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诗》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马诗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马诗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马诗教案第1篇】【课前聊天】师:这节课,我们挑个内容来学,读题。
生齐:马诗,唐,李贺。
师:为什么单单挑这首诗呢,随便猜个理由吧。
生1:因为有人来听课。
生2:诶……生3:嗯,就是你安排什么我们就学什么。
(其他人都安静了)师:这可太听话了,我更希望你们能多问几个为什么。
好吧,能在书中找到这首诗吗?(生通过目录找到这首诗。
)师:那我们开始上课。
第一个理由一匹驰骋的战马1.读准,读顺。
一读师:请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生自由读了好几遍,其后反馈。
生1:大漠沙如雪,燕(yàn)山月似(shì)钩。
何当(dàng)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师:(忍住内心的惊讶)谁来帮忙指正?生2:他读错了几个字,这两句的字音要读准确,我来读读:燕(y ān)山月似(sì)钩。
何当(dāng)金络脑。
师:(指生1)请你再来读。
生1:燕(yān)山月似(sì)钩,何当(dāng)金络脑。
师:这好!我们来齐读一遍。
生齐读全诗,读准字音。
二读师:那看看这几个词语能否单独读好,注意读准字音。
(课件出示:大漠燕山金络脑踏清秋。
)指名读、齐读。
师:谁知道“金络脑”是什么意思?生:就是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课件出示。
)师:这就是“金络脑”,用线编织而成,所以“络”是绞丝旁。
在草稿纸上写三遍,扩写四个词语。
生在草稿本上写字、写词语。
(课件出示词语,对有困难的同学进行帮助:脉络经络联络网络)生再读这些词语,对不懂的词语进行质疑。
三读师生合作读:师:看看我们是否有默契,我们一起读。
(师)大漠(生)沙如雪,(师)燕山(生)月似钩。
(师)何当(生)金络脑,(师)快走(生)踏清秋。
师:像这样读好停顿、读出节奏,齐!生齐读全诗,读出节奏。
2.读懂诗句的意思。
师:同桌合作,借助注释,读懂诗句。
同桌合作学习。
(7分钟)师:你读懂了哪句,来和我们说说。
10古诗三首马诗(教案)六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10古诗三首马诗(教案)六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马诗》三首,理解诗意,并能够运用适当的词汇描述诗中的意境。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提升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对马的热爱和赞美,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教学内容1. 古诗简介:介绍《马诗》三首的作者、背景及文学价值。
2. 朗读与背诵: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古诗,强调韵律和节奏,并逐步引导背诵。
3. 诗意理解:分析诗中的意象、情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意。
4. 语言表达:学习诗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鼓励学生尝试创作。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2. 难点:把握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进行适当的文学鉴赏。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古诗背景和辅助讲解。
2. 学具:古诗文本,笔记本,彩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马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对马的兴趣,引入主题。
2. 新课导入:介绍《马诗》的作者及相关背景知识。
3. 朗读指导: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指导正确的朗读节奏和韵律。
4. 诗意解析: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分享对诗意的理解,教师点评并总结。
5. 创意表达:鼓励学生用彩笔描绘诗中的画面,或用现代文转述诗意。
6. 总结反馈: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学生反馈学习感受。
板书设计1. 《马诗》三首2. 作者:介绍作者及代表作3. 诗意概括:简要概括三首诗的主题和情感4. 修辞手法:列举诗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作业设计1. 必做题:背诵《马诗》三首,家长签字确认。
2. 选做题:选择一首《马诗》,用图画或现代文表达诗意。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评估学生对古诗的朗读、背诵和理解程度。
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程难易程度、教学方法等的意见和建议。
3. 改进措施:根据学生反馈和教学效果,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古诗三首《马诗》教案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练习。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古诗中的情感表达”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情感内涵,并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体验。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马诗》的基本内容、情感表达和修辞手法。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尝试用古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如果对今天的学习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向我提问。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古诗三首》中的《马诗》。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感受到过诗中描绘的那种壮志豪情?”比如,在体育比赛中,我们为团队的胜利而努力拼搏。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马诗》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诗中的情感和意境。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比喻和对偶这两个修辞手法,以及它们在诗中的运用。对于难点部分,如“断肠”所蕴含的情感,我会通过对比生活中的情感体验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马诗》中的一个景象或情感,并尝试用现代语言表达出来。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和创作练习的过程比我预期的要顺利。大家积极参与,互相启发,展示了自己的成果。但同时我也注意到,有些小组在讨论时可能过于依赖课本,缺乏独立思考。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鼓励学生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马诗教学设计(共6篇)
