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内角和》评课稿

合集下载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及评析[优秀范文五篇]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及评析[优秀范文五篇]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及评析[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及评析《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及评析执教:万州区红光小学黄美香评析:万州区教科所郭正洪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5页及“做一做”。

教学目的:1、通过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发现并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

2、在应用三角形内角和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

3、让学生在亲历探究数学的过程中发展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探究发现并验证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师生准备不同类型三角形纸片,剪刀,量角器。

一、课前谈话。

同学们,黄老师今天非常高兴能和咱们四年级的同学一起走进知识的王国,在数学的海洋里遨游,去探索一个又一个新的秘密。

早就听说咱们班的同学特别爱动脑筋,大胆发言,我坚信一定能和同学们合作愉快,你们有信心吗?〔点评〕因为是借班上课,课前,老师以富有激情语言与学生简单的交流,1 消除师生之间的陌生,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为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完成本节数学学习任务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复习引入。

﹡复习旧知。

(1)、请同学们回忆我们以前学过那些平面图形?(2)、这些是我们早已认识的平面图形,那你能告诉大家长方形有什么特征吗?(生汇报:长方形对边相等,有4个角,4个角都是直角)那这4个角一共是多少度?(3600),你怎么算的?(900×4=3600)(课件出示长方形),3600相当于几个平角?(生:2个平角)为什么?(课件展示4个直角拼成平角的过程)(3)、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了解到长方形的4个内角和是3600,那么三角形有几个内角?它的几个内角的和又是多少度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

(板书:三角形的内角和)(课件弹出三角形)〔点评〕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在很多时候都是对已有数学知识的延伸和发展。

评课稿三角形内角和

评课稿三角形内角和

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当王老师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180°?”这一研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探索以后,学生的思维就紧跟着“怎么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展开。

王老师深入到各组了解情况后,对学生研究的情况加以了解和引导。

使学生不仅得到了数学教材中呈现的“量”和“剪”的方法,更得到了“拼”和“折”的方法,尤其是“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四边形,因为上学期认识过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进而得到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从这堂课中我们能看出每个知识点都是前后衔接的,激发学生的思维,有创造性的研究必须有老师对教材的深挖掘。

授课教师的新课引入注重实效性,关注学生的知识起点,经验起点。

1.复习引入到今天为止,你知道哪些三角形?”这个问题既复习旧知,又为研究新知指出了研究对象转化、归纳、推理。

这些都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第四是注重知识网络的构建。

学完《三角形内角和》之后,五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都给学生留下了想象空间。

第五是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给学生。

可谓是大问题、大空间。

“三角形的内角和到底是不是1800,,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想办法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

”然后是学生近20分钟的自主探究时间,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形成过程。

1.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够充分,影响教学的时效性(环节紧、时间短)。

2.缺少“生——生”互动。

表现为师生一问一答多,没有学生的主动提问、主动质疑、主动插话、主动评价。

课堂上老师说:“我明白了……”(课堂教学到底是谁明白?);“你的意思是不是……”(无端猜测,这样的语言少说)。

3.教师要“让”。

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给学生。

对于评价,她只是提到评价既有社当王老师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180°?”这一研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探索以后,学生的思维就紧跟着“怎么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展开。

小学四年级数学《三角形内角和》评课稿[优秀范文5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三角形内角和》评课稿[优秀范文5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三角形内角和》评课稿[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小学四年级数学《三角形内角和》评课稿小学四年级数学《三角形内角和》评课稿各位老师:下午好!今天我们相聚在云周小学,共同行走在“生本”课堂的道路上。

作为一名新教师,我也是抱着一种学习的心态来评课。

应老师的这节《三角形内角和》,无论是他的设计,还是他对课的演绎,都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

这节课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去探讨一、学生的起点在哪里?既然是生本课堂,那我们在备课之前,就要做到备学生,找起点。

新课导入时,应老师花了一些时间复习三角形的分类和平角的知识,充分唤醒学生对三角形的认知,分类是为了抓住三角形的本质,缩小验证时选材的范围,而三个角拼成一个平角的练习,则为学生之后的验证搭好一个脚手架,降低他们学习的难度。

