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配套试题:14《诗经》两首(粤教版必修1)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 第14课《诗经》两首学案 粤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 第14课《诗经》两首学案 粤教版必修1

第14课《诗经》两首学习目标 1.识记文中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背诵课文及《诗经》中的名句。

2.掌握重章叠句的形式特点,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

3.品味诗歌语言,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姝.( ) (2)俟.( )(3)城隅.( ) (4)踟蹰..( )(5)娈.( ) (6)说怿..( )(7)归荑..( ) (8)氓.( )(9)蚩.蚩( ) (10)愆.期( )(11)将.子无怒( ) (12)垝垣..( )(13)卜筮.( ) (14)桑葚.( )(15)汤.汤( ) (16)咥.( )(17)隰.( )答案(1)shū(2)sì(3)yú(4)chí chú(5)luán(6)yuè yì(7)kuì tí(8)ménɡ(9)chī(10)qiān(11)qiānɡ(12)ɡuǐ yuán(13)shì(14)shèn(15)shānɡ(16)xì(17)xí二、识记文中基础知识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1)静女其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俟.我于城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搔首踟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静女其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贻.我彤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洵.美且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匪我愆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乘.彼垝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无与士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女也不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士也罔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躬.自悼.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美丽(2)等待,等候(3)心里迟疑,要走不走的样子(4)美好(5)赠送(6)的确,确实(7)错过期限,指拖延婚期(8)乘,登上;垝垣,倒塌的墙壁(9)迷恋,沉溺(10)差错,诗中指爱情不专一(11)没有定准(12)躬,自身;悼,伤心2.写出下列通假字及意义(1)爱.而不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说.怿女.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自牧归.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将子无.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于.嗟鸠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犹可说.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隰则有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爱”通“薆”,隐藏,遮掩;“见”通“现”,出现(2)“说”通“悦”,喜爱;“女”通“汝”,你,诗中代指“彤管”(3)通“馈”,赠送(4)通“毋”,不要(5)通“吁”,感叹词(6)通“脱”,解脱(7)通“畔”,边,岸3.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1)氓.之蚩蚩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流氓。

【语文】粤教版必修1优化训练(14《诗经》两首)

【语文】粤教版必修1优化训练(14《诗经》两首)

第四单元古典诗歌(1)14 《诗经》两首5分钟训练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氓.之蚩蚩(méng)静女其姝.(zhū)B.自牧归荑.(tí)靡.室劳矣(mǐ)C.洵.美且异(xún)尔卜尔筮.(shì)D.淇水汤.汤(shāng)靡有朝.矣(zhāo)解析:A项“静女其姝”中的“姝”应读“shū”。

答案:A2.读诗要读出其感情色彩和语调,对于下列诗句感情把握不当的一项是()A.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高兴、深情)B.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赞美、幸福)C.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热情、温柔)D.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哀伤、无奈)解析:D项这两句表现的不是哀伤、无奈,而是表现了女子性格的坚决,即坚决与男子分别的决心。

答案:D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

B.《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又叫“国风”,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歌谣。

“雅”分为“大雅”“小雅”,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

“颂”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祀时的乐歌。

C.《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也称为“诗三百”,其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

D.《诗经》全部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解析:D项“全部都是四言诗”错,也有不是四言诗的,如《伐檀》,基本上是五言。

答案:D10分钟训练1.下列各句,全有通假现象的一项是()①既见复关,载笑载言②士之耽兮,犹可说也③于嗟鸠兮,无食桑葚④桑之落矣,其黄而陨⑤淇则有岸,隰则有泮⑥爱而不见,搔首踟蹰⑦彤管有炜,说怿女美⑧女也不爽,士贰其行A.①④⑦B.②⑤⑧C.③⑥⑧D.③⑤⑦解析:②“说”通“脱”;③“于”通“吁”,“无”通“毋”;⑤“泮”通“畔”;⑥“爱”通“薆”,“隐藏”之意,“见”通“现”;⑦“说”通“悦”,“女”通“汝”。

高一语文配套课件:14《诗经》两首(粤教必修1)

高一语文配套课件:14《诗经》两首(粤教必修1)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3.审美视窗 思无邪——诗经
三千多年前,苍茫的中华大地上,孕育着质朴纯一的炎黄子 孙,无论是平民百姓,亦或诸侯公卿,都怀着那对自然的敬畏, 对生命的感怀,唱出胸中的渴望。他们的歌声,凝结着天地的精 魄,汇聚着万物的灵气,“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被采诗官们 真实地记录下来,传给后世千万缕无邪的思情……
赏读:君子的过错,如同日食月食一样是有目共睹的。有 了错误,别人都会看见;错误改正了,大家都敬仰他。这说明 了君子善于知错就改。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赏读: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该怎么办了。孔子认 为,一个人不讲信用就寸步难行。在今天看来,一个企业,一
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如此。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也要守规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宣公二年》
赏读:谁能不犯错误呢?犯了错误而能改正,没有比这更 好的事情了。这句话表明,犯了错误并不可怕,关键是我们要 善于认识和改正错误,并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3.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
人皆仰之。
——《论语·子张》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读《诗经》,是一种享受,从先民们那最无邪的思想中, 我们不仅可以读出那个时代特殊的风貌与记忆,更能让自己变 得儒雅而含蓄。闲暇时,坐在窗前,读读《诗经》,让那最纯 真无邪的思想,净化我们在现实压抑下浮躁难安的心灵。闭上 眼睛,细细品悟,任思绪穿越千年的时空,去寻找前世,那份 属于自己的美丽……
城隅.(yú ) 炜.( wěi ) 蚩.蚩( chī ) 涟.涟( lián ) 汤.汤(shāng ) 晏.晏( yàn )

