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角》说课稿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说课稿
《认识角》说课稿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角”这一课。
下面我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几大方面说说我对本课的设计。
一、教材分析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就是: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经验。
《认识角》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几何的基础上学习的。
教材能按照儿童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进行编写,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几何图形奠定基础,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学生虽然在过去的学习中已经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角的认识对学生来说是第一次,同时也是极其抽象的。
根据二年级学生认识事物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这一特点,在教学时,要通过直观表象来帮助学生去逐步的、循序渐进地从实物和其它平面图形中抽象出“角”,只有这样才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使学生对角的知识有更好的把握。
三、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二年级学生已有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角有1个顶点和2条边;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能辨认角;能在物品或图片上找到角,并画角。
2、过程与方法经历动手做角、画角、认识角、在常用物品上找角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用小棒拼角、做活动角、用纸折角等活动中积累学习经验,激发学生对角的好奇心以及参与数学活动的热情。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课时的重点是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难点是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两边及张口的关系。
五、教法学法为了帮学生更好的认识角,我将采取“引导-合作-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将观察、操作、演示、实验、合作探究等方法有机的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中,在引导学生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
在学法方面,引导学生采用小组学习的形式,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从而实现知识的“再创造”。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认识角
认识角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和操作,经历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的过程。
2、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会在方格纸上画角。
3、在认识角的数学活动中,初步了解三种角的大小,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教学难点:利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一个角是锐角还是钝角。
教学设备:课件、学生三角尺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同学们,你们还认识它吗?(师出示角)那你能说一说关于角,你都知道什么吗?师鼓励:同学们真棒,学会了这么多关于角的知识。
角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它与我们朝夕相处,你们想不想更深入地了解角这位朋友呢?这节课我们接着来认识角。
(板书课题:五、角的认识)二、探究新知(一)认识三角形1.出示课件:红领巾、卫生红旗、标志牌问:仔细观察,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学生自由发表意见(都是三角形,都有三个角)2.你知道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物品的形状示三角形的吗?(二)认识直角1.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三角尺,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是三角形,有2个三角形,里面的小三角形与三角尺形状一样,也有三个角)学生指出三角尺的3个角师鼓励:你们观察的可真仔细。
2.提问:三角尺的三个角与红领巾、卫生红旗、标志牌上的三个角相比有什么不同?你觉得哪个角和它们不太一样?师讲解:这样的角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直角(板书:直角)学生齐读3.找直角找一找,哪些物体上有直角?4.折直角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自己制作一个直角呢?学生试折,然后展示自己折的直角,并交流折法。
5.画直角师:下面老师就要考考谁是最聪明的小朋友。
你能不能利用三角尺画出一个直角来。
学生动手画,然后交流画法(交流时,师在黑板上画出直角来,并标上符号)三、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1.课件出示三个大小不同的角提问:你认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2.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提问:那你观察一下,这三个角中有没有直角?师:你的眼睛可真神,判断的这么准,究竟你们判断得对不对呢?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我们可以利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来判断。
