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海南省海南实验中学高考历史考点精练(八)含详细解析
2016届海南省海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临考模拟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选择题答案填至选择题答题卡内。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左传·成公十三年》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言简意赅,常为后人引用而成习见之语。
到了春秋时期,孔子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论语·季氏》)甚至到了战国,礼乐征伐自大夫出。
上述变化根本上反映了什么现象( )A、中央集权的衰弱B、诸侯国势力的加强C、分封制的瓦解D、士地位的提高2、雍正初政伊始,便施行了密折“信访”制,形成了一个比较严密的信访渠道,官员间相互牵制,彼此监视。
如问柏之蕃:“地方事宜,如民情吏治,年岁丰歉,何故未见陈奏一字?”知情不报,责备更严厉,如责噶尔泰:“江宁城内,正月以来连此被盗,兼有旗兵种种不法举动,朕悉于他处闻之。
汝今何颜对朕!若云不知,是乃无耳无目之木偶人也。
如知而隐匿不奏,辜负朕恩,有过汝者乎!”表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趋势( )A、中央集权的加强B、皇权逐渐削弱C、相权逐渐加强D、君主专制空前强化3、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议会的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
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
”丘吉尔的一席话反映了美国政体的什么特征( )A、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B、实行分权与制衡的原则C、总统的权力很小D、实行联邦制4、武昌起义后,湖北军政府对内发表了系列通告,昭示新政府的成立。
在发表对内政策的同时,军政府非常关注对外交涉。
10月12日,军政府照会各国驻汉口领事,表示承认所有清政府与各国所缔结之条约、赔款与外债,各国在华权利及外人在华财产一体保护。
2016届海南省高考压轴卷 历史 含解析资料
2016届海南省高考压轴卷历史含解析历史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问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276年云南行中书省政权机构设置于昆明后,逐渐形成以滇池地区为重心、以国家组织的屯田为主要形式的云南开发格局。
明朝建立后,在30万军队人滇的基础上实行了卫所制。
卫所既是戍边的军事单位,又是生产单位。
卫所屯田成为明朝云南农业开发的主体形式。
以上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A.中央集权制度框架下的经济开发进程 B.少数民族地区行政体系的完备C.军屯生产在古代农业体系的主体地位 D.云南地区农业开发的历史进程2.(西周)时期,“宗,原先握有的那些权渐渐于无形中转移给了‘君’,而成为‘君有合族之道’。
君权既并吞了宗权,于是形成君不见宗的‘有君无宗状态’。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君权与宗权合并,形成中央集权体制B.分封制度随着君权的加强而消弭C.周天子的权威得以强化,宗法制消亡D.扩充以君权为中心的宗法封建制3.明洪武二十八年规定,凡洪武二十七年以后新垦的田地,“不论多寡,俱不起科”,“若有司增科扰害者罪之”。
这些措施()A.能鼓励垦荒 B.可以促进农产品的商品化C.能有效抑制土地兼并 D.降低赋税,减轻农民负担4.下表为“1721~1820年清代刑部档案中农村雇工案件统计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案件增多说明农村民族矛盾激化 B.案件数量增多说明人地矛盾突出C.农村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迅速 D.晚清自然经济已经瓦解5.禁止“良贱通婚”是延续了千百年的传统婚姻制度的最基本的要点,但是在宣统二年颁布的《现行刑律》中,在婚姻类删除了“良贱为婚姻”这一条。
海南省历史高考复习试题及答案指导
海南省历史高考复习试题及答案指导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辛亥革命C. 五四运动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答案】A. 鸦片战争【解析】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它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对外关系格局,也开启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的过程。
2、《马关条约》签订于哪一年?A. 1842年B. 1895年C. 1901年D. 1937年【答案】B. 1895年【解析】《马关条约》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与日本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标志着中国在东亚地区的优势地位丧失,并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3、唐代科举考试中,进士科的地位日益重要,逐渐形成了以诗赋取士的趋向,这一变化反映了()A. 士族势力逐渐衰落B. 儒学地位受到冲击C. 诗歌创作成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D. 君主集权得到加强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科举制度的发展变化。
选项A,进士科主要考查士子的文学素养和治国才能,逐渐形成了以诗赋取士的趋向,这要求士子通过自身的努力学习和才能展示来获得官职,而不再仅仅依赖于门第和家世,这反映了士族势力逐渐衰落的趋势,故A项正确。
选项B,儒学在唐代仍然是主流思想,科举考试也主要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因此儒学地位并未受到冲击,故B项错误。
选项C,虽然唐代进士科考试中诗赋的比重逐渐增加,但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仍然是儒家经典和治国才能,诗歌创作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故C项错误。
选项D,科举制度主要是选拔官员的制度,与君主集权无直接关系,故D项错误。
