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嘉酒哈吐旅游文化圈的思考
酒泉—嘉峪关地区文化旅游新业态的发展趋势分析
酒泉—嘉峪关地区文化旅游新业态的发展趋势分析摘要:酒嘉地区文化旅游新业态呈现文化旅游与一、二产业融合渗透、与科技融合、文化旅游国际化、区域联动创新等业态发展趋势。
酒嘉两地要通过深入挖掘文化资源、产业融合、文化旅游品牌提升、科技创新等路径,进一步促进两地文化旅游新业态的形成和发展,促进地方文化旅游繁荣发展。
关键词:文化旅游;新业态;发展趋势纵观2014年酒嘉两地的文化旅游发展情况,文化旅游始终是两地旅游发展的基础,在发展思路上,以文化旅游深入融合发展为主线,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建设力度加大,旅游市场得到拓宽,行业规范管理进一步加强,旅游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两地旅游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2014年,酒泉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384.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0.47亿元,同比双增26%。
嘉峪关市共接待游客462万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6.23%;旅游收入29.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6.01%。
一、文化旅游新业态发展的规律旅游业态是旅游供给适应旅游市场需求的产物,酒嘉地区文化旅游业态的发展经历着不同阶段,但这几个不同阶段在同一时间并行运作。
一是适应传统文化旅游的分散化单一门店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以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交通为代表,这些旅游相关经营者相互合作,共同招徕客源。
二是文化旅游业态朝业务综合的多元化方向发展,旅游集散中心、旅游超市等业务经营形态出现,以满足不断扩大的个性化旅游市场需求。
三是组织形态的规模化,行业内、业务间的连锁经营,提高文化旅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是网络技术的信息化阶段,信息技术开始运用于旅游经营之中,以携程、遨游、e龙、芒果、驴妈妈等旅行网为代表的在线旅游经营模式成为新的旅游业态形式。
文化旅游新业态发展的本质就是创新,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文化旅游产业才能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
旅游业态创新有两个方面:一是旅游行业内部创新,包括旅游各行业内部的发展和整合以及旅游行业之间的交叉渗透,二是融合创新,包括是旅游业与现代服务业各行业的紧密关联以及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联动。
以五粮液为依托,宜宾打造酒文化体验旅游的开发研究
( 三) 在宜宾历史文化名城 中, 处 处体 现了酒文化 辟 建于宜宾博览馆 内的宜宾酒史 陈列馆 和新建的五粮液酒 文 化博馆 , 展品众多 , 内容 丰富 。尤其是 后者 , 乃 国内规模最 大的 专 业性酒 文化博 物馆 , 展品达 3 7 6件之 多。而在宜宾城 中部分 街道 、 建筑物 、 城雕均新命以具有酒 文化 特色的称号 , 如酒 都饭店 、 酒都 剧场 、 五粮液大道 、 酒都路 、 五 粮液经 贸大厦 、 五粮液酒 家 、 五粮 液
以五粮液为依托 , 宜宾打造酒文化体验 旅游的开发研 究
◆ 王 玉 霞
(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
【 摘要】 宜宾是一座和“ 酒” 有着不解之缘的城市, 宜宾自古便是中
国酒文化发 源地之・。 以五粮液为依托 , 研 究如何对 宜宾作为“ 世
界 白酒文化体验和酒旅游的最佳 目的地” 进行打造和开发 , 分析 开 发的现状 、 意义 , 并在此基础上提 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
城举行 。期 间 , 举办了 中国 四川名酒文化节展 销中心开 馆仪式 、 四 川名酒营销战略研讨 会 , 宜宾市招 商引资项 目发布会等 。从 2 0 0 7 年起 , 每年 的 l 2月 1 8日举 办“ 中国宜宾酒 圣节” 。通 过每一届酒
“ 中国白酒金三 角 ・ 酒 都宜 宾” 核心 区和 中 国最 佳酒 文化旅 游 目 的地的龙头 , 正在 实施 的五粮液特色文化 街 区项 目按 “ 南北 ” 两 区 推进 , “ 北 区” 将呈“ 一轴 、 两带 、 三心 、 四段 ” 的总体结 构模 式 , “ 一 轴” 为城市发展轴 ; “ 两带 ” 为滨水 休闲带和主题居住带 ; “ 三心 ” 即
酒文化旅游发展的对策研究
酒文化旅游发展的对策研究作者:王雪李玲梅来源:《财讯》2017年第04期酒文化旅游是文化旅游聚焦的热点板块,酒已然成为一种富有文化内涵、具备市场前景的旅游资源。
本文以宜宾五粮液为例,明晰酒文化旅游的内涵与意义,概述宜宾白酒文化旅游发展的优势,进而阐述酒文化旅游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酒文化旅游发展对策研究酒文化旅游的内涵及意义(1)酒文化旅游的内涵酒文化旅游是指将酒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并围绕文化主题而开展的专项旅游,并以体验酒文化为旅游目的。
酒文化旅游具有体验功能、娱乐功能、审美功能和经济功能,可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2)酒文化旅游的意义1.传承与宣扬酒文化旅游资源酒文化旅游的开发是以深挖地方特色、文化历史、资源优势为前提,在这个过程中,“隐于世”的地方酒文化资源被挖掘,并以构建酒文化博物馆、制作宣传手册或纪录片、举办酒文化节庆等方式对地方资源优势进行传承和宣扬。
2.实现旅游地三大效益同步发展经济效益方面,酒文化旅游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进而带动地方居民就业、经济创收;社会效益方面,开展酒文化旅游,必须加快旅游地基础设施的建设,营造旅游氛围,打造地方文化旅游形象;酒文化旅游的开发是以良好的社会和生态环境为前提,旅游地为推动酒文化旅游的发展,势必保护社会、生态、居住环境,又为地方带来环境效益。
3.创新旅游发展模式在酒文化和旅游交融发展的当下,酒文化旅游可分为以游览体验酿酒原料种植园为主的生态旅游、以参观酿酒厂为主的工业旅游、以酒类节事为主的节庆旅游、以走访酿酒遗迹为主的遗产旅游、以追求药酒医疗为主的养生旅游这5种形态。
宜宾白酒文化旅游发展优势概述(1)政府重视程度高为迎合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中国白酒金三角精品旅游线路打造战略,宜宾市确立了“将宜宾打造成最具特色的酒文化主题形象城市、世界白酒文化体验和酒旅游的最佳目的地”的旅游规划目标,并开展与酒有关的旅游项目,如五粮液博物馆、酒圣山、中国白酒文化节等,均为宜宾酒文化旅游的发展带来了新契机。
酒业旅游景观设计方案
