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安海底遗物》

合集下载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作者:来源:《作文周刊·高考版》2024年第20期核心考点“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考生学习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实用性语文,包括实用性文本的独立阅读与理解,日常社会生活需要的口头与书面的表达交流。

考生可以通过本任务群的学习,增强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能力检测一汪教授写了一部关于海洋的科普著作,以下是某图书馆网站上关于该书的部分信息,包括图书目录(部分)、试读内容和读者评论三个板块。

图书目录(部分)第六章祸从海底来第一节地震与海啸第二节海底火山爆发第三节海底漏油和漏气第四节海底滑坡第七章深海藏宝第一节多金属矿第二节烃类资源第三节生物资源第八章无风也起浪第一节深海权益之争第二节海底的保护第三节权益之争与深海科技第四节人类与深海试读内容回顾人类历史,其实是从野蛮到文明的进步史。

在新石器时代里,人类在陆地上从狩猎转向农牧,摆脱了动物世界的“丛林规则”。

现在人类进入海洋内部,准备开发海洋的深处。

估计不用上百年的工夫,就有可能将深海、海底纳入人类社会生活的范畴。

但是,人类对深海的了解实在太少,远没有学会如何和海洋相处。

地球表面只有陆地与海洋两个部分,人类需要学好海和陆两种学问,才能和它们处好,把它们用好。

认识海洋比认识陆地难,认识深海更是难上加难。

因此“开发深海”决不能学当年的“淘金潮”一拥而上,浮夸、急躁不但无济于事,而且隐患无穷。

“殷鉴不远”,墨西哥湾漏油就是前车之鉴,根源在于人类对深海的了解实在太少。

最为可怕的是以“万物之灵”的身份,摆出“征服自然”的架势,与自然规律背道而驰,还没有弄明白深海有些什么,更不知道和深海如何相处,就忙着要发“深海财”。

进军深海的另一条原则,是要处理好人类内部的相互关系,这里重要的是汲取历史的教训。

15~16世纪,欧洲人越洋远航,通过海面航道的开拓将世界各大洲联系起来,发展了殖民经济,为自身带来了几百年的繁荣。

同时也涌现出一大批的海上探险家、发现家,至今世界地图上许许多多海湾和海峡的名称,都在铭记着这些欧洲开拓者的贡献。

新安沉船,中国、日本、高丽的海上商圈

新安沉船,中国、日本、高丽的海上商圈

新安沉船,中国、日本、高丽的海上商圈作者:文图/梁二平来源:《丝绸之路》 2017年第13期海上丝绸之路到了元代已经相当成熟,蒙元政府先是在海上开辟了漕粮海运,由朱清、张瑄开辟成熟的近海航运路线,同时,中国东部对外贸易的海上路线也得以恢复,穿梭往来于中国、高丽和日本之间的海上丝绸之路东线在泛黄海商圈迅速发展。

但航路的成熟仍无法抗拒不测风云,海难时有发生,无庸讳言,也正是这种海上悲剧,为后世考古发现留下了意外的“惊喜”。

1975年夏天,韩国新安郡渔民崔享根在近海捕鱼,一网下去,捞上来的不仅有大鱼、小鱼,还有六件完整的青瓷器。

这位会过日子的渔民觉得家里也用得上这些完好且漂亮的碗,就将其和打来的鱼一起带回了家。

他的弟弟在学校当教员,意识到这些海里来的东西很可能是文物,于是报告给当地文物管理局。

经过初步鉴定,这六件瓷器是中国的宋元青瓷。

根据这位渔民提供的线索,1982年,韩国打捞队果真在新安海底捞起一艘大型中国商船。

经过几年的发掘与研究,这艘中国商船的故事终于穿越时空而来……“600多年前的一天,一艘巨大的双桅中国商船从庆元港扬帆出海,它向东北行驶,准备先到日本九州的溥多湾,而后,再行至高丽,或是,先驶往高丽,再开往日本……途中因台风等原因,沉没在高丽的新安海域。

