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概论知识点
计算机网络知识点总结 超全

计算机网络第一章:概述基本概念1.网络(network)由若干结点(node)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link)组成。
2.互联网是“网络的网络”(network of networks)。
3.因特网服务提供者 ISP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4.网络把许多计算机连接在一起。
5.因特网则把许多网络连接在一起。
6.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是一些互相连接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
因特网的工作方式分为两大块:(老师提到)(1)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组成。
这部分是用户直接使用的,用来进行通信和资源共享。
(2)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
这部分是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提供连通性和交换)。
概念:处在因特网边缘的部分就是连接在因特网上的所有的主机。
这些主机又称为端系统(end system)。
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中运行的程序之间的通信方式通常可划分为两大类:客户-服务器方式(C/S 方式)即Client/Server方式对等方式(P2P 方式)即 Peer-to-Peer方式概念:客户(client)和服务器(server)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
客户-服务器方式所描述的是进程之间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
客户是服务的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的提供方。
服务器软件的特点:系统启动后即自动调用并一直不断地运行着,被动地等待并接受来自各地的客户的通信请求。
因此,服务器程序不需要知道客户程序的地址。
对等连接(peer-to-peer,简写为 P2P)两个主机在通信时并不区分哪一个是服务请求方还是服务提供方。
运行了对等连接软件,就可以进行平等的、对等连接通信。
在网络核心部分起特殊作用的是路由器(router)。
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的关键构件,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这是网络核心部分最重要的功能。
路由器处理分组的过程是:1.把收到的分组先放入缓存(暂时存储);2.查找转发表,找出到某个目的地址应从哪个端口转发;3.把分组送到适当的端口转发出去。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汇总(超全)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汇总(超全)一、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个计算机连接起来,实现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它由硬件、软件和协议三部分组成。
计算机网络的目的是实现信息共享、数据传输和远程通信。
二、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 按照覆盖范围分类: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
2. 按照拓扑结构分类:星型、总线型、环型、树型、网状型等。
3. 按照传输介质分类:有线网络(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和无线网络(如WiFi、蓝牙、红外等)。
三、计算机网络的协议1. TCP/IP协议: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是互联网的基础协议。
2. HTTP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用于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
3. FTP协议:文件传输协议,用于文件的和。
4. SMTP协议:简单邮件传输协议,用于电子邮件的发送。
5. POP3协议:邮局协议第3版,用于电子邮件的接收。
四、计算机网络的设备1. 网络接口卡(NIC):计算机与网络连接的设备。
2. 集线器(Hub):用于连接多个计算机的网络设备。
3. 交换机(Switch):用于连接多个计算机,具有数据交换功能的网络设备。
4. 路由器(Router):用于连接不同网络,实现数据路由的设备。
5. 调制解调器(Modem):用于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以便通过电话线传输数据的设备。
五、计算机网络安全1. 防火墙:用于监控和控制进出网络的数据流,防止非法访问。
2. 加密技术:将数据加密,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3. 认证技术:验证用户身份,防止未授权用户访问网络资源。
4. 防病毒软件:用于检测和清除计算机病毒,保护计算机系统安全。
5. VPN:虚拟私人网络,用于建立安全的远程连接。
六、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趋势1. 5G网络: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具有更高的速度、更低的延迟和更大的连接数。
2. 物联网(IoT):将各种设备连接到网络,实现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3. 边缘计算:将计算任务从云端迁移到网络边缘,提高响应速度和效率。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论根据考试大纲,本章要求考生掌握以下知识点:(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计算机网络定义、计算机网络应用。
(2)计算机网络的组成:计算机网络物理组成、计算机网络功能组成、计算机网络要素组成。
(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按分布范围分类、按拓扑结构分类、按交换技术分类、按采用协议分类、按使用传输介质分类。
(4)网络体系结构模型:分层与协议、接口与服务、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OSI/RM)与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TCP/IP)体系结构模型。