酒业旅游景观设计方案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和旅游业的发展,酒业旅游已成为国内外普遍关注的发展趋势。
酒业旅游作为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创新形态,其旅游景观设计具有很高的创造性和实用性。
本文从酒业旅游的发展现状和需求出发,分析酒业旅游景观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并以某酒业旅游景区为案例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酒业旅游景观设计方案,旨在为酒业旅游景区的设计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酒业旅游的发展现状和需求酒业旅游是指以酒文化为核心,以葡萄酒、啤酒、白酒等为代表的酒品产业作为基础,以旅游作为手段,以品尝、游玩、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旅游形态。
近年来,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绿色、环保的日益关注,酒业旅游的市场逐渐崛起。
大量的旅游者在寻求美食、美景和美酒的同时,也希望了解传统产业和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发展现状,以达到知识、娱乐和休闲的目的。
因此,酒业旅游景观设计的需求和意义愈加凸显。
一方面,景观设计是构建旅游体验的重要环节,能够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旅游形象和风格,吸引目光和游客。
另一方面,景观设计也是保护环境和文化的重要手段,在保持景区原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同时注重生态保护、环保治理和可持续发展,也为促进酒业旅游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效益做出了贡献。
酒业旅游景观设计的原则和方法1. 必须符合景区的特色和定位景观设计作为一个单独的环节,必须紧密协调景区整体的定位和特色。
因此,在对某个酒业旅游景区进行景观设计的时候,需要明确该景区所处的地域特点、历史文化、产业类型、目标客户等因素,以便更好地体现景区特有的文化、传统和风格,并达到良好的宣传、推广效果。
2. 注重绿色环保和文化传承绿色环保和文化传承是酒业旅游景观设计的两个重要原则。
绿色环保意味着景区在设计和建设中应该依据当地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进行规划,建立合理的生态系统和自然保护区,保证生态稳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
文化传承则意味着景区应该注重文化元素的结合,反映传统、历史和现代人文风貌,并引导游客对当地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理解。
酒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及模式分析
成都水井坊酒文化旅游发展案例
01 背景介绍
02 资源分析
03 发展策略
04 商业模式
05 用户反馈
水井坊是成都的一张名片 ,不仅有着厚重的历史文 化底蕴,还是中国白酒的 著名品牌之一。
水井坊拥有丰富的历史文 化和酿酒技艺传承,同时 还有着独特的古窖池群和 博物馆等旅游资源。
水井坊通过挖掘酿酒技艺 和酒文化内涵,开发出了 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酒 文化旅游产品,如酿酒工 艺流程参观、美酒品鉴、 历史文化解说等。
酒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及模 式分析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酒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现状 • 酒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 • 酒文化旅游产品设计与推广 • 酒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模式
分析
目录
• 酒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策略 建议
• 酒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案例 分析
01
酒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现状
酒文化与旅游融合的意义
水井坊通过酒文化旅游产 品的开发,实现了文化和 旅游的深度融合,提高了 旅游业的附加值和吸引力 。同时,水井坊还通过开 展各种活动来推广其品牌 和文化传承。
游客对水井坊的酒文化旅 游产品评价较高,认为这 种融合形式具有很强的文 化体验感和创新性。同时 ,水井坊还通过开展各种 活动来增强游客的参与感 和体验感。
市场竞争激烈
虽然酒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市场前景广阔,但竞争也日益激烈。各地区都在积极推进酒文化与旅游的融合 发展,市场上的竞争压力逐渐增大。因此,需要不断创新和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以在市场竞争中脱颖 而出。
02
酒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
酒文化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点
01
02
分类:酒文化旅游资源 可分为物质形态和非物 质形态两大类。物质形 态包括酿酒工厂、酒窖 、酒庄、博物馆等;非 物质形态包括酿酒技艺 、品酒文化、酒令、酒 歌等。
关于酒旅融合发展融合的初步思路
关于酒旅融合发展融合的初步思路酒旅融合发展,指的是将酒文化和旅游业相结合,打造出独特的旅游产品和体验。
这种融合可以带来互惠互利的效果,既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也可以推动酒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下面将从多个角度探讨酒旅融合发展的初步思路。
要加强酒文化的宣传和推广。
酒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
通过举办酒文化展览、举办酒文化节等活动,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酒文化,增强对酒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同时,可以将酒文化与旅游景点相结合,打造以酒文化为主题的旅游线路,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要加强酒文化的教育和培训。
酒文化是一门专业知识,需要专业人士进行传授和培训。
通过开设酒文化课程和培训班,可以培养更多的酒文化专业人才,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
