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雨雪寒潮过程天气形势演变分析
1987年11月下旬特强寒潮
碳火旁涮羊肉的香气、冰面上绒绒帽的绚丽、夜晚里绵密密的飞雪、艳阳下红彤彤的冰糖葫芦......提起冬天,我们可以有这些美好而温馨的回忆。
然而,冬天留给人们更多的印象则是天寒地冻、寒风凛冽、暴雪纷飞......今年10月下旬以来,我国已经先后遭遇几次较强冷空气的袭击。
在经过夏秋两季蛰伏后,冷空气积蓄已久的“能量”终于开始呈强爆发趋势,所到之处大风呼啸、降温猛烈、雨雪纷飞。
让我们把日历向前翻,回首一下1987年11月下旬那次袭击华夏的特强寒潮天气。
1987年11月23日起至30日,由于西西伯利亚强冷空气入侵,我国自北向南出现了一次大范围的强降温天气,与降温同时而来的还有4-7级、部分地区8-9级的偏北大风。
这次冷空气过程,使我国大部地区的日平均气温下降了10℃~20℃,其中江南中部西部以及贵州、广东、广西的部分地区气温更是下降了20-25℃,新疆北部下降达25-30℃。
东北北部和新疆北部最低气温下降到了-30~-40℃,东北平原及内蒙古等地降至-15~-25℃,华北平原将至-10℃左右,淮河流域降至-3~-7℃,江南及贵州等地降至0℃左右。
降温强度之大,达到气温之低,是历年同期少有的。
1987年11月下旬日最低气温演变图剧烈的降温推动霜冻线从淮河、秦岭一带迅速南压至上海、金华、景德镇、南城、赣州、桂林、安顺、大理一线。
除四川盆地外,此线以北普遍出现霜冻。
江南中部、西部以及贵州等地的初霜日期比常年偏早3-10天。
1987年11月25-29日霜冻线南界演变图与此同时,西北东部、东北南部还普遍出现了中到大雪,部分地区出现冻雨,华南大部地区也普降中到大雨。
统计结果显示,此次寒潮过程影响范围之广、降温之剧烈,是建国以来同期罕见的。
低温、雨雪、冰冻等给当时的道路运输、农业生产等都带来了极其惨重的损失。
强冷空气所造成的雨雪、冰冻天气首先给交通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影响。
据当时的统计数据显示,寒潮影响期间,哈尔滨、沈阳、北京、乌鲁木齐等铁路局辖内不少车站道岔冻结,线路被雪掩埋,信号、通信不灵,列车运行受阻,造成列车始发和运行正点率大幅下降。
南充市寒潮天气过程对比分析
南充市寒潮天气过程对比分析寒潮是冬季常见的天气过程,南充市作为四川省的一个地级市,也受到了寒潮的影响。
下面将对南充市寒潮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
对寒潮天气过程的定义进行简单介绍。
寒潮是一种强冷空气活动过程,主要由高空气旋和地表冷高压共同引起。
寒潮的特点是气温骤降,寒意明显,伴随着风力加大和天气逐渐转凉。
在南充市的寒潮天气过程中,可以观察到以下特点。
首先是气温的骤降。
南充市平均气温较低,因此寒潮天气过程中的气温骤降更加明显。
一般来说,南充市的冬季气温较为稳定,但是在寒潮天气过程中,气温会明显下降,有时甚至会降至0℃以下。
其次是风力的加大。
寒潮天气过程中,由于冷空气的来临,南充市的风力会逐渐加大。
冷空气在南下过程中会形成较强的风,这种风一般被称为寒潮风。
寒潮风通常伴随着寒意和干燥的天气,对人体的感受较为明显。
寒潮天气过程还会引发一些天气现象。
比如降雪、雨夹雪等。
由于寒潮过程中的降水经过冷空气的作用,降水形态往往会转变为雪或雨夹雪。
在南充市,降雪的频率较低,但在寒潮天气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大面积的降雪现象。
最后是天气逐渐转凉。
南充市的冬季气温本身就比较低,但是在寒潮天气过程中,气温会进一步下降,并持续一段时间。
这使得南充市的气温逐渐转凉,冬季寒冷的特点更加明显。
南充市的寒潮天气过程与一般地区相比有一些特点。
其中包括气温的骤降、风力的加大、天气现象的出现以及天气逐渐转凉等方面。
这些特点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做好相应的防寒保暖工作。
柯桥区一次寒潮天气过程分析——以2020年2月为例
EC 数值模式资料: 500hPa、 700hPa、 850hPa 等
各大气层中的形势场、 风场和温度场等资料ꎮ
1 2 研究方法
图 1 2020 年 2 月 24 日 14 ∶ 00—16 日 14 ∶ 00 柯桥
利用数值预报 EC 再分析资料ꎬ 分析高空形势场ꎬ
收稿日期: 2020-03-31
一次寒潮天气过程的环流、 影响系统、 成因分析ꎮ 结果表明ꎬ 前期北方冷空气的堆积ꎬ 后期西北气流迅速南下ꎬ
欧洲中心 EC 数值预报的高度场、 风场、 温度场、 气压场对本次寒潮预报效果较好ꎮ
关键词: 寒潮ꎻ 降温ꎻ 冷空气
中图分类号: S16 文献标识码: A
(1 绍兴市柯桥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ꎬ 浙江 绍兴 312035ꎻ
2 绍兴市柯桥区气象局ꎬ 浙江 绍兴ꎻ 3 绍兴市上虞区气象局ꎬ 浙江 绍兴ꎬ 312300)
摘 要: 本文利用气象自动观测站资料和 NECP 再分析资料的综合分析ꎬ 对 2020 年 2 月 14—16 日柯桥区出现的
※资源环境
农业与技术 2020ꎬ Vol 40ꎬ No 08 11 7
柯桥区一次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以 2020 年 2 月为例
胡燕华1 季丹丹2 岑璐琳3
引言
寒潮天气过程是一种大 规 模 的 强 冷 空 气 活 动 过
程ꎬ 主要特 点 是 剧 烈 降 温 和 大 风ꎬ 有 时 还 伴 有 雨、
雪、 雨凇和霜冻ꎮ 寒潮能导致早春晚秋作物受冻等影
响ꎮ 根据中央气象台 的 寒 潮 标 准 规 定: 过 程 ℃ ꎬ 可以定性本次为寒
时出现降雪天气现象ꎬ 王坛镇丹家村等高海拔地区出
现少量积雪ꎮ
本文所用数据ꎬ 来自于浙江省自动气象探测信息
2011年春季河套地区一次寒潮霜冻天气过程分析
2011年春季河套地区一次寒潮霜冻天气过程分析
在2011年春季,河套地区天气异常寒冷,气温持续低于正常水平。
在3月初,这一地区受到了一个强冷空气团的影响,持续了几天的降温,并且带来了强劲的风力。
这个冷空气团的路径在西伯利亚经过蒙古国北部,最终进入中国的内蒙古和河套地区。
这个冷空气团过后,极地冷空气源源不断地向里流,导致地面温度急剧下降。
在这个寒潮天气过程中,最低温度达到了零下20多度,是河套地区长期以来最低的气温记录。
这样的低温使得土壤迅速冻结,导致植被受到严重冻害。
农作物的叶片和嫩枝遭
受了严重的霜冻破坏,许多作物的农田损失惨重。
除了农作物,畜禽养殖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由于气温过低,许多家禽和家畜无法耐
受住寒冷,导致大量死亡。
