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公式总结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全)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全)

一、质点的运动1.1直线运动1.1.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 (定义式)2.有用推论V t2 –V 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 t/2=V平=(V t+V o)/24.末速度V t=V o+at5.中间位置速度V s/2=[(V o2 +V t2)/2]1/26.位移S= V平t=V o t + at2/27.加速度a=(V t-V o)/t以V o为正方向,a与V o同向(加速)a>0;反向(减速)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 o)m/s 加速度(a)m/s2末速度(V 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m)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 t-V 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1.1.2自由落体1.初速度V o =02.末速度V 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 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 t2=2gh t=(2h/g)1/2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2)a=g=9.8 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1.1.3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S=V o t- gt2/22.末速度V t= V o - gt (g=9.8≈10m/s2)3.有用推论V t2–V o2= -2gS4.上升最大高度H m= V o 2/2g (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 V o /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整理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整理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一、力学1、胡克定律:f = k 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2、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赤极g g >,高伟低纬g >g )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 θcos 2212221F F F F F ++=合,两个分力垂直时: 2221F F F +=合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

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F F 1 +F 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0 或 F x 合=0 F y 合=0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 (1 ) 滑动摩擦力: f =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②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万有引力: (1)公式:F=G221rm 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N ·m 2/ kg 2(2)在天文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r 表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 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度))a 、万有引力=向心力 F 万=F 向 即 '422222mg ma r Tm r m r v m r Mm G =====πω 由此可得:①天体的质量: ,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圆心处)的质量。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全)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全)

一、质点的运动1.1直线运动??1.1.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 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 t 2?–V o 2=2as??3.中间时刻速度?V t/2=V 平=(V t +V o )/2?4.末速度V t =V o +at??5.中间位置速度V s/2=[(V o 2?+V t 2)/2]1/26.位移S=?V 平t=V o t?+?at 2/2?7.8.9.1.1.2?1. 2.3.4.注运动规1.1.31.位移3. 4.5.注同点1.21.2.11.3.水平方向位移S x =?V o t 4.竖直方向位移S y =gt 2/2?? 5.运动时间t=(2S y /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6.合速度V t =(V x 2+V y 2)1/2=[V o 2+(gt)2]1/2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an β=V y /V x =gt/V o ?7.合位移S=(S x 2+?S y 2)1/2?,??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an α=S y /S x =gt/2V o ??8.水平方向加速度:a x =0;竖直方向加速度:a y =g注:(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 ,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

(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S y )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

(3)α与β的关系为tg β=2tg α?。

(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 是解题关键。

(5)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 1.2.2匀速圆周运动??1.线速度V=s/t=2πR/T2.角速度ω=Φ/t=2π/T=2πf??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2πf)2R=Vω4.向心力F向=mv2/R=mω2R=m(2π/T)2R?=m(2πf)2R?=m Vω?5.周期与频率T=1/f=2πR/V=2π/ω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n,r/s)??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弧长(S):米(m)角度(Φ):弧度(rad)频率(f):赫(Hz)周期(T):秒(s)转速(n):r/s?,r/min半径(R):米(m)线速度(V):m/s?角速度(ω):rad/s?向心加速度:m/s2??注:(1)向心力可以由具体某个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

(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新版)

(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新版)

回复力: F = 一 KX 单摆周期公式: T= 2
K 加速度: a = 一 X
m
L
(与摆球质量、振幅无关)
g
弹簧振子周期公式: T= 2
m
(与振子质量有关、与振幅无关)
K
24、 波长、波速、频率的关系: 二、电磁学
V= f =
T
(适用于一切波)
(一)、直流电路
1、电流强度的定义:
Q
I=
t
( I=nesv)
V s/2 =
v
2 o
vt 2
2
VO
Vt /2
VS/2 Vt
A
S at
B
匀速: V t/2 =V s/2 ; 匀加速或匀减速直线运动: V t/2 <Vs/2
(4) 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在 1s 、2s、 3s ns 内的位移之比为 12: 22:32
n2; 在第 1s 内、第 2s 内、第 3s 内 第 ns 内的位移之比为 1:3:5
F= Vg ( 注意单位 )
F=G m1m2 r2
(2) .G 为万有引力恒量
(3) .在天体上的应用: (M 一天体质量
加速度)
R 一天体半径 g 一天体表面重力
a 、万有引力 =向心力