但从课堂上来看,部分学生已经知道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而且当出示平角那道题时,学生立刻说出180°是三角形内角和,而没有想到平角,这需要我们来反思这个环节的必要性。

为什么学生会联想到内角和呢?我想可能是应老师在此之前询问了:“三角形有几个角?如果告诉你两个角,会求第三个角吗?”同样是为了复习,却产生了负迁移,反而没有达成预定的效果。

再此之后又介绍“内角”等概念,这样难免有回课嫌疑。

课堂选材要有取舍,我觉得这个环节可以删除。

二、既然量正确了,为什么还要拼?有位老师说过:“数学老师和语文老师就是不一样,语文老师会发散,将一句简单的话复杂化;而数学老师会收敛,将复杂的例题、方法融汇成一句话。

”所以数学课上必须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发展过程。

在探究过程中,应老师放手让学生想方法验证猜想,学生首先会想到量出内角并相加,从反馈来看,学生量得的结果都是180°,既然得到想要的结果了,再拼不是多此一举了吗?课堂上应老师也对学生的精确结果赶到意外,究竟量角的误差在哪里?学生的心里总是不敢犯错的,这就会让很多数据失真。

三角形的内角和的评课稿

三角形的内角和的评课稿

三⾓形的内⾓和的评课稿三⾓形的内⾓和的评课稿 ⼀堂好课不应是⾃始⾄终的⾼潮和精彩,也不必是⾼科技现代教育技术的集中展⽰。

⼀堂好课不是看它的热闹程度,⽽在于学⽣从中得到了什么,它留给⼈们的应是思考、启⽰和回味。

2⽉19⽇上午,在沈家门第⼀⼩学,我有幸聆听了赵斌娜⽼师执教的《三⾓形的内⾓和》⼀课,这就是⼀堂好课。

⼀、具备民主和谐的有效学习氛围 赵⽼师营造了宽松和谐的课堂⽓氛,让学⽣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既关注了学⽣的个⼈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注重了学⽣的个体感悟,强调情感体验的过程。

确⽴了学⽣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学⽣在学习过程中既调动了积极性,⼜激发了学⽣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

学⽣在⾃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式中互相激励,取长补短,能团结协作,最终形成了相应能⼒;同时培养了学⽣刻苦钻研,事实求是的态度。

⼆、学习途径——动⼿操作是有效的 教学过程是⼀堂课关键中的关键,新课标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应是学⽣⾃⼰建构知识的活动。

教师让学⽣“在参与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

本节课有操作活动、⾃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应⽤活动三个⽅⾯,下⾯我重点谈谈操作活动。

1、在实践材料上下了⼯夫 操作实践的材料是精⼼选择的,⽼师为学⽣准备了⽤卡纸制作的形状、⼤⼩、颜⾊不同的三⾓形各⼏个,这样学⽣在操作时候,便于选择、测量、拼摆、观察、思考问题,⽽且这些三⾓形颜⾊醒⽬、⽐较⼤,学⽣应⽤起来很得⼿,操作的材料和学⽣的动⼿实践配合恰当。

2、找准时机让学⽣进⾏实践操作 本节课安排了两次操作活动:⼀是在得出三⾓形内⾓和规律前进⾏实践操作,促使学⽣在实践操作中探究新知识;⼆是在初步得出规律之后,让学⽣通过实践操作来验证新知识。

帮助学⽣清楚地认识到第⼀次出现内⾓和偏差的原因是测量误差造成的。

给学⽣提供的这两次动⼿实践的机会,不仅提⾼了操作的效果,更重要的使“听数学”变为“做数学”。

促使学⽣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产⽣了深刻的体验,从中感悟和理解到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体会了数学学习的过程与⽅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

三角形的内角和评课稿

三角形的内角和评课稿

《三角形的内角和》评课稿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很高兴能有机会参加此次活动。

刚才听了程老师的一节数学课,整节课程老师通过巧妙的设计,让学生经历了观察、发现、猜测、验证、归纳、概括等数学活动,切实体现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精心设计学习活动,让每一个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程老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结构化的学习材料,有各类的三角形、相同的三角形等,促使学生人人动手、人人思考,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与交流。

