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流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劳动力流动的成因

1、劳动力流动的概念

劳动力流动,在某些情况下也被称为劳动力迁移,一般包含多重含义,即地域性流动、行业性流动和职业间流动。劳动力流动主要有三种形式:劳动力在本地更换行业职业、劳动力在地区之间的流动、劳动力行业性流动。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J.R.Hicks)指出:区域间的经济利益差异,其中主要是工资差异,是劳动力迁移的首要原因。芝加哥大学教授沙斯特德(Sjaastad)发表了题为“劳动力迁移的成本与收益”的经典论文,阐述了伴随迁移的主要经济成本与收益。美国芝加哥学派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T·W·Schultz)的迁移成本——效益理论。

劳动力流动与人口流动的不同

劳动力流动是一个比人口流动有着更严格限制的题目。劳动力流动通常不考虑父母迁移的儿童和退休人员在退休时或退休后的流动。退休人员的移动和在职人员的移动受不同的原因所支配。退休人员经常是流动到气候宜人和那些生活费低的地方,因为这样能够增大他们退休金的实际价值,从社会保障中得到更多收益。

劳动力流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劳动力市场化程度的影响。在改革开放前,我国政府通过特定的工资和社会保障制度以及严格的行政控制手段,对劳动力在不同工作单位和经济部门之间的流动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因此,个人的职业流动率是很低的。

不同年代就业者平均每次工作便多所需的时间单位:年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20世纪80年代前,北京、无锡、珠海三个城市的劳动者中职工从事一份工作后,大约需要15到20年才会有一次工作变动。而这一间隔时间在80年代缩短为10年,90年代更缩短到5年左右。这意味着劳动者的流动频率大大地加快了。

尽管近年来我国劳动力市场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必须认识到,我国的职业流动率还是相对较低的,特别是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调查城市与其它数据分年龄组工作单位变动次数均值比较(城市与国家)

调查发现在这三个样本城市中,在自己职业生涯中从未改变工作单位的个人的比例是比较高的,均在30%以上,这一比例与日本横滨20世纪70年代的比例(34.9%)大致相同,但却远远高于美国底特律1970年的比例(13.9%)。同时,对年龄分组后的进一步分析和比较结果说明,在不同的年龄段中,中国就业者的职业流动次数都要远远低于日本和美国就业者。

2、 劳动力流动的成因

对劳动力流动的研究表明,70%~80%的人移动是由于经济原因,其中,大约30%的人是为了改变职业和工作。也就是说劳动力流动的经济动因是最直接、最主要的,这种动因是通过以下各种因素发挥作用的 1、 区域间劳动力供求的不平衡

自然因素:人口的绝对密度以及数量 社会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 2、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决定了劳动力供求的不同。获得工作机会的多少是该地区具有吸引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3、 不同国家和地区间同质劳动力的工资差别

统一质量的劳动力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工资收入不同,造成劳动力的国际或地区间迁移,即从低工资地区向高工资地区移动。 4、 经济周期引起的波动

繁荣时期:流入 衰退时期:流出 5、 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

资本流入与流出、外货收入与支出 6、 强化工作匹配的意愿

雇主与雇员之间匹配不吻合:流动出现

第二节 劳动力流动模型

1、 单个劳动者资源流动的经济分析

通常,劳动力流动基于以下两种假设。其一,劳动力的流动是劳动者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而自愿迁移的行为。其二,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有流动的自由选择性。

=-+-=T

1

t jt )

1(B C r B t

ot 净收益现值

jt B 为在t 年从新工作j 中所获得的效用;

ot B 为在t 年时从原来的工作o 中所获得的效用;

T 为在工作j 上的预期工作时间;

r 为贴现率,C 为流动过程中的效用损失(直接成本和心理成本)

如果某人的净收益现值大于0,则意味着受益期望大于由于劳动力流动带来的货币和心理的综合成本,此人将会进行流动。如果某人的净收益现值小于0,改任将不会流动。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两种工作之间的效用差(ot B -jt B )越大,净现值就越大,就越有可能流

动。

2、 非法流动与移民:外来劳动力对劳动力市场的经济影响 两种相反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非法流动或移民剥夺了一个当地居民或合法移民的工作机会

另一种观点认为,非法流动和移民从事的工作是仍和发达国家或地区公民所不愿干的。 事实上,上述两种观点都未免太简单化了,因为它们忽视了供给和需求曲线的斜率。

123工人人数

第三节影响劳动力流动的诸因素分析

1、年龄

在决定谁会迁移的问题上,年龄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统计表明,劳动力流动的高峰年龄是在20~24岁之间。处于这一年龄段的劳动者,每年都有一定量的人员进行跨地区流动。

首先,一个人越年轻,那么他从人力资本投资中所获得的潜在收益也就会越高。其次,迁移成本中的相当大一部分是心理上的,其中主要包括由于离开朋友、市区社区联系以及丢掉因熟悉周围环境而享有的收益等所造成的心理损失。

2、家庭

劳动力流动成本会随着家庭规模的扩大而成倍增加。

在年龄、学历相同的情况下,已婚劳动力比单身劳动力更不易流动,而且当那些已婚劳动力的配偶已有满意的工作或工作收入较高时,他们就不易流动,特别是配偶双方都有较高的工资时,举家流动就更加不容易了。

此外,家庭中的子女对劳动力的流动也是一个限制因素。

3、教育

较高的教育水平确实使得人们具有较高的迁移率。

4、迁移的距离

劳动力流动的可能性与迁移的距离呈反方向变动。随着流动成本的上升,流动的劳动者数量就会随之下降。

其一,距离越远,可能流动的劳动者获得工作机会的信息就越有限。

其二,与迁移本身以及迁移之后回去看望朋友和亲戚的交通问题有关的货币成本以及迁移的心理成本,显然都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上升。

而高智力的劳动力的流动却往往背离这一规律,又是正好相反,出现远距离流动人数反而增加的现象。这说明,在我国不同素质的劳动力对流动距离的敏感程度是不一样的。同时也说明,不同地区的生产结构对人员素质结构有着不同的要求。如内地的高智力劳动者倾向于流向东部沿海地区。

5、职业与技术等级

职业流动是劳动力市场上劳动供给的调整和劳动者的职业选择过程。职业流动率是某两年中改变职业的就业人数与总的就业人数之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