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刺配合远端取穴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挂针为主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面肌痉挛25例临床体会

挂针为主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面肌痉挛25例临床体会
注射治疗 面肌痉挛 ,取得 了明显 的治疗效果 。现总结如下 。 1 临床 资 料 与 方 法
1 3例 ,占 5 2 % ;无效 2例 ,占 8 % ;总有效率 9 2 %。证 明 挂针 为主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面肌痉挛疗效显著 。 3 讨 论 面肌痉 挛 是 临床 上 常见 病 、疑 难病 之 一 ,且 病程 长 、 易反复发作 ,临床 治疗较 为棘手 。它属 中 医学 的 “ 面 风” 、 “ 痉证” 、“ 风证 ” 、“ 筋 急” 等范畴 。 《 素 问 ・阴阳应 象大 论 》 曰:“ 风 盛则 动。 ”《 素问 ・ 至真要大论 》 日 :“ 诸 风掉 眩 ,皆属于肝 。 ” 可见 本病多 由肝 风 内动所致 ,可 由情 志 、 劳累 、风寒 等因素诱 发 ,总的病机为肝 肾阴虚 ,水不涵 木 , 阴液枯竭 ,不能濡 养筋脉 ,血不荣 络 ,虚 风 内动 ,以致 阳 愈 浮 而 阴 愈 亏 ,终 至 阴 不 制 阳 而发 病 。 头 为 诸 阳 之 会 ,尤 以 阳 明 经 为 多 气 多 血 之 经 ,而 风 邪 易 犯 阳 经 ,故 取 面 部 阳 明 经 穴 为 主 ,其 所 过 即 是 病 灶 所 在 , 又因阳明经 为 多气 多血 之经 ,刺之 可使 气血 上 达 于患 处 ,
筋解痉之功 ,《 难经 ・ 四十 五难》 日 : “ 筋会 阳陵泉” 。肝 胆互为表里 ,有 经脉互 为络 属 ,肝胆 阴 阳脉 气息 相通 ,故 可通过针刺胆经之穴风池 、阳陵 泉来 协调 阴阳 、调和气血 。 由于此病病在络脉 ,浅刺 “ 取于皮气而调卫气 阳气”,与深 刺 “ 取经气而调营气 阴气 ”不 同 ,故刺法 宜浅刺 L 3 j 。在 临
3 .昆 明市 中 医 医 院 ,云 南
【 摘
要】 目的 :观察挂针为主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 面肌痉挛 的临床疗效。方法 : 将 入选的 2 5例面肌痉挛患者 ,采用挂 针为主针

针灸治疗面肌痉挛临床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面肌痉挛临床研究进展
作 者 单 位 :1.陕 西 省 安 康 市 中 医 医 院 治 未 病 中 心 (安 康 725000) 2.陕 西 省 安 康 市 中 医医 院 针 灸 康 复 一 科 (安 康 725000)
1.3 远端 取穴 刘 红 观察 120例 面肌 痉挛 患 者 ,远 端选 取百 会 、风池 、中脘 、关元 、足三里 、合 谷穴 ,实 施轻 柔手 法 。结果 治愈 46例 ,显 效 35例 ,好转 27例 ,无效 12例 。 1.4 毛刺 《灵 枢 ·官针 》:“毛刺 者 ,刺 浮 痹皮 肤 也 。” 毛 刺是用 浮 浅 的刺 法 来 治 疗 疾 病 的 方 法 。 陈 静 利 用 毛刺法 治疗 本病 ,研究 结 果 显 示 治 疗 组 有 效 率 明 显 优 于对 照组 (P<0.05)。 1.5 排针 陈恒娟 的 排针 疗 法 配 合 按 摩 治 疗 面 肌 痉 挛 ,总有效 率 为 92.3% ,且无 明显不 良作 用 。 1.6 浮 针 李 之霞 ¨ 采用 浮针浅 刺 法将 针 快速 浅 刺 后使 针柄 悬 吊,针 尖将 穴位 处 皮肤挑 起 ,使疼 痛刺 激 温 和 而持 久 ,可有效 抑 制 面神 经 的 异 位 兴奋 。针 柄 的 自 然 下垂 ,造 成牵 引之 势 ,也 有 利 于 抑 制 抽 搐 的发 生 ,加 速 面肌 痉挛 的康 复 。 1.7 眼针 唐 智 斌 等 ¨ 将 眼针 、体 针 联 合 治 疗 面 肌 痉 挛 50例 ,痊 愈 36例 ,显 效 7例 ,有 效 5例 ,无 效 2 例 ,总有 效 率 96.0% 。 1.8 腕 踝 针 张新 成 等 ¨ 按 中医经 络 理论 与 腕踝 进 针 点分 区理 论相 结 合 的方 法 ,在腕 踝 关 节 内侧 各 选 择 3点 皮下 针刺 。结 果 24例 患 者 痊 愈 5例 ,显 效 4例 , 有 效 7例 ,无效 8例 ,总有 效率 为 67.0% 。 1.9 腹针 朱 文罡 等 观 察 39例 本 病 患者 ,腹 针 组 疗 效 明显 高 于体针组 ,两组疗 效对 比经统 计学 处理 ,差 异 有 显著性 意 义 (尸<0.05)。 1.10 撮 针 撮 刺 法 是 用 5枚 1寸 毫 针 ,右 手拇 食 指 捏 在 一起 等齐 刺入 同一 穴位来 治 疗疾 病 的方法 。闫支 花等 首次 应用 撮 刺 法 治 疗 37例 面 肌痉 挛 ,疗 效 满 意 ,治愈 34例 ,占 91.9% ;好 转 3例 ,占 8.1% ;总 有 效 率 100% 。 1.11 指针 指 针是 以手 指代 替 针刺按 压 或爪 切 某些 穴位 ,以治疗 疾病 的一 种 方 法 。指 针 的基 本 手 法 可 分

