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低碳经济潮流与中国的响应对策
当前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发展低碳经济既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受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技术水平等诸多方面的影响,短期内我国发展低碳经济还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
要从政策支持、调整产业和能源结构和对企业的引导方面来加速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标签:低碳經济节能降耗可持续发展对策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其实质在于提升和应用能效技术、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温室气体减排和储存技术,以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
这种全新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并可能发展成为规制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格局的新规则。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低碳经济既是对我们的一个巨大挑战,更是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次良好机遇。
1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发展低碳经济无疑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巨大挑战,也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绿色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从近期看,大力发展低碳产业、低碳能源和低碳技术,不仅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载体,也是转变发展方式,确保能源安全的根本途径。
从长远看,发展低碳经济更是着眼全球新一轮发展机遇,实现我国现代化发展目标的重大战略任务。
1.1 低碳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世界经济在经历了工业化、信息化之后,正在走向低碳化。
继2003年英国政府在《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能源白皮书中首次提出低碳经济概念、设立目标后,日本、美国、加拿大、法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先后制定出台了本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法律和政策,巴西、墨西哥、韩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也主动减排、限排,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国际社会主流的战略选择。
1.2 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气候变化的现实选择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气候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极端天气、气候条件与灾害的频率与强度明显增大,水资源短缺和区域不平衡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农业生产损失巨大,粮食安全压力增加,海平面持续上升、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受到威胁。
世界各国对于低碳经济发展所采取的政策分析
世界各国对于低碳经济发展所采取的政策分析低碳经济是指在生产、消费和分配过程中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经济形态。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峻,各国纷纷采取措施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以减少对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
下面将对世界各国对于低碳经济发展所采取的政策进行分析。
首先,欧洲国家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欧盟制定了一系列的低碳政策,如《欧洲气候能源包》、《欧洲温室气体排放交易体系》等。
根据这些政策,欧盟成员国需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设定了相应的减排目标。
此外,欧洲国家也鼓励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如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能等。
欧洲还鼓励绿色建筑和可持续交通等低碳产业的发展,以促进经济的绿色增长。
其次,美国也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
虽然美国退出了《巴黎协定》,但各州和城市仍然在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一些州如加利福尼亚州和纽约州采取了严格的温室气体排放限制措施,并制定了可再生能源标准和能源效率要求。
此外,美国也加强了研究和发展低碳技术的投资,如碳捕集与储存技术、新能源汽车等。
虽然政策在国家层面存在分歧,但地方政府和一些企业仍在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第三,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之一,也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
中国制定了《可再生能源法》和《节能法》等法律法规,并设定了相应的能源和温室气体排放目标。
中国鼓励可再生能源发展,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如风能、太阳能和水能等。
此外,中国还鼓励绿色建筑和低碳交通等低碳产业的发展,并推动能源效率的提高。
中国还加强了对碳市场和碳交易的研究,试点了碳排放权交易等机制。
除了上述几个国家,其他一些国家也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采取了政策措施。
例如,日本在福岛核事故后加强了对可再生能源的支持,韩国也制定了减排和绿色发展的法律框架,澳大利亚在碳税的推行后转向了支持清洁能源等。
综上所述,世界各国对于低碳经济发展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尽管在具体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中存在差异,但各国普遍意识到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并积极推动绿色发展和减排行动。
低碳经济现状及问题分析
2007年6月,中国政府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 案》,确定了中国长期应对气候变化的框架,同时科技部等 13 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以落 实国家方案: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 “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 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贡献。 ”同年 11 月,中国启 动“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国际合作计划” 。2008 年 10 月 29 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 动白皮书》,阐明了气候变化与中国国情、气候变化对中国 的影响、应对气候战略目标、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行动、 提高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意识、加强气候变化领域国际合作 、应对气候变化的体制机制等重大问题的原则立场和各种积 极措施。2009 年 4 月,国家发改委宣布,国家已着手制定《 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此后,全国各地都在探索 适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模式,纷纷制 定低碳经济发展规划,并以低碳经济理念来指导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规划。
而技术瓶颈的存在也使得清洁能源替代火电还有很长 的路要走。交通部门通过制定尾气排放标准来限制汽 车CO2排放,各大汽车企业加紧研制新能源如混合动 力汽车还普遍存在成本较高和推广困难,其中最大的 制约因素是技术成本问题,虽然在许多情况下,中国 通过国际技术市场购买、引进,但大量的引进费用是 一个沉重的负担,也是制约中国由“高碳经济”向“ 低碳经济”转移的关键。
