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势感知能力作战试验鉴定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合集下载

海战场态势感知能力的度量方法研究

海战场态势感知能力的度量方法研究
21 00年 6月
指挥 控制 与仿 真
Co mma d Co t l S mu ai n n n r & i lt o o
Vb -2 No 3 l 3 .
J n2 0 u .Ol
文章编号 :17 -892 1) 30 2-4 6 33 1(0 0 0 —0 80
海 战 场 态 势 感 知 能 力 的 度 量 方 法 研 究
me s rme t o e v ro k u e s d fe e tn e s o e c n e t n e u r me t ft e st a in a r e e s h s a u e n s f n o e l o s r i r n e d f t o t n s a d rq i t h e n s o h i t wa n s .T i u o p p rti s t a u e st a i n a r e e s b h u l y o e fn d Op r t n lP cu e i h e a l f l a e re o me r i t wa n s y t e q a i f Us r De e e ai a i t r n t e s a b t e ed s u o t i o t i e v r n n n e h c a e d fu e s n i me tu d rt e a t ln e s o s r .W e a a y i t r e k y id c t r ft e a i t : o lt n s ,a c r c , o u n l ss h e e n i ao o b l y c mp e e e s c u a y s h i tme i e s a d me s r ewh l b l y a r s p rto it r so l u e su d rt e i f r t n s se Th sp p r i l s. n n a u e t o e a i t c o so e ai n p c e f l s r n e h o ma i y t m. i a e h i u a n o h ss mer fr n ev let ea s s me t f i a in a r e e sa d i f r t n s p ro i . a o e e e c au t s e s n t t wa n s n o ma i u e i rt oh o su o n o y Ke r s st a in a r e e s u e e d ; a u e meh d ywo d : i t wa n s ; s r e s me s r t o u o n

战场态势感知研究综述

战场态势感知研究综述

战场态势感知研究综述
随着现代战争的发展,战场态势感知技术也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

战场态势感知是指通过信息化手段获取、分析和展示战场信息,从而
提高战场情报的分析和决策的水平,使指挥员和作战人员能够更加有
效地指挥和作战。

战场态势感知技术主要包括多源情报融合、人工智能、网络技术
等方面。

其中,多源情报融合是指将来自多个不同来源的情报信息进
行整合、分析和筛选,从而形成全面、准确的情报图像;人工智能则
可以帮助指挥员和作战人员在短时间内快速获取并识别关键信息;而
网络技术则可以将各种传感器、雷达等设备的数据进行无线传输,从
而实现战场信息的实时感知和传递。

随着战场态势感知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除了在军事领域中,战场态势感知技术也可以在各个领域中发挥作用,例如在城市安全、交通管理、环境监测等方面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总的来说,战场态势感知技术的发展使得指挥员和作战人员能够
更加有效地获取、分析和利用战场信息,从而提高了战场决策的水平
和作战效率,有力地支持了现代战争的胜利。

企业如何构建全方位的安全态势感知体系

企业如何构建全方位的安全态势感知体系

企业如何构建全方位的安全态势感知体系在当今数字化快速发展的时代,企业面临的网络安全威胁日益复杂和多样化。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威胁,保障企业的业务正常运行和数据安全,构建全方位的安全态势感知体系已成为企业的当务之急。

安全态势感知体系是一种综合性的安全解决方案,它能够实时收集、分析和评估企业内部的安全数据,帮助企业提前发现潜在的安全威胁,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那么,企业该如何构建这样一个全方位的安全态势感知体系呢?首先,明确安全需求是构建安全态势感知体系的基础。

企业需要对自身的业务特点、信息资产、网络架构等进行全面的梳理和评估,确定可能面临的安全风险和威胁。

例如,金融企业需要重点关注数据泄露和交易欺诈风险,制造业企业则可能更关注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

只有明确了自身的安全需求,企业才能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安全技术和产品。

其次,建立完善的安全数据采集机制至关重要。

安全态势感知体系的有效性依赖于大量准确、实时的安全数据。

企业需要从多个来源采集数据,包括网络设备、服务器、应用系统、终端设备等。

这些数据包括日志信息、流量数据、配置信息、漏洞信息等。

同时,为了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可用性,企业还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归一化和关联处理,使其能够被后续的分析工具所使用。

接下来,选择合适的安全分析工具和技术是构建安全态势感知体系的核心环节。

常见的安全分析技术包括基于规则的检测、机器学习、行为分析等。

基于规则的检测能够快速发现已知的安全威胁,但对于新型的、未知的威胁可能效果不佳。

机器学习和行为分析则可以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学习和分析,发现潜在的异常行为和未知威胁。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一种或多种分析技术相结合的方式,以提高安全态势感知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在数据分析方面,企业需要建立专业的安全分析团队,或者借助外部的安全服务提供商。

安全分析人员需要具备深厚的安全知识和数据分析能力,能够从海量的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识别出潜在的安全威胁。

信息化作战能力评估指标及模型构建的思考

信息化作战能力评估指标及模型构建的思考
信息化作战能力可以描述为“综合运用军事信息系统、信息化武器以及其它信息技术等手段遂行信息化作战的能力”。具体地说,信息化作战能力包含情报侦察、预警探测、情报信息融合处理、指挥控制、综合通信、火力打击、信息对抗、综合保障等能力。其中,情报侦察、预警探测属于信息获取范畴,情报信息融合处理属于情报处理范畴,三者可以归并成战场感知能力。战场感知和综合通信本都应该属于作战保障的范畴,但由于战场感知和综合通信是信息化战场的核心要素,在信息流导控物质流和能量流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突出其地位,可把战场感知和综合通信抽提出来作为信息化作战的子能力。所以,我们认为,信息化作战能力包括高效化指挥控制能力、实时精确化战场感知能力、网格化综合通信能力、信息化火力打击能力、整体化信息对抗能力和聚焦式综合保障能力。这“六种能力”是信息化作战的“支柱型”能力,是衡量信息时代军队战斗力水平的新标准。
三、信息化作战能力评估,应以作战行动及武器平台为主体,建立科学的评估模型体系
信息化作战能力的综合评估,需先逐级建立子能力评估模型,之后依靠计算机仿真模拟计算得出评估数值,再逐级综合评估出上级能力,最后得到信息化作战能力的综合评判值。这就要求我们综合运用武器装备效能评估理论和系统分析等方法,以作战行动或武器平台等要素为主线,建立能便于评估和全面评估的信息化作战能力评估模型。
4.信息化火力打击能力评估模型
评估信息化火力打击能力主要是衡量信息化武器的毁伤效能。战场信息化武器系统不仅包括陆、海、空、二炮等军兵种所装备的信息化的枪炮、坦克、飞机、军舰等,还包括精确制导武器和空间硬摧毁系统。由此,信息化火力打击能力评估,要建立轻武器、坦克、飞机、军舰、导弹等传统火力打击能力评估模型,以及激光武器、定向能武器、高功率微波武器等高新武器的打击能力评估模型。以地-地导弹打击能力评估为例,还要进一步建立可靠性、生存能力、突防能力、毁伤能力等评估子模型。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系统建设方案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系统建设方案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系统建设方案一、方案目标与范围1.1 目标这个方案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企业搭建一个全面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系统,从而提升它们在网络安全事件上的监测、响应和处理能力,确保信息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具体来说,我们希望能做到以下几点:- 实时监控网络流量和安全事件,及时捕捉到潜在的安全威胁。

- 利用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支持,提高对安全事件的响应效率。

- 建立一个完善的安全事件管理流程,确保能够快速处理和反馈安全事件。

1.2 范围这个方案适合各种规模的企业,尤其是中大型企业,涵盖的内容包括:- 网络安全监测与防护- 安全事件响应与管理- 数据分析与报告- 安全意识培训与教育二、组织现状与需求分析2.1 组织现状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面临的网络安全威胁也在逐渐增多。

