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血糖监测
糖尿病人血糖监测及管理PPT
![糖尿病人血糖监测及管理PPT](https://img.taocdn.com/s3/m/18df5b7d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f3.png)
血糖监测的方法包括指尖血糖监 测、动态血糖监测和持续葡萄糖 监测等。
动态血糖监测可以提供连续的血 糖变化曲线,有助于发现无症状 的低血糖和高血糖。
血糖监测的频率应根据病情和治 疗方案而定,通常建议每天进行 1-4次血糖监测,对于某些特殊情 况可能需要增加监测频率。
02
糖尿病人血糖监测的注意事 项
监测前的准备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长期稳定在6.5%以下,以减 少并发症的风险。
夜间血糖
避免出现低血糖,保持相对稳 定的状态。
餐前血糖
保持稳定,避免因进食引起的 血糖波动。
饮食管理与营养建议
控制总热量摄入
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建 议,合理安排每日热量 摄入,保持适当的能量
平衡。
均衡营养
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 脂肪、碳水化合物、维 生素和矿物质,以满足
糖尿病人血糖监测及管理
目录
• 糖尿病及血糖监测的基本知识 • 糖尿病人血糖监测的注意事项 • 糖尿病人的血糖管理 • 糖尿病并发症与血糖监测 • 糖尿病人血糖监测的未来展望
01
糖尿病及血糖监测的基知 识
糖尿病的定义与类型
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多发生在青少年和儿童期,由于胰岛素分 泌不足,需要依赖胰岛素治疗。
调整治疗方案和预防并发症。
通过血糖监测,可以及时发现高 血糖和低血糖,避免血糖波动对
身体的损害。
定期的血糖监测可以评估治疗效 果,帮助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
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血糖监测的方法与频率
指尖血糖监测是最常用的方法, 操作简便、快速,但只能提供瞬 时血糖值。
持续葡萄糖监测可以提供更长时 间的血糖变化数据,有助于了解 血糖波动的特征和规律。
糖尿病血糖监测PPT课件
![糖尿病血糖监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5e40792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7a.png)
消毒
采血前应对采血部位进行彻底消毒 ,可使用酒精或碘伏等消毒剂,避 免感染。
更换采血针
采血针应一次性使用,避免交叉感 染,同时要选择针头较细的采血针 ,减轻疼痛感。
记录血糖监测结果
记录血糖值
每次测量血糖后应将血糖值记录在笔记本或电子 设备上,方便查看和分析。
分析血糖变化
通过记录血糖值,可以分析血糖变化趋势,以便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饮食习惯。
糖尿病血糖监测 PPT课件
目录
• 糖尿病血糖监测的重要性 • 血糖监测的方法和频率 • 如何正确解读血糖监测结果 • 血糖监测的注意事项 • 血糖监测与糖尿病管理
01
CATALOGUE
糖尿病血糖监测的重要性
了解血糖水平对糖尿病的影响
血糖水平与糖尿病症状
通过监测血糖,可以了解血糖水平与 糖尿病症状的关系,如高血糖可能导 致口渴、多尿等症状,低血糖可能导 致头晕、乏力等症状。
通过监测血糖的变化,可以评估治疗效果,如药物治疗、饮 食控制或运动治疗等的效果,从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制定和调整治疗方案
个体化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 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 饮食控制、运动治疗等。
治疗方案调整
根据血糖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如增加或减少药物剂量 、调整饮食结构或增加运动量等 。
为确保血糖仪的准确性, 应定期将其送至专业机构 进行校准,一般建议每年 进行一次。
选择知名品牌
购买血糖仪时应选择经过 认证的知名品牌,以确保 质量和准确性。
正确使用
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血糖 仪,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 测量结果不准确。
注意采血部位和消毒
采血部位
选择采血的部位时应避免伤口、 炎症、硬结等部位,尽量在指腹
糖病的血糖监测知识点
![糖病的血糖监测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1b4a0e7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a4.png)
糖病的血糖监测知识点糖尿病的血糖监测知识点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疾病,世界范围内都有很大的患病人数。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血糖监测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
通过定期测量血糖水平,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病情,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糖尿病的血糖监测知识点,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血糖监测的方法和技巧。
一、糖尿病血糖监测的重要性糖尿病是由胰岛素分泌异常或细胞对胰岛素反应不佳引起的,血糖水平异常升高的疾病。
通过血糖监测,患者可以了解自己的血糖水平,及时调整饮食、药物和锻炼等控制手段,保持血糖稳定。
如果不进行血糖监测,血糖波动较大,可能导致血糖过高或过低,增加并发症的风险。
二、血糖监测的方法和频率血糖监测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包括血糖仪、连续血糖监测系统等。
其中,血糖仪是最常用的一种监测工具。
通过采集指尖或其他部位的血液样本,血糖仪可以测量出血糖水平。
根据医生的建议和个体情况,患者需要掌握正确的血糖监测方法和频率。
血糖监测的频率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案。
一般来说,糖尿病患者需要每天监测血糖水平,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睡前血糖。
通过持续不断的监测,可以更好地了解血糖的波动情况,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三、血糖监测的注意事项1. 血糖仪选择:选择一个准确可靠的血糖仪非常重要。
市场上存在许多不同品牌和型号的血糖仪,患者应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经济能力进行选择。
同时,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血糖试纸,并保持试纸的保存和使用方法的正确性。
2. 测量部位选择:常用的测量部位有指尖、手掌侧面和上臂等。
患者需要轮流使用不同部位进行测量,以避免对同一部位造成过多的刺激和疼痛。
在选择指尖测量时,要注意不要选择有明显损伤、血流不畅或感觉异常的区域。
