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1届新高考适应性测试语文试卷(试题 解析)

合集下载

2021届高考语文新题型:文学类文本阅读专练(四)(含解析)

2021届高考语文新题型:文学类文本阅读专练(四)(含解析)

文学类文本阅读专练(四)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急管繁弦彭程一种感受的降临,一种觉悟的到来,和植物的开花结果一样,是有着自己特定的时间的。

就像田埂上的一棵树,随着日头升到不同的高度,投在地面上的树影的形状、大小、长短等等,也都在不断变化。

生命行进到中途,好像一首曲子,由轻拢慢拨,转入急管繁弦。

几年前读美国作家厄普代克的一个短篇,看到这样的一个句子——“这些三十五六岁、生活中已经没有多少可能性的人们”。

我好像被一根小棒杵了一下,有一些钝痛,一些忐忑。

但或许因为乐观和自信那时尚有足够的储备吧,那一缕不安很快就散去了,觉得这个说法未免颓唐了些。

然而,那种种不切实际的念头,总有一天会被证明是浮浅且盲目的。

液态的水,可以汽化,也可以变成固体的冰,因为分别到达了两个不同的临界点,一百度和零度。

自然界的规律也可以写照人生。

只要到了合适的时间,生命面孔上那些伪饰虚假的成分也会剥落殆尽,像一堵风侵雨蚀褪掉了彩绘的墙壁,显露出原本的颜色。

总之,秋风拂面的感觉,此刻是鲜活酣畅地体会到了。

失去了完整和恢弘,时间的流淌自然会让人觉得快了。

日子与日子之间,面目模糊,大同小异,相互重叠交叉,好像一条没有落差、体现不出跌宕之势的河流。

一家人围坐着吃年夜饭时,还记得去年此时饭桌上的情形,一些细节,某个戏谑的说法出自谁的口中,而中间却分明已经隔开了三百六十个日子。

现在再来读朱自清的《匆匆》,感慨甚至比作者本人还要深切。

他写这篇文章时,还只有二十多岁,少年的轻愁,毕竟难比中年的悲凉。

时间真是铁面判官,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

用最昂贵的化妆品、保健品,都无法贿赂它,不但得不到赦免,想缓刑都很难。

“你还年轻么?不要紧,很快就老了。

”这个时节,忽然就理解了张爱玲的这句话。

过去,最欣赏的是它的机智俏皮,属于修辞的艺术。

此刻再念起来,却对其间蕴含的那种沉痛和无奈有一种切肤之感。

是的,“很快”,就两个字,却有千钧之重。

古人们的感慨就更有力度,因为除了浸透了心血而格外凝重外,还添加进去了他们身后的漫长时光的份量。

新高考广东省各地2021届高三语文12月模拟卷【文言文阅读题】汇集附答案解析

新高考广东省各地2021届高三语文12月模拟卷【文言文阅读题】汇集附答案解析

新高考广东省各地2021届高三语文12月模拟卷【文言文阅读题】汇集广东省2021届高三语文第一学期12月第二次质检试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

绍兴三十二年,高宗劳师建康。

召见,嘉纳之。

乾道六年,迁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

州罹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乃创奠枕楼,繁雄馆。

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

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カ荐弃疾慷慨有大略。

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

又以湖南控带二广,与溪峒蛮獠接连,草窃①间作,岂惟风俗颓悍,抑武备空虛所致。

乃复奏疏曰:“军政之敝,统率不一,差出占破,略无已时。

乞依福建左翼例,别创一军,以湖南飞虎为名,止拔属三牙,密院,专听帅臣节制调度,底使夷獠知有军威,望风慑服。

”诏委以规画。

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カ,卒不能夺。

经度费钜万计,弃疾幹旋事貲立办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惶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萱栅成违坐军制如期落成。

