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七上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教案

北师大版七上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教案

北师大版七上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教案七学科:历史备课人:姜荣坤课题秦帝国的兴亡课时 1 课型新授备课时间2010.10.25. 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识记:秦帝国建立的时间;秦灭六国的先后顺序;陈胜吴广农民起义。

2.了解秦统一的背景。

3.探究秦统一的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目标一教学难点目标三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与内容一.导入有谁知道我国的封建社会有多长时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

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秦帝国的兴亡”。

二.学习新课:1.明确本课学习目标。

2.学生齐读导入框内内容。

3.学生阅读“秦王扫六合”并思考:秦帝国统一的背景和原因是什么。

秦为什么能兼并六国并统一。

学生讨论后明确:秦统一成为大趋势。

商鞅变法后秦成为最有实力的国家。

长平之战后,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的攻势。

4.师生共同活动,了解秦的统一:根据地图册,画出战国七雄图。

用序号标出秦灭六国的先后顺序,并在被灭国的国名上打上叉。

重写一个大大的“秦”字,并在其下标上“前221年统一”。

5.探究:秦的统一有什么历史意义?学生讨论后明确: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诸侯国长期割据争战的局面。

将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学生齐读教材69页第二段文字。

6.学生阅读教材“陈胜吴广起义”、“楚汉相争”两个栏目,并思考:你知道“揭竿而起”、“破釜沉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四面楚歌”这些成语及典故吗?(如果不清楚,可以查一查成语词典作个简单的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及影响。

楚、汉分别指什么?师生共同活动解决上述问题。

三.小结:统一(前221)灭亡(前206)西汉建立(前202)↑↑↑前230――前221由陈胜吴广起义而开始秦亡后,项羽、刘邦进行秦先后吞并六国,的秦末农民战争于公元前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建立起历史上206年推翻了秦的统治。

刘邦获胜,于公元前202第一个统一的多民年建立西汉。

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四.作业:1.文后材料阅读题2.自我测评,真图册。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四十一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教案 北师大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四十一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教案 北师大版

秦帝国的兴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学生讨论,了解秦朝统一的背景,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了解秦朝统一六国的过程及结果,即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的国家。

3、探讨秦朝统一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知道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

4、通过阅读“秦朝疆域图”,并绘制示意图,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识图,了解秦兼并六国的基本史实。

2、通过对“纸上谈兵”、“揭竿而起”、“破釜沉舟”、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等成语典故的运用,了解本课中相关的一些基本史实。

3、通过联系对比方法,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秦统一的历史意义,认识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创了我国历史的新局面,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教育学生要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通过对陈胜吴广起义的学习,认识到陈胜吴广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通过阅读相关的小字内容,认识到秦的暴政是导致人民反抗和秦灭亡的根本原因。

教学重点秦兼并六国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秦为什么能统一中国?教学流程时间导入通过多媒体打出秦始皇的人物肖像图,请同学们回答:这个人物是谁?你知道有关他的故事吗?(学生回答略。

)秦始皇统一六国,并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那么,你知道它是怎样建立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段历史(板书: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讲授新课一、秦王扫六合1、合作与探究:学生通过阅读书中的内容和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讨:(1)、为什么秦能灭六国,实现统一呢?(2)、秦是怎样灭掉六国的呢?(3)秦朝建立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2、讲一讲:请学生讲一讲长平之战。

