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设论文:以办学定位引领新建本科院校

合集下载

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也在不断深化和完善。

本文将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目标、实施过程和现状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促进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为了提升学校整体实力和声誉,增强社会影响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保障。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涉及学校的管理和教学,更是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全面发展息息相关。

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的社会栋梁之才,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是为了使学校形成鲜明的特色和丰富的内涵,构建积极向上、和谐宽容的校园文化氛围。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培养学生勤奋好学、诚实守信的品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过程1、制定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学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制定长期规划和具体措施,明确文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确定各项工作的重点和时限,使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2、加强文化活动组织: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各类文化艺术活动、比赛、演讲等形式,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拓宽学生的视野和认知。

3、推动文化资源建设:借助领导力和资源优势,学校可以整合各类文化资源,推动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等设施建设和资源共享,让学生在校园内就能接触到丰富的人文历史知识和艺术精品。

4、加强师生育人工作: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师生交流活动、文化沙龙、学术讲座等方式,提升教师和学生的育人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创新活动。

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当前,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校内涌现了一大批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文化品牌。

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论文[浅谈高等字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论文[浅谈高等字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论文[浅谈高等字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论文]浅谈高等字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论文篇一:浅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论文浅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摘要】:大学校园文化的构建和创新是新时代大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核心因素,大学校园文化作为整个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它涵盖了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等四个层面的文化范畴。

健康、向上、丰富、有序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个性品格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传播先进文化,陶冶师生情操,凝炼优良校风,创设育人环境的有效途径。

大学校园文化的构建应遵循整体性、正确性、创新性、开放性和全员性等原则。

只有理念先行,培育践行校园文化之魂;构建合力,健全大学校园文化的微观基础,并且重在理念、机制和内容创新,才能创建与时俱进的大学校园文化。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特征;现状;思考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教育改革的不断深人,高校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型期。

这一时期的校园文化,出现了新的特点和趋势。

校园文化建设出现了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局面。

一方面,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校园文化环境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障。

国家扩大招生规模、联合办学、私人投资办学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有利于高校管理者开阔眼界、活跃思想、开拓创新,为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提供保证。

通过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为受教育者提供德、智、体、美等全方位的物质条件。

这无疑加速了校园文化发展的机遇。

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也给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矛盾和新的问题,这必然对高校的办学规模,办学质量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

一、校园文化的含义及特征(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大学校园文化是学校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在学校这一特定的文化氛围里,以广大师生为主体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及其承载这些财富的规章制度、实践活动和物质形态的总和。

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亚文化现象,是指课堂教学以外,以校园为活动背景,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以广大师生为主体共同参与的一种校园文化氛围。

新建本科院校的定位与校园文化建设-最新范文

新建本科院校的定位与校园文化建设-最新范文

新建本科院校的定位与校园文化建设摘要:新建本科院校应该如何定位,如何通过与之相适应的校园文化建设来确保学校定位的实现,这是实现新建本科院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笔者以浙江嘉兴学院为例,阐述了新建本科院校的定位、新建本科院校定位与校园文化构建的关系和以办学定位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定位;校园文化建设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在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新建本科院校呈异军突起之势。

全国70l所本科院校之中有新建本科院校198所,占本科院校的近1/3,浙江的嘉兴学院就是其中的一所。

新建本科院校,要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校园,承担起自己的历史使命,在强手林立的高等教育系统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就必须找准自己的定位,办出自己的特色,建设适合自身的校园文化。

一、新建本科院校的定位全国70l所本科院校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

而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数是从专科学校升格或者是办学力量较弱的几所学校合并而成,无论是师资、实验设备条件还是本科办学的经验、文化积淀,相对于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而言都十分薄弱。

有的新建本科院校还合并了一些中专学校,改造、提升的任务相当繁重,要办成一所合格的教学型本科院校还应做很多努力。

其次,我国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都是建在省政府所在地以外,与当地企事业单位、地方政府有密切的关系,且当地政府每年有一定的资金投入,这就要求学校应培养适合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为当地企事业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这同样是影响新建本科院校的定位的一个重要因素。

而地市一级对人才的需求大多在技术应用层面和管理层面。

所以,我们认为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是: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学科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结构尽量吻合,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主体的教学型本科院校。

