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学第四章(丁)

合集下载

4.4.2世界的气候 课件(共43张PPT)地理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4.4.2世界的气候 课件(共43张PPT)地理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阻挡冬季风的山脉,使
得两地区冬季气温有较
大差异
地形
➢ 对降水的影响
迎风坡气流抬升,降水多;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少
背风坡气流下沉,不易形
迎风坡气流上升,易成
成降水,故背风坡少雨
云致雨,故迎风坡多雨
迎风坡
背风坡
地形
➢ 对降水的影响
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南段“拦截”了来自太平洋的大量水汽,使西侧沿海平原的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有利影响:合理的人类活动有利于改善气候,如植树造林会改善局地气候
温馨提示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二氧化碳是全 球 变 暖 罪 魁 祸 首 ,
应对全球变暖,主要从减少二
氧化碳和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
不利影响:全球变暖
1
人为原因
2
危害
3
应对措施
两个方面分析
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燃料,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过度砍伐森,减少了对二氧化碳的吸收,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越来越高,导致全球变暖。
极地地区冰雪融化,全球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地区可能被淹没。
保护森林,特别是热带雨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量;加强国际合作等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不利影响:臭氧层破坏
人类活动排放出的氯氟化合物破坏高空的臭氧层
1
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多
位于加拿大北部哈得孙湾海域的丘吉尔港被誉为“北极熊之都”每年都会有千余只北极熊在此聚集
并等待哈得孙湾结冰后向北迁徙,此景象吸引众多野生动物爱好者前去观光摄影,结合“北极熊生存
范围示意图和丘吉尔港气候资料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5.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北极熊的生存范围缩小,下列活动

天气学原理与方法复习第四章大气环流

天气学原理与方法复习第四章大气环流

天气学原理与方法复习第四章大气环流1.大气环流的纬向特征是什么?⏹低纬:东风带⏹中高纬:西风带(北半球冬季最大风速40m/s,30ºN ,200hPa,夏季最大风速16m/s,40ºN ,200hPa)即西风带冬强夏弱,随季节南北位移⏹极区:北半球夏季近地面:弱东风对流层:西风平流层:东风⏹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类似,随季节南北位移,但西风中心强度冬夏变化不大2.大气环流的经向特征是什么?⏹冬季:对流层低层30ºN以南:偏北风40ºN 以北:南风对流层高层:低纬30ºN以南:南风;高纬40ºN以北:北风对流层中层:经向分量很弱⏹夏季:13-40ºN之间:低层:北风;高层:南风;低纬(近赤道):低层:南风;高层:北风。

3.对流层中、底部冬季、夏季的主要系统,季节转换的特点?(北半球)对流层底部:a)冬季:阿留申低压(与高空东亚大槽对应)、冰岛低压(与高空北美大槽对应)、西伯利亚高压、北美高压、格陵兰大陆高压、太平洋高压和大西洋高压。

b)夏季:亚洲低压、北美低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大西洋副热带高压。

夏季与冬季最突出的差别是冬季大陆上的两个冷高压到夏季变成了两个热低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仍存在,但强度比冬季弱得多。

海上的两个副热带高压变得非常强大,而其冬季强度比较弱。

对流层中部(500hPa):a)冬季:①极区:2个低涡中心(格陵兰西部、东西伯利亚);②中高纬:冬季三个长波槽:东亚大槽—140°E在亚洲东岸;北美大槽—70°w位于北美东岸;欧洲浅槽—40°E由欧洲东北部海面向西南方向伸展;在三个槽之间有三个平均脊,分别位于阿拉斯加、西欧沿岸和青藏高原的北部。

③低纬度:副高弱—其范围在20°N以南。

b)夏季:①极区:1个低涡中心。

②中高纬:夏季四个长波槽:东亚大槽—160°-180°E;北美大槽—60°w;欧洲西海岸槽—0°-10°E;贝加尔湖西部槽—90°E沿岸和青藏高原的北部。

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4.2.1气温的变化 课时训练课件

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4.2.1气温的变化 课时训练课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返回目录
(3) 拓展延伸:一年中,北京月平均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7 月; ⁠
同纬度渤海海域的月平均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 2 月。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返回目录
(4) 原理应用:下面是不同温度带各月平均气温的变化图,能大致反 映山东省气温年变化情况的是 B 图;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 A 图;
返回目录
5. 南半球陆地气温一年中的变化特点是( D ) A. 最热月在7月,最冷月在2月 B. 最热月在7月,最冷月在1月 C. 最热月在6月,最冷月在12月 D. 最热月在1月,最冷月在7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返回目录
读四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完成6~7题。
进行数据分析,由于失误,造成部分图例污损。据此完成13~14题。
13. 据图示信息判断( C ) ① 该区域位于北半球
② 该区域位于南半球
③ 虚线代表陆地气温年变化
④ 虚线代表海洋气温年变化
A. ②③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返回目录
(1) 观测结果:上图是一位同学的观测结果,当天最高气温约 为 15 ℃。 (2) 归纳分析:一天当中,气温有时高,有时低。陆地最高气温一般 出现在 14 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造成一天中气温变化

的主要原因是 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 。 ⁠

丁一汇高等天气学 雷暴和强风暴模式及中尺度对流系统(MCC与MCS)

丁一汇高等天气学 雷暴和强风暴模式及中尺度对流系统(MCC与MCS)