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

弃疾豪爽尚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海内知名士。

弃疾尝同朱熹游式夷山,赋《九曲棹歌》,惠书“克己复礼“夙兴夜寐”,题其二斋室。

熹殁,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

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

孰谓公死,凛凛犹生!”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

成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香幕至三鼓不绝声。

枋得秉烛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声始息。

徳祐初,材得请于朝,加赠少师,谥忠敏。

(节选自《宋史辛弃疾列传》)①草窃:草寇。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B.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C.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D.弃疾普斡旋/事皆立办/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井,古代因井设市,人口集聚的地方常以“井”称之,如“井邑”“市井”。

2024年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年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年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从封建王朝的终结、与传统文化的决裂到大众传媒的兴盛、白话文学的登场,从底层的觉醒与反抗精神、“阶级”概念的引入到无产阶级大众进入历史舞台,文化天平持续地向“俗”倾斜。

在毛泽东文艺思想中,大众占有重要地位。

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力图集中解决的问题是“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如何为群众的问题”。

这必然涉及雅俗之辩的衡量。

历史证明,一个阶级崛起之后,或迟或早必然将本阶级的意志投射于文化领域,继而转换为种种审美趣味。

这个历史阶段的雅俗之辩显现出工农兵对于文化领导权的逐渐掌控。

当然,“阶级”是一个社会学概念,其划分及兴衰、交替通常根据生产资料的占有程度;雅俗之辩显现于文学或者艺术的各个门类内部,诸如文类、文体、语言风格、表演场所、流传范围,等等。

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曾经对托洛茨基的观点表示异议。

托洛茨基认为,无产阶级不可能造就自己的文化。

在托洛茨基看来,无产阶级的主要精力是与资产阶级进行政治搏斗;革命成功地取得政权之后,“无产阶级将自己的专政设想为一个短暂的过渡时代”,一个完美的无阶级社会即将随之到来。

短短的几十年时间,无产阶级甚至来不及创造出自己独一无二的文化。

托洛茨基对于“过渡时代”的历史长度存在重大误判;同时,他尚未对新兴阶级“文化学徒期”内部继承与超越的复杂机制进一步分析——雅俗之辩显示,新兴阶级的“俗”并未完全拒绝依附于传统名义的“雅”,而是包含了吸收、借鉴与扬弃。

广东2021届高三12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写作专题(含答案)

广东2021届高三12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写作专题(含答案)

写作专题广东省广州市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12月)语文试题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60分)今年国庆巧過中秋,国人纷纷出游。

人们出游的目的地五花八门,从古都到小村,从高原到大海,祖国大地到处都有游客的身影。

节后,高三(1)班乐珙同学做了一次以“美,无处不在”为主题的课前演讲。

在演讲中,乐珙同学介绍了她搜集的一些游客的说法。

有人说:“我看了一位网友上传的抖音视顷,介绍这里的一片古银杏树林,秋天分外灿烂,我就带着家人走进深山来了。

”有人说:“李子栄的视频让我感受到了乡村的慢生活,小时候觉得又脏又累的劳动也富有了诗き。

”还有人说:“央视有一个《航拍中国》的纪录片,我发现自已有些地方去过很多次,但都和ー些羡景擦肩而过了,我要利用难得的长假弥补一下这个遗憾。

”乐珙同学最后评价说:“我们宣传美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了,这体现了时代和文明的进步。

”而静怡同学听完演讲后却说:“这只能说明我们对美的感知カ在下降,只能靠越来越多的方式来刺激。

”这两位同学的观点,你更赞同哪一位?请你以同学文佳的身份继续发言,并结合材料进一步讨论,表达自己的看法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複,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3.(60分)参考全国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广东省2021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12月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为了让高一新生顺利开启嶄新的学习生活,南粤中学将办成长分享会,拟邀请一位优秀的高三学生,做主体为“新起点,新未来”的发言。

该校高三年级学生会提出了三名人选。

文佳,进入高中后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她与同学合作的模拟政协提案在“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中表现出色,被带到了全国“两会”,倍受社会瞩目。

刘江,痴迷于程序设计,在学习高中课程道的基础上不断深入研究,成功申请了一项国家专利,多所高校向他伸出了橄榄枝。

2021届新高考语文阅读例题讲解(现代文阅读I:实用类题型)

