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汉语课上册第十六课生物钟(新疆双语班专用)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讲义大自然的语言》课件新人教版
3词语评点:
写春:大地苏醒 冰雪融化 草木萌发 次第
“苏醒”将大地拟人化,展现一幅春回大
地,生机勃勃的景色。
“融化”写出了冰雪的动态,暗示着春暖花
开的美景,透漏着暖暖的春意。
“萌发”描写小草、树芽生长的情态,显示
出草木的生机和活力。
“次第”写出百花竟相开放、争着报春的
热闹情景。
写夏:燕子翩然归来 植物“孕育”果实
1、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一)齐读第一自然段。
1、本段主要描写了什么?
2、本段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标 出有关词句。
3描写一年四季的物候现象运用了哪 些词语?请同学们仔细揣摩,品味, 并谈谈你的理解。
明确:
1、本段以优美生动的写景笔调描写了 一年四季的物候现象。
2、本段是按春——夏——秋——冬的时 间顺序来写的。表示时间的词语有;立春 过后——再过两个月——不久——到了 秋天——准备迎接,条理十分清楚。
古今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古代三月的长城 现代三月的长城
4. 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 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 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 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划分段落层次,理清说明顺序
第一部分(§1---3) 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 学.
落叶
(luò)
丢三落四 (là)
落枕
(lào)
差异 (chā) 差遣 (chāi)
差劲 (chà) 参差 (cī)
大自然的语言
“一年有四季,四季景不同”, 通过草木昆虫呈现出不同的情景, 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季节的变换更 替,能够据此来安排农事活动,自 然界就像一个智者,用他独特的语 言向人类传递着季节变化的种种消 息。
第十 六课 生物钟汇总
第十六课生物钟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本课词语,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掌握词语,重点掌握“误差、以至、以致、推测、相连、活力、旺盛、着想”等。
2、结合具体语境,学习掌握本课句型。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字典(词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掌握本课词语含义,尤其掌握重点词语的用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有关生物钟的知识。
3、结合课文学习、搜集资料及真实交际,进行书面表达。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生物钟的特点,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本课词语、句型。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感受生物钟的特点,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四、教学方法: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讨论。
五、教学时间:四课时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检查、学习词语教学目标:1、初步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2、检查学习新词语,学会重点词语。
教学过程:一、导入直接出示课题,齐读。
师:生物钟是生物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奏和周期性节律。
它影响甚至控制着生物的行为变化。
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了解什么是生物钟,并在它的启示下,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二、新授(一)检查预习,学习词语。
1、大屏出示词语,以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认读,并采取多种方式理解词语含义。
2、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掌握重点词语“误差、以至、以致、推测、相连”。
3、同义词比较学习。
以致---以至(1)意思对比。
“以致”表示下文是上述的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以至”表示由于前半句话所说的情况程度很深而产生的结果,也可以用于时间、数量、范围的延伸。
(2)选词填空。
①他的腿受了重伤,()几个月都起不来床。
②这篇课文我读了好几遍,()都能背下来了。
③做一次不行,就做两次、三次,()更多次。
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从前的许多神话都变成了现实。
⑤因为错过了最佳的抢救时间,()病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笔记]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版..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色,增强学生的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
2.学习阅读科普文章,了解简单的物候知识,积累丰富科学知识,开阔认知视野。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并养成注重观察、勤于思考的科学态度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1.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读,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能准确简洁地概括文章要点,明确本文写作的条理性。
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本文说明的生动性。
【课题安排】二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设情境,激发兴趣燕子呢喃,春风拂面,告诉我们春天来了;蝉声聒噪,烈日炎炎,告诉了我们夏天来了;田野金黄,落叶纷飞,告诉我们秋天来了;白雪皑皑,粉妆玉砌,漫天的雪花说着冬天的故事。
鱼鳞上的圆圈告诉了我们它的年龄,三叶虫的化石嵌在喜玛拉雅山巅,告诉我们这里曾是浩瀚的海洋。
其实人有语,物有声,大自然也会说话。
今天,让我们一起聆听《大自然的语言》吧。
二、读课文,解释词语1.融化:(冰、雪等)变成水。
2.萌发:种子、草木发芽。
萌、发同义。
3.次第:一个挨一个地。
4.呈现:显出、露出。
5.周而复始:形容不断地循环往复。
6.花香鸟语:形容大自然的美好景象,多指春天的风光。
7.物候:生物的周期性现象与气候的关系。
8.观测:本课指观察并测验。
9.悬殊:相差很远。
三、理清思路,整体感知1.自由快读全文——扫清字词障碍,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自由朗读全文——揣摩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行文思路。
3.圈点勾画法——画出文章传递的主要信息,整合出每一段的主要意思。
(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让学生自由选择其中一项进行讨论,并推选中心发言人在全班发言,老师按回答的先后、概括的准确度。
在黑板上方进行评价记分,并对学生回答进行即时评价,明晰正误,使学生对文章内容做到条理化,并能熟练掌握一种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从而在阅读中能准确地、迅速地理解作者的意图。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课件2 新人教版
文章第二段为什么说利用物候于农事活动比较简便,容易掌握?