根据2022年发布的网络安全报告,全球网络攻击事件增长了30%,但很多企业在安全投入上却没有跟上。

我们发现,很多企业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明显的短板:- 缺乏全面的网络安全监测能力,无法快速识别和应对安全事件。

- 安全事件的响应流程不够健全,导致响应延迟,影响日常运营。

- 员工的安全意识薄弱,成为了安全攻击的“软肋”。

2.2 需求分析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全面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系统,具体需求有:- 实时的网络流量监控,能够识别异常行为和攻击模式。

- 标准化的事件响应流程,确保各种安全事件都能迅速处理。

- 定期的安全培训与意识提升,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

- 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能够生成安全态势报告,帮助管理层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三、实施步骤与操作指南3.1 系统架构设计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系统的架构设计应包括以下几个核心组成部分:1. 数据采集层:通过部署网络流量监测设备和安全信息事件管理(SIEM)系统,实时采集网络流量和安全日志。

2. 数据分析层: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识别潜在的安全威胁和攻击模式。

3. 态势展示层:通过数据可视化工具,将分析结果以图形化的方式呈现,帮助管理层更好地理解网络安全态势。

装备作战试验指标体系构建问题研究

装备作战试验指标体系构建问题研究

装备作战试验指标体系构建问题研究作者:孙嫒妮来源:《价值工程》2019年第20期摘要:装备作战试验指标体系是科学衡量装备作战效能和作战适用性的标尺,是保证装备作战试验活动有序开展的基础,是作战试验设计、实施与评估的基本依据。

为深入推进武器装备作战试验工作,保障装备新质战斗力生成,做到能打仗、打胜仗,建立科学合理可信的作战试验指标体系已成为开展作战试验工作的核心问题。

Abstract: The index system of equipment combat test is the yardstick to scientifically measure the operational effectiveness and applicability of equipment, the basis for ensuring the orderly development of equipment combat test activities, and the basic basis for the design,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of combat test. In order to further promote the combat test work of weapons and equipment, ensure the generation of new quality combat effectiveness of equipment,and be able to fight and win battles,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cientific, reasonable and credible combat test index system has become the core issue in carrying out combat test work.關键词:装备;作战试验;指标体系Key words: equipment;combat test;index system中图分类号:E92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编号:1006-4311(2019)20-0243-020 ;引言装备作战试验指标体系是武器装备作战效能和作战适用性的试金石。

《沉浸式战场态势感知关键技术研究》范文

《沉浸式战场态势感知关键技术研究》范文

《沉浸式战场态势感知关键技术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战场态势感知技术已成为现代战争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沉浸式战场态势感知技术更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军事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沉浸式战场态势感知的关键技术研究,分析其技术原理、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二、沉浸式战场态势感知技术概述沉浸式战场态势感知技术是一种利用先进的信息处理和显示技术,将战场信息以三维立体的方式呈现给用户,使用户能够身临其境地感知战场态势的技术。

该技术通过综合运用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传感器网络等手段,实现战场信息的实时获取、处理和展示。

三、关键技术研究1. 数据融合技术数据融合技术是沉浸式战场态势感知技术的核心之一。

该技术能够有效地融合来自不同传感器、不同平台和不同时间的数据信息,形成完整的战场态势图。

数据融合技术能够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指挥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2. 三维可视化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是实现沉浸式战场态势感知的重要手段。

通过该技术,可以将战场信息以三维立体的方式呈现给用户,使用户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战场态势。

同时,三维可视化技术还可以实现交互操作,使用户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信息的查询和操作。

3. 传感器网络技术传感器网络技术是沉浸式战场态势感知技术的关键支撑。

通过部署大量的传感器,可以实时获取战场的各种信息,如敌我力量分布、地形地貌、气象状况等。

传感器网络技术还可以实现信息的快速传输和共享,为指挥决策提供实时、准确的信息支持。

4.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技术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技术在沉浸式战场态势感知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通过训练模型学习战场数据和规则,系统能够自动分析、预测战场态势,为指挥员提供决策支持。

同时,这些技术还可以实现战场信息的自动识别和分类,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四、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目前,沉浸式战场态势感知技术已在军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各国都在积极研发和应用该技术,以提高战场的感知能力和指挥决策水平。

战场态势感知研究综述

战场态势感知研究综述

战场态势感知研究综述当今世界正处于一个困境之中:在紧密联系、融合的战场环境中,人类迅速的发展也带来了很多挑战和不确定性,其中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识别和感知现代战场态势。

战场态势感知(Battlefield Situational Awareness,简称BSA)是现代军事指挥的先决条件,它旨在捕捉战场信息,预测敌方情况,并处理相应结果。

以前,几乎所有的战场态势感知都是以人工方式处理的,以便获取更多战场数据。

然而,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自动化战场态势感知系统也开始产生作用,从而大大提高战场士兵的作战能力。

随着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传感器和其他硬件设备也可以用于战场态势感知,从而提高识别能力。

目前,战场态势感知研究正在推进整体网络化和信息化军事指挥体系的发展,并努力构建具有较强可扩展性、智能化和分布式算法的战场态势感知系统。

另外,现代混合信息网络设施(如无线网络、移动网络、传感器网络)也使得战场态势感知更加可行。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战场态势感知的研究现状,包括传感器技术、网络技术以及混合信息服务技术。

首先,介绍了现代战争中应用传感器技术以及不同传感器网络的技术细节。

其次,介绍了基于网络的战场态势感知技术,以及如何利用现有的传感器网络和网络技术来构建战场态势感知系统。

最后,介绍了混合信息网络设施如何改善战场态势感知的结果,以及目前还存在的挑战和展望。

战场态势感知的研究现在正处在爆发式发展的历程,如何充分利用现有和发展中的技术来提高战场态势感知的性能,实现更高水平的可操作性和可扩展性,提升军事指挥能力,仍然是研究者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此外,在未来,战场态势感知的评估方法仍在研究中,有待研究的课题也越来越多,战场态势感知的发展将有望受到更多机构的关注。

总之,战场态势感知研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领域,它涉及到传感器技术、网络技术以及混合信息服务技术等多个领域。

未来,战场态势感知将继续扮演重要的角色,使军事指挥系统更加高效、智能和科学化。

智能化武器装备体系作战能力评估框架研究

智能化武器装备体系作战能力评估框架研究

智能化武器装备体系作战能力评估框架研究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军事智能化发展,提高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联合作战能力、全域作战能力”。

本文首先给出了智能化武器装备体系的定义并分析了其组成;然后确定了智能化武器装备体系的评估指标并给出评估的基本流程。

关键词:智能化武器装备体系,作战能力评估,系统动力学1 前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军事智能化发展,提高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联合作战能力、全域作战能力”。

为适应未来战争“零伤亡”的要求,武器智能化、无人化成为一个重要趋势[1]。

军事智能化是传统军事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已经成为有效提高信息化战争形态的重要技术。

通过智能化方式对信息化、机械化装备进行控制,激发最大的作战效能[2]。

未来的战场,先进的智能化武器及手段会拥有更强的战斗力和更多的主动权。

2 智能化武器装备体系2.1智能化武器装备体系的定义智能化武器指不需要人工操作及控制,并且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有效实现武器装备智能化,实现自主侦察、识别、搜索、瞄准并且攻击目标。

现代战争中,武器装备体系与武器装备体系的对抗已成为主要的对抗方式。

智能化武器在作战中也要成体系应用才能更好实现战斗力。

智能化武器装备体系是指由各种智能化武器系统、智能化保障装备系统等构成,各系统在智能化指挥控制的协调下,实现智能化作战的武器装备体系。

2.2智能化武器装备体系的组成从当前的研究来看,军事智能化的应用领域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智能化武器;2,智能化装勤保障;3,智能化指挥决策;4,智能化作战方式[2][3][4]。