马诗教学设计(共6篇)同学们,现在开头上课。
这个单元的主题是《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首提到了马的古诗。
自由读读,结合你的理解,想想诗中写的各是什么环境下的马?出示: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乱花渐入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王维《观猎》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哪首诗中的马和我们今日要学习的《马诗》中的一样呢?你们猜猜。
看你们的眼神应当是自己心里都了答案。
想知道真正的答案么?就让我们学习《马诗》。
老师来检查一下?指导正音:燕似关于字读音有没什么问题?一般人都认为燕山与燕国有关系,传奇是由于周代的诸侯国有一个国家叫燕国。
其实不是这样的,历史上的燕山后有燕国。
燕山处在河北省的北部,这座连海拔400到1000米,北面是山南面是平原,地势落差大,一条大河滦河穿山而过,形成了一条狭长的孔道,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字音的问题解决了,老师也想读一读。
一边听,一边试着画画节奏。
按着自己画的节奏,再读读,看看能不能读出点味道来。
找七八个同学读文。
留下两个读的节奏快慢比较明显不同。
你们喜爱哪种朗读?说说缘由。
1.明确是环境描写,起到烘托衬托的作用。
第2篇:《马诗》教学设计《马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学会4个生字,认识2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诗句,并背诵古诗。
3、情感与价值观吧:了解古诗大意,体会马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古诗意思,背诵积累古诗。
体会诗中的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古诗意思,背诵积累古诗。
体会诗中的情感。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关于马的古诗,导入新课1、我们已经学过不少的古诗,谁能背诵一首和“马”有关的古诗呢?今日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和马有关的古诗。
齐读课题。
2、同学们见过马吗?在古代战场上,两军交战时,大将军都是骑着战马,威猛得很。
今日我们要学习的《马诗》就是写古代战马的。
《马诗》教学设计
《马诗》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马的形象和特点。
培养学生欣赏和理解诗歌的能力。
通过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马的形象和特点的理解,诗歌的欣赏和理解。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创作活动表达对马的理解和感受。
三、教学准备
教材:《马诗》的相关资料和诗歌。
教学素材:马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四、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展示马的图片或分享马的特点和形象,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呈现:介绍《马诗》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对诗歌的欣赏和理解。
朗读:老师朗读《马诗》,引导学生跟读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描写马的词语和句子,理解马的形象和特点。
创作:组织学生进行创作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马的理解和感受,创作自己的马诗。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分享:学生分享自己的马诗,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其他学生可以提出问题和建议。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美和马的形象和特点。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欣赏和创作诗歌。
五、教学评价与反思
教学评价:可以通过学生的创作作品、朗读的表现和分享的质量等进行评价。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课堂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六年级下册马诗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与反思
六年级下册马诗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与反思教案:
课题:马诗
教学目标:
1. 了解马诗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2. 分析马诗的意境和艺术表达手法。
3. 鉴赏并朗读一些优秀的马诗作品。
教学重点:
1. 分析马诗的形式和意境。
2. 理解和欣赏马诗的艺术表达。
教学难点:
1. 准确理解马诗中的抽象意象。
2. 理解马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向学生介绍马诗的起源和发展,引发学生对马诗的兴趣。
二、讲解(10分钟)
1. 分析马诗的形式和意境,如韵脚、押韵等。
2. 解读一些经典的马诗作品,让学生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三、示范(10分钟)
朗读一些优秀的马诗作品给学生听,并解读其中的意义和表达手法。
四、练习(15分钟)
让学生分为小组,选择一首马诗进行朗读和欣赏,并在小组内讨论其意象和意境。
五、展示(10分钟)
每个小组派一位代表分享他们选择的马诗,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提问。
六、总结(5分钟)
总结马诗的特点和艺术表达手法,并让学生回答一些问题进行检测。
反思:
这节课学生对马诗的兴趣比较浓厚,并且他们也能比较准确地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但是在练习环节,由于时间的限制,学生展示的机会不太多,可以在以后的课堂上增加学生的练习和展示时间。
另外,在总结环节可以增加一些思考题目,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和总结所学到的知识。