4、宋代城市中的“瓦子”是指()A. 专门制作瓦片的窑厂B. 穷苦百姓居住的棚户区C. 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D. 政府出售官窑瓷器的集市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宋代城市发展的特点。
选项A,瓦子与制作瓦片的窑厂无关,它是城市中固定的娱乐场所,故A项错误。
选项B,瓦子并不是穷苦百姓居住的棚户区,而是城市中的娱乐场所,故B项错误。
海南省海南实验中学2016年5月高考历史考点精练试卷(三) 含解析
2016年5月海南省海南实验中学高考历史考点精练(三)含详细解析1.(2015·浙江)学习历史,重在培养史料分析和历史思维能力.(26分)材料一领事裁判权发生于条约之中,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约……非先编订完全之法律,断不能达改正条约之望。
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撤废之日,我国国权,亦永无恢复之时矣。
-—杨延栋《论改正条约与编订法律有连结之关系》(1902年)(1)阅读材料一,指出作者的核心观点,并写出列强最早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的时间和影响。
(7分)2.(2015·上海)一份奏折(12分)鸦片战争时,琦善派人探听了一些英国的情况,并据此写了一份奏折上报朝廷,言道:该国王已物故四年,并无子嗣,仅存一女,年未及笄,即为今之国王.该国有大族二十余家,皆其国之权臣,议事另有公所。
只须伊等自行商榷,不受约束,揣其词意。
或前此粤省烧毁之烟,其中即有各该权臣之物。
……是固蛮夷之国,犬羊之性,初未知礼义廉耻,又安知君臣上下?且系年轻弱女,尚待择配,则国非其国,意本不在保兹疆土,而其国权奸之属,只知谋取私利,更不暇计其公家,……故求索不专在通市。
——选自《琦善奏探询英国各情形折》问题:(1)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琦善获得了哪些情报?(4分)(2)你如何看待琦善的这份奏折?(8分)3.(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朝建都北京后,原居住于白山黑水间的各民族人口大量内迁,东北地区出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状况。
清廷把东北地区视为“龙兴之地”,在此设盛京。
吉林、黑龙江将军,实施军事化管辖,设置关口,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居。
往来须持有官方颁发的路票。
“移民之居住有禁,田地之垦辟有禁,森林矿产之采伐有禁,人参东珠之掘捕有禁”。
从乾隆年间开始,山东、河北等地“闯关东”者日盛,“每查办一次,辄增出新来流民”。
他们“不但不肯回籍,抑且呼朋引类,日积日多”。
2016高考海南卷历史试题解析
【答案】B
【解析】宗族关系是家族关系,不会成为 执政的基础,故A项错误;官员考核的依据 应该是官员的德行和政绩,故C项错误;材 料体现不出官民具有共同的政治诉求,故D 项错误;材料“民之父母”、“为民父 母”、“爱民如子”体现的是“家国同构” 的“家天下”观念,所以本题答案为B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早期政治制度•宗 法制的影响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 统一考试
海南历史试题
图1是中国古代商 B.周 C.秦 D.唐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葡萄传入中国最早是在西汉, 故A项、B项和C项错误;西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沟通了中 原与西域的联系,此后丝绸之路开通,中国与中亚、西亚经 济文化联系越来越密切,葡萄、苜蓿等作物品种从西域传入 中原,因此这面铜镜的制作应当是在唐代,所以本题答案为D 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对外贸易•丝绸之路
4.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 “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 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 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
A.努力完善个人品德 C.勇于突破礼制束缚 B.坚持个人独特性格 D.敢于反抗专制暴政
【答案】A 【考点】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百家争鸣•孟子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孟子的“浩然之气”,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思想体现 的是对个人品德的要求,所以本题答案为A项。 材料体现不出个人独特性格、反对礼制束缚及反抗专制 制度等,这些主张属于明清之际思想家们的主张,故 BCD项错误。
5.西汉初年,刘邦封置诸侯王国,封 子弟为王,功臣为侯,并规定“非刘 氏不王,非有功不侯”。这表明刘邦 推行分封制意在
A.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B.继承西周的政治体制 C.确保皇位传承稳固 D.否定秦朝的政治体制
海南省海口市2016届高三高考调研历史试题 含解析
1.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一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选项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二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卷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诸子百家“其言虽殊,譬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
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这反映了诸子百家A.在理论上求同存异 B。
有相互融合的特点C.均为稳定统治服务 D。
最终达到殊途同归【知识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试题解析】诸子百家在理论上“譬犹水火”,相互批驳对立,不存在找到共同点,保留不同意见,故A项错误;诸子百家“相生”“相成”,有相互融合的特点,故B项正确;诸子百家不都为稳定统治服务,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最终达到同归,故D项错误。