2021届新高考语文阅读例题讲解(现代文阅读I:实用类题型)

二〇二一届新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I例题讲解(实用类题型)2021年1月修订版【经典例题】考点一∣信息类文本中的论述对象[论述对象的定义]1.(2020·全国新高考I,“历史地理学”)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历史地理学下一个简要定义。

(4分)①历史地理学是现代地理学的分支学科,②具有时空结合的特征,③以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的产生,形成及其演化的过程为研究对象,④探寻这些现象产生、形成及其演化背后的原因和规律。

2.(2020·广东新高考适应性考试,“美育教育”)请结合材料内容,给“美育”下一个简要定义。

(4分)①美育是一种以情感教育为核心,②以生动形象陶冶人的性灵,怡情养性,③使人具备把握客观世界的美的能力,④进而形塑一个高尚纯洁的人格的,具有感通性与情感性、具象性与实践性、和谐性与整体性的教育形态。

3.(2020·山东调研,“历史政治学”)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历史政治学下一个简要定义。

(4分)示例一:①历史政治学是一种以政治学视野去研究历史,②在历史研究的发观中去丰富和发展政治学,③并致力于建设具有中国自主性的政治解释框架和话语体系的④新的政治学。

示例二:历史政治学是一种研究政治问题的情景论,研究过去与现在的直接关联性并从中提出解释性概念或理论,致力于建设具有中国自主性的政治解释框架和话语体系新的政治学。

4.(2020·南通调研,“中国古典生态美学”)请结合材料内容,给中国古典生态美学下一个简要定义。

(4分)①中国古典生态美学是一种以“生生”为核心、②倡导“天人之和”、“阴阳相生”的③生态与生命美学。

5.(2020·苏州期中,“知识表示”)请结合材料内容,给“知识表示”下一个简要定义。

(4分)①知识表示是指通过程序或结构形式,②将自然语言置于人脑对世界的理性认知模型中,③进而实现认知现实世界。

6.(2020·南京江宁调研,“方言”)请结合材料内容,给方言下一个简要定义。

2020-2021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春季高考)语文真题试卷

2020-2021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春季高考)语文真题试卷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类型:A一、本大题11小题,共26分。

(1-10题每题2分,11题6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我最赞成罗素先生的一句话: “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 )大多数的参差多态都是敏于思索的人创造出来的。

当然,我知道有些人不赞成我们的意见,他们必然认为,单一机口,乃是幸福的本源。

1.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cān chāB.shēn chāC.cēn cīD.shēn chī2.下列填入文中“()”处的标点, 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B. 。

”C.”,D.”。

3.下列填入文中口处的字,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诫B.悈C.戒D.械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个市场着实有些荒凉,当年熙熙攘攘,如今门可罗雀....。

B.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侃侃而谈....、乱说一通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C.知音与粉丝不同,知音在你寂寞时雪中送炭,粉丝只在你成名时锦上添花....。

D.他进入高三以后,发奋学习,期末成绩进入了年级前十名,真叫人刮目相看....。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一个优秀作家的写作,必定是为他的同胞认可、赞誉其作品为目的的。

B.与中国不同的是,欧洲的现代精神危机感,不是来自贫穷,而是来自富庶。

C.各类小吃趁机摆开,花生、瓜子、麻花、锣鼓、风筝,长一声短一声叫卖不绝。

D.那些巍峨的、奇秀的、神秘的、瑰丽的山,打造了金庸作品多样的文学空间和氛围。

6.下列句了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A.由于争夺阳光的需要,每一棵树都竭尽全力发展自己,竞相向上,呈现出一种允满活力的生命力。

B.再远,钢蓝色的山体便从浓艳的绿野中分离出来,组合成天边的一列坚硬而又披挂了深雪的高大尖顶营帐。

C.快乐是一抹微云,痛苦是压城的乌云,这不同的在你生命的天边重叠着,在“夕阳无限好”的时候,就给你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D.那时,也许心灵的沙化就无法抗拒。

全国统一2021年高考语文试卷和答案解析(Ⅱ卷)