10古诗三首《马诗》(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10古诗三首《马诗》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马诗》,理解诗意,感悟作者情感,并背诵全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结合诗人的生平及写作背景,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借物喻志的手法,体会诗人用马来抒发内心情感的方式。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古典诗词,提高文学素养,激发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马诗》三首,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马诗》诗意,感悟作者情感,背诵全诗。
2. 教学难点:了解作者李贺生平及写作背景,初步感知借物喻志的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马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马的特点,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马诗》。
2. 朗读全诗学生自由朗读《马诗》,注意节奏、停顿、语气,初步感知诗意。
3. 理解诗意教师逐句解读诗意,引导学生理解诗句中的关键词语,如“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等,帮助学生把握诗歌的整体意境。
4. 感悟作者情感结合诗人的生平及写作背景,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用马来抒发内心情感的方式,如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等。
5. 朗读体会学生再次朗读全诗,深入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6.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马诗》的写作手法,如借物喻志、对比等,并举例说明。
7.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马诗》的意境、情感及写作手法。
8. 课后作业学生课后背诵《马诗》,并搜集其他有关马的诗词,下节课分享。
六、板书设计1. 《马诗》2. 诗歌全文3. 诗意解读4. 作者情感5. 写作手法七、作业设计1. 背诵《马诗》2. 搜集其他有关马的诗词,下节课分享3. 结合本节课所学,写一篇关于马的短文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结合诗人的生平及写作背景,使学生初步了解了借物喻志的手法,感受到了诗人用马来抒发内心情感的方式。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马诗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马诗教案这是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马诗教案,是优秀的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马诗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掌握一类生字4个,二类生字2个,能够正确拼读和书写。
2.感悟诗歌大意,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
3.在学习过程中体会马的形象,感受马的精神。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了解诗的大意。
教学准备:多媒体、生字卡教学时数: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朗读诗文,感悟诗意,学习生字。
教学过程:配乐范读,感受诗句。
默读,画出4个一类生字,强调燕、络的读音。
边讲读诗文,边学习生字。
(一)介绍诗题及作者。
(二)讲读第一、第二句。
1.解词:大漠:广阔无边的大沙漠。
燕山:指燕然山,一说燕山。
古代一直是边疆征战之地。
钩:战场上用的武器。
这两句描绘了战场环境。
2.指导朗读。
3.学习燕、钩。
燕:多音字,本课读yān,指地名:燕山。
先查灬再查12画上中下结构yn字义:鸟名;古书里有时用作宴。
组词:燕尾服、燕子、燕窝、燕居、燕好钩gōu先查钅旁再查4画左右结构字义:悬挂或探取东西用的`器具,形状弯曲,头端尖锐;形状像钩子的;汉字的一种笔形;用钩状物探取;同勾;一种缝纫法,多指缝合衣边。
组词:秤钩、鱼钩、挂钩、钩子(三)讲读第三、第四句。
1.解词:何当:什么时候才能,安得,希翼之意。
络脑:马络头。
金络脑:说明这是一匹被人看重的骏马。
走:跑。
清秋:金秋,取自秋高气爽之意。
诗意:我何时才能骑上头戴金络头的骏马,在秋高气爽的季节里,自由地驰骋在疆场上建功立业呢?2.指导朗读。
3.学习络、踏。
络先查纟旁再查6画左右结构lu字义:像网子那样的东西;用网状物兜住,笼罩;缠绕;指马的辔头。
组词:脉络、经络、络绎不绝、橘络、络纱lo字义:用于一些口语词。
踏先查足字旁再查8画左右结构t字义:用脚踩,大步地前进。
组词:踏进、踏平、踏步、踏板、踏勘、踏看tā字义:切实,不浮躁;(情绪)安定,安稳。
组词:踏实。
《马诗》教学设计
《马诗》教学设计《马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马的精神,培养学生对马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2. 教学难点:感受马的精神,培养学生对马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古诗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
2. 朗读法:指导学生朗读古诗,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阅读理解能力。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古诗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4.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古诗的情感和意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一段马的视频,让学生观看。
提问学生:“你们觉得马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马的古诗——《马诗》。
2. 讲授新课初读古诗教师范读古诗,学生跟读。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字音和停顿。
理解古诗的意思教师讲解古诗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理解。
学生分组讨论古诗中的问题,每组派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
体会诗人的情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派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注意读出诗人的情感。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教师巡视指导。
请几位学生朗读古诗,其他学生评价。
3. 课堂练习让学生默写古诗。
让学生说说自己对马的喜爱之情。
