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血栓与止血协会DIC积分诊断标准
dic的诊断标准
dic的诊断标准DIC的诊断标准。
DIC,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一种严重的血液疾病,常常伴随着多器官功能障碍和出血倾向。
对DIC的早期诊断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及时的干预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本文将介绍DIC的诊断标准,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识别和处理这一疾病。
1. 基础疾病的存在。
DIC通常是其他疾病的并发症,如感染、创伤、恶性肿瘤、妊娠并发症等。
因此,诊断DIC时首先要确认患者是否存在基础疾病的存在,这有助于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2. 血液凝血功能检查。
DIC的诊断主要依赖于血液凝血功能的检查。
常见的检查项目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水平、D-二聚体水平等。
这些指标的异常可以提示DIC的可能存在。
3. 血小板计数和功能检查。
DIC患者常常伴有血小板减少和功能障碍,因此血小板计数和功能检查也是诊断DIC的重要手段。
血小板计数减少和出血时间延长是DIC的常见表现。
4.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DIC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通常延长,这是由于凝血酶原在DIC过程中的消耗所致。
因此,凝血酶原时间的延长也是DIC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5. 纤维蛋白原水平下降。
DIC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通常下降,这是由于纤维蛋白原在DIC过程中的消耗所致。
因此,纤维蛋白原水平的下降也是DIC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6. D-二聚体水平升高。
DIC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通常升高,这是由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二聚体在DIC过程中的增加所致。
因此,D-二聚体水平的升高也是DIC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7. 临床表现。
DIC患者常常表现为出血倾向、多器官功能障碍、休克等临床表现。
因此,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以更好地诊断DIC。
综上所述,DIC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基础疾病、血液凝血功能检查、血小板计数和功能检查、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水平和D-二聚体水平等多个方面的指标。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指标,才能更准确地诊断DIC,为患者提供及时的治疗和护理。
DIC的诊断与治疗
DIC曾用名
• Defibrination syndromes • Consumptive coagulopathies • Consumptive thrombohemorrhagic
Clinical conditions associated with DIC
1. Sepsis/Severe infection ----------- 44.6%
– G-菌、有胞膜G+菌、病毒,原虫
2. Malignancy ------------------------- 20.7%
– Solid tumors 6.9%,AL 13.8%. Occurrence in APL 37~65%.
Ca++
PL
Xa TFPI
X
IXa
VIIa
VII
IIa VIII
Ca++ PL VIIIa
Ca++ PL
Xa
AT-III
APC Protein S
II
Ca++
IIa
PL
HCF-II
PC Inhibitor
TM
IIa
SK
Protein C
XIII
V
Va
IIa
Fibrinolysis System
Fibrinogen Fibrin Monomer Plasminogen
肝病合并DIC的实验室标准
1. 血小板<50109/L或有2项以上血浆血小板活化 产物升高(-TG、PF4、TXB2、P-选择素)。
危重病DIC的诊治进展
精准治疗
深入研究DIC的发病机制,针对不同 病因和病理过程,开发精准的治疗方 法。
综合治疗
结合药物治疗、机械通气、血液净化 等多种治疗手段,提高危重病DIC患 者的救治成功率。
DIC基础研究的未来方向
深入研究DIC的发病机制:深入探索DIC的发病机制, 为预防和治疗DIC提供理论依据。
输标02入题
总结词
细胞凋亡在DIC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可导致凝血活性增强和微血栓形成。
VS
详细描述
在DIC过程中,细胞凋亡可增加组织因子 的表达和血小板的消耗,从而激活凝血系 统。此外,凋亡的细胞还可能形成微小碎 片,进一步阻塞小血管,加重病情。研究 表明,抑制细胞凋亡可以改善DIC的病情 。
危重病DIC的治疗进
分类
