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物理试题有哪些创新_
2011年山东高考试卷分析——物理
2011年山东高考物理试卷分析2011 年高考山东卷物理试题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指导思想,稳定为主,适度创新,突出主干,贴近生活,具有较高的区分度,体现公平,突出能力,注重素养,科学选拔,对当前中学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都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总体来说2011 年物理试题有以下几个特点:一、突出主干,覆盖全面,体现公平纵观全卷,试题既突出了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又达到了较大的覆盖面,全面考查了《考试说明》中规定的五种能力,能力层级设置恰当。
选考部分的三道题在难度、作答量、运算量等方面基本达到等值。
同时全卷在试题材料选择、情景设置、题目设问等方面,充分考虑到了中学生的实际情况。
保证了考试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考试的公平、公正,对中学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全卷考查的知识覆盖了《考试说明》中必考部分的全部12 个主题及选考部分12 个主题中的8 个。
必考内容中涉及到45 个知识点【Ⅱ级知识点(共26 个)考查了26 个,Ⅰ级知识点(共33 个)考查了19 个】,占59 个必考知识点的76 %。
选考内容中涉及到20 个知识点【Ⅱ级知识点(共5 个)考查了5 个,Ⅰ级知识点(共39 个)考查了15 个】,占44 个选考知识点的45 %。
各部分知识的考查比例为:力学37 分,占42 %;电学36 分,占40 %;选修3-3 、3-4 、3-5 三个模块各占8 分,这与大纲和教材中各部分的内容比例相一致。
这些都是中学物理的核心内容、主干知识,是考生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且与大学的学习密切相关,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
二、通过对基本知识的考察,考察能力,考查素养试题命制坚持了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基本的科学素养。
试题注重对考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考查,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
16.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
通过变式训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2011年广东高考理综物理一道高考题的教学启示
从 外 圆射 出 , 感应 强度 应小 于多 少 ? 磁
初 析此 题 , 了考 查 的基 本 知 识 点 是 “ 点 明 带 粒 子 在匀强 磁场 的运 动 ” 深究 此题 , 。 内中 隐含 对 教 师在 日常 教 学中进 行素 质教 育 的要求 。 师 在 教 教 学过 程 中必须 引导 学生 从 “ ”问题 挖 掘 “ ” 旧 新
也 是展 示 学生 发展 聪 明才智 、 形成 独特个 性 与创 新成果 的过程 。 以教师 在 物 理 教学 过 程 中 , 所 要
重 视 学生 的理解 能力 、 散思 维和 创新能 力 的培 发
问题 , 推陈 出新 , 对课 本 的知识 和素 材灵 活 分 析 , 变 “ ” 为“ 练 题 用”题 , 进行 适 当的变 式训 练 , 以 可 夯 实学 生 的 基础 , 高能 力 , 提 特别 是 培 养 他 们 的 发散思 维 、 应变 能力 和创 新能 力 。
发 挥 学 生 的聪 明 才 智 , 成 独 特 个 性 与 创 新 成 果 。 文 通 过 对 2 1 年 广 东 的 一道 高 考题 进 行 变式 , 形 本 01 引导 学 生通 过 拓 展 训 练 , 明 在教 学 实 践 中如何 培 养 学 生 的 创 新 能 力 。 说
关键词 : 中学 物 理 ; 变式 训 练 ; 新 能 力 创
力。
题 目 如 图 l “ 所 示 , 以O为圆心 , () 在 内外
半 径 分别 为 尺 和 Rz 圆环 区域 内 , 的 存在 辐射 状 电场 和垂直 纸 面 的匀 强磁 场 , 内外 圆间 的 电势差
U 为 常量 , = R。R R = = , 一 3 一 电荷量 为 + g R ,
中 图 分 类 号 : 3 . G6 3 7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3 6 4 (0 1 ¨ ( ) 0 4 — 4 1 0 — 18 2 1 ) S 一 0 4
2011年高考广东物理试题评析及教学启示
中 山市 东 升 镇 高 级 中 学 , 东 省 中 山市 5 8 1 广 244
物 T 要 : 0 1广 东物 理 试 题 具 有 : 材 一 密切 联 系学 生 生活 实际 ; 合 一 O 腑 J U r 摘 21 取 —— 组
一 题 考 查 多个 基 础 考 点 ; 实验 — — 重
今年 的广 东物 理试 题 , 在选择 题 中重 视 以粤 教版 物理 教 材 上 的探 究 实 验 为原 型 。 1 第 3题 来
1 2 组合 … . 一题考 查 多个基 础 考点 实行 理 科综 合 考 试后 , 物理 科 分 数 只有 1 0 0 分, 试题 由原 来 的 2 题 减少 为 1 题 , 量 大大 减 O 2 题 少, 考生 作答 时 问也有 原来 的 1 0 钟减 少为 5 2分 O 分 钟 ( 科 综 合 共 1 0分 钟 , 理 5 理化 生 三 科 各 约 占 5 O分 钟 ) 在这 样 的背 景 下组 合 式 物理 题 在 广 东 。
和 电压 表 , 原 线 圈 接 人 如 图 2b 若 ( )所 示 的 正 弦
交 变 电压 , 压 表 的 示 数 为 1 0 , 电 l V 一 表 述 正 确 F列
的是 ( )
了平抛 运动 ; 2 题 以“ 电除 尘 机理 ”为载 体 第 1 静 物 眦 r 考查 了考 生对 静 电场 的理解 , 电除尘 是每 个 家 静
阻 的关 系 。
求是 , 提供 的试题 情 景信 息应该 是 与课堂 教 学提
供 的材 料不 一样 的新 情景 。 如果 提供 的试 题情 景 信 息不 是新 的 , 而是 与教材 或课 堂练 习提 供 的信
息 相 同 , 么 命 题 的立 意 就 不能 得 到 保 证 。 想 那 本 考 查考 生 的高端认 知 技能 , 实际 考查 的可 能是 考
2011年江苏高考物理试题命题特点
今年江苏高考物理命题有 以下几个特点.
一
方向、 电场力做功、 电势能和动能定理等主干知识 , 考
查 了考 生对 物理学 科 主 干 知 识 的理 解 能 力 和 运 用 主 干知识 进行 综合分 析 能力.
二、 注重联 系实 际 。 查科 学素养 考
、
突 出主 干知 识 . 考查 综 合分析 能 力
接近 于 ( )
A. 3 0. B. 3
A点射人 电场 , 日点射 出, 从 电 场 的等势面和粒子的运动轨迹 如 图 1所示 , 图中左 侧前三个
C. O J 3
D. 0 3 0J
图3
答 案 A .