4. 课堂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学到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关于马的古诗——《马诗》,了解了古诗的主要内容,理解了古诗的意思,体会了诗人的情感。
《马诗》优秀教学设计(优秀3篇)
《马诗》优秀教学设计(优秀3篇)《马诗》教学反思篇一在百度里打入马诗,李贺,跳出来的是一大段李贺的诗,仔细一看,我们所学的四句诗是其中的一部分: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其基本意思为:大漠的沙像雪一样铺天盖地,燕山的月亮像一弯银钩(兵器)。
什么时候能够给马套上镶金的笼头,在凉爽的秋天飞快地奔驰在疆场。
这是一种意境,表现的比较抽象,在网上查找了许多动画课件,都是一些比较虚幻的一些画面,如何让孩子学习这首马诗,如何使孩子尽快理解记忆呢?一、听充分调动孩子的听觉器官,集中注意力,表达自己所听到的,可以是简单的诗名、诗人名字,或最自己印象最深、最喜欢的一句诗。
在第一遍欣赏时,孩子能说出诗名和诗人名字,但最其中的诗句还是模糊,没关系,那就进行第二次倾听,听之前,提出要求,让倾听成为有目的活动,这样,就比较容易的记忆了其中有印象的一句或者几句。
二、说在听的基础上鼓励孩子大胆的说,说错了,边上朋友帮助,在比较完整说出诗句后,再请孩子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说说对诗句的意思,同时,老师给予一定的指导和纠正。
这些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欣赏古诗的能力,对古诗有一定的敏感度,因此,他们表达的古诗的意思有着自己的见解,很多时候表达能够比较到位,这就对记忆有了很大的帮助。
一、记记忆古诗,是在理解的基础上,但一开始,容易记了上句忘了下句,这个时候,如何提醒呢?我的方法是,用动作。
根据每一句古诗意思,简单的和孩子商量好用什么动作表现,在孩子不记得的时候,只要稍作动作,孩子便能很容易的记得下一句。
二、比这是我和孩子们在学习古诗中常用的方法。
在孩子们基本掌握后,分男女组、小组、个别等进行比赛,比赛的要求很简单:响亮、流利,而评委就是其余的孩子,赢得胜利的总能得到一张小贴纸或者一颗爱心。
孩子们兴趣极高,很快就熟练掌握了古诗。
马的优秀教学设计篇二一、教学导入:(2分钟)提问:猜谜语四蹄飞奔鬃毛抖,拉车驮货多面手,农民夸它好伙伴,骑兵爱它如战友。
《马诗》教学设计
《马诗》教学设计【马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理解马诗的背景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2. 分析马诗的诗意和表达手法。
3. 掌握马诗的基本韵律和艺术特点。
4. 提升学生的朗读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马诗》是李白创作的一首古籍名篇,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通过学习《马诗》,能够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学生对于古典诗词的兴趣。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马诗》的背景,包括诗歌的作者、创作时间和创作背景等。
强调《马诗》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并且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2. 导读教师诵读《马诗》,鼓励学生用想象力和感情体验诗歌的意境,从而引起学生对于马的描写的思考。
3. 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马诗》的诗意和表达手法。
帮助学生理解作者通过对马的描写来表达对英雄壮丽气概的赞美。
分析诗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以及韵律的运用,增强学生对于诗歌的鉴赏能力。
4. 朗读教师与学生一起朗读《马诗》,并进行朗诵训练。
教师示范正确的朗读技巧和节奏,学生跟读,提升学生对于韵律的把握和表达的准确性。
5. 鉴赏教师选取《马诗》中的几个关键词或句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其中的意象和情感,进一步感受诗歌的美。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和解读《马诗》。
6. 创作要求学生按照自己对《马诗》的理解,创作一篇与马有关的短文或诗歌。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尽量运用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展示个人对于马的理解和情感。
7. 总结对学生的创作进行展示和分享,让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
教师对于学生的创作进行点评和总结,激励学生对于文学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四、教学评估1. 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估,包括参与度、思考深度、朗读准确性等方面。
2. 对学生的创作进行评估,主要关注学生对于《马诗》的理解和创作的独特性。
3. 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反馈,在学生中开展问卷调查或小组讨论,了解学生对于《马诗》教学的满意度和收获。
五、教学扩展1. 邀请文化专家或骑马爱好者前来进行专题讲座,增加学生对于马文化的了解和体验。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马诗教学设计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马诗教学设计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马诗教学设计第【1】篇〗第一课时一、课题引入1、(出示)同学们,看!这是什么?(马)你们都知道有关马的哪些知识呢?同学们说得真好,那你们喜欢马吗?(喜欢)是呀,不但同学们喜欢马,古代人也很喜欢马,他们通过不同的方式歌咏马,赞美马。
其中在众多歌咏马的名篇中,有一首诗独树一帜,千古流传,表达了许多人的共同愿望,你们想知道是哪首诗吗?(想)好,今天,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首诗。
2、板书课题——马诗3、齐读课题:马诗二、学习新课(一)回忆一下,学习古诗的方法有哪些?1.学生汇报:①看诗题明对象;②看作者知背景;③看诗文解大意;④看资料(注释)悟诗情;⑤反复诵读入诗境。
2.师:好,我们就用这些方法来学习《马诗》。
好,我们再次齐读诗题——《马诗》。
同学们,通过看诗题,我们知道,这首诗,诗人描写的对象是什么?(马)3.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那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呢?指名(李贺)课前,老师让大家预习这首古诗,现在,谁来汇报一下,你们收集的有关李贺的资料?4.学生汇报。
(出示幻灯片)教师补充(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师:我们已经明确了这首诗的描写对象,又知道了诗人的背景,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一起看看古诗写了什么。