12.1 雷暴和强风暴结构模式
在强垂直风切变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强风暴或强雷暴模式与一 般雷暴模式有明显不同,其主要特点是:(1)有一支倾斜 的上升气流,倾斜方向或沿盛行风方向,或逆盛行风方向, 使降水质点主要在上升气流的外面下降,而不致因降水拖带 作用使上升气流减弱。上升气流可以达到很强的强度(20~ 30ms-1);(2)这种风暴能自己组织起来,使上升气流和 下沉气流长时期共存,而不像一般雷暴那样互相干扰。从而 可维持稳态结构,生命期达几小时,比一般雷暴生命史长得 多;(3)风暴得移动方向与平均风有明显得差异或偏离, 一般移向平均风的右侧。所以这种风暴也叫右移风暴。但是 也有一些是向左移动的。移动的速度一般比较缓慢;(4) 可以造成很激烈的天气,如冰雹、暴雨、大风、龙卷等。
图12.2 (a)强风暴雷达回波三层平面分布示意图;(b)龙卷雷暴近地 面气流平面分布图。粗线包围区是雷达回波。冷锋的符号代表流入暖空 气与流出冷空气的边界,并且画出了锢囚性阵风锋。细点阴影区代表上 升气流的低层位置。FFD与RFD(见文中说明)由粗点阴影区表示。T是 龙卷位置,相对于风暴的气流也给在图上(Lemon与Doswell,1979)
图12.1 超级单体的结构模式。细箭头:一个雹块的轨迹
在雷达观测上强风暴有许多明显的特征。在风暴的后方有钩 状回波,其前部有回波墙,回波墙之前为无回波窟窿或弱回 波区。在最前面是向前伸展的悬垂体(云砧),其中最主要 的特征是钩状回波和无回波窟窿。图12.2a是强风暴雷达回 波三层平面分布示意图。钩状回波中有强的上升气流,这是 龙卷常常形成的地区。目前主要就是根据强风暴中这种钩状 回波的特征来确定龙卷发生的位置和时间。钩状回波区的下 方常常是一个中尺度低压区,它有强的辐合。根据雷达观测, 这种钩状回波有一个发展过程:开始时作为一个悬垂物出现 于风暴后方,以后不断增长,相对于风暴呈气旋式旋转,最 后形成一钩状回波,整个过程约30分钟。图12.2b是产生龙 卷的强雷暴近地面气流分布图。可以看到在这种超级单体中 下沉流出是很重要的。前侧的下沉气流(FFD)由向下游的 平流与凝结物蒸发造成,它作为一种强低层旋转从动力上使 局地气压降低,吸引上方的空气下降,并产生风暴尺度的锋 面。这种锋面在中气旋中心处相交。龙卷一般产生在后侧下 沉气流(RFD)前方的上升气流中。随着RFD向前推进,冷 空气注入“锋面”锢囚点的上升气流中,以此使气旋减弱。

天气学原理和方法(1-5)

天气学原理和方法(1-5)

天气学原理和方法第一章大气运动的基本特征地球大气的各种天气现象和天气变化都与大气运动有关。

大气运动在空间和时间上具有很宽的尺度谱,天气学研究的是那些与天气和气候有关的大气运动。

大气运动受质量守恒、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等基本物理定律所支配。

为了应用这些物理定律讨论在气象上有意义的相对于自转地球的大气运动,本章首先讨论影响大气运动的基本作用力,和在旋转坐标系中所呈现的视示力,然后导出控制大气运动的基本方程组,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大尺度运动系统的风压场和气压场的关系,并引出天气图分析中应遵循的一向基本指导原则。

第一节旋转坐标系中运动方程及作用力分析一、旋转坐标系中运动方程1. 二(绝对速度)与丁(相对速度)假设t o 时刻一空气质点位于P 点,经t 时间,质块移到Pa 点,地球上的固定点P 移到了 Pe 位置位 移为R ,质块相对固定地点的位移为 兰R ,图1.1旋转坐标系显然匚:=Z-血 &当…- 0位移很小时边左=匚圧_晟占daR dR d^R----- = ------ + -------单位时间的位移为 皿 逸 皿由此得=「兀此关系式表明:绝对速度等于相对速度与牵连速度之和d^V dV2.与az 的关系地球自转角速度为= Q: /x -S由此可得微分算子则于是daR _dtda d -——=—十C △将微分算子用于―则有dCt VCt ——= ---+ G A 九dt dt再将兀!代入上式右端得daVa dVdt _ _ __ _ _ 存=-- 2Q ----- +0八(Q 人卫)dt dt式中■■- !'为地转偏向力加速度,即柯氏加速度:'''■■- ' :'' ■"■,<;为向心力加速度 3 •牛顿第二定律F — m --------------dt在绝对坐标系中单位质量空气块受到的力有叱L=_—w+ /去:地心引力F:摩擦力将此式代入(*)式:竺二一丄VF + GC-2Q A产一心八⑸入氏)十F di q 、作用力分析 1 .气压梯度力(*)daVa F=> dt单位质量的空气块所受到的力①定义:单位质量空气块所受的净空气的压力图1.1.2 作用于气块上的气压梯度力的X分量-&电& = Fyy方向:哲'- —&①隹=Fzz方向:F =弘+ Fy ¥ F去净空气总压力—(迄+K/+里灯%沁dx dy fem =a②表达式③推导:x方向: B面PA 面:-(P+u净压力: g茨&卸歷=F A同理G=-大小:气压梯度力的大小与气压梯度成正比,与空气密度成反比方向: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指向的方向,即由高压指向低压的方向①定义:地球对单位质量的空气块所施加的万有引力G:= ^=常数②表达式K:万有引力常量M :地球质量图1.1.3 地心引力受力分析图④讨论:大小:不变,常数④讨论:a:到地心的距离(1.2)实用标准文档3.惯性离心力①定义:观测者站在旋转地球外观测单位质量空气块所受到一个向心力的作用,但站在转动地球上(•’'■观测它的运动,发现它是静止的,这必然引入一个与向心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力,此力称为惯性离心力图1.1.4旋转坐标系中的惯性离心力④讨论:大小:- 与纬度成反比,赤道处最大方向:在纬圈平面,垂直地轴指向4.重力方向:指向地球心②表达式(1.5)③推导: di① 定义: 地心引力与惯性离心力的合力图1.1.5 重力大小:随纬度增大而增大方向:垂直地球表面指向5 .地转偏向力①定义: 观测者站在转动地球上观测单位质量空气块运动(〕右偏的力,在南半球它向左偏。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天气与气候《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PPT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天气与气候《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PPT课件

2.世界雨极乞拉朋齐降水量多,主要原因是( B) A.位于赤道附近 B.位于迎风坡 C.位于背风坡 D.位于内陆
读下图分析完成问 题。
(1)迎风坡是_A_______坡,此坡降水较___多___(多或少),其原因 是 ________。 (2)此图反映的是_________因素对降水的影响。(A ) A. 地形 B. 海拔 C. 海洋 D. 海风
等高线、等温线是如何定义的?
将同一时间内降水量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称为等 降水量线。
A80mm 60mm 40mm 20mm
D B 80mm
60m 40mmm C
读图可知,A、B、C、D四点的降水量分别 为: 80mm 60mm 40mm 40mm 。
发现:在同一条等降水量线图上,各点的降 水量相等。

