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真题规范训练:雪线、林线与非地带性
专题24 能力提升 垂直地带性与林线、雪线原卷版
第五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生物圈专题24 能力提升垂直地带性与林线、雪线(原卷版)【重难突破】一、林线1. 林线概念林线是指高纬度地区或高山,由于低温(月平均气温最高在7 ℃以下)和风及土壤等条件而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线。
狭义的林线指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
一般规律为:纬度越低,林线越高;降水越少,林线越高。
2. 我国林线分布中国林线高度等值线从图中可以看出,(1) 在30°N以北,高山林线高度随纬度升高而下降;(2) 在30°N以南,则表现出较大的东西部差异:在东部,高山林线高度变化不明显,西部则随纬度增加呈上升趋势。
在相似的纬度上,高山林线高度呈现出从东向西升高的趋势。
(3) 高山林线在藏东南(约29°N32°N,94°E96°E)达到4 600 m,为世界最高林线高度,并以此为中心向四周降低。
3. 影响林线高度分布的因素林线高度是指山地垂直自然带谱中的森林分布的上限海拔高度,通常与最热月平均气温10 ℃等温线相吻合。
若最热月平均气温低于10 ℃,森林就不能正常生长,只能生长草甸或灌丛。
林线高度受热量和水分两个因素的共同影响和制约。
(1) 影响热量的主要因素①纬度:通常纬度越低,获得太阳辐射能量越多,热量越充足,山地林线分布越高。
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山地林线分布越低。
②坡向:一般情况下,同一座山体的向阳坡热量充足,山地林线分布较高;背阳坡,山地林线分布较低。
③海拔:同纬度相比较,海拔越高,温度越低,山地林线分布越低。
(2) 影响水分的主要因素①纬度:受信风带或副高控制的中低纬度地区,降水少,山地林线分布较低。
②坡向:一般情况下,同一座山体的迎风坡降水丰富,山地林线分布较高;背风坡降水较少,山地林线分布较低。
③海陆位置:同纬度相比较,沿海地区降水丰富,山地林线分布较高;内陆地区降水较少,山地林线分布较低。
二、雪线1.影响雪线分布高度的因素2.图解影响雪线的因素3.全球雪线随纬度的变化规律山体所在纬度:纬度越低,温度越高,积雪的消融量越大,雪线海拔越高;纬度越高,温度越低,积雪的积累量越大,雪线海拔越低。
高考地理复习精选模题限时练:雪线、林线与非地带性
高考地理复习精选模题限时练:雪线、林线与非地带性下图甲表示我国沿87°E山地雪线的变化,图乙表示我国沿29°N山地雪线的变化。
读图,回答1~2题。
1.我国山地雪线最高值和最低值分别位于()A.喜马拉雅山北坡和南坡B.冈底斯山和西藏东南部C.喜马拉雅山北坡和阿尔泰山北坡D.喜马拉雅山南坡和阿尔泰山北坡2.图乙中①地雪线高度特点与原因正确的对应关系是()A.纬度低,气温高-雪线较低B.海拔高,气温低-雪线较高C.向阳坡,光照强-雪线较低D.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雪线较低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岛屿两侧①②两种自然带的差异体现了()A.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B.纬度地带分异规律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4.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①自然带成因相同的是()A.撒哈拉沙漠直逼非洲西海岸B.赤道附近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带C.巴西高原东南部的热带雨林带D.南半球缺失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下图为我国季风区某山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向某森林植被分布百分比图,林带的植被具有喜阴、喜湿的生长习性。
读图,完成5~6题。
5.该山地植被覆盖率最高的海拔范围是()A.1 800~1 900mB.1 900~2 000mC.2 000~2 100mD.2 100~2 200m6.甲坡最可能是()A.阳坡、迎风坡B.阴坡、背风坡C.阳坡、背风坡D.阴坡、迎风坡下图是雪线(终年积雪下限),高山寒漠土、林线(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和对流层高度随纬度的变化曲线,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与林线高度对应的曲线是()A.①B.②C.③D.④8.与图中高山寒漠土随纬度分布规律基本相似的是()A.气温随纬度的分布规律B.雪线随纬度的分布规律C.海水蒸发量随纬度的分布规律D.昼夜长短年变化幅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林线是高山垂直自然带谱中一条重要的生态界限,通常是指高海拔处树木(针叶林)生长的上限。
2022届高考二轮复习专题课件 雪线和林线专题
根据材料,想一想: 1、什么是雪线?