针刺配合中药治疗面肌痉挛疗效观察

针刺配合中药治疗面肌痉挛疗效观察

针刺配合中药治疗面肌痉挛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40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

治疗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自拟针刺组方配合中药治疗。

两组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面神经痉挛程度Cohen Albert分级评定,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显著改善率为85.0%,对照组显著改善率为5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自拟针刺组方配合中药治疗是一种治疗面肌痉挛的更有效方法,具有疗效高、针对性强、安全等优点。

关键词:针刺;中药;面肌痉挛;阿是穴,翳风参苓白术颗粒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临床表现为一侧面肌阵发性、不自主、不规则的抽搐,起病多从眼轮匝肌开始,逐渐波及到口轮匝肌及整个面部,严重者可使整个面部肌肉强烈痉挛,抽搐呈阵发性且不规则,程度不等,可因疲倦、精神紧张及自主运动等而加重,本病属临床常见病、疑难病之一。

为了探讨研究针灸治疗面肌痉挛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采用针刺配合中药治疗面肌痉挛患者20例,并与常规针刺治疗20例相比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所有40例病例均来自于2011年至2014年宁乡县中医院针灸科门诊及住院患者,其中男16例,女24 例;年龄30-60岁;病程1周至3年,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参照第2版(2010年出版)《神经病学》其诊断标准如下:① 阵发性、快速不规律的面肌抽动限于一侧,起病从眼轮匝肌的轻微抽动开始,逐渐向口角、整个面肌扩展,重者眼轮匝肌抽动致使睁眼困难每次抽动数秒至数分钟。

精神紧张、疲劳和自主运动时加重,睡眠时消失,不伴有疼痛。

②神经系统检查排除面肌阵发性抽动外,无其他阳性体征③ 行头颅CT、MRI检查排除占位性病变1.3病例纳入标准①患者的诊断符合上述标准;②年龄范围在17-70 岁之间;③接受并且配合本次研究者.1.4病例排除标准①所引起的面肌痉挛继发于其他疾患,如肿瘤、手术、外伤、脑血管意外、面瘫后遗症等②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妇女③ 患有精神疾病者以及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④过敏体质2治疗方法2.1治疗组取患侧四白、攒竹、丝竹空、太冲、三阴交、足三里、阿是穴。

针刺结合电针治疗面肌痉挛25例观察

针刺结合电针治疗面肌痉挛25例观察
1 5例 比较 ,效 果 满 意 ,现 报 告 如 下 。 1 一般资料
3 2 治疗结 果 :经 3个 疗 程 治疗 ,两 组 疗 效 结 果 见 . 表 1 。治疗组 总有 效 率 为 9 . % ,明显 高 于对 照组 的 20 8 . ,两 组 总 有 效 率 比 较 有 显 著 性 差 异 ( 00 P<
苔 白 腻 ,脉 弦 滑 。诊 断 为 左 面 肌 痉 挛 ,证 属 风 痰 阻
络 。治宜化 痰熄 风 、通 络止 痉 。取 穴 鱼腰 、四 白、地
白 、太 阳等 ; 口角 区取 地 仓 透 颊 车 ;面 颊 区选 颧 髂 、 下关 、上关 等 ;头痛 头 胀选 百 会 、头维 、翳 风 、风 池
疗组 2 5例 ,男 性 1 6例 ,女 性 9例 ;年 龄 1 ~ 6 8 8岁 ; 病程 1 5天~ 1 2年 。对 照组 1 5例 ,男 性 8例 ,女性 例 ;年龄 3 ~ 7 o 5岁 ;病 程 7天 ~ 6个 月 。两 组 在 性 别 、年龄 、病程 等方 面 均无 显 著 性 差 异 ( P> 0 0 ) .5 ,
浙 江 中医 杂 志 2 1 0 0年 1 月 第 4 卷 第 n 1 5

针 刺 结 合 电针 治 疗 面 肌 痉挛 2 观察 5例
俞竹 青 杨 瑜 浙 江 省 绍 兴 市 中 医院 浙 江 绍 兴 3 2 0 100
关 键 词 面 肌 痉 挛 针 刺 疗 法 电针 疗 法
面肌痉 挛 又 称 面 肌 抽搐 ,是 以一侧 面 肌 阵 发性 、 不规则 、不 自主 的抽搐 为 特征 ,一 般 最先 发 生 在眼 轮 匝肌 ,逐渐扩 散到 面部 口角肌 肉及 颈 阔肌 ,严 重 者 整 个 面肌 强烈痉 挛 ,眼睛 闭合 不 能 睁开 ,痉 挛 开始 为 间 歇性 ,后 日渐 频繁 。笔 者 自 2 0 0 8年 1 2月 以来 ,采用 针刺 结合 电针 治 疗 面 肌 痉 挛 2 5例 ,并 与 西 药 治 疗 的

缪刺法治疗面肌痉挛30例

缪刺法治疗面肌痉挛30例

缪刺法治疗面肌痉挛30例面肌痉挛是一种不明原因引起的一侧面神经运动机能紊乱,临床上以一侧面部肌肉阵发性不自主抽搐为特点。

由于其病情进展缓慢,病程多迁延日久以致长期不愈或反复发作,故是一种难治之症。

而针刺局部,往往并不能收到满意的临床疗效,故笔者运用缪刺法治疗本病30例,效果很是理想,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60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针灸科收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30例,男11例,女19例;年龄20-87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6个月;原发性17例,面瘫后遗症13例。