《认识角》(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冀教版
《认识角》(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冀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为《认识角》,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了解角的概念,学会用直尺和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并能识别和分类不同类型的角。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角,了解角的定义和特征,掌握角的分类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难点:1. 角的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2. 角的分类方法的掌握。
3. 角的大小测量方法的掌握。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直尺、量角器、三角板、模型角等。
2. 学具:学生用直尺、量角器、三角板、模型角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角的存在。
提问:你们在哪里见过角?角是什么样子的?2. 认识角的概念: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了解角的定义和特征。
提问:什么是角?角由哪些部分组成?3. 角的分类: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角,让学生学会角的分类方法。
提问:你们知道有哪些不同类型的角吗?4. 角的大小测量:通过示范和指导,让学生学会用直尺和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提问:如何测量角的大小?有哪些工具可以用来测量角的大小?5. 小组合作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完成角的测量和分类任务。
提问:你们能正确地测量和分类这些角吗?板书设计:1. 角的概念和特征2. 角的分类方法3. 角的大小测量方法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角的定义和分类方法。
2. 通过观察和操作,找出身边的角,并尝试测量它们的大小。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和小组合作,让学生对角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同时,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角的分类和测量方法。
在课后反思中,我发现一些学生对角的定义和特征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加强讲解和示范。
认识角-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认识角-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角的基本概念,并能正确使用角的专业术语。
2.能够区分和称呼不同种类的角。
3.能够通过绘制图形来呈现角的特征,进一步理解角的概念。
【教学重点】1.角是什么,角的概念。
2.手绘不同种类的角,并能区分和称呼不同种类的角。
【教学难点】1.区分锐角、直角、钝角和完全角。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角,理解角的专业术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笔、直尺、量角器、教材。
2.班级准备黑板、彩色粉笔或者彩色白板笔3.学生准备笔、橡皮、练习册。
【教学过程】时间活动方法5 min 导入新知观看视频10min观察图形,认识角的概念学生观察图形、理解角的概念15 min 绘制不同种类的角讲解不同种类的角后,让学生绘制10 min 观察绘制的角学生展示画的角,区分不同种类的角20 小组合作探究锐角、直角、钝角能比小组合作完成活动,归纳总结知min 容器识10总结归纳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拓展知识min【详细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知在开始本课的学习之前,老师首先可以播放一段短视频,介绍角的基本概念,让学生掌握大概的概念,同时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第二步观察图形,认识角的概念老师在黑板或者白板上绘制几个有角的图形,让学生观察,并从一些常见的形状中找出角。
届时,老师可以用简单的语言向学生解释角的概念,例如:“我们知道,每个图形都是由点、线、面构成的,我们先着眼于图中的角。
学生们可以尝试把目光聚集在图形的一个个拐角处,每个拐角都是一个角。
我们将这些角都称作“角”。
让学生自己思考并表达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第三步绘制不同种类的角老师在黑板或白板上绘制出几个角,包括锐角、直角、钝角、以及完全角,让学生自己通过画图的方式来探究不同种类的角,并区分和称呼不同种类的角,同时提高学生的手绘能力。
老师可以选择影响深远的三角形进行绘画教学:•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绘制时候,可以教学家给学生展示示范图,引导他们进行绘制,同时让他们自己思考和执行。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一课时 认识角 说课稿_冀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一课时认识角说课稿_冀教版《认识角》说课稿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冀教版教材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角”这一课。
一、教材分析与学生情况分析教材分析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就是: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经验。
《认识角》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几何的基础上学习的。