这样不仅可以推动酒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可以提升旅游业的服务品质和竞争力。
要加强酒旅产品的开发和创新。
酒旅产品是酒旅融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喜好进行开发和创新。
可以将旅游景点与酒庄相结合,推出以酒庄参观和品酒为主题的旅游产品;也可以将酒文化与特色民俗相结合,推出以酒文化体验和民俗文化交流为主题的旅游产品。
通过不断创新和丰富酒旅产品,可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推动酒旅融合发展的持续推进。
要加强酒旅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酒旅融合发展需要各个相关方的积极参与和合作。
旅游景点、酒庄、酒文化机构等需要加强合作,共同打造酒旅一体化的产品和服务。
可以通过建立酒旅联盟,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互补,提升整体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
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要加强政策支持和指导,提供必要的扶持和保障,为酒旅融合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酒旅融合发展是一种有益于旅游业和酒文化发展的模式。
通过加强酒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加强酒文化的教育和培训,加强酒旅产品的开发和创新,加强酒旅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可以推动酒旅融合发展的持续推进。
这种发展模式不仅可以提升旅游业的竞争力和吸引力,也可以推动酒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酒文化与旅游业的结合
酒文化与旅游业的结合酒文化和旅游业的结合在近年来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它们之间的互动相互促进,为旅游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丰富了酒文化的内涵。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酒文化与旅游业的结合,以及这种结合对于经济和文化的积极影响。
一、酒文化的历史和传承酒在世界各地都有悠久的历史,它不仅是一种饮料,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
各地的酒文化因地制宜,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特色。
在中国,酒文化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酿酒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使得中国的酒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重要地位。
从茅台到白酒,从红酒到啤酒,中国的酒文化丰富多彩,每一种酒都有其独特的酿造工艺和文化内涵。
二、旅游业的发展和需求旅游业是当代社会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它与人们的假期、生活方式和休闲娱乐有着密切的联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观念的变化,对于旅游体验的需求也发生了转变,人们更加追求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的旅游体验。
同时,由于竞争的加剧,传统的旅游资源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因此如何创新旅游产品和体验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三、酒文化与旅游业的结合为创新旅游体验和产品提供了新的契机。
首先,将酒文化元素融入旅游景点的设计和建设中,可以增添景点的魅力和内涵。
比如,可以在景区内建立酒文化博物馆,展示酿酒工艺和历史文化,让游客了解当地的酒文化传统。
其次,开展酒文化体验活动,如参观酒庄、参与酿酒过程等,让游客亲身感受酿酒的乐趣和文化内涵。
酒文化的体验不仅仅是品味美酒,更是一次对文化的体验和感悟。
四、酒文化与旅游业的经济影响酒文化与旅游业的结合对于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首先,它为当地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开展酿酒和酒文化旅游,吸引了更多游客的到来,带动了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其次,酒文化与旅游业的结合也促进了当地产品销售和品牌推广。
通过游客的介绍和推荐,当地的酒文化和产品也将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和附加值。
五、酒文化与旅游业的文化交流酒文化与旅游业的结合不仅仅是经济层面上的互动,更是一种文化交流和传承的方式。
酒文化旅游文献综述
酒文化旅游文献综述酒文化旅游文献综述酒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人情感交流和社交活动的重要渠道。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酒文化旅游逐渐成为热门文化旅游项目。
本文梳理了近年来主流的有关酒文化旅游的文献,以期探索酒文化旅游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一、文化旅游基础理论传统文化旅游理论认为,旅游是人们走出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寻求新鲜体验和文化认知的一种行为。
对于酒文化旅游而言,酒的历史、文化背景、制酒工艺、酒道德和酒民俗成为富有吸引力的文化特色。
传统文化旅游理论的成功应用提供了酒文化旅游开展的理论依据。
二、酒文化旅游的发展现状1.地域性特色突出中国地域辽阔、气候多样,各地的酒文化也发展出特色鲜明的区域性酒文化。
从北京的“廊坊酒文化旅游”到四川的“青城山酒文化旅游”,都以酒文化为基础,加入当地的文化、历史和自然景观等元素,既兼具文化认知又满足游客娱乐休闲需求。
2.行业协同发展酒文化旅游涉及到餐饮、住宿、游览等多个产业,需要各个产业间的协同发展。
一些企业开始与当地政府合作,推出以酒文化为主题的旅游产品,既增加了当地酒文化的宣传力度,也提高了当地整体旅游水平。
3.表现形式多样酒文化旅游不仅有传统的参观酒厂和品酒活动,还有越来越多的新兴形式,比如“酒文化节”、“酒文化街区”等。
这些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互动体验,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与。
