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血糖监测对初诊2型糖尿病不同治疗方案疗效和安全性评价论文
动态血糖监测与胰岛素泵强化降糖治疗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C I联 合 C SI GMS治 疗 , 观察 其对 初诊 2型糖 尿病 血
糖 控制 的效 果 。
1 对 象 与 方 法
1 1 研 究对 象 .
在治疗 过 程 中计 录 2组 低血 糖发 生 的时 间 、 糖值 。 血 治疗 目标 为 三 餐 前 血 糖 ≤ 7 0mmo ・L 。 三餐 后 . l _, 血糖 ≤ 1 . 0 0mmo ・ 一 , l L 。强化 血糖 达 标后 均 改 用 皮
C I 相结 合 , 以减 少 低 血 糖 的 发 生 率 , 时 不 增 SI 可 同 加高 血糖 的发 生 率 , 著 减少 血糖 波动 , 而减 少 与 显 从
延缓 糖 尿病 慢性 并 发症 的发 生 与发 展 , 少 相关 经 减 济 消耗 ¨ 。本 研 究 通 过 对 初 诊 2型 糖 尿 患 者 应 用 3 ]
江芳芳, 胡 玲 , 王 宁, 陆 君, 沈 浩 ( 昌大 学第 三 附属 医院 内分泌 科 , 昌 3 0 0 ) 南 南 3 0 6
摘 要 :目的 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G ) C MS对初诊 2 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 将 4 例初诊 2 o 型糖尿
病 患 者按 随 机 数 字 表 法 分 为 试 验 组 和 对 照 组 2组 , 组 2 每 0例 。2组 均 使 用 胰 岛 素 泵 持 续 皮 下 注 射 胰 岛 素 治 疗 , 试 验组 使用 C GMS系统 监 测 , 据 监 测 结 果 调 整 胰 岛 素 剂 量 , 照 组 采 用 手 指 末 梢 血 糖 监 测仪 监 测 血 糖 , 根 据 监 测 根 对 并 结 果 调 整 胰 岛 素 剂 量 。结 果 明显减少 ( O0) P< . 1 。结 论
关键 词 : 动态血糖 8. 571
动态血糖监测在初诊2型糖尿病治疗中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研究
足 第 4条 中 2条 诊 断 标 准 。血 涂 片 可 见 原 始 粒 细 胞 、 稚 粒 细 幼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J L中 N A MM R S或 K A 2基因点突变 , R S 导致密码子 l 、3和 l 2l 6
35 34
医药 Q 至
箜 鲞 筮 2 期 至 3
H bi eil or l 00 v1 2Dc o2 ee M d aJ n , 1. 03 e .3 c u a 2 N
周 血 和 骨 髓 原始 细胞 < 0 ; 3 无 P 2% ( ) h染 色 体 或 B R A L融 C/B
1 N e ee M,euS, al H,t 1Df rniigjvnlm e moo im yr C F n H s e a iee tt ei yl n . e . f an u e o
c t e k mi r m n e t u i a e B o d, 9 8, : 6 yi l u e a fo i fc i s d s s . l o 1 9 91 3 5 ̄6 . c o e 7
码酪氨酸磷 酸酯酶 S P2 f P l H -, I N J y 1是 MML最常见的突变靶基 因, 近期有关 J MML发病 的研究认为 P P I T N 1是编码磷酸 酯酶 的第 1个原癌基因。( ) 5 染色体 异常 3 % 的 J ML患者存 在 6 M 染色体畸变 (6 2 %为 7号染 色体单体 ,0 1 %为其他 畸变 ) 其余 ,
2 吴南海. 幼年粒单细胞 白血病发病 机制和治疗 进展. 中国实用儿科 杂 志 ,0 0 2 3 83 0 2 1 , 5:1 —2 .
动态血糖监测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不 足 , 国 前 瞻性 研 究 中 显 示 T D 患 者 在 确 诊 时 胰 岛 B 用 M 细 胞 功 能 已减 退 达 5 L , 着 病 程 的 发 展 。 致 于发 生 口服 O 1随 ) 以
糖 总体 达 标 时 间 J血 糖 ≤ 3 0 。 . mmo/ 百分 比 ( p ≤ 3 ) ll Tg 。 13 统 计 学 处 理 .
