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军事后勤近代化的酝酿与初步发展
晚清军事现代化历程述论
晚清军事现代化历程述论作者:王爱云来源:《理论与现代化》2012年第06期摘要:晚清现代化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部被侵略与反侵略的历史。
晚清现代化的一个重要主题是军事现代化。
湘军、淮军和甲午战后的新军前后相继,在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等的统领下,变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代表了晚清军事现代化过程的三个阶段,推动了中国早期军事现代化进程。
但由于封建专制腐朽、经济困境和传统观念的制约,中国军事现代化被延误。
关键词:晚清;湘军;淮军;新军;现代化中图分类号:K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2)06-0010-06晚清现代化的一个重要主题是军事早期现代化。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起家的湘军、洋务运动时期发展起来的淮军和甲午战后崛起的新军,在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等人统领下,开启了晚清军事现代化,是中国军事现代化进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若干年来,单纯研究湘军、淮军和清末新军的学人较多,而综合研究者较少。
施渡桥编写的《晚清军事改革研究》介绍了曾国藩等人的治军思想和实践。
张瑞安撰有《中日近代军事比较中的审视》、《晚清军事现代化的历史成败》等文章,肯定了湘、淮军的贡献,分析了其发展缓慢的原因。
张华腾老师肯定了清末新军的成就,著有《北洋集团崛起研究》一书,认为袁世凯编练的北洋新军已达到了一定的现代化水平。
本文在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以现代化理论视角,以1912年为时限,以湘军、淮军和清末新军为研究对象,借助比较分析法,梳理、论述晚清军事现代化历程。
一、晚清军事现代化的历程(一)启动阶段——湘军湘军是晚清时对湖南地方军队的称呼,又称湘勇,始建于1853年。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后,清朝八旗兵和绿营军一触即溃,不得不利用地方武装,湘军就是在这时候发展起来的。
曾国藩是湘军的创始者,他将湖南各地办的团练整合成湘军。
曾国藩崇奉程朱理学,他说:“苟通义理之学,而经济该乎其中。
举步维艰的晚清海军建设
举步维艰的晚清海军建设作者:曹永胜来源:《中国军转民》 2020年第12期曹永胜近代中国的大门是从海上被攻破的,因此对于十九世纪的中国人来说,沿海地区经历了从“大后方”到“前沿”这么一个180 度的回转认知历程。
虽然很痛苦,但是好歹唤起了一些头脑相对清醒之人的海权意识。
特别是1856-1860年的那场堪称奇耻大辱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痛定思痛的朝廷终于开始认真思考海防这个议题。
虽然在这期间“塞防”论时不时的以抢夺经费的名义跳出来抢抢镜头,但终究“海防”总算从配角升级到了主角。
国家开始重视海防了。
中途流产的阿思本舰队是中国试图建立近代海军的首次尝试。
可是,从阿思本舰队开始一直到辛亥风云起,晚清的海军建设道路始终是处在坑坑洼洼、磕磕绊绊、进一步停两步的艰难局面,说是举步维艰一点都不为过。
可是从账面上细算下来,钱不可谓花的不多(相对清政府的财政收入)、高层不可谓不支持、办事之人也不可谓不努力,可为何还是举步维艰呢?农耕文明养不起近代海军。
江南制造局的火炮车间,整个晚清时期中国的军火工业基本上一直在紧跟世界先进潮流。
纵观晚清创建海军的种种努力,不管是买船还是造船,所买之船或者是所造之船放在当时均不算落后,国造舰方面,福建船政的“万年清”“伏波”“扬武”“威远”“开济”“龙威”“广乙”“建威”等舰在建成下水之际均是当时尚算先进的军舰,并且紧跟着当时木肋木壳舰、铁肋木壳舰、钢甲舰、鱼雷巡洋舰和鱼雷炮舰的发展潮流,至于当时国内尚无能力建造的海防炮艇、撞击巡洋舰、大型铁甲舰、装甲巡洋舰、防护巡洋舰、练习巡洋舰、鱼雷艇、驱逐舰、川江炮舰、长江炮舰和航海炮舰等则都走外购的渠道,不论是北洋海军向英国订购的“伦道尔”炮艇、“超勇”级撞击巡洋舰、“致远”级防护巡洋舰,向德国订购“定远”级铁甲舰、“经远”级装甲巡洋舰、“左二”级鱼雷艇;清末新建海军分别向英国和德国订购的“海天”级防护巡洋舰、“肇和”级练习巡洋舰、“海容”级防护巡洋舰、“长风”级驱逐舰、“新珍”级川江炮舰;向日本订购的“江元”级、“楚泰”级长江炮舰和“永丰”级航海炮舰在建成下水的时候与同时代同类军舰相比毫不逊色。
清朝晚期军事思想的转变与发展