二、新建本科院校的定位与校园文化构建的关系一所大学的定位问题,不仅是个理论问题,而且更是个实践问题。

论新建本科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论新建本科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t h e n e wl y - e s t a b l i s h e d u n i v e r s i t i e s s h o u l d p r a c t i c e i n n o v a t i o n t o c r e a t e a c a mp u s c u l t u r e f u l l o f r e g i o n a l f e a t u r e s a n d t h e i r o wn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t o i mp r o v e c a mp u s c u l t u r e c o n n o t a t i o n a n d l e v e l a n d o p t i mi z e t h e e d u e a t i o n a l e n v i r o n me n t . Ke y wo r d s :n e wl y - e s t a b l i s h e d u n i v e r s i t i e s ;c a mp u s c u l t u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i mp o r t a n t f u n c t i o n o f c a mp u s c u l t u r e i n s c h o o l d e v e l o p me n t a n d p e r s o n n e l t r a i n i n g,a n d c u l t u r —
在学 校发展和人才培养 中发挥的重要功能 , 要将文化建设作 为学校 发展 的总体 规划长期 坚持并 固化下 来 , 要 在
坚持 传 承 原有 优 秀 校 园 文 化 的 基 础 上 创 新 , 创 建 富 有 地 域 特 色 和 自身 特 色 的 校 园 文 化 , 提 高 校 园 文 化 的 内 涵 和 水平 , 大力优化育人环境 。 关键词 : 新 建 本 科 院校 ; 校园文化 ; 建 设 中图 分 类 号 : G6 4 1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3—1 3 1 x ( 2 O 1 3 ) O 2 —0 0 7 6—0 4

建设校园文化的论文

建设校园文化的论文

建设校园文化的论文建设校园文化的论文校园文化建设能够体现一所学校的独特精神风貌,它是一所学校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创造并积淀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为大家分享了建设校园文化论文,欢迎阅读!摘要:校园文化建设渗透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及各种校园活动等方面,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

和谐的校园文化,能使师生的人格得到了塑造,个性得到了发展,精神境界得到了升华。

本文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方面入手构建校园文化,以期营造师生共同的美好的精神家园。

关键词:校园文化;文化建设;精神家园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的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

一、打造完善的校园环境,构建校园物质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物质文化是实现目的的途径和载体,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

环境教育力量对学校全体成员,特别是对学生,能产生巨大的心理效应,对学生养成良好行为规范起到潜移默化、寓教于景的作用。

校园物质文化,能使学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受到熏陶、暗示、感染。

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将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将有助于陶冶师生的情操,有助于净化师生的美好心灵;校园绿化、室内布置、校园卫生、教学硬件的构置、摆放等,能使师生员工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校园的画廊、报栏、橱窗、黑板等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英雄模范的画像、科学家、音乐家的名言,无不启迪智慧,催人奋进。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要体现教育性、艺术性。

优美、完善的环境有利于学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激发灵感、启迪智慧,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浅谈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浅谈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浅谈校园文化建设论文校园文化建设是现代高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个人成长以及集体力量的凝聚。

本文将从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目标和具体措施三个方面进行浅谈。

首先,校园文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校是培养人才和传承文化的重要场所,校园文化建设是保持清晰的办学定位、培养爱国情怀以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力途径。

校园文化建设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校园文化建设还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为他们的将来做好社会人才铺垫。

其次,校园文化建设应该有明确的目标。

高校应该通过优秀的文化传统和精神,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平台。

从教学、学术研究到社团活动、艺术创作,校园文化建设要覆盖学生全方位的发展需求。

此外,校园文化建设也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引导他们具备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意识。

最后,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注重具体措施。

一是要着力创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学校可以引进或组织一些高水平且有教育意义的文化活动,如讲座、演讲比赛等,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增强文化素养。

同时,学校还可以建立丰富多样的社团组织,提供多样性的文化活动选择,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二是要注重师生文化素养的培养。

学校应该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文化素养,使其成为学生成长中的良师益友。

同时,学校还应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三是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管理与评价。

学校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和评价机制,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此外,学校还应加强与社会的沟通与交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发展。

综上所述,校园文化建设对于高校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明确的目标和具体措施,学校可以创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学校也应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评价的完善,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只有这样,高校的校园文化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为学生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平台。

本科院校特色的大学文化论文

本科院校特色的大学文化论文

本科院校特色的大学文化论文一、地方本科院校大学文化建设存有的主要问题1.大学文化建设边缘化。

地方本科同层次高校竞争异常激烈,人才、招生、就业工作压力空前。

学校工作的兴奋点、注重点高度集中在重点学科、高层次项目、成果获奖上,大学文化建设成为软任务,成为可做可不做、可多做可少做的弹性工作。

制定的文化建设规划也成为说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没有把大学文化建设作为学校立足长远、放眼未来重要的一项事业。