2014年秋高一语文最新教学辅助学案14《诗经》两首(粤教版必修1)

2014年秋高一语文最新教学辅助学案14《诗经》两首(粤教版必修1)

14 《诗经》两首昔日雄霸天下的帝国已化为云烟,当年国色天香的罗裙已散入黄土……今天,真正触动我的情感与灵魂的不是几件博物馆里的文物,而是那些经久不灭的人的故事。

一首首清新而高雅的诗,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我仿佛被带到了遥远的国度,历史又重新展现在我的眼前:恍恍惚惚,若隐若现,神秘而悠远……我仿佛听到了来自远古的声音,隐隐约约,断断续续,仿佛要告诉我什么……爱,自由,正义,是《诗经》永恒的主题,也是生命永恒的主题。

闭上眼睛,用心静静地聆听,你可以听得到——那来自远古的心灵的呼唤。

1.字音辨识 姝.(shū) 俟.(sì) 城隅.(yú) 踟蹰..(chí)(chú) 娈.(luán) 彤.管(tón ɡ) 炜.(wěi) 荑.(tí) 洵.(xún) 垝垣..(guǐ)(yuán) 涟.涟(lián) 桑葚.(shèn) 愆.期(qiān) 2.一词多义(1)将⎩⎪⎨⎪⎧将.子无怒 (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项燕为楚将.(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 )将信将.疑 ( )(2)言⎩⎨⎧载笑载言. ( )体无咎言.( )言.既遂矣 ( )(3)之⎩⎨⎧氓之.蚩蚩 ( )静言思之.( )总角之.宴 ( )(4)以⎩⎨⎧以.望复关 ( )以.尔车来 ( )以.我贿迁 ( )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 )(5)其⎩⎨⎧其.叶沃若 ( )士贰其.行 ( )咥其.笑矣 ( )不思其.反 ( )【答案】 (1)动词,请,愿 动词,扶,持 名词,将领,将帅 副词,将要 副词,且,又 (2)动词,说 名词,话语助词,用在句中无实义 (3)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句末助词,补足音节,不译 结构助词,的(4)介词,来,表目的 介词,用 介词,把 副词,通“已”,已经 (5)代词,它的,指代桑树 代词,他的,指代士 助词,无实义 代词,你,指代氓3.词类活用 (1)夙.兴夜.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匪我愆.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三岁食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其黄.而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士贰.其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二三..其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在夜里(2)名词作动词延误(3)形容词作名词贫苦的生活(4)形容词作动词变黄(5)数词作动词不专一、变了心(6)数词作动词三心二意4.古今异义(1)至于..顿丘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2)秋以为..期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今义:认为(3)三岁..食贫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今义:指三岁的年龄【答案】(1)到达(2)把……当做(3)多年5.文言句式(1)匪女之为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2)秋以为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3)俟我于城隅()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4)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答案】(1)判断句不是荑草有多美(2)宾语前置句把秋天作为婚期(3)状语后置句在城上的角楼里等我(4)省略句(静女)隐藏起来不出来,(我)心里迟疑着急抓头皮6.名句积累(1)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高中语文(实战演练+智慧阅读)4.14《诗经》两首(含解析)粤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实战演练+智慧阅读)4.14《诗经》两首(含解析)粤教版必修1

14 《诗经》两首《诗经》选读桃夭[概要]祝贺婚姻幸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木瓜[概要]男女相互酬赠。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黍离[概要]流浪者的自述。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狡童[概要]女子为情而苦恼。

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

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

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

子衿[概要]女子思念情人。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硕鼠[概要]揭露剥削者的贪婪。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

乐国乐国,爰得我直?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逝将去女,适彼乐郊。

乐郊乐郊,谁之永号?一、基础训练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静女其姝(ū) B.及尔偕老(é)爱而不见(àn) 匪我愆期(ān)尔卜尔筮(bǔ) 氓之蚩蚩(ī)C.体无咎言(ù) D.自牧归荑(ī)自我徂尔(zú) 将子无怒(ā)淇水汤汤(ā) 俟我于城隅(yú)解析:A.爱而不见àn; C.自我徂cú尔;D.自牧归ì荑。

答案:B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无食桑葚即见复关总角之宴夙兴夜寐B. 无与士耽向隅而泣病入膏肓搔首踟蹰C. 其黄而殒泣涕涟涟勇往直前备受鼓舞D. 躬自悼矣匪夷所思縻有朝矣忧心忡忡解析:A.即-既;C.殒-陨,备-倍;D.縻-靡。