清晚期军事思想的转变与发展学号:09313242 姓名:吴威摘要:满清王朝依靠武力消灭了明朝,建立起了全国统一政权,开始了其长达268年的统治历史。
清前期在军事思想方面的贡献十分微小,而在清朝统治后期,社会、民族危机严重,涌现出众多将帅之才,清朝的军事思想也从传统向近代发生着转变。
关键词:清朝晚期近代军事思想转变兵书清朝统一全国以后,在军事上并没有积极进取,而是陶醉于已经取得的胜利。
特别是满清以游牧部落起家,一直坚持“骑射乃满洲之根本”的思想,对军事学术及军事技术的发展漠不关心。
清朝晚期,统治集团腐朽不已,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和民族危机,可谓是内忧外患。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近代中国的军事思想在一次又一次地对外和对内战争中不断发展起来,完成了从传统军事思想向近代军事思想的转变。
一、清前期军事思想概述一般认为,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与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通常包括战争观、战争问题方法论、战争指导思想、建军指导思想等基本内容。
在我国,军事思想是“关于军事的理性认识。
它随着武装斗争的发展而发展,对武装斗争起指导作用。
”1清前期军事思想是指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清代各阶级、民族、政治集团、军事家、兵学家关于国防、治军和作战指导等问题的理性认识。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入关以后,满清统治集团大量接受中原文化,但其政治、军事制度仍保留了本民族的特点。
明清之际,由于战争的需要,火器尚能够受到重视,但由于清朝注重骑兵的作用,以弓马骑射为根本,又长期处于升平的状态,对火器的发展不够重视,从清朝建立到鸦片战争前夕,军事上基本没有什么重大发展,作战方式、组织体制和军事思想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其武器装备甚至比明末清初时的水平还要低劣。
到鸦片战争前夕,在西方人眼中,中国的用兵之学“只是一种浮夸、陈腐与毫无意义的平凡的公式的杂拌,对于军人的教育是没有什么价值的;就是在那些最著名的、为中国人像对于一切古籍那样迷信的崇敬的军事艺术著作里,也找不到更好的东西。
晚清军事变革的启示
晚清军事变革的启示作者:王洋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19年第47期以20世纪90年代的海湾战争为标志,以美国为首的部分国家都开始了新军事变革。
新军事变革围绕着军事技术、体制编制、军事思想、军事管理等诸多方面进行。
新军事变革对我们既是一次机会,又是一次空前严峻的挑战,面对这一新的浪潮,我们已经汲取从前各次军事革命的经验教训,勇敢地投身于这股洪流之中,及时启动了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从近几年的变革实践看,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正在取得历史性进步,但中国军队迄今所进行的改革大多还停留在初级阶段,更大的考验还在后面。
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变革始于晚清,这场军事改革与我们今天的新军事变革,虽然从改革的环境上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方面存在着根本的区别。
从技术和经济上讲,都处于后发展状态,都是军事改革的重要制约因素;从改革的策略上讲,都面临着对自身传统的继承与发展问题以及借鉴他人经验的问题,都需要处理好发展与稳定的关系问题等等。
这使得晚清军事改革对于现实具有相当的可借鉴性、可参考性。
因此,回顾和思考晚清军事改革史,深刻分析其教训,对于今天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正确认识和解决新军事变革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具有重要的历史启迪和重大的历史意义。
一、积极主动地参与变革进入近代,军事变革发生的频率越来越快,周期越来越短,覆盖的空间越来越广,形成全球共时性的军事变革潮流。
一个國家能否适时地积极地推进军事变革,将直接关系到它能否顺应时代的潮流,能否跟上军事革命的形势,能否在国际竞争舞台上抢占到战略制高点。
面对世界军事的变革发展,清朝政府却错失了有利的机遇。
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相隔20年,本来是中国军事改革的一次绝好机会,却在清朝君臣的迷迷糊糊之中丧失了。