学校领导文化建设意识不强,相关部门积极性不高,学校文化建设工作学校整体工作中表现边缘化的特征。

2.大学文化建设形式化。

很多地方本科院校在大学文化建设上缺乏深入思考,对大学文化的内涵理解上存有较大偏差。

有的认为大学文化就是思想政治工作部门、学生工作部门的事,发一些宣传材料,搞一些学生文化活动,看起来轰轰烈烈,并无实际效果;学校缺乏整体规划,部门各自为政,不能相互配合,自觉担负起大学文化建设的共同责任;大学文化建设的主体大学人被动应付,走走过场,工作流于形式;有的本末倒置,在基础设施、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精心打造,忽视大学精神文化的培育、提炼。

3.大学文化建设趋同化。

有的地方本科院校向综合性大学看齐,缺乏科学严谨的分析与认证,贪大求全,盲目设置新学科新专业,铺摊子,扩规模;有的升本时间并不长,本科教育的办学基础还没有筑牢,办学实力还没有充足的积累,离开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争报硕士点,升了本科办大学,争相提升办学层次;有的盲目跟风,亦步亦趋,不加消化、吸收、选择和创新,照搬其他高校的发展模式。

由此造成地方本科院校“千校一面”的同质化现象,缺乏个性与特色。

二、地方本科院校大学文化建设路径1.以顶层设计的引领,推动大学文化建设工程。

大学文化建设是学校一项基础性、根本性、方向性、长期性的工作,需要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需要全校上下的合力推动。

2014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明确学校党委“增强大学文化建设,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培育良好校风学风教风”重大责任。

论新建本科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论新建本科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组 建 和转 型是 一 项 复杂 的工 程 , 型 时期 的新建 转 本 科 院校 面 临 着 发 展 定位 、 学 理 念 、 办 人才 培 养
模 式等 一系列 问题 的转 变与调 整 。其 中校 园文化
第一 , 科 教 育与 本科 教 育 两种 教 育 系统 的 专 矛盾 。新建本 科 院校大 多是 由高 等专科 学校 升格
种形 式 :
院 ; 是 由师 范高 等专 科 学 校 升格 的新 建 本科 院 二
校, 这类 院 校仍 以教 师 教 育 为 主 , 洛 阳 师范 学 如
院 ; 是 由成人 高 校 向普 通 高校 转 制 而形 成 的新 三
建本 科 院校 l, 中华 女子 学 院。 2如 ] 新建 本科 院校 的
本科院校应在统筹全局的基础上 ,以科 学的办学定位 为导向,以精神文化建设为重点 ,以全员参与为基石 ,
推 动校 园文 化 建设 。 关键 词 :新 建本 科 院校 ; 园文 化 ; 设 校 建
中 图分 类 号 :G51 2
文 献 标识 码 :A
D I 0 9 9jsn17 — 172 1 . .1 O : . 6 /.s. 4 8 0 . 1 4 7 13 i 6 0 00
近年 来 , 建本 科 院 校作 为 高 等教 育 的新 生 新
力量 发 展迅 速 , 已经成 为 高 等教 育 领域 不 容忽 视 的一支 生力 军 。 据统 计 , 至 2 0 截 0 8年 , 国共 有 我
多 不 足与 困难 。主要 表 现为 : ( ) 一 存在 多种 文化 冲突 新 建本 科 院 校 刚刚 完成 形 式 上 的 “ 专升 本 ” ,
如果 处理 不善 , 将会 影 响学 校 校 园文 化 的实 质 性 融合 , 阻碍学 校 的可持 续性发 展 。 所 谓 文化 冲 突 是指 不 同形 态 的 文 化 或 文 化 要 素 之 间相互 对 立 、 相互 排 斥 的 过程 。[概 括 起 3 ] 来 , 建 本科 院校 的文 化 冲 突主要 表 现 为 以下 几 新

应用型大学视域下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选择

应用型大学视域下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选择

应用型大学视域下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选择应用型大学视域下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选择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在中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科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基础,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作用。

在应用型大学视域下,如何选择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首先,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应注重与行业的紧密结合。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各个行业不断出现新的岗位和要求,需要培养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因此,新建本科院校要根据本地区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特点,选择与之相匹配的办学定位,注重培养与之对口的专业人才。

只有与行业需求接轨,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其次,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应注重实践教学。

与传统的理论教学不同,应用型大学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具备实际动手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

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在办学定位的选择上应着重考虑如何开展实践教学。

可以通过与实践基地的合作,提供实习机会和实践课程,让学生与社会直接接触,了解实际工作环境和需求,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再次,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应注重创新创业教育。

应用型大学的目标是培养创新与创业能力强的人才,通过创新和创业来推动社会的发展。

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在办学定位的选择上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

可以通过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组织创新创业竞赛或创新实践项目,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培养他们在未来能够应对复杂的社会挑战和变化的能力。

最后,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应注重国际化。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变得日益重要。

