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休克与脊髓震荡是同一概念吗?

合集下载

脊髓损伤临床表现与诊断定位

脊髓损伤临床表现与诊断定位

脊髓损伤临床表现与诊断定位一、脊髓震荡与脊髓休克:1、脊髓震荡:脊髓损伤后出现短暂性功能抑制状态。

大体病理无明显器质性改变,显微镜下仅有少许水肿,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未见破坏现象。

临床表现为受伤后损伤平面以下立即出现迟缓性瘫痪,经过数小时至两天,脊髓功能即开始恢复,且日后不留任何神经系统的后遗症。

2、脊髓休克:脊髓遭受严重创伤和病理损害时即可发生功能的暂时性完全抑制,临床表现以迟缓性瘫痪为特征,各种脊髓反射包括病理反射消失及二便功能均丧失。

其全身性改变,主要可有低血压或心排出量降低,心动过缓,体温降低及呼吸功能障碍等。

脊髓休克在伤后立即发生,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周。

儿童一般持续3-4天,成人多为3-6周。

脊髓损伤部位越低,其持续时间越短。

如腰、骶段脊髓休克期一般小于24小时。

出现球海绵体反射或肛门反射或足底跖反射是脊髓休克结束的标志。

脊髓休克期结束后,如果损伤平面以下仍然无运动和感觉,说明是完全性脊髓损伤。

二、脊髓损伤的纵向定位:从运动、感觉、反射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的平面来判断损伤的节段。

(一)、颈脊髓损伤:1、第一、二脊髓损伤:病人多数立即死亡,能到医院就诊者只有下列神经病学改变:① 运动改变:第一、二颈神经发出纤维支配肩胛舌骨肌、胸骨舌骨肌和胸骨甲状肌,当其受伤时,会影响这些肌肉功能。

② 感觉改变:第一、二颈神经的前支参与构成枕大神经、枕小神经及耳大神经。

当寰枢推骨折、脱位、齿状突骨折时,病人可感到耳部及枕部疼痛、麻木。

检查时可发现有局部痛觉过敏或减退。

2.第三颈脊髓损伤:该部位的脊髓支配膈肌及肋间肌,损伤后不能进行自主呼吸,伤员多于受伤后立即死亡。

常见的损伤原因为绞刑骨折,即第二至第三颈椎脱位,第二颈椎双侧椎弓骨折。

这种骨折脱位亦可因上部颈椎于过伸位受伤引起。

3.第四颈脊髓损伤:(1) 运动改变:病人为完全性四肢瘫痪。

膈肌受第三至第五颈神经支配,第四颈脊髓节段损伤后,创伤性反应也往往波及到第三颈神经,故病人的自主呼吸丧失。

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

1、脊髓损伤在脊髓休克期间表现为受伤平面以下出现驰缓性瘫痪,运动、反射及括约肌功能丧失,有感觉丧失平面及大小便不能口头,2-4周后逐渐演变成痉挛性瘫痪,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并出现病理性椎体束征,胸端脊髓损伤表现为截瘫,颈段脊髓损伤则表现为四肢瘫,上颈椎损伤的四肢瘫均为痉挛性瘫痪,下颈椎损伤的四肢瘫由于脊髓颈膨大部位和神经根的毁损,上肢表现为驰缓性瘫痪,下肢仍以痉挛性瘫痪。

脊髓半切综合征:又名Brown-Sequard征。

损伤平面以下同侧的躯干及肢体的运动及深感觉消失,对侧肢体痛觉和温觉消失。

脊髓前综合症:颈脊髓前方受压严重,有时可引起脊髓前中央动脉闭塞,出现四肢瘫痪,下肢瘫痪重于上肢瘫痪,但下肢和会阴部仍保持位臵觉和深感觉,有时甚至还保留有浅感觉。

脊髓中央管周围综合症多数发生于颈椎过伸性损伤。

颈椎管因颈椎过伸而发生急剧溶剂变化,脊髓受皱褶黄韧带、椎间盘或骨刺的前后挤压,使脊髓中央管周围的传导束受到损伤,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的四肢瘫,上肢于下肢,没有感觉分离,预后差。

2、脊髓圆锥损伤正常人脊髓终止于第1腰椎体的下缘,因此第1腰椎骨折可发生脊髓圆锥损伤,表现为会阴部皮肤鞍状感觉缺失,括约肌功能丧失致大小便不能控制和性功能障碍,两下肢的感觉和运动仍保留正常。

3、马尾神经损伤马尾神经起自第2腰椎的骶脊髓,一般终止于第1骶椎下缘,马尾神经损伤很少为完全性的。

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驰缓性瘫痪,有感觉及运动功能障碍及括约肌功能丧失,肌张力降低,腱反射消失,没有病理性椎体束征。

4、脊髓损伤后各种功能丧失的程度可以用截瘫指数来表现‚0‛代表功能完全正常或接近正常。

‚1‛代表功能部分丧失。

‚2‛代表功能完全丧失或接近完全丧失。

一般记录肢体自主运动、感觉及两便的功能情况。

相加后即为该病人的截瘫指数,如某病人自主运动完全丧失,而其他两项为部分丧失,则该病人的截瘫指数为2+1+1=4,三种功能完全正常的截瘫指数为0,三种功能完全丧失则截瘫指数为6。

骨科护理学名词解释试题与答案

骨科护理学名词解释试题与答案

骨科护理学名词解释试题与答案
名词解释
1.石膏综合征
2.骨折
3.关节脱位
4.脊髓造影
5.脊髓休克
6.骨关节炎
7.腰椎间盘突出症
8.颈椎病
9.骨筋膜室综合征
参考答案
名词解释
1.石膏综合征:常见于石膏背心固定术的患者。