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现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2、立足长远,注重长效,不仅关注知识和能力目标的落实,更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在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的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到撕拼的验证方法其实是把三角形的内角和转化成了平角,使学生对“转化”的数学思想有所感悟;在对测量的结果出现不同答案的交流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测量时会出现误差,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的学习态度和探究精神。

3、注重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这也是我们本次研修活动的主题,程老师的这节课也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下面我们就根据这一主题结合程老师课,分别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首先是让学生提出猜想,借助观察是提出猜想的重要途径之一。

程老师的这节课通过让学生观察三角板,从而大胆的提出猜想,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其实除了观察,动手实验也可以让学生提出猜想,如:我在教学圆的周长计算时,让学生以三条不同长度的线段为直径分别画出三个不同的圆,剪下后把这三个圆同时滚动一周,得到三条线段的长分别是三个圆的周长。

让学生探索圆的直径与周长有没有关系,这时学生发现:圆的直径越短,它的周长也越短,圆的直径越长,它的周长也越长,学生得出结论是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关系。

然后再次组织学生动手测出每个圆的直径,并计算出圆的周长除以直径所得的商,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并把相应的数据填在表格里,通过展示数据,学生发现了直径与周长的关系,提出了圆的周长比直径的3倍多一些的猜想。

《三角形的内角和》评课稿(通用5篇)

《三角形的内角和》评课稿(通用5篇)

《三角形的内角和》评课稿(通用5篇)数学是人类对事物的抽象结构与模式进行严格描述的一种通用手段,可以应用于现实世界的任何问题,所有的数学对象本质上都是人为定义的。

从这个意义上,数学属于形式科学,而不是自然科学。

不同的数学家和哲学家对数学的确切范围和定义有一系列的看法。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角形的内角和》评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角形的内角和》评课稿篇1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三角形的特征、分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通过不同形式的动手操作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度数。

一、亮点1.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在教学中,孔石蕾老师首先通过猜想,让学生通过量一量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每个角的度数,有的学生得到三角形的内角和正好是180°,有的大于180°,而有的则小于180°,由此让学生去想办法去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度数。

在验证的过程中,学生采用了把三角形的三个角撕下来拼成直角的方法、把三角形的三个角折成平角的方法得出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接着教师又通过动画演示操作和几何画板的量角的优势,让学生清晰地看出三角形内角和的度数是180度,最后又应用这一知识进行了综合的练习。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了猜想、验证、得出结论、应用的四个探究环节,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2.精心准备,精彩呈现。

在教学过程中,孔石蕾老师在课件的制作,几何画板的应用、知识材料的拓展、习题的选择等方面进行了精心设计和准备,教学过程流畅、教学环节紧凑,教学语言清晰,有效地达成了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知识,也掌握了学习数学的方法。

二、建议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的进行知识的延伸拓展,如通过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对于后续的学习有什么影响,可以想到四边形的内角和等等方面的内容。

《三角形的内角和》评课稿篇2“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四节的内容。

三角形的内角和评课稿

三角形的内角和评课稿

三角形的内角和评课稿嘿,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个话题。

你知道吗?这可是数学里的一个经典,简直就是万年不变的老话题啊!记得小时候学习这个的时候,心里那个别扭啊,脑袋里像是有只小虫子在爬,总觉得好复杂,结果一到老师问我,立马就哑口无言。

不过没关系,今天咱们就轻松聊聊,把这件事说得明明白白的。

三角形是什么?其实它就是由三条边和三条角构成的形状。

这就像我们每个人都有头、肩、膀、腿,三角形也有自己的“身体结构”。

可你知道吗,三角形的秘密就在于它的内角和。

每当我听到这个词,我心里都想,哎呀,又来了。

老师一开口就说“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可真是个响亮的口号,仿佛在喊“人山人海,咱们一起去玩!”可是180度到底是什么概念呢?想象一下,一根直线把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给撑开,结果合在一起就成了一条直线,简单得让人想笑。