关 键 词 : 型 糖 尿 病 ; 精 胰 岛素 ; 态血 糖 监 测 2 甘 动 中 图分 类 号 : 8 . ; 7. 5 文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0 8 1 4 2 1 ) 2 0 4 1 R5 7 1R97 1 B 10 —0 0 ( 00 0 —0 4 ~0 2 糖 尿病 的 主 要 发 病 机 制 为 胰 岛 素 抵 抗 和 胰 岛素 分 泌 装 . 录 2 h血 糖 图 , 高 血 糖 、 低 血 糖 、 均 血 糖 、 4 型 记 4 最 最 平 2h血
・4 4・
黑 龙 江 医药 科 学 2 1年 4 第 3卷 第 2 00 月 3 期
动态 血糖监 测 甘精 胰 岛 素治疗 2 型糖尿病 患 者 的有 效性 和安全 性分析
张 超, 潘佳 秋 , 丽艳 , 谭 于 萍
( 木 斯 大 学 附属 第一 医院 内分 泌 科 , 佳 黑龙 江 佳 木 斯 1 4 0 ) 5 0 3
譬 奏 婪 查 鎏 秦. 誊 ; 所 资 采 SS. 计 件 行 ̄,量 料 塑 麓 , :釜蠢譬 銎 耆霪 蠢 鎏 曼亲I . 冀 曼 霎 有 料 用 P 10 软 进7 一计 资 S3统 7 n I g 不 的 险 素本 研 究 通 过 动 态 血 糖 监 测 评 价 甘 精 胰 岛索 均 错 J 治 后 刚 某 配 。’ 良危 因 采。 . 砜 疗。乌 ? 用对 饵 不 一
动态血糖仪对初诊2型糖尿病临床应用进展
动态血糖仪对初诊2型糖尿病临床应用进展马丁【摘要】动态血糖仪是近年来糖尿病血糖监测技术重要的发展,以操作简单、佩戴方便、损伤性小、结果准确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对初诊的2型糖尿病能够全面、客观地监测各时段血糖波动情况,及时了解黎明现象、低血糖及餐后高血糖的变化,评价胰岛素疗效、安全性及观察降糖药物临床疗效等,为临床糖尿病的及时、合理诊治提供重要依据,对初期胰腺功能恢复有重要意义.%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 CGMS )is an important development of diabetes blood glucose monitoring technology in recent years,widely used in clinical dueto the features of simple operation, easy to wear, small damage and accurate result. It can monitor the blood glucose fluctuations in the various periods comprehensively and objectively, keep abreast of the dawn phenomenon, the changes of hypoglycemia and postprandial hyperglycemia,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insulin,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ntidiabetic drugs, providing important basis for the timely and reasonabl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iabetes,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early pancreatic function recovery.【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2(018)021【总页数】3页(P3647-3649)【关键词】动态血糖仪;胰岛素泵;初诊2型糖尿病【作者】马丁【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乌鲁木齐,83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R589初诊的2型糖尿病倾向早期强化治疗,使胰岛β功能得到改善[1-3]。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
2hu eC MSgop ( 0 0 ) oc s n T eapi tno G Si cnuiet tecn o o l dg cs f or i t G u P< .5 .C nl i : h pl a o f M odcv ot l f o l oeo s nh r uo ci C s oh r b o u
Ap l a in o o t u u l d g u o e mo i r g s s e t h ia l d a n s d p t n s wi pi t f n i o s boo l c s nt i y t m o t e i t l ig o e a i t t c o c n o n ni y e h
F均读取前 1日动态血糖数据 , t 并将数 据汇报 医生 , 根据血 糖
变化共同参 与调整治疗方案 。常规组在整个 治疗 的过程 中均
采 用 7次/ d血糖 监 测 方 式 , 据 此 调 整 胰 岛 素 用 量 。均 行 糖 并
1 1 临床资料 .
选择 同期我科住 院初诊 2型糖尿 病患者 6 5
例 , 均 年 龄 ( 3 1 7 0 岁 。两 组 一 般 资 料 经统 计 学 处 理 , 平 5 . ± .)
通讯 作 者 1 6
记录器 、 电缆 、 防水敷贴 。使用前首先采用测试探 头进行 电缆
检 查 , 果 电流 为 2 如 4~2 V 即 提 示 电 缆 通 畅 。让 患 者 取 平 9m
月 ~ 0 9年 l 20 2月住 院的 6 5例初诊 2型糖 尿病 患者随机分 为常规组 3 4例和 C M G S组 3 1例 , 常规 组采 用常规血糖监 测 ,G C MS组应用持 续动 态血糖监测 系统监测血糖。分析 两组血糖达标 时 间、 达标率、 岛素剂量 、 胰 低血糖 频次 以及 治 疗不 同时期 血糖情 况。结果 :G C MS组患者所需达标 时间更短 , 达标率 更高, 低血 糖发作 次数 更少 ( P均 <0 0 ) 两组 .5 ,