节能减排的任务仍然艰巨 节能减排是指减少能源浪费 和降低废气排放 国家要求“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 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 少10%。但由于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 变,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靠大量消耗资源来实现, 不仅浪费大,污染严重,而且资源利用率低。2006年 全年万元GDP能耗实现自2003年以来首次下降,主要 污染物排放增幅减缓,全年全国未能完成年初确定的 节能减排目标。虽然 2007 年两项主要污染物二氧化 碳和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同比下降,但在经济增长情 况下,完成节能减排任务艰巨紧迫。2009 年初,面对 世界金融危机,国家出台了保经济增长、促就业的政 策,很多地方重工业建设的势头仍然强劲,
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中国的对策
要在短时间内一下子大幅度削减碳排放量 , 无异于令 其退 出国
【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国际贸易 应 对对策
一
、
低 碳 经 济 概 述
随 着全球 人 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 增长 , 给人 类带 来了发展
和机 遇 , 但也带来了前所未有 的挑战 。 全球气候变化 、 资源 能源 紧缺 、 生态环 境恶化 , 由人类活动 影响环境 变化的不 争事 这些
() 1对商品贸 易格局的影响。哥本哈根会议 以后 , 世界贸易
结构正在发生改变 , 各国的出 口产品将更多地迎合“ 绿色贸易 ” 的发展潮流 , 低能耗 、 低污染的低碳商品在 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将
碳 经 济 将 对 各 国的 对 外 贸 易 带来 巨大 的 影 响 。本 文 分 析 了低 碳 经济 对 国 际贸 易的 影 响 , 提 出 了 中国 的 对策 。 并
排放获得最大的经济产 出。由于低 碳经 济直接关 系人类生存和
发展所必 需的能源 安全 、 生态安 全 , 它将给人 类带来 生产和生
活方式的深刻变革 , , 于是 也有人 将低碳经济称作 “ 第四次工业
革 命 ” 。
之间可 以进行排放额度买卖 的“ 排放权 交易”即难 以完成 削减 , 任 务的国家 ,可以花钱从超额 完成任 务的国家 买进超 出的额 度。 自此 , 人们可以在交 易所里进行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 随 着碳 交易市场 的逐渐成熟 , 与国地理位置 的不断 扩展 , 参 碳交 易有可能替代一部分货物贸 易, 为国际贸易中的新宠 。 成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建议
鼓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加强合作,共同培养低碳经济人才。
建立低碳经济人才激励机制
完善人才评价机制
励人才不断进步。
实施人才奖励政策
设立低碳经济人才奖励制度,对在低碳经济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 人才给予表彰和奖励。
提供职业发展机会
为低碳经济人才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平台,如晋升机会、岗位轮 换等,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加强低碳经济人才国际交流与合作
参与国际低碳经济合作项目
积极加入国际低碳经济合作组织,参与相关项目,提高我国在国际 低碳经济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
引进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
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际上先进的低碳经济经验和技术,促 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经济的发展。
开展示范活动
02
通过开展示范活动,展示低碳经济的成果和效益,推动低碳经
济的发展。
加强媒体宣传
03
通过媒体宣传,扩大低碳经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低碳经
济的发展。
03
政策建议二:加强能源结构调 整
降低化石能源使用比例
减少煤炭消费
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措施, 逐步降低煤炭消费在总能源消费中的比例。
通过制定明确的碳排放强 度目标,推动企业和个人 减少碳排放,促进低碳经 济的发展。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促进清洁能源发展
通过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 ,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和 碳排放,推动低碳经济的 发展。
制定低碳经济发展规划
制定低碳经济发展路线图
培养国际化低碳经济人才
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提高我国低碳经济人才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 交流能力。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路与对策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路与对策低碳经济是一种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
我国作为世界上的大国,必须加快低碳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路是,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来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环境质量,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具体来说,要加强能源技术研究与开发,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推广节能技术和能效标准,优化能源利用结构,推动能源产品生态化和循环利用,加强环保和生态建设。
为实现低碳经济,我们需要采取以下对策:1. 加强政策引导。
政府应该制定具体的低碳发展目标和规划,建立环保和能源管理制度,加大对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的扶持力度,提高污染治理和环保标准,建立长效激励机制,推广可行性和经济性较好的低碳产品和技术。
2. 提高节能环保意识。
政府、企业和公众都应该认识到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推广节能环保的理念和方式,营造低碳意识和全民参与的氛围,使低碳生活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
3. 加强能源结构调整。
实行能源多元化战略,加大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快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传统能源消费,同时建立清洁能源基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4.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积极开展能源技术创新和成果转换,研发和应用新型环保技术和产品,加强行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推行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向产业化转化,提高整个社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素质。
5. 深化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全球能源和环境治理体系的建设和改革,支持和推动跨国和全球性的环保和低碳经济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地区在低碳经济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形成合力,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
综上所述,发展低碳经济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之一,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参与,加强合作,推动环保和经济的协同发展,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努力。
应对全球环境生态问题的中国方案