三、未来酒文化旅游的发展趋势1.多元化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旅游消费结构的调整,酒文化旅游将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比如开展旅游酒庄、打造主题酒店等。
2.文化引领发展如何挖掘酒文化的历史、文化背景、制酒工艺和道德等元素,成为酒文化旅游发展的核心问题。
在文化引领下,酒文化旅游将不断发掘特色元素,提高旅游体验和文化认知质量。
3.数字化赋能发展数字化已经渗透到酒文化旅游的各个环节,通过互联网+模式,既拓宽了酒文化旅游的销售渠道,又使得旅游服务更加便捷高效。
四、结论酒文化旅游是中国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潜力巨大。
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现状及思考
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现状及思考作者:廖斌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28期摘要:文化依托旅游传承更显活力,旅游融入文化发展增添内涵,文化+旅游发展,是1+1>2的概念。
国家各级部门愈发重视文旅有机融合发展,相继出台相关政策扶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努力提升城市软实力,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笔者以南宁民歌湖为例,试图分析文旅融合发展的现状和所具备的优势,存在影响南宁民歌湖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及原因,并就南宁民歌湖文旅有机融合发展提出自己粗浅的意见,旨在为推动南宁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文旅融合;文化活动;旅游景点;对策;建议一、文旅融合的时代背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文化旅游产业要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2018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成立,之后全国各地文旅部门也逐渐合并,“诗”和“远方”走在了一起,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全国各地掀起了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热潮。
201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出台了《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支持强首府战略若干政策的通知》文件,大力推进强首府战略和“三地两带一中心”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建设南宁区域性国际旅游中心城市,进一步完善南宁市文旅产业扶持发展机制,深入推进南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2019年12月14日,南宁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南宁市支持重大文化旅游项目办法》,给我市文旅融合发展带来了一场及时雨。
而早在2015年,南宁市群众艺术馆就凭着敏锐的政治嗅觉,借助南宁民歌湖水上舞台,打造南宁民歌湖大舞台周周演群众文化活动(以下简称“周周演”),为民歌湖的旅游发展注入了文化灵魂,开启了民歌湖文旅融合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二、南宁民歌湖文旅融合现状(一)民歌湖景区地域优势明显南宁民歌湖是国家4A级景区,位于南宁市金湖广场商圈与航洋国际商圈之间,四周有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汇东国际等知名建筑群。
不断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不断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李鸿儒2011年11月30日14:21 来源:《宁夏日报》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五比五看”争先进位主题教育活动,对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实现西夏区经济社会发展跨越,意义重大。
比学习,在解放思想、争先进位中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大意义。
要认真领会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四个更加”、“四个越来越”等的论述,以更加解放的思想、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有力的措施,找准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点,大力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和文化旅游产业,着力推进“文化旅游兴区”战略深入实施。
要以丰富群众性文化生活为先导,在加快文化事业方面下工夫,在推进城乡文化协调发展方面下工夫,在促进文化旅游大发展上有新突破。
要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加大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力度,引进外力,激活内力,培育发展文化旅游优势特色产业,增强竞争水平,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比能力,在开拓创新、破解难题中加快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
银川市西夏区拥有沿贺兰山地带的优美的生态资源、旖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文化,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而独具魅力。
但由于基础设施差、规划建设投资大、整体开发打造难度大等原因,加快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发展任务艰巨而长远。
这需要我们进一步增强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充分挖掘和发挥自身优势,挖掘整理以绿色生态文化、西夏历史文化等为主的“五种文化渊源”,在加强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做优做强骨干文化企业,发挥文化旅游基地(园区)的带动作用,加快发展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的基础上,探索出一条充分体现民族、区域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互动发展的新路子,打造出一批具有西夏古都特色、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
