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前农村土地承包中出现违法违规的主要现象、原因及解决办法
农村土地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农村土地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摘要:作为农业大国,土地是农民生活的基本物质保障。
但随着我国城乡的发展,农村土地的管理模式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只有做好农村土地管理工作,才能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应更加重视农村土地管理,及时解决土地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我国农村土地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村土地管理;存在主要问题;对策1农村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农村最大的财富是土地。
在现行土地政策下,一些地方存在乱收、乱建、乱占、乱转、乱卖的现象,一些单位或农民没有批准违法占地、违规建房。
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土地管理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1.1对农村土地管理认识不足农村宅基地属于集体所有。
只有农民有使用权,只有在村里登记户口的人才能享有这一权利。
但少数地方政府对土地利用和管理缺乏深入监管,仍存在在耕地上建房、非农村户籍建房、超批准面积建房等问题。
农村房屋建设没有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法规进行规划、管理和有效利用。
由于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属于不同部门,确权的主体和性质不明确。
这一结果导致许多地区出现严重的违法用地问题。
例如,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发行主体不明确;农村集体土地和宅基地权属不清;土地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由土地和农业部门颁发;确权登记发放的后续工作有待加强,相关政策调整没有及时跟上。
比如,城市建设面积与农村使用面积的不平衡,使得农村房屋建设问题无序占用土地。
此外,在一些地区,地方政府为了项目开发而擅自征用农村土地,大大减少了农村耕地面积,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国家粮食安全。
1.2耕地矛盾日益突出农村土地问题中的一些突出矛盾,反映在“搬家”过程中,即转包还贷转租,实际上是与民争利的现象。
在没有乱收费、没有其他挣钱途径的地方,耕地矛盾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我国农村实行30年一成不变的土地承包制,造成部分家庭成员去世后土地数量没有发生变化,新生人口没有分配到土地上,导致土地分配不均。
在农村发展过程中,由于粮食等农作物经济效益较差,农村40岁以下的群众不愿种地。
试析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试析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当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目的在于提高农村土地的利用效率,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实践中我们也面临一系列问题,需要制定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政策不完善,推进受阻当前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政策还不够完善,整治目标、实施路径、政策支持等方面缺乏明确和细化的规定。
这导致地方政府在实施整治时缺乏操作性,有时候因为政策不完善、措施不明确而无法顺利推进。
对策应该是建立健全与土地综合整治相关的政策体系,并制定明确的政策规定,以便引导和推动各地区的实施工作。
问题二:农民意愿参与度低由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涉及到农民的土地权益,存在部分农民对整治工作抵触情绪,不愿意积极参与。
农民对于整治收益的获得和土地权益的保障等问题存在不信任感。
对策应该是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农民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
要建立健全农民权益保护的机制,确保农民在整治过程中的合法权益。
问题三:整治的资金投入不足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土地征收补偿费、基础设施建设费等等。
目前农村资金投入不足,导致整治工作无法顺利进行。
对策是加大对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资金支持力度,通过增加政府财政投入、吸引社会资本等方式,保证整治工作顺利进行。
问题四:综合整治工作过程中存在弊端在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弊端,例如部分地方政府在整治过程中侵犯农民的合法权益,存在违法征地、强制拆迁等问题。
对策是加强督导和监管力度,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约束,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并建立有效的投诉和维权机制。
问题五:缺乏综合规划和整体设计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涉及到农村土地利用、农村产业升级等多个方面,需要进行综合规划和整体设计,以保证整治工作的统一性和协调性。
目前在实施过程中,缺乏综合规划和整体设计,导致整治工作的效果不理想。
对策是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综合规划体系,引导各地区按照规划落实整治工作。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在推进过程中存在政策不完善、农民意愿参与度低、资金投入不足、工作过程弊端等问题。
农村违法用地原因及对策分析
农村违法用地原因及对策分析农村地区是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重要载体,保护农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对于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一些地方存在农村违法用地现象,严重影响着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
本文将分析农村违法用地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原因分析(一)土地资源短缺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资源供应不足,一些农村居民为了谋求经济收益,违法占用土地建设房屋或厂房等。
