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潜诗论导读(节选)》阅读原文及答案

合集下载

朱光潜《谈诗歌朗诵》高考论述性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朱光潜《谈诗歌朗诵》高考论述性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朱光潜《谈诗歌朗诵》高考论述性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二)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谈诗歌朗诵朱光潜①近来听到一些诗人、演员、业余爱好者朗诵了许多旧体诗和新诗,其中风格是丰富多彩的。

但是占优势的风格是用演员念台词的声调和姿势。

那慷慨激昂的调子,有时不完全与诗歌的内容相称。

这不免令人有美中不足之感。

②人民为什么爱诗歌?理由也许很多,我想其中之一就是诗歌具有音乐美。

这个道理从我国一些传统剧种中可以看得很清楚。

许多旧剧的台词并不那么完美,可是演唱起来,却有极大的迷人的力量。

不妨把《霸王别姬》《林冲夜奔》的台词改成白话,请最好的演员用话剧的方式去表演,那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话剧本不要求语言的音乐化,而诗歌按照它的本质却要求语言的音乐化。

诵诗如果不见出语言的音乐美,那就很难把诗的韵味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浸润到听众的心灵深处,使他们可以优游涵泳,长久受用不尽。

在我看来,朗诵诗歌是不宜用演话剧念台词的声调和姿势的。

③理想的诗歌朗诵,必须要既能表达感情,又有音乐美。

其中,表达感情是基础,顺着自然的倾向,是自发的,倾泻的,无控制的,容许金粒与泥沙俱下的;而音律的形式按照规律的要求却是自觉的,有控制的,不但要披沙拣金,而且要用一定的模型把金粒熔成一定的形象。

这样通过音律形式对思想感情的洗练、节制和熔铸,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就不是生糙自然的思想感情,而是经过形象化和音乐化而洗练和提高的思想感情。

对于朗诵诗歌来说,做到这一步,才能算到表达感情与音乐美的统一。

④这只是理想。

要实现这种理想,还要凭实践中的辛苦摸索才可以获得。

在摸索之中要做的事很多,其中一项重要的事是向民族传统学习。

我国历代诗人都特别重吟咏的功夫,过去诗文评家教人读诗,也强调要懂诗就必须学会诵诗。

有人甚至以为一个人如果不会诵诗,即对诗“终身为门外汉”。

传统的旧诗朗诵有一个特点,就是把声音拖长。

《书经》里就已有“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的说法,“永言”就是《乐记》里所说的“言之不足,故长言之”。

朱光潜谈读书阅读答案

朱光潜谈读书阅读答案

朱光潜谈读书阅读答案【篇一:“谈读书(节选)”阅读理解答案】txt>谈读书(节选)朱光潜学问不只是读书,而读书是获得学问的一个重要途径。

因为学问不仅是个人的事,而且是全人类的事。

每门学问到了现在的阶段,是全人类分工努力日积月累所得到的成就,而这成就还没有被湮没,全靠书籍记载才流传下来。

书籍是过去人类的精神遗产的宝库,也可以说是人类文化学术前进轨迹上的里程碑。

我们就现阶段的文化学术求前进,必定以过去人类已得的成就为出发点。

如果抹煞过去人类已取得的成就,我们说不定要把出发点移回到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前,纵然能前进,也还是开倒车落伍。

读书是要清算过去人类成就的总账,把几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在短短的几十年内重温一遍,把过去无数人辛苦获来的知识教训,集中到读者一个人身上去受用。

有了这种准备,一个人才能在学问途程上作万里长征,去发现新的世界。

历史愈前进,人类的精神遗产愈丰富,书籍愈浩繁,而读书也就愈不易。

书籍固然可贵,却也是一种拖累,可能变成研究学问的障碍。

它至少有两大流弊。

第一,书多易使读者不专精。

我国古代学者因书籍难得,皓首穷年才能治一经,书虽读得少,读一部却就是一部,口诵心惟,咀嚼得烂熟,透入身心,变成一种精神的原动力,一生受用不尽。

现在书籍易得,一个青年学者就可夸口曾过目万卷,过目的虽多,留心的却少,譬如饮食,不消化的东西积得愈多,愈易酿成肠胃病,许多肤浅虚骄的习气都由耳食肤受所养成。

其次,书多易使读者迷方向。

任何一种学问的书籍现在都可装满一个图书馆,其中真正不可不读的基本著作往往不过数千部甚至于数部。

许多初学者贪多而不务得,在无足轻重的书籍上浪费时间与精力,就不免把基本要籍耽搁了。

比如学哲学的尽管看过无数种的哲学史和哲学概论,却没有看过柏拉图的《对话集》;学经济学的尽管读过无数种的教科书,却没有看过亚当middot;斯密的《原富》。

做学问如作战,须攻坚挫锐,占住要塞。

目标太多了,掩埋了坚锐所在,只东打一拳,西踢一脚,就成了消耗战。

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第一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第一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NT20名校联合体高一年级12月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15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物象是客观的,它不依赖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变化。

但是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的构思,就带上了诗人主观的色彩。

这时它要受到两方面的加工:一方面,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与筛选,以符合诗人的美学理想和美学趣味;另一方面,又经过诗人思想感情的化合与点染,渗入诗人的人格和情趣。

经过这两方面加工的物象进入诗中就是意象。

诗人的审美经验和人格情趣,即是意象中那个意的内容。

因此可以说,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

例如,“梅”这个词表示一种客观的事物,它有形状有颜色,具备某种象。

当诗人将它写入作品之中,并融入自己的人格情趣、美学理想时,它就成为诗歌的意象。

由于古代诗人反复地运用,“梅”这一意象已经固定地带上了清高芳洁、傲雪凌霜的意趣。

其中一个物象可以构成意趣各不相同的许多意象。

由“云”所构成的意象,例如“孤云”,带着贫士幽人的孤高,陶渊明《咏贫士》:“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