1.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对于计算机网络,从不同的角度看,有着不同的定义。
从物理结构看,计算机网络可被定义为“在网络协议控制下,由多台计算机、终端、数据传输设备及计算机与计算机间、终端与计算机间进行通信的设备所组成的计算机复合系统”。
从应用目的看,计算机网络可被定义为“以相互共享(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方式而连接起来,且各自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之集合”。
为了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需要弄清计算机网络与多终端系统、分布式系统的区别。
1.计算机网络与多终端系统的区别传统的多终端系统是由一台中央处理机、多个连机终端及一个多用户操作系统(如多道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或实时操作系统)组成。
在多终端系统中,无论主机上连接多少个终端或计算机,主机与其连接的终端或计算机之间都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
终端只是主机和用户之间的接口,它本身并不拥有系统资源,不具备独立的数据处理能力。
系统资源全部集中在主机上,数据处理也在主机上进行。
而计算机网络系统并不是以一台大型的主计算机为基础,而是以许多独立的计算机为基础。
每台计算机可以拥有自己的资源,具有独立的数据处理能力。
网络中的计算机可以共享网络中的全部资源。
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论

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论大纲要求:●网络拓扑结构。
●网络分类(LAN、MAN、WAN、接入网、主干网)。
●OSI/RM。
●TCP/IP协议,包括应用层协议、传输层协议(TCP、UDP)、网络层协议(IP)、数据链路层协议。
1.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和发展1.1.1 考点辅导计算机网络是指由通信线路互相连接的许多自主工作的计算机构成的集合体。
这里强调构成网络的计算机是自主工作的,是为了和多终端分时系统相区别。
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各个计算机(工作站)本身拥有计算机资源,能独立工作,完成一定的任务,同时还可以使用网络中其他计算机的资源(如CPU、大容量外存或信息等)。
1. 早期的计算机网络早期的计算机网络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它实际上是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
在这种系统中,除了一台中心计算机,其余的终端不具备自主处理能力。
这种网络也称为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
2. 现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中期出现了大型主机,典型代表是ARPANET。
该时期的计算机网络是多台主机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的,它和以单台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的主要区别是,在这种网络中每台计算机都有独立的处理能力,在这些机器之间不存在主从关系。
但是由于该时期的计算机网络是由研究单位、大学等部门各自研制的,没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因此要把这些计算机连接起来很困难。
网络工程师考试同步辅导(上午科目)(第3版)3. 计算机网络标准化阶段1977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TC97信息处理系统技术委员会SC16分技术委员会开始着手制定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RM)。
作为国际标准,OSI规定了可以互联的计算机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遵从OSI协议的网络通信产品都是“开放系统”。
这种网络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能够很方便地把不同的计算机连接起来。
4. 微型机局域网的发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初期出现了微型计算机。
1972年,Xerox公司发明了以太网,以太网与微型机的结合使得微型机局域网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论

表1-2 频段使用表
无线电波常用在短距离或称近距离无线通信中, 如:蓝牙(Bluetooth)和Wi-Fi通信中。
其中Wi-Fi使用的是2.4G UHF射频频段,频率范 围为2.4GHz~2.4835GHz,故带宽为83.5MHz, 属高频波段。
1.有线网 2.无线网
无线网是指采用无线电波、微波、激光、红 外等无线介质来传输数据的网络。如卫星网络中 数据的传输就是用微波进行的,而手机和微机上 的红外接口可以相对传输数据。
利用一定频率的无线电波传输数据也是无线 网的一种。如:Wifi网。
1.4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从系统的角度来看,一个计算机网络由硬 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
2)网络协议软件
典型的网络协议有:TCP/IP、IPX/SPX、IEEE 802 标准系列协议和X.25协议等。
3)网络管理软件
提供性能管理、配置管理、故障管理、计费管理和安全 管理等功能。管理的对象可以是路由器和交换机。
4)网络通信软件
网络通信软件控制应用程序与多个站点进行通信,并能 对通信数据进行加工和处理,使用户在不必了解通信控制规 程的情况下进行通信。
1.局域网LAN 2.城域网MAN 3.广域网WAN 4.国际互联网Internet
1.3.2 公用网和专用网 按应用和管理性质的不同,计算机网
络划分为公用网和专用网。 1.公用网 公用网也称通用网。 2.专用网 专用网也称行业网。
1.3.3 有线网和无线网
按网络所使用的通信传输介质,计算机网络 划分为有线网和无线网。
图1-9 交叉网线(反绞线)的制作
RJ45是布线系统中信息插座(即通信引出 端)连接器的一种,连接器由接头(水晶头 )和插座组成,插头有8个凹槽和8个触点 。RJ是Registered Jack的缩写,意思是“ 注册的插座”。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论

硬件共享 软件共享 数据共享
数据传输 均衡负荷与分布处理 综合信息服务 提高计算机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论
6
1.6 网路的分类