智能化态势感知系统实时态势数据库智能化指挥控制系统态势显示与分析规则库、专家系统智能化武器系统指挥决策系统图-1 智能化武器装备体系结构图智能化作战形态下,智能化指挥控制系统是核心。

作战环境和对抗双方的态势瞬息万变,影响因素众多,灵活准确高效的指挥控制系统是制胜的关键。

指挥控制系统需具备自适应能力,根据战场态势“随机应变”。

联合作战条件下陆战场态势感知体系构建问题研究

联合作战条件下陆战场态势感知体系构建问题研究

第4期 2020年4月Journal of CAEITVol. 15 No. 4 Apr. 2020doi : 10. 3969/j. issn. 1673-5692. 2020. 04. 009联合作战条件下陆战场态势感知体系构建问题研究李昌玺、朱刚2,黄申3,刘亚飞',夏恩苍1(1.中国人民解放军66132部队,北京100〇43;2.空军预警学院雷达士官学校,湖北武汉430019;3.中国人民解放军32252部队,广西南宁530200)摘要:陆战场态势感知体系是联合作战条件下战场态势感知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实现信息化条件下“全域融”的重要前提。

随着信息化与智能化的进一步发展,陆战场逐渐呈现出透明、 非接触、高信息含量、大作战空间等特点,但与海空战场态势相比,陆战场作战域复杂、态势感知实 时性差,是陆战场态势感知体系“一张图”构建亟需解决的难题。

通过阐述未来陆战场发展的特 点,分析了陆战场态势感知体系构建的难点,提出了陆战场态势感知体系的构建设想。

关键词:联合作战;陆战场;战场态势感知体系;构建;全域融中图分类号:E8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5692(2020)04-350>06Construction Problem Study on Land Battleileld SituationAwareness System Under Joint OperationU Chang-xi' ,ZHU Gang2, HUANG Shen3,LIU Ya-fei1 ,XIA En-cang1(1. U nit No. 66132 of PLA, Beijing 100043, China ;2. Radar NCO School, Air Force Early Warning Academy, Wuhan 430019, China ;3. Unit No. 32252 of PLA, Nanning 530200, China)Abstract : The land battlefield situation awareness system is the main component of the battlefield situa­tion awareness system under joint operations, which is also one of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44 global-domain fusio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informatiz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zation and intelligence, the battlefield gradually became transparent, non-contact, informative and large combat space, but com­pared with the sea and air battlefield situation, the lands combat domain is more complex and the real­time performance of situational awareness is poor, which is the urgent problem that needs to be solved a- bout "A picture of the Land Battlefield Situation Awareness System". By expla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uture battlefield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difficulties of building the battlefield situation awareness system, and proposes the idea of establishing the battlefield situation awareness system.Key words : joint operation ; land battlefield ; battlefield situation awareness system ; construction ; glob­al-domain fusion〇引言联合作战是信息化条件下打M 未来战争的基本条件,而遍布全域战场的战场态势感知体系是支撑整个联合作战的基石。

面向指挥控制系统的网络态势感知评估指标体系

面向指挥控制系统的网络态势感知评估指标体系

图1 网络态势感知的研究整体框架(1990—),女,山东青岛人,硕士研究生,助理工程师。

研究方向:武器装备信息化、机器学习。

图2 单个舰艇指挥系统单舰指挥控制系统需要同时从多个特性、来源不同的设备中获取数据,并与上级CEC系统进行高更新率、高频宽、高指向性的数据传输,同时在后端计算处理。

指挥控制网络的特点[10]以信息流转为中心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主要强调信息互通、系统可靠和计算高效。

信息互通指系统能够全面获取战场信息,并能够将处理过的指挥控制信息传达给各个作战终端。

战场信息通常包括多源异构,对于一个小型指挥控制节点,内部信息源为所属武器传感器端,外部信息来自上级指挥所和其他系统的横向通报信息。

完成处理后指控信息还需要传达至作战单元、人员、设备。

同时,为提供相应的计算、推演及分析能力,系统在存储与管理时格外注重电子信息战防卫安全,建立病毒和防攻击入侵策略,以多级安全系统加强信息保密。

计算高效要求系统实现不间断、高可图3 面向指挥控制系统的网络态势感知评估指标指标面向网络感知内容需求的同时,在操作层面实际以获取数据的协议层为主[14],在物理层获取物理设备的链路连通性、物理传输延迟和比特吞吐量。

物理层指标能够反映出资产在线率,是网络生存的基础。

链路层指标包含基于链路的帧,主要考量帧吞吐率和丢失率,有利于网络管理员深入交换机、路由器等底层设备,及时排除故障点。

网络层指标针对端到端的IP 包性能参数,大量的安全性、稳定性分析基于网络协议层开展,网络层数据流量的延时和激增也将影响系统的稳定性。

应用层指标主要针对应用服务的性能,并分析来自不同应用和不同用户操作对网络整体资源的占用率和影响。

3.3 评估指标体系应用在建立态势感知的评估指标体系后,指标的度量规范化是应用该指标的前提[15],在态势感知的模型中,先后有基于特征理论的推理方法、基于认知模型的方法、基于数据流处理的方法等,随着机器学习的发展,在指标度量方面本文提出采用基于K-means 的聚类算法以确定评估指标。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与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与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与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和社会运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伴随着网络的广泛应用,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网络攻击、数据泄露、恶意软件等威胁不断涌现,给个人、企业和国家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损失。

为了有效地应对这些网络安全威胁,保障网络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网络安全态势感知与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是指对网络系统的安全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和评估,以全面了解网络安全的现状和趋势。

它能够帮助我们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威胁,预测可能的安全事件,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而风险评估则是对网络系统面临的安全风险进行量化评估,确定风险的等级和影响程度,为制定合理的安全策略提供依据。

那么,如何构建一个科学、有效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与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指标体系的目标和范围。

指标体系的目标应该是准确反映网络安全的态势和风险状况,为网络安全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其范围应涵盖网络系统的各个方面,包括网络基础设施、应用系统、数据资产、用户行为等。

在确定目标和范围后,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指标体系:一是技术层面的指标。

这包括网络设备的运行状态、系统漏洞的数量和严重程度、恶意软件的检测率、网络流量的异常情况等。

例如,网络设备的 CPU 利用率、内存使用率过高可能预示着设备存在性能瓶颈或受到攻击;系统漏洞的数量和严重程度可以反映出系统的脆弱性;恶意软件的检测率则能体现出防病毒系统的有效性;网络流量的异常变化,如突然的流量激增或流量模式的改变,可能是网络攻击的迹象。

二是管理层面的指标。

如安全策略的执行情况、人员的安全意识水平、安全培训的效果、应急响应计划的完善程度等。

安全策略是否得到有效执行,直接关系到网络安全的保障程度;员工的安全意识水平高低会影响到网络安全事件的发生概率;安全培训的效果可以通过员工对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际操作中的表现来衡量;应急响应计划的完善程度则决定了在发生安全事件时能否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理。

消防作战训练中的火场态势感知与决策能力提升研究

消防作战训练中的火场态势感知与决策能力提升研究

消防作战训练中的火场态势感知与决策能力提升研究摘要:火灾事故常常伴随着复杂的环境和危险,因此消防人员需要具备准确感知火场环境、迅速做出决策的综合能力。

本文首先分析了火场态势感知能力、决策能力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提升途径。

其中,通过跨领域知识整合,提出一系列有效培训和提升策略,并且强调持续学习和经验积累的重要性。

同时,技术支持在提升能力方面也要引起足够重视,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和虚拟现实技术在消防训练中的应用。