【答案】B2.战国时.长梧地方守护封疆的人对子牢(孔子的学生)说,从前我种庄稼,耕地粗疏马虎,而庄稼收获时也就用粗疏马虎的态度来报复我,我来年改变了原有的方式,深深地耕地,细细地平整.禾苗策茂、果实累累.材料表明A.战国时生产力已有较大提高B.耕作态度对产量有决定性影响C。
耕作技术水平低导致了歉收 D。
当时的农业已经出现精耕细作【知识点】古代中国的农业【试题解析】材料表明战国时耕作方式的改变,没有体现生产力的较大提高,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出耕作方式对产量有决定性影响,故B项错误;耕作方式落后导致了歉收,故C 项错误;“深深地耕地,细细地平整”符合精耕细作的特点,故D项正确。
【答案】D3.据记载,东汉桓帝时规定“婚姻之家及两州,不得交互为官”,如官员史弼,本应出任山阳太守.但由于岳父母家恰好在山阳辖内,于是史弼上书自陈应回避,被调任为平原相.这说明桓帝A.将地方的人事任免权收归中央B.已认识到地方割据的根源C。
2016届海南省高考压轴卷 历史 含解析
2016届海南省高考压轴卷历史含解析历史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问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276年云南行中书省政权机构设置于昆明后,逐渐形成以滇池地区为重心、以国家组织的屯田为主要形式的云南开发格局。
明朝建立后,在30万军队人滇的基础上实行了卫所制。
卫所既是戍边的军事单位,又是生产单位。
卫所屯田成为明朝云南农业开发的主体形式。
以上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A.中央集权制度框架下的经济开发进程 B.少数民族地区行政体系的完备C.军屯生产在古代农业体系的主体地位 D.云南地区农业开发的历史进程2.(西周)时期,“宗,原先握有的那些权渐渐于无形中转移给了‘君’,而成为‘君有合族之道’。
君权既并吞了宗权,于是形成君不见宗的‘有君无宗状态’。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君权与宗权合并,形成中央集权体制B.分封制度随着君权的加强而消弭C.周天子的权威得以强化,宗法制消亡D.扩充以君权为中心的宗法封建制3.明洪武二十八年规定,凡洪武二十七年以后新垦的田地,“不论多寡,俱不起科”,“若有司增科扰害者罪之”。
这些措施()A.能鼓励垦荒 B.可以促进农产品的商品化C.能有效抑制土地兼并 D.降低赋税,减轻农民负担4.下表为“1721~1820年清代刑部档案中农村雇工案件统计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案件增多说明农村民族矛盾激化 B.案件数量增多说明人地矛盾突出C.农村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迅速 D.晚清自然经济已经瓦解5.禁止“良贱通婚”是延续了千百年的传统婚姻制度的最基本的要点,但是在宣统二年颁布的《现行刑律》中,在婚姻类删除了“良贱为婚姻”这一条。
海南省三亚市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历史四次月考(理)
2015—2016学年三亚市实验中学高二下第四次考试历史卷(理)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第一卷选择题(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1、元朝时,在中央设立了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 )A、理藩院 B.宣政院 C.宣慰司 D.南书房2、江泽民到中国一个城市参观时曾亲笔题字“这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这里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这个城市因该是( )A.南昌B.广州C.长沙D.井冈山3、右图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团长乔冠华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开怀大笑的情景。
他开怀大笑是因为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联建交B.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C.《中美联合公报》在上海发表D.中日邦交正常化4、古罗马:“市场上的铁匠铺炉火熊熊。
铁匠给奴隶钉上脚镣手铐,还要给他们戴上一个铁项圈,上面刻着:锁住我,不要让我逃掉这样一行字。
”如果逃亡在外,奴隶主也可以很快把他抓回来。
另外,还用烧红的烙铁在奴隶的前额或脊背上烙下一个印记,这种印记通常是奴隶主姓名的第一个字母。
”这段材料从本质上说明( )A.奴隶犯罪后被戴上了铁项圈B.去市场时奴隶戴上了铁项圈C.奴隶与奴隶主是同性的亲戚D.奴隶是奴隶主不可侵犯的财产5、18世纪70年代,英国城乡人口的比例为1:2;19世纪初上升为2:3,你认为这种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 )A.大量吸引外来移民B.大量人口不断迁往殖民地C.圈地运动使农民流入城市D.工业革命改变了人口布局6、右图为新中国建国后某一时期的漫画,名为《刻舟称瓜》。
这幅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大跃进运动B.人民共社化运动C.文化大革命运动D.真理标准大讨论7、四位学生在研究学习时,以中国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影响为题,各命制了一个小题,你觉得适宜的是( )①大汉的文明传承——纸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②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指南针③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锐利武器④印刷术与古希腊的智者运动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8、“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海南省海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临考模拟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6年海师附中临考预测卷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选择题答案填至选择题答题卡内。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左传•成公十三年》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言简意赅,常为后人引用而成习见之语。
到了春秋时期,孔子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论语·季氏》)甚至到了战国,礼乐征伐自大夫出。