比干劲,在攻坚克难、重点工作突破中加快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
在重点领域规划实施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加快传统产业升级,大力发展以影视创意文化、酒庄文化和旅游三产为主的新兴文化产业;通过与国内外知名的影视创意企业合作,更广泛地传播西夏历史文化和精神内涵,着力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旅游产业龙头企业,将基础建设、旅游发展、文化项目、体育赛事等有机结合起来,激活带动我区文化事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积极推进文化、旅游、运动休闲、公共设施等资源融合,创新开发模式,推动各类文化旅游要素集聚发展,不断催生新的文化旅游消费形态;推进文化产品向旅游产品转化,提高旅游商品的文化内涵。
文化传承体系下的赛汗塔拉生态园旅游发展构想
文化传承体系下的赛汗塔拉生态园旅游发展构想赛汗塔拉生态园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是一个以保护、传承和弘扬哈萨克文化为主要目标的生态旅游景区。
赛汗塔拉生态园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文化资源,致力于打造一个兼具自然美景和文化魅力的旅游胜地,吸引更多游客来此体验和感受哈萨克传统文化的魅力。
本文将围绕文化传承体系下的赛汗塔拉生态园旅游发展构想展开讨论,探讨如何充分发挥赛汗塔拉生态园的优势,实现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的有机结合,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1. 提升生态保护意识,打造生态旅游品牌赛汗塔拉生态园地处伊犁河谷,气候宜人,植被丰富,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生态绿洲之一。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片美丽的生态环境,赛汗塔拉生态园需要提升游客和当地居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加强对环境友好型旅游的宣传和推广。
可以通过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组织生态环境保护志愿者等方式,让大家都形成保护环境、珍爱自然的意识。
赛汗塔拉生态园可以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开发生态旅游产品,打造独特的生态旅游品牌,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体验。
可以建设生态牧场,举办生态农业体验活动,开展生态旅居项目等,让游客在享受美丽自然风光的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地的文化和风俗。
2. 弘扬哈萨克文化,打造文化旅游名片赛汗塔拉生态园坐落在哈萨克族聚居区域,是哈萨克族的重要文化传承地。
为了进一步推动当地哈萨克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赛汗塔拉生态园可以通过举办文化展览、文化表演、文化体验活动等方式,让游客亲身感受和了解哈萨克族的传统文化,增进对哈萨克族民俗风情的认知和理解。
赛汗塔拉生态园还可以建设哈萨克传统建筑、设立民俗展馆、举办民俗手工艺品展销等,打造具有浓厚文化气息的文化旅游景区,成为当地哈萨克族文化传承的窗口和名片。
引导游客在欣赏自然美景的深度体验和感受哈萨克族的独特文化魅力,促进跨文化交流和交融。
3.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游客体验为了吸引更多游客来赛汗塔拉生态园旅游,改善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非常关键。
张家口积极构筑五大旅游区域
张家口积极构筑五大旅游区域发布时间:2011-09-26 信息来源:政府办从9月15日召开的张家口市旅游发展大会上获悉,“十二五”期间,该市将以建设“国际化、生态型、民族魂,富有特色、充满激情”的优秀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全力打造葡萄(酒)品游、滑雪温泉、草原风情、民俗精品、历史文化“五个区域”,逐步迈向旅游产业繁荣、设施完备、布局合理、特色鲜明、服务高效、极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旅游产业强市。
至2015年,全市旅游接待人数力争达到3000万人次至4000万人次,旅游创收突破300亿元,旅游业总收入占GDP的比重提高到10%以上。
葡萄(酒)品游区域该区位于桑干河畔的怀涿盆地,以怀来、涿鹿、宣化等区域为重点,以特色化、规模化、市场化为导向,加快葡萄种植基地、葡萄酒加工基地和葡萄酒庄园、葡萄酒文化体验地建设,着力打造融合一产、二产、三产的综合性葡萄酒文化旅游基地。
葡萄基地发展重点由怀涿盆地逐步向桑洋河谷拓展,规划建设一批千亩葡萄主题公园、十万亩葡萄集中连片种植示范基地,5年左右建成优质葡萄种植基地100万亩,形成大型葡萄(酒)品游集聚带。
加快推进涿鹿桑干葡萄城、怀来容辰葡萄酒文化产业园等一批支撑性项目的建设,大力开发葡萄采摘观光、葡萄酒文化体验以及养老、健身、休闲度假等服务项目。
力争用3至5年时间,发展葡萄酒庄酒堡100家以上,形成百里葡萄长廊、葡萄酒一条街、葡萄文化创意园等产业集群。
加强与世界顶级葡萄酒协会的合作,通过开展葡萄酒博览会、品评会、拍卖会等形式,全面提升该市葡萄产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打造中国的“葡萄硅谷”和世界知名的“葡萄酒城”。
年内重点推进怀来容辰葡萄酒文化产业园、盛唐葡萄庄园等20个项目,计划完成投资11.05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10.26亿元。
滑雪温泉区域该区地处华北平原向内蒙古高原过渡的地带,以崇礼、赤城、沽源等区域为重点,以滑雪健身和温泉养生为主题,打造国际一流的滑雪康体旅游胜地。
加快建设一批高档次、高品位的滑雪场,打造我国冬季休闲旅游目的地和具有国际水平的冰雪运动基地;大力发展滑雪文化创意、专业训练、滑雪用具和设备制造等关联产业,加快滑雪场地四季旅游项目开发;大力推进滑雪与温泉的组合开发,打造“滑天然雪、沐御泉浴”的精品组合,努力将崇礼滑雪打造成世界知名旅游品牌;积极申办全冬会、亚冬会、冬奥会等国内外知名滑雪赛事,承办国际国内滑雪领域的会议、培训和展览,建设开放式的滑雪产业会展中心,塑造“中国雪都”。
泸州酒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泸州酒文化旅游开发研究泸州,中国著名的白酒产区,拥有悠久的酿酒历史和丰富的酒文化资源。