全国统一2021年高考语文试卷和答案解析(Ⅱ卷)

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网络空间是将人群聚集起来的一种新型社会空间,更是年轻一代学习、娱乐和交往的平台,为保证网络空间的有序,制定和遵守相应的规则是必要的。

不仅如此,网络空间还需要每个人对网上的其他人给予应有的尊重。

简言之,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

网络行为是由网民的观念意识引导的,而文明的网络行为是在一系列文明的观念意识支配下形成的。

由于青年是网民的主体,其网络行为对网络空间的文明状况有极大影响,因此引导他们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无疑有助于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治理,有助于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

网络规范必不可少,这已是共识。

但需要有什么样的规范,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底线伦理或“负面清单”是共识性最强也是最起码的网络行为规范,通过明确“不能做什么”来列出的网络行为负面清单,通常也是有法律强制性的禁区,构成最低层次的网络道德规范。

归纳学术界对网络失范行为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五不”来认识网络行为的底线要求,或以此作为网民尤其是青年们文明上网的负面清单。

不伤害——网络行为者既不要有意作恶,也不能无意为恶,如在网上进行攻击、谩骂,诋毁他人的名誉,或侵犯他人的安全、自由、隐私和利益等。

不偷盗——在网络信息空间中,要像对待现实世界中的商品一样,以合法合规的方式获取所需的信任,抵制侵犯知识产权的不道德行为。

不造假——每一个网民要从不进行信息造假做起,确保自己在网上发送的信息是真实的,尤其是自媒体,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而编造耸人听闻或哗众取宠的谣言。

不浪费——即不发生信息浪费的行为,向网络发送垃圾信息不但会造成网络资源的浪费,也会耗费网民的时间和精力。

信息时代工作效率的提高本来使我们获得了认知盈余,但网上的垃圾信息造谣与辟谣之间的拉锯战又无端消耗了我们的认知盈余。

不盲从——上网时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不轻信网络谣言而上当受骗,没有造谣的网民,就没有网谣的市场,网民就不会被网络污染的策划者所利用,不会不明真相卷入人肉搜索或网络围攻。

2021八省联考(新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

2021八省联考(新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演练语文注意事项:亠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丨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心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盅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近年来,“人机大战”引起世人关注,人工智能发展引发的忧虑和争论开始从学术圈进入公众视野。

要将这些思考引向深入,就需拓宽视域,厘清思路,特别要善用底线思维来把握问题。

对无限制发展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后果,可从近期、远期和终极威胁三个层面来分析。

近期威胁的一个表现是人工智能开始大批量取代蓝领工人和下层白领。

这在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中表现较明显,我国一些工厂也开始这么做。

从经济效益看,工业人工智能对成本的下降使“取代”变得有利可图。

“汽车的出现没有让马车夫找不到新工作”只是1以往的经验,这次并非如此:大批工人陆续失业,只要达到某个临界点,社会就有可能发生动荡。

近期威胁的另一表现是军用人工智能的研发。

史蒂芬•霍金、比尔•盖茨等人曾呼吁世人警惕人工智能的盲目研发,特别是军事用途的研发,认为这有可能导致比原子弹更可怕的武器出现。

因为军用人工智能有可能直接操控武器,一旦失控,后果难以设想;即使没有失控,研发出这类更冷酷、更高效的杀人武器,亦非人类之福。

人工智能的远期威胁中,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它们可能的反叛。

这点很容易理解,《黑 * 客帝国》《未来战士》等科幻影片对此已做过大量设想。

人工智能业界和一些盲目乐观7* 人士常用“人工智能还彳艮初级”之类的说法宽慰公众,但这种理由是站不住脚的,“老虎还小”不能成为养虎的理由。

因此,我们对这一威胁必须保持足够的警惕。

语文试题第1页(共10页)人工智能的终极威胁更加发人深省。

2021年全国高考新高考I卷语文试题(含作文)答案及详细解析(Word版)