教材能按照儿童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进行编写,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几何图形奠定基础,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学情分析学生虽然在过去的学习中已经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角的认识对学生来说是第一次,同时也是极其抽象的。
根据二年级学生认识事物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这一特点,在教学时,要通过直观表象来帮助学生去逐步的、循序渐进地从实物和其它平面图形中抽象出“角”,只有这样才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使学生对角的知识有更好的把握。
二、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确定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二年级学生已有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掌握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口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
2、过程与方法通过“找一找”、“摸一摸”、“画一画”和“比一比”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角,感受角的大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比较角的大小通过做活动角,比一比角的大小,使学生体会到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口的大小有关,而与边的长短无关。
(四)、总结评价,拓展欣赏。
通过介绍新朋友——角,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角的认识;课件出示生活中更多角的图,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4 认识角(19)-冀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4 认识角(19)-冀教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数学》二年级上册中的第19课,教材版本为冀教版。
这一课程是学生初步认识角的概念。
本节课程学生将体验认识角的过程,领悟角的特征和性质。
同时,通过引导学生通过游戏具体经验角并了解角的概念。
教材的基本要求是:“认识角这一图形,为认识彼此之间的位置、大小关系做好准备”,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角的三个基本特征和大小关系,并能够简单指认和命名含角的各种图形,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能够使用手指划角并了解角的三个基本特征。
2.能够使游戏,找到含不同角的物体和图形。
3.能够命名图形中的角并熟练使用命名方法。
4.能根据角的大小关系填写相应的关系符号。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观察物体和图形中的角。
2.辨认角的大小关系。
3.学习角的命名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上课先展示三角尺,并让学生尝试使用三角尺划角,让学生体验画角的过程,引导学生找出角的三个基本特征:角的顶点、角的两条边。
2. 提升认知1.提出角的定义,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2.让学生自行观察教室中的物品或拿出“角”的图片,带领学生找到关于角的特征,了解角的不同大小关系,例如锐角、直角、钝角等。
并鼓励学生自己试着去划出不同的角,思考角的大小关系。
3. 实践操作1.分组进行一些综合测试,找到教室中不同大小的角,对角进行分类和命名。
2.制作角的大小关系卡片,让学生读出卡片上的大小关系,并比较卡片上的大小。
3.出示一些图片或物品,让学生在卡片上找出物品对应的大小关系。
4.利用三角尺测绘角度,让学生手动测量出不同大小的角度数,再以命名的方式记录下来。
4. 课堂小结通过本次课堂的学习,让学生针对角的三个基本特征,不同大小关系及命名方法进行综合训练。
让学生从实践中领悟认识角的重要性和角度的特征。
五、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不断探究角的特征,理解角度的定义与概念。
2.学生能够识别并命名物体和图形中的角,加深理解。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4.2 角的分类|冀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4.2 角的分类 | 冀教版一、教学目标1.理解角的概念,学习角的分类。
2.学习运用角度的概念和分类,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教学重难点1.角的分类及其特点。
2.角度的转化与应用。
三、教学内容1. 角的概念角是由两条射线公共端点组成的图形。
射线起点为角的“顶点”,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腿”。
2. 角的分类直角直角是度数为90度的角,它的两条腿互相垂直,图示如下:||---+---||钝角钝角是大于直角小于180度的角,它的两条腿成“开口向外”的形状,图示如下:||--+---+--||锐角锐角是小于90度的角,它的两条腿成“开口向内”的形状,图示如下:+/ \\/ \\+-----+3. 角度的转化度是角度的单位,1度等于角所对圆周的1/360。
圆周一共有360度。
因此我们可以用圆周的度数来衡量角的大小。
角度转化为度数例如一个角度是60度,那么可以表示为60\degree。
度数转化为角度例如一个角度表示为60\degree,那么对应的角度就是60度。
4. 角度的应用转角问题转角问题指的是给出原来朝向和转动的度数,求转动后的朝向。
例如:有一个人原来面朝正东方向,它向右转30度,它现在面朝哪个方向?转动后的朝向就是原来的朝向加上转动的角度,也就是东方向加上30度,最终答案是东南方向。
直角问题直角问题指的是给出两条垂直的线段,求它们之间的角度大小。
例如:一个人站在长方形的一个角落里,他站在两堵墙壁之间,这两堵墙壁互相垂直,求他站的这个角度大小是多少?因为两堵墙壁互相垂直,所以这个人所站的位置就是直角,因此这个角的大小是90度。
5. 拓展应用测量角度使用角度计可以测量角度大小。
角度计和圆规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可以通过角度计的读数来确定角度的大小。
