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基于聋生发展的多元课程体系——以北京启喑实验学校为例

合集下载

聋校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行动

聋校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行动

2023-11-07•行动计划背景与目标•行动计划内容与方法•行动计划实施与步骤•行动计划效果与评估•行动计划风险与应对措施目•行动计划总结与展望录01行动计划背景与目标•聋校心理健康教育是针对聋哑儿童的教育需要而设置的特殊教育课程之一。

由于聋哑儿童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因此针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然而,当前聋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设置不够完善、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资源不足等,这些问题制约了聋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因此,开展聋校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行动,旨在解决这些问题,提高聋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背景介绍本行动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开发一套符合聋哑儿童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以提高聋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具体目标包括开发一套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以满足聋哑儿童的教育需求。

通过实践和研究,不断完善校本课程,提高课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培养一支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保障。

提高聋哑儿童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和学习。

探索适合聋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为其他特殊教育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目标概述02行动计划内容与方法心理健康标准参照国内外心理健康标准和相关政策法规,结合聋生的认知、情感、社交等方面的特点,制定适合聋生的心理健康标准和课程目标。

针对聋生特点课程内容应针对聋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结合聋校教育的特殊性和实际情况,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多元化内容涵盖基础知识、技能培训、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多个方面,注重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聋生的心理素质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课程设置与内容选择采用讲授、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聋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聋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在线学习平台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教学效果和聋生的学习效果。

聋校高中物理实验课程开发与实践

聋校高中物理实验课程开发与实践

聋校高中物理实验课程开发与实践作者:韩忠来源:《新课程·上旬》2020年第03期摘要:通过改革和创新聋校高中物理实验,开发符合聋生认知特点和思维特征的高中物理实验校本课程,对聋生和教师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聋校;高中物理实验;校本课程目前,聋校使用的是普通学校的物理教材,偏难、偏繁、偏多,而聋生基础差,理解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较弱,普校教材实验课程无法满足聋校高中物理教学情境的多样化和聋生的个性化需求。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根据课程标准和聋生实际情况,开展了基于聋生的高中物理实验课程校本化的探索与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学习、改革和创新聋校高中物理实验。

一、聋校高中物理实验校本课程开发概述(一)课程目标——应达到何种教育目标以全面的高中物理文化知识的学业水平教育为立足点,以升学预备教育为主渠道,兼顾就业预备教育。

面向全体聋生,强调聋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能够初步适应社会发展的人,使所有聋校高中毕业生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能继续学习一技之长。

(二)课程内容——为聋生设置什么样的物理实验教师设置适合聋生身心特点和发展的高中物理实验课程。

课程由分组实验课程、演示实验课程和拓展实验课程三部分组成。

从普校高中物理实验教材入手,挖掘实验素材,对教材中的分组实验适当删减、改编,使其内容和难度符合聋校高考单招考试;开发和自制教具,开展演示实验和课外拓展实验。

(三)课程实施——如何有效组织聋校高中物理实验课程1.分组实验校本课程针对聋校单招高考物理科实验目标和要求,我们对普校教材必修部分的分组实验内容进行整合改编,使实验内容、实验能力和要求、实验的规范操作等更符合聋生认知特点和思维水平。

对实验能力要求通过降低难度要求,改进教学方法,遵循聋生实际。

案例1:伏安法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实验是聋校单招考试中经常出现的实验,很多考生不知道如何通过图像求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在实验中我们利用聋生直觉发达的特点,把抽象的全电路欧姆定律建立起来的数量关系转化为图形,从图形的结构可以直观地发现图像的斜率和截距必然就能和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建立對应关系。

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下 聋校教师的专业成长

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下 聋校教师的专业成长

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下聋校教师的专业成长一、《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对聋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教育部下发了《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该方案的课程设置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聋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聋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在课程设置方面,与旧的聋校教学大纲相比,增设了沟通与交往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是新课程的一大亮点,充分体现了以聋人的生理特点为本、以聋人学习特点为本,提倡聋人学习方式多元化。

沟通与交往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更是聋教大教育的前沿,重视聋人的康复、重视聋人义务段文化知识的学习、关注聋人回归到社会的适应能力。

课堂教学向大教育观的转变,聋生口语、手语的适合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出台,对聋教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聋校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容(一)专业意识:聋校的老师很爱学生,但仔细想想,教师对学生的爱,绝对不可能超过父母对孩子的爱。

许多聋生的家长素质高,文凭不低,为什么要把孩子送到聋校来?因为在社会和家长的心中,聋校的老师很专业,他们相信老师有办法教自己的孩子发音说话,有方法教孩子读书学习,有能力辅导孩子的心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