2、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有哪些?
3、雪线随纬度分布规律是什么? 4、阿尔泰山为什么成为我国雪线最低的山脉?
雪线专题
一、雪线含义:常年积雪的下界,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 相等的平衡线。其分布高度主要决定于气温、降水量和 地形条件。
二、影响雪线分布高度的因素:
气候
气温:与气温成正相关,气温高、雪线高 降水:降水量大---雪线低;降水量小---雪线高。
4.甲地位于喜马拉雅山东端, 林线高于青藏高原其它地区。 其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气温较高 B.太阳辐射强,气温高 C.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
√D.西南季风影响显著,水热
条件好
5.乙地森林多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区域,而河谷和平地却少有分布,
其主要原因是
A.冷空气下沉,河谷气温低 B.地势低平,降水较少
在高山,大体上是以亚高山带针叶林为上限,林线的高度 由低纬度向高纬度而降低,在北半球同一座山,一般南侧 (阳坡)比北侧要高。
二、影响林线的因素: 1、纬度因素(热量):
①、林线的高度一般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②、副热带高山林线分布的海拔最高,向赤道与 两极递减,类似雪线随纬度分布规律
2、降水因素: 、降水越多,林线越高;一般干旱地区比湿润地区高。 ②、同纬度相比较,沿海地区降水丰富,山地林线分 布较高;内陆地区降水较少,山地林线分布较低。
例4.读自然带的纬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示意图,回答1-4题:
1.自然带⑤在中国东部分布(地 区)的北部界线是: B A.南岭 B.秦岭一淮河 C.长城 D.黄河
2.自然带③在世界上分布面积 最大的两个国家是:C
A.中国、美国 B.德国、阿根廷 C.俄罗斯、加拿大 D.巴西、扎伊尔
关于降雪、积雪、雪线、林线习题集
关于积雪、雪线、雪灾与林线的相关知识一、降雪量、积雪日数、积雪厚度降雪量是气象观测人员用标准容器将12小时或24小时内采集到的雪化成水后,测量得到的数值,以毫米为单位。
有积雪的日子称为积雪日,一般按年度(北半球是从前一年7月1日至当年6月30日)统计全年的积雪日数。
假定雪层均匀地分布在积雪地面上时,从雪层表面到雪下地面之间的垂直深度,叫积雪深度,其单位为厘米。
1、降雪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①第一个条件是水汽饱和②第二个条件是空气里必须有凝结核。
③第三个条件是空气抬升和冷却凝结的上升气流,④第四个条件是气温低。
总。
2、积雪深度(厚度)的影响因素影响积雪(时间和厚度)的直接因素有降水、气温、坡度、风、人类活动等,间接因素:纬度、海陆、河湖、地形、植被等。
3、降雪和积雪的时空分布降雪的时间分布有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降雪的空间分布不均,多分布中高纬度地区,多雪的地区(“雪带”):我国东北(“雪乡”)、北疆、山东半岛北侧(烟台、威海),北美五大湖、日本日本海沿岸。
4、降雪和积雪对人类活动影响降雪和积雪有利影响:带来淡水资源、杀死害虫,“瑞雪兆丰年”、开展冰雪运动、冰雪旅游等,不利影响:产生雪灾,影响农牧业生产。
西北牧区白灾:1.北风呼啸,大雪飞舞,白茫茫一片,牧民和牲畜往往容易迷失方向,抑郁而伤亡;2.大雪覆盖草地,积雪深厚,牲畜找不到草料食物,活活饿死;3.积雪时间长,新雪反射太阳辐射最强,地面升温慢,长时间处于低温状态,牲畜饥寒交迫,什么冻疮、感冒、流感、甚至流产比比皆是,最后导致死伤无数,损失惨重。
根据我国雪灾的形成条件、分布范围和表现形式,将雪灾分为3种类型:雪崩、风吹雪灾害(风雪流)和牧区雪灾。
雪灾发生的时段,冬雪一般始于10月,春雪一般终于4月。
危害较重的,一般是秋末冬初大雪形成的所谓“坐冬雪”。
随后又不断有降雪过程,使草原积雪越来越厚,以致危害牲畜的积雪持续整个冬天。
二、永久性积雪、季节性积雪、雪线永久性积雪即冰川是指分布在高纬度的两极地区或高山地区,一般只是在气温高的夏季有稍许冰川融化,可补给江河,形成夏汛,如我国塔里木河依靠天山、昆仑山的高山冰川融水补给;而季节性积雪则是一般分布在中高纬度,冬季气温在0°C以下,开始积雪,春季3-5月气温升高,融化,形成春汛,比如我国东北、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
高考地理专题导练:林线及影响林线高度的因素(附答案解析)
高考地理专题导练:林线及影响林线高度的因素(附答案解析)一般来说,林线是指山地垂直自然带谱中的森林分布的上限海拔高度——即高山林线。
林线在近些年的考试中多次出现,由于其涉及的地理因素众多且复杂,成为教学和学习的难点。
今天,我们就来简单地总结一下,林线及影响林线高度的因素。
一、林线的概念林线是指高纬度地区或高山,由于低温(月平均气温最高在7℃以下)和风及土壤等条件而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线。
在平地一般是高寒地带的针叶林的北限(北半球),见于北纬60—70°附近,而海岸附近多为较此更低的纬度。