对照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31-83岁。

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3个月;原发性16例,面瘫后遗症14例。

2治疗方法2.1治疗组:采用缪刺法,左病刺右,右病刺左。

取穴翳风,下关、地仓、迎香、太阳、合谷,其中翳风,下关两穴加用SDZ-Ⅱ型电子针疗仪,用连续波,其刺激强度以针刺侧面部眼眶周围出现轻微跳动,病人有舒适的感觉为度。

留针30分钟,每日针灸1次,10d为1疗程。

2.2对照组:取病例的翳风,下关、地仓、迎香、太阳、合谷,其中翳风,下关两次加用SDZ-Ⅱ型电子针疗仪,用连续波,其刺激强度以针刺侧面部眼眶周围出现轻微跳动,病人有舒适的感觉为度。

留针30分钟每日针灸1次,10d为1疗程。

3治疗效果3.1疗效标准:治愈:在3个疗程内面部肌肉抽搐停止功能障碍消失,门诊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者。

显效:在3个疗程内,面部肌肉抽搐基本停止,功能障碍基本消失,门诊随访时有发作者。

有效:在3个疗程内,抽搐持续时间缩短,间歇期延长或抽搐范围缩小,功能障碍减轻,门诊随访发作较频者。

无效:症状和体征在3个疗程内无明显改善者。

3.2治疗结果,见表1。

两组治愈率和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经统计学比较P<0.05,表明缪刺法治疗面肌痉挛疗效优于局部针刺。

3.3病例介绍:患者,女,50岁,工人,于2004年8月2日初诊。

左侧面肌痉挛已一年余,并逐渐加重。

来诊时,每天面肌痉挛频繁发作,甚则左眼亦不能睁开,口角亦牵动,影响工作与生活。

针灸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研究进展
n u mb e r o fr e p e a t a b l e , c o n t r o l l e d, r a nd o mi z e d e v i d e n c e s .
Ko y wo r d s mi me t i c c o n ul v s i o n; a c u pu n c t u r e he t r a p y ; r e v i e w
L UJ i a n — f a n J . Z H A NG Y u n 2 《 1 . F u j i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o fT r a d i t i o n C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 Fu z h o u . F u j i a n 3 5 0 1 0 8 ; 2 . Xi a me n F i f t h Ho s p i t a l , X i a m e n . F u j i a n 3 5 1 1 0  ̄

3 8一
《 按摩与康复医学 ̄ 2 0 1 5 年第 6 卷第 2 O 期 C h i n e s e Ma n i p u l a t i o n&R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 Me d i c i n e , 2 0 1 5 , V o 1 . 6 No . 2 0
面肌痉挛( H F S ) 又 称 面 肌抽 搐 , 是 指 一侧 面 部
带 来 很 大 的 心理 负 担 。针 灸 治 疗 面 肌 痉 挛 历 史 悠
肌 肉 间 断性 不 自主 阵挛 性 抽 动 或 无 痛 性 强 直 , 主 要 表 现 为发 病 早 期 眼轮 匝肌 间歇 性抽 搐 , 后逐 渐 缓 慢 扩 散 至一 侧 面 部其 他 面肌 , 以 口角 肌 肉抽 搐 最 为 明显 , 严 重 时 可 累及 同侧 颈 阔肌 ; 多 中 年后 起 病 , 女

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面肌痉挛临床观察

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面肌痉挛临床观察
2 0 1 4年 4月
3 3
针 刺 结合 穴位 注射 治 疗 面肌 痉 挛 临: 观察针 刺结 合穴位 注射 治疗 面肌 痉挛 的临床 疗效 。方法 : 2 2 例 面肌 痉挛 患者采 用针刺 结合 穴位注射 方法 , 治疗后 分析其 疗 效 。结果 : 总有效 率8 6 . 3 7 %, 针 刺结合 穴位 注射 面肌 痉挛 有着 良好的 疗效 。
2 治疗 方法
2 . 1 针 刺治 疗 : 针刺 治疗 : 取穴: 采 用 局部 和 整体 取 穴方 法 , 局 部取 穴: 眼 部痉 挛 为 主 , 取攒 竹 、 太阳、 四白; 颧部 、 颊 部 为主 , 取颧髂 、 颊 车; 口角 痉挛 为 主 取 地 仓 、 承浆 ; 整个面部痉挛为主 , 攒竹 、 太
关 键词 : 针刺; 穴位 注射 ; 面肌 痉 挛 中图分 类号 : R 2 4 6 . 6 文 献标 识码 : B