网络的跨度是指网络可以覆盖的范围,根据网络覆盖 的范围,网络可以分类为广域网、局域网、城域网等。 1、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 2、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 3、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新型的网络设备和传输媒体的 广泛应用,距离的概念逐渐淡化,局域网以及局域网互连 之间的区别也逐渐模糊。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和部门开 始利用局域网以及局域网互连技术组建自己的专用网络, 这种网络覆盖整个企业,范围可大可小。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论
3
1.3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计算机网络基本功能是负责数据传输和 数据处理,分别是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 负责实现。 通信子网 主要由CPP、通信线路和其他相关设备组 成。分别介绍通信控制处理机器、通信设 备及通信线路功能及作用。 资源子网 主要由计算机、终端、终端控制器、联 网外设、软件及数据资源等组成。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论
7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论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论
1
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是把地理上分散的 多台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 用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连接起 来以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 连接对象:计算机、数据终端等 连接介质:通信线路、通信设备 控制机构:网络协议、网络软 件
从用户的角度看,计算机网络是 一个透明的数据传输机构。
第1章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点

1.三网合一,三网指的是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
2.把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终端及其附属设备在物理上互连,按照网络协议相互通信,以共享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为目标的系统称作计算机网络。
3.资源共享:(1)共享硬件资源:服务器、打印机、通讯设备(2)共享软件资源(3)共享数据:数据库4.按按地域来划分:局域网和广域网。
建设计算机网络的属性来分:公用网和专用网。
按网络的拓扑结构来分:星形、总线形、环形、树形、全互连形和不规则形。
按信息的交换方式来分: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报文分组交换5.电子公告板系统(BBS)6.数据定义为有意义的实体,是表征事物的形式,例如文字、声音和图像等。
7.信号是数据的电磁或电子编码。
8.信道是用来表示向某一个方向传送信息的媒体。
9.调制解调器:兼有调制和解调功能的器件。
10.调制解调器最基本的调制方法有以下几种:调幅、调频、调相。
11.纠错码是指在发送每一组信息时发送足够的附加位,接收端通过这些附加位在接收译码器的控制下不仅可以发现错误,而且还能自动地纠正错误。
12.检错码是指在发送每一组信息时发送一些附加位,接收端通过这些附加位可以对所接收的数据进行判断看其是否正确,如果存在错误,它不能纠正错误而是通过反馈信道传送一个应答帧把这个错误的结果告诉给发送端,让发送端重新发送该信息,直至接收端收到正确的数据为止。
13.多路复用:频分多路复用(FDM)、时分多路复用(TDM)14.线路交换:通过网络中的结点在两个站之间建立一条专用的通信线路15.报文交换:对一些实时性要求不高的信息,可以采用另一种数据交换的方法叫报文交换。
报文交换方式传输的单位是报文,在报文中包括要发送的正文信息和指明收发站的地址及其它控制信息。
在这种报文交换方式中,不需要在两个站之间建立一条专用通路。
16.报文分组交换:原理是把一个要传送的报文分成若干段,每一段都作为报文分组的数据部分。
计算机网络要点归纳

计算机网络要点归纳于凤霞教学内容共8章,将8章安排在10章中讲授。
复习时为了方便复习还是依照教材的章节。
主要内容包括网络基本概念、网络体系结构、OSI 参考模型和TCP/IP 协议的详细剖析。
课堂教学中根据知识的类别将数据通信和广域网独立两章,重点讨论了局域网和广域网的问题以及网络互连、分布式进程通信和Internet 应用服务。
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见图1-1。
图1-1 知识点结构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论: 1.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表1-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发展阶段 时间 研究中心代表性产品或应用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数据通信技术的研究与发展面向终端的远程联机系统 SAGn计算机网络概论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数据通信基础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广域网逻辑链路控制子层介质访问子层物理层局域网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E 系统、航空定票系统SABRE-1第二阶段 20世纪60年代 ARPAnet 与分组交换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ARPAnet 分组交换网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标准化的研究广域网、局域网与分组交换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ISO 制定OSI 参考模型以太网、环网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Internet 技术的广泛应用 网络计算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宽带城域网与接入网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电子商务、电子政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分布式计算与视频点播;Fast Ethernet 、Gigabit Ethernet ;防火墙、防病毒软件表1-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2.