解析 本题是一道估算题 , 演员抛出鸡 蛋所做 的功 =m h 可作以下估算: g, 鸡蛋质量m = 0g上抛 5 ,
今 年 江苏 物 理 试 卷 中 总有 l 题 目, 可 能覆 5个 不 盖 高 中物理 全 部 内容 , 题重 点 是 主干知识 和核 心 内 命 容, : 如 直线 运 动 、 曲线 运 动 、 牛顿 定 律 、 有 引力 、 万 静 电 场 、 定 电 流 、 场 和 电磁 感应 等 , 恒 磁 这些 内容都 是 考
试 大纲 中的 Ⅱ 类要 求 , 有利 于考 查考 生 的各种 能力 ,
例 2 ( 4题 )如 图 3所示 . 员正 第 演 在进 行 杂 技 表 演 , 图可 估 算 出 他 将 一 由
只鸡蛋 抛 出 的过程 中对 鸡 蛋所 做 的功 最
也是各省市每年物理高考中命题重点.
例 1 ( 8题 ) 粒子从 10V 0V 第 一 2 3
例 3 ( l 题 ) 同学利 第 l 某
用 如 图 4所 示 的实 验 电 路来 测 量 电阻的阻值 .
2011年高考安徽理综物理试题评析
2011年高考安徽理综物理试题评析整体分析:与09年、10年试题相比,今年理综物理试题风格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性。
按照新课程新增内容和选修内容所占课时比例,依据《考试说明》并结合中学实际教学情况进行系统的考查,在总分110分的物理试题中,必修内容92分,所占比例83.7%,选修内容18分,所占比例16.3% ,符合2011年安徽考试说明所规定的比例要求,同时兼顾知识的覆盖面。
必修部分的考点共有54点,试题涉及40点,考点覆盖面为74%,选修部分有8个大方面的内容,试题涉及6个大方面,覆盖面为75%。
没有偏题、怪题,难度中等,不超纲。
试题内容源于教科书,其立意在于考查考生的基本功。
试题内容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生活实际,有助于考生从中体会物理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对中学物理课程和教学改革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14.一质量为m的物块恰好静止在倾角为的斜面上。
现对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如图所示。
则物块()A.仍处于静止状态B.沿斜面加速下滑C.受到的摩擦力不便D.受到的合外力增大答案:A解析:由于质量为m的物块恰好静止在倾角为的斜面上,说明斜面对物块的作用力与物块的重力平衡,斜面与物块的动摩擦因数μ=tan。
对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使得合力仍然为零,故物块仍处于静止状态,A正确,B、D错误。
摩擦力由mg sin增大到(F+mg)sin,C错误。
命题立意:考查物体受力平衡15.实验表明,可见光通过三棱镜时各色光的折射率n随着波长的变化符合科西经验公式:,其中A.B.C是正的常量。
太阳光进入三棱镜后发生色散的情形如下图所示。
则()A.屏上c处是紫光B.屏上d处是红光C.屏上b处是紫光D.屏上a处是红光答案:D解析:白色光经过三棱镜后产生色散现象,在光屏由上至下(a、b、c、d)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
屏上a处为红光,屏上d处是紫光,D正确。
命题立意:考查光的折射相关问题16.一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所用的时间为,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所用时间为。
2011年高考物理试题分析
隆德县2011年高考物理试卷分析及复习建议隆德县中学王义今年的高考物理试题和往年相比,这套试卷自2007年以来是最容易的一年,中等普通的学生易得分,而且本套试题侧重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很能考查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知,并且试题很有梯度让不同阶段的学生都能考出自己的水平,所以说本套试题是一套相对完美的试卷。
下面我就2011年的高考物理试题做一分析,如有不妥之处敬请各位同仁海涵指正。
一、成绩汇总(理综)二、物理试题分析试卷整体难度适中,无偏题、怪题和超纲题,与去年相比,变化比较温和,体现了“稳中有变,”的特征。
内容上突出基础性、选择性,关注物理学与生活、生产、科技的联系。
具体分析如下:(一)题型稳定、试题平和、难度适中必考部分“力和电”平分秋色。
8个选择题;4个力学题,4个电学题,包括安培假设、地磁场、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功能关系、曲线运动的条件,万有引力定律、牛顿定律、安培力等基本规律。
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规律的理解能力和推理判断能力。
2个实验题:1个电学题、1个力学题,电学实验采用等效法测微安表的内阻;力学实验主要采用光电门测滑块的加速度,突出对实验过程与方法的考查,包括设计原理、实验操作过程和实验数据分析。
2个计算题:1个力学题、1个电学题,主要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和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由于计算量小于去年试题,考生反映难度有所降低。
3个选做题,特别是3-4和3-5部分,主要出在考纲Ⅱ级要求的知识点上,考生比较熟悉。
整体来说2011年高考物理试题和2010年高考相比试题简单。
(二)重基础性,突出主干知识,注重考查综合分析能力。
理综物理试题体现课程的基础性,注重基础知识、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比较全面地考查了物理学科的主干知识和核心知识,无偏题、怪题。
1、在试题当中渗透科学方法,应用物理思维去理解和解决问题,以及将数学的计算方法应用于物理之中;如;19题,估算问题中,关键是模型的建立。
相比地球表面到卫星距离,两同学在地面的距离可忽略。
2011全国卷物理试题详解详析
绝密★启用前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解析人: 余翔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有的有多个符合题目要求。
完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对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 关于一定量的气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气体吸收的热量可以完全转化为功 B .气体体积增大时, 其内能一定较少 C .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 其内能一定增加 D .外界对气体做功, 气体的内能可能减少 【答案】A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以及气体内能,难度较小。
【解题思路】由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之一: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知A 选项正确,气体的内能由气体的温度和体积共同决定,气体体积增大,内能不一定减少,故B 项错误,由热力学第一定律:△U=Q+W ,若物体从外界吸热,即Q >0但同时对外做功,即W <0且Q+W <0,则内能减少,故C 错,若外界对气体做功,即W <0,但同时从外界吸热,即Q >0,且Q+W <0,D 项正确。