林则徐、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直到20年后才被洋务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刺激下付诸于自强实践。
随后清政府拘泥于制器、练兵等表层军事改革30年之久,才于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入侵的巨大痛苦中幡然醒悟,将表层的军事变革扩展为整个军事体系的全面改造,但是留给它完成军事改革,始终不能扭转军事上的弱势,也未能摆脱落后挨打的命运。
试论清末军事后勤近代化建设_郜耿豪
试论清末军事后勤近代化建设郜耿豪摘 要: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以编练新军为契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军事改革,军事后勤近代化也由器物层面上升到体制层面。
在军事后勤指导思想、军事后勤体制和后勤保障内容以及军事后勤教育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近代化改革,使中国军队后勤近代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基本实现了中国军事后勤从传统形态走向近代化的过渡。
关键词:清末;军事后勤;近代化中图分类号:E295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451(2009)04-0039-07作 者:郜耿豪,军事科学院助理研究员,南京政治学院博士研究生甲午战争结束后,清王朝便开始了编练新军的历程,随着新军由武器装备等器物技艺上的近代化向军事制度、军事理论等深层次方向发展,军事后勤也开始了其近代化的艰难进程,本文拟就此作一分析和探讨。
一、军事后勤指导思想的转变甲午战争中,袁世凯上书给军机大臣李鸿藻,陈述了清军失败的原因和西法练兵的重要性及具体打算: 此次军务,非患兵少,而患在不精,非患兵弱,而患在无术,其尤足患者,在于军制冗杂,事权分歧,纪律废弛,无论如何激励亦不能当人节制之师。
为今之计,宜力惩前非,汰冗兵,节靡费,退庸将,以肃军政。
亟检名将帅数人,优以事权,厚以饷糈,予以专责,各裁汰归并为数大枝,扼要屯扎,认真整顿,并延募西人,分配各营,按中西营制律令参配改革,着为成宪。
必须使统将以下均习解器械之用法,战阵之指挥,敌人之伎俩,冀渐能自保。
仍一面广设学堂,精选士徒,延西人著名习武备者为之师,严加督课,明定升阶,数年成业,即检派夙将中年力尚富者,分带出洋游历学习,归来分殿最予以兵权,庶将弁得力而军政渴望起色。
[1]218-219甲午战争失败后,清王朝决定仿照西方军制,编练陆军,全国兴起一股编练新军的高潮,其中比较著名的是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编练的新建陆军和张之洞在南京编练的江南自强军。
北洋有新建陆军,南洋有自强军,是为练新军之始 [2]。
中国军队近代化历程
中国军队近代化历程(一)中国军队近代化,就其总体发展阶段而论,大致上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从1895年清廷小站练兵到1924年国共合作、黄埔建军;后期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
从严格意义上讲,小站练兵是中国军队近代化的开端。
马克思主义认为,军队是国家机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清王朝建立后,封建统治阶级依靠八旗兵和继起的绿营,统治了中国近三个世纪。
然而,作为封建没落政权的工具,八旗、绿营随着封建制度的沉沦衰败而日趋解体。
19世纪以后,八旗兵已成为名存实亡的"寄生集团",基本上丧失了战斗力;绿营兵自乾嘉开始,也迅速走向衰朽。
在鸦片战争中,充分暴露了清军的腐败无能,有事则临阵溃逃,无事则虚糜粮饷。
太平天国起义时,清朝50余万军队,"遇敌辄糜",溃不成军。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自60年代初叶开始,在洋务派"求强"、"求富"呼声推动下,清政府曾对军队进行了一些改革,如聘用外国军事教官,购买洋枪洋炮,推行西洋操典等等。
但由于清军积重难返,收效甚微,尤其其建制仍保持绿营的组织形式,没有实质性的变革。
这种表面的局部"西化",虽然为尔后的军队近代化作了思想上的准备,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但很快地在实践中碰了壁。
1894至1895年中日甲午一役,参战的中国陆军不堪一击,号称"北洋精华"的海军也全军覆灭。
堂堂天朝大国,居然败于东瀛弹丸小国。
失败的苦果,撞击着人们的心窗。
那种昏聩愚蠢的"四夷宾服"、"万国来朝"的虚妄自尊,以及纲常名教等封建陈腐教条所筑起的樊篱,再次遭到重创。