”这短短的一段推测文字,透露出来自船上发掘文物实证的历史信息。

能给这艘船进行断代的沉船器物,一件是一枚木简,墨书“至治三年”,即元代至治三年(1323)。

另一件是一只有铭文的铜权,一面为“庚申年”,一面为“庆元”,“庚申年”对应的年代是元朝延祐六年(1319)。

所以,这艘商船的沉没年代应在公元1323年后的一两年间。

这个沉船断代令人信服,但那只铜权,也有人认为另有它用。

刘义杰先生曾专门发给我一篇短文谈这个“权”。

他认为,这个“秤砣”,更像是船上用来测深用的铅锤。

首先,说它是秤砣,却没有发现与之相配套的秤杆、秤钩等物件;其次,船上的货物基本以“件”为单位,似乎也用不上秤。

近年中国史学界新安沉船研究概述

近年中国史学界新安沉船研究概述
第 32卷第 3期 2019年 7月
镇江高专学报 JournalofZhenjiangCollege
Vol.32 No.3 July,2019
近年中国史学界新安沉船研究概述
苏 萌
(中国海洋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摘 要:新安沉船的发现与相关文物的打捞工作是 20世纪考古学上的重要事件,东亚各国史学界持续关注与研 讨,研究成果不断更新。近年来,史学界对新安沉船的研究依然活跃。着眼于 2000年以来发表的成果,从航行信 息、打捞文物、船体本身、打捞工作等方面梳理国内史学界研究的新动向。 关键词:新安沉船;水下考古;中国史学界 中图分类号:K871.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8148(2019)03-0113-03
·113·
陶瓷(续)》,强调福建陶瓷外销中闽商的重要作用。 2.1.2 金属器、漆木器
久保智康是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的教授,对金 属器有深入的研究。2007年,他在韩国海洋遗物馆 举办的学术会议上交流了关于新安沉船的金属文物 的研究成 果。2008年,彭 涛 将 久 保 智 康 的 《新 安 沉 船装载的金属工艺品———其特点以及新安沉船返航 的性质》译为中文。久保智康介绍了 14世纪日本 金属工艺品的概况及东亚海域航运的特点,分析了 新安沉船所载的金属工艺品的性质。通过比较金属 器的纹饰风格、造型特征、铸造工艺,他对新安沉船 的性质等提出新见解。久保智康认为,新安沉船中 的货物并非“全 部 销 往 日 本 ”,除 了 在 日 本 称 为 “唐 货”的特定 类 型 的 铜 器 外,大 部 分 银 器 有 可 能 销 往 高丽或东南亚;而高丽作为东亚少数的银器生产国, 也可能是这批银器的原产地,如果假设成立,那么商 品有可能面向中国或东南亚。他还认为,新安沉船 中的铜镜等金属用品不是传统看法中的“船员随身 物品”,而是商品,如具有日本装饰风格的十面铜镜 与当时日本出口中国南方地区的铜镜的设计十分 相近[5]。

海底葬礼的读后感

海底葬礼的读后感

海底葬礼的读后感海底葬礼的读后感篇一《海底两万里》是一本世界知名的科幻小说,拥有无数的读者,我也被其中的故事情节深深吸引,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第九章——海底葬礼。

在这一章里,尼摩船长驾驶的潜艇发生碰撞遇险,一位船员为救大副,身受重伤,阿隆纳克斯教授竭力救治依然无济于事,不幸牺牲。

尼摩船长悲痛万分,和同伴们在海底为这位英雄举行葬礼,并将他埋在美丽的珊瑚礁中,以此纪念他的英勇行为。

尼摩船长有一句话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兄弟为兄弟牺牲,朋友为朋友患难!这是全体船员的信念。

我们应该学习这位船员舍己为人的品质。

其实,我们身边也有许多这样的事迹。

在汶川大地震时,许多素不相识的人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他人的幸存。

有一位老师,不怕余震危险,几次进出学校废墟,背出好几个学生,不幸遇难,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一位武警战士,为救被困的民众,被石头砸到,身负重伤;还有许多普普通通的自愿者,不畏艰难,深入灾区,组织救援……这些人,都是我们一生的榜样!《海底两万里》这本书,教会我很多知识,也启发我们展开丰富的想象。

我梦想长大以后能发明一种气体,心生歹念的人吸进去后会变得善良,多做好事;普通人闻了之后,会变得更加助人为乐,这样,人与人之间会变得更和谐、更快乐。

海底葬礼的读后感篇二冬日的午后,坐在满是阳光的阳台上看书是件惬意的事。

这次,我又拿起了《海底两万里》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科幻大师儒勒·凡尔纳的作品。

书中通过对“海上怪物”的追踪,描绘出了神奇的海底世界。

“鹦鹉螺”号潜艇带领小读者参观海底森林,参加庄严的海底葬礼,打捞西班牙沉船的财宝……惊险刺激的故事情节、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以及大胆地科学想象都会使人在阅读过程中大开眼界,激发我们热爱科学、勇于探险的可贵精神。

我仍然依晰记得托列斯岛那次惊险的旅程。

阿龙纳斯教授、康塞尔、尼德·兰想一起去托列斯岛,便去问尼摩船长。

不可?家榈氖悄崮Υ长居然同意了。

我们欣喜若狂?立即驾驶小船向托列斯岛而去。

从新安沉船入手破解元代宁波港

从新安沉船入手破解元代宁波港

从新安沉船入手破解元代宁波港 ●汤丹文 徐学敏 黄丽娟前年夏天,在韩国首尔,笔者第一次见识到新安沉船和它运载的货物——当时,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正推出“新安海底文化财发掘40周年纪念”大型展览。