”杜甫《幽人》:“孤云亦群游,神物有所归。

”“暖云”则带着春天的感受,罗隐《寄渭北徐从事》:“暖云慵堕柳垂条,骢马徐郎过渭桥。

”“停云”却带着对亲友的思念,陶渊明《停云》:“霭霭停云,蒙蒙时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

”辛弃疾《贺新郎》:文“一樽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

”由“柳”构成的意象,如“杨柳依依”,这意象带着离愁别绪。

“柳丝无力袅烟空”,这意象带着慵倦的意味。

“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这意象带着诗人早朝时的肃穆感。

同一个物象,由于融入的情意不同,所构成的意象也就大异其趣。

诗人在构成意象时,可以夸张物象某一方面的特点,以加强诗的艺术效果,如“白发三千丈”“黄河之水天上来”。

非连续性文本文本朱光潜《诗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非连续性文本文本朱光潜《诗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凡所见皆成境界,但不必全是诗的境界。

一种境界是否能成为诗的境界,全靠“见”的作用如何。

要产生诗的境界,“见”必须具备两个重要条件。

第一,诗的“见”必为“直觉”。

而直觉的特色尤在凝神注视。

读一首诗和作一首诗都常须经过艰苦思索,思索之后,一旦豁然贯通,全诗的境界于是像灵光一现似的突然现在眼前,使人心旷神怡,忘怀一切。

这种现象通常人称为“灵感”。

诗的境界的突现都起于灵感。

灵感亦并无若何神秘,它就是直觉。

要产生诗的境界,“见”所须具的第二个条件是所见意象必恰能表现一种情趣,“见”为“见者”的主动,不纯粹是被动的接收。

所见对象本为生糙零乱的材料,经“见”才具有它的特殊形象,所以“见”都含有创造性。

比如天上的北斗星本为七个错乱的光点,和它们邻近星都是一样,但是现于见者心中的则为像斗的一个完整的形象。

这形象是“见”的活动所赐予那七颗乱点的。

仔细分析,凡所见物的形象都有几分是“见”所创造的。

凡“见”都带有创造性,“见”为直觉时尤其是如此。

凝神观照之际,心中只有一个完整的孤立的意象,无比较,无分析,无旁涉,结果常致物我由两忘而同一,我的情趣与物的意态遂往复交流,不知不觉之中人情与物理互相渗透。

比如欣赏自然风景,就一方面说,心情随风景千变万化;就另外方面说,风景也随心情而变化生长。

这两种貌似相反而实相同的现象就是从前人所说的“即景生情,因情生景”。

情景相生而且相契合无间,情恰能称景,景也恰能传情,这便是诗的境界。

诗的境界是情景的契合。

宇宙中事事物物常在变动生展中,无绝对相同的情趣,亦无绝对相同的景象。

情景相生,所以诗的境界是由创造来的,生生不息的。

以“景”为天生自在,俯拾即得,对于人人都是一成不变的,这是常识的错误。

我们可以说,每人所见到的世界都是他自己所创造的。

物的意蕴深浅与人的性分情趣深浅成正比例,深人所见于物者亦深,浅人所见于物者亦浅。

湖北省黄冈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湖北省黄冈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湖北省黄冈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总分评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诗歌是最早出世的文学,这是文学史家公认的事实。

人生来就有情感,情感天然需要表现,而表现最适当的方式是诗歌,因为语言节奏与内在节奏相契合,是自然的“不能已”的。

诗歌、音乐、跳舞原来是混合的。

它们的共同命脉是节奏。

在原始时代,诗歌可以没有意义,音乐可以没有“和谐(melody)”,舞可以不问姿态,但是都必有节奏。

后来三种艺术分化,每种均仍保存节奏,但于节奏之外,音乐尽量向“和谐”方面发展,跳舞尽量向姿态方面发展,诗歌尽量向文字意义方面发展,于是彼此距离遂日渐其远了。

节奏是宇宙中自然现象的一个基本原则。

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

在生灵方面,节奏是一种自然需要。

节奏是音调的动态,对于情绪的影响更大。

我们可以说,节奏是传达情绪的最直接而且最有力的媒介,因为它本身就是情绪的一个重要部分。

诗的节奏决不能制成定谱。

即使定谱,而每首诗的节奏亦绝不是定谱所指示的节奏。

乐的节奏可谱,诗的节奏不可谱;可谱者必纯为形式的组合,而诗的声音组合受文字意义影响,不能看成纯形式的。

这也是诗与乐的一个重要的分别。

诗是一种音乐,也是一种语言。

音乐只有纯形式节奏,没有语言的节奏,诗则兼而有之。

这个分别最重要。

语言的节奏是自然的,没有规律的,直率的,常倾向变化;音乐的节奏是形式化的,有规律的,回旋的,常倾向整齐。

诗源于歌,歌与乐相伴,所以保留有音乐的节奏;诗是语言的艺术,所以含有语言的节奏。

现代人做诗文,不应该学周诰殷盘那样信屈聱牙,为的是传达的便利。

不过提倡白话者所标示的“做诗如说话”的口号也有些危险。

日常的情思多粗浅芜乱,不尽可以入诗;入诗的情思都须经过一番洗练,所以比日常的情思更为精妙,更有剪栽。

语言是情思的结晶。

诗的语言亦应与常言有别。

北京101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统练语文试题(七)(含答案)

北京101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统练语文试题(七)(含答案)

北京101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统练(七)语文试题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十八世纪德国学者莱辛的《拉奥孔》是近代诗画理论文献中第一部重要著作。