【易错分析】考生若对热力学定律理解不透,易漏选A15.如图,两根相互平行的长直导线分别通有方向相反的电流I 1和I 2,且I 1>I 2,a 、b 、c 、d 为导线某一横截面所在平面内的四点,且a 、b 、c 与两导线共面;b 点在两导线之间,b 、d 的连线与导线所在的平面垂直。
磁感应强度可能为零的点是A .a 点B .b 点C .c 点D .d 点 【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利用安培定则判断通电直导线周围磁场及矢量运算法则的运用,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由安培定则和平行四边形定则知某点磁感应强度为零,则两电流在该处的磁感应强度等大反向,由安培定则和平行四边形定则知b ,d 两点合磁感应强度一定不为零,排除B,D,在a 、c 两点的磁感应强度方向相反,又I 1>I 2.排除A,故选C【易错分析】对两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方向判断错误,从而错选B,D,不注意I 1>I 2的条件,错选A.a bdcI 1216.雨后太阳光入射到水中发生色散而形成彩虹。
2011年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分析
2011年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分析一、总体情况2011年高考物理试题难度略有上升,但符合《考试大纲》的规定和要求,没有超出《考试大纲》或《教学大纲》的范围.试题内容覆盖面较广,几乎所有章节都有所涉及,力学、热学、电学、光学、原子物理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基本合理.试题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在考查知识的同时,结合选择题、实验题和计算题的题型功能,比较全面地考查了《考试大纲》中规定的能力要求.试题着重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理解的准确程度和深度,同时注重考查联系实际、运用物理理论知识对物理问题进行判断、分析、推理和解决的能力.试卷中易、中、难试题所占分数比例基本合理,这是高考要求有较好区分度所必需的.其中,容易、中等试题主要分布在选择题中,较难试题主要分布在非选择题中.这样做符合题型功能特点,有利于考试的效度和评分的公平、合理.试卷质量较高,能满足高校选拔新生的要求,同时对中学物理教学也有较好的导向作用.二、试题特点1.注重基础知识和重要内容的考查高考物理试卷一贯注重考查物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规律,考查考生对重要物理内容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的能力.试卷中,气体、牛顿第二定律、天体运动、机械波、光的色散、能级、动量守恒、能量守恒、电磁感应定律、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万用表的使用、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子弹穿钢板模型等重要内容均有考查.这些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理工类学生所必需的物理知识.通过这些内容的考查,能够较好反映出考生对中学物理知识掌握的程度,以及是否具备进入高等院校顺利学习的能力.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考查试卷中有许多试题都是结合实际或具有实际背景的,反映出高考物理试题一贯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考查的思想.高考命题遵循考试大纲,但在讨论应用问题时可以不拘泥于教材.所谓“不拘泥”也就是在应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时范围可以更宽泛,可以不局限于教材.高考物理试题坚持从中学教学实际出发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和实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中,有的试题涉及生活生产实际,有的涉及科学研究中的问题,从而引导中学生在学习期间要经常注意社会实际,用物理的视角观察问题.例如:试卷中的第14题考查考生对气体的了解.气体是考生日常生活中能够常见的热现象.但考生没有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真正含义所以做出不全面的判断。
2011年新课标高考物理试题分析
5I ito u e e e . r d c s h u c s o e f h tn t s i t a u o l p
6I a es meg o d ie . h v o o da vc . 7 I s o l a r r ce n En l h la ig . h u d c ryat l so g i r n . t i s en
De r i Ma a a r d m, S /
p b ih a t l s nEn l h la i g u l r ce gi r n 。 s i o s en
第三步 , 词成句。 连
1I m e u a e d r f o r e p p r . a ar g lrr a e u ws a e oy n
I m i a aC i e e s d n o i t k n u L a Hu . h n s t e t u wh ig s mme o re Sa rc u s s
i o rs h o. a w i n s r o rh l b c u eI a eme n y u o 1 m rt gt a kf u ep. e a s v t c I i o oy h
1 . h n u e 2 4 6 8 0 Myp o en mb r s1 3 5 7 . i
第 四步 . 句 成 文 。利 用 句 与句 之 间 的关 系和 精 简 原 则 , 连 使 用 恰 当 的连 词 和 高 级句 型 , 定语 从 句 和宾 语 从 句 等 。 如 第五步 , 检查 校 对 。学 生默 读 一 遍 , 查 一 下 单 词 拼 写 错 检 误 和 语 法 错 误 ( 态 、 称 、 词 单 复 数 )并 且 从 语 感 上 检 查 时 人 名 , 文 章 是 否 通 顺 并 做 出 及 时 的修 改 。 我所写的参考范文 :
2011年新课程高考物理试题评析
2011年新课程高考物理试题评析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为进一步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发挥高考对高中物理教学的正确引导作用,开展对物理试题的命题研究,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举办了2011年新课程高考物理试题网上评议活动,评议的试题为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课程2011年高考试卷中的物理题,涉及山东、广东、海南、宁夏(辽宁、吉林、黑龙江、陕西、湖南、河南、江西、山西、新疆的高考物理题与宁夏相同)、江苏、浙江、安徽、天津、福建、北京等全国共10份高考理综试卷或物理试卷。
评议一律采用实名制,其方式是填写评议表,说出自己认为的5道最佳试题和5道欠佳试题,并阐明理由。
根据2011年物理高考《考试大纲》,试题的评议条件为:试题有利于使高考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试题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试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注重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并有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实现。