应对全球环境生态问题的中国方案标题:应对全球环境生态问题的中国方案引言:全球环境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拥有巨大的责任和机遇来应对这一挑战。
近年来,中国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举措,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中国应对全球环境生态问题的完整方案。
一、推进绿色发展和低碳经济绿色发展是中国应对全球环境生态问题的重要方向。
中国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水能等清洁能源产业,同时加大对传统能源行业的改造升级,减少碳排放。
中国还鼓励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农业等领域的发展,推动绿色生态产业的兴起。
二、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中国环境污染问题一度严重,但政府承认了这个问题,并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来治理。
中国加强了对环保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建立了环保部门的监督机制,并加大了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此外,中国大力开展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和土壤污染治理,推动煤改气、煤改电等措施,实现了环境质量的明显改善。
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中国注重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推动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的行动。
政府组织了大规模的环境活动,如“绿色中国行动”、“环保公益广告活动”等,以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认知和责任感。
学校加强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境友好行为。
媒体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报道环境新闻,引导公众正确认识环境问题。
四、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环境合作,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环境生态问题。
中国主动建立了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环境保护合作机制,加强环保技术的交流与分享。
中国还通过参与国际环境组织和多边环境协议的制定与实施,提高了在全球环保领域的影响力。
结语:中国应对全球环境生态问题的方案涵盖了绿色发展和低碳经济、环境污染治理、环境保护意识提升以及国际合作与交流。
这些方案的实施,不仅对中国自身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全球环境保护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低碳经济形势下我国面临的技术壁垒及其应对
低碳经济形势下我国面临的技术壁垒及其应对目前,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
低碳经济形势下的技术壁垒具有严格性、综合性、多样性等特点,对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特别是经济发展方式粗放、资源消耗水平高的我国产生了很大影响。
在此形势下,提出加强技术壁垒预警机制建设、增进区域经济贸易技术合作、优化出口贸易结构、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等应对措施,旨在为我国应对低碳经济形势下的技术壁垒提供决策参考。
一、低碳经济的发展背景与趋势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人们在关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开始关注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以维护人类健康、保护生态环境为主题的低碳经济模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新潮流。
欧盟于2005年1月1日正式启动温室气体排放交易体系(EUETS),加大温室气体控制范围。
并对可再生能源利用做出了相应规定,要求成员国提高可再生能源在总能源消费中的比例至20%。
美国在2009年6月通过了《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对美国未来几十年内的碳排放标准做了规定,并指出将从2020年起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未实施碳减排限额的国家产品征收碳关税。
英国在2009年7月15日公布了《低碳转型发展规划》,首次对二氧化碳量化减排指标进行预算式控制和管理,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的新模式。
在亚洲,日本成为发展低碳经济战略的先行者,于2004年4月设立了“面向2050年的日本低碳社会远景”研究项目组。
该项目组在2007年2月提交了《2050年日本低碳社会远景》的可行性研究,首次正式确认了日本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能源需求的同时减排温室气体70%的技术可行性。
碳交易和碳关税成为低碳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在《京都议定书》中,针对世界温室气体交易规定了三种灵活机制,分别是联合履约机制、清洁发展机制和国际贸易排放机制,为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创建了一个新的制度框架。
在该框架指导下,世界各国也开始出台相应的碳交易规定。
2003年10月13日,欧洲议会和理事会通过了2003 /87EC 指令,规定从2005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温室气体排放许可交易制度,简称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交易计划。
世界各国的应对措施分析各国在减少碳排放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政策和实践
世界各国的应对措施分析各国在减少碳排放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政策和实践世界各国的应对措施分析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而减少碳排放是阻止气候变化进一步恶化的关键措施之一。
各国纷纷制定并实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实践,以减少碳排放并降低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本文将对世界各国的应对措施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政策和实践的效果。
一、中国的应对措施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家,也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
面对严峻的气候变化形势,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积极应对措施。
首先,中国将应对气候变化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明确了低碳发展的目标和路径。
其次,中国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发展,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和核能等可再生能源,同时加强对传统能源的治理和控制。
此外,中国加大了对能源高效利用的投资,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和措施,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效减少碳排放。
中国的应对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积极成效,减少了单位GDP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二、美国的应对措施作为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美国也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来减少碳排放和应对气候变化。
然而,美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政策和实践经历了一定的起伏。
前任总统奥巴马政府曾积极推动减排政策,重视发展可再生能源和能源转型,签署了巴黎协定。
然而,当前特朗普政府对环境保护的态度不够积极,并宣布退出巴黎协定。
这种政策的变化对美国的应对措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尽管如此,一些美国州和城市仍在坚持推进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和推行环保政策。