文章第二部分为什么说利用物候于农事活动比 较简便,容易掌握?
观测手段:“活的仪器” 活生生的生物
数据意义
反映气温、湿度等 气候条件的综合
也反映气候条件对 生物的影响
应用在农事 上比较简便, 容易掌握, 避免损失。
(举例子)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引号能否去掉?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可千万别慌张, 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 会告诉你准确的方向。
要是碰上阴雨天, 大树也会来帮忙: 树叶稠的一面是南边, 树叶稀的一面是北方。
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 它在天空给你指点方向: 中午的时候它在南边, 地上的树影正指着北方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可千万别慌张, 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 只要你细细观察,多多去想
“大自然的语言”是什么意思?
“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大自然的语言”意思就是“物候”。这是作者 的形象说法。
采用“大自然的语言”作题目有什么好处?
将大自然拟人化了,生动有趣,能吸引读者。也 暗示了物候现象对农事安排、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
课文分析:第二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
杏 花: 传 语
举例子
桃 花: 暗 示 布谷鸟: 唱 歌
拟人
品味:第一段哪些词语用得生动典雅?
苏醒: 把大地人格化,亲切动人。 融化、次第:用词典雅,富于形象性。 翩然: 轻快飞舞的样子,生动形象。 孕育: 典雅形象。 簌簌: 纷纷落下,形象典雅。 销声匿迹: 消失了叫声,藏起了形迹。简炼典雅。 衰草连天、风雪载途: 用词典雅,给人美感。 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用词典雅,有文言色彩。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 大自然的语言》
《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导学案课前预习一文体知识事理说明文是以说明事物的本质特点,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揭露出事物进展、转变规律的文章。
这种说明文,要紧阐释所要说的“理”,而要阐释那个“理”,就要安排好释理的顺序,按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以逻辑顺序行文就成了事理说明文的一大特点。
相关资料物候,要紧指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规律与非生物的转变对节候的反映。
例如,植物的冬芽萌动、抽叶、开花、结实、落叶;动物的蛰眠、苏醒、始鸣、交配、繁育、换毛、迁移等均与节候有紧密关系。
非生物现象,如始霜、始雪、结冻、解冻等,也属物候现象。
物候学,也称“生物气候学”。
研究生物的生命活动现象和季节转变关系的科学。
二(一)走近竺可桢(1890—1974),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
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
领导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气象研究所和首批气象台站,并在台风、季风、气候变迁、农业气候、物候、自然区划等方面有开拓性的研究。
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地学系,成为那时培育地学英才的摇篮。
以求实精神领导浙江大学工作,培育了多方面的人材。
长期领导中国科学院工作,踊跃提倡并组织和参加中国地学、生物学、天文学、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及自然科学史研究等多方面工作,主编了《中国自然区划》、《中国自然地理》等丛书,是我国地理学和气象学界的一代宗师。
(二)题目解读课文介绍了物候知识,说明了研究物候的重要性。