动态血糖监测对初诊2型糖尿病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法 检 测 , 态 血 糖 监 测 系 统 采 用 圣 美 迪 诺 动 医疗 科 技 ( 州 ) 限 公 司 的 雷 兰 动 态 葡 湖 有 萄 糖 监 测 系 统 ( A—D b型 ) T R 。 统计学分 析 : 有数 据资 料 均用 ( 所 ±S 表 示 , t 验 和方 差 分 析 。 ) 用 检
以此缓 冲注射部位吸收率的变化 , 从而有 助于减少药效学 曲线变异 , 因此具有较长
且 相 对 平 缓 的 时 间 一作 用 曲 线 , 够 平 稳 能
组 内 比较 , 3组 F G,h G, b P 2 P H A。同 治 疗 前 比较 ( 0 0 ) 差 异 性 明 显 , P< .5 , 3组 均 有 好 的 降 糖 作 用 。 组 间 比 较 , 疗 后 治
病 及 哺 乳期 妇 女 。 方 法 : 机 平 均 分 成 3组 , 随 口服 药 物 组 ( A , 础 胰 岛 素 + 口 服 药 物 组 O D) 基 ( A ) 预 混 胰 岛 素 组 。 行 为 期 6个 月 O D ,
B IO D组 和基 础胰 岛 素 +O D组 同 M :A A 预混胰 岛素组 比较 ( P<0 0 ) 有差 异 , .5 ,
预 混 胰 岛 素 组 : 予 门冬 胰 岛 素 3 ( 和 给 0诺 锐 3)05 / k 0 ,. 1 (g・日) 分 2~ 2 , 3次 / 口餐 前皮 下 注 射 , 据 血 糖 调 整 至 04 依 . 8~ 0 8 U ( g・日)3组 均 给予 饮 食 +运 动 .2 / k , 疗 法 … 。 治 疗 目标 ( 国糖 尿 病 防 治 指 中 南 , 0 7 版 ) F G 4 4 ~ 6 1 m lL, 20 : P . .m o / 2 P . h G44~80 mo L 观 察 项 目 : 重 .m l 。 / 体 指 数 ( M )= 重 (g / 高 (l ) 收 缩 B I 体 k)身 I , l 压 ( B ) 舒 张 压 ( B ) 生 化 指 标 : 油 Sp , Dp, 甘
动态血糖监测论文:动态血糖监测2型糖尿病糖尿病知识自我管理
动态血糖监测论文:动态血糖监测 2型糖尿病糖尿病知识自我管理【中文摘要】背景和糖尿病的治疗包括5大要点,分别为:医学营养治疗、运动疗法、血糖监测、药物治疗及糖尿病教育。
糖尿病教育是重要的基础治疗措施之一,已被公认是治疗成败的关键。
血糖监测则是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密切的血糖监测及严格的血糖控制可以明显减少及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及进展。
目前广泛使用的多次快速指尖血糖测定是“点”的血糖检查,不能全面反映血糖波动水平。
动态血糖监测则弥补了这一缺陷,能更好地反映全天血糖波动全貌,临床医师可以有针对性的设计更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患者的依从性也有明显提高。
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不完全取决于医生的医疗水平及药物应用,而的依赖于患者主观能动的密切配合,即依赖于患者的自我管理。
因此,不仅要重视住院期间的药物治疗、饮食控制、合理运动等,更应重视患者院外的继续治疗与自我管理。
本文通过比较不同组别、同一组别不同时期患者的糖尿病知识水平、自我管理水平及代谢指标达标率,以探讨不同血糖监测方式与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知识水平、自我管理水平及代谢指标达标率的关系。
研究对象和方法选取2009年11月至2010年3月在我院老年内分泌科住院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符合WHO(1999)糖尿病诊断和分型标准。
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应用CGMS监测40例;对照组:应用SMBG(7次/天)监测40例。
入组时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糖化血红蛋白、BMI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两组干预前糖尿病知识、自我管理水平、代谢指标达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所有入选患者进行常规糖尿病知识教育,指导患者血糖监测期间固定三餐进餐时间、主食量和日常运动量。
从入院当天开始,对试验组患者采用美国圣迪诺公司生产的雷兰动态血糖仪(CGMS)进行连续72小时动态血糖监测。
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每天监测7次指尖血糖(指尖血糖仪:德国罗氏血糖仪):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睡前血糖。
动态血糖监测在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本项 目 为克拉玛依市科学技术 局基金项 目 S K 2 0 1 0 — 2 5 作者单位 : 8 3 4 0 0 0 新疆 克 拉玛依 克拉玛依市人 民医院内分泌科 通讯作者 : 吴胜 利 , n i u y o u m o u @ s o h u . c o n 1 。
变化规律 ,动态葡 萄糖 监测系统 ,它 以直 观的图
谱 和数字 的形式记 录皮下 组织 液 的葡萄糖 变化 , 没有监测盲点 ,消除了大部分单次测量 的随机偏 建议将其作为常规护理剂用于临床 , 配合皮肤护理
工作 , 减少压疮发生率 ; 但对于适合 的群体 , 是否联
合其他药 物预防压疮 , 药物使 用剂量等 , 文章未做
2 0 1 0 . 2 5 ( 5 ) : 4 6 5 — 4 6 7 .