通过本文所述,期望能够为消防作战训练效果的提升提供有益指导。

关键词:消防作战训练;火场态势感知;决策能力;技术支持;培训策略引言消防作战训练作为确保火灾应急处置效果的关键环节,对消防人员的火场态势感知和决策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火场环境的复杂性和危险性使消防人员必须在短时间内做出准确决策。

然而,传统的消防训练往往无法真实还原火灾现场的多样性情境,因此需要综合运用先进技术手段和训练方法来提升消防人员的火场态势感知与决策能力。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在消防作战训练中如何有效提升火场态势感知与决策能力,从而更好应对各类火灾紧急情况。

一、火场态势感知能力对消防人员的重要性火场态势感知能力对消防人员在火灾现场的任务执行和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火场环境的复杂性和危险性使得消防人员必须在高压力和高风险的情况下作出迅速而准确的决策。

火场态势感知能力涵盖了多个关键方面,对消防人员的作战效能和安全保障会产生深远影响。

首先,火场态势感知能力能够帮助消防人员准确获取火灾现场实时信息,这包括火源位置、火势蔓延情况、烟雾浓度、气象状况等[1]。

准确的信息可以帮助消防人员迅速了解火场状况,从而有针对性采取应对措施,避免无效操作和浪费资源。

其次,火场态势感知能力有助于消防人员有效评估火灾危险程度和发展趋势。

通过对火场信息的准确分析,消防人员能够判断火势的扩大速度、可能的火源变化,从而更好预测火势演变。

这有助于制定更加科学的扑救策略,避免火势失控,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attention战场态势感知与价值评估

attention战场态势感知与价值评估

attention战场态势感知与价值评估注意力机制(attention)是人观察和认识世界的一项重要机制,是聚焦于重点的能力。

注意力机制研究起源于19 世纪的实验心理学,20 世纪中期发展起来的认知心理学和神经生理学进一步推动了注意力机制研究。

但是长期以来,注意力只是被视为个人在觉察、理解外部刺激的过程中生理和心理表现出的一种官能,重点表现在视觉、听觉等感官上。

20 世纪90 年代,Endsley 提出的态势感知理论(Situation Awareness,SA)将注意力机制进一步拓展,范围从个人内在的心智活动拓展到对周围的动态环境以及他人行为和意图的感知,并融合到认知、决策和行动的闭环中。

在作战时,注意力机制体现在指挥员指挥决策的过程中。

例如,指挥员会倾向于关注重点作战目标、重点作战任务等,并相应地在决策和行动上予以更多侧重。

指挥员作为个人,本身就受视觉、听觉等注意力机制影响。

但是,本文研究的,是指挥决策群体所体现出的共性的对于作战态势的有重点的关注,是基于心理学和态势感知理论等研究基础,对战场态势感知中的注意力机制的探索分析。

本文首先综述了注意力机制理论及建模方法的相关研究,然后提出了战场态势感知中的注意力机制框架,展望了基于注意机制的作战目标价值评估应用。

1 注意力机制理论和建模方法1.1 注意力机制理论研究1.1.1 心理学研究注意力机制的研究起源于早期的实验心理学。

从最早的实验心理学家开始,多数心理学专著都会专门论述注意力。

总结早期知名实验心理学家关于注意力的论述,可以得出:(1) 注意力可以分为两种形式:被动反应式的,和主动自发式的。

(2) 注意力的作用就是聚焦于重点。

而被注意的事物必须在被注意到之前已经存在,而不是被注意力所创造。

20 世纪 50 年代,先后提出的过滤器理论、衰减理论等都将注意力看作是信息处理系统的瓶颈。

后来,在瓶颈理论的基础上,注意力被进一步看作是资源分配,认为是由许多可以被系统地分配用来处理新异刺激的认知过程构成。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与风险评估指标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与风险评估指标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与风险评估指标在当今数字化高速发展的时代,网络安全已成为企业、组织乃至国家面临的重要挑战。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与风险评估指标作为评估网络安全状况的关键工具,对于及时发现潜在威胁、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是一种对网络安全状态的实时监测和理解能力。

它能够帮助我们全面了解网络系统中的各种活动、事件和趋势,就像是拥有一双“电子眼”,时刻紧盯网络空间的一举一动。

通过收集、分析和整合来自多个来源的数据,包括网络流量、系统日志、漏洞信息等,态势感知系统可以描绘出网络安全的全景图。

风险评估则是对网络系统可能面临的威胁及其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的过程。

它旨在确定网络中的弱点和漏洞,并评估这些弱点被利用的可能性以及可能导致的损失。

风险评估就像是给网络系统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找出潜在的“病症”。

而网络安全态势感知与风险评估指标则是衡量这一过程的具体标准和尺度。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一些常见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指标。

一是网络流量指标。

网络流量的大小、流向、数据包的类型和协议等信息可以反映出网络的活动情况。

例如,突然出现的异常高流量可能意味着正在遭受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而特定端口的流量激增可能暗示着某种恶意软件的传播。

二是系统日志指标。

系统日志记录了系统的各种操作和事件,包括登录尝试、权限更改、错误信息等。

分析系统日志中的异常行为,如频繁的登录失败、未经授权的访问尝试等,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威胁。

三是漏洞信息指标。

了解网络系统中存在的漏洞数量、类型和严重程度是至关重要的。

新发现的漏洞以及未及时修补的漏洞都可能成为攻击者的突破口。

四是威胁情报指标。

及时获取和分析来自外部的威胁情报,如最新的攻击手法、流行的恶意软件等,可以帮助我们提前做好防范准备,增强网络的防御能力。

接下来,再看看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指标。

资产价值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这包括硬件设备、软件系统、数据资产等的价值。

资产价值越高,其面临的风险也就越大。

天基预警下反导作战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天基预警下反导作战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天基预警下反导作战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如今,面对航空作战的态势变迁与日新月异,天基的预警下反导作战能力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因此,研究者们开始制定天基预警下反导作战能力的评估指标体系,以更好地理清作战的脉络,加以评估、监控和整合。

首先,对军事指挥控制这一关键技术进行详细的考察,找出其中的主要特征,建立该领域的界定,同时将该技术内涵与攻防参数合理联系起来,充分利用隐藏在其中的有利潜力,能够及时准确地处理作战时的各种变局。

其次,在考察完军事指挥控制后,需要完善对天基反导技术资源网络的考察,需要根据空域使用权使用情况以及适用平台等具体系统技术特性,分析反导形式,从而建立天基预警下反导终端,将其纳入作战指挥主体,并能够有效地把握D时T能力。

最后,在完成上述工作后,需要结合经验数据,建立准确性与稳定性的质效监控机制,以监督及时朝着保障作战和部署所需的要求发展,同时,灵活运用游戏的理念,引入精度校准、智能化设计与模拟等多项技术,从而建立一套完善可操作的评估指标体系,使得天基预警下反导作战能力受到全面考察与评估。

总而言之,研究者们在总结经验、准备数据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完备的天基预警下反导作战能力评估指标体系,能够有效提升部队作战有效性,全面完善我国的航空作战水平。