在特展馆内,笔者见到了整箱整箱保存完好的龙泉窑瓷器,码得齐齐整整的中国各朝各代铜钱,还有不可计数的各类金属器、紫檀木、香料以及工艺品等等,这些都让我震撼不已。

新安船因为沉没而被历史封存,600多年后,它再次出水“复活”,呈现在世人面前。

1976年起,韩国考古界组织力量开始打捞。

经过十余年考古发掘,其出水文物数量之多、质量之精、品种之丰富震惊世界,也让韩国平添了许多国宝级的文物。

新安沉船与宁波的关联是不言而喻的。

在这次特展上,主办方特意把新安沉船的始发港宁波(庆元港)作为重点予以了介绍。

浙江博物馆、宁波天一阁博物馆等也借展了许多文物古籍,以佐证沉船那个年代,中国对日本的贸易情形和文化的传播。

它究竟是一条什么样的船新安沉船是1323年一条驶向日本博多、在韩国新安木浦附近海域沉没的中日贸易船,这显然没有什么异议。

引起争议的是新安沉船的身份——它是官方的贸易船还是“私舶”(民间贸易船)甚至是一条走私船?它是一条日本籍的船只,还是中国的元船?它确定是从庆元港,也就是现在的宁波港封舱出发的吗?新安沉船是从庆元开始它的最后之旅,这是大多数研究新安沉船学者的观点。

他们在谈论新安沉船时,往往提起写有“至治三(叁)年”(1323)年号的木简。

这些木简是一些货物的标记,时间范围从4月23日到6月3日。

基于此,新安沉船的货主被认为是在至治三年4月到6月的三个月内购买商品,然后由庆元的市舶司查检,同年6月内启航的。

庆元从宋代以来一直就是对日的贸易港。

与泉州、广州相比,庆元离日本最近,通常情况下七八天即可到达日本博多,也就是现在的福冈。

大量的陶俑A lot of clay figurines salvaged from Xin’an shipwreck天一阁古籍中当时宁波的郡治图A map of the government site of Ningbo in an ancient bookhoused at Tian YI Ge Library但也有学者提出新安沉船有可能是从福州或温州出发的。

再谈新安沉船

再谈新安沉船

再谈新安沉船
江静
【期刊名称】《海交史研究》
【年(卷),期】2004(000)002
【摘要】@@ 1975年5月,韩国渔民在全罗道新安郡会岛防筑里前海捕鱼作业时,打捞出37件陶瓷器,这一发现引起了韩国政府及民间学者的关注.从1976年到1984年的9年间,韩国政府组织了"新安海底遗物发掘调查团"对该海域进行了10次发掘探查,打捞出一艘沉船残骸及大量遗物.
【总页数】6页(P63-68)
【作者】江静
【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日本语言文化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
【相关文献】
1.新安沉船装载的金属工艺品——其特点以及新安沉船返航的性质 [J], 久保智康;彭涛
2.新安沉船,中国、日本、高丽的海上商圈 [J], 梁二平
3.近年中国史学界新安沉船研究概述 [J], 苏萌
4.新安沉船与14世纪的中日海上贸易 [J], 范佳楠
5.新安沉船与14世纪的中日海上贸易 [J], 范佳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安沉船装载的金属工艺品——其特点以及新安沉船返航的性质

新安沉船装载的金属工艺品——其特点以及新安沉船返航的性质

作者: 久保智康[日][1] 彭涛(译)[2]
作者机构: [1]京都国立博物馆 [2]上海博物馆
出版物刊名: 南方文物
页码: 142-154页
主题词: 金属工艺品 性质 装载 沉船 朝鲜半岛 资料整理 韩国文化 报告书
摘要:1976年在朝鲜半岛西南部的全绫罗南道新安郡智岛邑防筑村落道德岛的海上沉没船被发现以来,通过对此后打捞出来的数量庞大的装载品的研究,围绕着沉没船的性质,日、韩的研究者之间交换过很多意见。

作为研究先决条件的打捞调查、资料整理、保存和分析等的报告书,韩国文化宣传部、文物管理局陆续出版了《新安海底遗物资料篇I》(1981年)、《新安海底遗物资料篇Ⅱ》(1984年)、《新安海底遗物资料篇Ⅲ》(1985年),作为最后报告书于1988年出版了《新安海底遗物综合篇》。

朝鲜新安海底沉船中的中国瓷器

朝鲜新安海底沉船中的中国瓷器

作者: 李德金;蒋忠义;关甲堃
作者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出版物刊名: 考古学报
页码: 245-254页
主题词: 沉船;龙泉青瓷;中国瓷器;青花瓷器;元大都;景德镇陶瓷;影青瓷;龙泉窑;元代;图版
摘要: <正> 一九七六年在朝鲜新安海底发现一艘沉船。

据报导,从沉船中打捞出七一六八件遗物。

遗物中有六四五七件瓷器,其中青瓷占三四六六件,白瓷二二八一件,黑釉瓷(天目釉)一一七件,钧窑系瓷七十九件,其他陶瓷器五七四件。

另有金属器物二三○件,其中青铜器一三○件,有青铜制的烛台、香炉、权(秤砣)等;黄铜制的铙钹和铁锅。

铜钱三十三包,共十万六千枚。

其他。

新安海底的元代宝船及其沉没年代

新安海底的元代宝船及其沉没年代

新安海底的元代宝船及其沉没年代
三上次男;王晴堂
【期刊名称】《东南文化》
【年(卷),期】1986(000)002
【摘要】&lt;正&gt;一一直没有为世人所知的南朝鲜西南海域的新安郡,因该郡
所属岛屿道德岛海底的一艘沉船,近年一跃而驰名于世界考古学界和古陶瓷学界。