在高山,大体上是以发达的亚高山带针叶林为上限,如日本岛根县大山也有山毛榉林。
森林界线的高度随着低纬度趋向高纬度而降低,在北半球同一座山,一般南侧比北侧要高。
再有普通台地连接的高山也比孤立的高山要高。
日本本州中部高山大概在2400—2600米附近,北海道高山是1000米附近。
在森林界线以上或以北,乔木疏生,并即将达到乔木界线,而无乔木生长。
连接于高位沼泽的水湿地区的森林也表现出一种界线,这是在高纬度地区以外所存在的局部现象。
狭义的林线指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
山地林线高度是指山地垂直自然带谱中的森林分布的上限海拔高度,通常与最热月平均气温7℃等温线相吻合。
若最热月平均气温低于7℃,森林就不能正常生长,只能生长草甸或灌丛。
森林上限是垂直地带谱中一条重要的生态界限,常称为树线。
这条界线以下发育着以乔木为主的郁闭的森林带;而界线以上则是无林带,发育着灌丛或草甸常形成垫状植物带,在海洋性条件下有的可发育成高山苔原带。
树线对环境临界条件变化的反映十分敏锐,其分布高度主要取决于温度和降水,强风的影响也很显著。
树线通常与最热月平均气温7℃的等值线相吻合(类似于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的分界线)。
在干旱地区,树线受水分的影响较大,林带高度和最大降水带高度相当。
一些低纬山地的顶部,其海拔高度和水、热条件远未达到针叶林的极限,仍然出现森林上限,这是由于山顶受到强风作用的结果。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雪线、林线(课件)(全国通用)
[2020•全国卷Ⅲ] 堪察加火山群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的北端,气 候冷湿, 火山锥各坡的降水差异小。 近几十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 的影响, 火山锥的林线(森林分布上限)升高、雪线(终年积雪下限) 有所降低。 此外,其他干扰 也影响林线和雪线高度。 例如,火山喷 发彻底破坏原有景观, 若干年内该火山锥的林线与雪线高度往往发 生显著变化。据此完成5~7题。
地形(坡度、坡向);其它(人类活动、全球变暖等)
微专题一 雪线
雪线是指高山地区终年积雪区的下部界线,它是永久积雪 和季节积雪区之间的界线。通常与0℃等温线相吻合。
【课程标准】 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
异规律。
考 卷 题号 2021年天津卷 7题
2020年全国3 5-7题 卷 2020年全国1 10-11题 卷 2020年江苏卷 13-14题
林线是指高纬度地区或高山,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线。 林线对环境临界条件变化的反映十分敏锐,其分布高度主要取决 于温度和水分, 另外 强风 及土壤等条件的影响也很显著。 林线通常与最热月平均气温7℃的等值线相吻合,若低于7℃, 森林就不能正常生长,只能生长草甸或灌丛。 在干旱地区,林线受水分的影响较大,林带高度和最大降水带高 度相当。
(4)简述天山牧民放牧转场的大致过程, 并简单评价转场放牧的 好处。(12分) 冬季牧民在(林带及以下)海拔较低的山麓牧场(利用囤积的牧草 )放牧、过冬; 春季转暖向高处(山地)草原转移;
夏季在(林带及以上)海拔较高的(高山)草甸、草场放牧; 秋季天气转冷,向海拔较低的(荒漠)草原转移,
(4)简述天山牧民放牧转场的大致过程,并简单评价转 场放牧的好处。(12分)
有研究证明, 林线是生长季平均土壤温度大约6.7℃ 的等温线。 在美国西海岸落基山脉高山的东坡上,针叶林 组成的林线并不整齐,而是呈斑块状镶嵌在地形隆起的地 方。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高考真题规范训练:雪线、林线与非地带性-(62748)
高考真题规范训练:雪线、林线与非地带性 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
下图为根据我国各地山地监测数据以及气象资料模拟的林线高度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甲地位于喜马拉雅山东端,林线高于青藏高原其它地区。
其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气温较高B.太阳辐射强,气温高C.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D.西南季风影响显著,水热条件好2.乙地森林多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区域,而河谷和平地却少有分布,其主要原因是( )A.冷空气下沉,河谷气温低B.地势低平,降水较少C.冻土发育,排水不畅D.位于背风坡,气候干燥我国天然白桦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北京喇叭沟门有一片天然白桦林。
下图示意喇叭沟门在北京的位置。
据此完成3~4题。