聋校教师一定要树立专业的意识,那就是——聋校教师对学生的爱,是通过自身的专业能力来实现的。

专业是为其他不专业的人服务的,所以,聋校教师必须具有为聋生、为家长服务的意识。

给聋生家长,特别是多重残疾学生家长以心灵安抚,培训聋生的家长,教他们一些专业知识,培养一些专业能力,比如:家长的手语能力、家长辅助训练学生语言的能力。

(二)专业理念:一个地区的聋校少,教师的数量也不多,聋校间的学习交流机会更少,所以学习先进的理念对聋校的生存和发展意义重大。

目前聋教育的理念比较多,学前关注康复,助听器、电子耳蜗、感统训练,对完全没有残余听力,或者有多重残疾的孩子,双语理念得到很多孩子、家长和聋教教师的认可。

强化课程育人 培养智能时代学生的创新能力

强化课程育人 培养智能时代学生的创新能力

强化课程育人培养智能时代学生的创新能力作者:冯安华来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4年第05期刘继忠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正高级教师。

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地理学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兼职督学,长期从事教育研究和学校管理工作。

曾获北京市先进工作者、西城区模范校长、西城首届百名英才-突出贡献人才等称号。

先后参加多个国家级、市级课题的研究,发表论文论著多篇(部)。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历史文化深厚,具有红色传统,前身为1923年创建的志成中学,由革命先驱李大钊等参与创办,培养了大批杰出优秀人才。

学校高中部有鲁迅先生八道湾11号的旧居,学校以此建立八道湾鲁迅纪念馆,研发了“立人”“青春”系列校本选修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学校于2005年被评为北京市高中示范性学校,秉承“志成教育:立志·成人”的教育理念,构建起立体多元的“志成”课程体系,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特别是创新能力。

本刊编辑:当前人工智能与大语言模型加速发展,对学校育人模式提出了新要求。

贵校注重课程育人,以特色课程建设为中心,加强育人模式改革,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取得了明显成效。

请介绍这方面的情况。

刘继忠:在百年传承实践中,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形成了“全面育人、适性扬长;全面优质、特色鲜明;选择多元,改革创新”的志成教育品牌。

学校立德树人,育人为先,重启发感化,尊重个性自主。

为适应高中多样特色发展的要求,学校积极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和校本课程特色化建设,深化落实因材施教;通过特色课程群建设,打造优势项目,形成学校特色品牌;增加课程的多样性、选择性,尽可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和多样化发展需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校打造了以下五大特色课程体系,实现育人方式的改革和创新。

构建科技课程体系。

学校目前拥有10大高端实验室,开发了100多门课程,其中部分课程被北京市认定为特色课程。

利用地域优势,开发适合聋生发展需要的校本课程

利用地域优势,开发适合聋生发展需要的校本课程

立 项 了省级课 题—一 ‘ 应盲 、 ‘ 适 聋
学 生 发 展 需 要 的课 程 调 整 与 开 发
统 一颁 发 的 《 础 教 育 课 程改 革 基 纲 要 ( 行 )和 《 校 义 务 教 育 课 试 》 聋 程 设 置 实 验 方案 》 在 具 体 实 施 。
过程 中 , 由于 我 校 地 处 西 部 、 生 学
登 于市 级 以 上报 刊 杂志 。 ( ) 淀 了 教 师 智 慧 三 积
施 上 趋 于 合 理 化 、规 范 化 。 但 我 们 深 知 ,生 存 课 程 并 不 是 一 朝 一
夕 的2 程 , 要 长 期探 索 。在实 1 2 需
践 中也 还 有 许 多 问 题 值 得 探 究 , 如 还应 进一 步 凸显 生存 课程 的校 本 化 特 色 、关 注 生 存 课 程 开 发 与
实 施 过 程 中 的 动 态 生 成 ,等 等 。 我 们 将 根 据 教 学 对 象 、社 会 环 境 等 因素 的变化 , 断 对课 程 和教 不 材 进 行 补充 、 整 、 善 , 正有 调 完 真
《自我 规 划
走 向 社 会 》 两 册 书
也 于 今 年 出 版 。 学 校 上 下 形 成 了一 种 崇 尚 学 术 、 尚 研 究 的 氛 崇 围 ,教 师 的 科 研 意 识 、自我 发 展 意 识 不 断 增 强 , 堂教 学 不 断优 课 化 , 师 发 展成 果 喜 人 。 颜 华 、 教 杨
种 图 片 、 件 、 频 等 资 源 , 充 课 视 并 分 利 用 数 字 资 源 管 理 平 台对 各
类 资料 合 理 归整 , 成 ‘ 存 课 形 ‘ 生 程 教 学 资 源 库 ”, 实 现 了 教 学 经 验 、教 学 成 果 、学 习 成 果 的 数 字 化 共 享 。 教 师 们 编 写 了各 科 校 本 教 材 ,“ 装 ”、“ 点 ”专 业 教 服 糕 材 在 积 淀 改 进 的 基 础 上 形 成 了 校 本 专 业 教 材 。《 是 聋 人 》 和 我

(完整版)盲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

(完整版)盲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

盲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特殊教育课程体系”的要求,参照普通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结合视力残疾儿童身心发展特点,设置盲校课程。

课程设置从视力残疾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有中国特色、充满活力的视力残疾儿童义务教育课程体系,为造就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一、培养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视力残疾学生全面发展,尊重个性发展,开发各种潜能,补偿视觉缺陷,克服残疾带来的种种困难,适应现代生活需要。