土地资源稀缺促使违法用地行为愈发猖獗。
(二)规划管理不严一些地方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不严,导致乡镇土地管理机构监管不力,对违法用地行为缺乏有效打击力度。
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使得违法用地现象频繁发生。
(三)农民观念淡化部分农民地低素质,缺乏土地资源的保护意识,只顾眼前利益,忽略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从而对违法用地现象视而不见,为其存在提供便利条件。
二、对策分析(一)加强土地资源利用规划政府应完善土地利用规划,明确土地使用范围和用途,加强对农村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规范土地使用行为,有效遏制违法用地行为发生。
(二)强化监管力度乡镇土地管理机构要加强对违法用地行为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对违法用地行为实行零容忍,加大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对违法用地行为进行迅速处理。
(三)加强宣传教育政府应该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对土地资源的保护意识,引导农民正确认识土地资源的重要性,树立良好的土地资源保护观念,共同维护农村土地资源的整体利益。
三、结语农村违法用地的现象严重影响着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制止。
政府和农民应共同努力,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维护农村土地资源的整体利益,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生态环境的优化提升。
2024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及解决对策
2024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及解决对策一、纠纷原因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原因多种多样,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因素:土地权属不明确:在一些地区,由于历史遗留问题或土地管理不规范,导致土地权属不明确,容易引起争议。
承包合同不规范:承包合同是双方权益的保障,但有时合同内容不规范,或者口头协议较多,导致合同内容难以明确,一旦出现问题就难以解决。
利益冲突:随着土地价值的提升,土地承包带来的利益也越来越大,导致一些纠纷的出现。
政策和法律变化:政策和法律的变化可能导致土地承包关系的变动,从而引发纠纷。
土地利用冲突:例如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的冲突,不同用途的土地可能引发纠纷。
二、解决对策为了有效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明确土地权属:加强对农村土地的登记和确权工作,明确每一块土地的权属,减少纠纷的发生。
规范承包合同:承包合同应当尽可能明确,包括承包期限、承包费用、违约责任等内容,以减少争议。
利益平衡:在制定和执行土地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各方利益,尽量做到公平公正。
加强法律宣传和教育: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让他们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从而减少违法行为和纠纷的发生。
建立调解机制:建立有效的调解机制,对于已经发生的纠纷,及时介入调解,避免事态扩大。
法律途径解决:对于无法通过调解解决的纠纷,应当引导当事人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如诉讼、仲裁等。
加强监管:加强对农村土地承包的监管,及时发现和纠正违法行为,防止纠纷的发生。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随着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不断深化和改革,相关法律法规也需要不断完善,以适应新形势下的需要。
推进信息化建设: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化、动态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加强协作配合:政府各部门、司法机关、社会组织等应当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解决。
总的来说,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措施,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农民的权益,促进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
浅谈农村土地确权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谈农村土地确权的问题及解决对策随着我国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确权问题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土地确权作为农村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关系到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大局,也影响着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农村社会的稳定。
探讨农村土地确权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议题。
一、农村土地确权问题农村土地确权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权属不清晰过去长期实行的集体经营制度,导致了大量土地的使用权属不清晰。
在很多地区,农民只是拥有土地的承包经营权,而没有产权,这导致了土地无法有效流转及贷款抵押,制约了土地的管理和利用。
(二)土地规划管理不足由于农村土地规划管理不足,导致土地规划、土地用途变更、土地流转等环节出现不规范、不清晰的现象,甚至出现了违法违规的情况。
这严重影响了土地的有效利用和综合开发。
(三)侵占和乱占现象严重由于土地权属不清晰,并且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农村土地出现了严重的侵占和乱占现象。
一些无良分子通过各种手段非法占有土地,导致农民的利益受到侵害,也使土地的资源比价失衡。
(四)农民权益保护不力在一些地区,由于缺乏有效的法律保护和监管措施,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土地产权受到侵犯的现象比较严重。
农民的利益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导致了他们的积极性受到影响。