文章 编 号 : 1 0 0 6 — 0 9 7 9 ( 2 0 1 4 ) 1 1 — 0 0 3 3 — 0 1
3 7 % 面 肌痉 挛亦 称 为面 肌抽 搐 , 主要表 现 为一 侧 面部 肌 肉 的间 断 性、 阵 发l 性不 自主 的抽搐 , 或无 痛 性强 直 。 发病早 期 多为 眼轮 匝肌 5 体 会
阳、 颧髂 、 颊车 、 地仓。 整 体取 穴 : 翳风 、 合谷 、 足三 里 、 太冲。 选用 规 格为 2 5 x 2 5 毫 针针 刺 , 只针 不灸 , 采用 泻 法或 平 补平 泻 , 得气 后 留
针3 0 m i n 。每 日 1 次, 5次 为 1 疗 程 。休 息 1 ~ 2天 , 继续 下一 个 疗 程, 共 两个 疗程 。 2 . 2 穴 位 注射 : 穴位 注 射 治疗 : 根 据 痉 挛 的部 位 穴注 : 眼部 痉 挛 为 主, 取太 阳; 颧部 、 颊部为主, 取颧髂 、 颊车 ; 口角痉 挛 为 主采 用 地 仓; 整个 面 部痉 挛 为 主 , 取太阳、 颧髂 、 地仓 ; 或 取 局部 抽 动 点 ( 面 部 抽 动 明显处 ) 穴注, 整 体 取足 三里 穴注 。常规 消毒 用 2 . 5 m l 一 次 性 注 射器 先 抽取 维 生 素 B 2 支 ( 0 . 5 a r g ) ,再 抽取 盐 酸 利 多卡 因 ( 0 . 1 g ) 抽取 0 . 2 m l ; 局 部皮 肤 常规 消毒 后 , 将 针刺 人皮 下组 织 , 待 得 疗 效 。 气 回抽 无 血后 , 缓 慢 注入 药 液 , 每穴 l m l 左右 , 每日1 次, 5 次为 1 针 刺结 合 穴 位 注射 , 通过对l 临床 治 疗 的 观察 , 是治 疗 面肌 痉 疗 程 。休 息 1 - 2 天, 继 续下 一个 疗程 , 共 两个 疗程 。 挛 的一种 理 想方 法 。 临床 中发 现本 病宜 早 发现 、 早 治疗 ; 对 于病 程 短, 发 作频 率 小 , 单 处 抽动 的患 者疗 效 明显 , 而病 程长 , 易反 复 发 3 疗 效 评估 整个 面部 抽动 者 多疗效 欠佳 , 且 顽 固 。总体 来 讲 , 大 部分 患 者 3 . 1 疗效 评定 : 按C o h e n A l b e  ̄等 制定 标 准 的痉挛 强 度 分级 : 0 级: 作, 无痉挛 ; l 级 :外 部 刺 激 引起 瞬 目增 多 或 面肌 轻 度 颤 动 ; 2 级: 眼 经过 治疗 能 有不 同程 度 的缓解 。最 后 , 医师 还应 向患者 做好 思想 睑、 面 肌 自发 轻微 颤 动 , 无功 能 障碍 ; 3 级: 痉 挛 明显 , 有轻 微 功 能 工作 , 宜保 持 心情 舒 畅 , 防止 精 神紧 张及 急 躁 , 生 活规 律 有序 , 这 障碍 ; 4 级: 严 重痉 挛 和功 能 障碍 , 如 患者 因不 能持 续 睁 眼而 无 法 样才 能有 利 于病情 的控制 。

针灸缪刺法治疗面肌痉挛临床观察

针灸缪刺法治疗面肌痉挛临床观察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2015年14期 281针灸缪刺法治疗面肌痉挛临床观察张丽文济源市第三人民医院针灸科,河南 济源 459000摘要:目的 观察针灸缪刺法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 2010.05-2012.05期间在我院诊治的66例面肌痉挛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常规患侧取穴针刺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缪刺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行统计学比较。

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69.7%,观察组总有效率87.9%,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优势明显。

结论 采用缪刺法治疗面肌痉挛有效率高,疗效确切,治疗安全方便,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面肌痉挛;缪刺法;针灸 中图分类号:R24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37(2015)14-0281-01面肌痉挛是指以面部肌肉阵发性不自主跳动或抽搐为临床表现的疾患,属临床上疑难病,治疗较为棘手[1],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现阶段,临床治疗面肌痉挛的方式繁多,临床效果参差不齐,找到一种切实有效的治疗手段治疗面积痉挛是患者及医务工作者的共同愿望[2]。

近年来,我院采用针灸缪刺法治疗面肌痉挛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为探讨针灸缪刺法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效果,现收集2010.05-2012.05期间在我院诊治的66例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0.05-2012.05期间在我院诊治的66例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66例患者均满足国家中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评定标准》中面肌痉挛的诊断标准[3],66例患者中男30例,女36例,年龄24-66岁,平均(45.3±4.7)岁;面肌痉挛病程1月-2年不等,平均(7.2±4.4)个月;排除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所有患者行脑电图和头颅CT 等检查排外癫痫及占位性病变;中医辨证属虚证(虚风内动或经脉失养)者41例,实证(风、痰阻络)25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比例、平均年龄、病程、虚实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面肌痉挛疗效观察

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面肌痉挛疗效观察
诊断: 面肌痉 挛 , 运用 本 法 治 疗 3 d后 发 现 患 侧 面 肌 不
面 肌痉 挛 已得 到 国内外认 可 , 我科 室采 用针 刺结 合穴 位
注射 法 治疗 本病 已取 得较好 疗 效 , 现总 结如 下 。

自主抽 动减轻 , 间歇时 间延 长 , 频率 减慢 , 患 者 自觉 左侧 面部 紧致 感 明显 减 轻 ; 2个疗 程结 束 后 上 述 症 状 消 失 ,
特 色 疗 法 中国民间疗珐
CHI NA ’ S NATUR0P ATH Au g 20 1 4 Vol 22 No 8

统计学 意 义 , 治疗 组 治愈率 及 总有效 率优 于对 照组 。
针 刺 结合 穴 位 注射 治疗 面 肌痉 挛 疗效 观察
李努 努 陈晶晶
分析 , P >0 . 0 5 。
西 医认 为 , 面肌 痉挛 是 由于面 神经受 到外 界机械 性 刺 激 引起神 经 、 肌 肉异 常兴 奋 、 水肿 、 粘连 而致 面神经 脱 髓 鞘病 变 。临床 上西 医多 采用药 物及 手术 治疗 , 患者 易 产 生药 物 依 赖 及 副 作 用 。中 医将 面 肌 痉 挛 归 属 于 “ 筋 急” “ 痉 症” 范畴 , 运用针 刺 治疗筋 经病 原理 治疗本 病 , 已 取得 较好 的临床效 果 。 地仓 、 下关 为 足 阳明 胃经 穴 , 是多气 多 血经 , 下 关 为 面神 经颧 支经 过 的部 位 , 针 刺本 穴 位 起 到 通 络止 痉 、 缓 解 阳经筋 急作 用 ; 翳 风 穴 位 于 面神 经 出 口 , 针 刺 时 可缓 解 面 神经水 肿 , 抑制其 异 常兴奋 状态 。合 谷是 手 阳明大 肠经穴 , 具 有去 除外 风 、 通 经 络 的 作 用 。根据 大脑 功 能 定 位 在头皮 表 面 的对 应关 系 , 头针快 速捻 转法 使其 针刺 信 号穿 过 颅 骨作 用 于 大 脑 皮 质 中央 前 、 后 回 面 部 代 表 区, 起 到促进 面 神经再 生 功 能 ; 也 可 以 抑 制 面肌 纤 维 异

