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配电网背景下分布式电源接入、需求侧管理技术研究
主动配电网分布式调控运行分析
主动配电网分布式调控运行分析摘要:大量分散的电源并网,会让配电系统出现根本上的变化,在未来的配电网发展中,会从传统的单向供电,逐渐向着多种能源形式供电发展,配电网从原本单一的电能分配转变成为新型电力交换系统。
本文先对主动配电网的原理和关键技术进行简析,然后在做好风险管理和加强安全意识等相关基础上,详细分析和阐述主动配电网分布式调控运行措施。
关键词:主动配电网;分布式;调控运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力资源的需求量正在不断增多,在科学技术发展下,电力系统中所使用的先进技术也逐渐增多。
电网调度自动技术就是其中一种先进技术,此技术促使了配电网的大规模发展。
在实际工作中,其能够实现全过程监控、传输配网的工作转台,设置相关的装置。
在配电网运行中若是出现故障,能够做好故障的检测与处理,这就是配电网自动技术。
这种技术保障了电力系统供电的稳定性,提升了供电质量,其被有效使用在各个电力企业中。
因此,对主动配电网分布式调控进行分析有一定现实意义。
一、主动配电网原理及其关键技术(一)主动配电网原理馈线自动化是主动配网自动化中的关键环节,其在配网调度中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馈线自动化检测配电线路的运行状态,若是配电网路线出现故障,自动化终端会判断故障发生的区域。
所以,馈线自动化最为显著特征就是有着极强的实用性与安全性。
要想实现馈线自动化功能,就需要有相关的故障定位系统。
此系统能够经过遥测与遥信,把故障信息传输到在线监控的主机之上,在线监控主机能够经过无线通信把信息发送到手机和中心站,最后再经过中心站,故障信息就能够传输到调度中心与主变电后台,从而发出警告,这是其中的基本原理。
在最近几年中,电网建设规模和数量逐渐增多,电源点接入项目也逐渐增多,电网结构与运行也随时发生变化。
所以,要深入对电网运行特征做分析、计算,及时发现电网中的薄弱部分,并且做好管理控制。
(二)主动配电网关键技术随着电力市场的开发和国家政策的促使下,用风机、光伏作为代表的分布式电源渗透率逐渐提升。
有源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接入与储能配置
有源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接入与储能配置摘要: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亦称之为“有源配电网(activeDistributednetwork,ADN)”,作为分布式能源利用的主要手段,对缓解能源危机、优化能源结构、推动节能减排、调节电网负荷峰谷差、改善电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微网作为分布式电源接入电力系统的有效利用方式,能实现大规模、多类型的新能源就地消纳和即插即用,正在成为有源配电网的关键一环。
当微网在配电网中大量存在并发展成多微网系统(微网群)后,可以通过寻求微网之间的连接方案,即合理构建基于微网的有源配电网,构建新型有源智能配电网。
关键词:有源配电网;分布式电源;储能配置;引言在“双碳”背景下,规模化的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开始大量接入配电网,配电网对分布式电源的消纳能力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可起到改善能源利用结构、支撑节点电压与提升可靠性指标等作用,但过多的分布式电源接入也会对系统的运行和控制产生影响,导致节点电压越限,对系统稳定性造成影响。
1新型有源配电网基本特征1.1网架有源化随着配电网系统中分布式新能源发电占比不断提高,传统配电系统中供用电环节角色界限逐渐模糊,配电网趋向有源化。
鉴于有源配电网分布式新能源受制于地理、季节和天气等因素影响,新型配电网系统规划和保护策略需要多种场景考虑,并对新能源发电管理与控制提出更高要求。
1.2装备智能化对配电网运行中产生的大量数据,进行收集、传输、储存和分析,利用大数据技术为调度决策、运行维护和电力交易提供精准指导,实现系统运行可调控。
一则智能电力设备通过自我传感、告警和状态分析等功能发挥,体现本地计算能力;二则家用电器具备智能控制功能,在用户许可下,与电力系统实行良性互动,参与电网辅助业务。
2有源配电网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1)电压等级。
有源配电网电压等级的选择应按照安全性、灵活性、经济性的原则,根据有源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和负荷的容量、并网线路载流量、大电网中上级变压器及线路可接纳能力、地区配电网情况综合比选后确定。
主动配电网中储能和需求侧响应的联合优化规划
主动配电网中储能和需求侧响应的联合优化规划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智能电网的发展,主动配电网(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ADN)在电力系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主动配电网不仅能够实现对分布式能源的有效接入和控制,还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和经济性。
储能系统(Energy Storage System,ESS)和需求侧响应(Demand Response,DR)作为主动配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文旨在研究主动配电网中储能和需求侧响应的联合优化规划问题,为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具体而言,本文首先将对主动配电网、储能系统和需求侧响应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现状进行详细介绍,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本文将分析储能系统和需求侧响应在主动配电网中的作用和影响,探讨二者联合优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建立基于多目标优化理论的联合优化规划模型,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多个方面,以实现储能系统和需求侧响应的最优配置和运行。
本文将通过算例分析验证所提联合优化规划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文的研究不仅对于推动主动配电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能够为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主动配电网现状分析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和电力电子设备在电力系统中的广泛应用,主动配电网(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ADN)的概念逐渐浮出水面。
主动配电网强调了对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的有效集成、对负荷侧的主动管理和对电力流、信息流的双向流动与互动。
这些特性使得主动配电网能够更好地适应电力系统的变革,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经济性。
然而,主动配电网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方面,可再生能源出力具有随机性和波动性,如何有效平抑这种不确定性对配电网的影响,是主动配电网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接入体系研究