上述变化根本上反映了什么现象()A、中央集权的衰弱B、诸侯国势力的加强C、分封制的瓦解D、士地位的提高2、雍正初政伊始,便施行了密折“信访”制,形成了一个比较严密的信访渠道,官员间相互牵制,彼此监视。
如问柏之蕃:“地方事宜,如民情吏治,年岁丰歉,何故未见陈奏一字?”知情不报,责备更严厉,如责噶尔泰:“江宁城内,正月以来连此被盗,兼有旗兵种种不法举动,朕悉于他处闻之。
汝今何颜对朕!若云不知,是乃无耳无目之木偶人也。
如知而隐匿不奏,辜负朕恩,有过汝者乎!”表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趋势()A、中央集权的加强B、皇权逐渐削弱C、相权逐渐加强D、君主专制空前强化3、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议会的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
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
”丘吉尔的一席话反映了美国政体的什么特征()A、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B、实行分权与制衡的原则C、总统的权力很小D、实行联邦制4、武昌起义后,湖北军政府对内发表了系列通告,昭示新政府的成立。
在发表对内政策的同时,军政府非常关注对外交涉。
10月12日,军政府照会各国驻汉口领事,表示承认所有清政府与各国所缔结之条约、赔款与外债,各国在华权利及外人在华财产一体保护。
【历史】海南省海南中学2016届高三考前高考模拟(八)试题
海南省海南中学2016届高三考前模拟(八)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l. 颂、雅、风最初是音乐的分类,雅、颂诗为宗庙祭祀所传唱,属于精英文化;风相对于雅、颂而言是地方文化。
这两种文化本来是上下流传,界限分明的,但孔子却将它们整合在一起,编人《诗经》。
这根本上反映了( )A. “士”阶层的兴起B.稷下学宫的盛行C.宗法体制被打破D.克己复礼的要求2.北宋司马光说隋始置进士,唐益以明经等科……皆白投牒求试,不复使人察举矣。
……于是进士专尚属辞,不本经术;而明经止于诵书,不识义理。
……儒雅之风日益颓坏,为士者狂躁险薄,无所不为,积日既久,不胜其弊!”当时有识之士针对此弊端( )A.圭张恢复察举制度B.反对礼教虚伪僵化C.重申懦家伦理道德D.提倡经世致用思想3.儒学被称为中国古代三教之一,学术界认为宋明理学是“儒表佛里”或“阳儒阴释”。
下列各项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理学推崇修身养性B.“二程”提出“格物致知”C.朱熹认为三纲五常即是天理D.王阳明宣扬“心外无理”4.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了众多农民有目的的“迁业(改变原先从事的职业)”现象。
据记载在江浙等地,大批劳动力由种田流人植棉、栽桑,纺纱织布,“尽逐绫绸之利”。
农民“迁业”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农村经济结构变化B.白然经济丧失主导地位C.政府确立重商政策D.手工业演变成主流产业5.顾炎武指出:“永乐间,以渔人引倭为患,禁片帆寸板不许下海。
后以小民衣食所赖,遂稍宽禁。
嘉靖三十年后,倭患起,复禁革。
”这说明当时( )A. 地方对海禁政策执行不力B.边境危机是海禁政策主因C.海禁政策实施中出现反复D.海禁政策致渔民居无定所6.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下“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文字含蓄不易读懂B.语言高雅难于理解C.内容深刻影射社会D.历经数载艰辛付出7. 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
高考真题——历史(海南卷)Word含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第I卷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
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A.重农抑商B.强调制度与秩序C.厚古薄今D.重视道德与人伦2. 《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
这是指秦朝实行了A.郡县制B.分封制C.井田制D.宗法制3. 西汉初年,皇帝找不到颜色相同的四匹马来驾车,将相大臣甚至只能乘坐牛车:到汉武帝初,普通百姓也拥有马匹,“阡陌之间成群”,马匹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稳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B.西域良马引进与马种改良C.游牧民族大规模地移居中原D.长期和平使战马消耗减少4.谣谶是带有一定目的性、被当作预言来传唱的歌谣。
后周时,有人制造“点检做天子”的谣谶,周世宗为绝后患,撤掉前殿都点检张永德,以赵匡胤代之。
后来赵匡胤推翻后周,建立宋朝。
这说明谣谶A.可以预示历史的走向B.可以改变历史的走向C.与历史现象吻合属于必然D.与历史现象吻合属于偶然5.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处虽不同,而同归于治”。
这反映了A.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B.儒、佛开始出现合流C.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D.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6.元朝时,大规模的漕粮海运前所未有,海外贸易繁荣,泉州还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
这反映出当时A.重农抑商政策废止B.造船航海技术进步C.内河航运严重不扬D.陆上丝绸之路受阻7.儒家学说倡导“宽刑慎杀”,强调执法有准、量刑有据。
明初朱元璋说,“吾之乱世,刑不得不重”。
这表明朱元璋A.力图为专制集权确定理论基础B.试图以重刑迅速稳定社会C.放弃了儒家的治国理念D.执法无准、量刑无据8.雍正帝指责地方官员::“此档青黄不接之际,朕待报湖南雨水情形,既特使人来奏,何雨水粮价竟无一语及之,汝任地方之责,试思宁有大于此事呼?”雍正帝意在A.强调重农意识B.关心百姓疾苦C.申饬官员无能D.关注地方稳定9.有学者指出,罗马帝国虽然衰亡了,但它却把文明留给了欧洲。
海南省三亚市实验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理(含解析)
2015—2016学年三亚市实验中学高二下第一次月考历史卷(理)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第一卷选择题(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1、宁波天一阁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