3. 血糖监测环境:在进行血糖监测前,患者应确保测量环境的清洁和安静。
清洁手部,避免和其他物品接触,尽量减少干扰因素的影响。
此外,在使用血糖仪前,要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并按照说明正确操作。
4. 血糖数据记录:患者需要建立自己的血糖监测记录表,将每次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
糖尿病血糖的监测管理制度
![糖尿病血糖的监测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85dc806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5a.png)
糖尿病血糖的监测管理制度一、糖尿病血糖监测管理制度的重要性糖尿病是一种由胰岛素不足或不敏感导致的高血糖症状。
高血糖在长期内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视网膜病变等。
因此,通过血糖监测和管理,可以有效地控制糖尿病的发展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1 目标糖尿病血糖监测管理制度的主要目标是保持患者的血糖水平在正常范围内,防止发生低血糖或高血糖的情况,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同时,该制度还需要保证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医护人员对患者血糖监测数据的准确和及时的分析和处理。
1.2 方法糖尿病血糖监测管理制度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实现:(1)血糖监测仪器: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便携式的血糖监测仪器测量自己的血糖水平,一般每天需要测量多次。
(2)血糖监测数据记录:患者需要记录每次测量的血糖值和时间,以及当时的饮食和运动情况等。
(3)医护人员的血糖监测数据分析和指导:医生和护士需要定期分析患者的血糖监测数据,根据具体情况给出用药和生活方式的指导。
(4)血糖监测数据的远程管理:利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等技术手段,医护人员可以远程监控患者的血糖监测数据,并及时给出指导和建议。
1.3 实施过程糖尿病血糖监测管理制度的实施需要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
患者需要密切配合医生和护士的治疗方案,按时测量血糖并记录数据,并通过自我管理来控制血糖水平。
医护人员需要给予患者专业的指导和支持,定期对患者的血糖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二、血糖监测管理制度对患者的影响2.1 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通过血糖监测管理制度的实施,患者可以了解自己的血糖水平,掌握糖尿病的治疗情况,提高了自我管理的能力。
2.2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良好的血糖监测管理制度可以有效控制糖尿病的发展,降低了并发症的风险,延长了患者的寿命。
2.3 提高生活质量通过血糖监测管理制度的实施,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减少了低血糖和高血糖的发生,提高了生活质量。
糖尿病的血糖监测技术
![糖尿病的血糖监测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8b59803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5e.png)
糖尿病的血糖监测技术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血糖水平异常升高。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血糖控制情况,及时调整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等措施。
随着科技的进步,糖尿病的血糖监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血糖监测技术,并分析其优缺点,旨在帮助糖尿病患者选择适合自己的技术。
1. 血糖仪血糖仪是目前最为常见的血糖监测工具之一。
它主要通过穿刺指尖或其他部位的皮肤,采集微量血液样本用于测量血糖水平。
血糖仪的优点是使用方便,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患者可以根据测量结果及时调整饮食和用药。
然而,使用血糖仪需要穿刺皮肤,对于某些患者而言可能存在疼痛和感染的风险。
2. 连续血糖监测系统连续血糖监测系统是一种可以实时监测血糖水平的设备。
它由一个植入皮下的传感器和一个外部设备组成。
传感器可以采集体内的组织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并将数据传输到外部设备上。
患者可以通过手机或其他终端实时查看血糖变化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连续血糖监测系统的优点是实时性强,患者不需要频繁穿刺皮肤,但其价格较高,不适用于所有患者。
3. 荧光免疫分析法荧光免疫分析法是一种新型的血糖监测技术。
它主要通过检测血液中葡萄糖与荧光标记物结合的荧光强度来测量血糖水平。
这种技术不需要穿刺皮肤,仅需采集一滴血样,非常方便。
荧光免疫分析法具有高灵敏度和准确性,能够满足临床需求。
然而,这种技术目前还处于实验室阶段,尚未广泛应用于临床,需要进一步研究和验证。
4. 嵌入式血糖监测技术嵌入式血糖监测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技术,它将传感器植入体内,定期测量组织液中的血糖水平,并将数据传输到外部设备上。
这种技术具有实时性和准确性,能够有效监测血糖变化。
然而,嵌入式血糖监测技术需要进行手术植入传感器,可能存在手术风险和感染等并发症。
总的来说,血糖监测技术在糖尿病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监测技术。
目前,血糖仪是最为常见的血糖监测工具,其便捷性和准确性得到了广泛认可。
糖尿病的血糖监测频率
![糖尿病的血糖监测频率](https://img.taocdn.com/s3/m/586d1421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88.png)
糖尿病的血糖监测频率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世界各地都有大量的患者。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血糖监测是非常重要的,能够有效地控制他们的血糖水平,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然而,血糖监测频率的合理安排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
1. 不同类型的糖尿病需要不同的血糖监测频率根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的建议,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在患病初期或血糖控制不佳时,每天监测血糖3次是必要的。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监测频率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和治疗需求灵活调整,一般建议每天至少监测1-2次。