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接入体系研究张婷婷;刘晨;宫及峰;赵婉旭【摘要】The distributed power generation provides great support on distribution network safety, reliability and economic operation, the energy crisis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re also effectively alleviated. However, the impacts of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bring by the distributed power different levels of access, capacity and location should be the considered. The impact of distributed power access to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and the relevant constraints complied by the distributed power distribution a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 The ac⁃cess system of the distributed power considering different factors is presented, the distributed power capacity and optimal access capacity calculation principles and methods are presented in details. A typical PV system distribution network accessing to the power system of 33 nodes is achieved based on the realization of the access system and the direction of the access system proposed in this paper is verified.%分布式电源的产生,对配电网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提供了巨大支撑,有效缓解了能源危机及环境问题。
基于分布式电源和需求侧响应的主动配电网规划
基于分布式电源和需求侧响应的主动配电网规划发布时间:2022-11-30T09:03:13.800Z 来源:《建筑实践》2022年8月15期作者:魏瑶[导读] 近年来,我国为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能源转型发展给予了一定政策保障,使得国内可再生能源发电迅猛发展。
魏瑶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金堂县供电分公司四川省成都市 610400摘要:近年来,我国为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能源转型发展给予了一定政策保障,使得国内可再生能源发电迅猛发展。
其中,分布式光伏能源给系统带来的不确定性,对配电网规划提出更高的要求。
传统方法基于确定型模型和确定型潮流的配网规划评价体系已经难以有效适用于分布式有源配电网.关键词:分布式电源;需求侧响应;主动配电网规划引言配电网是承载分布式发电(distribution generation,DG)和分布式能源的重要平台,是推动智能电网建设、解决能源危机的关键环节。
随着配电网中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的提升,可再生能源导致的过电压和反向潮流对配电网运行的影响逐步显现,配电网规划也从实现分布式电源“应接尽接”转向“源网荷”的互补协调发展。
由于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和负荷只能在小范围内调节,制约了配电网的主动调节能力,二者本身间的互补关系在配电网规划中就显得格外重要。
因此,充分发掘分布式电源与负荷相关性,实现分布式可再生资源的有效利用对配电网科学规划、提升配电网消纳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配电网灵活性资源供需特性分析为保证配电网灵活性平衡,需要保证配电网中各类灵活性资源的灵活性供给能力略大于净负荷变化(负荷减去分布式电源出力)所需的灵活性需求。
该时刻的负荷提供向上灵活性。
文章所提及灵活性资源主要指荷侧灵活性负荷响应、可中断负荷以及可转移负荷。
可转移负荷可通过转移进(出)负荷给予系统向上(向下)的灵活性,可中断负荷仅可通过减少负荷给予系统向下灵活性。
2计及灵活性的配电网双层规划模型2.1考虑分布式光伏接入的不确定性模型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GMM)能够实现对非高斯随机变量的精确建模,并且通过线性组合一定量的高斯密度函数,可以逼近任何一种概率密度分布,其表达式为式中,X为光伏电站输出功率向量;?m代表第m个高斯分布子成分的权重系数;?m和?m分别代表第m个高斯子成分的期望向量和协方差矩阵,其中协方差矩阵非对角线元素用以描述了不同光伏电站之间的相关性。
电力系统调度中的主动配电网技术研究与应用
电力系统调度中的主动配电网技术研究与应用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传统的电力系统调度方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因此,研究和应用主动配电网技术已成为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和可靠性的关键。
主动配电网是一种电力系统调度中的新技术,它充分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先进的控制策略来实现电力系统的智能化运行和优化调度。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电力系统运行状态和负荷需求,采取主动的控制和调度策略,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灵活性和能源效率。
主动配电网技术的核心是先进的监测与控制系统。
这种系统具有高精度的测量和传感器装置,可以实时采集电力系统各个节点的电流、电压和功率等关键参数,同时结合无线通信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将这些实时数据传输到中央控制中心进行集中处理和分析。
在主动配电网技术的研究中,配电网规划和优化调度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准确的负荷预测和电力系统状态估计,可以合理规划电力系统的供电方案,提前做好系统准备工作。
同时,基于先进的优化算法和调度策略,可以实现电力系统的最优运行,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经济性。
除了配电网规划和优化调度,主动配电网技术还涉及到实时监测和故障检测。
通过将大量的传感器和智能装置部署在配电网的关键节点上,可以实时监测电力设备的状态和运行情况。
一旦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系统可以及时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故障检测和处理,从而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此外,主动配电网技术还包括智能电网和可再生能源的集成。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如太阳能和风能等,电力系统需要更好地适应这些分布式能源的接入和调度。
主动配电网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化的解决方案,可以实现可再生能源和传统能源之间的无缝集成和协调调度,最大程度地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主动配电网技术的应用前景广阔。
它不仅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也可以实现电力系统的智能化运行和管理。
电力系统中的主动配电网技术研究