酒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将文化与旅游相结合,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本文旨在探讨泸州酒文化旅游的开发研究,以期为泸州市的旅游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酒文化旅游是指以酒文化为主要旅游资源,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旅游活动,使游客了解酒文化的历史、传承、制作过程等,同时体验酒文化给旅游带来的乐趣。
酒文化旅游在旅游业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能丰富旅游的文化内涵,提高旅游的质量和吸引力。
泸州作为中国白酒之乡,拥有得天独厚的酒文化旅游资源。
泸州拥有悠久的酿酒历史和丰富的酒文化遗产,如古老的酿酒作坊、酒窖、酒器等,为游客提供了了解白酒文化的良好平台。
泸州白酒企业的数量和规模居全国前列,游客可以参观各大酒企,了解白酒的制作过程和品鉴技巧。
泸州还拥有独特的酒文化节庆活动,如中国泸州国际白酒节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和参与。
景区建设:泸州市应加大对酒文化景区的建设力度,将酿酒历史、白酒文化、酒企参观等元素有机融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酒文化旅游线路。
项目开发:积极开发与酒文化相关的旅游项目,如白酒制作体验、酒文化主题酒店、品鉴培训等,满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
市场营销: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提升泸州酒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例如,利用互联网平台和社交媒体开展宣传推广,与国内外知名旅游机构合作,举办品鉴活动和展览等。
公共服务: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和服务,包括交通、餐饮、住宿等,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和满意度。
同时,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专业水平。
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持续增长和消费者对文化旅游的度不断提高,泸州酒文化旅游的发展前景广阔。
泸州市应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推动酒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提升整体竞争力。
强化品牌建设,通过举办高品质的酒文化活动和推广活动,提高泸州白酒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推动宁夏葡萄酒产业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推动宁夏葡萄酒产业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对策与建议随着中国葡萄酒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消费者对高品质葡萄酒的需求增加,宁夏葡萄酒产业正逐渐崭露头角。
同时,宁夏也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的地区,文化旅游资源丰富。
如何将宁夏葡萄酒产业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成为了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加强宣传推广,提高知名度宁夏葡萄酒产业还处于发展初期,知名度不高。
因此,需要加强宣传推广,提高宁夏葡萄酒的知名度。
可以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如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等,进行广泛宣传。
同时,可以举办各种形式的葡萄酒文化活动,如葡萄酒品鉴会、葡萄酒文化节等,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和游客前来参观、品尝和购买宁夏葡萄酒。
二、加强葡萄酒文化建设,提高品质葡萄酒是一种文化,宁夏葡萄酒产业要想发展壮大,必须加强葡萄酒文化建设。
可以通过建设葡萄酒博物馆、葡萄酒文化街区等,展示葡萄酒的历史、文化和制作工艺,提高消费者对葡萄酒的认知和品质要求。
同时,要加强葡萄酒产业的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提高宁夏葡萄酒的品质和竞争力。
三、加强旅游资源整合,提高旅游体验宁夏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资源,可以将葡萄酒产业与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整合,提高旅游体验。
可以开发葡萄酒文化旅游线路,将葡萄酒产业与宁夏的历史文化、自然景观相结合,打造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
同时,可以加强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四、加强政策支持,促进产业发展宁夏葡萄酒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
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土地扶持等方式,促进宁夏葡萄酒产业的发展。
同时,可以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拓展销售渠道,提高宁夏葡萄酒的市场占有率。
总之,宁夏葡萄酒产业与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只有加强宣传推广,加强葡萄酒文化建设,加强旅游资源整合,加强政策支持,才能实现宁夏葡萄酒产业与文化旅游的良性互动,促进宁夏经济的发展。
中哈文化旅游合作对策研究
中哈文化旅游合作对策研究-旅游管理中哈文化旅游合作对策研究曹晶晶本文分析了文化旅游的内涵与重要作用,对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文化旅游合作的条件作了分析,并讨论了中哈文化旅游合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哈文化旅游合作的对策建议。
一、文化旅游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需求的转变,文化旅游日趋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主流趋势。
文化是一种反映意义与价值的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谢彦君,2010),而文化旅游与其他旅游类型区别的核心则体现在旅游者的旅游体验取决于旅游者对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的理解与掌握,体现在其审美价值的认可程度、接受教育的启示程度、情感的寄托、交互体验的认知程度。