3.北京的地带性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B.针阔叶混交林C.落叶阔叶林D.针叶林4.喇叭沟门有天然白桦林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大气环流D.地形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山峰分别经历了1次冰期(末次冰期)、2次冰期和3次冰期,如图所示。
据此完成5~6题。
5.按山峰抬升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的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 )A.雪宝顶、太白山、果洛山B.果洛山、雪宝顶、太白山C.太白山、果洛山、雪宝顶D.雪宝顶、果洛山、太白山6.点苍山无现代冰川发育,是因为与末次冰期时相比,点苍山现在( )A.日照更长B.气温更高C.植被更密D.海拔更低7.华北某一山区,在石灰岩山坡,土壤呈碱性,多生长柏树;在花岗岩山坡,土壤呈酸性,多生长油松。
这反映的是( )A.垂直分异规律B.纬度地带分异规律C.地方性分异规律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雪线高度是指永久性积雪的下限高度,与所在地区的气温与降水有密切关系。
下图是根据我国气象台站观测资料模拟的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8~9题。
8.模拟的我国雪线高度分布的基本趋势是( )A.从南向北逐渐升高B.从西向东逐渐升高C.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D.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9.梅里雪山位于横断山区,雪线高度4 000米左右。
重要地理非地带性规律、雪线问题
重要地理非地带性规律、雪线问题重要地理非地带性规律、雪线问题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夏季气温小于0 ℃的地方有永久性积雪,即夏季气温0 ℃等温线为山体的雪线。
雪线是冰雪带的下限,其高度与纬度、坡向和坡度有关。
一般来说:温度(热量或纬度)因素雪线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
即低纬雪线高,高纬雪线低;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降水因素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小,雪线越高。
而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地貌因素坡度越大,积雪越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季节因素夏季气温高,雪线上升;冬季气温较低,雪线下降人自然环境变迁、类活动因素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雪线上升;沙漠化导致气候变干,局部地区雪线有所上升;矿物能源燃烧产生的粉尘污染雪面,雪面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上升,导致冰雪融化,雪线上升气候、地貌等因素综合作用喜马拉雅山南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因此雪线高度南坡比北坡低2非地带性现象及成因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一些非地带性地理景观和自然带现象。
常见的非地带性现象及其成因,如下表所示:因素地区自然带和地表景观成因地带性分布(理想状态)非地带性分布(现实状况)海陆分布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苔原带、针叶林带无南半球该纬度无陆地北极地区冰原带无北极地区以北冰洋洋面为主地形起伏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荒漠带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进入,处于背风坡科迪勒拉山系西侧东西延伸,南北更替,呈带状南北延伸,南北更替,呈狭长条状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东非高原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地势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少各大洲的高山和高原地区与当地的水平自然带一致高山植物区地势高,水热条件差洋流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陆东、西两岸东、西两岸自然带的分布纬度应该大致相当大陆东岸自然带向较低纬度延伸,大陆西岸自然带向较高纬度延伸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东岸是寒流,降温减湿,大陆西岸是暖流,增温增湿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