从前人们相信诗画同质,直到莱辛才提出丰富的例证,用动人的雄辩,说明诗画并不同质。

据传说,希腊人为了夺回海伦,举兵围攻特洛伊城,十年不下。

最后他们佯逃,留着一匹腹内埋伏精兵的大木马在城外,特洛伊人看见木马,把它移到城内。

典祭官拉奥孔当时极力劝阻,说留下木马是希腊人的诡计。

他这番忠告激怒了偏心于希腊人的天神。

当拉奥孔典祭时,河里就爬出两条大蛇,把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一齐绞死了。

这是罗马诗人维吉尔《伊尼特》第二卷里最有名的一段。

十六世纪在罗马发现的拉奥孔雕像似以这段史诗为蓝本。

莱辛拿这段诗和雕像互较,发现几个重要的异点。

因为要解释这些异点,他才提出诗画异质说。

据史诗,拉奥孔在被捆时放声号叫;在雕像中他的面孔只表现一种轻微的叹息,具有希腊艺术所特有的恬静与肃穆。

为什么雕像的作者不表现诗人所描写的号啕呢?希腊人在诗中并不怕表现苦痛,而在造型艺术中却永远避免痛感所产生的面孔筋肉挛曲的丑状。

在表现痛感之中,他们仍求形象的完美。

其次,据史诗,那两条长蛇绕腰三圈,绕颈两圈,而在雕像中它们仅绕着两腿。

因为作者要从全身筋肉上表现出拉奥孔的苦痛,如果依史诗,筋肉方面所表现的苦痛就看不见了。

同理,雕像的作者让拉奥孔父子赤裸着身体,虽然在史诗中拉奥孔穿着典祭官的衣服。

莱辛推原这不同的理由,作这样一个结论:“图画和诗所用的模仿媒介或符号完全不同,图画用存于空间的形色,诗用存于时间的声音。

……全体或部分在空间中相并立的事物叫作‘物体’,物体和它们的看得见的属性是图画的特殊题材,全体或部分在时间上相承续的事物叫作‘动作’,动作是诗的特殊题材”。

换句话说,画只宜于描写静物,诗只宜于叙述动作。

静物各部分在空间中同时并存,这种静物不宜于诗,因为诗的媒介是在时间上相承续的语言。

朱光潜《谈美(节选)》阅读练习及答案

朱光潜《谈美(节选)》阅读练习及答案

谈美(节选)朱光潜①一篇生命史就是一种作品,从伦理的观点看,它有善恶的分别,从艺术的观点看,它有美丑的分别。

善恶与美丑的关系究竟如何呢?②就狭义说,伦理的价值是实用的,美感的价值是超实用的;伦理的活动都是有所为而为,美感的活动则是无所为而为。

比如仁义忠信等等都是善,问它们何以为善,我们不能不着眼到人群的幸福。

美之所以为美,则全在美的形象本身,不在它对于人群的效用(这并不是说它对于人群没有效用)。

假如世界上只有一个人,他就不能有道德的活动,因为有父子才有慈孝可言,有朋友才有信义可言。

但是这个想象的孤零零的人还可以有艺术的活动,他还可以欣赏他所居的世界,他还可以创造作品。

善有所赖而美无所赖,善的价值是“外在的”,美的价值是“内在的”。

③不过这种分别究竟是狭义的。

就广义说,善就是一种美,恶就是一种丑。

因为伦理的活动也可以引起美感上的欣赏与嫌恶。

希腊大哲学家柏拉图和亚理士多德讨论伦理问题时都以为善有等级,一般的善虽只有外在的价值,而“至高的善”则有内在的价值。

这所谓“至高的善”究竟是什么呢?他们都以为“至高的善”在“无所为而为的玩索”。

④“无所为而为的玩索”何以看成“至高的善”呢?这个问题涉及西方哲人对于神的观念。

从耶稣教盛行之后,神才是一个大慈大悲的道德家。

在希腊哲人以及近代莱布尼兹、尼采、叔本华诸人的心目中,神却是一个大艺术家,他创造这个宇宙出来,全是为着自己要创造,要欣赏。

在西方哲人想,神只是一片精灵,他的活动绝对自由而不受限制,至于人则为肉体的需要所限制而不能绝对自由。

人愈能脱肉体需求的限制而作自由活动,则离神亦愈近。

“无所为而为的玩索”是唯一的自由活动,所以成为最上的理想。

⑤这番话似乎有些玄渺,在这里本来不应说及。

不过无论你相信不相信,有许多思想却值得当作一个意象悬在心眼前来玩味玩味。

我自己在闲暇时也欢喜看看哲学书籍。

老实说,我对于许多哲学家的话都很怀疑,但是我觉得他们有趣。

我以为穷到究竟,一切哲学系统也都只能当作艺术作品去看。

《朱光潜诗论导读(节选)》阅读原文及答案

《朱光潜诗论导读(节选)》阅读原文及答案

《朱光潜诗论导读(节选)》阅读原文及答案《朱光潜诗论导读(节选)》阅读原文及答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第四十则)里提出隔与不隔,指出一个前人未曾道破的分别。

朱光潜赞赏王氏的首创之功,但遗憾的是,王国维只是示以诗例,没有详细说明理由。

于是,朱光潜从意象与情趣的契合程度及其在读者心中引发的心理效果之角度加以阐发:情趣与意象恰相熨贴,使人见到意象,便感到情趣,便是不隔;意象模糊零乱或空洞,情趣浅薄或粗疏,不能在读者心中显出明了深刻的境界,便是隔。

就池塘生春草、谢家池上,江淹浦畔隔与不隔而言,朱氏的解说并不错,当然和王国维的视角不同。

朱光潜认为,王氏说隔如雾里看花、不隔为语语都在目前似可商榷。

他的理由是,诗原有偏重显与偏重隐的分别,王氏的标准似乎太偏重显。

朱光潜认为,不能要求一切诗都隐或显,他的结论是显则轮廓分明,隐则含蓄深永,功用原本不同。

说概括一点,写景诗宜于显,言所托之景虽仍宜于显,而所寓之情则宜于隐。

朱光潜从隐与显的表现方式对王氏的评论确实与王氏的原意相去较远,因此受到研究者的质疑,其中以吴文祺和张世禄为代表。

他们的反驳集中在两点:第一,王氏所谓隔是指以艰深文其浅陋的作品而言,并不排斥朱君所说的那种隐的表情法;第二,言情诗不一定非要隐,因为诗人如、岑参,词人如苏东坡、辛弃疾,他们的表情如飘风疾雨的骤至,如长江黄河之奔流,后来的批评家并不以其显而薄之。