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依法维权;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地认识和对待残疾,具有乐观进取、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立志成才的精神、顽强的意志以及平等参与的公民意识;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学会交流与合作,初步具有独立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人生规划意识,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为实现上述目标,视力残疾儿童义务教育课程除应遵循普通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的原则外,还应遵循:(一)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坚持视力残疾儿童教育与普通儿童教育共性的同时,从视力残疾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注重学生的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调整教育内容、课时数,以达到与普通学校相应的目标,促进视力残疾儿童全面发展。

(二)继承、借鉴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结合国情、总结并继承我国各地视力残疾儿童教育的成功经验,立足全面发展、注重潜能开发和补偿缺陷、加强劳动教育、强调适应社会;借鉴与吸收国外视力残疾儿童教育的有益经验,力求教育与医疗、教育与康复、教育与训练、教育与心理辅导等相结合,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完整版)盲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

(完整版)盲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

盲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特殊教育课程体系”的要求,参照普通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结合视力残疾儿童身心发展特点,设置盲校课程。

课程设置从视力残疾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有中国特色、充满活力的视力残疾儿童义务教育课程体系,为造就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一、培养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视力残疾学生全面发展,尊重个性发展,开发各种潜能,补偿视觉缺陷,克服残疾带来的种种困难,适应现代生活需要。

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依法维权;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地认识和对待残疾,具有乐观进取、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立志成才的精神、顽强的意志以及平等参与的公民意识;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学会交流与合作,初步具有独立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人生规划意识,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为实现上述目标,视力残疾儿童义务教育课程除应遵循普通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的原则外,还应遵循:(一)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坚持视力残疾儿童教育与普通儿童教育共性的同时,从视力残疾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注重学生的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调整教育内容、课时数,以达到与普通学校相应的目标,促进视力残疾儿童全面发展。

(二)继承、借鉴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结合国情、总结并继承我国各地视力残疾儿童教育的成功经验,立足全面发展、注重潜能开发和补偿缺陷、加强劳动教育、强调适应社会;借鉴与吸收国外视力残疾儿童教育的有益经验,力求教育与医疗、教育与康复、教育与训练、教育与心理辅导等相结合,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构建有逻辑感的学校课程——以北京市育英学校课程建设为例

构建有逻辑感的学校课程——以北京市育英学校课程建设为例
校训:好好学习 好好学习; 校风:静静挂在枝头的桃子(我们对校风的解读 是学生要知规矩、有爱心、守礼仪;教师是以身示范、 为人师表;校长要心无旁骛,静心办学); 教育品质:在关注学校教育社会化功能的同时, 进一步尊重学生的丰富性、多样性,更加注重发现、 发挥学生的潜能,帮助每一位学生追寻属于未来的 自己。 如何将抽象的课程哲学形象地呈现在学校师生面 前?育英学校从环境文化建设的角度,做了如下的探索: (一)明晰学校环境文化建设的基本定位 学校文化是软实力,其教育作用是强大的。育英 学校在问道教师、问道学生的基础上,提出了学校环 境文化设计的基本定位:育英的校园既是为师生提供 学校整体的形象设计、为师生提供生活的物质环境, 也是为师生提供精神的家园,让校园因为充盈高品质 的文化内涵而更美。在整个校园环境改造建设过程中, 学校以红色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 旨,注重学校文化的传承,注重对学校育人目标的指 向,注重社会发展的需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环 境文化。 (二)将学校建成世界上最美的地方 从 2011 年开始,学校修建了 9 个广场,包括 2 个
对他们关心社稷、勇于担当的殷殷期待。 学校将荣誉墙改成“育英时评”,引导学生对国
内外发生的热点、焦点事件进行评说;修建了“英雄 墙”,展开了“不许抹黑英雄”的大讨论,以激励育 英学子“走英雄之路,立英雄之志”,树立责任担当 的意识与精神。
二、明晰学校课程功能
凡学校办学都离不开对三个基本问题(什么是学 校?什么是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有什么用?)的回答, 而对这三个基本问题的理解与回答即是明晰了学校的 课程功能。
办学宗旨:把育英学校办成一所学生向往、教师 幸福、社会满意的中国名校;
办学使命:让十二年一贯制的教育为学生撑起更 广阔的发展空间,让学生毕业十年或十五年后走得更 远;

聋哑学校课程实施方案

聋哑学校课程实施方案

聋哑学校课程实施方案一、课程目标。

聋哑学校的课程实施方案是为了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语言沟通能力、社交能力和自理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1. 提高学生的手语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流利地运用手语进行交流;2. 培养学生的听觉和视觉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外部世界;3. 增强学生的社交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4. 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生活和工作。