此次活动共收到来自山东等12省、市、自治区的评议表23份,尽管填一份表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对试题进行研究、判断,但参与者非常投入,不仅评选出了自己心中最佳、欠佳的试题,而且都列出了评选的理由,有的就像是一篇论文,这表明广大教师对高考的关切。
下面根据网上投票的数据和评议的意见,对2011年新课程高考物理试题中最佳题、欠佳题的评选情况做如下综述。
一、最佳题●宁夏2011年高考理综试卷第23题【题目】利用图1所示的装置可测量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
一斜面上安装有两个光电门,其中光电门乙固定在斜面上靠近底端处,光电门甲的位置可移动,当一带有遮光片的滑块自斜面上滑下时,与两个光电门都相连的计时器可以显示出遮光片从光电门甲至乙所用的时间t。
2011年高考广东理综物理试题的特点及例析
2011年高考广东理综物理试题的特点及例析今年的广东理综物理试题总体绝对难度有所增大(2010年难度系数为0.66,2011年难度系数约为0.57),选择题部分难度系数约为0.73,相比去年的0.80难度有所增大,但相对于理综这样的考生群体,题目的设置已经是比较简单和容易得分的了;非选择题部分第34题实验题难度系数约为0.6,比去年的0.70难度增大,与2009年的0.6绝对难度持平,但从理综考生群体来说,实验题的实际难度依然在走低,只是今年的实验题个别设问形式创新,以至于得分下降,但总体还是基础型的常规题目.第35、36题计算题,难度分别约为0.41和0.21,总体都比去年的0.59和0.34的绝对难度增大,但考生大体都存在“能思考出怎么做,但没有时间做题”的情况,说明这样的试题难度并不是题目本身的真实难度反映.实际上,第35题的第一、二设问,第36题的第一设问都是敢下手就可以可抢到分数的基础性问题.整份试卷,基础的题目约占80%以上,注重基础、强化常规和关注细节还是广东理综物理题的基调.就整体而言,这份试题基本适合对广东理综考生的高考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一、对3-3、3-5模块的考查依旧是通“识”和通“知”的基础型题目3-3模块和3-5模块内容仍只出现在选择题中,因为这两个模块的考查定位就是“配角”,为保全整个学科体系而设,不具备考查“能力”的功能.这两年考查的都是学生十分熟悉知识内容和基本规律,虽然冠以联系实际的情景帽子或源于实验题材,但并不构成学生作答的障碍,只要积极复习应对,大部分考生可以得到较高的分数.例1.(2011年广东理综,13)如图1所示,两个接触面平滑的铅柱压紧后悬挂起来,下面的铅柱不脱落,主要原因是A.铅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B.铅柱受到大气压力作用C.铅柱间存在万有引力作用D.铅柱间存在分子引力作用解析:考查分子力、大气压力、万有引力之间的区别,选D.这是一个初中知识内容的实验,在人教版3-3模块也有这样的插图和例析.例2.(2011年广东理综,14)如图2为某种椅子与其升降部分的结构示意图,M、N两筒间密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M可沿N的内壁上下滑动,设筒内气体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在M向下滑动的过程中A. 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大B. 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减小C. 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增大D. 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减小解析:由热力学第二定律△U=Q+W,Q=0,W>0,△U>0.即外界对气体做功使气体内能增大,选A.虽然冠以机械升降的帽子,实际上很快就可“还原”出一个活塞的模型.二、选择题板块的考查还是注重基础,但考查方向作了修正虽然难度有所增大,但都是基础型的题目,力学和电磁学基本上都是成对出现,双选各两道,单选各一道.从知识内容上看,都是各模块中重要的、基础的和常见的考点;从设问的方式上看,都是常规、常见的平实性的设问,学生具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从能力考核上看,2010年主要是理解和简单的推理判断,2011年更注重于基本规律(平行四边形定则,平抛运动规律,变压器规律,万有引力定律和恒定电场规律)的应用.例3.(2011年广东理综,17)如图3,在网球的网前截击练习中,若练习者在球网正上方距地面H处,将球以速度v沿垂直球网的方向击出,球刚好落在底线上,已知底线到网的距离为L,重力加速度取g,将球的运动视作平抛运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球的速度v等于LB. 球从击出至落地所用时间为C. 球从击球点至落地点的位移等于LD. 球从击球点至落地点的位移与球的质量有关解析:由平抛运动规律:L=vt,H=gt2得出AB正确.选AB. 平抛运动这是高中物理几个重要运动模型中一个,去年没有考查.例4.(2011年广东理综,21)如图4为静电除尘器除尘机理的示意图.尘埃在电场中通过某种机制带电,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集尘极迁移并沉积,以达到除尘的目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到达集尘极的尘埃带正电荷B. 电场方向由集尘极指向放电极C. 带电尘埃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与电场方向相同D. 同一位置带电荷量越多的尘埃所受电场力越大解析:电子吸附尘埃使尘埃带负电,受力与电场方向相反,AC错.由于集电板与电源正极连接,电场方向由集成板指向放电板,B正确.由F=Eq,可知D正确.选BD.三、实验题板块的考查依然“平和”,个别设问有创新命题格式还是维持“一大一小”格局,力学和电学的占分比值约为1∶2;考查都是课标和教材中的经典实验,同时也是考试大纲所要求的实验;设问的方式比较常见,纸带数据处理,万用电表读数和量程选择,实物连线,实验步骤;还是注重实验具体操作和细节要求;考查了2010年试题没有出现的对实验图线物理意义的理解和利用图像处理实验数据.第(2)小题对图像处理数据的设问有其创新性和新颖性.例5.(2011年广东理综,34)(1)图5是“研究匀变数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O、A、B、C、D和E 为纸带上六个计数点.加速度大小用a表示.①OD间的距离为cm②图6 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s―t2图线(s为各计数点至同一起点的距离),斜率表示,其大小为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在“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所用器材有:小电珠(2.5V,0.6W),滑动变阻器,多用电表,电流表,学生电源,开关,导线若干.①粗测小电珠的电阻,应选择多用电表_____倍率的电阻档(请填写“×1”、“×10”或“×100”);调零后,将表笔分别与小电珠的两极连接,示数如图7,结果为_____?赘②实验中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压,请根据实验原理图8连成实物图9的连线.③开关闭合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____端.为使小电珠亮度增加,P应由中点向_____端滑动.