西两岸东、西两岸自然带的分布纬度应该大致相当大陆东岸自然带向较高纬度延伸,大陆西岸自然带向较低纬度延伸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岸是暖流,大陆西岸是寒流南半球副热带地区的大陆西岸森林带或草原带热带荒漠带寒流起降温减湿作用欧洲西岸针阔混交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分布范围特别广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水分昆仑山山麓温带荒漠带绿洲冰雪融水和地下水丰富尼罗河谷地热带荒漠带绿洲尼罗河河水灌溉非地带性分异规律的分析和判读非地带性的主要表现可以归纳总结为“缺失”“改变”“约束”“块状”四方面。
2021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雪线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021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雪线专项练习题一、单选题雪线高度是指终年积雪下限的海拔。
下图表示全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和降水量的分布。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表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曲线依次是()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2.下列关于多年平均雪线高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纬度越低雪线越高B.气温越低雪线越高C.降水越多雪线越高D.副热带雪线最高1.B ①①①表示了不同要素的纬度分布规律,根据各要素分布规律可知,气温受太阳辐射的影响较大,其分布是自低纬向高纬递减,如①线所示。
就降水而言,赤道地区因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其降水量是全球最多的;到了副热带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显著,形成了一个降水低谷区;而到了南北纬60°附近,由于受极锋的影响,降水又较多;由此可知降水量的分布如图中的①线所示。
赤道地区的气温虽然较高,但由于降水丰富,其雪线高度往往低于终年少雨的副热带地区,即雪线高度分布曲线如图的①线所示。
故选B。
2.D 从图可可以看出,两极地区因气温最低,雪线高度也最低,但雪线高度并非是随纬度的增高而降低的,它的最高值出现在副热带地区,在降水量大的赤道地区,雪线高度相对较低。
故选D。
3.读世界著名山脉、高原的雪线平均海拔高度示意图,有关图中山脉、高原雪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拔越高,雪线越高B.纬度越高,雪线越高C.海拔是横断山与帕米尔高原雪线差异的主因D.降水是帕米尔高原与内华达山雪线差异的主因3.D 本题考查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以及读图分析能力。
影响雪线的因素主要是降水和气温。
据图可知,海拔与雪线不成正比关系,A错误;纬度与雪线高度成反比,B错误;帕米尔高原雪线低于横断山是因为前者纬度高、气温低,C错误;帕米尔和内华达山纬度相近,但前者身居内陆,降水稀少;后者位于西风迎风坡,降水多,所以,前者雪线高于后者,D正确。
故选D。
雪线高度是指终年积雪下限的海拔。
地理高频考点30 非地带性与雪线问题分析练习及解析
地理高频考点30 非地带性与雪线问题分析练习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读“世界某局部区域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乙、丙三处植被分布正确的是()2.图中乙、丙两处植被的分布主要体现了()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规律肯尼亚山位于东非高原,是距离赤道最近的雪山。
下图是肯尼亚山植被垂直分带剖面图。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山地降水量最大值出现的海拔高度大约是()A.5 000 米B.3 600 米C.2 200 米D.50 米4.甲处所属的自然带是()A.热带雨林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热带草原带D.热带荒漠带假设甲乙丙为55°N沿线的三座高度相近的山地,且山顶都有冰川分布。
读图回答5~6题。
5.三地雪线高度的分布比较,正确的是()A.甲>乙>丙B.丙>乙>甲C.乙>甲>丙D.乙>丙>甲6.三地雪线高度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降水B.太阳辐射C.植被D.地形坡度下图为“某山地等高线、等温线、雪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7~8题。
