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若干问题

合集下载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学习解读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学习解读

修订原则
坚持问题导向
全面梳理分析课程改革的困难和问题,明确修订重点和任务,注重对实 际问题的有效回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强化一体化设置,促进学段间 的衔接,提升课程科学性、系统性。优化课程设置,细化学科育人目标,明 确实施要求,增强课程指导性、可操作性。
修订原则
坚持创新导向
进一步深化改革,既注重继承我国课程建设的成功经验,也充分借鉴国际课程改 革新成果,更新教育理念,体现中国特色,增强课程综合性、实践性,引导育人方式 变革,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坚持与时俱进,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科学技术 进步新成果,更新课程内容,体现时代性。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新理念解读
(一)“充分发挥化学课程的育人功能”是统摄性理念
“充分发挥化学课程的育人功能”是统摄性理念,其他四个理念分别从课程目 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方面来落实和体现化学课程的育人功 能。 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是化学课程系统的核心要素。只 有每个课程要素都发挥育人功能、体现育人价值,才能真正做到全方位、全过 程育人。
7.删除了 2011版附录中的“有关行为动词中的分类”,即在目标的制定 中用到的“知道、记住、说出、认识、了解”等这些行为动词。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新理念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针对“为谁培养人”“培养什 么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三个育人的根本性问题,主要从育人功能、 发展核心素养、大概念统领、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和发展性评价等方 面凝练了五个课程新理念。
三是细化了实施要求
增加课程标准编制与教材编写基本要求;明确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课程实施职责、制度规范,以及教 学改革方向和评价改革重点,对培训、教科研提出了具体要求;健全实施机制,强化监测与督导要求。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1、弘扬化学课程的基本价值 ⑴“导言”部分(发展、挑战、意义) ⑵“课程性质”部分(启蒙、基础、影响、 作用) ⑶“课程的基本理念”部分(增加三点) ⑷课程总目标(增加一点) ⑸过程与方法目标(增加几个观点)
2、调整“科学探究”的内容要求 调整“科学探究” ⑴ “科学探究”主题的内容和目标要求 更为具体(八个学生实验) ⑵强化“实验安全”和实验中的“环境保 护”意识 ⑶增强科学探究学习实例内容的准确性和 指导性 ⑷删去“活动与探究建议”的具体内容, 降低其要求(见表1)(降低难度,切合 实际)
删去的实验: 删去的实验:观察在水中加入少量盐 后凝固点和沸点的变化;用简单的方 法将衣料上的油污等洗去;分离氯化 钠固体与铁粉组成的混合物;观察并 记录实验现象—氯化铜溶液用石墨电 极通电电解;在加热条件下氢气与氧 化铜反应,等等。
标准(2011年版) (2011年版 (表1:《标准(2011年版)》降低要求的实 验)
(二)“十年课改”之困惑 十年课改”
1、教师素质之困 2、课堂教学之困 3、教育资源均衡之困 4、城乡发展差异之困 5、评价制度不健全——高考之困
二、再识课程标准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 、评估和考试命题的 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依据 ,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应体现国家对 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 、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 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 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 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制定国家课程标准要依据各门课程的特点, 制定国家课程标准要依据各门课程的特点 ,结合具体 内容,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内容 ,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 实效性和主动性 ,对 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学生进行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加强 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 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 加强 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 ,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倡导科学精神、 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倡导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 方法,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 方法,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研究的是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变化规律以及能量的转化等内容。

在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是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制定和完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应当明确课程的目标和要求。

学生在学习化学课程时,应当具备对物质基本性质和变化规律的认识,能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此外,化学课程还应当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深入理解化学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其次,化学课程标准应当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和学习进度。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有限,因此化学课程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和学习进度。

课程内容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化学的奥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此外,化学课程还应当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化学知识体系。

再次,化学课程标准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化学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它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化学课程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最后,化学课程标准应当注重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创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和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变革。

化学课程应当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实验教学、多媒体教学、互动教学等,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化学课程应当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和学习进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创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及能量变化。

在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制定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应当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

学生在初中阶段应当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元素、化合物、化学反应等基础知识。

这些基础知识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以及理解日常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基础,因此在化学课程标准中应当明确这些基础知识的教学要求。

其次,化学课程应当注重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通过实验可以直观地观察化学现象,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因此,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应当明确学生在初中阶段应当进行的化学实验内容和要求,同时要求学校提供相应的实验条件和设施。