④下表为电压等间隔变化测得的数据,为了获得更准确的实验图像,必须在相邻数据点间多测几组数据(请填写“ab”“bc”“cd”“de”或“ef”)解析:(1)①要估读一位,在1.18-1.22范围都算正确②根据s=v0t+at2,斜率为a ,取点(0,0)和(0.056,2.6)进行计算可得:a=m/s2 =0.464m/s2,在0.458-0.464范围内都算正确.(2) ①小电珠(2.5V,0.6W)对应电阻为R==?赘=10.4?赘,电阻十几欧,所以选“×1”档,可读得结果为7.3-7.7都算正确;②如图10,小电珠为小电阻,所以电流表必须外接,伏安特性曲线要求电压从0开始逐渐变大,所以滑动变阻器必须采用分压接法.③P置左端电珠两端电压最小,即置于a(或左),向b端移动,对小电珠所加电压逐渐变大,即向b(或左);④ab,ab之间电流增加了0.122A,其它段电流增加了0.03A左右,所以需要在ab之间将电流分为0.030A、0.060A、0.090A,分别测出相应的电压值.四、计算题板块难度有所提高,题目属于新情景下的常规题计算题还是保持一力一电的格局,只是力、电题序与去年倒置.第35题的电磁综合题,没有出现大家普遍认为的电磁感应题目,设问也增加到3个,并且第三个设问难度较大,其余第1、2设问还是比较基础的问题,只是题目情景较新的辐射性电场,学生平时少见到,应变力差的学生有点懵,其实题意弄清楚后“还原”出来还是一道很常规的电场和磁场的题目.第36题依旧是几个基本模型的组合型题目,即传送带,圆周轨道和滑板问题的组合,但区分度有所增强.其第(1)设问依旧是比较简单,第(2)设问需要进行两种情况的讨论,凸现广东物理计算压轴题的命题特点.例6.(2011年广东理综,35)如图10所示,在以O为圆心,内外半径分别为R1和R2的圆环区域内,存在辐射状电场和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内外圆间的电势差U为常量,R1=R0,R2=3R0,一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粒子从内圆上的A点进入该区域,不计重力.(1)已知粒子从外圆上以速度v1射出,求粒子在A点的初速度v0的大小.(2)若撤去电场,如图11(b),已知粒子从OA延长线与外圆的交点C以速度v2射出,方向与OA延长线成45°角,求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及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3)在图11(b)中,若粒子从A点进入磁场,速度大小为v3,方向不确定,要使粒子一定能够从外圆射出,磁感应强度应小于多少?解析:(1)电、磁场都存在时,只有电场力对带电粒子做功,由动能定理:qU=mv12-mv02①得:v0=②(2)由牛顿第二定律qvB=m③如图12:粒子在磁场中作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圆心为O′,则2R2=(R2-R1)2④由③④式得磁感应强度的大小:B=⑤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T=R⑥由几何关系确定粒子在磁场中的时间t =T ⑦由④⑥⑦式得:t =R0⑧(3)如图,为使粒子射出,则粒子在磁场内的运动半径应大于过A点的最大内切圆半径,该半径为Rc=⑨由③⑨式得磁感应强度应小于Bc=(作者单位:汕头市教研室)责任编校李平安“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2011年高考物理题目推陈出新
Ll EZ0N 6 HE K
_■ ● 隧
考 点解析
稿 I _
学技术 的发展 。( ) 1 当今 医学成像诊断设备 P TC E /T堪称 “ 现 代 医学高科技之冠 ” 它在 医疗 诊断 中, , 常利用 能放 射电子 的 同位素碳 1 为示踪原子 , 1 是 由小型 回旋加速 器输 出的 1 碳 1 高速质子轰击 氮 1 4获得 , 同时还产生另一粒子 , 试写 出核反 应方程 。若碳 1 1的半衰期 T为 2 mn 经 20 0 i, . h剩余碳 1 的 1
故 = c
质 运 的 旋 期 :拿 子 动 回 周 为 :
由回旋加速器工作原理可知 , 交变 电源 的频 率与质子 回
即当 尺 > > d时 , 可 忽 略 不 计 。 t 点 评 : 够 将 问题 转 化 为 带 电 粒 子 在 磁 场 中 运 动 , 提 能 并
旋 率 同由 期 与 率的 系 得 争 频 相 , 频 ,关 可 . 周 户
高 电 的 率 =r 频 源 频 争 q 7 B
质子加速后的最大动能 : = 删 2
设碳 1 原有质量为 m , 1 o经过 £2 h = . 剩余 的质量 为 m, O t 根
据半衰期定义 , : 有
n o
= 下 = 下 = 6 (1) (1) 1%
.
设质子在 电场 中加速的次数为 n 则 :  ̄n U , E= q
( 方法一 : 3)
◎麻辣新词◎ 图书漂流 : 起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洲 , 书人将 自己读完 的书 , 读 随意放在公共场所 . 如公 园 的长凳上 , 获这本 书的人可取走 阅读 . 捡 读完后再将其放 回公 共场所, 让下一位爱书人阅读 。 继续一段漂流 书香。
高考物理创新实践有哪些特点
高考物理创新实践有哪些特点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高考物理的创新实践正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
它不仅关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更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高考物理创新实践究竟有哪些显著的特点呢?首先,高考物理创新实践强调知识的综合性运用。
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知识点考查,而是将多个物理概念、原理和规律融合在一个问题情境中。
例如,一道题目可能同时涉及力学、电学、热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要求学生能够迅速调动所学,综合分析解决问题。
这种综合性的考查方式,促使学生打破学科内部的知识壁垒,形成完整的物理知识体系,从而更好地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复杂物理现象。
其次,注重实验与理论的紧密结合。
传统的高考物理往往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考核,而在创新实践中,实验环节的比重显著增加。
实验不再是简单的操作步骤和数据记录,而是要求学生能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误差、改进实验方法。
通过实际的实验操作,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物理原理,培养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比如,在探究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实验中,学生需要自己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实验电路,并通过多次测量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再者,情境化的问题设置是其一大特色。
高考物理创新实践会将物理问题置于真实的生活场景或前沿科技背景中,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例如,以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续航问题考查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或者以卫星通信中的信号传输探讨电磁波的特性。