7.该山地南坡属于()A.阳坡和背风坡B.阴坡和背风坡C.阴坡和迎风坡D.阳坡和迎风坡8.图中①②间分布最广的植被可能为()A.高山草甸B.高寒荒漠C.针阔叶混交林D.高山针叶林读“我国部分地区(城市)雪线高度预测图”,回答9~10题。
9.从图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是()A.纬度越低,雪线越低B.纬度越高,雪线越低C.纬度越低,雪线越高D.随着纬度升高,雪线高度总体呈下降趋势10.敦煌、喀什、格尔木、拉萨与同纬度城市相比,雪线异常偏高,原因是这些地区() A.海拔高,气温低B.海拔低,气温高C.气候湿润,降水偏多D.气候干旱,降水偏少读“挪威雪线海拔和中国气温距平(与平均气温的差值)变化图”,完成11~12题。
11.中国从16世纪到21世纪期间,气候处于温暖期的是()A.1470年~1520年B.1620年~1720年C.1840年~1890年D.1910年~1950年12.图示公元后挪威雪线降低时期,我国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水稻种植范围向北扩展B.野象栖息地的最北界北迁C.热带范围扩大D.北方河流结冰期变长二、综合题13.图1为“某山地植被垂直变化示意图”,图2为“该山地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图”。
林线雪线和非地带性(第4课)
气候、坡向 喜马拉雅山南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 等因素综合 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的影响,因此雪线高度南坡 作用 比北坡低
5.雪线是指多年积雪区和季节积雪区的界线,雪线处的年
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林线是划分高山区景观类型的一条重要生 态界线。读下图,回答(1)~(2)题。
(1)图中显示的高山 自然景观,位于: A.热带地区 B. 温带地区 B C.沿海地区 D.内陆地区
6.该森林植被的生 长习性是( C ) ①喜光 ②抗风 ③ 喜湿 ④耐寒 ⑤喜阴 ⑥耐贫瘠 A.①⑥ B.②③ C.③⑤ D.④⑥
[2016· 湖南岳阳二模]下图为我国季风区某山地不同海拔、不同 坡向某森林植被分布百分比图,据此完成5~7题。
7.调查发现,近年 来高山苔原带中该森 林植被增长趋势明显。 主要原因是( )D A.土壤肥力增强 B.封山育林 C.降水增加 D.气候变暖
(2)随着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的增加和森林面积的减少,中纬度 地区的雪线和林线的海拔高度的变化将是( ) A.雪线上升,林线下降 B.雪线下降,林线上升 C.雪线上升,林线上升 D.雪线下降,林线下降
C
非地带性(地方性分异规律)
【知识梳理】
下图为南半球雪线高度(H)与纬度(Φ)的关系。读图,回答 3~4题。 3.雪线高度的最大值 没有出现在赤道附近,是由 于赤道附近( C ) A.气温高 B.山地 海拔低 C.降水充沛 D.多阴 坡 4.与北半球同纬度范围相比,甲地区雪线高度相差不 大,但永久积雪面积差异显著。主要是因为该地区( A ) A.陆地面积小 B.深受西风漂流的影响 C.无高大山地 D.人类开发利用强度大
知识梳理:
1.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律,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变化规律。 2.山麓自然带和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 3.影响山地垂直带谱数量的要素,可图解如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真题规范训练:雪线、林线与非地带性
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
下图为根据我国各地山地监测数据以及气象资料模拟的林线高度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甲地位于喜马拉雅山东端,林线高于青藏高原其它地区。
其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低,气温较高
B.太阳辐射强,气温高
C.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
D.西南季风影响显著,水热条件好
2.乙地森林多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区域,而河谷和平地却少有分布,其主要原因是( )
A.冷空气下沉,河谷气温低
B.地势低平,降水较少
C.冻土发育,排水不畅
D.位于背风坡,气候干燥
我国天然白桦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北京喇叭沟门有一片天然白桦林。
下图示意喇叭沟门在北京的位置。
据此完成3~4题。
3.北京的地带性植被属于( )
A.常绿阔叶林
B.针阔叶混交林
C.落叶阔叶林
D.针叶林