根据临床表现和病因,DIC可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
诊断标准
根据国际血栓与止血协会(ISTH)的诊断标准,DIC的诊断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中的两个:存在易致DIC的基 础疾病;有凝血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异常(如血小板减少、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降低 等)。
危重病DIC的发病机
03
展
抗凝治疗
01
抗凝治疗是DIC治疗中的重要 手段之一,可以有效抑制血栓 形成,改善微循环障碍。
02
低分子量肝素和普通肝素是常 用的抗凝药物,可以有效抑制 凝血酶和Xa因子的活性,从而 起到抗凝作用。
03
在DIC治疗中,抗凝治疗可以 降低DIC患者的死亡率,改善 预后。
纤溶治疗
01
纤溶治疗也是DIC治疗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有效促进纤维蛋 白溶解,减少血栓形成。
02
常用的纤溶药物包括尿激酶、链激酶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DIC临床诊断标准
简介令狐采学DIC疾病(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指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凝血因子或血小板被激活,大量促凝物质入血,从而引起一个以凝血功能失常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
革兰阴性菌感染是DIC的最常见的病因。
特点其特点是微循环中发生血小板凝集及纤维蛋白沉积,形成广泛的微血栓,消耗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在病程中又出现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从而引起微循环障碍、血栓、溶血和出血等临床表现。
往往危及生命。
病因造成DIC的病因很多。
根据资料分析,在我国以感染最常见,恶性肿瘤(包括急性白血病)次之,两者占病因的2/3。
国外报告则以恶性肿瘤,尤其是有转移病变的占首位。
广泛组织创伤、体休克外循环及产科意外也是DIC发病的常见病因。
DIC的病因有涉及血液本身的及血液以外的因素,可以归纳如下:(一)血管内皮损伤和组织创伤1.感染各种严重的细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中毒性菌痢、伤寒等〉均可导致DIC。
细菌本身及其毒素均可损伤组织及血管内皮细胞,激活因子Ⅻ激肽释放酶及缓激肽,由此进一步激活凝血系统,后者还有强烈的舒血管作用,能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引起休克。
激肽系统对凝血过程有强化作用。
补体与凝血、纤溶及血浆激肽系统也有密切关系,也是血栓形成的因素之一。
最近发现,白细胞在激活凝血的机理中也占重要地位,它受内毒素影响,可释放组织因子,与因子Ⅶ合在一起能激活因子X促进凝血。
病毒感染(如流行性出血热、重症乙型脑炎等)、恶性疟疾、钩端螺旋体病、立克次体病及立克次体感染也均可引起DIC。
其发病的机理与细菌感染大致相似。
2.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形成各种免疫反应及免疫性疾病能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激活补体,也能引起血小板聚集及释放反应,激活凝血机制,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移植物排斥反应或其他免疫性疾病。
3.其他如体温升高、酸中毒、休克或持续性低血压、缺氧等均可损伤血管壁内皮细胞。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ISTH指南)
(4)肾脏损害:表现为实验室检查异常,如 蛋白尿,尿中出现红细胞、白细胞与管型、血 尿素氮、肌酐升高等,严重者可见肾病综合征 或肾功能衰竭。
鉴别诊断
疾病 共同表现
血小板减少,具有畸形 红细胞的溶贫
不同表现
胃肠道感染(大肠埃希氏 菌、志贺氏菌),出血性 肠炎,肾损害肌酐升高 儿童多见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和治疗指南
血栓和止血国际协会 ( ISTH)
青岛三医.郭勇
DIC概念:
DIC是一种在某些严重疾病基础上,致 病因素引起机体凝血系统激活,血小 板活化,纤维蛋白沉积,导致微血管 内弥散性微血栓形成,多种凝血因子 及血小板消耗性降低,并伴以继发性 纤溶亢进的获得性全身性血栓---出血 综合征。
TTP诊断标准:
张之南主编的《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一书中根据中国外有关文献 拟订的诊断标准如下主要诊断依据: (1)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①贫血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中、重度贫血。 ②微血管病性溶血。 A.黄疸,深色尿,尿胆红素阴性,偶有高血红蛋白血症,高血红蛋 白尿症与含铁血黄素尿症。 B.血片中破碎红细胞>2%,偶见有核红细胞。 C.网织红细胞计数升高。 D.骨髓红系高度增生,粒/红比下降。 E.高胆红血素血症,以间接胆红素为主。 F.血浆结合珠蛋白(haptoglobin)、血红素结合蛋白(hemopexin)减少, 乳酸脱氢酶升高。