针对农村土地确权问题,应当采取以下对策措施进行解决:(一)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应坚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不动摇,但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让农民有更多的话语权和控制权。
应完善土地确权的法规政策,将土地使用权和产权分开,使农民的产权得到有效保障。
应当建立健全农村土地规划管理制度,加强对土地规划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土地利用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应严格规范土地用途变更和流转的程序,杜绝违法违规行为。
(三)强化土地资源保护应当加大对农村土地资源的保护力度,严厉打击侵占和乱占土地行为。
进行土地资源调查和登记,建立健全土地资源保护的体系,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关于开展违法违规占用耕地的剖析材料
关于开展违法违规占用耕地的剖析材料违法违规占用耕地始终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影响着农民的生活和中国的粮食安全。
本文将对违法违规占用耕地的现状及原因进行剖析,并提出解决该问题的对策措施。
一、违法违规占用耕地的现状1. 土地资源短缺: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资源供给不足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经济发展,采取非法手段占用耕地用于工业、商业和住宅建设,导致耕地面积减少。
2. 基层政府政绩观念:地方政府普遍存在以GDP增长为导向的政绩观念,追求高速发展,以此来考评官员的政绩。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一些地方政府对土地占用不设限制,甚至纵容和包庇违法违规占用行为。
3. 利益驱动:违法违规占用耕地往往伴随着利益的驱动。
开发商、企业家和一些地方官员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土地资源,谋取经济利益。
在一些地方,耕地被非法占用后转让给企业,倒卖了不少钱。
4. 受过程监督不完善:现行的土地执法监管机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监管部门执法力度不够,监督措施不完善。
违法违规占用耕地的行为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打击和制止,给违法者造成了威慑力不足的局面。
二、违法违规占用耕地的原因分析1. 信息不对称:一些农民不了解自己的土地权益,容易被官员或中介欺骗,签订不合理的土地租赁或出卖合同。
缺乏土地权益保障的农民,往往无法有效维权,导致土地被违法占用。
2. 制度缺陷:土地管理制度不完善,执法监管缺乏力度,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不规范,容易产生违法行为。
此外,现行的处罚措施并不严厉,对违规占用耕地的惩罚力度不够,未能形成有效威慑。
3. 利益驱动:违法违规占用耕地的背后往往存在着利益链条。
开发商和企业家为了获取土地资源,通过行贿、操纵招拍挂等手段来占有耕地。
一些地方官员为了谋取经济利益,或者被利益群体所控制,纵容和包庇违法行为。
4. 政府监管不力:政府执法监管力度不足,监督措施不完善。
土地管理部门人员的执法能力不足,容易被利益诱惑左右;监察体制不健全,监察机构的职能分工和协作机制都有待完善。
农村土地规划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农村土地规划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农村土地规划与管理一直是我国农村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它关系到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民的生活,同时也直接影响着农村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在农村土地规划与管理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土地规划不合理、管理不到位、土地利用浪费等,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农村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需要通过深入分析问题的原因及其解决对策,来加强对农村土地规划与管理工作的指导,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农村土地规划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土地规划不合理目前,一些农村地区存在着土地规划不合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土地利用功能不清晰、规划设计不科学等方面。
一方面,由于农村土地利用功能划分不清,导致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较低,甚至出现了农用地、生态用地和建设用地混杂的情况,影响了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
一些乡村规划设计不科学,存在着土地利用过度集中、规划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管理不到位农村土地管理中存在着管理不到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土地确权不完善、执法监管不力、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止等方面。
目前,我国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尚未完全结束,还存在着一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不清晰、权属不明晰的问题,这不仅影响了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还容易引发土地纠纷和矛盾。
一些农村地区的执法监管不力,导致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止,严重扰乱了土地资源的秩序和农村社会的稳定。
针对上述问题,应采取以下解决对策:一、加强规划设计要加强对农村土地规划设计的指导和组织实施,切实提高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一方面,要完善农村土地利用功能区划,合理划分农用地、生态用地和建设用地,确保各种用地功能的合理布局和有效利用。
要科学规划乡村产业结构,鼓励发展适宜当地条件的产业,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二、健全权属管理要加快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工作,完善农村土地权属管理制度,健全土地确权登记和土地交易市场等机制,确保土地资源的合法、有序流转。
土地承包合同管理整改措施