2021年全国高考新高考I卷语文试题(含作文)答案及详细解析(Word版)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新高考Ⅰ卷语文试题(山东湖北江苏广东湖南福建)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等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十八世纪德国学者莱辛的《拉奥孔》是近代诗画理论文献中第一部重要著作。

从前人们相信诗画同质,直到莱辛才提出丰富的例证,用动人的雄辩,说明诗画并不同质。

据传说,希腊人为了夺回海伦,举兵围攻特洛伊城,十年不下。

最后他们佯逃,留着一匹腹内埋伏精兵的大木马在城外,特洛伊人看见木马,把它移到城内。

典祭官拉奥孔当时极力劝阻,说留下木马是希腊人的诡计。

他这番忠告激怒了偏心于希腊人的天神。

当拉奥孔典祭时,河里就爬出两条大蛇,把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一齐绞死了。

这是罗马诗人维吉尔《伊尼特》第二卷里最有名的一段。

十六世纪在罗马发现的拉奥孔雕像似以这段史诗为蓝本。

莱辛拿这段诗和雕像互较,发现几个重要的异点。

因为要解释这些异点,他才提出诗画异质说。

据史诗,拉奥孔在被捆时放声号叫;在雕像中他的面孔只表现一种轻微的叹息,具有希腊艺术所特有的恬静与肃穆。

为什么雕像的作者不表现诗人所描写的号啕呢?希腊人在诗中并不怕表现苦痛,而在造型艺术中却永远避免痛感所产生的面孔筋肉挛曲的丑状。

在表现痛感之中,他们仍求形象的完美。

其次,据史诗,那两条长蛇绕腰三圈,绕颈两圈,而在雕像中它们仅绕着两腿。

因为作者要从全身筋肉上表现出拉奥孔的苦痛,如果依史诗,筋肉方面所表现的苦痛就看不见了。

同理,雕像的作者让拉奥孔父子赤裸着身体,虽然在史诗中拉奥孔穿着典祭官的衣服。

莱辛推原这不同的理由,作这样一个结论:“图画和诗所用的模仿媒介或符号完全不同,图画用存于空间的形色,诗用存于时间的声音。

专练10:各地文言翻译试题(含特殊句式题)集中训练-2022年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专题训练

专练10:各地文言翻译试题(含特殊句式题)集中训练-2022年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专题训练

专练10:各地文言翻译试题(含特殊句式题)集中训练1.【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2021届高三一模】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田儋详为缚其奴,从少年之廷,欲谒杀奴。

(2)楚怀王曰:“田假与国之王,穷而归我,杀之不义。

”2.【河北省石家庄市2021届高三一模】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乃制其形,与象相御,象果惊奔,众因溃散,遂克林邑。

(2)竟陵王诞据广陵反,悫表求赴讨,乘驿诣都,面受节度。

3.【黑龙江省大庆市2020届3月份高考模拟语文试卷】13. 把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陛辞,奏曰:“臣出疆,其敢不勉。

万一无厌,愿速加兵。

”上善之。

(2)杞以使金不辱命,繇庶官一岁至相位。

上锐意恢复,杞左右其论。

4.【2021湖北八市三月联考】13.把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由是豪右屏迹,权贵无敢干以私。

(2)穆国之良臣,朕方倚用,遽兹沦没,百斯人之不幸,乃朕之不幸也。

5.【湖南省2021届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 分)(1)毛文龙自诩镇江之捷,当关者欲藉之收觉华岛,渐图河西。

(4分)(2)道周固策文龙不足恃,至是,独抚膺谓关门之祸自此始。

(4 分)6. 【长沙市一中2021届高三月考试卷(七)】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 分)(1)于时刁协、刘隗用事,王导颇见疏远。

愉陈导忠贤,有佐命之勋。

(4 分)(2)病笃,遗令敛以时服,乡邑义赗,一不得受。

(4 分)7.【2021届河北省高三二轮复习联考语文试题】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岳守捕其家,无少长楚掠,不肯承。

更属介讯之,无他验。

(2)臣既任言责,言之不行将固争,争之重以累陛下,愿得解职。

8.【2021年葫芦岛市普通高中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又召问赵奢,奢对曰:“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