应该考虑血小板输注。(Ⅳ级,C级)
• 对于无出血的DIC患者,不主张进行预防性的血小板输注,除非患 者存在出血的高风险。(Ⅳ级,C级)
• 对于有出血的DIC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活化凝血酶原酶
时间(APTT)延长,可给予新鲜冷冻血浆。输注指征不应单纯依据实 验室检查结果,应考虑到患者是否存在活动性出血和需要接受有创
dic的实验室诊断标准
dic的实验室诊断标准DIC(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其病理生理机制涉及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的紊乱,导致血液在全身血管内凝结和纤溶的过程中出现异常。
DIC是一种复杂的疾病,临床上常见于感染、创伤、恶性肿瘤、妊娠等情况下。
准确诊断DIC对于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根据DIC的实验室诊断标准,综合相关文献资料深入探讨DIC的诊断方法、机制以及治疗策略。
一、实验室诊断标准1. 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是判断DIC发生程度和预测预后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DIC发生过程中,由于血管内纤维蛋白溶解过程增加导致血小板聚集和消耗增加,因此常伴随着血小板计数下降。
根据国际标准化比率(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 INR)对比之前测定值可判断出DIC发生。
2. 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 PT)是评估凝血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DIC发生过程中,由于凝血因子的消耗和纤维蛋白溶解过程增加,导致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因此,PT延长是DIC的重要实验室指标之一。
3. 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是评估纤维蛋白溶解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DIC发生过程中,由于纤溶系统激活导致纤维蛋白溶解增加,因此纤维蛋白原水平下降。
测定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可以帮助判断DIC的发生和严重程度。
4. D-二聚体D-二聚体是评估体内血栓形成和溶解状态的指标之一。
在DIC发生过程中,由于体内广泛形成小血栓和微小栓子导致D-二聚体水平升高。
测定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可以帮助诊断DIC以及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5. 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是纤溶系统激活的标志物之一。
在DIC发生过程中,由于凝血因子的消耗和纤维蛋白溶解过程增加,导致纤溶酶原激活物水平升高。
测定患者的纤溶酶原激活物水平可以帮助判断DIC发生和严重程度。
二、DIC的诊断方法1. 临床症状和体征DIC常常伴随着出血、血栓、器官功能障碍等严重症状和体征。
DIC的诊断与评价课件
诊断标准与评分系统
三种诊断评分系统诊断及预后价值比较
结果 JAAM评分系统诊断急性显性DIC阳性率最高(70.5%),判断死亡的 敏感性为80%(但特异性为33.2%,OR值为1.99),三种标准诊断迟发性 DIC的阳性率无差异;三种评分系统对死亡预测无显著差异,一旦诊断为 DIC,死亡率超过30%;(迟发性DIC:入院时未诊断,一周后内诊断)
诊断标准与评分系统
JMHW、ISTH及JAAM关于DIC诊断的评分
——Thromb Haemost 105:40-44,2011
诊断标准与评分系 统
三种DIC评分标准在危重病人DIC诊断中的比较
多中心、前瞻性研究纳入273例血小板异常危重病人,根据JAAM标准诊 断的DIC患者几乎包括了所有由ISTH、JMHW标准诊断的患者(97%以上) ,提示JAAM评分的对危重病人DIC诊断敏感性高(临床意义显著)。 ISTH最低,28.2%。
流调及预后
回顾性研究:评估美国明治州2004~2010ICU成人患者发生 DIC的发病率和预后,使用ISTH标准诊断
结果:8089例ICU患者共154例满足DIC诊断标准,DIC的总体发生率 从2004的26.2%降低至2010的18.6%;年龄越大和男性发生DIC风险较 高;男性发生DIC的发生率由2004的41.6%降低至2010的21.2%,女性 发生率无明显变化(p=0.79);总体死亡率没有显著差异
诊断标准与评分系统
日本卫生福利部 (JMHW)评价系统(1988)
建立于存在基础疾病、出血、器官衰竭和综合凝血试验的 基础上。将基础疾病、出血、器官衰竭及各项凝血指标按 权重不同赋值,根据总得分值判断DIC的存在
DIC诊断与治疗
5. 全身各系统疾病,如:恶性高血压、急性 胰腺炎、溶血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6. 医源性疾病
DIC的临床表现
1. 出血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
DIC的临床表现
2.局部缺血是早期症状
DIC的临床表现
3. 微血管病性溶血
DIC的临床表现
4. 微血管栓塞可导致器官功能衰竭
DIC的临床表现
5. 休克或微循环衰竭
结束!谢谢!