4.喇叭沟门有天然白桦林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大气环流
D.地形
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山峰分别经历了1次冰期(末次冰期)、2次冰期和3次冰期,如图所示。
据此完成5~6题。
5.按山峰抬升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的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 )
A.雪宝顶、太白山、果洛山
B.果洛山、雪宝顶、太白山
C.太白山、果洛山、雪宝顶
D.雪宝顶、果洛山、太白山
6.点苍山无现代冰川发育,是因为与末次冰期时相比,点苍山现在( )
A.日照更长
B.气温更高
C.植被更密
D.海拔更低
7.华北某一山区,在石灰岩山坡,土壤呈碱性,多生长柏树;在花岗岩山坡,土壤呈酸性,多生长油松。
这反映的是( )
A.垂直分异规律
B.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C.地方性分异规律
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雪线高度是指永久性积雪的下限高度,与所在地区的气温与降水有密切关系。
下图是根据我国气象台站观测资料模拟的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8~9题。
8.模拟的我国雪线高度分布的基本趋势是( )
A.从南向北逐渐升高
B.从西向东逐渐升高
C.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
D.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
9.梅里雪山位于横断山区,雪线高度4 000米左右。
该山雪线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抬升,降水丰富
B.纬度低,气温比较高
C.距海远,降水比较少
D.山坡陡,冰雪下移快
10.下列因素中,导致自然环境非地带性分异的是( )
A.气候
B.地貌
C.植被
D.土壤
下图示意长江上游地区雪线高度的经向和纬向变化趋势。
完成11~12题。
11.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的趋势是( )
A.自北向南增高
B.自西向东增高
C.自东北向西南增高
D.自东南向西北增高
12.影响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是( )
A.海拔
B.降水
C.热量
D.坡向
雪线高度是指终年积雪下限的海拔。
下图表示全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分布。
读图,回答13~15题。
13.表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曲线依次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
14.多年平均雪线高度( )
A.随纬度增高而降低
B.在副热带地区最高
C.在降水量大的地区较高
D.在南半球低纬度地区最低
15.依图示资料可知( )
A.北半球高纬地区多年平均气温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B.南半球中纬地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C.多年平均雪线高度与气温变化趋势一致
D.北半球高纬地区陆地比重小于南半球
16.读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在地理位置、地形地势、大气环流和洋流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澳大利亚大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半环状自然带格局。
(1)判断A、B两地所属的自然带类型,解释导致这两个自然带特征差异的主要原因。
(4分)
(2)阐述图中B、C、D、三地水分差异及其主要原因。
(4分)
(3)以C地所在的自然带为例,分析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2分)
17.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生物等地理要素,随着地理位置和地势的变化呈现出规律性的演变,从而形成纷繁复杂而又有规律的自然景观。
阅读南半球某山脉的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图中山脉在海拔4 000米以上的南、北坡,坡度基本相同,气温大致相当。
但南坡的雪线却低于北坡,说明其原因。
(2分)
1.D 2.C [第1题,甲地位于喜马拉雅山东端,受西南季风影响显著,热量相对丰富,带来丰沛的降水,水热条件好,林线高于青藏高原其他地区,而其他地区不易受到西南季风的影响,故答案为D。