朝野上下,"修明武备"的呼声日亮。
许多中外臣工,纷纷提出"筹饷练兵为急务"。
清朝最高统治者也从这次战争中看到了日人"专用西法制胜"之道,决定"仿照西法添设新军"。
清末军事制度的改革
清末军事制度的改革【摘要】:清朝的军事制度大致经历了八旗和绿营制度、勇营制度以及后来的新军制度。
甲午战后,清政府为了加强军事力量,维护自身统治,开始走上军事改革的道路,编练新军。
本文主要从新军编练的原因、过程和内容着手,简略介绍清末军事制度的改革,以及改革取得的影响和结果。
【关键词】:清末,军事制度,改革,新军清朝是以满族上层为主体建立起来的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封建经济高度发展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并走向衰败的时期。
它经历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封建社会和以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两个历史阶段。
其军事制度既因袭历代王朝的旧制和本民族的传统,也受到西方的影响。
至清末,许多近代军事制度已逐渐建立和发展起来。
纵观清史始末,清朝的军事制度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八旗和绿营制度、勇营制度以及新军制度。
阅读清史,我们可以了解到八旗和绿营制度是清朝前期的军事制度,八旗和绿营同称为“经制兵”,就是国家的军队,是清朝进行军事统治的支柱;勇营制度出现于太平天国起义之后,是以湘军,淮军为骨干的汉族地主武装,在挽救清政府,镇压人民革命时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新军制度则出现于中日甲午战后,是清朝末期清政府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规模巨大的反帝运动正在酝酿的社会大背景下,为了加强武装力量,维护自身统治而采取的新的军事制度。
纵向看来,有清一朝共进行了两次军事制度的改革。
首先,清朝中期以后,在纷纷兴起的农民起义军的沉重打击下,八旗和绿营制度的腐败彻底暴露,失去了镇压人们起义的作用。
特别是太平天国运动出现之后,清军在与起义军作战时,屡战屡败,已经失去了维护清朝统治的支柱作用。
在此契机之下,勇营制度出现,清政府依靠以湘军,淮军为骨干的汉族地主武装“勇营”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
从此,“勇”代替了“兵”。
这就是清朝第一次的由八旗和绿营向勇营的军事制度的改革,另一次的军事制度的改革则是出现于清末的由传统旧军制向新军制度的改革。
论中国近代军事工业发展
论中国近代军事工业发展中国近代工业起步较西方比较晚,中国的近代军事工业发展于洋务运动之后。
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同治维新,是清后期至清末时,清廷洋务派官员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发展基础,在全国展开的工业运动。
该运动自1861年至1895年,持续约35年。
洋务派将军事工业的革新看成是首要的突破点,提出了“自强”的口号。
在李鸿章等人的主持下,一批大型近代化军事工业相继问世。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军事工业的起步,在这一时期,中国具有了基本的工业生产能力。
1864年至1873年间,在海防和边防地区摸索建立了苏州炮局、江南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8个近代兵工厂和近代舰艇制造厂。
这些厂最初的规模都很小,能仿制简单的兵器或舰艇。
生产所需的机器和原材料几乎全部购自外国。
有的厂的生产技术主要依靠聘用的外国人。
至此,先后共建近代兵工厂28个,外国常用的兵器能够制造,机器、原材料、技术人才开始争取自给。
中国近代兵器工业初步形成。
辛亥革命后到抗日战争开始前,中国处于割据状态。
中央政府只控制少数几个兵工厂,每个军阀控制着一个到几个兵工厂。
这一时期兵器工业无序发展,但是兵工厂的数量和兵器生产能力大大超过晚清鼎盛时期。
封建割据地区的兵工厂不但数量多,而且有些厂的规模、产量、技术水平大大超过中央政府的兵工厂。
比如,张作霖控制的东三省兵工厂、阎锡山控制的太原兵工厂的兵器产量比国民政府控制的最大兵工厂的产量多。
为了眼前的需要,各兵工厂各自生产自己能制造的兵器,导致同样性能的兵器杂出,生产技术停留在原有水平上。
军阀控制的生产能力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东三省兵工厂,在“九一八”事变中被日军占领。
中央政府控制的生产能力最大的江南制造局在日本的压力下撤销。
抗日战争开始前,全国的兵器产量虽比晚清时期有所增加,但内斗互相抵消,国家实力增加不多。