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分类: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连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分类方法主要的是以下两种: 根据网络所使用的传输技术 广播式网络点-点式网络根据网络的覆盖范围局域网( local area network ,LAN )城域网(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MAN ) 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 ,W AN ) 3.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从逻辑功能上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两个部分。
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网络概论》

第1部分 计算机网络概论〖主要内容〗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功能,计算机网络分类。
〖教学重点〗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资源子网,通信子网。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或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
随着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特别是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促使芯片价格越来越低)的产生和发展,在计算机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对大量复杂的信息进行收集、交换、加工、处理和传输,为了提高计算机应用效率,提供信息处理的有效手段,充分发挥计算机与信息本身的作用,从而引入了通信技术,以便通过通信线路为计算机或终端设备提供收集、交换和传输信息的手段。
1.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计算机网络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至今,已形成从小型的办公室局域网到全球性大型广域网的规模,对现代人类的生产、经济、生活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人们不断地依靠计算机网络来处理个人和工作上的事务,而这种趋势正在加剧并显示出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的强大功能。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1.1.1 联机终端网络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前,计算机主机昂贵,而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的价格相对便宜,为了使用户共享主机宝贵的资源和进行信息的采集及综合处理,网络由此产生了。
1、联机终端控制系统A 、单点通信线路:终端用户直接共享主机资源 说明:早期计算机功能不强,又十分庞大,主要用于科学计算,为了解决用户要到机房上机的不便,因此在远离计算机的地方设置了远程终端,并在计算机上增加了通信控制功能,经线路连接输送数据进行成批处理,这样就产生了具有通信功能的主机——单终端系统。
B 、多点通信线路:多个终端用户通过一条通信线路与主机通信 说明:主机——单终端系统减少了用户远程上机的时间,提高了计算机的应用效率。
为了使更多的用户使用主机的资源,提高通信线路的利用率,采用了多个终端通过一条通信线路或多条线路连接主机,各终端用户分时使用主机资源。
计算机网络知识汇总(超全)

计算机网络知识汇总(超全)计算机网络知识汇总(超全)计算机网络是现代信息社会中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它连接了世界各地的计算机和设备,使得人们可以方便地进行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本文将为您全面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协议、网络设备和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一、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分类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连接起来,实现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根据规模和地域范围,计算机网络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
2. ISO/OSI参考模型ISO/OSI参考模型是计算机网络协议的基本框架,共分为七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每一层负责不同的功能和协议。
3. TCP/IP协议族TCP/IP协议族是互联网所采用的协议集合,包括IP协议、TCP协议和UDP协议等。
IP协议负责对数据包进行分组和路由,TCP协议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UDP协议提供不可靠但高效的数据传输。
二、网络通信协议1. IP协议IP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最重要的协议之一,它定义了如何进行数据包的分组和路由。
IP地址是用于唯一标识网络中的主机和设备的。
同时,IPv4和IPv6是两个主要的IP协议版本。
2. ARP协议ARP协议用于通过IP地址获取对应的MAC地址,以实现局域网内的数据通信。
ARP协议通过广播方式查询目标设备的MAC地址,并将结果缓存,以提高通信效率。
3. ICMP协议ICMP协议用于在IP网络中传递控制消息,主要包括差错报文和请求报文。
差错报文用于报告网络错误,而请求报文用于网络测试和诊断。
4. DNS协议DNS协议负责将域名解析为对应的IP地址,使得用户可以通过域名访问Internet上的资源。
DNS协议采用分布式的架构,通过域名服务器进行解析。
三、网络设备1. 集线器和交换机集线器是一种传输媒介,用于将多台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形成局域网。
交换机是一种数据转发设备,可以实现局域网内的数据交换和流量控制。
计算机网络知识点总结(全)

