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案及反思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
矛盾) 3. 认识一下什么是“矛”和“盾”。(课件出示矛和盾的图片) 4. 观察矛和盾各有什么特点。(矛的前面尖尖的,是用于攻击敌人的一种兵器。盾是圆圆的,或者
是方形的,是用于防御敌人的一种兵器) 5. 猜一猜:课题《自相矛盾》是什么意思?(比喻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
【设计意图】 通过观察成语特点,引出寓言故事成语,达到引出课题的目的。引导学生认识矛和 盾,为理解课文的意思做好铺垫。猜测课题意思,帮助学生回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板块二 对比阅读,活学活用
1. 老师在一本寓言故事书上,看到了一篇这样的《自相矛盾》的故事。(课件出示故事) 先指名学生读,再齐读。 2. 你们是喜欢文言文的《自相矛盾》,还是喜欢现代文的《自相矛盾》?(学生畅所欲言) 3. 师小结:文言文短小精悍,但难懂;现代文通俗易懂,但篇幅较长。 4. 这篇文言文是战国时期的韩非子写的。(课件出示作者简介) 5. 古人的智慧真是令人敬佩,相隔几千年的文言故事里蕴含的道理至今仍让人受益无穷。思维的火 花跨越时空,照亮过去、现在和未来。 6. 这个楚国人的买卖还能做下去吗?(不能)谁来告诉他错在什么地方了?(这个人说话、做事前 后抵触,不一致,做生意要实事求是,讲诚信) 【设计意图】 通过故事《自相矛盾》文言文版本和现代文版本的对比阅读,学生了解文言文和现代 文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韩非子,明白一个人的思维的重要性。
节词的意思。 2. 阅读理解
抓住关键词句,推测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语言运用
用讲故事的方法,让学生在理解、背诵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表达训练。
?教学准备
1. 预习提纲: 完成《状元大课堂· 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 准备资料: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 课时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完整教案、教学计划、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统编人教)
三、教学目标
1.认识常用汉字 200 个,累计识字 3000,完成小学阶段识字任务。写字 150 个, 累计会写常用汉字 2300 个。
2.读写由识写字组成的词语;读记由认读字组成的词语。 3.朗读课文,要有感情。默读课文,有初步感受,并有一定的速度(每 5 分钟不 少于 300 字)。 4.能用多种方法(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利用生活经验等)理解词句,能辨别 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词句的表达的效果。 5.阅读叙事性作品,能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理清叙事顺序,领悟表达 方法。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阅读说明 性文章,能读懂内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6.略读文章,粗知大意。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课外阅读不少于 25
五、教学措施
1、加大积累量,开展“经典文化诵读”活动。除完成八个园地的作文练习之外, 进行扩展作文练习和日记的练习,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加强提高学习自觉性,端正学习目的,注意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提高同学 的自信心和上进心,让每一位学生都体会到成功乐趣,配合学校完成素质教育多项教育 措施。
3、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加强预习指导,自行解决生 字词,课堂有针对性地对重难点稍加点拨,攻破重难点。
部编版语文(统编人教)五年级下册
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
我认真地对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和班级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特制定了五年级一 班本学期语文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一、 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 23 篇,其中精读课文 16 篇,略读课文 7 篇。这些课文从精读到略读, 按两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计划含教学反思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
元教学计划含教学反思
第一部分:教学计划
1. 教学目标:
1.1 知识目标:
1. 讲解文学作品《干校兄弟》中的人物、事件及情感;
2. 掌握常见的标点符号用法,如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等。
1.2 能力目标:
1. 能够读懂文学作品《干校兄弟》,理解文章想表达的主题和
情感;
2. 能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2. 教学重点:文学作品《干校兄弟》中的人物、事件及情感
3.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想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4.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阅读教学法、讨论教学法
5. 教学过程:
5.1 导入新课:通过简单的问答或图片展示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5.2 阅读文学作品:让学生独立或小组阅读文学作品《干校兄弟》,强调阅读方法和技能。
5.3 分析文学作品:让学生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事件及情感,指导学生理解主题和思想。
5.4 练标点符号:讲解标点符号用法并让学生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5.5 总结课堂:通过小组或个人的形式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第二部分: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任务明确、目标明确,教学过程紧凑、流畅,学生参与度高。
