2.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2. 引导学生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五、教学方法1. 导入法:通过展示一幅古代诗人的图像或播放一段与古诗相关的音乐,引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朗读一首经典古诗,并解读其中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
3. 合作学习法:教师分组给每个小组发放一首古诗,要求学生合作阅读、解读和欣赏,并进行小组展示。
六、教学步骤1. 导入- 展示一幅古代诗人的图像或播放一段与古诗相关的音乐,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 引发学生思考:你们对古诗有什么了解?你们最喜欢的一首古诗是什么?2. 正文- 教师示范朗读一首古诗,并解读其中的态度、意境和表达方式。
- 引导学生欣赏、分析和解读一首经典古诗,并尝试自己朗读和解读。
- 小组活动: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发放一首古诗,要求小组成员合作阅读、解读并欣赏该首古诗。
-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组内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3. 拓展- 鼓励学生自主发现和欣赏更多的古诗,可以组织学生自由朗读和分享。
- 引导学生尝试自己创作一首古诗,并进行小组交流和分享。
4. 总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 引导学生思考:古诗欣赏对我们的成长和生活有什么启示?七、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主要以学生的诗歌解读和表达能力为主要依据。
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诗歌鉴赏答题技巧讲解教案
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诗歌鉴赏答题技巧讲解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和常见题型。
2.学习鉴赏古诗词的答题技巧,掌握常用的判断方法。
3.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提高语文水平。
二、教学内容本次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古诗词基础知识。
2.古诗词常见题型。
3.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三、教学过程1.古诗词基础知识古诗词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意义。
学习古诗词需要了解其基本知识,包括:(1)古诗词的类型古诗词可以分为诗和词两种类型。
诗是以韵律、节奏和形式为基础,在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同时,兼具音乐性和美感。
词是以唱歌为主要形式,以表现人物情感和境遇、描绘自然景物为主要内容。
(2)古诗词的韵律古诗词的韵律分为平水韵和仄水韵两种,平水韵就是平声或轻声,仄水韵就是仄声或重声。
(3)古诗词的基本结构古诗词的基本结构包括词牌、韵部、格式、体裁等。
2.古诗词常见题型在考试中,常见的古诗词题型主要有:(1)默写古诗词。
这种题型要求在考生熟知的古诗词库中,默写一首或数首古诗词。
在默写过程中,除了基本的词牌、韵部、格式等应该把握之外,关键是注意字音、词义和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2)填写古诗词。
填写古诗词题型是在给出古诗词的基本框架之上,让考生根据上下文和题干中的提示补写出正确的字句。
填词难度较大,需要考生对古诗词有一定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3)阅读理解古诗词。
阅读理解是最常见的古诗词题型之一。
考生需要在阅读古诗词的基础上,对古诗词的表达情感和意境进行理解和分析。
考试中,往往会在古诗词后附上相关问题,考生需要根据问题,深入透彻地理解古诗词的意义。
3.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鉴赏古诗词是中国语文的重要要素之一,鉴赏古诗词的技巧也是考试中的重要命题方向之一。
(1)认真阅读古诗词。
在阅读古诗词时,首先要认真分析、理解全文,意会通达,了解其主题和写作目的,把握情感和意境。
(2)解读古诗词的字义。
在阅读古诗词的过程中,要认真分析古诗词中的字句,其中的字句不仅有普通的字义,也有象征含义,这是诗歌的独特之处。
古诗鉴赏小学语文教案
古诗鉴赏小学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鉴赏古诗,了解诗歌的语言特点、诗人的创作背景、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等方面的内容。
2.让学生通过鉴赏感受到诗歌的艺术美感,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通过与古诗的接触,激发学生的文学创作热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鉴赏古诗,让学生了解古诗的语言特点、情感意象和文学价值等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学素养。
2.教学难点让学生在鉴赏古诗的过程中,逐渐掌握诗歌的审美标准,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
三、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特点鉴赏引导学生通过感性认识,感受古诗中的音、韵、节奏、韵律等方面的特点,了解诗歌的语言特色。
2.情感鉴赏引导学生通过深入解读古诗中的情感意象,了解诗歌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创作鉴赏引导学生通过模仿古诗的语言节奏和意蕴,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文学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热情。
四、教学方法1.讲解授课老师可以采用讲解授课的方式,通过背诵古诗、解词、同反义、辨析、排比等形式,引导学生逐渐领悟古诗中的语言特点和文学价值。
2.分组合作老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由小组成员分别负责背诵、理解、解说和创作古诗,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3.多媒体展示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古诗的作者、创作背景和文学价值等方面的内容,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古诗的内涵和文化价值。
五、教学评价1.学生课堂表现:包括课前预习的认真程度、课堂听讲和参与讨论的积极程度、个别表现的突出等方面的内容。
2.学生作业质量:包括作业的完成情况、作业的准确度和深度、作业的独立思考和创作程度等方面的内容。
3.学生考核成绩:既包括课堂小测验、质量评分、口头答辩等形式的测试,也包括期末考试和评分等方面的内容。
六、结语通过古诗鉴赏小学语文教案的介绍,我们可以发现,古诗鉴赏不仅是一种文学学科,更是一种文化传承。
古诗欣赏教案
古诗欣赏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古诗,培养学生对古文学的兴趣;
2.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和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 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鉴赏;
2. 学生对古诗中的意境和感情表达的理解和分析。
教学难点:
学生对古诗意境的理解和分析。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多种风格的古诗;