地形雨
湿润气流遇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 汽凝结,在_______产生降水。

锋面雨
冷气团与暖气团相遇,暖气团上升,水汽 遇冷凝结。温带地区锋面雨占主要地位 。

台风雨
由台风引起的降雨,一般雨势很大并伴随 着大风,常常出现“狂风骤雨”。
降水类型 冷气团
暖气 团
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叫锋面 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雪、大风等天气
1.关于世界年降水量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 ) A. 由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B. 南回归线附近的地区,降水都很少 C. 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终年较湿润 D. 中纬度地区,降水量从沿海向内陆逐渐增多
2.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与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
相比( )
A
A. 东岸多 B. 西岸多 C. 一样多 D. 不一定
小雨伞的“困惑” 我的主人是一位旅行家,我跟随他周游世界各地,有些地方我 很想去,为什么主人始终不肯带我去呢?

2024人教版地理七上第四章天气与气候4.4.1 气候的地区差异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教学课件ppt

2024人教版地理七上第四章天气与气候4.4.1 气候的地区差异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教学课件ppt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探究新知
认识寒带气候
北冰洋沿岸
寒带气候
南极大陆
分布:苔原气候分布于北冰洋沿岸,冰原气候分布 于格陵兰岛和南极洲。
气候特点:终年酷寒,冰雪覆盖
探究新知
寒带气候下的景观
探究新知
认识高原山地气候
青藏高原 埃塞俄比亚高原
科迪勒拉山系 安第斯山
高原山地气候
分布: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高原、高山地区。 气候特点:全年低温,降水较少;气候垂直变化显著。
柯本,德国人,世界著名气象、气候学家。他最突出 的贡献是创立柯本气候分类法。柯本对世界温度带的分布, 以及温度和降水的年变化有着深入的研究,并且洞察了世 界植被的分布与气温、降水之间的关系。1936年,柯本在 《气候学手册》公布了正式的气候分类法,即柯本气候分 类法。
柯本以植被分布为基础,以气温和降水量为指标,将全 球气候分为5个主要气候带,热带气候、干旱气候、温和气 候、冬寒气候和极地气候。各气候带又划分为不同的气候 类型。柯本的气候分类法,成为以后许多气候分类的基础, 在各国广泛使用。我们所学习的气候类型,就是以柯本气 候分类法为基础,并考虑适当成因划分出来的。
怎么区分天气和气候呢?
持续时间 大气状况 稳定性
天气
短时间 如今天、早上
即时状况
多变
气候
长时间
平均状况 变化不大
如年、春夏秋冬
探究新知
试一试
下面的词语或诗句中,哪些是说天气的,哪些是说气候的?
1.四季如春 气候
5.三月春风吹雪消 气候
2.晴转多云 天气
6.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天气
3.全年炎热 气候
“时间” +“气温特征”+“降水特征”

第4章 天气和气候(课件)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商务星球版)

第4章 天气和气候(课件)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商务星球版)

A. 天空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B. 云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C. 今晨寒风凛冽,气温骤降
D. 昨日晴空万里,艳阳高照
4.读等温线分布图,关于图中气温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 1月份平均气温由沿海向内陆递增 C. 7月份平均气温由沿海向内陆递减洋
B. 1月份同纬度A地比B地气温低 D. 7月份同纬度A地比B地气温低
(2)分析50°N附近①②③三地的降水情况,总结50°N穿过的地区降水分布规律: ___沿___海__地__区__降___水__多__,__内___陆__地__区__降__水___少_______。影响该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是___海__陆__因___素__________。
(3)④地区的许多树木,叶片都比较小,而且表面多“蜡质层”,此植被类型是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
一山有 四季
卫星云图颜色表示含义
卫星云图
天气分析和天气 预报的重要依据。例 如,观察卫星云图, 可以分析哪里是晴天, 哪里是有雨或是阴天。
绿色表示陆地
蓝色表示海洋
白色表示云区 颜色越白 云层越厚
一般是阴雨区
常用的天气符号

多云


雷阵雨 雨夹雪
S
冰雹
霜冻
沙尘暴 西北风6级 小雨
中雨
大雨
暴雨
小雪
中雪
5.下图示意加拿大50°N附近地形剖面及部分城市气候资料,图中曲线箭头示意 气流运动方向。气温年较差指某地最热月平均气温与最冷月平均气温之差。据此回 答(1)~(3)题。
(1)通过比较城市①②④的气温年较差,可推测城市③的气温年较差( B )
A.小于① B.介于②和④之间 C.大于④ D.介于①和②之间

气象学第4章

气象学第4章
Company Logo
B:地表层和地表下层间以分子传导形式进行交换的热通量 项; LE:地表层与空气间以潜热形式进行交换的热通量项。
图4-1 地面热量收支示意图
Company Logo
白天,从日出后1小时到日落前1小时左右的这段时间内,地 球表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大于地面有效辐射,辐射差额R为正值, 辐射差额转变为热能,使地表面温度增加.于是地表层开始逐 渐支出热量;以湍流方式进入空气的热通量P,使空气层升温; 以分子传导方式进入地表下层的热通量B,使地表下层增温;以 潜热方式进人空气的热通量LE,使气温升高。 夜间,从日落前1小时至次日早晨日出后1小时左右的这段时 间,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小于地面有效辐射,辐射差额R为负 值,于是地面开始逐渐失去热量,使地表面温度降低,近地气 层和地表下层分别以湍流P和分子传导B的形式传递给地表层热 通量,同时,近地层水汽凝结于地表,以潜热LE形式传递给地 表层热通量。
(4-5) 在其它条件相同时,物体导温率越大,温度传播速度越 快,温度变化所及深度越深,各深度温度差异能很快消除。