2. 血糖监测时间的选择血糖监测的时间选择对于有效控制血糖非常重要。
通常情况下,应在饭前、饭后两小时进行血糖监测,这样可以更准确地了解饮食和药物对血糖的影响。
3. 特殊情况下的血糖监测除了日常的血糖监测外,糖尿病患者还需要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增加血糖监测的频率。
比如,在进行新的治疗方案时,如使用新的药物或调整药物剂量时,应增加血糖监测的频率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在生病、激素水平变化或应激时,也需要密切监测血糖的变化。
4. 如何记录和分析血糖数据血糖数据的记录和分析对于评估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非常重要。
患者可以使用血糖监测仪器记录每次测量的结果,并将数据整理为表格或图表形式,以便更好地了解血糖的波动趋势和规律。
5. 血糖监测的重要性血糖监测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患者及时发现血糖异常和波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调整饮食、药物或治疗方案。
通过合理的血糖监测和控制,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频率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日常血糖监测的时间选择应在饭前、饭后两小时,并在特殊情况下增加监测频率。
同时,患者应记录和分析血糖数据,以便更好地了解血糖波动情况。
血糖监测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对于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和并发症预防起着重要作用。
糖尿病的分型及血糖监测技术
![糖尿病的分型及血糖监测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b406d4e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c6.png)
糖尿病的分型及血糖监测技术一、糖尿病的分型糖尿病是一种世界范围内非常普遍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征为高血糖水平。
根据不同的致病机制和临床表现,我们可以将糖尿病分为不同的类型。
1.1 第一型糖尿病(T1DM)第一型糖尿病又被称为胰岛素依赖型或幼年型糖尿病,是由于自身免疫系统攻击胰岛素产生细胞而导致的。
这种类型的患者通常在儿童或青少年时期发生,需要持续注射胰岛素以控制血糖水平。
1.2 第二型糖尿病(T2DM)第二型糖尿病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所有糖尿病患者的 9 0% -95% 。
它通常在成年人中发生,特别是40岁以上的人群。
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生产出现问题,或者细胞对胰岛素的使用有缺陷。
这种类型的糖尿病可以通过饮食管理、运动、药物治疗甚至是胰岛素注射来控制。
1.3 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期糖尿病是一种在怀孕期间发生的暂时性高血糖状态。
它通常在孕妇中产生,并可能增加母亲和胎儿发生其他并发症的风险。
多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娩后会恢复到血糖正常水平,但也有一部分患者随后出现第二型糖尿病。
二、血糖监测技术血糖监测是控制和管理糖尿病非常重要的一环,准确监测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可以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身体状态,并调整饮食和药物治疗计划。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血液监测技术。
2.1 血液检测仪血液检测仪是最常见的血糖监测工具之一,它通过在手指等部位采集微量血液样本来测定血糖水平。
这种方法准确可靠,但需要患者每天多次进行测试,有一定的不便性。
2.2 连续葡萄糖监测系统(CGM)连续葡萄糖监测系统(CGM)是一种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的技术。
它通过在皮下植入一个小型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组织液中的葡萄糖水平,并将数据传输到一个特殊设备上显示和记录。
虽然连续葡萄糖监测系统提供了更为详细和全面的血糖数据,但也需要定期更换和校准传感器,并且价格较高。
2.3 光谱分析技术光谱分析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无创血糖检测方法。
它利用红外光或其他波长范围内的光线从皮肤表面透射,然后通过光谱分析来计算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
血糖监测与并发症处理与预防
![血糖监测与并发症处理与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1917da01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63.png)
血糖监测与并发症处理与预防1. 引言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患者管理血糖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
合理的血糖监测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掌握自己的血糖状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 血糖监测方法血糖监测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几种:2.1 血糖仪监测血糖仪是目前常用的血糖监测设备,通过简单的取血和测试,可以快速获取血糖值。
使用血糖仪需要注意消毒、操作规范等因素,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2.2 连续血糖监测连续血糖监测是一种可以长时间监测血糖变化的方法。
通过植入体内的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血糖,并通过无线传输将数据传送至监测仪器。
连续血糖监测可以提供更加全面的血糖数据,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血糖控制情况。
2.3 血糖尿液试纸测试血糖尿液试纸测试是一种简便的血糖监测方法,适用于家庭使用。
通过将尿液滴在试纸上,可以根据试纸颜色变化判断血糖水平。
3. 并发症处理与预防3.1 低血糖的处理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当血糖过低时,患者可能出现头晕、乏力、大汗淋漓等症状。
应及时摄入含糖食物,如果汁、糖果等,以恢复血糖水平。
3.2 高血糖的处理高血糖是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良时容易出现的问题。
患者应及时调整药物剂量、饮食结构,适量运动,以控制血糖水平。