由于石膏背心将整个胸腹部包裹,尤以上腹部包裹过紧后,将影响患者进食后胃的容纳与扩张,继而发生腹痛、呕吐,呕吐物主要是胃内容物。

胸部石膏包裹过紧时患者可出现呼吸窘迫、发绀等症状。

2.骨折:是指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中断者。

3.关节脱位:是指骨的关节面失去正常的对合关系。

4.脊髓造影:又称椎管内造影,是将造影剂经腰椎穿刺或小脑延髓池穿刺注入椎管蛛网膜下隙内,并通过X线摄片来观察其流动情况和分布形态,以诊断脊髓内外的疾病。

5.脊髓休克:亦称脊髓震荡。

损伤后脊髓处于休克状态,使损伤部位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及反射等功能暂时消失或减弱,常在数小时或数日内开始恢复,最后完全恢复,所以脊髓休克所致截瘫为暂时性、不完全性。

6.骨关节炎:是一种关节软骨进行性消失,骨质过度增生,临床出现慢性关节疼痛、僵
硬、肥大及活动受限的常见风湿病。

7.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组织凸出,压迫和刺激神经根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8.颈椎病:是指因颈椎间盘退变及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邻近组织,并引起各种症状和体征。

9.骨筋膜室综合征:即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症候群。

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诊断]一、病程(一)髓休克期脊髓遭受创伤与病理损害时即可发生功能得暂时性抑制,表现出运动、感觉、反射与自主神经系统得一系列变化,称为脊髓休克期、脊髓休克期得长短不同,在脊髓震荡及不完全脊髓损伤,可无脊髓休克期或甚为短暂,至临床检查时已无休克表现,脊髓损伤平面愈高(如上颈髓),损伤愈严重(如脊髓完全损伤或断裂),其休克期愈长,可达8周,临床上脊髓休克期长短可有不同,一般以出现肛门反射认定脊髓休克期结束。

(二)髓休克期后二、症状与体征(一) 完全性脊髓损伤1、.感觉障碍。

损伤平面以下得痛觉、温度觉、触觉及本体觉消失、参照脊神经皮节分布可判断脊髓损伤平面(表1—1)、表1-1脊髓感觉水平皮肤标志2、运动障碍。

脊髓休克期,脊髓损伤节段以下表现为软瘫,反射消失。

休克期过后若就是脊髓横断伤则出现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出现髌阵挛及踝阵挛及病理反射、脊髓运动水平肌肉标志见表1-2。

表1—2 脊髓运动水平肌肉标志3、括约肌功能障碍、脊髓休克期表现为尿潴留,系膀胱逼尿肌麻痹形成无张力性膀胱所致。

休克期过后,若脊髓损伤在骶髓平面以上,可形成自动反射膀胱,残余尿少于100毫升,但不能随意排尿、若脊髓损伤平面在园锥部骶髓或骶神经根损伤,则出现尿失禁,膀胱得排空需通过增加腹压(腹部用手挤压)或用导尿管来排空尿液、大便也同样可出现便秘与失禁。

(二)不完全性脊髓损伤依脊髓损伤节段水平与范围不同有很大得差别,损伤平面以下常有感觉减退,疼痛与感觉过敏等表现。

重者可仅有某些运动,而这些运动不能使肢体出现有效功能,轻者可以步行或完成某些日常工作,运动功能在损伤早期即可开始恢复,其恢复出现越早,预后越好。

临床上有以下几型:1、脊髓前部损伤: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得自主运动与痛温觉消失、由于脊髓后柱无损伤,病人得触觉、位置觉、振动觉、运动觉与深感觉完好。

2、脊髓中央性损伤(中央管综合征):在颈髓损伤时多见。

表现上肢运动丧失,但下肢运动功能存在或上肢运动功能丧失明显比下肢严重、损伤平面得腱反射消失而损伤平面以下得腱反射亢进。

脊髓

脊髓

脊髓损伤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是指由于外界直接或间接因素导致脊髓损伤,在损害的相应节段出现各种运动、感觉和括约肌功能障碍,肌张力异常及病理反射等的相应改变。

脊髓损伤的程度和临床表现取决于原发性损伤的部位和性质。

脊髓损伤可分为原发性脊髓损伤与继发性脊髓损伤。

前者是指外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脊髓所造成的损伤。

后者是指外力所造成的脊髓水肿、椎管内小血管出血形成血肿、压缩性骨折以及破碎的椎间盘组织等形成脊髓压迫所造成的脊髓的进一步损害。

病理1、脊髓震荡与脑震荡相似,脊髓震荡是最轻微的脊髓损伤。

脊髓遭受强烈震荡后立即发生弛缓性瘫痪,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反射及括约肌功能全部丧失。

因在组织形态学上并无病理变化发生,只是暂时性功能抑制,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即可完全恢复。

2、脊髓挫伤与出血为脊髓的实质性破坏,外观虽完整,但脊髓内部可有出血、水肿、神经细胞破坏和神经传导纤维束的中断。

脊髓挫伤的程度有很大的差别,轻的为少量的水肿和点状出血,重者则有成片挫伤、出血,可有脊髓软化及瘢痕的形成,因此预后极不相同。

3、脊髓断裂脊髓的连续性中断,可为完全性或不完全性,不完全性常伴有挫伤,又称挫裂伤。

脊髓断裂后恢复无望,预后恶劣。

4、脊髓受压骨折移位,碎骨片与破碎的椎间盘挤入椎管内可以直接压迫脊髓,而皱褶的黄韧带与急速形成的血肿亦可以压迫脊髓,使脊髓产生一系列脊髓损伤的病理变化。

及时去除压迫物后脊髓的功能可望部分或全部恢复;如果压迫时间过久,脊髓因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软化、萎缩或瘢痕形成,则瘫痪难以恢复。

5、马尾神经损伤第2腰椎以下骨折脱位可产生马尾神经损伤,表现为受伤平面以下出现弛缓性瘫痪。

马尾神经完全断裂者少见。

此外,各种较重的脊髓损伤后均可立即发生损伤平面以下弛缓性瘫痪,这是失去高级中枢控制的一种病理生理现象,称之为脊髓休克。

2~4周后这一现象可根据脊髓实质性损害程度的不同而发生损伤平面以下不同程度的痉挛性瘫痪。

脊髓休克 病情说明指导书

脊髓休克 病情说明指导书

脊髓休克病情说明指导书一、脊髓休克概述脊髓休克(spinal shock)又称脊休克,是指脊髓遭受严重损伤(常为脊髓横断或完全脊髓损伤)后,损伤平面以下脊髓失去与高位中枢的联系,并暂时丧失感觉、运动和反射(包括阴茎海绵体反射、肛门反射)功能,进入无反应状态,主要见于颈脊髓损伤和胸脊髓损伤。