皮下 、粘膜栓塞坏死及早期出现的肾、肺
、脑等脏器功能不全
④ 抗凝治疗有效
一般诊断标准
3、实验室检查符合下列标准: 同时有以下三项以上异常 ① 血小板低于100×109/L或进行性下降 ② 纤维蛋白原< 1.5g/L 或呈进行性下降 ,或>4.0g/L ③ 3P 试验阳性或 FDP > 20mg/L 或 D -二聚 体水平升高(阳性)
静滴,其次根据实验结果调整用量,以
APTT延长100%~150%为度。
DIC治疗
2)低分子肝素:一般用法 200u/kg/d iH
3)水蛭素: 对凝血酶有选择性的抑制作用 ,一般用法 0.5mg/(kg/d) ivgtt。 4)抗凝血酶(AT) :首次剂量40~80u/(
kg/d),以后逐日递减,AT活性维持130% 以上为佳
2、纤维蛋白原<1.0g/L 3、血浆因子Ⅷ:C活性<50%(必备)
肝病合并DIC的实验室诊断标准
4、凝血酶原时间延长5s以上或呈动态性变化
5、3P试验阳性或血浆FDP>60mg/L或
D-二聚体水平升高
白血病并发DIC实验室诊断标准
1 、血小板< 50×109/L 或呈进行性下降或血
小板活化、代谢产物水平增高
2 、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1.5g/L,或进行性 下降 3、3P试验阳性或血浆FDP>20mg/L
血栓与止血检测
血栓与止血检测血栓与止血检测介绍:血栓与止血检测包括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出血时间测定、血小板计数、血块收缩试验、凝血时间测定、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
这些试验中,前四项试验主要反映了血管壁和血小板在血栓与止血中的作用。
余三项均属检查内源性凝血的试验,以活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最敏感。
血栓与止血检测正常值:检查结果均无阳性反应,亦无异常数据反应。
出血时间测定TBT 法( Simplate Ⅱ型): 2.3~9.5minIVY 法2~7minDuke 法:1~3min(不超过 4min )血小板计数普通显微镜计数法:(100~300)×109L定性法:30-60min开始收缩,24h完全收缩。
血块收缩试验定量法Macfarlane法 48-60%血浆法:40%凝血时间测定普通试管法:5~10min硅管法:15~32min活化凝血时间法:1.1~2.1min复钙时间测定玻璃皿法:97~160s试管法(PRP法):90~160s(PPP法):90~200s(ART法):50s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一步法凝血酶原时间:11~13s凝血酶原比值:0.82~1.15血栓与止血检测临床意义:异常结果:一、毛细血管脆性试验病理性CFT阳性见于:①毛细血管有缺陷的疾病:如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本试验较有价值,还有坏血病、过敏性紫癜、老年性紫癜等;②血小板有缺陷的疾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血小板无力症、血管性血友病(von wi llebrand disease,VWD)、血小板病;③其它:偶见于严重的凝血异常;毛细血管造成损伤的疾病,如败血症、尿毒症、肝脏疾病、慢性肝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二、出血时间测定BT 延长( 1 )血小板数量异常:①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紫癜(可因药物、中毒、感染、免疫等原因引起);②血小板增多症,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DIC的诊断标准
DIC的诊断标准1999 年10 月, 第七届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研讨会提出DIC以下诊断标准。
1、临床诊断存在易致D IC 的基础疾病, 如感染、恶性肿瘤、病理产科、大型手术及创伤等。
另有下列二项以上临床表现:(1)严重或多发性出血;(2)不能用原发病解释的微循环障碍或休克;(3)广泛性皮肤、粘膜栓塞、灶性缺血性坏死、脱落及溃疡形成, 或不明原因的肺、肾、脑等脏器功能衰竭;(4)抗凝治疗有效。
2、实验诊断(1)一般病例实验诊断同时有下列三项以上异常: ① PLT 进行性下降< 100×109/L(肝病、白血病< 50×109/L) , 或有两项以上血小板活化分子标志物血浆水平升高: β-TG, PF4, 血栓烷B2(TXB2) , P-选择素。
②血浆Fg 含量< 1.5 g/L (肝病<1.0 g/L , 白血病<1.8 g/L) 或>4.0g/L , 或呈进行性下降。