2. 准备诗词鉴赏的相关知识讲解。
教学过程:
Step 1 引入(5分钟)
教师出示一张美丽的自然风光图片,鼓励学生描述图片所表达的意境和感受,并引出古诗的能力。
Step 2 欣赏古诗(15分钟)
教师选择一首古诗进行朗读,并组织学生进行欣赏。
通过让学生感受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并请几位学生为大家朗读古诗。
Step 3 学生表达(15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学生可以自由表达自己对古诗的看法,并给出理由。
Step 4 诗词鉴赏知识讲解(10分钟)
教师讲解古诗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拟人等,并结合具体的古诗进行解析和讲解。
Step 5 练习(15分钟)
教师出示一些古诗,并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阅读和思考。
之后,教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解答,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
Step 6 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并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和感受。
古诗词鉴赏表达技巧(艺术手法)教案
古诗词鉴赏表达技巧(艺术手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诗词的基本特点和艺术手法。
2. 培养学生欣赏古诗词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古诗词的定义与分类2. 古诗词的艺术手法概述3. 意象、意境与情感4. 修辞手法及其在古诗词中的应用5. 诗歌的结构与节奏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古诗词的基本特点、艺术手法及其在具体诗词中的应用。
2. 难点:古诗词的深层含义和作者情感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古诗词的基本特点、艺术手法和鉴赏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古诗词,展示艺术手法的运用。
3. 讨论法:引导学生交流探讨,深入理解古诗词的魅力。
4. 实践法:让学生尝试创作古诗词,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介古诗词的起源和发展,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介绍古诗词的基本特点、艺术手法,如意象、意境、修辞手法等。
3. 案例分析:分析经典古诗词,展示艺术手法的具体运用。
4.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古诗词的魅力所在,交流自己的欣赏心得。
5. 实践: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尝试创作古诗词,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古诗词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古诗词创作的尝试,检查他们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能力和交流技巧。
5.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古诗词鉴赏的题目,测试学生对整个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资源1. 古诗词文本:选取各个朝代的经典古诗词作为教学案例。
2. 参考书籍:提供相关的古诗词鉴赏书籍,供学生进一步阅读和学习。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提供更多的古诗词鉴赏资料,包括学术论文、诗歌朗诵视频等。
4. 教学工具:使用多媒体投影仪、白板等教学工具,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古诗词的表达技巧。
诗词鉴赏教案
诗词鉴赏教案诗词鉴赏教案诗词鉴赏教案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目标:1、让学生积累一些名家名作及相关知识要点。
2、让学生明确针对诗词的一些考点:艺术形象、语言、思想感情、表达技巧。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分析的能力、鉴赏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让学生掌握诗词鉴赏的方法。
2、在实践中运用诗词鉴赏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对古代诗词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诗词鉴赏的方法及运用。
三、教学难点:学生对诗词鉴赏方法的运用。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篇佳句更是不胜枚举,如当你遇到困难时会想到李白的《行路难》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你乐观地去面对它,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发出的呼吁“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让我了解了他的忧国忧民思想,李清照写自己的愁思时也写出了一些名句,如《武陵春》中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些脍炙人口的名句,在诵读时既可以让我们了解到诗人的思想和生活态度,也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更可以得到启发。
所以对诗词的鉴赏非常重要,而对这一知识点的考查也明显地体现在中考试题中,纵观近几年我们内江市的中考试题都有这一板块的考查,因此今天我们来进得古诗词阅读的鉴赏。
(二)总结考点1、感知诗词中的艺术形象,即诗词中的意象。
2、对诗句的理解,体会其表达的言外之意。
3、体会诗词的思想感情。
4、明确艺术手法及表达技巧。
(三)总结鉴赏步骤我们明确了这些考点之后,那在鉴赏时应该要有一定的鉴赏步骤。
读诗→理解→读问→分析→作答。
(四)结合中考题例讲解解答方法和技巧。
现在我就结合下面的例题来讲解一下我们在遇到这些考点的时候应该怎样来解答,请看下面这道题。
例题:阅读下面诗文,回答问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古诗文鉴赏课教案
古诗文鉴赏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古诗文鉴赏课的研究,使学生了解古代文化、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思维,使其能够对古诗文进行深入的理解和解读。
二、教学内容1. 古诗文的概念和特点介绍。
2. 古诗文的分类和流派。
3. 古诗文的基本鉴赏方法和技巧。
4. 选取经典古诗文进行深入解读和赏析。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介绍古诗文的知识点和鉴赏方法。
2. 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古诗文的合作鉴赏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3. 案例分析:选取经典古诗文进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解读古诗文。
4. 创作互评:组织学生进行古诗文创作和互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评价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首经典古诗,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
2. 讲解:教师介绍古诗文的概念和特点,以及鉴赏方法和技巧。