3.3 并发症的预防定期进行血糖监测是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措施之一。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有助于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此外,平衡饮食、注意锻炼、定期体检等也是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方式。
4. 结论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患者管理血糖控制的关键环节,可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和调整自己的血糖水平。
针对血糖异常,合理处理并给予预防措施,有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因此,建议糖尿病患者积极进行血糖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处理与预防措施。
糖尿病人如何进行自我血糖监测
![糖尿病人如何进行自我血糖监测](https://img.taocdn.com/s3/m/798ac4c4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8b.png)
糖尿病人如何进行自我血糖监测血糖自我监测能够及时,全面了解患者血糖控制状况,为了引导患者合理饮食、锻炼和调整用药等提供了科学依据,在整个糖尿病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
目前国内多数医院仍采用每日三次或五次进行自我血糖检查,但这仅仅停留在理论上。
一日来多次血糖监测,较准确地反映了病人血糖变化的整体情况,仅依据1次血糖监测的结果进行治疗调整,常常发生偏离,所以,自我血糖监测较为理想,应在每日多时检测血糖。
目前国内外许多医院都开展了这一工作,以保证血糖监测的连续性与准确性。
但从经济学及患者依从性的角度出发,这种做法是不切实际的。
1、怎样判断血糖监测时间及频次多从病人疾病实际需求出发。
对血糖较低或已发生低血糖反应的患者应尽量缩短疗程,每天至少要测量两次血糖值。
对血糖控制相对平稳者,血糖监测间隔时间可以适当延长,可每周测空腹和餐后两小时血糖各1次,每2-3周安排一天测定全天7个点的血糖谱:也就是三餐前后两个小时以及睡前血糖的变化,如有需要,也可在清晨3点加测血糖。
但是对那些最近血糖起伏很大的病人来说,那么就需要根据情况加大监测频率,一周需测量2-3次全天“血糖谱”,特别是在下列条件下: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尤其带胰岛素泵者)的患者;新诊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降糖药物导致高血脂症和肝肾功能受损者。
血糖控制不理想、不稳定者;以及合并感染时的患者等均应使用胰岛素治疗。
出现低血糖的病人;以及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等都可能成为糖尿病病人。
药物更换或者剂量调整者;以及糖尿病合并感染的患者等等都需要定期检测血糖值。
妊娠期病人;为了保证治疗效果和减少副作用,必须对其及时了解自己的病情及血糖水平。
种种扰乱了平常常规生活,例如:疾病,手术,出门,兴奋等等。
如果出现高血糖症状时必须立即就医检查治疗,否则会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2、血糖监测在不同时间的意义血糖值对糖尿病患者机体胰岛功能的损害和治疗效果有直接的反应,是一个极其灵敏的标志。
在临床上可通过测定血糖变化来了解病情,指导用药。
血糖监测的方法与技巧
![血糖监测的方法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5cccc4fa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57.png)
血糖监测的方法与技巧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患者控制糖尿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血糖监测,糖尿病患者可以了解自己的血糖水平,及时调整饮食、药物、锻炼等控制糖尿病的方法,有效地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血糖监测的方法与技巧。
一、血糖监测方法1. 血糖仪血糖仪是人们日常血糖监测的主要工具。
初次购买血糖仪时,应选择智能化程度高、使用方便、测量精准的品牌。
使用时,先洗手并用酒精擦拭测试部位,然后将试纸插进血糖仪,将测试部位用松紧带固定,用针头戳破手指,将血滴挤到试纸上,等待血糖仪自动显示结果即可。
2. 持续血糖监测持续血糖监测是一种全天候记录血糖数据的方法,其适用于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大、需要密切监测的情况。
持续血糖监测可以采用糖尿病心理医生可负担的形式进行,通常要费用较高,但对糖尿病患者管理糖尿病非常有帮助。
二、血糖监测技巧1. 血糖监测时间血糖监测的时间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水平。
通常情况下,血糖监测时间为早上空腹、饭后两小时和睡前。
如果是新开的药物或在调整药物剂量期间,则建议在餐前30分钟和餐后1小时进行血糖监测。
2. 血糖监测频率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频率应根据糖尿病类型、身体状况、药物使用情况、饮食习惯等因素来决定。
在保持血糖稳定的情况下,通常要求至少每日测量1-2次。
3. 血糖数值参考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应根据年龄、糖尿病类型、身体状态、患者个人情况等因素确定。
通常情况下,空腹血糖应控制在6.0mmol/L以下,饭后2小时血糖应控制在7.8mmol/L以下。
4. 血糖监测部位血糖监测部位是糖尿病患者在家自测血糖的重要环节。
常见的部位为手指、腕部、手臂上部、大腿外侧、腹部等。
在选择部位时,应避免肌肉部位、静脉内注射部位以及有伤口、异常色素沉着的部位。
总结:血糖监测对于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实际使用中还有一些技巧需要注意。
适当的血糖数值、血糖监测时间和频率、合适的血糖监测部位都是对血糖监测准确性的重要保证。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指导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93f1362d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43.png)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指导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们饮食习惯的转变,糖尿病患者数量逐渐增加。
血糖监测作为管理和控制糖尿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患者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如何正确地进行血糖监测,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掌控自己的健康。
一、什么是血糖监测?血糖监测是通过测量体内的血液中葡萄糖水平来了解个体胰岛功能、进食后胰岛素分泌情况以及药物治疗效果等信息,从而达到调整饮食、锻炼和药物使用的目的。