[ J 】 . 医药 前 沿 , 2 0 1 3 ( 1 6 ) :
【 l 1 】 谭颖芬 , 何玉球 , 罗玉玲 , 等. 自制水袋配合赛肤
润按摩预防脑卒 中后压疮的效果观察 [ J 】 . 现代
【 3 】 赵济 国. 赛肤润在 预 防皮肤 雎疮 中的应用研究 [ J ] .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 2 0 0 8 , 2 1 ( 2 ) : 1 4 4 . [ 4 】 周英. 褥疮易患者的评估方法 【 J 】 . 中华护理杂志 ,
1 1 2
1 资料与 方法
1 . 1 研 究 对 象
根据 D G M S 监测结果进行数据分析。观察低血糖例 率 ( 判定标准 : D G M S 监测结果 中低血糖发生率> 0 %, 此例为有低血糖发生患者 ) , 血糖波动系数 , 平
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评价两种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
据 空 腹血 糖 的高 低调 整 , 次调 整 剂 量 为 1 2U, 每  ̄ 直 至血糖 达 标 , 程共 2 。血糖 达 标标 准 : 疗 周 空腹 指 尖 血 糖 44m o/ ̄ . m l , 空 腹 指 尖 血 糖 44 . m l 60 moL 非 L / . mm l ~ .mm l , 血 糖 <39mm l , 论 有 无 oL 80 o/ 若 / L . o/ 无 L 症 状 均 视 为低 血 糖 。若 患 者 出现 低 血 糖 , 先 明确 首 低 血糖 原 因 , 若非 人 为原 因 , 每 个 出现低 血 糖 的血 则 糖 点 每次 减 2U 血糖 达 标 后 稳 定 3d 应 用 动 态 血 。 ,
素 泵持 续 皮下 输 注 门冬 胰 岛素 , 三餐 前 即刻 皮 下泵入 门冬胰 岛素 。根 据 血糖 调 整胰 岛 素用量 , 察 治疗后 空 观 腹 血糖 、 早餐 后 2 血 糖 、 h 凌晨 3 点血糖 、 血糖 达标 时 间、 日胰 岛素 用量 、 血 糖发 生 率 , 应 用动 态血糖 监 测 每 低 并 系统评 价血糖 波动 , 算 日内平 均血糖 波动 幅度 。结 果 计 两组 治疗 方案均 能 良好控 制 空腹 血糖 、 早餐 后 2 h血
后 2 血 糖 的高 低调 整 , h 睡前 ( 或基础 ) 岛素用 量 根 胰
老 年 2型 糖 尿 病 患 者 7 2例 为 研 究 对 象 (B  ̄70 F G> .
m l mo L和 ( )h G≥l . m l H Al ≥7 %) / 或 2B 1 mo L, b c . 1 / 0 。
应 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评价两种胰 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对 2 型糖尿病 的疗效 和安全性
曹 慧 , 淑艳 韩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两种胰岛素治疗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随着老龄化步伐的加速,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 不断攀升[1]。严格的血糖控制可以预防或延缓糖尿 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 [2] 本研究采用动态血糖监测 技 术 ,观 察 口 服 降 糖 药 效 果 不 佳 的 2 型 糖 尿 病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是一种新的血糖监 测方法,它可持续监测受试者的血糖波动情况,弥补 了间断单点采血不能全面反映全天血糖变化的不 足,不仅能鉴别和预防低血糖及高血糖事件,还能有
· 152 ·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J South Med Univ)
第 31 卷
助于进一步认识血糖波动变化的特征,以指导制定 周;第二阶段:治疗阶段,为期 12 周。
表 1 一般资料
Tab.1 General data of the patients enrolled
项目
A组
B组
等;(5)有其他内分泌系统和代谢性疾病,如甲亢、皮
性别(男/女)
17/13
18/12
质醇增多症等;(6)对试验药物过敏;(7)入选前 1 个
年龄
56.8±16.5
பைடு நூலகம்
57.2±17.2
月 内 使 用 降 脂 药 或 激 素 类 药 物 治 疗 。(8)严 重 感 染
TG(mmol/L)
2.32±1.02
2.34±1.13
(3)试验期间停用或改动既定方案者;(4)反复低血
BUN(mmol/L)
6.45±2.74
6.49±2.67
糖者(由研究者根据方案决定)。
动态血糖监测对早期2型糖尿病的诊断意义
国睚|雷■盈同
2 0 1 4 年1 0 月第 1 2 卷 第2 9 期
・
临床研究 ・ 2 0 3
动态血糖监测对早 期2 型糖尿病 的诊断意义
苏丽 红
( 吉林省吉林 医药学 院附属 医院内分 泌科 ,吉林 吉林 1 3 2 0 1 3 )
【 摘 要 】 目的 观 察 动态血 糖 监 测在 2型 糖尿 病 惠者诊 断 中的临床 价 值。方 法 对 多次 空腹 血 糖 、随机 血糖检 测 以及 口服 葡萄糖耐 量 试验 均
6 . 7 4 ‰ ),当时我 国有7 0 0 万糖 尿病 患者…。1 9 9 9 年 ,WHO 将糖尿 病 的 自然病程分 为三个 临床阶段 ,正常糖耐量 、血糖稳 定机制损 害及糖
尿 病阶段 。对 于早期 的2 型糖尿病 患者 ,症状 不 明显 ,且检 查空腹 血
致死 的主要原 因 , 日益受 到人 们的重 视 。2 型糖尿病 的发病 涉及胰 岛
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预计将来还会增加。WH O资 料 :1 9 9 4 年世界糖 尿病患者 为1 . 2 亿 ,1 9 9 7 年 为1 . 3 5 亿 ,2 0 0 0 年为1 . 7 5
亿 ,预 测 2 0 3 0 年则 可达 3 亿 。我 国首次 糖尿 病调 查于 1 9 7 8 ~1 9 7 9 年 在 上海 ,1 O 万人 口中发现 患病率 为 1 0 . 1 2 % o( 标 化患病 率9 . 2 9 % o ), 1 9 8 0 ~1 9 8 1 年在 全国 1 4 个 省3 0 万 人 口中患病 率为6 . 0 9 % o( 标化患病 率
动态血糖监测对初诊2型糖尿病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动态血糖监测对初诊2型糖尿病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摘要目的:评价动态血糖监测对初诊2型糖尿前几天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将63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对称分成口服药物组(二甲双胍+瑞格列奈),基础胰岛素+口服药物组(地特胰岛素+格列美脲)及预混胰岛素组(门冬胰岛素30)3组,进行为期6个月的开放对照性研究,在治疗结束时用雷兰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进行72小时连续血糖监测。
结果:地特胰岛素+格列美脲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优于二甲双胍+瑞格列奈组,和门冬胰岛素30组相同,动态数据分析,地特胰岛素+格列美脲组高血糖时间比率,低血糖时间比率,血糖波动系数均优于另外两组。
结论:地特胰岛素+格列美脲能够平稳、有效、安全地控制血糖。
关键词初诊2型糖尿病不同治疗方案动态血糖监测最近发现血糖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率及严重性之间的有明显不一致,存在“代谢记忆”效应,故早期的强化控制血糖已成为共识,血糖达标主要依据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和血糖的变异性4个因素评价,好的治疗方案也应依据上述四个因素进行评价。
资料与方法2009年1月~2010年1月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63例,男35例,女28例,年龄31~66岁。
研究诊断标准: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①伴急性糖尿病并发症者;②有严重心功能不全,肝肾功能损害;③口服影响糖代谢药物者;④有精神病病史;⑤妊娠糖尿病及哺乳期妇女。