土地承包合同管理整改措施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日益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合同不规范、管理不透明、权益保障不力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和农村社会的稳定。
为了更好地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加强土地承包合同管理,现提出以下整改措施:一、完善土地承包合同制度1. 规范合同文本。
制定统一的土地承包合同文本,明确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保合同内容的合法性、合规性。
2. 加强合同签订管理。
明确合同签订程序,要求合同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应当充分协商,达成一致,并严格遵守合同约定。
3. 强化合同备案制度。
要求各地对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进行备案,以便于加强对合同履行情况的监督和管理。
二、加强土地承包合同管理体系建设1. 建立健全土地承包合同管理机构。
在农业农村部门设立专门的土地承包合同管理科室,负责土地承包合同的签订、备案、变更、解除等工作。
2. 加强土地承包合同管理队伍建设。
加大对土地承包合同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确保合同管理的规范化和专业化。
3. 建立土地承包合同信息平台。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土地承包合同信息数据库,实现合同信息的集中管理和查询,提高合同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
三、加强土地承包合同的监督与权益保障1. 加强对土地承包合同履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定期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核查,确保合同约定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2. 建立土地承包合同纠纷调解机制。
设立土地承包合同纠纷调解机构,及时处理合同纠纷,维护双方合法权益。
3. 加大土地承包合同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对违反土地承包合同的行为,依法予以查处,确保土地承包合同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四、加强政策宣传和教育1. 加大土地承包政策宣传力度。
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宣传土地承包政策,提高农民对土地承包合同管理的认识和理解。
2. 开展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培训。
组织农民参加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培训,提高农民的合同意识和法律意识。
农村土地承包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土地承包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山东省费县费城街道办事处 刘夫娥
全国农村从 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 期,陆续完成了农村第二轮土地延长 承包期工作,农民与村集体的承包关 系总体上稳定巩固。但在某些地方的 某些环节上,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从 而导致一些矛盾纠纷,影响着农村政 治安定和社会和谐。本文拟结合各地 的实际表现提出几点对策。
内公益事业建设、归还集体债务或管 理开支,如果终止合同收回土地,现 在村内均无力退回过去收取的承包款 和已形成的经营赔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村集体以村规民约名义收回的 出嫁女、大中专学生、亡故人口承包 地。这些地当时主要用于了新增人口 补地,现在当事人要求依法返还,村 集体已无权和无法将原地块返还。
3. 有些承包户改变了农业用途。 在承包地中建设了房屋、开办了非农 业经营,甚至改变了原来的农作地貌, 很难恢复原来的农用地貌。
当前农村土地承包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农村土地承包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农村土地承包面临着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农
民的利益,也会损害农村的稳定和发展。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当
前农村土地承包的问题以及对应的解决策略。
一、土地流转速度缓慢
农村土地承包后,合同期通常为30年。
因此,农民的土地流转
速度很慢,无法让那些想要加速土地流转的农民实现他们的愿望。
这不仅浪费了土地资源,还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策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加强政策宣传、鼓励农民
合理地流转土地、设立土地流转市场等方式,加快农村土地流转速度。
政府可以鼓励多家金融机构支持土地流转,推动土地经营权流
转以及流转资金的保障。
二、农村土地承包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当前,由于市场需求的变化,农民的土地承包合同与现实需求
之间存在差异,导致农民难以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农作物的种植,从而导致土地资源无法充分利用。
策略:改革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推出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土地
承包模式。
政府可以通过发展农村经济,鼓励农民多元化种植与农
业循环经济,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三、土地质量下降
环境污染、土地退化等问题导致农村土地的质量不断下降,这
不仅影响到农产品的质量和价格,也影响着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
健康状况。
策略:建立健全的土地质量检测监管制度,引导农民科学种植,加强环境保护。
政府可以向农村居民提供有偿的土地治理技术、合
理施肥、环境治理等方面的指导。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改革土地承包制度,保护和提高土地质量
是当前农村土地承包存在的主要问题,政府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
以解决。