针刺物理疗法结合治疗面肌抽搐20例观察

针刺物理疗法结合治疗面肌抽搐20例观察

=2 7 0 Ue=3 7 6 P < 0 01 48 2 5
张. 同时又使错位逆乱 的组织 和关节 等在一种轻松 的摇 动 中及 时 回纳纠正. 使筋络顺接 . 气血流畅, 而达到舒 经通 络理筋整 从 复 的目的. 同时术后及 时采 取颈 椎生理 曲度平 衡法. 以恢 复 正
伤或退变使 内在平衡破坏 . 也必 然髟 响外在平衡 的稳 定。 目前 临床除对严重 的脊髓压迫征采 取手术外. 多用非 手术保 守治 大
疗, 而推拿则 是首选 的最 佳方法。传统大 多采用坐 式推拿 加侧
搬法, 坐位时患者颈 椎 前后恻 方 的肌群较 紧张. 而一此 强力 盲 目的大力侧搬则宜导致颈椎错位或半错位 、 间徽 动关节 的磨 椎 损致疾病加重。而采 用卧式 推拿平 衡法一 则病人 未推 拿时颈 部肌 肉得以放松心情 舒埋, 之局部 推拿又可 通经 活络 、 血 加 活 化瘀、 祛寒止痛, 而解 除 因内外平 衡失调而 致 的肌 肉痉挛 紧 从
椎动脉或交感神 经而引 起 的综 合症候群。 轻者 头、 、 臂麻 颈 肩
木疼理者可致肢体 酸软 无力. 至大小 便失禁 、 甚 瘫痪。病 变 累 及椎动脉及交感此时则可出现头晕、 心慌等 相应 临床表现。 颈 椎病是 一种 常见病 , 好发 年龄为 4 ~6 0 0岁 尤 以 4 ~5 0 0岁 多
2 40 6 50
中国图书馆分类号
面肌抽搐表 现为半侧面神经 支配的 部分或全 部 表情 肌的 阵发性 抽 搐. 近年 来. 我们对 原 因不 明的半 恻颜 面抽 搐患 者2 0倒. 用针刺 面神经 干及红外线 + 采 离子导人法 的治 疗方 法. 得 了较 为满 取 意的效果。
12 枯床表 现
成 r颈 椎 的 外 在 平 衡 由 于 各 种 原 因 导 致 颈 椎 内 衡 失 去 r 外在 平 衡 的保 护 ,便 不 能 胜 { 乇颈椎 负 重 或 协 调 活 动 的 能 力 . 损

缪刺法为主综合治疗和护理面瘫的疗效观察

缪刺法为主综合治疗和护理面瘫的疗效观察

缪刺法为主综合治疗和护理面瘫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和交流早期治疗面瘫的有效方法。

方法运用中医缪刺、艾灸、拔罐、穴位注射等方法治疗,同时给予营养神经等治疗,再配合各项护理措施进行干预。

结果早期采用缪刺等中医方法及在耳后阿是穴注射激素、口服或注射营养神经药物的患者,症状和体征得到比较迅速的改善,疗效满意。

结论早期采用缪刺等中西医综合治疗的方法,能让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对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防止或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标签: 缪刺法中西医综合面瘫疗效1临床资料自2009年1月至2010年9月,我科共收治45例社区面瘫患者,都伴有不同程度的口眼歪斜、额纹消失、眼睑闭合不全。

其中男31例,女14例,年龄15~76岁;病程2d~2个月,平均发病时间6d。

面瘫部位,左侧19例,右侧26例。

2治疗方法2.1缪刺法为避免在发病初期,针刺患侧,引起面神经损伤,使患者今后留下面瘫后遗症,我科采用针健侧,灸患侧的治疗方法;即中医的繆刺法。

取穴:翳风、太阳、头维、阳白、颧髎、下关、地仓、颊车、合谷;不能皱眉,配攒竹;鼻唇沟变浅配迎香;人中沟歪斜配人中、承浆。

施术手指及穴位常规消毒后斜刺进针,部分穴位采用透刺法,如颊车透地仓,下关透颧髎,采用1.5寸毫针。

其余穴位采用半寸至壹寸的毫针,用平补平泻手法,针刺得气后留针30min,不接电针仪。

留针期间,间断行针2~3次,每日治疗1次。

第2周,若病人病情稳定,即可酌情改为隔日1次。

每次在留针期间同时施灸。

治疗2周以后,若病人的病情仍在好转,则继续采用针健侧灸患侧的方法。

若病情没有明显好转,又没有好转趋势的,可酌情改用针患侧加灸的方法。

采用平补平泻手法,轻刺激,不接电针仪。

以上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

休息7~10d左右,可酌情进行第2个疗程。

对于那些疗效不理想的病人,可酌情改用水针穴位注射或电针治疗。

2.2艾灸疗法同时点燃2根艾条,并在一起施灸。

近十年缪刺法临床治疗的研究

近十年缪刺法临床治疗的研究

Advances in Clinical Medicine 临床医学进展, 2023, 13(7), 10911-10916 Published Online July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acm https:///10.12677/acm.2023.1371523近十年缪刺法临床治疗的研究郝继涛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收稿日期:2023年6月11日;录用日期:2023年7月5日;发布日期:2023年7月11日摘要 目的:通过收集相关文献,分析缪刺法在临床上的应用特点,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用计算机检索CNKI 上2012年至2021年10年间有关缪刺法的文献,筛选符合条件的文献,建立Excel 表格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探讨缪刺法治疗疾病的病种和选穴上规律。