方法:随机平均分成3组,口服药物组(OAD),基础胰岛素+口服药物组(OAD),预混胰岛素组。
行为期6个月的治疗。
OAD组:给予二甲双胍(格华止)1.0~1.5g/日,分2~3次/日,餐后口服,诺和龙2mg/日,分2次/日,餐前口服,依据血糖调整至格华止1.0~1.5g/日,分2~3次/日,餐后口服,诺和龙2~6mg/日,分2~3次/日,餐前口服;基础胰岛素组:给予地特胰岛素(诺和平),0.2U/(kg·日)晚9:00~11:00皮下注射,格列美脲1mg/日,晨7:00~9:00口服,依据血糖调整至诺和平0.15~0.28U/(kg·日),格列美脲1~3mg/日,预混胰岛素组:给予门冬胰岛素30(诺和锐30),0.5U/(kg·日),分2~3次/日餐前皮下注射,依据血糖调整至0.48~0.82U/(kg·日),3组均给予饮食+运动疗法[1]。
动态血糖监测在2型糖尿病胰岛素降糖治疗中的效果及可行性分析
DOI:10.11655/zgywylc2021.12.021 作者单位:046204 襄垣,北大医疗潞安医院内分泌科
泌剂,且给予 2 组患者健康宣教、饮食及运动指导。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进行自我血糖监测,并对患者讲
解自我血糖监测的意义及方法。实验组则是进行动态血糖监 测,具体如下:入院当天利用动态血糖仪做持续 苑圆 澡 的血糖 监测,主要是以上臂肱二头肌下端、外侧皮肤为主要监测部 位,利用一次性酒精棉球对皮肤进行消毒处理,之后传感器 同数据仪连接,以同皮肤垂直的部位迅速经皮下插入传感器 电极,借助敷贴做固定处理,设定为每隔 猿 皂蚤灶 做 1 次血糖监 测的参数,总计实现 圆源 澡 的 源愿园 次血糖水平的监测与记录, 在此期间校正 员 次参数指标。对进食状况、低血糖发生情况、 运动强度记录在册且做合适指导,对上述信息可输入至动态 血糖仪中,经计算机软件持续血糖谱显示,动态血糖监测期 间每日下载数据做分析处理。
窑 2072 窑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1 年 6 月第 21 卷第 12 期 Chinese Remedies & Clinics,June 2021,Vol.21,No.12
动态血糖监测在初发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中的应用
动态血糖监测在初发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中的应用【摘要】目的通过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了解初发2型糖尿病(T2DM)强化治疗过程中动态血糖波动状况。
方法(1)将研究对象分为甘精胰岛素组、诺和锐30组及诺和锐+甘精胰岛素组;(2)用CGMS对54例T2DM患者于血糖稳定后进行72小时血糖监测,其间监测指端血糖谱并输入CGMS以校正,分析其血糖谱。
结果血糖控制“良好”的糖尿病患者仍有明显的餐后血糖过高现象,同时还发现了无症状低血糖、持续高血糖(血糖大于13.9mmol/l,持续2小时以上)等现象。
结论血糖控制良好的糖尿病患者仍可能存在较大的血糖波动。
动态血糖检测系统可发现高血糖事件及无症状低血糖,为严格控制血糖、有效调整用药提供客观准确的依据,更有效地减少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初发;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血糖波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4-222-01T2DM是一种临床常见慢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迅猛上升趋势。
在T2DM发病早期,胰岛B 细胞功能损害是可逆的。
目前胰岛素强化治疗是糖尿病有效治疗方法,通过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及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以保存和恢复残存的胰岛B细胞功能,有利于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
DCCT及UKPDS研究充分显示强化降糖治疗能有效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但是随着血糖控制达标,发生低血糖的危险性增加了,其中无症状低血糖更似“暗礁”不易发现,严重阻碍了良好血糖控制,更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我们采用了CGMS对治疗中的T2DM患者进行监测,连续测72小时,每3min记录一次血糖值,揭示了常规血糖监测未能显示的血糖波动特点,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2年6月份至2015年5月份在我科住院的初发T2DM患者54例,男32例,女22例,平均年龄(46±20岁)。
初诊2型糖尿病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的效果观察
初诊2型糖尿病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索初诊2型糖尿病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2月19日至2017年2月19日期间我院初诊2型糖尿病100例患者,抽签化分组,即50例每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诺和锐30胰岛素治疗和动态血糖监测。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FPG(6.81±0.13)mmol/L、2hPG(7.13±1.42)mmol/L、UAE(9.85±1.02)ug/ml、CRP(0.16±0.18)mg/L、低血糖发生率(2.00%)、血糖达标时间(6.18±1.33)d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动态血糖监测用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中效果显著。
关键词:初诊;2型糖尿病;动态血糖监测;效果【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dynamic glucose monitoring in newly diagnose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Methods:Selected from February 19,2016 to February 19,2017,our hospital was diagnosed with type 2 diabetes in 100 patients,50 cases of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Novo Rui 30 insulin treatment and dynamic blood glucose monitoring.Results:The levels of FPG(6.81 ± 0.13)mmol / L,2hPG(7.13 ± 1.42)mmol / L,UAE(9.85 ± 1.02)ug / ml,CRP(0.16 ± 0.18)mg / L,hypoglycemia (2.00 %)And blood glucose(6.18 ± 1.33)d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 <0.05).Conclusion:Dynamic blood glucose monitoring was effective in newly diagnose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key words]:Newly diagnosed;Type 2 diabetes;glucose monitoring;Effect 糖尿病具有病程长、合并症多、发生率高等特点,在早期发病时,可导致胰岛β细胞受损,虽然属于可逆性,但仍可导致机体受到一定损伤 [1]。