原文题目是《一门丰收的科学——物候学》,而“大自然的语言”是用来比喻非常丰硕的物候现象的。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把大自然中各类物候现象比作“大自然的语言”,形象地说明了熟悉它、研究它的重要性。
课文把原先的题目改成“大自然的语言”,把大自然拟人化了,显得生动而有乐趣,又很新颖,比直接说“物候学”更易吸引读者;也更合乎“科学小品”这种文章的特点。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萌.发( )翩.然( ) 孕.育( ) 销声匿.迹( )衰.草连天( ) 簌.簌( ) 风雪载.途( ) 周而复始.( ) 草长.莺飞( )谚.语( )候.鸟( ) 2.说明词语:载途: 簌簌:销声匿迹: 周而复始:衰草连天: 草木枯荣:草长莺飞: 年年如是:3.给以下句子的空白处填词语,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⑴ 于是转入酷热的夏日,这是植物 果实的时期。
人教版八上语文第16课
明物候是有区域性的。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文章内容
的能力。熟读文章,从第三自然段中即可找到答案。 10.文章引用李白《扶风豪士歌》中的诗句目的是什么? 使语言典雅而具有说服力,更生动形象地证明“大河以南开封、 洛阳一带,春风挟带黄沙比吹绿草叶更有代表性”,进而说明物 候是有区域性的。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引用作用的能
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浅显易懂,具有较强
的趣味性和启发性。
创作背景
本文是根据《科学大众》1963年第1期竺可
桢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一文改写而成
的。目的在于普及物候知识,帮助困难时期的农业生
产,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文章主旨
课文把无比丰富的物候现象比作“大自然的语 言”,生动地说明了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物候变化的 一些规律和研究物候学的意义,提倡进一步加强对物 候的观测和研究,以促进农业生产。
7.依次填入文中画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领悟 考验 C.领悟 考证 感悟 感悟 B.领略 D.领略 考验 考证 感觉 感觉
(A )
8.从文章内容看,本文作者认为江南春天来临的信息是什么?
绿色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从李白 和王安石两人的诗中分析出共同点即可解答。
9.“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是诗人几经推敲才改定 的,本文作者认为用“绿”字的好处是什么? “绿”字象征春天的到来。王安石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能说
3.抓语言标志,把握句子间的逻辑关系。 从局部看,句与句之间往往呈现出并列、承接、解说、对比、递进、 转折、因果、总分等逻辑关系。而这些关系往往体现在一些语言标 志上,如:①关联词语的呼应;②暗示性词语的使用;③有指代意义的词 解题 语;④句子之间的过渡、对应关系(内容上、形式上),也往往体现语言 技巧 顺序的一致性;⑤陈述对象前后一致。 4.连读语感检验。 通过前面三步,最后将初步排成的段落连起来读一读,看语意是否连 贯,有没有不对劲的地方,如果有,即予以调整,直到感觉流畅为止。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大美自然,神奇物候
大美自然,神奇物候
——《大自然的语言》美点赏析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都是“大自然的语言”,作者把物候学说明得生动活泼,美不胜收。
那么,文章的美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美妙的用词
【剪辑一】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剪辑二】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
本文虽然是一篇说明文,用词却十分生动、典雅。