粤教版-语文-高一-备课参考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1作业 4.14 《诗经》两首

粤教版-语文-高一-备课参考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1作业 4.14 《诗经》两首

一、基础考查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彤.管(tónɡ)其姝.(shū)踟.蹰(zhí)归.荑(kuì)B.愆.期(qiān)城隅.(yú)洵.美(xún)蚩.蚩(chī)C.桑葚.(shèn)垝垣.(yuán)陨.落(yǔn)卜筮.(shì)D.帏裳.(chánɡ)汤汤.(shānɡ)罔.极(wǎnɡ)咥.笑(xì)解析:选A。

“踟”读chí。

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无与士耽.(沉溺、迷恋)女也不爽.(差错)B.言笑晏晏..(欢乐、和悦的样子)总角之宴.(欢乐)C.信誓旦旦..(诚恳的样子)静女其姝.(美丽)D.夙.兴夜寐(早)爱.而不见(喜欢)解析:选D。

“爱”,通“薆”,隐藏,遮掩。

3.比较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组是()①言.既遂矣,至于暴矣②静言.思之,躬自悼矣③信誓旦旦,不思其反.④反.是不思,亦已焉哉A.①与②意思相同,③与④意思相同。

B.①与②意思相同,③与④意思不相同。

C.①与②意思不相同,③与④意思相同。

D.①与②意思不相同,③与④意思不相同。

解析:选A。

“言”,语气助词,没有实在意义。

“反”,违反。

4.下列诗句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请你不要生气,就把秋天作为婚期。

B.乘彼垝垣,以望复关:登上那倒塌的墙壁,遥望那复关(来的人)。

C.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男人的爱情没有定准,在品德上三心二意。

D.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誓言如在早晨,没想到你会变心。

解析:选D。

“信誓旦旦”的意思是“起誓时是那样的诚恳”。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5~6题。

风雨《诗经·郑风》风雨凄凄,鸡鸣喈喈①。

既见君子②,云胡不夷③?风雨潇潇,鸡鸣胶胶④。

既见君子,云胡不瘳⑤?风雨如晦⑥,鸡鸣不已。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注】①喈喈:鸡鸣声。

高中语文《诗经》两首同步练习 粤教版 必修1

高中语文《诗经》两首同步练习 粤教版 必修1

高中语文《诗经》两首同步练习 粤教版 必修1一、语言基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静女其姝.(sh ū) 爱而不见.(ji àn ) 氓之蚩蚩..(ch ī) B .静女其娈.(lu án ) 匪我愆.期(qi ān ) 尔卜.尔筮(b ǔ) C .体无咎.言(ji ū) 自我徂.尔(c ú) 淇水汤汤..(sh āng ) D .自牧归.荑(gu ī) 将.子无怒(qi āng ) 俟我于城隅.(y ú) 解析:A .见xi àn ; C .咎ji ù; D .归ku ì。

答案:B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无食桑葚 即见复关 总角之宴 夙兴夜寐B .无与士耽 向隅而泣 厉行节约 搔首踟蹰C .其黄而殒 泣涕涟涟 勇往直前 备受鼓舞D .躬自悼矣 匪夷所思 縻有朝矣 忧心忡忡解析:A .“即”改为“既”;C “殒”改为“陨”;D .“縻”改为“靡”。

答案:B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俟:等待我于城隅俟将:将要子无怒将B .⎪⎩⎪⎨⎧•••至于:到顿丘于至贸:交易丝贸抱布 C .⎪⎩⎪⎨⎧•••晏晏:欢乐的样子晏晏言笑咎:不吉利言咎体无D .⎪⎩⎪⎨⎧••见:出现见爱而不爽:差错爽女也不解析:将:请,愿。

答案:A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古称“诗三百”。

B .“风”“雅”“颂”是《诗经》中的三个部分,“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表现手法,后人把两者合称为“六义”。

C .我国文学史上向来“风”“骚”并称。

“风”就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是指屈原的代表作《离骚》。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古典诗歌114诗经两首练习粤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古典诗歌114诗经两首练习粤教版必修1

第四单元古典诗歌(1)14《诗经》两首一、语言基础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氓.之蚩蚩(mánɡ) 静女其姝.(shū) 自牧归.荑(kuì)B.静女其娈.(luán) 乘彼垝.垣(ɡuǐ) 自我徂.尔(cú)C.夙.兴夜寐(sù) 隰则有泮.(pàn) 贻.我彤管(yí)D.洵.美且异(xún) 无与士耽.(dān) 匪我愆.期(qiān)解析:A “氓”应读méng。

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体无咎言夙兴夜寐踌躇满志受益非浅B.及尔谐老言笑晏晏屡试不爽虚怀若谷C.若即若离尔虞我诈泣涕涟涟信誓旦旦D.载笑载言其黄而殒怡然自得温文尔雅解析:C A项,非—匪;B项,谐—偕;D项,殒—陨。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爱而不见B.匪女之为美C.隰则有泮D.反是不思解析:D A项,“爱”通“薆”,隐藏,遮掩;“见”通“现”,出现。