胰岛素泵联合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短期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胰岛素泵联合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短期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疗效及安全性观察孟祥丽;赵颉;王旭光【摘要】目的评价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与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联合应用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20例新诊断T2DM患者随机分为3组:双C组、单纯CSII组、每日多次注射胰岛素组.双C组行CGMS连续监测血糖,后两组均采用指尖血糖仪监测血糖.比较3组治疗3d时的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及各组强化治疗2周后血糖控制情况、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1)空腹血糖:强化治疗后3组均明显下降,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餐后2h血糖:强化治疗后3组均明显下降(P<0.01),与CSII组、MDI 组相比,双C组下降更明显(P<0.01),CSII组、MDI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3)血糖漂移:双C组MAGE显著低于CSII组及MDI组(P<0.05),而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血糖达标时间:双C组和CSII组明显短于MD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血糖达标时胰岛素用量:双C组少于CSII组及MDI组(P<0.01),CSII组与MDI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6)低血糖发生的次数:双C组少于CSII组与MDI组(P<0.01).结论 3组对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降糖治疗均有效,短期应用CSII治疗效果好于MDI治疗,在CGMS监测下的CSII降糖治疗效果更好,达标所需时间短,胰岛素需用量少,低血糖事件少.【期刊名称】《济宁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0(033)001【总页数】4页(P25-28)【关键词】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2型糖尿病【作者】孟祥丽;赵颉;王旭光【作者单位】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济南,250062;济宁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山东,济宁,272011;济宁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山东,济宁,272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糖尿病控制及并发症试验(DCCT)研究表明良好的血糖控制能降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危险[1],于是人们意识到强化治疗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CSII治疗,但随着强化治疗的广泛应用,低血糖的发生率却显著增高。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评估不同胰岛素用药方式治疗T2DM的效果及对血糖变异性的影响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评估不同胰岛素用药方式治疗T2DM的效果及对血糖变异性的影响卢敏江【摘要】目的分析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在评估不同胰岛素用药方式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效果及对血糖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该院收治的130例T2DM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65)和观察组(n=65),对照组采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糖[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血糖波动最大幅度(LAGE)、血糖标准差(SDBG)、平均餐后血糖波动幅度(MPPGE)的变化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77%(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FPG、P2hBG、HbA1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MAGE、LAGE及MPPG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4.6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46%(P<0.05).结论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评估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治疗T2DM的效果较好,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且安全性较高.【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工程》【年(卷),期】2019(027)006【总页数】3页(P95-97)【关键词】T2DM;胰岛素;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作者】卢敏江【作者单位】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河南三门峡47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是一种慢性疾病,主要由机体胰岛素不足而引起[1]。
其中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占DM患者的90%以上,以血糖增高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疲乏无力及肥胖等症状,由于患者自我监控能力和依从性较差,导致血糖控制不理想,甚至出现高渗性昏迷及糖尿病酮中毒等严重并发症,加上大多数患者只测量白天血糖水平,而夜间很少测量,而T2DM易发生夜间低血糖,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2]。
动态血糖仪监测血糖对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及护理分析
动态血糖仪监测血糖对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及护理分析发表时间:2018-03-21T13:30:55.303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12月第36期作者:王冬妹[导读] 探究分析动态血糖仪监测血糖对糖尿病患者治疗及护理效果。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江苏昆山 215300)【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动态血糖仪监测血糖对糖尿病患者治疗及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共80例,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动态血糖仪监测血糖及优质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80.00%显著高于对照组57.50%,χ2=4.713,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动态血糖仪监测血糖能针对性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干预,以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护理满意度,该方法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动态血糖仪;糖尿病;治疗效果;护理效果【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6-0251-02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多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的临床症状,对身体各组织造成严重性伤害,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及神经等[1]。