首先请同学们听老师范读古诗,注意听清每个字的读音。
2.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古诗,边读边把本课的生字圈出来,加上拼音,不熟的地方多读几遍。
3.圈好生字了吗?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一记这些生字,然后把你的识字方法和同桌说一说。
4.本课的生字你们都认识了吗?老师把这些生字请到大屏幕上来,你们还能认识他们吗?(课件出示)(络锤凿焚)指名读,齐读。
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每个字各笔画在虚宫格中的位置,然后工工整整地写一遍,展示作业。
这是***写的字,看他写得多好,我们要向他学习,也把字写得这样好。
下面,谁能为这些生字组词呢?同桌之间比一比,赛一赛,看谁组的词语多。
《马诗》经典教案
《马诗》经典教案教学目标:1. 认识“漠、燕、梭、何、限、度”6个生字,会写“燕、融、锲、塞、碣、璃、谓、鞭、驱、驰”10个生字。
正确读写“融化、锲而不舍、塞外、碣石、玻璃、渭河、谓、基础、鞭策、奔驰”等词语。
2. 背诵古诗,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感受诗人渴望建功立业,怀才不遇的悲愤心情。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感受诗人渴望建功立业,怀才不遇的悲愤心情。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马诗》的课件学生:搜集有关马的诗句。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 同学们,你们都喜欢什么样的动物?2. 看来大家都很喜欢马,谁能说一说你喜欢马的什么?3. 你们说的都很好,我也和你们一样,特别喜欢马,因为马是骏马、是宝马神骏,它不但有日行千里的非凡气力,更有不怕困难,甘当主人的战斗精神。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赞美宝马的古诗《马诗》。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 自由读诗,注意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2. 同桌互相读诗,纠正字音后练习把诗读流利。
3. 指名读诗,正音。
4. 齐读古诗。
三、品读古诗,感悟意境1. 请你再读读这首诗,边读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2. 你喜欢这首诗中的哪一句?为什么?学生交流后,再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3. 教师小结:寒冷的秋夜,一望无际的大漠上,沙白如雪,燕山新月初上,弯如金钩。
这边塞争战之处,正是良马和英雄大显身手之地;然而,何时战马才能配上金制辔脑,飞奔在清秋的大地上?本诗语言明快,风格健爽。
前两句写景,写适于骏马驰骋的燕山原野的景色;后两句抒情,自比为良马,期望自己受到重用,一展雄才大志。
三、拓展延伸,积累实践1.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马的诗句?背给同学们听一听。
2. 总结:同学们,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学宝库里的瑰宝,而唐朝又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一首诗就是一幅画,一首诗就是一曲歌。
课后请同学们再收集一些有关马的古诗,下一节课,我们举行一个赛诗会,看谁收集的多,看谁背诵的好。
10 古诗三首《马诗》(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背诵《马诗》三首,把握诗意,感受诗歌中的自然美和意象美;学会运用查阅资料、联系生活等方法,理解古诗中词语的意思,初步感知古诗的韵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品味、想象,提高对古诗的欣赏能力,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尊重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马诗》三首:李贺的《大漠沙如雪》、李白的《秋浦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并背诵《马诗》三首,把握诗意,感受诗歌中的自然美和意象美。
2.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查阅资料、联系生活等方法,理解古诗中词语的意思,初步感知古诗的韵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古诗三首《马诗》教材、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自然景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
2. 新课导入:介绍《马诗》三首的作者及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古诗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3. 朗读与品味:学生自主朗读《马诗》三首,通过反复朗读、品味、想象,感受诗歌中的自然美和意象美。
4. 理解诗意: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联系生活等方法,理解古诗中词语的意思,初步感知古诗的韵味。
5.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交流对《马诗》三首的理解和感受,分享学习心得。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古诗的韵味和美感,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1. 《马诗》三首2. 课题:古诗教学设计3. 作者:李贺、李白、王之涣4.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感受自然美和意象美5. 教学难点:理解古诗中词语的意思,感知古诗的韵味七、作业设计1. 朗读并背诵《马诗》三首。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描绘一幅与《马诗》有关的画面,并配以简短的文字说明。
《马诗》教学设计
《马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马诗》的诗意,体会诗人通过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马诗》。
3、帮助学生学习诗歌中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感受古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2、教学难点领悟借物喻人的表达手法,体会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古代,马不仅是重要的交通工具,还是战场上的勇士。
许多诗人都写过与马有关的诗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诗人李贺的《马诗》。
(二)作者简介李贺(约公元 790 年约 817 年),字长吉,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