这样的情境化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创新性的思维考查也是不容忽视的特点之一。
不再满足于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机械记忆和套用,而是鼓励学生提出独特的见解和解决方案。
比如,给出一个未解决的物理难题,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提出可能的研究方向和创新思路。
这种考查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为未来的科学研究和创新发展奠定基础。
高考物理创新实践还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2011年高考广东物理试题特点分析及备考启示
2011年高考广东物理试题特点分析及备考启示作者:刘志敏来源:《广东教育·高中》2011年第07期一、物理试题特点分析近几年广东高考物理试题都在努力追求和体现命题立意的创造性、素材信息的时代性、知识应用的实践性、解决问题的探究性、思维方法的多元性、情景过程的综合性、问题设计的开放性、解答问题的多样性。
2011年的物理试题从命题思想、试题设计、内容取材、题序布局,到落实对考试大纲中所要求的五种能力的考查等方面,都能巧妙地加以整合;考查针对性强、内容布局新颖、题型设计务实、区分度良好。
试卷既显现出与前几年试题的平稳过渡,又反映出诸多方面的突破和创新气息,试题稳而不难、新而不偏、活而不怪,较好地反映了新课程理念,切合广东省的教育教学实际,试卷效度较好。
从整体特征看来,试题凸显出以下一些特点:1.注重基础,突出主干。
今年的物理试题紧扣考纲,着重考查考生对物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的理解和运用。
试卷中突出主干知识,物理试题注重涵盖考纲中“II”类要求的考点,主干知识力学和电学的考查比例达到86%,所设置的物理过程和物理情景一般是考生熟悉的。
例如:第15题(考查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第16题(考查受力分析、力的合成与分解、共点力的平衡),第19题(考查理想变压器、交流电的图象),第20题(考查地球同步卫星、第一宇宙速度)等等。
2.紧扣教材,从中选取素材。
教材是传播知识的文献,是学生阅读的文本、教与学的载体。
教材所选编的内容是最通识、最基础和最经典的。
目前广东用的教材有两套:人教版和粤教版。
善于从两套教科书共有内容中选取素材是广东近几年高考物理试题的一大特色。
以今年的试题为例:第13题(来源于课本上的演示实验)、第15题(来源于课本后面的练习)、第16题(来源于分组实验《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源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立意起点高,设问出口低。
因此,重视教材内容,掌握最基础的物理知识,学会最基本的物理方法和形成最基本的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提高高考复习效率的最有效方法。
2011年高考物理解析
2011年福建高考理综试题分析
龙岩四中物理组章艳芳
物理部分
总体上来讲这次福建省的物理高考试题,考的较为常规但又不失福建的风格,必考6道选择题最后一道依然具有假设推断的风格,选考选择题2道均属于基本知识考察,难度中等偏低;实验题考察的也是常规重点; 计算题梯度明确,与预测没有偏差,一道送分题,一道中档题,一道难度题,只要应付得当,拿高分不是问题。
从考点细节上来讲,对于选择题部分跟学生在我们认为必考的知识点上做了重点突破,包括1、力学2、万有引力3、光学、4交流电、5传送带问题6、电磁感应问题7、滑轮问题8选考的动量和原子物理问题;而在实际考试当中出现的考点跟我们强调的基本一致,甚至在光学、传动带和滑轮问题考察的题目模板几乎与强调的原题一致均出自《福建省高考总复习纲要》。
对于实验题部分考察的单摆实验及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较为常规,属于反复强调的问题,每个学生的讲评次数不下3遍。
对于大题部分,题型比例和考点分布较为常规,三道大题一道考察电场问题,一道考察运动学与机械能,另外一道考察磁场与电磁感应的综合运用,只是运动学的题目放在第二道有点出乎意料。
难度方面第一二道分别为低档和中档题,大部分的考生应该做出,第三道大题较为复杂,形式较为新颖,得分率应该较低。
总体来讲本次考试物理部分难度比去年略有降低,没有出现考生一出考场就喊难的情况,但拿高分的话也不容易,主要取决于最后一道大题的完成情况。
押题情况:福州新东方物理题目压中情况:
选择题:14、16、18、
试验题:19(2)
计算题:21
分值:45。
2011年高考广东物理试卷分析
2011年高考试卷分析一、考点分布考查范围题号知识点总分值分子动理论13、14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热力学第一定律8 电磁感应15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4 力物体的平衡16 共点力的受力分析、力的合成 4 牛顿运动定律17、20 机械能守恒、平抛运动、圆周运动12 光电效应18 光电效应规律及光电效应方程 6 交流电流19 表征交变电流的物理量的关系 6 电场21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和功能关系 618 物理实验能力34 基本量器的使用和读数、常用电路、欧姆定律、牛顿运动定律18综合应用35 动能定理、牛顿运动定律、带电粒子在混合场中运动规律综合应用36 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动量守恒、机械能18守恒二、试卷特点1、试卷结构和题型不变但难度增加试卷结构和题型与去年相同,难度与去年相比略有提高,Ⅱ卷试题由易到难,整体表现为“锯齿”型上升,即前一题的最后一问都比下一题的第一问要难,第36题的第二问为全卷最难。
使全卷表现出很好的梯度和区分度,虽然单从物理试题来看难度适中,但由于前面的生物和化学试题的难度也有提高,所以理综整卷的难度让大多数考生显得无法适应,多数考生最后一题都不能得分。
2、选择题贴近生活实际,常规中见新意,基础中考能力试题中的情景创设、文字表述等方面注重贴近中学物理教学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生活、科技,突出应用,其情景的呈现方式和设问的角度均具有一定的新意。
如:14题以“椅子升降部分的结构”为情境考查了外界对气体做功与气体内能的关系;17题以“在网球的网前截击练习”为情境考查了平抛运动,运动的分解与运动学公式;21题以“静电除尘器除尘机理”为背景考查了静电场及其实际应用。
上述试题都创设了直接与生产、生活和科技联系的情境,很好地体现了中学物理教育的基础性、时代性和适用性。
选择题的考查既注重了知识点的覆盖面,又突出了对物理基础知识和理解能力的考查。
