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2 Unit1阅读课教学设计完美版

合集下载

人教课标版必修2 Unit 1 Cultural relics 阅读课教学设计

人教课标版必修2 Unit 1 Cultural relics   阅读课教学设计

人教课标版必修2 Unit 1 Cultural relics 阅读课教学设计3)掌握精读的方法,了解作者是如何叙述“琥珀屋”失踪的来龙去脉,增加对阅读文章篇章结构的理解。

2. 语言技能目标:1)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组织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文化遗产对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价值,增强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通过任务型阅读教学使全体学生学会获取语言知识和信息知识,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为全体学生进行有效阅读策略的点拨与指导,如略读、寻读、预测和分析性阅读。

三、教学方法:1. 小组讨论竞赛法:按4 人一个小组,把学生分成A、B、C、D...若干个小组进行相关问题的讨论。

讨论后每组推出一个同学回答,答对给1 分,答错扣1 分,在黑板左上角公布各小组成绩。

到下课时各小组的竞赛结果一目了然,给予获胜的小组以精神或物质奖励,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2. “任务型”教学法: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问题之中,学生通过对所提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并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3. 演示法:把制作的课件、图片等展示给学生看,便于学生对微观知识的把握,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四、教学过程:Step Warming up and lead-in1. Ask the students: What is a cultural relic? Can you give some examples?2. Show some pictures.Task 1 Get the students to answer the question.What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ultural relics? Keys: It has a long history.It is beautiful, magnificent!A part of it has remained.It tells us about the past.It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istory.Many big events happened to it.It becomes the pride of the country....[设计说明]通过竞赛、观看有关图片及小组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说的能力,为下面的阅读作好铺垫。

(完整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M2U1教学设计

(完整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M2U1教学设计

Module 2 unit 1 Can you tell me where you’re from?临朐第四中学—张传宝教材分析:本单元以友谊为话题, 通过听力、对话的学习介绍了宾语从句。

友谊是同学们较为感兴趣的话题,也与他们自身经历相关,借助友谊展开话题讨论, 同时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

教学之前搜索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和材料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

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本节课我强调英语课程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设计理念:以听说训练为主线,通过看、听、说、演练、唱、动手操作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得最基本的英语听说能力,并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在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发展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人格的发展和思维的发展。

教案流程图:板书设计:Unit 1 Can you tell me where you’re fromThis is ….speaking.我是……Is that…speaking? 你是……Who’s calling? Who’s that? 你是谁?Hold the line, please.稍等/ 别挂电话。

Do you know if…? Can you tell me where…? Can I ask you if…?I don’t know…I know that…I’ve heard that…教学反思本节课是一节听说课,以听说为主,兼顾读写。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实际操作,学生基本顺利地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并达成教学目标。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听,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听单词、选择、判断等形式,进行充分的听力练习。

从听入手,借助语境巩固所学的词汇,理解大意,从中提取信息,重在培养学生听力技巧和良好的听的习惯。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Module1阅读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Module1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一、课标解读:《标准》指出,“在英语课程中,要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等方式,发现语言的规律,逐步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不断调整情感态度,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

换句话说,英语学习的过程应该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构建知识、发展技能、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和拓展视野的过程。

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尤其是任务的安排和实施环节,我都努力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体现思考、讨论、反思、总结、实践的理念,并尽可能的开发学生的思维,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独立思考,强化输出,进而形成一堂完整的英语阅读课。

二、教材分析:外研版Book2以与学生生活相关的话题为主要内容,结构合理,在重难点设计上着力突出语言知识的运用。

三、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已适应高中英语的授课模式,能够很好的与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沟通,并形成一定的默契,但在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学习兴趣方面,教师仍需不断更新思想,多给学生带来“新鲜事、新鲜感”。

在这个阶段的学生,适应了高中生活的节奏,就会出现一种习惯性的学习方式。

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是如何不断改变自己的授课模式,让学生摸不清老师的套路,才会在每一堂课上都有收获,都充满期待。

这样,学生的潜力在每一天都有不同程度的发掘。

四、教学目标:1.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grasp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2. Students are supposed to know the importance of developing healthy habits in daily life.3.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offer suggestions on how to developing healthy habits and put it into use in daily life.五、教学过程:I. Presentation学生做Healthy Habits的演讲,引入课文讲解,presentation中贯穿一些课本知识内容,如:You are what you eat. 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 Healthy mind in a healthy body. Early to bed, early to rise makes a man healthy, wealthy and wise. 第一个视频介绍了重点单词diet, a balanced diet, be on a diet. 这些知识点都为最后一个任务安排做了铺垫。