1984年离乡多年的世界船王包玉刚回到宁波访问,在天一阁看到了馆藏的《包氏家谱》,意外发现自己是包拯的第29代嫡孙。
这段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的()A.禅让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2、““一个地方如果没有徽州人,那个地方就只有村落了。
徽州人住进来了,他们就开始成立店铺;然后逐渐扩张,就把这个小村落变成了个小市镇。
”据此,请判断徽商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应该是在”()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3、这一次,英国人没有像对待查理一世那样采取暴力革命的方式,也没有呼唤克伦威尔的军事独裁统治。
于是1688年的英国人采取了一种被后人称为“光荣革命”的方式,结束了王权的专制,确立了()A.君主制 B.君主立宪制 C.民主共和制 D.中央集权制4、看到“1917年”、“苏维埃”“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攻打冬宫”等关键词,你会联想到的历史事件是()A.废除农奴制改革 B.巴黎公社 C.二月革命 D.十月革命5、《汉书》记载:“建元元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
……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材料中的选官制度是()A.世卿世禄制 B.九品中正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6、《明史·职官志》记载:“洪武九年,汰平章政事、参知政事。
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
其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
”明太祖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强化君主专制C.提高行政效率 D.实现权力制衡7、作为台湾附属岛屿之一的钓鱼岛,历史上很早就属于中国管辖,这一点可见之于中日史籍图志,中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近代日本通过哪个不平等条约强行割占了钓鱼岛?()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8、学术界有观点认为,无论从破还是从立的角度看,武昌起义都可谓首创性义举,故史称“辛亥首义”。
海南省海口市第八中学高三历史测试题含解析
海南省海口市第八中学高三历史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明清时期,“苏(州)城花素缎机生业,向分京苏两帮,各有成规,不相搀越……(技艺)均系世代相传,是以各归主顾,不得紊乱搀夺”。
材料表明当时的苏州:A.纺织业由政府专营 B.手工业者缺乏人身自由C.技术垄断成为行规 D.私营手工业分工明确参考答案:C2. 唐代中期之前基本没有海上商路,唐代后期开始,中外交通路线有逐渐由陆路向海路、由北方向南方转移的趋势。
这反映出A.陆上商路因战乱而中断B.宋元航海技术领先世界C.经济和贸易格局的变迁D.海路运输更具商业优势参考答案:C材料反映出中国古代以“丝绸之路”为主的陆路贸易让位于“海上瓷器之路”的趋势。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受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并且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即这是经济和贸易格局的变迁的反映,故C项正确;陆上商路因战乱而中断是部分原因,不能反映出本质,故A项错误;宋元航海技术领先世界是“海上丝绸之路”盛行的条件,不是材料本质,故B项错误;海路运输更具商业优势也是材料信息的原因之一,不是本质,故D项错误。
点睛:反映类试题考查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此类题目迷惑最大的是材料现象的原因,本题中ABD 均是材料的原因,不是本质。
3. 以下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一选项的分值可能为0、1、1、3分。
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
31.有学者认为:“17世纪四十年代,东西方两位末代君主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西方的崛起与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
”对该段材料最为正确的解读是A.作者视该时段为东西方由盛转衰的分水岭B.东西两个君主分别是康熙皇帝和查理一世C.作者站在欧洲立场上看历史所以是片面的D.作者观察问题的着眼点在于社会形态转变32. 《英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的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
海南高三高中历史高考真卷带答案解析
海南高三高中历史高考真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商代甲骨卜辞中,有大量“受禾”、“求年”、“有足雨”的内容。
这反映了当时A.农业生产已是重要的经济活动B.农业的收成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C.巫师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织者D.自然环境恶化影响农业生产2.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
这表现在A.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B.皇位继承“立嫡不以长”C.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D.婚姻中的“门当户对”3.下面是汉字“律”的四种字体,其中直接取代篆书而流行的字体是A B C D4.唐玄宗时,令宫女为前方将士缝绵衣。
一兵士于短袍中得诗:“沙场征战客,寒苦若为眠。
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
蓄意多添线,含情更着绵。
今生已过也,结取后身缘。
”玄宗得知后,将作诗宫女嫁给该兵士,这一故事主要反映的是当时A.佛教因缘观念影响深入B.诗歌成为表达爱情的方式C.官营手工业因战争衰败D.社会风气比较开放5.唐初征收赋税时,钱币与绢布、粮食并收,财政收入以贯、匹、石等为单位计算;到南宋时,赋税征收以钱币为主体,以“贯”为单位计算。