以迟缓性瘫痪为特征,患者可出现血压降低、无法排便、排尿、排汗等表现。

英文名称:spinal shock。

其它名称:脊休克。

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一般不会遗传。

发病部位:脊髓。

常见症状:瘫痪、血压降低、呼吸困难、体温降低、心动过缓、无法排尿(便/汗)。

主要病因:急性脊髓炎、脊髓出血、脊髓外伤。

检查项目:体格检查、X线、CT、MRI。

重要提醒:脊髓休克具有突发性与致命性,日常生活中,应提高安全意识,尽量避免意外的发生,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临床分类:暂无资料。

二、脊髓休克的发病特点三、脊髓休克的病因病因总述:在正常情况下,高级中枢通过其下行的纤维与脊髓神经元所构成的突触联系,使这些脊髓神经元保持一种阈下的兴奋状态。

一旦由于急性脊髓炎、脊髓出血和脊髓外伤等原因,造成脊髓出现横贯性损害,则断离的脊髓节段突然失去高级中枢(尤其是大脑皮层、脑干网状结构和前庭核)的调节,脊髓神经元的兴奋性会暂时地降低,从而导致脊髓休克。

基本病因:暂无资料。

危险因素:暂无资料。

诱发因素:暂无资料。

四、脊髓休克的症状症状总述:在正常情况下,高级中枢通过其下行的纤维与脊髓神经元所构成的突触联系,使这些脊髓神经元保持一种阈下的兴奋状态。

一旦由于急性脊髓炎、脊髓出血和脊髓外伤等原因,造成脊髓出现横贯性损害,则断离的脊髓节段突然失去高级中枢(尤其是大脑皮层、脑干网状结构和前庭核)的调节,脊髓神经元的兴奋性会暂时地降低,从而导致脊髓休克。

康复医学 总结 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问答

康复医学 总结 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问答

康复医学总结总论+功能评定康复:帮助经历者或可能经历残疾得个体,在与环境得相互作用中取得并维持最佳功能状态得一系列措施、康复医学:研究各年龄组病、伤、残者功能障碍得预防、评定与治疗为主要任务,以改善功能、降低障碍,预防与处理并发症、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生存质量,并促使其重返社会为目得。

误用综合征:对肢体及关节不正确得摆放与不合理用力所致炎症,韧带、肌腱与肌肉等得损伤,骨关节变形,痉挛状态得增强及异常痉挛模式等。

残疾(功能减弱或丧失)就是人类得一种生存状态,几乎每个人在生命中得某一个阶段都有暂时或永久性得损伤及相应得功能障碍,而步入老年得人将经历不断增加得功能障碍。

康复实现医疗终极目标医学得发展已经从“治病救命”到“改善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回归社会”。

康复医学聚焦人得整体功能,体现临床各个专科在疾病诊断与治疗得终极目标。

康复医学给临床各个专科提供支撑性服务得学科,就是最广泛深入整合了多个学科得临床知识、技能与服务、早期康复得核心理念克服绝对制动得不利影响启动早期活动训练防治并发症减轻/改善功能障碍康复途径改善:通过训练与其它措施改善生理功能、例如肌力训练、关节活动训练、平衡训练、心肺功能训练等。

代偿:通过各种矫形器与辅助具,使减弱得功能得到放大或增强。

例如助听器、各种矫形器、拐杖、助行器等。

替代:通过某些器具,替代丧失得生理功能。

例如轮椅、假肢等、WHO康复得定义包括四个层面一、采用综合措施,包括医学、教育、职业、社会、工程等诸多方面得措施。

二、以伤病残者得功能障碍为核心、三、强调功能训练与再训练、四、以提高躯体/心理功能与生活质量、回归社会为最终目标。

与康复有关得学科与疾病团队:康复医师 physiatrist康复治疗师therapist①物理治疗师(士)physical therapist②作业治疗师(士) occupational therapist③言语治疗师(士) speechtherapist④矫形治疗师(士)P&Otherapist⑤心理治疗师(士)psychologist⑥传统康复治疗师 TCMT⑦社会工作者 social worker康复护师(士)rehabilitation nurse康复功能评定(Rehabilitation Assessment)◆判断功能障碍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发展趋势、预后与结局◆为制定康复治疗计划提供客观依据◆动态观察其变化,康复治疗效果◆开发新得更有效得治疗手段肌力测定肌力:肌肉收缩得力量。

脊柱和骨盆骨折习题(含答案).doc

脊柱和骨盆骨折习题(含答案).doc

一、名词解释1.Jefferson骨折2.关节突交锁3.稳定性骨折4.截瘫5.Brown-Séquard征6.脊髓中央管周围综合征二、选择题A1型题1.AB1/3、纤维环后半部分和后纵韧带A.前柱损伤B.中柱损伤C.后柱损伤D.前中柱损伤E.中后柱损伤3.CT检查用于胸腰段骨折的意义不包括A.显示椎体骨折情况B.显示有无碎骨片突入椎管内C.显示脊髓损伤情况D.计算椎管前后径损失多少E.计算椎管横径损失多少4.脊髓圆锥损伤一般不出现A.会阴区感觉消失B.大便功能障碍C.小便功能障碍DE5.E. 双上肢迟缓性瘫痪,双下肢正常6.关于脊柱外伤与脊髓损伤的关系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脊髓损伤节段与椎骨受伤平面不一致B. 胸椎较固定,所以胸椎的脱位多无脊髓损伤C. 有的病例表现为脊髓损伤,但X线片却无骨折脱位D. 屈曲型骨折脱位造成脊髓损伤最多见E. 椎管狭窄者,脊柱创伤更易发生脊髓损伤7.脊髓损伤的手术指征不包括:A.脊柱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B.脊柱骨折不稳定C.中央管周围综合征D.碎骨片压迫脊髓E.截瘫平面不断上升8.枢椎齿突基底部骨折,但无移位,环椎亦无移位。