B项,“匪”通“非”,不是;“女”通“汝”,你(荑草);C项,“泮”通“畔”,边,岸。

4.下列各句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靡.室劳矣靡:没有B.无食.桑葚食:吃C.女也不爽., 士贰其行爽:差错D.将.子无怒将:将来解析:D D项,将:动词,请,愿。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夙兴夜寐B.三岁食贫C.桑之未落D.二三其德解析:C A项,“夙”“夜”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在夜晚。

B项,“贫”形容词用作名词,贫苦的生活。

D项,“二三”,数词用作动词,经常改变,三心二意。

6.下列各句中,没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以我贿迁B.至于顿丘C.女也不爽D.泣涕涟涟解析:C A项,“贿”古义是“财物,此指嫁妆”;今义是“贿赂”。

B项,“至于”古义是动词,“到,到达”;今义,作连词用,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

D项,“涕”古义是“眼泪”;今义是“鼻涕”。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古典诗歌114诗经两首练习粤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古典诗歌114诗经两首练习粤教版必修1

第四单元古典诗歌(1)14《诗经》两首一、语言基础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氓.之蚩蚩(mánɡ) 静女其姝.(shū) 自牧归.荑(kuì)B.静女其娈.(luán) 乘彼垝.垣(ɡuǐ) 自我徂.尔(cú)C.夙.兴夜寐(sù) 隰则有泮.(pàn) 贻.我彤管(yí)D.洵.美且异(xún) 无与士耽.(dān) 匪我愆.期(qiān)解析:A “氓”应读méng。

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体无咎言夙兴夜寐踌躇满志受益非浅B.及尔谐老言笑晏晏屡试不爽虚怀若谷C.若即若离尔虞我诈泣涕涟涟信誓旦旦D.载笑载言其黄而殒怡然自得温文尔雅解析:C A项,非—匪;B项,谐—偕;D项,殒—陨。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爱而不见B.匪女之为美C.隰则有泮D.反是不思解析:D A项,“爱”通“薆”,隐藏,遮掩;“见”通“现”,出现。

B项,“匪”通“非”,不是;“女”通“汝”,你(荑草);C项,“泮”通“畔”,边,岸。

4.下列各句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靡.室劳矣靡:没有B.无食.桑葚食:吃C.女也不爽., 士贰其行爽:差错D.将.子无怒将:将来解析:D D项,将:动词,请,愿。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夙兴夜寐B.三岁食贫C.桑之未落D.二三其德解析:C A项,“夙”“夜”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在夜晚。

B项,“贫”形容词用作名词,贫苦的生活。

D项,“二三”,数词用作动词,经常改变,三心二意。

6.下列各句中,没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以我贿迁B.至于顿丘C.女也不爽D.泣涕涟涟解析:C A项,“贿”古义是“财物,此指嫁妆”;今义是“贿赂”。

B项,“至于”古义是动词,“到,到达”;今义,作连词用,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

D项,“涕”古义是“眼泪”;今义是“鼻涕”。

学案导学语文粤教版必修1学案:第14课 《诗经》两首 Word版含解析

学案导学语文粤教版必修1学案:第14课 《诗经》两首 Word版含解析

第14课 《诗经》两首学习重点 1.梳理识记文中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背诵课文及《诗经》中的名句。

2.掌握其重章叠句的形式特点,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

品味诗歌的语言,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

1.词语理解(1)通假字①于.嗟鸠兮 通 ②犹可说.也 通 ③隰则有泮.通 ④爱.而不见.通 ⑤说.怿女.美 通 ⑥自牧归.荑 通 ⑦将子无.怒 通 答案 ①“吁”,感叹词 ②“脱”,解脱 ③“畔”,边,岸 ④“薆”,隐藏,遮掩;“现”,出现 ⑤“悦”,喜爱;“汝”,你,代指“彤管” ⑥“馈”,赠送 ⑦“毋”,不要(2)一词多义①女⎩⎪⎨⎪⎧ 静女.其姝: 说怿女.美: 匪女.之为美: 女.也不爽:②言⎩⎪⎨⎪⎧ 载笑载言.: 体无咎言.: 静言.思之: 言.既遂矣:③将⎩⎪⎨⎪⎧ 将.子无怒: 出郭相扶将.: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项燕为楚将.:答案 ①姑娘;通“汝”,你,代指“彤管”;通“汝”,代指“荑草”;女子 ②说;预兆;音节助词,在句中没有实在意义;语助词,在句中没有实在意义 ③请,愿;语气助词;将要;将领(3)古今异义①氓.之蚩蚩 古义:今义:②泣涕.涟涟 古义:今义:③至于..暴矣 古义:今义:④体.无咎言 古义:今义:⑤总角之宴.古义:今义:答案 ①古义:民。

诗中指女主人公的丈夫。

今义:流氓。

②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③古义:到了……的地步。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一事。