这表明南宋A.商品经济快速发展B.农业手工业地位下降C.重农抑商政策松弛D.经济控制逐步加强6.朱元璋认为,“礼乐者,治平之膏粱;刑政者,救弊之药石”,“刑政二者,不过辅礼乐为治耳”。
这表明他A.强调严刑峻法的统治方式B.重视礼乐制度的教化作用C.宣扬休养生息的政治主张D.兼采儒法二家为统治思想7.下列中国古代科技著作中,成书于汉代的是A.《本草纲目》B.《齐民要术》C.《九章算术》D.《石氏星表》8.下图反映的是A.“小国寡民”的生活图景B.小农经济的生产形式C.儒教“夫为妻纲”的伦理观念D.“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关系9.在梭伦上台前,雅典全邦分成不同派别。
山区的人多主张采行极端民主制;平原地区的人多主张极端寡头制;海滨的人多主张“中间性的混合制”。
海南高三高中历史高考真卷带答案解析
海南高三高中历史高考真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综合题1.(08海南历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8分)材料改良文学之声,已起于国中,赞成反对者居其半。
鄙意容纳异议,自由议论,固为学术发达之原则;独至改良中国文学,当以白话为文学正宗之说,其是非甚明,必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也。
其故何哉?盖以吾国文化,倘已至文言一致地步,则以国语为文,达意状物,岂非天经地义,尚有何种疑义必待讨论乎?其必欲摈弃国语文学,而悍然以古文为文学正宗者,犹之清初历家排斥西法,乾嘉畴人非难地球绕日之说,吾辈实无余闲与之作此无谓之讨论也!——陈独秀答胡适函(1917年)请回答;(1)根据材料,指出陈独秀对文言与白话之争性质的判断及他对反对者的态度。
(3分)(2)结合所学知识,就陈独秀对白话文反对者的态度进行评论。
(5分)2.阅读材料,问答下列问题:材料:英国人阿瑟·扬在亲临法国大革命初期的国民议会现场后,有如下评论:“旁听席上的群众被允许以鼓掌和其他表示赞许的声音来干预辩论,这样做太欠雅观,也很危险,因为他们既然可以表示赞许,也就可以表示反时,既然可以鼓掌,也就可以发出嘘声。
据说,他们已经这样做了,而这样是会压制辩论,影响议事的。
”——《1787~1789年法国游记》(1)民主有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两种形式,这两种形式在材料中有何反映?(2)分析这两种形式的民主各自在法国大革命中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天下已平,(汉)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孝惠、高后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
---- 《史记》工商杂色之流,假令术逾侪类(同辈之人)……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
---- 《旧唐书》古者官民一家也,农商一事也……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而非求以相病,则良法美意,何尝一日不行于天下哉。
历史高考模拟题-高中历史题及答案-海南中学2016届高三考前高考模拟(八)试题
海南省海南中学2016届高三考前模拟(八)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l. 颂、雅、风最初是音乐的分类,雅、颂诗为宗庙祭祀所传唱,属于精英文化;风相对于雅、颂而言是地方文化。
这两种文化本来是上下流传,界限分明的,但孔子却将它们整合在一起,编人《诗经》。
这根本上反映了( )A. “士”阶层的兴起B.稷下学宫的盛行C.宗法体制被打破D.克己复礼的要求2.北宋司马光说隋始置进士,唐益以明经等科……皆白投牒求试,不复使人察举矣。
……于是进士专尚属辞,不本经术;而明经止于诵书,不识义理。
……儒雅之风日益颓坏,为士者狂躁险薄,无所不为,积日既久,不胜其弊!”当时有识之士针对此弊端( )A.圭张恢复察举制度B.反对礼教虚伪僵化C.重申懦家伦理道德D.提倡经世致用思想3.儒学被称为中国古代三教之一,学术界认为宋明理学是“儒表佛里”或“阳儒阴释”。
下列各项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理学推崇修身养性B.“二程”提出“格物致知”C.朱熹认为三纲五常即是天理D.王阳明宣扬“心外无理”4.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了众多农民有目的的“迁业(改变原先从事的职业)”现象。
据记载在江浙等地,大批劳动力由种田流人植棉、栽桑,纺纱织布,“尽逐绫绸之利”。
农民“迁业”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农村经济结构变化B.白然经济丧失主导地位C.政府确立重商政策D.手工业演变成主流产业5.顾炎武指出:“永乐间,以渔人引倭为患,禁片帆寸板不许下海。
后以小民衣食所赖,遂稍宽禁。
嘉靖三十年后,倭患起,复禁革。
”这说明当时( )A. 地方对海禁政策执行不力B.边境危机是海禁政策主因C.海禁政策实施中出现反复D.海禁政策致渔民居无定所6.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下“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文字含蓄不易读懂B.语言高雅难于理解C.内容深刻影射社会D.历经数载艰辛付出7. 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5月海南省海南实验中学高考历史考点精练(八)含详细解析1.(2015·广东)表2 反映了中国某时期与各国贸易的情况,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表2 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国家构成(%)A.抗日战争胜利,中苏贸易激增B.实行“一边倒”政策,中美贸易剧减C.改革开放初见成效,中国对外贸易蓬勃发展D.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往来密切2.(2015·山东)1950年1月,英国宣布承认新中国;1954年6月,中英互派代办;1972年3月,中英关系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
在这一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A.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B.冷战背景下中英两国的现实需要C.欧共体对华政策的变化D.中英两国意识形态对抗的逐渐消失3.(2015·上海)“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