Module,2,Unit,1,Shes,reading,a,book教案[5篇模版]

Module,2,Unit,1,Shes,reading,a,book教案[5篇模版]

Module,2,Unit,1,Shes,reading,a,book教案[5篇模版]第一篇:Module,2,Unit,1,Shes,reading,a,book教案Unit 1 She’s reading a book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She`s watching TV / reading a book /writing a letter./......2、能力目标:(1)能听说,认读表示正在发生的动词短语:watching TV, reading a book, listening to music......并学会运用。

(2)能听懂,会说句型:She/ He is doing....21教育网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She/he is doing(watching TV/ reading a book / cooking/...)教学准备:录音机,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Step 1: Warm up Sing a song(活跃气氛,提高学生的注意力)Step 2: Presentation 1、学习课文 Listen and point.(学生看着课本,老师放录音,边看边听,提高学生听的能力)2、知识输入:T: Boys and girls look at the blackboard.There are some cards, what are they?(出示单词卡片)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Ss: watch TV / read a book / listen to music / T: Very good!(走向学生)look me carefully.(Do the action)I’m writing.Ss:.......T: Now one student comes here, who can try? S1: Do the action(reading a book)T: She is reading a book, flow me for three times please? Ss: She is reading a book....(重复三次)3、Show 3 pairs.Step 3: Practice A Chant Eyes, eyes, what can you do? Watch, watch, watching TV.Read, read, reading a book.Hands, hands, what can you do? Cook, cook, cooking for my lunch.Writ, writ, writing a letter.Step 4: Classroom tests 考察学生对句型以及现在分词的掌握。

人教版英语必修二Unit 1(Reading)教学设计

人教版英语必修二Unit 1(Reading)教学设计

人教版英语必修二Unit 1 Reading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是人教版英语必修二第一单元Cultural Relics的第一篇阅读文章。

这一单元主要涉及到与文化遗产有关的一些知识,如文化遗产的定义、特点、如何更好地保护好文化遗产等。

学生在学习了必修一五个单元的内容后,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对高中英语每个单元的构架、组织也有了一些了解,这些为这一单元的学习奠定了一些基础,学生在学习这一篇文章时就不是那么陌生和困难。

这一单元的reading部分通过给学生介绍琥珀屋的历史,来增加学生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兴趣、引起他们对文化保护的重视,同时也培养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文章的能力和利用已有资源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与文化遗产有关的词汇、短语;(2)学习迅速把握文章大意的能力;(3)学习流畅的朗读能力;(4)学习查找工具书解决疑问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发现琥珀屋的价值,进而了解怎样去评价一件文化遗产的价值。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培养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2)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学生能形成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2)学生能快速阅读并把握文章重点;(3)学习与文化遗产相关的词汇。

教学难点:(1)学生能理解文章中出现的人物与琥珀屋的关系;(2)学生能合作复述文章内容。

四、教学用具:黑板,多媒体五、教学设计总体思路这一篇文章的教学主要以提问、布置任务的任务型教学和学生讨论的合作性学习为主。

课堂开始时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利用工具书来理解文化遗产的定义,站在广义的角度去认识阅读部分所讲述的文化遗产属于哪一类型。

然后通过图片呈现和一问一答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文化遗产的价值。

此外通过布置任务的方式引导学生利用阅读技巧,了解文章段落大意。

通过仔细阅读,把握文章中所提到的历史人物和琥珀屋的关系,让学生意识到琥珀屋存在的历史价值,并通过小组讨论、合作的方式来巩固文章大意,进而为后面的开放式讨论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M2 Unit1 Reading 牛津高中英语 教学设计