养殖户们为了保护家禽和家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保温,提供足够的饲料等,但仍然无法避免损失。
寒潮天气还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由于道路结冰,交通非常困难,许
多车辆无法正常行驶。
出行变得十分危险,很多人不得不选择在家里待着,影响了人们的
正常生活。
这次寒潮天气过程的影响持续了几天,直到冷空气团移出该地区后,天气才逐渐回暖。
虽然寒潮天气给河套地区带来了严重的灾害和不便,但人们也从中得到了一些启示。
加强
农作物保护措施,选择能够适应寒冷环境的作物品种等。
也提醒人们在类似天气到来时,
要提前做好防寒保暖措施,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危险。
呼伦贝尔市一次强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呼伦贝尔市一次强寒潮天气过程分析付亚男【摘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及数值模式产品,采用天气学诊断分析方法,对2014年11月26~27日呼伦贝尔市强寒潮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表明,此次强寒潮天气过程是一次典型的横槽转竖型寒潮过程;极涡亚洲一侧强度偏强,引导极地冷空气不断南下堆积形成横槽,乌山阻高迅速建立、崩溃致使横槽转竖从而引导冷空气南下东进,产生剧烈的降温;黑海-里海地面高压发展强盛,向东伸展形成强盛的冷高压,并导致贝湖气旋分裂演变为东北低压,高低压之间强大的气压梯度力导致大风的产生;在前期强烈升温的基础上,冷平流导致气温骤降,低层弱上升运动起到了辅助降温的效果.【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5(000)005【总页数】5页(P185-189)【关键词】寒潮;降温;诊断分析【作者】付亚男【作者单位】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气象台,内蒙古呼伦贝尔021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26寒潮天气过程是极地或高纬度地带强冷空气向南暴发的过程,以剧烈的降温为主要特征,同时往往伴有大风、沙尘暴和暴雪等灾害性天气,能引发多种严重的气象灾害,对农业、牧区、工业、交通运输及人民生活均有很大影响。
因此,及时准确地做好寒潮天气预报至关重要[1]。
呼伦贝尔市地处祖国北部边疆(115°31'~126°04'E、47°05'~53°20'N),面积25.3万km2,境内共有16个区域站、177个自动站。
寒潮天气是呼伦贝尔市冬春季节较为常见的灾害性天气,对当地的农业、牧业生产和城镇居民生活均有一定的影响。
国内气象学者们在大量典型寒潮过程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影响我国大陆的冷空气源地、路径及关键区,对环流形势及影响系统进行分型,并总结了一些预报指标[2]。
这些研究成果在寒潮天气预报业务中发挥了显著作用。
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气候条件差异很大,寒潮天气过程也不尽相同,因而深入分析一些特殊的寒潮个例十分必要[3]。
2005年3月一次寒潮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
2005年3月一次寒潮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2005年3月一次寒潮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引言:2005年3月,中国大部分地区遭遇了一次严重的寒潮天气过程。
这次寒潮给人们的生活和经济活动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本文将对这次寒潮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探讨其形成原因和演变过程。
一、形势背景分析在2005年3月初,中国东北地区正逢冬季结束进入春季的过渡时期,气温已经有所回升。
然而,在3月10日左右,北方地区突然遭遇了一次寒潮天气过程。
这次寒潮给东北、华北、黄淮等地带来了大风、低温、大范围的降雪等恶劣天气条件。
二、数据分析1. 高空环流状况:通过分析高空500hPa位势场图和涡度场图,可以看出这次寒潮过程发生在一个复杂的环流背景下。
北方地区从西北方向流入了一股强冷空气,与西南气流形成锋面。
同时,高空也存在准6波动扰动,对于锋面的移动和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2. 地面天气要素:(1)风场分布:寒潮过程期间,北方地区受到强冷空气的影响,风力增大且有明显的风速梯度。
气旋性冷涡沿锋面生成并移动,加强了锋面附近的风速。
(2)温度分布:寒潮过程期间,北方地区降温明显,温度普遍下降8-10摄氏度。
华北、黄淮等地最低气温下降到-10摄氏度以下,其中一些地区降温超过15摄氏度。
由于这次寒潮的性质是湿润型寒潮,降雪范围广,致使气温降得更快、更低。
(3)降水形式和量:这次寒潮过程伴随着大范围的降雪。
受锋面移交影响,降雪区域沿着锋面南北延伸,从皖南到河北的黄淮、华北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降雪。
最重的降雪主要出现在山西、河南、河北等地,局部地区降雪量超过20毫米。
三、原因分析1. 高空环流因素:这次寒潮过程发生在一个复杂的高空环流背景下。
在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存在一个强大的高压脊,控制了西伯利亚地区的气候。
同时,西南方向流入的暖湿空气受到高压脊的阻挡,形成了一个锋面。
这个锋面区域是寒潮天气生成的主要区域。
2. 低层天气系统:在这次寒潮过程中,低层有一个低槽通过,冷空气得以向南方输送。
寒潮引发的极端天气事件分析
寒潮引发的极端天气事件分析近年来,寒潮频繁席卷我国各地,引发了一系列的极端天气事件,给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就寒潮引发的极端天气事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原因与应对措施。
一、寒潮引发的极端天气事件1. 暴雪袭击寒潮来袭往往伴随着强降雪,给地面交通和交通设施带来巨大困扰。