应用型大学应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

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在办学定位的选择上应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

可以与国外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师生交流、联合培养等项目,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和发展机会,增强他们的国际竞争力。

综上所述,在应用型大学视域下,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选择应与行业紧密结合,注重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育和国际化。

用文化引领学校发展打造一流学校

用文化引领学校发展打造一流学校

用文化引领学校发展打造一流学校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学校的发展也愈发重要。

而文化引领学校发展是实现打造一流学校的关键一环。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象征,是国家和民族的独有基因。

学校作为培养未来社会栋梁的重要场所,其发展必须要有自己的文化引领。

首先,打造一流学校必须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文化,办学理念体现了学校的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向。

当代一流学校的办学理念应该是以人为本、注重素质教育、促进全面发展。

这些理念的实践要求学校要注重学生个体的特点和需求,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和培养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这样的办学理念必然能够引领学校走上一条先进、发展的道路。

其次,学校的文化建设是打造一流学校的基础。

学校的文化包括学校的精神文化和学术文化。

精神文化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它强调学校的价值追求和基本准则。

精神文化要体现学校的传统优秀文化和时代精神,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培养学生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中国公民。

学术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它强调学校的学科建设和教育教学水平。

学校要打造独特的学术文化氛围,推动教职员工的学术研究和教育教学,提升学校的学术品质。

最后,学校的文化引领还需要与社会相结合,积极开展校地合作和社会实践。

校地合作可以为学校提供良好的资源支持,促进学校的发展。

学校可以与社会企业、社会团体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各项教育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培养平台。

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走出校园,亲身感受社会的变化和需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为学校文化的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总之,文化引领学校的发展是打造一流学校的关键。

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广泛参与,与社会相结合,才能够实现一流学校的目标。

我们相信,在正确的引领下,学校的未来将会更加美好。

构建校园文化体系引领学校特色发展

构建校园文化体系引领学校特色发展

构建校园文化体系引领学校特色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学校教育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而是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

校园文化体系作为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建和引领学校特色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如何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并引领学校特色发展。

构建校园文化体系首要的一步是明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目标。

学校的办学定位和目标是学校特色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础,它们决定了学校文化的定位和发展方向。

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和优势,确定不同的办学定位和目标。

一所特色发展体育运动的学校可以将办学定位确定为“培养优秀体育人才”,并以此为基础构建校园体育文化体系。

构建校园文化体系需要充分发挥学校的资源和环境优势。

学校的资源和环境是校园文化发展的重要条件,通过充分发挥这些资源和环境的优势,可以为校园文化体系的构建提供坚实的基础。

一所位于海滨城市的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周边的自然环境和海洋资源,构建以海洋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体系。

构建校园文化体系需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主体地位。

学生是校园文化的主体和核心,他们的参与和发展是校园文化体系构建的关键。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搭建学生参与的平台,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去。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文艺比赛和社团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体验校园文化的魅力。

第四,构建校园文化体系需要注重跨学科的融合与创新。

校园文化的构建离不开多学科的融合和创新,这可以促进学校各个领域的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跨学科的课程、组织跨学科的研究团队等方式,推动不同学科间的融合与创新。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跨学科的科研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构建校园文化体系需要注重传承与创新的平衡。

学校的校园文化是建立在传统基础上的,但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发展。

构建校园文化体系引领学校特色发展

构建校园文化体系引领学校特色发展

构建校园文化体系引领学校特色发展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精髓和灵魂,是学校内外环境中的历史、人文、生态和艺术形态的共同组成部分。

构建校园文化体系可以引领学校特色发展,提升学校的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

构建校园文化体系应以学校的办学理念为基础,明确学校的发展目标和价值观。

学校的文化体系应该紧密围绕学校的定位和办学特色,体现学校的教育理念和育人目标。

这有助于学校形成独特的文化符号和品牌,提升学校的声誉和吸引力。

构建校园文化体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文化素养。

学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校园文化的核心应该是人文关怀,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开设特色的社团和学生社区、组织学术研讨会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和成长空间。

构建校园文化体系要注重教师的角色和作用。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和榜样,他们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

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培训和素质提升,激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成绩。

学校要建立健全的教师管理体系,给予教师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晋升空间,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构建校园文化体系还要注重校园环境建设。

校园环境是学校文化的重要载体,直接影响学生和教师的学习和工作效果。

学校可以利用艺术元素和绿化装饰美化校园环境,打造宜人的教育场所。

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建设数字化校园,提供丰富多样的信息资源和学习工具。

构建校园文化体系需要学校与社会各方面的合作与支持。

学校可以与社会资源进行深度融合,开展合作教育、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机遇和学习资源。