然后呢,咱们不妨来想象一下这三个角。

每个角都有它的性格。

有的角像是温柔的少女,娇滴滴的;有的角则像个粗犷的大汉,直来直去。

就像是三个人一起聚会,各自都有各自的特色。

可是你知道吗?不管它们性格多么迥异,最后的结果都是相同的,三者相加总是180度,谁也不能多,也不能少。

真是个神奇的组合,不是吗?讲到这里,我就忍不住想给大家讲个小故事。

有一次我和朋友一起出门,看到一个小孩在玩拼图。

这个小家伙兴奋地拼啊拼,结果发现拼不起来。

我就过去问他,怎么了呀?他说他拼的拼图有个角少了。

于是我就告诉他,嘿,你要记住,每个拼图都得有自己的角,不然就成了“独行侠”!其实这个就跟三角形一样,三个角缺一不可。

你不觉得这就是个有趣的道理吗?回到数学课堂,我一开始对这个话题有点抗拒,觉得它乏味得很。

但是,随着我慢慢研究,我发现这背后其实有很多美妙的东西。

比如说,正因为内角和是180度,所以我们可以用这个原理来解决很多问题。

像是测量土地、建房子,甚至在绘画时,设计角度时都能派上用场。

哇,数学原来这么实用啊!这让我不禁想起那句老话,“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搞清楚这些角的关系,真是让人茅塞顿开。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评课稿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评课稿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评课稿1. 引言本文是针对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中关于《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单元的评课稿。

本单元主要涵盖了三角形内角和的概念、性质及计算方法等内容。

通过评课稿的撰写,评估该单元教学的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效果等方面,以期对教学质量进行全面评价和改进。

2. 教学目标分析2.1 知识目标•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概念;•掌握计算三角形内角和的方法;•掌握利用三角形内角和解决实际问题。

2.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推理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与热爱;•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课堂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

3. 教学内容分析3.1 知识点梳理本单元的重点内容包括:•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定义和性质;•三角形内角和计算的基本方法;•应用三角形内角和解决实际问题。

3.2 认知活动设计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设计了以下认知活动:•通过观察和实操,帮助学生发现并探讨三角形内角和的规律;•给予学生大量的练习题和思考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4. 教学方法与策略4.1 情境导入法通过呈现一组实际生活中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三角形的认知和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后续的知识学习奠定基础。

4.2 演绎教学法通过向学生提供三角形内角和的定义及相关的几何关系,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推理,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4.3 问题导向法设计一系列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5. 教学评价与反思教学评价是必不可少的一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学习效果的评估,可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5.1 课堂观察老师应及时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并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活跃程度、问题解决能力等进行评估。

三角形的内角和评课

三角形的内角和评课

三角形的内角和评课1. 引言三角形是几何学中最基本的图形之一,它由三条边和三个内角组成。

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对于理解三角形的性质和特征非常重要。

本次评课将对三角形的内角和进行全面深入的讲解和分析。

2.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义三角形的内角和是指三个内角的度数之和。

对于任意一个三角形ABC,其内角和可以表示为:∠A+∠B+∠C=180∘。

3. 三角形的内角和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具有以下性质:性质1: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根据定义,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这是三角形的基本性质。

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内角和等腰三角形是指两边长度相等的三角形。

对于一个等腰三角形ABC,如果两个底角相等,则其内角和可以表示为:∠A+∠B+∠C=180∘。

性质3:等边三角形的内角和等边三角形是指三边长度都相等的三角形。

对于一个等边三角形ABC,其内角都相等,且每个内角的度数为60度。

因此,其内角和可以表示为:∠A+∠B+∠C= 60∘+60∘+60∘=180∘。

性质4: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直角三角形是指其中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

对于一个直角三角形ABC,其内角和可以表示为:∠A+∠B+∠C=90∘+90∘+90∘=180∘。

4. 三角形内角和的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的证明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方法1:角平分线法通过在三角形的内角上作角平分线,将内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

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以得到两个新的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等于180度。

因此,整个三角形的内角和也等于180度。

方法2:外角和法通过延长三角形的一条边,构造一个外角。

根据外角和的性质,外角和等于360度。

因此,通过减去外角的度数,可以得到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

5. 三角形内角和的应用三角形内角和在几何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应用1:判断三角形的类型通过计算三角形的内角和,可以判断三角形的类型。