枕颌吊带牵引两周后,颈痛减轻,活动范围增加。

3周后离床活动,6周后颈痛发性瘫痪的原因是A.B.C.D. 黄韧带增厚E.9.C. 颈部软组织损伤D. 颈椎骨折脱位并臂丛神经与腰骶丛神经损伤E. 胸椎骨折并脊髓损伤10.颈椎2~3骨折脱位合并脊髓严重损伤A. 立即窒息死亡B. 四肢全瘫C. 上肢屈肘动作存在,伸肘及手的功能丧失,下肢瘫D. 下肢痉挛性瘫E. 下肢弛缓性瘫11.颈椎4~5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A. 立即窒息死亡B. 四肢全瘫C. 上肢屈肘动作存在,伸肘及手的功能丧失,下肢瘫D. 下肢痉挛性瘫E. 下肢弛缓性瘫12.颈椎5~A.B.A. 畸形B. 反常活动C. 局部压痛及间接挤压痛D. 骨擦音及骨擦感E. 肿胀及瘀斑14.对于骨盆骨折合并尿道损伤及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处理,顺序是A. 骨盆骨折-尿道损伤-休克B. 休克-尿道损伤-骨盆骨折C. 休克-骨盆骨折-尿道损伤D. 尿道损伤-休克-骨盆骨折E. 同时处理休克和尿道损伤-骨盆骨折15.骨盆骨折最危险的并发症,是A. 盆腔内出血B. 膀胱破裂C. 尿道断裂D.E.16.E. 手法复位夹板固定A2型题17.患者,男,24岁,建筑工人,因“高处坠落至双下肢麻木无力1小时”来院急诊。

《常见疾病康复》复习试题

《常见疾病康复》复习试题

《常见疾病康复》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是小儿从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因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同时经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语言障碍、癫痫及视觉、听觉、行为和感知异常等多种障碍。

2、联合反应:表现为当患肢无随意运动时,由于健肢的运动引起患肢的肌肉收缩。

3、姿势反射:体位改变引起的四肢屈肌、伸肌的张力按一定模式改变。

4、肩手综合征:是指在原发病恢复期间,病侧上肢的手突然浮肿、疼痛及病侧肩疼痛,使手的运动功能受限制。

5、引导式教育(conductive education)是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活动,使运动功能障碍的儿童得到包括运动、言语、智能、社交、情感及个性等各方面的发展,克服身体的运动障碍及由此而引发的其他问题。

6、脊髓休克:脊髓受外力打击后,损伤平面下立即发生的完全性迟缓性瘫痪。

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周。

7、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退变,纤维环撕裂,髓核向后突出压迫脊髓、神经根或马尾神经所出现的综合征。

8、手功能位:即最有利于发挥手的功能的位置,腕关节背伸20-25°,尺偏10°,拇指充分外展,MP屈30-45°,PIP屈60-80°,DIP屈10-15°。

9、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ATNR):小儿仰卧位,使小儿头部转向一侧,可见颜面侧上下肢伸直,后头侧上下肢屈曲。

正常小儿2~3个月消失,过早消失或持续不消失,均属于异常。

10、脊髓震荡:指暂时性和可逆性脊髓或马尾神经生理功能丧失,一般认为并没有机械性的压迫,也没有解剖上的损害。

11、联合反应:是指偏瘫患者用力使身体的一部分肌肉收缩时,可以诱发其他部位的肌肉收缩。

12、颈椎病:颈椎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颈椎骨性病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并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者称为颈椎病。

脊髓损伤 (2)

脊髓损伤 (2)
脊髓震荡和脊髓休克:脊髓震荡是暂时性的常 为不全截瘫,无实质性的,常在数小时内恢复, 数日内完全恢复。脊髓休克是脊髓功能短时间 的可逆性损害,常由脊髓横断伤引起,一般在 伤后24h逐渐出现,维持3-6周左右,需要特别 指出的是,脊髓休克期过后损伤平面以下的脊 髓功能恢复,上下级神经元的联系并未恢复, 患者常有弛缓性截瘫变为痉挛性截瘫。脊髓休 克结束后,按一般规律,反射活动恢复是从骶 段向头部方向进行,反射活动最早恢复的是肛 门括约肌反射和球海绵体反射,这2个反射的恢 复是脊髓休克期结束的标志。
消化性溃疡
由于脊髓损伤后损伤水平以下的感觉丧失,应激性溃疡、出 血甚至穿孔的诊断都比较困难,容易发生漏诊。腹胀、恶心、 特别是呕吐或胃肠减压出现咖啡色胃内容物,或黑色大便, 提示应激性溃疡
呼吸系统并发症
呼吸衰竭
大多发生在C4及其以上节段,呼吸肌肉麻痹 呼吸道分泌物不能有效排除 PaO2低于60mmHg,合并呼吸道阻塞时PaCO2高于50mmHg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
定义:
脊髓损伤(SCI)是由于创伤、肿瘤、感染等因 素造成脊髓内出血、水肿、炎症反应,导致脊髓 细胞坏死、轴突崩解,并出现肢体感觉、运动及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临床变现。脊髓损伤后可出 现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康复治疗甚至能危及患 者生命。
根据病理改变可分为三类
呼吸道感染
咳嗽无力,不能有效地排除气道的痰液 早期激素与广谱抗生素的应用,患者气道防御能力下降 大量痰液或脓痰成为细菌的培养基
泌尿系统并发症
下尿道感染(括附睾炎、前列腺或阴囊脓肿、脓毒血症) 上尿道感染
严重感染,肾积水和肾结石相互影响,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必将导致 慢性肾功能衰竭。