电力系统中的主动配电网技术研究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和清洁能源的普及,电力系统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并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灵活性,主动配电网技术应运而生。
主动配电网通过引入智能和自主控制的设备和系统,实现对电力系统的主动调控和管理,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系统损耗和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
主动配电网技术的关键在于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控制系统。
利用先进的通信和信息技术,主动配电网能够实现对电力系统各个环节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通过对电网运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配合智能算法和预测模型,系统可以及时优化电网的运行状态,提高供电质量和效率。
在主动配电网技术中,分布式发电和能源存储是核心组成部分。
分布式发电技术允许用户独立地产生电力,减少了对传统电力输配设施的依赖,并有助于实现清洁能源的利用。
通过主动配电网的智能调度,系统可以实时监控和管理分布式发电设备的运行,确保其安全和高效运行。
能源存储技术是主动配电网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能源存储技术可以将电力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通过合理利用能源存储系统,主动配电网可以实现对峰谷电需求的平衡和调节,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智能配电设备也是主动配电网的关键技术之一。
智能配电设备具备自主切换和自动控制的能力,能够根据电网负载情况和用户需求实时调整供电方案。
智能配电设备在断路器、开关、保护装置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并且可以和智能参数监测和管理系统进行集成,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
主动配电网技术的研究与实施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主动配电网的建设需要巨大的投资,包括设备更新、系统集成和智能化控制。
其次,现有的电力系统仍然以传统的单向供电为主,主动配电网的发展需要适应这种制度性的转变。
此外,智能配电设备的安全和可靠性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
尽管存在一些挑战,主动配电网技术仍然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价值。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主动配电网可以实现电力系统的智能化、高效能和可持续发展。
主动配电网文献综述-初稿
主动配电网文献综述-初稿-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主动配电网文献综述摘要:分布式电源( distributed generation, DG)和电动汽车的大量接入、智能家居的普及、需求侧响应的全面实施等显着增强了配电系统规划与运行的复杂性,同时,未来的配电网对规划与运行的优化策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未来配电网的一种发展模式,主动配电网( 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 ADN)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主要探讨总结了主动配电网的国内外现状,主动配网网工作原理,主动配电网的运行方式、标准、对应的国内外指标及计算方法以及主动配电网的算法研究。
关键词:主动配电网,分布式发电,潮流算法,粒子群算法,混合算法0 引言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气候变暖及极端天气事件日益频发,严重威胁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国际发展援助研究协会(DARA)数据,在过去10 年间,气候变化每年平均造成超过万亿美元经济损失,约占全球GDP 的%。
到2030年,该比例预计达到%[1]。
在诸多因素中,人类过度排放温室气体被认为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1, 2]。
为应对上述挑战,英国政府于2003年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low-carbon economy)的发展理念:倡导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提高能源供应多样性,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以减少碳排放,最终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理想目标[2]。
构建低碳经济模式,推进“经济-能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此后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
我国在2009 年明确提出了“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总消费量的15%,单位GDP 的CO2 排放比2005 年下降40%~45%”的低碳发展战略目标[3],并在“十二五规划”中制订了“201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单位GDP 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GDP 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的阶段性任务。
主动配电网的运行控制技术分析
主动配电网的运行控制技术分析摘要:在我国电力行业的发电过程中,分布式能源发电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但分布式能源发电比较随机,会出现间歇性发电,会造成电压不稳定,电网时有短路,电能质量不规则,无法很好地提供电能。
由此可见,以往的配电网运行方式和控制技术并不能很好地服务于社会。
我们需要创新和优化分布式电能,配电网主动运行控制技术应运而生。
关键词:主动配电网;运行控制技术前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电力科技正逐步朝着高效、智能控制的方向发展,旨在提高电力资源的分配和使用效率,实现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主动配电网是实现大规模间歇性新能源并网运行控制、电网与充放电设施交互、电力智能安全运行的有效解决方案。
主动配电网方案有效解决了当前的电能质量和安全问题,对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1.主动配电网的定义主动配电网是指具有分布式或分布式能量和控制运行功能的电网。
在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配电网的控制模式和管理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产生了主动配电网。
与传统配电网相比,主动配电网响应速度更快、自动化水平更高、供电更可靠、电能质量更好、能耗更低、工作效率更高。
主动配电网的应用对用户和电网企业都有很大的好处。
对于消费者来说,主动配电网的接入更加灵活,可以更好地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和电能质量,同时也可以节省一部分电费支出。
对于电网企业来说,主动配电网的应用可以降低电网企业的运营成本,这主要得益于主动配电网的高输电效率。
2.主动配电网的核心概念主动配电网的核心是对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被动消耗进行主动引导和主动利用。