定 夹角。
第 1 页 共 11 页
Mm
G
(R
h)2
V2
m (R
h)2
m 2 ( R h)
42 m T 2 ( R h)
( 与零势能面的选择有关 )
20 动能定理: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增量)

公式: W 合 = Ek = Ek2 一 Ek1 =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整理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整理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一、力学1、胡克定律:f = k 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2、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赤极g g >,高伟低纬g >g )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 θcos 2212221F F F F F ++=合,两个分力垂直时: 2221F F F +=合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

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 ≤ F ≤ F 1 +F 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0 或 F x 合=0 F y 合=0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 μ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②μ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万有引力: (1)公式:F=G221rm 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 N ·m 2 / kg 2(2)在天文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r 表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 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度))a 、万有引力=向心力 F 万=F 向 即 '422222mg ma r Tm r m r v m r Mm G =====πω 由此可得:①天体的质量: ,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圆心处)的质量。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归纳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归纳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归纳1500字高中物理是中学物理的高一、高二、高三阶段,主要内容涵盖力学、热学、声学、光学、电学和原子物理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高中物理中的一些重要公式的总结归纳:力学:1.速度公式:v = s / t2.加速度公式:a = (vf - vi) / t3.位移公式:s = (vi + vf) * t / 24.匀加速运动的位移公式:s = vi * t + 1/2 * a * t^25.力的定义公式:F = m * a6.牛顿第二定律公式:F = m * a7.万有引力定律公式:F = G * (m1 * m2) / r^2热学:1.热量传递公式:Q = mcΔT2.比热容公式:Q = mcΔT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 nRT声学:1.音速公式:v = f * λ2.频率与周期关系公式:f = 1 / T3.波长公式:λ = v / f光学:1.光速公式:c = f * λ2.光程差公式:Δx = nt3.折射定律公式:n1 * sinθ1 = n2 * sinθ24.焦距公式:1 / f = 1 / d0 + 1 / di电学:1.电流公式:I = Q / t2.电压公式:V = W / Q3.电阻公式:R = V / I4.欧姆定律公式:V = I * R5.电功公式:W = V * I * t6.电容公式:C = Q / V7.电场强度公式:E = F / Q8.磁场公式:F = B * I * L * sinθ原子物理:1.质能转换公式:E = mc^22.波粒二象性公式:λ = h / p以上只是高中物理中的一部分公式,还有很多其他的公式和定律在学习中逐渐深入。

要在学习过程中多多练习,掌握这些公式的应用。

高中物理所有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所有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所有公式总结物理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研究的是物质的运动、能量和力学。

高中物理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的基础课程,其中的公式更是物理学习的重要内容。

下面是高中物理中常用的公式总结:一、力学1、匀速直线运动公式:v = v₀ + ats = s₀ + v₀t + (1/2)at²2、平抛运动公式:x = v₀xty = v₀yt - (1/2)gt²3、向心加速度公式:a = v²/r4、二力平衡:F₁sinθ₁ = F₂sinθ₂F₁cosθ₁ + F₂cosθ₂ = mg5、牛顿第二定律:F = ma6、弹性力公式:F = kx7、万有引力定律:F = G(m₁m₂/r²)8、动量定理:FΔt = Δp9、功率公式:P = W/Δt10、理想机械功:W = Fs11、机械能守恒定律:E₁ = E₂二、热学1、热传导公式:Q = kA(t₂-t₁)/d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 nRT3、热容公式:Q = mcΔT4、等压热容:Cp = (5/2)R5、等体热容:Cv = (3/2)R6、焓的变化:ΔH = ΔU + PΔV7、卡诺循环效率:η = 1 - (Tc/Th)三、电学1、电流强度公式:I = Q/Δt2、欧姆定律:U = IR3、电功公式:W = UIt4、电功率公式:P = UI5、电阻与导电率:R = ρl/A6、电容与电量、电压关系:C = Q/U7、并联电容:Cp = C₁+C₂+...8、串联电容:1/Ct = 1/C₁+1/C₂+...9、电磁感应:U = -NΔΦ/Δt10、法拉第定律:Q = zF四、光学1、光速公式:v = fλ2、光的折射公式:n₁sinθ₁ = n₂sinθ₂3、光的反射公式:θ₁ = θ₂4、晶体的布拉格公式:λ = 2dsinθ5、光的衍射公式:asinθ = mλ五、原子物理1、能级公式:E = hν2、波粒二象性公式:λ = h/mv3、布洛赫定理:kf = ki + G以上是高中物理中常见的公式,覆盖了力学、热学、电学、光学和原子物理等多个领域。