此外,化学课程还应当注重生活化。

化学知识贴近生活,学生可以通过化学知识的学习和运用,更好地理解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和问题。

因此,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应当注重化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化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最后,化学课程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验技能。

化学是一门富有创造性的学科,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应当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实验技能,这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应当明确学生在初中阶段应当具备的创新精神和实验技能,并通过相应的教学安排和评价方式来培养和考核学生的这些能力。

综上所述,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制定应当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实验教学、生活化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验技能,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解读核心素养、课程目标和学业质量标准的研制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解读核心素养、课程目标和学业质量标准的研制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解读核心素养、课程目标和学业质量标准的研制一、本文概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当今教育的核心目标。

在化学教育领域,《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出台,为化学教学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本文旨在对《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进行深度解读,特别是对其中的核心素养、课程目标和学业质量标准进行详细的剖析和研制。

通过对这些关键内容的解读,我们期望能够更好地理解化学教育的内涵,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设计,从而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我们将对核心素养进行解读。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义务教育过程中应当形成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终身学习的关键。

在化学教育中,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科学探究能力、化学知识与观念、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等方面。

我们将对这些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其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我们将对课程目标进行研制。

课程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

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被明确划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我们将对这些目标进行详细的解读和研制,为化学教学提供明确的目标导向。

我们将对学业质量标准进行研制。

学业质量标准是衡量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尺度,是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

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学业质量标准被划分为不同的水平层次,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

我们将对这些标准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制,为化学教学评价提供科学的依据。

通过本文的解读和研制,我们期望能够为化学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推动化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核心素养的解读《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化学课程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这些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等几个方面。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核心素养、课程目标和学业质量标准的研制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核心素养、课程目标和学业质量标准的研制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核心素养、课程目标和学业质量标准的研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核心素养、课程目标和学业质量标准的研制一、引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研制是为了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对《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核心素养、课程目标和学业质量标准进行解读,以期更好地理解并应用于实际教学中。

二、核心素养的培养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需要培养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了四大核心素养:科学思维能力、实践创新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和文化情感品质。

首先,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是教学的重要目标。

化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学习化学需要具备科学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运用逻辑推理、归纳、演绎等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次,实践创新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关键。

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的过程,学生可以培养观察、分析、实验和评价的能力。

另外,沟通合作能力是培养学生社会交往和合作精神的重要内容。

化学课堂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实验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团队协作和信息获取能力。

最后,文化情感品质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化学可以引发学生对化学知识与现实问题的思考,增强他们对科学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三、课程目标的确立课程目标是指义务教育化学课程为实现核心素养所确立的针对性目标。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知识、能力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列出了具体的课程目标。

在知识方面,课程目标要求学生获得基础化学知识,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同时,学生还要了解化学的应用领域和实际问题,以及化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在能力方面,课程目标要求学生具备运用化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析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析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析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首次提出以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1]。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旧课标”)反映时代和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更新了学习情境素材,提出了超越具体性知识建构核心观念的教学理念[2]。

当前,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双减”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的课堂教学内容与方式亟待革新,新颁布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结构与内容上皆有诸多变化[3]。

因此,比较分析新旧课标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业质量”“实施建议”等方面的差异,解读课标的新变化,揭示其编写特点,明确新课标对一线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期望与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新旧课标内容比较与评析新课标坚持素养导向的原则,重新厘清了课程目标,优化了课程内容,对化学课程实施提出了新的要求。

1.1 “课程理念”差异点比较与评析新课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强调要充分发挥化学课程的育人功能,依次阐述在课程目标制订、课程内容体系构建、教学实践和评价实施等环节应遵循的基本理念。

首先,围绕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确定课程目标,以大概念为基本框架建构课程内容体系。

其次,聚焦学科育人方式的转变,开展素养为本的课堂教学。

最后,重视评价的改进与优化,努力实现“教学评”一体化,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

具体表现在新课标整体规划素养立意的课程目标、构建大概念统领的化学课程内容体系、重视开展核心素养导向的化学教学,其课程理念的设置紧密结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强调化学学科课程的育人价值,更加注重小初高课程的衔接和各学科之间的关联,强化义务教育课程目标的系统性,并且内容选择上重视知识的结构化和素养化。

1.2 “课程目标”差异点比较与评析新课标不再沿用三维目标体系,而是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从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与责任这四个核心素养的视角来阐述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目标。