脊柱及骨盆骨折习题

脊柱及骨盆骨折习题

精选文档一、名词解说1.Jefferson 骨折2.关节突交锁3.稳固性骨折4.截瘫5.Brown-S é quard征6.脊髓中央管四周综合征二、选择题A1 型题1.对于脊柱骨折的概括错误的选项是A.胸腰段骨折较常有B.胸腰段指 T8-L4 节段C.脊柱分前、中、后柱D.中柱是判断伤害程度的重点E.中柱是指椎体后 1/3、纤维环后半部分和后纵韧带2.爆裂性骨折是因为A.前柱伤害B.中柱伤害C.后柱伤害D.前中柱伤害E.中后柱伤害3.CT检查用于胸腰段骨折的意义不包含A.显示椎体骨折状况B.显示有无碎骨片闯入椎管内C.显示脊髓伤害状况D.计算椎管前后径损失多少E.计算椎管横径损失多少4.脊髓圆锥伤害一般不出现A.会阴区感觉消逝B.大便功能阻碍C.小便功能阻碍D.性功能阻碍E.双下肢运动、感觉阻碍5.颈膨大伤害时可能出现A.四肢痉挛性瘫痪B.四肢缓慢性瘫痪C.双上肢痉挛性瘫痪,双下肢缓慢性瘫痪D.双上肢缓慢性瘫痪,双下肢痉挛性瘫痪E.双上肢缓慢性瘫痪,双下肢正常6.对于脊柱外伤与脊髓伤害的关系的表达, 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脊髓伤害节段与椎骨受伤平面不一致B.胸椎较固定 , 所以胸椎的脱位多无脊髓伤害C.有的病例表现为脊髓伤害 , 但 X 线片却无骨折脱位E.椎管狭小者 , 脊柱创伤更易发生脊髓伤害7.脊髓伤害的手术指征不包含:A.脊柱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B.脊柱骨折不稳固C.中央管四周综合征D.碎骨片压迫脊髓E.截瘫平面不停上涨8.枢椎齿突基底部骨折,但无移位,环椎亦无移位。

枕颌吊带牵引两周后,颈痛减少,活动范围增添。

3 周后离床活动, 6 周后颈痛再次加剧,活动显然受限,并渐渐出现四肢无力与瘫痪,这类迟发性瘫痪的原由是A.迟发性血肿压迫B.椎管内纤维质增生压迫C.脊髓血运阻碍D.黄韧带增厚E.环椎迟发性前脱位9.从马车上摔下,头后枕部着地,颈部活动受限,下颈椎压痛显然,四肢缓和性瘫,躯干感觉平面在胸骨柄以下,痛、温觉消逝,不可以自行排尿,诊疗第一考虑A.颈椎间盘突出B.颈椎骨折脱位并颈髓伤害C.颈部软组织伤害D.颈椎骨折脱位并臂丛神经与腰骶丛神经伤害E.胸椎骨折并脊髓伤害10.颈椎 2~ 3 骨折脱位归并脊髓严重伤害A.立刻窒息死亡B.四肢全瘫C.上肢屈肘动作存在,伸肘及手的功能丧失,下肢瘫D.下肢痉挛性瘫E.下肢缓和性瘫11.颈椎 4~ 5 骨折脱位归并脊髓伤害A.立刻窒息死亡B.四肢全瘫C.上肢屈肘动作存在,伸肘及手的功能丧失,下肢瘫D.下肢痉挛性瘫E.下肢缓和性瘫12.颈椎 5~ 6 骨折脱位归并脊髓伤害A.立刻窒息死亡B.四肢全瘫C.上肢屈肘动作存在,伸肘及手的功能丧失,下肢瘫D.下肢痉挛性瘫E.下肢缓和性瘫13.骨盆骨折最重要的体征,是A.畸形B.失常活动C.局部压痛及间接挤压痛D.骨擦音及骨擦感E.肿胀及瘀斑14.对于骨盆骨折归并尿道伤害及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办理,次序是A.骨盆骨折 - 尿道伤害 - 休克B.休克 - 尿道伤害 - 骨盆骨折C.休克 - 骨盆骨折 - 尿道伤害D.尿道伤害 - 休克 - 骨盆骨折E.同时办理休克和尿道伤害 - 骨盆骨折15.骨盆骨折最危险的并发症,是A.盆腔内出血B.膀胱破碎C.尿道断裂D.骶丛神经伤害E.直肠伤害16.两侧耻骨上下枝骨折,无显然移位,哪一种治疗方法最理想A.蛙式石膏固定B.卧床疗养C.骨盆悬吊牵引D.切开复位E.手法复位夹板固定A2 型题17.患者,男,24岁,建筑工人,因“高处坠落至双下肢麻痹无力 1 小时”来院急诊。

脊髓损伤的类型

脊髓损伤的类型

脊髓损伤的类型(1) 脊髓震荡系脊髓的功能性损害,脊髓实质在镜下无明显改变,或有少许渗出或渗血。

伤后表现为不完全性截瘫,24 小时内开始恢复,在 3 ~ 6 周内完全恢复。

由于其早期的表现不易与不完全性损伤鉴别,所以脊髓震荡系回顾性诊断。

(2) 脊髓休克是指脊髓损伤后在损伤平面以下脊髓功能立即完全丧失,其临床特征为损伤水平以下运动功能丧失,呈弛缓性瘫痪,多种感觉和反射包括病理反射均消失,以及括约肌功能丧失。

脊髓休克是脊髓损伤后产生的一个暂时的过渡状态,其特征是时限性,伤后立即开始,持续 1 ~ 6 周。

脊髓损伤水平以下脊髓反射活动的恢复是脊髓休克结束的标志,尤以球海绵体反射和肛门反射恢复最早。

(3) 脊髓挫裂伤是指脊髓不完全性损伤,脊髓内有点状出血、水肿、软化和坏死。

在损伤平面以下包括最低位的骶髓 (s4 ~, ) 存在部分感觉和运动功能,根据脊髓损伤节段和范围的不同,不完全截瘫的程度也轻重不一,又可分为:①脊髓中央综合征:多因颈椎过伸性损伤所致,颈髓中央区出血水肿为主,程度常不太严重,预后较好。