三、欧洲国家的应对措施欧洲国家长期以来一直是全球气候变化应对的先行者。
欧盟作为主要合作机制,制定了一系列综合性的减排和气候变化政策。
欧洲国家主要采取了两大类应对措施,一是推行碳市场机制,通过碳排放交易和碳排放配额的限制来鼓励减排,同时促进低碳技术和清洁能源的发展;二是推动能源转型,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
欧洲国家在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已经实现了较大幅度的碳排放减少和能源结构的转型。
中国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措施
中国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措施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威胁逐渐加剧,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全球各国关注的重要议题。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介绍中国为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所采取的措施。
一、加强政策制定和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为了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中国政府密切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法律法规,以促进绿色低碳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例如,中国发布了《关于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新体制的意见》,鼓励企业加大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动能源结构调整。
此外,中国还颁布了《节约能源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规范和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二、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和开发可再生能源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中国政府意识到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水能等。
为了鼓励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建立了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机制、制定了可再生能源发电优惠政策等。
此外,中国还加强了对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的支持,积极引进和创新可再生能源技术。
三、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是中国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中国政府通过促进能源结构调整,鼓励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例如,中国制定了《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行动方案(2016-2030年)》,提出了逐步淘汰落后产能,加大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的应用力度等具体措施。
此外,中国还鼓励企业进行绿色技术改造,推动传统产业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升级。
四、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中国对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高度重视。
政府积极推进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等工作。
通过加强环境监测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推动企业和个人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保护生态环境。
同时,中国还大力推进生态修复工作,加强对退耕还林还草、湿地保护等项目的支持和投入。
综上所述,中国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SWOT分析
2 1 1 碳发展 是一种 更具竞 争力 、 .. 低 更可持续 的发展 为 了实现 温室气体 排 放 降低 和经 济 规模 持 续增 长 的 双
重 目标 , 国 需 要 重 新 审 视 现 有 发 展 模 式 , 新 选 择 更 持 续 我 重 的 经 济 发 展 模 式 。 在 保 持 现 有 经 济 发 展 模 式 和 技 术 水 平 不 变 的条 件 下 , 排 放 的 总 量 约 束 会 限 制 经 济 发 展 的 速 度 ; 碳 而
在 保持 现有经济 发展速 度和质量 不变甚 至更优 的 条件 下 , 通
过改善 能源结构 , 整产业 结构 , 调 提高 能源效 率 , 增强技 术创
新 能力 等措施 可 以 实 现碳 排 放 总 量 和 单 位排 放 量 的减 少 。
得我们 对能源 和资 源依赖 度 较 高 , 位 G 单 DP能耗 和 主要 产 品能 耗均高 于 主要 能源消 费国家 的平均 水平 。
城 市 战 略 发 展 、 划 旅 游 规 划 等 方 面 。本 文 通 过 S OT 分 规 W 析 方法 , 讨 我国低碳 经济 发展战 略。 探
同时 积极参 与到绿 色环保项 目的贷 款和投 资 当中 , 得 了很 取
好 的社会 和经济效 益 。
2 2一 系列 制约因素
2 中 国 发 展 低 碳 经 济 的 S T分 析 . WO
2 1 势 .优
年 ” ,0 5 2 3 中 2 0 - 0 0年 在 参 考 情 景 和 可 选 择 政 策 情 景 下 , 中 国一 次 能 源 需 求 年 均 将 分 别 增 长 3 2 和 2 5 , 能 源 相 . . 与 关 的 C 放将年 均分别 增长 3 3 和 2 2 。 O 排 . . 2 2 2经 济 增 长 方 式 仍 然 粗 放 .. 虽 然 我 们 早 在 “ 五 ” 划 中 就 提 出 要 促 进 经 济 增 长 方 九 计 式 由粗 放 型 向 集 约 型 转 变 , 受 多 种 原 因 影 响 以 粗 放 型 为 主 但 的增 长方 式 仍 然 没 有 根 本 改 变 。 粗 放 式 的 经 济 发 展 模 式 使
世界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和影响
世界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和影响2010-4-17 19:23李艳君【大?中?小】【打印】【我要纠错】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保障能源安全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途径,已得到世界各国普遍认同。
全球金融危机促使世界经济加速向低碳化深入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实现全球减排目标、促进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主要发达国家凭借低碳领域的技术和制度创新优势,加紧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构筑世界新一轮产业和技术竞争新格局。
我国传统的高碳经济和外贸发展模式面临严峻挑战,向低碳经济转型势在在必行。
一、主要发达国家加快低碳经济转型,构筑全球竞争新格局(一)大规模投入低碳领域,促经济复苏,培育新增长点。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欧盟和日本推出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都将低碳领域作为投资的重点。
1 美国奥巴马政府推行绿色新政,培育新能源产业。
2009年2月,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签署《复苏与再投资法案》,实施总额为7872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内容包括开发新能源、节能增效和应对气候变暖等方面。
其中,开发新能源为核心内容,与开发新能源相关的投资总额超过400亿美元,按计划,在未来三年内,美国可再生能源的产量将翻一番;制定严格和实施的汽车排放标准,大力促进绿色建筑等的开发,以及建设全新的智能电网;通过一系列节能环保措施,发展低碳经济,在全球应对气候变暖问题上掌控主导权。
奥巴马政府以开发新能源为核心的绿色新政并非仅追求经济复苏的短期目标,更着眼于经济的未来,培育新能源产业,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重振美国经济。
2 欧盟促经济复苏与低碳经济转型战略结合。
在德国、英国等多个欧盟成员国先后出台本国经济刺激计划后,欧盟委员会为协调各国行动,最大限度发挥各国经济刺激举措的潜力,以形成规模效应,于2008年12月,推出总额为2000亿欧元的(约合252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