农村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农村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农村土地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针对目前农村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问题一:农村土地的规划缺失在农村土地管理中,往往存在土地规划缺失的问题。
许多地区的土地利用主要依靠传统传统方式和个人决策,导致农村土地的规划和利用缺乏统一性和科学性。
此外,由于农村土地面积相对较大,管理难度增大,往往难以达到应有的水平。
解决方案针对农村土地规划缺失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的解决措施:1.建立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制定具体的土地利用和管理方案,实现从细节到宏观的全面规划;2.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引导农民倡导合理土地利用、科学农业,提高农民的土地管理技能和知识;3.加强信息采集和数据分析,通过现代化科技手段,进行有效的数据量化分析,找出土地管理问题的症结所在,解决土地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问题二:农村土地的承包和流转存在问题在我国,农村土地往往涉及到土地承包和流转的问题,由于土地产权不明确和承包期限不足,以及农村集体所有制难以保证土地市场化流转,导致农村土地流转难度增加。
同时,部分地区出现土地“无主”的状况,若未及时进行规范保障,往往会导致土地流转市场的混乱。
解决方案针对农村土地承包和流转方面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明确农村土地产权关系,完善土地法规,并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流转、拍卖和占用行为;2.提高农村集体所有制保护程度,加强农村地区基本国土框架和土地市场体系的建设;3.给予土地承包和转让政策支持,建立健全有效的土地市场交易机制推动土地流转的市场化和法制化。
问题三:农村土地污染问题严重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和化肥农药使用量的增加,农村土地的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这将直接影响到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同时也对农业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当前,缺少科学规划和有效的管理手段会加剧土地污染。
解决方案针对农村土地污染问题,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措施:1.加强农药等农产品使用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对使用不合格的农药、化肥等进行严格监管;2.建立严格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标准,对农产品污染情况进行严格监控和跟踪公告;3.开展农业废弃物的治理,倡导农民采用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土壤污染风险。
浅谈农村土地承包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浅谈农村土地承包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的小规模经营已经不能在适应当前我国经济大环境,城市工业、服务业崛起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这也加快了农村土地的流转,因此,可以说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是经济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然产物。
一、农村土地承包存在的问题1.流转形式单一,流转中介服务组织发展滞后目前,土地经营权流转形式还集中在转让、互换、转包、出租等形式上,这种传统的土地流转方式由于流转范围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土地规模化经营问题,需要发展新型流转形式尤其是入股这种形式。
而在现阶段,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发展滞后,无法通过市场机制使农民在流转中获得更多权益,使入股等对市场机制要求较高的流转形式难以推进。
同时,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与一般商品交易相比,其运行过程较为复杂,涉及信息发布、估价、谈判、签约、鉴证、登记等众多环节,这些事宜仅靠农户通信独立完成,需要有完善的流转市场体系。
当前,由于市场中介组织发育滞后,流转市场机制不够健全,使得流转双方供求信息不畅,土地流转没有合理的定价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影响了土地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
2.土地流转的配套措施滞后,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差异,我国优先发展城镇居民的医疗、养老、教育等社会保障制度。
对于农民而言,虽然国家加大了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投入,提高了其覆盖面,但存在给付率低、实施力度小等缺陷,土地依然是农民医疗、养老、教育等的保障。
从实际情况来看,城市虽然为农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但由于多数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等原因,农民多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但稳定性较差,而且无法享受和城市居民相同的社会保障制度。
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强,对土地流转的意愿较小。
3.土地流转规模较小、收益少、范围较窄,难以形成规模首先,是土地流转的供给相对不足。
由于传统思想的影响,农民群众恋土情绪较为严重,“守地”思想根深蒂固,加之缺乏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政策和意义的认识。
巡察发现土地承包合同存在的问题
巡察发现土地承包合同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象日益普遍,土地承包合同成为农村土地管理的重要依据。
然而,在巡察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土地承包合同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也侵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本文将对巡察中发现的土地承包合同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土地承包合同签订不规范在巡察过程中,发现部分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签订不规范,存在以下问题:1. 合同签订主体不明确。