二、课程设置。

1. 语言课程,主要包括手语课程和口语训练课程。

手语课程以教授学生基本手语为主,口语训练课程则是为了帮助有残畸的学生能够通过口语进行简单的交流。

2. 视觉听觉课程,通过视觉听觉课程,学生将学习如何通过视觉和听觉感知外部世界,包括使用助听器、学习唇语等。

3. 社交技能课程,学生将接受社交技能的培训,包括与他人的交流、合作、团队合作等。

4. 生活技能课程,学生将学习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如自理能力、独立生活能力等。

5. 艺术课程,通过艺术课程,学生将有机会发展自己的艺术天赋,包括绘画、音乐、舞蹈等。

三、教学方法。

1. 多感官教学,针对聋哑学生的特点,课程将采用多感官教学方法,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知识。

2. 情景教学,课程将注重情景教学,通过模拟真实生活场景来帮助学生学习和应用知识。

3. 个性化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能力,课程将采用个性化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教学计划。

四、教育评估。

1. 教育评估将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通过定期的评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及时调整教学计划,确保课程的有效实施。

2. 教育评估将包括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自理能力等方面的评估,以及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估。

3. 教育评估将采用多种方式,包括考试、观察、访谈等,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五、师资队伍建设。

1. 建立专门的职业培训机构,对聋哑学校的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2. 建立导师制度,为新教师提供专业指导和帮助,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聋哑学校的教学环境。

探索适合聋生需要的课改和教材

探索适合聋生需要的课改和教材
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师分别 按 课 文 、 节 、 元 撰 写课 小 单
后 反 思案 例 , 录教 学成 功 之 处 、 记 “ 笔 ”所 在 、 学 机 智 、 生 见 败 教 学 解 及 “ 教 设 计 ”, 记 促 思 , 再 以 以
思 促教 。
3 .让 研 究 成 为 教 师 的 成 长 方
校 将 一如 既往 , 拓 奋进 , 积 极 开 在 推进 特殊 教 育课 程 改革 和 现代 化 的进程 中 , 创佳 绩 。 再 @
如 实验 操作 能 力 、 文撰 写 能力 、 论
新 一 轮课 程 改革 提倡 教 师要 现 代技 术 应用 能 力 等 。学校 积 极
进 行 反 思 性 教 学 ,要 求 教 师 对 自
点 读 好 一 本 教 育 专 著 , 每 月 读 好

本教 育 杂 志 , 及 时做 好 札记 , 并
人 际交往 、 理 健康 、 园生 活等 心 校 教 师要从 单 纯 的 知识 传授 者
方 面 。 还 要 制 订 学 生 课 外 阅读 纲
每 周 一 次 读 书 心 得 交 流 , 每 月 一 次 笔 记 检 查 ,每 学 期 一 次 读 书 笔 记 展 示 , 树 立 先 进 典 型 , 力 推 并 大 进 “ 头 ”工 程 建 设 , 断 引 进 源 不
己 的教 学 策 略 、 学 行 为 、 学 过 教 教 程 及 结 果 作 出 理 性 的 审 视 和 解 剖 ,从 而 成 为 反 思 性 实 践 者 。 为 此 , 校要 求 语 文 、 学 等 学科 教 学 数
动进 行研 究 , 教育 行 动 中研究 , 在
为 教 育 行 动 而 研 究 ,以 此 推 进 教 师专业 成 长 。 走进 新课 程 , 进 现 代化 , 推 是

积极探索特殊教育内涵式发展路径——以北京市为例

积极探索特殊教育内涵式发展路径——以北京市为例

基础教育研究|责任编辑:顾明珠赵华丽北京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特殊教育,自2013年北京市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随班就读工作的意见》《北京市中小学融合教育行动计划》《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标准》等文件,加快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建设,大力推进融合教育,构建资源教室、区级特教中心等专业支持服务体系。

如今北京市已基本形成以特教中心为指导、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普通教育学校融合教育为主体、以送教上门等多种形式为补充的特殊教育格局,教育对象从传统意义上的“三类”(盲、聋、智障)残疾儿童少年扩大到“7+2+N”类(视力残疾、听力残疾、智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以及自闭症、脑瘫2种特别类型,“N”为“其他类型”,正逐步拓展涵盖情绪行为障碍、学习障碍等)特殊儿童少年。

在特殊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新阶段,面对特殊教育发展格局的不断开拓、教育对象的不断扩大及教育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北京市大力拓展师资队伍专业类型,深入开展主题教研,积极推进特殊教育学校联盟建设,力促全市特殊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

一、以师资队伍多类型、专业化发展为根本,为特殊教育内涵式发展提供保障融合教育的快速发展,以及特殊教育学校生源积极探索特殊教育内涵式发展路径———以北京市为例王善峰孙颖【摘要】在特殊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新阶段,北京市积极应对教育对象的不断扩大及教育需求的日益多样化,以师资队伍多类型、专业化发展为根本,以教育科研为引领,以特殊教育学校联盟建设为依托,力促全市特殊教育内涵式发展,努力把“办好特殊教育”落到实处。

【关键词】特殊教育;内涵式发展;专业化;北京【中图分类号】G760北京市第三届特殊教育及融合教育教研员培训会66基础教育研究|责任编辑:顾明珠赵华丽/***************变化和学校转型发展,对师资队伍产生了多类型、专业化新需求。