如:13题(分子动理论)、14题(热力学第一定律、做功与内能的关系)、15题(电磁感应现象以及法拉弟电磁感应定律)、16题(力的合成和分解)、18题(光电效应、光的强度和频率对光电效应的影响)、19题(交变电流和理想变压器)、20题(万有引力和圆周运动的计算)等,在这些试题中主要考查了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物理规律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对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的清楚认识;对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说法的鉴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高考物理试题有哪些创新?滕保丽(江苏省丰县民族中学,江苏丰县 221700)2011年高考,物理单科试卷共3套,分别是江苏省物理卷,上海市物理卷,海南省物理卷;理综物理部分有11套,其中课程标准试卷8套,大纲卷3套,共14套.本文就谈谈物理单科试卷的试题创新.1 推陈出新例1.(上海物理卷第10题)两波源在水槽中形成的波形如图1所示,其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则(A )在两波相遇的区域中会产生干涉.(B )在两波相遇的区域中不会产生干涉.(C)a 点的振动始终加强.(D )a 点的振动始终减弱.图1解析:从图中看出,两列波的波长不同,由同一介质中波速相等,根据v = f ,所以频率不同,所以在两波相遇的区域中不会产生干涉,(B )正确;因为不能干涉,所以虽然此时刻点的振动加强,但不能始终加强,当然也不能始终减弱.所以本题选(B ).点评:本题考查波的相干条件及振动的叠加,难度中等.本题创新在于以前的题目,都是画的波长相同的图,考的都是干涉,本题考的是不干涉,画的是波长不相等的图,特别是(C )选项,容易误选.图2例2.(上海物理卷第12题)如图2所示电路中,闭合电键S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 从最高端向下滑动时,(A )电压表V 读数先变大后变小,电流表A 读数变大.(B)电压表V 读数先变小后变大,电流表A 读数变小.(C)电压表V 读数先变大后变小,电流表A 读数先变小后变大.(D)电压表V 读数先变小后变大,电流表A 读数先变大后变小.解析:设滑动变阻器触点以上的电阻为R 上,触点以下的电阻为R 下.因为滑动变阻器的有效电阻除最初和最终为零外,是R 上和R 下并联的结果R 并=R 上R 下R 上+R 下.(1)二者之和一定,二者相等时积最大,所以当触点在中间时电阻最大,根据全电路欧姆定律I 总=ER +r +R 并,(2)所以当触点在中间时电流最小,电压表V 读数为电源的路端电压,U =E -I r ,所以当触点在中间时路端电压最大,所以电压表V 读数先变大后变小,所以本题选(A )或(C ).再算电流表A 读数即R 下的电流I ,根据电阻并联分流公式I =I 总R 上R 上+R 下.(3)联立以上3式,解得I =ER +r +R 上R 下R 上+R 下R 上R 上+R 下=ER 上(R +r )(R 上+R 下)+R 上R 下,变化为I =E(R +r )(R 上+R 下)R 上+1+R 下R 上.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 从最高端向下滑动时,R 上一直变大而R 下一直变小,从上式可以看出,电流表A 读数I一直变大,所以本题选(A ).点评:本题考查全电路欧姆定律、滑动变阻器、电路分析、并联分流等,难度较大.此题图也是似曾相识,仔细一看,与往日不同了.电路分析和电压表电流表读数随滑动变阻器触点移动而变化的题目是传统题目,但此题推陈出新,有新意,用新方法,一是应用数学知识:二者和不变,相等时积最大,二是应用数学方法,把最后的I 式子变化为最后一式,目的是减少变化量.2 设问创新例3.(海南物理卷第10题)空间存在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图3中的正方形为其边界.一细束由两种粒子组成的粒子流沿垂直于磁场的方向从O 点入射.这两种粒子带同种电荷,它们的电荷量、质量均不同,但其比荷相同,且都包含不同速率的粒子.不计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入射速度不同的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一定不同.(B)入射速度相同的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一定相同.(C)在磁场中运动时间相同的粒子,其运动轨迹一定相同.(D)在磁场中运动时间越长的粒子,其轨迹所对的圆心角一定越大.图3解析:根据Bq v =mv 2R ,得半径R =mv qB,入射速度相同的粒子半径一定相等,又入射点和入射方向相同,所以圆心相同,所以运动轨迹一定相同,(B )正确;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t =2T ,而T =2 R v =2 m qB ,因比荷相等,所以周期T 相等,在磁场中运动时间越长的粒子,其轨迹所对的圆心角一定越大,(D )正确.点评:本题考查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包括半径、圆心、轨迹、时间等是高考的热点、重点和难点.本题出新不在情景,不在图像,情景和图像司空见惯,出新在设问,在四个 一定 上.例4.(2011年上海物理卷第20题)如图4,磁场垂直于纸面,磁感应强度在竖直方向均匀分布,水平方向非均匀分布.一铜制圆环用丝线悬挂于O 点,将圆环拉至位置a 后无初速释放,在圆环从a 摆向b 的过程中(A)感应电流方向先逆时针后顺时针再逆时针.(B)感应电流方向一直是逆时针.(C)安培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反.(D )安培力方向始终沿水平方向.图4解析:分2组研究,先看感应电流方向,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铜制圆环内磁通量先向里并增大,铜制圆环感应电流的磁场向外,感应电流为逆时针;铜制圆环越过最低点过程中,铜制圆环内磁通量向里的减小,向外的增大,所以铜制圆环感应电流的磁场向里,感应电流为顺时针;越过最低点以后,铜制圆环内磁通量向外并减小,所以铜制圆环感应电流的磁场向外,感应电流为逆时针,所以(A)、(B)两者中选(A ).再看安培力方向,根据左手定则,铜制圆环所受安培力因为左右不等,合力方向始终沿水平方向,(C)、(D)两者中选(D).所以本题选(A)(D).点评:本题考查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安培力左手定则,力的合成等,难度:难.注意研究铜制圆环在越过最低点过程中这一环节,如果丢掉这一环节,(A )、(B )2者中就会错选(B ).这个题出得好.好在:(1)在判断感应电流方向时要注意线圈跨越两磁场的过程,否则容易误选(B );(2)在判断安培力方向时要注意求合力,求合力时要注意磁场强度不同因而安培力不同,否则容易误选(C ).3 内容创新例5.(2011年江苏物理卷第5题)如图5所示,水平面内有一平行金属导轨,导轨光滑且电阻不计.匀强磁场与导轨平面垂直.阻值为R 的导体棒垂直于导轨静止放置,且与导轨接触良好.t =0时,将开关S 由1掷到2.q 、i 、v 和a 分别表示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棒中的电流、棒的速度和加速度.图6中正确的是图5图6解析:将开关S 由1掷到2时,电容器开始放电,开始时刻(E 为电动势,R 为导体棒的电阻),电流最大,因安培力作用,导体棒产生加速度,速度增大,感应电动势增大,根据i =U 电容器-E 感应R,随电容器电压降低和感应电动势增大而电流减小,所以(B )错误;因电流减小而安培力减小,加速度减小,所以导体棒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非匀加速运动,直到感应电动势与电容器电压相等时,导体棒中电流为0,则安培力为0,加速度为0,之后速度不变,所以(D )正确而(C )错误.而电流为0时,电容器电压不为0,所以电容器电量不为0,所以(A )错误.本题选(D ).进一步研究,正确的图像应该是怎样的呢?如图7图7点评:本题考查电容器放电及电磁感应和安培力及加速度、速度等.把电容器放电过程与导体棒在磁场中运动过程联系起来,高考题中第1次出现,是创新.难度较大.关于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以前只有通过导线或电阻放电,只考电流图像并从电流图像求电量,本题考到通过磁场中的导体棒放电,并且考到导体棒的速度和加速度,关于磁场中的导轨和导体棒,以前只有和电阻或电池连接,本题与电容器连接,并且考电容器的放电过程,此谓创新.4 内容和方法皆创新例6.