③ 3P 试验阳性, 或血浆FDP >20 mg/L (肝病> 60mg/L ) 或血浆D-D 水平较正常增高4 倍以上(阳性)。
④ PT 延长或缩短3s以上(肝病> 5s) ,APTT延长或缩短10s以上。
⑤ AT-Ⅲ:A < 60% (不适用于肝病) 或蛋白C(PC) 活性降低。
⑥血浆纤溶酶原抗原(PLG:Ag)<200mg/L。
⑦因子Ⅷ:C 活性< 50% (肝病必备)。
⑧血浆内皮素-1 (ET-1) 水平> 80 pg/ml或凝血酶调节蛋白(TM) 较正常增高2倍以上。
(2)疑难病例的实验诊断应有以下二项以上异常: ① F1+2、TAT和FPA 水平增高; ②SFMC水平增高; ③ PAP 水平升高; ④ TF水平增高(阳性) 或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 水平下降。
(3)白血病DIC实验诊断标准: ①PLT < 50×109/L 或进行性下降, 或有下列二项以上血浆血小板活化产物水平升高: β-TG、PF4、TXB2、P-选择素; ②Fg< 1.8 g/L 或进行性下降; ③3P 试验阳性或血浆FDP>20mg/L 或D-D 水平升高(阳性); ④PT 延长3 s 以上或进行性延长, 或A PTT 延长10 s 以上; ⑤AT-Ⅲ:A < 60%或PC 活性降低; ⑥血浆PLG:Ag<200mg/L;⑦血浆凝血因子激活分子标志物水平升高: F1+2、TAT、FPA、SFMC。
DIC的诊断与治疗
DIC的诊断与治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在某些严重疾病基础上,由特定诱因引发的复杂病理过程。
致病因素引起人体凝血系统激活、血小板活化、纤维蛋白沉积,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微血栓形成;继之消耗性降低多种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在凝血系统激活的同时,纤溶系统亦可激活,或因凝血启动而致纤溶激活,导致纤溶亢进。
临床上以出血、栓塞、微循环障碍和微血管病性溶血等为突出表现。
大多数DIC起病急骤、病情复杂、发展迅猛、预后凶险,如不及时诊治,常危及患者生命。
一、DIC的定义ISTH/SSC2001年公布DIC定义为:“DIC是指不同病因导致局部损害而出现以血管内凝血为特征的一种继发性综合征,它既可由微血管体系受损而致,又可导致微血管体系损伤,严重损伤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需要强调的是,DIC是一种病理过程,本身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只是众多疾病复杂的病理过程中的中间环节。
其往往继发于严重感染、恶性肿瘤、外伤、心血管疾病,肝脏疾病、产科并发症、严重输血反应和中毒等,这些致病因素激活机体凝血系统从而引发凝血因子的消耗以及纤溶系统活化,最终表现为出血、栓塞、微循环障碍、微血管病性溶血及多脏器功能衰竭。
DIC的发病机制虽然复杂,但始终是以凝血酶的生成为中心关键环节,因此DIC的诊断与治疗也围绕于此。
同时这一定义还有以下特点:①强调微血管体系在DIC发生中的地位;②DIC为各危重疾病的一个中间病理环节,DIC终末损害多为器官功能衰竭;③纤溶并非DIC的必要条件,因为DIC的纤溶属继发性,DIC早期多无纤溶现象。
二、DIC的诊断1.引起DIC的原发病DIC定义指出DIC是“危重疾病的一个中间病理环节”,因此诊断DIC的前提是确定导致DIC原发病的证据,如败血症、严重创伤、肿瘤、病理产科等是DIC几大常见病因。
无基础疾病的DIC诊断不能成立。
2.临床表现DIC原发病的复杂性决定了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特别是在患者有严重基础疾病情况下,临床医生在诊治专科基础疾病时,易忽视DIC早期表现,错失DIC抢救的黄金时机,因而临床医生应在下列症状出现时提高警惕:不明原因的呼吸浅快、低氧血症;少尿、无尿;不明原因的心率增快;皮肤黏膜坏死;注射、穿刺部位大片瘀斑或出血不止;产科倾倒性大出血等。
DIC
麻省大学医学中心对DIC的常用指标的评价 检测指标 敏感性(%) 特异性(%) 诊断效率(%)
1. 单个试验 血小板计数 97 48 PT 91 27 APTT 91 42 TT 83 60 Fbg 22 100 AT 91 40 FDP 100 67 D-D 91 68 破碎红细胞 23 73 2. 联合试验(几个试验均为阳性) PT+APTT+TT 83 11 PT+APTT+Fbg 22 100 PT+APTT+FDP 91 71 FDP+D-D 91 94
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的分步骤分级诊断标准