根据医生的建议和个人特点,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血糖监测方法。
二、选择合适的血糖监测方法1. 自我监测:自我监测是最常用且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患者追踪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血糖波动情况。
在监测之前,确保你的仪器是准确的并遵循正确操作流程。
2. 持续监测:持续血糖监测可以提供更加全面和详细的数据,通过将传感器插入皮肤下方便地监测24小时内的血糖水平。
这种方法适用于控制较差、经常发生低血糖或高血糖事件的患者。
三、正确使用血糖仪器1. 了解你的仪器:不同品牌和型号的血糖仪器有所不同,使用前请阅读说明书并按要求进行操作。
记得检查仪器是否校准良好,并且每次使用都需对其进行清洁和消毒。
2. 前战术:在每次测试前,请彻底清洗双手并选择一个干燥无污染的部位取样。
如果任务血液应从指尖获取,需保证干净及干爽。
3. 及时记录:应始终记录测试结果、日期、时间以及其他重要信息,例如饮食、锻炼和药物治疗等因素。
这些记录将为医生提供宝贵的参考,并帮助他们制定更好的治疗计划。
四、控制血糖波动的方法1. 饮食控制:合理的饮食是控制血糖波动的关键,尽量避免高糖、高脂肪和高盐食物的摄入。
建议每天均匀分配三餐,并注意控制餐后两小时内的血糖水平。
2. 合理运动:适度而规律的运动对于稳定血糖水平非常重要。
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如散步、跑步或游泳等。
记住要在运动前和运动过程中监测血糖的变化,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饮食和药物治疗。
3. 药物治疗:对于部分患者来说,仅通过饮食和运动无法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需要进一步进行药物治疗。
糖尿病血糖监测频率
![糖尿病血糖监测频率](https://img.taocdn.com/s3/m/1eb5b2817f1922791788e802.png)
糖尿病血糖监测频率
一、糖尿病血糖监测频率二、不同时间点血糖监测的意义三、检测血糖的注意事项
糖尿病血糖监测频率1、非药物治疗者
2次/天,选择不同时段进行监测,如空腹加一次餐后2小时血糖,每周1次。
2、口服降血糖药物治疗者
在开始服药的前两周,每周连续3天用5点法测血糖,以便了解不同时间内血糖情况,确定适宜的药物及剂量。
血糖稳定后,每周只需测1天的早餐前、餐后2小时和睡前血糖。
3、胰岛素治疗者
5~7次/天(5点法或7点法全天血糖谱),每周1~2次。
每月至少监测凌晨3:00血糖1次,以确认有无夜间低血糖。
2007年笔者在德国学习时发现:在德国使用短效胰岛素者,每天都测3~4次血糖,选择餐前或餐后2小时测定;需要严格控制血糖的患者,每天甚至测定4~7次血糖,包括睡前和凌晨3:00;使用中效胰岛素者,每天测2次血糖,可以交替一天测早餐前和晚餐前血糖,另一天测午餐前和睡前血糖。
不同时间点血糖监测的意义1、空腹血糖:主要反映患者自身胰岛B细胞的基础功能以及头天晚上所用药物对整个夜间乃至清晨血糖的控制情况。
空腹血糖是衡量胰岛功能的重要指标,也是诊断糖尿病的指标之一。
对于长期使用降糖药的患者来说,空腹血糖的良好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这里说的空腹血糖是指禁食8~12小时后的血糖,即清晨空腹状态下的血糖。
2、餐前血糖:指午餐和晚餐前的血糖,反映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的持续。
糖尿病的血糖监测技巧指南
![糖尿病的血糖监测技巧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658aa444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89.png)
糖尿病的血糖监测技巧指南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世界各地有数以亿计的人们受到其困扰。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血糖监测是管理该疾病的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为您介绍一些有效的血糖监测技巧,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血糖水平。
1. 确定监测频率血糖监测的频率因人而异,需根据病情及医生的建议确定。
一般而言,糖尿病患者应每日监测血糖水平。
监测时间可以根据个人的作息规律进行调整,例如早餐前、午餐前、晚餐前和睡前等时段。
请务必遵循医嘱,并将监测结果记录在血糖日记中。
2. 血糖监测步骤血糖监测的步骤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洗手并准备好监测工具:在进行血糖监测前,务必洗手并烘干,以避免外界物质的干扰。
准备好血糖监测仪、测试条和穿刺装置。
b. 穿刺:选择一个适合的穿刺部位进行操作。
常见的部位包括指尖、前臂、大腿和腹部。
在穿刺前,可以先轻轻按摩或用热水敷部位,以增加血液流动,使穿刺更加顺利。
注意每次使用新的穿刺装置,以避免感染。
c. 获取血样:将测试条插入血糖监测仪,并在指尖或穿刺部位挤压出足够的血样覆盖测试区域。
遵循监测仪器的说明书,在正确的时间内读取测定结果。
d. 记录结果:将测定结果记录在血糖日记中,包括测量时间、食物摄入、运动、用药等重要信息。
这有助于您和医生更好地了解您的血糖控制情况。
3. 血糖控制目标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最好是保持在医生指导下。
一般而言,空腹血糖水平应在70-130mg/dL(3.9-7.2mmol/L)之间,餐后1-2小时血糖水平应低于180mg/dL(10mmol/L)。
然而,这些目标可能因个体差异、年龄、糖尿病类型和并发症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4. 需要注意的问题在进行血糖监测时,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a. 温度和湿度:确保监测工具存放在适宜的环境中。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可能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b. 测试条和监测仪器:定期检查测试条的有效期和监测仪器的性能。
过期的测试条或损坏的仪器可能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
糖病患者的血糖监测新技术
![糖病患者的血糖监测新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85e03fb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ee.png)
糖病患者的血糖监测新技术糖尿病(糖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体内血糖水平长期处于高位。
高血糖会对人体各个系统造成严重的损害,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时刻监测血糖水平,以便及时调整饮食和药物治疗。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也出现了新的技术,这些技术给患者带来了便利和舒适。
本文将介绍几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新技术。