④古义:卦象,即占卦的结果。

今义:身体。

⑤古义:欢乐。

今义:宴会。

(4)虚词归纳①以⎩⎪⎨⎪⎧秋以.为期: 以.尔车来: 以.我贿迁: ②于⎩⎪⎨⎪⎧ 俟我于.城隅: 于.嗟鸠兮: 至于.顿丘:③其⎩⎪⎨⎪⎧ 静女其.姝: 其.叶沃若: 不思其.反: 答案 ①介词,把;介词,用;介词,把 ②介词,在;通“吁”,感叹词;介词,引出地点“顿丘” ③形容词词头;代词,它的(桑);代词,他(氓)2.词类活用(1)其黄.而陨: (2)士贰.其行: (3)二三..其德: 答案 (1)形容词作动词,变黄 (2)数词作动词,变了心,有二心 (3)数词作动词,三心二意3.特殊句式(1)氓之蚩蚩:(2)秋以为期:(3)俟我于城隅:答案 (1)定语后置句,“蚩蚩之氓”。

粤教版-语文-高一-高中语文必修一粤教版第四单元第14课《诗经》两首同步练习

粤教版-语文-高一-高中语文必修一粤教版第四单元第14课《诗经》两首同步练习

14.《诗经》两首·同步练习达标训练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雎鸠..()()..()()窈窕..()()好逑寤寐..()坻.()荇.菜()..()()溯洄2、填空题。

(1)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有_ _篇,包括_ _ 、_ _、_ _三部分。

(2)《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

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分别采用、、的艺术手法。

(3)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说不当的一项是()A.“左右毛之”的“之”指代的是“荇菜”。

B。

“寤寐求之”的“之”指代的是“窈窕淑女”。

C.“琴瑟友之”的“友”是“亲爱”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D.“钟鼓乐之”的“乐”是“快乐”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关雌》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用的是“兴”的手法。

B.《蒹葭》“所谓伊人”的“伊人”,与《关雌》中的“君子好逑”的“君子”,指的是同样的人。

C.《蒹葭》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

D.《关雌》是(诗经)的第一首,选自《诗经·周南》。

能力提高1、《诗经》中,常常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

在古汉语的规则中,这类词汇大都是形容词,所以也有助于表达曲折幽隐的感情,描绘精彩美丽的自然。

请从课文中找出例子,并体会其作用。

2、阅读《蒹葭》一诗,想想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简要分析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3、比较《关雌》和《蒹葭》在写法上的异同。

4、从两首诗歌中的任意选取一首,将它改写为现代诗歌,或者一个散文片段,意境要优美,描写要生动,字数不限。

达标训练1、jūjiūyǎo tiáo hǎo qiúwùmèi sùhuíChíxìng2、(1)《诗经》305 风雅颂(2)赋比兴(3)窈窕淑女,君子好逑3、C.4、B能力提高1、《关雎》中“关关”(叠字)形容J、鸟叫声,“窈窕”(叠韵)表现淑女向美丽,“参差”(双声)描绘水草的犬态,“辗转”(叠韵)刻画出因相思而不能人眠的情状,既有和谐的声音,又有生动的形象。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一学案:第四单元《诗经》两首含答案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一学案:第四单元《诗经》两首含答案

它是诗,记载了先民的喜怒哀乐;它是歌,唱出了古老的爱情悲欢;它是画,描绘了早期文明的真实图景。

穿越三千年的时空隧道,它流淌到了我们身边。

此刻,就让我们沿着《诗经》的河流,去采撷那风雅颂的芬芳吧。

恩爱的牛郎织女被天河隔开,只能苦苦相望;一代枭雄曹操极尽委婉恳求之意,以图招揽天下英才;误入尘网的陶渊明终于回归故里,在人世社会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人人向往的“桃花源”。

我们将从东汉的幽幽怨情出发,体会三国的英雄豪情,再到晋代的田园风光。

披发抚剑,你独立在夕阳残照里;仰天长啸,你苦吟于凄风苦雨的湘水边。

声声啼血,你哀叹的是危难的祖国;字字流泪,你悲吟的是受难的苍生!汨罗江水,能够夺走你的生命;滚滚浊流,熄灭不了你生命的火焰。

捧读《离骚》,透过遥远的时空,我们看到一座顶天立地的精神丰碑——这就是你啊,屈原!民间的爱往往最质朴。

爱就是热烈的爱,恨就是刻骨的恨。

《上邪》中女主人公千般发誓表明自己对待爱情的坚决,《饮马长城窟行》展示出女主人公的缠绵多情。

她们直爽真诚地表达自己的爱。

她是徘徊的孔雀,是衷情的鸳鸯,为爱情敢于冲破黑暗的囚笼,敢于同封建礼教作斗争!漫漫长夜,寂寂笙箫,当轻灵的身姿划过一道凄美的弧线,那层层的涟漪满是爱情的美好,这不是死亡而是凤凰涅槃!她用勇敢的行动告诉世人: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愿她在天堂和仲卿永远美好。