文化旅游对旅游资源的价值要求较高,尤其对于其文化内涵的价值有着较高标准,虽然旅游者对文化旅游的需求有丰富的层次,但总体看来,文化旅游者相比较一般旅游者有着较高的文化层次的需求。
文化旅游一般都具有民族性、艺术性、多样性等特点,其与其它产业的关联性往往较强,文化旅游的发展不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往往还能够起到巨大的带动作用。
同时对于区域旅游资源优势的开发、旅游形象的树立、品牌的打造与推广也有着重大意义。
二、中哈开展文化旅游合作的条件分析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有着传统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有着悠久的文化交流历史,并且一直是沟通东亚与中亚地区乃至与欧洲和阿拉伯地区的关键节点。
两国都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
从文化的丰富性角度来看,两国所在的区域都是拥有着悠久的人类文明发展史,并且一直是多民族、多宗教信仰区域,文化的丰富性优势潜力巨大;从文化的交流来看,纵贯其中的历史悠久的丝绸之路自古以来便是沟通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重要桥梁;从文化旅游的基础条件来看,哈萨克斯坦共南部地区有悠久历史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著名的中世纪建筑遗迹,如塔拉兹山上的艾莎比比墓、卡拉汗墓,巴巴吉哈通墓,突厥斯坦的霍贾艾哈迈德亚撒维建筑群,阿拉木图州谢米列奇耶独一无二的西俆人(7BC-3AD 居住在黑海北岸部落统称)古冢,更有世界最大的湖泊巴尔喀什湖并在边缘地带保留了较多纪念地与遗产地,可供考古研究与民俗研究,2014年6月22日,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世界遗产成功申报,为双方未来的旅游合作开启了新方向。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建议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建议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建议旅游业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发展最快,最具潜力、最有发展前景的“____产业“,当前从中央到地方,对旅游业重视程度前所未有。
前段时间,区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有关同志专题听取区旅游局的工作情况汇报,召开了部分景区、旅游企业负责人和旅游方面专家座谈会,实地考察了梁祝文化公园、鄞江古镇开发建设管委会,对我区旅游工作情况开展了调研。
我们认为,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把旅游业发展放在突出位置,强化规划政策引导,加快景区景点开发,加强旅游市场拓展,旅游业呈现出快速安康发展的态势,多年来一直位居全省前列。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区旅游业与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相比,与发达地区相比,与建设旅游强区的目标相比,即便对照自身的旅游发展规划,尚有不小差距。
一、我区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1、旅游发展体制机制的瓶颈问题比较突出,有待进一步健全。
全区上下对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统一,无论在机构设置、部门合力、政策扶持、规划统筹上,都与我区旅游强区的地位不相匹配。
从机构设置来看,今年,区旅游局并入区文化局,客观上是机构改革的需要,有利于文化与旅游的资源整合,但无形中弱化了旅游工作的地位和旅游部门的职能,不少业内人士大呼看不明白,认为是在走回头路、下坡路。
从部门合力来看,旅游业涉及面广,关联度大,从横向看需要宣传、发改、交通、财政等多部门协作配合,从纵向看要对各乡镇规划开发开展统一指导和协调,但各地各单位联动机制还未真正形成,推诿扯皮,相互拆台现象仍然存在。
从政策扶持来看,我区旅游专项资金呈逐年下降之势,20**年1526万,20**年1381万,20**年1140万,在其它地区不断加大奖励的情况下,我区资金投入不升反降,政策推动力不断减弱,另外在招商引资中,土地指标或地价往往成为主要制约因素。
从规划统筹来看,我区旅游规划体系与市政建设、生态保护、交通等规划缺乏有效衔接,内容互相矛盾和制约,给规划的实施带来困难。
构建黑龙江省旅游文化圈的战略思考
构建黑龙江省旅游文化圈的战略思考
杨铭铎
【期刊名称】《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1(000)003
【摘要】The tourist cultural circle as a new tourist area of development theory has effective integrated the tourism circle and cultural circles, it will promote tourism and cultural systems of Heilongjiang integration, optimization and maintain vitality. From th%旅游文化圈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区域发展理论,实现了旅游圈与文化圈的有效结合,将促使黑龙江旅游文化系统整合优化并保持活力,以建立旅游文化圈的全新角度和方式,讨论黑龙江省建立旅游文化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黑龙江省旅游文化产业稳定持续发展有重大意义。
【总页数】4页(P112-115)
【作者】杨铭铎
【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旅游烹饪学院,哈尔滨15007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0
【相关文献】
1.构建嘉酒哈吐旅游文化圈的思考 [J], 胡亚良;李世萍;邓廷涛
2.黑龙江省渔猎旅游文化圈民俗旅游发展对策分析 [J], 杨铭铎;杨娟;邵雯
3.甘肃省旅游文化圈的构建 [J], 安世民;吴奇
4.文化圈视角下粤港澳大湾区旅游一体化发展机制构建 [J], 王学基; 孙九霞
5.文化圈视角下粤港澳大湾区旅游一体化发展机制构建 [J], 林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国内建设葡萄酒产业旅游带的思考
关于国内建设葡萄酒产业旅游带的思考
唐文龙
【期刊名称】《酿酒科技》
【年(卷),期】2007(000)006
【摘要】介绍了国内葡萄酒产业旅游带的建设和规划,分析了其发展过程中应该注意的相关问题,说明葡萄酒产业旅游带要取得预期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就必须注重合理科学的市场分析与定位.