其中,为实现欧盟发展低碳经济的“三个20%目标”(2007年,欧盟提出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至少减少20%,将可再生清洁能源占总能源消耗的比例提高到20%,将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消费量减少20%。
发展低碳经济的建议
发展低碳经济的建议近年来,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了各国政府和企业的共同目标。
低碳经济旨在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本文将提出几点关于如何发展低碳经济的建议。
建议一: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和推广可再生能源是低碳经济的重要支撑。
政府应该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提供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鼓励企业和个人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同时,还应制定严格的能源消耗标准,推动企业采用清洁能源和高效节能技术。
此外,可以加强对可再生能源科研的支持,促进技术的创新与进步。
建议二:加强城市规划,促进可持续城市发展城市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
因此,加强城市规划,促进可持续城市发展至关重要。
政府可以推动建设低碳交通系统,鼓励市民步行、骑行或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同时,应该加强城市绿化,提高城市绿地覆盖率,并鼓励使用环保材料进行建筑和装修。
此外,还应制定严格的排污标准,限制工业企业的排放。
建议三:加强环保教育和宣传低碳经济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政府应该加强环保教育,培养公民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可以在学校开设环境保护课程,组织环保知识竞赛和志愿者活动,让学生从小就了解和关注环境问题。
同时,通过媒体宣传和公益广告,向公众传递低碳生活的重要性和益处,鼓励大家减少能源消耗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建议四: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全球低碳经济发展气候变化是全球性问题,各国应该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全球低碳经济的发展。
政府可以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制定低碳发展目标和政策。
此外,还可以建立低碳技术转让机制,促进低碳技术的传播与应用。
同时,应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帮助其实现低碳经济转型,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总结起来,发展低碳经济是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
为了实现低碳经济的目标,我们需要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和推广,加强城市规划,促进可持续城市发展,加强环保教育和宣传,以及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全球低碳经济发展。
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和推进措施
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和推进措施一、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低碳经济是指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能源消耗和资源浪费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
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是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走出一条可行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呢?1. 加强政策引导与监管为了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政府应加大对相关政策的引导力度。
首先,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相应的减排目标和计划,并确立明确的责任分工。
其次,加大环境保护税等环保收费制度力度,借助市场机制引导企业减少污染物排放和能源消耗。
此外,加强对企业能源消费情况进行监管和考核,鼓励采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2. 提高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绿色技术是实现低碳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
政府应加大对绿色技术研发、示范和推广的支持力度,提高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能力。
同时,促进学术界、产业界和政府之间的密切合作,加强技术转移与共享,建立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激发各方面的创新活力。
3. 鼓励低碳投资与融资低碳经济需要资金支持,在推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鼓励各类主体加大对低碳项目的投资力度。
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项基金、出台优惠税收政策等方式引导和扶持低碳项目的发展。
此外,应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推动银行、证券市场等金融机构在低碳领域提供更多融资支持。
4. 加大环境教育宣传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大环境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低碳经济意义和价值的认知。
同时,鼓励企业加强内部员工培训,提高环保意识和节能意识。
二、低碳经济发展的推进措施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各方面力量的共同推动,以下是一些重要而有效的推进措施:1. 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低碳经济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间加强合作和交流。
政府应积极参与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并与其他国家分享经验、共享技术成果。
同时,可以通过设立联合研究机构、开展国际项目合作等形式加强国际间在低碳领域的合作。
2.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改变传统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结构是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和我国低碳发展对策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和我国低碳发展对策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影响,还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
在全球范围内,国际社会正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低碳发展,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首先,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形势的主要标志是全球气温升高。
据《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的最新数据,全球气温自20世纪中叶以来不断上升,其中近几十年的升温速度更加明显。
气候变化导致了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繁发生,如暴雨、干旱、台风等灾害。
同时,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现象也威胁到沿海地区和岛屿国家的生存。
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同时,低碳发展已成为全球的主流趋势。
低碳发展的核心在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推动可持续发展。
各国都在积极制定低碳发展的目标,并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来实现这些目标。