但本节课的收尾环节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并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文语文园地六教学反思新人教版
语文园地六(一)《语文园地六》借助拼音和情境识记生字。
初步学习扩句,加强语言积累,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
复习标点符号,初步感知逗号、句号、问号、叹号的不同用法。
把认字、学词和认识事物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兴趣。
积累气象谚语。
正确有感情地朗读短文,感受夏天的美好。
一、教学效果:1.运用多媒体演示。
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它属观察法、演示法教学。
2.实施启发式教学。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一些巧记法,打牢拼音和汉字基础。
它属启示法、模仿法教学。
3.设计兴趣式作业。
展示《难音字积累表》和“难音字积累树”,鼓励学生学会手工和操作。
它属操作法、练习法教学。
4.体现合作式学习。
小组学习讨论活动的设计,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发现和自由学习记忆。
它属讨论法、读悟法教学。
5.拓展创新式思维。
引导学生做各种知识装饰物的活动等,就是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
它属创新法、联想法教学。
6.进行游戏式指导。
生字块、词块的开火车游戏和“音节找朋友”的游戏,是学生表现儿童年龄行为特征的最佳手段。
它属游戏法、提趣法教学。
二、成功之处:上课伊始,教师便用充满诱惑力的语言,针对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的特点,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畅游语文乐园的情境,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体验的热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节课的重点在于整理学生历来所学的所有记字方法,包括“加一加”、“减一减”和“换一换”等,由于《语文园地六》为复习课,重在整理和复习过往一个单元内的知识点,一年级的学生对于学过的知识不再有新鲜感,如何能让他们继续对旧的知识产生兴趣,就成了难点。
于是在本课中,我尽量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例如“课件游戏法”,我运用了一个有趣的游戏“翻字牌”来提升了第一个认字环节的气氛,学生的兴致就明显显得浓厚了许多,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口语的锻炼,将课堂更多的还给学生。
三、不足之处:教学内容的容量过大,还可精简一些,让课程的知识紧跟“难音字积累”的主题,从而,让学生以此方法,去自学《语文园地六》的前四项内容。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单元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重难点内容。
2.掌握词语的拼音、读音和词义。
3.理解故事情节,进行简单的情感抒发。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朗诵、表演等多种形式进行课文的学习。
2.课堂练习中注重学生的活动性和参与性。
3.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和理解。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1.掌握词语的读音和词义。
2.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故事情节。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细节,领会课文的主题。
2.进行情感抒发,理解故事背后的深层含义。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师生互动,导入课文内容。
2.分组朗读课文,学生理解课文主题。
3.背诵生字词语,理解句子结构。
4.整体学习课文,进行相关问题讨论。
第二课时1.复述课文,学生掌握细节。
2.分组进行课文表演,感悟故事情感。
3.完成课后练习,巩固课文知识。
第三课时1.学生进行课文串讲,讨论故事主题。
2.分组进行扩展阅读,拓展思维。
3.总结本单元学习内容,提出问题分享和解答。
五、课后作业1.默写生字词语,并标出读音。
2.思考课文背后的寓意,写一篇读后感。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感悟课文内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同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让学生在课堂中得到充分发展。
以上是本单元教案的设计内容,希望能够对教学有所帮助。
人教统编版2019-2020学年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吾、弗”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夫”,会写“矛、盾”等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结合注释,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进而理解寓言的内容,理解故事的寓意。
4.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5.说说“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并与同学交流生活中类似的事情。
教学重难点结合注释,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进而理解寓言的内容,理解故事的寓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阳光明媚,可把我冻坏了。
(此时学生会说,老师你说错了。
)老师哪里说错了呢?(前后表达不一致,自相矛盾。
)2.同学们,我们生活中像这样自相矛盾的事情还有很多,试着说一说。
(引导学生说出更多例子。
)3.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下“自相矛盾”的出处吧。
在开始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段视频。
(看《自相矛盾》的视频)让学生大概了解故事情节。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指名读生字。