割据时期各种政治势力相互兼并,兵工厂逐步集中到国民政府手中。
国民政府在军政部下设兵工署管理近代兵器工业。
清末军事制度的改革
清末军事制度的改革【摘要】:清朝的军事制度大致经历了八旗和绿营制度、勇营制度以及后来的新军制度。
甲午战后,清政府为了加强军事力量,维护自身统治,开始走上军事改革的道路,编练新军。
本文主要从新军编练的原因、过程和内容着手,简略介绍清末军事制度的改革,以及改革取得的影响和结果。
【关键词】:清末,军事制度,改革,新军清朝是以满族上层为主体建立起来的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封建经济高度发展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并走向衰败的时期。
它经历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封建社会和以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两个历史阶段。
其军事制度既因袭历代王朝的旧制和本民族的传统,也受到西方的影响。
至清末,许多近代军事制度已逐渐建立和发展起来。
纵观清史始末,清朝的军事制度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八旗和绿营制度、勇营制度以及新军制度。
阅读清史,我们可以了解到八旗和绿营制度是清朝前期的军事制度,八旗和绿营同称为“经制兵”,就是国家的军队,是清朝进行军事统治的支柱;勇营制度出现于太平天国起义之后,是以湘军,淮军为骨干的汉族地主武装,在挽救清政府,镇压人民革命时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新军制度则出现于中日甲午战后,是清朝末期清政府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规模巨大的反帝运动正在酝酿的社会大背景下,为了加强武装力量,维护自身统治而采取的新的军事制度。
纵向看来,有清一朝共进行了两次军事制度的改革。
首先,清朝中期以后,在纷纷兴起的农民起义军的沉重打击下,八旗和绿营制度的腐败彻底暴露,失去了镇压人们起义的作用。
特别是太平天国运动出现之后,清军在与起义军作战时,屡战屡败,已经失去了维护清朝统治的支柱作用。
在此契机之下,勇营制度出现,清政府依靠以湘军,淮军为骨干的汉族地主武装“勇营”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
从此,“勇”代替了“兵”。
这就是清朝第一次的由八旗和绿营向勇营的军事制度的改革,另一次的军事制度的改革则是出现于清末的由传统旧军制向新军制度的改革。
近代军事技术进步与晚清新军军事教育变革
近代军事技术进步与晚清新军军事教育变革作者:张福财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2年第16期[摘要]:军事教育是实现人和武器结合的桥梁和纽带,人操作武器装备的知识经验的进步和掌握技术和战术的思想观念的进步可以通过军事教育来实现。
军事教育是实现军事观念技术进步的有效途径。
本文从军事技术进步与军事教育的关系入手,分析了晚清新军军事教育的变革,并对新军军事教育变革进行了简要评价。
[关键词]:军事技术进步晚清新军军事教育改革中图分类号:K825.2文献标识码:K 文章编号:1009-914x(2012)16-0217-01同时,军事教育与武器装备密切相关,有什么样的武器装备就有什么样的军事教育。
武器装备的发展,是军事教育发展的有力杠杆,是军事教育内容不断拓宽、军事教育方法不断创新的动力。
掌握军事教育受军事物化技术的制约这一规律,才能及时追踪武器装备的变化与发展趋势,认识并把握武器装备的发展变化对军事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不断地改革军事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使其在新的物质条件下有新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近代军事技术进步的概况军事技术指研制、生产、操作武器系统的应用技术。
作为其物质存在方式的武器装备则作为一种战争手段存在于战争和备战过程中,而军事技术的观念形态主要指人的知识形态和经验形态的东西,如刺杀、投弹、及至导弹、核武器的操作等。
由此可见,军事技术的进步不仅包括武器装备技术的进步,而且还应该包括人操作武器装备的知识经验的进步和掌握技术和战术的思想观念的进步,是武器装备的进步与人的进步的结合。
l、机械制造技术的进步。
清政府在两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清醒地认识到了清朝军队的武器装备和西方武器装备的巨大差距,开始建立兵工厂仿制西方武器装备。