他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运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后人常称他为“诗鬼”。
(三)初读古诗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字音和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指名朗读,正音。
(四)理解诗意1、结合注释,小组讨论诗句的意思。
2、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广阔的沙漠在月光下像铺上了一层霜雪,燕山山岭上的新月,像一把弯弯的钩子。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什么时候才能给马戴上金络头,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五)体会情感1、引导学生思考:诗人通过描绘这些景象,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诗人借马抒情,渴望自己能像骏马一样被重用,施展才华,为国建功立业。
但现实中却不被赏识,怀才不遇,心中充满了愤懑。
)2、让学生再次朗读古诗,体会诗人的情感。
(六)赏析写作手法1、提问:这首诗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借物喻人。
诗人以马自喻,借写骏马渴望套上金络脑驰骋沙场,来表达自己渴望被重用、施展抱负的心情。
)2、举例说明借物喻人的手法在其他古诗中的运用,加深学生的理解。
(七)拓展延伸1、让学生交流自己所知道的与马有关的诗句。
六年级语文下册《马诗》教案优质范文3篇
六年级语文下册《马诗》教案优质范文3篇教育是石,撞击生命的火花。
教育是灯,照亮夜行者踽踽独行的路。
教育是路,引领人类走向黎明。
因为有教育,一切才都那么美好,因为有教育,人类才有无穷的希望。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六年级语文下册《马诗》教案优质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六年级语文下册《马诗》教案优质范文一课堂小问题一( )当先 ( )到成功老( )识途千军万( )万( )奔腾快( )加鞭诗人简介李贺(790~816),唐代诗人。
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
他是唐朝宗室郑王后裔,但家族已经没落。
他才华横溢,壮志凌云,满腹傲气,迫切地想为国家人民奉献,但因为他的父亲叫李晋肃,“晋”“进”同音,与李贺争名的人,就说他应避讳父亲的名讳不举进士,使得他终不得登第。
李贺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27岁时在郁闷悲苦中去逝。
他生不逢时,又不愿媚俗取宠,因而饱受世事的嘲弄。
这种情绪直接影响了他的性格,融进了诗作使他的诗平添了一层冷艳神秘的色彩,因而人们称他为“诗鬼”。
作者所处的贞元、元和之际,正是作者不得志之时。
而“燕山”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方。
本诗正是当时所写。
自学提示:1、自由朗读古诗三遍,注意节奏。
2、找出不认识的字,与同桌讨论后还不认识的,提问。
请同学朗诵明韵律马诗大漠 / 沙如雪,燕山 / 月似钩。
何当 / 金络脑,快走 / 踏清秋。
朗读古诗,同桌互相交流你明白了些什么?你不明白什么?在这之中你最想知道什么,思考并组织好语言互相提问并回答。
温馨提示:联系注释理解词语以及诗句意思词语点拨:大漠:广阔无边的大沙漠。
燕山:山名。
在现在河北省的北部。
古代一直是边疆征战之地钩:弯刀,是古代的一种兵器。
形似月牙。
何当:什么时候才能够。
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说明马具的华贵。
快走:迅速地跑,痛快地跑。
清秋:金秋,天气凉爽的秋天。
自读前两句,小组讨论:1、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这是什么描写?写了些什么景物?有什么作用?3、作者为什么特意描写“大漠”“燕山”这些地方?这对表现马有什么特别的意义?1、题目是《马诗》,但诗中不见一个马字,是否跑题了?为什么?2、“金络脑”是指什么?为什么不是铁、木、竹呢?由此说明了这是一匹怎样的马?3、“何当”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表达了作者盼望建功立业的抱负。
《马诗》教学设计
《马诗》教学设计《马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马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感受马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爱国情怀。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古诗的生字词、重点句子和段落,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交流思想,共同解决问题。
朗读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通过朗读体会其中的韵律和节奏。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古诗的意境,加深对其的理解。
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古诗的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关于马的视频,让学生观看。
(2)提问学生:你们知道马有什么特点吗? (3)引出课题:《马诗》。
初读古诗 (1)让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圈出生字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检查学生的生字词认读情况,重点指导“络、锤、凿、焚”等字的读音。
(3)让学生分段朗读古诗,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读音和停顿。
精读古诗 (1)让学生默读古诗,思考以下问题: ① 古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②诗人通过哪些词语来描写马的? ③ 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交流思想,共同解决问题。
(3)检查学生的讨论情况,让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4)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进行总结和归纳。
拓展延伸 (1)让学生说说自己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关于马的故事或传说。
(2)让学生欣赏一些关于马的图片和视频,感受马的精神。
课堂小结 (1)让学生说说这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
(2)教师总结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马的精神和诗人的情感。
1. 2. 3. 1. 2. 1. 2. 3. 4. 5. 1. 2. 3. 4. 5.布置作业 (1)让学生回家后把古诗背给爸爸妈妈听。
马诗教学设计