一、连续血糖监测系统连续血糖监测系统(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简称CGMS)是一种使用传感器实时监测患者血糖水平的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使患者不再需要频繁使用血糖仪来进行血糖监测,而是通过一个小型的传感器,将数据传输给患者的手机或专用设备。
这种技术的优点是减少了血糖监测的痛苦和不便,患者可以随时查看自己的血糖水平。
同时,它还可以提供血糖趋势图,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血糖控制情况,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然而,这种技术的成本较高,对于一些患者来说可能并不经济实惠。
二、无创血糖监测技术无创血糖监测技术是指通过非侵入性的方法来测量患者的血糖水平。
当前,市场上已经有一些无创血糖监测设备,如红外光谱仪和射频(Radio Frequency)技术等。
这些设备可以通过扫描皮肤表面,测量皮下组织中的血糖水平。
这种技术的优点是无需抽血,对患者的身体没有创伤,减轻了患者对血糖监测的恐惧感。
同时,无创血糖监测技术可以在不同时间点连续监测血糖,提供更为全面准确的数据。
然而,目前该技术在准确性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挑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验证。
三、胰岛素泵技术胰岛素泵技术是一种通过持续静脉输注胰岛素的方法,用于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该技术通过一个小型装置,将胰岛素以微量的方式输送到患者的体内,模拟胰岛的分泌方式。
胰岛素泵技术的优点在于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减少血糖波动的风险。
同时,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调整胰岛素输送速率,以实现血糖的精确控制。
糖病患者的血糖监测方法
![糖病患者的血糖监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8a50567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7f.png)
糖病患者的血糖监测方法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方法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血液中的血糖水平长期偏高。
为了控制血糖水平,糖尿病患者需要监测自己的血糖。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方法,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糖尿病。
1. 血糖测量仪血糖测量仪是糖尿病患者日常监测血糖的主要工具。
这是一种便携式的电子设备,可以通过血液样本来测量血糖水平。
患者只需将一小滴血液放在测试条上,插入测量仪中,几秒钟后就可以得到血糖水平的数字显示。
血糖测量仪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快速准确,患者可以随时自己进行测量。
2. 持续血糖监测系统持续血糖监测系统是一种更先进的血糖监测方法。
该系统由一个植入体和一个外部监测仪组成,通过植入体在患者皮下持续测量血糖水平,然后将数据传输到外部监测仪上。
患者可以随时通过外部监测仪查看自己的血糖水平,并且可以设置警报来提醒自己血糖偏高或偏低。
持续血糖监测系统的优点是能够提供更为详细的血糖数据,方便患者对血糖波动进行分析和调整治疗计划。
3. 血糖日记血糖日记是糖尿病患者记录血糖变化的一种方法。
患者可以使用纸质或电子的日记本,在其中记录每次的血糖测量数值、时间以及相关因素,如饮食、药物使用、运动等。
通过血糖日记,患者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血糖波动规律,并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此外,患者还可以将血糖日记带给医生,以便医生对治疗计划进行调整。
4. 荧光素染色法荧光素染色法是一种用于体外血糖监测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使用荧光素染料可以测量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
患者只需将指尖轻轻按压在荧光素纸片上,待染料与血液反应后,观察纸片上的颜色变化,就可以得出血糖水平的大概范围。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方便携带,适用于一些临时需要测量血糖的情况。
5. 无创血糖监测技术无创血糖监测技术是一种不需要穿刺采血的血糖监测方法。
目前有很多种无创血糖监测技术正在研发中,其中包括光学、声波、电学等多种技术。
这些技术可以通过扫描皮肤表面,测量血液中葡萄糖的水平。
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与控制方法
![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与控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60c267b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50.png)
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与控制方法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世界各地都有很高的发病率。
控制血糖水平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可以减缓并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一些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与控制的方法。
一、饮食控制法饮食是控制血糖的第一个关键环节。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合理规划饮食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应遵循低GI(升血糖指数)的原则。
建议选择复杂碳水化合物,并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
其次,分餐和限制总体摄入量也是必要的。
最后,在日常饮食中应避免高油脂、高胆固醇和高盐含量的食物。
二、药物治疗法药物治疗在控制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方面起到关键作用。
常用药物包括口服降血糖药、胰岛素替代治疗等。
然而,要注意药物类型和用量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判断。
在选择药物时应充分了解其作用机制以及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并与医生保持密切沟通。
三、运动控制法适度的体育锻炼对于稳定血糖水平也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运动,可以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血糖消耗,并改善整体健康状态。