例如,加大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设等。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之一,也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提出了一系列低碳发展对策。
首先,我国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从传统的煤炭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型是我国实现低碳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我国积极发展风能、太阳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逐渐减少依赖煤炭能源,降低碳排放。
其次,我国加强能源效率管理。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实现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国提出实施能源消耗双控指标,鼓励企业进行能源节约技术改造,推广高效节能设备和技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再次,我国加强碳市场建设。
我国已经建立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通过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推动企业减少碳排放。
利用市场机制引导碳排放减少,不仅可以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和技术创新能力。
另外,我国加强节能减排政策的制定和落实。
针对重点行业和领域,制定了一系列强制性节能减排政策,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和管理,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实施。
总之,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形势严峻,低碳发展是全球的共同目标。
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之对策
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之对策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之一,承担着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责任。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对策,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下是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对策:一、加强政策调控:中国政府大力推动低碳发展战略,通过发布《全民参与气候变化行动计划》、《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白皮书》等文件,明确了减排目标和政策措施。
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环保法规和标准,如《大气污染防治法》、《能源法》等,以规范企业和个人的行为,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二、发展清洁能源:中国大力推进清洁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支持和投入。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国家,同时也大力发展核能和水能等清洁能源。
除此之外,中国还加大了对传统能源消耗的控制和管制,加强了煤电厂的减排工作,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三、提高能效水平:中国推动节能减排工作,大力发展高效节能技术和产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节能措施,如建立能源节约评价制度、加强节能标准与认证等。
同时,中国也加强了对传统行业的整合和升级,推动高耗能产业向高附加值、低能耗的方向转变。
四、人民群众参与:中国政府积极倡导和推动全民参与气候变化行动,提高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和节能减排意识。
政府通过宣传教育、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等方式,号召更多的人民群众加入到减排行动中来。
此外,政府还加强了对环保组织和个人的支持和扶持,鼓励创新和合作,推动人民群众参与气候变化的治理。
五、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国积极参与国际气候变化谈判,推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
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签署了一系列气候变化合作协议,对气候变化基金进行捐款和投资,支持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
此外,中国还积极向其他国家分享气候变化治理的经验和技术,促进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共同解决。
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努力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赏。
中国已成为全球领先的低碳经济示范国家之一,为全球减缓气候变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低碳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政策建议
低碳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政策建议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低碳经济成为了全世界国家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中国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有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一、低碳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1. 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低碳经济是一种以节约能源、减少排放为核心的经济体系,可以促进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在这个经济体系下,中国的能源消费和排放量会持续下降,对全球环境贡献也会逐步增加。
中国的能源产业结构也会更加多样化,能源节约和环保产业的增长也可预见。
2. 增加创新和投资机会低碳经济的发展是需要大量技术和资本投入的,这为大量新兴科技和绿色创新的发展提供了机会。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和出口国,中国可以借助低碳经济的机遇,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新兴行业和高科技产业,助力经济发展。
3. 减少能源消费低碳经济的发展可以降低中国的能源消费量,使中国在控制能源消耗增长的同时保持经济增长。
由于中国是一个工业化国家,大量的工业和制造业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如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降低能源消耗,成为了摆在中国面前的挑战。
二、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建议1. 制定全国性的低碳经济发展规划政府可以根据中国国情制定低碳发展规划,建立低碳发展的基本框架和指标体系,通过强制性的部门自愿减排目标、排放权交易和逐步实行碳税、推广清洁技术等手段激励企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节能减排水平,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2. 政府和企业合作,建立专项基金和金融机构:政府可以将共享经济、绿色交通、智慧城市、太阳能、风能、健康环保等具有投资回报和市场潜力的领域作为重点开发。
建立由政府与企业共同投资、融资机构、基金,为低碳产业提供反哺的资金渠道。
3. 鼓励绿色创新和技术创新:政府可以鼓励企业开展环保及低碳技术研发,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质押等制度保障,鼓励企业会同高校、科研机构等进行深度合作,优化科技创新的资金和人才配置,建立并落实绿色制造评价标准和绿色供应链体系,推动供需服务精细化和产业互动融合。
中国推进低碳发展的态度和措施