高中物理公式整理大全

高中物理公式整理大全

高中物理公式整理大全以下是高中物理公式整理大全:1.动力学公式。

(1)牛顿第一定律:当物体未受力或受力平衡时,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

(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加速度与受力成正比,即。

F=ma。

(3)牛顿第三定律:若两个物体相互作用,则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两个物体的不同部位。

2.动量和能量公式。

(1) 动量p=mv,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v为物体的速度。

(2)冲量J=FΔt,其中F为作用力,Δt为作用时间。

(3)动量定理:一个物体在作用力F的作用下,其速度会发生变化,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动量定义,可以得到动量定理的表达式:J=Δp=mv2-mv1。

(4)机械能定理:当只有重力作用于物体时,物体的总机械能守恒。

即。

E = U + K = const.其中E为总机械能,U为重力势能,K为动能。

3.电学公式。

(1)库伦定律:两个电荷之间的电力与电荷的大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即。

F=k(q1q2)/r^2。

其中k为常数,称为库伦常数。

(2)电势能公式:两个电荷之间在距离r处的电势能为:U=k(q1q2)/r。

(3)电场强度公式:电场强度E是受力电荷q的电力F与电荷的大小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即。

E = F/q = kq/r^2。

(4)电势差公式:电势差是电场对电荷移动的做功和电荷的大小之积之比,可表示为。

ΔV=W/q。

其中W为电场对电荷的做功。

4.热力学公式。

(1)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表示为。

ΔU=Q-W。

其中ΔU为系统内部能量的变化量,Q为系统所吸收的热量,W为系统所获得的功。

(2)热力学第二定律,即熵增原理,表示为。

ΔS=Q/T。

其中ΔS为系统的熵变,Q为系统吸收的热量,T为系统的温度。

(以上公式中,Q表示吸热量或释放热量,W表示获得功或做功,Δ表示变化量,k表示常数,r表示距离,E表示电场强度,V表示电势差,U表示电势能,F表示力,m表示质量,v表示速度,J表示冲量,a表示加速度)。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之完整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之完整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之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1.运动学公式:v = v0 + ats = v0t + 1/2at^2v^2 - v0^2 = 2as2.牛顿定律:F = ma3.能量守恒:E = Ek + Ep4.动量守恒:p = mv5.引力定律:F = Gm1m2/r^26.圆周运动:v = ωra = ω^2rT = 2πr/v7.功和功率:W = FscosθP = W/t8.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f = μFn9.能量和功:E = W + Q10.机械能守恒:Ek1 + Ep1 = Ek2 + Ep2以上是高中物理公式的概述,其中包括运动学公式、牛顿定律、能量守恒、动量守恒、引力定律、圆周运动、功和功率、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能量和功、机械能守恒等。

这些公式在物理学中非常重要,学生们需要掌握它们的含义和应用。

合外力为零或接近于零,或某个方向上的合外力为零时,下面的公式适用于一动一静的弹性碰撞模型:Mv1=Mv1'+mv2'①Mv2=Mv2'+M-mv1'②其中,M和m分别为两个物体的质量,v1和v2是碰撞前的速度,v1'和v2'是碰撞后的速度。

在电学中,元电荷的大小为e=1.6×10^-19C。

电荷可以通过三种方式产生:摩擦起电、感应起电和接触起电。

库仑定律表明,两个电荷之间的电场力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电场强度的定义式为E= F/Q,其中F是电场力,Q是电荷。

在真空中,电场强度的决定式为E=kQ/r^2.电场线的方向与正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相同。

电势差可以表示为UAB=WAB/q,其中WAB表示从A到B的电场做功。

电势表示为从某点到无穷远的电势能。

场强可以表示为E=U/(4πkQ/r^2)。

电阻可以表示为R=ρ=l/A,其中l为电线的长度,A为其横截面积。

电流可以表示为I=Q/t,其中Q是电荷,t是时间。

电容可以表示为C=Q/U,其中U是电势差。

高中物理公式及总结有哪些

高中物理公式及总结有哪些

高中物理公式及总结有哪些我们都知道高中物理是有较强的逻辑性及背诵公式要求的,所以高中物理公式的背诵及总结是挺重要的,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高中物理公式及总结,希望能帮到你。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t-Vo)/t{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