通过这一技术,配电网可以从传统的无源电网转变为能够根据电网实际运行状态主动调节和参与电网运行控制的有源配电网。
主动配电网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具有一定比例的分布式可控资源,网络拓扑可以灵活调整,具有完善且可观的可控水平,控制中心具有协调优化管理的能力。
3.主动配电网的发展现状配电网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电力系统主动配电网技术研究
电力系统主动配电网技术研究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分布式能源的广泛应用,传统的电力系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限制。
为了满足电力系统的可靠性、灵活性和可持续性的要求,主动配电网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重点探讨电力系统主动配电网技术的研究进展、应用场景和未来发展方向。
电力系统主动配电网技术是指以数字化、通信化和智能化技术为基础,通过集中监控、智能控制和优化管理,实现电力系统中的生产、传输和使用的协调与优化。
主动配电网技术的核心思想是将分布式能源和灵活负荷与传统的电力系统有效地集成起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供需的平衡以及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目前,电力系统主动配电网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分布式能源接入与管理。
随着分布式能源的快速发展,包括太阳能光伏和风能等在内的分布式能源的接入比例不断提高。
主动配电网技术可以实现对分布式能源的实时监测、在线诊断和智能控制,确保其安全、稳定地接入到电力系统中。
同时,通过与智能电网的结合,实现对分布式能源的灵活调度和优化配置,提高分布式能源的利用效率和响应能力。
其次是智能感知与监控技术。
主动配电网技术依赖于大量的传感器、通信设备和数据处理平台,实现对电力系统各个环节的全面感知和监控。
通过监测和分析电网中的数据,可以实时了解电力系统的状态和性能,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控制。
例如,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实现对电力设备的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提前预警和防范潜在的安全隐患。
第三是智能优化与控制策略。
主动配电网技术通过优化调度和控制策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和能源的高效利用。
例如,基于分布式能源的多能互补调度策略可以提高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经济性,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此外,主动配电网技术还可以通过灵活负荷的调度和能量存储的管理,解决电力系统中的瓶颈和矛盾,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和可靠性。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的研究,电力系统主动配电网技术还涉及到电力市场设计、运营管理和政策法规等方面的问题。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研究综述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研究综述1. 引言1.1 背景介绍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是指利用分布在用户侧的小型电源设备,通过并网运行来实现对电网的支持和增强。
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已经成为电力系统领域中的热点研究方向之一。
在传统的电力系统中,电力主要由大型发电厂集中供应,而分布式电源的接入改变了这种模式,使得电力系统更加灵活和可靠。
背景介绍中,我们将探讨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的迅速发展,分布式电源如太阳能和风能逐渐成为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不仅可以提升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还可以减少对传统发电厂的依赖,降低碳排放,推动能源转型发展。
通过深入了解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背景介绍,可以更好地把握研究的方向和重点,为后续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进一步探讨分布式电源接入技术方案、配电网影响因素、优化方法以及安全性分析,从而全面了解这一领域的研究动态和未来发展趋势。
1.2 研究意义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是当前电力系统研究的热点之一,其中蕴含着重要的研究意义。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研究可以促进清洁能源的利用,降低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符合我国节能减排、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向;研究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有利于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电力系统故障发生的可能性,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还可以提高电网的经济性,促进电力市场的竞争和发展,降低用户的用电成本,提高电力市场的效益。
深入研究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探讨其影响因素、优化方法和安全性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的深入探讨将为推动我国电力系统的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技术指导。
2. 正文2.1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概述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是指将分布式电源(如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燃料电池等)接入传统配电网中,形成一种新型的电力系统结构。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关键技术指标分析 李志强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关键技术指标分析李志强摘要:对于配电网的安全的运转来说,由于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Generation,DG)的接入,配电网原有保护的动作特性发生了变化,原有保护很难继续适用于含DG的配电网。
为了保障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充分发挥DG的潜力,有必要对含DG的配网保护方案进行研究。