2021届广东省高三_新高考模拟试题语文(一)(解析版)

2021届广东省高三_新高考模拟试题语文(一)(解析版)
“污名化中国”危害全球抗疫。美国作为头号经济科技强国,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强大的科研能力、领先的医疗水平,理应在有力有效控制国内疫情的同时,承担更多国际义务,帮助更多防控薄弱国家和地区。美国一些政客的拙劣表演,只会破坏全球合作抗疫的努力,破坏命运与共的共识,破坏守望相助的家园。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向各国提供援助。俄罗斯总统普京指出,中国向遭受疫情的国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为国际社会树立了良好典范。
C. 美国一些政客污名化中国的行为是徒劳无益的,也是不堪一击的,这种行为对全球团结互助抗击疫情不会产生消极影响。
D. 世卫组织正因为秉持客观、公正、科学的态度,积极推动抗击疫情国际合作,才得到更多的国际主流组织的支持与响应。
3. 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 美国政府启动“曲速行动”,推动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国防部等多部门加速研发新冠疫苗。
5. 中国:①疫情防控行动快,规模大,效果显著。②不惜一切代价抗击疫情,以牺牲正常生活的方式为全人类做出了贡献。③中国向遭受疫情的国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美国:①在疫情防控方面存在种族歧视。②在疫情初期,白宫没有采取强有力的防控措施。③没有承担更多国际义务,没有帮助更多防控薄弱国家和地区。
【解析】
【1题详解】
B. 目前,美国是全球疫情最为严重的地区,感染病例数已超过500万,死亡病例数超过17万。
C.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说自己有“大量证据”证明新冠病毒源自武汉,却又拿不出任何证据。
D. 中国的专家学者,通过互联网与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举行了70多场疫情防控视频. 中国和美国在疫情防控方面各有怎样的表现?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分析。
【答案】1. B 2. C 3. A

金太阳广东2021届高三年级11月联考语文试题(11月26日考)

金太阳广东2021届高三年级11月联考语文试题(11月26日考)

广东省2021届高三年级11月联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5题。

材料一:据凯度《2017年中国社交媒体影响报告》,微信在网民群体中的总体覆盖率已达94.5%。

截至2017年6月底,微信合并活跃账户达9. 63亿,较前一年同期上涨19.5%。

即速应用发布的《2017-2018年微信小程序市场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3月微信月用户数量超过10亿。

微信的出现加速了从单向传播到双向传播、多向传播、社交化传播的变化趋势。

作为一种社交媒体,一种群媒体和自媒体的综合物,微信等新媒体显然满足了人们合群交友的即时互动需求。

恰如有学者所指出的:“21世纪的新媒体变革实质,是带来了千百年来没有的人媒互动的公众信息传播效果的革命,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人和媒体可以互动的时代,而且从传播学角度看是新媒体的人媒互动带来了社会公众信息传播效率反馈模式的变革。

”这种变革就是,从传统媒体的迟滞反馈模式,变成了数字读物的即时反馈模式。

如今新媒体已经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传播效果,这个效果用传统传播理论无法解释,因为传统传播技术确实无法即时反馈。

这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明确清晰的区别。

这一代新媒体是开始实现即时反馈模式的新媒体。

正是从“即时”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微信朋友圈等即时发布的功能,给四处流浪的瞬间提供了一个表达的家园。

微信等新媒体的存在,满足了普通人即时表达瞬间内容的需求,而这种需求是此前任何媒体都无法满足的,是一个绝对的空白,是人类体外进化的一次革命性突破。

在微博之前,除了极其特殊的情况外,没有一种媒体能够即时地表达人们的思绪、观念,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尤其是普通大众又存在着大量需要即时表达的内容。