如师资队伍中需要有巡回指导教师、资源教师、融合教育管理教师、融合教育教研指导教师等角色;面对中重度残疾学生实际需求,教师的专业能力必须能适应教育康复训练开展、个别化教育实效提升等多种要求。

聋校律动教材编写的初步设想——基于北京、天津、西安三地聋校的律动课程调研

聋校律动教材编写的初步设想——基于北京、天津、西安三地聋校的律动课程调研

聋校律动教材编写的初步设想—基于北京、天津、西安三地聋校的律动课程调研张楠【摘要】本文基于北京、天津、西安三地聋校律动课程的调研,充分掌握学生学情、教材使用和教学 内容等方面的情况,为以《聋校义务教育律动课程标准(2〇16年版)》为基础的聋校律动新教材编写提出一 些初步的设想。

【关键词】聋生;律动教学;教材编写【中图分类号】G762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 背景下,聋校学生的艺术教育受到了广泛关注和重 视,《聋校义务教育律动课程标准(2016年版)》(以 下简称《聋校律动课标》)对聋校义务教育阶段1一 3年级开展的律动课程所适用的教材提出了新的 要求。

2019年底,由人民教育出版社音乐编辑室组 织编写组,以课堂观摩与座谈讨论相结合的形式,针对北京、天津、西安三地聋校律动课程中的学生 学情、教材使用和教学内容等情况,进行较为全面 和系统的调研,为编写出具有指导性和科学性的律 动新教材 了 。

_、学生概况律动课程目标的制订以聋生为本,律动教材 的编写应基于聋校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相应的教 学内容。

5 聋校学生 出的。

相较于普通学校,聋校的学生总数少,教学形 式多为小化教学。

以西安市第二聋哑学校为例,学校规定每个班级的学生人数不超过12人,但实 际人数一般在10人左右。

北京、天津两地的状况也 大致相同,一些班级也有7—8人的情况。

近年来,聋校学生 5 年 出聋生 的与 的展和 术的 进步密切相关。

一方面,优生优育的理念使聋生总 数不断减少;另一方面,聋生在人工耳蜗、助听器的 辅助以及专业的康复训练下,听力水平和沟通能力 有了很大的提高,一些听力恢复较好的学生,得以 进入普通义务教育学校学习。

入学聋校的学生,个 体之间的差异也很大,听力和语言能力较好的学 生,基本可以和教师正常交流,听力和语言能力较 弱的学生则存在交流困难、学习困难等情况。

此外,还有部分学生存在多重障碍,教学难度更大。

二、律动教学情况律动课程作为聋校的特色艺术课程,为小学 1一3年级的学生开设,有助于聋生提高身心健康 水平、开发艺术潜能以及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2024年度盲聋哑学校工作计划要点

2024年度盲聋哑学校工作计划要点

2024年度盲聋哑学校工作计划要点一、学校目标及发展思路1. 确立学校的目标:以提高残障学生的生活质量和自主能力为核心,培养他们成为独立、自信的人。

2. 强化学校的特色:打造一所具有特殊需求学生照顾能力的学校,为盲聋哑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康复服务。

3. 教育模式改革:从提高学生自主能力的角度出发,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二、招生与入学1. 宣传与招生:加强与当地社区、残障组织的合作,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盲聋哑学生入学。

2. 入学评估与补习:对于每个新生,进行全面的入学评估,并有针对性地为其制定个性化的补习计划,确保学生能够顺利适应校园生活和学习环境。

三、教学与培训1. 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的培训和专业知识的更新,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

2. 优化教学内容:根据盲聋哑学生的特殊需求,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3. 创新教学方法:引入现代技术手段,结合教育教学实践,积极探索适合盲聋哑学生的新型教学方法。

四、康复与辅助设施1. 建设恢复训练中心:设立有专门的康复训练中心,提供多样化的康复治疗和训练服务,帮助学生提高听、视、言语等能力。

2. 配置辅助设施:为学生提供各种辅助设施,如盲文图书、盲文学习软件、听力辅助器等,方便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五、校园文化建设1. 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如艺术展览、文艺演出等,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天赋。

2. 打造和谐校园环境:倡导和传播积极向上、关爱他人的校园文化,营造一个和谐、友爱的学习氛围。

六、与社会的合作与交流1. 加强与残障组织的合作:与残障组织合作开展各项活动,共同关注盲聋哑学生的教育和康复问题,探索更好的解决方案。

2.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他们参与社会的能力和自信心。

3. 推广经验与成果:主动与其他盲聋哑学校和教育机构的交流合作,分享学校的经验和成果,互相促进发展。

聋校英语分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以北京启喑实验学校为例

聋校英语分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以北京启喑实验学校为例

ENGLISH ON CAMPUS2023年24期总第672期聋校英语分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以北京启喑实验学校为例摘 要:阅读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精神底色。