在简略分析DG接入配网后对原有保护影响的基础上,对含DG的配网保护改进方案进行了全面地综述研究,分析了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关键技术。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关键技术指标引言由于分布式电源科学有序地接入了配电网,使得供电系统节能环保、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延缓输配电网建设投资、解决边远地区用电困难等方面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由于分布式电源具有数量多、范围广、容量小、随机性、间歇性等特点,其大规模分散接入使得传统配电网由无源网络变为一个遍布中小型电源的有源网络,改变了电力系统中的原有潮流分布,加大了负荷预测难度,增大了配电系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随着分布式发电技术不断提高和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分布式电源在电力系统中安装比例逐年增加,大量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使电力系统在供电模式上呈现出多样化,线路稳态潮流以及故障下提供给故障点的电流复杂程度大大增加,对配电网安全、经济运行以及故障下保护的整定产生较大的影响。
此外,随着目前旋转电机接口并网分布式电源逐渐被逆变器接口并网分布式电源取代,系统呈现出低惯性的特点,不利于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为充分挖掘分布式电源对电网的价值,有效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利用效率,提高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和可靠性,有必要通过深入了解分布式电源并网特性,对分布式电源实施主动管理和控制,使分布式电源友好地接入配电网。
通过对分布式电源主动管控,在有效扩大供电能力的同时,可减小配电线路损耗,提高配电网电能质量。
本文从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关键技术入手,以期可以为广大的线管的工作人员起到一个良好的建议作用。
主动配电网分布式储能优化配置方法研究
主动配电网分布式储能优化配置方法研究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电力工程的发展也突飞猛进。
配电系统作为未来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不断完善,并逐步发展成为主动配电网。
配电系统中的分布式发电系统、本地存储系统和响应负载严重影响了电网规划和调度过程。
标签:主动配电网;分布式储能;优化配置方法研究引言根据风光自然特点搭建DG数学模型,建立DG稳态运行的出力场景。
从储能规划建设投资视角,以最大化新增储能年均收益为目标函数,考虑配电网潮流、DG、储能三方约束条件,建立储能优化配置模型并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遗传算法内部使用前推回代法进行潮流计算。
对含多分布式电源的40节点配电网系统进行测试计算,验证了本文所设计方法的准确性,并分析了分布式电源额定功率变化及电压等因素对储能配置的影响,为系统规划和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
1主动配电网的概念及特征1.1主动配电网的概念在“主动配电网的运行与发展”这个研究报告中指出,主动配电网就是通过使用灵活的网络技术拓扑来进行管理潮流,以达到对局部范围内分布式能源进行主动控制和管理的实际配电系统。
在分布式能源的界定上,主要有分布式发电、电储能和可控负荷等。
但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核心运算工具,除了少数国家以外,大部分国家都没有把ADS规划进配电网和作为运行的必要内容,而且在主动管理和控制方面,现在仍然处于最初级的实用阶段。
1.2主动配电网的特征在分布式新型能源进行大规模的接入配电网后,主要是以新能源、主动配电网、用电负荷这三个方面为主的结构特征的新配电技术。
同传统配电的不同之处在于,新技术能够自主地对分布式方面的性能上进行预测与分析,并对可控的一些分布式资源实行管理与控制,以减少或清除能源的不确定性给电网带来的问題。
在实际使用方面具有三个特征:一是分布式资源的可控性;二是在可控能力上较为突出和完善;三是能够通过控制中心进行协调化管理;四是在网络拓扑的结构方面可进行灵活调节。
试析主动配电网系统的可中断负荷及特点
试析主动配电网系统的可中断负荷及特点从现有状态看,电能显出日渐紧缺的态势;与此同时,环境疑难也被凸显出来。
分布式电源正被广泛接纳,依托于可再生这样的新能源以便供应发电。
然而不应忽视,分布式架构下的电源很难被稳定,发电流程更易分散且间歇。
并网的路径内,很易缩减起初的稳定,降低了电能预设的总质量。
此外,峰谷累加了负荷的更多差值。
主动配电网增设了调控的新途径,它吻合了分布电源,可自主去管控变更着的负荷。
配电体系之内,主动配网辨析了中断情形下的现有负荷,侧重去监测质量。
设定了实时流程内的监测及控制,提升配电的实效。
一、主动配电网系统的可中断负荷及特点现存电网之中涵盖了可再生这类的更多能源,借助于新生能源予以发电,平衡了风电及光电比值。
依循这种思路,主动配电网增设了调控必要的新颖流程。
运用可调控的现存负荷,平衡了不可管控的总体出力。
构建了根本的这种平衡,光电及常规的风电可被彼此整合,设定了中断负荷。
这样一来,就优化调配了布设的各区段资源。
现有状态之下,断电要预设明晰的条件;依托于补偿进来的特有负荷,负荷即可被中断。
从常规视角看,这类负荷拟定了送电流程较低的可靠要求;在小型的某一范畴内,断电可获取必备的后续补偿。
传统情形下的中断负荷依循了如下流程:解析多重的阻塞要素,妥善调配了备用的现存电荷。
新技术在拓展,可中断负荷也延展了固有的内涵,它涵盖了温度负荷、可移动的负荷。
(一)主动配电网系统的可中断负荷预测5年以后,可再生能源应能占到超越15%总体的能源。
在这些能源之内,含有超越20%可调配的电能。
应当明晰的是:光电的出力、风电出力仍不可被管控。
最近几年,可再生能源凸显了更大的占有比值,它驱动了构建起来的主动配网。
亟待摸索得出运行管控的新式路径。
选取可控的电网负荷,不可控的网内出力即可被平衡。
这种情形下,光电及风电被融汇于可中断负荷,优化并重设了资源。
针对选出来的某一时段,可中断负荷准许了短时段内的断电,增设了负荷补偿。
分布式电源接入区域电网的需求侧管理策略
分布式电源接入区域电网的需求侧管理策略内蒙古赤峰市024000摘要:从20世纪末开始,许多发达国家的电力企业在探索更加高效的电能管理方法,即电力需求侧管理。
电力需求侧管理是在政府的政策支持下,通过一定的激励和引导,采用更加科学的运作方式,实现电网公司、能源服务公司、中介机构以及电力用户等多方面的共同协调配合,在保障正常用电的基础上,改善用电方式,促进用电效率的提高,最大程度减少电能的不合理消耗,最终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的共同提升。
近年来,随着分布式电源的迅速发展,其对区域电网需求侧管理的影响逐渐被人们愈发关注,不合理的分布式电源会导致电网运行效率的降低,从而影响到电网公司的经济效益。
因此,如何实现分布式电源和电网的协调发展就成为当前电网公司必须考虑的问题。
因此,对分布式电源接入区域电网的需求侧管理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区域电网;需求侧管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逐渐加快了分布式电源接入区域电网的步伐,这就使得分布式电源变为区域电网电力需求侧管理中不能被忽视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一、分布式电源接入对区域电网的影响当前,我国在分布式电源接入对电网运行影响等领域的研究已经十分深入,覆盖了电网规划、继电保护、电能质量以及调度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但是有关分布式电源接入对电力需求侧影响的研究却十分少见。
近年来,分布式电源的迅速发展使其对电力需求侧的影响范围逐渐扩大,一方面大多数分布式电源接入区域电网的目的都是为了降低负荷峰值、减少用电量,这就涉及到了需求侧管理中的负荷管理;另一方面很多小型分布式电源采用的都是光伏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采用可再生能源作为分布式电源则涉及到了电力需求侧管理中的能效管理。
通过对分布式电源接入区域电网前后负荷情况的对比分析可知,在分布式电源接入后,能源出现了大幅度的提高,进而实现了负荷的减小,降低了用电量。
因此,对于电力用户而言,分布式电源的接入有效降低了其对电网电量的需求,同时也增强了电能的利用效率和用电的可靠性。
主动配电网促进分布式电源消纳的需求侧管理与控制综述