体系作战能力的动态化度量与指标构建方法

体系作战能力的动态化度量与指标构建方法

doi :10.3969/j.issn.1001-893x.2021.05.003引用格式:高斌,李国梁.体系作战能力的动态化度量与指标构建方法[J].电讯技术,2021,61(5):542-547.[GAO Bin,LI Guoliang.Dynamicmeasurement and measure development method of system of systems(SoS)operational capability[J].Tele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2021,61(5):542-547.]体系作战能力的动态化度量与指标构建方法∗高㊀斌,李国梁∗∗(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41)摘㊀要:针对当前体系作战能力度量指标构建大多从系统层面出发㊁采用静态度量指标㊁能力属性多为定性描述㊁难以进行定量评估等问题,首先以作战能力的动态化度量为切入点,深入挖掘网信体系中能力㊁活动和度量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面向能力的度量闭环;然后,从活动集合的动态重组㊁作战资源的深度耦合㊁环境条件的作用影响和作战进程的紧密关联等四个方面阐述作战能力的动态化度量特征;最后,以作战控制域为实例,进行体系作战能力的动态化度量与指标构建㊂该动态化度量与指标构建方法弥补了传统意义上将静态的系统性能度量指标作为作战能力的度量指标所带来的不足,有力支撑了未来作战体系的思考与建设㊂关键词:体系作战能力;业务功能域;动态化度量;指标构建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微信扫描二维码听独家语音释文与作者在线交流享本刊专属服务中图分类号:TP391;N945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1-893X (2021)05-0542-06Dynamic Measurement and Measure Development Method ofSystem of Systems (SoS )Operational CapabilityGAO Bin,LI Guoliang(China Academy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Beijing 100041,China)Abstract :At present,the most measures for operational capabilities are developed from individual system perspective,capability attributes are mostly quanlitatively described,which are difficult to be quantitatively evaluated.Aiming at the dynamic measurement for operational capabilities,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capabilities,activities and measures in the functional domain of system of systems(SoS)to form a capability -oriented measurement closed loop.Then,it expounds the dynamic measurement char-acteristic of operational capability from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the dynamic reorganization of activities,the deep coupling of operational resources,the changing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and the close interation with operational procedures.Finally,taking the operational control domain of SoS as an example,it carries out the quantitative and dynamic measurement and measure development.The proposed method makes up for the shortcomings brought by the traditional static system performance measures as measuring operational capability,which strongly supports the future construction of operational SoS.Key words :SoS operational capability;functional domain;dynamic measurement;measure development㊃245㊃第61卷第5期2021年5月电讯技术Tele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Vol.61,No.5May,2021∗∗∗收稿日期:2021-03-09;修回日期:2021-04-18通信作者:worldchinali@0㊀引㊀言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加快军事智能化发展,提高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联合作战能力㊁全域作战能力,有效塑造态势㊁管控危机㊁遏制战争㊁打赢战争 ㊂可见,网络信息体系已成为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军队㊁有效应对国家安全形势变化的重要抓手㊂网络信息体系是一复杂巨系统,当前网络信息体系建设对客观评测体系能力提出了迫切要求,因此,度量指标构建作为体系能力评估分析的最基础工作,对于促进体系建设优化,推动战斗力生成,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㊂传统系统工程的目标是交付功能,系统评估侧重系统功能的验证㊂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体系工程方法强调从交付 系统功能 向交付 体系能力 转变㊂因此,体系工程的目标是交付能力㊂作为技术体系工程的关键环节,体系评估的核心就是要对体系进行全面的能力评估和分析,确认体系满足最初的能力需求并实现体系能力交付㊂体系作战能力的度量指标构建,其作用意义在于:一是充分考虑体系自身的复杂性㊁动态性和不确定性,面向整个体系发展全过程,评估度量所产生的体系能力及涌现行为;二是瞄准体系能力生成,查找当前体系建设中的短板与弱项㊂只有通过多维度全过程的度量评测,对体系建设成效进行检验分析,发现在体系能力生成上的短板弱项,才能形成反馈,进而促进后续发展完善,特别是体系贡献度评估,考察各成员系统融入体系之后体系能力所产生的变化,以检验系统融入体系的效果及对体系的作用影响㊂当前针对作战能力的度量评估大多是从系统与装备出发,采用静态度量指标,认为武器装备与信息系统支持和影响业务活动的执行,使得系统性能间接影响作战能力的发挥,则将系统性能度量指标视为作战能力的间接度量指标[1-8]㊂可见,该方法中的度量指标是静态的,并且相对于其他资源(包括组织(体制)㊁人员角色㊁系统装备㊁物资等)而言是独立存在的,仅可作为技术指标,适用于武器装备及信息系统的研制生产与采购㊂当前在体系作战能力度量指标构建上,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大多从系统层面出发,考虑体系作战能力度量指标构建㊂经常以系统视图为中心,按照与系统功能一一对应的方式,进行能力分类和业务活动分解,导致 系统功能等同于领域能力 的情况,进而使得 功能性能指标作为体系能力度量指标 [10-11]㊂同时,仅从所研发系统的功能出发,采用绝对且唯一的能力 数值 进行能力度量表述,缺乏对实战行动过程的考虑㊂二是能力属性多为定性描述,难以进行定量评估㊂比如在作战控制域,仅采用精确性㊁敏捷性㊁一致性㊁协作性㊁可达性㊁完整性㊁灵活性㊁创新性㊁互操作性㊁持续性㊁响应性㊁鲁棒性㊁时效性㊁适应性㊁同步性㊁及时性等词汇进行能力属性描述,缺乏属性之间的相互区别与关系以及属性相对应的度量指标与量纲㊂因此,亟需进行体系作战能力度量指标构建方法的研究,以有力支撑实现从交付装备向交付能力的转变㊂本文聚焦于体系作战能力的度量指标构建,后续将继续对体系作战能力的评估流程及可信度分析进行拓展研究㊂1㊀基于 能力-活动-度量 关联映射的体系作战能力度量㊀㊀ 以终为始 ,瞄准体系交付能力,以作战能力的动态化度量为切入点,深入挖掘业务功能域中的能力㊁活动和度量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面向能力的度量闭环:(1) 能力-活动 :活动交付能力,能力的实现依托于活动的执行;(2) 活动-度量 :活动的执行对度量指标进行赋值,同时,针对活动的执行,度量聚焦于活动的输出㊁结果或过程,反映活动执行的关键要素; (3) 度量-能力 :面向能力,进行定量化的度量,同时,能力的评价依托于度量指标值及其阈值标准㊂能力㊁活动和度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㊂图1㊀能力㊁活动和度量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2㊀体系作战能力的动态化度量体系能力是一个动态过程属性,没有运动就没有能力㊂体系能力是通过动态对抗展现,与环境㊁对㊃345㊃第61卷高斌,李国梁:体系作战能力的动态化度量与指标构建方法第5期手有关,与要素之间的强弱对立㊁适应能力有关㊂体系能力是不固定的,不存在绝对的㊁唯一的能力 数值 ,只能动态进行度量和表达㊂活动交付能力,能力通过活动的执行来体现,因此需要对活动的执行进行度量,才能形成能力度量㊂可见,该思路方法中的度量指标是动态变化的㊂作战能力的动态化度量,具备以下四个特征:一是活动集合的动态重组㊂不同的联合作战使命任务所涉及的活动集合是不同的,而不是固定不变的㊂二是作战资源的深度耦合㊂作战效果的呈现是由联合作战所涉及的网络信息体系中相关资源共同决定的,包括组织(体制)㊁人员角色㊁系统装备㊁物资等,特别是具体活动的执行中人员角色与系统装备之间的紧密交互,而不仅仅由系统装备决定㊂三是环境条件的作用影响㊂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执行相同的活动集合,会呈现不同的度量值,同样,相应的阈值标准也会变化,而不是固定不变的㊂四是作战进程的紧密关联㊂情报信息在作战进程中不断地动态更新,针对作战计划执行情况的活动度量指标需要及时计算并反馈给指挥单元和行动单元,以便进行相应的指挥决策和作战控制调整㊂可见,在联合作战的全流程中,活动度量指标起到从信息优势转化为决策优势和行动优势的重要桥梁作用,而不是仅仅用于作战后期的打击效果评估判断㊂因此,体系评估不是一次性 