世间有一种最美妙不过的事情,那就是天才诗人与奇妙山水的遇合。

一旦他们遇合,碧水青山将成为激发诗人创作激情和灵感的绝好对象,而天才诗人也将以慧眼灵心和生花妙笔发现并生动地描绘出碧水青山的绝世风姿。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姝.()(2)俟.()(3)城隅.() (4)踟蹰..()(5)娈.() (6)说怿..()(7)归荑..() (8)氓.()(9)蚩.蚩() (10)愆.期()(11)将.之无怒() (12)垝垣..()(13)卜筮.() (14)桑葚.()(15)汤.汤() (16)咥.笑()(17)隰.()二、识记文中基础知识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1)静女其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俟.我于城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搔首踟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静女其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贻.我彤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洵.美且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匪我愆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乘.彼垝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无与士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女也不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士也罔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躬.自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通假字及意义(1)爱.而不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说.怿女.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自牧归.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将子无.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于.嗟鸠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犹可说.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隰则有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1)氓.之蚩蚩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流氓。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一检测:第四单元14《诗经》两首+Word版含解析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一检测:第四单元14《诗经》两首+Word版含解析

第四单元古典诗歌(1) [单元解读]古人6岁束发受教,首先敲开的就是中国古诗这个瑰丽世界的大门,享受这独有的,无法复制的诗歌之美。

从四言的《诗经》,五言的古诗,到唐以后的律绝、词曲,我们可以观赏这诗歌国度中无比壮丽的景观。

古诗追求神妙的境界,讲究韵律之效、言外之象、有我无我之境,绝妙好句,俯拾即是。

本单元诗歌的主题是“将爱情进行到底”,这“爱情”当然是广义的,包括了男女爱情,爱国之情,爱才之情等。

让学生在“爱”的海洋里徜徉,一定能收获别样的情怀。

14《诗经》两首生命生命,也许是宇宙之间唯一应该受到崇拜的因素。

生命的孕育、诞生和显示本质是一种无比激动人心的过程。

生命像音乐和画面一样暗自挟带着一种命定的声调或血色,当它遇到大潮的席卷,当它听到号角的催促时,它会顿时抖擞,露出本质的绚烂和激昂。

当然,这本质更可能是卑污、懦弱、乏味的;它的主人并无选择的可能。

是的,生命就是希望。

它飘荡无定,自由自在,它使人类中总有一支血脉不甘于失败,九死不悔地追寻着自己的金牧场。

因此,我们应当说,卑鄙和庸俗不该得意过早,不该误认为它们已经成功地消灭了高尚和真纯。

伪装也同样不能持久,因为时间像一条长河在滔滔冲刷,卑鄙者、奸商和俗棍不可能永远戴着教育家、诗人和战士的桂冠。

在他们畅行无阻的生涯尽头,他们的后人将长久地感到羞辱。

青春是生活赋予我们的一种无比珍贵的礼物,它充满活力,充满期待,充满希望和信心。

每个人都会经历青春,青春是一段短暂而美好的年华,它【课内挖掘】1.《氓》是《诗经》中的一首弃妇诗,诗中的反面人物“氓”的形象值得我们深思。

这是一个极不负责任的男子形象。

求婚时道貌岸然地“抱布贸丝”,表现出一副忠厚老实相;新婚时又信誓旦旦地许下“及尔偕老”的誓言;后来却“二三其德”“至于暴矣”,竟成了无情无义的负心汉,成为被人们批判咒骂的对象。

从这个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不忠于爱情的人、一个不信守誓言的人、一个不诚信不负责的人,必将被世人唾弃,成为千古话柄。

粤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_《〈诗经〉两首》课后习题解答提示

粤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_《〈诗经〉两首》课后习题解答提示

《〈诗经〉两首》课后习题解答提示⑴第一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命题意图是让学生理解《静女》诗中重点语句的内涵。

参考答案:“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字面上的含义是:不是你(荑——茅草)美丽,而是因为它是美人(恋人)送的。

男主人公用这句话托物抒怀,赞美自己的恋人,感谢她送来了礼轻情意重珍贵的礼物,表达了他接受茅草后的欣喜与幸福的感情,也表现了他对恋人的一片深情。

⑵第二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命题意图是让学生通过查找《氓》诗中的比兴句,了解《诗经》中比兴的艺术技巧及其作用。

参考答案:第三章的“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以桑树未凋落的时候,它的树叶一片润泽,来比喻女子年轻貌美。

第四章的“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桑树凋落的时候,它的叶子枯黄而坠落,来比喻女子年老色衰。

这两处用桑叶由嫰绿以至枯黄来比喻恋爱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

这两处又是“兴”,以自然界桑叶的盛衰变化来对照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激发读者的联想,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⑶第三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命题意图是让学生理解课文中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及在现代汉语中的用法。

第 1 小题参考答案:①说:通“悦”,喜爱。

女:通“汝”,你。

课文中代指“彤管”。

②归:通“馈”,赠送。

注意:“说”、“女”、“归”的通假用法。

③涕:眼泪。

注意:“涕”不能理解为“鼻涕”。

④贿:财物。

课文中指“嫁妆”。

注意:“贿”不能理解为“贿赂”。

第 2 小题参考答案:①见:图穷而匕首见(出现)见(露出)原形②即:若即(靠近)若离不即(靠近)不离③尔:尔(你)虞我诈出尔(你)反尔(你)④爽:屡试不爽(差错)毫厘不爽(差错)⑷第四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命题意图是让学生通过背诵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领会诗歌的艺术魅力。