阅读能力决定着各个学科的学习效率,是重要基础,特别是在英语学科中,阅读扮演着重要角色。

聋生总体阅读水平低于健听学生,他们在英语学习中存在诸多困难。

为了提高聋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提升聋生英语学科素养,我校开始尝试在八年级、预科年级开展英语分级阅读教学实践,将分级阅读作为课内英语学习的一种有益补充,让每个聋生进行适应其语言发展水平的阅读活动。

本文从我校英语教学现状出发,积极探索聋校英语分级阅读的可行性措施,对初期成效进行总结,并为后续推进聋校英语分级阅读提出相应策略,以期引领更多聋生享受英语阅读的过程,突破自我,成为真正的“悦读者”。

关键词:聋校;英语分级阅读;教学实践作者简介:丛丹,北京启喑实验学校。

英文分级阅读(Leveled Reading),是按照少年儿童不同年龄段的智力和心理发展程度,提供科学性和有针对性的阅读计划和阅读材料,以期让读者的英文阅读能力有效提高的一种阅读模式。

中国青少年的英语分级阅读始于20世纪90年代。

课标提出,学生高中毕业时除教材外,英语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36万词以上。

这是对英语阅读的要求第一次进入教学大纲,从上而下推动了中国英语分级阅读的发展。

在中国的一些发达地区,分级阅读已经进入中小学校课堂内外。

这样的阶梯型阅读让学生更容易接受二语,让英语学习不再是枯燥的单词记忆和复杂的语法解析。

分级阅读的开展对于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目前我国聋校英语教学尚无统编教材,多采用普校教材或校本教材进行授课。

在聋校开展英语分级阅读教学的研究并不多见。

笔者认为英语分级阅读作为一种有益补充,可以尝试将其纳入聋校英语教学体系中。

在听觉障碍学生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开展英语分级阅读训练,为他们建立起科学的分层阅读体系,将会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有助于解决聋生英语学习中存在的诸多难题。

聋校课程设置方案

聋校课程设置方案

聋校是对听力语言残疾儿童实施教育的学校。

本方案适用于全日制聋校九年义务教育。

课程方案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为指导,依据国务院转发九部门《关于“十五"期间进一步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遵循听力语言残疾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努力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聋校义务教育课程体系。

一、课程目标聋校义务教育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

要使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具有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生活自理能力、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竞争能力;具有健甚睁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培养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为实现培养目标,聋校义务教育课程应: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和缺陷补偿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加强潜能开发,注重语言发展,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注重学科本位的倾向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设置综合课程,增设沟通与交往、生活指导、外语、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开设选修课程。

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积极开发校本课程。

3.改变课程内容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适合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和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构建开放多元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

构建开放多元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

构建开放多元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
吴甡
【期刊名称】《基础教育参考》
【年(卷),期】2013(000)008
【摘要】基于学生的生命成长,我校(北京市广渠门中学)提出了“生命影响生命”的“生命教育”理念。

我认为,教育是一个栽培生命的过程,这是因为教育是因生命需求而开始的。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必须把学生看作是一个个独立、鲜活的生命,并要按照生命成长的规律来进行教育。

“生命影响生命”的教育,是按照人的成长规律建构的教育模式,它在课程建设上,呈现出一种开放多元的特征,【总页数】2页(P75-76)
【作者】吴甡
【作者单位】北京市广渠门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构建多元生命教育课程体系,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探索
2.追寻学校文化变革之路构建多元开放课程体系
3.构建立体、多元的政法类高职高专公共英语课程体系——以海南政法职业学院公共英语课程体系构建为例
4.注重体验感悟引领生命教育r——基于学校构建体验式生命教育课程体系探索
5.构建多元德育课程体系传承百年聚星育人文化——阜阳市北城小学聚星德育课程体系构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让每一个听障孩子学一技之长,做有用之人

让每一个听障孩子学一技之长,做有用之人

让每一个听障孩子学一技之长,做有用之人
佚名
【期刊名称】《现代特殊教育》
【年(卷),期】2022()19
【摘要】江西省南昌市启音学校创办于1946年,是江西省内最早的由中国人创办
的聋校,省内领先,全国知名。

学校集康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高中教育为一体,现有在校生250余人,教职工60余人。

学校致力于让每一个听障孩子“学一技之长,
做有用之人”。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学校构建了“小学兴趣培养、初中技能学习、高中专业训练”的完整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模式。

在学校的精心培育下,听障学
生不断克服自身障碍影响,实现人生蝶变。

【总页数】1页(PI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聚焦责任,不言放弃,让受教育者做有用之人——北京启喑实验学校办学思想与文
化的传承2.写“好”字读“好”书做有用之人——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心得体会3.如何做一名于社会“有用”之人——“有用”与“无用”之辨4.高等特殊
教育听障学生的“教、学、做”一体化改革5.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武汉市砺志中学五年转型综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建基于聋生发展的多元课程体系——以北京启喑实验学校为例作者:谢爱明李智玲王秋阳来源:《基础教育参考》 2018年第15期[摘要]课程决定着学校的发展,也决定着学生的发展,北京启喑实验学校作为一所专门招收聋生的特殊教育学校,结合自身“3+6+3+4”学制模式,在“以生为本”理念的引领下,根据不同学段学生身心特点和发展需求,构建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多元课程体系。