后来的研究者如叶嘉莹在《王国维及其批评》、叶朗在《中国美学史大纲》里都赞成吴、张的意见,认为朱光潜用隐与显来批评王国维的隔与不隔有许多不妥之处。

这些对朱氏的批评是中肯的。

叶朗还进一步指出,王氏的隔与不隔的区别,不是从意象与情趣的关系上见出,而是从语言和意象的关系上见出。

语言能充分、完美地传达作家头脑中的意象,并在读者头脑中直接引出鲜明生动的意象便是不隔。

叶氏也看到如果在一篇作品中,作者果然有真切之感受,且能做真切之表达,使读者亦可获致同样真切之感受,如此便是不隔,反之便是隔。

读朱光潜《诗论》

读朱光潜《诗论》

读朱光潜先生《诗论》有感文学院09中文系王想文 0912422前言中提到朱光潜先生对《诗论》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而先生生平偏爱诗艺,受古典文化熏陶,认为“诗是文学的精华,一切纯文学都有诗的特质,好的艺术都是诗,不从诗入手,谈艺的根基就不深厚。

”而先生(为表尊敬同时也为方便,下文中简称先生)于此书也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全书各章节从诗的起源开始介绍,步步推进论证,谈及了时至今日认识学术前沿的相关论题,总结前人经验成果,在前人的基础之上贯通中西古今,可以誉为系中国现代具有开拓之功的诗学专著。

书中谈及的如“诗境”、“情趣”等都是重要的课题,而从第8章开始直至13章结尾充分以中国诗为例分析,展现了一代大师风范。

我就以诗与画的关系为例,谈及一些读了本书之后的感触和心得。

诗画关系论历来是中西文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传统。

作为一代美学家和诗学家,先生对这一主题也情有独钟。

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图像文化(以画为代表)大有压倒语言文化(以诗为代表)的趋势,语言与图像相争激烈。

因此,先生诗学中的关于诗画关系论思想的重要性也就被日益凸显出来。

先生诗画关系论思想的形成起于对《拉奥孔》(Laokoon)一书的重视。

《拉奥孔》,其副题是《论诗与画的界限》,是德国启蒙运动的先驱莱辛(Lessing,1729-1881)的代表作。

莱辛通过对拉奥孔这一题材在史诗与雕塑中的不同处理,论证了诗与造型艺术的区别,从而抽绎出关于艺术的一些基本原则。

莱辛的这一著作曾在欧洲发生过广泛的影响,像马克思等人都曾对它作出过积极的评论。

留学时代的朱光潜潜心研读了康德、黑格尔、克罗齐几位美学大家,当然也包括莱辛。

首先,书中四个小节是根据思维逻辑的关系按顺序组合起来的。

依次是:1)诗画同质说与诗乐同质说;2)莱辛的诗画异质说;3)画如何叙述,诗如何描写;4)莱辛学说的批判。

从常识性的观点以及前人的观点开始引起话题,进而提出莱辛的观点也就是本章的话题中心,经过详细论证之后,又添入自己独到的见解,整章结构紧凑,不失大师风范。

《朱光潜诗论导读(节选)》阅读原文及答案

《朱光潜诗论导读(节选)》阅读原文及答案

《朱光潜诗论导读(节选)》阅读原文及答案《朱光潜诗论导读(节选)》阅读原文及答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第四十则)里提出隔与不隔,指出一个前人未曾道破的分别。

朱光潜赞赏王氏的首创之功,但遗憾的是,王国维只是示以诗例,没有详细说明理由。

于是,朱光潜从意象与情趣的契合程度及其在读者心中引发的心理效果之角度加以阐发:情趣与意象恰相熨贴,使人见到意象,便感到情趣,便是不隔;意象模糊零乱或空洞,情趣浅薄或粗疏,不能在读者心中显出明了深刻的境界,便是隔。

就池塘生春草、谢家池上,江淹浦畔隔与不隔而言,朱氏的解说并不错,当然和王国维的视角不同。

朱光潜认为,王氏说隔如雾里看花、不隔为语语都在目前似可商榷。

他的理由是,诗原有偏重显与偏重隐的分别,王氏的标准似乎太偏重显。

朱光潜认为,不能要求一切诗都隐或显,他的结论是显则轮廓分明,隐则含蓄深永,功用原本不同。

说概括一点,写景诗宜于显,言情诗所托之景虽仍宜于显,而所寓之情则宜于隐。

朱光潜从隐与显的表现方式对王氏的评论确实与王氏的原意相去较远,因此受到研究者的质疑,其中以吴文祺和张世禄为代表。

他们的反驳集中在两点:第一,王氏所谓隔是指以艰深文其浅陋的作品而言,并不排斥朱君所说的那种隐的表情法;第二,言情诗不一定非要隐,因为诗人如李白、岑参,词人如苏东坡、辛弃疾,他们的表情如飘风疾雨的骤至,如长江黄河之奔流,后来的批评家并不以其显而薄之。

后来的研究者如叶嘉莹在《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叶朗在《中国美学史大纲》里都赞成吴、张的意见,认为朱光潜用隐与显来批评王国维的隔与不隔有许多不妥之处。

这些对朱氏的批评是中肯的。

叶朗还进一步指出,王氏的隔与不隔的区别,不是从意象与情趣的关系上见出,而是从语言和意象的关系上见出。

语言能充分、完美地传达作家头脑中的意象,并在读者头脑中直接引出鲜明生动的意象便是不隔。

叶氏也看到如果在一篇作品中,作者果然有真切之感受,且能做真切之表达,使读者亦可获致同样真切之感受,如此便是不隔,反之便是隔。

非连续性文本朱光潜《诗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非连续性文本朱光潜《诗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5题。