表现为四肢瘫上肢重于下肢,运动障碍重于感觉障碍,括约肌功能障碍常见。

神经恢复常从下肢开始,继之膀胱功能逐渐恢复,最后上肢功能恢复,但手内在肌常遗留功能障碍。

②脊髓半切综合征:浅感觉传导束 ( 脊髓丘脑束 ) 进入脊髓后先交叉再上行,而深感觉传导路则先上行后交叉,因此损伤侧出现运动和本体深感觉丧失,但痛、温觉及粗触觉仍然保存,呈上运动神经元痉挛性瘫痪。

③前脊髓损伤综合征:脊髓前半部损伤,损伤平面以下运动功能障碍为主,浅感觉消失或减退,深感觉存在。

④后脊髓损伤综合征:脊髓后半部损伤,损伤平面以下深感觉障碍,浅感觉减退,运动功能存在。

(4) 完全性脊髓损伤脊髓完全断裂,或虽在解剖学上有连续性,但其传导功能完全丧失,脊髓坏死代之以胶质瘢痕组织。

损伤平面以下无任何感觉和运动。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脊髓休克期不同节段损伤表现

脊髓休克期不同节段损伤表现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脊髓休克期不同节段损伤表现
导语:随着当前不确定的因素不断的增加,脊髓损伤的人员特别的多,所以对于这方面的一些患者,为了能得到有效的康复,所以很多受伤的一些患者,都
随着当前不确定的因素不断的增加,脊髓损伤的人员特别的多,所以对于这方面的一些患者,为了能得到有效的康复,所以很多受伤的一些患者,都想具体了解一下脊髓休克期不同阶段的损伤表现,为了你能尽快的了解,就来看看下面的详细介绍。

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神经损害,甚至出现截瘫,导致终生残废。

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
1脊髓震荡:也称脊髓休克,神经细胞及神经纤维未受损害。

损伤部位以下运动、感觉和内脏不完全麻痹,在伤后数小时既有恢复表现,一般在数日至2-3周后即完全或大部分恢复。

2脊髓损伤:发生于胸11以上的脊柱骨折脱位引起的脊髓损伤。

损伤平面以下的躯干和肢体感觉、运动、反射完全消失,大小便失禁。

3马尾神经损伤:腰1以下的损伤属于马尾神经损伤。

损伤水平以下的感觉、运动和反射完全消失,膀胱失去神经支配。

轻型马尾神经损伤有可能再生而恢复功能。

诊断要点:
1根据感觉丧失的程度和范围,以及运动和反射的改变,锥体囊征,肛门扩约肌和膀胱的功能,可判断神经损害的水平和程度。

2X线和CT等影像检查可显示脊柱损伤的部位及损伤的性质和程度。

3腰椎穿刺和Queckenstedt试验,可显示蛛网膜下腔有无梗阻,如有梗阻可作为考虑手术探查减压的参考。

治疗:以综合治疗为主,以减少并发症,为功能恢复和重建创造条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肌肉骨骼康复学名词解释

肌肉骨骼康复学名词解释

文档可编辑Froment试验:拇、食指用力相捏时,不能做成圆圈,而是方形,即拇指的指间关节过伸、掌指关节屈曲、食指远指间关节过伸畸形,提示尺神经损伤。

Wartenberg试验:小指不能内收为阳性,提示尺神经损伤。

由于小指收肌〔即骨间掌侧肌〕麻痹及小指伸肌无对抗的外展活动,所以小指在掌指关节处稍呈外展位。

脊髓休克:也称脊休克。

当脊髓与高位中枢断离时,脊髓临时丧失反射活动的能力而进入无反响状态的现象称为脊髓休克。

脊髓震荡:脊髓的功能性损害,脊髓实质在光镜下无明显改变或有少量渗出甚至出血。

截肢:将肢体全部或局部切除,其中经关节平面的截肢又称关节离断。

骨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疾病。

颈椎病: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致脊髓、神经、血管损害而表现出的相应病症和体征。

肩周炎:是肩关节囊、滑囊、肌腱及肩周肌的慢性损伤性炎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变形、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刺激或压迫马尾神经根所引起的一种综合症。

Q角:从髂前上棘到髌骨中点连线代表股四头肌牵拉力线,从髌骨中点到胫骨结节连线与股四头肌牵拉力线相交之角即为Q角。

神经干叩击试验〔Tinel征〕:神经损伤及其修复过程中,于损伤相应平面轻叩神经,在其分布区可出现放射痛及触电感或者蚁走感。

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指继发于意外损伤、医源性损伤或全身性疾病之后出现的以严峻顽固性、多变性疼痛,营养不良和功能障碍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骨化性肌炎:由于关节扭伤、脱位或关节附近骨折,骨膜剥离形成骨膜下血肿,假设处理不当,使血肿扩大、机化并在关节附近软组织内广泛骨化,造成严峻关节活动功能障碍。

骨不连:骨折修复的正常愈合过程终止,骨折处不能发生骨性连接者。

马蹄足内翻:即足内翻呈马蹄状。

主要分为先天畸形和踝部内翻损伤两种。

马蹄内翻足的形成主要由于足部肌力不平衡所致,即内翻肌强而短缩,外翻肌弱而伸长,跖屈肌强于足背屈肌。

脊休克的名词解释生理学

脊休克的名词解释生理学

脊休克的名词解释生理学
脊髓休克(Spinal Shock)是一种脊髓损伤后的生理现象,通常在损伤后立即发生。

脊髓休克表现为受伤部位以下的肌肉无反应、感觉丧失和膀胱、直肠功能障碍。

这是由于脊髓休克期间神经冲动传导受阻,导致暂时性的运动和感觉缺失。

脊髓休克通常是脊髓损伤的直接结果,它可能在损伤后的一段时间内持续,随后逐渐减轻。

在这个过程中,脊髓休克的症状逐渐减轻,而一些功能可能会逐渐恢复,尽管不是所有的症状都能完全恢复。

脊髓震荡与脊髓休克_胥少汀

脊髓震荡与脊髓休克_胥少汀

从理论上讲,各种脊髓损伤均可导致脊髓休克现象。

脊髓休克的临床意义有:(1)对脊髓损伤的分类,(2)对脊髓损伤程度的判断,(3)对脊髓损伤的预后判断。

以往临床工作中曾遇到伤员入院时的诊断为F rankel A级损伤,数天后自动有部分感觉运动恢复,这时诊断被修正为FrankelC级损伤。

在这类病例中,并不是完全性脊髓损伤得到恢复,而是原本即为Frankel C级损伤,因为脊髓休克的存在误认为是F rankel A级损伤。

另一种情况是术前术后脊髓功能恢复的判断,同样术前被诊断为F rankel A级损伤的病人经过开放复位、椎管减压及内固定稳定手术后3个月复查时患者可扶双拐步行来院就诊,是真正的脊髓功能恢复还是脊髓休克的恢复?在这个病例中同样亦判断为脊髓休克的恢复,而不是脊髓损伤的实质性康复。