Ch1 计算机网络概述1、Internet的前身:ARPAnet2、电路交换的特点:面向连接,三个阶段(连接建立、数据传输、连接释放)3、分组交换:原理:首先发送方将待发的数据报文划分成若干个大小有限的短数据块,在每个数据块前面加上一些控制信息(即首部),包括诸如数据收发的目的地址、源地址,数据块的序号等,形成一个个分组;然后网络内的分组交换机采用“存储转发”机制将各个分组从源端发送到目的端;接收方剥掉各分组的首部,将数据按照正确的顺序组合起来,恢复原始的数据报文。
优点:1)高效。
动态分配传输带宽,对通信链路是逐段占用。
2)灵活。
每个分组都是独立处理,单独查找路由。
3)迅速。
没有连接建立和连接释放。
4)可靠。
完善的网络协议;分布式多路由的通信子网。
4、网络的分类:PAN、LAN、MAN、WAN及其距离尺度5、发送时延、传播时延的计算6、网络体系结构的概念: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
7、网络体系结构的内容:网络的层次、每一层必须完成的功能、每一层使用的协议,但不包括协议的内部实现细节8、协议的概念:对等层关于如何进行通信的一种规则约定,是对该层功能如何实现的一种定义。
协议三要素:语法、语义和同步。
9、协议和服务的区别与联系10、OSI参考模型:自底向上,每一层的名称及其主要功能11、TCP/IP 参考模型,常用协议所处的层次例题:1.在OSI参考模型中,直接为会话层提供服务的是 CA.应用层 B. 表示层 C. 传输层 D. 网际层2.在TCP/IP体系结构中,负责将数据从一个主机送到另外一台主机的是 BA.网络接口层 B.网际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3.下列选项中,属于网络体系结构中所描述的内容是 ABD (不定项选择)A:网络的层次 B:每一层使用的协议C:协议的内部实现细节 D:每一层必须完成的功能4.一座大楼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属于 B 。
A.PANNC.MAND.WAN5.数据交换技术可分为 DA. 空分交换、时分交换、分组交换B. 电路交换、空分交换、时分交换C.线路交换、空分交换、分组交换D. 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6.在网络体系结构中,__数据链路层_____层的主要任务是在相邻结点间的线路上无差错地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__网络_____层的主要任务是选择合适的路由,___应用____层的主要任务就是将各种应用进行标准化。
计算机网络技术考核知识点精选全文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技术考核知识点本文依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材《计算机网络技术》2016年版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代码02141)自学考试大纲编写。
本文分析历年真题整理出了考核知识点并标记了重点,供大家参考。
1.计算机网络技术概论建议2学时1.1.网络拓扑结构★拓扑结构是网络中各个结点之间相互连接的几何形式。
按照网络拓扑结构的分类,计算机网络可分为:(1)总线型网络。
(2)环形网络。
(3)星形网络。
(4)树形网络。
(5)网状网络。
1.2.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从逻辑功能上将,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两部分: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
资源子网:负责网络的数据处理业务,向网络中的用户提供各种资源和服务通信子网:负责完成网络数据的传输、转发、交换和路由等通信任务★1.3.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要研究和使用计算机网络,首先要有评价网络运行好坏的性能指标体系。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1)定量的性能指标。
主要包括速率、带宽、端到端延迟和吞吐量。
★(2)非定量的性能指标。
主要包括Qos、可靠性、可扩展性、安全性、标准化和成本。
★计算机网络中的速率可以分为发送速率和传输速率。
吞吐量表示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数据量。
★Qos(服务质量)是指一个网络能够利用各种基础技术,为制定的网络通信提供更好的服务能力,是网络自身预防拥塞和从拥塞中恢复的一种安全机制。
增中了网络性能的可预知性★网络要具有对各种故障自然灾害及内外攻击的理智能力和一定自制能力,这是网络的可靠性1.4.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和应用★计算机网络的功能:(1)实现数据通信。
(2)提供资源共享。
(3)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
(4)进行分布式处理。
(5)对分散对象提供集中控制与管理。
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提供数据通信服务。
★1.5.根据制定和使用标准的组织性质,标准可分为哪几类?建立计算机网络标准的目的是什么?根据制定和使用标准的组织性质,标准可以分为: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建立计算机网络标准是为了让各种技术和产品有共同遵守的标准,实现网络的互联和数据的流通。
计算机网络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论

a)星形拓扑
b)环形拓扑
c)总线拓扑
d)树形拓扑
e)网状拓扑
1.5 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
一、 网络协议与网络体系结构 网络协议 采用统一的信息交换规则,规定信息格式,规定如何发送和接收信息。 协议三个要素:语法、语义、同步。
协议分层
将网络的整体功能分解为功能层,用协议规定功能。 同等功能层之间采用协议进行。 相邻功能层之间采用接口进行交互。
分组头
10010100101110101011 分组1
分组头
10010100101110101011 分组2
„
分组头
111011010010100101110101011 分组n
四、 计算机网络分组交换技术
交换技术:分组交换
数据报交换 任何分组都当作单独的“小报文”处理,以报文交换方式单独处理分组 虚电路交换 通信双方在开始发送和接收分组之前,需要建立逻辑链路(虚电路)。
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特点:服务器数据多,即插即用;应用规模大,具 有一定的容错能力;虚拟化,做到无缝迁移。
10.4.1.1
10.4.1.2
10.4.2.1
10.4.2.2 Core
10.0.2.1
10.2.2.1 Aggregation 10.0.1.1 10.2.0.1 Edge
10.0.1.2 Pod 0
2.比较TCP/IP和OSI体系结构,讨论它们的异同之处。
3.协议和服务有什么区别,有何关系? 4.在一个n层的层次网络体系结构中,每层协议分别要加上长度为H字节的
报头。如果某应用进程的数据长度为D字节,则在物理传输介质的带宽
中有多大比例是用来传输有效应用数据?