着重指导:弗(fú)、夫(fú)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矛、盾、誉、吾”,并在黑板上示范。
(“矛”的笔画是横撇、点、横钩、竖钩、撇。
“盾”的部首是“厂”。
“誉”的部首是“言”。
“吾”的部首是“口”。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
(介绍相关资料,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说。
)矛:古代兵器,在长柄的一端装有金属枪头。
盾:古代打仗时防护身体,挡住敌人刀、箭等的牌。
韩非:战国末期哲学家,法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
2.体裁。
(寓言)3.指名朗读课文。
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古代一个卖矛与盾的楚国人,他先夸他的盾好,什么东西也戳不破;又夸他的矛好,什么都能戳破。
旁人问他:拿你的矛刺你的盾,怎么样?那人哑口无言。
)4.分组朗读课文。
注释:楚人:楚国人。
鬻(yù):卖。
誉:称赞,这里有“夸耀”的意思。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优秀教案含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教学目标1.学会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发现文言文中的字义与现代文中的字义异同,学会把一种情感体验写出来。
3.学会修改作文的方法,并学会用修改符号来修改作文。
4.积累民间谚语。
?教学重难点1.学会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发现文言文中的字义与现代文中的字义异同,学会把一种情感体验写出来。
3.学会修改作文的方法,并学会用修改符号来修改作文。
?教学策略1.交流平台通过回忆本单元课文的学习内容,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明白遇到任何问题,都应当具体分析当时的情况,再选择恰当的方法去解决的道理。
2.词句段运用通过对比,让学生发现文言文中的字义与现代文中的字义异同。
通过朗读和体验,感受到时间的长短是根据情感的需要来确定的,训练学生通过一种情感体验来仿写句子。
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一幅画像》来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3.日积月累通过理解句意、熟读成诵的方法,引导学生积累民间谚语,激发学生搜集民间谚语的兴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发现文言文中的字义与现代文中的字义异同,学会把一种情感体验写出来。
?教学过程板块一交流平台,推测思维过程1.谈话导入。
思维的火花跨越时空,照亮过去、现在和未来。
学习本单元的课文,要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在课文《田忌赛马》中,当第一次比赛田忌三场都失败了,他的好朋友孙膑献计2.小组交流讨论:推测孙膑制订计策的思维过程。
(学生自由推测)3.全班交流汇报。
小组选代表上台说出孙膑制订计策的思维过程。
(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交流平台”第2自然段)先指名学生读,再齐读。
4.在课文《跳水》中,当船长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随时有可能摔下来没命时,船长想到了什么办法使儿子脱离危险?(船长用枪逼迫儿子跳水,使儿子得救)5.小组交流讨论:推测船长当时的思维过程。
人教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反思
15 自相矛盾教学反思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自己认为成功之处有以下三个方面:一、初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注意节奏。
学习新课时,先听教师示范朗读,抑扬顿挫的朗读声一下子把学生带入到文言文的情境之中,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然后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试着把需要停顿的地方读好,随后让学生把课文读熟练,同时对课文的内容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
二、结合注释,小组合作学习,理解重点句。
学生读熟课文后,对照课文注释读懂句意,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学习文言文的一些简单方法。
如:一边读一边看插图;对照注释,揣摩句意;小组合作,质疑问难,共同讨论。
经过这一步的学习,文章内容已在学生头脑中有了较深的了解。
学生在读通的基础上再去读懂。
读“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两句时,指导学生自然地将对古文的理解和阅读紧密地结合起来,读出楚人炫耀的语气,从而体会到楚人说话做事言过其实,自相矛盾。
三、结合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精读体会。
教学“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一句时,创设了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充分想象,不同人物会做出什么样的表情说出什么样的话呢?注重语气。
抓住朗读。
16 田忌赛马教学反思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自己认为成功之处有以下两个方面:一、以“赛”统领全篇,培养学生思维。
为了指导学生学会全面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从多方面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课堂上,我没有让学生按自然段的顺序逐段学习课文,而是紧扣题眼“赛”,从整篇课文入手,引导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思考平常的赛马是怎样赛的,这次赛马又是怎样赛的,结果怎样,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弄清楚脚力差不多的马,为什么孙膑就能使田忌稳操胜券。
通过充分思考和讨论,学生明白田忌取胜的原因是因为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是谋略的作用。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关注学生独特的感悟与体会。