Company Logo
由表4-1可知,导温率最大的是空气,空气的导温率比水
大百倍、比土壤固体颗粒大几十倍。因此,过湿的沼泽土壤, 热力特性极为不好,导温性很差。 由公式(4-5)可知,导温率与导热率大小成正比,与热容量 成反比。 土壤导温率直接决定着土壤温度的垂直分布及最高、最低温 度出现的时间。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导温率越大,其表面温度 变化越小,土壤内温度变化则越大。同时,土壤温度变化所及 的深度也越深,各深度和地表面在最高和最低温度出现的时间 相比较,就落后得也越少。
一、 分子热传导
以分子运动来传递热量的过程称为分子热传导。 在土壤层中,热量交换是由分子热传导形式完成的。分子热传 导过程的强弱对土壤层内热状况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 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空气分子导热率很小,因而由传导方式 进行的热量转移比其他方式要少得多,多数情况下是可以忽略 不计的。

天气学原理和方法--第4章--杨学斌--整理

天气学原理和方法--第4章--杨学斌--整理

系统也发生变化叫上游效应,反之称为下游效应。 (3) 对我国而言,在西风带中的上游是乌拉尔山地区,欧洲北大西洋和北美东岸三
个关键地区,下游是北太平洋。 (4) 波束随波长而变的波称为频散波。
10. 阻塞高压与切断低压 (1)阻塞形势:常把阻塞高压出现后的大范围环流形势称为阻塞形势。阻塞形势的基 本特征是有阻塞高压存在并且形势稳定。 (2)阻塞高压: 1)在西风带中长波槽脊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在脊不断北伸时,其南部与南方暖空气的 联系会被冷空气所切断,在脊的北边出现闭合环流,形成暖高压中心,叫做阻塞高压。 阻塞高压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①中高纬度高空有闭合暖高压中心存在, 表明南来的强盛 暖空气被孤立于北方高空;②暖高压至少维持三天以上;③在阻塞高压区域内,西风急 流主流显著减弱,同时急流自高压西侧分为南北两支,绕过高压后再会合起来,其分支 点与会合点的范围一般大于 40~50 个经度。 2)阻高的后退有两种情况,一是连续后退,一是不连续后退。 3) (3) 切断低压: 1)在西风带中长波槽脊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在槽不断向南加深时,高空冷槽与北方冷 空气的联系被暖空气切断, 在槽的南边形成一个孤立的闭合冷性低压中心, 叫做切断低 压。 2)切断低压的形成过程有两种情况,一种与阻高相伴出现,另一种是西风槽切断,不 伴有阻塞高压。 3)切断低压的消失过程有两种,一是由于本身的摩擦作用,在向西南移动过程中逐渐
3. 北半球的罗斯贝三圈径向环流模式中,从南向北依次是哈得来环流、费雷尔环流、 极地环流。其中哈得来环流、极地环流是直接环流圈,费雷尔环流是间接环流圈。 4. 热带和极地东风带中,地球通过摩擦作用给大气一个向东的转动力矩,即东风带的 大气获得地球给予的西风角动量;在中、高纬度的西风带里,地球通过摩擦作用给大气 一个向西的转动力矩,大气本身也就损耗了西风角动量。 5. 极地和热带东风带中, 山脉的气压力矩作用将使地球获得向西的角动量而减速向东 转动,即大气得到了西风角动量而使东风减弱;在西风带中,山脉的气压力矩作用将使 地球获得了向东的角动量,加速向东转动,西风带的大气也因此损耗了西风角动量,西 风将减小。 ※大气在东风带中通过摩擦作用和山脉作用从地球表面获得西风角动量, 而在西风带又 由于摩擦和山脉作用失去西风角动量。 6. 大气内部角动量的水平输送主要是靠平均径向风角动量的水平输送, 定常挠动和非 定常挠动对 u 角动量的水平输送。 7. 气象学中把能量分为动能、位能和内能三种基本形式。在静力平衡系统中位能和内 能合并称为总位能,其中能够转换为动能的部分约占总位能的 0.5%,称它为有效位能。 平均而言,两极地区有能量净亏损为能汇,而赤道和低纬则有净盈余成为能源。

气象学-第4章 大气中的水分(ppt模板)

气象学-第4章  大气中的水分(ppt模板)

• 4.2 蒸发和蒸散 • 4.2.1 水面蒸发 • 4.2.2 土壤蒸发 • 4.2.3 农田蒸散
• 4.2.1、水面蒸发 • 蒸发速率:单位时间从单位面积上蒸发出的水量, 单位是g· cm-2· d-1。 • 蒸发量 单位时间因蒸发而消耗的水层厚度 单位 mm • • • • • • •
影响因素 1、蒸发面温度 2、饱和差 3、风速大小 4、气压 5、蒸发面性质
• 形成
• 1 暖云降水:
• 暖云:指云体处于0℃等温线以下的云块。 降水过程: 抬升作用 长),碰并 水汽上升 凝结成云滴,(凝结增 大水滴。
2 冷云降水:云体温度低于0度
• 水汽在一定的条件下,以凝结核为中心,由核化作用形成初始冰
晶,而后籍冰晶效应迅速形成较大的冰晶。->碰并、粘连、结淞 ->大雪晶,下降到0℃等温线以下时,融化,降至地面,->雨。
• • • •
• • • •
4.2.3 农田蒸散: 农田蒸散 植物蒸腾与株间土壤蒸发的总和 A 主要特点: (1) 农田蒸散不限于土壤表面的水分,还包括植物根系层土壤 的水分; (2) 植物通过叶片气孔的张闭,可自行调节叶片蒸腾强度,从 而影响农田蒸散; (3) 蒸腾主要在白天,而土壤蒸发则昼夜均可进行; (4)蒸散面不仅是土面,还有叶面、茎面等植株表面。 B 可能蒸散: 开阔地面,无平流作用,短草完全覆盖,供水充分条件下的蒸散。 C影响: (1) 气象因素,辐射差额、温度、湿度和风等。 (2) 植物因素,植物覆盖度、植物种类、生长发育状况、气孔 数目与排列、张闭程度等。 (3)土壤因素,土壤通气性、土壤含水量以及水分向土面和根 系分布流动的速度等。
• 4.3.2.3
自由大气中
• 云:水汽凝结物悬浮在自由大气中,由微小水滴、过冷却水滴、冰晶单独或 混合组成。 • 1 形成条件 空气的上升运动