【总页数】3页(P127-129)
【作者】唐文龙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统计系,辽宁,大连,11602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62.6;TS971;F59
【相关文献】
1.中国葡萄酒产业经济发展的理性思考与实践结晶——兼评刘树琪《葡萄酒产业密码》 [J], 王延才
2.冬奥背景下加强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的思考——以张家口为例 [J], 郭晓波
3.关于壮乡文化风情旅游带建设的思考 [J], 闫金仲
4.国外著名旅游带对昆玉红旅游带建设的启示 [J], 李凡;李美婷;刘安乐
5.从雪域高原到热带雨林——藏羌彝文化旅游带建设的思考 [J], 范建华;黄小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课题研究论文:酒泉―嘉峪关地区文化旅游新业态的现状分析
旅游管理论文酒泉―嘉峪关地区文化旅游新业态的现状分析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needs constant optim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innovation to adapt to the market changes and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The cultural tourism new formats become the necessity.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foundation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ult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the typical type and the related problems in the culti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al tourism new formats in Jiuquan-Jiayuguan area.Key words: cultural tourism;new formats;foundation of the development;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typical type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xx年代以来,文化旅游成为国际旅游市场的重要构成部分。
Reisinger[1]认为文化旅游是指体验文化经历的旅游行为,除了一般的遗产旅游,还包括艺术、信仰、习俗、民族宗教活动、风味小吃的品尝、自然历史的旅游、生态旅游、体育旅游以及农业旅游等内容。
Jamieson[2]认为文化旅游包括手工艺、语言、艺术和音乐、建筑、对旅游目的地的感悟、古迹、节庆活动、遗产资源、技术、宗教、教育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坛
F A z H A N ・ F A z H A N L U N T A N
构建嘉酒哈吐旅游文化固的思考
口 胡亚 良 李世萍 邓廷涛
甘肃省委 、 省政府建设 华夏文明传 化旅游资源 , 建立嘉酒哈吐旅游文化圈 ,
承创新 的决策部署 , 为加快我市文化 将有效提升 区域旅游文化产业竞争力 。
立 以嘉酒哈吐四地 为主 , 辐射 带动周边 文 化 品牌 。
敦煌 、 额济纳旗等城市旅游联合体 , 逐步 ( 四) 培育特色精品旅游线路 。 挖 掘 结成“ 4 + N ” 旅游合作联盟 , 充分发挥 区域 嘉 酒 哈 吐 旅游 产 品文 化 内涵 , 培 育 彤 成
文化旅游资源整体优势 , 培育西部特色 长城 文化游 、 西部 自然风光游 、 丝路 文
动作用 。嘉酒 哈吐四地相邻 , 文化旅游 快发展旅游业 的意 见, 特别是国家支持
资源同质性强 , 加快构建 区域旅游文化 我省创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 区, 为旅游 圈, 对 优化旅游 文化 产业结构 , 促进 旅 文化产业发展赢得新机遇 。 嘉酒哈吐 四 加快构建 游文化产业整体协调发展 , 提升 四地旅 地作为甘新两省区紧邻城市 , 游文化经济实力具有重 要意义 。
整合嘉酒 哈吐旅游文化资源 , 构建 区域 管理机构 , 加快旅游文化资源统一规划
旅游文化 圈是加快 区域文化旅 游产业 利用 , 打造西 部旅游文化 中心。 融合发展 , 增强 区域文化旅游产业 综合
( ) 整合 资源实施品牌促销 。 深 度
竞争力的重要 途径 。 加快 区域旅游文化 挖掘四地旅游文化 内涵 , 着力打造 西部 产业融合 ,拓宽区域旅游文化市场 , 打 特色历史 文化旅游 区、 区域 民族 文化旅 造西部旅游市场重要一翼 , 必 将加 快区 游区和 自然景观文化旅游区。 吸引多元 域文化旅游产业转 型发展 , 资本参与区域旅游文化产业发展 , 组建 ( 二) 推动区域 经济发展 的需要。 建 跨地旅游集团 , 组团宣传促 销区域旅 游
西部 民俗风情 游 、 西 域 佛 教 文 化 旅游文化 品牌 , 形成区域旅游文化一体化 化 游 、
格局 , 将有效拓展 区域经济发展空 间。
游等精 品线路 。加 强旅游 文化深度
( 三) 整合区域特色旅游文化资源的 作 , 促进 区域旅游文 化产 业 发腱 , 加
需要。 嘉酒哈吐区域内有丝路文化 、 长城 构建市场共拓 、 利益共享的双赢格局
文化圈的任务显得 十分紧迫。 ( 二) 建立区域合作发展机制 。 借鉴 “ 六市一区” 旅游营销合作经验 , 设立 区
加快四地文化旅游产业合作 , 构建旅游 京津 “ 9 + 1 0 ” 区域 旅游 合作 、 哈 尔滨 等
( 一) 旅游文化产业转型发展的需要。 域旅游文化发 展协会或旅 游文 化综合
旅游 融合发展 ,深化 区域 文化旅游 合
作, 构 建嘉峪关 、 酒泉 、 哈密 、 吐鲁 番区 径 域旅游文化圈 , 实现 区域经济和旅游文
二、 构建嘉酒哈吐旅游 文化 圈的路 经济区域一体化趋势 、 国家 实施 区
化 产业一体化发 展具有 十分重要 的推 域发展的总体 战略布局 、 国务院出台加
番 区 域 旅 游 文化 圈 , 实 现 区域 经 济 和 旅 游 文 化 产 业 一 体 化 发 展 具 有 十 分 重要 的推 动作 用 。
加 强旅游市场合 作 , 构 建大旅 游文 有丝路文化 、 长城文化 、 佛教文化 、 伊斯 牌 ,
兰教文 化 , 又有石窟寺庙 、 长城 关隘等 化格 局 。 历史文物。随着 区域合作的纵深推进 ,
一
区域
、
构 建 嘉酒 哈 吐旅 游 文 化 圈 的 必
( 一) 抢抓 政策机遇开拓市场 。 抢抓 国家的一系列政 策机遇 , 本着 “ 资源共
要 性
优势互 补 、 市场互动 、 合作 共赢” 的 嘉酒 哈 吐区域 内 自然景观 和历史 享 、 文物分布较 多、 民族众 多 、 风景各 异 , 既 原贝 u , 整合 区域文化 资源 , 打造特 色品 构 建嘉峪关 、 酒泉 、 哈 密、 吐鲁
文化为代表的多元文化形态 , 有丰富的历 ( 作者单位 :中共嘉峪关 市委政研 史文化遗存和特色民族风睛。 整合区域文 室 经 济科 ) 4 2 发展 ・ 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