从一九七五年开始,在这一带海域打鱼的渔民们就打捞到了中国的青瓷和白瓷。


此于一九七六年十月和十一月组建了以南朝鲜尹武炳教授为团长的调查团,在文物
管理局和海军的协助下,对这里的海底进行了调查。

结果,发现了一艘沉船,并弄清了那些陶瓷器就是该船上所装载的货物。

仅那一年调查团就从该沉船上打捞出一千八百八十余件中国古陶瓷器、金属制品、漆器、木器、石制品等,以及约六千枚货币。

陶瓷器不仅仅是碎片,完好和接近完好的也有很多。

【总页数】4页(P65-68)
【作者】三上次男;王晴堂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5
【相关文献】
1.海底打捞捞起“沉没的声音” [J], 陈楠枰;
2.大型郑和宝船的存在及其出现的年代探析 [J], 席龙飞
3.带上藏宝图去寻宝——海底宝船分布大搜罗 [J], 宋卯卯
4.海底一号探宝船 [J], 夏天华;李秀丽
5.从新安海底沉船打捞的文物看元代我国陶瓷器的发展与外销 [J], 叶文程;丁炯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安沉船,海底捞出800万枚中国元代铜钱,韩国:我们的国宝

新安沉船,海底捞出800万枚中国元代铜钱,韩国:我们的国宝

新安沉船,海底捞出800万枚中国元代铜钱,韩国:我们的国宝新安海域1975年底,韩国警方侦破了一起海上文物盗窃案,通过对案件的调查,警方得知,在韩国木浦新安海域的海底,散落着大量的文物,考古人员迅速赶往现场进行抢救性发掘,结果他们惊讶地发现:在海底的泥沙海藻中,竟掩埋着一艘古代沉船。

22040件瓷器1976年10月26日,由韩国文化遗产管理局和韩国海军组成的水下联合考古队,正式进入新安海域,经过多次的海底考古打捞,发掘出22040件瓷器。

这些瓷器不仅数量巨大,而且种类繁多,制作精美绝伦,价值连城。

在艰难的海底打捞过程中,人们意外地发现了一件古代青铜秤砣,上面铸有“庆元”和“庚申”的汉字铭文。

紧接着,在一件青瓷盘的底足部,考古队员还发现了刻有“使司帅府专用”的文字。

综合这些发现,人们判断,这艘沉船的出发港是中国的宁波,时间为中国的元代后期,1320年到1368年之间。

新安海底沉船,是当时全亚洲发现的最大的古代沉船。

伴随着这艘的发现,诸多疑问也随之浮出水面。

人们不禁要问:这条船的主人到底是谁?它要去往何处?除了数量庞大的精美瓷器,海底还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呢?韩国文化遗产管理局和韩国海军组成的水下联合考古队-1海底瓷器(网络)800万枚铜钱在新安沉船前几次的考古打捞过程中,除了瓷器之外,潜水员还陆续从海底打捞出一些中国元代铜钱,这些铜钱为判定沉船的年代提供了明确的依据,但一开始,并没有引起考古专家们的注意,因为在历次考古发掘中,发现铜钱似乎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

一般来说,清洗出的铜钱字样,至少能为海底沉船断代提供参考,但令人费解的是,经过辨认,这些铜钱种类繁多,竟分属不同年代,仿佛跨越了时空不期而遇聚集于此一样,这是为什么呢?铜钱专家们对此甚为不解,只能等待进一步的打捞,寻找更多线索,可遗憾的是打捞已将近尾声了。

在清理掉大部分的海底泥藻后,潜水员在漆黑的水下再无更多收获,只是摸到了绵延不绝的类似海底暗礁一般大面积坚硬、厚重的海床,非常诡异。

深海中的历史遗迹与文化传承《海底两万里》的感悟

深海中的历史遗迹与文化传承《海底两万里》的感悟

深海中的历史遗迹与文化传承《海底两万里》的感悟
深海一直是人类无法抵达的神秘领域,隐藏着无数未解之谜和历史遗迹。

而在这片神秘的海底世界中,不仅仅是自然景观的奇幻,更有着人类文明的痕迹和文化传承。

《海底两万里》这部经典小说通过描述一次深海探险之旅,展现了深海中的历史遗迹和文化传承,引人深思。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群探险家,他们搭乘着一艘潜艇,在深海中寻找传说中的失落文明。

潜艇穿过一片片深邃的海底景观,发现了许多古老的遗迹,这些遗迹包括沉船、废墟、甚至是失落的城市遗迹。

这些历史遗迹激起了主人公对于古老文明的好奇和探索欲望,也唤起了读者对于深海中故事的浓厚兴趣。

通过与海底古城、神秘雕像的接触,主人公了解到那个曾经辉煌一时的文明,这种文明与现代的差异和联系让人不禁思考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正如深海中的历史遗迹一样,人类的文化传承也需要被探索和挖掘,只有通过了解过去,才能更好地塑造未来。