强调长平之战的重要。

3、动手画一画:指导学生看秦朝的疆域图,了解秦朝的疆域。

并请学生绘制秦朝疆域示意图。

4、历史剧场:通过多媒体播放中国历史上皇帝的称号的由来。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名师导航 北师大版 教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名师导航 北师大版 教案
(3)各族人民都要求统一。农民是统一最热诚的支持者,因为封建割据以及由此引起的纷争混战,给农民带来了难以忍受的痛苦和负担。工商业者也渴望统一,因为封建割据,关卡林立,限制了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地主阶级更要求统一,因为中国的地主和西方的领主不同,他们不能亲自掌握行政权、司法权和军事权,他们为了保证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希望建立一个统一的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从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民族融合、民心所向的客观条件和秦的国力强盛、正确的战略战术、秦始皇的雄才大略等)完成统一六国的事业,从此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人民可以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
(2)秦王朝推行了许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加强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为我国长期的统一奠定了基础。这对我国历史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3)长期以来,我国封建社会以高度发展的经济和文化屹立在世界文明的前列,而且能有效地抵抗外来侵略,保持国家的独立,这与公元前3世纪秦统一的开创之功,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联系。
●从对人民生产生活的影响、中国历史的统一以及长期的国家独立三个方面去思考。
问题探究
问题:你看过《西楚霸王》这部电影或小说吗?项羽在巨鹿之战中,表现出了聪明才智,但在后来与X邦的楚汉之争中,却兵败自杀,你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吗?
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
知识梳理
一、“秦王扫六合”
1.统一的背景和原因:战国以来,随着各国间联系不断加强,政治上的状态阻碍了社会发展,成为大势所趋。后,秦国逐渐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不断兼并邻国的土地。公元前年,秦在大破东方六国中实力最强的赵国军队,坑杀赵军士卒40多万人。后,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国的攻势。
2.大致经过:起义军攻下陈,建立政权。陈胜派兵分路进攻,直逼某某。惊恐万分,急忙把几十万武装起来,向起义军反扑。起义军寡不敌众,吴广、陈胜相继被害,起义失败了。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七年级上册《秦帝国的兴亡》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七年级上册《秦帝国的兴亡》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大一统的秦汉帝国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初中历史七年级)[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在网络迅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已经能够运用网络,而且他们对新事物也比较感兴趣,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也会给予一定的关注。

但初一学生知识的积累还较少,同时对国家兴亡的概念还比较模糊。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来源于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材,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朝代。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将中国历史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它存在的时间虽短,但对后世影响深远。

所以本课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由于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积累程度的限制,对理性的知识较难领会,所以本课的重点是通过一系列的历史事实如何让学生认识秦兼并六国的意义和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2)认识陈胜吴广起义。

二、能力目标:(1)通过网络的自主学习使学生学会查找资料,搜集信息的方法及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习服务的技能。

通过探究式的合作学习,使学生学会交流,培养学生乐于同他人合作的意识。

(2)培养学生通过认识秦朝的文物古迹来分析秦朝在中国历史中的作用,同时总结秦朝在统治国家中有哪些经验教训。

三、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秦统一的历史意义,认识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创了我国历史的新局面,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教学难点分析]围绕主题整理、归纳、提炼有效信息。

是如何帮助学生对秦为什么能统一中国。

在各个诸侯国中,最初秦国并不是最强的,但它后来为什么能统一中国,这是学生较难理解的。

[教学课时] 一课时[教学过程](结合课件)下面我就结合具体教学过程设计说明一下是如何实现教学目标的。

(展示课件)1、复习导入:通过提问“战国七雄“是哪七个诸侯国,并要求在事先准备好的战国形势图上填出七国的名字,然后指出是秦统一了六国,引入新课。

七年级历史上册 3.13《秦帝国的兴亡》学案 北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3.13《秦帝国的兴亡》学案 北师大版

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认定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1.了解秦统一的背景、时间和秦朝的都城;探讨秦统一的意义。

2.了解陈胜吴广起义爆发的时间、地点和意义;分析秦朝速亡的原因。

【预习检测】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秦王扫六合”一目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模仿上面的知识结构图示法,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陈胜吴广起义”一目的内容,设计出其知识网络图。

1. 看故事,答问题:听说秦朝咸阳的小商品博览会开幕了,一位百姓兴冲冲地赶到博览会。

他到小贩A 处买糕点,可是他的钱币小贩A 不收,因为小贩A 只收刀币;又到另一个小贩B 那儿买水果,可那个小贩B 只收蚁鼻钱,又没买成;走到小贩C 那里买大米,钱可以用了,而且只要五个钱一斗,但称完一看不对,原来小贩C 用的斗比百姓家乡的斗小了一些,又没做成买卖。