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承担着巨大的环境责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也面临着严峻的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国政府积极推进低碳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态度和措施。
一、态度1. 坚决履行国际环境承诺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积极参与国际环境合作。
我国作为《巴黎协定》的签署方,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努力降低碳排放强度,增加非化石能源占比,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2. 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我国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目标,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我国将绿色发展摆在重要位置,大力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着力改善环境质量。
3. 倡导全球气候治理我国积极倡导全球气候治理,支持多边主义,促进国际合作。
我国举办了多次气候变化大会,积极推动国际气候谈判,为世界各国减排合作贡献了我国智慧和我国方案。
二、措施1. 落实能源战略,发展清洁能源我国积极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推动可再生能源利用。
加快核能、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开发和利用,削减煤炭等高碳能源使用。
2. 推进工业绿色转型我国加大对工业企业的环境监管力度,推动企业实施绿色制造,减少排放和污染。
鼓励企业更新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工业生产的绿色转型。
3. 加强城市生态建设我国大力推进生态城市建设,加强城市固体废弃物和污水处理,提高城市绿地覆盖率,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推广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建设生态友好型城市。
4. 加大碳排放监管力度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完善碳市场建设,实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加大对碳排放的监管力度。
鼓励企业实行自愿性减排,并实施碳排放核查和公开。
5. 加强气候变化应对科技研发我国政府加大对气候变化科技研发的投入,推动清洁技术创新,提高节能减排技术水平,为低碳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通过上述态度和措施,我国正在为推进低碳发展做出积极的努力。
我国的态度坚决、措施有力,展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低碳世界中的中国_地位、挑战与战略
低碳世界中的中国_地位、挑战与战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凸显,国际社会普遍呼吁建立低碳生活和低碳经济。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在低碳世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中国在低碳世界中的地位、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策略等方面来进行探讨。
起首,中国在低碳世界中的地位无可轻忽。
中国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碳排放量在全球排名中居高不下。
然而,与此同时,中国也是全球可再生能源的最大生产和消费国,其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进步潜力巨大。
因此,中国在低碳转型中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中国政府乐观响应气候变化问题,并实行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推动低碳进步。
然而,中国在低碳世界中面临许多挑战。
起首,中国的能源结构依旧过于依靠高碳能源,如煤炭。
煤炭是中国主要能源来源,但其燃烧会导致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
中国需要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缩减对化石燃料的依靠。
其次,中国的工业部门也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
工业化进程中,许多行业对能源的需求量大,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工业废气。
降低工业碳排放将是中国低碳转型的关键所在。
此外,中国农业部门也存在碳排放问题,包括土壤耕作、农畜产品生产等。
因此,中国需要在农业领域加强碳排放管理和控制。
要面对这些挑战,中国制定了一系列低碳进步战略。
起首,中国在能源领域实行了多项政策,如鼓舞进步可再生能源、推行能源转型和提高能源效率等。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风能和太阳能装机国,这为可再生能源的进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中国加强工业碳排放管理,通过节能技术和清洁生产方式,实现碳排放的缩减,并推动企业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设备。
此外,中国还加强农业碳排放管理,鼓舞农夫改变传统农业方式,实行更为环保的农业生产措施。
另外,作为全球贸易大国,中国还提出了“绿色丝绸之路”倡议,将绿色进步与“一带一路”倡议相结合。
这一倡议旨在增进可持续进步和低碳经济合作,通过推广清洁技术和绿色产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低碳经济潮流与中国的响应对策(上)2010-5-13摘要:基于对目前全球面临的经济危机和气候变化危机及其共同根源的分析,作者认为低碳经济成为破解这一双重危机的必然选择,协调经济发展与保护全球气候推动全球形成低碳经济发展潮流。
全球低碳经济潮流在近期表现为绿色复苏,从长期而言,将推动新的全球竞争格局,具体表现为激烈的国际政治、经济、技术、贸易、金融竞争。
全球低碳经济潮流对中国的影响不容忽视,它既是对中国现状的挑战,也是中国未来的发展机遇。
通过对中国、美国、欧盟与日本的低碳经济进行比较研究,作者提出中国应走有中国特色的低碳发展道路,并分别从国家、企业与社会公众层面提出了中国应对全球低碳经济潮流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全球低碳经济潮流,绿色新政,低碳发展,经济发展,应对气候变化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形势推动下,世界范围内正在经历一场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的变革,其核心内容是:发展低碳能源技术,提高能源效率,优化能源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低碳社会消费模式,并将其作为协调经济发展与保护气候之间关系的根本途径。
世界低碳经济的发展潮流也在引发新的经济、贸易、技术的竞争,先进低碳能源技术也正在成为世界科技创新和技术竞争的前沿和重点,成为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标志。
中国要深刻认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世界向低碳经济转型带来的挑战与机遇,顺应世界潮流,打造未来的综合竞争能力。
一协调经济发展与保护全球气候推动了全球低碳经济潮流目前,全球面临着经济危机和气候变化危机的双重冲击。
一方面,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减缓或出现负值。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2008年11月继续下调对世界经济2009年的预期。
2009年七大工业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都将收缩,其中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的GDP增长率分别为-0.7%、-0.5%和-0.2%;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GDP增长率也被调低至5.1%,中国的GDP增长率为8.5%。
进入2009年,全球贸易量在十年以来随着全球人均收入萎缩第一次下降,全球失业人数可能相对2007年基准增加1800万—5100万人。
另一方面,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了经济刺激计划以寻求复苏经济,因此,未来的世界经济复苏可能再度沿袭化石燃料的高消费路径,这将加剧全球气候变化危机。
国际能源署发出警告,若不改变现有的基于化石燃料的经济发展模式,温室气体大气浓度到本世纪末将相对目前加倍,这将导致全球平均气温提高6摄氏度。