第2题,乙地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寒冷,河谷和平地冻土发育,排水不畅,涝渍现象严重,不利于森林的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区域,地下水顺地势向下流,不易出现涝渍现象,所以乙地森林多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区域,而河谷和平地却少有分布,故答案为C。
]
3.C 4.D [第3题,根据北京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形成的地带性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第4题,根据我国天然白桦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而喇叭沟门却有天然白桦林分布,具有非地带性现象,图示喇叭沟门附近海拔较高,受地形影响,气温和降水发生变化,生成天然白桦林。
]
5.B 6.B [第5题,考查岩石圈(山地)、大气圈(气温)、水圈(冰川)之间的整体性关系。
解读图文信息,经历的冰期次数越多,说明山峰的抬升时间越早,故选B项。
第6题,山地是否存在现代冰川,与山顶的气温具有直接关系,山顶气温较高,降雪融化难以形成冰川,故直选B项。
]
7.C [华北地区的自然植被类型应该是温带落叶阔叶林,该山因土壤类型不同
而生长不同植被,和自然植被不同,这反映了地方性分异规律。
]
8.C 9.A [第8题,本题考查等值线图的判读。
据图中雪线高度等值线数值分布可以读出我国雪线高度分布的基本趋势。
第9题,本题考查雪线的影响因素。
材料指出:雪线高度与所在地区的气温与降水有密切关系。
图中梅里雪山所处纬度低,雪线应在5 000米左右,但其实际雪线高度在4 000米左右,故其雪线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应是降水丰富。
]
10.B [在陆地自然带的形成中,气候、植被、土壤等形成因素都具有地带性规律。
而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因素是干扰地带性的非地带性因素。
]
11.D 12.B [第11题,根据图示可以看出自西向东降低,自南向北增高。
第12题,长江上游地区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雪线高度逐渐升高。
]
13.A 14.B 15.A [①②③表示了不同要素的纬度分布规律,根据各要素分布规律可知,气温受太阳辐射的影响较大,其分布是自低纬向高纬递减,如②线所示。
就降水而言,赤道地区因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其降水量是全球最多的;到了副热带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显著,形成了一个降水低谷区;而到了南北纬60°附近,由于受极锋的影响,降水又较多;由此可知降水量的分布如图中的③线所示。
赤道地区的气温虽然较高,但由于降水丰富,其雪线高度往往低于终年少雨的副热带地区,即雪线高度分布曲线如图的①线所示。
故第13题选A,第14题选B。
第1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多年平均雪线的高度与气温变化趋势并不一致;南半球中纬(30°~60°)地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与降水量变化趋势相反;北半球高纬度(60°~90°)地区多年平均气温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都是随纬度的增高而降低;从图中并不能反映出D项的陆地比重信息。
正确答案为A。
]
16.解析 第(1)题,A、B两地都位于大分水岭东侧,都较湿润,差异是纬度导致的热量不同。
第(2)题,B、C、D三地纬度差异不大,但B在大分水岭的东侧迎风坡,C在背风坡,而D在大陆西岸,故所受大气环流不同。
第(3)题,C地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降水相对较少,气候较为干旱,所以自然带为热带稀疏草原带,所以适合发展畜牧业或小麦种植业。
答案 (1)类型:A地所在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B地所在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
阔叶林带。
原因:这两个自然带所处纬度不同,获得热量不同。
(2)水分差异:B、C、D三地均受到南半球东南信风带的影响。
B地处于迎风坡,可以获得较充沛的来自海洋的水汽,因此降水最多;C地虽然距海岸线不远,
但由于受到地形影响,处于背风坡,因此降水量明显少于B地;D地位于西海岸,东南信风表现为离岸风,水汽含量较低,因此降水量最低。
(3)C地位于热带稀疏草原带,降水相对较少,气候较为干旱,适合发展畜牧业
或小麦种植业。
17.解析 积雪冰川带下限(即雪线)高度副热带地区最高,纬度高则雪线低;
迎风坡低于背风坡;阴坡低于阳坡。
该山脉位于南半球,南坡受东南信风带的
影响,为迎风坡,降水量较大,因此雪线较低。
答案 该山脉位于南半球,南坡受东南信风带的影响,为迎风坡,降水量较大,因此雪线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