天气学和气候学基础

天气学和气候学基础

第一章绪论1、气象学:研究大气现象(风、云、雨、雪、干、湿、雷、电等)及其状态(温度、压强、湿度、密度等)的形成原因、变化规律和时空分布的科学。

2、按传统,气象学分为物理气象学、天气学、动力气象学。

3、某一瞬间大气的状态和大气现象的综合称为天气。

研究地理条件不同的区域内所发生的大气过程的规律,以寻求预测天气变化方法的学科便是天气学。

4、气候:是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的影响下形成的天气的多年综合状况。

气候学:是研究气候的特征、分布、变化、形成及其与人类活动相互关系的学科。

5、世界气象组织认为,30年时段的气候平均状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基本能反映出当地的气候特征。

第二章大气的基本情况1、气候系统是那些能够决定气候形成及其变化的各种因子的统一体。

包括5个物理组分:大气圈、水圈、冰雪圈、陆地表面、生物圈。

2、包围地球的气体外壳称为大气圈,大气圈是气候系统中最活跃、变化最大的组成部分,通过铅直和水平的热量传输,大气圈对于外部施加影响的响应时间约为1个月,如果没有补充大气动能的过程,动能因摩擦作用而耗尽的时间也是1个月。

3、大气中,除水汽、液体和固体杂质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称为干洁空气,简称干空气,要成分是N2 (氮)、O2(氧)、Ar(氩)约占总容积的99.97=6%。

氮是大气中最多的气体。

4、干洁大气中对人类活动影响比较大的成分是氮、氧、臭氧和二氧化碳。

5、大气中的水汽来自江、河、湖、海及潮湿物体表面的水分蒸发和植物的蒸腾。

空气中的水汽含量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1.5-2km高度上,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已减少为地面的一半。

6、大气在垂直方向上分为五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散逸层。

7、对流层集中了整个大气3/4的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通过对流和湍流运动,云、雾、雨雪等主要大气现象都出现在此层,对流层厚度因纬度和季节的不同而不同:热带较厚,寒带较薄;夏季较厚,冬季较薄。

赤道地区对流层厚度可达16~18千米,中纬度地区约10~12千米,两极地区约7~8千米。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天气教学课件 (共36张PPT)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天气教学课件 (共36张PPT)
北京2~10 °C
兰州
3~11 °C
拉萨 2~10 °C
重庆 12~18 °C
上海
14~19 °C
广州
台北
17~22 °C 16~22°C
三、关注空气质量
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12月5日,一团浓重的黄色烟雾笼罩了 英国首都伦敦,人们走在大街上,无法看清自 己的双脚,公共汽车靠打着的手电筒带路缓缓 前行;整座城市弥漫着浓烈的“臭鸡蛋”气味, 居民普遍感到呼吸困难。从12月5日到12月9 日这短短的几天里,就有4000多人被黄色烟雾 夺去生命。在随后数月里,又有8000多人死于 这次大雾的后遗症这便是震惊世界的“伦敦烟 雾事件”。
“伦敦烟雾事件”的形成原因
20世纪50年代,伦敦以煤为燃料的工厂 很多,居民生活取暖也主要以煤为主。当时, 伦敦市区烟囱林立,昼夜不停地向空中排放 着大量烟雾。1952年的烟雾事件发生时,伦 敦处于高气压控制下,加上几天来,伦敦地 区“风平浪静”,空气静止不动,而数十万 个烟囱却依然喷云吐雾地释放着滚滚浓烟, 致使烟雾越积越多,每立方米大气中所含的 二氧化硫比平时高出6倍,颗粒污染物浓度 比平时多9倍,空气变成了毒气,低空形成 了高危污染层,于是悲剧就发生了。
201-300
300以上
四级
五级
中度污染
重度污染
心脏病和肺病患 健康人运动耐受
者症状显著加剧, 力降低,有明显
运动耐受力降低, 强烈症状,提前
健康人群中普遍 出现某些疾病 老
出现症状 老年人 年人和病人应当
和心脏病、肺病 留在室内,避免
患者应在停留在 体力消耗,一般
室内,并减少体 人群应避免户外
力活动
思考:图中反映了天气的什么特点?

第四章天气和气候地球大气的风云变化单元思维强化2023-2024学年地理晋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四章天气和气候地球大气的风云变化单元思维强化2023-2024学年地理晋教版七年级上册

(4)第四章天气和气候——地球大气的风云变化——20232024学年地理晋教版七年级上册单元思维强化一、单元思维导图二、重难点详解下图示意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该图等温线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20℃等温线大致穿过赤道一线2.甲区域年平均气温较周边地区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如图为世界年降水量图(部分)。

读图,完成以下小题。

3.图示区域年降水量()C.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4.甲、乙两地降水量差异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5.与图中丙地景观类似的是()A.①B.②C.③D.④2021年1月20日,郑州市污染攻坚办召开线上新闻发布会,宣布郑州圆满完成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目标,超额完成“十三五”空气质量改善目标,空气质量实现质的飞跃。

家住郑州的小红同学记录了1月4日~8日的天气和空气质量状况。

读郑州市2021年1月4日~8日的天气和空气质量表,完成下面小题。

,下列哪种交通方式受影响最大()()B.推广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巴厘岛地处赤道附近,气候炎热而潮湿,是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平均温度在21℃和33℃之间。

读巴厘岛位置图和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四幅气候资料图中,能反映巴厘岛气候特征的是()10.造成巴厘岛气候炎热的主要因素是()读气候资料表,完成下面小题。

12.这种气候主要分布的地区是()13.读我国某年3月10日的天气形势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日,A、B两地区的天气是_______,D地区的天气是_______。

产生这种降水形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

(2)C地的风向是_______,风力是_______级。

(3)E地区位于_______平原,这里的特殊天气是雾霾。

最近几年,这种天气在我国逐渐得到控制。

关于这种天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而且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14.2022年极端高温事件在全球范围内频繁发生,部分地区出现40℃以上高温,打破了当地气象观测记录。

4 章气象学(模拟题-答案版)

4 章气象学(模拟题-答案版)