例如,如果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则可以判断该三角形是一个普通三角形;如果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90度,则可以判断该三角形是一个直角三角形。

三角形的内角和评课稿

三角形的内角和评课稿

《三角形的内角和》评课稿第十二小学吴超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采用了“猜一猜——量一量——拼—拼——折一折……”的教学法。

在整节课的探索活动中,设计有独立活动、小组活动。

在具体活动中,让学生大胆猜想,自主探索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再通过测量、拼、折等方式让学生确定三角形内角的度数和。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又体现了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探索能力在整个教学设计上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理念,将教学思路拟定为“猜谜设疑激趣导入——猜想——验证{自主探究}——巩固内化——拓展延伸”,努力构建探索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善于捕捉课堂中的动态资源。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1.猜谜设疑激趣导入——让学生先开口: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发和鼓励。

刚开始上课,便出示一道谜语让学生猜,学生猜出是三角形后,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自然便引出了三角形的一系列特征及知识。

这样,在很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愿望和兴趣,而且也很自然地揭示了课题。

2.巧用猜想——巧用学生的话:当有个学生说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时用了学生的话,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180度呢?巧妙的过度到了接下来的教学环节。

3.善用验证{自主探索}——妙用学生的错:学生形成统一的猜想{即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后,把课堂大量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开展有针对性的数学探究活动{即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否是180度?},在验证活动中,当学生用量一量去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出现测量上的误差,巧妙的抓出这点,问:有没有其他办法让它的验证更准确点?自然的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引出用拼一拼,或折一折的方法去验证。

这样自然的把放和引有机的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从不同的途径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不但让每个学生自主参与验证活动,而且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分析和想象活动过程中解决问题,发展空间观念和论证推理能力。

《三角形的内角和》评课稿[通用9篇]

《三角形的内角和》评课稿[通用9篇]

《三角形的内角和》评课稿[通用9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评课稿,通过评课的反馈信息可以调节教师的教学工作,了解、掌握教学实施的效果,反省成功与失败原因之所在,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创造性,及时修正、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

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评课稿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角形的内角和》评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角形的内角和》评课稿1在整个教学设计上谢老师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理念,将教学思路拟定为“谈话激趣设疑导入——猜想——验证{自主探究}——巩固内化——拓展延伸”,努力构建探索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1、善用激趣设疑导入: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发和鼓励。

刚开始上课,谢老师用选王大会设悬念,三种类型的角在激烈的争执,到的谁的内角和大呢?这样,在很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愿望和兴趣,而且也很自然地揭示了课题。

2、巧用猜想:学生有了探索的愿望和兴趣,可是不能没有目标的去探索,那样只会事倍功半,甚至没有结果,这时谢老师就提到到底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180度呢,我们总不能口说无凭吧?使后边的探索和验证活动有了明确的目标。

3、善用验证{自主探索}:学生形成统一的猜想{即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后,谢老师就把课堂大量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开展有针对性的数学探究活动{即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否是180度?},在活动中,把放和引有机的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从不同的途径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不但让每个学生自主参与验证活动,而且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分析、推理和想象活动过程中解决问题,发展空间观念和论证推理能力。

具体过程为:量一量——拼一拼——看一看。

4、善于引导巩固内化:俗话说的好:“熟能生巧”。

数学离不开练习,要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一定要通过练习。

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也要通过一定的思考练习,课程标准提倡练习的有效性。

《三角形的内角和》数学评课稿

《三角形的内角和》数学评课稿

《三角形的内角和》数学评课稿
对于《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个课题的数学评课稿,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首先,介绍课题背景和意义。

可以简要说明三角形是初等数学的基础概念之一,对于其内角和的计算是基础知识。

通过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评价教学目标的设置。

课题的教学目标应该明确,能够引导学生理解和计算三角形内角和的方法和步骤,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然后,评价教学内容的设计。

教学内容应该有层次性,从易到难,由简单的三角形开始,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的计算方法,然后逐渐引入复杂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接下来,评价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演示、练习等,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的计算方法。