2)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g=9.8m/s2≈10m/s2)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整理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整理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一、力学1、胡克定律:f = k 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2、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赤极g g >,高伟低纬g >g )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 θcos 2212221F F F F F ++=合,两个分力垂直时: 2221F F F +=合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

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 ≤ F ≤ F 1 +F 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0 或 F x 合=0 F y 合=0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 μ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②μ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万有引力: (1)公式:F=G221rm 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 N ·m 2 / kg 2(2)在天文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r 表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 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度))a 、万有引力=向心力 F 万=F 向 即 '422222mg ma r Tm r m r v m r Mm G =====πω 由此可得:①天体的质量: ,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圆心处)的质量。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整理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整理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一、力学1、胡克定律:f = k 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2、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赤极g g >,高伟低纬g >g )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 θcos 2212221F F F F F ++=合,两个分力垂直时: 2221F F F +=合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

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 ≤ F ≤ F 1 +F 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0 或 F x 合=0 F y 合=0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 μ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②μ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万有引力: (1)公式:F=G221r m 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N ·m 2/ kg 2(2)在天文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r 表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 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度))a 、万有引力=向心力 F 万=F 向 即 '422222mg ma r Tm r m r v m r Mm G =====πω 由此可得:①天体的质量: ,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圆心处)的质量。

关于物理高中公式大全有哪些

关于物理高中公式大全有哪些

关于物理高中公式大全有哪些物理科目有很多重要的公式在考试的时候用得到,一起来看看吧。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物理高中公式大全有哪些,欢迎大家参考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物理高中公式大全有哪些一、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二、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注:①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②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三、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四、平抛运动1、水平方向速度:Vx=Vo2、竖直方向速度:Vy=gt3、水平方向位移:x=Vot4、竖直方向位移:y=gt2/25、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y/Vx=gt/V07、合位移:s=(x2+y2)1/2,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gα=y/x=gt/2Vo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竖直方向加速度:ay=g五、常见的力1、重力G=mg (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2、胡克定律F=kx {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3、滑动摩擦力F=μFN {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4、静摩擦力0≤f静≤fm (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fm 为最大静摩擦力)5、万有引力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6、静电力F=kQ1Q2/r2 (k=9.0×109N?m2/C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7、电场力F=Eq (E:场强N/C,q:电量C,正电荷受的电场力与场强方向相同)8、安培力F=BILsinθ (θ为B与L的夹角,当L⊥B时:F=BIL,B//L时:F=0)9、洛仑兹力f=qVBsinθ (θ为B与V的夹角,当V⊥B时:f=qVB,V//B时:f=0)六、动力学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4、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 {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5、超重:FN>G,失重:FN<g p="" {加速度方向向下,均失重,加速度方向向上,均超重}6、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条件:适用于解决低速运动问题,适用于宏观物体,不适用于处理高速问题,不适用于微观粒子。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大全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大全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大全力学:1.动力学方程:F=m*a(牛顿第二定律)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3.阻力公式:F=k*v(k为阻力系数,v为物体速度)4.动能公式:K.E.=(1/2)*m*v^25.位移公式:s=v0*t+(1/2)*a*t^26.动量定理:F*Δt=Δp(如果质量不变,F*Δt=m*Δv)热学:1.热传导公式:Q=k*A*△T/d(Q为传热量,k为热导率,A为面积,△T为温度差,d为厚度)2.热容公式:Q=m*c*△T(Q为吸热量,m为物体质量,c为比热容,△T为温度变化)3.速度公式:v=f*λ(v为波速,f为频率,λ为波长)4.光学薄透镜公式:1/f=1/v+1/u(f为焦距,v为像距,u为物距)电学:1.电压公式:V=IR(V为电压,I为电流,R为电阻)2.电流公式:I=n*q*v(I为电流,n为载流子密度,q为电荷量,v为载流子速度)3.电阻公式:R=ρ*(L/A)(R为电阻,ρ为电阻率,L为导体长度,A为导体横截面积)4.等效电阻公式(串联):1/R=1/R1+1/R2+...+1/Rn5.等效电阻公式(并联):1/R=1/R1+1/R2+...+1/Rn核物理:1.半衰期公式:N=N0*(1/2)^(t/T)(N为剩余核数,N0为初始核数,t 为时间,T为半衰期)2. 能量公式:E = mc^2 (E为能量,m为质量,c为光速)这只是高中物理中的一部分公式,还有许多其他公式和定律需要学习和应用。