第四章气象模拟试题1.气象上的风向是指______ (1 分)A. 风的去向B.风的来向C.气压梯度力的方向2.飞机积冰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云中存在______ (1 分)P117A.大小不等的水滴B.雪花和冰晶C.过冷水滴3.关于飞机积冰,下列正确的是______ (1 分)P119A.飞机积冰一般发生在-1~-15℃的温度范围内B.在-2~-10℃温度范围内遭遇积冰的次数最多C.强烈的积冰主要发生在-4~-8℃的温度范围内4.在温暖的天气飞行在较低高度,有时会遇上湍流空气,以下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1分)A.很可能在路面和荒地上空发生上升气流B.在类似成片树林的广阔植被区域发生上升气流C.在大片水体区域发生上升气流5.气温高低,如何影响飞机滑跑距离?(1 分)A.气温高时,空气密度小,飞机增速慢,飞机的离地速度增大,起飞滑跑距离要长B.气温低时,空气密度小,飞机增速快,飞机升力减小,起飞滑跑距离要长C.气温高时,空气密度大,飞机增速快,飞机升力增大,起飞滑跑距离要短6.在处于雷暴区边缘的机场起飞或着陆时,要特别注意的危险天气是______ (1 分)A.低空风切变B.冰雹和暴雨C.积冰和雷击7.在下述何种情况下容易碰到风切变______ (1 分)A.逆温层附近或靠近雷暴时B.当风速大于65千米/小时时C.有高气压时8.形成雷暴的基本条件是______ (1 分)A.充足的水汽和上升运动B.充足的水汽,不稳定的大气和上升运动C.浓积云,充足的水汽和锋区9.在雷暴的生存周期中,哪一阶段的特征使云中充满下降气流?(1 分)A.积云阶段B.成熟阶段C.消散阶段10.下面关于气团的叙述哪一个正确?(1 分)A.我国地域广大,能形成各种气团B.气团离开源地,其性质将会发生变化C.气团只形成于极地和大洋地区11.关于锋面,下列哪种描述正确?(1 分)A.锋面就是不同方向的风交汇的界面B.锋面就是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不同的两种气团的交界面C.锋面就是风场与地面的交线,也简称为锋12.当来自北方的冷气团和来自南方的暖气团,两者势均力敌,强度相当时,它们的交锋区很少移动,这种锋面称为______ (1 分)A.静止锋B.交错锋C.融合锋13.当机翼和尾翼积冰时,下列不正确的描述是______ (1 分)A.翼型失真(变型)B.导致摩擦阻力减少C.压差阻力都增大14.最小能见度是指______ (1 分)A.能看到最近的物体距离B.能见度因方向而异时,其中最小的能见距离C.能见度因方向而异时,垂直和水平能见度最小的距离15.关于风切变出现的地方,下述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1 分)A.仅在雷暴中出现B.在气压和温度急剧下降的地方出现C.在大气中任何高度上存在风向和风速变化的地方16.飞机外表面的冰霜雪等______ (1 分)A.会引起飞机操纵效能增加B.会出现指令仰角变化和滚转C.会使外表面变得粗糙,增加阻力,减少升力17.根据国际民航组织的规定,云满天时的云量为______ (1 分)A.12B.8C.1018.大气稳定度指整层空气的稳定程度,有时也称大气垂直稳定度。

天气学原理和方法

天气学原理和方法

P=RT, P/RT
dFFuFvFwF dt t x y z
dF dtZ
F t Z
uF xZ
vFyZ
wF z
dF dt
Z
F t
Z
u F x
Z
v
F y
Z
w F z
dF dt
p
F t
p
u
F x
p
v
F y
p
F p
W= dz/dt
ω= dp/dt
( F)
A 2 V
V
ui
vj
wk
cos j sin k
ij
k
A 2 0 cos sin
uv
w
A2 讨 论V :
地转偏向力的大小? 什么是水平地转偏向力? 地转偏向力(大小方向)与速度矢量的
关系? 地转偏向力与角速度矢量的关系? 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方向为何不同?
第一章 大气运动的基本特征
地球大气的各种天气现象和天气变
化都与大气运动有关。大气运动受质量
守恒、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等基本物理
定律所支配。
对气象上有意义的是:将这些物理
定律应用于相对于自转地球的大气运动。
坐标系
空间固定(绝对、惯性)坐标系 旋转(相对、移动、非惯性、局地直角)
坐标系 Z坐标系,P坐标系,球坐标系
§1.1影响大气运动的作用力
牛顿第二运动学定律: Fm a

真实力(基本力,牛顿力,在空间固定、绝对坐标
系中):
气压梯度力、地心引力、摩擦力
非真实力(视示力、外观力,在旋转坐标系中):
惯性离心力、地转偏向力
一、基本作用力(真实力)
1. 气压梯度力

天气学原理和方法 第四章 大气环流

天气学原理和方法 第四章 大气环流
第四章 大气环流
§4.1 大气平均流场特征与季节转换
§4.2控制大气环流的基本因子与大气环流的基本 模型
§4.3极地环流概况 §4.4热带环流概况 §4.5西风带大型扰动 §4.6急流 §4.7东亚环流基本特征
环流:空气沿一个封闭的轨迹运动,或有沿着某 一封闭轨迹循环运动的倾向。
经向环流:气流沿经圈方向运动(南北向)
一月急流
§4.7东亚环流基本特征
一、海陆和高原对东亚环流和天气系统活 动的影响 1 海陆热力差异造成东亚季风特点
对流层底部:蒙古冷高压 阿留申低压 印 度低压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东亚 冬季干冷的冬季风
夏季暖湿的夏季风 雨量集中
对流层中层:东亚500hPa槽脊位置冬夏季 相反 高空基本气流: 30º N 以北 西风
季风:稳定的盛行风随季节发生显著变 化的气流称为季风。 信风辐合带:两支信风汇合的地带(气 压场上为信风槽) 季风辐合带:季风与信风(或赤道偏西 风)汇合的地带(季风槽)
3 对流层上部平均流场 冬季:热带对流层 强西风 副热带 西风急流,上有三槽: 孟加拉湾 非洲西海岸 太平洋东部 夏季: 热带对流层高层:三个反气旋中心位于 北美 波斯湾 青藏高原 东风急流
30º N 以南 偏东风
高原季风复杂性 近地面 冬季为冷高压夏季为热低压 因此近地面风系不同
400hPa以上为西风,南北两侧有急流 夏季北侧西风急流加强南侧转为东风急流 垂直方向: 季风环流:印度西南季风沿高原爬坡上升, 与高原上空辐散气流汇合,主要部分向南 流去并下沉,最南可达南半球,随东南信 风一起向北越赤道转为西南气流,北上构 成闭合环流。 对高原和临近地区天气有重要影响
二、平均经向垂直环流 Hadley环流 三、平均纬向垂直环流 对流层上部 东半球 东风 西半球 西风 对流层下部 东半球 西风 西半球 东风 Walker(沃克)环流:与印度尼西亚的对 流区相联系的纬向环流圈,横跨赤道太 平洋,上升支位于印度尼西亚,下沉支 位于赤道东太平洋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案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案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1课时气温的变化设计说明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因此设计教学要从学生熟悉的地理现象入手,通过学生谈气温的变化,增加学生的参与度,通过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