本次研究旨在探究分析动态血糖仪监测血糖对糖尿病患者治疗及护理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16年3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共8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WHO中关于糖尿病患者的诊断标准,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各40例。
观察组中男性患者有23例,女性患者有17例,年龄45~81岁,平均年龄(60.54±10.29)岁,糖尿病程1.1~12.7年,平均病程(4.37±1.05)年;对照组中男性患者有22例,女性患者有18例,年龄44~80岁,平均年龄(61.01±10.07)岁,糖尿病程1.3~12.5年,平均病程(4.61±1.09)年。
分析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2型糖尿病患者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
分析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2型糖尿病患者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分析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2型糖尿病患者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于2019年4月~2021年3月收治的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试验对象,将其分为试验组(53例)和常规组(53例)。
其中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施干预,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通过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患者施以针对性护理进行干预。
结果:在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在动态血糖监测的相关指标中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在护理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5%,明显低于常规组的22.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通过动态血糖监测系统采用针对性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提高护理质量,可以进行临床推广。
【关键词】动态血糖监测系统;2型糖尿病;血糖水平糖尿病作为目前高发性临床疾病,很容易在发病期间引起各种脏器和组织受损。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可以更加准确有效地反映患者的血糖水平,从而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动态血糖监测期间可以为患者提供跟为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从而可以帮助进一步控制血糖指标[1]。
基于此,本试验通过对我院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不同干预护理,从而分析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9年4月~2021年3月收治106例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2组。
其中常规组患者中男29例,女24例,平均年龄(55.37±6.23)岁,平均病程(5.16±1.03)年;试验组患者中男28例,女25例,平均年龄(55.41±6.36)岁,平均病程(5.08±0.96)年。
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如年龄、病程等方面上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临床对比。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降低低血糖发生率的效果观察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降低低血糖发生率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患者进行辅助治疗,对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监控,从而对低血糖的发生达到预防的目的。
方法:对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5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对患者血糖监测方法的不同划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由25例患者所构成。
观察组患者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进行监测,而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的血糖监测系统进行监测,对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饭后两小时的血糖水平进行比较研究,从而对两组患者的低血糖的发生率进行研究比较。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以及饭后两小时的血糖水平(mmol/L)分别为:(5.06±0.46)、(7.56±1.96),而对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以及饭后两小时的血糖水平(mmol/L)分别为:(7.52±0.98)、(10.32±2.68),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低血糖的发生率为:8.0%(2/25),对照组患者的低血糖的发生率为:24.0%(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进行监测,可以帮助患者的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命安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动态血糖监测系统、2型糖尿病、低血糖、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6-0093-01糖尿病的最常见的发病人群就是中老年人群,糖尿病为一种慢性疾病,并且以当下的医疗水平不能够将该病有效治愈,只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控制,不能治愈就会对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身体健康产生了极大的困扰,将糖尿病进行控制方式有如下几种:通过对患者的日常饮食情况进行把控,利用药物对血糖的升降进行控制,通过血糖监测将血糖过高情况进行控制等,但是中老年糖尿病患者没有较高的依从性,对自己的饮食以及作息规律不够重视,对于用药的时间以及用药量太过随意,所以就不能够有效的控制糖尿病,2型糖尿病在老年患者中比较常见,并且发病率在逐年升高[1],所以,本次研究,笔者通过动态血糖监测对患者进行辅助治疗,对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这一期间内收治的患者随机抽取出50例2型糖尿病患者,把他们当成本次研究的研究目标,采取对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态血糖监测对初诊2型糖尿病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和安