2024初中化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2024初中化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2024初中化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1. 引言本课程标准依据我国教育法和化学教育相关规定,结合初中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和化学学科发展趋势,对2024年初中化学义务教育课程进行详细规划与说明。

本课程标准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化学观念,提高实践与创新能力,为高中阶段化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 课程目标2.1 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实验技能,培养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调查、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3. 课程内容3.1 身边的化学物质主要包括水的性质与净化、常见金属与合金、有机化合物等,涉及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等方面的知识。

3.2 物质的变化与能量包括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氧化还原反应等,注重学生对反应机理、能量变化的理解与运用。

3.3 物质的制备与实验技能学习常见化学仪器的使用、实验操作技巧、数据处理与分析等,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3.4 科学探究与创新强调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提出假设、验证结论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4. 实施建议4.1 教学建议教师应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

注重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2 学习建议学生应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主动进行实践操作,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4.3 评价建议评价应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发展和情感态度,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

5. 附录5.1 课程标准编制说明包括课程标准的研究背景、编制依据、编制过程、课程理念等内容。

5.2 教学建议与案例提供具体的教学建议和案例,指导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

5.3 评价方式与实例介绍评价方式和方法,以及具体的评价实例,帮助教师和学生了解评价标准。

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学大纲修订的若干问题

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学大纲修订的若干问题

专 论 义务教育初中化学 教学大纲修订的若干问题 王祖浩 (浙江教育学院 杭州 310012) 摘要 本文对教育部1992年颁布的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学大纲(试用版)修订的背景做了说明,对修订大纲的主要特点和相关问题做了阐述。

关键词 初中化学 教学大纲 修订说明1 大纲修订的出发点和主要依据关于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方向,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这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重要依据。

课程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也是新旧教育观念冲突表现最为激烈的交汇点。

对基础教育课程价值的认识,多年来存有争议:是依附于已有的学科体系,还是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这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经常出现摇摆。

本次大纲修订力求将初中化学课程的价值定位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思考、实践和创新上。

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特别是在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减轻初中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广大教师做了大量的实证工作,围绕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关系展开了积极的探索。

特别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卓有成效,活动课程的试行,探究性实验的研究和逐步推广,使多年来统治初中化学课堂的“讲、听、背、练”的局面在较大程度上得到了扭转。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科书的试用、修订和国内多种版本的初中化学教材的出版,积累了不少有关初中化学课程改革的经验。

以上研究为本次大纲修订提供了很好的实践素材。

近年来,国际理科课程改革的主流是科学素养教育,世界各国十分重视培养中学生可持续的学习能力和未来的职业发展,“科学为大众”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初中理科课程在强调基础和应用上逐步做到了“面向全体”。

面对国际理科教育的发展,在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

为了更好、更快地与当前国际理科教育接轨,培养更多适应新世纪中国经济和科技迅猛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公民和优秀的科学研究人才,教育部决定对1992年前颁布的义务教育初中化学试用大纲进行修订,我们认为是十分必要的。

2024版义务教育中学化学课程标准

2024版义务教育中学化学课程标准

2024版义务教育中学化学课程标准一、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国家教育部的相关规定,结合当前我国中学化学教育的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2024版义务教育中学化学课程标准。

本课程标准旨在指导中学化学教学活动,提高全民族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课程目标2.1 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学化学学习,应该掌握以下知识与技能:- 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 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能够进行安全、规范的化学实验操作;- 了解化学在生活、生产、科技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认识化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2.2 过程与方法学生应该通过中学化学学习,发展以下过程与方法:- 科学探究能力,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 科学思维能力,包括归纳与演绎、分类与比较、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等;- 科学决策能力,能够在面临多种选择时,根据科学知识与方法进行合理决策。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中学化学学习,应该形成以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热爱科学,对化学学科具有浓厚的兴趣;- 认识科学研究的本质,具有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关注化学与人类生活、环境、资源、健康等之间的关系,具有社会责任感。

三、课程内容3.1 必修课程必修课程包括以下内容:- 化学基本概念与原理;- 常见元素与化合物;- 有机化学基础;- 化学实验基础;- 化学与社会、生产、科技和发展。

3.2 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包括以下内容:- 物质结构与性质;- 化学反应与能量;- 化学变化与生命过程;- 化学实验拓展;-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四、教学建议4.1 教学方法教师应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4.2 教学资源教师应合理利用多媒体、网络、实验器材等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提高教学效果。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理念及课标结构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理念及课标结构