于是,人民大众中大量存在的需要即时表达的内容,与传播界缺乏这种表达的媒体之间,就形成了一对尖锐的矛盾。

即时,就是短暂、一瞬即逝。

表达它,需要快捷和迅速,故其对象或可以称为瞬内容。

高三语文试题与解析-贵阳第一中学2025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一)语文解析版

高三语文试题与解析-贵阳第一中学2025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一)语文解析版

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伤残之人,要能够自己不败,不馁——历史学家许倬云访谈(节录)许知远:你最近常提到常民的重要性,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呢?许倬云:我们同行的各种著作里,通常只注意到台面上的人物,帝王将相或者名人,讲的是堂堂皇皇的大道理,老百姓的日子没人管。

所以在《中国文化的精神》里,我讲的就是老百姓过日子吃饭,都是人与自然的调和,而且调和是动的,不是静的。

我一辈子最喜欢的诗句是李白的《忆秦娥》里的八个字:“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八个字,四个时段,都是风景。

这八个字里有兴有亡,残照秋天,汉朝已经老早过去了。

宇宙的变化、人世的兴废统统融合在人的情感里。

这种情绪,这种气派,别的语言里是很少的。

英文里没有文字的形象,只有声音,所以显示不出这种东西来。

再比如说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这个“在”字,一个动词,就把前面那些零零碎碎的形象全笼括在内了。

这也只在象形的文字里才有。

我们常民的日子,可以说无处不是诗意,无处不是画景,无处不是跟自然相配,无处不是和人生相合。

这种生活不是说只有知识分子才有,一般人一样有。

老头散散步,大雁已经成行了,往南边飞了,眼下都是一直深切地和周围相关,这种不是美国的生活、欧洲的生活能看见的。

许知远:这种生活被中断了,现在正在重建。

在中国历史上,还有哪个时代也面临现在这样一个大规模的重建?许倬云:明朝亡了以后,中国的大道理已经被糟蹋得一塌糊涂了,幸好明末清初有一些人物了不起,顾炎武、全祖望、王夫之,留下许多可读的书,他们在检讨,我们为什么错了,错在哪里,全祖望还特别提出将来该怎么走。

2020-2021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春季高考)语文真题试卷

2020-2021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春季高考)语文真题试卷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类型:A一、本大题11小题,共26分。

(1-10题每题2分,11题6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我最赞成罗素先生的一句话: “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 )大多数的参差多态都是敏于思索的人创造出来的。

当然,我知道有些人不赞成我们的意见,他们必然认为,单一机口,乃是幸福的本源。

1.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cān chāB.shēn chāC.cēn cīD.shēn chī2.下列填入文中“()”处的标点, 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B. 。

”C.”,D.”。

3.下列填入文中口处的字,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诫B.悈C.戒D.械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个市场着实有些荒凉,当年熙熙攘攘,如今门可罗雀....。

B.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侃侃而谈....、乱说一通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C.知音与粉丝不同,知音在你寂寞时雪中送炭,粉丝只在你成名时锦上添花....。

D.他进入高三以后,发奋学习,期末成绩进入了年级前十名,真叫人刮目相看....。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一个优秀作家的写作,必定是为他的同胞认可、赞誉其作品为目的的。

B.与中国不同的是,欧洲的现代精神危机感,不是来自贫穷,而是来自富庶。

C.各类小吃趁机摆开,花生、瓜子、麻花、锣鼓、风筝,长一声短一声叫卖不绝。

D.那些巍峨的、奇秀的、神秘的、瑰丽的山,打造了金庸作品多样的文学空间和氛围。

6.下列句了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A.由于争夺阳光的需要,每一棵树都竭尽全力发展自己,竞相向上,呈现出一种允满活力的生命力。

B.再远,钢蓝色的山体便从浓艳的绿野中分离出来,组合成天边的一列坚硬而又披挂了深雪的高大尖顶营帐。

C.快乐是一抹微云,痛苦是压城的乌云,这不同的在你生命的天边重叠着,在“夕阳无限好”的时候,就给你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D.那时,也许心灵的沙化就无法抗拒。

语文丨2023老高考新课标适应性考试试卷评析

语文丨2023老高考新课标适应性考试试卷评析

语文丨2023老高考新课标适应性考试试卷评析编者说BIANZHESHUO语文试题在继承中发展,借鉴中出新,聚焦核心素养,强化思辨能力考查,在选材上下功夫,在情境上做文章,在教考衔接处花力气,打通新老教材、新旧课程、新老高考,为“老高考新课标卷”及全国卷、新高考卷提供了备考的新思路。