百姓最后只能空手而回。

结合上面的故事和所学知识,说一说:秦朝的统一有什么意义?2.学习小组疑点、难点:【归纳整理】本课讲述了哪些内容? 请你自己归纳总结一下:【拓展练习】(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一)选择题1.公元前260年,秦大破东方六国中实力最强的赵国军队,坑杀赵军士卒40多万人,从此,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国攻势。

这场战役是()A.马陵之战B.桂陵之战C.长平之战D.城濮之战2.秦王嬴政顺应历史潮流,最终灭六国,统一天下的时间是:()A.公元前475年B.公元前221年C.公元前230年D.公元前220年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是:()A.夏朝B.西周C.商朝D.秦朝4.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的建立者是()A.禹 B.启 C.周武王 D.嬴政5.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A.秦的暴政 B.陈胜吴广起义C.赋税的沉重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6.秦末农民战争中打败秦军的决定性战役是( )A.牧野之战 B.巨鹿之战 C.长平之战 D.城濮之战7.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领导人是()A.陈胜、吴广 B.刘邦、项羽 C.李斯、蒙恬 D.张角8.下列不属于大泽乡起义的史实是( )A .公元前209年爆发 B.领导人是陈胜、吴广C.推翻了秦的统治 D.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二) 请将下列成语与相关内容用同线连接起来:揭竿而起项羽兵败垓下四面楚歌陈胜、吴广起义破釜沉舟项羽与秦军巨鹿之战纸上谈兵长平之战(三)材料解析题“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击浮云,诸侯尽西来。

七年级上册历史秦帝国的兴亡教学计划格式北大师版

七年级上册历史秦帝国的兴亡教学计划格式北大师版

七年级上册历史秦帝国的兴亡教学计划格式北大师版对于同学们每天学习的新课时,都需要老师提前备好课,做好学设计,下文为大家推荐了秦帝国的兴亡教学计划,供大家参考。

〖课程标准〗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知道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知道秦朝的灭亡和西汉的建立。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秦统一的背景,知道秦灭六国的大致经过和统一六国的基本史实。

知道秦朝建立的时间、都城,以及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大势所趋。

知道秦朝暴政的表现,知道陈胜、吴广起义的时间、主要经过、结果和意义,了解秦末农民大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感受陈胜、吴广敢为天下先的英雄气概。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秦兼并六国图”和“秦疆域图”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通过联系对比的方法,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通过对“纸上谈兵”“揭竿而起”“破釜沉舟”等成语典故的运用,了解相关的基本史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秦统一的历史意义,认识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创了我国历史的新局面,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通过对陈胜、吴广起义的学习,认识陈胜、吴广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知道秦的暴政是导致人民反抗和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秦并六国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意义。

秦兼并六国完成统一,结束了诸侯割据争霸的局面,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民族融合。

难点对秦统治的正确评价和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价值取向。

秦统治者既有伟大的历史功绩,又实施了残暴的统治。

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与分析,形成正确的是非功过观念,提高全面地和辨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自制《秦帝国的兴亡》课件学生预习课文,收集有关成语典故及秦王朝残暴统治的资料。

教学方法利用幻灯片,通过创设情境、阅读资料、阅读课本、分组讨论、分析问题进行探究式教学。

学法指导指导学生阅读材料、课本,学会提炼信息,归纳问题。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学案 北师大版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学案 北师大版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学案北师大版一、学习目标(明确目标、事半功倍)1.了解秦统一六国的条件、过程,记住统一的时间、意义。

2.掌握陈胜、吴广起义的时间、过程、意义;理解并识记“秦朝疆域图”。

二、自主学习导航(走进去,眼前一道亮丽的风景)(一)“秦王扫六合”1.秦国经过______之后逐渐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

公元前______年秦国在______大破东方六国中实力最强的赵国军队,此后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国的攻势。