专题讲座《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理念及课标结构宋心琦(清华大学,教授)胡玉娇(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中学高级)一、义务教育化学课标十年所取得的显著进展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1.义务教育化学课标十年所取得的显著进展《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 实验稿 ) 》于 2001 年颁布以来,对于全国的初中化学课程建设、教材研发、课堂教学、考试评价以及教师的专业发展等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教育部在 2007 年至 2008 年期间,针对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进行了大型问卷调查和系列座谈调研。

在座谈、访谈和问卷调查中,广大教师高度评价化学课程标准实施后带来的新变化:化学教材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发展,科学探究已经走进初中课堂,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有所增强,化学学习评价方式正在发生变化,初中化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水平整体提升。

显著进展:(一)确立以科学素养培养和三维目标落实为特征的化学新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提出以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课程理念,具体包括激励学生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好化学的自信心;引导学生学习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科学素养;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知识的形成、相互联系和应用的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学习科学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创设体现化学、技术与社会相互联系的学习情景,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等。

课程标准将这些课程理念进一步体现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

( 二 ) 构建主题导向的三级三维课程内容结构,整合知识、过程和情境建立一级主题、二级主题和具体知识内容的三级内容框架;五大主题分别是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引用本文请注明:促进基础化学教育高质量发展——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J].基础教育课程,2022(10):53-60.2022年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提炼了“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发展要求,构建了素养导向的学习主题,设计了大概念统领的多维课程内容,注重实验和跨学科实践活动,提出了学段学业质量标准及其在各学习主题的学业要求,明确了素养导向的教学要求和每个学习主题的教学策略建议、情境素材建议和学习活动建议,体现了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突破和创新。

教师需要转变观念,积极践行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重视学生必做实验及跨学科实践活动的开展,探索促进发展的新评价,促进基础化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自2001年以来,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20个年头,对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教育部于2019年启动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工作,这将对新时代优质基础教育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一、修订的主要价值取向化学是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航空航天工程等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

化学不仅为人类创造了更加美好的生活,而且在应对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挑战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是化学教育的启蒙课程,是与小学科学课程相衔接,与初中物理、生物课程相联系的重要基础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下一阶段的学习,迎接现代生活和未来的挑战,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和全面发展的人。

是落实培养道德人这一根本任务,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

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2001年版课标”)首次提出以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确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基于学习主题组织课程内容,将“科学探究”“化学与社会发展”“身边的物质”“物质构成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作为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一级学习主题,并提出“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基于科学探究学习化学”和“多样化评价方式”等重要的课程、教学和评价理念。

2022年版《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标准》试题与答案全文

2022年版《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标准》试题与答案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2022年版《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标准》试题与答案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其特征是从分子层次认识物质,通过化学变化创造物质。

2.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物理学共同构成物质科学的基础,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和航空航天工程等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

3.义务教育化学课程作为一门自然科学课程,具有基础性和实践性,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4.创设真实问题情境,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开展项目式学习,重视跨学科实践活动。

5.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

6.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而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7.化学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与责任。

8.义务教育化学课程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导向,设置五个学习主题,即“科学探究与化学实验”“物质的性质与应用”“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

9.每个学习主题由五个维度的内容构成,包括大概念、核心知识、基本思路与方法、重要态度、必做实验及实践活动,围绕大概念构建学习主题的内容结构,将课程目标具体化为各学习主题的内容要求。

10.大概念反映学科本质,具有高度概括性、统摄性和迁移应用价值。

19.《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规定,各学科用不少于本学科总课时的10%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活动。

11.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学校可在7——9年级确定化学课程的具体开课年级。

12.化学教学是落实化学课程目标,引导学生达成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学业质量标准的基本途径。

13.教师应紧紧围绕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一主旨,积极开展核心素养导向的化学教学,充分发挥化学课程的育人功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分析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与过去义务教育化学教学大纲的优缺点

分析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与过去义务教育化学教学大纲的优缺点

分析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与过去义务教育化学教学大纲的优缺点。

由义务教育化学教学大纲(也即过去的课程大纲,下称“大纲”)向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也即现行新课标标准,下称“标准”)的转变是大势所趋,但是不能只看到标准的种种优点忽略了它的一些缺点,而大纲,虽正在被取代,但是它一直作为过去的中学化学教育的指导,得以持续这么多年必然也是有它的一些优点。