一、聚焦核心素养,考查关键能力2023年四省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聚焦语文核心素养,加强关键能力,尤其是辩证思维能力的考查,在更高水平上稳步推进高考内容改革,促进命题质量的提升,实现考查目的。

1.试卷结构和选材稳中有变,继承新高考卷命题特色。

试卷结构比较2.选材:聚焦三种文化,落实立德树人。

命题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和爱国精神,彰显中国力量,引导考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培养奋斗精神、增长知识见识。

试题发挥价值引领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试题,进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文学性阅读的选材为著名作家茅盾的散文《不能忘记的一面之识》,文章载于1945年7月良友复兴图书印刷公司《时间的记录》,后收入1980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版《茅盾散文速写集》。

文章回忆了脱险途中的一段经历,着重描写了一个年青战士。

借助战时环境的烘托和一面之识的印象,大体勾勒了人物的轮廓;还通过沉着的态度、闪动的长睫毛、羞涩的表情等细节,描摹青年最主要的外貌和性格特征;并围绕关于阅读理论著作的对话,表现青年坚定的意志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给考生以教育意义。

语言文字运用的选材,语料一的话题是和传统文化相关的“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具有时代性和文化性,有利于考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信。

语料二选取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关于喝水与减肥”的科普性材料,持续关注健康的的生活方式,使学生感到亲切、熟悉。

写作题选材具有突出特点,作文从信息性阅读《这里是中国》选文,到歌颂现实中的“祖国之美”,“材料能够增加考生更丰富的联想,提高他们思维的深度,从而使阅读与表达得到完美的融合。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高考Ⅱ卷)语文试题 答案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高考Ⅱ卷)语文试题 答案

高-新高考Ⅱ卷1.暂无。

2.暂无。

3.D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A.“分析了杨译本的长处和不足”错误。

原文是“我们应深入了解中国典籍的外译事实,客观分析两种译本的优长与不足”。

B.“形成对比”错误,杨宪益与霍克思对译文艺术性的理解不同,但由原文“为了实现译本与原著在艺术性方面的等值或者说最大程度的接近,霍克思将‘忠实’的对象定位于篇章层面”“临摹者往往会将忠实原作视为自己对艺术的全部追求,杨宪益翻译的《红楼梦》正是这样一件艺术性高超的临摹作品”可知,二者在忠实原著上是一致的,没有对比。

C.“只有完成两种异质文化观念转换生成的翻译者,才有可能创造性、补充性与生成性地重构《石头记》”前后顺序有误。

原文是说“他使用西方本土读者谙熟且可以接受的地道的英语及其文化、风俗等观念,以此来创造性、补充性与生成性地重构《石头记》,从而完成了两种异质文化观念之间的转换生成”。

故选D。

4.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由“从霍克思的译本中可见,他对原文采取了大多时候‘忠实不渝’、间或背信弃‘意’的态度”“为了实现译本与原著在艺术性方面的等值或者说最大程度的接近,霍克思将‘忠实’的对象定位于篇章层面”可知,霍克思主张大多时候忠于原著,但出于译本艺术性考量,可以进行文字的删减。

由“杨宪益的翻译可以称之为‘临摹式翻译’。

‘临摹’是初学书画之法,就是照着一幅书法或者绘画描其形而逮其神,最终达到与原作的惟妙惟肖。

临摹者往往会将忠实原作视为自己对艺术的全部追求”可知,杨宪益主张“临摹”式翻译,将忠实原作作为其全部艺术追求。

答案:①杨宪益主张“临摹”式翻译,将忠实原作作为其全部艺术追求。

②霍克思主张大多时候忠于原著,但出于译本艺术性考量,可以进行文字的删减。

5.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由“典籍英译的主要目的,是向西方世界介绍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和发展,让西方了解真正的中国”可概括为:译本能否向西方世界介绍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