两次赛马中间的对话部分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田忌、孙膑、齐威王不同的神态、表情、语气,进而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2020春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教案反思新人教版
语文园地六[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了解词语中古今义的不同;体会在不同情境下,利用时间长短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3.复习修改符号的运用。
4.积累关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读书的名人名言。
[教学重难点]了解词语古今义的不同,积累名人名言。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学习“交流平台”1.引导学生思考:本单元我们学习了《自相矛盾》《田忌赛马》《跳水》这三篇课文,请同学们回顾文章内容,说一说你是如何通过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理解的。
2.全班交流。
预设:学习《自相矛盾》时,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夸耀自己的盾很坚硬,说:“无论用什么东西都无法破坏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很锐利,说:“无论什么东西都能被其破坏!”可是,无法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刺不破盾的长矛,是不可能共同存在的。
楚国人片面地夸大了矛和盾的作用,就会出现无法自圆其说的局面。
告诫我们说话做事都应该三思而后行。
3.读一读交流平台中的内容,看看你有什么收获。
4.小结: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明白了在生活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应该具体分析当时的情况,再选择恰当的方法去解决。
二、词句段运用(一)第1小题1.(出示课本中的6组词语)学生齐读,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下面加点词语,第1、2、4组词语的古今义相同,其余意思不同。
2.指名说说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含义。
(1)吾盾之坚:指坚硬、坚固。
坚固:指硬、牢固。
(2)弗能应:回应。
应答:回答。
(3)道旁李:指路边。
道路:指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
(4)问其故:原因、缘故。
缘故:原因。
(5)冀复得兔:再的意思。
重复:反复。
(6)守株待兔:等待。
守卫:防守、保卫。
3.拓展: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古今义意思相同或不同的词语。
(1)剩余:指多余之物。
余尝谓:指“我”的意思。
(2)陷入:指落在(不利的境地)。
陷子之盾:刺穿。
(二)第2小题1.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下面的句子对时间的描述有什么特点。
人教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反思
15 《自相矛盾》教学反思《自相矛盾》是一则文言文体裁的寓言故事。
本则寓言只有一段,有两层意思:一是讲有一个卖矛和盾的楚国人,在炫耀自己的矛和盾。
二是讲人们听了他的话后的反应,使这个楚国人无言以对。
作者把这则寓言汇成了一个成语一一“自相矛盾”,这个成语的意思是用来比喻说话、做事前后抵触,不能自圆其说。
一、教学效果在朗读指导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感悟,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朗读。
不管他突出强调哪一个词语来体现夸口,老师都给予肯定。
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的评价,在评价中加深对句子内容的理解,在评价中增加学生的自信。
为了帮助学生深化对寓意的理解,我设计了表演这一环节。
表演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选角色。
而老师呢,与学生是平等的,也参与到学生的表演当中,顺势而导,导在点子上,导在关键处,使表演不是对课文内容的机械重复,而是有延伸、有升华。
二、成功之处1.在生字学习中,尽可能地扩大学生学习的信息量。
“盾”字的演变过程,展示了汉字造字的魅力,让学生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趣味性。
“把词语连起来说一说,连词成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这些设计,既体现了语文基本能力训练,又渗透了学习文言文方法的指导。
为了突破难点,老师将这个人夸口叫卖的两句话以结构图的方式出现,引导学生抓住这两句话中的质问点进行文本对话。
师生合作的学习方式降低了学生表达的难度,有效地帮助学生将零散的思维进行梳理,为寓意的理解搭设了桥梁。
2.借助词语——串联了解课文内容在分别出示了“矛”“盾”,“锐利”“坚固”,“夸口”“哑口无言”三组词语,并进行处理之后,抓住契机,顺势而导,提出了一个更贴近文本内容的语言训练要求:运用这些词语说一说这则寓言讲了一件什么事,以此导读整篇课文,使词语回归课文,浑然一体,课堂由词语学习很自然就过渡到了课文的学习感悟中,两“环”就这样紧扣在一起,让人浑然不觉……这其实是通过词语串联课文内容更为生动的落实,学生在表述中不仅进一步感知了课文内容,还把握了文章的叙述线索,为下一“环”的学习活动的展开做好了知识上的铺垫与衔接。
最新语文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全单元教学反思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参考1)一、《少年闰土》的人物描写极富典范性授课时我抓住其中人物描写的示范点,对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十分有效。
首先,教师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少年闰土外貌的句子:“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读一读,然后进行讨论:“你觉得这段对少年闰土的外貌描写中,看出少年闰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通过理解体会到:从“戴小毡帽”中看出闰土是一个住在江南一带农村的孩子;从“紫色的圆脸”可看出闰土是一个经常被太阳晒,海风吹的孩子;还可以看出他经常劳动,是一个能干的人;从这些外貌中可看出少年闰土是一个十分健康、可爱的农村孩子。
这时,教师再点拨学生懂得我们对少年闰土的形象身份的认识和概括都是从少年闰土外貌描写中体会出来。
说明外貌描写能让读者准确地认识人物。
二、朗读训练要把握好朗读的形式。