最后,评价教学效果的检测与评估。

可以通过布置习题、小组讨论等方式,检测学生对于三角形内角和的掌握情况,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综上所述,评价《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个课题的数学评课稿时,需要从课题背景和意义、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
手段以及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通过合理设计和有针对性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角形内角和评课稿(通用20篇)

三角形内角和评课稿(通用20篇)

三角形内角和评课稿(通用20篇)三角形内角和评课稿篇1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让学生亲自动手,通过量、剪、拼等活动发现、证实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并会应用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动手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并通过动手操作把三角形内角和转化为平角的探究活动,向学生渗透“转化”数学思想。

3.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经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一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的全过程。

本节课教学设计符合新课程理念,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能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问题的探索与研究,学生在整节课中学得轻松。

整节课的教学设计,条理清晰,层次清楚,学生思维活跃,教学一开始从学生熟悉的三角板抽象出特殊的三角形探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接下来很自然地引导学生探讨所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也是180,过渡自然且有吸引力。

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先让学生进行测量、计算,但得不到统一的结果,再引导学生用把三个角拼在一起得到一个平角进行验证。

这时,有部分学生在拼凑的过程中出现了困难,花费的时间较长,在这里用再演示一遍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练习设计也具有许多优点,注意到练习的梯度,并由浅入深,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最后的游戏也很有趣味性,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在游戏中除疲倦激发兴趣,拓展学生思维。

本课的不足之处是习题的设计受课本资源的限制,没有大胆突破教材,充分利用生活资源。

让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常出现的问题,更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不仅来源于生活,学习数学的目的更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意义。

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本着“学贵在思,思源于疑”的思想,不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去实验、去发现新知识的奥妙,从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积极探索的活动中掌握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评课记录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评课记录

这节课乔老师在合理应用科学手段给学生以正确的学法指导上、善于做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能关注学生的认知结构和主动参与等方面做的非常好。

在教学过程中的主线充分采用了“猜一猜——量一量——拼—拼——折一折——看一看”等在做中学的教学策略。

在教学设计上主要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理念,努力构建动手操作探索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巧用猜想。

学生有没有了探索的愿望和兴趣,就看老师有没有解决教材难点的策略。

当学生在脑海中没有形成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的表象时,采用大胆的猜想,把学生的思维放开。

既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又为后边的探索和验证活动起了启下和导向的作用。

二、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本节课安排了几次操作活动。

为学生营造了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课堂气氛。

既关注了学生的个人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又注重了学生的个体感悟,强调情感体验的过程。

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逐步获得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这一难点新知。

开发区小学高芳课堂上老师注重放和引有机的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从不同的途径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不但让每个学生自主参与验证活动,而且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分析、推理和想象活动过程中解决问题,发展空间观念和论证推理能力。

其次,注重了演示法和观察法的运用。

借助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演示和对实物的观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如何进行拼一拼的活动,增强了活动的有效性。

为学生的有效学习上提供了一个正确的学法指导。

做到了适当地解决教材难点的主题,可谓是找准了时机。

乔老师在把握教材难点的设计上,处处关注学生的学情、根据学生的学情来确定教学策略。

主线就是在动手操作时,加强指导,巧妙组织,这样,就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三角形的内角和》评课稿开发区小学许华盈1.课堂教学的结构和层次非常清晰,教师能够设计有针对性的复习题,并且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两次不同层面的操作活动,让学生明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并且进一步验证这一结论。

2023年《三角形的内角和》评课稿

2023年《三角形的内角和》评课稿

2023年《三角形的内角和》评课稿2023年《三角形的内角和》评课稿1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三角形的特征、分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通过不同形式的动手操作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度数。

一、亮点1.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在教学中,孔石蕾老师首先通过猜想,让学生通过量一量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每个角的度数,有的学生得到三角形的内角和正好是180°,有的大于180°,而有的则小于180°,由此让学生去想办法去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度数。

在验证的过程中,学生采用了把三角形的三个角撕下来拼成直角的方法、把三角形的三个角折成平角的方法得出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接着教师又通过动画演示操作和几何画板的量角的优势,让学生清晰地看出三角形内角和的度数是180度,最后又应用这一知识进行了综合的练习。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了猜想、验证、得出结论、应用的四个探究环节,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2.精心准备,精彩呈现。