2.公元前_____年——前_____年,秦国先后兼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定都_____,秦王嬴政自称_____。

(二)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____年,陈胜、吴广在_____率众起义。

起义军攻下______,建立______政权。

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它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三)楚汉战争秦国灭亡后,______自立为西楚霸王,封______为汉王。

他们为了争夺天下,展开了长达年之久的战争,历史上称为______。

三、研学互动课堂(教师点拨,帮你驶进互动学习的快车道)探究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想一想秦为什么能兼并六国实现统一?探究提示战国以来,政治上的分裂状态阻碍了社会发展,统一成为大势所趋;经济上,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文化上,各诸侯联系不断加强;军事上,秦大破赵国军队,取得长平之战的胜利,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国的攻势。

探究二秦统一六国有什么重要意义?探究提示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长期争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对历史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四、同步升级演练(我行,我一定能赢)一、请你选择1.右图人物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北师大初中历史七上《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word教案 (6)

北师大初中历史七上《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word教案 (6)

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讨论,了解秦统一的背景,培养从不同角度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了解秦统一的过程及结果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的国家。

3、知道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

4、通过阅读秦朝疆域图,并绘制示意图,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揭竿而起”、“破釜沉舟”、和“四面楚歌”等成语典故的运用,了解相关史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秦王朝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史实,使学生认识我国自古即开始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向学生进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2.秦的暴政是秦末农民战争爆发和秦灭亡的根本原因。

3、秦末农民战争显示了农民革命力量的巨大威力。

陈胜、吴广的革命首倡精神在我国历史上闪耀着永不磨灭的光辉。

重点难点:秦统一的原因。

陈胜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

教学过程:导入语我们在前面表演和演讲春秋战国的成语故事时,提到过一个成语叫:图穷匕见。

讲的是怎样的历史事件?荆苛刺秦王没有成功,反而身死。

也没阻止秦国攻取燕国。

对这件事你怎么看?(学生回答略。

)历史事实是:秦灭六国完成了统一,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建立起来了。

那么,这个强大的统一帝国在历史的舞台上是怎样演出着它的兴亡历程呢?让我们翻开书,共同去探寻这段历史的风云变换。

(板书: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一、秦王扫六合1、原因:为什么秦能灭六国,实现统一呢?请同学分组讨论。

小结:(1)统一的大趋势形成。

各国经济文化联系不断加强,政治上的分裂不利于社会发展。

(2)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

(3)嬴政具有雄才伟略,善于用人,推行了正确的军事与外交政策。

远交近攻和合纵连横。

补充资料:嬴政曾用李斯为相,李斯是法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又用魏国人范雎,范雎献“远交近攻”策略,他的主张以后基本上被嬴政采纳施行。

2、过程:秦是怎样灭掉六国的呢?在黑板上演示灭六国顺序,要求学生记忆。

教案 第13课__秦帝国的兴亡.教学设计doc.

教案 第13课__秦帝国的兴亡.教学设计doc.

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秦统一的背景,说出秦兼并六国的顺序,完成统一并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时间;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知道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通过阅读、绘制“秦朝疆域图”,掌握识读、绘制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过程与方法学习收集成语典故的方法,通过讨论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秦统一的历史意义,认识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创了我国历史的新局面,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通过对陈胜、吴广起义的学习,认识陈胜、吴广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知道秦的暴政是导致人民反抗和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教学重点】:秦兼并六国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对秦统治的正确评价和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价值取向。

【教学准备】:教师自制秦灭亡的故事卡片(1、阿旁宫与秦始皇陵图 2、陈胜吴广起义图 3、巨鹿之战4、鸿门宴图 5、垓下之围 6、乌江自刎)【教学方法】:通过阅读资料、分组讨论、分析问题、进行探究式教学。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通过复习战国形势进行导入我国奴隶社会历经夏、商、周三个时代,其中周分两段,西周与东周,东周历时多少年(前771年到前221年)即为春秋战国时期,春秋争霸战国争雄,连年战事延续了长达五百多年,那么大家认为其中受害最大的是谁?(人民)人民经过长期战乱,渴望统一。