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以上有氧运动,并可适当结合力量训练,但是在开始之前一定要咨询医生并根据个人情况进行合理规划。
四、血糖监测法血糖监测是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的关键步骤。
现代技术使得监测变得更加便捷、准确和无创。
最常见的方法是使用家庭血糖仪进行自行监测,通过采集指尖或手臂内侧的微量血液样本来获得准确的数据。
此外,随着科技的进步,可穿戴式血糖监测器和无创血糖监测器也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根据血糖变化情况,患者可以了解自身的健康状态,并及时调整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方案。
在选择血糖仪时,应尽量选用品牌有信誉并且精度较高的产品,并遵循正确测量方法来保证数据准确性。
五、日常生活注意事项除了以上方法外,还需要注意以下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细节。
首先,控制体重非常关键。
对于超重或肥胖的患者来说,减肥可以明显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代谢功能。
其次,不抽烟也是非常重要的。
糖尿病的血糖监测 课件
![糖尿病的血糖监测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f9773b5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ee.png)
影响血糖测试结果的因素
Performance 血糖监测表现
=
Operator 操作者
+
+ Meter
血糖仪性能
+ Strip 试纸性能
Blood 测试血样
使用者技术
• 是大部分错误结果的来源 • 正确的培训,遵守操作程序
–不正确的挤血操作,组织液渗出 –消毒操作,消毒剂未挥发完毕 –仪器代码调教
糖尿病的血糖监测
学习目标
• 血糖监测的重要性及意义 • 血糖监测的方法 • 各时间点血糖的适应范围及意义 • 血糖监测方案 • 血糖仪测试原理 • 血糖仪质量控制 • 影响血糖测试结果的因素 • 血糖仪管理要求
• 国内外研究表明 血糖控制达标能够有效 预防各种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发生
• 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 –糖尿病教育 –饮食治疗 –运动治疗 –药物治疗 –监测
安妥TM超越 使用GDH+NAD+PQ酶系统 不与其他糖类发生反应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葡萄糖脱氢酶
血糖仪的质量控制
• 血糖仪的选择
• 血糖仪的质量控制方法
血糖仪的选择
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并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 管理局登记注册准入临床应用的血糖仪
同一医疗单元原则上应当选用同一型号的血 糖仪,避免不同血糖仪带来的检测结果偏 差。
培训内容
• 应用价值及局限性· • 检测步骤·
• 检测原理·
• 质控·
• 适用范围及特性; • 结果解读·
• 仪器·试纸条·
• 误差来源·
• 质控品的储存条件; • 安全预防措施等 血糖仪放置在室温干燥清洁处 避免摔打、 沾水
• 血糖仪允许工作的温度是10–40摄氏度,湿 度是20%–80%。
糖尿病患者怎样自我血糖监测
![糖尿病患者怎样自我血糖监测](https://img.taocdn.com/s3/m/c536e176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28.png)
糖尿病患者怎样自我血糖监测上周又听到一个糖尿病患者诉说自己在家不知道应该怎么进行血糖监测,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在家如何进行血糖的自我监测便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尤其是对于乡镇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就显得更加艰难了。
对此,小编就糖尿病患者应如何实现自我血糖监测以及有关血糖监测的相关知识进行简要阐述,希望能帮助到更多的患者顺利完成自我血糖监测。
一、糖尿病患者实施血糖监测有必要吗?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即便是如今的医学科技也不能将其彻底根治,只有采取综合治疗才能将其控制。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自我监测血糖是一项糖尿病综合治疗的方式之一,能让患者正确了解自己的血糖、自己病情的实际情况,也能及时与医生沟通、联系,为控制自身的血糖方案进行适当的修正与改善。
同时,血糖监测结果还有助于帮助患者及其家属及时了解血糖的控制情况,以此判断患者是否有高血糖或低血糖的发生,直接反映糖尿病患者平时饮食控制、运动以及药物治疗等的效果,糖尿病患者还可根据自身血糖的变化及时调整自身注射胰岛素的剂量。
因此,国内外有许多糖尿病患者都会自备血糖仪,方便自己在家时也能实现血糖监测。
二、自我监测测除血糖监测外还有哪些?患者在家实现血糖自我监测时,并不仅仅只是完成个人的血糖监测,还有对自身其他方面的监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病情监测:病情监测主要是对患者空腹时血糖、餐后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这三大指标,其中还包括血压、血脂等情况;(2)用药监测:患者每餐所服用降糖药、降脂药以及降压药等的剂量;(3)运动监测:例如患者平时运动的强度、运动的时间等;(4)饮食监测:饮食监测尤为重要,患者及其家属应注意患者餐食的种类或是平时的用量,避免出现饮食结构不当等情况;(5)糖尿病并发症的监测:例如患者的眼部、脑部、心肾以及神经系统等部位是否会出现异常情况。
三、糖尿病患者在家监测血糖的流程首先,患者及其家人应定期对血糖监测仪进行校准,尤其是在血糖监测结果与患者日常临床症状或是糖化血红蛋白值有较大的差异时,患者可到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中心,抽取静脉血测定血糖,明确自身的病情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糖尿病人自身调节代谢的能力丧失,内、外
环境的微小改变都会导致血糖的波动,(诸如气候变化、 饮食不当、紧张劳累、情绪波动等),为使病情控制在 满意的水平,就需要经常对糖尿病的一些指标进行监测 或自我监测,获取血糖及有关代谢异常的信息,依次作 为调整饮食、运动及药物治疗的可靠依据,判断现行的 治疗是否正确,是否达标。
进行监测的内容: 临床检查 实验室检查
临床检查的内容:
症状上有:三多一少(多尿、多喝、多食及体
重减轻)的情况、全身是否乏力、血压的高低、下 肢浮肿、眼底、肌肉及肌张力、皮肤溃疡等情况。
实验室检查内容一下几项指标
主要有以下几项指标:
?
血糖
?
尿糖
?
酮体
? 糖化血红蛋白
?
尿蛋白
?
血脂等
一 什么是血糖监测 ?
然而不足的是 :影响尿糖的因数很多,往往 会产生干扰,所以只能作为辅助治疗;
目前较多方法的是运用尿糖试纸,用比色法 进行定量
当机体缺乏胰岛素时,糖份无法进入细胞,提 供身体的能量来源,导致脂肪分解变为能量的补充; 在分解过程中,会释放酸性物质,叫酮体; 再由尿 中排出,即我们常称为酮尿;
正常人每日尿酮体排量不超过 0.1g,尿液酮体 试纸及酮体粉检测均为阴性;
二 为什么要进行监测及意义 ? 三 如何进行血糖监测 ? 四 大型临床研究对血糖监测的评价 ?