选择什么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与课文的内容至关重要。
一句句、一行行地读着,读着,仿佛我就是学生,正兴趣盎然、跃跃欲试;仿佛一位天真、朴实、勇敢、机灵的农村少年就在我身边;仿佛闰土那逼真生动的话语就响在我耳旁……这节课中,我的教学思路清晰,步步突出重点。
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以“哪几件事重点描写闰土的动作,其中哪件事对你印象最深,为什么”三个问题引路,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看瓜刺猹”这件趣事上来,以人物的动作描写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接近闰土,认识闰土,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感知文章中的中心人物。
充分体现了“引”得得法,怪不得把“我”也引到闰土身边。
教学中,我亲切地启发学生想象画面,再现语言文字所反映的客观事物,晚上,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西瓜地,明晃晃的银项圈,捏了胡叉,轻轻走去,用力刺去……难怪闰土英俊、勇敢、机灵的形象给学生留下那么深的印象!原来闰土这个农村少年的特点已在画面中鲜明地树立起来,深入人心!教学中,我很注意在联系中理解内容,体会感情,使学生对闰土的认识逐步完善、深刻、整体化。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含单元教材分析和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教材分析一、本单元教学内容分析1.本组教材以“思维”为专题,安排了三篇课文以及习作、语文园地等项教学内容。
三篇课文有选自《韩非子•难一》的寓言故事《自相矛盾》;有根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改写的《田忌赛马》;还有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跳水》。
配合“思维”这一专题,在课后安排了习作、语文园地等多项教学内容。
“习作”安排了“神奇的探险之旅”等内容。
2.阅读本组课文让学生理清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
学会根据情景编写故事,注意情节的转折。
3. 语文园地中安排了引导学生交流如何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积累经典名句。
教师应从整体上把握本组的教学内容和编排特点,把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与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二、本单元教学重难点1.自主学习字词,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2.引导孩子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来感悟人物的情感及性格特点,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
3. 教学时,引导学生理清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
这是本单元的语文素养。
4. 指导学生根据情景编故事。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展开丰富而合理的想象,把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曲折的过程写具体,能把心情的变化写出来。
三、本单元课时安排15.自相矛盾………………………………………………2课时16. 田忌赛马………………………………………………2课时17.跳水………………………………………………………2课时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1课时语文园地六………………………………………………...2课时15.自相矛盾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学会“吾、弗、夫”3个会认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会写“矛、盾”等4个会写字。
正确读写“矛盾、何如、弗能”等词语,联系上下文猜测重点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文语文园地六教学反思新人教版
语文园地六(一)《语文园地六》借助拼音和情境识记生字。
初步学习扩句,加强语言积累,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
复习标点符号,初步感知逗号、句号、问号、叹号的不同用法。
把认字、学词和认识事物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兴趣。
积累气象谚语。
正确有感情地朗读短文,感受夏天的美好。
一、教学效果:1.运用多媒体演示。
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它属观察法、演示法教学。
2.实施启发式教学。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一些巧记法,打牢拼音和汉字基础。
它属启示法、模仿法教学。
3.设计兴趣式作业。
展示《难音字积累表》和“难音字积累树”,鼓励学生学会手工和操作。
它属操作法、练习法教学。
4.体现合作式学习。
小组学习讨论活动的设计,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发现和自由学习记忆。
它属讨论法、读悟法教学。
5.拓展创新式思维。
引导学生做各种知识装饰物的活动等,就是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
它属创新法、联想法教学。
6.进行游戏式指导。
生字块、词块的开火车游戏和“音节找朋友”的游戏,是学生表现儿童年龄行为特征的最佳手段。
它属游戏法、提趣法教学。
二、成功之处:上课伊始,教师便用充满诱惑力的语言,针对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的特点,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畅游语文乐园的情境,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体验的热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节课的重点在于整理学生历来所学的所有记字方法,包括“加一加”、“减一减”和“换一换”等,由于《语文园地六》为复习课,重在整理和复习过往一个单元内的知识点,一年级的学生对于学过的知识不再有新鲜感,如何能让他们继续对旧的知识产生兴趣,就成了难点。
于是在本课中,我尽量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例如“课件游戏法”,我运用了一个有趣的游戏“翻字牌”来提升了第一个认字环节的气氛,学生的兴致就明显显得浓厚了许多,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口语的锻炼,将课堂更多的还给学生。