M2 Unit1 Reading 牛津高中英语 教学设计

M2 Unit1 Reading(1)Boy missing, police puzzled1 reading material analysis:The reading text is a news article. so to guid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ch articles and the reading strategies becomes very important. It is about a boy, whose disappearance was thought to be connected with a UFO. So it may stimulate students' imagination and spirit of exploration.2 Teaching objectives:1)Objectives of knowledge: Help students to gain an overall understanding of the article and to learn how to read a news article.2)objectives of abilitie s: Develop students’ l reading and thinking ability.3)objectives of affection:To arouse students’interests in unexplained things and spirit of exploration.3.Teaching focus and difficult points:1.Get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text2.Help students to learn how to read a news article and learn the reading strategies.4. Teaching methods:Pair work, group work, cooperation, task-based approaches.5. Teaching procedures:Step1 Lead-inask students some questions about UFO to arouse students’ interest.1)What do the letters UFO stand for? UFO stands for Unidentified Flying Objects, that is, objects, apparently moving in the sky, which we cannot identify.2)Do you know about aliens? Do you really believe in them?Step2 Pre-reading1.What can you guess from the title? Can you complete the title?(A boy is missing, and the police are puzzled.The title of a news story is usually incomplete, attractive, exact and direct.)2. Pair work: Ask students to describe the pictures before reading and encourage thento guess why the boy is missing.(Where or how was the missing boy? leaving home, kidnapping(绑架),murder (谋杀), drowning ,being taken away by aliens....)( To predict the content and theme through titles, images and relevant information is necessary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Step3 readingA.SkimmingStudents skim the article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there questions:1. What is the article about? (The title is about a missing boy, UFOs and aliens.)2. Who is missing? (Justin Foster is missing.)3. Do the police know what happened to Justin?( The police don’t know what happened to him.)B. Scanning1.Scanning to locate particular information and complete the comprehending Exercise C1 on page 4.2.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1). What sports does Justin play?(Justin plays baseball.)2). What color were the aliens?(They were white.)3). Who is in charge of the case?(Detective Sam Peterson.)Step4 Reading strategyBefore students do the careful reading, they are asked to go through the reading strategy on page 3.Reading strategy: reading a newspaper article: how to read a newspaper article?Title(predict): to give a general idea about the newsThe first paragraph(the lead): to tell readers “who” “when” “where” “what”“why”“how”, gives the main idea and most important facts.The following paragraphs: to give detailed but less importantStep5Careful reading1. Read the article paragraph by paragraph and explain the language points for the students. Then guide the students to summarize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 and analyze the structure of this article.Language points1) step up (line1) 加快,加速e.g. When Jack found that he was going to be late,he stepped up his pace.杰克发现他就要迟到了,他加快了脚步。

高中英语 Unit 1 Reading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英语 Unit 1 Reading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

湖北省荆州市江陵中学高中英语必修2 M2 Unit 1 Reading 教学设计二、教材分析本课是高一必修2第二模块里的一篇阅读课(Reading),出自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英语学生用书。

在第一课Introduction里面初步接触和学习了描写抽烟、吸毒及其危害性的词语,这一课Reading是上文的延续。

本课Reading实际上分为两篇文章,第一篇主要讲述了一个吸毒者和他的故事;第二篇主要讲述了使用可卡因的危害。

三、设计思路本堂课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这种途径是以应用为动力,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核心(为用而学,用中学,学了用)的教学途径。

任务型教学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能体现语言价值的,先进的、有效的教学途径。

学生带着任务学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渐生成的知识,形成的技能。

本课将通过任务型教学,努力达到课堂活动目的。

四、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习另一些介绍抽烟、吸毒及其危害性的词语2.通过阅读包括这些词汇的两篇文章并做寻找文章和所属段落的关系以及回答问题,判断正误等方式,培养联想、理解、前后联系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有关吸毒及其危害的知识,找出段落和文章的从属关系。

2.培养阅读时的联想、理解、前后联系的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

3.阅读的同时也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词汇进行语言交际的能力。

七、教学过程Step 1 PresentationTeacher uses the pictures connected with drugs to lead in.1.Show some pictures of different kinds of drugs to get them to know of drugs.opium poppy; opium; morphine; ; cocaine; ecstasy2. Show three pictures to let them know the dangers of drugsdrug addicts; a baby; a dead drug addict3. Show the number of drug addicts: On March 1st, 2004, China government reportedthem are the young people under the age of 35.(教师通过看图谈论,直观地将与本课内容有关的图片展现出来。