因为截止目前国内外尚未观察到完全性脊髓损伤在神经生物力学方面有临床意义的进展。

因此,临床医师充分认识脊髓休克的概念在脊髓损伤诊治中有重要意义。

脊髓休克与脊髓震荡的区别(戴力扬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成人骨科 200092) 脊髓休克又称脊休克(spinal shock),1841年由Hall首先描述,系指脊髓部分或完全离断后损伤水平以下脊髓功能的暂时性完全丧失或大部分丧失。

其特征为损伤脊髓平面以下运动、感觉、反射以及大小便功能的消失,但肛周感觉及肛门反射、球海绵体反射可保留。

脊髓休克一般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周,有时可持续数月。

一般认为,脊髓休克深度及持续时间与动物进化程度有密切关系。

大脑愈发达的动物,脊髓休克程度愈重,持续时间亦相对较长。

脊髓休克的结束以损伤平面以下反射的恢复为标志。

在恢复过程中,较为原始的简单反射(如肛门反射、球海绵体反射、小腿屈肌反射等)恢复在前,较为复杂的反射恢复在后。

这些反射恢复后反而变得亢进。

脊髓休克常受到某些全身因素的影响,如合并感染时脊髓休克持续时间会相对延长。

目前对于脊髓休克的发生机理有多种解释,尚有待进一步证实。

骨科简答论述

骨科简答论述

骨科简答论述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22, 2012简答题1慢性骨髓炎的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是什么答案:慢性骨髓炎的手术适应证:有死骨形成、有死腔及窦道流脓者均可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禁忌证:①慢性骨髓炎急性发作期间不宜手术,如积脓时宜切开引流;②大块死骨形成而包壳未充分形成者。

2 急性骨髓炎的早期诊断措施有哪些答案:凡有下列表现均应想到有急性骨髓炎的可能:①急骤的高热与毒血症表现;②长骨干骺端疼痛剧烈而不愿活动肢体;③该区有一个明显的压痛区;④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

因X线表现出现甚迟,不能以X线检查结果作为诊断依据。

局部分层穿刺具有诊断价值。

1胸腰椎骨折的主要分类有哪些答案:胸腰椎骨折的主要分类有:①单纯性楔形压缩性骨折;②稳定性爆破型骨折;③不稳定性爆破型骨折;④Chance骨折;⑤屈曲-牵拉型损伤;⑥脊柱骨折脱位。

2脊髓损伤的病理分型有哪些答案:按脊髓损伤的部位和程度,可分为:①脊髓震荡;②脊髓受压;③脊髓挫伤与出血;④脊髓断裂。

3脊髓休克与脊髓震荡有什么区别答案:脊髓震荡是最轻微的脊髓损伤,而脊髓休克一般发生在较重的脊髓损伤后。

虽然它们均可立即发生损伤平面以下的弛缓性瘫痪,感觉、运动、反射及括约肌功能全部丧失。

但脊髓震荡并无病理变化发生,只是暂时性功能抑制,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即可完全恢复。

而脊髓休克是脊髓失去高级中枢控制的一种病理生理现象,2~4周后这一现象可根据脊髓实质性损害程度的不同而发生损伤平面以下不同程度的痉挛性瘫痪。

因此,脊髓休克与脊髓震荡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1骨关节结核治愈的标准有哪些答案:骨关节结核治愈的标准为:①全身情况良好,体温正常,食欲良好;②局部症状消失,无疼痛,窦道闭合;③X线表现为脓肿缩小乃至消失,或已经钙化,无死骨,病灶边缘轮廓清晰;④三次血沉都正常;⑤起床活动已一年,仍能保持上述四项指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髓休克与脊髓震荡是同一概念吗?(2005-3-11 10:57:43)
作者:石芝喜改编
脊髓震荡和脊髓休克对于每一位临床医生来讲都非常熟悉,但两者是否相同,却众说纷纭。

为了澄清这两个概念的含义和相互关系,笔者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在众多的教材和书籍中对这两个概念都有不同的定义和论述。

朱伯通认为:脊髓震荡,又称脊髓休克,脊髓遭受强烈震荡后,可出现暂时性功能抑制,发生传导障碍,伤后立即发生迟缓性瘫痪,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反射及括约肌功能丧失。

可为不完全性,即使表现为完全性者,常在数小时至数日后大部分恢复,最后可完全恢复。

冯雨亭认为: 脊髓损伤最轻的就是脊髓震荡,又称生理性脊髓横断或所谓“脊髓休克”征,一般于数小时或1-2d内迅速消失而不残留任何神经系统的后遗症。

《实用神经外科学》:脊髓震荡,又称脊髓休克,在各类脊髓损伤时都可能存在,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肢体弛缓性瘫痪、深浅反射消失、皮肤干燥而苍白、尿潴留和直肠反射消失等,一般在数小时内即开始恢复,2-6周可完全恢复。

《外科学》第四版(第799页):脊髓震荡(又称脊髓休克),脊髓遭受强烈震荡后,可有暂时性功能抑制,发生传导障碍。

伤后立即发生弛缓性瘫痪,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反射及括约肌功能丧失,可为不完全性,即使表现为完全性者,在数小时至数日以后大部分恢复,最后可完全恢复。