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和资料了解气温及测定方法。

2.学会初步绘制和判读气温曲线图。

3.初步了解气温日均温、月均温、年均温、日较差、年较差的计算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难点:气温曲线图的绘制和判读。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完成《作业》知识梳理部分的内容。

二、学习任务一教学模块三、学习任务二教学模块师生活动1.日变化教师:观察教材第73页图4.8气温日变化,找出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及出现的时间,计算气温日较差。

学生:读图,讨论,计算。

最高气温约31°C,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气温约24°C,出现在4时左右。

气温日较差=31°C-24°C=7°C。

教师讲解:由此可见,通常情况下,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也就是午后2时左右。

该图表示的是夏季气温,最低气温应该在日出前后,故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4时左右。

教师拓展:观察下列两幅气温变化曲线图的差异。

A图中的曲线弯曲程度大,气温日较差大;B图中的曲线弯曲程度小,气温日较差小。

2.年变化教师:观察教材第73页图4.9气温年变化,找出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及出现的时间,计算气温年较差。

学生:读图,讨论,计算。

最高气温约24°C,出现在7月,最低气温约-4°C,出现在1月,年较差为24-(-4)=28°C。

教师讲解:海陆性质不同,因此气温变化不同。

一年中,北半球气温,通常陆地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

南半球气温,通常陆地上1月最高,7月最低;海洋上2月最高,8月最低。

气温年较差是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气环流的尺度特征
尺度 范畴 大 尺 度 尺度分类 时间尺度 空间尺度 大气现象 举例 气候尺度 年代 1000~ 40000km 全球变暖 季风 100~ 5000km 台风
大气环流 季节、年 尺度 天气尺度 数天到数 周
§4.1 大气平均流场特征与季节转换
一、夏季
高指数→纬向环流
低指数→经向环流
2. 指数循环 西风环流的中期变化主要表 现为高低指数交替循环的变化过程 ,称为指数循环。
二.西风带长波 1.长波的概述 ①超长波:波长在一万公里以上,绕地球 一圈可有1~3个波,生命史10天以上 ,属于中长期天气过程。 ②长波:也称罗斯贝波,行星波。波长3 000~10000公里,全纬圈约为3 ~7个波,振幅10~20纬距,平均移 速10个经距/日以下,有时很慢,呈准 静止,甚至向西倒退。
展开上式,得:
(4.14)
利用小扰动法, 令 (4.15)
其中:
u
纬向基本气流速度,为常数 为经向扰动速度,是微量 经向平均速度为零, 纬向扰动数度为零。
二阶线性 偏微分方 程:
(4.16)
波动解:
(4.17)
长波波速
(4.18)
流线方程:
流线方程:
在t=0时,通过坐标原点(X=0,Y=0) 的流线为:
低纬:东风带
中高纬 :西风带(北半球冬季最大风速 40m/s,30º ,200hPa N
夏季最大风速16m/s,40º ,200hPa) N 极区:北半球夏季近地面:弱东风 平流层:东风 对流层:西风
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类似,但也有差别。
二、平均经向风分量的经向分布
冬季:对流层低层30º N以南:偏北风 40º 以北:南风 )(图4.2) N 对流层高层:低纬 30º N以南: 南风
高纬 40º N以北:北风
对流层中层:经向分量很弱
夏季:13-40º N之间:低层北风
低纬(近赤道):低层 南风
高层 南风(图4.3)
高层 北风
平均纬向风与平均经向风的比较:
平均纬向风分量远远大于经向风 经向风存在的重要性: v分量虽然很小,但依然存在,说明大气 中存在空气的南北交换和热量输送
重要地区的认识
ii .长波数目不变且比较稳定时,如上游长 波槽突然移动,则下游长波槽也将依次移动。 iii .当长波槽位于平均槽位置时(如冬半 年我国东海岸上空),尽管上游槽移来,下游槽 也将不动,只有当形势有大变动(长波调整)时 ,它才明显变化
4. 长波调整 ① 含义: 长波调整:长波位置的变化和长波波数 的变化 一般仅把长波波数的变化及长波的更替 称为长波调整。 长波调整是与长波稳定相对立的概念, 长波稳定时,大型环流很少变动。
任何一个量都可以写成 加上扰动量(涡动量) A A A 如: 涡动动能: K 1 2
平均量
(u v w )
2 2 2
1 2
2 v2 ) (u
§4.5西风带大型扰动
概述 1. 中高纬度对流层环流特征: 中高纬度的平均 经向环流(费雷尔环流)很弱,平均水平环流在对流 层盛行西风称为西风带 。
③短波:波长和振幅均较小,移动快, 平均移速为10~20经度/日,生命 史也短,多数仅出现在对流层的中下部, 往往迭加在长波之上。(见图4.30p175) 2.长波辨认方法 ①制作时间平均图(图4.31a) ②制作空间平均图(图4.31b、c) ③绘制平均高度廓线图(纬度40-60, 图 4.31d)
低纬 极地 中纬
地面
东风带
西风带
高空
低纬 高纬 中纬
西风带
西风带
气压场分布
季风:随季节而改变风向的风, 主要由海陆热力差异造成。 高空急流:在300hPa以上, >=30m/s的风速带。
总结:
三圈环流
东北信风 东南信风 东北季风西南季风 赤道辐合带 极锋锋区 副热带锋区