自曾国潘于1861年在安庆建立第一所兵工厂开始,清政府先后兴办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兵工厂35个。
它们的兴办,是我国军事工业从手工制造向机械制造过渡的标志,为此后机械化军事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海不扬波:中国对外战略中的海军问题(1884-1894)
内容提要19世纪后期是近现代海权思想和理论形成的时期,在19世纪最后几个十年里,世界范围内的海军技术变革奠定了近现代海军装备和战略的基础。
晚清中国在19世纪后半程致力于发展一支近代化的海军力量,但在取得了初步的成就后,在19世纪最后两个十年里的最新最关键的海军技术变革期里,国家却停止了对海军事业的投入,致使晚清中国的近代海军事业最终功败垂成,而国家的对外战略,也因为在一个强权政治和炮舰外交的时代里失去了属于自己的坚强海军威力的支持,而陷入了长期的被动和困境。
本文运用历史学和战略学的方法,通过溯源的解读19世纪后期近代海军技术和近代海权思想的发展,把晚清中国近代海军事业同国家的外交和对外战略放在一个共同的历史分析框架中,思考了晚清中国在大变局时代,海军不强,海权无希望,而国家命运也衰颓不振作的原因,认为19世纪的中国,由于海军失去了发展崛起的历史契机,致使国家也失去了自救自强的一次机遇。
关键词:晚清中国近代海军对外战略引言世界是转化过程的集合体,121世纪的国际关系学话语所涵盖的主要大国的命运就决定于这些国家在19世纪以至20世纪的历史过程中的转化形态。
在由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确立所标志开启的近现代国际体系中,国际舞台上最活跃的国家在19世纪获得了既相对稳定又特殊丰富的转化内容。
一方面,主要的大国,如英国,美国,德国,日本,俄罗斯,法国和从衰落中的封建帝国时代艰难走出来的中国,都遭遇了在各自的国运兴衰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历史阶段,不同政府制度、不同社会体制、不同思想文化传统和不同社会生态的国家与民族在这一共同见证的历史阶段完成了各自不同的历史造型,从而使得它们之间的力量对比和历史站位在彼时彼地最终清晰的确立起来,此后权力的转移在对象上相对的稳定下来,其中某些基本性状甚至还一直延续并影响到现在。
另一方面,这些主要国家在这一阶段中对所处世界的变化所做出的反应和决策,以至具体问题领域的政策、策略和计划,在内容上都是极为丰富和复杂的。
(十九)晚清国防转型与近代海防格局的形成
(十九)晚清国防转型与近代海防格局的形成核心提示:晚清国防与军事近代化是一种渐进的革新过程。
19世纪中叶,在经历了两次大规模对外战争后,清王朝的国防体制已经走向崩溃。
调整、重建国防成为清政府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清廷先后两次对国防基本方针进行了重大调整,以此推动晚清国防实现了转型,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历史进程亦因此而发展。
“海防塞防并重”战略破产19世纪60年代中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外关系出现暂时缓和的背景下,清廷开始关注国防重建问题。
经同治一朝十余年的踯躅,1874年由日本侵略台湾引发的东南海上危机,再次警示晚清统治者重构国防体系的紧迫性。
清廷始以集合重臣疆吏会商国家防务的全新形式,对国防方略进行调整。
晚清统治集团关于国防问题展开的讨论共有两次,前后相隔10年。
两次所议侧重不同。
1875年的“国防议”是首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
此次重点在于重新确定国防重心,并在此基础上调整国防方针。
1874年11月5日,在与日本签订《台事专条》的第5天,总理衙门奏上专折,提出“练兵、简器、造船、筹饷、用人、持久”六项应对之策,请饬下各有关督抚筹议。
第一次国防大讨论由此而起。
清廷内外重臣分别就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等重大议题阐发观点,分歧的焦点首先集中于国家战略防御重心的重新确定。
对此,奉旨复奏各督抚大臣提出多种主张:“江防派”代表是安徽巡抚裕禄和两广总督英翰,他们主张应以长江防御为重,提出“长江地亘五省”,以水路贯通沿海与腹地;其下游为国家主要经济中心所在;列强屡自东南入侵,而“海口有事”则苏、皖、鄂各省亦同受其患。
所以应“合上下游之力,以固长江,则财力易集;合长江之力,以防海口”,以亟整江防为“久远之计”。
山东巡抚丁葆桢是“边防派”代表。
他认为应重点加强对北及东北方向的战略防御。
他在复奏中详尽分析了来自北方俄国的威胁和“俄拊我之背”的边防形势,强烈主张以“备俄”为国防重点,以固清王朝“根本重地”及关内京畿安全。
以湖南巡抚王文韶为代表的“塞防派”,和以直隶总督李鸿章为代表的“海防派”之间见解最为对立。
晚清军事变革及军事近代化为什么失败?