在深海中,每一个历史遗迹都是一个故事的开端,它们记录着古老文明的辉煌和沉寂,传承着人类的智慧和记忆。

正如《海底两万里》中所表现的那样,深海不仅是一片未知的领域,更是一个充满文化传承与历史遗迹的世界。

只有不断地探索和挖掘,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珍惜深海中隐藏的文明宝藏,同时也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人类的文化传统。

新安沉船与14世纪的中日海上贸易

新安沉船与14世纪的中日海上贸易

专题策划 / Special Subject Planning息提示的关于其出发港及目的地的结论不误。

新安沉船是一艘从博多发出至庆元港进行贸易的商船,沉没时正处于其由庆元向博多返航的行程当中。

若未沉没,其满载的各类船货将会最终运抵博多港,船货销往日本各地。

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安沉船以其多元的出水遗物、明确的时代特征吸引了各国考古学者的关注,其研究已有相当丰硕的积累。

事实上,像新安沉船这样出水各类材质的大宗遗物,年代明晰可考,且发现与海上贸易直接相关的多重文字证据的古代沉船,截至目前在环中国海及周边海域很难找出第二艘。

属南宋时期的泉州湾后渚海船[11]舱内发现不少木牌货签及航海用具,但其出水船货数量不多。

整体打捞后正在进行系统发掘的南宋中晚期“南海Ⅰ号”沉船[12-13],出水了大宗遗物,并发现了书写于瓷器底部的墨书,但文字信息的丰富程度暂未超过新安沉船。

从这个角度而言,纵使新安沉船开始发掘至今已历经40余载,其仍是环太平洋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中最具研究潜力的古代沉船之一,其于14世纪中日海上贸易的重要意义尚待深挖。

以往关于新安沉船的研究多从出水遗物尤其是船货的角度展开,或讨论产地,或梳理年代,或探讨功用。

强调出水遗物的材质分类,对其进行分门别类的专门化研究固然很重要,却易造成船体与出水遗物所共同营造的历史语境被人为分割。

而这一历史语境正是通晓古代沉船的核心,特别是对新安沉船这一偶然保留下丰富的实物及文字史料的沉船来说,尤为重要。

因此,笔者从新安沉船前后中日交流的历史背景出发,解读新安沉船所处时代的中日海上贸易环境。

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以往未被充分关注的、船体及出水遗物所显示的关键线索进行提炼与分析,就新安沉船的运营者及日本镰仓幕府与新安沉船的关系提出新见解。

1 新安沉船的贸易背景解读1.1 宋代以来博多纲首对海上贸易的经营公元9—14世纪上半叶,在东海和南海海域经营海上贸易的主要为中国海商[14]。

宁波与朝鲜半岛的陶瓷之路

宁波与朝鲜半岛的陶瓷之路

宁波(古称明州)地处中国南北洋分界、长江三角洲的南翼,自东晋至两宋时期北洋航线的开拓,有力促进了宁波与朝鲜半岛的海上贸易往来。

其中,越窑青瓷是自明州港启航输入朝鲜半岛的大宗商品,考古资料也表明,越窑青瓷在晋代就已开始输入朝鲜半岛,持续了数个世纪,直到北宋晚期衰落。

南宋以后的龙泉窑制品依旧沿着越窑青瓷开辟的“海上陶瓷之路”进入朝鲜半岛。

今朝鲜半岛出土的越窑青瓷、新安沉船出水的外销瓷,以及越窑制瓷技术对高丽青瓷的影响及其逆销等均是这一史实的重要见证。

朝鲜半岛出土的越窑青瓷从考古资料来看,东晋南朝时期,朝鲜半岛百济政权(约公元前18—公元663年,其主要阶段与中国的六朝相共存)统治区为越窑青瓷的主要输出地,如梦村城发现的越窑青瓷盘口壶残片和黑釉钱纹陶罐残片、首尔石村洞古墓群出土的青釉瓷,在造型、胎土和施釉技法上很接近典型的越窑风格。

石村洞3号坟附近出土的一件青瓷四系罐,年代应为东晋中晚期,属于越窑器物。

江原道原城郡法泉里出土的青瓷羊,大致为4世纪中期,风格与宁波余姚市文管会所藏的东晋青瓷羊相近。

此外,忠清南道公州地区武宁王陵出土的两件青釉六耳瓷罐、一件黑釉四耳盘口壶,可能也是越窑系制品。

朝鲜半岛出土的唐宋时期越窑青瓷主要有新罗庆州拜里出土元和十年(815年)玉璧底碗、锦江南岸扶余出土唐代玉璧底碗15件、古百济文 图/干有成 李志平法泉里出土东晋青瓷羊形花城里百济墓出土东晋青瓷鸡首壶江原道出土东晋越窑青瓷虎子地区益山弥勒寺出土大中十二年(858年)玉璧底碗和花口圈足碗、莞岛清海港张保皋驻地出土唐代玉璧底碗、玉环底碗、双耳罐、执壶等。