提示:《静女》篇幅很短,建议在课堂上请一位同学背完。

《氓》篇幅较长,建议在课堂上多请几位同学,分别担当女主人公婚前、婚后的角色,背诵有关的章节。

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一学案 4.14 《诗经》两首

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一学案 4.14 《诗经》两首

《诗经》两首蒹葭《诗经·秦风》蒹葭苍苍①,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②,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③,道阻且长。

溯游④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⑤,白露未晞⑥。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⑦。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⑧。

蒹葭采采⑨,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⑩。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⑪。

注释:①蒹葭(jiān jiā):蒹,荻,像芦苇。

葭,芦苇。

苍苍:茂盛的样子。

②伊人:那人,指所爱的人。

③溯洄(sùhuí)从之:逆流而上去追寻她。

溯洄:逆流而上。

从:跟随,这里是追寻的意思。

④溯游:顺流而下。

⑤凄凄:茂盛的样子。

现在写作“萋萋”。

⑥晞(xī):干。

⑦湄(méi):岸边,水与草相接的地方。

⑧坻(chí):水中的高地。

⑨采采:茂盛,众多。

⑩涘(sì):水边。

⑪沚(zhǐ):水中的小块陆地。

赏析:这是一首怀人的情诗。

在深秋的清晨,一位痴情的小伙子踏着白霜,穿过芦苇,在笼罩着雾气的水边寻觅自己心爱的姑娘。

从“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的描写来看,可知他已经寻找了整整一个早晨,但是路途的艰难险阻和求而不得的惆怅并不能使他退却,主人公寻求爱情的执着令人感动。

“伊人”在诗中是指意中人,她也可以作为人类美好理想的象征。

这首情诗的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打动人心,虽然人们读来不免为他的求而不得而惋惜。

但他的一求到底的执着精神却给人们以启迪:虽然人类永远无法达到理想的境界,但人类却可以在不断地追求中接近它。

学习目标1.了解《诗经》常识及其现实主义风格。

2.掌握《诗经》四言诗的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节奏的特点。

3.把握两首诗的思想感情。

作家作品《诗经》简介:《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标志着中国文学史的光辉起点和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源头。

《诗经》中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间的305篇作品,故又名《诗三百》或《诗》。

孔子把它作为道德教育的教材,汉代儒家尊奉它为经典,才称它为《诗经》。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一课后训练:14 《诗经》两首 Word版含答案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一课后训练:14 《诗经》两首 Word版含答案

课后训练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匪我愆.期愆:延误。

B.以我贿.迁贿:财物,指嫁妆。

C.渐.车帏裳渐:副词,逐步。

D.靡.室劳矣靡:没有,不。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将子无怒,秋以.为期②乘彼垝垣,以.望复关B.①桑之.未落,其叶沃若②士之.耽兮,犹可说也C.①既.来之,则安之②言既.遂矣,至于暴矣D.①信誓旦旦,不思.其反②今我来思.,雨雪霏霏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

B.《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又叫“国风”,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歌谣。

“雅”分为“大雅”、“小雅”,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

“颂”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祀时的乐歌。

C.《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其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

D.《诗经》全部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4.翻译下列句子。

(1)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外文段(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5~6题。

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有齿,人而无止。

人而无止,不死何俟?相鼠有体,人而无礼。

人而无礼,胡不遄死?(选自《诗经·鄘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谁谓宋远?跂余望之。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

谁谓宋远?曾不崇朝。

(选自《诗经·卫风》)5.《相鼠》一诗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6.《相鼠》与《河广》这两首诗在章法结构上有什么共同之处?试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1作业:4.14《诗经》两首 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1作业:4.14《诗经》两首 Word版含解析.doc

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帏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1.准确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载.笑载.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无与士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自我徂.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隰则有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言笑晏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又,且(2)迷恋,沉溺(3)往,到(4)通“畔”,边,岸(5)欢乐、和悦的样子2.这首题为“氓”的诗,中心人物是谁?请简要概括这一形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4分) A.氓.之蚩蚩(mánɡ)静女其姝.(shū)匪我愆.期
B.静女其娈.(luán) 乘彼垝.垣(ɡuǐ) 尔卜尔筮.(shì)
C.夙.兴夜寐(sù) 隰则有泮.(pàn) 贻.我彤管(yí)
D.洵.美且异(xún) 无与士耽.(dān) 渐车帏裳.(chánɡ)
解析“氓”应读“ménɡ”,“愆”应读“”。

答案 A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4分) A.体无咎言夙兴夜寐嗜草乘彼垝垣
B.糜室劳矣城隅彤管踟蹰
C.自我徂尔有炜洵美于嗟鸠兮
D.泣涕涟涟送子涉骐晏晏帏裳
解析A.“嗜”应为“蓍”;B.“糜”应为“靡”;D.“骐”应为“淇”。