部分土地承包合同中,签订主体不明确,存在以个人名义签订或未经村民小组同意签订的情况。
2. 合同内容不完善。
部分土地承包合同内容简单,缺乏对承包期限、承包费用、违约责任等关键条款的明确约定。
3. 合同签订程序不合规。
部分土地承包合同签订程序不合规,未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进行公开招投标或民主决策。
二、土地承包合同执行不力在巡察过程中,发现部分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执行不力,存在以下问题:1. 承包方未按约定履行合同义务。
部分承包方未按照合同约定进行土地开发利用,导致土地资源闲置或低效利用。
2. 承包方擅自改变土地用途。
部分承包方在承包土地后,擅自改变土地用途,违规开展建设活动,损害了农民利益。
3. 村委会未履行监管职责。
部分村委会对承包合同执行情况缺乏有效监管,对承包方的违约行为未及时采取措施制止。
三、土地承包合同纠纷处理机制不健全在巡察过程中,发现部分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处理机制不健全,存在以下问题:1. 纠纷处理机构不明确。
部分农村未设立专门的纠纷处理机构,导致土地承包合同纠纷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2. 纠纷处理程序不透明。
部分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处理程序不透明,缺乏第三方公正介入,容易导致纠纷处理不公。
3. 法律救济途径不畅。
部分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当事人法律意识淡薄,诉讼途径不畅,导致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土地承包合同管理。
完善土地承包合同签订、执行、纠纷处理等环节的规章制度,确保土地承包合同的合法性、合规性。
关于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关于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农村土地的使用权在农户之间进行转让或租赁的行为。
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土地承包权流转难、土地流转规模小,土地流转价格不合理、流转农户权益难以保障,以及流转土地管控不严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第一,加强土地承包权流转制度建设。
当前,由于土地承包权流转难,许多农村土地闲置不用,导致土地资源浪费。
因此,应加强对土地承包权流转制度的立法和实施,明确土地流转的程序和条件,简化流转手续,鼓励和支持农户将闲置的土地流转出去,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第二,加大土地流转规模。
目前,农村土地流转规模较小,很多农户只将部分土地流转出去,无法实现规模化经营,降低了生产效率。
因此,应加大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土地流转的认识和意愿,鼓励他们将更多的土地流转出去,实现规模化经营。
第三,完善土地流转价格形成机制。
目前,农村土地流转价格不合理,既不符合土地实际价值,也不符合市场需求。
因此,应建立健全土地流转价格形成机制,根据土地的地理位置、土壤肥力、水资源等因素,合理确定土地流转价格,使土地流转价格能够真正体现土地的价值。
第四,加强农户权益保障。
当前,流转农户的权益保障存在问题,许多农户担心流转后无地可耕种,生活无着。
为了保障农户的权益,应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的监管机制,确保流转农户得到合理的补偿,同时加强对流转土地的监管,确保土地的合法性和流转农户的权益。
第五,加强流转土地管控。
目前,流转土地的管控较为松散,缺乏有效的监管,导致一些非法流转的情况出现。
为了加强土地流转的管控,应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登记制度,确保流转土地的合法性和真实性。
同时,加强对流转土地的监测和监管,及时发现和处置非法流转行为。
第六,加强土地流转的技术支持。
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许多农户缺乏相关的技术知识和经验,无法进行高效的农业生产。
因此,应通过加强农技培训、推广科学种植技术等方式,为流转农户提供技术支持,提高他们的农业生产能力和效益。
当前农村土地纠纷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问题上, 不得以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少数服从多数的方 式来决定, 而是法律政策规定必须进行二轮土地延包, 至于采
农民可以通过信访的形式, 首先由乡镇提出处理意见, 由县级 复 查 、市 级 复 核 。 市 级 复 核 意 见 为 行 政 机 关 的 最 终 处 理 意 见 ;
取什么方法, 则应经过民主程序。坚持依法平等、公开公正的 原则。对于二轮延包后, 具有土地承包权, 但因各种 原 因 未 获 得承包地的, 可以从清查出的未发包的土地中, 从机动地中, 从《土 地 承 包 法》规 定 的 倒 出 的 土 地 中 发 包 给 无 地 人 口 。 确 实
外, 不得调整承包地, 因此, 村集体无地可发包。村集体对这类 扣缴农户土地流转的收益。土地流转要履行必要的程序 , 流转Βιβλιοθήκη 问题难以解决或者协调不力。
双方自愿达成协议后, 要报发包方备案。未经承包农户同意,
8、二轮延包时分地不均。二轮延包时, 由于种粮效益低,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准强迫或代为流转农户的承包地。对于互
3、土地( 地界) 权属不清。由于多年来农民种地需交纳税 费 , 一 些 农 民 对 土 地 不 重 视 , 私 下 串 换 、流 转 , 造 成 权 属 不 清 。 由于分 地 比 较 零 散 , 有 的 农 户 分 得 3- 5 块 , 甚 至 7- 8 块 , 规 模
并占为已有, 粮食直补政策实行后, 集体重新上账, 收回重新 发包, 触及了这部分农民的利益, 产生矛盾纠纷。
地周边扩边展沿, 私自开荒, 这些册外地长期不缴任何费用,
一、农村土地纠纷产生的原因 1、个 别 地 方 农 村 土 地 二 轮 延 包 迟 迟 未 开 展 。 农 村 实 行 家 庭承包经营改革以后, 经历了二轮承包。1998 年前后各地农村 陆续进行了二轮土地延包, 延包的期限为 30 年。但是, 目前仍
浅议农村土地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及对策
浅议农村土地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及对策摘要:农村的土地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业,它影响着我国总体的设计与城乡的建设,关系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命脉。
所以土地的管理工作也显得十分重要,它需要我们全员的监督,共同的努力,严格执法,共同维护人们的利益。