试验 ,而应该是不断动态 度量 ㊂用 动态化的状态度量 取代 固定式的单值计算 是全新的体系评估概念㊂因为体系是 活 的,能力不会一成不变,只有监测度量体系特定状态,才能判断当前体系能力水平㊂3㊀实例应用本节以作战控制域为例,进行体系作战能力的动态化度量与指标构建㊂3.1㊀能力划分遵循联合作战控制的典型通用流程,将能力划分为战场监视分析㊁指令意图下达㊁机动与打击㊁关键事件告警与打击效果评估等5项[12-13],如图2所示㊂根据作战控制的典型通用流程进行划分,有助于根据能力与活动的映射关联关系,通过具体职能性活动的实际执行情况,进而梳理总结相应流程上的能力短板㊂图2㊀能力划分示意图3.2㊀活动分类活动是按照功能性进行分类,将活动具体分为作战机动类㊁战场信息类㊁火力运用类和作战控制类等4类[14-16],如图3所示㊂图3㊀活动划分示意图能力与活动之间的对应关系见表1㊂表1㊀能力与活动之间的对应关系能力活动战场监视分析能力指令意图下达能力机动与打击能力关键事件告警能力打击效果评估能力作战机动Һ战场信息支持Һ预警信息收集Һ事件警告分发Һ战斗损伤评估Һ㊃445㊃电讯技术㊀㊀㊀㊀2021年表1(续)能力活动战场监视分析能力指令意图下达能力机动与打击能力关键事件告警能力打击效果评估能力二次打击建议Һ交战执行评估Һ火力资源分配Һ协调措施运用Һ联合火力支援Һ火力同步运用Һ兵力火力协调Һ附带损伤评估Һ战场态势评估Һ效果指标构建Һ整体进程评估Һ效果趋势分析Һ效果标准制定Һ行动信息传递Һ通信方式管理Һ兵力同步行动Һ危机评估响应Һ3.3㊀度量指标构建在确立每个度量指标时,满足以下要点[17]: (1)确保度量指标简明㊂所有的度量指标都应便于操作人员理解和使用㊂最基本的要求是每个度量指标只能有一个量纲,而不能在一个度量指标中同时有多个量纲(如同时要求时间和距离)㊂一个相对复杂的度量指标是比例度量,比如摧毁敌方目标数量与己方损失数量之比㊂虽然这个度量指标很有意义,但该度量指标是面向两个不同任务的,其一是打击敌方目标的任务,即摧毁敌方目标数量;其二是保护己方部队和系统的任务,即己方损失数量㊂(2)度量指标必须反映对活动的深刻理解㊂开发度量指标时,需要仔细阅读活动描述,理解活动的范畴及其所包含的子活动㊂通常,度量指标的线索可在相应的活动条令中挖掘㊂(3)度量指标必须反映活动完成对成功遂行使命任务的贡献㊂度量指标虽然具有通用性,但也是依据任务背景所确立的㊂使命任务明确了活动执行的能力需求,提供了活动执行的背景条件,并且决定了相关活动应该在哪些方面要达到的规定程度㊂(4)度量指标必须反映活动执行的关键维度㊂每个活动都有多个维度需要观察㊂从最基础的程度来说,大部分活动都应包含发起或完成活动的时间度量指标(如反应时间)㊁行动的进展速度度量指标(如机动速度)㊁活动完成的总体水平度量指标(如被确认目标的百分比)㊁行动偏离程度度量指标(如火力点与目标之间的偏差距离)㊁行动杀伤程度度量指标(如一次打击后的杀伤比例)㊁行动成功度量指标(如正确传输信息的百分比)等㊂(5)度量指标最好能够区分性能水平的不同层次㊂也就是说,度量指标最好使用绝对数值,如数量㊁时间㊁距离等;或者使用相对比例,如比率㊁百分比等㊂只有在非常难以区分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 是/否 类型的度量指标㊂在描述 是/否 类型的度量时,度量指标描述必须使用疑问句㊂(6)度量指标应聚焦于活动的输出㊁结果或过程㊂在确定活动表现的关键要素时,最好不要限于特定的方法手段,应主要考虑适用于所有手段方式的度量指标,比如 目标被摧毁的数量 就比 目标被空中打击摧毁的数量 要好,前者更能体现遂行联合作战活动需求㊂(7)一个活动的度量指标数量没有限制,但是,通常建议一个活动包含3~10个参考活动度量指标㊂(8)活动度量指标之间不应有先后次序关系和相互依赖关系㊂活动度量指标之间不能有先后次序关系,如指标1必须在指标2之前确定;同时,活动度量指标之间不存在依赖关系,如只有指标1达到某个程度才能确定指标2㊂由于篇幅限制,在此以作战机动类活动㊁战场信息类中的战场信息支持活动㊁火力运用类中的火力同步运用活动和作战控制类中的行动信息传递活动为例进行阐述相对应的度量指标,如表2~5所示㊂㊃545㊃第61卷高斌,李国梁:体系作战能力的动态化度量与指标构建方法第5期表2㊀作战机动类活动的度量指标序号量纲度量描述M1百分比与计划相比,当前能提供的运输机动力占比M2百分比已分配任务的部队在作战行动中及时准确就位的占比M3百分比当前部队中能够按照作战计划与作战指令的时间线到达指定位置的占比M4百分比作战单元能够在联合任务部队指挥员要求的抵达日期之前抵达目的地的占比表3㊀战场信息支持活动的度量指标序号量纲度量描述M1频率当前威胁情况在联合作战指挥中心的更新频度M2是/否战场信息是否参与到针对与作战行动相关的各个委员会㊁业务局㊁中心㊁单元㊁工作组和规划队等组织机构M3是/否所监视的情报侦察行动支持当前行动的情况M4是/否当前战场态势融入通用作战图的情况M5分钟为支持作战态势演进展示,更新目标信息㊁目标特征信息和地理空间信息等相关数据所需的时间M6小时所预测的敌方行动序列发生变化,进而触发威胁警示所需的时间,以便我方及时调整自身行动序列M7小时/天触发威胁警示以启动行动计划中某一分支计划或后续计划序列所需的时间M8是/否设定指标标准,如针对逼近敌方活动的特定提示,以便即刻响应或加速我方决策周期表4㊀火力同步运用活动的度量指标序号量纲度量描述M1百分比打击武器系统中可用于紧急目标匹配打击(弹性)的占比M2百分比我方人员伤亡中由我方火力导致的占比M3小时对战场目标实施二次打击所需的时间M4百分比目标打击次数中经过与我方部队冲突消解的占比M5百分比针对敌方目标的打击次数中取得期望效果的占比M6百分比针对高回报目标的打击次数中缺乏火力打击武器一体化运用的占比M7百分比在被击毁的高回报目标中随后又被其他组成部队进行火力打击的占比M8百分比在被火力打击的目标中同时被致命性武器和非致命性武器同时打击的占比表5㊀行动信息传递活动的度量指标序号量纲度量描述M1小时在批准之后,所有指令和计划被各组分部队和相邻作战单元接收所需的时间M2百分比数据通信传输的准确度M3百分比部署指令和通知要求在通信传输准确度上满足标准的占比M4百分比任务必需情报和威胁评估能够在所制定的时间标准内进行通信传输的次数占比M5百分比消息泄漏出额定通信通道的占比M6小时与当前已部署的前进部队建立可用通信链路所需的时间M7小时在战斗警报之后,与联合特种作战任务部队和上级指挥机构建立起能发送语音和数据的一条或多条通信链路方式所需的时间M8百分比能够接收到指令信息的人员占比M9百分比能够在给定的时间标准内完成信息传输的次数占比4 结束语微观尺度下的体系能力的动态度量是指体系在完成某项任务或在一次作战过程中表现出的能力㊂随着作战进程的推进㊁作战体系结构的改变等,体系能力指标会不断发生变化㊂度量指标值反映的是 某时刻㊁某条件㊁完成某任务㊁针对某对手 的体系状态㊂本文以体系作战能力的动态化度量为切入点,阐述面向能力的度量闭环,从活动集合的动态重组㊁作战资源的深度耦合㊁环境条件的作用影响和作战进程的紧密关联等四个方面阐述作战能力的动态化度量特征,最后以作战控制域为实例进行体系作战能力的动态化度量与指标构建㊂通过实例可见,该动态化度量与指标构建方法弥补了传统意义上将静态的系统性能度量指标作为作战能力的度量指标所带来的不足㊂未来将进一步分析研究体系作战能力的评估流程㊂参考文献:[1]㊀刘泽宇,董晨,师鹏,等.防空体系作战能力评估方法[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9,44(11):35-40. [2]㊀孙盛智,孟春宁,郑高.基于OODA环的海警装备体系作战能力评估[J].兵器装备工程学报,2019,40(5):32-34.[3]㊀孙志鹏,陈桂明,高卫刚.基于证据推理的预警反击作战体系保障能力评估方法[J].兵工学报,2019,40㊃645㊃电讯技术㊀㊀㊀㊀2021年(9):1928-1934.[4]㊀梁家林,熊伟.基于作战环的武器装备体系能力评估方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9,41(8):1810-1819. [5]㊀马宝林,刘德胜.作战体系评估指标体系结构构建方法[J].指挥控制与仿真,2021,43(2):50-56. [6]㊀张伟豪.武器装备系统的目标识别能力指标分析[J].电讯技术,2014,54(6):695-699.[7]㊀缪彩练,南建设,郭娜.基于多源数据融合技术的情报侦察系统效能评估体系[J].电讯技术,2012,52(4):429-434.[8]㊀缪彩练,苏智慧,郭娜.综合型情报侦察系统的效能评估体系[J].电讯技术,2012,52(1):1-4. [9]㊀刘海洋,胡晓峰,刘戎翔,等.基于时序超网的作战体系效能指标动态测量方法[J].火力与指挥控制,2020,45(4):49-54.[10]㊀梁振兴,沈艳丽,李元平,等.体系结构设计方法的发展及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 [11]㊀DIMITROV V.An overview of the department of defensearchitecture framework(DoDAF)[J].Journal of Com-parative Neurology,2012,24(1):31-60. [12]㊀ENOS J R.Modifying the X-matrix to capture the jointcapability architecture[J].Procedia Computer Science,2014,28(28):87-94.[13]㊀DAVIS P,SHAVER R,BECK J.Portfolio-analysismethods for assessing capability options[M].Santa Mon-ica:RAND Corporation,2008.[14]㊀GOLDFEIN D L.Guidance for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Joint Concepts[R].Washington DC:JCS,2013.[15]㊀SIEGL M B.Understanding the supply chain operations ref-erence model[J].Army Logistician,2008,40(3):18-21.[16]㊀FISCHER W.An untapped resource for stabilization andreconstruction:the United States Air Force[J].Air&Space Power Journal,2007,21(1):216-223. [17]㊀MCCHRYSTAL S A.CJCSI3270.01G:joint capabilities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system[J].Social Com-pass,2009(1):55-65.作者简介:高㊀斌㊀男,1974年生于江苏江阴,2003年获博士学位,现为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网信体系技术㊁电磁波技术㊂李国梁㊀男,1989年生于山东潍坊,2017年获博士学位,现为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网信体系总体设计㊂㊃745㊃第61卷高斌,李国梁:体系作战能力的动态化度量与指标构建方法第5期。