M2U1教案

M2U1教案
Your favourite holiday(name、date、duration、ways of celebration)
Date:
09.07
It’s September 7 th .
It’s 7th September
日期的练习应注重读音,同时用游戏的方式练习并调动学习氛围;
学生朗读之前可以先进行音调的模仿,同时朗读的形式可进行丰富,同桌读、前后桌读等方式;
小组展示加入小组PK;
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及文化自信
课后
反思
通过设计活动,观察学生回答问题的表现,了解其关于节日的词汇储备及对日期表达的掌握程度。根据学生听力活动上的表现,评价其利用听力技能获取信息的能力。观察学生介绍中美国庆节的细节信息是否全面、具体,使用语言是否准确,把握学生内化所学内容和语言的情况。观察小组讨论和小组展示中学
生能否正确运用所学知识描述节日的具体信息。大多数学生能完整、准确的完成任务。本课的不足为学生的读音不是很标准,尤其市月份和日期的组合拼读,同时有的同学不能准确的断句,对句子的理解打了折扣。针对这一现象,学生下课进行音频的模仿,同时自己进行断句练习,再由老师统一进行评价和修正。
6. 学生朗读课文,熟悉课文。(3mins)
7. 借助表格,学生自主找出并填写语篇中国国庆节和美国独立日的由来以及庆祝方式等信息。并通过小组内一问一答的方式复述介绍两个节日。(7mins)
8. 学生根据所给问题提示及语言框架,在组内讨论描述自己最喜爱的节日及其细节信息,并由 2-3 个小组在全班进行展示。(10mins)
3. 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关于“Independence Day”的小视频,大概了解美国独立日的背景知识。(2mins)
4. 听 Activity2 录音,完成导学案的听选题,获取有关中英美三国劳动节的相关信息。(4min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2 Unit1 阅读课教学设计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青龙山高中程东平
一、学生分析
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智力发展趋于成熟。

他们的认知能力比初中阶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渐渐形成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他们学习英语方法由死记硬背转型向理解型并应用到交际上,他们有自己的学习技能和策略,学会把语言学习与现实生活和兴趣联系起来。

通过任务型课堂活动和学习,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得到加强,不再认为英语的课堂学习很枯燥,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去,成为课堂的主体,同时也加强了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学生已经完成了高中英语第一个模块的学习,渐渐习惯了我的教法。

虽然一开始他们觉得与初中教学很不相同(初中老师注重手把手式的语法教学),但经过半个学期后,他们适应得很快,而且还取得一定的进步。

他们会对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疑惑和勇于阐述见解,并且从课内知识拓展到课外,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学习资源。

不过,本班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差距还相当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布置的任务要兼顾各个层次的学生,使他们都有所收获。

二、教材分析
这一课是本单元第一个课时。

在上这一节课前并没有让他们了解太多的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只是由于这课出现的人名和地方名比较多,我在课前教他们读了一下。

我在备这一课时,发现它的warming-up部分会花费比较长的时间,于是我没有采用,而使用了我自己另外准备的引入(只是花了4到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对这课的话题作好心理准备,也为了完成本单元的目标作了铺垫。

我觉得在今后也必须合理使用手中的教材,根据学生水平和教学设计进行整合或增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

三、教学目标
本课为阅读课型,主要介绍有关俄罗斯遗失琥珀屋的轶事。

通过阅读使学生了解世界文化遗产,学会描述他们的起源、发展和保护等方面的情况。

教师根据课文内容用不同的形式
来让学生自己归纳,提高阅读技能。

由于这课讲述国外文化遗产,学生会感到陌生,为了引起共鸣,因此要把中外文化遗产结合一起讨论。

本课目的要使学生学会如何谈论文化遗产以及最后形成保护文物的意识。

教学内容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看图片和听录音引入文化遗产这一话题。

2. 从网上下载一些琥珀屋图片并展示给学生看,分辨新旧琥珀屋,给学生以感官上的刺激,而且有利于帮助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一些生词用板书)
3. 学生阅读课文后完成精读练习。

4. 两人围绕琥珀屋设计小对话。

5. 语言学习与难句解释。

6. 小结文章,一是找关键线索,二是写作手法。

7. 小组讨论,包括复述课文,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以及学生总结自己通过本课学习学到了什么(达到教学目标—形成保护文物意识)。

四、教学策略
环环相扣,设计紧凑。

先利用录音和图片引起兴趣,然后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文章,通过回答问题掌握细节,知道琥珀屋从形式-失踪-重建的过程,再从整体上把握它的结构、特色,学习用英语归纳以及复述,最后自己去小结上完这节课的收获,使他们的掌握阅读技巧的同时也增加了见识。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学会用英语口语判断别人给出的依据,并给出自己的观点。