本文主要介绍了农村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仅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土地;土地管理;问题;措施一、农村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农村村民宅基地违法层出不穷目前,农村宅基地主要存在着以下三类违法现象:一是未经批准擅自占地和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宅基地;当前,有不少建房户采取隐瞒已有房屋、虚报家庭人口、变更户籍等欺骗手段骗取批准宅基地。
二是非法转让宅基地,利用集体资产进行隐形交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63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但是,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依法取得建设用地的企业,因破产、兼并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权依法发生转移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62条规定:“农村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一律不予批准”。
在我县的土地信访件案中有很多是反映部分村民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取得了两处甚至多处宅基地,然后将宅基地倒手转让,从中非法获取暴利。
这种现象尤其在县城结合部和城镇郊区比较突出,无形中建立了土地隐形交易市场,既影响了宅基地管理,也给社会造成了许多社会不安定因素。
三是超面积占地、擅自改变农村宅基地用途现象时有发生。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76,77条规定,对违法建筑的处理是限期拆除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恢复土地原状或没收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而法律赋予土地管理部门的执法权力就是单一的制止权,按照法定程序处罚、申请法院执行,还得需要很长的时间,期间违法建筑已成规模,这时候再去执行,群众抵触情绪极端强烈,它必定牵扯着农民的经济利益。
没收或拆除很不现实,这是当前土地管理中非常棘手的问题,违法占地处理难的问题。
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规范问题的建议
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规范问题的建议仪征市检察院在办理土地承包经营权合同纠纷申诉案中发现,当前农村由“代耕”、“代种”等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规范行为引发的纠纷案件呈多发态势。
此类案件牵涉面广, 社会影响大,政策性强,潜在的群访、急访、缠访风险较大,亟需引起高度重视。
一、案件特点1.纠纷具有普遍性、群体性。
经走访调查发现,土地“代耕”、“代种”情况在各乡镇均普遍存在,涉及人数众多,范围较广,且通常发生在同村乡里或本家亲戚之间,若处理不当,将直接影响到农村的和谐稳定。
2-案件处理难度大。
此类案件涉及农民的根本利益,当事人情绪对抗激烈,案件进入诉讼后时间跨度长,最终以判决方式结案,调解结案的较少,不利于当事人关系的修复。
二、纠纷原因1.受国家对“三农”政策调整的影响。
税改前农民在土地上的收入甚微,许多人纷纷选择外出打工,留在家里的劳动力不足以耕田种植,于是出现大量的田地抛荒,相关部门就鼓励外出打工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将土地转给他人耕种。
税改后不仅农业税减免,而且国家为鼓励农民种粮,给予补贴以作奖励。
农业收成好,粮价上涨,使得农民感觉到种地有利可图,于是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想收回土地,而实际耕种人不愿意退还,由此引发纠纷。
2.土地流转程序不规范。
由于目前农村土地流转基本处于自发状态,缺乏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规范、监督和指导,导致土地流转中的失范问题比较普遍,“代耕”、“代种”只有口头约定,即使有流转协议的,也是条款不齐全,权利义务不明确,当事人大多私下协商,不到发包方进行备案。
3.权属登记工作不到位。
各乡镇在登记土地承包情况时,未严格区分“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和“实际耕种人”,造成土地承包经营权属不明。
如在夏有珍与新城镇三将村委会、屠庆柱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申诉案中,夏有珍2000年将户籍迁入仪征市,户口性质转为非农,对原有承包地不再耕种, 由屠庆柱耕种,但该村1998年一2001年种田农业承包合同资金上缴归户表、情况明细均记载夏有珍仍是土地承包经营权人,致使夏有珍长期信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当前农村土地承包中出现违法违规的主要现象、原因及
解决办法
一、当前农村土地承包出现违法违规的主要现象
1.违法违规调整农民承包土地
一是有的地方依据《村民自治法》赋予的权利,召开村民会议
2/3村民同意后,违反《农村土地承包法》擅自进行土地承包合同调整;二是有的地方依据村规民约制定“生死互补”方式进行违法的小调整,当年死亡、婚出的减少人口,所承包的土地年终抽回,补给当年出生、婚入的新增人口;三是没有预留机动地的村,为解决新增人口的承包土地,而调整农户部分承包土地的违法违规现象;四是有的地方,村留有5%的机动地,但由于种种原因,长期招标承包,收入归村集体所有,新增人口长期承包不到土地。
2.土地流转中的违法违规现象
一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规范,农户之间的流转多采用口头
协议,随意性大,缺少必要的监督与引导,容易留下违法违规和纠纷隐患。
二是少数地方的乡村组织违背农民意愿组织土地流转;三是有的乡村组织在流转中侵占农民合法流转收益;四是借流转之机破坏耕地,改变农业用途。
有的搞非农建设和开发,有的搞植树造林。
3.征用占用农民承包土地中的违法违规现象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建设征占用农民承包土地侵害权益问题
越来越多。
特别是矿山、企业征占、租赁农村土地时,村级组织违
法违规现象特别突出。
一是不尊重农民知情权,征地项目、补偿标准不与农民见面;二是压低补偿标准;三是克扣、截留、挪用征占补偿费。
二、对农村土地承包中出现违法违规现象的原因分析
1.人的方面因素
1.1农村人口素质普遍较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法制建设和普法宣传都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但限于人口多、底了薄的原因,目前农村基层和农民的法律意识仍十分淡薄,人们的法律意识、“官本位”思想、生活观念直接决定了他们是否懂法能否积极正确的守法、用法,特别是《农村土地承包法》的正式实施已有8年多,有些干部群众对《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学习宣传不到位,至使有法不依、执法不严。
且一些基层干部无视法律,在地方的近期经济发展与保护耕地长远利益发生冲突时,往往以牺牲耕地为代价。
1.2人口原因。
自1998年第二轮土地承包至今已有10多年,新增人口越来越多,有新增人口的家庭也越来越多,村里又无土地可分,人地矛盾不断升级,由量变转为质变,所以出现有的村2/3村民同意调整土地的现象。