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应该进行血糖监测,因 为通过血糖的自我监测,患者可以知晓自己目前的 血糖水平情况,从而进行精确的调整,把自己的状 况调整到最佳状态。
这个过程十分重要,通过监测能有效的调整 患者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对目前使用药物的剂量、 饮食及运动有个正确地评估,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严格控制血糖,充满信心的去面对每一天升起的太 阳。
糖尿病患者初诊、合并其它疾病、妊娠、持续 重度尿糖或持续高血糖(血糖 ≥ 13.3mmol /L )时应检 测尿酮体。
<6.1 ≥7.0
糖耐量减退 (IGT)
空腹血糖异 常 (IFG)
<7.0 6.1~7.0
<7.8 ≥11.1 (或随机 血糖)
7.8~11.1
<7.8
自我血糖监测是近 10 年来糖尿病患者进行自
我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使用一些方便、高效的医 疗仪器对患者的血糖进行监测和评估。
这种血糖仪器能够帮助你在日常的生活中进
日 早餐 早餐 午餐 午餐 晚餐 晚餐 睡 备 期 前 后 前 后 前 后 前注
02 4.6 11 6.5 12 7 15
11.5 4
02 5.7 12.3 6.7 11.8 7.4 12.1 4.9 16
监测标准
项目
静脉血糖
空腹
餐后2 小时
(mmol/L ) (mmol/L )
正常人 糖尿病患者
但要注意:这个结果并不代表患者当时的血 糖水平。
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
理想水平
一般水平
较差水平
项
静脉血浆
静脉血浆 静脉血浆
目糖
糖
糖
HBAI c
(mmol/L ) (mmol/L ) (mmol/L )
6.2% 6.2%~8%
8%
它是一个比较简单的替代方法,优点是快速
及时的反映机体变化、方便,无创伤,价格相对便 宜;
晚间或临睡前的血糖监测的意义
在这个时间断监测可以评估使用药物的剂
量是否达标;同时可以看到在这个时间段内是否 会出现低血糖 ,帮助患者更好的控制。
个体化的频率
(l)胰岛素强化治疗、不稳定的 1 型糖尿病或 在改变治疗方案时:
每日检测三餐前和睡前血糖,必要时 监测凌晨 3 时和餐后2 小时血糖。
个体化的频率
对于不同的状况的患者有不一样的监测频率, 但是对于每一位个体应有相应的监测规律,一般时 间段推荐如下: ? 空腹血糖监测 ? 每餐前的血糖监测 ? 每餐后2 小时的血糖监测 ? 晚间或临睡前的血糖监测
不同时间段监测的意义
空腹血糖监测的意义: 它能正确的反映机体在基础状态下的胰岛素分
泌水平
餐前监测的意义: 有利于患者根据监测数据有效地控制进食
人体血液中葡萄糖的水平在一天 24 小时是会
有较大的波动。做为一名糖尿病患者,机体内血糖 值变化将直接影响其疾病的控制情况。过高或过低 的血糖水平均会导致其并发症的产生。
然而生活中的很多因数如:饮食、运动、服 用药物等情况将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血糖的变化。
因此监测血糖的变化就尤为重要,而这个过
程的参与者就是患者自己;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糖 尿病患者象健康人一样生活,去实现这一切就需要 完善的血糖监测作依靠!
行监测,直观的了解即时体内血糖变化的情况;及 时关注自身健康状态;建立患者和医生的互动平台, 积极参与自己的治疗方案;糖尿病患者健康道路上 的一盏红绿灯。
为自己挑一台合适你自己的血糖仪 它应具有以下的特点: ? 宽大的显示屏:明明白白看得见 ? 高科技试纸条:长度合适,拿捏自如;不易氧化,长 久保存 ? 舒适的采血过程:符合人体生理曲线,测试过程瞬间 完成 ? 强效的数据管理:专业软件,专业管理,体现个性化 治疗 ? 智能技术优越体现:自动校准技术,轻轻松松测血糖
总量及注射胰岛后血糖的监测,就可以在早期发现糖耐 量低减人群和早期糖尿病人。一般说来,当出现空 腹血糖升高时,胰岛 β细胞功能已下降 50%,而餐 后血糖升高较空腹血糖异常要早 3-5年。
换而言之,可使糖尿病诊断提前 3-5年,为早 期治疗争取时间,对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 义。
口腹含有75g 的葡萄糖水,分别在服 用前及服用后的 30 分钟、60 分钟、120 分 钟和180 分钟进行血糖的测试。
这样的检查称为 OGTT
糖化血红蛋白又成为( HBA1c )。它的功能
是从肝脏运输氧到机体所有的组织细胞。当血红蛋 白和糖结合时,就生成糖化血红蛋白;
检测的目的是看有多少血红蛋白和糖结合, 因为它能很稳定的反映 2 —3 个月血糖平均水平, 体现葡萄糖代谢的情况,所以十分重要;
(2 )稳定的1 型糖尿病:每回检测 1 ~2 次空 腹或餐后2 小时血糖。
个体化的频率 (3 )有低血糖症状者应随时测定。
个体化的频率
(4 )2 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者:每周可测数次空 腹及餐后2 小时血糖。
个体化的频率
(5 )稳定的2 型糖尿病:每周至少检测 1 ~2 次 餐前或餐后2h 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