结果:缪刺法在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痛证上具有优势,选取的穴位多为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

结论:缪刺法可用于治疗多种原因痛证。

缪刺法擅长治疗神经和运动系统疾病。

关键词针灸治疗,缪刺法Recent Ten Years of Clinical Research on the Treatment of the Puncture MethodJitao HaoThe First Clinical School of Medicine,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Harbin Heilongjiang Received: Jun. 11th , 2023; accepted: Jul. 5th , 2023; published: Jul. 11th , 2023AbstractObjective: Through the collection of relevant literatu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mioacupuncture method were analyze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practice. Me-thod: A computer search was carried out on CNKI for 10 years from 2012 to 2021 related to the puncture method. The eligible literature was screened, and an Excel table was establish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data, so as to explore the disease types and acupoint selection rules of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s with the puncture method. Results: The acupuncture method has advantag-es in the treatment of pain syndrome caused by various reasons. The selected acupoints are most-ly acupoints below the elbow and knee. Conclusion: The puncture method can be used to treat郝继涛pain syndrome of various causes. The puncture method is good at treating diseases of the nervous and motor systems.KeywordsAcupuncture Treatment, Puncture Method Array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licenses/by/4.0/1. 引言缪刺,首载于《黄帝内经》,在《素问·缪刺论》一篇中,对于缪刺法的定义、缪刺与巨刺的区别、缪刺的适应症以及缪刺的具体应用有充分的记载。

缪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临床观察

缪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临床观察

缪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临床观察缪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临床观察引言周围性面神经炎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由于其病因复杂,治疗手段较为有限。

本文旨在通过对缪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临床观察,探讨其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选择治疗手段提供参考。

材料与方法选取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45例,女35例。

年龄范围为20-60岁。

所有患者均符合周围性面神经炎的临床诊断标准,经电生理检查确诊。

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缪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疗法。

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

结果实验组治疗后,面神经炎症状及体征均得到明显改善。

其中,面部肌肉无力症状的缓解率为92%,面部肌肉萎缩的缓解率为88%。

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明显较差,面部肌肉无力症状的缓解率为74%,面部肌肉萎缩的缓解率为69%。

实验组在疗程和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讨论缪刺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方法,通过刺激具有特定穴位的经络,调理人体气血,调节神经功能,达到治疗不同疾病的作用。

在本研究中,我们将缪刺法应用于周围性面神经炎的治疗,发现其具有显著的疗效。

缪刺法能够通过刺激穴位,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局部神经的供氧和营养,加速神经修复。

另外,缪刺法还能够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增强周围神经对炎症的耐受性。

这些作用可能是缪刺法在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中的一部分机制。

通过本次观察研究,我们认为缪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但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样本量较小、观察时间较短等,因此还需进一步开展大样本、长期随访的临床研究,以进一步验证缪刺法的疗效和安全性。

结论缪刺法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对于周围性面神经炎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

在本次临床观察中,我们发现缪刺法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面神经炎症状和体征。

因此,我们认为缪刺法有望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辅助方法。

针刺配合小针刀加穴位注射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观察

针刺配合小针刀加穴位注射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观察

CJCM 中医临床研究 2018年第10卷 第31期 -17-针刺配合小针刀加穴位注射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观察Effective observation on treating hemifacial spasm by acupuncture plusacupotomy and acupoint injection蒋 超(枣庄市立医院新城分院,山东 枣庄,277000)中图分类号:R7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860(2018)31-0017-03 【摘 要】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小针刀加穴位注射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面肌痉挛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

治疗组采取针刺配合小针刀加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

观察两组于治疗前后面肌痉挛强度和频度分级情况,并评定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后两组面肌痉挛强度和频度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 <0.05);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结论:运用针刺配合小针刀加穴位注射治疗面肌痉挛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及运用。

【关键词】面肌痉挛;针刺;小针刀;穴位注射【Abstract 】Objective : To observe clinical effects of acupuncture plus acupotomy and acupoint injection on hemifacial spasm. Methods : 68 patients with hemifacial spasm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 34 cases in each.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by acupuncture plus acupotomy and acupoint injection . T 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by acupuncture. Results : After treatment , the intensity and frequency of facial spas in two groups were reduced (P <0.05). After 2 course of treatment ,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Conclusion : Acupuncture plus acupotomy and acupoint injection on hemifacial spasm is effective , and worthy of promotion.【Keywords 】Hemifacial spasm ; Acupuncture ; Acupotomy ; Acupoint injection doi:10.3969/j.issn.1674-7860.2018.31.007面肌痉挛是一种外周肌张力障碍性疾病,表现为一侧面部肌肉阵发性、不自主的抽动,抽动部位多开始于眼轮匝肌,后逐渐扩大至面颊,严重者可见半侧面部表情肌抽动,多因过度疲劳、精神紧张而加重,睡眠时消失,也可为周围性面瘫的暂时或永久性后遗症。