学校还应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担当社会责任,增强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社区认同感。

构建校园文化体系是促进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举措。

学校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特色资源和优势,发挥学校特色的独特作用,打造具有自身品牌和特色的校园文化,以实现学校的整体发展目标。

只有通过不断构建和完善校园文化体系,学校才能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让学生获得更加全面和优质的教育。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以办学定位引领新建本科院校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以办学定位引领新建本科院校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以办学定位引领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论文:以办学定位引领新建本科院校摘要:校园文化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

在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如何突破“先天不足”,打造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是众多新建本科院校面临的问题。

地处闽西北的三明学院进行着以办学定位引领校校园文化建设、以校园文化建设实现办学定位的探索实践,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主动凝练精神文化、不断优化制度文化、精心锻造物质文化、大胆汲取外来文化、巧妙融入地方文化,以促进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的实现。

而办学定位引领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更需要注意处理好要处理好继承、借鉴和创新的关系,处理好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处理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等的关系。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一、高校校园文化与办学定位的关系高校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是高校师生员工在大学这一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工作、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历史地形成的,并得到共同认可和遵循的文化传统、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思维方式等意识形态的总和。

它塑造高校的形象,影响着师生员工的思想观念、道德人格、行为方式,决定着高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形成和作用;它区别着不同高校的特色,影响着学校事业的发展,决定着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等职能的实现。

作为一种社会亚文化,校园文化包含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等多个层次。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形势下,近年来一批由专科层次学校独立或合并其它同一层次、类型学校升格而成的地方性本科院校蓬勃发展,成为发挥高等教育教育与社会职能的新生力量,作为提升学校办学地位,促进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要“软实力”,新建本科院校极为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然而,从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和研究来看,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或多或少存在着以下问题:校园文化特色模糊,制度文化建设不健全,精神文化建设层次不高,物质文化建设欠缺内涵,等等。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以办学定位引领新建本科院校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以办学定位引领新建本科院校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以办学定位引领新建本科院校2000字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新建本科院校的数量也不断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建设和规划好本科院校的校园文化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本文以办学定位为引领,探讨如何建设新建本科院校的校园文化。

一、办学定位办学定位是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其目的是为了确定学校的办学目标、培养目标和学科布局,为未来的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方向和指导。

在办学定位上,新建本科院校应该注重以下几点:1.定位明确新建本科院校必须要有明确的办学定位,确定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形成自己的品牌和文化。

同时,应该根据所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培养适应当地需求的人才。

2.多元化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应该以多元化为主,而不是单一的定位。

多元化的办学定位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让学校更加具有活力和竞争力。

3.可持续发展办学定位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阶段的学校需要不同的办学定位。

因此,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应该考虑到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适应性。

二、校园文化建设建立自己的校园文化是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新建本科院校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校园文化形象建设好本科院校的品牌形象,是建设校园文化的关键。

学校应该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打造自己的品牌和形象,让学生和社会认可和信赖。

2.文化活动文化活动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新建本科院校应该强化文化活动的宣传和推广,组织一些有意义和受欢迎的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3.人才培养新建本科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应该紧密结合人才培养,通过开设多样化的文化课程和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复合型、全面素质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三、具体实践针对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定期组织文化活动,如文艺晚会、讲座等,让学生和教师有机会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文化经验。

《关于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研究》

《关于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研究》

《关于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研究》付俊龙吉林工商学院[摘要]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生活的重要方面。

新建本科院校要达到实质性融合。

必须抓住校园文化建设,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秉承科学与民主的大学传统,统一思想,建设具有本校特征、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校园文化。

[关键字]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一、校园文化的内涵作为人类文化学领域中一个特有的新概念,“校园文化”一词是由我国大陆学者在本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的。

根据社会学、文化学、哲学等学科的不同,校园文化有不同的定义,从文化学的角度来定义校园文化,认为校园文化是指附于学校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的各种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反映着学校的特点、面貌和个性等。

按照这个定义,校园文化实际上就是学校文化,它表现于学校的课内与课外以及物质、制度、精神等各个方面,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课外。

二、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1.从校园精神文化上来看。

办学特色不突出.办学理念不鲜明。

高校的精神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核心,主要是指高校的传统办学精神和办学理念,它是由高校的传统、历史、地域文化、学科特色和知名学人的品格、气质、生命力和创造力共同孕育的,集中体现了一所高校独特、鲜明的个性特色,反映着一所高校的价值追求和科学的信念。