掌握这些公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各种物理现象,并解决相关的物理问题。

因此,高中物理学生应该认真学习这些公式,并通过练习应用来提高自己的物理能力。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整理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整理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一、力学1、胡克定律:f =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2、重力: G =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赤极g g >,高伟低纬g >g )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 θcos 2212221F F F F F ++=合,两个分力垂直时: 2221F F F +=合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

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 ≤ F ≤ F 1 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0 或 合=0 合=0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 μ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②μ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 静≤ (为最大静摩擦力)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万有引力: (1)公式:221rm 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 N ·m 2 / 2(2)在天文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r 表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 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度))a 、万有引力=向心力 F 万向 即 '422222mg ma r Tm r m r v m r Mm G =====πω 由此可得:①天体的质量: ,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圆心处)的质量。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大全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大全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大全正文1. 速度公式:v = Δx/Δt,其中v表示速度,Δx表示位移,Δt表示时间。

2. 加速度公式:a = Δv/Δt,其中a表示加速度,Δv表示速度变化,Δt表示时间。

3.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当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时,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4. 牛顿第二定律:F = ma,其中F表示合外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加速度。

5.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6. 万有引力定律:F = G(m1m2/r^2),其中F表示引力大小,G 表示万有引力常量,m1和m2表示两个物体的质量,r表示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

7. 功公式:W = F·s·cosθ,其中W表示功,F表示力,s表示位移,θ表示力和位移之间的夹角。

8. 功率公式:P = W/Δt,其中P表示功率,W表示功,Δt表示时间。

9. 合成力公式:F = √(F1^2 + F2^2 + 2F1F2cosθ1θ2),其中F表示合成力,F1和F2表示两个力的大小,θ1和θ2表示两个力与合成力之间的夹角。

10. 压强公式:P = F/A,其中P表示压强,F表示力,A表示受力面积。

11. 阻力公式:F = kv,其中F表示阻力,k表示阻力系数,v 表示速度。

12. 焦耳定律:Q = mcΔT,其中Q表示热量,m表示物质的质量,c表示比热容,ΔT表示温度变化。

13. 电流公式:I = Q/Δt,其中I表示电流,Q表示电荷,Δt 表示时间。

14. 电阻公式:R = ρL/A,其中R表示电阻,ρ表示电阻率,L 表示导体的长度,A表示导体截面积。

15. 电压公式:U = IR,其中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R表示电阻。

16. 欧姆定律:U = RI,其中U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I表示电流。

17. 电功率公式:P = UI,其中P表示电功率,U表示电压,I 表示电流。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归纳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归纳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归纳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归纳一、力学部分1.速度公式:v=Δs/Δt,速度=位移/时间。

2.加速度公式:a=Δv/Δt,加速度=速度变化/时间。

3.牛顿第一定律公式:F=ma,力=质量×加速度。

4.牛顿第二定律公式:F=Δp/Δt,力=动量变化/时间。

5.牛顿第三定律公式:F12=-F21,物体1对物体2的作用力=物体2对物体1的作用力。

6.功公式:W=Fs,功=力×位移。

7.功率公式:P=W/Δt,功率=功/时间。

8.机械能公式:E=Ek+Ep,机械能=动能+势能。

9.弹性力公式:F=kx,弹性力=弹性系数×变形量。

二、热学部分1.热传导公式:Q/t=kA(ΔT/L),单位时间内传热量=热传导系数×横截面积×温度差/长度。

2.热容量公式:c=q/ΔT,热容量=吸热量/温度变化。

3.热平衡公式:m1c1ΔT1=m2c2ΔT2,两物体达到热平衡时的公式。

4.状态方程公式:PV=nRT,气体状态方程。

5.理想气体内能公式:U=3/2nRT,理想气体内能。

三、电学部分1.欧姆定律公式:I=U/R,电流=电压/电阻。

2.基尔霍夫定律公式:ΣI=0,环路电流的总和为0。

3.电磁感应电动势公式:ε=-ΔΦ/Δt,电动势=-磁通量变化/时间。

4.雷诺兹数公式:Re=ρvD/η,用于描述流体运动的物理量。

5.电荷守恒公式:ΣQin=ΣQout,进入闭合区域的电量=离开闭合区域的电量。

四、光学部分1.光速公式:c=λν,光速=波长×频率。

2.斯涅尔定理公式:n1sinθ1=n2sinθ2,入射角和折射角之比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3.光线反射公式:θ1=θ2,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焦距公式:1/f=1/p+1/q,透镜成像的焦距公式。