如【剪辑一】,“翩然”一词,使得燕子飞舞的样子跃然纸上,让人不由想到“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的景象,倘若只写“燕子归来”就显得呆板了。
再如【剪辑二】,作者用了两个叠音词,“渐渐”确切地表达了叶子枯黄的过程;“簌簌”形象地模拟出风吹落叶的声音,有声有色,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二、华美的修辞
【剪辑一】大自然的语言
【剪辑二】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物候知识原本是较为枯燥的知识,阅读本文却好像在咀嚼一篇优美的散文,这与作者在文中巧妙运用拟人修辞有密切的关系。
首先,文章的标题就把大自然拟人化了,它将物候现象形象地说成是传递信息的“语言”,一下子就激发起读者的兴趣;其次,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作者也多处运用拟人。
如【剪辑二】把“大地”人格化,描绘出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显得亲切动人。
同学们,这样的例子在本文中还有很多,你能再找出一些用词优美、运用拟人修辞的句子吗?。
八年级上册语文(新疆专用版)
八年级语文(新疆专用版)生字生词汇总归纳第一单元第1棵消息两则生字溃kuì魁kuí钧jūn 鳌áo诞dàn 枯kū生词防线溃退执行魁首千钧鳌头诞生授予摧枯拉朽风平浪静百步穿杨第2课“中国速度”震惊雅典生字捂wŭ喃nán弧hú踉liàng 跄qiàng 屏píng 炙zhì生字突围喃喃游离调整依旧佩服限度弧线脉搏踉跄威胁屏幕默默无闻炙手可热无懈可击不可一世英姿勃发第3课微笑,并保持微笑生字肆sì鏖áo殉xùn玫méi吝lìn生词肆虐捕捉口罩坚毅鏖战殉职患者永恒疗效无奈玫瑰不吝民谣无独有偶突如其来第4课一个灾区农村中学校长的避险意识生字栋dîng 趴pā噙qín 驱qū疏shū撤chè堵dŭ绊bàn 塌tā生词驱车验收拆除锈蚀疏散规划撤离堵塞积压绊倒坍塌参差不齐华而不实井然有序第5课消息两则生字刨páo雇gù粱liáng瀚hàn生字视角梦幻融合幽默高粱疾驰牲畜浩瀚养殖运输惊慌失措无影无踪一览无遗第二单元第7课驿路梨花生字寨zhài倚yĬ撵niăn暮mù茅máo惚hū葺qì菌jùn生词驿路起伏迷茫暮色露宿漆黑简陋喷香茅屋作声恍惚修葺约莫修长折损菌子第8课小橘灯生字挪nuï瓤ráng筐kuāng斑bān朦méng胧lïng生词光景苍白越发阴沉无聊橘子斑斑赞赏朦胧镇定失踪第9课行道树生字梭suō堕duî囱cōng 缀zhuì婪lán泣qì生词忧郁穿梭原始无疑堕落装饰烟囱点缀神圣贪婪污浊固执珍视哭泣寂然穿插第10课花婆婆生字幢Zhuāng茉mî屿yŭ宠chǒng 椰yē曳yè篱lí笆bā生词雕刻散发茉莉热带岛屿宠物椰子结交骆驼发作摇曳点子订购篱笆笨手笨脚第三单元第11课泥人张生字怵chù抠kōu 绰chuî吆yāo筷kuài裆dāng贱jiàn生字留神阔绰吆喝筷子排行裤裆摆弄贱卖横冲直撞艺高胆大大模大样第12课春酒生字糕gāo搁gē斟zhēn碟dié宵xiāo拘jū荔lì槛kăn瘾yĬn剔tì眯mī生词元宵落幕气氛拘束稀罕荔枝门槛过瘾酬谢别致分量挑剔眼巴巴笑眯眯一马当先顾名思义如法炮制13课端午的鸭蛋生字腌yān蠢chŭn苋xiàn 沧cāng嫩nèn 纽niŭ萤yíng生字苋菜名目籍贯称道沧海柔嫩纽扣萤火虫肃然起敬14课乡村舞会生字醋cù酪lào 祈qí祷dăo羔gāo坎kăn绢juàn 缎duàn 柿shì生词奶酪圆满模糊祈祷羊羔蓬松坎肩手绢掌控绸缎西红柿热气腾腾兴高采烈争先恐后第15课火把节之歌生字瘟wēn谚yàn 凰huáng翱áo生字隆重崇拜禁忌预祝恰好谚语硕大情韵仪态偶像山冈浩荡激扬沉浸凤凰翱翔漫山遍野第四单元第16课太空归来生字拽zhuài刹shā稠chïu 摩mï舷xián障zhàng 虞yú生词刹车稠密应付摩擦舷窗剥落尖锐故障概率屏息凝神无虞踏实第18课生字镐gāo靴xuē锥zhuī耸sǒng 缭liáo膏gāo匍pú匐fú斩zhăn 生词锥形耸立缭绕抛弃石膏消耗毅然凄厉苍茫步履匍匐迟缓创举养精蓄锐齐心协力斩钉截铁异口同声第19课喂——出来生字栅zhà渊yuān牟mïu 棘jí钞chāo肮āng蔚wèi纭yún衷zhōng 逍xiāo生字栅栏渊博牟取棘手钞票肮脏蔚蓝清澈颤巍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震耳欲聋源源不断胸有成竹心安理得万无一失逍遥法外一视同仁任劳任怨第20课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生字鄙bĬ夷yí憎zèng生词浪费鄙夷憎恶测验发愁痛恨失望装置高傲打赌灰尘皱皱巴巴。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 大自然的语言》课件 新人教版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纬度、经度、高下、古今