态势感知能力作战试验鉴定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态势感知能力作战试验鉴定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态势感知能力作战试验鉴定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态势感知能力作战试验鉴定指标体系构建研究随着新军事变革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信息化战争的一体化联合作战将成为未来战争的主要形式。

其中,战场态势感知能力成为作战成败的关键因素。

未来作战形式的变化也对战场态势感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信息化部队的装备及编制体制来评估信息化部队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对其满足战场需求的程度和实战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与鉴定,将在未来作战中对整个战争局面产生不可小觑的影响。

本文中笔者详细叙述了态势感知能力作战试验鉴定指标体系构建研究,希望以此能够对我军作战的胜利产生重要影响。

标签:态势;感知;能力;鉴定指标;建构一、态势感知能力作战试验鉴定指标体系构建研究的意义为共享战场态势感知,并获取战场上的信息优势,在一体化的联合作战中取得根本的胜利,国内外对战场上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尤其是战场态势感知能力作战不断进行广泛而深刻的研究。

战争的胜利倾向于拥有优势的一方。

兵力优势和竞争优势有着本质的不同。

兵力优势是指在参战人数及人员素质、人员作战能力等方面具有优势,而竞争上的优势源于信息、装备、科技水平、现代化程度等方面形成的综合优势。

在未来的战争中,信息优势逐渐成为竞争优势的核心。

一旦取得信息优势,军队指挥官就能比敌方更快更好地制定决策,达到先发制人的目的。

给敌方制造不断地干扰和麻烦,达到歼灭敌人的目的。

此外,信息优势有助于遇见部队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需求,从而以较短的时间内控制态势的发展,为达到最终目的创造条件。

作战态势感知系统能够使指挥员将精力放在与敌人的作战上,无需浪费时间去侦探敌军的兵力部署,能够极大提高我军的战斗能力。

其次,态势感知信息系统可以使各级指挥官员和下级军官都能快更好的了解作战意图,保持与上级和下级同步与协调,更好更出色的完成作战任务。

另外,共享态势感知能帮助高级指挥官更好地了解地方部队的兵力部署,最终提高我军战斗力,且保持对敌进行致命的打击能力。

数字化部队作战能力评估指标体系

数字化部队作战能力评估指标体系

V01.34,No.9火力与指挥控制第34卷第9期Fire C o n t r o l&C o m m a n d Control2009年9 S e p.2009月文章编号:1002—0640(2009)09—0076—04数字化部队作战能力评估指标体系胡军,李涛,李亮,杨羽(装甲兵工程学院,北京100072)摘要:为加深对数字化部队作战能力的研究,完善数字化部队的编制体制,以系统科学与工程理论为指导,针对现代战争系统的四大要素对现代战争全过程进行分析,构建数字化部队战争系统模型分解图,将现代战争系统分解成部队与武器子系统、电子信息子系统、决策指挥子系统、后勤保障子系统。

最后对各子系统的能力指标内涵及构成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并对其获取和度量方法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数字化部队,复杂系统理论,作战能力评估,能力指标体系中图分类号:T P391.9文献标识码:AResearch o n Combat Capability Evaluation GuidelineSystem of Digitization TroopHU Jun,LI Tao,LI L i a n g,Y A N G Yu(A c a d e m y of A r m o r e d For ces Engin ee ri n g,B ei ji ng 100072,C hina)Abstract:In o rde r t o do rese arc h o n comb at c a p a b i li t y o f d i gi t i za t i on unit p ro f ou n dl y,a nd pe r f ec t t he form atio n and s y s te m o f d ig i t iz a t io n tro op,in a cc o rd an c e wi t h sy st e ms s c ie n c e a n d engi nee rin g t heo ri es,m o de l eo nt ra po si ng t h e four e le men ta ls o f mo der n battle,analyze mo dern b at t l e p r o c e s s en ti r e l y,e s t a b l i s hanalysis chart o f combat system,break moder n b a t t l e s y s te m i nt o a rmy a n d w ea po n subs yste m、el ectr on a nd i nf or mat io n su bsy ste m、de cis io n—ma kin g an d c o m m an d subsy stem、logis tics a n d sa feg ua rd s u b s y s t e m。