(学生思考回答以下问题)请同学们回忆战国时有哪几个大的诸侯国?(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

1、秦统一六国背景教师出示秦统一前的历史背景材料,让学生思考哪一个国家能顺应历史潮流,肩负起统一大业?为什么?(结合商鞅变法的内容)生:(1秦国能完成统一大业,因为秦国在商鞅变法后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

(引导学生回忆: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国进行了富国强兵、加强中央集权的变法,主要内容是:奖励生产,承认土地私有;奖励军功;编制户口,加强刑罚;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

秦帝国的兴亡教学设计

秦帝国的兴亡教学设计

秦帝国的兴亡教学设计教师:***科目:历史年级:七年级教材:北师大版单位:长安区郭杜街办祝村中学任课教师:石延昌科目:七年级历史课题:13秦帝国的兴亡授课时间:2009年10月课型:新授课设计思路:针对学生的“历史课堂干枯无味。

”,教师通过课堂上的趣味性,体验式,探究式,动态式的交互教学,设置了五个成语故事,用讲故事的形式优化整个教学过程,体现多媒体教学的实效性。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围绕着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秦帝国来展开的。

通过课前调查得知,全班绝大多数同学知道是由秦统一六国的,所以我就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从而采用了讲故事、展开、评价、总结的结构将课堂从新设计。

其出发点是将教师的课堂教学看成是激发,支持和推动学生学习的外部环境,抓住学识的心理,其落脚点是使学生能够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有效学习并能顺利达成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秦统一的背景:战国以来统一成为大趋势;商鞅变法后秦实力最强;长平之战后六国皆无力抗秦。

培养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2.说出秦兼并六国的顺序和完成统一并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时间。

探索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阅读“秦疆域图”,培养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3.知道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二.过程和方法1.通过识图,了解秦兼并六国的基本史实。

通过联系对比方法,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2.通过对“纸上谈兵”“揭竿而起”“破釜沉舟”等成语典故的运用,了解相关的基本史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秦统一的历史意义,认识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创了我国历史的新局面,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通过对陈胜吴广起义的学习,认识到陈胜吴广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通过阅读相关小字内容,认识到秦的暴政是导致人民反抗和秦灭亡的根本原因。

七年级上册 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学案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上册 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学案 北师大版

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认定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1.了解秦统一的背景、时间和秦朝的都城;探讨秦统一的意义。

2.了解陈胜吴广起义爆发的时间、地点和意义;分析秦朝速亡的原因。

【重点、难点】重点是秦的兼并战争及统一的历史意义;难点是秦国为什么能统一中国。

【预习检测】2.学生讲“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想一想秦王为什么能统一天下?3.师简单介绍亲王嬴政,让学生理解李白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的意思。

【共同探究】1.展示“秦灭六国形势图”指导学生阅读,并回答:灭六国的时间,顺序;②秦王建立什么样的国家?都城在哪?2.讨论:战国七个国家,为什么秦国能统一全国。

3.师指导学生识图:了解秦朝的疆域。

4、学生先自学陈胜吴广起义内容:①识记时间,地点,建立的政权;②讨论起义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5、自主学习楚汉战争,分析对比成功失败的原因。

【巩固练习】(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一)选择题1.公元前260年,秦大破东方六国中实力最强的赵国军队,坑杀赵军士卒40多万人,从此,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国攻势。