高校的灵魂就在于此。

由于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发展过程有着太多的相似性,他们对于校风的总结也在不知不觉中有着很大的趋同性,办学特色不突出,办学理念不鲜明,而市场经济时代,高校竞争日趋激烈,是一个需要突出特色、个性的时代,它要集中反映出这一所学校的特殊本质、个性,要体现这所学校的办学宗旨、人才培养目标;因此,一所新建的本科院校要办出特色、办出具有文化内涵的高等院校,就必须认真研究、总结自己的办学特色,提出鲜明的办学理念。

2,从校园制度文化上来看。

学术制度不健全高校制度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保证。

制度文化主要是指学校为了维持其正常运转和教学生活秩序而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以及具有大众认同度的传统习惯,是国家法纪和学校要求在校园的条文化和规范化。

论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由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而引发的思考

论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由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而引发的思考

论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由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而引发的思考.txt27信念的力量在于即使身处逆境,亦能帮助你鼓起前进的船帆;信念的魅力在于即使遇到险运,亦能召唤你鼓起生活的勇气;信念的伟大在于即使遭遇不幸,亦能促使你保持崇高的心灵。

论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由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而引发的思考时间:2011-04-22 11:50:27 作者:秩名论文导读: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内在精神的体现。

新建本科院校是指近年来由专科层次学校独立或合并升格的一批地方性本科院校。

各类型高校因为定位不同而又具有差异性。

关键词:新建,校园文化,内涵,定位,对策1 引言新建本科院校是指近年来由专科层次学校独立或合并升格的一批地方性本科院校。

是我国高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内在精神的体现。

对促进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化育人环境,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综合能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于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建校历史短、经费短缺、学术氛围不浓,校园文化建设虽有一定的基础,但还没有成型。

因此,加强新建本科院校的文化建设是一个值得探讨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 校园文化建设是新建本科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2.1校园文化的内涵何谓校园文化,学界众说纷纭。

潘懋元教授在《新编高等教育学》中,对大学校园文化从广义与狭义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从广义上讲,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活的存在方式的总和。

它以生活在校园内的教师、大学生和干部为主要群体,它是在物质财富、精神产品和氛围以及活动方式上都具有一定独特性的文化类型。

从狭义上讲,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学习、管理、交往中逐步形成并获认可和遵循的带有学校特色的价值取向、校园精神、校风、教风、学风、治学传统、行为方式等等的高度概括[1]。

要科学地认识和把握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有必要注意到以下几个基点:其一,校园文化是体现一定学校教育的特点、面貌和个性的特殊文化现象,而不是一个纯粹的“社会性”概念;其二,校园文化是以特定的群体,即一定的师生员工为主要接受对象,以特定的地域,即校园为主要辐射空间的一种社会亚文化;其三,校园文化也应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因素作为其基本构成要件。

新建本科院校创新教育分析论文

新建本科院校创新教育分析论文

新建本科院校创新教育分析论文新建本科院校创新教育分析论文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高等院校的重要使命。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而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

因此,探讨新建本科院校创新教育问题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是亟待解决的一件大事。

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升本时间短,开设本科专业的经验不足,在创新教育理念、教师的创新素质、创新教育投资、创新教育教学基本环节的管理制度保障、学生的自我创新意识、创新教育成效、开展和参与创新实践活动的积极性等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影响了新建本科院校创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对新建本科院校创新教育进行了探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改进的措施,希望能对同类院校有借鉴作用。

一、大学创新教育的内涵和目的“创新”是指人们能为了发展的需要,运用已知的信息,不断突破常规,发现或产生某种新颖的、独特的、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动。

创新教育,就是依据创造学的理论、方法并将其运用于教育实践,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和造就大批创新型人才的新型教育。

大学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力或创新人格等创新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活动。

应用型人才的主要特征是具有岗位群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创新教育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

二、新建本科院校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一)创新教育理念缺乏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升本后,盲目地以研究型大学为发展目标,缺乏创新教育理念。

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了较多的课程,学校忙于完成繁重的本科教学任务,忽视了创新教育的重要性。

即使开展了创新教育,也没有把创新的重心落在教育上,只停留在开展和参与力所能及的创新活动的层面上。

(二)应试教育遏制大学生自我创新意识的产生我国的大学生都是应试教育下的产物,影响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表现出惰性、呆板性。

论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由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而引发的思考

论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由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而引发的思考

论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由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
而引发的思考
穆静
【期刊名称】《科技信息》
【年(卷),期】2010(000)020
【摘要】本文从分析高校校园文化的概念、特征入手,提出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定位要以学校的办学定位为依据,而后确定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总页数】2页(P52-53)
【作者】穆静
【作者单位】公安海警学院训练部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的战略思考
2.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的思考
3.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的理性思考——以四川文理学院为例
4.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定位的分析与思考——评《中国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
5.转型发展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的思考与发展探索——以贺州学院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以办学定位引领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论文:以办学定位引领新建本科院校摘要:校园文化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