[关键词]聋生:特殊教育:课程体系课程是经过选择的文化载体,是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u。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说:什么样的课程就决定学校什么样的品质,什么样的课程就决定学生什么样的发展圈。

因而,每一所学校都要充分考虑学校和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定位,进行课程建设。

对于专门招收聋生的特殊教育学校来说更是如此,不能只局限于一门或几门课程的建设,而要从更高层面、更大范畴、更远目标来考虑,构建具有基础性、发展性、技能陛、康复性等特点,能有效促进聋生发展的多元课程体系。

所谓课程体系,是指立足学校,对师生共同研发的、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促进学校特色化建设的课程的整体设计与具体安排,是学校所开设的全部课程的分工与配合,蕴含着各个课程之间的结构和比例关系,具体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设置、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五部分在内的整体课程框架圈。

一、构建基于聋生发展的多元课程体系的意义1.社会发展需要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办好特殊教育”。

早在2001年,教育部出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就提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

而在当今高速发展的新时代,社会要求学生具有崇高的爱国情操和道德水准,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等,能融人社会,并能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和智慧。

虽然聋生有听力和语言的缺陷,但是仍然可以克服缺陷自立于社会,并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2.聋教育发展需要1993年,原国家教委出台的《全日制聋校课程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提出了聋校的培养目标、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凹,但是随着融合教育、医教结合等新理念的出现和普及,《计划》已不适应新时期聋教育发展的需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提高残疾学生的综合素质。

2016年,教育部出台了新的《聋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强调课程要适合聋生的身心特点及发展规律]圈,这对聋教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体系建设的系统性、科学性做了进一步规划,对聋教育质量和学生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也对非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提供了参考。

3.聋校发展需要学校的教育对象是人,是一个个有思想追求、有发展需要并且充满活力的生命个体。

所以,学校的生存发展和培养目标首先就得考虑“人”这个概念。

学校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每一所学校都必须思考并且明确的问题。

北京启喑实验学校是一所专门性的聋校,学生都是听力损失程度严重且语言表达困难的聋哑学生。

学校包括学前康复班(3年)、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4年,包括预科1年,普高和职高各3年)学段。

如果一个孩子从学前班开始一直在本校上学,可能一共在校16年,而这16年则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其接受生涯教育的重要阶段。

学生的成长是连贯的,他们知识体系的建构和能力体系的形成也不可割裂。

所以,要以前瞻性思想引领,以科学性课程体系设置,将处于关键期的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人,学校才会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4.聋生发展需要聋生发展是学校课程体系构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随着当今社会多元化的发展,聋生的身心发展需求也呈现出多元特点,他们不再局限于对文化知识的学习,而是更加渴望“得到社会的关注、理解和支持,然后自食其力地生活”,并且“开发才智和潜力,发展个性,能够改善生活、改造社会”。

他们渴望得到尊重,渴望自我价值能得以体现。

归纳起来,聋生的发展需求主要体现在认知或学习、沟通、情绪与人际关系、听觉、健康等[。

而要满足这些发展需求,促使聋生走出校门后能快速融人社会,就需要构建多元课程体系来予以保障。

二、构建基于聋生发展的多元课程体系的理念和原则1.构建理念北京启喑实验学校始终遵循“以生为本”的基本理念,以教授聋生基础文化知识、补偿聋生听力和语言缺陷、发展聋生基本技能、健全聋生基本人格为根本任务,以培养聋生综合能力、提升聋生生活品质、促使聋生顺利融人社会为最终目标。

在此基础上,构建多元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尚德、尚学、自砺、自强。

2.构建原则一是规定性和创造性相结合。

在国家和地方规定课程的基础上,立足学校及学生实际情况,将规定性课程进行适当调整,或者进行校本课程创建,形成具有针对性、特色性、适切性、有效性和发展性的课程体系。

二是顺序性与适应性相结合。

即要考虑课程体系中纵向和横向的关系。

纵向上要充分考虑从低年级到高年级课程的衔接及知识的迁移规律,将课程排列有序化;横向上要考虑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能力,安排合适的课程类型。

三是开放性与整合性相结合。

要通过课程设置,创造聋生与外界社会接触的机会,让他们走出课堂、走出校园。

比如,通过与外校的联合教育活动促进融合,将课程体系开放化、动态化。

同时,也要将来自各方的信息和资源进行整合,为聋生选择优质或精华资源。

四是均衡性与倾向性相结合。

均衡性是指各类课程均衡开展,但是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发展目标,可以有所侧重,比如,对于初入学低龄聋生,就要多注重语言康复训练和基础知识的学习;对于高年级面临升学或就业的聋生,就要多倾向于安排升学所需要完成的课程或职业技能类课程。