在教学过程中,孔石蕾老师在课件的制作,几何画板的应用、知识材料的拓展、习题的选择等方面进行了精心设计和准备,教学过程流畅、教学环节紧凑,教学语言清晰,有效地达成了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知识,也掌握了学习数学的方法。

二、建议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的进行知识的延伸拓展,如通过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对于后续的学习有什么影响,可以想到四边形的内角和等等方面的内容。

2023年《三角形的内角和》评课稿2听刘__老师上了一节《三角形内角和》的公开课。

在整个教学设计上刘老师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理念,将教学思路拟定为“有趣的情景激趣设疑导入——自学猜想——验证{自主探究}——展示交流——反馈训练——小结”,努力构建探索型的高效课堂课堂教学模式。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1、善用情景激趣设疑导入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发和鼓励。

八年级数学《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课堂评价

八年级数学《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课堂评价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点评稿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经过实际的教学检验,成功的激发了学生兴趣,吸引了学生注意力,激起了他们的求知欲望;教师教学民主,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想法;在教学中运用教学媒体的效果好。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发现了多种辅助线的做法,但本质是通过做平行线实现角的转化,潜移默化中渗透了重要的数学思想——转化的思想。

本节课的重点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王康老师引导学生通过作平行线经过点的位置不同将几种做法分为三类启发学生探究,既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思维过程,将抽象的证明和直观的探索联系起来,成功的实现了从合情推理到演绎推理的转变,体现了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学理念。

总之,通过这节课给我带来了更深的启示:在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让学生充分从事数学探究活动,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选择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不断地发展!。

三角形内角和评课稿

三角形内角和评课稿

三角形内角和评课稿在这节课中,XXX巧妙地运用了多媒体手段,扮演了学生研究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

教学过程中,采用了以“猜一猜——量一量——拼—拼——折一折——看一看”为主线的教学策略,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第一段中,XXX为学生营造了探究的情境。

通过猜想的验证过程,学生得到了充分的自我探索、自我思考和自我实现的实践机会。

在小组活动中,学生通过测量法、撕拼法、折拼法等方法验证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

这些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惯,还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的直观体验,形成了直接的认知。

同时,XXX也参与了学生的研究,适当进行点拨,并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反馈,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探究氛围。

第二段中,XXX敢于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主角。

在学生初步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规律后,XXX提供了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规律。

在学生形成统一的猜想后,XXX把课堂大量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开展有针对性的数学探究活动。

在活动中,学生先用自己想出来的方法验证,再由老师演示,最后电脑演示。

这种放和引的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从不同的途径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段中,XXX充分调动了各种感官,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享受数学研究的乐趣。

在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的过程中,学生不仅用度量的方法,还出现了很多种方法,例如把三个角剪下来拼成一个平角,把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折到直角部分,用折纸的方法等。

这些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大脑,让平时对数学不感兴趣的学生也置身其中。

让学生经历“量”和“拼”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动手实践的惯,同时加深体验,享受生活的乐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角形的内角和》评课稿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三角形的特征、分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通过不同形式的动手操作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度数。

一、亮点
1. 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在教学中,孔石蕾老师首先通过猜想,让学
生通过量一量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每个角的度数,有的学生得到三角形的内角和正好是180°,有的大于180°,而有的则小于180°,由此让学生去想办法去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度数。

在验证的过程中,学生采用了把三角形的三个角撕下来拼成直角的方法、把三角形的三个角折成平角的方法得出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接着教师又通过动画演示操作和几何画板的量角的优势,让学生清晰地看出三角形内角和的度数是180度,最后又应用这一知识进行了综合的练习。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了猜想、验证、得出结论、应用的四个探究环节,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2.精心准备,精彩呈现。

在教学过程中,孔石蕾老师在课件的制作,几何画板的应用、知识材料的拓展、习题的选择等方面进行了精心设计和准备,教学过程流畅、教学环节紧凑,教学语言清晰,有效地达成了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
仅掌握了知识,也掌握了学习数学的方法。

二、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的进行知识的延伸拓展,如通过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对于后续的学习有什么影响,可以想到四边形的内角和等等方面的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