材料一:在中国和在西方一样, 诗人对于自然的爱好都比较晚起。

最初的诗都偏重人事, 纵使偶尔涉及自然, 也不过如最初的画家用山水为人物画的背景, 兴趣中心却不在自然本身。

《诗经》是最好的例子。

“关关睢鸠, 在河之洲”只是作“宛窃淑女, 君子好逑"的陪衬,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只是作“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的陪衬。

自然比较人事广大, 兴趣由人也因之得到较深广的意蕴。

所以自然情趣的兴起是诗的发达史中一件大事。

中国自然诗和西方自然诗相比, 也像爱情诗一样, 一个以委婉、微妙简隽胜, 一个以直率、深刻铺陈胜。

昔人诗有“骏马秋风冀北, 杏花春雨江南”两句可以包括这两种美的胜境。

中国诗自身已有刚柔的分别, 但是如果拿它来比较西方诗, 则又西诗偏于刚, 而中诗偏于柔。

西方诗人所爱好的自然是大海, 是狂风暴雨, 是峭崖荒谷, 是日景;中国诗人所爱好的自然是明溪疏柳, 是微风细雨, 是湖光山色, 是月景。

这当然只就其大概说。

西方未尝没有柔性美的诗, 中国也未尝没有刚性美的诗, 但西方诗的柔和中国诗的刚都不是它们的本色特长。

陶潜和华兹华斯都是著名的自然诗人, 他们的诗有许多相类似。

我们拿他们俩人来比较, 就可以见出中西诗人对于自然的态度大有分别。

我们姑拿陶诗《饮酒》为例: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从此可知他不喜“久在樊笼里”, 喜“园林无俗情”, 所以居在“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的宇宙里, 也觉得“称心而言, 人亦易足”。

他的胸襟这样豁达闲适, 所以在“缅然昹曾丘”之际常“欣然有会意”。

但是他不“欲辨", 这就是他和华兹华斯及一般西方诗人的最大异点。

华兹华斯也讨厌“俗情”,“爱丘山”, 也能乐天知足, 但是他是一个沉思者, 是一个富于超然客公众号宗教情感者。

他自述经验说:“一朵极平凡的随风荡涤的花, 对于我可以引起不能用泪表现得出来的那么深的思想。

朱光潜《诗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朱光潜《诗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朱光潜《诗论》阅读练习及答案四、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般人对于传统常有森严壁垒的迷信。

一句话经过几千年人所公认,我们就觉得它总有几分道理,比如“意在言先”“情感思想是实质,语言是形式”之类的话,都已经有很久远的历史,现在我们说它是误会,一般人会问:“何以古今中外很多人都不约而同地陷到这个误会中呢?”这个问题很重要。

很多人误会情感思想和语言的关系就由于有一个第三者--文字--在中间搅扰。

语言是思想和情感进行时,很多生理和心理的改变之一种,不过语言和其他生理和心理的改变有一个重要的差别,它们与情境同生同灭,语言则可以借文字留下痕迹来,文字可独立,一般人便以为语言也可以离开情感思想而独立。

其实语言虽用文字记载,却不是文字。

在进化阶段上,语言先起,文字后起。

原始民族以及文盲都只有语言而无文字。

文字是语言的“符号”,符号和所指的事物是两件事,彼此可以分别独立。

由此,语言和文字的关系是人为的,习惯的,而不是自然的。

有人或许要问:除了赞叹语类和谐声语类之外,语言又何尝不是人意制定、习惯造就的呢?比如“饭桶”两个字音和它所指的实物也并无必定关系。

这个实物在各国语言中各有各的名称,便是明证,写下来的符号模样是文字,未写以前口里说的和心里想的也还是文字。

语言和文字未必有多大差别吧?这番话大体不错,不过分析起来,也还有毛病。

口里说的声音或心里想的符号模样〔字形〕,就其为独立的声音或符号模样而言,还是文字,还不能算是语言。

语言是由情感和思想予以意义和生命的文字组织。

离开情感和思想,它就失其意义和生命。

所以语言所用的文字,就其为文字而言,虽是人意制定,习惯造就的,而语言本身则为自然的,制造的,随情感思想而起伏生灭的。

语言虽离不开文字,而文字却可离开语言,比如散在字典中的单字。

语言的生命全在情感思想,通常散在字典中的单字都已失去它们在详细情境中所伴着的情感思想,所以没有生命。

文字可以借语言而得生命,语言也可以因僵化为文字而失其生命。

朱光潜《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原文赏析

朱光潜《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原文赏析

朱光潜《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原文赏析【作者小传】朱光潜(1897~1986),笔名孟实、盟石。

安徽桐城人。

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

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

主要着作有《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谈美》、《诗论》、《谈文学》、《西方美学史》、《美学批判论文集》、《谈美书简》等。

【题目解析】作者在论述深奥的美学上独辟蹊径,虚拟出木商、植物学家、画家三种观赏者,从三种人对古松的不同态度的对比中把何为“审美”向读者娓娓道来,并以我国三首千古流传的古典诗歌和人类奇迹长城来佐证自己的观点,读罢让人心悦诚服。

【原文欣赏】谁都知道,一切事物都有几种看法。

你说一件事物是美的或是丑的,这也是只是一种看法。

换一个看法,你说它是真的或是假的;再换一种看法,你说它是善的或是恶的。

同是一件事物,看法有多种,所看出来的现象也就有多种。

比如园里那一棵古松,无论是你、是我或是任何人一看到它,都说它是古松。

但是你从正面看,我从侧面看,你以幼年的心境去看,我以中年人的心境去看,这些情境和性格的差异都能影响到所看到古松的面目。

古松虽只是一件事物,你所看到和我所看到的古松却是两件事。

假如你和我各把所得的古松的印象画成一幅画或是写成一首诗,我们俩艺术手腕尽管不分上下,你的诗和画与我的诗和画比较,却有许多重要的异点。

这是什么缘故呢?这就由于知觉不完全是客观的,各人所见到的物的形象都带有几分主观的色彩。

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学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画家,三人同时来看这一棵古松,我们三人可以同时都“知觉”到这一棵树,可是三人所“知觉”到的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你脱离不了你的木商的心习,你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几多钱的木料。