1 诱发因素:患者是否有与 DIC有关的基础疾病?如果有, 继续以下步骤;如果没有,不再继续 2 一般的凝血试验(血小板计数,PT,纤维蛋白原,sFM或 FDP) 3 对一般的凝血试验结果进行积分 •血小板计数(>100 = 0;<100 = 1;<50 = 2) •纤维蛋白相关标志物增高(如sFM或FDP)(不高=0;轻度 增高=1;明显增高=2) •PT 延长( <3sec=0 ; >3sec 但 <6sec = 1 ; >6sec = 2 ) •纤维蛋白原水平(>1.0g/l = 0;<1.0g/l = 1) 4 统计积分 5 如积分>5:符合DIC;每日重复做检测 如<5:提示(但不肯定)为非显性DIC;每1~2日重复检测
Group
Fibrinolytic activity
uPAR
annexinⅡ
NB4 SHI-1 K562 Raji Jurkat
医学资料血栓与止血检验的基本方法
血栓与止血检验的基本方法一、一期止血缺陷筛查试验 要点1: 出血时间(bleeding time,BT) (1)原理:测定在皮肤受特定条件外伤后,出血自然停止所需的时间即为出血时间。
BT反映了毛细血管与血小板的相互作用,包括内皮下组织与血小板黏附(通过vWF的作用)、血小板的聚集和释放等反应,以及PGI2与TXA2的动态平衡。
(2)临床意义 出血时间延长见于血小板减少症;先天性血小板功能异常,如血小板无力症、血小板贮存池病;获得性血小板功能异常,如尿毒症、药物影响、异常蛋白血症、骨髓增生性疾病;血管性血友病;遗传性血管周围结缔组织病如艾-唐综合征。
一般凝血因子缺乏出血时间不延长,但某些严重的因子缺乏(如因子Ⅹ和Ⅺ)及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可以延长。
出血时间缩短见于某些严重的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
此外,出血时间还广泛用于外科手术前的出血筛选和抗血小板药物的监控,以免发生出血。
(3)注意事项 试验前一周患者应停服阿司匹林、噻氯吡啶等抗血小板的药物。
要点2: 束臂试验(tourniquet test或capillary fragility test,CFT) (1)原理 通过前臂局部加压,使静脉血流受阻,给予毛细血管以负荷,观察前臂皮肤一定范围内新出现的出血点数目,来估计血管壁的完整性及其脆性。
(2)参考值 5cm直径圆圈内新出血点的数目:男性少于5个;女性及儿童少于10个。
(3)临床意义 新出血点的数目超过正常为阳性,见于 ①血管壁结构和(或)功能缺陷,如: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过敏性紫癜、单纯性紫癜及其他血管性紫癜。
②血小板的量和(或)质异常,如:原发性和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增多症、先天性(遗传性)和获得性血小板功能缺陷症。
③血管性血友病(vWD)。
二、二期止血缺陷筛查试验 要点3: 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rothrombin time,PT) (1)原理: 在受检血浆中加入过量的组织凝血活酶(人脑、兔脑、胎盘及肺组织等制品的浸出液)和钙离子,使凝血酶原变为凝血酶,后者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
DIC的实验室检查及诊断标准
DIC的实验室检查及诊断标准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如严重感染(发生率25%~40%)、恶性肿瘤(7%~27%)、组织损伤(6%~23%)、病理产科(5%~12%)、肝脏疾病(5%~12%)、以及其他原因(10%~26%)等引起,导致循环血液在全身微小血管内广泛性凝固,形成以血小板和纤维蛋白为主要成分的微血栓。
在此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并通过活化的Ⅻ(FⅫ)、激肽释放酶(K)和凝血酶(FⅡa)等,激活了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DIC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种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和获得性血栓——出血综合症,若不及早诊治,DIC的病死率极高,因此,实验室DIC的检查对DIC 的诊断、治疗极为重要。
(一)筛选试验血小板计数(BPC)DIC时,血小板由于参与微血栓的形成而被消耗,故循环血液中PLT减低,其数值波动于(20~100)×109/L之间,PLT减低发生率通常为90%~95%。
一般认为PLT动态性减低对诊断DIC更有价值。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PT是外源性凝血系统的筛选试验。
PT的延长或缩短分别反映凝血因子Ⅶ、Ⅹ、Ⅴ、Ⅱ和纤维蛋白原血浆水平的减低或增高。