3. 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古诗文的合作鉴赏和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4. 案例分析:教师选取一些经典古诗文,进行深入的解读和赏析,引导学生思考古诗文的内涵和意义。
5. 创作互评:组织学生进行古诗文的创作,然后相互交流、评价和改进作品,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6. 总结:教师进行本节课内容的总结,并鼓励学生继续深入研究和欣赏古诗文。
五、教学评估1. 平时表现评估:考察学生的参与度、讨论能力和个人表现。
2. 作业评估:评价学生的古诗文鉴赏作业,包括对经典古诗文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3. 小组合作评估: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贡献和合作能力。
4. 创作互评评估:评价学生的古诗文创作和对他人作品的评价能力。
六、教学资源1. 经典古诗文选集。
2. 古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相关资料。
3. 古诗文的解读和赏析参考书籍。
七、教学反思通过古诗文鉴赏课的教学,学生可以了解和欣赏到古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虚实结合(教案)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虚实结合(教案)诗歌鉴赏表达技巧——虚实结合(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研究古诗歌中虚景与实景的概念。
2.能力目标:掌握诗歌鉴赏中“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规范答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研究、探讨和总结规律的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古诗歌中虚景与实景的概念,掌握诗歌表达技巧中的“虚实结合”的鉴赏术语规范答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展示XXX老先生的《蛙声十里出山泉》画作,询问学生画中的蝌蚪是否符合画题要求。
引出虚实相生的手法,并介绍在古诗歌、音乐和美术作品中都会使用这种技法。
二、初步体验:1.回顾诗歌鉴赏表现手法类题型答题步骤。
2.介绍诗中的实和虚的概念。
3.练找出诗词中的虚和实。
三、链接课本,总结规律:比较两首词的虚实结合手法的运用,分析其区别和作用。
例1:读XXX的《雨霖铃》,试分析诗歌中的虚实手法。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XXX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XXX,暮霭沉沉楚天阔。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研究古诗歌中虚实概念。
2.能力目标:掌握“虚实结合”的鉴赏手法,规范答题。
3.情感目标:培养自主研究、探讨、总结规律的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古诗歌中虚实概念,掌握“虚实结合”的鉴赏手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展示XXX的《蛙声十里出山泉》画作,询问学生画中的蝌蚪是否符合画题要求。
引出虚实相生的手法,并介绍在古诗歌、音乐和美术作品中都会使用这种技法。
二、初步体验:1.回顾诗歌鉴赏答题步骤。
2.介绍诗中的实和虚概念。
3.练找出诗词中的虚和实。
三、链接课本,总结规律:比较两首词的虚实结合手法的运用,分析其区别和作用。
例1:读XXX的《雨霖铃》,分析诗歌中的虚实手法。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XXX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XXX,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XXX、XXX残月。
古诗词鉴赏教案
古诗词鉴赏教案主题:古诗词鉴赏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古诗词,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
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向学生简要介绍古诗词的定义和特点,引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2. 学习与欣赏(30分钟)A. 选择一首经典古诗词进行学习与欣赏,如《登鹳雀楼》。
教师先导读,然后由学生齐读一遍,再由学生独立朗读。
B. 分析古诗词的意境与艺术特色,共同讨论古诗词的内涵和表达技巧。
C. 学习古诗词的背景知识,包括作者的生平、时代背景等。
3. 音乐与舞蹈结合(15分钟)A. 挑选一首与学习的古诗词主题相关的音乐,播放给学生听。
B. 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感受古诗词的美,让学生形成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C. 结合舞蹈表演,由学生自愿参与,通过舞蹈表现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4. 小组练习(20分钟)A.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古诗词进行分析和欣赏。
B. 小组内讨论古诗词的主题、意境、修辞手法等,形成小组汇报的内容。
C. 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分享他们的学习成果。
5. 作品赏析(15分钟)A. 教师展示一些著名的古诗词作品,比如李白的《静夜思》、白居易的《长恨歌》等,简要介绍这些作品,并给予适当的赏析。
B.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这些诗词的理解和感受,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对整堂课进行总结与反思,回顾学习内容与收获,引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教学资源:1. 选取的古诗词作品。
2. 相关的音乐资源。
3. 教师准备的课堂PPT或课件。
4. 班级划分的小组名单。
评估方式:1.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
2. 学生小组汇报的内容和质量。
3. 学生对诗词赏析的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教案
《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教案一、学习目标1、明确古诗词表达技巧的内容2、掌握古诗词鉴赏的方法3、运用表达技巧的术语分析问题二、学习重难点古诗词表达技巧的说明和分析三、教学过程表达技巧的鉴赏是对古代诗词鉴赏的一项重要内容。
它也是考点复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生普遍在概念、方法等方面无法把握,在此,特专门作讲解。
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借代、夸张、设问、反问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用典抒情、借古讽今、叙事抒情表现手法——想象联想、象征(托物言志)、虚实结合、白描、动静描写、烘托、借古讽今、对比等。
(一)诗歌鉴赏系列之一——诗歌的修辞手法。
在对诗歌修辞手法的考查中,以比喻、拟人、借代、夸张为主.【练习体会】下列诗歌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1、“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反问)2、李清照《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借代)3、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邀云汉。