这场战役是()A.马陵之战B.桂陵之战C.长平之战D.城濮之战2.秦王嬴政顺应历史潮流,最终灭六国,统一天下的时间是:()A.公元前475年B.公元前221年C.公元前230年D.公元前220年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是:()A.夏朝B.西周C.商朝D.秦朝4.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的建立者是()A.禹 B.启 C.周武王 D.嬴政5.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A.秦的暴政 B.陈胜吴广起义C.赋税的沉重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6.秦末农民战争中打败秦军的决定性战役是( )A.牧野之战 B.巨鹿之战 C.长平之战 D.城濮之战7.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领导人是()A.陈胜、吴广 B.刘邦、项羽 C.李斯、蒙恬 D.张角8.下列不属于大泽乡起义的史实是( )A .公元前209年爆发 B.领导人是陈胜、吴广C.推翻了秦的统治 D.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二) 请将下列成语与相关内容用同线连接起来:揭竿而起项羽兵败垓下四面楚歌陈胜、吴广起义破釜沉舟项羽与秦军巨鹿之战纸上谈兵长平之战(三)材料解析题“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击浮云,诸侯尽西来。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教案 北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教案 北师大版

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秦统一的背景,说出秦兼并六国的顺序,完成统一并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时间。

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知道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通过阅读、绘制“秦朝疆域图”,掌握识读、绘制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过程与方法学习收集成语典故的方法,通过讨论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秦统一的历史意义,认识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创了我国历史的新局面,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通过对陈胜、吴广起义的学习,认识陈胜、吴广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知道秦的暴政是导致人民反抗和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教学重点:秦并六国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意义。

秦兼并六国完成统一,结束了诸侯割据争霸的局面,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民族融合。

秦的各种政治、经济措施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教学难点:对秦统治的正确评价和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价值取向。

秦统治者既有伟大的历史功绩,又有实施暴政的暗点,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与分析,形成正确的是非功过观念,提高全面、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新-课-标-第-一-网教师自制“战国七雄形势图”和各诸侯国国名卡(“齐、楚、燕、韩、赵、魏、秦”)、时间卡(“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2年”)、朝代卡(大字“秦”“西汉”)以及制作幻灯片(战国后期的历史背景、本课线索图表等)。

学生预习课文,收集有关成语典故及秦王朝的资料。

教学方法利用挂图、幻灯片,通过阅读资料、分组讨论、分析问题、动手绘图进行探究式教学。

板书设计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一、“秦王扫六合”秦的统一(前221年)“纸上谈兵”二、秦末农民战争. 秦的灭亡(前206年)“揭竿而起”“破釜沉舟”三、楚汉之争西汉建立(前202年)“洪门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四面楚歌”复习战国形势师:我国在夏、商、西周以后经历了长达五百多年的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社会处于分裂状态。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教案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教案

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秦统一的背景:战国以来统一成为大势所趋;商鞅变法后秦实力最强;长平之战后六国皆无力抵抗秦国进攻。

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说出秦兼并六国的顺序和完成统一并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时间。

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知道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大起义。

通过阅读“秦朝疆域图”,培养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视图,了解秦兼并六国的基本史实。

通过对“纸上谈兵”“揭竿而起”“破釜沉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和“四面楚歌”等成语典故的运用,了解本课中相关的一些基本史实。

通过联系对比方法,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秦统一的历史意义,认识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创了我国历史的新局面,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通过对陈胜吴广起义的学习,认识到陈胜吴广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通过阅读相关小字内容,认识到秦的暴政是导致人民反抗和秦灭亡的根本原因。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秦兼并六国的历史意义。

难点:在各个诸侯国中,当初秦并不是最强的,为什么它后来能够统一中国。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问:战国七雄是哪七个诸侯国?在这七个诸侯国中,最后秦国统一了六国。

板书[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同学们请看书,看看秦为什么能够统一六国?[“秦王扫六合”](先由学生进行讨论并整理后回答,教师进行总结归纳)1、当时统一成为大势所趋。

从经济条件上讲,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已有一定程度的加强。

北方的马匹、吠犬,南方的象牙、朱砂,东方的鱼盐,西方的皮革都运到中原地区进行交换。

这给统一局面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

从民族关系上讲,经过春秋战国长期的民族融合,华夏族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在中国境内形成一个相当巩固的民族共同体,而且由较高的经济文化水平。