……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这段话的主旨是()A.反对美苏争霸B.开展全方位外交C.倡导求同存异D.重组大国关系4.(2015·江苏)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期间透露,中国愿同美国谈判,也准备同蒋介石谈判,以便能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
同时,毛泽东也主动通过外国来访者表示,台湾问题可以用谈判来解决,中国尤其希望和美国签订和平条约。
材料表明()A.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已正式确定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以正式确立C.中国已成为世界外交舞台的强国D.台湾问题已牵涉到中美外交问题5.(2014·四川)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并取得成功。
这些成就()A.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B.体现了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精神C.实现了不结盟外交的政策转变D.反映了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向缓和6.(2014·广东)在二战后非殖民化的浪潮中,亚非拉地区出现了一批新兴的民族国家。
中国共产党认为这是对新中国“有利的局势”。
基于此判断,新中国()A.提出“另起炉灶”方针 B.放弃“一边倒”政策C.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坚持“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7.(2014·江苏)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说,如果亚非国家养成一种在西方缺席的情况下经常开会的习惯,由于有众多的人口,印度和中国无疑将控制局面,这可能最终形成一个反对西方的集团。
他希望这次会议开不起来。
杜勒斯针对的是()A.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中印会谈B.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C.以“求同存异”促进会议成功的万隆会议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联大”会议8..(2013·广东)右示材料说明当时()A.中美关系已经实现正常化 B.中国已有反霸统一战线构想C.中国积极参与不结盟运动 D.中国奉行“一边倒”外交政策9.(2012·上海)“我们亚非国家所需要的是和平和独立,我们并无意于使亚非国家同其他地区的国家对立,我们同样需要同其他地区的国家建立和平合作的关系。
”这段话出自()A.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 B.乔冠华在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后的讲话C.邓小平出席中美建交招待会时的谈话D.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的讲话10.(2012·福建)通过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新中国()A.发挥了大国应有的政治影响力 B.促成了“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C.确立了不结盟运动的领袖地位 D.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团结11.(2012·山东)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目的是()A.打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封锁 B.促进世界多极化的发展C.加强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合作 D.推动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2.(2011·江苏)日内瓦会议后,毛泽东就外交问题指出:“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
”这里,“必须走出去”的战略意义在于()A.缓和中苏关系恶化的局面 B.行使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权力C.重建中美间战略伙伴关系 D.发挥在国际关系中应有的作用13.(2011·上海)“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善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周恩来说这段话是在A.与尼克松会面时B.与田中角荣会面时 C.出席万隆会议时D.出席联合国大会时14.(2011·海南)《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
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A.“求同存异”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另起炉灶”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15.(2015·安徽)联合国大会关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议案表决通过后,美国驻联合国首席代表布什感叹:“任何人都不能回避这样一个事实——虽然这可能是令人不快的,刚刚投票的结果实际上确实代表着绝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的看法。
”由此可见()A.西方的“冷战”政策彻底破产B.中美两国关系已经实现了正常化C.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反对美国D.国际社会需要中国发挥应有作用16.(2015·海南)1971~1978年,我国共援助37个第三世界国家建成了470个项目,超过1955~1970年建成的援外项目总和,对外经济援助的支出为前16年总和的109%。
这反映了()A.中国综合国力迅速提升B.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C.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D.经济援助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手段17.(2014·福建)图8为1972—1978年中美进出口总额示意图。