我也脱离不了我的植物学家的心习,我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劲拔的古树。

我们的朋友——画家——什么事都不管,只管审美,他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诗歌鉴赏综合试卷解析1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诗歌鉴赏综合试卷解析1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诗歌鉴赏综合试卷解析1 一、七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①杨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②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注释】①松源、漆公店:地名,在今皖南山区。

②赚得:骗得。

(1)本诗除借助景物描写说明道理外, 还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找出一种简要分析。

(2)诗人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深刻道理,请简要说出给你的启发。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小题。

南溪早春①杨还家五度见春容,长被春容恼病翁。

高柳下来垂处绿,小桃上去末梢红。

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

更入新年足新雨,去年未当好时丰。

【注】①本诗是作者晚退职家居期间所作。

(1)诗人通过写柳树和桃树的什么特点来表现南溪早春的?(2)这首诗歌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请作赏析。

3.阅读诗歌,回答问题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1)“可怜”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这首诗用了先扬后抑的写作手法,试作分析。

4.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移家别湖上亭(唐)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写了哪些景物?(2)分析全诗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5.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望江南①五代•李煜闲梦远,南国②正清秋③。

千里江山寒色④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注释】①望江南:词牌名。

这首词是南唐后主李煜亡国入宋后所作。

②南国:李煜故国南唐,都城在金陵(今南京)。

③清秋:天高气爽的秋天,指深秋。

④寒色:即秋色。

(1)这首词写江南秋景,选取了江山、、、明月等典型景物,描绘出南国秋天肃杀、凄寒的景色。

(2)这首词借助梦中的美景来抒发词人怎样的情感?6.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桂源铺(宋)杨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

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①溪水出前村。

【注】①堂堂:形容阵容或力量壮大。

(1)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一,二句诗。

有关理解朱光潜先生《诗论》“境界说”的相关材料

有关理解朱光潜先生《诗论》“境界说”的相关材料

有关理解朱光潜先⽣《诗论》“境界说”的相关材料【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卷三】转引⾃《⽂艺⼼理学P213》如果⼀个⼈凭⼼的⼒量丢开寻常看待事物的⽅法不受充⾜理由律(The Law Of Sufficient Reason)的控制去推出诸事物中的关系条理,——这种推求的最后⽬的总不免在效⽤于意志,——如果他能这样地不理会事物的何地何故以及何⾃来(Where,When,Why,Whence),只专⼼观照何 (What)的本⾝;如果他不让抽象的思考和理智的概念去盘踞意识,把全副精神专注在所觉物上⾯,把⾃⼰沉没在这所觉物⾥⾯,让全部意识之中只有对于风景、树林、⼭岳或是房屋之类的⽬前事物的恬静观照,使他⾃⼰失落在这事物⾥⾯,忘去他⾃⼰的个性和意志,专过纯粹⾃我(Pure Subject)的⽣活,成为该事物的明镜,好象只有它在那⾥,并没有⼈在知觉它,好象他不把知觉者和所觉物分开,以⾄⼆者融为⼀体,全部意识和⼀个具体的图画(即意象——引者)恰相叠合;如果事物这样地和它本⾝以外的⼀切关系绝缘,⽽同时⾃我也和⾃⼰的意志绝缘那么,所觉物使⾮某某物⽽是意象(ieda)或亘古常存的形象,……⽽沉没在这所觉物之中的⼈也不复是某某⼈(因为他已把⾃⼰失落在这所觉物⾥⾯)⽽是⼀个⽆意志,⽆痛苦,⽆时间的纯粹的知识主宰(pure subject of knowledge)了。

第⼀章《美感经验的分析(⼀)形象的直觉》] [朱光潜全集第⼀卷。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87年8⽉。

《⽂艺⼼理学]第⼀章《A、近代哲学,知识论-如何知道存在---以⼼知物直觉知觉概念。

知觉离不开形象,概念超形象,是经验的总结,知的成熟,美学。

西⽅美学⼀词实际上是直觉学的意思。

哲学中名理的部分为名学和知识论,研究直觉的划为美学科学的基础。

康德以来,哲学美感的经验就是直觉经验,形象的直觉。

朱光潜先⽣本书所谓美感的即是直觉的P208。

B、克罗齐的两种知识,直觉即时直觉的知(intuitive),名理的知(logical), 知觉和概念不可分离,名理的知即为知觉和概念的兼指。

诗论朱光潜新民晚报阅读答案

诗论朱光潜新民晚报阅读答案

诗论朱光潜新民晚报阅读答案朱光潜《诗论(节选)》高三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艺术和游戏都像斯宾塞所说的,有几分是余力的流露,是富裕生命的表现。