毛刺配合辩证取穴治疗面肌痉挛临床疗效

毛刺配合辩证取穴治疗面肌痉挛临床疗效

毛刺配合辩证取穴治疗面肌痉挛临床疗效杨利;李兵【摘要】目的研究面肌痉挛采用毛刺配合辩证取穴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20例康复医学科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毛刺与辩证配穴结合的方式进行操作,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结果显示有41.7%的患者在2个疗程内痊愈,有50.0%的患者在2个疗程内有所好转,8.3%的患者最终未见任何好转,本次治疗总有效率为91.7%.结论毛刺与辩证取穴配合治疗面肌痉挛症状,疗效显著.【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8(009)016【总页数】3页(P109-111)【关键词】毛刺;主穴;辩证取穴;康复医学;面肌痉挛;临床疗效【作者】杨利;李兵【作者单位】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青海西宁 810001;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青海西宁 81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2面肌痉挛是以面部肌肉陈发性、不自主、不规则抽搐为主要症状的疾病,通常局限于单侧眼睑或颊部、口角,严重者可波及整侧面部。

该病属于临床常见病、疑难病之一,其治疗方法复杂,预后差,病程长,易复发,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手段。

近年来,西医治疗常用肉毒碱注射疗法,副作用大,易反复[1]。

针灸治疗本病的研究虽多,但报道治疗效果差异很大,缺少样本量较大,随访时间较长,治疗效果确切的课题研究。

我科自2008年开始利用毛刺配合辩证取穴治疗面肌痉挛,通过对120例患者进行治疗,随访,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月的120例患者均来自我院康复医学科门诊,其中男67例,女53例;年龄30~75岁,平均(47.5±3.8)岁,痉挛发作时间最短1周,最长15年,平均(2.75±1.02)年;单纯口角发病50例,单纯眼角发病42例,混合型28例。

轻者仅有一侧眼轮部间歇性颤搐;重者出现一侧面部肌肉搐动。

针灸缪刺法治疗面肌痉挛临床观察

针灸缪刺法治疗面肌痉挛临床观察

针灸缪刺法治疗面肌痉挛临床观察
王玲
【期刊名称】《针灸临床杂志》
【年(卷),期】2003(019)007
【摘要】目的:观察针灸缪刺法治疗面肌痉挛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用缪刺法,对照组用常规患侧取穴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缪刺法为临床治疗面肌痉挛较有效的方法之一,为进一步研究缪刺法提供了临床依据.
【总页数】2页(P17-18)
【作者】王玲
【作者单位】深圳市中医院,广东,深圳,518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6.6
【相关文献】
1.升阳养血汤加减配合针灸治疗面肌痉挛临床观察
2.中药加针灸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临床观察
3.浅谈针灸结合耳穴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临床观察
4.针灸联合中药外敷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观察
5.缪刺法加传统针灸治疗贝尔氏麻痹临床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繆刺法的临床实践

繆刺法的临床实践

繆刺法的临床实践缪刺法是有一定的适应范围的,它不是一个通治法。

这就必须握它的适应症,才能收到良好疗效。

根据《素问-谬刺论》的记载,凡新病、卒痛,以及限局性的病变和不具备经络变化的疾病,都可采取缪刺法治疗。

如偏瘫、口㖞、痛痹、胁痛、麻木、牙痛、落枕、暴喑、耳聋、目痛等,均可根据病情,采用“以左刺右,以右刺左”,以及“视其病缪刺于手足爪甲之上”,或配合“巨刺”(刺经〉进行治疗。

一、口关X,女,I9岁。

于4月就诊。

于昨晚睡眠出汗当风,晨起左面肌肉麻木,活动受限,漱口漏水,吹风不能,左目流泪,闭合不严,遂来诊治。

查左面浮肿,口角向右歪斜,左眉牵动时额纹不显,脉来浮紧。

症为卧汗当风,外邪扰动阳明少阳之络,引起左面偏缓,右侧偏急,导致受病局部邪凝不散,故现浮肿,加之经脉失养,纵缓不收,造成患部肌肉松弛、无力,形成偏缓,由于左侧偏缓则被右侧偏急所牵拉而出现口,治仿缪、巨刺结合,从阴引阳,取右侧足三里疏通阳明经气,纠正偏缓偏急的病理状态;局部口腔锋针泻血,然后局部温炎出汗,以扩张血管,改善循环,减轻局部水肿,消除炎症。

经治五次,口复正,活动自如,局部外观基本正常。

二、偏瘫李XX,女,52岁。

于6月就诊。

患左侧半身不遂,功能障碍,经某医院诊断为脑血栓后遗症。

查面微赤脉沉结,左半身肌张力差,手足末梢发紧、发凉,血压150/110毫米汞柱。

治疗依据“偏枯……病在分肉之间,巨针刺之,益其不足,损其有余,乃可复之”的法则,每日取曲池、合谷、肩髃、外关、足三里、风市、解溪、悬钟,健侧弱刺,患侧强剌,并加温针以改善患侧的组织营养,增加活动能力,促进渗出物的吸收,疏通瘀塞;三阴交穴从阴引阳,纠正阴阳的偏盛。