2.制度和环境方面的因素
2.1农村土地实行的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二十多年来一直由国家政策和地方政策来规定。
农村土地承包处于一种疏松而欠缺法律规范的体制下,导致土地承包调整频繁。
长此以往村干部和农民对这种松散而频繁调整的局面形成了解
决人地承包问题的路径依赖。
2.2中国的农村百姓历来奉行“官本位”文化,敬奉行政权力的固有意识形态不容易转变,法律思想启蒙晚,尚未形成法律为至高地位,宣扬平等、公正、自由、尊重私人权利的社会风气。
且我国实行的是土地集体所有制。
长期以来我们集体利益明显高于个体利益,因此当有些村干部违法调整、流转土地时,许多农民并没有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益,而是被动的接受。
2.3征占用农民承包地中的违法违规的原因。
一是一些农村干部官僚思想严重。
村里的事情一手抓一人管一人说了算,而我国农民的民主思想启蒙晚,有相当一部分农民不知道自己的权利,不会用或被人利用自己的权利,更说不上利用权利来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是我国实行土地集体所有,农民只有土地承包、经营权,没有土地所有权,只能被动的接受。
3.传统观念影响的因素
几千年来,在我国农民观念中形成了“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平均主义思想,尤其对于土地这一农民的命根子,在他们的观念中,应根据家庭人口均分土地。
人死了就要退地,增加人口则要补地,天经地义。
因此不少农民对《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原则极力反对。
由此我们也可以认识到为什么一些地方对承包地“三年一小动,五年一大动”,不断调整承包地的做法,目的无非是“增人的增地,减人的减地”,以迎合体现农民按人分配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观念。
4.农村集体经济薄弱的因素
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相比落后的情况下,农民收入较低,村集体经济薄弱,村组织负债举高不下的问题不容忽视,再加上国家免征农业税附加等原因,至使现在很多地方的村集体连基本的正常办公运转都难以维持。
因此,一些村干部抱住5%的机动地不放,使新增人口长期承包不到土地,村集体侵占承包农民的合法权益,克扣截留征占用补偿费等违法违规现象严重。
三、对当前农民土地承包中违法违规情况的解决办法
针对一些地方农村土地承包中存在违法违规和相关纠纷较多的实际,今后确保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坚决杜绝违法违规现象,切实维护土地承包农户权益的基本解决思路是:继续全面深入贯彻实施《农村土地承包法》,依法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正确引导土地流转,确保规范有序,加大支农力度,实施发展村集体经济,积极转移农业人口,缓解人地矛盾,进一步完善土地承包的法律法规,提高农民的民主意识,更好保障和实现好农民土地承包的合法权益。
1.继续全面深入贯彻实施《农村土地承包法》
一是加强学习宣传,要继续采取贴近农村,贴近农民的多种方式,加强《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学习和宣传。
通过学习宣传,一方面提高广大农村干部的法律水平,增加依法行政、依法承包土地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另一方面增加广大农民群众依法维护自身合法土地承包权益的意识和能力。
二是在农村持久开展《农村土地承包法》
宣传月活动。
可以规定每年3月为《农村土地承包法》宣传月,利用广播媒体广泛宣传。
县乡政府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完成农村干部及群众代表的《农村土地承包法》宣传教育培训任务。
2.抓好土地清理工作,鼓励农垦,增加土地面积
一是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次农村土地、耕地普查活动,下村下地实际丈量、登记造册,彻底纠正“两田制”,把多出5%机动地、预留地、农业结构调整地、计划生育补地、村干部工资田,进行清理,均分到户,签订土地承包合同。
二是在有条件的地区,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前提下,鼓励垦荒务农,增加耕地面积。
3.依法加强农村土地承包规范管理
一是乡村组织要健全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档案管理制度,把土地承包档案输入微机,做到文案、电脑双管理,确保所有承包资料档案健全完备,长期保管完好。
二是围绕承包合同、承包经营权证书管理,土地流转管理等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并形成规范的工作规程,使土地承包管理工作经营化、制度化、规范化。
三是及时调解处理土地承包纠纷。
要高度重视解决土地承包纠纷工作,充分发挥基层乡镇经管站、司法所的调解职能,健全协商、调整、仲裁、诉讼等多种方式调解处理土地承包纠纷。
从实践看,仲裁是依法调解处理土地承包纠纷的重要方式,具有便民快捷的特点,近些年来一些地方积极探索,积累了初步经验,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4.正确引导承包土地规范流转
各地农业部门特别是经营管理部门要实施好《农村土地流转管
理办法》,把正确引导承包土地规范流转作为承包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土地流转的规范管理和指导,确定专人具体负责,建立起明确的工作责任制度。
要以《农村土地承包法》和中央有关政策精神为依据,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的登记备案制度、合同管理制度、纠纷调处制度、动态监测制度等,使土地流转管理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全面实施土地流转规范管理。
通过建立和实施登记备案制度,对法律规定需要登记备案的事项登记备案,确保流转主体和行为符合有关法律和政策规定,通过建立和实施合同管理制度,指导流转双方在自愿协商的基础上建立起稳定规范的流转关系;通过实施纠纷调处制度,使流转纠纷和问题得到及时解决;通过实施动态监测制度,准确掌握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动态变化情况。
5.加大支农力度,千方百计转移农业人口
人口越来越多,土地越来越少是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面对严峻的现实,能否有效的缓解人地矛盾,是《农村土地承包法》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
我国国情决定解决人地矛盾的主要出路在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规模,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把农业人口大量的转移到二三产业。
这些都需要国家政策和财政的大力支持,也是工业反哺农业的重要发挥平台。
6.严惩犯罪分子,维护社会稳定
对破坏、干扰农村土地承包的犯罪行为,要依法严惩,保护促
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