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Nicolas Stern)主持完成的评估报告在全世界首次给出了以美元为单位的全球气候变暖可能造成的经济影响评估,声称:若温升5-6摄氏度,世界将损失全球GDP的5%-10%,贫穷国家的损失将超过GDP的10%。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于2007年公布了第四次评估报告,该报告面向各国决策者,为气候变化国际谈判提供科学依据,对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气候变化问题起到了最主要的推动作用。
该报告指出,自工业化时代以来,由于人类活动已引起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其中在1970年至2004年期间增加了70%。
二氧化碳是最重要的人为温室气体,其排放于同期增加了大约80%,其浓度增加主要是由于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使用所造成的。
低碳经济成为破解经济危机与气候变化危机的必然选择。
表面上,经济危机与气候危机有着各自的原因并沿着不同的方向在发展,但本质上相互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2009年3月发布《全球绿色新政》报告,对多重危机的共同根源有更新的见解,即大量资本的错误配置,过度地将有限的资本配置到化石能源、结构化的金融资产及其衍生品方面,而在可再生能源、能效、公共交通、可持续农业、土地及水资源方面投入较少。
协调经济发展与保护全球气候推动全球形成低碳经济潮流。
目前,以欧盟、美国、日本等为代表的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都积极应对,纷纷提出了各自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或行动计划。
欧盟将低碳经济视为“新的工业革命”,围绕欧洲建设的三个支柱(政治愿望、目标共识和制度框架)形成了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并以此来协调各成员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
首先,欧盟把低碳经济作为未来发展方向,即一场人为的以转变能源消费模式和习惯为主的观念革命。
其次,统一认识,以协调各成员国限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立场和步调。
最后,效仿美国20世纪90年代抓住信息通信技术革命机遇的模式,于2007年1月通过了《能源—气候变化一揽子政策》,雄心勃勃地提出了三个20%的目标,即到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比1990年减少20%,可再生能源比重提高到20%,通过提高能效,使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一次能源的消费量减少20%,该政策旨在“把欧洲改造成高能效、低二氧化碳排放的经济,催生一个新的工业革命”。
此外,欧盟议会通过《未来源自今天——关于欧盟未来气候变化集合政策的建议》确立了有条件的长期目标,若在2012年后达成新的全球协议,欧盟到205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至少减少80%。
日本将低碳经济视为整体创新要素,因此提出“低碳社会”的概念,寻求建设在低碳排放、气候安定条件下的富裕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2007年5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出,将低碳社会作为日本未来的发展方向;6月,日本内阁通过了《21世纪环境立国战略》,正式将低碳社会作为2050年的重点发展目标。
2008年6月,日本首相福田康夫提出了“福田蓝图”,确立了日本减排的长期目标,即在2050年使本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削减目前的60%—80%;同年7月,日本政府通过了“低碳社会行动计划”。
2009年6月10日,日本首相麻生太郎宣布,日本到2020年的温室气体减排中期目标为在2005年的水平上削减15%,即比基准年1990年减排8%。
鸠山由纪夫当选日本首相后,于2009年9月下旬宣布了2020年比1990年减排25%的中期目标,同时强调上述减排目标的前提是必须构筑一个包括世界上所有温室气体“主要排放国”在内的公平有效的国际框架。
美国奥巴马政府将低碳经济视为“经济新进程(a new course for this economy)”。
一方面,提出新的气候变化战略。
2009年2月26日,奥巴马签署并发表了“美国中期财政预测”和“2010年会计年度预算基本方针”,描绘了美国气候战略的政策框架,给美国低碳经济添加了具体内涵:明确中长期战略目标,到2020年实现减排14%,到2050年减排83%;设定美国的基准年,强调以2005年为基准年;设定美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上限,决定2012年正式引入“限额与交易”体系,排放配额采取拍卖的方式。
另一方面,力推新能源政策,吸引产业资本流入,寻求新能源技术突破,在中期推动向低碳经济转型。
未来十年将投入1500亿美元开展新能源研发与示范,并为相关公司提供税务优惠;发展清洁能源,大幅减少对中东和委内瑞拉石油的依赖;计划到2012年,美国发电量的10%将来自可再生能源等。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奥巴马新政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一是“攘外必先安内”的谈判路线造成的不确定性。
奥巴马政府上台之后,摈弃了克林顿和戈尔先签署国际减排条约并以此作为杠杆来撬动国内气候政策的国际气候变化谈判路线,希望先在国内形成法案再以此为基础参与国际谈判。
白宫在2009年11月25日宣布,美国将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承诺2020年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17%。
事实上,这一数字与美国众议院2009年6月通过的《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一致,但不及参议院有关法案中提出的20%的减排幅度,而参议院的气候立法工作被一再推迟。
二是“以保护气候变化之名而行国内贸易保护之实”给国内政策造成的不确定性。
美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优先考虑国内利益,美国众议院通过的《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中包含的“碳关税”条款规定,到2020年,美国有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实施碳减排限额的国家进行贸易限制,即征收“碳关税”。
而气候变化是一个全球问题,需要寻求全球性的解决方案,以应对气候变化为名义的贸易附加条款必将给应对气候变化进程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
二“绿色复苏”为主导的全球低碳经济潮流将推动新的全球竞争格局全球低碳经济潮流立足于将全球变暖问题和经济不景气问题合并解决,推出促进包含气候变化的公共投资和财政刺激政策。
2008年7月,英国倡导“绿色新政”,以复苏需求、创造就业机会,并加速低碳经济转型。
美国、欧盟及日本都各自提出了以振兴经济、应对气候变化为导向的绿色复苏计划,这已逐渐勾画出“绿色新政”的轮廓。
由表1可见,2008年11月,欧盟提出了《欧洲经济复苏计划》,其中的“绿色”投资为228亿欧元,占2008年欧盟GDP的0.1%。
奥巴马就任前后,美国国会陆续通过了《紧急经济稳定法案》和《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其中应对气候变化的投资金额合计为1122亿美元,占2008年美国GDP的0.8%。
2009年4月9日,日本首相麻生太郎提出以“引领世界二氧化碳低排放革命”作为首要支柱的日本经济长远发展战略,通过技术创新与社会系统改革来创建低碳排放社会,绿色投资金额为124亿美元,占2008年日本GDP的0.3%。
中国也提出了包含节能与环境等投资的经济刺激计划。
2008年9月,中国出台了两年期4万亿元人民币(5860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其中直接投向自主创新、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和生态工程的资金合计占到了总投资的近15%。
根据香港汇丰银行(HSBC)的研究,中国采取了全世界规模最大的绿色投资,绿色资金规模为2213亿美元,占中国4万亿元财政刺激的37.8%,占2008年中国GDP的4.8%,远远高于美国、欧盟与日本的该数据(见表1)。
格兰瑟姆气候变化与环境研究所(Grantham)认为绿色投资应当占财政刺激的20%较为合适,联合国绿色经济行动措施的研究要求二十国集团(G20)各成员国应当在今后两年支出1%的GDP用于应对气候变化投资以复苏经济。
因此,从规模而言,中国充分体现了负责任的国家形象。
研究表明,主要经济体的绿色新政能够复苏经济、创造就业机会。
美国绿色能源行动措施使得每投资10亿美元,每年取得4.5亿美元的节能效果,每年创造3万个就业机会,相对于传统财政刺激能够多创造20%的就业机会。
中国町再生能源部门所创造产值接近170亿美元,已提供近100万人的就业机会;进一步加大对可再生能源与其他清洁技术的投资力度,能够推动新经济增长、扩大出口、创造就业机会。
欧盟采取即时的大规模方案,推动欧盟的节能与可再生能源供应,可新增100万-200万个全职就业机会。
为进一步推动全球密切合作,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2009年2月召开的第25届理事会上郑重地提出了“全球绿色新政”的倡议,其内容由“3—3—2”要素构成:首先是3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