大雪封路、积雪覆盖导致的滑坡、塌方等地质灾害频发,给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不便。
2. 极寒天气寒潮带来的极寒天气,使得气温急剧下降,出现了大面积冻害。
农作物遭受严重冻害,给农民们的生计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此外,极寒天气还容易导致道路结冰,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
3. 冰雹暴风寒潮过程中,由于上层急流的影响,会形成强风降温天气,形成冷暖空气急剧对流,产生冰雹暴风。
这种极端天气事件容易导致房屋损坏、交通受阻等问题,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二、寒潮极端天气事件的原因1. 环流形势寒潮是由高纬度洋面上较强的冷空气活动引起的。
而冷空气活动的形成与环流形势密不可分。
例如,北半球冬季是东亚地区寒潮多发季节,主要是因为西伯利亚高压和东亚冬季风合力造成。
2. 暖湿气流的影响暖湿气流通常是寒潮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暖湿气流遇到冷空气的前沿,由于温度对流不稳定性的增强,会产生大范围的降水,从而形成暴雪、冰雹暴风等极端天气现象。
三、应对极端天气事件的措施1. 精细化预报加强对寒潮极端天气的预测能力,提前向公众发布预警,引导人们做好防寒、防滑、防冻等准备工作,减少寒潮对人民生活的不利影响。
2. 建设防灾设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修建防寒、排雪、降温等设施,提高城市的应对能力。
同时,加强农田温室大棚建设,减少农作物受冻害的风险。
3. 加强科学研究加大对寒潮和极端天气事件的科学研究力度,通过深入了解其形成机制和规律,提高预测准确性,为应对极端天气事件提供更科学的参考。
四、结语寒潮引发的极端天气事件给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我们需要加强对其的研究,提高预测和防范能力。
大连机场一次寒潮天气过程综述
大连机场一次寒潮天气过程综述摘要:2010年12月12日-14日,大连地区出现了入冬以来的第一次寒潮天气过程。
此次寒潮过程具有降温速度快、降温幅度大、出现多种降水形态,造成地面及跑道大范围积冰等特点,严重影响了航班的正常起降。
本文主要针对此次天气过程的天气现象及气象要素演变情况进行总结,以便进一步做好民航气象观测工作、确保飞行安全,这对进一步做好民航气象观测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寒潮降温观测总结1 引言寒潮是指规模较大、势力较强、气温较低的冷空气活动,冷空气侵入后,该地气温在24小时内剧降10℃以上,同时这一天的最低气温在5℃以下,海区也会出现7级(14-17米/秒)以上大风。
2010年12月12日,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了入冬以来的第一次寒潮天气过程,强冷空气由北向南席卷了我国中东部的大部分地区,带来了大范围的雨雪降温天气,直到16日此次寒潮过程才基本结束。
在此次寒潮爆发的过程中,内蒙、华北、东北一带首当其冲。
受寒潮影响大连地区也在12日下午出现了降水、降温及大风等天气现象,其中降水一直持续到13日上午11:00(北京时,下同)才结束,先后出现了雨、雨夹雪、冻雨、冻毛毛雨、米雪、雪等多种降水形态。
同时造成了机场跑道的积冰,严重影响了机场航班的正常起降,共造成27架次航班延误,4架航班取消。
此次寒潮过程对民航气象飞行保障也是一次考验,我们空管气象观测人员及时、准确把握了天气变化过程,圆满地完成了此次飞行气象保障任务。
2 天气形势概述2.1高空天气形势首先看高空天气形势,在12日早上08点500hPa天气图上可以看到前后阻塞剧烈,极涡继续旋转加强南下,极涡整体已经位于500N附近,其中2个高压中心分别位于大兴安岭和鞑靼海峡,位势分别为5010和4998位势米。
到了12日20点,500hPa上冷中心继续东移南压,大连受槽前西南气流影响,而700hPa 上,云南北部的低槽东移南压至长江流域的中部,形成了切变线,刚好形成了有利于大连地区的水汽输送通道,为大连地区的降水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
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组员:胡苏琼 罗然 马晨誉 茅威 孙晓宇 童颖睿 袁媛
寒潮的定义
中央气象台规定,对局地而言,由于受 冷空气影响,24h气温下降10℃或以上, 且最低温度下降到5℃或以下,并伴有5 级以上偏北大风时,称为一次寒潮天气 过程。
低槽移至乌拉尔山南部, 与 -40℃冷中心配合, 该低压南部冷平流使地 面低压中出现了副冷锋。 槽后有弱脊伴随移出。
东北北部及华 区域性大风 部、东北东部 出现降雪。
1970年11月13日08时地面
低槽东移代替原来减 弱的东亚大槽,锋区 已向东南移动到日本 海、东海附近。
1970年11月14日08时500hPa
地面冷高压中心 减弱到1054hpa, 并向东南移动, 推动着冷高压前 沿的冷锋南下。
受冷空气影响,我国 大部分地区出现大幅 度降温,部分地区24h 降温达10℃以上。
L
西来槽从蒙新高地 西侧移至东侧时, 借助有利的下坡地 形在贝加尔湖西部 加深发展,有利于 寒潮向南爆发。
L L
1970年11月12日08时500百帕
内蒙古、新 疆一些地区 降温达到寒 潮标准。
当高空两股冷空 此时冷高压中心一些 气合并时,地面 测站降温已达-24℃。 冷高压中心增到 1052hpa,锋后 出现大风和阵雪 天气。
冷中心加 强
L
关 L 键 区
鄂毕河口处冷 中心温度已降 至-44℃,蒙 新高地西侧有 40°C 冷中心。
DL
东亚沿岸低压 中心和冷中心 重合,系统减 弱东移,有利 于低槽东移发 展。
低槽后高压脊后有 暖平流输送,高压 脊发展。而槽后有 明显冷平流,低槽 加深发展。
时500百帕
咸海东侧冷高压强度 增强,中心气压为 1039hpa,冷高压 外 围冷锋与副冷锋距离 缩减,冷锋已进入蒙 古和新疆北部地区。
黄南地区一次寒潮天气过程及模式检验分析
黄南地区一次寒潮天气过程及模式检验分析摘要:2021年11月5~7日黄南地区出现了入冬以来的第一次强寒潮天气,此次冷空气强度大,影响整个黄南地区,伴随出现的强降温、降雪以及浮尘天气对居民生产生活、交通等产生了巨大影响。