首先、第二、第三、此外
主
次
逻辑顺序
4. 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 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 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 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理 层 次
一、(1—3)说明什么是物候及物候学 二、(4—5)说明物候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三、(6—10)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 素 四、(11—12)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读读1--2自然段,说说你对这 两段语言特点的体悟。
1、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每个 季节都有独特的自然景观。
2、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自然现象同 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当春天的第一缕阳光照射在林间,冰 冻的溪水开始悦动,仿佛能感受到那股涌 动的激情。林间的树木也是毫不示弱,经 历一个冬天的压抑,它们都开始有些蠢蠢 欲动,枝头的嫩芽已经等不及伴侣的到来, 自个儿先从枝头抽出新芽,偷偷地窥探着 这个等待很久的新春。地底下的小东西早 已按耐不住性子,蠕动着蛰伏一冬天的身 躯,小心翼翼地探出好奇的脑袋,哦,终 于可以改个睡姿了……
改文简洁,直白, 但是缺乏吸引 力。
原文用语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
品语言(第五自然段)
• 说明方法:
举例子 作比较 列数字
举北京一例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早蚯闻蝉叫,晚蚯迎雨场。
△麻雀囤食要落雪。 △蚂蚁垒窝要落雨。 △鱼跳水,有雨来。 △燕子低飞要落雨。 △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 △龟背潮,下雨兆。 △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 △泥鳅静,天气晴。 △猪衔草,寒潮到。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最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 (共31张PPT)
划分段落层次
• 第一部分(1~3段)引出什么叫物 候和物候学。
• 第二部分(4~5段)说明物候观测 对农业的重要性。
• 第三部分(6~10段)说明决定物 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 第四部分(11~12段)说明研究物 候学的意义。
描述物候现象 作出科学解释 影响物候的四个因素 阐明研究意义
研读赏析
• 请你速度文章6-10自然段,思考下列 问题:
拓展延伸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 请你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说说这首
诗中描绘的物候是由哪种因素引起的?
由于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 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正 说明了这一点。
你能总结出6-10自然段的说明顺序吗?
主要 • 纬度的差异 • 经度的差异 • 高下的差异
次要 • 古今的差异
空间 时间
课文第一部分(1-3)采用的是 怎样的逻辑顺序?
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 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 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 年迟五六天”,“左右”一词可否去掉? 为什么?