马诗教学设计《马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学生能够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3)学生能够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朗读、讲解、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古诗的内容和意境。
(2)通过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通过让学生仿写古诗,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2)让学生体会诗人对马的赞美之情,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2)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1)体会诗人对马的赞美之情。
(2)理解古诗中的意境。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 讲解古诗的生字词、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朗读法 通过朗读古诗,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理解古诗的含义。
讨论法 组织学生讨论古诗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想象法 引导学生想象古诗中的画面,深入理解古诗的意境。
仿写法 让学生仿写古诗,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关于马的视频,让学生感受马的美丽和力量。
(2)提问学生:你们喜欢马吗?为什么? (3)引出课题:马诗。
初读古诗 (1)让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学生的生字词掌握情况,重点讲解“金络脑、快走”等词语的意思。
(3)让学生分段朗读古诗,思考古诗的主要内容。
精读古诗 (1)学习第一、二句诗,了解马的形象和特点。
(2)学习第三、四句诗,体会诗人对马的赞美之情。
(3)引导学生想象古诗中的画面,深入理解古诗的意境。
(4)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1. 2. 3. 1. 2. 1. 2. 3. 4. 5. 1. 2. 3.总结全文 (1)让学生回顾古诗的主要内容,说说诗人是如何赞美马的。
(2)引导学生思考马在古代社会中的作用,以及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动物。
10 古诗三首《马诗》(教学设计 )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马诗》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马诗》是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主题是“理想与信念”。
《马诗》一诗借物抒情,以马写人,抒发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慨和建功立业的抱负。
二、教学目标1. 掌握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 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想象能力。
3. 感受诗人崇高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通过诗中展现出的马的形象,联想到诗人的自我形象,从中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关于李贺的资料。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诗人李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教师出示诗句:“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让学生猜一猜这是哪位诗人的诗句,并简要说说诗意。
教师相机引出课题“马诗”,并简介作者李贺。
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 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
对于学生不理解的词语,教师相机点拨。
3. 学生齐读课文,读出韵律和节奏。
教师进行适当指导,使学生逐步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
(三)细读课文,感受意境1. 让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
教师出示诗句:“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引导学生说说自己脑海中浮现的画面,并相机出示相关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意。
同时,让学生体会诗句的凝练和传神。
2.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诗句展开想象,深入感受诗人的情感世界。
让学生说说诗人骑着骏马在大漠中驰骋的英姿和心情会是什么样的,并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同时,让学生思考诗人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象和情感,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怀才不遇和壮志难酬的愤慨之情。
3. 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拓展想象,让学生思考:“这匹马在沙场上战斗会是什么样的情景?”让学生通过想象和朗读表现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诗
咏物→沙如雪 月似钩(实写)
言志→金络脑 踏清秋(虚写)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积极兴特别高,特别是让小组讨论总结诗句意思和小组互相提问考查的时候,小组内每个成员都能参与其中,不善表达的同学也积极发言,而且对于表述不完整的地方还能给予补充,很好地练习了大家的语言表达能力。不过,如果第三个环节“检”能变成全班提问抢答形式效果应该会更好。
(三)检
小组内互相提问考查。
(四)拓
收集与“马”有关的诗句。
通过让学生自己搜集有关诗人和古诗的知识,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筛选资料的能力,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通过指名朗读可以很好地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这比只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了解的更全面。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教学。
了解了重点词语之后,诗句的意思基本上就已经差不多了解了,通过小组讨论,可以让学生锻炼语言组织能力。
(二)学
A、初读感知
1、多媒体出示古诗,指名朗读。
2、对朗读进行评价。
3、多媒体出示朗读指导。
4、你能谈谈对这首诗的理解吗?