主动配电网促进分布式电源消纳的需求侧管理与控制综述主动配电网中促进分布式电源消纳的需求侧管理与控制,主要是保证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系统过程中供电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在分布式电源并网时,不仅需要根据经济性和可靠性原则构建不同的数学模型和算法,还需要针对各种不同种类的分布式电源进行差异性的系统计算分析。
结合当前主动配电网的研究现状,文章介绍了主动配电网中分布式能源消纳的分析研究方法。
标签:主动配电网;分布式能源;经济性;可靠性Abstract:The demand-sid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to promote the absorption of distributed power in 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 is mainly to ensure the reliability and economy of power supply in the process of the distributed power supply connected to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system. When the distributed power is connected to the grid,it is necessary not only to construct different mathematical models and algorithms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s of economy and reliability,but also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 of system calculation for different kinds of distributed power supply. Based on the current research situation of 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 method of distributed energy consumption in 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Keywords: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distributed energy;economy;reliability1 概述分布式電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对配电网渗透率的提高,能够改变配电网各节点的电压分布、提高配电网的短路容量、增大继电保护的复杂程度、同时也会影响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主动配电网的基本概念及关键技术
智能配电网中的空间负荷预报必须考虑分布式电源、 电动汽车、需求侧响应对空间负荷的影响,识别出负 荷和分布式发电的模式。空间负荷预报需要充分利用 智能电表数据和精确气象预报数据;还需要考虑现有 和新增负荷的终端模型,对每一类负荷建立对应不同 日期类型的负荷曲线。
主动配电网的规划运行一体化系统
目标
通过运行与规划的充分互动,实现主动配电网的更精确、 更高效、更灵活、更智能的规划发展
主动管理、控制、规划与服务 输 电 网
可控资源
配电网基础设施 一次设备: 电缆 直流配网 新材料 二次系统: 自动化系统 通信系统 保护系统
分布式电源 静止无功补偿器 需求响应 发用电聚合体
主动配电网的基础设施
• 坚强可靠的一次网络
– 变电站、馈线和变压器是配 电网的基础装备 – 提高一次设备可靠性的手段:
人们对高可靠性供电的要求越来越高
借助于SCADA和合环运行,新加坡电网的运行可靠性已经高达 99.9999%
现代配电网的建设目标
为了应对配电网物理结构的变化,充分利用配电网的特点,必须建设现代配电 网。现代配电网就是所谓的智能电网,尽管定义千差万别,但目标只有一个:
借助于现代计算机技 术和分析手段,实时 分析电网运行状态, 实时做出最优决策
增强电网运行可靠性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消纳可再生能源发电
利用现代传感和 计算技术实现对 各个装置的全面 感知
加强与用户的互动
借助现代通信技术将系统 中的各个元件联系起来
内 容
1. 智能配电网特点 2. 主动配电网的基本概念 3. 主动配电网的关键技术
主动配电网的定义与愿景
CIGRE定义:主动配电网(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ADN),即内部具有 分布式或分散式能源且具有控制和运行能力的配电网。
主动配电网技术研究现状综述
主动配电网技术研究现状综述刘东;张弘;王建春【摘要】主动配电网作为解决大规模分布式能源接入及配网优化运行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是智能配电网的发展趋势,引发了国内外学者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本文从主动配电网规划技术、主动配电网运行控制技术、主动配电网供电恢复技术与主动配电网负荷管理技术等相关重点领域出发分析了主动配电网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并阐述了国内外主动配电网示范工程试点情况.【期刊名称】《江苏电机工程》【年(卷),期】2017(036)004【总页数】7页(P2-7,20)【关键词】主动配电网;可再生能源;示范工程;综述【作者】刘东;张弘;王建春【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上海 200240;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上海 200240;国网淮安供电公司,江苏淮安 223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72由于分布式能源(distribution energy resource, DER)的大量接入,配电网产生了功率倒送、弃风弃光等现象,为电网稳定运行带来很大影响同时降低了新能源的效益与价值。
主动配电网(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 ADN)是为解决分布式能源接入配电网问题而提出的方案,利用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通信和自动控制技术,具有协调控制各种类型分布式能源的能力。
它可以实现配电网系统中双向潮流的控制,使新能源所发电量得到高效的利用,从根本上解决大量分布式能源接入配电网的问题,是未来智能配电网的发展趋势[1,2]。
主动配电网由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 DG)、各类负荷以及大量监控装置等构成,通常包含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发电装置,以及为有效平抑间歇式能源的出力波动而配置的储能设备。
对比传统配电网,主动配电网是可控的,在实时获取全网运行状态的情况下,综合利用各种可控DG(如储能设备)、灵活的网络结构(开关)以及电压调节设备(如无功补偿装置),通过主站管理系统的控制调度实现配电网在正常工况下的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和故障情况下的隔离恢复。
主动配电网与需求侧管理