五代时期的越窑青瓷器主要有:高丽定宗安陵出土了花口圈足碗、盘、盏托、壶盖等;作为文字记录留下来的,有光宗下赐元光大师的“越窑金扣瓷钵”。

1940年,在开城高丽王宫发现北宋早期越窑青瓷碎片,在忠清南道扶余县扶苏山下发现有北宋早期越窑青瓷碟,扶余扶苏山城出土了碗,还有开城高丽古墓出土的越窑青瓷唐草纹唾壶等。

古诗词及注释 古诗词及注释大全

古诗词及注释 古诗词及注释大全

古诗词及注释古诗词及注释大全今天给各位分享古诗词及注释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古诗词及注释大全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现在开始吧!带注释的5首古诗,带注释带注释的5首古诗,带注释1、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近现代:秋瑾万里乘风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译文:千万里远途我像腾云驾雾一样去了又回,我独自一人穿越东海往返伴随滚滚春雷。

不忍心看到祖国的地图变成别国的领土,怎能让锦绣江山被侵略者炮火化成飞灰。

那浊酒哪能排解我忧心国事所洒的热泪,国家的救亡图存依靠的是大家群策群力。

就算是需要拼上十万将士抛头颅洒热血,我也必须把这颠倒的乾坤大地拼力挽回。

注释:日人索句:日本友人讨取诗句。

日俄战争地图:光绪三十年(1904年),日、俄帝国主义因争夺中国东北,在中国领土上开战,沙俄战败,与日本签订“朴茨茅斯和约”,重新瓜分中国东北。

乘风:即乘风而行的意思。

此用列子乘风的典故,兼用宗悫“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的典故(见《宋史·宗悫传》)。

去复来:往返来去。

指往返于祖国与日本之间。

秋瑾光绪三十年(1904年)仲夏东渡,次年春回国;是年六月再次赴日,同年十二月返国。

只身东海:指单身乘船渡海。

挟春雷:形容胸怀革命理想,为使祖国获得新生而奔走。

春雷,春天的雷声可使万物苏醒,故此处有唤醒民众之意。

忍看:反诘之词,“怎忍看”的省略。

图画:指画在地图上割给日本的中国领土。

移:改变。

色:地图上为辨认方便,把各国都涂上不同的颜色。

移颜色,即指中国的领土变成日本的领土。

日俄战争后,俄国将对中国旅顺、大连湾的租借权让给日本。

肯使:”岂肯使“的省略。

劫灰:遭到劫掠之后的灰烬,佛家语。

此处指遭到瓜分惨祸。

浊酒句:言其忧国忧民的愁苦之深。

销,消除。

2、吴山青·金璞明宋代:赵溍金璞明。

玉璞明。

小小杯柈翠袖擎。

满将春色盛。

“大元帆影”

“大元帆影”

“大元帆影”裕阶书房主人本期给龙泉青瓷收藏爱好者介绍新安沉船出水的元代龙泉窑青瓷。

1976年发现的韩国新安沉船打捞出数量巨大的元代青瓷。

新安沉船,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现存最大、最有价值的古代商贸船之一。

公元1323年左右(元朝),一艘满载着中国、日本、高丽以及其它东南亚国家货物的商船,意外沉没在高丽新安(今韩国新安)外方海域。

1975年,韩国渔民作业时,偶然打捞出了大量的中国青瓷,之后韩国政府组织了“新安海底遗物发掘调查团”,在1976年至1984年的八年间,先后进行了十次大规模的探查、发掘与打捞,这艘在海底沉睡了600多年的沉船,终于重见天日。

(“大元帆影”于2012年在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开展)一万多件沉船出水文物中,近60%是龙泉窑瓷器,据最新统计龙泉窑青瓷有9800+多件。