• B、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 C、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 D、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 E、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 的时期。
• F、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 G、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 声匿迹。
• H、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 风雪载途的寒冬。
“左右”一词可否去掉?为什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PPT 版本:人教版2001·2015年6月印刷
课后作业
练习册; 串词成段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 版本:2001人教版·2015年6月第7次印刷
科普文章 (事理说明文) 第 二 课 时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1、理解本文说明顺序。(三种顺序 皆有,以逻辑顺序为主)(阅读目标, 难点) 2、了解标题的含义(阅读目标)
分析说明顺序
练习一4 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11节: ①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 ②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 子的日期; ③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 ④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⑤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2 随堂练习 从练习一中四个问题来看,全文写 了四个内容: 引出说明对象物候、物候学 (1-3) 物候观测对农业重要性 (4-5) 物候现象来临决定因素 (6-10) 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11-12) 据此快速阅读课文把课文分成四部分。
据释义写出词语并给蓝色字注音
1、发芽。 萌发 mé ng 2、一个挨一个地。 次第 3、动作轻快的样子。翩然 piān 4、原指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 这里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 销声匿迹 xiāo nì 5、遍地是衰草。 衰草连天 shuāi
6、风雪满路。 风雪载途 zà i 7、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周而复始 8、绿草茂盛,莺儿啼飞,指春天 的美好景象。 草长莺飞 yīng
确切地说: 物候:主要指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规 律与非生物的变化对节候的反应。例如,植物的 冬芽萌动、抽叶、开花、结实、落叶;动物的蛰 眠、复苏、始鸣、交配、繁育、换毛、迁徙等, 均与节候有密切关系。非生物现象,例如始霜、 始雪、结冻、解冻等,也属物候现象。 物候学:也称“生物气候学”,是研究生物 的生命活动现象与季节变化关系的科学。 我们将要学习的《大自然的语言》,就是介 绍物候学科的知识的科普文章,属事理说明文。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课件
衷zhōng(衷肠)
候hòu(物候) 侯hóu(王侯)
猴hóu(猴王)
字词知识
4.成语辨析 销声匿迹 无影无踪
求同
两个词语都含有“没有一点踪迹”的意思。
“销声匿迹”侧重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例句:随着
雪花的纷纷落下,原来还活跃在田间的小昆虫们都销
辨异 声匿迹了。“无影无踪”侧重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例句:魔术师的手一动,手上的毛巾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了。
开拓者。他对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及变迁等,对地理 学和自然科学史都有深刻的研究,并且造诣很深。而物候学也 是他呕心沥血做出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主要作品有《中国 气候之运行》《中国气候概论》《竺可桢文集》《竺可桢日 记》。
理解文题
“语言”是人们传递思想、交流感情的媒介和工具。大 自然也有语言,即丰富的物候现象,像“草木荣枯”“候鸟去 来”等都是大自然与人类交流的语言。“大自然的语言”采
草长莺飞: 形容春天生机盎然,万物复苏的美好景色。莺,黄鹂。
作者作品
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中国卓越的 科学家和
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 近代地理学的 奠基人。他担任浙江大学校长13年,被尊 为中国高校四大校
长之一。竺可桢是毕生为国“求是” 的气象事业和物候学的
字词知识
5.重要词语释义 农谚: 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是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物候学: 也称“生物气候学”,是研究生物的生命活动现象与季节变化
关系的科学。 销声匿迹: 原意是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文中指昆虫都无声无息、
无影无踪了。 衰草连天: 衰败的草与天空相接。
周而复始: 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教案新人教版第一篇: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教案新人教版16.大自然的语言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进一步了解说明文的知识。