本文采用常规观测资料、Micaps 高空和地面资料、欧洲中心(EC)模式和中国气象局(CMA)预报资料,利用天气学、动力学的方法,对此次寒潮天气成因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1)此次寒潮天气,高空有明显冷中心,中心值达到-44℃,地面上有冷高压和冷锋存在,入侵并影响黄南地区的冷空气路径主要是“东路”;(2)此次寒潮降温的原因主要是高层强冷平流的入侵以及晴空辐射降温共同导致的;(3)寒潮前期黄南地区的高温,聚集能量,给寒潮过程中的强降温提供了基础;(4)对于此次寒潮关键系统及降温幅度的预报而言,EC模式的准确性及稳定性比CMA模式更优。
关键词:寒潮黄南地区降温降雪数值模式1 引言寒潮天气过程是一种大规模的冷空气活动过程,寒潮天气的主要特征是降温和大风,有时还伴有雨、雪、雨凇等【1】。
青海地区的寒潮一般发生在春、秋、冬三个季节。
青海出现寒潮时,冷空气所经之处常出现降温、大风沙尘、降雪等天气,影响范围广【2】。
寒潮天气的预报不仅对居民日常生活至关重要,还对国防、经济生产部门做好预防其危害及利用其有效因素有重要的意义。
黄南藏族自治州(下文简称“黄南”)地处青藏高原的边坡地带,地势复杂,冬春两季受南下的冷空气影响较大,多半能在此地区达到寒潮的标准。
影响青南地区的冷空气一般分为两路,一路是强冷空气灌入南疆盆地后,逐渐溢入高原西侧阿尔金山山口,从而进入柴达木盆地,进而自西向东影响北部大部地区,后部冷空气很强时也可以南溢进入黄南地区,此股冷空气一般被青海天气预报工作者称为“西路冷空气”;另一路是北疆冷气团的一股冷空气沿着祁连山北侧的河西走廊地区迅速东移南下,因沿途路径相对较为平坦,移速较快,很容易在高原东北部河谷地区形成向西回流倒灌的冷空气,成为影响黄南等地区的另一股冷空气, 此股冷空气一般被青海天气预报工作者称为“东路冷空气”【3】。
2011年春季河套地区一次寒潮霜冻天气过程分析
2011年春季河套地区一次寒潮霜冻天气过程分析1. 引言河套地区位于中国北方,是一个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
春季是该地区气温逐渐回升,作物开始生长的季节。
在2011年春季,河套地区遭遇了一次寒潮天气,导致严重的霜冻灾害。
本文对该次天气过程进行分析,以探讨其形成和发展的原因,并对应对策略进行讨论。
2. 天气背景在2011年春季,河套地区开始出现温度回升的迹象。
3月初,该地区进入了春天,气温逐渐回升至0摄氏度以上。
3月10日至12日,一股强冷空气从西北方迅速南下,并与暖湿气流相遇,形成了一次寒潮天气过程。
3. 形成原因该次寒潮天气的形成主要受到两大因素的影响:冷空气和暖湿气流。
寒潮天气是由冷空气的南下活动所引起的。
在本次天气过程中,来自西北的强冷空气在迅速南下的过程中,遇到了来自东南的暖湿气流。
由于两者物理性质不同,冷空气相对较重、相对较干燥,而暖湿气流相对较轻、相对较湿润,因此两者之间形成了明显的边界。
边界处,空气流动受到阻碍,导致了天气的异常变化。
4. 发展过程在寒潮天气的影响下,河套地区的气温急剧下降,并伴有大风、降雪等天气现象。
由于冷空气的南下速度较快,暖湿气流进入并遭遇冷空气的时间较短,所以降雪量并不大。
随着冷空气的不断南下,寒潮天气的强度逐渐加强。
3月11日,河套地区出现了最低气温-10摄氏度的低温记录,并持续了数天时间。
农作物、果树等农业资源受到了严重的冻害。
5. 对策讨论面对寒潮天气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采取有效的对策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采取保温措施,如在果树周围搭建保温棚、铺设保温材料等。
及时灌溉农田,增加土壤湿度,提高农作物的抗寒性。
科学合理地选择农作物品种和适应寒潮天气的栽培方法也非常重要。
在天气预警出现之前,加强监测和预测工作,及时通知农民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减少农业损失。
6. 结论2011年春季河套地区的一次寒潮天气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通过对该次天气过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寒潮天气的形成和发展与冷空气和暖湿气流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
一次寒潮天气过程的简析
 ̄ t 1 时 地 面 天 气 图 1 月 1 日2 时 地 面 天 气 图 2' 5日f 1 8 2 5 0
1 月1 日0; 2 5 8 时 n走气图 1 月1 日2 时5 1 2 5 O 1 天气图 ) )
此次寒 潮过 程 ,出现 了近5年来 历史 同期 f 2 中下旬 ) 次 O 月 1 仅 于19 年(3  ̄) 低气 温 。气象 台早在 1 日就做 出预测 “ 91 - .C的最 s 3 预计强 冷空气前锋将 于 1日夜 间到 达南岭 ;l 日后半 段开始 ,受其前沿 小 3 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
( ) 0l a 1 soP环流形势 。l月1 日) 的50 l 2 4 1时 0百帕图中 ,乌拉尔山 8 暖性高压 脊已经 建立 , 后有 暖平流北 上 , 利于阻 塞形势维持 。亚 脊 有
洲极涡位于西伯 利亚东 部大洋西岸 ,极涡底部锋 区西段的蒙古境 内出
1 月1 日 8 2 4 0 时地面天气图
压控制。
寒潮 前锋于 l日夜间穿越 南岭 到达我 省北 部 ,1 日0时到 1 日 3 4 8 5 f时在我省中部维持 。l日2时到 1日,配合50P横槽转竖 , 面 J 8 s o 6 0ha 锋 快速南压 ,l 日 0 6 2时到 1日到达南海东北部海面 。l 日起冷高压开 始 7 8 变性 并
南 缸抖 效 2 1年第8 0 1
体 育 科 技
农 村 中小 学体 育教 学环 境 的调 查 与 研 究
陈 巧 弟 曾 华
f 2 中下 旬 ) l月 仅次 于19年(3 ℃) 低气温 ,为一. ̄ 91 _ . 的最 5 2 c。全 市 o l个中尺度 自动 站最低气温 均降至零度 以下( 7 宁塘镇 自动站录得最 低 值-. , 出现了 大范 围的冰霜冻 。 -s 4 ℃) 并 () 2 大风情 况。此次寒潮过 程引起的大风十 分显著 ,持续时间 也 较长 ,强烈的变压梯度和气压梯度 是造成 大风的主要原因 。风力最 强的时段 出现在 1日的下午到 l的白天。持续 时问达2,时 ,中尺度 5 6 4, 1 自动站普遍录得4 级 偏北 大风 ,部分自动站录得7 级以上阵风。 () 3 降水情况 。受 寒潮前锋 影响 ,粤北的清远 、 关在l 日夜 韶 3 间开始出现 小雨 ,雨带 随寒潮冷锋锋 面南压 ,兴宁市 l日夜问 出现降 5 水 ,I 日中午逐渐转晴 ,中尺度 自动站过程累积雨量都接近4m 6 O m。
寒潮过境时的天气状况
寒潮过境时的天气状况
当寒潮过境时,伴随着强烈的风力,天气骤变,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