三、不足之处:教学内容的容量过大,还可精简一些,让课程的知识紧跟“难音字积累”的主题,从而,让学生以此方法,去自学《语文园地六》的前四项内容。
2020年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吾、弗”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夫”,会写“矛、盾”等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结合注释,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进而理解寓言的内容,理解故事的寓意。
4.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5.说说“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并与同学交流生活中类似的事情。
教学重难点结合注释,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进而理解寓言的内容,理解故事的寓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阳光明媚,可把我冻坏了。
(此时学生会说,老师你说错了。
)老师哪里说错了呢?(前后表达不一致,自相矛盾。
)2.同学们,我们生活中像这样自相矛盾的事情还有很多,试着说一说。
(引导学生说出更多例子。
)3.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下“自相矛盾”的出处吧。
在开始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段视频。
(看《自相矛盾》的视频)让学生大概了解故事情节。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指名读生字。
着重指导:弗(fú)、夫(fú)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矛、盾、誉、吾”,并在黑板上示范。
(“矛”的笔画是横撇、点、横钩、竖钩、撇。
“盾”的部首是“厂”。
“誉”的部首是“言”。
“吾”的部首是“口”。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
(介绍相关资料,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说。
)矛:古代兵器,在长柄的一端装有金属枪头。
盾:古代打仗时防护身体,挡住敌人刀、箭等的牌。
韩非:战国末期哲学家,法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
2.体裁。
(寓言)3.指名朗读课文。
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古代一个卖矛与盾的楚国人,他先夸他的盾好,什么东西也戳不破;又夸他的矛好,什么都能戳破。
旁人问他:拿你的矛刺你的盾,怎么样?那人哑口无言。
)4.分组朗读课文。
注释:楚人:楚国人。
鬻(yù):卖。
誉:称赞,这里有“夸耀”的意思。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教案(含教学反思)
3.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意见。
4.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评议,相机引导并小结:
(1) 把用词不准确的地方改准确。
①把“一张画像”改为“一幅画像”用字的准确。
②“书皮”改成“包书纸”更确切,因为书皮可以认为是书的封面。
③作文中写“我递给同桌小强看,还不停地给他讲着”,叶老将“不停”改为“悄悄”,这就更符合当时正在上课的实际情况。
【出示课件7】
誉之曰 赞誉 吾矛之利锋利
年九岁 年龄 当极明邪 明亮
失汲道 失掉 揠苗助长 禾苗
狐假虎威 假借 至之市集市
(二)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你是否有过同样的体验?选择一种体验写一写。
1.读一读,找规律。
【出示课件8】
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田忌赛马
田 忌: 下 上 中 胜利
齐威王: 上 中 下
教师小结:学习课文《田忌赛马》时,可以了解孙膑制定计策的思维过程——他先分析了当时賽马双方的具体情况:田忌同齐威王和贵族们的马脚力相差不多,而且能分成上、中、下三等。于是,他想到可以通过合理安排马的出场顺序,即“下等马对上等马、上等马对中等马、中等马对下等马” 的方法,取得三局两胜的结果,获得整体的胜利。通过这样的推理,我们就能理解孙膑为什么想出了这样的妙计,可以感受到孙膑高超的智慧。
(6)改正错别字和使用不当的标点符号。
①作文中“象开玩笑似的说”将“像”写成“象”,叶老加以改正。
②标点符号方面的修改也比较多,有的逗号改成句号,有的句号改成逗号,还有感叹号改成句号,这些修改都值得仔细琢磨,都是很有道理的。还有几处比较明显的标点错误,如,“说不定真是个复原军人呢!”这句话末尾不能用叹号,叶老把它改为句号。“然后鞠躬让大家坐下”中间要用逗号断开。“我得手早痒痒了”一句话未完不能用句号,叶老八局还改为逗号。叶老去掉了“扑腾扑腾”中间的标点。所有这些,叶老都一一加以修改,可见叶老对这篇作文的修改是多么仔细、认真。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反思
15 自相矛盾(教学反思)《自相矛盾》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出自《韩非子》,是一则内容浅显、寓意深远的小故事。
讲的是楚国有个人既夸自己的矛锐利,又夸自己的盾坚固,说话前后不一致,自相矛盾。
回顾整堂课的教学,总结如下:1.教学效果(思效)了解字义,走进成语。
这篇小古文中,有几个字比较冷僻,学生不理解。
教学时,我采用了解字义,走进成语的方法,让学生既学习古文字义,又积累成语。
古文中有:“楚人有鬻盾与矛者”,句子中“鬻”的读音是“yù”,意思是“卖”,相同的意思并且带“鬻”字的成语有“卖官鬻爵”,学生很容易理解这个字义和成语的意思。
还比如教学“誉”时,可以积累成语“毁誉不一”。
这样通过了解字义,积累成语,让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让学生真正喜欢上成语故事,体会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
2.教学收获(思得)(1)读句子,想画面,用成语。
这篇课文中句子“其人弗能应也”是故事“自相矛盾”的结果。
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充分读句子以后,想一想当时那位商人“弗能应也”窘相、尴尬的画面,然后说说此时可以用什么成语来描绘,学生马上就会联想到“哑口无言、张口结舌、目瞪口呆、瞠目结舌、无地自容、面红耳赤、无言以对、洋相百出、呆若木鸡”等成语,这些类似成语的积累,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词汇,了解了成语的魅力。
(2)阅读插图,拓展延伸,说写结合。
插图是课文的一部分。