一、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概论知识点

计算机网络概论知识点计算机网络是一种计算机系统相互连接的方式,通过这种连接,计算机之间可以彼此通信,共享数据和资源,数据可以在计算机之间快速传递。
计算机网络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学习计算机网络是很有必要的。
下面是几个计算机网络概论的知识点:一、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拓扑是指计算机网络中各计算机节点之间的连接方式,常见的拓扑结构有星形、环形、总线型、树形、网状等。
星形是指所有计算机节点都连接到一个中心交换机上;环形是指所有计算机节点连接成一个环形;总线型是指所有计算机节点都与同一个总线相连;树形是指计算机节点组成一个树状结构;网状是指所有计算机节点之间都有直接连接。
二、通信协议通信协议是指计算机网络中进行通信的规则和标准,它定义了信息交换的格式、序列、错误检测和纠正等细节问题。
常见的通信协议有TCP/IP协议、UDP协议、HTTP协议、FTP协议、SMTP协议等。
TCP/IP协议是最基本的著名通信协议之一,它分为4层: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物理层。
TCP/IP协议奠定了互联网的基础,成为现代计算机网络通信的主要协议。
UDP协议则是一种在计算机网络中传输数据的协议,它不对数据包进行检查,也就是说,传输数据时无法保证传输的可靠性,但是传输速度比TCP协议要快。
三、IP地址IP地址是计算机网络中的一个数字标识,用来标识网络上的每一台计算机,它由32位二进制数字组成,一般表示为4组数字,每组数字之间用英文句点隔开。
IP地址分为两类:IPv4地址和IPv6地址。
IPv4地址是由4个8位十进制数(每个数的取值范围为0~255)组成,最新的IPv6地址则是由128位二进制数组成的。
四、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是计算机网络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网络安全包括网络拓扑的安全、通信协议的安全、数据的安全和资源的安全等。
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段有病毒、木马、黑客攻击等,为了保证网络安全,需要采取一些安全措施,比如安装防病毒软件、防火墙、强化密码等。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复习要点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复习要点一、计算机网络概论1、计算机网络形成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计算机终端网络(终端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计算机通信网络(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以传输信息为目的)、计算机网络(以资源共享为目的)。
计算机网络与计算机通信网络的硬件组成一样,都是由主计算机系统、终端设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四大部分组成的。
2、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凡将地理位置不同,并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且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称为计算机网络。
使用计算机网络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共享资源和进行在线通信。
例如:共享外围设备、共享数据、共享应用程序、使用电子邮件等。
(软件、硬件、数据、通信信道)3、计算机网络与计算机通信网络的根本区别是:计算机网络是由网络操作系统软件来实现网络的资源共享和管理的,而计算机通信网络中,用户只能把网络看做是若干个功能不同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之集合,为了访问这些资源,用户需要自行确定其所在的位置,然后才能调用。
因此,计算机网络不只是计算机系统的简单连接,还必须有网络操作系统的支持。
4、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应用的最高形式,从功能角度出发,计算机网络可以看成是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两部分组成的;从用户角度来看计算机网络则是一个透明的传输机构。
5、计算机网络具有多种分类方法。
按通信距离可分为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和局域网(LAN);按网络拓扑结构可分为星形网、树形网、环形网和总线网等;按通信介质可分为双绞线网、同轴电缆网、光纤网和卫星网;按传输带宽可分为基带网和宽带网;按信息交换方式分为电路交换网、分组交换网、综合交换网。