晚清军事变革及军事近代化为什么失败?【摘要】满足于表面而不讲求实际战斗力,陶醉于形式而丧失清醒的判断,是晚清军事变革及中**事近代化失败的重要原因。
【正文】满足于表面而不讲求实际战斗力,陶醉于形式而丧失清醒的判断,是晚清军事变革及中**事近代化失败的重要原因。
晚清军事变革及军事近代化为什么失败中国的军事近代化,起于晚清军事变革,也以晚清军事变革的失败而告终。
在近代西方列强东侵的强烈撞击下,军事变革作为一种自然的因应,在自觉不自觉中逐渐兴起,其本质就是实现军事近代化,缩小乃至消除中国与西方军事上的差距,从而有效抗御列强的侵略,保障国家安全。
1874年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论道:“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麇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
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盖不变通则战守皆不足恃,而和亦不可久也。
”确为精辟之见。
以1894年甲午战争失败为标志,晚清军事变革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甲午战前的第一阶段变革,随兴办洋务而起,因甲午战败而衰。
主要内容包括推进陆军火器化;建立近代海军,加强海防;创办近代军事工业;革新军事教育等。
1894年甲午战争的失败,使晚清军事变革第一阶段30余年惨淡经营的成果毁于一旦,也标志着晚清军事变革步入了第二阶段。
由于《马关条约》及其后《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背上了极其沉重的赔款负担,国家进一步衰败,已无力再投巨资建设海军,因此,这个阶段军事变革的重点集中在陆军,最主要的内容是编练新式陆军和发展陆军教育。
第二阶段的军事变革,因中央集权不断削弱,各省各自为政,非但未能有效增强国家的整体军力,反而为清朝的覆亡挖掘了坟墓。
百年之前晚清军事变革和中**事近代化失败的原因何在呢?首先,需要从指导思想上进行反思。
晚清军事变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有二:一是“师夷长技以制夷”,一是“中体西用”。
军事后勤研究论文
军事后勤研究论文军事后勤,是整个军事活动的重要环节,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保障。
晚清军事后勤的研究,是军事史学术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早在民国时期,军事界、学术界就对晚清军事后勤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来,我国军事界和学术界对军事后勤思想、后勤建设和战时后勤保障等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本文仅对二十几年来学术界对晚清军事后勤的研究情况加以整理和概述,以总结经验,探讨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一、晚清军事后勤的总体研究二十几年来,关于晚清军事后勤的总体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出版了一些专著,如《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为记述中国近代军事后勤的通史性著作,《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资料选编》在搜集、整理近代后勤资料方面成绩卓著,《中国军事制度•后勤制度卷》、《中国军事经济史》也有关于晚清军事后勤体制和实践方面的论述。
有关的著述中也涉及到军事后勤,如《中国军事通史》、《中国近代军事史》、《洋务运动与中国早期现代化思想》、《中国近代军事思想史》、《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等等。
有关学术论文则有《试论晚清军事后勤的变革》、《中国军事后勤思想述要》、《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的几个问题》、《中国古近代后勤思想略论》、《试论近代军事后勤的发展走向》等。
其内容涉及晚清军事后勤演变的性质、地位、中国近代军事后勤思想、军事后勤体制、军事后勤保障等方面。
(一)晚清军事后勤演变的性质和地位近代军事后勤属于中国军事近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性质、地位和起止时间与整体上的军事近代化是一致的。
学术界普遍认为:晚清是中国军事后勤发生根本变革的重要时期,后勤思想、后勤建设及后勤体制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注:房立中:《试论晚清军事后勤的变革》,《中国近代军事史论文集》军事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第327页。
)。
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实际上处于一个由旧变新,由农业支援转变为工业支援的大变革时期(注:陈崇桥:《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的几个问题》,《军事历史研究》1990年第1期,第46页。
2021浅析晚清军事教育变革的历程范文3
2021浅析晚清军事教育变革的历程范文 摘要:晚清军事教育变革是我国军事近代化进程的重要内容,它开始于以“自强”为目的的洋务运动, 在清末“新政”时期得以迅速发展, 其目的在于挽救清政府日益严重的统治危机, 其特点体现在“师夷长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等方面。
晚清军事教育变革并没有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甚至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 但它为中国近代国防建设和民主革命培养了人才, 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进程。
关键词:晚清;军事教育变革; 军事近代化; 清朝自入关以来至鸦片战争时,在军事上奉行“以骑射为根本”的原则, 在军事人才的选拔上沿袭着明朝的武举制度, 在教育上则只注重军人的弓马骑射技能, 而忽视对军官的理论教育[]。
随着承平日久, 八旗、绿营日渐废弛、锐气尽失, 无论是面对西方殖民者的入侵, 还是镇压国内的农民起义, 都惨遭失败。
为挽救统治危机, 清政府启用汉族官员, 组建团练, 引进西方武器, 改良装备, 采用西式方法训练士兵, 开启了军事近代化的历程。