三、角动量交换 角动量:在自转的地球上相对于地球表面运动 的空气,由于摩擦和山脉的作用空气与转动地 球之间产生的转动力矩即角动量 由于地面摩擦和山脉作用,极地和热带东风带 得到西风角动量,中高纬西风带损耗西风角动 量 补充来源:大气内部通过非定常扰动以及 Hadley 环流和Ferrel环流输送角动量给大气, 使得东风带和西风带得以长期存在
二、地球自转 单圈环流不考虑地球自转,但地球自转的 情况下,空气受到柯氏力的作用,在北 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形成经圈 方向的三圈环流
1 Hadley 环流的形成 赤道上空向北流动的气流,在柯氏力的作用 下向右偏转,在30º N左右转为西风,并在 此处辐合,质量堆积,地面气压升高,并 且冷却下沉,下沉气流辐散,其中向南的 一支在柯氏力影响下右偏,转为东北风, 此风系稳定,称为东北信风,在南半球为 东南信风,两支信风在赤道汇合上升,从 而构成直接环流圈,称为Hadley环流
气柱上山,H减小,辐散,f不变,则气旋性涡度减小, 反气旋性涡度增大,气柱下山,气旋性涡度增大
五、能量收支 两极是能汇,赤道和低纬是能源
动能: K
1 2
(u v w )
2 2 2
1 2
(u v )
2 2
位能: P gz 内能: I c v T 总位能 gz c v T 有效位能:总位能中能 (一般为总位能的 转化成动能的部分 0 . 5 %)
波形的移速和波长与流线波形的移速 和波长是一致的,只是位相差 / 2 。
利用t=0时的流线方程和V’ 方程可绘出以下曲线
② .波速公式的物理意义:
相对涡度平流的作用
地转涡度平流的作用:
③ .波速公式的讨论
C 与 u 、 L 的关系
a. 不考虑 L 变化时: u , C , u , C
三、平均水平环流
1 对流层中部(500hPa,图4.4) 冬季
三槽:亚洲东岸 北美东部 中纬
欧洲东部
三脊:阿拉斯加 西欧沿岸 青藏高原北部
槽:北美 东亚 地中海 孟加拉湾 东太平洋 低纬
副热带高压:海上
夏季:(图4.5)
极区:极涡
中纬:绕极西风
四槽:勘察加半岛 北美东部 加尔湖到青藏高原 减弱 脊:减弱不清楚 欧洲西海岸 贝
the zonally averaged radiative balance on Earth
图4.11分析: 1 200hPa以下(12km),无论冬夏,平均 温度梯度由赤道指向两极 2 冬季南北温差大于夏季 3 夏季平流层温度梯度由极地指向赤道, 冷中心位于赤道 4 无论冬夏,低纬地区对流层顶高于中高 纬,两者间有明显断裂
2 极地环流圈的形成 极地能量亏损,温度低,密度大,从而使气 压随高度递减增大,高空有较低纬度指向 极地的气压梯度,而低层有极地指向较低 纬度的气压梯度。则低层空气有指向较低 纬度运动,在柯氏力作用下右偏成为东北 风,高层南风在柯氏力作用下右偏成为西 南风,构成极地环流圈
3 Ferrel 环流的形成 Hadley环流中在30º N下沉辐散的气流中,向 北流动的气流,与极地环流圈中上升支汇 合,在高空辐散,其中有一支向南运动。 这样在Hadley环流圈和极地环流圈之间存 在一个与直接环流圈相反的环流,为间接 环流圈,也称Ferrel 环流圈。
如上的温度分布可导致(假设地球不旋转): 高层:极地位势高度低,而赤道位势高度高,由 此产生由赤道指向极地的位势梯度,高层空气 向极运动 低层:极地冷空气下沉,质量堆积,低层产生由 极地指向赤道的气压梯度,低层空气向赤道运 动 如此构成单圈环流:赤道上升,极地下沉, 高层南风,低层北风 直接热力环流:由大气加热不均匀产生的,加热 区上升,冷却区下沉的环流
e. 其他因子
由于假定水平无辐散,因此只适应于 600hPa,一般用于500hPa 上下层的风速不一样,各层波的移速也 不一样。 各纬度风速不一样,也可导致移速不同
f. 地形影响 阻挡
g. 预报长波移动的定性经验:
i .预报上游槽的移动时,要看它下游一个 波长和两个波长处的两个槽的情况:如下游槽变 慢,上游槽也将变慢;下游槽发展,上游槽也要 变慢。
格陵兰高压
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夏威夷高压) 大西洋副热带高压(亚速尔高压)
一月份海平面气压场
七月份海平面气压场(图4.7) 冰岛低压 亚洲大陆低压 北美大陆低压 格陵兰高压
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夏威夷高压) 大西洋副热带高压(亚速尔高压)
七月份海平面气压场
半永久性大气活动中心 阿留申低压 冰岛低压
2. 西风带环流变化的主要特征: ① 主要特征:纬向环流<======>经向环流 ② 原因:
一. 环流指数与指数循环
1. 环流指数(西风指数) Rossby把35°~55°之间的平均地转 西风定义为西风指数 实际工作中把两个纬度带之间的平均位势 高度差(一般指500hPa)作为西风指数I
西风指数I:
Hadley cell
东北信风(NE trade wind):北半球 Hadley环流圈中低层向南的气流,在柯 氏力作用下向右偏而形成的一支稳定的 风系。
东南信风(SE trade wind):南半球 Hadley环流圈中低层向北的气流,在柯 氏力作用下向左偏而形成的一支稳定的 风系。
赤道辐合带(热带辐合带):赤道附近东 北信风和东南信风汇合的地带,简称 ITCZ(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
④分析长波的结构和特性
长波所处的位置:700hPa-平流层下部 波长:50-120经距 移速:缓慢可静止和倒退 热力结构:暖性脊,冷性槽 辨认长波的简单的方法: 看200-300hPa等压面图
3.长波波速公式
① .公式推导: 假定大气运动是正压和水平无辐散的, 流型具有正弦波形式且宽度很大,南北无变 异,根据绝对涡度守恒原理,应用小扰动方 法,可以求得波动移速。 由绝对涡度守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