在寒潮过境之前,太阳照耀,天空万里无云,晴朗温暖,空气流动顺畅,尽显活力。
但是,到了寒潮来临之际,气温迅速下降,且带有冷空气,空气发生巨大变化,形成压力。
雾气凝聚,空气蒙上一层淡灰色的面纱,温度急剧下降。
此时,寒风凛冽,空气中充满着刺骨的湿度。
与之相伴的是雨水,淅沥沥,落下片片雨点,下雨越到晚上,雨夹雪也不在少数,阴冷而寒冷。
雪花洁白,仿佛在向人们散发着一种淡淡的温柔,使得一切都十分的宁静。
一场寒潮过境,就把整片天空变幻成如此的样子,真是实在令人震惊感动!。
1991年强寒潮回顾
1991年强寒潮回顾1991年,中国大陆遭遇到了一次罕见的强寒潮,给全国各地的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这场强潮潮流量大,范围广,恶劣的天气条件导致了众多问题的出现。
本文将回顾并描述这次1991年的强寒潮事件。
一、天气形势在1991年初,中国大陆出现异常的天气情况。
据气象部门的数据统计,这是多年来最强烈的寒潮之一。
正常的寒潮往往是由冷空气南下所引起,但这次的寒潮更为罕见,是由两股冷空气的合并引起的,覆盖了全国大部分地区。
二、灾害影响1. 农业受灾这次强寒潮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特别是在南方的一些偏冷地区,农作物因为寒冷而受到了极大的破坏。
大量的果树和青菜在严寒的气候中冻坏,导致了农民的经济损失。
2. 交通瘫痪强寒潮的到来给交通运输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寒冷的温度导致道路结冰严重,使得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无法正常运行。
许多航班被迫取消或延误,给人们带来了重大的不便。
3. 电力供应不足寒潮导致了严寒天气,人们迫切需要取暖,这给当地的电力供应带来了重大挑战。
大量的人们同时使用电力加热设备,使得电力供应无法满足需求。
许多地方晚上出现了停电的情况,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三、政府应对1. 紧急救援一旦寒潮来袭,政府迅速行动,调动各种资源进行救援。
军队、医疗队、救援队等相继进入受灾地区,帮助受灾群众度过难关。
2. 提供救灾物资政府通过各种途径,调配救灾物资,为寒潮受灾地区提供必要的帮助。
粮食、棉被、棉衣、燃料等救灾物资被运往受灾区域,满足了人们的基本需求。
3. 宣传预警政府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广泛宣传寒潮的危害性,并提前发布预警,提醒人们采取相应的防寒措施。
这对于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教训总结1991年的强寒潮是一次意外的天气灾害,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通过这次事件,我们深刻认识到了自然灾害对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预警、制定应急预案,并在平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2016年广东一次罕见寒潮雨雪冰冻天气过程分析
第47卷第1期2019年2月Vol.47,No.1Feb.2019气象科技METEOR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6年广东一次罕见寒潮雨雪冰冻天气过程分析王晓芳】程正泉八姜丽萍】(1广东省中山市气象局,中山528401;2广东省气象台,广州510640)摘要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16年1月下旬广东罕见大范围雨雪冰冻天气过程的大尺度环流和冷空气活动特征、动力和水汽条件,采用湿球温度讨论了降水相态和大气温度垂直结构特征。
结果表明:此次寒潮过程环流形势为横槽转竖型,横槽下摆引导强冷空气向南迅猛爆发,以及伴随着异常强的冷高压、锋区、冷温度中心和冷温度平流的冷空气主力南侵,是本次寒潮过程粤北和广东中南部温度陡降的主要原因;700hPa冷暖空气的辐合,以及700hPa西南气流从孟加拉湾输送水汽经中南半岛北部到北部湾至华南地区加强并辐合,是造成雨雪冰冻天气产生的重要动力和水汽条件;在有利的大尺度环流、动力和水汽条件配合下,降水相态的变化与暖层强度及湿球温度密切相关,暖层的明显减弱及暖层下方湿球温度低于0°C冷冻层的强度增强,导致降水相态由雨向雪、雨夹雪、霰等固态降水转变;在发生固态降水的平均时段内•粤北地区中低层湿球温度均低于0无明显融化作用.产生纯雪或雨夹雪的可能性大;而位置偏南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仍存在浅薄的暖层,因此主要出现雨夹雪或霰。
当寒潮人侵涉及华南降水相态预报时,需要注重实况探空和模式预报探空的大气温湿垂直结构的分析•更应重视湿球温度的研究和应用。
关键词寒潮;雨雪冰冻;横槽:锋区;湿球温度;降水相态中图分类号:P458DOI:10.19517/j.1671-6345.20170727文献标识码:A引言寒潮是我国冬季常见的一种灾害性天气,往往在特定的大气流场下爆发,常伴随着急剧降温、大风、雨雪冰冻等天气°。
包头地区春季第一场暴雪型寒潮天气过程的预报分析
于 风速 大值 入 口区 ;0 h a高空 图上 ,河套 地 区 为 7 0P 低压 环流 ;5 h a高空 图上 ,河 套地 区为东 北大 80P 风 , 空气 前 沿 已 到河 套 北 部 地 区 . 温 幅 度 达 到 冷 降
一
l ℃ 以上 。 0
() 4 3月 4 日 0 8时 5 0 P 空 图上 . 空 气 主 0 h a高 冷 体 南下 , 区 过河 套地 区 :0 h a高空 图上 . 套 槽 7 0P 河 以北 地 区冷平 流 达 到最 大值 , 度 线与 气 压线 的交 温 角 近似垂 直 ,5 h a 空 图上为南 低北 高形 势 。 80P 高
3 地 面 形 势 分 析
欧亚 大 陆 从 极 地 到 蒙 西 山地 的深 厚 大 冷 槽 为 未 来 影 响 中国 大 陆 的 主要 系统 , 前 苏联 、 古 国一 直 从 蒙
到我 国新 疆 以南 地 区 都 处 在 受一 个 宽 广 的西 南 气
流带控 制 , 贝加 尔 湖南 部 ( 0 13 E,5 5 。 有 在 9 0 。 4 2N) 短 波槽 。 0 h a高空 实况 图上 ( 7 0P 图略 ) 环流 形势 以西 南 气 流 为主 ,锋 区与 5 0 P 0 h a环 流 形 势 比较 一 致 8 0 P 高 空实 况 图对 应 7 0 P 5ha 0 h a高空 图表 现 为一 明