建模分析角度的分类及其特点适用于许多应用场景,例如扫描条形码时,识别码的角度大小和分类就起到重要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1.引导学生发现角的概念和属性,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二年级上册角的认识教案及说课稿
第一课时认识角周双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30~32页,认识角。
教学提示本课主要通过让学生用小棒拼图形,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了解到,用两根小棒不能拼成封闭图形,所拼出的图形叫做角,使学生直观的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了解角的特征。
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让学生每个人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和自由探索的空间,教师再通过适当的讲解引导学生建立角的初步表象,并逐步加深对角的特征和大小不同角的含义的理解。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角有1个顶点、2条边,知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能辨认角,能在物品图片上找到角,并画角。
过程与方法:在用小棒拼角、做活动角、用纸折角、画角等活动中经历认识角、了解角的特征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积累学习经验,激发学生对角的好奇心。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经历动手做角、画角、认识角、在常用物品上找角的过程。
知道角有1个顶点、2条边。
教学难点:经历从实物中抽象出角的过程,体会角的本质特征。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课件、直尺、活动角材料学具准备:小棒、活动角材料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小朋友们,今天有两位好朋友来看大家了,你们知道它们是谁吗?(课件出示正方形和三角形)生1:正方形……生2:三角形……师:正是它们呢,小朋友们手中都有小棒,你能用小棒摆出正方形和三角形吗?和同桌一起试一试吧!(学生同桌结对子一起摆图形)师:小朋友们真棒,这么快就都摆出来了,谁能来说一说,你们摆这些图形各用了几根小棒?生1:我用了4根小棒摆出了正方形……生2:我用了3根小棒摆出了三角形……师:刚才小朋友们用4根小棒、3根小棒拼出了正方形和三角形,现在请小朋友们试着用2根小棒拼一拼,看能拼出什么图形?(学生动手操作)师:老师看到小朋友们在拼的过程中悄悄的讨论着什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拼的,出现了什么问题吗?生1:老师,我们发现用两根小棒拼不出图形,两根小棒只能有一头连接在一起,另一头拼不到一块……生2:是啊,拼出这个图形叫什么呢?师:小朋友们,2根小棒可以拼成图形,但是这个图形不是封闭图形,这个图形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角。
《认识角》说课稿_获奖说课稿
《认识角》说课稿_获奖说课稿
认识角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几何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角的认识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解决与角相关的问题,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本文将从角的定义、角的分类、角的性质、角的测量和角的应用五个大点进行阐述。
引言概述:
角是几何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解决与角相关的问题中起着关键作用。
通过对角的认识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正文内容:
1. 角的定义
1.1 角的基本概念
1.2 角的构成要素
1.3 角的表示方法
2. 角的分类
2.1 锐角、直角和钝角
2.2 对顶角和邻补角
2.3 全角和周角
3. 角的性质
3.1 互补角和补角的性质
3.2 同位角的性质
3.3 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性质
4. 角的测量
4.1 角的度量单位
4.2 角的度数和弧度的转换
4.3 角的测量方法
5. 角的应用
5.1 角的应用于几何问题
5.2 角的应用于实际问题
5.3 角的应用于其他学科
总结: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对角的定义、分类、性质、测量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角在几何学和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对角的认识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解决与角相关的问题,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因此,深入学习和掌握角的相关知识对于我们的数学学习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数学冀教版二年级上角的认识教学设计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角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判断角的大小?”。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使用量角器等工具,让学生亲自动手比较角的大小,并识别直角。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3.比较角的大小时,观察两边叉开的大小,无需考虑边的长度。
4.在实际应用中,角可以分为直角、锐角和钝角。锐角小于90度,钝角大于90度,直角等于90度。
5.通过找图形中的角进行分类练习,可以加深对各种角度的理解。
板书设计
1.角的定义和构成:
-顶点
-边
2.角的大小:
-与边的长短无关
-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例题2:判断下列图形中,哪些是直角。
解答:
图形①:是直角,因为两条边相互垂直。
图形②:不是直角,因为两条边的夹角小于90度。
图形③:是直角,因为两条边相互垂直。
图形④:不是直角,因为两条边的夹角大于90度。
例题3:如果已知一个角是30度,如何画出这个角?