B精读理解
1、重点词语解释
大漠:这里指北方原野。
燕山:燕然山。
钩:一种弯刀。
何当:何时才能够?
金络脑:以黄金为饰的马头络。象征马匹受到重用。
走:跑,疾驰。
清秋:秋季,特指深秋。
2、小组内讨论诗句意思。
3、小组汇报。
4、根据汇报,归纳诗意展示于多媒体。
①诗的前两句勾勒的是一幅辽阔雄浑的大景观: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是铺上了一层皑皑的霜雪,燕然山上的新月,如弯刀般高悬。
②后两句是说,什么时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在秋天的战场上驰骋,建立功业呢?
5、体会诗人感情。
诗人借骏马戴上金头络在边关大漠肆意驰骋来表达内心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2、小组内讨论《房兵曹胡马》与《马诗》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3、小组汇报。
(三)检
小组内互相提问考查。
(四)拓
收集与“马”有关的诗句。
(一)导
学生甲:李贺(790~816)字吉昌,福昌人,代表作有《雁门太守行》《秋来》等。
学生乙:我补充,李贺一生很不幸,27岁就怏怏而死,他将一生的热情都倾注于诗歌创作中,共写23首《马诗》本课是第五首。
相同之处:两首都是以马作为歌咏对象的古诗,都抒写了诗人自己的远大抱负。
不同之处:①《房兵曹胡马》是实写马,马的骨架、耳朵什么样,跑起来什么姿态都描写得生动真切;《马诗》是虚写马,“金络脑”和“快走”都是诗人假设的形象。②《房兵曹胡马》描写的画面是一幅马图,有写意有工笔;《马诗》描绘的画面是弯月下大漠如雪的景色,开阔渺远。③《房兵曹胡马》中,“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此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几句是对马发出赞叹,寄托自己的情怀;《马诗》中,“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是对景发出感叹,希望自己能乘坐一匹骏马驰骋其中。④《房兵曹胡马》写马用“锋棱”形容马的瘦骨,用“竹批”形容马的双耳,是比喻;《马诗》写马用“金络脑”来显示马的珍贵、受重用,是借代的手法。而用“雪”形容沙、用“钩”形容月才是比喻。
五、教法、教具
利用多媒体教学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
本单元我们已经了解了很多关于马的知识,上节课我们学了《房兵曹胡马》,领略了瘦骨棱起如刀锋,双耳刀削般锐利劲挺,俊朗矫健,步履轻快,四蹄生风的骏马雄姿。今天我们再来看看李贺笔下的马又是怎样的。(板书课题《马诗》)
同学们谁可以介绍一下李贺?
C深思赏析
1、这首诗运用了比兴的手法,短短的二十个字中,比中见兴,兴中有比,大大丰富了诗的表现力,一二句以雪喻沙,以钩喻月,是比又是兴。后两句讲究字句锤炼,以“何当”设问领起,一气呵成,传达出的无限的企盼,且有唱叹味;“踏清秋”三个字,声调铿锵,“清秋”时节草黄马肥,正好驰驱;冠以“快走”二字,形象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
古诗短短几句话美。
让小组讨论,汇报,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他们的协作和表达能力,通过展示并补充还可以学生认真倾听的学习习惯。
学习目标大家都非常了解,小组内互相提问考查,可以让学生更清楚本课的重点。
七、课后作业(练习)
①收集与“马”有关的诗句。
②写一写自己对《马诗》的感悟。
(二)学
A、初读感知
1、朗读古诗。
2、朗读后其他同学评价。
3、学习如何有感情的朗读。
4、谈谈对古诗的理解。
B精读理解
1、理解重点词语。
2、根据对词语的理解讨论诗句意思。
3、小组汇报。
4、完整理解诗句意思。
5、体会诗人感情。
C深思赏析
1、了解这首诗写法的妙处。
2、小组讨论两首诗的相同和不同。
3、小组汇报。
教学设计
科目:语文
课题:《古诗二首》之《马诗》
课时:2
设计者: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人类与马有着不解之缘,《古诗二首》之《马诗》是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古诗。李贺的《马诗》共23首,大都有寓意,课文是第五首,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表达对自由豪放生活的爱慕向往。
二、教学目标:
1、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意思。
3、体会诗人情感,了解咏物言志的写法特点。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1、诗句含义及诗人情感。
2、《房兵曹胡马》与《马诗》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四、学情分析
学生能够独立识字学词,通过预习已经可以熟练朗读古诗,部分学生可以对自己不懂的地方进行圈画,已经明确了自己的听课重点和学习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