华 北 及 以南 地 区的 强 寒 潮 天气 过 程 。
关键 词: 暖湿切变 ; 强寒潮 : 暴雪
中图分类号 :4 83 文献标识码 : P 5 B
1 概 况
20 0 7年 3月 3日夜间 到 4日 0 8时 ,包 头地 区
出现 了大 范 围暴雪 及局 部地 区 大暴 雪 的天 气 过程 . 包 头 市 区 9 m 萨 拉 齐 1. . m、 6 42 mm、 山镇 1.m 金 02 m、 百 灵 庙 2 . m、 37 a r 白云 区 97 . mm、 召河 1.r 满 都 52 m, a 拉 97 m; 大 降雪量 出现 在土右 旗 , 别 为二 十 四 . m 最 分 倾 地 2 .m 明沙淖 2 .m 将 军尧 2 . m。 4O m, 64 m, 53 a r 这是 入 春 以来 最大 的一 次 降雪过 程, 是近 l 也 0年 以来 包 头地 区降 雪 范 围 广 、 量 大 的一 次 天气 过程 , 后 雪 雪 气 温 下 降 , 8小 时 大 青 山 以南 地 区 气 温 下 降 l 4 2 l , 5 以北 地 区气 温 下 降 l 4—2 ℃ , 达 到寒 潮 标 3 均 准 。由于道路结 冰 、 积雪 厚 , 给人 民生活和 交通 带来 不利影 响 。 2 高 空环 流 形势演 变分 析
一次东北冷涡过程暴雨及强对流天气分析
一次东北冷涡过程暴雨及强对流天气分析一、引言东北冷涡是指冷空气锐势槽南移至东北地区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
它屡屡带来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对于东北地区的气候和水文等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就一次东北冷涡过程中暴雨及强对流天气进行分析,旨在深度了解该现象对东北地区天气的影响与演变规律。
二、气象背景本次东北冷涡过程发生于X月X日至X月X日,属于冬季转春季的过渡时期。
在这一时段,东北地区气温普遍较低,且出现了屡次冷空气活动。
而在X月X日前,东北地区气温较为温柔,降水较少,属于晴冷天气。
三、天气进步过程(一)开始阶段X月X日起,东北地区出现了一次持续性降水过程,天气逐渐转阴。
这是冷空气南移过程开始的标志。
同时,低层的暖湿气流也开始向东北地区输送,导致了较强的水汽输送条件。
(二)冷空气影响X月X日晚至X日凌晨,冷空气锋面逐渐移入东北地区,导致气温迅速下降并伴随明显的降雨。
此阶段的降水以小雨为主,但雨量较为持续。
(三)冷涡形成随着冷空气锋面的南移,东北地区开始形成东北冷涡。
冷涡通常在冷空气锋面之后形成,并且具有较强的气旋性质。
在该过程中,东北地区降雨加剧,呈现出暴雨的特点。
同时,由于冷涡的存在,上层大气对流条件逐渐变得不稳定,为后续进步提供了条件。
(四)强对流天气的形成在冷涡形成之后的X月X日下午,东北地区出现了强对流天气。
天空阴沉,雷电交加,伴有强风和冰雹。
这是由于冷涡的对流不稳定性及水汽的积聚导致的。
强对流天气的持续时间较短,但强度较大。
四、影响分析(一)降雨量该次东北冷涡过程中的降雨量较大。
依据当地气象台的观测数据,X月X日至X月X日期间,东北地区的平均降雨量超过了正常水平的X倍。
降雨主要集中在冷涡形成之后的X日内,其中较大范围的暴雨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
(二)对农业的影响这次暴雨对当地农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在农业生产方面,降雨过多导致一些旱地农作物泡水、倒伏等损失。
同时,由于降雨过多,农田排水不畅,可能引起积水,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孝义市2016年12月28日一次寒潮过程分析
Agricultural Meteorological Research》农业气象研究1天气实况2016年12月28日,受冷空气影响,山西省大部分地区的降温幅度在8.7至12.5℃之间,基本达到了寒潮标准。
其中孝义市2016年12月26日最低气温-2.9℃,27日-7.3℃,28日-11.2℃, 29日-11.8℃,达到了寒潮标准,这次寒潮天气对当地人们日常生产生活、农业生产、交通运输、设施农业等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1-2]。
2环流形势2.1高空形势12月25日20时500hPa,有一冷槽出现在贝加尔湖到新疆北部沿线,槽前的偏西气流几乎控制山西大部分地区,高度槽比温度槽提前,槽后的冷平流较为明显,随着低槽不断加深向东移动,使得冷空气不断朝着山西境内入侵,为寒潮降温天气提供了有利条件;27日08时,随着高空槽不断东移南压,冷空气入侵到吕梁市境内,槽后西北气流对山西大部分地区产生影响,高空处的风速增加较为明显,是导致27日温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另外,贝加尔湖到蒙古西部地区有一冷槽生产,新的弱冷空气向东移南下,对孝义市产生影响,高空槽东移过境后,28日早晨孝义市又出现了新一轮的强降温天气,温度下降了3.9℃,08时西北气流强度减弱,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度槽与温度槽逐渐重合,强降温天气过程逐渐趋于结束,两次冷空气的入侵使得孝义市出现了寒潮天气过程。
25日20时700hPa,有一温度槽和高空槽出现在贝加尔湖西部地区,槽线则出现在黑龙江到河北北部地区,孝义到河套以南地区有切变线存在,偏北风对吕梁市产生影响,26日20时,温度槽向东移动速度加快,高空槽、切变线合并强度增加,经过吕梁市后,受到西北风气流控制,此时风速不断增加,高度槽比温度槽提前,槽后的冷平流较为明显,充足的冷空气推动了寒潮天气的发生发展。
27日08时,有一新的冷槽出现在贝加尔湖东部地区,高度槽比温度槽提前,冷平流出现在槽后,一直到28日08时,孝义市在冷槽地区分布,因冷槽逐渐向东移动,孝义市的温度槽逐渐移出,影响孝义市的寒潮天气过程基本结束。
2021年1月6-9日山东石岛一次寒潮天气过程分析彭雯
2021年1月6-9日山东石岛一次寒潮天气过程分析彭雯发布时间:2022-05-10T06:09:56.337Z 来源:《探索科学》2022年1月下作者:彭雯[导读] 本文利用气象台站观测资料、全球再分析资料等数据对2021年1月6-9日山东石岛一次寒潮天气过程进行分析。
山东省石岛气象台彭雯 264309摘要:本文利用气象台站观测资料、全球再分析资料等数据对2021年1月6-9日山东石岛一次寒潮天气过程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在此次寒潮南下的环流形势过程出现了横槽转竖的过程,引导冷空气迅速南下。