(李白《月下独酌》)通过想象,用拟人的手法,把天边之月和月下身影,连同自己,化为三人,且歌且舞,表面自得其乐,实则无限孤独与凄凉。
(拟人、想象)4、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设问)“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写了“似春水”的“愁之多,之源源不断”。
(比喻)【走近高考】1、(08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8分)[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吴西逸①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
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
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②。
茅苫三间厦③,秧肥数顷田。
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注]①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教案)艺术手法又称表达手法,是对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和结构技巧的统称。
对其鉴赏,就是要分析诗歌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这些表达技巧在诗歌中表达了什么内容,起到了什么作用,达到了什么效果等。
高考对表达技巧的考查,重在表达效果方面,往往从这个角度设题,以主观表述题为主。
学习目标1 回顾诗歌的艺术手法2 了解诗歌艺术手法题的设题方法3 学习诗歌艺术手法题的一般解题步骤4 学习解答艺术手法类的诗歌鉴赏题古典诗歌艺术手法包括:1 修辞技巧:比喻、比拟、借代、夸张、通感、双关、反复等2 表达方式:叙述、描述、议论、抒情(描写方式:细节、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
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3 表现手法:衬托、对比、渲染、联想、想象、欲扬先抑4 结构技巧:首尾照应、层层深入、先总后分、铺垫等。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对某个诗句的表达技巧,略加分析。
本诗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这首诗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
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比较两首诗的不同表现手法。
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什么手法或何种技巧。
(2)结合诗句阐释这种手法在诗文中是如何运用的。
(3)运用这种手法有何效果,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一.修辞手法1、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反复,还有双关、互文、通感、顶针等。
2、技法解密:A.明辨修辞手法:明确各种修辞手法的构成、特点B.洞悉表达效果鉴赏古典诗词中修辞手法的重点不是辨识和判断,而是分析体会修辞的妙处,即分析表达效果,体会对其塑造形象、抒发情感、体会主旨的作用。
1、比喻比喻就是把一事物比成另一本质不同的事物的修辞手法,运用在诗歌当中,也称比兴。
表达效果:突出事物特征,描摹事物形象生动的作用,还可体现出意象的情态特征。
(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比喻和象征不同:象征属于艺术创造手法,它与构思有关,是全篇使用的,如虞世南《蝉》;比喻是修辞手法,属于语言加工的范畴,限于个别句子使用。
如:(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4)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5)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2、比拟把物当做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
拟人的表达效果:使事物人格化,使无生命的东西活跃起来,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能启发人联想,使人倍感生动有趣,描写的物更形象、生动。
如:(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3)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4)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5)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3、夸张故意地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的描写,借以表达诗人异乎寻常的情感。
表达效果:更鲜明地突出事物特征、更强烈地表达诗人的情感。
如: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诗中“三万里”“五千仞”“上摩天”“泪尽”这些夸张描写,把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对苟且偷安、不去收复失地的求和派的愤懑,以及对遗民遭受的苦难的深切同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如:(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2)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3)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4)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4、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的本来名称,而借用和该人和该事物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的名称去代替。
表达效果:突现描写对象的特征,可使语言含蓄、简练,引发读者联想。
如:(1)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2)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3)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4)门前冷落鞍马稀(5)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6)终岁不闻丝竹声5.通感利用诸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
表达效果:感觉互换,化抽象为具体,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能由此及彼,勾起人们丰富的联想;能充实诗文的意境,构成特殊的艺术美。
如:(1)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高山,汤汤乎若流水。
(2)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玉楼春》)(3)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荷塘月色》)(4)晨钟云外湿6、其他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1)对偶:结构对称,形式整齐;节奏鲜明,音节和谐;高度概括,富有表现力。
(注意:一般在绝句、词、散曲中才考虑)(2)反复:突出内容,强化感情,增强感染力。
有强烈的节奏感和旋律美。