下面就简单的将各自的优缺点进行比较:一、由大纲向标准转变,从课本的设计上可以明显的看到课程观的转变。

所谓课程观,是指人们对有关课程的本质、功能、价值、内容及其组织等一系列问题的基本看法。

大纲是一种“学科中心课程观”,主要强调课程应当重视学科的逻辑体系, 突出学科知识的系统性。

因此在大纲指导下编制的学科课程,其最突出的优点是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强。

但是有利必有弊,由于过于强调化学科学知识的系统性, 过于注意使学生牢固地、系统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强调为升入高级学校的学习打基础, 与大学内容相衔接。

在这种课程观指导下,学生是知识的容器,是课程内容的接受者,教师是课程的说明者、解释者, 教学评价过于关注学生的认知结果, 也即用考分来衡量,使学生被动地学习,为了中考、高考去学习。

标准则是一种“学生中心课程观”,这种课程观认为,课程应当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突出学生的直接经验,使学生在自主的活动中、在亲身的实践中来获得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

因此在标准指导下编制的课程, 其最突出的优点是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实践性, 这种课程观侧重于以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为中心。

所以,化学课程标准力图以学生发展为主旨, 将学科、社会和学生这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但是,它也有不可避免的问题,即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不够系统,不能形成对学科的一个相对完整的认识,许多知识只是泛泛的了解,面对考试的压力必然会导致学生比较迷惑。

二、促使由大纲向标准转变的根本推动力其实就是课程目标的转变。

大纲更多的是一种“授之以鱼”的教学方式,它虽强调了化学知识与技能、能力和德育被作为化学教学目的的重要内容, 但由于没有一整套完成或实现化学教学目的的体系, 尤其是评价体系, 并且面对中考、高考的压力,结果使得“能力”和“德育”这两方面的目的, 在实际的化学教学中很难得到有效的落实, 相反,更多的是以分数论优劣。

关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若干问题

关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若干问题
了新 的 课 程 目标 体 系 , 破 了 按 学 科 体 系组 织 化 学 打
1 1 提 供 给 学 生 发 展 必 需 的 化 学 基 础 知 识 和 基 本 . 技 能 义 务 教 育 阶 段 的 特 点 决 定 了 化 学 课 程 的 基 础
性 : 身边 的 常 见 物 质 人 手 , 求 学 生认 识 物 质 的组 从 要
导 纲 要 精 神 的 《 日制 义 务 教 育 化 学 课 程 标 准 》 实 全 (
验稿 )简称 “ 程 标 准 ” 已于 2 0 ( 课 ) 0 1年 7月 正 式 出
和形 成 科 学 价 值 观 的 过 程 , 强 学 生 对 自然 和 社 会 增
的责任感 。
版 。这 是 2 1世 纪 初 我 国 义 务 教 育 阶段 化 学 课 程 改 革 的 一 个 重 要 文 件 。课 程 标 准 从 提 高 未来 公 民科 学 素 养 的 高 度 阐述 了 义 务 教 育 化 学 课 程 的 价 值 , 建 构
在 国 内 中学 化 学 教 学 现 状 调 研 和 国 际 化 学 课 程
比较 研 究 的基 础 上 , 现 国 家 基 础 教 育 课 程 改 革 指 体
学 生 积 极 主 动 地 学 习 , 获 得 化 学 知 识 和 技 能 的 过 使
程 成 为 理 解 化 学 、 行 科 学 探 究 、 系 社 会 生 活 实 际 进 联
维普资讯
20 0 2年第 7 ~8合期 化 学 教 育 ・ 5・ 1
番 于 教 学 标 若 题 关 务 化 程 的 问 义育课准干①
王 祖 浩
课 程 与 教 材 研 讨
(东 范 学 学 上 20) 华 师 大 化 系 海 06 02

关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若干问题

关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若干问题
1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重点
为使 21 世纪的公民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挑 战和未来职业的需要 ,化学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创 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 ,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 ,将 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 ,激发学生的主动 性和创新潜力 ;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 ,革新 教学观念 ,改变课程内容过于偏重学科知识的倾向 , 努力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 、机械训练的现象 ,促使
引言
教学目的

学 (对课程性质的简单 共 4 条
说明)