据了解,1975年,韩国渔民在新安外方海域发现一艘沉船。

1975年7月的一天,渔民崔享根打捞出六件完整的青瓷器,便把它带回家里。

在这六件瓷器中,他自己留下了一件,其余的送给了邻居。

1976年元旦,崔的弟弟,一位公立学校的教员来看望他的哥哥,发现了这件青瓷。

这位教师认为,既是从海底打捞出来的,便是一件古物,值得向文化与情报部文物管理局报告。

1976年7月崔氏兄弟收到局寄来的100万圆奖金。

当局考古专家们当即注意到这些瓷器是珍贵的宋元青瓷,并意识到可能来自一艘沉船。

但没有进行实地调查,因为这几件青瓷是在茫茫大海上一个不明确的地点偶然打捞上来的。

1976年9月1日,六名渔业潜水员成功地找到了发现遗物的确切地点。

他们利用三角测量法记住了海上发现瓷器的地点与附近岛上两个山峰的位置关系。

他们打捞了123件青瓷,把它卖给了木浦城的一个古董商,该城在道德岛以南约40公里。

其后他们因非法出卖文物而被逮捕,但鉴于他们发现了沉船的确切地点,于国家有利,故宣判无罪。

(新安沉船元代龙泉青瓷瓶)韩国文物管理局为正式发掘沉船组织了以尹武炳教授为首的发掘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新安海底遗物》
作者:乐璠
来源:《文存阅刊》2017年第16期
摘要:笔者通过研读《新安海底遗物》,结合相关实物资料,分析了当代中国古玩艺术品市场上宋元明清铜器收藏的现状及其原因,并对宋元明清铜器的收藏前景进行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文博;新安号;晚期铜器;艺术品市场
1976年,朝鲜半岛西南部的中国元代海上沉没船被发现。

作为研究先决条件的打捞调查、资料整理、保存和分析等的报告书,韩国文化宣传部、文物管理局陆续出版了《新安海底遗物资料篇I》、《新安海底遗物资料篇Ⅱ》、《新安海底遗物资料篇Ⅲ》,详细介绍了在朝鲜半岛西南部海域发现的至元三年从中国元朝的庆元路运往日本的贸易沉船上遗存的文物种类和用途等,笔者通过研读这套书中,结合博物馆馆藏以及私人收藏的相关实物,更加深入的认识了宋元明清铜器,并且对当代中国古玩艺术品市场上的宋元明清铜器的收藏前景进行了一些思考。

学术界普遍认为新安号沉船是一条公元1323年前后从庆元路(今宁波)出发,前往日本的国际贸易商船,途中因台风等原因沉没在高丽新安海域,从这艘沉船里发掘出2万多件瓷器,2千多件金属制品,以及重28吨约800万件的中国铜钱。

其中的金属文物大多都是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福建,浙江等)制作并销往日本的器物,一般作为花道用器或寺庙神社供奉用器使用,它们大都仿古制,器型纹饰模仿夏商周三代的鼎,簋,尊,觚,壶,罍等,同时又融入自己的时代特征,追摹古人又不失创新,是中国古代插花艺术,宗庙祭祀文化,以及文人书房文化的重要载体。

铜,是人类最早认识和利用的金属,我们的祖先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使用铜器,在西安半坡距今6000多年的仰韶文化遗址曾发现不纯的黄铜片,山东胶县的龙山文化遗址中有出土过2件铜锥。

公元前21世纪,中国进入了青铜时代,经历夏,商,西周和春秋时代,大约经历了15个世纪,在商晚期和西周早期青铜的冶炼铸造达到顶峰,所铸造的青铜器在世界青铜器中享有极高的声誉,是中华古文明的象征。

到了战国晚期,铁器逐渐代替青铜,青铜器铸造走向衰退,考古风盛行,上层社会多嗜好古铜器,收藏并仿制三代铜器,特别是北宋中期以来,汉代以后,铜器制品逐渐减少,逐渐告别历史舞台。

自北宋开始,金石学兴起,宋徽宗赵佶崇古好古,宫廷大量铸造铜器,同时民间也开始铸造铜器,其中尤以南方地区(如四川,重庆,浙江,江西等)为多见。

元代继续延续宋代传统,并且民间出现了专门制做铜器的店铺,以及诸如杭州姜娘子,平江王吉等制铜名家。

明清时期,铜器制作进入一个崭新阶段,不但数量大,而且品类繁多,出现很多诸如百环尊,带耳花觚之类的创新品种。

但是一直以来,铜器收藏都是推崇夏商周三代礼器,而对于宋元以降的晚期铜器则持排斥态度,觉得宋元明清铜器多为仿古之作,属于粗制滥造的仿冒品。

但是笔者认为,仿作毕竟不
等同于伪作,宋元明清仿古铜器大都为古人因崇古尚古而铸造的礼器和文房器,要么为家庙供奉祭祀器,要么为文人书房案头把玩器,鲜有专为造假骗人。

而很多的宋元明清铜器也都是既有上古风貌,又具时代特征,借用夏商周三代青铜器的元素,铸造本朝使用或把玩的器物,为"融古铸今"之作。

并且铜器发展到宋代以后,已经不是象征着统治者权威狰狞的饕餮礼器,而是逐渐世俗化,生活化,它们与传统的插花技艺,焚香文化,以及宗祠祭祀文化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包含大量文化内涵的的重要物质文化遗产。

所以对于宋元明清铜器,我们应该抛却固有偏见,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重新发现它所蕴含的美。

当然,除了受自身仿古性质影响以外,国内宋元明清的铜器收藏成为冷门收藏,其原因也是多方面:
1.亚洲其他国家仿古铜器的影响。

作为重要礼器,青铜器的地位是非常高的,青铜器收藏的历史传统也极为悠久,据说汉武帝曾因发现了一个圆鼎而改年号为元鼎,可见当时青铜器被重视的程度。

由于青铜器地位极高,在16到19世纪之间,包括日本,韩国,越南在内的很多国家均仿制中国青铜器。

早在十年之前,日本明治,大正时期仿中国的青铜器曾经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当时被炒的很贵。