(3)反问:加强语气,加重语势;激发感情,加深印象。
(4)设问: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
(5)双关:表达含蓄,语义丰富。
(6)顶真:回环跌宕,有旋律美。
二.表达方式议论说明(在诗歌中不常用)表达直接抒情方式间接抒情描写:有正面侧面、动静、虚实结合、环境、细节、白描等。
※判断下列诗句所用的表达方式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王昌龄《闺怨》(记叙)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
——孟浩然《宿建德江》(描写)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议论)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柳永《雨霖铃》(抒情)1.抒情手法(1)常见的抒情手法有: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 a 借景抒情—触景生情融情入景情景交融b借事抒情/即事感怀c托物言志托物寓理d借古讽今借古喻今咏史言志借古鉴今借古抒怀怀古伤今e用典抒情(2)鉴赏诗歌的景和情答题要点:①、从“景”的角度:a通过联想、想象展现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b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两个双音节词)②、从“情”的角度:a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b判断“景”和“情”是否和谐一致。
(一致: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不一致:反衬)c引入术语,总结该诗的思想感情。
2.描写手法常见的描写手法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细节描写、白描※判断下列诗句所用的描写手法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白居易《琵琶行》(侧面描写)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动静结合)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赵师秀《约客》(细节描写)(1)细节描写细节,就是文学作品中最有情趣、最耐人寻味、最能引起人们想象的片刻;或写人物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颦一笑;或写平常生活场景中的一瞬。
简单来说,细就是细微,在其不经意中的特写镜头似的放大,节就是关键,对整首诗歌表达情感、刻画人物的重要作用。
总结:古典诗歌细节的作用有哪些?•刻画人物形象,塑造人物性格;•表达出复杂、细微的思想感情;•具体准确地反映了事物的特征;•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艺术感染力,深化了诗的主题思想;例如: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三、四两句,撇开写信的具体过程和具体内容,只剪取家书即将发出时的一个细节——"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诗人既因"意万重"而感到无从下笔,又因托"行人"之便捎信而无暇细加考虑,深厚丰富的情意和难以表达的矛盾,加以时间"匆匆",竟使这封包含着千言万语的信近乎"书被催成墨未浓"(李商隐《无题四首》)了。
书成封就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当捎信的行人将要上路的时候,却又突然想起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
"复恐"二字,刻画心理入微。
这" 临发又开封"的细节,与其说是为了添写几句匆匆未说尽的内容,不如说是为了验证一下自己的疑惑和担心。
而这种毫无定准的"恐",竟然促使诗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开封"的决定,正显出他对这封"意万重"的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2)虚实结合①当前之景为实。
指现实眼前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②已逝之景为虚。
指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
如“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③未来之景为虚。
这是还没有发生的景象,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
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
如柳永《雨霖铃》中云:“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设想别后的景物: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
④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为虚。
诗人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以虚象显实境。
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就是一个虚象。
诗云:“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李白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图景的美好反衬出现实的黑暗。
例如: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河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诗言志”。
《观沧海》是借景抒情,诗人写沧海,抒发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
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字里行间洋溢着饱满的激情。
写景的十句中,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实景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虚景以其新奇激发读者的想像,诗人以沧海自比,表现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
(3)动静结合在中国古代诗歌里,诗人们为了创设意境,特别注意动态描写,动静结合是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
在这手法的运用中,诗人往往独出心裁,“每着一字”,而使“境界全出”。
比如像贾岛《题李凝幽居》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推”“敲”选用,王安石《泊船瓜洲》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的形容词用作使动动词,都是动态描写的一些典范,在动词的使用上作了不少文章。
但作为动静结合的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
因此,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往往与衬托又不可截然分开。
例如:雨后池上刘攽(bān)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问: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Aa一二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的静态。
b三四句“忽起””垂杨舞”以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写出了雨后池塘上的动态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