教学内容
教学中应
考核
11 确定教学内容的 课时 该 注 意 的


原则
安排 几个问题
评价 录
21 教学内容和教学 要求
4项
5条
表 2 化学课程目标 、内容主题和内容标准的比较
课程目标
学习内容主题
内容标准或教学要求
11 知识与技能 (化学基本知识和重要的实验技能 ,化学与
悉的生活情景和已有的实际经验提炼学习素材 ,从 丰富 、生动的现实生活中寻找学习主题 ,要求学生了 解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从中使学生逐步认识和 感受化学对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 。在课 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保持和增进对生活和自然界中 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 兴趣”。在化学与社会发展” 以能源 、资源 、材料 、健康 、环境为线索 ,引导学生体 会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认识化学在提高人类生 活质量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 。
化学课程力求改革以“教材为中心”“、教师为中 心”的传统教学模式 ,提倡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知识 、 技能和方法 ,帮助学生学会运用观察 、实验 、调查等 方法广泛获取信息 ,能结合日常现象和化学学习提 出问题 ,做出猜想或假设 ,自主设计实验或有关的活 动方案 ,寻求解决问题的依据或证据 ,定性或定量地 处理有关的信息和资料 ;在探究中学会表达和交流 , 善于与他人合作 ,从中体验活动的乐趣和积极的情 感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在内容标准“活 动与探究建议”栏目中设置了大量的探究课题 ,以实 现“力求创设生动 、真实 、多样的科学探究和实践活 动情境 ,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 ,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使每一个学 生在现有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 。 114 建立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新的评价体系

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实施中的几个问题分析

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实施中的几个问题分析

郑长龙(1964-),男,吉林长春人,东北师范大学化学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初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组成员(吉林长春130024)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修订,除对部分课程内容进行微调以外,着重对课标中的“实施建议”部分进行了全面修改,有针对性地对课程实施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策略。

这里,拟就“教学建议”部分进行解读。

一、化学教学目标的制订问题当前,在化学教学目标的制订上,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片面”问题,二是“割裂”问题。

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关键是树立“全面发展观”和“统整观”。

(一)全面发展观下的化学教学目标的制订以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是化学新课程的根本目标。

这里的“发展”指的是“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即“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都得到和谐发展”。

这是化学新课程所倡导的“全面发展观”。

[1]过分注重化学科学知识的传授,只强调“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实施,在实际的化学教学中还较为普遍。

从科学素养与三维目标的关系来看,只有三个维度的目标均得到落实,才是全面的科学素养发展;只注重一个或两个维度目标的实施,则是片面的科学素养的发展。

化学科学知识只是全面科学素养的构成要素之一,而不是全部。

要纠正过分注重化学科学知识传授的做法,这就有一个正确处理化学科学知识与科学素养之间的关系问题。

首先,化学科学知识是科学素养目标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的科学素养发展,并不排斥化学科学知识的学习;其次,化学科学知识在科学素养目标体系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两个维度目标的实施,都必须通过化学科学知识的教与学来进行,而不是另搞一套;再次,既然化学科学知识是科学素养目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科学知识的教学应该服从和服务于全面的科学素养发展的大局,而不应该将化学科学知识作为化学教学的最高追求目标。

为此,教师在制订化学教学目标时,应从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全面发展的角度来领会“课标”精神,注意全面体现科学素养的三维目标。

关于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若干问题的进一步讨论

关于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若干问题的进一步讨论

关于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若干问题的进一步讨论与其他新生事物的成长一样,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实验进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教师面临的困惑很多,观念的转变需要一定的时间;在教学中融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大目标并不是轻而易举的;教学条件虽有改善,但仍然不能满足课程改革的需要;评价问题始终受制于社会环境(特别是升学)的制约。

为使第一线教师能更好地实施新课程,我们整理出如下问题作进一步的讨论,以期帮助教师形成观念,掌握方法,在实践和反思的基础上总结经验。

1.正确地理解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基础性有的同志担心,与《大纲》相比,《标准》涉及的学科知识点似乎少了,要求也有所下降,这是否直接影响学生的化学基础。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研制过程中有过广泛的讨论,不少学者认为:"学科中心"的化学课程过分偏重知识的完整性、系统化和表述的严谨性,加之教师教学方法不当,中下水平的学生往往难以适应。

我们曾在山东省某市5乡镇10所初中500余名学生的问卷和访谈中发现,从初三开始接触化学到第一学期期中短短2个多月时间里,学生的"分化"现象已相当严重,约有30%左右的学生缺乏兴趣,准备放弃学习化学。