所以华夏族能够作为一个核心民族,克服周边各民族的离心力,促进各族人民逐渐融合。

初一历史上册 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教学案

初一历史上册 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教学案

初一历史上册 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教学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了解秦统一的背景,培养从不同角度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秦兼并六国的顺序和完成统一并建立中国历史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时间。

3、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4、知道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

5、通过阅读“秦朝疆域图”,并绘制示意图,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过程与方法:学习收集成语典故的方法,通过讨论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秦统一的历史意义,认识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创了我国历史的新局面,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通过对陈胜、吴广起义的学习,认识秦的暴政是导致人民反抗和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秦并六国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意义。

秦兼并六国完成统一,结束了诸侯割据争霸的局面,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民族融合。

秦的各种政治、经济措施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难点:对秦统治的正确评价和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价值取向。

秦统治者既有伟大的历史功绩,又实施了残暴的统治。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秦始皇》的主题曲及概括秦始皇一生的电视剧片断。

教师讲述:刚才所看是电视剧《秦始皇》片段。

这部电视剧竭尽全力演绎了秦始皇一生的丰功伟绩、爱恨情仇,但我们看过之后却感到,它仍然无法诠释中华第一帝“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的气魄。

学过今天的内容后,同学们会有新的感触的。

[讲授新课]一、 自学感知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64-65页“秦王扫六合”一目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模仿上面的知识结构图示法,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66页“陈胜吴广起义”一目的内容,设计出其知识网络图。

1.秦的统一 背景 ①战国以来,_______成为大事所趋。

②____________后,秦国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

③_______之战后,六国无力抵御秦国的攻势。

时间:___________年,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__________ 开国皇帝:_______________ 都城:___________ 意义: 2.陈胜吴广起义我最棒我能行二研讨探究1、秦为什么能兼并六国实现统一?原因不好总结要提示学生结合前面所学的内容进行归纳,然后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老师补充内容(1)战国后期,人民渴望统一,统一成为大势所趋,秦统一六国顺应了民心。

七年级历史上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北师大版 教案

七年级历史上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北师大版 教案

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教学目标〗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教学建议〗第一步让学生课前查找陕西省地区的民俗风情,如秦腔、房屋(在设计上和中原地区不同)的特点、新浪网(sina支那也就是秦)名称的来历,如果有学生去过陕西省可以让学生自己描述对当地的人土风情的感触。

这样一来学生就能感受到秦朝至今还对我国产生影响,同时也可以查找有关陕西省的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多少?上网查找秦朝的文物古迹:骊山秦兵马俑、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墓、咸阳阿房宫遗址、秦始皇坑儒遗迹。

当然在进行这项工作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比如学生有旅游的资料图片最好,上网查找的资料打印然后同学传阅做到资源共享。

第二步教师在讲授之中可以把学生的资料分类,找出最好的图片和资料可以在讲课时采用,并且把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由学生自己讲述。

〖能力培养〗培养学生通过认识秦朝的文物古迹来分析秦朝在中国历史中的作用,同时总结秦朝在统治国家中有那些经验教训。

〖重点难点〗:秦的统一和秦朝统一的措施;陈胜吴广起义;秦朝统一的措施中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的区别。

〖教学过程〗首先让学生观看教材北京师范大学版的64页的秦始皇人物像,教师可以用课件打出李白的诗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和毛泽东的诗词:“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然后教师提问:后人为什么在抒发感情是都要提到秦始皇?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这一课。

一、秦灭亡六国:关于战争主要讲述长平之战,讲述战争过程时最好用兵马俑图片,如战士俑、将军俑等这样可以使学生有直接感观。

让学生发言讲述“纸上谈兵”成语的来历,并且看书64页中的内容后教师把结果告诉学生:统帅阵亡,赵国四十万官兵向秦军投降,秦国占领上党,但上党人民却归属赵国不投降秦国;于是秦军作出只饶恕二百四十个年轻官员,纵回赵国,使他们报导凶信赵国,全国震恐。