广域网(WAN),又称远程网,最根本的特点就是其分布范围广,常常借用传统的公共传输网络(例如电话)来实现。
广域网的布局不规则,使用权限和网络的通信控制比较复杂,要求必须严格遵守控制当局所制定的各种标准和规程,传输率低,误码率高。
计算机网络知识点完整版

字符填充,帧的首尾都为一个特殊的标志字节ASCII码
发送方的处理
如果帧中也有该标志字符,则填充一个转义字符
如帧中也有转义字符,则再填充一个转义字符
接收方的处理
位填充成帧法,帧的首尾都为一个固定的8bit01111110作为标志;
发送方的数据中如果碰到连续的5个1,则自动在其后填充0;
第四章 MAC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1、了解MAC子层的功能
将上层交下来的数据封装成帧进行发送,接收时进行相反的过程,
实现和维护MAC协议,比特差错控制,寻址
2、明白CSMA/CD的发送和接收过程
NIC处于发送和接收两状态之一,开始接收
完成接收;判定是否帧碎片Jam信号、小于64B,是丢弃;否则继续注意,接收方不负责检测冲突
5、掌握Ethernet的跨距及最短帧长度问题
系统的跨距表示了系统中任意两个站点之间的最大距离范围
传统的以太网是共享性局域网,采用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SMA/CD协议;最小帧长必须大于整个网络的最大时延位最大时延时间内可以传输的数据位64bit;帧如果太短,冲突不能检测到冲突检测最少时间
6、了解网桥或交换机的生成树spanning tree算法原理及过程
源地址
目的地址
可选字段长度可变
填充
5、了解ICMP网际控制报文协议中的ping及pathping或tracert、traceroute
Ping:用来测试两个主机间的联通性
Pathping:提供有关在源和目标之间的中间跃点处网络滞后和网络丢失的信息
Tracert:用于确定 IP 数据包访问目标所采取的
1、了解物理层上的多路复用问题:
FDMA频分复用、TDMA时分复用、WDMA波分复用、CDMA码分多址访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浪下现沙
运输层:
功能:复用,分用
逻辑通信:好像是这样通信的,其实并不是真的这样通信
网络层:为主机之间提供逻辑通信
运输层:为应用进程之间提供端到端的逻辑通信(运输层要对接收的报文进行差错检测)
两个主要协议: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无连接,不可靠信道)
传输控制协议TCP(面向连接,可靠信道)
单个进程:是用进程标识符(一个不大的整数)来标识的
运输层使用:协议端口号(端口)
端口:源端口,目的端口
互联网的核心部分:路由器(专用计算机,但不叫主机)是实现分组交换的关键构件。
任务:转发收到的分组
电路交换:建立连接——通话——释放连接
电路交换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在通话的全部时间内,通话的两个用户始终占用端到端的通信资源
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
主机是为用户信息处理的,路由器是转发分组的
分组交换的优点:高效,灵活,迅速,可靠
问题:会带来时延
报文交换
广域网WAN:城域网:局域网:个人区域网
公用网:专用网
ISP:网络运营商
计算机的性能:速率(数据的传送速率),带宽(某个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吞吐量(单位时间通过的实际数据量),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时延带宽积,往返时间RTT,利用率
非性能特征:费用,质量,标准化,可靠性,可扩展性和可升级性,易于管理和保护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激活,识别,网络正常连接,准备,兼容,意外的处理OSI/RM开放OSI 7498国际标准(七层协议的体系结构)
TCP/IP(被称为事实上的国际标准)
OSP失败的原因:
专家缺乏经验,协议过于复杂,效率低,制定周期太长,层次划分不明确
协议与划分层次
语法,语义,同步
各层之间是独立的,灵活性好,结构上可以分割开,易于实现和维护,能促进标准化工作(差错控制,流量控制,分段和重装,复用和分用,连接和释放)
具有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
TCP/IP是四层协议体系结构:应用层,运输层,网际层,网络接口层
TCP:传输控制协议(面向连接,可靠报文段)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无连接,不可靠用户数据报)
IP:IP数据报
数据链路层:链路层
物理层:比特
物理层:源点,发送器,接收器,终点
源系统,传输系统,目的系统
信号的分类:
模拟信号
数字信号
信道:单向信道,双向交替信道,双向同时通信。
来自信源的信号被称为基带信号——调制(进行波形进行转换,基带调制载波进行调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