调查还表明,初中化学某些知识点(如分子、原子、元素、化合价、氧化还原反应等概念和溶解度计算等内容)一直是多数学生学习化学的障碍。

①因此,我们必须对观念中的"基础知识"的基础性做出论证,对繁难的知识进行删减和清理。

在实验区的调查中,有94%的教师认为,作为启蒙的化学课程,《标准》所列的基础知识结构是合理的,符合学生的实际,按照《标准》编写的实验教材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扎实的基础。

在研制实践中,我们一直坚持这样的原则:新的化学课程突出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强调科学探究,并不意味放弃基础。

我们认为,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特征就是基础性,但基础的内涵不再局限于孤立的知识和技能,还包括方法、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要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化学课程标准编制的教材已在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区和开发区分别试用上海教育出版社和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教材 。
课程教材被誉为教育事业的心脏 。教的系统 、学的系统和教学系统均以课程教材系统为中介 而运作 。课程教材的改革需要全国各方面的人士关注和积极参与 ,第一线的广大师生应是主力军 。 本刊本期刊出的几篇文章 ,从不同侧面为我们提供了学习 、研制课程标准或进行新教材建材工作的 认识和体会 。本刊热诚欢迎实验区和非实验区的化学教育界同仁奉献有理有据 、观点鲜明的文稿 。
11 化学基本概念和 原理
11 知识条目 108 个
学 21 激发兴趣 ,培养科学态度 、科学方法 、关心自然和社会 大 的情感 纲 31 培养能力和创新精神 ,初步学会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简
单现象 、解决简单化学问题
21 元素化合物知识 31 化学基本计算 41 化学实验
21 实验技能 20 项 31 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活动 44 个 41 选做实验和专题调研活动 16 个
引言
教学目的

学 (对课程性质的简单 共 4 条
说明)