在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如何突破“先天不足”,打造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是众多新建本科院校面临的问题。

地处闽西北的三明学院进行着以办学定位引领校校园文化建设、以校园文化建设实现办学定位的探索实践,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主动凝练精神文化、不断优化制度文化、精心锻造物质文化、大胆汲取外来文化、巧妙融入地方文化,以促进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的实现。

而办学定位引领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更需要注意处理好要处理好继承、借鉴和创新的关系,处理好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处理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等的关系。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一、高校校园文化与办学定位的关系高校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是高校师生员工在大学这一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工作、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历史地形成的,并得到共同认可和遵循的文化传统、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思维方式等意识形态的总和。

它塑造高校的形象,影响着师生员工的思想观念、道德人格、行为方式,决定着高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形成和作用;它区别着不同高校的特色,影响着学校事业的发展,决定着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等职能的实现。

作为一种社会亚文化,校园文化包含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等多个层次。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形势下,近年来一批由专科层次学校独立或合并其它同一层次、类型学校升格而成的地方性本科院校蓬勃发展,成为发挥高等教育教育与社会职能的新生力量,作为提升学校办学地位,促进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要“软实力”,新建本科院校极为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然而,从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和研究来看,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或多或少存在着以下问题:校园文化特色模糊,制度文化建设不健全,精神文化建设层次不高,物质文化建设欠缺内涵,等等。

寻其原因,学者普遍认为是新建本科院校多为数校合并,存在多种文化的冲突;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历史短,文化底蕴不深、欠缺办学经验;新建本科院校办学投入相对不足,发展能力有限。

但究其根本,我们认为这与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密切相关。

高校的办学定位是高校对自身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发展方向和战略地位的选择,直接体现为向社会输出人才的数量、种类和质量。

从基本的定位来看,我国本科院校大致可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等四类,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办学经验、办学力量、文化积淀的薄弱,与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高校的办学条件要求相去甚远,多类属于教学型的本科院校。

从新建本科院校的渊源和服务对象上看,新建本科院校由专科院校独立或合并而成,多属省市共建性质,多分布于省会城市以外的地级市,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有密切关系,是面向地方、服务地方的地方性本科院校;而独立或合并前的专科院校或是高职专科、或是师范专科,而“升本”以后的高校发展必然不能完全摒弃“升本”前传统,且需要以过去的办学资源为基础并汲取过往的成功经验,同时作为非研究型的高校,也就要求人才的培养要侧重应用型、复合型。

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促进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等职能实现的校园文化,其建设亦必须服务于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型”、“地方性”、“应用型”和“复合型”,以学校的办学定位为导向,切不可盲从于其他本科院校的校园文化品牌,在结合新建本科院校的实际中着力彰显自身特色,不断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

二、以办学定位引领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1.凝练大学精神,育德才兼备应用型人才。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内核,它凝聚着高校师生员工的操守规范、价值取向和人格理想,通过学风、教风、校风等体现出来,最终影响着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在凝练大学精神方面,三明学院着深度挖掘校史资源、恰当融入地方文化,丰富和提升校园精神格调。

三明学院前身是由三明师专、三明师范学校、三明职业大学合并组建的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其中,三明师范学校的历史可追溯到被誉为“闽师之源”的全闽师范学堂,三明学院搜集保存清末以来校史的相关珍贵史料丰富为校史资料,发扬“闽师”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夯实校史资源。

三明是宋明理学集大成者朱熹的出生地,三明学院以朱子文化为纽带发掘地方传统文化,汲取“崇文尚学、循理明义”之理念,吸收“坚韧不拔、自强不息”之精神,丰富校园精神内涵。

基于此,三明学院提炼出“厚德博学”之校训,“艰苦奋斗、追求卓越”之校园精神,营造出尊重知识、尊重教育、尊重人才的氛围。

在“厚德”上,三明学院探索实践“筑牢理想、典型引路、全员育人、机制保障”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并取得明显成效,学校先后培育出“福建省师德标兵”、“2008年感动福建十大人物”曹云露教授,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曹阳飞宇同学等师生先进典型,通过典型引领示范作用,“感恩、责任、奉献”在师生中间蔚成风气。

在“博学”上,三明学院坚持以发展需要培养人才,以区域经济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方案体现能力为重的导向,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重视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初步构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制定《产学研合作教育管理办法》,密切校企联系,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开展,着力探索、构建实践育人模式。

注重因材施教。

将因材施教理念贯彻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关注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

例如,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教学上实施分类分层次教学;主动创造条件,实施主辅修、双学位教育;建立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近三年共有522人次获得省级以上奖项。