DIC时由于纤维蛋白原(Fg)的减少,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纤维蛋白单体(FM)以及纤溶酶(PL)等的干扰,PT延长占(70%~90%)或缩短(占10%~30%)。
正常值(正常对照±3S)。
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含量检测Fg属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DIC高凝血期可增高(大于4.0g/L),在消耗性低凝血期和继发性纤溶期常降低(低于2.0 g/L)。
Fg减低见于70%的病例。
在诊断DIC中,其特异性为22%,敏感性为87%。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的检测FDP是在纤溶酶作用下,Fg发生降解生成x、y、D、E碎片(FgDP)纤维蛋白发生降解产生x’、y’、D’、E’碎片(FgDP)的总称。
DIC分期诊断和治疗标准
八、DIC诊断标准
——第六届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制订标准
▲ 存在易致DIC的基础疾病,如感染、恶性 肿瘤、病 理产科、大型手术及创伤等
▲ 有下列2项以上临床表现 1)严重或多发性出血倾向 2)不能用原发病解释的微循环障碍或休克 3)广泛性皮肤和粘膜栓塞、灶性缺血性坏死、脱落及溃
疡形成或不明原因的肺、肾、脑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 4)抗凝治疗有效 ▲ 实验室检查符合下列条件
五、临床表现
症状与体征具有高度可变性 基本症状 ▲ 出血(多部位性 )
▲ 低血压或休克(不明性) ▲ 栓塞(广泛性) ▲ 溶血(微血管性)
人类卵黄囊旋回培养中造血岛
DIC特殊体征
出血点 紫癜 血泡 周围性紫癜 爆发性坏疽
外科伤口出血 外伤伤口出血 静脉穿刺部位出血 动脉渗血 皮下血肿
DIC微血栓所致的终末器官功能紊乱
1 同时有下列3项以上实验异常 1)PLT<100×109/L(白血病、肝病<50×109/L)或进行 性↓或下列2项以上PLT活化分子标志物血浆水平↑①β– TG ②PF4 ③TXB2 ④GMP-140 2)Fib < 1.5 g/L或进行性↓(肿瘤<1.8;肝病<1.0或>4.0) 3)3P+/FDP>20mg/L(肝病>60)/D-二聚体↑>正常4倍
激活VII 因子
启
动外源性凝血途径。
临床研究证实:抗组织因子单克隆抗体和抗因子VIIa、基因重 组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外源性凝血途径的主要抑制剂)的 可完全抑制败血症或内毒素引起的DIC过程并降低死亡率。
相反,给内毒素血症注射内毒素后没有接触系统即内源性凝血 途径的活化,抑制接触因子也不能预防凝血的过程。
血液科疑难重症和急症疾病重点标准
血液科疑难、重症和急症疾病原则疑难疾病原则门诊患者就诊3次以上未能临床诊断旳病例住院患者一周以上不能临床确诊旳病例治疗困难旳病例疗效不佳旳病例重症疾病原则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重型AA诊断原则(Camitta原则):①骨髓细胞增生限度<正常旳25%;如≥正常旳25%但<50%,则残存旳造血细胞应<30%。
②血常规:需具有下列三项中旳两项:ANC<0.5×109/L;校正旳网织红细胞<1%或绝对值<20×109/L;BPC<20×109/L。
③若ANC<0.2×109/L为极重型AA。
弥散件血管内凝血(DIC)弥散件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是在许多疾病基本上,致病因素损伤微血管体系导致凝血活化,全身微血管血栓形成、凝血因子大量消耗并继发纤溶亢进,引起以出血及微循环衰竭为特性旳临床综合征。
DIC不是一种独立旳疾病,而是众多疾病复杂病理过程中旳中间环节。
其重要基本疾病涉及严重感染、恶性肿瘤、病理产科、手术及外伤等。
DIC必须存在基本疾病,结合临床体现和实验室检查才干作出对旳诊断。
由于DIC是一种复杂和动态旳病理变化过程,不能仅依托单一旳实验室检测指标及一次检查成果得出结论,需强调综合分析和动态监测。
一般诊断原则涉及:1.临床体现:(1)存在易引起DIC旳基本疾病。
(2)有下列一项以上临床体现:①多发性出血倾向。
②不易用原发病解释旳微循环衰竭或休克。
③多发性微血管栓塞旳症状、体征。
2.实验检查指标:同步有下列3项以上异常:①PLT<100×109/L或进行性下降。
②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1.5/L或进行性下降,或>4g/L。
③血浆FDP>20mg/L,或D一二聚体水平升高或阳性,或3P实验阳性。
④PT缩短或延长3S以上,或APTT缩短或延长10 S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