三、构建基于聋生发展的多元课程体系的方法基于上述基本理念和原则,北京启喑实验学校以聋生发展为导向,有机整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根据学校基本学制模式,构建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多元课程体系。

1.学前康复阶段学前康复阶段教育针对3-6岁的聋童,主要设置知识类、康复类和活动类课程。

知识类课程主要是阅读课和识数课。

阅读课是教师带领聋童阅读经典绘本,激发他们阅读兴趣,发展想象力,养成阅读习惯等。

识数课是教聋童认识数字、形状等,形成基本的数概念。

康复类课程是学前康复段的重要课程,主要是抓住聋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进行听力和语言康复训练。

训练包括集体语训和个训,前者是指对全班聋童进行集体化的语言康复训练,后者是指教师和聋童以“一对一”的形式进行个别语言康复训练。

教师每周对聋童进行三次集体语训和五次个训,每次30分钟,最大限度地发展聋童的语言能力。

活动类课程主要是画画课和活动课。

画画课是培养聋童对儿童画的兴趣,为将来学习美术打基础,并促使他们通过画画直观感知和认识世界;活动课主要是开展室内和室外活动,比如幼儿操、拍球等,发展聋童身体素质,增进他们的身体健康。

2.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小学和初中均属于义务教育阶段,主要设置德育类、知识类、康复类、活动类和兴趣类课程。

德育类课程主要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初中德育类课程主要是思想品德,以提高聋生的思想品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小学和初中的知识类课程主要是规定的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课程,落实《聋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基本规定和要求。

小学和初中的康复类课程都包含沟通与交流,这是持续训练和发展学生语言表达的课程。

另外,小学还开设生活指导课程,初中开设心理健康课程。

活动类课程主要是肢体运动类课程,小学和初中都开设体育与健康、美术课程。

此外,小学还开设律动和写字课,旨在提升聋生身体素质和艺术素养。

至于兴趣类课程,小学主要开设舞蹈、陶艺、绳艺、球类课,初中在此基础上加开了机器人课程,旨在发展学生兴趣和特长,开发他们的潜能。

3.高中阶段高中分为普通高中(升学意向)和职业高中(就业意向)两类,均开设了德育类课程、康复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

德育类课程主要是思想品德、政治课程,第一年预科年级开设思想品德,从高一开始开设政治,以提高聋生的思想品质和政治觉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康复类课程主要是心理健康课程,对学生持续进行心理康复训练。

活动类课程主要是体育与健康、美术课程,持续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和艺术素养。

此外,普高和职高在知识类课程的设置上有很大区别。

普高开设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和信息技术课程,与升学的要求保持一致;职高仅开设语文和信息技术课程,以持续促使聋生发展语言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

职高还开设专门的职业类课程,主要是烹饪技术、面点制作、咖啡制作、调酒技术、美容美发、酒店服务和茶艺,旨在让聋生掌握更多实用的职业技能。

四、基于聋生发展的多元课程体系特点1.遵循渐进规律课程体系充分考虑各学段、各年级聋生身心发展特点、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以及聋生共性发展和个性发展,具有可持续性。

各年级课程安排循序渐进,易于学生学习和接受,遵循了教育基本规律。

2.强化品德教育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课程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北京启喑实验学校多元课程体系全面贯彻文件精神,在不同学段开设品德教育类课程,同时还通过宣传板报、网络等隐性课程对聋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3.凸显聋生康复基于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课程体系充分考虑聋生听力语言康复需求,增加康复目标,并且专门设置康复类课程。

根据学生年龄和学段,康复重点也有所不同。

如学前注重听力和语言康复,小学注重语言康复和生活康复,初中注重语言康复和心理康复,高中注重心理康复。

4.注重功能发展各学段开设的活动课,以及小学和初中开设的兴趣课,不仅能提高聋生身体素质,培养其高尚的生活情趣和艺术情操,更重要的是能发展聋生的替代性功能并开发其潜能。

比如,有的聋生展现出较好的舞蹈天赋,进入市残疾人艺术团参加演出;有的展现出不俗的书法能力,参加各种书法展;还有的展现出优秀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被选中参加国家级或省市级残疾人运动比赛。

五、发展建议在基于聋生发展的多元课程体系的培养下,北京启喑实验学校的学生快乐学习,不断提高综合能力。

如舞蹈队经常受邀参加演出,科技组多次和普通学生一起参加市区级机器人大赛并获得一二等奖等。

2015年,彭丽媛教授和比利时王后参观北京启喑实验学校时,学生在舞蹈、书法、茶艺、雕刻等课程上展示出的综合素养获得了高度称赞。

近年来,聋生生源急剧变化(如数量、质量等),而要使学校课程体系适应变化,继续产生优质效应,就要在已有基础上进一步做好以下工作。

1.注重开发新课程资源《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指出,要大力推进特殊教育课程教学改革。

为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满足学生身心发展需求,要多关注一些新资源、新技术,开发新课程。

如可以依据新课标要求,编制学习辅助用书;也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教师微课资源库;还可以借助图书馆、博物馆等,建立社会大课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