解答:
步骤1:准备量角器和画图工具。
步骤2:在纸上画出一个点作为角的顶点。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角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角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学生学习效果
1.知识与技能:
-学生掌握了角的定义和基本构成,能够识别角的顶点和边,并能够正确描述角的特点。
3.发展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在学习角的各部分名称和特点时,鼓励学生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描述角的构成和特性,加强数学语言的运用。
《认识角》说课稿
《认识角》说课稿
一、教学目标
通过《认识角》的教学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认识和理解角的基本概念和属性,提高幼儿的几何学习能力。
促进幼儿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几何思维。
二、教学重点
通过《认识角》的教学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认识和理解角的基本概念和属性,提高幼儿的几何学习能力。
三、教学准备
准备与角相关的图片和实物。
了解幼儿对角的认知和问题,为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准备角的游戏和活动的材料。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展示角的图片和实物,引发幼儿对角的兴趣和好奇。
2. 认识角
通过角的游戏和活动,引导幼儿认识角的基本概念和属性。
通过认识角,提高幼儿的几何学习能力。
3. 角的探索和创造
组织幼儿进行角的探索和创造活动,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探索和创造,培养幼儿的几何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4. 角的应用
通过角的应用活动,让幼儿了解角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应用活动,提高幼儿的几何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延伸
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其他与角相关的活动,如角的拼图、角的测量等。
可以引导幼儿学习其他与几何学相关的知识,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角初步认识》说课稿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角初步认识》说课稿一、教材分析《角的初步认识》是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由于角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所以教材比较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最熟悉的实物如:手、开关、剪刀、楼梯、扇子、水龙头等入手,来认识角。
二、学情分析学生从学习用直尺画直线和用三角板画直角等知识到学习《角的初步认识》,在情感态度、认知策略、学习方式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在学习本单元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这些知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角的概念做好了准备。
三、教学目标1. 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2. 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形成角的概念,掌握角的各部分名称以及学会用直尺画角。
难点:让学生明确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使学生明白,角的大小只跟构成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而跟所画的边的长短无关。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活动角、三角形卡片、正方形卡片、长方形卡片、圆形纸片、剪刀等。
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 创设情境。
师:小朋友们,今天来了这么多听课的老师,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好吗?(学生鼓掌)师:小朋友们,你们鼓掌的时候,小手都成了什么形状?谁来说说?生:手掌。
师:手掌是什么形状?谁来摸摸老师的直角?(学生摸直角)师:请小朋友们摸摸自己的直角,再摸摸老师的锐角和钝角。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三种角:直角、锐角和钝角。
(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2. 复习旧知。
师:请小朋友们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中哪些是直线图形?哪些是曲线图形?直线图形有哪些特点?(二)探究新知1. 认识角。
师:请小朋友们把准备好的各种图形卡片拿出来,说一说你能在这些卡片上找到哪些角?找到后请举手告诉老师。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4.1 认识角 ▏冀教版 (2014秋)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角的初步认识》是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2、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角的初步认识》作为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领域的一分子,是学生在已经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这部分内容为日后深入学习角的含义、角的分类、度量角的大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整个教材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3、教材的编写特点教材编排特点突出,先从生活实际入手,再从学习活动中构建知识,最后,通过动手操作掌握新的内容。
教材从形象直观到抽象运用的编排,符合学生发展的规律。
4、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教材的特点,以“学生的全域发展”为标准,从三个维度确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结合生活实际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画角;能力目标:在创造角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探索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5、教学重、难点及关键教学重点: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会正确画角。
教学难点:理解角的大小与张口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教学关键:从实物中抽象出角的模型,建立角的表象。
6、教具、学具的准备三角板、直尺,两根带孔的小棒或吸管、一张不规则的纸。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对“角”的感知仅停留于生活实际上,较难把握对数学意义上抽象的角。
三、设计意图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我充分遵循(从)感知→(经)表象→(到)概念这一认知规律,将观察、操作、实验、讨论等方法贯穿于各个环节,通过指、摸、折、做、画等教学手段,发挥多媒体组合的优势,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观察中分析、在动手中思考,把外在可见和内在不可见的角印在大脑里。
四、说教法、学法本节课,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探究法和操作演示法相结合的形式,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联系生活,创设情境,用兴趣一线串珠,将知识分成段而又串成串,形成知识体系。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角》角的认识说课教学课件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上有角?