经治二十八次后,下肢活动如常,仅上肢仍活动不便、无力,但已能持物。

三、牙痛李X,男,22岁。

于3月就诊。

患者左侧上齿痛,咀嚼受限,吸气加重,不能入睡。

査左侧齿銀微红肿,痛牙表面良好,没有龋齿,舌质淡红,苔黄、脉来沉数,询知大便三日未解,病由胃热所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 和牌一次性针灸针 ( 规格 为 O . 2 5 m m× 4 0 m m
和 O . 2 5 mm×3 0 I n i n ) ,缪 刺 选 取 健 侧 的太 阳 、 四 白、 下关 、 攒竹、 丝竹 空 、 阳白 、 颊 车穴 ; 远 端取 穴 双侧
合谷、 太 冲。配穴 : 风寒型取大椎 、 风池( 双) ; 气血虚 弱 型取 百会 、 血海 ( 双) 、 气海 、 足三里 ( 双) ; 虚风 内动 型
( 北京市平谷区中医医院针灸科, 北京 1 0 1 2 0 0 )
【 摘要 】 目的 观察缪刺配合 远端取穴治疗 面肌痉挛 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6 3 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 3 2 例) 和对照
组( 3 1 例) 。 对照组 口服卡马西平 O . 1 g , 每 日 3次 ; 甲钴胺片 0 . 5 m g , 每 日3次。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 , 采取缪刺 配合 远端取穴 方法, 缪刺选取健侧 的太 阳、 四白、 下关 、 攒竹 、 丝竹空 、 阳白、 颊车穴 , 远端取穴合谷 、 太冲 。 配穴: 风寒型取大椎 、 风池 ; 气血虚弱型
限公 司 , 国药准 字 H1 1 0 2 1 0 6 1 ) 0 . 1 g , 每 日 3次 ; 甲钴
累、 精神紧张及谈话等因素加剧 , 入睡则抽搐停止 。 ( 3 ) 神经系统检查无 阳性体征。
1 . 2 . 2 病情轻重程度判定标准: 面肌痉挛强度分级标 准依 A l b e a分级喇 定 : 0 级: 无痉挛 ; 1 级: 外部刺激
胺片 ( 江苏 四环 生 物制 药 有 限公 司 , 国药 准 字 H 2 0 0 8 0 2 9 0 ) 0 . 5 m g ,每 日3 次 。疗程 1 0 2 2 天, 2 2
天后统 计疗 效 。 2 . 2统计 学方 法
引起 瞬 目反 射增多 ; 2 级: 可见颤动 , 无 功能障碍 ; 3 级: 痉挛 明显 , 有轻微功能障碍 ; 4 级: 严重痉挛和功 能障碍 , 影响工作和生活 。 其中 1 级和 2 级为轻度 , 3
0 . 8 ) 岁; 病程 2天 一 3 年, 平均( 2 3 7 . 0 4 - 6 . 7 ) 天; 病情 程度 : 轻度 1 2 例, 中度 1 7 例, 重度 3 例。 对照组 3 1 例, 男7 例, 女2 4 例; 年龄 2 3 ~ 6 0 岁, 平均( 4 1 - 3 - 4 0 . 8 ) 岁; 病程 5 天~ 3 年, 平均( 2 4 5 . 0- I - 7 . 4 ) 天; 病情程度 : 轻 度1 1 例, 中度 1 7 例, 重度 3 例。2 组在病程 、 年龄 、 病 情轻 重 程度 等 方 面 比较 差 异 均无 统 计 学 意义 ( P>0 . 0 5 ) , 具有 可 比性 。 1 . 2 诊断标准 1 . 2 . 1 西医诊断标准脚: ( 1 ) 早期多为眼轮匝肌间歇性 抽搐 , 渐至同侧其他面肌。 ( 2 ) 抽搐程度不等 , 可因劳
2研 究 方法
2 . 1治 疗 方 法
1 . I一般 资料
本研究所选择病例均为 2 0 1 0年 1 月一2 0 1 2 年 8 月北京市平谷 区中医医院针灸科 门诊患者 ,共 6 3
2 . 1 . 1观察 组 : 在对照组药物治疗基础上 , 使 用 中研
例, 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 2组。观察组 3 2 例, 其 中男 7 例, 女2 5 例; 年龄 2 6 ~ 6 5 岁, 平均( 4 0 . 9 ±
1临床 资 料
级 为 中度 , 4级 为 重度 。
1 . 2 _ 3中医辨证 与诊断标准 : 参照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颁布的《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嘲 的辨证标准拟定 。
1 . 3纳入 和排 除标 准
( 1 )符合面肌痉挛的诊断标准,且能坚持治疗 者。 ( 2 ) 除外继发性面肌痉挛者。 Hale Waihona Puke 3 ) 所有患者均知情 同意 。
【 关键词】面肌痉挛; 缪刺; 远端取穴; 临床观察
面肌痉挛是以阵发、 不规则的一侧面部肌 肉不 自 主抽搐为特 的疾病 , 常起始于眼周, 日 久扩散至一侧 面肌 的许多肌 肉。抽搐程度轻重不等 , 劳累、 紧张、 激 动等 因素可加重症状【 ” 。 面肌痉挛属于中医学的“ 筋惕 肉喟” 等范畴。笔者采用缪刺配合远端取穴的针刺方 法治疗面肌痉挛, 疗效较好, 现总结如下。
取百会 、 血海 、 气海 、 足三里 ; 虚风 内动型取双侧风池、 肝俞、 肾 俞。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 9 0 . 6 3 %, 对照组总有效率 6 4 . 5 2 %, 2 组比 较 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 P < 0 . 0 5 ) 。其 中轻 、 中、 重度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 1 0 0 %、 9 4 . 1 %、 3 3 . 3 % 。结论 以缪刺及循经远端取穴为主的针 刺方法治疗面肌痉挛 , 可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取双侧风池、 肝俞、 肾 俞。 针感以有酸、 麻、 胀为度 , 手法
采用平补平泻法 , 仰卧位取穴的穴位留针 3 0 m i n , 如 需配伍俯卧位取穴的穴位则再 留针 1 5 m i n 。每 日 1 次, l 0 次为 1 个疗程 ,疗程间休息 2 天 ,治疗 1 ~ 2 个疗程 , 2 2 天后统计疗效。 2 . 1 . 2对 照 组 : 口服 卡 马西 平 ( 上 海 中西 三 维 药 业 有
2 0 1 3年 7月 第 3 2卷 第 7 期
B e i
o u r n a l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 J u l
缪刺 配合远端取 穴治疗 面肌痉挛 的临床疗效 观察
许世 闻 于 川 李桂 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