答案 C
3.下列各句,全有通假现象的一项是
()(4分)
①既见复关,载笑载言②士之耽兮,犹可说也③于嗟鸠兮,无食桑葚④桑之落矣,其黄而陨⑤淇则有岸,隰则有泮⑥爱而不见,搔首踟蹰⑦彤管有炜,说怿女美⑧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A.①④⑦B.②⑤⑧
C.③⑥⑧D.③⑤⑦
解析②“说”通“脱”;③“于”通“吁”,“无”通“毋”;⑤“泮”通“畔”;⑥“爱”通“薆”,“隐藏”之意,“见”通“现”;⑦“说”通“悦”,“女”通“汝”。

答案 D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4分)
A.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B.将子无怒,秋以为
..期
C.女也不爽
..顿丘
..,士贰其行D.送子涉淇,至于
解析B项“以为”是“以之为”,省略句,意思是“把它作为”。

C项“不爽”是“没有差错”的意思。

D项“至于”在这里是“到”的意思。

答案 A
5.《诗经》中最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下列诗句的表现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4分) 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B.河水清且涟猗
C.忧心烈烈,载饥载渴D.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解析C项是“赋”,其余为“兴”。

答案 C
阅读与鉴赏
一、课内精读
阅读下文,完成6~8题。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5分)
A.其叶沃若
..沃若:润泽的样子。

B.于嗟
..女兮于嗟:叹息,“于”通“吁”。

C.女也不爽
..不爽:指不爽快。

D.靡室.劳矣室:家务。

解析C项,“爽”,这里是“差错”的意思。

“不爽”应译为“没有什么差
错”。

答案 C
7.下列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5分)
A.淇水汤汤
....,靡有朝矣
..,渐车帷裳B.夙兴夜寐
C.言既遂矣,至于
..,咥其笑矣
..暴矣D.兄弟不知
解析C项,古代汉语“至于”有“就对”的意思,现代汉语“至于”有“说到”和“到某种地步”的意思。

答案 C
8.翻译下列句子。

(10分)
(1)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文言翻译要注意字字落实。

答案(1)姑娘沉溺于爱情之中,就无法解脱了。

(2)桑树落叶的时候,它的叶子枯黄,纷纷掉落下来。

(3)男子的爱情没有标准,总是三心二意。

(4)静下来想想,只能独自悲伤。

二、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9~12题。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9.《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等,请思考:《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运用这种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

所谓“赋”,是铺陈其事;所谓“比”,是譬喻和比拟;所谓“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朱熹《诗集传》)。

但是,关键不只在于识别,更在于体会这些艺术手法的表达效果。

答案《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兴”的艺术手法。

如本诗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它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发端的话,但水鸟和鸣,也可以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和谐恩爱。

和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义上发生关联。

本诗的起兴之妙正在于诗人情趣与自然景物浑然一体的契合,也即一直为人们所乐道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10.在《蒹葭》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请思考: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写景其实是为抒情服务的,成功的写景能做到情景交融,以景传情。

答案景语即情语。

诗开篇便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凄清的画面:一个晚秋的早晨,天色朦胧,笼罩在晨雾中的是一望无际的沾带露珠的芦苇。

一条河流,蜿蜒而去。

望远处,是一块小小的沙洲。

这是一幅萧瑟的晚秋晨光图,烘托主人公凄恻的情感。

诗的第二、三章采用重章回复的方式,反复咏唱。

但景物又有不同。

首章“白露为霜”,露凝为霜,是拂晓时;二章“白露未晞”,太阳露面,天已
大亮;末章“白露未已”,阳光照射,露水快干。

三幅不同时间的晚秋晨光图,烘托出主人公久久伫立远望而始终不能见面的惆怅心情,而主人公这种心情随着晨光画面的重叠,显得越来越急切,越来越凄婉。

这首诗在艺术上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地。

11.《关雎》和《蒹葭》两首诗歌大量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请从诗中找出一处,反复朗读,并体会其作用。

(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重章叠句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节,意义和字面只有少数的改变。

如《蒹葭》全篇只变动了十几个字,不但写出了芦苇茂盛的状态,爱情道路的曲折绵长,伊人虽近在咫尺,但又遥不可及的痛苦心情,而且通过不断重复的旋律,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似乎有一种合唱、轮唱的味道。

答案《关雎》中“关关”(叠字)形容鸟叫声,“窈窕”(叠韵)表现淑女的美丽,“参差”(双声)描绘水草的形态,“辗转”(叠韵)刻画出因相思而不能入眠的情状,既有和谐的声音,又有生动的形象。

《蒹葭》中的“苍苍”“萋萋”“采采”(叠字)形容芦苇茂盛的样子,为下文“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作了铺垫,渲染了气氛。

12.比较《关雎》和《蒹葭》在写法上的不同。

(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找准不同点,简要分析。

答案在内容上,《关雎》着重于叙事,而《蒹葭》却没有明确的故事,《蒹葭》比《关雎》的情感韵味更浓郁些。

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加突出。

“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境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