1.角有1个顶点、2条边。 2.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两边的长短无关。
两边张口越大,角就越大。 3.从一个点起,用直尺向不同方向画两条直直的线,就
画成一个角。
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是
不是
不是
是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四 角的认识
认识角
知道角有1个顶点、2条边,知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能辨认角,能在物品图片上找到角,并画角。
重点:知道角有1个顶点、2条边,会画大小不同的角。 难点:经历从实物中抽象出角的过程,体会角的本质特征。
你知道上面的图形是什么吗?
用小棒拼图形。
(1)用4根小棒拼成一个图形。 (2)用3根小棒拼成一个图形。 (3)用2根小棒拼成一个图形。
用2根小棒拼成的上面这些图形都是角。
(1)用2条硬纸板和1个图钉,做成一个活动的角。
c
转动这个活动角的一边,可以形成许多角。 根据活动角的变化可以画出大小不同的角。
哪个角大,哪个角小?
角3比角1和角2大, 角1比角2和角3小。
(2)拿一张纸,用它折出大小不同的角。
.
..
.
.
从一个点起,用直尺向不同的方向画出两条线,就画成了 一个角。
活动3 转角游戏
转动这个活动角的一边, 可以形成许多角。
①
②
③
④
⑤
说一说 哪个角大?哪个角小?
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就越大。
智力大挑战2
比较下面两个角的大小
角的大小与张口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巧记顺口溜:想知角的大与小,只看张口不看边。
《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1. 说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二年级数学上册中关于“角的初步认识”的内容,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基础知识。
角作为几何图形的基本元素之一,其认识和理解对于后续学习更复杂的几何知识具有奠基作用。
本节内容与前后知识点紧密相连,前承直线的认识,后启直角、锐角、钝角等概念的学习。
重点难点:-重点:角的定义、角的特征(包括顶点、边)、角的标识方法。
-难点:理解角是一个抽象的图形概念,而非仅仅是一个“尖尖的点”,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识别和画出角。
难点形成的原因主要在于二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尚处发展阶段,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需要适当的教学策略和实物辅助。
2. 说学情学生分析二年级学生年龄大约在7-8岁之间,好奇心强,喜欢直观形象的学习材料,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逻辑思维能力正在形成中。
他们对于图形的认识多停留在直观感知层面,缺乏系统的概念构建。
因此,教学中应注重实践操作和直观演示,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观察、比较和分类的能力。
学习困难预测:-可能难以将角的概念从具体实物中抽象出来。
-在识别不同方向的角时可能感到困惑。
解决策略:-使用多媒体和实物模型辅助教学,增强直观感受。
-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角的概念。
3. 说教学目标目标设定:-知识目标:理解角的定义,能识别并指出角的顶点和边。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分类能力,学会用简单的工具画出角。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培养合作学习的习惯。
目标达成:通过实物展示、动手操作、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角的基本概念,通过练习巩固知识,同时培养合作学习的氛围,达到情感目标的提升。
4. 说教学重难点重难点阐述:重点在于帮助学生建立角的正确概念,难点在于引导学生从具体实物中抽象出角的概念,并准确识别生活中的角。
解决方法:-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角,如书本的角落、桌子的边缘等,帮助学生建立直观印象。
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说课稿二年级上册数学冀教版
(三)互动方式
本节课将设计以下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环节:
1.提问与回答: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2.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课后,我将通过观察学生的练习和作业来评估教学效果。如果发现学生对于某个知识点掌握不牢固,我会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辅导。具体的反思和改进措施包括:检查板书的清晰度和简洁性,确保学生能够轻松理解;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建议,帮助他们巩固知识。
3.制作角的模型:学生可以自己动手制作角的模型,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角的理解和记忆。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注重清晰性、简洁性和知识结构的呈现。板书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标题:在板书的顶部写上“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突出本节课的主题。
2.直角、锐角和钝角的定义:用简洁的语言分别写下直角、锐角和钝角的定义,旁边可以画出相应的图形示例。
本节课将采用以下主要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图片和模型等直观教具,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
2.操作活动法:设计一些动手操作的活动,如制作角的模型、进行角的大小比较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索。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本节课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和技术工具来辅助教学:
1.直角、锐角和钝角的实物模型:通过展示真实的角模型,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和理解这些概念。
2.教学课件和动画: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和动画,展示角的分类和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认识角》说课稿
《认识角》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认识角》。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认识角》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内容。
角是几何图形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学生在生活中对角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抽象的概念。
本节课的学习将为后续进一步学习角的度量、角的分类等知识奠定基础。
教材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角,如三角板的角、剪刀的角等,让学生初步感知角的特征。
然后通过动手操作,如折角、画角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角的概念,理解角的组成和各部分名称。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在生活中对角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感知,但对于角的概念还比较模糊。
这个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通过直观的演示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建立角的概念。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初步比较角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探索角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