采用多媒体教学,用一些有关文物的精美图片,引起学生对即将阅读的文章的兴趣,减少陌生感。

课前需要准备中外文物图片以及对这些图片简短的录音描述。

五、教学过程
(一)warming-up引入
教师用powerpoint分别展示三幅图片以及播放有关的三段介绍录音,并不需要学生详细记录细节,因为不是听力课,只是了解图片是什么地方,位于哪个国家等。

(look at three pictures and listen to three tourist guide describe each of them.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m?)
1、3 为学生所熟悉的
1. The Pyramids in Egypt
2. Machu Picchu in Peru
3. The Great Wall of China
然后回答问题: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m?
(They represent the culture of their countries ,so they are called______)引导学生讲出cultural relics这个词组。

接着分别说出cultural relics的定义(学生个人观点)。

(引入部分使学生对本节课的话题有所了解,而且很有兴趣了解其它文物)。

(二)Reading使学生了解Amber Room形成、发展, 经历了几个阶段
1. 让学生解释文章的title--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 (Maybe it’s lost)
2. 为了让学生知道琥珀屋是什么样子,帮助理解文章,教师展示多张图片,新旧琥珀屋对照、外观、以及里面摆设的琥珀,金碧辉煌的琥珀屋使学生大开眼界,叹为观止,并学会分辨新旧。

3. 先给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scanning)。

有目的性阅读是阅读训练一种技巧,并且提醒学生不用太多花大多注意力在人名、地名上面,而假设自己正在读一本侦探小说,集中精力探究事情的发生经过。

4. 阅读后学生回答问题(大部分学生能找到答案)
5. 在了解细节的基础上,再次阅读(skimming)。

全班分5个小组,分配任务给每一个组,文章共有5段,每组概括一个段落的大意,而且要求使用不超过3个单词来概括,既降低了难度又提高了学生归纳能力。

(三)Difficult points
因为只是阅读课,语言点不作详解,是为下个课时作准备,分别找出4句难句,让学生进行解释,一一说明属于什么从句(分别有宾从、状从、定从、主从)(从句是学生的薄弱环节),为学生扫除阅读障碍。

1. Frederic WilliamⅠ, the king of Prussia could never have imagined that his greatest gift to Russian people would have such a strange history.
2. Once it is heated, the amber can be made into any shape.
3. This was a time when the two countries were at war.
4. There is not doubt that the boxes were then put on a train for Kongsberg.
(四)Summing-up(总结)
学生掌握每段大意后,从总体上把握文章结构和特点。

1. 找出与Amber Room有关的重要线索(3个人物、2个国家、1个组织)。

2. 分析写作手法(时间顺序及都用了一般过去时描述已发生的事情):让学生将来进行写作训练描述某事经过时,可以模仿这篇文章的手法。

(五)Group-work(task)4人小组
学生此时已非常熟悉文章内容及结构,进入用英语进行交际环节。

1. 复述课文,教师给出一段文字,中间有不少空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写空格(learn how to talk about cultural relics)
Fill in the blanks:
The Amber Room was made ________. Frederick WilliamⅠ________. It soon became part of the Czar’s winter palace in St. Petersburg. Later, Catherine Ⅱ________ and she told her artists to ________. In September, 1941the Nazi Germany army secretly ________. After that, what happened to the Amber Room ________. Now Russians and Germans have ________ much like the old one.
2. 谈谈自己从中的收获(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e text?)
学生都能说出要保护文物(完成本课教学目标)。

至于怎样保护,因时间关系留待下个课时再讨论。

(六)布置作业:复习课文及写一篇如何保护家乡某一文物的文章。

六、课后反思
教学成功之处是引导学生一步接一步从阅读文章表层意思,到探讨深层意思,使学生明白文物重要性及要做好保护。

例如,先带着问题读课文,回答问题,接着概括段意,然后分析句子,(这是表层理解),最后总结全文,通过字面理解使学生达成共识――保护文物,升华到深层理解。

引入部分达到预期效果,没有用书本上的例子,而自己准备了录音和图片作为引入,时间短且能引起学生兴趣及渴望了解更多的求知欲。

不足之处是在阅读后回答问题那部分,设计问题大多是wh-问题,因此对阅读能力稍差的学生没有完全照顾到,原因是我认为他们是高一学生,在课文中找出答案并不难,何况这些问题并不是推理题,就以为他们都能接受。

但下课后我了解到有一些学生并未能在短时间内回答完所有问题,在以后类似的教学过程中,我会分几个环节设计精读练习,例如针对中下层学生设计Yes/No questions 或T/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