2.了解物候知识。
能力目标1.学会默读,快速找到中心句并准确提炼信息,逐步提高阅读科普说明文的能力。
2.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理解文章的条理性。
3.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文的条理性。
2.学习文章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
突破方法: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进而通过开展竞赛、演讲等形式,让学生沉浸在获取知识的成就感中,同时加强学生间的合作交流,最后自然而然地突破文章的重点。
难点概括、分析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
突破方法:通过组织“我是专家”这样一个语文活动,让学生深入文本,对文字作细致揣摩。
然后通过小组合作、班级演讲、同学问质疑的方式,对文字进行深刻的辨析,并引申到生活实际当中。
这其中,教师要进行积极的鼓励并正确地导航。
教学方法1.情境导入法: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2.语文活动式教学法:针对八年级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增强,大胆对教学难点进行突破,设计语文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活动中提升对文字的感悟能力。
3.作比较阅读法:通过比较辨析,使学生自然地体味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并生成自己的语言资料库。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启发兴趣设计(一)教师展示一组四季风景图片,引导学生描述自己的所见所感,然后对比科学家对物候的研究,引发学生对物候现象的探究兴趣。
设计(二)师生问答导入课题:同学们,前面我们学过《春》和《济南的冬天》这两篇课文,你们还记得里面是怎样描写小草的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春天,小草“嫩嫩的,绿绿的”;冬天草色“暗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六课生物钟第一课时阅读理解课文知识目标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词语进行交际。
能力目标1.让学生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找出重点词语达到会读,会写,会运用。
2. 让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的基本内容。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科普科幻类作品的技巧和方法;在阅读中注意观察和分析这类文章在介绍科普知识方面提出问题,说明问题并对问题研究的意义进行科学论证方面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掌握课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词语进行交际。
教学方法1.体现《合作,竞争,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这一课分五课时上完、其中第一、二课时在课文中串讲词语,第三课时讲交际训练和阅读,第四课时讲课文2讲课方式同课文1。
第五课时讲作文。
(能够让学生掌握生字,掌握新词语的词义、用法。
能够灵活运用句型,理解这篇文章的主旨。
)首先检查学生到勤情况以及复习旧课,叫学生造句、上黑板听写,复述课文等检查学生对旧课掌握的情况:(这个过程需要大概5分钟左右)然后导入新课。
(教师泛读课文,在课文中讲解本课新词语和生字大概25分钟)最后总结本课重点内容,巩固练习以及布置作业(大概需要10分钟)。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注意把不熟悉的地方或不理解的词语语句画下来,把生字词读正确,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2、学生查字典或结合课文内容,自学本课生字词。
3、老师巡回检查学生的预习和自学情况。
4.活动提示:为增强竞争性,提高参加活动积极性,教师提议建立临时评委会,结合大班意见,给各朗读小组评分,登记成绩。
讲解重点词语:每个小组的学生一起合作解决重点词语,看看哪个组的学生把任务完成得最好。
第一组:读课文(1——4)自然段,找出重点词语。
第二组:读课文(5——8)自然段,找出重点词语。
第三组:1-作息:2-谜团:第四组:1-失眠:2-衰老:3-以致:第五组:1-推测:2-相连:1,2。
学会本课词语并会听写。
2.练习给课文分段。
第二课时深化课文学习知识目标:能以较快的速度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并根据提纲复述课文内容。
能力目标:1.了解文章的基本写作手法,能够根据提纲复述课文大意,回答根据课文内容提出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文学习提高学生读科普性文章的兴趣。
教学重点:1-让学生理解课文中出现的疑难句。
教学难点:“…以致…”,“不仅仅……也”,“换句话说…”等句式造句。
教学方法:体现“合作,竞争,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首先检查学生到勤情况以及复习第一节课词语,叫学生造句、上黑板听写等检查学生对旧课掌握的情况:(这个过程需要大概5分钟左右)然后导入新课。
(让学生带者问题快速默读,把问题从文章中找出来待教师提问;再根据故事发展情节让学生试着分段,教师给予提示;学习本课的重点句型,重点训练。
试着总结课文中心思想。
分角色朗读课文。
让学生谈谈通过这课学习学到了什么东西,懂得了什么。
大概25分钟)最后总结本课学习情况和重点内容,巩固测试以及布置作业(大概需要10分钟)。
导入新课:我们对生物钟的概念也许不是很熟悉,但这个生物钟的作用和威力却无处不在。
让我们读读这篇课文,也许你会有不少收获。
一,学生阅读课文第一至第八自然段。
第一部分问题:(哪个组的学生回答得又快又准确)1. 如果把一个人放到每天时间不足或超过24小时的环境中,会怎么样??2. 宇航员在太空中生活时,生物钟为什么会混乱?3.生物体内有生物钟吗?请举例说明。