教学难点: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五、教法与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教法和学法:教法:直观演示法、操作发现法。
通过直观演示,让学生观察角的特征;通过操作发现,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探索角的奥秘。
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现问题,在合作交流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
最新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认识(说课稿)》教师招聘精品获奖完美优秀实用观摩课赛教公开课说课稿
前言: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对教材有所了解,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才能了解学生真正的学习需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
《角的认识》说课稿
(最新精品获奖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号考生,现在开始我的说课,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角的认识》。
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和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关于教材和学情:
《角的认识》是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它是在学生认识了封闭图形长方形,三角形等一些基本图形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本单元占重要地位。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认识角不是封闭图形,它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它在教材中的呈现的形式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和直观感知来进行验证。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对于角的认识的问题,学生可能会举例实物中的角,但是角的特点是怎样就不清楚了,而此学段的学生求知欲旺盛,具有了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学生可以运用多种操作方法来进行验证。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以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角的特点及各部分名称,并感知角的大小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角》说课稿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冀教版教材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角”这一课。
一、教材分析与学生情况分析
教材分析
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就是: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经验。
《认识角》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几何的基础上学习的。
教材能按照儿童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进行编写,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几何图形奠定基础,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学情分析
学生虽然在过去的学习中已经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角的认识对学生来说是第一次,同时也是极其抽象的。
根据二年级学生认识事物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这一特点,在教学时,要通过直观表象来帮助学生去逐步的、循序渐进地从实物和其它平面图形中抽象出“角”,只有这样才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使学生对角的知识有更好的把握。
二、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确定
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二年级学生已有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掌握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口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找一找”、“摸一摸”、“画一画”和“比一比”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角,感受角的大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根据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把重点确定为,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各部分名称,学会用重叠法比较角的大小。
三、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法、教学手段
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较困难。
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角,整节课要将观察、操作、演示、实验、合作探究等方法有机的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中,在引导学生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充分遵循感知——表象——概念这一认知规律,通过找一找、看一看、摸一摸、折一折、做一做、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知识。
在课堂上采用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励性语言来评价学生,并充分发挥现代教学多媒体组合的优势,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观察中分析,在动手中思考,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结合,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探索新知识过程。
四、教学过程课堂教学是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发展以及思想品德的养成的主要途径。
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五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角,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而激发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在上课伊始,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实物,重点突出“角”的部分,把学生带入生活情境中,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感知角的特征。
这个环节中,我又设计了四个层次的教学:学生通过折角、摸角、说角、画角、指角儿歌等活动,让学生把对角的感性认识抽象成数学模型,形成了角的正确表象;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及记法与读法;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清晰演示,再次加深学生对角的特征的认识,使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乐,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三)、比较角的大小
通过做活动角,比一比角的大小,使学生体会到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口的大小有关,而与边的长短无关。
(四)、总结评价,拓展欣赏。
通过介绍新朋友——角,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角的认识;课件出示生活中更多角的图,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