主动配电网与需求侧管理董振斌;高山【摘要】介绍主动配电网的基本概念、现实意义及其基本架构,阐述电力需求侧管理在主动配电网中的作用,提出主动配电网是实现可再生能源高渗透率接入、整合供需侧资源的有效手段.【期刊名称】《电力需求侧管理》【年(卷),期】2015(017)006【总页数】4页(P1-4)【关键词】主动配电网;“源—网—荷”三元结构;需求响应【作者】董振斌;高山【作者单位】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南京 210024;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南京21009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K019;M727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为应对传统能源紧缺以及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问题,以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和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清洁能源汽车得到快速发展。
传统的配电网依靠规划的网络结构和较大的容量裕度来应对负荷的不确定性,但是随着分布式能源渗透率和未来电动汽车使用量的不断提高,传统配电网简单的控制方法已经不再适应[1]。
为应对这一电力需求现状,主动配电网(activedistribution networks,ADN)及其技术研究应运而生,以达到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接纳能力、提升配电网资源的利用率和提高供电可靠性等目的。
从供应侧看,可再生能源的渗透率提高给配电网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问题;而从需求侧看,不断发展和成熟的需求侧响应机制能促使用户根据实时供用电情况来改变电量消费行为,因此在配电网中引入需求响应机制能够显著提高配电网的灵活性。
本文梳理主动配电网相关研究成果,介绍需求侧技术在主动配电网管理中的应用和发展要求。
2006年,国际大电网会议(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large electric systems conference international des granel reseaux electriques,CIGRE)配电及分布式发电研究委员会(C6)成立了C6.11工作组,2008年该工作组在“主动配电网的发展与运行”研究报告中首次提出了ADN的概念[2]。
[精品]适应分布式电源接入的配电网主动管理技术研究
适应分布式电源接入的配电网主动管理技术研究适应分布式电源接入的配电网主动管理技术研究【摘要】大量分布式电源并网运行可能会引起电网电压偏移、电压波动和“闪变”等问题,可能会给电网供电质量和安全运行带来威胁。
本文系统分析了分布式电源接入后的电压上升效应,阐述了主动配电网技术及其控制策略,旨在解决电网兼容及应用大规模间歇式可再生能源,提升绿色能源利用率,能源结构等问题。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配电网;主动管理;对比分析 1.引言随着电力市场逐渐解除管制,以及环境保护的呼声日益高涨,分布式电源(DG)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目前,国家电网分布式电源(含小水电)总规模已迅猛发展至3436万千瓦。
同时,金太阳示范工程、《关于完善太阳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等利好政策的出台,将加快推动分布式光伏的应用。
大量接入分布式光伏发电后,传统辐射状的无源配电网络将变成一个充满小型电源的有源网络,大量分布式电源并网运行可能会引起电网电压偏移、电压波动和“闪变”等问题,可能会给电网供电质量和安全运行带来威胁[1-2]。
过去,对配电网采取相对简单的电力调度和电网管理模式,配电线路一般只在首端安装保护监测设备[3-4],这样不能适应分布式电源大量使用、用户自建电源大量发展的需要。
此外,低压电网离用户最近,新增电源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目前,电网侧尤其是配电网仍然存在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不足、一次网架薄弱、自动化水平不高、调度方式落后以及用电互动化水平较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可再生能源的高度渗透,不利于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
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分析了分布式电源接入后的电压上升效应,阐述了主动配电网技术及其控制策略,旨在解决电网兼容及应用大规模间歇式可再生能源,提升绿色能源利用率,能源结构等问题。
2.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电压上升效应是制约DG接入电网的关键因素,本文以图1所示的简单配电系统为例来定性分析DG接入电网对电压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系统2018.7 电力系统装备丨71Electric System2018年第7期2018 No.7电力系统装备Electric Power System Equipment 重视主动配电网背景下分布式电源接入、需求侧管理技术研究,有利于提升配电网系统运行中的供电水平,并保持其良好的成本经济性,确保主动配电网的实践应用效果良好。
因此,需要在了解主动配电网功能特性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其背景下分布式电源接入、需求侧管理技术的合理使用,从而优化配电网系统服务功能,满足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摘 要]新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提升,为主动配电网性能优化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
在配电网系统运行中,为了确保供电质量可靠性及成本经济性,则需要充分地考虑主动配电网的功能特性,并在其背景下注重分布式电源接入、需求侧管理技术的有效使用,满足配电网系统稳定运行要求。
基于此,本文将对主动配电网背景下分布式电源接入、需求侧管理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主动配电网;分布式电源;需求侧管理技术;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TM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523X (2018)07-0071-02Distributed Power Access and Demand Side Management Technologyunder the Background of 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Liu Guo-qing[Abstract ]The upgrading of China ’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level in the new era provides the necessary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 In order to ensure the reliability and cost economy of power supply quality, the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 should be fully considered in order to ensure the power supply quality reliability and cost economy. In the background, the distributed power supply and demand side management technology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table operation of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system.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the distributed power access and demand side management technolog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Keywords ]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 distributed generation; demand side management technolog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主动配电网背景下分布式电源接入、需求侧管理技术研究刘国清(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茂名供电局,广东茂名 525000)工单,同时发给下面的业务部门找出根源,制定应对策略。