让学生分析这个结果对秦国和六国的有什么影响?教师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把柏杨的先生的见解读给学生,并同时讲解战争的方针对全局的影响:“任何一个具有高贵心灵和具有远见的将领,决不杀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 书 设 计
秦 帝 国 的 兴 亡
秦的建立 秦的灭亡
பைடு நூலகம்楚汉之争
统一:公元前 221 年 意义
陈胜、吴广起义 刘邦攻取咸阳、秦亡
优点: 课后随笔 与反思 缺点:
2
1
因此,恰当地运用成语典故教学,可以帮助学生 加深对一些历史事件的理解。 七年 级学生刚进入秦汉历史的学习, 对这一时期 的历史特征“大一统”等不甚了解, 对历史 地图 的学习在方法上还需要指导。因此,教学中既要 注意帮助学生找出历史发展的线索, 又要创设情 境,激趣导疑,逐步培养学生分析历史条件、讨 论与探究问题等的能力。 小结归纳:
《第 13 课 秦帝国的兴亡》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型:新授 1、了解秦统一的背景,知道秦兼并六国的情况,完成统一并建立第一个统 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时间。 知识与能 2、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力 3、知道陈胜吴广起义是反对暴政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阅读、绘制“秦朝疆域图 ”。 教 1、运用成语典故,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学 过程与方 2、培养识图绘图的能力,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目 法 3、组织引导学生讨论问题,学会联系 与归纳法分析历史条件,学会解读历 标 史材料,如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1、 认识秦始皇统一中国, 开创了我国历史的新局面, 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 情感态度 形成和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价值观 2、认识陈胜吴广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 暴统治,认识秦的暴政是导致人 民反抗和秦灭亡的根本原因。 教学重点 秦兼并六国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分析秦统一中国的条件。 教 具 资 料 准 教师准备:图片及音像资料 备 学生准备:查阅 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自 备 集备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补充 补充 温故知新: 引 导 时间 思考 战国七雄指哪七个诸侯国? 启发 学 生 不宜 回答 回忆 过长 情景导入: 从“纸上谈兵”的成语典故与长平之战谈起; 再 启发 积极参与 由李白的诗引出秦始皇“秦王扫六合”的伟业。 大屏幕展示 总体把握 ,为新课做铺 三维目标 垫 1、想一想 秦为什么能兼并六国实现统一? 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归 2、探讨:秦统一的历史意义 纳主要内容(培养学生 教师的启发: 联系秦统一以前战国割据纷争的史 通过自学获取有效信息 提 问 实,秦统一后比较安定的局面、消除分裂因素的 的能力)。 在 于 种种措施与社会进步的作 用, 秦统一对汉朝及以 大 屏 幕 出 示 提 高 后中国发展的主流的关系等,形成认识。 问题, 指 导阅 学 生 2、 陈胜、吴广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起 读 探讨交流, 解决问题 (体 的 积 义爆发的直接原因、起义的主要经过、结果和影 会主动学习的乐趣,学 极性 培养 响 会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 学生 3、 举出与本课知识相关的成语 启发 习)。 合作 指鹿为马 斩木为兵 揭竿为旗 引导 探究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四面楚歌 点拨 的能 破釜沉舟 约法三章 鸿门宴等等 力 4、楚汉之 争 从中国象棋中楚河和汉界的由来说起; 战争的性 质从双方争夺的目的来看; 战争的初期到后期的 变化;战争的结果和从中的感悟 重点难点突破: 指导 阅读 学 生 教师 七 年级学生往往会对精彩的历史故事感兴趣 。 分析 归纳 总结 补充
点拨
探究
强调
本课讲了秦帝国的兴亡及西汉的建立过程, 学习了许多历史知识与成语典故, 希望大 家把这些知识、成语应用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去,增长智慧、提高能力。 学以致用: 材料分析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二: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贾谊《过秦论》 请回答: 材料一中的“秦王”是谁?有什么功绩?材料二中的“一夫”是指谁?你能回答其中的 问题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