亚欧高纬区域的大气环流形势主要呈“1脊1槽”型,高压脊属于阻塞高压的形势,阻塞高压和极地高压打通。
在高压脊西侧乌拉尔山附一带存在切断低压,极涡中心一直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以及鄂霍茨克海西部,这些为我国包括石岛在内的大范围地区爆发寒潮雨雪天气过程提供了有利的环流背景形势;850 hPa锋前存在明显冷平流,山东石岛主要受西北气流影响。
冷平流的强度变化和持续时间是导致山东石岛此次低温雨雪寒潮天气的主要原因。
地面形势场上,此次低温雨雪天气过程的冷锋南压至南海中部,冷锋移动速度较快,地面冷高压强度较强。
关键词:山东石岛;寒潮;环流形势;冷锋引言寒潮是我国大多数地区冬季时常发生的一种灾害性天气形象,该类天气现象最为明显的特点是降温幅度大,同时还伴随着大风、雨雪天气过程,经常给城市基础设施、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各个领域造成不良影响[1-4]。
石岛隶属于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地处山东胶东半岛东南端,濒临黄海,地势西高东低,为山地丘陵,属北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空气温润。
年平均气温12.2℃,年平均无霜期214天,年平均日照2510.7小时,年平均降水量为 756.5mm。
石岛气候复杂,冬季时常出现低温雨雪寒潮天气。
寒潮天气导致的强降雪、大风等天气均不利于交通运输。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2021年1月6-9日山东石岛一次寒潮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掌握寒潮天气的发生原因,为提升寒潮天气预报预警服务水平提供科学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利用2016年1月20日~26日雨雪寒潮过程micaps 资料,对过程发生天气形势背景、雨雪落区分布特征、地面冷高压变化和温度湿度层结特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00hpa 为西高东低形势,乌拉尔山地区有阻高形成并随后崩溃,导致贝加尔湖低压槽由横转竖,带动强冷空气南下,沿偏东路线影响华中华南地区。
同时,副高稳定,青藏高原南侧的短波槽不断东移,孟加拉湾南支槽维持,并不断分裂小槽东移,同时输送一定的水汽,造成长江中下游强降雪天气。
从降雪落区来看,降雪区域位于850hpa 、-2℃线以北,700hpa 切变线两侧附近,降雪与200hpa 高空强急流和700hpa 低空急流的耦合区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从过程南昌探空曲线分析来看,整个过程的水汽条件和温度层结条件并不十分匹配,这也是江西北部总体降雪强度不大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寒潮;雨雪;天气形势中图分类号:P458文献标识码:ADOI 编号:10.14025/ki.jlny.2019.05.062王晓骞,王春峰(宜春市气象局,江西宜春336000)一次雨雪寒潮过程天气形势演变分析2016年1月20日~26日,一场被称为40年以来最强冷空气的天气过程被媒体广泛报道和传播,全国各级气象部门均严阵以待,等待暴风雪和强寒潮的来袭。
随着预报时效的不断更新,强度一直在往偏弱方向调整,但大部分地区仍然预报冷空气造成的影响接近或超过历史极值。
江西作为冷空气主要影响区域,从预报全省性大到暴雪,逐步转为预报赣北和赣东北大到暴雪,到最后只在赣北北部和赣东北地区出现强降雪天气。
赣北南部和赣中地区整个过程以雨夹雪或小雪为主,并没有想象之中的漫天雪花飞舞的情景,这也给气象服务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寒潮冷空气过程是江西地区冬季重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而且伴随着降雨相态的多重变化,在预报上有较大难度。
和降雨过程类似,降雪特别是大雪以上天气过程也要求水汽、动力和热力条件的搭配,特别是对温度层结结构有特定的要求。
大雪天气的产生是由中层锋区的扰动加强、底层冷空气的入侵、中低层西南急流的建立以及适宜的热力条件综合作用的成果。
江西地区一般以700hpa 低于0℃,850hpa 或925hpa 低于-2℃,地面气温低于1℃为降雪标准。
郑婧等对江西大雪天气的系统归纳分析表明,大雪期间,阻塞高压和中低纬锋区异常强盛,700hpa 切变和西南急流为主要影响系统,其南侧最大风速超过16m/s 。
雪区位于冷式切变线以南1~3个纬距或暖式切变附近,对流程中低层一般均存在逆温,地面冷空气多为中路,蒙古冷高压异常强大。
余政等对2011年1月九江地区暴雪过程分析表明,西南暖湿气流沿低层东北冷回流在长江流域形成的冷垫爬升是强降雪产生的动力机制,同时高低空急流耦合作用形成的次级环流作用不可忽略。
此外,其他省、市不少学者对强降雪进行的很多研究都给本次过程以很好的指导,本文主要从天气形势配置出发,总结此次过程天气尺度形势场的变化特征,并从垂直层结和水汽方面讨论降雪带南压缓慢的原因,希望下次类似过程能够对降雪落区进行更为精准的预报。
1主要结论1.1降雪落区与天气形势场关系由图1可知:从6个时次降雪落区分布来看,均与700hpa 切变和850hpa 、-2℃线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可以分为两次降雪过程,第一次是20日08时~21日20时,随着500hpa 短波槽东移,700hpa 切变缓慢在江北一带南压,此时850hpa 切变位于雪区南侧不远,提供一定的动力抬升作用之外,切变北侧偏北气流也提供了冷垫,使700hpa 暖湿西南气流顺利爬升。
同时,200hpa 有一支强盛的82~90m/s 的高空急流在江北上空由西向东穿过,与700hpa 西南急流耦合产生次级环流,加强了该区域内的动力抬升作用,形成大面积降雪。
至21日20时,700hpa 切变压至长江入海口一带地区,降雪区域缩减至最小。
22日08时,随着新的南支槽东移,700hpa 在湖南、湖北、安徽、江苏一线形成新的切变线,由于温度层结条件因前一次冷空气降雪过程已经变得十分适宜,700hpa 西南急流再一次加强也输送了更多的水汽,因而引发了新一轮的更强降雪。
同时,22日08时赣东北、浙西北和皖南的强降雪主要由风速辐合造成。
22日20时,伴随着横槽整体转竖,冷空气进一步加强,降雪带快速南压并扩大范围,最后于23日20时冷高压完全控制时,水汽条件消失,结束雨雪天气过程,进入强降温寒潮天气。