态势感知方案

态势感知方案
c.加强对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确保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
四、实施步骤
1.调查分析:了解现有网络安全状况,评估安全风险,明确态势感知需求。
2.系统设计:根据需求,设计态势感知系统架构,明确技术路线和管理措施。
3.系统开发:采用先进技术,开发态势感知系统,确保系统功能完善、性能稳定。
4.系统部署:将态势感知系统部署到相关信息系统,确保覆盖全面、监测有效。
(2)运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安全威胁的自动识别、智能分类和精准预警。
(3)借助可视化技术,将网络安全态势以图形化、动态化的形式展现,提高态势感知的直观性。
3.管理措施
(1)制定态势感知工作规程,明确各部门职责和协同工作机制。
(2)建立网络安全信息共享平台,促进信息共享和协同应对。
(3)组织定期培训和演练,提升全员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
(3)加强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保护,确保重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五、实施步骤
1.需求分析:深入了解网络安全现状,明确态势感知体系建设需求。
2.系统设计:根据需求,设计态势感知系统架构,确定技术路线和管理措施。
3.系统开发与集成:按照设计方案,开发态势感知系统,实现各模块的集成和协同工作。
4.系统部署与调试:将态势感知系统部署到目标环境,进行系统调试和优化。
态势感知方案
第1篇
态势感知方案
一、概述
本方案旨在建立一套全面、高效、人性化的态势感知体系,以保障我国信息安全为核心,结合先进的技术手段与管理措施,提升对网络空间安全态势的感知、分析、处置能力,确保我国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二、目标
1.提高网络安全态势感知能力,及时发现并预警潜在的安全威胁与风险。
四、具体实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态势感知能力作战试验鉴定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随着新军事变革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信息化战争的一体化联合作战将成为未来战争的主要形式。

其中,战场态势感知能力成为作战成败的关键因素。

未来作战形式的变化也对战场态势感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信息化部队的装备及编制体制来评估信息化部队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对其满足战场需求的程度和实战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与鉴定,将在未来作战中对整个战争局面产生不可小觑的影响。

本文中笔者详细叙述了态势感知能力作战试验鉴定指标体系构建研究,希望以此能够对我军作战的胜利产生重要影响。

标签:态势;感知;能力;鉴定指标;建构
一、态势感知能力作战试验鉴定指标体系构建研究的意义
为共享战场态势感知,并获取战场上的信息优势,在一体化的联合作战中取得根本的胜利,国内外对战场上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尤其是战场态势感知能力作战不断进行广泛而深刻的研究。

战争的胜利倾向于拥有优势的一方。

兵力优势和竞争优势有着本质的不同。

兵力优势是指在参战人数及人员素质、人员作战能力等方面具有优势,而竞争上的优势源于信息、装备、科技水平、现代化程度等方面形成的综合优势。

在未来的战争中,信息优势逐渐成为竞争优势的核心。

一旦取得信息优势,军队指挥官就能比敌方更快更好地制定决策,达到先发制人的目的。

给敌方制造不断地干扰和麻烦,达到歼灭敌人的目的。

此外,信息优势有助于遇见部队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需求,从而以较短的时间内控制态势的发展,为达到最终目的创造条件。

作战态势感知系统能够使指挥员将精力放在与敌人的作战上,无需浪费时间去侦探敌军的兵力部署,能够极大提高我军的战斗能力。

其次,态势感知信息系统可以使各级指挥官员和下级军官都能快更好的了解作战意图,保持与上级和下级同步与协调,更好更出色的完成作战任务。

另外,共享态势感知能帮助高级指挥官更好地了解地方部队的兵力部署,最终提高我军战斗力,且保持对敌进行致命的打击能力。

最后,共享态势感知也有助于我军监视敌方部队的作战意图和军事力量。

我陆军在此方面行不断探索,对此我军开展了两项主要活动,一是建立新型的数字化部队,二是对传统部队的信息系统综合进行集成改造。

二、态势感知能力定义
对于战场态势感知的有关概念主要围绕两个方面:战场态势、战场态势感知。

一般而言“战场态势感知”是指挥人员获得战场要素所处时空状态属性,以及对战场要素时空演变发展趋势的理解。

三、敌情态势感知能力及评估
3.1敌情态势感知能力鉴定。

数字化部队对敌情的探测应该综合运用雷达、战场传感器、工程侦察、电子信号侦察和人力侦察等多种手段,对作战环境实施全天时、全天候、立体化的侦察监视,再综合各种侦察手段获取的战场侦察情报信息,形成敌情态势感知。

其形成过程主要有侦察计划拟制、装备侦察、情报汇总与敌情态势标绘等过程。

3.2无人机侦察时间模型。

侦察手段主要包括地面侦察、航空侦察、航天侦察、海上侦察等,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高速发展,侦察装备朝着自动化方向发展,侦察打击也越发一体化。

其中无人机侦察的无人化、高性能、用途广泛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

为优化无人机侦察時间的计算,对指标进行重构。

从出发区域到侦察结束,将时间分成前后两部分。

前半部分是机动时间,是由出发地段到达目标区域所耗费的时间;后半部分是侦察时间,即无人机到目标地段后至扫描侦察目标地段完成所耗费的时间。

3.3敌情态势感知能力评价模型。

战场态势能力评价分为三个评价层次:一个目标层指标、三个准则层指标和七个指标层指标。

根据敌情态势能力所涉及到的指标和实际情况,借鉴相关研究资料和经验,参考大量文献,建立敌情态势能力评价阶梯层次结构模型。

3.4指标权重与合成权重的确定。

依照AHP基本原理,首先确定第一个准则层和指标层各指标权重,再确定指标层各指标合成权重,即敌情态势感知能力及其对应的各指标的权重。

四、综合态势感知能力鉴定
综合态势图包含战场环境和战场态势两大类信息。

战场环境信息包括测绘、水文、气象、导航定位、电磁与外层空间信息等。

而战场态势信息则包括敌、我、友、中立方的兵力部署、武器装备、作战意图信息等。

侦察战场环境信息和战场态势信息则是为了取得信息优势,进而帮助指挥决策者做出的决策更加科学完善,形成决策优势,而决策优势主要体现在和决策的科学性和决策形成时间上。

五、协同态势感知能力鉴定
一般将协同态势感知定义在上级指挥决策者和下级实体力量之间共享一张
综合态势图的各个信息,下级部门通过态势图感知上级下达的作战任务,而上级通过态势图协调指挥所属的参战人员,上级和下级通过密切配合共同达成作战目的,这一过程即协同态势感知过程。

不同的部队承担的作战任务各不相同,那么需要重点关注的信息也不同,因此上级指挥机关需要根据不同的具体作战任务,分发不同的态势图给各个作战部队,即为协同态势图。

但相同之处是使用的是协同感知图中的数据。

并且协同态势图是将上级指令传达给各部队的重要途径,不仅是提高部队作战能力的重要手段,更是提高武器攻击能力的重要因素。

六、结语
两支部队的交战结果与种种因素相关,就战场态势感知能力而言。

双方必然存在或大或小的差距,而在态势感知能力取得优势的一方的胜算必然高出许多。

所以作战斗队若想提高自身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就应该提高装备的技术含量、部队的信息化程度、以及指挥人员的综合素质。

提高装备的技术含量,例如提高无人机的分辨力,给无人机装备更先进的雷达设备,提升态势分析能力的自动化程度等等。

但是把先进装备和高素质的人才结合到一起才能真正的提高作战能力。

因此,在更显装备的同时也应注重对人的培养,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装备的熟练操作能力,二是培养指挥人员的综合素质、分析能力和顽强的战斗精神。

只有优秀的作战思想和先进的装备结合在一起才能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同时,对协同态势感知能力的分析可以加入更多的火力平台,逐渐完善协同态势感知的鉴定指标,使战场态势感知能力鉴定指标更加科学,最终可以更好地指导部队装备的建设与运用。

参考文献
[1]宗贵,李君灵,王珂.战场态势估计概念、结构与效能[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10,(03):226-230.
[2]刘永征,刘学斌.美国空间态势感知能力研究[J].航天电子对抗,2009,(03):1-3.
[3]肖圣龙,石章松,吴中红.现代信息条件下的战场态势感知概念与技术[J].舰船电子工程,2014,(11):13-15+1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