教学内容
教学中应
考核
11 确定教学内容的 课时 该 注 意 的


原则
安排 几个问题
评价 录
21 教学内容和教学 要求
4项
5条
表 2 化学课程目标 、内容主题和内容标准的比较
课程目标
学习内容主题
内容标准或教学要求
11 知识与技能 (化学基本知识和重要的实验技能 ,化学与
悉的生活情景和已有的实际经验提炼学习素材 ,从 丰富 、生动的现实生活中寻找学习主题 ,要求学生了 解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从中使学生逐步认识和 感受化学对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 。在课 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保持和增进对生活和自然界中 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 兴趣”。在学习主题中 “, 身边的化学物质”为丰富多 彩的现代生活提供了物质基础 “, 化学与社会发展” 以能源 、资源 、材料 、健康 、环境为线索 ,引导学生体 会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认识化学在提高人类生 活质量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 。
2002 年第 7~8 合期 化学教育
·15 ·
课程与教材研讨
关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若干问题 ①
王祖浩
(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 上海 200062)
编者按 1999 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 21 世纪教育 振兴行动计划》,都提出了改革现行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研制和构建面向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教 材体系的任务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开始启动 。教育部已研制制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 要 (试行) 》、义务教育阶段 18 科课程标准的实验稿 ;编写审定了各科实验教材 ,目前已有 20 个学科 (小学 7 科 、中学 13 科) 的 49 种中小学新课程实验教材 ,从 2001 年 9 月起 ,首次在实验区试用 。同 时关于课程管理政策 、评价制度 、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 ,均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并将在实验区逐步 应用 。
课程标准的内容涉及空气污染及防治 、水资源 保护 、无土栽培 、金属冶炼和利用 、废弃金属回收 、化 肥鉴别 、酸雨来源及危害 、土壤改良 、石油加工 、海水 淡化 、合成材料 、微量元素等多方面的化学知识和活 动要求 ,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强化了学生对化学在促 进社会发展和改善公民生活方面所起作用的认识 。 课程努力从化学的视角去展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用科学 、技术 、社 会相联系的观点引导学生认识材料 、能源 、健康 、环 境与化学的关系 ,逐步培养学生形成综合的科学观 和对有关的社会问题做出判断决策的能力 。 113 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 程成为理解化学 、进行科学探究 、联系社会生活实际 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 的责任感 。 111 提供给学生发展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
技能 义务教育阶段的特点决定了化学课程的基础 性 :从身边的常见物质入手 ,要求学生认识物质的组 成 、性质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认识物质的微观 构成 ,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初步认识物质的性 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重视化学科学的核心概念 ,要 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学会简单的设计方法和操作技 能 。在构建课程目标和内容的过程中 ,针对多年来 围绕应试所形成的“繁 、难 、多 、偏”的现状 ,重新思考 “回归基础”的问题 。新课程十分重视学生的可接受 性 ,采取“降低要求 、删除难点 、分散融合”等方法 ,对 初中化学的“分化点”做了处理 ;化学计算更多地要 求学生从量的角度去了解化学变化的涵义 ,避免烦 琐的数学运算 。“知识与技能”作为“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 ,在课程标准 中从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基本要求上赋予了新的内 涵。
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3 个维度构建了课程的总目标 (见表 2) , 与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相比 ,课程目标不再 是一些抽象的术语 ,其操作性更强 ,更全面地体现了
2002 年第 7~8 合期 化学教育
·17 ·
科学素养的要求 ,尤其突出了后 2 个维度的目标在 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
为具体体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对义务教育阶段 学生科学素养的要求 ,吸取国际理科课程改革的成 功经验 ,继承和发扬我国基础教育的优良传统 ,化学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 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 趣 ,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培养 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 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引导学生认 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 重要作用 ,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 会责任感 ,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
在国内中学化学教学现状调研和国际化学课程 比较研究的基础上 ,体现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 导纲要精神的《全日制义务教 育 化 学 课 程 标 准 》( 实 验稿) (简称“课程标准”) 已于 2001 年 7 月正式出 版 。这是 21 世纪初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改 革的一个重要文件 。课程标准从提高未来公民科学 素养的高度阐述了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价值 ,构建 了新的课程目标体系 ,打破了按学科体系组织化学 教学内容的传统框架 ,立足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 大力倡导科学探究 ,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 神和实践能力 。本文就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改革的重 点 、化学课程标准的特点以及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 有关问题等做如下阐述 ,期望广大的读者批评指正 。
化学课程力求改革以“教材为中心”“、教师为中 心”的传统教学模式 ,提倡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知识 、 技能和方法 ,帮助学生学会运用观察 、实验 、调查等 方法广泛获取信息 ,能结合日常现象和化学学习提 出问题 ,做出猜想或假设 ,自主设计实验或有关的活 动方案 ,寻求解决问题的依据或证据 ,定性或定量地 处理有关的信息和资料 ;在探究中学会表达和交流 , 善于与他人合作 ,从中体验活动的乐趣和积极的情 感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在内容标准“活 动与探究建议”栏目中设置了大量的探究课题 ,以实 现“力求创设生动 、真实 、多样的科学探究和实践活 动情境 ,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 ,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使每一个学 生在现有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 。 114 建立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新的评价体系
41 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教育
213 重新构建化学课程的内容体系 新的化学课程立足 21 世纪公民科学素养的提
升 ,从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发展需要出发论证课 程内容的价值 ,改变了过去偏重学科知识的倾向 ,提 出了 5 方面的学习主题和相应的内容标准 (见表 2) 。
课程标准阐述了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改革的 背景和课程性质 ,提出了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基本 理念 ,说明了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和设计思路 ;对课 程目标 、学习主题 、内容标准做了明确的规定 ,并对 学生的活动与探究给出了具体的建议 。课程标准还 就与实施新课程相关的教学设计 、教学评价 、教材编 写 、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诸方面如何贯彻课程改革 的精神做了具体的分析和指导 ,提出了针对性的建 议 。这对教师和教材编写者正确理解和把握义务教 育化学课程是十分有益的 。 212 确立了新的化学课程目标
责任感 ,爱国主义 、创新精神等)
11 知识 、技能 、观念等目标 100 条 21 活动与探究建议 66 条 31 学习情景素材建议 ( 联系学生 生活实际和科学 、技术 、社会发展 , 科学史实等) 60 条
教学目的 :

11 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 、原理 、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 ,初 步认识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表 1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结构和基本内容
前言 课 11 课程性质 程 21 基本理念 标 31 设计思路 准 41 关于目标
要求的说明
课程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2 过程与方法 31 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 共 14 条
内容标准 (含 5 项一级主题 , 共 18 项二级主题) 共 100 条
实施建议 11 教学建议 (7 项) 21 评价建议 (4 项) 31 教材编写建议 (9 项) 41 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 (7 项)
1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重点
为使 21 世纪的公民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挑 战和未来职业的需要 ,化学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创 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 ,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 ,将 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 ,激发学生的主动 性和创新潜力 ;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 ,革新 教学观念 ,改变课程内容过于偏重学科知识的倾向 , 努力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 、机械训练的现象 ,促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