4.人体体力循环周期,情绪循环周期和智力循环周期各是多少天?5.一般来说,每天的什么时间是学习的黄金时间?什么时间是日光浴的最佳时间?为什么?第三部分问题:1-从课文中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并说出喜欢的原因。
板书设计:段落大意第一段(1自然段):人体内生物钟与24小时作息时间表。
生物钟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连。
第二段(2——3自然段):小标题——什么是生物钟?所有的动物都有自己的生物钟。
人体内的生物钟与生物节律。
第三段(4——5自然段):小标题——生物钟到底在哪里?生物钟遍布人体全身的神经网络。
母钟与子钟。
第四段(6——8自然段):小标题——如何遵守生物钟?人的生理节律,遵守才能保证健康。
课文小结:这是一篇科学说明文。
生物钟是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奏和周期性节律。
它影响甚至控制着生物的行为变化。
学习这篇课文已了解什么是生物钟,在它的启迪下,科学合理地安排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活动提示:为增强竞争性,提高参加活动积极性,教师提议建立临时评委会,结合大家意见,给各复述小组评分,登记成绩。
课内练习:做练习第四,第五题。
作业布置:1、背诵课文老师指出的段。
2,预习交际练习和阅读。
教学反思:第三课时(交际练习,阅读),通过交际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2,通过交际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说的能力。
3,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4,通过预习学生尽量学会自己解决出现的重点词语。
1-让全体学生都能够动脑,动口,动笔参加交际练习。
2-让全体学生基本理解阅读内容。
学生能口述阅读大意。
首先检查学生到勤情况以及检查预习情况,然后分析阅读,再根据实际进行交际练习。
讲解交际练习。
1.让每个小组的学生都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构思回答问题。
2.让每个小组的学生都要参加发言。
3.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4,为增强竞争性,提高参加活动积极性,教师提议建立临时评委会,结合大班意见,给各朗读小组评分,登记成绩。
交际话题(小组讨论)1.谈谈你的作息习惯?2. 在了解了一天24小时中人的生物钟的大致规律后,你打算怎样安排自己的每一天的学习和生活?二,讲解阅读。
(生物钟)阅读要求:准确流利地读。
快速流利的读。
读错字的要及时纠正。
二.让学生读同步练习上的阅读材料。
1.每小组选代表学生读阅读。
2.做同步练习上的有关练习和读有关阅读。
板书设计:课题话题总结。
让学生在家里再读一篇阅读。
2.预习课文(二)。
第四课时(课文2科学的睡眠)知识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口述课文大意。
2.学习叙述,感情相结合的方法。
能力目标1.让学生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找出重点词语达到会读,会写,会运用。
2.引导学生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品读文章清新质朴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养成科学睡眠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1,掌握课文自然段的内容和结构,叙述次序和表达方式。
2,掌握课文内容练习分段并学会总结段落大意。
教学方法1.小组合作学习课文。
2.诵读教学法:贯穿朗读教学指导,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理解情景,欣赏语言美。
教学过程:首先检查学生到勤情况以及复习旧课,叫学生造句、上黑板听写,复述课文等检查学生对旧课掌握的情况:(这个过程需要大概5分钟左右)然后导入新课。
(教师泛读课文,在课文中讲解本课新词语和生字大概20分钟)最后总结本课重点内容,巩固练习以及布置作业(大概需要15分钟)。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一、课文导入:“睡眠”曾被人们看作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一个人一生中大概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水面中度过的。
可真正多少人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待睡眠问题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注意把不熟悉的地方或不理解的词语语句画下来,把字词要读正确,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2、学生查字典或结合课文内容,自学本课生字词。
3、老师巡回检查预习和自学情况。
4.活动提示:为增强竞争性,提高参加活动积极性,教师提议建立临时评委会,结合大班意见,给各朗读小组评分,登记成绩。
三,讲解重点词语:修整,困,旺盛,着想四,要求带着以下问题阅读:1,为什么我们的睡眠时间减少了?2,睡眠不足会有什么影响?3,简单叙述一下美国的研究人员所做的试验?4,这个试验说明了什么?5,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睡眠问题?板书设计:课题问题课文分段巩固练习2,。
学会本课词语并会听写。
2.会复述课文内容。
3.预习作文。
第五课时(作文)。
通过作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通过作文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说的能力。
能够写出语句通顺,内容丰富的作文。
“我的一天”为题,介绍自己的一天的生活。
1.让每个小组的学生都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想。
2.让每个小组的学生都能动笔写作文。
3.教师检查学生写的情况。
4.教师检查完后给学生讲自己的想法。
5.挑几个学生的作文给全班学生读。
以“我的一天”为题写一篇作文。
2.预习新课的词语和课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