如此,三明学院的人才培养上呈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和全面发展的模式,始终导向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2.优化制度文化,保障办学定位贯彻实现。

精神是隐性的、是柔性的,制度是显性的、刚性的,科学制度的实施有助于凝聚力的迸发、价值规范的遵守和办学理念的实现,这也是一所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特色形成的必要条件。

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科学的、切合实际的顶层设计是高校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保证。

三明学院坚持“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办学治校方针,重视发挥学术委员会、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的作用,通过党政工联席会议和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和审议学校发展重大事项,充分保障广大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的权利。

坚持“以人为本”,落实人才政策,尊重、关心、培养和用好人才;充分发挥教授、博士等高层次人才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并解决他们的困难。

学校将“以生为本”的理念置于顶层设计之上,贯彻于各项教学、行政管理制度之中。

率先在福建省推行全员育人学生导师制,出台《关于建立学生导师制度的实施意见》,实行管理部门与院(系)定点挂钩制度和面向全体学生的全员学生导师制度,形成“教师人人是导师,学生个个受关爱”的局面。

今天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理论知识,更需要具有科学地思维方法和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

欲实现该目的,高校要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体现在教育教学的各项制度之中,灌输于每一位教职工的头脑之中。

三明学院制订和实施了《加强中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暂行办法》,鼓励支持45周岁以下的专业课教师、专业基础课教师和实践指导课教师到企事业和相关行业一线挂职锻炼3―5个月;鼓励教师带队下企事业(学校)实习、指导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鼓励教师报考各类职业资格;优先引进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企业生产、研发和管理经验的人才承担专业教学任务。

近三年,选送40名教师赴企事业单位参加专业实践,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得到提高,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更有保障。

三明学院还改革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出台《关于推进教学改革创新工作的意见》,鼓励教师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特点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灵活运用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制定《教学奖励办法》,对各类教学改革成果进行奖励,同时将教学改革和质量工程项目纳入岗位聘任考核之中。

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行创新教育学分制,对学生发表学术论文、参加各类科技竞赛、获得科技成果与专利、考取职业技能证书等给予创新教育学分,对获得成果的学生和指导教师给予奖励。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级和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切实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近年来,三明学院学生在“挑战杯”、数学建模、电子设计、机械设计等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如学校“建模团队”获2011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学生作品《可折叠置物架》获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竞赛全国二等奖、福建赛区一等奖,等。

3.锻造物质文化,构建人本和谐办学环境。

物质文化的建设首先是提供教育教学、人才培养以必需的硬件设施和教学设备,这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必备基础。

而在高等教育日趋竞争激烈的今天,要提高校园文化的区分度,要在硬件环境上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要增强文化育人的效果,还必须将高校办学定位、校训、校风等蕴于物质硬件与空间之中。

地处闽西北的三明学院在办学基础并不雄厚、区位优势不明显、投入相对不足的条件下,发扬“艰苦奋斗、追求卓越”的优良传统,根据办学规模,在有限的校区内逐年扩大建筑面积,巧妙利用地貌地势,建造图书馆、实验室、学生公寓,开发扩建运动场地、学生活动中心,最大限度地利用教学教育设施设备,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经费使用效率,不断满足人才培养需要。

虽然学校升本建校时间不长,但独具匠心地建造了校史展览馆。

如上所述,三明学院深度挖掘学校历史,将清末以来全闽师范学堂的相关珍贵史料陈列于校史馆,将校训、校标、校歌装裱于展示窗,将学校“艰苦奋斗、追求卓越”的短暂而丰满的发展史大篇幅、全方位地展示,让师生在这里接受校史校情教育,激发他们的爱党爱国情感,增强爱校爱学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同时,学校着力营造楼栋文化、走廊文化、办公文化,用凸显育人理念、突出院系特色、彰显时代主题的师生书画佳作、文化创意精品装饰学校建筑空间,为学生学习、教师办公创造清新雅致的人文环境和健康文明的文化氛围,让师生潜移默化地接受美的教育,经受大学精神的洗礼。

融合地域特色、传承历史文化,三明学院精心打造“风展红旗如画”、“大学之道”、“ 文明与精神的史诗”、“客家风情”等一系列校园雕塑群,以三明的历史文化为内涵,以三明的城市发展和三明学院的发展为脉络,融合朱子文化、红色文化(三明宁化是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客家文化、精神文明建设、学校思政教育新模式等内容,展开宏大叙事,凸显了地域的文化特色和学校的育人理念,主题鲜明、生动形象、真实可感,在传承与创新中,以具象化、符号化和艺术化的景观形式展现了一座座一幅幅史诗般的“文明与精神”的画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