五、原子物理部分1.普朗克定律公式:E=hν,能量=普朗克常数×频率。

2.玻尔理论公式:E=-13.6/n^2,能级与半径的关系。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经典总结)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经典总结)

一、力学1、胡克定律: f = kx(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资料有关 )2、重力: G = mg(g 随高度、纬度、地质构造而变化,g 极 >g 赤, g 低>g 高)纬纬3、求 F1、 F2的协力的公式:F合F12F222F1 F2 cos两个分力垂直时:F合F12F22注意: (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照平行四边行定章。

分解时喜爱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协力范围:F1- F2F F1 +F 2(3)协力大小能够大于分力、也能够小于分力、也能够等于分力。

4、物体均衡条件: F 合=0 或F x合 =0F y合 =0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均衡,随意一个力与节余二个力的协力必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均衡的方法:合成法 ,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像三角形法5、摩擦力的公式:(1 )滑动摩擦力: f = N(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说明:①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能够大于G;也能够等于G;也能够小于G。

②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资料和粗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没关。

(2 ) 静摩擦力:由物体的均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没关。

大小范围:0 f 静 f m(f m为最大静摩擦力)说明:①摩擦力能够与运动方向同样,也能够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能够作正功,也能够作负功,还能够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向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能够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能够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7、牛顿第二定律:F合 ma p(后边一个是据动量定理推导)t理解:( 1)矢量性( 2)刹时性(3)独立性( 4)同体性(5)同系性( 6)同单位制牛顿第三定律:F= -F ’(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向来线上,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11、匀速圆周运动公式线速度: V=s2 R== R=2 f R t T角速度:22 f =tT向心加快度: a = v224242 2 R R T 2R f R向心力: F= m a = m v22 R= m424 2 m f2 Rm 2RR T注意:( 1)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向心力就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老是指向圆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物理定理、定律、公式表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2)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二、质点的运动(2)----曲线运动、万有引力1)平抛运动1.水平方向速度:Vx=Vo2.竖直方向速度:Vy=gt3.水平方向位移:x=Vot4.竖直方向位移:y=gt2/25.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y/Vx=gt/V07.合位移:s=(x2+y2)1/2,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gα=y/x=gt/2Vo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竖直方向加速度:ay=g注:(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5)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匀速圆周运动1.线速度V=s/t=2πr/T2.角速度ω=Φ/t=2π/T=2πf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4.向心力F心=mV2/r=mω2r=mr(2π/T)2=mωv=F合5.周期与频率:T=1/f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弧长(s):米(m);角度(Φ):弧度(rad);频率(f):赫(Hz);周期(T):秒(s);转速(n):r/s;半径(r):米(m);线速度(V):m/s;角速度(ω):rad/s;向心加速度:m/s2。

注:(1)向心力可以由某个具体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指向圆心;(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向心力不做功,但动量不断改变。

3)万有引力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R:轨道半径,T:周期,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 {R:天体半径(m),M:天体质量(kg)}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ω=(GM/r3)1/2;T=2π(r3/GM)1/2{M:中心天体质量}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GM/r地)1/2=7.9km/s;V2=11.2km/s;V3=16.7km/s6.地球同步卫星GMm/(r地+h)2=m4π2(r地+h)/T2{h≈36000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r地:地球的半径}注:(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向=F万;(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一同三反);(5)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

三、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1)常见的力1.重力G=mg (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2.胡克定律F=kx {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3.滑动摩擦力F=μFN {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4.静摩擦力0≤f静≤fm (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fm为最大静摩擦力)5.万有引力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6.静电力F=kQ1Q2/r2 (k=9.0×109N•m2/C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7.电场力F=Eq (E:场强N/C,q:电量C,正电荷受的电场力与场强方向相同)8.安培力F=BILsinθ (θ为B与L的夹角,当L⊥B时:F=BIL,B//L时:F=0)9.洛仑兹力f=qVBsinθ (θ为B与V的夹角,当V⊥B时:f=qVB,V//B时:f=0)注:(1)劲度系数k由弹簧自身决定;(2)摩擦因数μ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积大小无关,由接触面材料特性与表面状况等决定;(3)fm略大于μFN,一般视为fm≈μFN;(4)其它相关内容:静摩擦力(大小、方向)〔见第一册P8〕;(5)物理量符号及单位B:磁感强度(T),L:有效长度(m),I:电流强度(A),V:带电粒子速度(m/s),q:带电粒子(带电体)电量(C);(6)安培力与洛仑兹力方向均用左手定则判定。