初学一件东西都有几分困难,学习的趣味就在逐渐战胜这些困难,使本来牵强笨拙的变为自然娴熟的。

小儿初学语言,到喉舌能转动自如时,就常一个人鼓舌转喉作戏。

他并没有和人谈话的必要,只是自觉这种玩意所产生的声音有趣。

每件艺术都用一种媒介,都有一个规范,驾驭媒介和迁就规范在起始时都有若干困难。

但是艺术的乐趣就在于征服这种困难之外还有余裕,还能带几分游戏态度任意纵横挥扫,使作品显得逸趣横生。

这是由限制中争得的自由,由规范中溢出的生气。

艺术使人留恋的也就在此。

这个道理可适用于写字、画画,也可适用于唱歌、做诗。

诗人驾驭媒介的能力愈大,游戏的成分也就愈多。

他们力有余裕,便任意挥霍,显得豪爽不羁。

从民歌看,人对文字游戏的嗜好是天然的、普遍的。

凡是艺术都带有几分游戏意味,诗歌也不例外。

我们现代人偏重意境和情趣,对于文字游戏不免轻视。

一个诗人过分地把精力在形式技巧上做工夫,固然容易走上轻薄纤巧的路。

不过,我们如果把诗中文字游戏的成分一笔勾销,也未免操之过“激”。

凡是真正能引起美感经验的东西都有若干艺术的价值。

巧妙的文字游戏,以及技巧的娴熟的运用,可以引起一种美感,也是不容讳言的。

文字声音对于文学,犹如颜色、线形对于造型艺术,同是宝贵的媒介。

图画既可用形色的错综排列产生美感,诗歌何尝不能用文字声音的错综排列产生美感呢?在许多伟大作家——如莎士比亚和莫里哀——的作品中,文字游戏的成分都很重要,如果把它洗涤净尽,作品的丰富和美妙便不免大为减色了。

(有删节)13.第一段中“这个道理”具体指什么?(18字以内)(3分)14.依据第二段,说说作者不主张“把诗中文字游戏的成分一笔勾销”的理由。

(6分)15.结合全文推断,对于诗人玩文字游戏,作者隐含哪些建议?(6分)参考答案:13.艺术的乐趣就在于力有余裕的游戏。

诗论阅读答案

诗论阅读答案

像⼀般艺术⼀样,诗是⼈⽣世相的返照。

⼈⽣世相本来是混整的,常住永在⽽⼜变动不居的。

诗并不能把这漠⽆边际的混整体抄袭过来,或是像柏拉图所说的“模仿”过来。

诗对于⼈⽣世相必有取舍,有剪裁,有取舍剪裁就必有创造,必有作者的性格和情趣的浸润渗透。

诗必有所本,本于⾃然;亦必有创造,创为艺术。

⾃然与艺术媾和,结果乃在实际的⼈⽣世相之上;另建⽴⼀个宇宙,正犹如织丝缕为锦绣,凿顽⽯为雕刻,⾮全是空中楼阁,亦⾮全是依样画葫芦。

诗与实际⼈⽣世相之关系,妙处惟在不即不离。

惟其“不离”,所以有真实感;惟其“不即”,所以新鲜有趣。

每⾸诗都⾃成⼀种境界。

⽆论是作者或是读者,在⼼神领会⼀⾸好诗时,都必有⼀幅画境或是⼀幕戏景,很新鲜⽣动地突现于眼前,使他神魂为之钩摄,若惊若喜,霎时⽆暇旁顾,仿佛这⼩天地中有独⽴⾃⾜之乐;此处偌⼤乾坤宇宙,以及个⼈⽣活中⼀切憎爱悲喜,都像在这霎时间烟消云散去了。

纯粹的⼼境是凝神注视,纯粹的诗⼼所观境是孤⽴绝缘。

⼼与其所观如鱼戏⽔,忻合⽆间。

始任举的⼆短诗为例: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崔颢《长⼲⾏》)空⼭不见⼈,但闻⼈语声。

返景⼊深林,复照青苔上。

(王维《⿅柴》)这两⾸诗都俨然是戏景,是画境。

它们都是从混整的的悠久⽽流动的⼈⽣世相中摄取来的⼀刹那,⼀⽚段。

本是⼀刹那,艺术灌注了⽣命给它,它便成为终古,诗⼈在⼀刹那中所⼼神领会的,便获得⼀种超时间性的⽣命,使天下后世⼈能不断地去⼼领神会。

本是⼀⽚段,艺术予以完整的形象,它便成为⼀种独⽴⾃⾜的⼩天地,超出空间性⽽同时在⽆数⼼领神会者的⼼中显现形象。

诗的境界是理想境界,是从时间与空间中执着⼀微点⽽加以永恒化和普遍化。

它可以在⽆数⼼灵中续继复现,虽复现⽽不落于陈腐,因为它能够在每个欣赏者的当时当境的特殊性格与情趣中吸取新鲜⽣命。

(节选⾃朱光潜《诗论》)1.下⾯对句中加“.”的词语理解有误的⼀项是( )A.“诗必有所本,本于⾃然”,其中“⾃然”是指“⼈⽣世相”。

2020年江苏省南通市苴镇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0年江苏省南通市苴镇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0年江苏省南通市苴镇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9分。

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袁行霈①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之一,就是选择包容。

②包容,是中华文明固有的思想。

早在《尚书》中就有这样的话:“有容,德乃大”。

(《周书·君陈》)意思是有所包容,所成就的功德才能巨大。

《老子》也说:“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

”意思是:有所包容,就能臻于“公”,进而臻于“王”,臻于“天”,臻于“道”,臻于“久”。

这些虽然都是针对统治者而言的,但在中华文明中具有普遍的意义。

中华文明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文明,中国人常用“海纳百川”来形容一个人的气度胸襟,这四个字也可以用来形容中华文明的品格。

③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证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不只是黄河流域,还包括长江流域。

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又证明,除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还有许多文化遗存散布在全国各地。

中华文明的组成,既包括定居于黄河、长江流域,较早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华夏民族创造的文明,也包括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少数民族创造的文明。

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是多种文明因素的整合。

整合的模式是以华夏文明为核心,核心向周围扩散,周围向核心趋同,核心与周围互相补充、互相吸收、互相融合。

汉族和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都为中华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例如:我们引为骄傲的山西应县木塔那样精美的建筑,便是契丹族所建立的辽代的杰作;蒙古族所建立的元朝,首次开辟了我国南北海运航线;满族所建立的清朝,出现了康乾盛世。

这些都为中华文明增添了精彩的一页。

④我们还可以以战国和唐代为例进一步说明中华文明的包容性。

战国时代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等不同的学说和流派多元共存,自由争辩,这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