1.2500hpa 形势场演变特征由图2可知,从500hpa 形势来看,副高的位置一直十分稳定,西高(乌拉尔山高压脊)东低(贝湖低压南压转为东北冷涡)的天气形势配置相对也较为稳定。
降雪过程主要发生在乌拉尔山高压脊发展为阻塞高压阶段,23日20时阻高崩溃后,引导横槽转竖,进入强降温寒潮天气过程。
贝湖低压中心随着阻高的增强不断缓慢南压,但冷涡中心一直保持,也是冷空气持续的主要因素。
同时,青藏高原南侧不断有短波槽扰动东移,孟加拉湾低槽也一直稳定不动在副高的西南气流北侧,并分裂出多个短波系统携带水汽东移北上,为大范围降雪提供水汽条件。
1.3地面气压场演变特征nong ye qi xiang图120日20时~23日08时主要降雪时段间隔12h 雪区分布与天气形势图图220日20时~23日20时间隔24h500hpa 形势场演变图图320日20时~23日20时间隔24h 地面气压场演变特征由图3可知:20日20时冷高压中心位于乌拉尔山地区,与高空高压脊对应。
随着乌山高压脊演变成阻塞高压,21日后地面出现宽广强盛的高压区域,覆盖了欧洲大部和蒙古地区。
20~22日冷锋南压,对应了雨雪天气过程,23日20时高压中心南缘压至蒙古河套地区,促使另一股强冷空气南下,引发寒潮降温天气。
到24日20时,蒙古冷高压减弱并分裂为2个高压中心(图略),分裂后的南部高压中心一直向东南方向移动,引发大规模的寒潮天气过程,大部地区最低气温达到或超过历史极值。
1.4垂直结构特征由图4可知:探空图能清晰显示过程系统的垂直结构特征,降雪与水汽、逆温层和风场有关。
20日20时低层925hpa 以下东北回流冷垫特征明显,中低层存在逆温层,湿层相对比较深厚,但由于850hpa 温度高于0℃,因此并没有出现降雪天气。
21日20时850hpa 转东北气流,温度层结条件达到,但由于700hpa 为正西风,湿度条件略差,因此降雪不大。
到22日20时,冷垫维持,逆温层维持,且整层温度均下降到0℃以下,相对湿度大,但以700hpa 偏西气流为主,绝对湿度不大,因而降雪虽有加强,但总体强度并未加大。
至23日20时,湿度条件明显减弱,且700hpa 转西北气流,水汽条件消失,降雪结束。
因此,此次过程降雪在初期水汽条件优越的时候,层结条件不够,而在第二次过程中温度层结条件优越,但水汽又略有不足,因此总体降雪量并没有前期预报的大。
水汽和温度层结的配合没有达到预期的标准。
2结语此次过程降雪分为两段,降雪落区位于700hpa 切变线两侧或风速辐合地带,暖湿气流沿850hpa 切变北侧偏北气流形成的冷垫爬升是降雪产生的动力机制,高低空急流耦合产生的次级环流作用加强了抬升作用。
稳定的副高和孟加拉湾低槽为通过分裂的短波扰动提供水汽。
500hpa 形势演变主要是乌拉尔山高压脊发展为阻高并崩溃的过程,贝湖低压东移南压,并伴有横槽转竖形势变化。
阻高发展阶段对应强降雪天气,阻高崩溃对应后期寒潮降温天气过程。
地面气压场最大特征为宽广强盛的高压系统,由乌拉尔山冷高压发展而成覆盖欧洲大部和蒙古地区的冷高压。
宽广冷高压维持阶段对应降雪天气,冷高压分裂后南下对应寒潮降温天气。
从南昌站探空演变特征来看,此次过程降雪较预报偏弱的主要原因是水汽场与温度层结的不匹配。
参考文献[1]郑婧,许爱华,等.江西大雪天气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系统分析[J].气象,2010,36(04):30-36.[2]余政,邹伦硕,等.九江地区暴雪过程的流场特征及强回波成因分析[J].气象,2013,39(08):1014-1022.作者简介:王晓骞,本科学历,工程师,研究方向:大气科学;王春峰,本科学历,工程师,研究方向:大气科学。
摘要:地方农业院校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需要向应用型大学进行转型,而转型的关键就是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改革是学校转型的一个主要环节,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制药工程系主要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基地和教学队伍等方面入手进行实践教学改革。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基金项目: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8xjyb )中图分类号:TQ460-4;G642文献标识码:ADOI 编号:10.14025/ki.jlny.2019.05.063张志,高雪梅,李玉杰(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吉林,吉林132000)地方农业院校受自身行业特点及传统办学思维的限制,所培养的毕业生既没有精准的行业定位,也没有名牌大学雄厚的学术积淀,又缺乏职业院校学生的专业能力,可能面临着走出校门即失业的困境。
为更好地适应行业需求和社会发展,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已经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
要实现转型,除了要有学校的正确定位,还要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其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制药工程专业自2004年升本以来,经过多年发展和更新换代,教学改革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实践教学环节还相对薄弱,普遍存在着深入企业实习不深,实训场建设规格不高,经费投入不足,教学手段落后,管理体制落后,资源配置分散等问题。
因此,持续深化教学改革力度,实现制药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全方位变革与更新是我们所面临的根本性任务。
1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在实践教学模式上,教师除了要讲授实验过程、示范操作、注意事项和学生操作等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外,还要多利地方农业院校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iao liu yuandi图420日20时~23日20时南昌站间隔24h 探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