它表明()A.中美贸易随着两国关系发展变化出现过波折B.中美关系正常化导致双边贸易始终保持增长C.文革结束以后中美贸易随即进入了发展阶段D.中国重返联合国消除了中美贸易的持续波动18.(2013·安徽)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关于中美关系的演说:“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寻求某种办法——我们能够有分歧而不至于成为战争中的敌人。
”据此判断()A.中美已经建立外交关系 B.中美两国仍然互相敌视C.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机 D.中美两国成为战略同盟19.(2013·江苏)据新华社对1972年1~9月外交情况的统计,中国接待外国官员和政府代表团三十多起,访问中国的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政府代表团和各界人士。
到1972年底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达88个,和1969年底相比,三年内翻了一番。
材料表明中国()A.重点建立与亚非的外交关系 B.开始独立自主地步入围际舞台C.切实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 D.打破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20.(2010·安徽)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
它与欧盟的主要区别在于()A.促进了地区经济政治一体化 B.构建了一个地区国家安全共同体C.加强了区域性经济合作D.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21.(2010·全国Ⅰ卷)1960年起,《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等对欧洲共同体的正面报道逐渐增多,这表明中国开始调整对西欧的外交政策,其主要背景是()A.“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B.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C.美、苏两国间关系的变化D.资本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22.(2008·江苏)1950年中苏两国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001年中俄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这两次外交活动表明中国始终()A.坚定奉行友好结盟政策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D.坚决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势力23.(2008·广东)1974年,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三个世界理论: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属于第一世界,美国以外的西方国家属于第二世界,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属于第三世界。
这表明当时的中国()A.开始重视亚非拉国家的作用 B.无意与第一、第二世界搞好关系C.已经放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强调国际政治的主题是反对霸权主义24.(2007·山东文综·16)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美国发表这声明意在()A.缓和中美关系,集中对抗苏联B.承认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C.缓和中美关系,促进中国统一D.承认封锁新中国政策的错误25.(2015·浙江)学习历史,重在培养史料分析和历史思维能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6分)材料一领事裁判权发生于条约之中,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约……非先编订完全之法律,断不能达改正条约之望。
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撤废之日,我国国权,亦永无恢复之时矣。
——杨延栋《论改正条约与编订法律有连结之关系》(1902年)材料二在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据理力争,达成山东问题之解决。
随后,会议通过的《九国公约》又规定:“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材料三中央人民政府决定,西方国家如果要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就得按平等原则。
……保留香港作为大陆的国际通道。
……为进一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邓小平指出,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
——据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等整理(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建立后,为解决殖民主义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先后采取了怎样的方针和主张?简析上述方针和主张的影响。
(10分)(4)综上,请用一句话概括三则材料所贯穿的主题。
(2分)26.(2014·浙江)(26分)50年前,中法出于对独立自主的追求,冲破冷战坚冰,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这不仅是两个国家、也是两大文明的历史性握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国是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
时任总统戴高乐指出,中国是一个“非常独特而深厚的文明”。
只有中国参与到国际事务中来,才能真正解决亚洲乃至世界长期存在的严重问题。
——新华社2014年3月24日讯材料二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一(1)阅读材料一、二,联系所学知识,特别从新中国外交的演变、20世纪60年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大背景,论述中法建交的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