等到收藏界都充分明确了这些为日本器物后价格又大幅下滑,很多收藏投资者因此损失惨重,导致铜器收藏界一度出现闻“日本造”而色变的现象。

而宋元以降中国仿古铜器形制和包浆等方面又与日本仿中国的铜器非常相似,大多数收藏者对于国别的鉴定存在难度。

这一点大大影响了中国的宋元明清铜器的收藏市场。

2 .文人插花艺术衰落的影响。

宋元以后,中国传统文人插花艺术,文人焚香习俗的逐渐衰落,导致收藏宋元明清铜器(一般是香器和花器)的文化大氛围缺失,直接导致很少有人去关注这个领域。

3.受宋元明清铜器断代困难的影响。

无论是高古瓷器还是明清瓷器,我们都可以对它们进行准确的断代,具体到某个朝代,某个年号,甚至精确到年号的前中后期(如康熙瓷器可以精确到“康熙早期”,“康熙中期”,“康熙晚期”)。

但是和瓷器不同,宋元明清铜器准确断代却存在很大难度。

由于宋元以后铜器大多为仿古铜器,不同年代的器形纹饰变化非常微小,所以除少部分自带铭文年号的标准器以外,一般只能断个大致的年代(如“宋元时期”,“元末到明初之间”等等)。

断代的模糊不清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收藏者对于宋元明清铜器的收藏。

3.受国内铜器收藏市场整体环境的影响。

中国大陆限制青铜器的收藏和流通交易,夏商周三代青铜器也是收藏甚微,器物稀见,很少有人将其列为收藏项目,宋元明清铜器的收藏便更是如此了。

而在国外的艺术品市场上,铜器则备受收藏者、古董商、博物馆的青睐,屡屡创出中国艺术品交易天价。

毫不夸张地说,私人藏青铜器主要在中国内地以外的地区。

这也因此导致了中国大陆忽视宋元以降中国晚期铜器的收藏。

4.受学术研究缺失的影响。

宋元明清铜器研究论文、著作数量稀少。

我遍查各大学术网站和图书馆,除了这套《新安海底遗物》以外,目前为止专门针对宋元以降的中国铜器的文献和专著还有:迈克尔·格德惠斯编著的《中国日本的铜器》,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杜廼松的
《宋元明清铜器鉴定概论》,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久保智康的《新安沉船装载的金属工艺品——其特点及新安沉船返航的性质》,胡广俊的《圣刘易斯艺术博物馆及罗伯特收藏中国晚期青铜器》,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袁泉的《新安沉船出水仿古器物讨论——以炉瓶之事为中心》,阮富春的《宋元明清铜器收藏市场现状》,陆鹏亮的《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宋元明清铜器撷英》,吴小燕的《湖南馆藏仿古铜礼器的整理与研究》。

除此以外,就再无针对宋元以降铜器的专门文献或者著作了。

学术研究的缺失也导致国内收藏者缺乏对晚期铜器的认识,直接影响了市场认可度。

鉴于以上几大原因,直接导致收藏界的对于中国宋元以降铜器的认识出现偏差,导致宋元明清铜器收藏的暂时冷门。

但是我认为如果展望未来几年内的宋元明清晚期铜器市场,还是有几个潜在的价格增长点值得关注:
1.宋元时期的铜器。

宋元时期是铜器仿古的第一个最高峰,此时的铜器纹饰精美,造型优雅,而且它作为宋代文人四艺的直接载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再加之年代久远,存世量少,所以相比于存世量更大的明清普通铜器来说,更有可能成为未来古玩拍卖市场上的新宠。

2.立件铜花器。

在宋元明清晚期铜器市场中,存在这样一个现象:香炉类铜器的价格会远比同等质量的立件花瓶类器物价高。

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王世襄先生旧藏铜炉的两场拍卖。

从2003年11月首次拍卖,到2010年再拍,成交总额的上涨超过8倍,这些铜炉巨大的升值潜力,引发铜炉拍价行情的飙升,有些精品甚至涨至千万以上,而同样品质的立件铜花器相较之下却只是几万,十几万的价格,随着市场逐渐回归理性,铜花器的价值将进一步体现。

3.明清文房清供类铜器
明清铜器按其文化内涵一般可分为宫廷官造类铜器和文房清供类铜器,宫廷官造铜器一般纹饰精美华丽,器型大气,是收藏者追捧的对象,价格也已经飙升至千万级别。

而文房清供类铜器崇尚小巧,素雅,古拙之美,一般收藏者对于它们的价值及美学思想缺乏认知,导致这类器物的价格暂时还是地板价,存在较大的升值潜力。

参考文献:
[1]新安海底遗物[M].郑良模等.同和出版社.1983
[2]宋元明清铜器收藏市场现状[J].阮富春.文物天地.2015
作者简介:
乐璠(1990—),男,安徽六安人,艺术学理论硕士,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理论专业,研究方向:艺术经济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