(2011年上海物理卷第33题)如图8(a ),磁铁A 、B 的同名磁极相对放置,置于水平气垫导轨上.A 固定于导轨左端,B 的质量m =0.5kg ,可在导轨上无摩擦滑动.将B 在A 附近某一位置由静止释放,由于能量守恒,可通过测量B 在不同位置处的速度,得到B 的势能随位置x 的变化规律,见图8(c )中曲线 .若将导轨右端抬高,使其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如图(b )],则B 的总势能曲线如图8(c )中 所示,将B 在x =20.0cm 处由静止释放,求:(解答时必须写出必要的推断说明.取g =9.8m/s 2)(a) (b)(1)B 在运动过程中动能最大的位置.(2)运动过程中B 的最大速度和最大位移.(3)图8(c )中直线 为曲线 的渐近线,求导轨的倾角.(4)若A 、B 异名磁极相对放置,导轨的倾角不变,在图8(c )上画出B 的总势能随x 的变化曲线.(c)图8答案:(1)势能最小处动能最大,由图线 得x =6.1cm .(2)由图读得释放处势能E p =0.90J ,此即B 的总能量.由于运动中总能量守恒,因此在势能最小处动能最大,由图像得最小势能为0.47J ,则最大动能为E km =(0.9-0.47)J=0.43J .最大速度v m =2E km m=2 0.430.5m/s=1.31m/s .x =20.0cm 处的总能量为0.90J ,最大位移由E =0.90J 的水平直线与曲线 的左侧交点确定,由图中读出交点位置为x =2.0cm ,因此,最大位移x =(20.0-2.0)cm=18.0cm .(3)渐近线 表示B 的重力势能随位置变化关系,即E p g =mgx sin =kx ,所以sin =kmg.由图得直线斜率k =0.85-0.3020.0-7.0J/cm=4.23 10-2J/cm .=arcsin (k 102mg )=ar csin 4.230.5 9.8=59.7 .(4)若异名磁极相对放置,A 、B 间相互作用势能为负值,总势能如图9.解读:(1)为什么由图读得释放处势能E p =0.90J ,此即B 的总能量.因题意是 将B 在x =20.0cm 处由静止释放 ,图线 的坐标是(20,0.9),释放处势能E p =0.90J ,它包括B 的重力势能和A 、B 两磁极间相互作用的势能(本文简称磁力势能).因为释放处动能为0,所以B 的总势能即B 的总能量.图9(2)为什么根据最低点处的坐标可以求出B在运动过程中动能最大的位置和运动过程中B的最大速度呢?因为B释放后,一方面由于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磁力也做(正)功,磁力势能也减小,而总功为正,动能增加,所以在图线 的坐标为(6.1,0.49)处势能最小,动能最大,因为该点是图线 的最低点,该点的横坐标表示动能最大的位置,纵坐标表示势能最小的数值,总能量减去最小势能等于最大动能,据最大动能可求最大速度.(3)为什么最大位移由E=0.90J的水平直线与曲线 的左侧交点确定呢?因为此交点(坐标为(2.0,0.90))表示B的总势能为0.90J,即等于释放时的总能量,根据总能量守恒,也等于此位置的总能量,既然总能量等于总势能,所以动能为0,此处是B沿斜面运动的最远处,最大位移为 x=(20.0-2.0)cm=18.0cm.(4)为什么本题是将B在x=20.0cm处由静止释放,而在图线 中在x>20cm处还有图线呢?(5)为什么本题x=2.0cm是B沿斜面运动的最远处,而在图线 中在x<2.0cm处还有图线呢?以上两个问题是笔者在辅导时学生提出的.因为图线是根据这样做出的:将B在A附近某一位置由静止释放,由于能量守恒,可通过测量B在不同位置处的速度,得到B的势能随位置x的变化规律,见曲线 .所谓附近,就是接近于0,这样,最远处就大于20cm.(6)为什么渐近线 表示B的重力势能随位置变化关系?所谓渐近线,就是曲线 的趋势线,即当x 时曲线 趋向于渐近线 ,所谓x 物理意义是磁场小到可忽略不计的位置,此时总势能可以认为只有重力势能而没有磁力势能.渐近线 表示B的重力势能随位置变化关系.(7)为什么若异名磁极相对放置,A、B间相互作用势能为负值?因为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所以释放B后,B向A运动,引力做正功,势能减小,无穷远处势能为0,减小后自然为负.(8)为什么第(4)问的图像是关于图线 与图线 对称的曲线?因为图线 表示重力势能,图线 表示重力势能与磁磁力势能的和,那么,表示重力势能与磁极相互作用势能的差的图线就是这条线了,例如在x=20cm处,重力势能E p G=0.8J,重力势能与磁力势能的和E p G+E p C=0.9 J,所以重力势能与磁力势能的差E p G-E p C=0.7J;再如,在x=6cm处,重力势能E p G=0.25J,重力势能与磁力势能的和E p G+E p C=0.47J,所以重力势能与磁力势能的差E p G-E p C=0.03J.所以总势能如图中所示.点评:本题是一道具有创新意义的高考题,创新之处在于: 本题考查包括重力势能、磁极相互作用势能(本文简称磁力势能)和动能在内的能量守恒,其中,总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磁力势能,其中磁力势能在高考题中没有出现过. 关于渐近线(某曲线的渐近线是该曲线的趋势线),以及对本题来说,渐近线是重力势能线.渐近线在物理高考试题中也没有出现过,所以也是创新.(收稿日期:2011-08-07)(上接第57页)合与创新后的精品题.它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通过力与运动的关系展示物理情境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获取信息与对各种信息进行分析综合的能力,具有运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策略把握思维方向的能力和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构建相关物理量间关系的能力及驾驭全局的能力.这样的题目,对发挥优秀考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考试的区分度,对高校选拨人才来说都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当然,2011年的浙江高考理综(物理)试题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如第16题,从选拔性考试必须考虑的区分度方面来看,该题就很容易沦落为废题.第22题,通过表格提供的实验数据并不科学合理,表格中所给的电压过高,根据题中的有关数据,稍加计算就可发现金属丝中消耗的热功率过大,电阻丝的温度过高.在移动金属丝上可移动的接触点P的过程中,金属线的温度变化非常明显,当电流表中的读数还没有调到1.2A时,就已经可以闻到漆包线烧焦的气味了,这是实验所不允许的.因此,参加高考命题的专家真的有必要实实在在地去做一做实验,用自己获得的第一手实验资料作为拟题的依据,使题中的出现数据科学合理,也努力创造出一些 让不做实验的考生得不到高分 的好题.另外,第25题的 静电除尘装置 问题,从压轴的角度来看,也有一种难担大任的感觉.但是,从总的感觉来看,2011年的浙江高考理综(物理)试题的命题是非常成功的.无论从考试内容,还是从考试形式来看,都在延续近几年来浙江高考理综(物理)试题风格的基础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与创新.注重了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考查,题目设计思路清晰,难度设置较为合理,符合当前中学教学的实际情况.这样的试题,既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 知识与技能 、 过程与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对今后的中学物理教学能起到很好地导向作用.(收稿日期:2011-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