军事教育的变革, 是晚清军事变革的重要内容, 它始于洋务运动, 在清末“新政”期间迅速发展, 直至清朝政权被推翻时仍在进行, 并对推动中国军事近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晚清军事教育变革的历程 从时间上来看,晚清军事教育变革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洋务运动时期, 这是军事教育变革的开端和初步发展阶段;二是清末最后十年的“新政”时期, 这一阶段晚清军事教育得以迅速发展, 形成了完整的学校军事教育体系, 大规模地派遣军事留学生, 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军事近代化进程。
(一)洋务运动:军事教育变革的早期发展 晚清军事变革始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湘军、淮军大批引进西式枪炮装备军队,逐渐取代八旗、绿营成为主力。
见识到西方强国“坚船利炮”的威力后, 湘淮军统帅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后期, 利用自身担任地方督抚的优势, 创立兵工厂、造船厂, 开启了持续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
方案-晚清军事后勤研究述论
晚清军事后勤研究述论'\r\n 军事后勤,是整个军事活动的重要环节,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保障。
晚清军事后勤的研究,是军事史学术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早在民国时期,军事界、学术界就对晚清军事后勤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来,我国军事界和学术界对军事后勤思想、后勤建设和战时后勤保障等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本文仅对二十几年来学术界对晚清军事后勤的研究情况加以整理和概述,以,探讨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xa0\xa0\xa0 一、晚清军事后勤的总体研究\xa0\xa0\xa0 二十几年来,关于晚清军事后勤的总体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出版了一些专著,如《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为记述中国近代军事后勤的通史性著作,《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资料选编》在搜集、整理近代后勤资料方面成绩卓著,《中国军事制度•后勤制度卷》、《中国军事史》也有关于晚清军事后勤体制和方面的论述。
有关的著述中也涉及到军事后勤,如《中国军事通史》、《中国近代军事史》、《洋务运动与中国早期现代化思想》、《中国近代军事思想史》、《晚清与变迁》等等。
有关学术则有《试论晚清军事后勤的变革》、《中国军事后勤思想述要》、《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的几个问题》、《中国古近代后勤思想略论》、《试论近代军事后勤的走向》等。
其内容涉及晚清军事后勤演变的性质、地位、中国近代军事后勤思想、军事后勤体制、军事后勤保障等方面。
\xa0\xa0\xa0 (一)晚清军事后勤演变的性质和地位近代军事后勤属于中国军事近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性质、地位和起止时间与整体上的军事近代化是一致的。
学术界普遍认为:晚清是中国军事后勤发生根本变革的重要时期,后勤思想、后勤建设及后勤体制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注:房立中:《试论晚清军事后勤的变革》,《中国近代军事史论文集》军事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第327页。
)。
评述清末洋务运动中的军事建设
评述清末洋务运动中的军事建设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后, 清政府的统治阶级对如何解决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分裂称为洋务派与顽固派,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强兵富国, 摆脱困境, 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的工商业的手段来维护清的封建统治。
洋务运动旧称同光新政。
1860年后, 在中外反动派联合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过程中, 清朝封建集团中逐渐形成了一批具有买办性的官僚军阀。
他们在与外国资本主义打交道的过程中, 不但认为清政府与外国侵略者的矛盾可以调解和妥协, 借洋助剿,镇压国内人民的反抗, 而且还可以采用一些资本主义生产技术, 以达到维护摇摇欲坠的封建统治的目的,这部分人就是当时清政府内当权的洋务派,他们从 19 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所从事的洋务, 史称洋务运动。
因此,洋务运动可以说是一场封建统治阶级维护自身利益的一改良运动,其目的在于维护自身的统治利益。
虽然如此,洋务运动本身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全方面的, 我想仅从洋务运动对军事科技在中国的发展的影响进行论述。
在洋务派的建军思想的指导下,一批新式军队相继建立起来。
1870年代中期清政府为了更有效地镇压人民革命和抵御外侮,清政府大力加强陆军的建设,在镇压太平军、捻军过程中,淮军武器大有改观,陆续淘汰前膛枪,换用后膛洋枪。
光绪初年,又成立克鲁卜炮队19营。
以枪而言, 在光绪十年前,淮军主要是林明敦、施耐德步枪和枪弹,以后则主要为黎意和毛瑟枪;以炮而言,19世纪 70年代前, 淮军有沪、宁两局所制的长短炸炮, 此后则有沪局仿造的阿摩士庄山炮、快炮等。
因此,沪、宁、津三局可谓是淮军的军火供应库。
在海军方面, 1875年, 李鸿章通过总税务司赫德在英国订造 4舰炮船,开始清朝海军向国外购军舰的历史。
1879年,向英国订造巡洋舰扬威、超勇。
由于对在英国定造的军舰不满意, 1880年,经过反复比较向德国船厂订造铁甲舰定远、镇远。
1881年, 先后选定在旅顺和威海两地修建海军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