教学中,我注意到课文中有一幅插图,在学生认真观察插图以后,我要学生把插图与文中对应的句子找出来,学生很快找出“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此时,我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想象:课文中那幅插图是一位老年人正指着那位商人,除了那位老人,还会有什么样的人,他们会用什么语气,说什么话呢?学生根据情境说话,分组练习,然后把练习的内容写出来。
这样,通过阅读插图,想象说话,说写结合,使阅读有指向性,使读写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很大的提高。
3.不足之处(思失)课上完了,回顾整节课,自己觉得还是有一些遗憾:在拓展延伸的环节,要求学生和生活相结合,说说生活中“自相矛盾”的事例,学生感到有点儿困难,不知如何表达,课堂有点儿沉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教学目标:1、了解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以及对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影响。
2、了解现代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能正确使用媒体,学会选择信息,趋利避害。
3、逐步学会搜集信息,善于和别人交流信息,初步养成留心信息、运用信息的好习惯。
4、初步学会根据目的搜集和处理信息,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5、认识19个生字。
教学时间:十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浏览整组教材,明确本次综合性学习的容和目标,制定活动计划。
教学过程:一、揭示主题,激发兴趣:1、师生共同回忆五年级时进行过的“遨游汉字王国”的综合性学习的经历。
(1)历数开展过的活动。
(2)说说在活动中感觉最快乐或最难忘的事。
(3)谈谈开展综合性学习要注意的事项。
2、揭示主题。
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开展一次新的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
(1)说说对“信息世界”的了解。
(2)谈谈你对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期待,或者说你希望在这次活动中能开展哪些活动。
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尽可能的纳入到即将制定的活动计划中去。
二、浏览教材,交流感受:1、自由浏览整组教材,感兴趣的地方可以读得仔细一些。
2、交流浏览教材后的感受。
(1)浏览了教材,你知道了一些什么?(2)你产生了哪些困惑或疑问?(3)你认为这次综合性学习可以开展哪些活动?教师要注意倾听,特别是学生的困惑、疑问和活动建议,这些要成为最终的活动的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分组讨论,制定计划:1、重点阅读:单元导语、两个活动建议以及最后的结语。
(1)自由阅读,你认为有价值的可以画下来。
(2)课堂交流:单元导语、两个活动建议以及最后的结语给了我们哪些启发?2、根据“自由组合,适当调整”的原则,组成3——5人的学习小组。
3、分组制定本次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计划。
(1)组充分讨论:想开展哪些活动?可以开展哪些活动?(2)组达成共识,填写活动计划表。
小组:“走进信息世界”活动计划四、交流计划,取长补短1、分组交流各自的活动计划,要求:(1)清晰地汇报各项计划中的活动,随时回答同学的提问;(2)认真倾听别的组的活动计划,及时记录与自己组的计划不一样的容,需要的话可以向回报的小组提出疑问。
2、分组修改各自的活动计划。
(1)分析其他组提出的活动建议是否有价值,是否可行。
(2)修改小组活动计划。
3、公布活动计划。
可以采用适当的形式公布各组的活动计划,比如:贴,装订成册等。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阅读《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的电脑魔术师》和《网上呼救》,能选择阅读材料中的信息,了解古今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以及现代信息传递的特点。
2、认识这几篇阅读材料中的7个生字,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要点。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交待任务:1、教师例举生活中传递信息的生动事例。
2、其实从古代到现代,信息传递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一起来阅读《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的电脑魔术师》和《网上呼救》等四篇阅读材料。
二、快速阅读,了解概况:1、默读阅读材料,思考:(1)材料中提到的古代的信息传递方式有哪几种?有什么特点?(2)现代的因特网传递信息有什么特点?边读边思考,在材料中画出有关的句子,并做好标注。
2、课堂交流(1)学生自由发言,特别要关注学生对上面两个思考题的认识来自于材料中的哪些语句。
比如:古代信息传递方式的特点:①速度慢。
典型语句:◇“哪知瓶子在海上足足漂了359年,到1852年才被人发现。
”◇“但是有个叫斐迪辟的士兵,从马拉松平原出发,一刻不停的跑了40千米……”②不精确。
典型语句:◇“各路诸侯看到烽火,以为有敌人入侵,火速率兵出击。
”◇“……然而诸侯们望见熊熊燃起的烽烟,却以为是周幽王故伎重演,个个按兵不动。
”……因特网传递信息的特点:①速度快。
典型语句:◇“计算机把全世界连成一家,‘天涯若比邻’已经不再是梦想。
”②多媒体。
典型语句:◇“这个小学生为了通过电脑教表姐学唱,除了把歌词、各谱写在电脑屏幕上,还通过多媒体的录音技术把自己的歌声录在上面……”③不受地域阻隔。
典型语句:◇“他赶紧问:‘你在什么地方?’答案是‘芬兰’。
”2、再次阅读材料,思考:信息传递的方式是怎样变化的?(1)重点阅读《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画出关键词语。
(2)尝试填写:古代:驿差长途跋涉—→近代:()—→现代:()—→当代:广播、电视和()。
三、联系生活,了解现状:1、说说你在生活中接触到那些信息传递方式?举一个例子。
2、想想这些信息传递方式带给你什么?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继续阅读《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的电脑魔术师》和《网上呼救》,进一步了解现代信息传递方式的特点,体会信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感受《网上呼救》中紧的气氛,体会桑恩热心救人的品质。
教学过程:一、阅读材料,体会影响:1、默读四篇阅读材料,联系材料中的具体事例说说信息是如何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