吴祖尧认为:脊髓震荡也称脊髓休克,这是脊髓损伤初期的临床表现,表现为一过性的神经传导功能中断,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反射及括约肌功能完全或不完全丧失,但脊髓无实质性的病理变化,常在数小时至数天内逐渐消退,最后可完全恢复。

脊髓休克也同样存在于实质性脊髓损伤的早期,因此后者的早期临床征象被脊髓休克所遮盖,要待休克消退后才出现后现征象。

张光健认为: 脊髓震荡与脑震荡相似,是最轻微的脊髓损伤。

脊髓遭受强烈的震荡后立即发生弛缓性瘫痪,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反射及括约肌功能全部丧失,因在组织形态学上并未发生病理变化,只是暂时性功能抑制,在数分钟及数小时内即可完全恢复。

此外各种较重的脊髓损伤后均可立即发生损伤平面以下弛缓性瘫痪,这是失去高级中枢控制的一种病理现象,称之为脊髓休克。

2-4周后这一现象可根据脊髓实质性损坏的程度的不同而发生损伤平面以下不同程度的痉挛性瘫痪。

因此脊髓休克与脊髓震荡是两个完全不同的。

余新光认为:脊髓震荡是暂时(数小时内)的脊髓功能障碍,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后恢复正常。

脊髓休克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感觉完全消失,肢体弛缓性瘫痪、尿潴留、大便失禁、生理反射消失、病理反射阴性。

这是损伤水平以下脊髓失去高级中枢控制的结果。

张光霁认为:脊髓震荡是暴力由脊柱传到脊髓,造成脊髓暂时性功能障碍,脊髓可有轻度水肿或点状出血,但神经元和传导束无破坏,伤后损伤平面以下立即出现弛缓性瘫痪,但脊髓功能障碍多为不完全性,部分感觉和括约肌功能仍可存在。

伤后数分钟至数小时或更长脊髓功能即可逐渐恢复,常不留任何功能缺失。

脊髓休克是脊髓损伤后立即在损伤平面以下出现弛缓性瘫痪,肌张力消失,各种感觉和反射消失,出现括约肌症状。

与脊髓震荡不同,脊髓休克是脊髓损伤平面以下突然失去高级中枢调节的结果,一般持续2-4周。

脊髓休克早期也很难与脊髓震荡相鉴别,但脊髓震荡常为不全性功能障碍,多迅速恢复并不遗留损伤平面以下的神经功能障碍。

李学锋认为:脊髓震荡应该是脊髓损伤的一种类型,而脊髓休克是脊髓损伤后病理生理的一个发展变化阶段。

震荡是引发脊髓休克的因素之一,比脊髓震荡更严重的脊髓损伤,也都可以引发脊髓休克这一病理过程,都可以造成高级中枢与低级中枢的联系中断,造成损伤平面以下的脊髓功能抑制,而使其处于无反应状态。

脊髓震荡是脊髓损伤病理分类中的一个类型,而脊髓休克是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阶段,因此两者即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不能认为是同一概念。

戴国峰等认为:脊髓震荡系脊髓的功能性损害,是由于脊髓神经细胞遭受强烈刺激而发生超限抑制,脊髓功能暂时处于生理停滞状态。

24h内开始恢复,且多在3-6 周内完全恢复,不残留任何神经系统后遗症,
其早期表现与不完全性瘫痪难以鉴别,所以脊髓震荡系回顾性诊断,即在6 周内获得完全恢复者的最后诊断。

脊髓休克不是单一独立的临床诊断,是脊髓挫伤和断裂伤早期伴发的一种病理现象。

脊髓被横断与高级中枢失去联系后,断面以下的脊髓暂时丧失反射活动,处于无反应状态,这种现象称为脊髓休克。

主要表现为在横断面以下脊髓支配的骨骼肌紧张性减退、甚至消失,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括约肌功能障碍及发汗反射消失。

胥少汀教授提出:脊髓震荡和脊髓休克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不可混淆,二者之间有本质的差别。

他归纳为四个方面的不同:(1)含义不同;(2)临床表现不同;(3)组织病理学不同;(4)预后不同。

结合临床工作,有如下认识。

1、从定义看。

脊髓震荡是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反射等高级神经活动的丧失,脊髓震荡消失后运动功能恢复的是随意运动。

脊髓休克则是受损水平以下的脊髓神经功能丧失,脊髓是低级反射中枢,脊髓的神经功能是低级神经反射,换言之,脊髓休克丧失的应是脊髓自身的低级神经反射功能,脊髓休克消失后,也多由软瘫变为硬瘫,这种瘫痪是由外伤造成脊髓严重损伤所致,而不是脊髓休克所致。

2、推究脊髓休克的本质经过了艰苦探索,Mountcastle1980年指出,脊髓休克是网状脊髓束和前庭脊髓束的断离产生的。

这时损伤平面以上的下行传导束的易化作用或兴奋作用丧失,导致了损伤平面以下的抑制。

3、使网状脊髓束和前庭脊髓束断离的损伤,绝大多数同时已使脊髓横断。

单独使前两者断离而脊髓其它部分完好只是一种偶然,临床上极少见。

这就可解释为什么脊髓休克多见于完全性脊髓损伤及横断伤等严重脊髓损伤患者。

4、脊髓震荡是脊髓轻微损伤后出现的一种暂时性功能抑制(其具体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伤后即为不全瘫,且恢复较迅速、完全,在病理上无实质性改变。

5、正如刀砍伤后出现的出血、疼痛一样,脊髓休克不过是严重脊髓损伤后出现的一种现象,它不表示脊髓损伤的病理改变程度。

6、脊髓休克对临床治疗并无十分重要意义。

不过在诊断完全性脊髓损伤时应加以注意,因有可能出现第3点所述的“偶然”。

由此可见,两者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两种意义,不能互换。

在临床实践中,对两者要加以区别。

我们不可将脊髓休克误认为是脊髓震荡,而可以完全恢复而在治疗上掉以轻心。

因为一旦出现脊髓休克,就提示脊髓有严重损伤而不仅仅是受“震荡”。

也不可将脊髓休克“神秘”视之,它不过是一种现象而已,更不要为观察脊髓休克而延误脊髓损伤的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