全性评价
摘要目的:评价动态血糖监测对初诊2型糖尿前几天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将63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对称分成口服药物组(二甲双胍+瑞格列奈),基础胰岛素+口服药物组(地特胰岛素+格列美脲)及预混胰岛素组(门冬胰岛素30)3组,进行为期6个月的开放对照性研究,在治疗结束时用雷兰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进行72小时连续血糖监测。
结果:地特胰岛素+格列美脲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优于二甲双胍+瑞格列奈组,和门冬胰岛素30组相同,动态数据分析,地特胰岛素+格列美脲组高血糖时间比率,低血糖时间比率,血糖波动系数均优于另外两组。
结论:地特胰岛素+格列美脲能够平稳、有效、安全地控制血糖。
关键词初诊2型糖尿病不同治疗方案动态血糖监测
最近发现血糖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率及严重性之间的有明显不一致,存在“代谢记忆”效应,故早期的强化控制血糖已成为共识,血糖达标主要依据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和血糖的变异性4个因素评价,好的治疗方案也应依据上述四个因素进行评价。
资料与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1月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63例,男35例,女28例,年龄31~66岁。
研究诊断标准: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糖
尿病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①伴急性糖尿病并发症者;②有严重心功能不全,肝肾功能损害;③口服影响糖代谢药物者;④有精神病病史;⑤妊娠糖尿病及哺乳期妇女。
方法:随机平均分成3组,口服药物组(oad),基础胰岛素+口服药物组(oad),预混胰岛素组。
行为期6个月的治疗。
oad组:给予二甲双胍(格华止)1.0~1.5g/日,分2~3次/日,餐后口服,诺和龙2mg/日,分2次/日,餐前口服,依据血糖调整至格华止1.0~1.5g/日,分2~3次/日,餐后口服,诺和龙2~6mg/日,分2~3次/日,餐前口服;基础胰岛素组:给予地特胰岛素(诺和平),0.2u/(kg·日)晚9:00~11:00皮下注射,格列美脲1mg/日,晨7:00~9:00口服,依据血糖调整至诺和平0.15~0.28u/(kg·日),格列美脲1~3mg/日,预混胰岛素组:给予门冬胰岛素30(诺和锐30),0.5u/(kg·日),分2~3次/日餐前皮下注射,依据血糖调整至0.48~0.82u/(kg·日),3组均给予饮食+运动疗法[1]。
治疗目标(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版):fpg 4.4~6.1mmol/l,2hpg 4.4~8.0mmol/l。
观察项目: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sup>),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生化指标:甘油三酯(tc),胆固醇(tg),fpg,2hpg,hba1c,结束时对所有患者行72小时动态血糖监测进行评价,指标:平均血糖值,平均fpg 值(早餐开始前30~60分钟血糖平均值),早餐,中餐,晚2hpg
值(开始进餐后120~135分钟平均血糖值),高血糖时间比率,低血糖时间比率,血糖波动系数,监测过程中每日测1次指端末梢血
糖输入参比。
生化指标采用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仪检测,hba1c采用sysmexg7,柱层析法检测,动态血糖监测系统采用圣美迪诺医疗科技(湖州)有限公司的雷兰动态葡萄糖监测系统(ta-drb型)。
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资料均用(x±s)表示,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
结果
组内比较,3组fpg,2hpg,hba1c同治疗前比较(p<0.05),差异性明显,3组均有好的降糖作用。
组间比较,治疗后bmi:oad 组和基础胰岛素+oad组同预混胰岛素组比较(p<0.05),有差异,fpg,2hpg,hba1c,后两组较oad组下降明显(p<0.05),有差异。
治疗前后3组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
3组在有效记录时间上无差异,平均血糖值,平均fpg值,平均餐后血糖值,oad组较后两组差(p<0.05),有差异,高血糖时间比率,oad组>预混胰岛素组>基础胰岛素组+oad组(p<0.05),有差异,低血糖时间比率,基础胰岛素+oad组<oad组<预混胰岛素组(p<0.05)有差异,血糖波动系数,基础胰岛素+oad组<oad 组<预混胰岛素组(p<0.05)有差异。
动态数据分析,见表2。
讨论
2型糖尿病患者良好的控制血糖和规范的自我血糖监测能够明
显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良好的血糖控制既要使fpg,2hpg,hba1c 早期达标,又要降低血糖的波动。
人体血糖是一种连续的动态变量,
某一点或几点的血糖监测并不能真实反映这一动态变化过程。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能够准确,全面地反映血糖的波动情况,目前已被公认为反映血糖波动的金标准[2]。
本研究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排除了其他药物介入对治疗结果的干扰,并进行雷兰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评价,能够准确反映3种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通过对比研究显示,基础胰岛素+oad组能够良好的控制血糖,高血糖时间比率、低血糖时间比率均低于另外两组,血糖波动系数低,反映血糖波动小,且无增加体重现象,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案。
分析本组研究中所用的地特胰岛素是通过自我聚合作用形成稳定的六聚体,并且在高浓度下聚集可形成双六聚体,实现延迟吸收,另外,地特胰岛素的脂肪酸侧链能在注射部位与白蛋白可逆性结合,以此缓冲注射部位吸收率的变化,从而有助于减少药效学曲线变异,因此具有较长且相对平缓的时间-作用曲线,能够平稳降血糖达24小时,格列美脲其降血糖作用的主要机理是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部分提高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及离解的速度较格列本脲为快,较少引起较重低血糖,t1/2约5~8小时,弥补了地特胰岛素餐后血糖控制不佳的缺陷,因此比另外两组更具优势。
综合上述,地特胰岛素+格列美脲能够安全,平稳使控制血糖,体重不增加,减少了患者对胰岛素治疗的顾虑,每天一针一药,患者依从性好,对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4:787-808.
2 周健,贾伟平.血糖波动的评估方法和研究进展.中华内分泌
代谢杂志,2010,26:261-263.
表1 治疗前后3组一般资料比较(n21)
注:a(p<0.05);b(p<0.05)。
表2 治疗后3组动态血糖监测数据分析(n21)
注:b(p<0.05);c(p<0.05);d(p<0.05);e(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