我想强调的是,中华文明的包客性不只体现在统治者的包容性上,也体现在整个社会的包容性上。

孔子有弟子三千,“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滕文公章句下》),其他各家也各有自己的信徒或同道,这说明社会的包容度很大。

2025届湖北云学名校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5届湖北云学名校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5届湖北云学名校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联考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2024.10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前几天接得丐尊先生的信说:“近来颇有志于文章鉴赏法。

昨与友人谈起‘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这两句大家都觉得好。

究竟好在何处?有什么理由可说:苦思一夜,未获解答。

”这封信引起我的思索。

我始终相信“欣賞一首请,就是再造一首许”,各人各时各地的经验、学问和心性不同,对于某一首诗所见到的也自然不能一致。

这就是说,欣赏大半是主观的,创造的。

我爱这两句诗,多少是因为它对于我启示了一种哲学的意蕴。

“曲终人不见”所表现的是消逝,“江上数峰青”所表现的是永恒。

可爱的乐声和奏乐者虽然消逝了,而青山却巍然如旧,永远可以让我们把心情寄托在它上面。

人到底是怕凄凉的,要求伴侣的。

曲终了,人去了,我们一霎时以前所游目骋怀的世界,猛然间好像从脚底倒塌去了。

这是人生最难堪的一件事,但是一转眼间我们看到江上青峰,好像又找到另一个可亲的伴侣,另一个可托足的世界,而且它永远是在那里的。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此种风味似之。

不仅如此,人和曲果真消逝了么,这一曲缠绵悱恻的音乐没有惊动山灵?它没有传出江上青峰的妩媚和严肃?它没有深深地印在这妩媚和严肃里面?反正青山和湘灵的瑟声已发生这么—回的因缘,青山永在,瑟声和鼓瑟的人也就永在了。

玩味一首诗,最要紧的是抓住它的情趣。

有些诗的情趣是一见就能了然的,有些诗的情趣却迷茫隐约,不易捉摸。

本来是愁苦,我们可以误认为快乐,本来是快乐,我们也可以说认为愁苦;本来是诙谐,我们可以误认为沉痛,本来是沉痛,我们也可以误认为诙谐。

我从前读“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以为它所表现的是一种凄凉寂寞的情感,所以把它拿来和“相思黄叶落,白露点青苔”“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诸例相比。

现在我觉得这是大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光潜诗论导读(节选)》阅读原文及答案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第四十则)里提出隔与不隔,指出一个前人未曾道破的分别。

朱光潜赞赏王氏的首创之功,但遗憾的是,王国维只是示以诗例,没有详细说明理由。

于是,朱光潜从意象与情趣的契合程度及其在读者心中引发的心理效果之角度加以阐发:情趣与意象恰相熨贴,使人见到意象,便感到情趣,便是不隔;意象模糊零乱或空洞,情趣浅薄或粗疏,不能在读者心中显出明了深刻的境界,便是隔。

就池塘生春草、谢家池上,江淹浦畔隔与不隔而言,朱氏的解说并不错,当然和王国维的视角不同。

朱光潜认为,王氏说隔如雾里看花、不隔为语语都在目前似可商榷。

他的理由是,诗原有偏重显与偏重隐的分别,王氏的标准似乎太偏重显。

朱光潜认为,不能要求一切诗都隐或显,他的结论是显则轮廓分明,隐则含蓄深永,功用原本不同。

说概括一点,写景诗宜于显,言情诗所托之景虽仍宜于显,而所寓之情则宜于隐。

朱光潜从隐与显的表现方式对王氏的评论确实与王氏的原意相去较远,因此受到研究者的质疑,其中以吴文祺和张世禄为代表。

他们的反驳集中在两点:第一,王氏所谓隔是指以艰深文其浅陋的作品而言,并不排斥朱君所说的那种隐的表情法;第二,言情诗不一定非要隐,因为诗人如李白、岑参,词人如苏东坡、辛弃疾,他们的表情如飘风疾雨的骤至,如长江黄河之奔流,后来的批评家并不以其显而薄之。

后来的研究者如叶嘉莹在《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叶朗在《中国美学史大纲》里都赞成吴、张的意见,认为朱光潜用隐与显来批评王国维的隔与不隔有许多不妥之处。

这些对朱氏的批评是中肯的。

叶朗还进一步指出,王氏的隔与不隔的区别,不是从意象与情趣的关系上见出,而是从语言和意象的关系上见出。

语言能充分、完美地传达作家头脑中的意象,并在读者头脑中直接引出鲜明生动的意象便是不隔。

叶氏也看到如果在一篇作品中,作者果然有真切之感受,且能做真切之表达,使读者亦可获致同样真切之感受,如此便是不隔,反之便是隔。

他们的辨析抓住作者的语言表达能力解读隔与不隔,应该承认更接近王国维没有说出的意思。

(选自朱立元、涨旭曙《朱光潜诗论导读》)
1.下列关于隔与不隔的观点,符合王国维原意的一项是()
A.情趣与意象恰相熨贴,使人见到意象,便感到情趣,便是不隔
B.隔就像雾里看花,而不隔则是语语都在目前。

C.以艰深晦涩的文字掩饰思想内容浅陋的作品都属于隔。

D.作者能表达真切的感受并使读者也获得真切感受,便是不隔。

2.下列表述不属于质疑朱光潜隔与不隔观点的一项是()
A.王国维首先提出隔与不隔,指出一个前人未曾道破的分别。

B.王国维所谓隔是就以艰深文其浅陋的作品而言,并不排斥那种隐的表情法。

C.用隐与显来批评王国维的隔与不隔有许多不妥之处。

D.对于王国维的隔与不隔的区别,应该从语言和意象的关系上见出。

3.简要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

阅读答案:
26.【答案】1.B 2.A
3.本文首先介绍了朱光潜对于王国维隔与不隔说法的阐发,然后引出吴文祺和张世禄对朱光潜观点的质疑,最后写叶嘉莹、叶朗对吴、张观点的赞成及叶朗对隔与不隔的辨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