2)力的合成与分解1.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同向:F=F1+F2,反向:F=F1-F2 (F1>F2)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F1⊥F2时:F=(F12+F22)1/23.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4.力的正交分解:Fx=Fcosβ,Fy=Fsinβ(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β=Fy/Fx)注:(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5)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

四、动力学(运动和力)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4.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5.超重:FN>G,失重:FN<G {加速度方向向下,均失重,加速度方向向上,均超重}6.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条件:适用于解决低速运动问题,适用于宏观物体,不适用于处理高速问题,不适用于微观粒子〔见第一册P67〕注: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状态,或者是匀速转动。

五、振动和波(机械振动与机械振动的传播)1.简谐振动F=-kx {F:回复力,k:比例系数,x:位移,负号表示F的方向与x始终反向}2.单摆周期T=2π(l/g)1/2 {l:摆长(m),g:当地重力加速度值,成立条件:摆角θ<100;l>>r}3.受迫振动频率特点:f=f驱动力4.发生共振条件:f驱动力=f固,A=max,共振的防止和应用〔见第一册P175〕5.机械波、横波、纵波〔见第二册P2〕6.波速v=s/t=λf=λ/T{波传播过程中,一个周期向前传播一个波长;波速大小由介质本身所决定}7.声波的波速(在空气中)0℃:332m/s;20℃:344m/s;30℃:349m/s;(声波是纵波)8.波发生明显衍射(波绕过障碍物或孔继续传播)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相差不大9.波的干涉条件:两列波频率相同(相差恒定、振幅相近、振动方向相同)10.多普勒效应:由于波源与观测者间的相互运动,导致波源发射频率与接收频率不同{相互接近,接收频率增大,反之,减小〔见第二册P21〕}注:(1)物体的固有频率与振幅、驱动力频率无关,取决于振动系统本身;(2)加强区是波峰与波峰或波谷与波谷相遇处,减弱区则是波峰与波谷相遇处;(3)波只是传播了振动,介质本身不随波发生迁移,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4)干涉与衍射是波特有的;(5)振动图象与波动图象;(6)其它相关内容:超声波及其应用〔见第二册P22〕/振动中的能量转化〔见第一册P173〕。

六、冲量与动量(物体的受力与动量的变化)1.动量:p=mv {p:动量(kg/s),m:质量(kg),v:速度(m/s),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3.冲量:I=Ft {I:冲量(N•s),F:恒力(N),t:力的作用时间(s),方向由F决定}4.动量定理:I=Δp或Ft=mvt–mvo {Δp:动量变化Δp=mvt–mvo,是矢量式}5.动量守恒定律:p前总=p后总或p=p’´也可以是m1v1+m2v2=m1v1´+m2v2´6.弹性碰撞:Δp=0;ΔEk=0 {即系统的动量和动能均守恒}7.非弹性碰撞Δp=0;0<ΔEK<ΔEKm {ΔEK:损失的动能,EKm:损失的最大动能}8.完全非弹性碰撞Δp=0;ΔEK=ΔEKm {碰后连在一起成一整体}9.物体m1以v1初速度与静止的物体m2发生弹性正碰:v1´=(m1-m2)v1/(m1+m2) v2´=2m1v1/(m1+m2)10.由9得的推论-----等质量弹性正碰时二者交换速度(动能守恒、动量守恒)11.子弹m水平速度vo射入静止置于水平光滑地面的长木块M,并嵌入其中一起运动时的机械能损失E损=mvo2/2-(M+m)vt2/2=fs相对{vt:共同速度,f:阻力,s相对子弹相对长木块的位移}注:(1)正碰又叫对心碰撞,速度方向在它们“中心”的连线上;(2)以上表达式除动能外均为矢量运算,在一维情况下可取正方向化为代数运算;(3)系统动量守恒的条件:合外力为零或系统不受外力,则系统动量守恒(碰撞问题、爆炸问题、反冲问题等);(4)碰撞过程(时间极短,发生碰撞的物体构成的系统)视为动量守恒,原子核衰变时动量守恒;(5)爆炸过程视为动量守恒,这时化学能转化为动能,动能增加;(6)其它相关内容:反冲运动、火箭、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宇宙航行〔见第一册P1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