基层业务科室负责落实相应的治理业务,及时反馈执行结果。
然后评估其治理成效,对采取治理措施后的台区电压情况进行分析,认真比较治理前后的指标,得出治理效果。
对每一个单位的低电压台区比例、治理效果等相关参数进行统计整理,将每一个单位的名次排列,并进行通报,以此推动每一个单位积极参与到治理工作之中。
配电运维管控业务功能涉及以下内容:全景生产运行数据中心是生产运维业务管控的前提条件,发挥当前业务系统的建设成果,获得相关业务信息资料,经过数据规范、清洗、融合,形成全景生产运行数据中心。
配网停电管理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采集与监测停电信息、分析停电区域以及具体的根由,对每一个基层单位的停电状况作出综合分析,改善管理水平。
配变运行监测对配变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分析计算,确定其中不正常的配变,监测无功补偿效果。
配网运行分析主要是根据相应的监测数据,分析配电网运行情况,作出相应的处理。
业务管控KPI 指标动态监督每一个指标是否达到既定要求,要及时了解每一项工作的进度情况,尽快进行纠偏,为指标顺利完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辅助决策分析主要是分析配变运行情况,实现配变状态检修辅助决策;通过设备年限分析、设备故障分析,实现设备大修技改辅助决策;通过配变设备规模分析、负荷裕度分析,实现配网规划辅助决策。
4 总部统一管控功能支撑为保障配电自动化建设的规范性、一致性,主要电网公司均加强了系统建设和运行的统一管控。
总部既要构建起科学的标准与规范,还应严格进行检查,促使下级各个部门严格执行,真正落到实处。
因此,考虑到它的管控功能,提供技术支撑是总部对配电自动化应用的需求。
(1)对其规范的一致性等提供诸多仿真方法。
提供一套模拟运行环境控制,实现各种测试等。
(2)监测分析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情况。
主要涉及以下诸多指标:主站系统运行率、遥控使用率等,同时,做出全面的分析,整理其中的基本规律,逐渐对系统进行完善,提高系统的质量。
5 结语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配电自动化应用获得急剧发展。
本文首先阐述了馈线自动化模式,然后对配电网自动化高级应用、总部统一管控功能支撑、省级配电业务运维管理应用等内容进行了研究,希望能推动配电网自动化发展。
参考文献[1] 崔俊.智能配电网自动化应用实践的探讨[J].自动化应用,2017(12):73-74.[2] 冯洋.智能配电网自动化应用实践的几点探讨[J].内燃机与配件,2018(6):237-238.[3] 段鑫.智能配电网自动化应用实践的几点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7(23):194.[4] 郭学安.智能配电网的研究与应用实践[J].广西电业,2013(5):115,116-117.电力系统72丨电力系统装备 2018.7Electric System2018年第7期2018 No.7电力系统装备Electric Power System Equipment要求。
1 分布式电源接入、需求侧管理技术概述所谓的分布式电源,是指功率为数千瓦至50 MW 小型模块式的、与环境兼容的独立电源。
这类电源实践应用中与电力部门、电力用户等密切相关,用以满足电力系统和用户特定的要求。
如调峰、为边远用户或商业区和居民区供电,节省输变电投资、提高供电可靠性等。
主动背景下注重分布式电源使用,有利于提升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潜在应用价值,使得配电网运行中的供电质量在长期的实践中得以不断提高,并增加供电过程的技术含量,使得新型的能源生产系统能够在配电网运行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同时,加强主动配电网背景下分布式电源接入技术使用,能够增强配电网运行中的供电效果,并借助其环保方面的应用优势,使得主动配电网应用中的资源利用效率逐渐提高,保持其良好的环保效应。
所谓的需求侧管理,是指在电网运行中以提高电力资源利用效率为目的,通过对用电方式的不断改进,确保用电方面的科学性、有序性,并满足节约用电要求的相关活动。
实践中通过对主动配电网背景下需求侧管理技术的合理使用,有利于提升配电网运行中的供电水平,促使供电过程中的电力资源节约量能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从而实现现代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为电力生产计划的科学实施提供技术支持。
2 主动配电网背景下分布式电源接入技术电力生产中为了实现对能源消耗问题及环境质量改善的有效应对,需要重视分布式发电技术使用,并通过对主动配电网背景的考虑,扩大分布式电源接入技术应用范围,使得电能质量及供电可靠性能够得到科学保障。
实践中落实主动配电网背景下分布式电源接入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时,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由于主动配电网(ADN )作用下的配电网智能水平得到了提升,且在自动化、电力电子等技术的支持下,能够使配电网运行中实现对接入分布式电源的主动管理,从而为电力投资及供电状况改善等提供所需的参考信息。
因此,主动配电网背景下运用分布式电源(DG )接入技术时,需要通过对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的配合使用,并考虑实际情况,在计算机三维空间中构建出应用价值大的DG 规划模型,使得分布式电源接入技术运用中能够达到主动配电网运行要求,确保生产实践中的供电质量可靠性。
某主动配电网应用中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
负荷GGGG 开负荷负荷聚合体输电网络高压配网110 kV 中压配网10 kV 低压配网0.4 kV售电公司发用聚合体发电聚合体光伏冷热电三联供风力发电储能MG 微网主动配电网图1 某主动配电网应用中的示意图(2)主动配电网背景下运用分布式电源接入技术时,需要技术人员能够从成本经济性、规划方案可行性等方面入手,并通过对微型燃气轮机、风电和光伏等不同DG 类型的考虑,在计算机三维空间中落实好风速模型、光照强度模型等不同模型的构建工作,从而形成有效的“风速-光照强度-负荷”的多场景。
此时,将主动配电网背景下的分布式电源接入技术应用于这种场景中,能够使分布式电源规划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更具科学性,从而提升配电网运行中的供电水平,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在落实主动配电网背景下分布式电源接入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时,为了降低配电网的运行成本,应将最小化年综合费作为目标函数,并通过对分布式电源投资费、燃料成本等不同要素的考虑,确定主动配电网运行中的最小化年综合费。
其表达式如(1)式所示:C min =C I +C OM +C F +C P +C AM +C DSM (1)式(1)中,最小化年综合费用C min 表示,折算到每年的分布式电源投资费、运行维护费、燃料成本分别用C I 、C OM 、C F 表示;主动配电网向上级电网购电费用C P 表示;分布式电源的主动管理费及需求侧管理成本分别用C AM 及C DSM 表示。
实践中通过对这些不同参数的考虑,有利于为分布式电源应用中的规划方案确定提供参考依据,从而降低配电网运行成本,并体现出主动配电网背景下的分布式电源接入技术实践应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