2、小组讨论。
3、课堂交流。
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阅读材料,感受信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比如:(1)信息传递错误导致了西周灭亡。
——《烽火戏诸侯》(2)信息的及时传递“大大增强了希腊人抵抗波斯侵略军的信心。
”——《“我们胜利了”》(3)信息传递方式的进步,不仅可以传递文字信息,还可以传递多媒体信息。
——《神奇的电脑魔术师》(4)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使许多原来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实行超远距离的救助。
——《网上呼救》……二、重点阅读,深入体会:1、重点阅读《网上呼救》。
(1)默读课文,思考:①珊是在怎么样的情况下呼救的?②桑恩救援的过程是怎么样的?(2)边读材料边思考,在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再用自己的话说说。
(3)课堂交流。
①珊当时的紧急情况:“图书馆里一片寂静,这一层只有她一个人。
他最近的在外面的走廊上,靠瘸着的腿走到那里是办不到的。
”如果你就是珊,你能怎么办?如果没有网络,结果会怎么样?②捕捉文中的有关信息,理清桑恩救援的过程:网上呼救—→打给县政府—→打给救援中心—→救援人员赶到学校(4)这一次跨越大西洋的不可能的救助行动,带给你怎样的启示。
学生可能有多种多样的回答,教师要善于总结,引导学生发现信息传递方式的进步,使不可能的事成为了可能。
2、重点阅读《神奇的电脑魔术师》。
(1)默读材料,说说电脑能变哪些“魔术”?(2)教师展示电脑制作的多媒体作品,让学生感受信息传递的进步。
三、学科整合,延伸体验:1、结合信息技术课,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如在电脑上欣赏照片、音乐、动画,收发、贺卡等,亲身体验多媒体电脑和网络的神奇,感受现代信息传输的方便快捷。
2、谈谈电脑和网络给自己和家人生活、学习、工作带来的变化第四课时教学目标:调查全家人在一天中获得的信息及渠道,能对记录进行分析,能自己发现调查和分析的结果。
课前准备: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设计好调查记录表,要求简单明确,便于记录。
如:家庭信息调查表年月日2、做好调查,填写好调查表。
教学过程:一、说说调查的过程:1、说说你是怎样进行调查的?引导学生注意同学间不同的调查方式,比如:有的用访谈的方式,一边与家长交流,一边记录;有的家长分别填写,学生整理汇总等。
2、说说调查的快乐和烦恼。
二、交流调查的结果: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相互传阅或者逐个汇报,交流调查的结果。
2、推荐组“最有价值的信息”。
3、全班交流“最有价值的信息”。
三、分析调查结果:1、教师说明分析调查结果的重要性,让学生觉得有必要进行分析。
教师可进行实例分析,如:家庭信息调查记录表殷晨露(说明:获得信息的渠道分类:①亲自看到或听到;②或短信;③报刊和书籍;④广播和电视;⑤网络;⑥其他。
)调查后的分析:(1)通过这次调查,我知道信息无处不在,只要稍加留意,就能获得很多信息,对生活有帮助。
如妈妈知道了明天天晴,准备洗晒衣服。
(2)从家中每个人了解的信息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如爸爸喜欢体育和了解国家大事,妈妈关心跟家庭生活有关的信息,我比较注意有趣的信息。
(3)我们家的信息主要来自广播、电视和报纸,也有一些是直接看到或听到的,来自网络的信息不多,因为爸爸妈妈都没有上网的习惯,家里也没有装宽带网,上网不方便。
2、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1)可以统计和分析一家人一天获得了哪些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是通过什么渠道获得的,哪些渠道多,哪些渠道少;不同的人感兴趣的信息相同吗等。
(2)写好书面的“调查结果分析”。
3、尝试对学习小组同学的调查表综合起来进行分析。
主要分析:获取信息的渠道的比例4、全班汇总交流调查分析结果,判断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5、讨论:我们今天的调查结果和分析结果有什么作用?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去推测作用,比如:企业如何选择最佳的广告渠道;如何最快地获得有效的信息等。
第五课时教学目标:1、阅读《把握自己》,认识沉迷于网络的危害,坚定把握自己,告别网吧的决心。
2、了解演讲稿的一般特点,能写一篇简短的演讲稿。
3、认识7个生字。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教师谈网络的负面影响。
2、出示:“把握自己”。
二、阅读理解:1、默读阅读材料,想一想:从这篇演讲稿中,你明白了什么?(1)沉迷于网络的危害:①影响学习成绩。
②影响身体健康。
③导致犯罪……(2)青少年要调整好心态,不要被他所控制、所奴役。
2、课堂讨论。
(1)怎样理解“网络能造就人才,也能诱使许多对事物辨别能力差的人走向无底深渊。
”①师生共同历数“网络英雄”和他们的故事。
②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沉迷于网络的危险。
③小结:网络中有份丰富的信息资源,有效的利用资源就能获得成功,被不良信息捕获就会发生悲剧。
(2)面对网络怎样才能“把握自己”。
①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②教师宣读“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三、了解特点:1、自由朗读演讲稿,想想:演讲稿有什么特点?2、小组讨论。
3、课堂交流。
(1)有很强的针对性,有明确的听众。
(2)有鼓动性,竭力说服听众。
(3)摆事实,讲道理。
……4、有感情的朗读这篇演讲稿。
四、写演讲稿:1、学习小组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讨论:◆小学生应当多看电视◆小学生应当少看电视◆玩网络游戏好处多◆玩网络游戏害处多◆上网聊天多交朋友◆上网交友危险大◆我相信媒体上的广告◆媒体上的广告不可信2、根据讨论的结果,尝试写一篇简短的演讲稿。
3、课堂交流。
第六课时教学目标:能明确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能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论证自己的观点,参加辩论“怎样正确利用媒体”的辩论赛。
教学过程:一、明确任务,选择立场:1、交待辩论赛的一般规则和比赛办法。
2、出示辨题辨题1:正方:小学生应当多看电视 / 反方:小学生应当少看电视辨题2:正方:玩网络游戏好处多∕反方:玩网络游戏害处多辨题3:正方:上网聊天多交朋友∕反方:上网交友危险大辨题4:正方:我相信媒体上的广告∕反方:媒体上的广告不可信3、选择辨题和立场,组成四场比赛的正反双方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